CN103158753A - 转向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转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58753A
CN103158753A CN2012105165919A CN201210516591A CN103158753A CN 103158753 A CN103158753 A CN 103158753A CN 2012105165919 A CN2012105165919 A CN 2012105165919A CN 201210516591 A CN201210516591 A CN 201210516591A CN 103158753 A CN103158753 A CN 1031587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pad
hole
outside
in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1659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浅野且威
青田健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TEK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TEK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TEKT Corp filed Critical JTEK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1587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87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转向装置具备:转向管柱,该转向管柱具有:外侧的管,在该外侧的管设置有在管内外开口的贯通孔;以及内侧的管,该内侧的管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配置在外侧的管内,转向管柱对借助方向盘的旋转操作而旋转的转向轴进行支承,使得转向轴能够旋转;以及推压部件,该推压部件将内侧的管的外周面朝外侧的管的内周面推压,以限制外侧的管的轴线方向移动,以及垫片,该垫片夹装配置在推压部件与内侧的管之间,并封闭贯通孔的开口的至少一部分。

Description

转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调整方向盘的前后位置的伸缩调整功能的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08-132819号公报所提出的转向装置具备:转向管柱,该转向管柱具备通过伸缩调整而沿转向轴的轴线方向相对移动的内外两个管;以及推压部件,该推压部件将转向管柱的内外两个管中的内侧的管的外周面朝外侧的管的内周面推压,以限制外侧的管相对于内侧的管的轴线方向移动。
在这种转向装置中,为了将内侧的管的外周面朝外侧的管的内周面推压,需要将推压部件的一部分配置在外侧的管内、并且需要确保推压部件的动作区域,因此,在外侧的管设置有由在该外侧的管的内外开口的长孔构成的贯通孔。
然而,对于日本特开2008-132819号公报所提出的转向装置,尘埃等易于从外侧的管的贯通孔进入内侧的管内。因此,期望存在一种能够抑制尘埃等进入内侧的管内的转向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尘埃等进入内侧的管内的转向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转向装置具备:转向管柱,该转向管柱具有:外侧的管,在该外侧的管设置有在管内外开口的贯通孔;以及内侧的管,该内侧的管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配置在上述外侧的管内,上述转向管柱对借助方向盘的旋转操作而旋转的转向轴进行支承,使得上述转向轴能够旋转;以及推压部件,该推压部件将上述转向管柱的上述内侧的管的外周面朝上述外侧的管的内周面推压,以限制上述外侧的管相对于上述内侧的管的轴线方向移动,其中,上述转向装置具备垫片,该垫片夹装配置在上述推压部件与上述内侧的管之间,并封闭上述贯通孔的开口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以下的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说明能够清楚本发明的上述的和进一步的目标、特征、以及优点,其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为了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的整体进行说明而示出的剖视图。
图2A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的推压部件的非推压状态。
图2B示出推压状态。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6A是用于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中的垫片的第一组装例进行说明的剖视图。
图6B是用于对第二组装例进行说明的剖视图。
图7A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7B是仰视图。
图8A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8B是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示出转向装置的整体。图2A以及图2B示出转向装置的主要部分。如图1、图2A以及图2B所示,转向装置1由转向轴2、能够伸缩的转向管柱3、伸缩调整机构4以及操作杆5构成,上述转向轴2借助方向盘(未图示)的旋转操作而旋转,上述转向管柱3对转向轴2进行支承,使得转向轴2能够旋转,上述伸缩调整机构4使转向管柱3伸缩而调整方向盘的前后位置,上述操作杆用于使伸缩调整机构4动作。
转向轴2具有上部轴20以及下部轴21,且被支承为能够在转向管柱3内绕其轴线旋转,且该转向轴2与转向机构(未图示)连结。进而,转向轴2构成为将方向盘的旋转力作为转向力朝转向机构传递。
上部轴20以一部分在转向管柱3外露出的方式配置在转向轴2的上侧(方向盘侧),且整体由在转向机构侧开口的圆筒部件形成。
下部轴21配置在转向轴2的下侧(转向机构侧),且以能够在上部轴20内沿其轴线相对移动的方式与上部轴20连结。下部轴21相对于上部轴20的连结例如通过花键嵌合进行。
转向管柱3具有外侧的管30以及内侧的管31,且配置在车辆用驾驶席(未图示)的前方。进而,转向管柱3构成为对转向轴2进行支承,使得该转向轴2能够旋转。
外侧的管30经由管柱支架32以及固定支架33安装在车身6侧。进而,外侧的管30构成为能够沿其轴向与上部轴20一起移动。在外侧的管30设置有贯通孔30a,该贯通孔30a由在外侧的管30的内外开口、且沿转向轴2的轴线方向延伸的长孔构成。
贯通孔30a的沿轴线O1的尺寸设定成与垫片42的长度方向尺寸(沿轴线O1的尺寸)加上伸缩动作时的垫片移动行程后的尺寸大致相等的尺寸。并且,贯通孔30a的绕轴线O1的尺寸(沿内侧的管31的圆周方向的尺寸)设定成与垫片42的绕轴线O1的尺寸大致相同的尺寸。
管柱支架32具有相互对置的一对侧板320、321,且夹装配置在固定支架33与加强部件34之间。在一对侧板320、321设置有供伸缩调整机构4的支轴40(后述)插通的轴插通孔320a、321a。
固定支架33具有:在管柱支架32的一方侧分别沿着一对侧板320、321的一对侧板330、331;连接于一对侧板330、331的一对支脚332、333;以及在一对支脚332、333之间连结一对侧板330、331的连结板334,一对支架332、333借助螺栓335安装于车身6侧。在一对侧板330、331设置有呈圆弧状的倾斜调整用的轴插通孔330a、331a。
加强部件34具有在管柱支架32的另一方侧分别沿着一对侧板320、321的一对侧板340、341,且夹装配置在管柱支架32与伸缩调整机构4之间。在一对侧板340、341设置有供伸缩调整机构4的支轴40插通的轴插通孔340a、341a。
内侧的管31以能够沿其轴线方向相对移动的方式配置在外侧的管30内,且被支承为能够绕倾斜调整机构(未图示)的支轴(未图示)旋转。倾斜用的支轴构成倾斜调整机构的一部分,且配置在车身6侧。在内侧的管31的外周面安装有大致圆筒状的树脂部件35,该树脂部件35具有与外侧的管30的内周面始终接触的能够变形的第一凸部35a以及第二凸部35b(图3中示出)。
第一凸部35a以及第二凸部35b在内侧的管31的轴线方向隔开规定间隔配置。并且,第一凸部35a以及第二凸部35b分别在内侧的管31的上半周侧(后述的垫片42的相反侧)沿其圆周方向隔开规定的间隔、并且在与内侧的管31的轴线O1正交的假想面内与伸缩调整机构4的垫片42隔开相等间隔配置有多个。由此,当垫片42将内侧的管31的外周面朝推压方向X1推压时,结果,从外侧的管30(管保持位置A、B)对第一凸部35a以及第二凸部35b朝与推压方向X1相反的方向X2赋予推压力的反力(合力)。
图3示出伸缩调整机构。如图1以及图3所示,伸缩调整机构4具有支轴40、推压部件41以及垫片42,且配置于内侧的管31的侧方。
支轴40在一方端部具有头部40a、且在另一方端部具有螺纹部40b,插通于侧板340、341的轴插通孔340a、341a、侧板330、331的轴插通孔330a、331a以及侧板320、321的轴插通孔320a、321a,并由管柱支架32支承而能够旋转。
在头部40a与固定支架33的侧板331的轴插通孔331a的开口周缘之间夹装配置有平垫片43。在螺纹部40b螺纹结合有螺母44。
螺母44相对于操作杆5的旋转由止转部件45限制。进而,螺母44构成为将固定支架33的一对侧板330、331夹持在该螺母44与支轴40的头部40a之间而进行紧固。
在支轴40的轴线方向中间部设置有相对于推压部件41的基部410(花键部)的花键部40c,并且,在支轴40的头部40a附近设置有相对于固定支架33的一对侧板330、331的轴插通孔330a、331a的卡合部40d。
推压部件41具有基部410以及凸轮部411,该推压部件41夹装在加强部件34的一对侧板340、341之间,且以相对于支轴40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配置在支轴40的外周周围。进而,推压部件41构成为:将内侧的管31的外周面朝外侧的管30的内周面推压,以限制外侧的管30相对于内侧的管31的轴线方向移动。
基部410借助花键嵌合与支轴40的花键部40c连结,且其整体由供支轴40插通的圆筒部件形成。
凸轮部411具有规定的曲率的凸轮面411a,且一体地设置于基部410的外周面,其整体由具有从支轴40的轴线O2偏心的轴线O3的偏心部形成。进而,凸轮部411构成为将支轴40的旋转力转换成内侧的管31相对于外侧的管30的推压力P。
垫片42插通外侧的管30的贯通孔30a,并夹装配置在推压部件41的凸轮部411与树脂部件35的外周面之间。进而,垫片42构成为封闭外侧的管30的贯通孔30a的开口的一部分。垫片42的尺寸(沿轴线O1的尺寸以及沿内侧的管31的圆周方向的尺寸)设定成具有比以往的推压部件封闭贯通孔30a的开口的面积大的面积的尺寸。由此,与以往的情况相比较,能够缩小贯通孔30a的开口面积。
在推压部件41限制外侧的管30的轴线方向移动的状态下,垫片42的厚度方向的一方侧端面与内侧的管31的外周面相匹配,并且设置有沿内侧的管31的轴线方向推压内侧的管31的外周面的推压部42a。由此,推压部42a的推压力作为分布载荷遍布较广的区域作用于内侧的管31的外周面。在该情况下,内侧的管31在从推压部42a的推压位置C离开的、靠方向盘侧的部位D的范围承受来自垫片42的推压部42a的载荷,内侧的管31的支承刚性提高。
在垫片42的厚度方向的另一方侧端面设置有推压力承受部42b,在推压部件41限制外侧的管30的轴线方向移动的状态下,该推压力承受部42b与凸轮面411a相匹配,并且从凸轮部411承受推压力P。
如图1所示,操作杆5具有杆基部50、操作部51以及连结部52,且夹装配置在固定支架33的另一方侧(螺母44侧)的侧板330与螺母44之间。在操作杆5安装有限制螺母44的旋转的止转部件45。
进而,操作杆5构成为:通过该操作杆5的旋转操作,螺母44绕轴线O2旋转,由此使螺母44沿支轴40的轴线O2方向移动,使固定支架33(一对侧板330、331)对管柱支架32(一对侧板320、321)进行紧固或者解除该紧固,从而能够进行倾斜锁定、伸缩锁定以及锁定解除。
杆基部50具有供支轴40插通的轴插通孔50a,且配置在操作杆5的一方侧端部。操作部51配置在操作杆5的另一方侧端部。连结部52夹装配置在杆基部50与操作部51之间。
以这种方式构成的转向装置1中的伸缩锁止动作通过借助操作杆5的旋转操作使支轴40旋转来进行。在该情况下,当支轴40旋转时,推压部件41朝支轴40的旋转方向R旋转。伴随与此,推压部件41(支轴40)的旋转力由凸轮部411转换成对垫片42的推压力P,且该推压力P被赋予给垫片42。进而,推压力P从垫片42的推压部42a传递到内侧的管31的外周面,进而从内侧的管31经由树脂部件35的第一凸部35a以及第二凸部35b传递到外侧的管30的内周面。由此,第一凸部35a以及第二凸部35b以弹性变形而压缩的状态被朝外侧的管30的内周面推压,限制外侧的管30相对于内侧的管31的轴线方向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利用垫片42来封闭外侧的管30的贯通孔30a的开口的一部分,因此,与以往的情况相比较,能够缩小贯通孔30a的开口面积。
根据以上说明了的第一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所示的效果。
(1)由于与以往的情况相比较能够缩小贯通孔30a的开口面积,因此,尘埃等难以从外侧的管30的贯通孔30a进入内侧的管31内,能够抑制尘埃等进入内侧的管31内的情况。
(2)由于推压部42a的推压力P作为分布载荷作用于内侧的管31的外周面,因此能够降低对内侧的管31的外周面的面压力。
(3)由于内侧的管31从垫片42的推压部42a的推压位置C以及从该位置离开的靠方向盘侧的部位D的范围承受来自垫片42的推压部42a的载荷,因此能够提高内侧的管31的支承刚性。
其次,使用图4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进行说明。图4示出转向装置的主要部分。在图4中,对与图3相同或等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的伸缩调整机构101的特征在于:该伸缩调整机构101具有垫片102,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1相比能够缩小外侧的管30的贯通孔30a的开口面积。
因此,垫片102具有作为针对内侧的管31的外周面的推压部的垫片主体102a、以及与外侧的管30的贯通孔30a的内侧开口周缘对置的凸部102b,且垫片102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垫片42同样插通于外侧的管30的贯通孔30a,且夹装配置在推压部件41的凸轮部411与树脂部件35的外周面之间。进而,垫片102构成为:当在进行伸缩调整时,凸部102b在外侧的管30的内周面上沿轴线O1滑动。
通过下述方式进行垫片102相对于转向管柱3(外侧的管30)的组装:将凸部102b插入贯通孔30a内而将其保持在贯通孔30a的内侧开口周缘,并以该保持位置为支点朝使垫片主体102a与内侧的管31的外周面匹配的方式对垫片102进行旋转操作。由此,在将垫片102的凸部102b保持在外侧的管30的状态下进行支轴40朝管柱支架32的支承(安装)。
垫片主体102a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垫片42的功能大致等同的功能,且配置在垫片102的长边方向(沿轴线O1的方向)的一方侧。进而,垫片主体102a构成为封闭贯通孔30a的开口的一部分。
凸部102b配置在垫片102的长边方向的另一方侧(方向盘侧)。并且,凸部102b以与外侧的管30的内周面相匹配、且在垫片主体102a的长边方向(沿轴线O1的方向)的一侧端缘朝方向盘侧突出的方式设置。进而,凸部102b构成为封闭贯通孔30a的开口的一部分。
凸部102b的突出长度设定成大于垫片102的最大移动行程(从贯通孔30a的沿轴线O1方向的尺寸减去垫片主体102a的沿轴线O1方向的尺寸后的尺寸)的尺寸。由此,即便在进行伸缩调整时垫片102朝方向盘侧的相反侧的方向S移动也利用凸部102b封闭贯通孔30a的方向盘侧,因此,与垫片不具有凸部的情况相比较能够抑制尘埃进入内侧的管31的情况。
根据以上说明了的第二实施方式,除了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效果之外,还能够得到以下所述的效果。
(1)由于与垫片不具有凸部的情况相比较能够抑制尘埃进入内侧的管31的情况,因此能够利用垫片102的凸部102b提高密封性。
(2)由于能够在将垫片102的凸部102b保持在外侧的管30的状态下进行支轴40朝管柱支架32的安装,因此能够实现支轴40相对于管柱支架32的安装作业的简化。
其次,使用图5、图6A以及图6B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进行说明。图5示出转向装置的主要部分。图6A以及图6B示出垫片的组装步骤。在图5、图6A以及图6B中,对与图3相同或等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的伸缩调整机构201的特征在于:该伸缩调整机构201具有垫片202,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相比较能够缩小外侧的管30的贯通孔30a的开口面积。
因此,垫片202具有作为相对于内侧的管31的外周面的推压部的垫片主体202a以及与外侧的管30的贯通孔30a的内侧开口周缘对置的凸部202b、202c,且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垫片102同样插通于外侧的管30的贯通孔30a,且夹装配置在推压部件41的凸轮部411与树脂部件35的外周面之间。进而,垫片202构成为:当进行伸缩调整时,凸部202b、202c在外侧的管30的内周面上沿轴线O1滑动。
如图6A所示,垫片202朝转向管柱3(外侧的管30)的组装以下述方式进行:使垫片202倾斜并将其一方侧端缘(例如凸部202b侧的端缘)插入贯通孔30a内,其次,对垫片202朝外侧的管30侧(箭头M方向)进行旋转操作而将其另一方侧端缘(凸部202c侧的端缘)压入外侧的管30内,然后,将垫片202配置在贯通孔30a的开口面内,进而,使垫片202朝贯通孔30a的开口侧移动而将两端缘(凸部202b以及凸部202c)保持在贯通孔30a的内侧开口周缘。
并且,如图6B所示,垫片202朝转向管柱3(外侧的管30)的组装也可以按以下方式进行:从下侧(方向盘侧的相反侧)沿箭头N方向将垫片202插入外侧的管30内而将其配置在贯通孔30a的开口面内,其次,使垫片202朝贯通孔30a的开口侧移动而将垫片202的两端缘(凸部202b以及凸部202c)保持在贯通孔30a的内侧开口周缘。垫片202相对于外侧的管30内的插入也可以从上侧(方向盘侧)进行。
由此,能够在将垫片202的凸部202b、202c保持在外侧的管30的状态下进行支轴40朝转向管柱32的支承(安装)。
垫片主体202a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垫片42大致相同的功能,且配置在垫片202的长边方向(沿轴线O1的方向)的中间部。进而,垫片主体202a构成为封闭贯通孔30a的开口的一部分。
一方的凸部202b配置在垫片202的长边方向一方侧(方向盘侧)。并且,一方的凸部202b以与外侧的管30的内周面相匹配、且在垫片主体202a的长边方向(沿轴线O1的方向)的一方侧端缘朝方向盘侧突出的方式设置。一方的凸部202b的突出长度设定成大于另一方的凸部202c的突出长度的尺寸。
另一方的凸部202c配置在垫片202的长边方向另一方侧(方向盘侧的相反侧)。并且,以与外侧的管30的内周面相匹配、且在垫片主体202a的长边方向的另一方侧端缘朝方向盘侧的相反侧突出的方式设置。
凸部202b、202c的突出长度设定成大于垫片202的最大移动行程(从贯通孔30a的沿轴线O1方向的尺寸减去垫片主体202a的长边方向尺寸后的尺寸)的尺寸。由此,即便在进行伸缩调整时垫片202朝方向盘侧及其相反侧移动,也利用凸部202b、202c封闭贯通孔30a的方向盘侧及其相反侧,因此,与垫片在其单侧具有凸部的情况(第二实施方式)相比较能够有效地抑制尘埃进入内侧的管31的情况。
根据以上说明了的第三实施方式,除了能够得到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效果之外,还能够得到以下所示的效果。
(1)由于与垫片在其单侧具有凸部的情况(第二实施方式)相比较能够抑制尘埃进入内侧的管31的情况,因此能够利用垫片202的凸部202b、202c进一步提高密封性。
(2)由于能够在将垫片202的凸部202b、2020c保持于外侧的管30的状态下进行支轴40朝转向管柱32的安装,因此,与第二实施方式所示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实现支轴40相对于转向管柱32的安装作业的简化。
其次,使用图7A以及图7B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进行说明。图7A以及图7B示出转向装置的主要部分。在图7A以及图7B中,对与图3相同或等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7A以及图7B所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的伸缩调整机构301的特征在于,该伸缩调整机构301具备能够安装于外侧的管30的垫片302。
因此,垫片302具有垫片主体303以及凸部304、305,与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垫片42同样插通于外侧的管30的贯通孔30a,且夹装配置在推压部件41的凸轮部411与树脂部件35的外周面之间。
垫片主体303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垫片42的功能大致等同的功能,且配置在垫片302的长边方向(沿轴线O1的方向)的中间部。并且,垫片主体303与内侧的管31的外周面相匹配,配置在贯通孔30a的开口中央部,且整体例如由铁系的金属材料形成。进而,垫片主体303构成为封闭贯通孔30a的开口的一部分。
一方的凸部304封闭贯通孔30a的开口的一部分,且配置在垫片302的长边方向一方侧(方向盘侧)。并且,一方的凸部304通过熔接安装在垫片主体303的一方侧(方向盘侧)端缘,且整体由能够伸缩的例如由橡胶等伸缩性材料形成的截面C字状的把持部件(伸缩性部件)形成。把持部件夹持并把持外侧的管30的内周面以及外周面。进而,一方的凸部304构成为:该凸部304把持贯通孔30a的开口周缘的方向盘侧、且追随于垫片302的移动动作而伸缩。
另一方的凸部305封闭贯通孔30a的开口的一部分,且配置在垫片302的长边方向另一方侧(方向盘侧的相反侧)。并且,另一方的凸部305通过熔接安装在垫片主体303的另一方侧(方向盘侧的相反侧)端缘,且整体由能够伸缩的例如由橡胶等伸缩性材料形成的截面C字状的把持部件(伸缩性部件)形成。把持部件夹持并把持外侧的管30的内周面以及外周面。进而,另一方的凸部305构成为:该凸部305把持贯通孔30a的开口周缘的方向盘侧的相反侧、且追随于垫片302的移动动作而伸缩。
对于凸部304、305相对于垫片主体303的安装,代替熔接,也可以通过嵌合来进行。
根据以上说明了的第四实施方式,除了能够得到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效果之外,还能够得到以下所示的效果。
(1)由于与垫片在单侧具有凹部的情况(第二实施方式)相比较能够抑制尘埃进入内侧的管31的情况,因此能够利用垫片302的凸部304、305进一步提高密封性。
(2)由于能够在垫片302的凸部304、305由外侧的管30把持的状态下进行支轴40朝管柱支架32的安装,因此能够防止垫片302从外侧的管30落下,与第二实施方式相比较能够实现支轴40相对于管柱支架32的安装作业的简化。
其次,使用图8A以及图8B对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进行说明。图8A以及图8B示出转向装置的主要部分。在图8A以及图8B中,对与图3相同或等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8A以及图8B所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的伸缩调整机构401的特征在于,该伸缩调整机构401具备封闭外侧的管30的贯通孔30a的开口整体的垫片402。
因此,垫片402具有垫片主体403以及框部404,与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垫片42同样插通于外侧的管30的贯通孔30a,且夹装配置在推压部件41的凸轮部411与树脂部件35的外周面之间。
垫片主体403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垫片42的功能大致等同的功能,且配置在贯通孔30a的开口中央部。并且,垫片主体403与内侧的管30的外周面相匹配,且整体由例如铁系的金属材料形成。进而,垫片主体403构成为封闭贯通孔30a的开口中央部。
框部404配置在垫片主体403的外周周围。并且,框部404由与贯通孔30a的外侧开口周缘对置的安装用部件405、以及连结安装用部件405和垫片主体403的连结部件406构成,且配置在垫片主体403的外周周围。进而,框部404构成为封闭贯通孔30a的开口外周部。
安装用部件405配置在框部404的外周部,且整体由例如铁系的金属材料形成。在安装用部件405一体地设置有朝两侧(方向盘侧及其相反侧)端缘突出的一对凸片407。并且,在安装用部件405,跨越一对凸片407设置有供垫片安装用螺钉408插通的插通孔409。
连结部件406配置在框部404的内周部,且整体由例如橡胶等伸缩性材料形成。进而,连结部件406构成为追随与垫片402的移动动作而伸缩。
根据以上说明了的第五实施方式,除了能够得到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效果之外,还能够得到以下所示的效果。
(1)由于外侧的管30的贯通孔30a的开口整体都由垫片402封闭,因此,与利用垫片封闭贯通孔的开口的一部分的情况相比较,能够抑制尘埃进入内侧的管31的情况,能够进一步有效地提高密封性。
(2)由于能够在将垫片402的安装用部件安装于外侧的管30的状态下进行支轴40朝管柱支架32的安装(支承),因此能够防止垫片402从外侧的管30落下,并且,与第三实施方式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实现支轴40相对于管柱支架32的安装作业的简化。

Claims (6)

1.一种转向装置,
所述转向装置具备:
转向管柱,该转向管柱具有:外侧的管,在该外侧的管设置有在管内外开口的贯通孔;以及内侧的管,该内侧的管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外侧的管内,所述转向管柱对借助方向盘的旋转操作而旋转的转向轴进行支承,使得所述转向轴能够旋转;以及
推压部件,该推压部件将所述转向管柱的所述内侧的管的外周面朝所述外侧的管的内周面推压,以限制所述外侧的管相对于所述内侧的管的轴线方向移动,
所述转向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转向装置具备垫片,该垫片夹装配置在所述推压部件与所述内侧的管之间,并封闭所述贯通孔的开口的至少一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垫片具有推压部,在利用所述推压部件限制所述外侧的管的轴线方向移动的状态下,所述推压部与所述内侧的管的外周面相匹配,且将所述内侧的管的外周面沿其轴线方向推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垫片具有与所述贯通孔的内侧开口周缘对置的凸部,所述凸部至少配置在所述方向盘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垫片具有把持所述贯通孔的开口周缘的把持部,所述把持部由能够伸缩的伸缩性部件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垫片具有垫片主体和框部,所述垫片主体封闭所述贯通孔的开口中央部,所述框部封闭所述贯通孔的开口外周部,所述框部由安装用部件和能够伸缩的连结部件形成,所述安装用部件与所述贯通孔的开口周缘对置,所述连结部件将所述安装用部件与所述垫片主体连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垫片,所述安装用部件具有供垫片安装用螺钉插通的螺钉插通孔。
CN2012105165919A 2011-12-19 2012-12-05 转向装置 Pending CN10315875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77364 2011-12-19
JP2011277364A JP2013126832A (ja) 2011-12-19 2011-12-19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58753A true CN103158753A (zh) 2013-06-19

Family

ID=48582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165919A Pending CN103158753A (zh) 2011-12-19 2012-12-05 转向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3126832A (zh)
CN (1) CN10315875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15669A (zh) * 2018-11-15 2021-06-22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外柱以及转向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80177B2 (ja) * 2014-12-22 2019-03-06 ヒルタ工業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37900A (ja) * 2006-03-08 2007-09-20 Toyota Motor Corp ステアリングシステム
JP2008132819A (ja) * 2006-11-27 2008-06-12 Jtekt Corp テレスコピック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1423068A (zh) * 2007-10-31 2009-05-06 富士机工株式会社 转向柱装置
CN101434253A (zh) * 2007-11-12 2009-05-20 万都株式会社 汽车转向柱的缩进-倾斜装置
CN102112363A (zh) * 2008-08-01 2011-06-29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37900A (ja) * 2006-03-08 2007-09-20 Toyota Motor Corp ステアリングシステム
JP2008132819A (ja) * 2006-11-27 2008-06-12 Jtekt Corp テレスコピック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1423068A (zh) * 2007-10-31 2009-05-06 富士机工株式会社 转向柱装置
CN101434253A (zh) * 2007-11-12 2009-05-20 万都株式会社 汽车转向柱的缩进-倾斜装置
CN102112363A (zh) * 2008-08-01 2011-06-29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15669A (zh) * 2018-11-15 2021-06-22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外柱以及转向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126832A (ja) 2013-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80235B (zh) 转向装置
KR101031627B1 (ko) 스티어링 칼럼 장치
CN101254795B (zh) 用于在转向设备中自动调整轭架间隙的装置
US8997602B2 (en) Position adjustable steering device
EP3000690A1 (en) Position adjusting-type steering device
EP3395647B1 (en) Steering apparatus
CN103661562B (zh) 汽车转向柱
CN102052474A (zh) 用于真空阀的封闭单元
CN102958779B (zh) 汽车用转向装置
CN102523738A (zh) 转向装置
CN101934813B (zh) 车用转向柱以及具有该转向柱的车用转向装置
CN104139797A (zh) 转向装置
CN100489325C (zh) 铰链结构
CN105358407A (zh) 转向装置
CN104828125A (zh) 转向装置
US10035479B2 (en) Steering apparatus
CN103158753A (zh) 转向装置
CN108657274A (zh) 带有锥形突起的动力转向总成安装座
US20060214410A1 (en) Steering device for motor vehicle
CN106004979A (zh) 一种转向管柱的四向调节机构
CN106004981B (zh) 转向装置
CN104061392A (zh) 连接装置以及包含该装置的连接器
US10597065B2 (en) Vertical position adjustment device for steering wheel
EP2796342B1 (en) Steering device
CN106064638B (zh) 转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