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58436B - 轮圈对位同步机构及轮圈钢丝张力迫紧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轮圈对位同步机构及轮圈钢丝张力迫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58436B
CN103158436B CN201110411065.1A CN201110411065A CN103158436B CN 103158436 B CN103158436 B CN 103158436B CN 201110411065 A CN201110411065 A CN 201110411065A CN 103158436 B CN103158436 B CN 1031584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rim
holding unit
connecting portion
cylinder
contra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1106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58436A (zh
Inventor
庄弘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z Tung Machinery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uz Tung Machinery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z Tung Machinery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uz Tung Machinery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41106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584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584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84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584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84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Abstract

一种轮圈对位同步机构,其包括皮带、第一气缸、第一托起部及第二托起部,所述皮带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绷边及第二侧绷边,所述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分别与第一侧绷边及第二侧绷边固定,所述第一气缸带动皮带运动,所述皮带运动带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朝相同或相反的方向运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托起部与第二托起部托住轮圈或放开轮圈。本发明通过将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分别与皮带的第一侧绷边及第二侧绷边固定,然后利用一个气缸带动皮带运动,进而带动第一托起部与第二托起部朝相同或相反的方向运动,使得第一托起部与第二托起部托住或放开轮圈,结构简单,节约了一个气缸,降低了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轮圈对位同步机构及轮圈钢丝张力迫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圈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轮圈钢丝迫紧装置。
背景技术
一种轮圈结构,其包括位于中间的花鼓、连接轮圈与花鼓的若干钢丝以及枢接于花鼓中间的轮轴。若干钢丝在轮圈的两侧面呈辐射状排列。轮圈以该轮轴为中心自由转动。轮圈在出厂使用前需要先对轮圈作真圆度及扭曲度的校正(即调整该轮圈的轴向及径向偏移量至标准范围内),以使得该轮圈在地面运转时,不致于因为真圆度不够或扭曲程度过大而产生跳动或抖动之情形。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轮圈虽然在出厂前已经将轮圈的轴向及径向偏移量调整至标准范围内,使轮圈在使用时不致于发生跳动或抖动的情形,但是由于该轮圈在生产时,该轮圈与钢丝的结合处,常常会有钻孔或冲孔时所残留下的毛边,而即使经过上述校正后,大部分的钢丝与轮圈的结合的一端也常常会因为结合的角度和交叉叠设的关系,而使钢丝仍具有可活动的裕量,所以当该轮圈使用一段非常短的时间后,便很容易因为震动而使该毛边脱落、磨平、压平或使该钢丝发生位移,最终造成部分钢丝的张力松弛的情形,并因此而导致轮圈的真圆度与扭曲度超出标准的范围,而造成运转时会产生跳动或抖动的情形,而这样就需要将该些钢丝拆下重新进厂作校正的工作,或直接目视手工校正,而如此不但浪费时间,且不符合经济效益,尤其是在第二次校正后仍无法确定该钢丝的两端是否完全被迫紧,该钢丝的张力是否已完成处于最佳的状态,因此有可能会发生多次进厂进行校正的情况。
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制造业者在轮圈出厂前,先利用人力以脚踩的方式分别踩压轮圈上的钢丝,然后再校正该轮圈的真圆度及扭曲度,如此往复踩压然后校正多次,以使使该轮圈可在钢丝具有较佳张力的状态下将真圆度及扭曲度校正至标准范围内,以减少使用后再次校正的麻烦。
然后,这种人工踩压,然后校正的方式,不但浪费人力,且效率低,并且常常会发生施力不当而造成钢丝永久变形的情况,而使得产品不良率会大幅提高。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方便轮圈张力校正的轮圈对位同步机构,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轮圈对位同步机构及具有该轮圈对位同步机构的轮圈钢丝张力迫紧装置,其中,轮圈对位同步机构利用一个气缸同时带动两个托起部托住或放开轮圈,使用零件少,节约了制造成本,轮圈钢丝张力迫紧装置利用气缸控制上、下模夹紧轮圈,保证轮圈位置的稳定性,便于钢丝张力迫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轮圈对位同步机构,其包括支架、活动连接在支架上的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安装于支架一侧的皮带以及控制皮带运动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活动连接在支架上的第一连接部、自第一连接部垂直延伸的第一悬臂部以及位于第一悬臂部末端的第一托起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活动连接在支架上的第二连接部、自第二连接部垂直延伸的第二悬臂部以及位于第二悬臂部末端的第二托起部,所述皮带包括绷在支架上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绷边及第二侧绷边,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一侧绷边固定,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第二侧绷边固定,所述第一气缸带动皮带运动,所述皮带运动带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朝相同或相反的方向运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托起部与第二托起部托住轮圈或放开轮圈。
优选的,在上述轮圈对位同步机构中,所述第一托起部与第二托起部皆呈锥形。
优选的,在上述轮圈对位同步机构中,所述轮圈的外圈设有圆周槽,所述第一托起部与第二托起部托住轮圈时位于圆周槽内。
优选的,在上述轮圈对位同步机构中,所述第一托起部与第二托起部分别包括两个,所述两个第一托起部与两个第二托起部分别从相对的两侧托住轮圈。
优选的,在上述轮圈对位同步机构中,所述轮圈对位同步机构还包括与第一悬臂部固定在一起的第一悬块以及与第二悬臂部固定在一起的第二悬块,所述第一托起部固定在第一悬块下方,所述第二托起部固定在第二悬块下方。
优选的,在上述轮圈对位同步机构中,所述支架上设有相互平行的两根滑柱,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贯穿第一连接部且供该两根滑柱滑动的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贯穿第二连接部且供该两根滑柱滑动的第二滑动槽,所述皮带运动带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对两根滑柱相对滑动。
一种轮圈钢丝张力迫紧装置,其包括位于轮圈上端的上压模、控制上压模向下或向上运动的第二气缸、位于轮圈下端的下压模以及控制下压模向上或向下运动的第三气缸,所述上压模与下压模在第二气缸与第三气缸作用下能够朝相同或相反的方向运动并分别沿上下方向上夹紧或松开轮圈
优选的,在上述轮圈钢丝张力迫紧装置中,所述轮圈钢丝张力迫紧装置包括自动上料机构,所述自动上料机构包括容置若干轮圈的上料轨道、安装在上料轨道一侧的限位机构以及控制限位机构转动的第四气缸,所述限位机构设有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相对第二限位部靠近进料口,所述第四气缸带动限位机构转动,并同时带动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转动,使得第一限位部放行一第一上料轮圈继续向前运动并限制一第二上料轮圈继续向前运动,同时使得所述第二限位部限制所述第一上料轮圈继续向前运动并放行一第三上料轮圈继续向前运动。
优选的,在上述轮圈钢丝张力迫紧装置中,所述上料轨道呈倾斜形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轮圈对位同步机构通过将第一连接部与皮带的第一侧绷边固定,将第二连接部与皮带的第二侧绷边固定,然后利用一个气缸带动皮带单方向运动,皮带运动可以带动第一托起部与第二托起部朝相同或相反的方向运动,进而使得第一托起部与第二托起部托住轮圈或放开轮圈,结构简单,节约了一个气缸,降低了制造成本;
(2)轮圈钢丝张力迫紧装置利用气缸控制上、下模运动并夹紧轮圈,保证轮圈定位的稳定性,便于钢丝张力迫紧;
(3)轮圈钢丝张力迫紧装置中的自动上料机构通过设置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并借助一个气缸控制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的转动,保证轮圈能够被一个一个送料,避免轮圈钢丝张力迫紧过程中出现故障;
(4)将上料轨道3031设置为倾斜形状,方便轮圈利用自身重力向前滚动,不需操作人员一直盯着,节省了人力,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有关本发明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轮圈钢丝张力迫紧装置没有上、下料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轮圈钢丝张力迫紧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轮圈对位同步机构托起轮圈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4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轮圈对位同步机构托起轮圈的正面示意图。
其中:100、轮圈对位同步机构;10、支架;101、滑柱;11、第一支撑部;111、第一连接部;1111、第一滑动槽;112、第一悬臂部;113、第一托起部;114、第一悬块;12、第二支撑部;121、第二连接部;1211、第二滑动槽;122、第二悬臂部;123、第二托起部;124、第二悬块;13、皮带;131、第一侧绷边;132、第二侧绷边;14、第一气缸;200、轮圈;201、圆周槽;300、轮圈钢丝张力迫紧装置;301、上压模;302、下压模;303、自动上料机构;3031、上料轨道;3032、限位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圈对位同步机构及具有该轮圈对位同步机构的轮圈钢丝张力迫紧装置,其中,轮圈对位同步机构利用一个气缸同时带动两个托起部托住轮圈或放开轮圈,使用零件少,节约了制造成本,轮圈钢丝张力迫紧装置利用气缸控制上、下模夹紧轮圈,保证轮圈位置的稳定性,便于钢丝张力迫紧。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4至图6所示,轮圈对位同步机构100用以托起一轮圈200,轮圈对位同步机构100包括支架10、活动连接在支架10上的第一支撑部11与第二支撑部12、安装于支架10一侧的皮带13以及控制皮带13运动的第一气缸14。第一支撑部11包括活动连接在支架10上的第一连接部111、自第一连接部111垂直延伸的第一悬臂部112以及位于第一悬臂部112末端的第一托起部113。第二支撑部12包括活动连接在支架10上的第二连接部121、自第二连接部121垂直延伸的第二悬臂部122以及位于第二悬臂部122末端的第二托起部123。皮带13包括绷在支架10上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绷边131及第二侧绷边132,第一连接部111的一侧与第一侧绷边131固定在一起,第二连接部121的一侧与第二侧绷边132固定在一起,第一气缸14带动皮带13运动,皮带13运动带动第一连接部111与第二连接部111朝相同或相反的方向运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托起部113与第二托起部123托住轮圈200或放开轮圈200。本发明的轮圈对位同步机构100通过将第一连接部111与皮带13的第一侧绷边131固定在一起,将第二连接部121与皮带13的第二侧绷边132固定在一起,然后利用第一气缸14带动皮带13运动,皮带13单方向运动可以带动第一托起部113与第二托起部123朝相同或相反的方向运动,进而使得第一托起部113与第二托起部123托住轮圈200或放开轮圈200,结构简单,节约了一个气缸,降低了制造成本。
请参阅图4及图5所示,第一托起部113与第二托起部123皆呈锥形。轮圈200的外圈设有圆周槽201,第一托起部113与第二托起部123托住轮圈200时位于圆周槽201内。第一托起部113与第二托起部123分别包括两个,该两个第一托起部113与两个第二托起部123分别从相对的两侧托住轮圈200。通过将第一托起部113与第二托起部123设置为锥形,使得第一托起部113与第二托起部123托住轮圈200时位于轮圈200的圆周槽201内,防止轮圈200掉落,保证加工的稳定。
请参阅图4及图6所示,轮圈对位同步机构100还包括与第一悬臂部112固定在一起的第一悬块114以及与第二悬臂部122固定在一起的第二悬块124,第一托起部113固定在第一悬块114下方,第二托起部123固定在第二悬块124下方。
请参阅图4及图5所示,支架10上设有相互平行的两根滑柱101,第一连接部111设有贯穿第一连接部111且供该两根滑柱101滑动的第一滑动槽1111,第二连接部121设有贯穿第二连接部121且供该两根滑柱101滑动的第二滑动槽1211,皮带13的运动可带动第一连接部111与第二连接部121相对两根滑柱101相对滑动。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还揭示了一种具有轮圈对位同步机构100的轮圈钢丝张力迫紧装置300,轮圈钢丝张力迫紧装置300包括位于轮圈200上端的上压模301、控制上压模301向下或向上运动的第二气缸、位于轮圈200下端的下压模302以及控制下压模302向上或向下运动的第三气缸。上压模301与下压模302在第二气缸与第三气缸作用下能够朝相同或相反的方向运动并分别沿上下方向上夹紧轮圈200或松开轮圈200。轮圈钢丝张力迫紧装置300利用气缸控制上、下模301、302运动并夹紧轮圈200,保证轮圈200定位的稳定性,便于钢丝张力迫紧。
请参阅至图3所示,轮圈钢丝张力迫紧装置300还包括自动上料机构303,自动上料机构303包括可以容置若干轮圈200的上料轨道3031、安装在上料轨道3031一侧的限位机构3032以及控制限位机构3032转动的第四气缸。限位机构3032设有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相对第二限位部靠近进料口,第四气缸带动限位机构转动,并同时带动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转动,使得第一限位部放行一第一上料轮圈继续向前运动并限制一第二上料轮圈继续向前运动,同时使得所述第二限位部限制所述第一上料轮圈继续向前运动并放行一第三上料轮圈继续向前运动。自动上料机构303通过设置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并借助第四气缸控制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的转动,保证轮圈200能够被一个一个送料,避免轮圈钢丝张力迫紧过程中出现故障。上料轨道3031呈倾斜型,如此设置,方便轮圈利用利用自身重力向前滚动,不需操作人员一直盯着,节省了人力,节约了成本。
本发明轮圈钢丝张力迫紧装置300的工作原理是:首先,人工将若干轮圈200从上料口竖直放入上料轨道3031内,因为上料轨道3031为倾斜形状,所以轮圈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前滚动,并在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的控制下,实现轮圈200一个一个被传递到工作台面上,轮圈200到达上料轨道末端时,轮圈200还是处于竖直状;然后,轮圈200继续进入中间轨道,为了适应工作台面高度的要求,此时设备设置了一个第五气缸、第六气缸及受第五气缸控制的铰杆机构,第五气缸控制铰杆做90度-180度的转动,铰杆的转动使得轮圈200从竖直放置变成水平放置,第六气缸控制轮圈200沿水平方向运动,由此使得轮圈200被送入对位同步机构100的地方,轮圈200被第一托起部113与第二托起部123托起,并在一第七气缸的作用下向下运动;接着,轮圈200被上压模301与下压模302压紧,进行钢丝张力迫紧,工序完成后,由于此轮圈钢丝张力迫紧装置300的上料结构与下料结构相同,所以轮圈200将经历与上料相同的步骤,只是步骤调换一下,即轮圈200先被气缸控制沿水平方向运动,此时轮圈仍旧处于水平放置,然后轮圈200发生90度-180度的转动,使得轮圈200从水平放置变成竖直放置,最后从下料口出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轮圈对位同步机构100通过将第一连接部111与皮带13的第一侧绷边131固定,将第二连接部121与皮带13的第二侧绷边132固定,然后利用第一气缸14带动皮带13单方向运动,皮带13运动可以带动第一托起部113与第二托起部123朝相同或相反的方向运动,进而使得第一托起部113与第二托起部123托住轮圈200或放开轮圈200,结构简单,节约了一个气缸,降低了制造成本;
(2)轮圈钢丝张力迫紧装置300利用气缸控制上、下模301、302运动并夹紧轮圈200,保证轮圈200定位的稳定性,便于钢丝张力迫紧;
(3)轮圈钢丝张力迫紧装置300中的自动上料机构303通过设置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并借助第四气缸控制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的转动,保证轮圈200能够被一个一个送料,避免轮圈钢丝张力迫紧过程中出现故障;
(4)将上料轨道3031设置为倾斜形状,方便轮圈利用自身重力向前滚动,不需操作人员一直盯着,节省了人力,节约了成本。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9)

1.一种轮圈对位同步机构,包括支架、活动连接在支架上的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安装于支架一侧的皮带以及控制皮带运动的第一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活动连接在支架上的第一连接部、自第一连接部垂直延伸的第一悬臂部以及位于第一悬臂部末端的第一托起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活动连接在支架上的第二连接部、自第二连接部垂直延伸的第二悬臂部以及位于第二悬臂部末端的第二托起部,所述皮带包括绷在支架上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绷边及第二侧绷边,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一侧绷边固定,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第二侧绷边固定,所述第一气缸带动皮带运动,所述皮带运动带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朝相同或相反的方向运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托起部与第二托起部托住轮圈或放开轮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轮圈对位同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起部与第二托起部皆呈锥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轮圈对位同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圈的外圈设有圆周槽,所述第一托起部与第二托起部托住轮圈时位于圆周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轮圈对位同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起部与第二托起部分别包括两个,所述两个第一托起部与两个第二托起部分别从相对的两侧托住轮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轮圈对位同步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第一悬臂部固定在一起的第一悬块以及与第二悬臂部固定在一起的第二悬块,所述第一托起部固定在第一悬块下方,所述第二托起部固定在第二悬块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轮圈对位同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相互平行的两根滑柱,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贯穿第一连接部且供该两根滑柱滑动的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贯穿第二连接部且供该两根滑柱滑动的第二滑动槽,所述皮带运动带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对两根滑柱相对滑动。
7.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轮圈对位同步机构的轮圈钢丝张力迫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圈钢丝张力迫紧装置包括位于轮圈上端的上压模、控制上压模向下或向上运动的第二气缸、位于轮圈下端的下压模以及控制下压模向上或向下运动的第三气缸,所述上压模与下压模在第二气缸与第三气缸作用下能够朝相同或相反的方向运动并分别沿上下方向上夹紧或松开轮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轮圈钢丝张力迫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动上料机构,所述自动上料机构包括容置若干轮圈的上料轨道、安装在上料轨道一侧的限位机构以及控制限位机构转动的第四气缸,所述限位机构设有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相对第二限位部靠近进料口,所述第四气缸带动限位机构转动,并同时带动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转动,使得第一限位部放行一第一上料轮圈继续向前运动并限制一第二上料轮圈继续向前运动,同时使得所述第二限位部限制所述第一上料轮圈继续向前运动并放行一第三上料轮圈继续向前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轮圈钢丝张力迫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轨道呈倾斜形状。
CN201110411065.1A 2011-12-12 2011-12-12 轮圈对位同步机构及轮圈钢丝张力迫紧装置 Active CN1031584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11065.1A CN103158436B (zh) 2011-12-12 2011-12-12 轮圈对位同步机构及轮圈钢丝张力迫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11065.1A CN103158436B (zh) 2011-12-12 2011-12-12 轮圈对位同步机构及轮圈钢丝张力迫紧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58436A CN103158436A (zh) 2013-06-19
CN103158436B true CN103158436B (zh) 2015-07-29

Family

ID=48582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11065.1A Active CN103158436B (zh) 2011-12-12 2011-12-12 轮圈对位同步机构及轮圈钢丝张力迫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584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7204B (zh) * 2016-09-29 2017-12-01 旭東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偵測一輪圈的鋼絲的振盪情形的裝置及具有該裝置的輪圈張力量測機
TWI672688B (zh) * 2018-09-28 2019-09-21 功學社教育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防鬆脫鼓耳機構的鼓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409A (zh) * 1992-03-18 1993-09-22 荷兰机械公司 在辐条轮的轴套和轮圈之间装配辐条的装置
DE19532429A1 (de) * 1995-09-02 1997-03-06 Guenter Golz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inspeichen eines Rades mit einer Nabe und Speichen
WO2000016996A1 (en) * 1998-09-23 2000-03-30 Best Machine Development V.O.F.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a trued spoke wheel
CN2772856Y (zh) * 2005-01-19 2006-04-19 旭东机械(昆山)有限公司 钢丝轮之钢丝张力迫紧机构
EP2163400A2 (en) * 2008-09-04 2010-03-17 Holland Mechanics BV Device for stabilizing a spoked wheel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409A (zh) * 1992-03-18 1993-09-22 荷兰机械公司 在辐条轮的轴套和轮圈之间装配辐条的装置
DE19532429A1 (de) * 1995-09-02 1997-03-06 Guenter Golz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inspeichen eines Rades mit einer Nabe und Speichen
WO2000016996A1 (en) * 1998-09-23 2000-03-30 Best Machine Development V.O.F.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a trued spoke wheel
CN2772856Y (zh) * 2005-01-19 2006-04-19 旭东机械(昆山)有限公司 钢丝轮之钢丝张力迫紧机构
EP2163400A2 (en) * 2008-09-04 2010-03-17 Holland Mechanics BV Device for stabilizing a spoked whee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58436A (zh) 2013-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08381B (zh) 轮胎充气设备
CN209225983U (zh) 一种注塑生产线传送装置
CN205968543U (zh) 砂带磨削机
CN108908346A (zh) 一种双臂独立协作的自动化组装装置及其组装工艺
CN206578505U (zh) 一种汽车头枕衬套组装机
CN103158436B (zh) 轮圈对位同步机构及轮圈钢丝张力迫紧装置
CN203092106U (zh) 汽车减振器活塞杆锁紧机
CN106271359A (zh) 一种带有夹取功能的钢筋焊接装置
CN201737497U (zh) 一种自动橡筋机的橡筋带送料装置
CN205217640U (zh) 一种自动换轮收线机的夹紧传动机构
CN207273067U (zh) 一种电池夹具装置
CN104803185B (zh) 一种用于汽车灯罩制造的机械传送臂
CN103506324B (zh) 过滤器自动检测机
CN205061053U (zh) 一种具有组合式卷取装置的自动分卷机
CN103274076A (zh) 自动装盒机的料板自动配送装置
CN205820183U (zh) 皮带机上的自动纠偏装置
CN209160882U (zh) 在线式自动称重装置
CN204953582U (zh) 一种管件内撑式调圆机
CN103934735B (zh) 一种聚合釜打磨抛光装置
CN201742759U (zh) 花束捆扎机
CN205057728U (zh) 智能碳刷旋头打弧机
CN207504740U (zh) 一种九轴无刷电机定子内绕机
CN210281785U (zh) 一种砂带更换机构
CN209614792U (zh) 一种全自动锁螺丝设备
CN211992003U (zh) 接料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