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53381B - 固定装置及导管套件 - Google Patents

固定装置及导管套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53381B
CN103153381B CN201180049573.8A CN201180049573A CN103153381B CN 103153381 B CN103153381 B CN 103153381B CN 201180049573 A CN201180049573 A CN 201180049573A CN 103153381 B CN103153381 B CN 1031533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jut
fixture
holding section
cylindrical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4957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53381A (zh
Inventor
秋友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rum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erum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rumo Corp filed Critical Terum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1533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33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533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33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6Body-piercing guide needles or the like
    • A61M25/0662Guide tubes
    • A61M2025/0681Systems with catheter and outer tubing, e.g. sheath, sleeve or guide tub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43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 A61M25/005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with embedded materials for reinforcement, e.g. wires, coils, brai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43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 A61M25/005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with embedded materials for reinforcement, e.g. wires, coils, braids
    • A61M25/0053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with embedded materials for reinforcement, e.g. wires, coils, braids having a variable stiffness along the longitudinal axis, e.g. by varying the pitch of the coil or bra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105Steering means as part of the catheter or advancing means; Markers for position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导管套件(12)包括导管(14)和固定装置(10)。固定装置(10)包括管状构件(22),其被构成为通过轴线方向的伸缩而缩径及扩径;第1突起部(24)及第2突起部(26),其设于管状构件(22)的两端部;可动筒状体(28),其配置为在第1突起部(24)和第2突起部(26)之间环绕管状构件(22);顶端部(30),其至少能与导管(14)所贯穿的医疗用管状装置(42)的基端部相抵接;以及支承部(32),其连结顶端部(30)和可动筒状体(28),且支承顶端部(30)。

Description

固定装置及导管套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定装置及导管套件(catheter set),该固定装置安装于导管的轴,且能任意改变其安装位置地进行固定;该导管套件由该固定装置和导管构成。 
背景技术
导管被插入到血管内、体腔内并使导管顶端到达目标部位,用于进行治疗用药剂的注入、诊断用造影剂的注入(作为公开以往导管的一个例子,例如参照美国专利第6068622号说明书)。 
例如,在要将导管经皮插入血管的情况下,将导管贯穿到预先贯通皮肤并穿刺到血管中的鞘管引导器(シースイントロデューサ)内。此时,为了将导管的顶端位置保持在任意的位置,优选能够固定导管相对于鞘管引导器的位置,且能够将固定位置改变为任意的位置。 
此外,在导管的轴的顶端较硬的情况下,通过将该导管作为外导管,向该外导管的内腔中贯穿具有柔软的顶端的内导管,使内导管的顶端在自外导管的顶端突出的状态下在血管内前进,能够防止损伤血管壁。此时,优选能将内导管的顶端自外导管的顶端突出的突出长度保持为恒定,且能够将固定位置改变为任意的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装置及导管套件,该固定装置安装于导管的轴,且能任意 改变其安装位置地进行固定;该导管套件由该固定装置和导管构成。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为一种固定装置,其安装于导管的轴,且能任意改变安装位置地进行固定,其特征在于,该固定装置包括:管状构件,其具有能供上述轴贯穿的中空部,且构成为通过沿轴线方向收缩而使上述中空部扩大,通过沿轴线方向拉伸而使上述中空部缩小;第1突起部和第2突起部,其在上述管状构件的轴线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设于上述管状构件的外周部;可动筒状体,其配置为在上述第1突起部与上述第2突起部之间环绕上述管状构件,且能在由上述第1突起部和上述第2突起部限制出的范围内,相对于上述管状构件沿轴线方向移动;顶端部,其配置在上述管状构件的、自上述第2突起部朝向上述第1突起部的顶端方向的延长线上,在将上述固定装置安装到贯穿于医疗用管状装置的内腔的上述导管的状态下,该顶端部至少能与上述医疗用管状装置的基端部相抵接;以及支承部,其连结上述顶端部和上述可动筒状体,且支承上述顶端部。 
采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本发明,在不碰触固定装置的状态下,使导管朝增大其相对于医疗用管状装置的插入长度的方向相对移动时,在顶端部抵接于医疗用管状装置的时刻,可动筒状体朝后端方向推压第2突起部,管状构件沿轴线方向拉伸而使中空部的周向的直径缩小,从而使固定装置相对于导管被固定(锁定)。因此,在增大导管相对于医疗用管状装置的插入长度的方向上,能阻止医疗用管状装置与导管之间的相对移动。在保持安装了固定装置的导管的状态下,若第1突起部及第2突起部中的一者朝另一方侧移动,则管状构件沿轴线方向收缩而使中空部的周向的直径扩大,因此,固定装置变得能够沿导管移动。因此,能够容易且迅速地将固定装置在导管上的位置改 变为任意的位置。 
在上述的固定装置中,可以在上述顶端部设有以能解除的方式供上述医疗用管状装置卡合的锁定部。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在将锁定部卡合于医疗用管状装置的状态下,在要使导管朝脱离医疗用管状装置的方向相对移动时,通过使第1突起部与借助锁定部及支承部固定于医疗用管状装置的可动筒状体相卡合,使管状构件沿轴线方向拉伸而缩径,因此,能阻止导管与医疗用管状装置之间的相对移动。此外,在将锁定部卡合于医疗用管状装置的状态下,在要使导管朝插入医疗用管状装置的方向相对移动时,通过使第2突起部与借助锁定部及支承部固定于医疗用管状装置的可动筒状体相卡合,使管状构件沿轴线方向拉伸而缩径,因此,能阻止导管与医疗用管状装置之间的相对移动。 
在上述固定装置中,还可以包括沿轴线方向进行操作的管状操作部,该管状操作部容纳上述可动筒状体、上述第1突起部及上述第2突起部,并能相对于上述管状构件及上述可动筒状体沿轴线方向移动;上述管状操作部具有配置于比上述可动筒状体靠顶端侧的位置的第1卡合部,和配置于比上述可动筒状体靠后端侧的位置的第2卡合部;上述第1突起部的移动范围被限制在上述第1卡合部与上述可动筒状体的顶端之间;上述第2突起部的移动范围被限制在上述第2卡合部与上述可动筒状体的后端之间。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在保持安装了固定装置的导管的状态下,若要使管状操作部朝顶端方向移动,则第2卡合部与第2突起部相卡合而被朝顶端方向推压,由此使管状构件沿轴线方向收缩而扩径,因此,能容许导管与医疗用管状装置之间的相对移动。此外,在保持安装了固定装置的导管的状态下,若要 使管状操作部朝后端方向移动,则第1卡合部与第1突起部相卡合而被朝后端方向推压,由此使管状构件沿轴线方向收缩而扩径,因此,能容许导管与医疗用管状装置之间的相对移动。因此,在使固定装置的位置移动时,不需要选择第1突起部及第2突起部来进行操作(切换第1突起部及第2突起部),只要保持管状操作部的任意的部位地沿轴线方向进行操作即可,能够更加容易且迅速地进行固定装置的位置的改变。 
在上述固定装置中,可以还包括沿轴线方向进行操作的管状操作部,该管状操作部容纳上述可动筒状体、上述第1突起部及上述第2突起部,并且能相对于上述管状构件及上述可动筒状体沿轴线方向移动;上述管状操作部具有在自然状态下隔着间隙地环绕上述可动筒状体的主体部、设于上述主体部的顶端侧的第1卡合部、以及设于上述主体部的基端侧的第2卡合部,构成为在上述主体部受到朝内方向的推压力时,上述第1卡合部及上述第2卡合部随上述主体部一同弹性缩径;上述第1卡合部的内周部与上述可动筒状体中的比设有上述第1突起部的部位靠顶端侧的部位的外周面相抵接;上述第2卡合部的内周部与上述可动筒状体中的比设有上述第2突起部的部位靠基端侧的部位的外周面相抵接;在上述管状操作部处于自然状态时,上述第1卡合部能够以与上述第1突起部相分离的状态与上述可动筒状体的顶端相抵接,在上述管状操作部处于缩径状态时,上述第1卡合部与上述第1突起部相抵接而能够沿轴线方向操作该第1突起部;在上述管状操作部处于自然状态时,上述第2卡合部能够以与上述第2突起部相分离的状态与上述可动筒状体的基端相抵接,在上述管状操作部处于缩径状态时,上述第2卡合部与上述第2突起部相抵接而能够沿轴线方向操作该第2突起部。 
采用上述的结构,仅在以朝内方向推压管状操作部的状态 下使管状操作部沿轴线方向移动时,能够利用管状操作部对第1突起部或第2突起部进行操作,因此,在某物体意外地触碰到管状操作部的情况下,也能有效地防止导管与固定装置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固定被解除。 
在上述的固定装置中,可以是:上述第1突起部具有外径随着沿轴线方向远离上述第2突起部而缩小的外周面;上述第1卡合部具有内径随着沿轴线方向远离上述第2卡合部而缩小的内周面;上述第2突起部具有外径随着沿轴线方向远离上述第1突起部而缩小的外周面;上述第2卡合部具有内径随着沿轴线方向远离上述第1卡合部而缩小的内周面。 
采用上述的结构,在管状操作部的自然状态下,即使管状操作部沿轴线方向运动,也能可靠地防止第1卡合部与第1突起部相接触,并能可靠地防止第2卡合部与第2突起部相接触。 
在上述的固定装置中,上述管状构件可以是由细线织成的编织体。 
这样,在管状构件由编织体构成的情况下,当第1突起部或第2突起部沿轴线方向受到力的作用时,编织在一起的细线的互相重合的要素全都运动,因此管状构件在周向上均匀地扩径。即,连锁的力在周向上被均等分配,能使力不发生衰减地传递至与力的作用部位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由此能同时解除长度方向上的所有的摩擦力。因此,能顺畅地改变固定装置的位置。 
在上述的固定装置中,可以是:上述支承部由自上述可动筒状体朝顶端方向延伸出的一对臂构成,上述第1突起部自上述一对臂之间向外侧突出。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由于第1突起部自一对臂之间向外侧突出,因此,能容易地把持第1突起部,通过对第1突起部进行操作而容易改变固定装置在导管上的位置。 
本发明的导管套件的特征在于,包括上述任一种结构的固定装置,和供上述固定装置安装的导管。 
由于这样在导管上预先安装有固定装置,因此,能省略在医疗现场安装固定装置的作业,能有利于迅速地执行操作。 
采用本发明的固定装置,将该固定装置安装于导管的轴,且能任意改变其安装位置地进行固定。采用本发明的导管套件,能够任意改变安装到了导管上的固定装置的位置且固定该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及具有该固定装置的导管套件的概略结构的局部省略侧视图。 
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图3A是第1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的纵剖视图,图3B是具有变形例的管状构件的固定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的作用的图,图4A表示在保持内导管的状态下相对于内导管朝顶端方向推动第2突起部的状态,图4B表示在保持内导管的状态下相对于内导管朝后端方向推动第1突起部的状态,图4C表示使内导管朝脱离外导管的方向移动时的状态,图4D表示使内导管接近外导管时的状态。 
图5是第2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的作用的图,图6A表示在保持内导管的状态下相对于内导管朝顶端方向推动第2突起部的状态,图6B表示在保持内导管的状态下相对于内导管朝后端方向推动第1突起部的状态,图6C表示朝使内导管离开外导管的方向作用力时的状态,图6D表示朝使内导管接近外导管的 方向作用的状态。 
图7是第3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图8是第3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9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的作用的图,图9A表示在保持内导管的状态下朝内导管的顶端方向对管状操作部作用力的状态,图9B表示在保持内导管的状态下朝内导管的后端方向对管状操作部作用力的状态,图9C表示朝使内导管离开外导管的方向作用力时的状态,图9D表示朝使内导管接近外导管的方向作用力的状态。 
图10是第4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图11是第4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12A表示在使用第4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时,在保持内导管的状态下朝内方向推压管状操作部并朝内导管的基端方向作用力的状态,图12B表示在使用第4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时,在保持内导管的状态下朝内方向推压管状操作部并朝内导管的顶端方向作用力的状态。 
图13A表示物体与第4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的管状操作部的第1卡合部相接触从而使管状操作部受到使其朝基端方向移动的力作用的状态,图13B表示物体与第4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的管状操作部的第2卡合部相接触从而使管状操作部受到使其朝顶端方向移动的力作用的状态。 
图14是第1变形例的固定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15是第2变形例的固定装置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例举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固定装置及导管套件。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10及具有该固定装置10的导管套件12的概略结构的局部省略侧视图。该导管套件12由固定装置10和导管14构成,固定装置10安装于导管14的轴16上。另外,固定装置10和导管14不限定于如图1所示那样预先将固定装置10安装于导管14的情况,也可以在使用时将固定装置10安装于导管14。 
下面,说明固定装置10及导管14的结构,对于该固定装置10、导管14以及它们的构成要素,将图1、图3~图6、图8、图9、图11~图15中的左侧称为“顶端(前方)”,右侧称为“基端(后端、后方)”。 
导管14是用于导入到血管等生物体器官内而检查、处理生物体器官内的病变部的医疗用器具,例如,可构成为PTCA(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所用的引导导管(ガイディングカテーテル)、球囊导管(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等。图示的结构例的导管14构成为在轴16的顶端带有弯曲形状的引导导管。 
导管14包括细径且纵长的轴16、连结于轴16的基端的柄(ハブ)18以及设于柄18的顶端且环绕轴16的基端外周的抗扭结保护器20。 
轴16形成为中空的圆筒状,并且由具有适度挠性和适度强度的树脂等构成,以便手术者能一边把持和操作轴16的基端侧,一边将轴16顺利地贯穿到血管等生物体器官内。在图示例子中,轴16的顶端部带有弯曲形状,但根据用途也可以是直线形状、略微弯曲的形状。 
对于轴16的长度,考虑自向人体的血管进行插入的部位(穿刺部位)到目标部位的长度、操作性来进行设定。在轴16的内 部贯穿形成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腔管(ルーメン),在该腔管中贯穿有用于向目标部位引导导管14的引导线、治疗用装置(例如,球囊导管等)。 
柄18是在其顶端保持轴16的基端部的中空状的构件,例如由聚碳酸酯等硬质的树脂等构成,构成柄18的中空部的内腔与轴16的腔管相连通。柄18的基端部作为用于连接注射器等其他器具的连接口发挥作用或作为用于插入治疗用装置的插入口发挥作用。 
抗扭结保护器20是用于防止轴16的与柄18连接的连接部处发生弯折(扭结)的,例如是形成为顶端变细的软管状的、具有适度的挠性和刚性的树脂制的构件。 
接着,说明固定装置10的结构。固定装置10是安装于导管14的轴16来使用的,且构成为能任意改变其安装位置地进行固定。 
如图2及图3A所示,固定装置10包括管状构件22、设于该管状构件22的两端部附近的第1突起部24及第2突起部26、配置于第1突起部24与第2突起部26之间的可动筒状体28、配置于管状构件22的前方的顶端部30、以及连接可动筒状体28和顶端部30的支承部32。 
管状构件22呈具有能供轴16贯穿的中空部34的中空圆筒形,构成为通过沿轴线方向(长度方向)收缩而使中空部34的直径扩大(扩径),通过沿轴线方向拉伸而使中空部34的直径缩小(缩径)。在本实施方式中,管状构件22的框架部分由用细线织成的编织体(ブレード)36构成。细线具有刚性,由不锈钢等金属、硬质的树脂构成。编织体36是由截面长方形状的细线(板状材料)织成的网状且整体构成为管状的构件。 
在自然状态(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状态)下,管状构件22 的最细的部分的内径与贯穿于固定装置10的导管14的外径大致相同,或设定为比导管14的外径略小。在该情况下,以在将固定装置10安装于导管14(轴16)的状态下,固定装置10和导管14能够相对旋转的程度设置管状构件22的上述内径为宜。由此,即使在安装了固定装置10的状态下,也能顺利地执行使导管14旋转的操作。 
编织体36形成为轴线方向(长度方向)的中央部比顶端部及后端部细(中空部的直径变小)。形成为这种形状的编织体36能够通过将外径比导管14的轴16的外径粗的筒状的编织体(作为基材的编织体)沿长度方向拉伸成外径比轴16的外径细来制作。在该情况下,变细的部分可以是编织体36的一部分或者可以是整个编织体36。 
在图示的结构例中,编织体36的大致整个外周部由树脂层38覆盖。该树脂层38由容许(不妨碍)编织体36的运动(轴线方向的伸缩、扩径、缩径)那样的具有柔软性(弹性)的材料构成,例如,能够使用与构成导管14的轴16的树脂同样的材料。通过在编织体36的外周部设置这样的树脂层38,编织体36的外表面不会暴露,与不设树脂层38的情况相比,能提高使用者接触管状构件22的端部而进行操作时的操作感。 
当编织体36反复伸缩时,中空部34的直径会保持扩大的状态不易缩径(不易恢复至自然状态),但由于树脂层38覆盖细线,因此,在自然状态下,能保持使细线伸长的状态不变(中空部34缩径的状态不变)。并且,在树脂层38覆盖细线时,即使在中空部34的扩径方向上受到意想外的力作用时,编织体36也不易伸缩,因此,难以容易地解除固定状态。 
此外,通过在编织体36的全长范围内设置树脂层38,管状构件22整体被赋予了适度的刚性,在向导管14安装固定装置10 时,能抑制管状构件22发生挠曲,能顺畅地进行固定装置10的安装作业。 
另外,在编织体36的内周部,也可以设置由与上述树脂层38相同的材料构成的树脂层(内侧树脂层)。如此一来,在编织体36与贯穿于管状构件22的内侧的导管14的轴16滑动接触的情况下,能防止轴16的外表面受到损伤、防止在向管状构件22内插入导管时导管14顶端卡在编织体36的间隙中。 
也可以代替图3A所示的管状构件22,而像图3B所示的变形例的管状构件23那样,配设覆盖编织体36的外周部及内周部,且填补编织体36的间隙(细线与细线之间的空间)的树脂层38a。采用这样的管状构件23的结构,编织体36的构造整体稳定,能更顺畅地进行固定装置10的固定、滑动。另外,在后述的第2实施方式~第4实施方式、其他变形例1、变形例2中也可以采用这种结构的管状构件23。 
第1突起部24及第2突起部26在管状构件22的轴线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设置于管状构件22的外周部。在图示的结构例中,第1突起部24及第2突起部26均形成为圆环状,因此,自管状构件22的外周面朝半径方向外方突出,且沿周向延伸。 
第1突起部24配置在管状构件22的顶端附近,且基于上述树脂层38紧固于管状构件22,第2突起部26配置于管状构件22的后端附近,且基于树脂层38紧固于管状构件22。即,本实施方式的树脂层38也起到将第1突起部24及第2突起部26固定于管状构件22的粘接剂的作用。 
可动筒状体28是形成为中空圆筒状的构件,配置为在第1突起部24和第2突起部26之间环绕管状构件22,构成为能在由第1突起部24及第2突起部26限制的范围内相对于管状构件22沿轴线方向移动。可动筒状体28的全长小于第1突起部24与第2 突起部26之间的距离。 
可动筒状体28的内径大于管状构件22的外径,且小于第1突起部24及第2突起部26的外径。因此,可动筒状体28相对于管状构件22的、轴线方向上的移动范围由第1突起部24和第2突起部26限制。 
顶端部30配置在管状构件22的自第2突起部26朝向第1突起部24的顶端方向的延长线上,是在将固定装置10安装到贯穿于医疗用管状装置的内腔的导管14的状态下至少能与医疗用管状装置的基端部相抵接的部分。 
顶端部30与可动筒状体28之间的距离(支承部32的长度)被设定为当可动筒状体28相对于管状构件22后退到底时,顶端部30的后端面与管状构件22的顶端不接触。如图2所示,顶端部30具有能供导管14的轴16贯穿的开口部40,在图示例中,顶端部30形成为圆环状。另外,顶端部30的形状不限定于圆环状,也可以是在周向上被局部分割而成的形态。 
支承部32是连结顶端部30和可动筒状体28,并支承顶端部30的部分,在图示例的结构中,支承部32由自可动筒状体28朝顶端方向延伸出的一对臂32a、32b构成。第1突起部24自一对臂32a、32b之间朝外侧(半径方向外侧)突出。通过该结构,容易把持第1突起部24,能够可靠地对第1突起部24进行操作。 
本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10及导管套件12基本上如以上那样构成,下面,参照图4A~图4D说明其作用及效果。在图4A~图4D中,说明了导管14所贯穿的医疗用管状装置是另一导管(外导管42)的情况,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该例子。例如,导管14所贯穿的医疗用管状装置也可以是鞘管引导器。这一点在后述的第2实施方式及第3实施方式中也是一样的。 
在图4A中,在轴16上安装了固定装置10的导管14作为内导 管贯穿于外导管42的腔管。另外,在参照图4A~图4D的说明中,有时将导管14称为“内导管14”。 
在要使固定装置10的位置相对于导管14朝顶端方向移动的情况下,如图4A所示,在用一只手的手指F1保持导管14的状态下,用另一只手的手指F2朝顶端方向推动第2突起部26时,管状构件22沿轴线方向收缩而扩径。由此,管状构件22与导管14(轴16)之间的摩擦力被解除,固定装置10能够沿导管14朝顶端方向移动。 
在要使固定装置10的位置相对于导管14朝基端方向移动的情况下,如图4B所示,在用一只手的手指F1保持导管14的状态下,用另一只手的手指F2朝基端方向推动第1突起部24时,管状构件22沿轴线方向收缩而扩径。由此,管状构件22与导管14(轴16)之间的摩擦力被解除,固定装置10能够沿导管14朝基端方向移动。 
如根据参照了图4A及图4B的上述说明所了解到的那样,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10,能够容易且迅速地将固定装置10在导管14上的位置改变为任意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由于固定装置10相对于外导管42是非固定的,因此,如图4C所示,在用一只手的手指F1保持内导管14,且用另一只手的手指F2保持外导管42的状态下,朝使外导管42脱离内导管14的方向对内导管14及外导管42施力时,外导管42和内导管14能够彼此自由地相对移动。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使内导管14远离外导管42的方向上,无法获得抑制相对移动的效果。 
另一方面,如图4D所示,在不保持第2突起部26,而用一只手的手指F1保持内导管14,且用另一只手的手指F2保持外导管42的状态下,朝将内导管14插入外导管42的方向(使内导管 14相对于外导管42前进的方向)对内导管14及外导管42施力时,不久外导管42的柄44的基端面就与固定装置10的顶端部30相抵接。 
如此一来,可动筒状体28朝基端方向推压第2突起部26,管状构件22沿轴线方向拉伸而缩径,由此固定装置10相对于内导管14被固定(锁定)。由此,内导管14不能相对于外导管42进一步前进,能保持外导管42与内导管14的相对位置。因此,内导管14的自外导管42突出的突出长度能保持恒定,不会变大。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支承部32由自可动筒状体28朝顶端方向延伸出的一对臂32a、32b构成,第1突起部24自一对臂32a、32b之间朝外侧突出,因此,在朝基端方向挤压操作第1突起部24时,能容易地把持第1突起部24,通过对第1突起部24进行操作,容易改变固定装置10在导管14上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管状构件22由用细线织成的编织体36构成,因此,当第1突起部24或第2突起部26在轴线方向上受到力的作用时,编织在一起的细线的相互重合的要素都会运动,因此,管状构件22在周向上均匀地扩径。即,连锁的力在周向上被均等分配,能使力不发生衰减地传递至与力的作用部位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由此能同时解除长度方向上的所有的摩擦力。因此,能顺畅地改变固定装置10的位置。 
在如图1所示的导管套件12那样,在固定装置10预先安装于导管14时,能省略在医疗现场将固定装置10安装于导管14的作业,能有利于迅速地执行操作。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5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50。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50中,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 10相同或起到同样功能及效果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详细的说明。 
固定装置50在顶端部30a设有以能解除的方式供医疗用管状装置卡合的锁定部52,这一点与第1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10不同。图示的结构例的锁定部52构成为能够利用螺纹嵌合卡合于供安装有固定装置10的导管14贯穿的医疗用装置(例如,作为外导管42的另一导管、鞘管引导器等)的基端部。 
具体而言,锁定部52具有在内周部形成有内螺纹部54a的圆筒部54以及设于圆筒部54的基端的基部56。在基部56形成有能供导管14贯穿且与圆筒部54内相连通的内腔56a。由于这样构成,因此,当使锁定部52与医疗用管状装置的基端部螺纹结合时,固定装置50相对于医疗用管状装置固定于锁定部52。 
在基部56的顶端侧一体地设有朝半径方向外方鼓出的凸缘部58。该凸缘部58具有比基部56的外径大的外径,在360°范围内沿周向延伸。该凸缘部58配置于在锁定部52的内周部的内螺纹部54a的基端侧形成的空间54b。该凸缘部58能够独立于锁定部52的内周部地以轴线方向为轴心进行旋转。 
在空间54b内,在凸缘部58的顶端侧以沿轴线方向排列的方式配置有阀体59。阀体59例如是由硅橡胶等形成的环状的构件,在中心形成有孔59a,能供导管14贯穿。此外,在阀体59的顶端侧,医疗用管状装置(例如,外导管42的柄44)的基端面与阀体59液密地接触。这样构成的话,在将医疗用管状装置固定于固定装置50的锁定部52时,能防止通过医疗用管状装置的内腔的液体从医疗用管状装置和固定装置50的锁定部52之间的连结部漏出。此外,在阀体59和内螺纹部54a之间可以具有流路的分支部。 
接着,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50的作用、效果。在图 6A中,将固定装置50安装于导管14的轴16上,由此构成了导管套件51。此外,安装了固定装置50的导管14作为内导管贯穿于外导管42的腔管,并且,锁定部52通过螺纹结合(卡合)固定于外导管42的柄44。另外,在参照图6A~图6D的说明中,有时将导管14称为“内导管14”。 
在要使固定装置50相对于导管14朝顶端方向移动的情况下,如图6A所示,在用一只手的手指F1保持导管14的状态下,用另一只手的手指F2朝顶端方向推动第2突起部26时,管状构件22沿轴线方向收缩而扩径。由此,管状构件22与导管14(轴16)之间的摩擦力被解除,固定装置50能够沿导管14朝顶端方向移动。 
在要使固定装置50的位置相对于导管14朝基端方向移动的情况下,如图6B所示,在用一只手的手指保持导管14的状态下,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朝基端方向推动第1突起部24时,管状构件22沿轴线方向收缩而扩径。由此,管状构件22和导管14(轴16)之间的摩擦力被解除,固定装置50能够沿导管14朝基端方向移动。 
如根据参照了图6A及图6B的上述说明所了解到的那样,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50,与第1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10同样地,能容易且迅速地将固定装置50在导管14上的位置改变为任意的位置。 
如图6C所示,在用一只手的手指F1保持内导管14,且用另一只手的手指F2保持外导管42的状态下,朝使内导管14脱离外导管42的方向对内导管14及外导管42施力。此时,由于固定装置50相对于外导管42是固定的,因此,第1突起部24与借助锁定部52及支承部32而固定于外导管42的可动筒状体28相卡合,由此使管状构件22沿轴线方向拉伸而缩径,因此,能阻止外导 管42与内导管14之间的相对移动。 
如图6D所示,在不保持第2突起部26,而用一只手的手指F1保持内导管14,且用另一只手的手指F2保持外导管42的状态下,朝将内导管14插入外导管42的方向(使内导管14相对于外导管42前进的方向)对内导管14及外导管42施力。此时,第2突起部26与借助锁定部52及支承部32而固定于外导管42的可动筒状体28相卡合,由此使管状构件22沿轴线方向拉伸而缩径,因此,能阻止外导管42与内导管14之间的相对移动。 
如根据参照了图6C及图6D的上述说明所了解到的那样,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50,对于使导管14远离医疗用管状装置的方向和使导管14接近医疗用管状装置的方向这两个方向中的任一方向,均能自动地成为锁定状态,能阻止医疗用管状装置与导管14之间的相对移动。特别是在医疗用管状装置为外导管42的情况下,能将内导管14自外导管42突出的突出长度保持为恒定。 
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共同的各构成部分,能够获得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该共同的各构成部分所起到的作用及效果相同或同样的作用及效果,这是不言自明的。 
第3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7及图8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60。另外,在第3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60中,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10及第2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50相同或起到同样功能及效果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详细的说明。 
固定装置60包括容纳可动筒状体28、第1突起部24及第2突起部26的管状操作部62,这一点与第2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50不同。该管状操作部62能够相对于管状构件22及可动筒状体28沿轴线方向(长度方向)移动,是供使用者(操作者)沿轴线 方向移动操作的部分。 
图示的结构例的管状操作部62形成为在轴线方向的两端具有开口部(顶端开口部64及基端开口部66)的中空圆筒形。管状构件22的顶端部及一对臂32a、32b自管状操作部62的顶端开口部64朝顶端方向突出。管状构件22的基端部自管状构件22的基端开口部66朝基端方向突出。 
管状操作部62是供使用者用手指抓住而进行操作的部分,因此,为了便于抓住而具有适度的长度及外径,此外,在外周面设置防滑用的突起或槽较好。作为管状操作部62的构成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聚碳酸酯等硬质的树脂、不锈钢等金属。 
如图8所示,管状操作部62具有配置于比可动筒状体28靠顶端侧的位置的第1卡合部68,以及配置于比可动筒状体28靠后端侧的位置的第2卡合部70。在图示的结构例的情况下,第1卡合部68是自管状操作部62的主体部的顶端朝内方突出的顶端壁,由第1卡合部68的内周面规定出顶端开口部64。此外,在图示的结构例的情况下,第2卡合部70是自管状操作部62的主体部的基端朝内方突出的基端壁,由第2卡合部70的内周面规定出基端开口部66。 
第1卡合部68的内径大于管状构件22的外径且小于第1突起部24的外径。因此,第1突起部24的移动范围被限制在第1卡合部68与可动筒状体28的顶端之间。第2卡合部70的内径大于管状构件22的外径且小于第2突起部26的外径。因此,第2突起部26的移动范围被限制在第2卡合部70和可动筒状体28的后端之间。 
接着,参照图9A~图9D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60的作用、效果。如图9A所示,将固定装置60安装于导管14的轴16 上,由此构成导管套件61。此外,安装了固定装置60的导管14作为内导管贯穿于外导管42的腔管,并且,锁定部52通过螺纹结合(卡合)固定于外导管42的柄44。另外,在参照图9A~图9D的说明中,有时将导管14称为“内导管14”。 
在要使固定装置60相对于导管14朝顶端方向移动的情况下,如图9A所示,在用一只手的手指F1保持导管14的状态下,用另一只手的手指F2把持管状操作部62的任意的部位,朝顶端方向推动管状操作部62。如此一来,管状操作部62的第2卡合部70与第2突起部26相卡合并朝顶端方向进行推压,由此使管状构件22沿轴线方向收缩而扩径,因此,固定装置60能够沿导管14朝顶端方向移动。 
在要使固定装置60的位置相对于导管14朝基端方向移动的情况下,如图9B所示,在用一只手的手指F1保持导管14的状态下,用另一只手的手指F2把持管状操作部62的任意的部位,朝基端方向推动管状操作部62。如此一来,第1卡合部68与第1突起部24相卡合并朝后端方向进行推压,由此使管状构件22沿轴线方向收缩而扩径,因此,固定装置60能够沿导管14朝基端方向移动。 
如根据参照了图9A及图9B的上述说明所了解到的那样,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60,在使固定装置60相对于导管14的位置移动时,无需选择第1突起部24及第2突起部26而进行操作(切换第1突起部及第2突起部26),只要保持管状操作部62的任意的部位地沿轴线方向进行操作即可,能更容易且迅速地改变固定装置60的位置。 
如图9C所示,在用一只手的手指F1保持内导管14,且用另一只手的手指F2保持外导管42的状态下,朝使内导管14脱离外导管42的方向对内导管14及外导管42施力。此时,由于固定装 置60相对于外导管42是固定的,因此,第1突起部24与借助锁定部52及支承部32而固定于外导管42的可动筒状体28相卡合,由此使管状构件22沿轴线方向拉伸而缩径,因此,能阻止外导管42与内导管14之间的相对移动。 
如图9D所示,在不保持第2突起部26,而用一只手的手指F1保持内导管14,且用另一只手的手指F2保持外导管42的状态下,朝将内导管14插入外导管42的方向(使内导管14相对于外导管42前进的方向)对内导管14及外导管42施力。此时,第2突起部26与借助锁定部52及支承部32而固定于外导管42的可动筒状体28相卡合,由此使管状构件22沿轴线方向拉伸而缩径,因此,能阻止外导管42与内导管14之间的相对移动。 
如根据参照了图9C及图9D的上述说明所了解到的那样,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60,与第2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50同样地,对于使导管14远离医疗用管状装置的方向和使导管14接近医疗用管状装置的方向这两个方向中的任一方向,均能自动地成为锁定状态,能阻止医疗用管状装置与导管14之间的相对移动。此时,管状操作部62在限制的移动移动范围内不妨碍可动筒状体28的轴线方向的运动,而相对于可动筒状体28独立地运动。 
第4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0~图13说明第4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100。另外,在第4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100中,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第3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10、固定装置50、固定装置60相同或起到同样功能及效果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详细的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100在第1突起部110、第2突起部112及管状操作部102的结构上与第3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60不同。 
如图10及图11所示,第1突起部110和第2突起部112在管状构件22的轴线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于管状构件22的外周部。第1突起部110和第2突起部112均形成为圆环状,因此,自管状构件22的外周面朝半径方向外方突出,且沿周向延伸。 
第1突起部110配置在自管状构件22的顶端位置朝固定装置100的基端方向偏移一些的位置,并由树脂层38紧固于管状构件22。与上述第1突起部24不同,本实施方式的第1突起部110具有随着沿轴线方向远离第2突起部112而缩径的外周面112a。第2突起部112配置在自管状构件22的基端位置朝固定装置100的顶端方向偏移一些的位置,并由树脂层38紧固于管状构件22。与上述第2突起部26不同,本实施方式的第2突起部112具有外径随着沿轴线方向远离第1突起部110而缩小的外周面112a。第1突起部110与第2突起部112之间的间隔大于可动筒状体28的全长,第1突起部110及第2突起部112的外径大于可动筒状体28的内径。因此,可动筒状体28配置为能够在被限制在第1突起部110与第2突起部112之间的范围内沿轴线方向移动。 
管状操作部102容纳第1突起部110、第2突起部112及可动筒状体28,并且能沿轴线方向(长度方向)相对于管状构件22及可动筒状体28移动,是供使用者(操作者)沿轴线方向进行移动操作的部分,这一点与图7等所示的管状操作部62相同,但在以下所述方面与管状操作部62不同。 
管状操作部102具有在自然状态下隔着间隙环绕可动筒状体28的主体部104、设于主体部104的顶端侧的第1卡合部106、和设于主体部104的基端侧的第2卡合部108,管状操作部102构成为在主体部104受到从与轴线方向正交的两侧朝向内方向的推压力时,第1卡合部106及第2卡合部108随主体部104一同弹性变形而缩径。 
主体部104的全长大于可动筒状体28的全长,主体部104的内径大于可动筒状体28的外径。因此,至少在管状操作部102的自然状态下,在主体部104与可动筒状体28之间,在可动筒状体28的全长范围内形成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环状的间隙120。另外,关于管状操作部102,所谓“自然状态”是指管状操作部102未通过弹性变形而缩径的状态(非缩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管状操作部102形成为轴线方向的两端开口的中空圆筒形。第1卡合部106是自管状操作部102的主体部104的顶端朝内方且朝顶端方向突出的顶端壁,第2卡合部108是自管状操作部102的主体部104的基端朝内方且朝基端方向突出的基端壁。 
管状构件22的顶端部自设于顶端侧的第1卡合部106的开口部107朝顶端方向突出,管状构件22的基端部自设于基端侧的第2卡合部108的开口部109朝基端方向突出。在第1卡合部106中,在与支承部32的一对臂32a、32b相对应的部位(两个部位)设有与开口部107相连通的缺口部111a、缺口部111b(参照图10),臂32a经由该缺口部111a、臂32b经由该缺口部111b朝顶端方向突出。 
第1卡合部106构成为,在管状操作部102处于自然状态时,能够在自第1突起部110分离的状态下与可动筒状体28的顶端相抵接,在管状操作部102处于缩径状态时,与第1突起部110相抵接而能够沿轴线方向操作该第1突起部110。此外,第2卡合部108构成为,在管状操作部102处于自然状态时,能够在自第2突起部112分离的状态下与可动筒状体28的基端相抵接,在管状操作部102处于缩径状态时,与第2突起部112相抵接而能够沿轴线方向操作该第2突起部11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卡合部106和第2卡合部108具体如下这样构成。 
第1卡合部106的内径及第2卡合部108的内径分别与管状构件22的外径大致相同,或比管状构件22的外径略大,第1卡合部106的内缘与可动筒状体28中的比设有第1突起部110的部位靠顶端侧的部位的外周面相抵接,第2卡合部108的内缘与可动筒状体28中的比设有第2突起部112的部位靠基端侧的部位的外周面相抵接。由此,管状操作部102以在主体部104的内周面与可动筒状体28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环状的间隙120的状态,在第1卡合部106的内缘和第2卡合部108的内缘处被管状构件22的外周面支承。此外,第1卡合部106的内径及第2卡合部108的内径也可以分别比管状构件22的外径略小。在该情况下,管状操作部102也在第1卡合部106的内缘和第2卡合部108的内缘处与管状构件22的外周面相抵接,被管状构件22的外周面支承。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卡合部106的外周面106a及内周面106b朝向远离第1卡合部106的方向缩径。外周面106a相对于轴线的倾斜角度大于内周面106b相对于轴线的倾斜角度。此外,在管状操作部102的内表面,在第1卡合部106的径向中途位置(第1卡合部106的内端与主体部104之间的部位)设有第1角部122。第1角部122由形成第1卡合部106的锥状的内周面106b与主体部104的内周面之间的面106c的内缘部构成。第1角部122的内径小于可动筒状体28的外径。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卡合部108的外周面108a及内周面108b朝远离第2卡合部108的方向缩径。外周面108a相对于轴线的倾斜角度大于内周面108b相对于轴线的倾斜角度。此外,在管状操作部102的内表面,在第2卡合部108的径向中途位置(第2卡合部108的内端与主体部104之间的部位)设有第2角部124。 
第2角部124由形成第2卡合部108的锥状的内周面108b与 主体部104的内周面之间的面108c的内缘部构成。第2角部124的内径小于可动筒状体28的外径。第1角部122与第2角部124之间的间隔大于可动筒状体28的全长,因此,管状操作部102在自然状态下,在被限制在第1角部122与第2角部124之间的范围内相对于可动筒状体28沿轴线方向自由位移。 
作为管状操作部102的构成材料,只要是在操作者用手指抓住主体部104而施力时发生弹性变形而使第1卡合部106及第2卡合部108随主体部104一同缩径的材料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比较软质的合成树脂。作为比较软质的合成树脂,例如可举出天然橡胶、丁基橡胶、异戊二烯橡胶、丁二烯橡胶、丁苯橡胶、硅橡胶那样的各种橡胶材料;聚氨酯类、聚酯类、聚酰胺类、烯烃类、苯乙烯类等各种热塑性弹性体;或者是它们的混合物等。 
接着,说明第4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100的作用、效果。在图12A中,将固定装置100安装于导管14的轴16上,由此构成导管套件128。此外,安装了固定装置100的导管14作为内导管贯穿于外导管42的腔管,并且,锁定部52通过螺纹结合(卡合)固定于外导管42的柄44。另外,在参照图12A~图13B的说明中,有时将导管14称为“内导管14”。 
在要使固定装置100相对于导管14朝基端方向移动的情况下,如图12A所示,在用一只手的手指F1保持导管14的状态下,用另一只手的手指F2把持管状操作部102的主体部104的任意的部位并朝径向内方推压。如此一来,第1卡合部106和第2卡合部108随主体部104一同弹性变形而缩径。在第1卡合部106和第2卡合部108缩径时,第1角部122和第2角部124朝在轴线方向上互相远离的方向位移。 
然后,在保持使第1卡合部106和第2卡合部108缩径的状态 朝基端方向推动管状操作部102时,第1卡合部106和第2卡合部108在管状构件22的外周面滑动,不久如图12A所示,第1卡合部106与第1突起部110的外周面110a相抵接,并且第1突起部110与可动筒状体28的顶端面相抵接。此时,第1卡合部106的第1角部122朝与自然状态的情况相比远离第2突起部112的方向位移,且第1突起部110夹设在第1卡合部106与可动筒状体28之间,因此,第1角部122不与可动筒状体28的顶端面相抵接。 
通过这样的操作,第1突起部110被管状操作部102的第1卡合部106朝基端方向推压,由此使管状构件22沿轴线方向收缩而扩径。通过管状构件22的扩径,固定装置100与导管14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固定被解除。因此,能够使固定装置100沿导管14朝基端方向移动。在解除对管状操作部102的朝向内方向的推压时,管状操作部102利用弹性恢复力扩径至原来的状态(自然状态),第1卡合部106与第1突起部110如图11所示那样再次成为互相分离的状态。 
在要使固定装置100相对于导管14朝顶端方向移动的情况下,如图12B所示,在用一只手的手指F1保持导管14的状态下,用另一只手的手指F2把持管状操作部102的主体部104的任意的部位并朝径向内方挤压。如此一来,第1卡合部106和第2卡合部108随主体部104一同弹性变形而缩径。在第1卡合部106和第2卡合部108缩径时,第1角部122和第2角部124朝在轴线方向上互相远离的方向位移。 
然后,在保持使第1卡合部106和第2卡合部108缩径的状态朝顶端方向推动管状操作部102时,第1卡合部106和第2卡合部108在管状构件22的外周面滑动,不久如图12B所示,第2卡合部108与第2突起部112的外周面112a相抵接,并且第2突起部112与可动筒状体28的基端面相抵接。此时,第2角部124朝与 自然状态的情况相比远离第1突起部110的方向位移,且第2突起部112夹设在第2卡合部108与可动筒状体28之间,因此,第2角部124不与可动筒状体28的基端面相抵接。 
通过这样的操作,第2突起部112被管状操作部102的第2卡合部108朝顶端方向推压,由此使管状构件22沿轴线方向收缩而扩径。通过管状构件22的扩径,固定装置100与导管14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固定被解除。因此,能够使固定装置100沿导管14朝顶端方向移动。当解除对管状操作部102的朝向内方向的推压时,管状操作部102利用弹性恢复力扩径至原来的状态(自然状态),第2卡合部108与第2突起部112如图11所示再次成为互相分离的状态。 
如根据以上的说明所了解到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100中,通过从两侧朝内方向推压管状操作部102的主体部104而使第1卡合部106和第2卡合部108缩径,成为能沿轴线方向操作第1突起部110及第2突起部112的状态。 
在固定装置100中,在不对管状操作部102进行上述操作的情况下,基于与上述第3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60同样的作用,能发挥固定导管14与固定装置100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功能。即,在用一只手的手指F1保持内导管14,且用另一只手的手指F2保持外导管42的状态下,朝使内导管14脱离外导管42的方向对内导管14及外导管42施力的情况下,第1突起部110与可动筒状体28的顶端相卡合,由此使管状构件22沿轴线方向拉伸而缩径,因此,能阻止外导管42与内导管14之间的相对移动。在用一只手的手指F1保持内导管14,且用另一只手的手指F2保持外导管42的状态下,朝将内导管14插入外导管42的方向(使内导管14相对于外导管42前进的方向)对内导管14及外导管42施力的情况下,第2突起部112与可动筒状体28的基端相卡合,由此 使管状构件22沿轴线方向拉伸而缩径,因此,能阻止外导管42与内导管14之间的相对移动。 
第3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60通过把持管状操作部62而沿轴线方向进行操作,能够容易地改变固定装置60相对于导管14的位置,但是,在某物体意外地碰触到管状操作部62时,存在管状操作部62被该物体沿轴线方向推动而解除固定装置60的位置的固定的可能性。对此,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100,如以下说明的那样,在某物体意外地碰触到管状操作部102的情况下,也能防止导管14与固定装置100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固定被解除。 
假定如图13A所示,物体M与管状操作部102的特别是第1卡合部106相接触,而使管状操作部102受到朝基端方向推动管状操作部102的力作用的情况。此时,管状操作部102未缩径,因此,当管状操作部102朝基端方向移动时,第1卡合部106不与第1突起部110相接触,第1角部122与可动筒状体28的顶端面相抵接,并且可动筒状体28的基端面与第2突起部112相抵接。在该状态下,管状构件22不会沿轴线方向变短,不会扩径,因此,能维持阻止导管14与固定装置100之间的相对移动的状态。 
假定如图13B所示,物体M与管状操作部102的特别是第2卡合部108相接触,而使管状操作部102受到朝顶端方向推动管状操作部102的力作用的情况。此时,管状操作部102未缩径,因此,当管状操作部102朝顶端方向移动时,第2卡合部108不与第2突起部112相接触,第2角部124与可动筒状体28的基端面相抵接,并且可动筒状体28的顶端面与第1突起部110相抵接。在该状态下,管状构件22不会沿轴线方向变短,不会扩径,因此,能维持阻止导管14与固定装置100之间的相对移动的状态。 
另外,在某物体M与管状操作部102的主体部104相接触, 由此使主体部104受到朝内方向推压主体部104的力作用时,与图12A及图12B同样地,能够成为通过第1卡合部106和第2卡合部108缩径而能沿轴线方向操作第1突起部110及第2突起部112的状态。但是,可以认为在保持该状态不变地使该物体M的力的作用方向变为轴线方向而使固定装置100移动是相当困难的。因此,采用固定装置100,实质上能够防止发生绝大部分的意外移动的发生。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100,仅在以朝内方向推压管状操作部102的状态使固定装置100沿轴线方向移动时,能够用管状操作部102对第1突起部110或第2突起部112进行操作,因此,在某物体M意外地触碰到管状操作部102的情况下,也能有效地防止导管14与固定装置100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固定被解除。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第1突起部110的外周面110a和第1卡合部106的内周面106b形成为朝固定装置100的顶端方向缩径,并且第2突起部112的外周面112a和第2卡合部108的内周面108b形成为朝固定装置100的基端方向缩径,因此,在管状操作部102的自然状态下,即使管状操作部102沿轴线方向运动,也能可靠地防止第1卡合部106与第1突起部110相接触,并能可靠地防止第2卡合部108与第2突起部112相接触。 
另外,在第4实施方式中,对于与第3实施方式共同的各构成部分,能获得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该共同的各构成部分所起到的作用及效果相同或同样的作用及效果,这是不言自明的。 
其他变形例1
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第4实施方式中,在编织体36的全长范围内设有树脂层38,但也可以如图14所示的固定装置80的管状构件22a那样,在编织体36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不设置树脂 层,仅在包含编织体36的两端部且包含第1突起部24及第2突起部26的前后的一定的范围内设置树脂层82、树脂层84。采用这样的结构,编织体36的两端部的外表面也不会暴露,因此,与没有树脂层82、树脂层84的情况相比,能提高使用者接触管状构件22a的端部而进行操作时的操作感。 
其他变形例2
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第4实施方式中,应用了由编织体36构成的管状构件22,但也可以如图15所示的固定装置90那样,应用由线圈构件92构成的管状构件22b。此时,如图15所示,线圈构件92可以通过将截面圆形的线状材料卷成螺旋状来制作,但也可以通过将截面为平板状的材料卷成螺旋状来制作,以减少匝数。 
在线圈构件92由截面平板状的材料形成的情况下,与由截面圆形的线状材料形成的情况相比,与轴16之间的接触面积大,在缩径时易获得充分的摩擦力。此外,由于刚性高,因此,在从长度方向的一端部朝另一端部施力时,力容易传递。因此,线圈构件92能够充分扩径,可靠地解除对轴16的摩擦力,从而容许固定装置90与导管14之间的相对移动。 
在上述说明中,例举优选的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改变,这是不言自明的。 

Claims (8)

1.一种固定装置(10、50、60、80、90、100),其安装于导管(14)的轴(16),且能任意改变安装位置地进行固定,其特征在于,
该固定装置(10、50、60、80、90、100)包括:
管状构件(22、22a、22b、23),其具有能供上述轴(16)贯穿的中空部,且构成为通过沿轴线方向收缩而使上述中空部扩大,通过沿轴线方向拉伸而使上述中空部缩小;
第1突起部(24、110)和第2突起部(26、112),其在上述管状构件(22、22a、22b、23)的轴线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设于上述管状构件(22、22a、22b、23)的外周部;
可动筒状体(28),其配置为在上述第1突起部(24、110)与上述第2突起部(26、112)之间环绕上述管状构件(22、22a、22b、23),且能在由上述第1突起部(24、110)和上述第2突起部(26、112)限制出的范围内,相对于上述管状构件(22、22a、22b、23)沿轴线方向移动;
顶端部(30、30a),其配置在上述管状构件(22、22a、22b、23)的顶端方向的延长线上,该顶端方向是自上述第2突起部(26、112)朝向上述第1突起部(24、110)的方向,在将上述固定装置(10、50、60、80、90、100)安装到贯穿于医疗用管状装置(42)的内腔的上述导管(14)的状态下,该顶端部(30、30a)至少能与上述医疗用管状装置(42)的基端部相抵接;以及
支承部(32),其连结上述顶端部(30、30a)和上述可动筒状体(28),且支承上述顶端部(30、30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60、80、90、100),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顶端部(30a)设有以能解除的方式供上述医疗用管状装置(42)卡合的锁定部(5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60),其特征在于,
该固定装置(60)还包括沿轴线方向进行操作的管状操作部(62),该管状操作部(62)容纳上述可动筒状体(28)、上述第1突起部(24)以及上述第2突起部(26),并且能相对于上述管状构件(22)和上述可动筒状体(28)沿轴线方向移动;
上述管状操作部(62)具有配置于比上述可动筒状体(28)靠顶端侧的位置的第1卡合部(68),和配置于比上述可动筒状体(28)靠后端侧的位置的第2卡合部(70);
上述第1突起部(24)的移动范围被限制在上述第1卡合部(68)与上述可动筒状体(28)的顶端之间;
上述第2突起部(26)的移动范围被限制在上述第2卡合部(70)和上述可动筒状体(28)的后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100),其特征在于,
该固定装置(100)还包括沿轴线方向进行操作的管状操作部(102),该管状操作部(102)容纳上述可动筒状体(28)、上述第1突起部(110)以及上述第2突起部(112),并且能相对于上述管状构件(22)和上述可动筒状体(28)沿轴线方向移动;
上述管状操作部(102)具有在自然状态下隔着间隙地环绕上述可动筒状体(28)的主体部(104)、设于上述主体部(104)的顶端侧的第1卡合部(106)以及设于上述主体部(104)的基端侧的第2卡合部(108),构成为在上述主体部(104)受到朝内方向的挤压力时,上述第1卡合部(106)和上述第2卡合部(108)随上述主体部(104)一同弹性缩径;
上述第1卡合部(106)的内周部与上述可动筒状体(28)中的比设有上述第1突起部(110)的部位靠顶端侧的部位的外周面相抵接;
上述第2卡合部(108)的内周部与上述可动筒状体(28)中的比设有上述第2突起部(112)的部位靠基端侧的部位的外周面相抵接;
在上述管状操作部(102)处于自然状态时,上述第1卡合部(106)能够以与上述第1突起部(24、110)相分离的状态与上述可动筒状体(28)的顶端相抵接,在上述管状操作部(102)处于缩径状态时,上述第1卡合部(106)与上述第1突起部(110)相抵接而能够沿轴线方向操作该第1突起部(110);
在上述管状操作部(102)处于自然状态时,上述第2卡合部(108)能够以与上述第2突起部(112)相分离的状态与上述可动筒状体(28)的基端相抵接,在上述管状操作部(102)处于缩径状态时,上述第2卡合部(108)与上述第2突起部(112)相抵接而能够沿轴线方向操作该第2突起部(1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装置(100),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突起部(110)具有外径随着沿轴线方向远离上述第2突起部(112)而缩小的外周面(110a);
上述第1卡合部(106)具有内径随着沿轴线方向远离上述第2卡合部(108)而缩小的内周面(106b);
上述第2突起部(112)具有外径随着沿轴线方向远离上述第1突起部(110)而缩小的外周面(112a);
上述第2卡合部(108)具有内径随着沿轴线方向远离上述第1卡合部(106)而缩小的内周面(108b)。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10、50、60、80、100),其特征在于,
上述管状构件(22、22a、23)是由细线织成的编织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10、50、60、80、90、100),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承部(32)由自上述可动筒状体(28)朝顶端方向延伸出的一对臂(32a、32b)构成;
上述第1突起部(24、110)自上述一对臂(32a、32b)之间向外侧突出。
8.一种导管套件(12、51、61、128),其特征在于,
该导管套件(12、51、61、128)包括:
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10、50、60、80、90、100);以及
供上述固定装置(10、50、60、80、90、100)安装的导管(14)。
CN201180049573.8A 2011-02-25 2011-12-19 固定装置及导管套件 Active CN1031533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40443 2011-02-25
JP2011-040443 2011-02-25
PCT/JP2011/079397 WO2012114629A1 (ja) 2011-02-25 2011-12-19 固定デバイス及びカテーテルセ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53381A CN103153381A (zh) 2013-06-12
CN103153381B true CN103153381B (zh) 2014-12-03

Family

ID=46720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49573.8A Active CN103153381B (zh) 2011-02-25 2011-12-19 固定装置及导管套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784379B2 (zh)
JP (1) JP5961603B2 (zh)
CN (1) CN103153381B (zh)
WO (1) WO201211462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69953B2 (en) 2009-11-16 2013-06-25 Covidien Lp Twin sealing chamber hub
CN102985128B (zh) * 2010-06-30 2015-05-20 泰尔茂株式会社 导管
US9993295B2 (en) 2012-08-07 2018-06-12 Covidien Lp Microwave ablation catheter and method of utilizing the same
US10675437B2 (en) * 2013-03-13 2020-06-09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Catheter with a rotation capability
EP2978382B1 (en) 2013-03-29 2018-05-02 Covidien LP Step-down coaxial microwave ablation applicators and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same
US10624697B2 (en) 2014-08-26 2020-04-21 Covidien Lp Microwave ablation system
US10813691B2 (en) 2014-10-01 2020-10-27 Covidien Lp Miniaturized microwave ablation assembly
US10813692B2 (en) 2016-02-29 2020-10-27 Covidien Lp 90-degree interlocking geometry for introducer for facilitating deployment of microwave radiating catheter
JP2019146600A (ja) * 2016-07-13 2019-09-05 テルモ株式会社 カッティング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および処置方法
US11065053B2 (en) 2016-08-02 2021-07-20 Covidien Lp Ablation cable assemblies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1197715B2 (en) 2016-08-02 2021-12-14 Covidien Lp Ablation cable assemblies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0376309B2 (en) 2016-08-02 2019-08-13 Covidien Lp Ablation cable assemblies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9222584B (zh) * 2018-09-04 2020-06-30 深圳市创一其科技有限公司 弹性折叠吸管组装方法
CN111408014A (zh) * 2019-01-07 2020-07-14 杭州普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导管固定装置
CN111135438B (zh) * 2020-01-21 2024-06-18 上海市口腔医院(上海市口腔健康中心) 改善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口内隐形药物缓释/通气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20272Y (zh) * 1998-02-27 1999-05-26 孙树杰 可调式导向管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76493A (en) 1993-05-19 1995-12-19 Pacesetter, Inc. Implantable lead having self-locking suture sleeve
JPH1043310A (ja) * 1996-08-02 1998-02-17 Terumo Corp カテーテル装置
US6702789B1 (en) * 1997-03-11 2004-03-09 Alcove Medical, Inc. Catheter having insertion control mechanism and anti-bunching mechanism
GB9717821D0 (en) * 1997-08-21 1997-10-29 Spinoza Marc H Fasteners
US6068622A (en) 1998-02-10 2000-05-30 Medtronic Inc. Single piece hub/strain relief that can be injection molded over a shaft
JP4215890B2 (ja) * 1999-01-27 2009-01-28 株式会社カネカメディックス 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装置および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システム
US20060184105A1 (en) * 2005-02-15 2006-08-17 Townsend Gregory L Thin wall catheter and method of placing same
BRPI0920206A2 (pt) * 2008-10-13 2015-12-22 Tyco Healthcare dispositivos e métodos para manipulação de um eixo de cateter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20272Y (zh) * 1998-02-27 1999-05-26 孙树杰 可调式导向管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0-279534A 2000.10.10 *
JP特开平10-43310A 1998.02.1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784379B2 (en) 2014-07-22
JP5961603B2 (ja) 2016-08-02
JPWO2012114629A1 (ja) 2014-07-07
CN103153381A (zh) 2013-06-12
WO2012114629A1 (ja) 2012-08-30
US20130197482A1 (en) 2013-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53381B (zh) 固定装置及导管套件
US10406328B2 (en) Needle for bloodless IV
US5607448A (en) Rolling tourniquet
CA2966369C (en) Incremental syringe
JP6515084B2 (ja) カテーテル
CN102883768B (zh) 导管形状释放机构
JP5890011B2 (ja) カテーテルアセンブリ
US9138530B2 (en) Cathete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treating a vascular disease
CN105228689A (zh) 多用途的静脉导管组件隔膜和隔膜致动器
US8052599B2 (en) Endorectal trocar
CN106659438A (zh) 通过周围iv导管的抽血的系统和方法
KR102464644B1 (ko) 회전-방지 푸시 탭을 갖는 의료 디바이스
CN103565518B (zh) 双控弯电生理导管
KR20200019528A (ko) 니들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약물 주입 장치
JP2003339858A (ja) 留置針
CN102871723A (zh) 内窥镜用处置工具
CN106163433A (zh) 抗逆流导管
CN107427379A (zh) 自扩张型支架输送系统
CN101574306B (zh) 瘘孔用导管用具
CN103565514B (zh) 双控弯螺旋形电生理导管
CN103463713A (zh) 一次性注射器和用于一次性注射器的推杆
JP6094262B2 (ja) 胃瘻用カテーテル
CN106659488A (zh) 医疗设备
CN103566454B (zh) 双控弯手柄
CN202437850U (zh) 一种留置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