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52230A - 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及其增益选择方法与时脉选择方法 - Google Patents

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及其增益选择方法与时脉选择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52230A
CN103152230A CN201110401351XA CN201110401351A CN103152230A CN 103152230 A CN103152230 A CN 103152230A CN 201110401351X A CN201110401351X A CN 201110401351XA CN 201110401351 A CN201110401351 A CN 201110401351A CN 103152230 A CN103152230 A CN 1031522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ck pulse
gain
100base
connection
10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0135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52230B (zh
Inventor
赵丹
高永胜
朱志敏
杨中奇
曾智鸣
陈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Z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40135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522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522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22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522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22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至少同时支持100BASE-TX与10BASE-T规格的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及其增益选择方法与时脉选择方法。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具有100BASE-TX与10BASE-T规格的收发器共用一个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与可编程增益放大器。除此之外,10BASE-T规格的收发器使用数字电路实现,因此,本发明提供的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具有低设计复杂度与低芯片面积等优点。

Description

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及其增益选择方法与时脉选择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以太网络(Ethernet),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以太网络物理层(Physical,PHY)收发器及其增益选择方法与时脉选择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以太网络已经广泛地被人们使用,以太网络目前规范了四种不同的传输速率,分别是100亿比特传输率、10亿比特传输率、1亿比特传输率与1000万比特传输率,其中10GBASE-T规格的以太网络规格使用100亿比特传输率,1000BASE规格的以太网络规格使用10亿比特传输率,100BASE-TX与100BASE-FX规格的以太网络规格使用1亿比特传输率,而10BASE-T规格的以太网络使用1000万比特传输率。
目前,支持10BASE-T规格的接收器都是使用模拟电路来实现。对于需要同时支持100BASE-TX与10BASE-T规格的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而言,通常都会将100BASE-TX与10BASE-T规格的收发器分开设计。上述的作法是将10BASE-T规格的接收器以模拟电路实现,因此对需要同时支持100BASE-TX与10BASE-T规格的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而言,其设计复杂度与芯片面积依然无法有效地减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其包括规格收发器、锁相回路、至少一可编程增益放大器、至少一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与时脉选择器。规格收发器具有一100BASE-TX/FX规格收发器与一10BASE-T规格收发器,其中100BASE-TX/FX规格收发器具有100BASE-TX规格数字信号处理核心,而10BASE-T规格收发器具有10BASE-T规格数字信号处理核心。锁相回路提供适用于100BASE-TX规格的传输的第一时脉,第一时脉为多相位时脉,锁相回路还提供适用于10BASE-T规格的传输的第二时脉。所述至少一可编程增益放大器依照其增益对接收信号进行放大,其中在自动沟通机制中,所述增益为根据自动沟通的所处状态而设定的。至少一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依照取样时脉对放大后的接收信号进行取样,并且量化取样后的接收信号,以将模拟的接收信号转换为数字的接收信号,并将数字的接收信号送给10BASE-T规格数字信号处理核心与100BASE-TX规格数字信号处理核心。时脉选择器,在根据自动沟通机制判断连接类型之后,根据所述连接类型选择第一时脉或第二时脉作为所述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的取样时脉,所述连接类型为100BASE-TX或10BASE-T规格的连接。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的增益选择方法,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至少同时支持10BASE-T与100BASE-TX规格的传输。所述增益选择方法包括:依照自动沟通结果判断连接类型为100BASE-TX或10BASE-T规格的连接;若所述连接类型为100BASE-TX规格的连接,则致能100BASE-TX规格收发器,且自动增益控制器将检测数字的接收信号,且据此产生增益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增益,以使所述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增益被设为最佳的增益强度;以及若所述连接类型为10BASE-T规格的连接,则设定固定的增益给所述可编程增益放大器。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的时脉选择方法,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至少同时支持10BASE-T与100BASE-TX规格的传输。所述时脉选择方法包括:初始化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的取样时脉为第一时脉,所述第一时脉适用于所述100BASE-TX规格的传输,且所述第一时脉为多相位时脉;根据自动沟通结果判断连接类型为10BASE-T或100BASE-TX规格的连接;若所述连接类型为10BASE-T规格的连接,则选择第二时脉作为所述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的取样时脉,所述第二时脉适用于所述10BASE-T规格的传输;以及若所述连接类型为100BASE-TX规格的连接,则选择所述第一时脉作为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的取样时脉。
基于上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至少同时支持100BASE-TX与10BASE-T规格的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不像传统的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需要将10BASE-T规格收发器以模拟电路实现,本发明可以使用全数字电路来实现至少同时支持100BASE-TX与10BASE-T规格的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至少同时支持100BASE-TX与10BASE-T规格的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的方块图。
图2A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至少同时支持100BASE-TX与10BASE-T规格的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的方块图。
图2B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多相位锁相回路单元的方块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至少同时支持10G/1000BASE-T、100BASE-TX与10BASE-T规格的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的方块图。
图4A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的增益选择方法的流程图。
图4B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用于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的设定可编程化增益放大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C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用于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在自动沟通过程中设定可编程化增益放大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D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的增益选择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的时脉选择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的时脉选择方法的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
100:媒介存取控制层控制器
101:规格收发器
102、103:锁相回路
104:时脉选择器
105: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
106:可编程增益放大器
107:发射驱动器
108:媒介依存接口
109:RJ-45端口
110:10BASE-T规格收发器
111:物理码子层电路
112:物理媒介接触电路
113:100BASE-TX规格数字信号处理核心
114:100BASE-TX规格发射器114
115:物理层传信电路
116:物理媒介接触电路
117:10BASE-T规格数字信号处理核心
118:10BASE-T规格发射器
120:100BASE-TX/FX规格收发器
2: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
200:寄存器模块
201:连接脉冲检测电路
202:信号检测电路
203、204:锁相回路
205:自动沟通(auto-negotiation)电路
206:有限状态机
207:100BASE-TX规格发射器
208:10BASE-T规格发射器
209:发射驱动器
210:模拟数字转换器取样时脉多工器
211:RJ-45端口
212、218:物理媒介依附电路
213:解扰码器
214:多位准传输-3解码器
215:数字信号处理单元
216: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
217:可编程增益放大器
219:时脉恢复电路
220:数字抑制滤波器
221:数字接收滤波器
250:锁相回路
260:信号处理电路
3: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包括
300:MAC控制器
301:100BASE-TX/FX规格收发器
302、303、341:锁相回路
304:时脉选择器
305: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模块
306:可编程增益放大模块
307:发射驱动模块
309:混合端口
342:切换器
311:PCS电路
312:PMA电路
313:100BASE-TX规格数字信号处理核心
314:100BASE-TX规格收发器
310:10BASE-T规格收发器
315:物理层传信电路
316:物理媒介接触电路
317:10BASE-T规格数字处理核心
318:10BASE-T规格发射器318
320:1000BASE-T规格收发器
321:物理码子层电路
322:物理媒介接触电路
324:1000BASE-T规格发射器
323:1000BASE-T规格数字信号处理核心
325:数字模拟转换模块
330:10GBASE-T规格收发器
331:PCS电路
332:PMA电路
334:10GBASE-T规格发射器
333:10GBASE-T规格数字信号处理核心
335:数字模拟转换模块
420:设定PGA的控制方法
430:在自动沟通过程中设定PGA的控制方法
OS:高频信号
OS1~OSn:其他频率信号
S400~S418:步骤
S421~S428:步骤
S431~S437:步骤
S441~S452:步骤
S500~S513:步骤
S600~S617: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至少同时支持100BASE-TX与10BASE-T规格的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的方块图。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1包括了媒介存取控制层(Medium Access Control,MAC)控制器100、规格收发器101、锁相回路(Phase Lock Loop,PLL)102、103、时脉选择器104、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N-bits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N-bits ADC)105、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rogrammable Gain Amplifier,PGA)106、发射驱动器107、媒介依存接口(Medium Dependent Interface,MDI)108与RJ-45端口109。
规格收发器101具有10BASE-T规格收发器110以及100BASE-TX/FX规格收发器120,而能够同时支持100BASE-TX/FX规格与10BASE-T规格的网络。100BASE-TX/FX规格收发器120包括物理码子层(Physical Code Sublayer,PCS)电路111、物理媒介接触(Physical Medium Attachment,PMA)电路112、100BASE-TX规格数字信号处理核心(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Core,DSPCore)113与100BASE-TX规格发射器114,其中100BASE-TX规格数字信号处理核心113包括自动增益控制器(Auto-Gain Controller,AGC)、直流消除(directcurrent offset cancellation,DCC)电路、时脉恢复(clock recovery)电路、均衡(equalization)电路、基线飘移(BLW)消除电路、MLT-3译码电路与解扰码电路(de-scrambler)。换言之,100BASE-TX规格数字信号处理核心113本身为100BASE-TX规格的物理媒介依附(Physical Medium Dependent,PMD)电路。10BASE-T规格收发器110包括物理层传信(Physical Layer Signaling,PLS)电路115、物理媒介接触电路116、10BASE-T规格数字信号处理核心117与10BASE-T规格发射器118,其中10BASE-T规格数字信号处理核心117包括直流消除(direct DCC)电路、抑制滤波器(squelch filter)、接收滤波器(receiving filter)与时脉恢复电路(clock recovery)。换言之,10BASE-T规格数字信号处理核心117本身为10BASE-T规格的物理媒介依附电路。
媒介存取控制层控制器100与规格收发器101之间具有媒介独立接口(Medium Independent Interface,MII)或简化媒介独立接口(Reduced MII),RJ-45端口109与媒介依存接口108之间使用对绞线连接,且可能会使用转换比率为1∶1的线圈作为隔离装置。在实施例中,接收信号包括正极接收信号RX+与负极接收信号RX-,另外,发射信号亦包括正极发射信号TX+与负极发射信号TX-。接收信号在经过物理媒介接触电路112或116之后,会变成数字接收信号RXD<3:0>,其中数字接收信号RXD<3:0>具有4个比特。数字发射信号TXD<3:0>在经过物理媒介接触电路112或116之后,会变成发射信号,其中数字发射信号TXD<3:0>具有4个比特。
在这个实施例中,100BASE-TX规格数字信号处理核心113与10BASE-T规格数字信号处理核心117共同使用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105与可编程增益放大器106。锁相回路102是设计给100BASE-TX规格的传输使用,因此会产生约为1.25亿赫兹的恢复的时脉(recovered clock)。另外,锁相回路102还接收来自于100BASE-TX/FX规格收发器101所产生的时脉相位偏移(clock phaseoffset)。锁相回路103是设计给10BASE-T规格的传输使用,因此会产生约为1亿赫兹(或6000万赫兹)的时脉。
频率选择器104依照目前的传输模式,来决定输出至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105的取样时脉。若传输模式为10BASE-T规格的传输,则时脉选择器104输出锁相回路103所产生的时脉(约为1亿赫兹)作为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105的取样时脉;若传输模式为100BASE-TX规格的传输,则时脉选择器104输出锁相回路102所产生的时脉(约为1.25亿赫兹)作为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105的取样时脉。
可编程增益放大器106接收增益初始化信号PGA_INI,以初始化其增益。可编程增益放大器106还接收来自于自动增益控制器的增益控制信号PGA<X:0>,以控制其增益,其中增益控制信号PGA<X:0>具有X+1个比特,这些X+1个比特可用来指示可编程增益放大器106的增益大小。因为10BASE-T规格与100BASE-TX规格的差动信号强度有所不同,因此必须针对不同的传输模式对可编程增益放大器106设定不同的增益。举例来说,10BASE-T规格的传输模式下,差动信号的峰值振幅可达5伏特,然而,100BASE-TX规格的传输模式下,差动信号的峰值振幅则仅可达2伏特。
接着,请参照图2A,图2A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至少同时支持100BASE-TX与10BASE-T规格的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的方块图。图2A的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2基本上可以是图1的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1的细部电路图,只是图2A省却了媒介依存接口、媒介存取控制层控制器、物理码子层电路与物理层传信电路等。
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2包括寄存器模块200、连接脉冲检测电路201、信号检测电路202、锁相回路203、204、自动沟通(auto-negotiation)电路205、有限状态机(Finite State Machine,FSM)206(作为物理层控制器使用)、100BASE-TX规格发射器207、10BASE-T规格发射器208、发射驱动器209、模拟数字转换器取样时脉多工器210、RJ-45端口211、物理媒介依附电路212、218、解扰码器(de-scrambler)213、多位准传输-3(Multi-Level Transmission-3,MLT-3)解码器214、数字信号处理单元215、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216、可编程增益放大器217、时脉恢复电路219、数字抑制滤波器220与数字接收滤波器221。
发射驱动器209会将100BASE-TX规格发射器207或10BASE-T规格发射器208所要发送的信号送至RJ-45端口211。依照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2的所检测到的连接类型,或者依照其他判断连接类型的方式,100BASE-TX规格发射器207与10BASE-T规格发射器208仅有其中之一会被致能,其中于此实施例中,连接类型可能为100BASE-TX规格或10BASE-T规格的连接。
RJ-45端口211会将接收的信号送至可编程增益放大器217,可编程增益放大器217会将接收的信号放大,并送给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216进行取样与量化。可编程增益放大器217的增益与连接类型相关,可编程增益放大器217接收增益初始化信号PGA_INI,以初始化其增益,除此之外还接收来自于自动增益控制器的增益控制信号PGA<X:0>,以动态地调整其增益大小,以满足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216的全尺度(full scale)要求。
在此实施例中,时脉选择器使用模拟数字转换器取样时脉多工器210来实现。模拟数字转换器取样时脉多工器210接收来自于锁相回路203与204所输出的时脉,并且依照时脉选择信号ADC_CLK_SEL来选择其中之一作为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216的取样时脉,其中锁相回路203被设计来提供多相位(8~16个相位)时脉给100BASE-TX规格的传输使用,锁相回路204被设计来提供时脉给10BASE-T规格的传输使用,且时脉选择信号ADC_CLK_SEL的产生与连接类型相关。锁相回路203所产生的多相位时脉的频率为1亿2500万赫兹,锁相回路204的时脉的频率为1亿赫兹。
数字接收滤波器221、数字抑制滤波器220与时脉恢复电路219为图1的10BASE-T规格数字处理核心117的部分元件,且仅有在连接类型为10BASE-T规格的连接时,才会被致能。数字接收滤波器221用以接收经过取样与量化后的接收信号ADC_OUT<N-1:0>,并且对接收信号ADC_OUT<N-1:0>进行低通滤波。数字抑制滤波器220则对经过低通滤波的接收信号ADC_OUT<N-1:0>进行噪声抑制滤波,并且将经过抑制滤波的接收信号ADC_OUT<N-1:0>送给时脉恢复电路219,以使时脉恢复电路219可以调整锁相回路204输出属于10BASE-T规格的连接的恢复时脉。
数字信号处理单元215、MLT-3解码器214与解扰码器213为图1的100BASE-TX规格数字信号处理核心113的部分元件,且仅有在连接类型为100BASE-TX规格的连接时,才会被致能。100BASE-TX规格数字信号处理核心113会接收信号ADC_OUT<N-1:0>,并且依据信号ADC<N-1:0>产生增益控制信号PGA<X:0>,以动态地控制可编程增益放大器217,进而满足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216的全尺度要求。换言之,数字信号处理单元215具有自动增益控制(Auto-Gain Control,AGC)的功能。数字信号处理单元215还会对信号ADC_OUT<N-1:0>进行时脉恢复,以产生时脉相位偏移来调整锁相回路203所输出的多相位时脉。除此之外,数字信号处理单元215还对信号ADC_OUT<N-1:0>进行均衡、基线飘移(base line wander,BLW)消除。MLT-3解码器214则是对经过数字信号处理单元215所处理的信号ADC_OUT<N-1:0>进行MLT-3解码,并将解码结果送给解扰码器213。
信号检测电路202、连接脉冲检测电路201、寄存器组200、自动沟通电路205与有限状态机206作为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2的控制电路。信号检测电路202用以检测信号ADC_OUT<N-1:0>,并依照信号ADC_OUT<N-1:0>以判断是否接收到有效信号。寄存器模块200用以暂存10BASE-T与100BASE-TX规格的连接所要使用的参数,以借此依照连接类型提供各参数给对应的元件使用。连接脉冲检测电路201用以检测信号ADC_OUT<N-1:0>,并据此输出连接脉冲给自动沟通电路205。自动沟通电路205透过自动沟通的方式,来判断目前的连接类型。有限状态机206根据自动沟通电路206的判断结果,来决定时脉选择信号ADC_CLK_SEL与增益初始化信号PGA_INI。
举例来说,若连接类型属于10BASE-T规格的连接,则时脉选择信号ADC_CLK_SEL控制模拟数字转换器取样时脉多工器210选择锁相回路204所输出的恢复时脉,并把选择的时脉送给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216,除此之外,有限状态机206所产生的增益初始化信号PGA_INI会将可编程增益放大器217的增益设定为固定的增益。若连接类型属于100BASE-TX规格的连接,则时脉选择信号ADC_CLK_SEL控制模拟数字转换器取样时脉多工器210选择锁相回路203所输出的多相位时脉,并把选择的时脉送给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216,除此之外,有限状态机206所产生的增益初始化信号PGA_INI以初始化可编程增益放大器217的增益,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215会启动自动增益控制的功能,透过不断地检测信号ADC_OUT<N-1:0>来产生增益控制信号PGA<X:0>,以使得可编程增益放大器217的增益可以是最佳化的增益强度。
图2B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多相位锁相回路单元的方块图。请参照图2B,多相位锁相回路单元203包括一锁相回路250与一信号处理电路260。在本实施例中,锁相回路250可以经过共振产生一高频信号OS,再由连接于锁相回路250的输出端的信号处理电路260对此高频信号OS进行除频,以产生其他频率的信号OS1~OSn。本发明并非限定于上述,在其他实施例中,锁相回路250可以经过共振产生一低频信号,而连接于锁相回路250的输出端的信号处理电路260对此低频信号进行倍频,以产生其他频率信号。
请接着参照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至少同时支持10G/1000BASE-T、100BASE-TX与10BASE-T规格的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的方块图。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3包括了MAC控制器300、100BASE-TX/FX规格收发器301、锁相回路302、303、341、时脉选择器304、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模块305、可编程增益放大模块306、发射驱动模块307、混合端口309、切换器342、1000BASE-T规格收发器320与10GBASE-T规格收发器330。
100BASE-TX/FX规格收发器301包括10BASE-T规格收发器310,100BASE-TX/FX规格收发器301中用以收发100BASE-TX规格的信号的元件包括PCS电路311、PMA电路312、100BASE-TX规格数字信号处理核心313与100BASE-TX规格收发器314。10BASE-T规格收发器310用以收发10BASE-T规格的信号,其包括PLS电路315、PMA电路316、10BASE-T规格数字处理核心317与10BASE-T规格发射器318。100BASE-TX规格数字信号处理核心313与10BASE-T规格数字处理核心317共同使用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模块305的其中一个模拟数字转换器,以及共同使用可编程增益放大模块306的其中一个可编程增益放大器。
因为要支持10G/1000BASE-T规格的通讯,因此MAC控制器300与1000BASE-T规格收发器320之间具有10亿比特媒介独立接口(GMII),且MAC控制器300与10GBASE-T规格收发器330之间具有100亿比特媒介独立接口(XGMII)。另外,10G/1000BASE-T规格使用四个平行传输线进行传输,因此需要使用四个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四个数字模拟转换器、四个可编程增益放大器与四个发射驱动器。除此之外,RJ-45端口会改用混合端口309来取代,且混合端口309可能连接非遮蔽对绞线(Unshielded Twisted Pair,UTP)与外部的网络连接。
在图3中,发射驱动模块307具有四个驱动发射器,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模块305具有四个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且可编程增益放大模块306具有四个可编程增益放大器。当连接类型并非为10G/1000BASE-T规格的连接时,则发射驱动模块307中仅有一个驱动发射器被使用,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模块305中仅有一个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被使用,且可编程增益放大模块306中仅有一个可编程增益放大器被使用。
1000BASE-T规格收发器320包括PCS电路321、PMA电路322、1000BASE-T规格发射器324、1000BASE-T规格数字信号处理核心323与数字模拟转换模块325(具有四个数字模拟转换器)。10GBASE-T规格收发器330包括PCS电路331、PMA电路332、10GBASE-T规格发射器334、10GBASE-T规格数字信号处理核心333与数字模拟转换模块335(具有四个数字模拟转换器)。切换器342依照连接类型,选择数字模拟转换模块325与335的其中一组模拟发射信号(包括4个模拟发射信号)给发射驱动模块307来发送发射信号(包括TX+与TX-)给混合端口309。
1000BASE-T规格数字信号处理核心323与10GBASE-T规格数字信号处理核心333本身是物理媒介依附(PMD)电路,其用以进行自动增益控制、DCC、时脉恢复、等化、BLW、近端串音(NEXT)消除、远端串音(FEXT)消除与回音消除等功能。
锁相回路341用以提供适用于10GBASE-T规格的传输的恢复时脉,此时脉的频率为8亿赫兹。锁相回路302接收来自于100BASE-TX规格数字信号处理核心313或1000BASE-T规格数字信号处理核心323的时脉相位偏移,并且据此产生恢复时脉,此时脉为多相位时脉,且其频率为1亿2500万赫兹。锁相回路302所提供的多相位时脉可以适用于100BASE-TX或1000BASE-T规格的传输,只是1000BASE-T规格的传输会将多相位时脉提供给四个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然而,100BASE-TX规格的传输却仅将多相位时脉会提供给一个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另外,锁相回路303则提供适用于10BASE-T规格的传输的恢复时脉,此时脉的频率为1亿赫兹。
如同前面所述,当连接类型被判断为10BASE-T规格的连接时,则时脉选择器304会选择1亿赫兹的时脉做为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模块305的其中一个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的取样时脉,可编程增益放大模块306的其中一个可编程增益放大器会被致能,且透过增益初始化信号PGA_INI将其增益设为固定的增益。于10BASE-T规格的连接,可编程增益放大器并不会被增益控制信号PGA<X:0>所控制,其增益为固定的增益值。
当连接类型被判断为100BASE-TX或1000BASE-T规格的连接时,则时脉选择器304会选择1亿2500万赫兹的时脉作为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模块305的其中一个或四个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的取样时脉,可编程增益放大模块306的其中一个或四个可编程增益放大器会被致能,且透过增益初始化信号PGA_INI初始化其增益。于100BASE-TX或1000BASE-T规格的连接,可编程增益放大器会被增益控制信号PGA<X:0>所控制,以动态地根据信号ADC_OUT<N-1:0>来调整其增益。
当连接类型被判断为10GBASE-T规格的连接时,则时脉选择器304会选择8亿赫兹的时脉作为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模块305的四个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的取样时脉,可编程增益放大模块306的四个可编程增益放大器会被致能,且透过增益初始化信号PGA_INI初始化其增益。于10GBASE-T规格的连接,可编程增益放大器会被增益控制信号PGA<X:0>所控制,以动态地根据信号ADC_OUT<N-1:0>来调整其增益。
10BASE-T与100BASE-TX规格的接收/发射差动信号具有不同的峰值,因此需要对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增益进行控制。因为自动沟通需要平行检测,因此即使是在自动沟通的状态下,也还是得需要对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增益进行控制。一般来说,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甚至可能会被设计为同时满足10BASE-T与100BASE-TX规格的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的全尺度要求。另外,100BASE-TX、1000BASE-T与10GBASE-T规格的接收/发射差动信号的峰值则相同。
请参照图4A,图4A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的增益选择方法的流程图。图4的增益选择方法适用于图1至图3的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另外,1000BASE-T与10GBASE-T规格的连接一定得透过自动沟通才能判断。在步骤S400,开始增益选择方法(并将PGA初始化为固定增益)。在步骤S401,判断媒介类型,或作媒介类型确认。在步骤S401中,假若媒介类型确认为光纤模式,则至步骤S403;假若媒介类型确认为电信号线,例如遮蔽对绞线(Shielded Twisted Pair,STP)或非遮蔽对绞线(UTP),则到步骤S402。在步骤S403,禁能ADC/PGA,10BASE-T/100BASE-TX收发数字信号处理器,致能PECL,100BASE-FX时脉恢复电路,且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工作在光纤模式。在步骤S402,检查自动沟通是否致能。在步骤S402中,若自动沟通未致能,则至步骤S417;若自动沟通致能,则至步骤S409。
在步骤S417中,进入寄存器设置速率模式。在步骤S417之后,接续进行步骤S404。在步骤S404,透过寄存器的设置检查目前的连接类型是否为100BASE-TX规格的连接,由于平行检测为自动沟通的功能,当自动沟通没有致能时,即没有平行检测,此时仅能通过寄存器,设置为100BASE或10BASE。若目前的连接类型为100BASE-TX规格的连接,则到步骤S406,若目前的连接类型并非为100BASE-TX规格的连接,则到步骤S405。
在步骤S406,致能100BASE-TX规格收发机,100BASE-TX规格收发机在正常收发状态。简言之,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增益根据自动增益控制的结果,会动态地被调整,以满足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的全尺度要求。
在步骤S405,透过寄存器的设置检查目前的连接类型是否为10BASE-T规格的连接类型,若连接类型为10BASE-T规格的连接类型,则至步骤S407,若连接类型并非为10BASE-T规格的连接类型,则至步骤S408。在步骤S408,检查PHY设置,并回到媒介类型确认。此即,返回到步骤S402。在步骤S407,致能10BASE-T规格收发机,100BASE-TX规格收发机在正常收发状态。例如,10BASE-T规格的传输下,接收/发射差动信号的峰值为5伏特,因此,对于2伏特的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若要达到全尺度要求,则需要设定增益为-3dB。又例如,对于5伏特的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若要达到全尺度要求,则需要设定增益为0dB。
在步骤S409,进入自动沟通状态,并开始自动沟通功能(或作自动沟通机制),其中所述自动沟通机制系为结合连接控制信号(LINK_CONTROL)的值与信号检测(signal_detect)的结果。在步骤S410,当自动沟通机制的仲裁状态进入“ABILITY DETECT”状态,令link_control=SCAN_FOR_CARRIER。在步骤S411,继续自动沟通,当自动沟通机制的仲裁状态进入“ACKNOWLEDGEDETECT”状态或“PARALLEL DETECTION FAULT”状态,令link_control=DISABLE。
在步骤S414,当自动沟通机制的仲裁状态进入“FLP LINK GOOD CHECK”状态,并“令link_control=ENABLE”状态。在此FLP代表快速连接脉冲(Fast LinkPulse,FLP),此FLP脉冲由16个数据脉冲与17个时脉脉冲组成一个脉冲(burst),其中每一脉冲与NLP脉冲形状相同。每一FLP脉冲传输16字元数据,此即自动沟通过程中传输的数据。在步骤S414之后,接续进行步骤S418。在步骤S418中,根据自动沟通的结果进行以下(或后续)判断,并致能对应规格的物理层(PHY)。在步骤S418之后,接续进行步骤S415。在步骤S415,依据自动沟通结果判断目前的连接状态是否为100BASE-TX规格的连接。在步骤S415中,若目前的连接状态为100BASE-TX规格的连接,则到步骤S406,若目前的连接状态并非为100BASE-TX规格的连接,则到步骤S416。在步骤S416,根据自动沟通结果判断目前的连接状态是否为10BASE-T规格的连接,若目前的连接状态为10BASE-T规格的连接,则到步骤S407,若目前的连接状态并非为10BASE-T规格的连接,则到步骤S408。在步骤S408,检查PHY设置,并回到媒介类型确认。此即,返回到步骤S402。
图4A所示的自动沟通机制通过两种功能得到对应结果。第一种功能为传送端与接收端双方皆采取自动沟通,借由译码通过FLP传输的“link code word”(连接编码)来协商以得到自动沟通的结果。第二种功能为传送端与接收端双方皆不采取自动沟通,但工作在一预设固定速率模式,并通过自动沟通的并行检测来得到自动沟通的结果。
请参照图4B,图4B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用于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的设定可编程化增益放大器(PGA)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此设定PGA的控制方法420更清楚地介绍图4A中步骤S404至步骤S408的技术内容。在步骤S421中,确认已知PHY连线模式,或通过自动沟通机制得到PHY速率时,进入此设定PGA的控制方法420的流程。在步骤S424中,若目前的连接类型为100BASE-TX规格的连接,则至步骤S426,若目前的连接类型并非为100BASE-TX规格的连接,则至步骤S425。
在步骤S425中,若连接类型为10BASE-T规格的连接类型,则至步骤S427;若连接类型并非为10BASE-T规格的连接类型,则至步骤S428。在步骤S428,检查PHY设置,并回到媒介类型确认。例如,返回到图4A中的步骤S402。在步骤S426,致能100BASE-TX规格收发机,100BASE-TX规格收发机在正常收发状态,致能AGC控制器,且依据自动增益控制(AGC)结果来控制PGA的增益,使得PGA工作在最佳的增益。在步骤S427,致能10BASE-T规格收发机,10BASE-T规格收发机在正常收发状态,并根据ADC的全尺度要求,设定PGA为一增益。
请参照图4C,图4C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用于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在自动沟通过程中设定可编程化增益放大器(PGA)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此种在自动沟通过程中设定PGA的控制方法430,更清楚地介绍图4A中步骤S410、步骤S411、步骤S414的细节技术内容。换言之,此种控制方法430描述在自动沟通过程中,根据“link_control”的状态来设定PGA的控制方法。更进一步说明,由于在自动沟通过程中,有平行检测(或作并行检测)的功能,因此要进行PGA的控制,将PGA根据AGC自动增益控制,或将PGA的增益数值设定为一固定增益。此固定增益数值例如为:0dB、1dB或其他数值,还可根据目前系统的实际需求或系统规格来设定此固定增益。
在步骤S431中,在自动沟通过程中,如果“link_control=SCAN_FOR_CARRIER”,则至步骤S432。同时,在步骤S431中,若检查目前并非“link_control=SCAN_FOR_CARRIER”状态,则至步骤S435。在步骤S432中,接收信号检测,并检测是否接收到信号。在步骤S432中,假若有检测到信号,则进行步骤S433;假若未检测到信号,则至步骤S434。在此所述的信号检测不包括脉冲检测,主要是指连续的信号检测,因为100BASE-TX的信号是连续的MLT-3编码的信号,且为利用全数字化电路实现所述的信号检测。
在步骤S433中,令signal_detect=true,并致能自动增益控制器(AGC),且根据自动增益控制结果来控制PGA的增益。在步骤S434中,设定PGA为一固定增益。同时,在步骤S435中,若检测目前为“link_control=DISABLE”状态,也会进行步骤S434。相反地,在步骤S435中,若检测目前并非“link_control=DISABLE”状态,则继续步骤S436。在步骤S436中,若检测目前为“link_control=ENABLE”状态,则进行步骤S437。在步骤S437中,根据自动沟通得到的结果来设定PGA的控制。此即,可继续进行如图4B所示的设定PGA的控制方法420的相关步骤。
图4D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的增益选择方法的流程图。图4D的步骤S400至步骤S408相同于图4A中对应的步骤,故在此不重述其技术内容的细节。请参照图4D,在步骤S402中若自动沟通为致能,则继续进行步骤S441。在步骤S441中,初始化PGA的增益,并进入自动沟通状态。
在步骤S442中,当仲裁状态进入能力检测状态“ABILITY DETECT”状态,令“link_control=SCAN_FOR_CARRIER”状态(即为令连接控制为搜寻载波参数)。在步骤S443中,在自动沟通过程中,如果检测到“link_control=SCAN_FOR_CARRIER”状态(连接控制为搜寻载波参数),此表示有检测到接收信号,则接续进行步骤S444;相反地,如果在步骤S443中,并未检测到“link_control=SCAN_FOR_CARRIER”状态,此表示并未检测到到接收信号,则接续进行步骤S447。
在步骤S444中,接收信号检测,若检测到信号则令signal_detect=true,并继续进行步骤S446;若未检侧到信号则继续进行步骤S445。在步骤S445中,将PGA的增益设为初始值。在步骤S446中,致能AGC控制器,以产生增益控制信号给PGA。
在步骤S447中,当自动沟通的仲裁状态进入确认检测“ACKNOWLEDGEDETECT”状态或平行检测错误“PARALLEL DETECTION FAULT”状态,令“link_control=DISABLE”状态(此即,连接控制为禁用参数)。在步骤S448中,在自动沟通过程中,如果检测到“link_control=DISABLE”状态(连接控制为禁用参数),则继续进行步骤S449;相反地,如果在步骤S448中没有检测到“link_control=DISABLE”状态(连接控制为禁用参数),则接续进行步骤S450。在步骤S449中,设定PGA的增益为一固定增益。
在步骤S450中,当自动沟通的仲裁状态进入“FLP LINK GOOD CHECK”状态,并令link_control=ENABLE(连接控制为致能参数)。在步骤S451中,当自动沟通结束时,如果“link_control=ENABLE”(连接控制为致能参数),接续进行步骤S452。在步骤S452中,根据自动沟通的结果,判断连接类型,并根据连接类型以得到增益选择方法。换言之,在步骤S452中,根据所判断的连接类型可参照以上图4B的流程来取得PGA的增益选择方法。
接着,请参照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的时脉选择方法的流程图。图5的时脉选择方法适用于图1与图2A的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首先,在步骤S500,开始时脉选择方法,并将PGA初始化为固定增益。在步骤S501,检查媒介类型,或作媒介类型确认。在步骤S501中,假若媒介类型为光纤模式,则到步骤S502;假若媒介类型为电信号线,则至步骤S503。在步骤S502,禁能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可编程增益放大器、10BASE-T与100BASE-TX规格数字信号处理核心、多相位的锁相回路与时脉选择器,致能发射器耦合逻辑(Fiber Emitter Coupled Logic,PECL)电路与100BASE-FX的时脉恢复电路,以致能100BASE-FX收发功能。
在步骤S503,检查自动沟通是否致能。在步骤S503中,若自动沟通未致能,则至步骤S504;若自动沟通已致能,则至步骤S506。如果自动沟通被禁能,则可以根据寄存器模块所储存的设定信息来决定时脉选择信号ADC_CLK_SEL。在步骤S504,判断目前的连接类型是否为100BASE-TX规格的连接,若目前的连接类型为100BASE-TX规格的连接,则至步骤S505,若目前的连接类型并非为100BASE-TX规格的连接,则至步骤S507。在步骤S505,致能100BASE-TX规格收发器,并且使时脉选择信号ADC_CLK_SEL=0,以使得时脉选择器选择1亿2500万赫兹的多相位时脉作为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的取样时脉。
在步骤S507,判断目前的连接类型是否为10BASE-T规格的连接,若目前的连接类型为10BASE-T规格的连接,则至步骤S508,若目前的连接类型并非为10BASE-T规格的连接,则至步骤S509。在步骤S508,致能10BASE-T规格收发器,并且使时脉选择信号ADC_CLK_SEL=1,以使得时脉选择器选择1亿赫兹的时脉作为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的取样时脉。在步骤S509,检查物理层的设定。
在步骤S506,进入自动沟通状态(或作自动沟通机制),并开始自动沟通功能。在步骤S510,当自动沟通机制的仲裁状态进入“FLP LINK GOOD CHECK”状态,并令link_control=ENABLE,根据自动沟通的结果进行以下判断。在步骤S511,依据自动沟通结果判断目前的连接状态是否为100BASE-TX规格的连接,若目前的连接状态为100BASE-TX规格的连接,则到步骤S505,若目前的连接状态并非为100BASE-TX规格的连接,则到步骤S512。在步骤S512,根据自动沟通结果判断目前的连接状态是否为10BASE-T规格的连接,若目前的连接状态为10BASE-T规格的连接,则到步骤S508,若目前的连接状态并非为10BASE-T规格的连接,则到步骤S513。在步骤S513,检查PHY设置,并回到媒介类型确认。此即,返回到步骤S501。。
接着,请参照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的时脉选择方法的流程图。图6的时脉选择方法适用于图3的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步骤S601~S604、S607、S609~S613分别与步骤S501~S504、S507、S509~S513相同,故不再重复地描述。在步骤S600,开始时脉选择方法,并且初始化时脉选择信号ADC_CLK_SEL=01,以使得时脉选择器被预设为选择1亿2500万赫兹的多相位时脉作为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的取样频率(亦即,预设连接类型为100BASE-TX规格的连接)。在步骤S605,致能100BASE-TX规格收发器,使时脉选择信号ADC_CLK_SEL=01,以使得时脉选择器选择1亿2500万赫兹的多相位时脉作为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的取样频率。在步骤S608,致能10BASE-T规格收发器,使时脉选择信号ADC_CLK_SEL=00,以使得时脉选择器选择1亿赫兹的时脉作为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的取样频率。
1000BASE-T与10GBASE-T规格的连接仅能透过自动沟通来得知,因此,步骤S614与S615一定得执行于步骤S610之后。在步骤S614,根据自动沟通结果判断目前的连接类型是否为10GBASE-T规格的连接,若目前的连接类型为10GBASE-T规格的连接,则至步骤S616,若目前的连接类型为10GBASE-T规格的连接,则至步骤S615。在步骤S616,致能10GBASE-T规格收发器,使时脉选择信号ADC_CLK_SEL=11,以使得时脉选择器选择8亿赫兹的时脉作为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的取样频率。
在步骤S615,根据自动沟通结果判断目前的连接类型是否为1000BASE-T规格的连接,若目前的连接类型为1000BASE-T规格的连接,则至步骤S617,若目前的连接类型为1000BASE-T规格的连接,则至步骤S611。在步骤S617,致能1000BASE-TX规格收发器,并且使时脉选择信号ADC_CLK_SEL=10,以使得时脉选择器选择1亿2500万赫兹的多相位时脉作为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的取样时脉。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至少同时支持100BASE-TX与10BASE-T规格的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不像传统的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需要将10BASE-T规格收发器以模拟电路实现,本发明可以使用全数字电路来实现至少同时支持100BASE-TX与10BASE-T规格的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透过全数字化电路的实现方式,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器的芯片面积与设计复杂度都较传统使用模拟电路来实现同时支持100BASE-TX与10BASE-T规格的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来得低。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4)

1.一种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包括:
规格收发器,具有一100BASE-TX/FX规格收发器与一10BASE-T规格收发器,其中100BASE-TX/FX规格收发器具有一100BASE-TX规格数字信号处理核心,10BASE-T规格收发器具有一10BASE-T规格数字信号处理核心;
一锁相回路,提供适用于100BASE-TX规格的传输的第一时脉,所述第一时脉为多相位时脉,以及提供适用于10BASE-T规格的传输的第二时脉;
至少一可编程增益放大器,依照其增益对接收信号进行放大,其中在一自动沟通机制中,所述的增益为根据自动沟通的所处状态而设定的,其中所述自动沟通的所处状态为连接控制信号的值并结合信号检测的结果;
至少一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依照取样时脉对放大后的接收信号进行取样,并且量化取样后的接收信号,以将模拟的接收信号转换数字的接收信号,并将数字的接收信号送给10BASE-T规格数字信号处理核心与100BASE-TX规格数字信号处理核心;以及
时脉选择器,在根据所述的自动沟通机制判断连接类型之后,根据所述的连接类型选择所述第一时脉或第二时脉作为所述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的取样时脉,所述连接类型为100BASE-TX或10BASE-T规格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其特征在于,可编程增益放大器接收增益初始化信号,以初始化其增益,所述增益初始化信号相关于所述连接类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其特征在于,可编程增益放大器还接收增益控制信号,当所述连接类型为100BASE-TX规格的连接时,100BASE-TX规格数字信号处理核心会根据所述数字的接收信号,产生增益控制信号给可编程增益放大器,以达到自动增益控制的功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其特征在于,10BASE-T规格收发器使用全数字电路实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还包括:
1000BASE-T规格收发器,具有1000BASE-T规格数字信号处理核心;以及
10GBASE-T规格收发器,具有10GBASE-T规格数字信号处理核心;
其中所述锁相回路还提供适用于10GBASE-T规格的传输的第三时脉,所述至少一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包括四个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所述至少一可编程增益放大器包括四个可编程增益放大器,所述第一时脉还适用于1000BASE-T规格的传输,所述连接类型为10GBASE-T、1000BASE-T、100BASE-TX或10BASE-T规格的连接,所述时脉选择器依照连接类型选择所述第一至第三时脉的其中之一作为所述取样时脉,所述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将数字的接收信号送给10BASE-T规格数字信号处理核心、100BASE-TX规格数字信号处理核心、1000BASE-T规格数字信号处理核心与10GBASE-T规格数字信号处理核心。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其特征在于,可编程增益放大器接收增益初始化信号与增益控制信号,当所述连接类型为10BASE-T规格的连接时,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增益被所述增益初始化信号初始化为固定的增益;当所述连接类型为100BASE-TX、1000BASE-T或10GBASE-T规格的连接时,100BASE-TX、1000BASE-T或10GBASE-T规格数字信号处理核心会根据所述数字的接收信号,产生增益控制信号给可编程增益放大器,以达到自动增益控制的功能。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连接类型为100BASE-TX或1000BASE-T规格的连接,所述时脉选择器选择所述第一时脉作为所述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的取样时脉;当所述连接类型为10BASE-T规格的连接,所述时脉选择器选择所述第二时脉作为所述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的取样时脉;当当所述连接类型为10GBASE-T规格的连接,所述时脉选择器选择所述第三时脉作为所述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的取样时脉。
8.一种用于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的增益选择方法,所述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至少同时支持10BASE-T与100BASE-TX规格的传输,所述增益选择方法包括:
依照自动沟通结果判断连接类型为100BASE-TX或10BASE-T规格的连接;
若所述连接类型为100BASE-TX规格的连接,则致能100BASE-TX规格收发器,且自动增益控制器将检测数字的接收信号,且据此产生增益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增益,以使所述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增益被设为最佳的增益强度;以及
若所述连接类型为10BASE-T规格的连接,则设定固定的增益给所述可编程增益放大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增益选择方法,还包括:
判断自动沟通是否致能;
若自动沟通并未致能,则使用寄存器模块中连接类型的设置信息,判断连接类型为100BASE-TX或10BASE-T规格的连接;
若所述连接类型并非为100BASE-TX或10BASE-T规格的连接,则检查物理层设定;
若自动沟通为致能,初始化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增益;
若自动沟通为致能,则进入自动沟通状态;
若自动沟通过程中,仲裁状态进入能力检测状态,连接控制信号表示为搜寻载波的参数时,若信号检测并非为真,则将所述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增益设为初始值,若信号检测为真,则致能自动增益控制器来产生增益控制信号给可编程增益放大器;
若自动沟通过程中,当连接控制信号表示为禁用的参数时,则设定固定的增益给所述可编程增益放大器;以及
若自动通过程中,当仲裁状态进入“FLP LINK GOOD CHECK”状态,连接控制信号表示为致能的参数时,根据自动沟通结果判断连接类型,并根据所得到的所述连接类型来设定所述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增益。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增益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更支持1000BASE-T与10GBASE-T规格的传输,且所述增益选择方法还包括:
依照自动沟通结果判断连接类型为10GBASE-T、1000BASE-T、100BASE-TX或10BASE-T规格的连接;以及
若所述连接类型为100BASE-TX、1000BASE-T或10GBASE-T规格的连接,则致能100BASE-TX、1000BASE-T与10GBASE-T规格收发器中对应所述连接的其中之一者,且自动增益控制器将检测数字的接收信号,且据此产生增益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增益,以使所述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增益被设为最佳的增益强度。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增益选择方法,还包括:
判断自动沟通是否致能;
若自动沟通致能,初始化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增益;
若自动沟通致能,则进入自动沟通状态;
若在自动沟通过程中,当仲裁状态进入能力检测状态,且连接控制信号表示为搜寻载波参数时,检查信号检测是否为真;
若信号检测为真,则致能自动增益控制器产生增益控制信号给可编程增益放大器;
若在自动沟通过程中,当连接控制信号表示为禁用参数时,则设定一固定增益给可编程增益放大器;以及
若在自动沟通过程中,当仲裁状态进入“FLP LINK GOOD CHECK”状态,且连接控制信号表示为致能参数时,才开始根据自动沟通结果判断连接类型,以根据所判断的连接类型得到增益选择方法。
12.一种用于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的时脉选择方法,所述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至少同时支持10BASE-T与100BASE-TX规格的传输,所述时脉选择方法包括:
初始化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的取样时脉为第一时脉,所述第一时脉适用于所述100BASE-TX规格的传输,且所述第一时脉为多相位时脉;
根据自动沟通结果判断连结类型为10BASE-T或100BASE-TX规格的连结;
若所述连接类型为10BASE-T规格的连接,则选择第二时脉作为所述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的取样时脉,所述第二时脉适用于所述10BASE-T规格的传输;以及
若所述连接类型为100BASE-TX规格的连接,则选择所述第一时脉作为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的取样时脉。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时脉选择方法,还包括:
判断自动沟通是否致能;
若自动沟通并未致能,则根据寄存器模块的设定信息,判断连接类型为10BASE-T或100BASE-TX规格的连接;
若自动沟通致能,则进入自动沟通状态;以及
当仲裁状态进入“FLP LINK GOOD CHECK”状态,才开始根据自动沟通结果判断连接类型。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时脉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更支持1000BASE-T与10GBASE-T规格的传输,且所述增益选择方法还包括:
依照自动沟通结果判断连接类型为10GBASE-T、1000BASE-T、100BASE-TX或10BASE-T规格的连接;
若所述连接类型为1000BASE-T规格的连接,则选择所述第一时脉作为所述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的取样时脉;以及
若所述连接类型为10GBASE-T规格的连接,则选择第三时脉作为所述N-比特模拟数字转换器的取样时脉,其中所述第三时脉适用于所述10GBASE-T规格的连接。
CN201110401351.XA 2011-12-06 2011-12-06 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及其增益选择方法与时脉选择方法 Active CN1031522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01351.XA CN103152230B (zh) 2011-12-06 2011-12-06 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及其增益选择方法与时脉选择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01351.XA CN103152230B (zh) 2011-12-06 2011-12-06 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及其增益选择方法与时脉选择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52230A true CN103152230A (zh) 2013-06-12
CN103152230B CN103152230B (zh) 2016-04-06

Family

ID=48550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01351.XA Active CN103152230B (zh) 2011-12-06 2011-12-06 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及其增益选择方法与时脉选择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5223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71463A (zh) * 2016-03-25 2016-08-17 南京国电南自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系统保护装置的低功耗光纤以太网接口
CN108880721A (zh) * 2017-05-09 2018-11-23 扬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乙太网络物理层电路与其时钟恢复方法
TWI730993B (zh) * 2015-10-08 2021-06-21 日商新力股份有限公司 第1通信裝置、通信方法、及通信系統
CN114785371A (zh) * 2021-01-22 2022-07-22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以太网络收发装置及以太网络物理层电路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6403A (zh) * 2000-06-19 2003-08-13 先进微装置公司 用于数据网络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
WO2010129038A1 (en) * 2009-05-04 2010-11-11 Maxlinear, Inc. Self-calibrating gain control system
CN201733282U (zh) * 2010-07-14 2011-02-02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可变增益和时变增益自适应的放大器电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6403A (zh) * 2000-06-19 2003-08-13 先进微装置公司 用于数据网络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
WO2010129038A1 (en) * 2009-05-04 2010-11-11 Maxlinear, Inc. Self-calibrating gain control system
CN201733282U (zh) * 2010-07-14 2011-02-02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可变增益和时变增益自适应的放大器电路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0993B (zh) * 2015-10-08 2021-06-21 日商新力股份有限公司 第1通信裝置、通信方法、及通信系統
CN105871463A (zh) * 2016-03-25 2016-08-17 南京国电南自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系统保护装置的低功耗光纤以太网接口
CN105871463B (zh) * 2016-03-25 2018-07-10 南京国电南自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系统保护装置的低功耗光纤以太网接口
CN108880721A (zh) * 2017-05-09 2018-11-23 扬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乙太网络物理层电路与其时钟恢复方法
CN108880721B (zh) * 2017-05-09 2020-07-17 扬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太网络物理层电路与其时钟恢复方法
CN114785371A (zh) * 2021-01-22 2022-07-22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以太网络收发装置及以太网络物理层电路
CN114785371B (zh) * 2021-01-22 2024-02-20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以太网络收发装置及以太网络物理层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52230B (zh) 2016-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129627A1 (en) Receiver training during a sata out of band sequence
EP1125412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selecting a physical layer transceiver for a home network station
US886756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n extended range ethernet link discovery signaling
US7957283B2 (en) Multi-port ethernet transceiver
US5963539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collisions on a network
US6795494B1 (en) Receiver architecture using mixed analog and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US8989254B2 (en) Single serdes transmitter driver design for both ethernet and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 applications
CN103152230B (zh) 以太网络物理层收发器及其增益选择方法与时脉选择方法
WO2000027104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of home network stations
CN103782559A (zh) 双相位通信解调方法和设备
US11469920B2 (en) Asymmetric energy efficient ethernet
US6771750B1 (en) Physical layer transceiver architecture for a home network station connected to a telephone line medium
CN101201807A (zh) 串行传输系统及其自动校正信号质量的方法、以及端口
CN102377443A (zh) 通信接收器和通信方法
US832575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power reduction scheme for Ethernet PHYs
KR20220154681A (ko) 고주파 송신 라인들을 위한 종단
US6798828B1 (en) Full duplex gigabit-rate transceiver front-end and method operation
US20050243983A1 (en) Modems
US20050015426A1 (en) Communicating data over a communication link
US20120207468A1 (en) Power-up of device via optical serial interface
CN201152974Y (zh) 接口转换电路及数字视频录像机
EP4330827A1 (en) Isolated universal serial bus repeater with high speed capability
US7079717B2 (en) Control circuit for IEEE 1394b optical transmission protocol
EP1197028B1 (en) Integrated modem and line-isolation circuitry and associated method
US6798827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rrecting offsets in an analog receiver front en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515

Address after: 518057 Shenzhen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No. 015 South Seven High-tech Road, Shenzhen-Hong Kong Industry, Education and Research Base, West Block, Nine-storey North Wing

Patentee after: Yangz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hina) Co., Ltd.

Address before: District A, 6th Floor, Building 7, Guiqing Road,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2003

Patentee before: Yangz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