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48660A - 制冷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48660A
CN103148660A CN2013100417481A CN201310041748A CN103148660A CN 103148660 A CN103148660 A CN 103148660A CN 2013100417481 A CN2013100417481 A CN 2013100417481A CN 201310041748 A CN201310041748 A CN 201310041748A CN 103148660 A CN103148660 A CN 1031486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locking part
refrigerating plant
interlocking
casing
doo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4174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48660B (zh
Inventor
王健
李书琦
张卉
孙成
王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er Group Corp
Haier Zhiji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er Group Corp
Qingdao Hai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er Group Corp, Qingdao Hai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er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04174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486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48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486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486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486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制冷装置,其包括:箱体、门体、门封以及互锁机构,该互锁机构包括形成于箱体和门体其中之一上的安装槽、设置于安装槽内的弹性件、活动定位于弹性件上的第一互锁件以及设置在箱体和门体其中另一上的第二互锁件,第二互锁件设有与所述互锁件相配合以保持所述箱体和门体闭合状态的锁定位置以及解除箱体和门体闭合状态的解锁位置;第一互锁件被如此设置以使其配合于第二互锁件的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时,第二互锁件抵持第一互锁件,进而压缩或释放弹性件,使弹性件弹性驱动第一互锁件产生趋向第二互锁件的锁定位置或解锁位置的导引力。通过设置的互锁机构,用机械的结构取代门封中的磁条,节约了能源。

Description

制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用电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制冷装置通常是利用带磁条的门封实现门体与箱体的密封,磁条可以使门封与制冷装置的箱体的金属外壳紧密的贴合,实现较佳的密封效果。但是,由于磁条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易成为制冷装置的箱体内外热量交换的优良导体,使得制冷装置需要提供更多的功率用于维持箱体内的设定温度,进而造成的能源的浪费。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制冷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装置,其可以不必采用磁条实现制冷装置的门体和箱体的密封,进而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装置,所述制冷装置包括:
箱体以及与所述箱体活动连接用以打开或者闭合所述箱体的门体;
门封,所述门封设置于所述门体闭合所述箱体时两者的配合部位之间;所述制冷装置还包括有互锁机构,所述互锁机构包括:
形成于所述箱体和所述门体其中之一上的安装槽、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的弹性件、活动定位于所述弹性件上的第一互锁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和所述门体其中另一上的第二互锁件,所述第二互锁件设有与所述第一互锁件相配合以保持所述箱体和门体闭合状态的锁定位置以及解除所述箱体和门体闭合状态的解锁位置;其中,
所述第一互锁件被如此设置以使其配合于所述第二互锁件的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时,所述第二互锁件抵持所述第一互锁件,进而压缩或释放所述弹性件,使所述弹性件弹性驱动所述第一互锁件产生趋向所述第二互锁件的锁定位置或解锁位置的导引力。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互锁件具有位于所述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的突出部,所述第一互锁件与该突出部配合时,所述弹性件具有驱动所述第一互锁件趋向所述第二互锁件的锁定位置或解锁位置的最大导引力。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互锁件上锁定位置与突出部之间任意处的曲率大于解锁位置与突出部之间任意处的曲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互锁件在其突出部处具有最大曲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互锁件上自突出部向锁定位置方向上的曲率逐渐趋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互锁件上自突出部向解锁位置方向上的曲率逐渐趋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互锁件包括导引轮,所述导引轮的中心轴平行于所述制冷装置上门体沿箱体枢转的枢转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互锁件上任意位置处沿垂直所述导引轮的中心轴的方向的截面面积相等。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互锁件还设有沿所述导引轮的中心轴方向位于其两端侧的导引板,所述导引轮至少部分配合于两端侧的所述导引板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件连接有固持架,所述固持架具有相对的两个夹持端,两个所述夹持端之间设置有至少部分穿过所述导引轮中心轴的固定轴,所述导引轮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固定轴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制冷装置通过设置的互锁机构,用机械的结构取代门封中的磁条,实现制冷装置的门体与箱体的紧密配合,从而不必采用磁条实现制冷装置的门体和箱体的密封,进而减少了制冷装置箱体内外的热量交换,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制冷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制冷装置安装在门体上的第二互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制冷装置安装在箱体上的第一互锁件与弹性件和安装槽的配合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制冷装置安装在门体上的第二互锁件与第一互锁件在不同位置配合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制冷装置的互锁机构配合的正面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制冷装置的互锁机构在门体刚打开箱体时的配合示意图;
图7是相较于图6中门体进一步闭合箱体时互锁机构的配合示意图;
图8是门体完全闭合箱体时,互锁机构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参图1,介绍本发明制冷装置100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制冷装置100包括箱体10、门体20、门封30、以及互锁机构(未图示)。
门体20活动连接于箱体10上并用于打开或者闭合箱体10,所说的箱体10和门体20内填充有发泡层以起到隔热的作用。
门封30设置于门体20闭合箱体10时两者的配合部位之间,用于保证箱体10和门体20配合的严密性,防止箱体10内的冷量外泄。需要理解的是,这里所说的“门体20闭合箱体10时两者的配合部位之间”包括将门封30固定于箱体10或门体20上两种情形,在现有的较多设计中,门封30通常被设置于门体20上可与箱体10配合的部位处,以使使用者在打开门体20以从箱体10中取物时,减少门封30对视觉效果的影响。
配合参照图2和图3,互锁机构(未标示)进一步包括安装槽43、弹性件44、第一互锁件41、以及第二互锁件42。
安装槽43形成于箱体10和门体20的其中之一上,第二互锁件42设置于箱体10和门体20的其中另一上。为了描述的方便,在下述的实施方式中,以将安装槽43设置于箱体10上、第二互锁件42设置于门体20上为例对本发明的制冷装置100做具体的阐述,但可以理解的是,在等同变换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安装槽43设置于门体20上、而第二互锁件42配合设置于箱体10上亦可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此种实施方式仍应当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弹性件44设置于安装槽43内,该安装槽43可以对弹性件44的形变方向产生导向作用,第一互锁件41活动定位于弹性件44上,这里所说的弹性件44可以是例如包括弹簧或弹片。弹性件44具有一可被弹性压缩的方向,在具体的安装中,弹性件44的可被弹性压缩方向上的一端固定于安装槽43底部,第一互锁件41连接在与该“可被弹性压缩方向上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
第二互锁件42设有与第一互锁件41相配合以保持箱体10和门体20闭合状态的锁定位置422以及解除箱体10和门体20闭合状态的解锁位置421。第一互锁件41被如此设置以使其配合于第二互锁件42的锁定位置422和解锁位置421之间时,第二互锁件42抵持第一互锁件41,进而压缩或释放弹性件44,使弹性件44弹性驱动第一互锁件41产生趋向第二互锁件42的锁定位置422或解锁位置421的导引力。通过如此的设置,在第一互锁件41产生趋向第二互锁件42的锁定位置422或解锁位置421的导引力的同时,与第二互锁件42连接的门体20被反馈地施加趋向闭合门体状态或打开门体状态的反作用力,由此,实现制冷装置100的门体20与箱体10之间的弹性锁定或弹性解锁。利用互锁机构这种机械结构实现制冷装置100的门体20与箱体10的配合锁定或解锁,避免了在门封中设置磁条而可能造成的制冷装置100内外热量的过度交换,节约了能源。
需要理解的是,在第一互锁件41和第二互锁件42配合于锁定位置422和解锁位置421之间时,弹性件44实质上一直处于一个被相对压缩的状态,上述的“释放弹性件44”是相较于弹性件44被深度压缩的状态而言,而并非是表征弹性件44的受压缩力的绝对状态。
配合参照图4,第二互锁件42具有位于锁定位置422和解锁位置421之间的突出部423,第一互锁件41与该突出部423配合时(此时第一互锁件位置参B),弹性件44具有驱动第一互锁件41趋向第二互锁件42的锁定位置422(此时第一互锁件位置参C)或解锁位置421(此时第一互锁件位置参A)的最大导引力。当第一互锁件41配合于该突出部423时,弹性件44处于最大压缩形变状态,故在进行开关制冷装置100的门体20动作时,当施加的力超过所需的相应值时,会反馈地带动门体20朝闭合或打开箱体10的枢转方向运动,给予使用者较佳的使用感受。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将第一互锁件41设置为在弹性件44处于最小受压迫力状态时至少部分地嵌入安装槽43中,如此,当第一互锁件41和第二互锁件42配合时,安装槽43可以对第一互锁件41起到引导的作用,保证第一互锁件41在第二互锁件42的解锁位置421和锁定位置422之间配合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互锁件42上锁定位置422与突出部423之间任意处的曲率大于解锁位置421与突出部423之间任意处的曲率。如此设置,使得第一互锁件41在从第二互锁件42的锁定位置422朝突出部423之间运动时需要付出从第二互锁件42的解锁位置421朝突出部423运动时更大的力。故,完成制冷装置100的门体20打开箱体10的操作相对于门体20闭合箱体10的操作会需要更大的力,此种设置优化了制冷装置100的门体20与箱体10的配合关系,且符合实际的使用需求。
第二互锁件42上自突出部423向锁定位置422方向上的曲率逐渐减小,类似地,其上自突出部423向解锁位置421方向上的曲率逐渐减小。这两个方向上曲率均匀变化的设置可以进一步优化制冷装置100的使用感受,避免不必要的过度打开或锁紧制冷装置100的门体20。当然,在一些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两个方向上,也可以有一部分的位置处曲率不发生变化,此种的实施方式可以依据本发明的技艺精神被轻易地启示,仍应当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
参图5,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互锁件41包括导引轮411,该导引轮411的中心轴平行于制冷装置100上门体20沿箱体10枢转的枢转轴(未图示),通过设置的导引轮411,可以使第一互锁件41与第二互锁件42的配合更加顺畅,避免第一互锁件41可能由于过大的静摩擦力而被卡死在第二互锁件42的锁定位置422或解锁位置421。
在具体的连接结构中,弹性件44连接有一固持架50,该固持架50具有相对的两个夹持端(未标示),该两个夹持端之间设置有至少部分穿过导引轮411中心轴的固定轴51,导引轮411可转动地连接在固定轴51上。在更加具体的实施例中,固定轴51可以是贯穿导引轮411的中心轴,又或者是仅仅自两夹持端分别延伸在中心轴的一部分上,这些更多的详尽实施例皆应视为不超脱本发明精神范畴的变化。
第二互锁件42上任意位置处沿垂直导引轮411的中心轴方向的截面面积相等,故第一互锁件41的导引轮411与第二互锁件42配合时,两者的接触面严密贴合。第二互锁件42不会发生将与导引轮411中心轴不垂直的作用力反馈给第一互锁件41的状况,保证第一互锁件41与第二互锁件42配合的流畅。
第二互锁件42还设有沿导引轮411的中心轴方向位于其两端侧的导引板424,导引轮411至少部分配合于两端侧的导引板424之间,导引板424实质上起到限位及引导导引轮411的作用,通过设置的导引板424,限制了导引轮411的运动轨迹,避免导引轮411可能产生的偏移出第二互锁件42的状况,保障互锁件的可靠。
互锁机构可以安装在制冷装置100的门体20与箱体10相配合的任意部位处,在本实施方式中,该互锁机构被优选地设置在更加远离制冷装置100门体20的枢转轴处(即与安装铰链的位置相对处)。
以下依照闭合制冷装置100的箱体10时门体20的运动轨迹变化顺序,介绍本发明制冷装置100的互锁机构在箱体10被闭合时各部件的配合过程。
参图6,此时制冷装置100的箱体10处于待闭合状态,第一互锁件41配合于第二互锁件42的解锁位置421,弹性件44处于受最小压迫力状态。随着使用者对门体20施加的作用力增加,第二互锁件42压迫第一互锁件41,使弹性件44被压缩,第一互锁件41的导引轮411克服与第二互锁件42间的滑动摩擦力,并向第二互锁件42的突出部423运动。
参图7,此时第一互锁件41配合于第二互锁件42的突出部423,弹性件44处于最大被压缩状态,弹性件44此时具有带动第一互锁件41趋向第二互锁件42的锁定位置422运动的最大的导引力。
参图8,第一互锁件41自第二互锁件42的突出部423向锁定位置422运动的过程中,逐渐释放弹性件44的压缩势能,弹性件44的压缩势能积累自使用者关闭门体20时,第一互锁件41自解锁位置421向突出部423运动的过程,故,当第一互锁件41的导引轮411越过第二互锁件42的突出部423并继续向锁定位置422运动时,无需再由使用者提供额外的作用力,巧妙地利用了能量守恒,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感受。
在打开制冷装置100的箱体10时,互锁机构的配合过程与上述的过程相反,此过程可以被轻易地推断和理解,在此不作赘述。
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制冷装置100通过设置的互锁机构,用机械的结构取代门封30中的磁条,实现制冷装置100的门体20与箱体10的紧密配合,从而不必采用磁条实现制冷装置100的门体和箱体10的密封,进而减少了制冷装置箱体10内外的热量交换,节约能源。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制冷装置,所述制冷装置包括:
箱体以及与所述箱体活动连接用以打开或者闭合所述箱体的门体;
门封,所述门封设置于所述门体闭合所述箱体时两者的配合部位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还包括有互锁机构,所述互锁机构包括:
形成于所述箱体和所述门体其中之一上的安装槽、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的弹性件、活动定位于所述弹性件上的第一互锁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和所述门体其中另一上的第二互锁件,所述第二互锁件设有与所述第一互锁件相配合以保持所述箱体和门体闭合状态的锁定位置以及解除所述箱体和门体闭合状态的解锁位置;其中,
所述第一互锁件被如此设置以使其配合于所述第二互锁件的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时,所述第二互锁件抵持所述第一互锁件,进而压缩或释放所述弹性件,使所述弹性件弹性驱动所述第一互锁件产生趋向所述第二互锁件的锁定位置或解锁位置的导引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互锁件具有位于所述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的突出部,所述第一互锁件与该突出部配合时,所述弹性件具有驱动所述第一互锁件趋向所述第二互锁件的锁定位置或解锁位置的最大导引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互锁件上锁定位置与突出部之间任意处的曲率大于解锁位置与突出部之间任意处的曲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互锁件在其突出部处具有最大曲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互锁件上自突出部向锁定位置方向上的曲率逐渐趋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互锁件上自突出部向解锁位置方向上的曲率逐渐趋小。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互锁件包括导引轮,所述导引轮的中心轴平行于所述制冷装置上门体沿箱体枢转的枢转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互锁件上任意位置处沿垂直所述导引轮的中心轴的方向的截面面积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互锁件还设有沿所述导引轮的中心轴方向位于其两端侧的导引板,所述导引轮至少部分配合于两端侧的所述导引板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连接有固持架,所述固持架具有相对的两个夹持端,两个所述夹持端之间设置有至少部分穿过所述导引轮中心轴的固定轴,所述导引轮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固定轴上。
CN201310041748.1A 2013-02-04 2013-02-04 制冷装置 Active CN1031486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41748.1A CN103148660B (zh) 2013-02-04 2013-02-04 制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41748.1A CN103148660B (zh) 2013-02-04 2013-02-04 制冷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48660A true CN103148660A (zh) 2013-06-12
CN103148660B CN103148660B (zh) 2015-06-24

Family

ID=48546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41748.1A Active CN103148660B (zh) 2013-02-04 2013-02-04 制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4866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9901A (zh) * 2014-05-28 2015-02-04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CN106050039A (zh) * 2016-05-31 2016-10-26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用门体铰链组件及具有其的冰箱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08326A (en) * 1936-11-11 1938-02-15 George R Adams Door latch
FR2644563A1 (fr) * 1989-03-20 1990-09-21 Bosch Siemens Hausgeraete Refrigerateur, en particulier refrigerateur a deux niveaux de temperature
CN201003894Y (zh) * 2006-12-01 2008-01-09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冰箱吧台门的开关机构
CN101430159A (zh) * 2008-11-10 2009-05-13 徐江林 一种适配提醒器的冰箱门锁紧结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08326A (en) * 1936-11-11 1938-02-15 George R Adams Door latch
FR2644563A1 (fr) * 1989-03-20 1990-09-21 Bosch Siemens Hausgeraete Refrigerateur, en particulier refrigerateur a deux niveaux de temperature
CN201003894Y (zh) * 2006-12-01 2008-01-09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冰箱吧台门的开关机构
CN101430159A (zh) * 2008-11-10 2009-05-13 徐江林 一种适配提醒器的冰箱门锁紧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9901A (zh) * 2014-05-28 2015-02-04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CN104329901B (zh) * 2014-05-28 2017-01-04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CN106050039A (zh) * 2016-05-31 2016-10-26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用门体铰链组件及具有其的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48660B (zh) 2015-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48660A (zh) 制冷装置
CN106351532B (zh) 一种开闭控制系统
CN101285363A (zh) 门致动系统
CN110048258A (zh) 一种用于铜排连接器的密封装置
EP3387343B1 (en) Insulation compac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an insulated structure for an appliance
CN204029678U (zh) 一种新型压杆开关
CN204534714U (zh) 烹饪器具
CN103982090A (zh) 一种用于家用电器的门碰锁结构
CN207260782U (zh) 一种内部锁结构的防盗智能电机
CN103144904A (zh) 出药控制系统
CN207485196U (zh) 门的缓冲结构
CN2906354Y (zh) 双插板热风隔绝门
CN213781865U (zh) 电气开关的操作机构及环网柜
CN202229519U (zh) 一种活动假梁及冰箱
CN207278142U (zh) 一种互感器端子盒门扇密封结构
CN203755845U (zh) 机柜门锁及具有该机柜门锁的机柜
CN207212008U (zh) 一种电控锁用机械离合装置
CN204476023U (zh) 一种用于锁紧烘干机门体的压扣锁
KR101497680B1 (ko) 강화 유리도어의 기계식 겸용 디지털 도어록 장치
CN207407573U (zh) 一种门体及冰箱
CN213781855U (zh) 电气开关的操作机构、电气开关的操作组件及环网柜
CN204002021U (zh) 一种门锁
CN214463350U (zh) 一种冰箱储藏区中的密码锁结构
CN116608628A (zh) 冰箱
CN219123710U (zh) 一种充气柜的密封柜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No. 1, Haier Road, hi tech park,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China

Co-patentee after: Haier Zhijia Co., Ltd.

Patentee after: haier group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No. 1, Haier Road, hi tech park,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China

Co-patentee before: Qingdao Hair Co., Ltd.

Patentee before: haier group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