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44990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44990A
CN103144990A CN2013100861237A CN201310086123A CN103144990A CN 103144990 A CN103144990 A CN 103144990A CN 2013100861237 A CN2013100861237 A CN 2013100861237A CN 201310086123 A CN201310086123 A CN 201310086123A CN 103144990 A CN103144990 A CN 1031449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ut member
state
image
carrier
transmiss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8612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44990B (zh
Inventor
石晨卉
杨蕴震
杨柳
张海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Wux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Wux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Wuxi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Wux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8612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449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449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449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449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4499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40Type of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42Piling, depiling, handling piles
    • B65H2301/421Forming a pile
    • B65H2301/4212Forming a pile of articles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60Other elements in face contact with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63Oscillating, pivoting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face of material, e.g. diver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10Cassettes, holders, bins, decks, trays, 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sheets stacked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ly
    • B65H2405/11Parts and details thereof
    • B65H2405/111Bottom
    • B65H2405/1114Bottom with surface portions curved in lengthwise direction

Landscapes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部,用于在载体上形成图像;托盘,用于放置形成图像后的载体;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图像形成部的出纸口的下侧,当所述支撑件保持第一状态时,所述支撑件和所述托盘共同承载形成有图像的载体;当所述支撑件保持第二状态时,所述托盘承载形成有图像的载体;支撑件驱动部,当从所述图像形成部获取需要进行分份处理的信息时,所述支撑件驱动部驱动所述支撑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当分份处理结束时,所述支撑件驱动部驱动所述支撑件从所述第一状态转换为所述第二状态。本发明实现了分份处理的前提下,减小图像形成装置的体积并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复合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根据图像信息和输出条件信息进行图像形成,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分份、装订或打孔等后处理。图像信息是通过扫描读入原稿或从其他装置传送等取得的。输出时,按照预先设定的标准输出条件和在输出之前操作者向图像形成部输入的输出条件等,根据所述图像信息进行输出。在一个工件中,按照预先设定的该输出条件进行输出。
以打印机为例,当操作者需要同时打印多份文件且每份文件包括两张以上纸张时,为了能直接得到分好的每份文件,可以将不同份文件进行错位放置或将每份文件打印好后直接进行装订处理,从而都需要对打印好的纸张进行分份处理,即在错位放置或装订之前,能将属于同一份文件的多页纸张单独放置在一起。
参考图1所示,为了实现分份处理,现有技术中的打印机可以包括:
图像形成部11,用于根据操作者的指令,实现对文件的打印;
分页器15,用于对打印好的纸张进行分份处理;
中继搬运部13,设置在图像形成部11和分页器15之间,所述中继搬运部13可以沿图1中双向箭头所示方向进行移动,从而将图像形成部11打印好的纸张搬运到分页器15中;
托盘17,设置在所述分页器15的出纸位置,用于放置分份处理结束后的纸张。
但是上述技术需要在图像形成部11之外额外添加分页器15和中继搬运部13,从而既增加了打印机所占的空间,又提高了打印机的成本。
类似的,在其他可以实现分份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也存在上述问题。
因此,如何在实现分份处理的前提下,减小图像形成装置的体积并降低成本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进行分份处理的图像形成装置,可以减小图像形成装置占用的空间,降低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形成部,用于在载体上形成图像;
托盘,用于放置形成图像后的载体;
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图像形成部的出纸口的下侧,当所述支撑件保持第一状态时,所述支撑件和所述托盘共同承载形成有图像的载体;当所述支撑件保持第二状态时,所述托盘承载形成有图像的载体;
支撑件驱动部,当从所述图像形成部获取需要进行分份处理的信息时,所述支撑件驱动部驱动所述支撑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当分份处理结束时,所述支撑件驱动部驱动所述支撑件从所述第一状态转换为所述第二状态。
可选的,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移动部,用于在获取当前分份处理结束的信息后,使由所述支撑件和所述托盘共同承载的所述载体或所述托盘进行移动。
可选的,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装订部,用于在获取当前分份处理结束的信息后,对形成图像后的载体进行装订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分份处理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在图像形成部的出纸口的下侧设置支撑件,通过支撑件驱动部的配合,在需要进行分份处理时,由所述支撑件和所述托盘共同承载形成有图像的载体;在分份处理结束之后,所述载体掉落在所述托盘上,由所述托盘承载形成有图像的载体,从而通过支撑件状态的改变,可以简单地实现分份处理。由于仅在图像形成部的出纸口增加了支撑件,而支撑件驱动部的体积又比较小,因此在实现分份处理的前提下,可以大大减小整个图像形成装置的体积,且降低了图像形成装置的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
进一步地,可以增加移动部,在当前分份处理结束后,通过移动部的配合,使所述载体或所述托盘进行移动,从而可以使当前完成的文件与接下来要完成的文件或前面已完成的文件掉落在托盘的不同位置,即前后两份文件实现了错位放置,以便更好地区分每份文件;在移动结束之后,所述支撑件不再承载所述载体,所述载体掉落在所述托盘上,从而由所述托盘承载形成有图像的载体,以使属于同一份文件的多个载体放置在托盘上的同一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驱动部设置在所述图像形成部内,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小图像形成装置占用的空间,利于其小型化。
进一步地,由于所述图像形成部的排纸驱动马达在进行图像形成过程中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都是转动的,因此所述支撑件驱动部或所述移动部可以由所述排纸驱动马达提供动力,从而无需增加额外动力源,降低了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成本,且进一步减小了图像形成装置占用的空间。
进一步地,在实现分份处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实现装订处理的功能,此时在图像形成部上增加装订部,当需要进行装订处理且当前分份处理结束时,所述装订部对所述载体进行装订处理;当所述支撑件驱动部从所述装订部接收到装订处理结束的信息之后,所述支撑件驱动部驱动所述支撑件从第一状态转换为所述第二状态,即在装订处理结束后,所述支撑件使装订后的载体掉落在托盘上,从而通过将同一份文件的多个载体装订在一起,可以很好地区分不同份文件,最终增加了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一个例子中支撑件处于第一状态时支撑件的示意图;
图4是第一个例子中支撑件处于第二状态时支撑件的示意图;
图5是第二个例子中支撑件处于第一状态时支撑件的示意图;
图6是第二个例子中支撑件处于第二状态时支撑件的示意图;
图7是第三个例子中支撑件处于第一状态时支撑件的示意图;
图8是第三个例子中支撑件处于第二状态时支撑件的示意图;
图9是第四个例子中支撑件处于第一状态时支撑件的示意图;
图10是第四个例子中支撑件处于第二状态时支撑件的示意图;
图11是第一个例子中支撑件处于第一状态时支撑件驱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第一个例子中支撑件处于第二状态时支撑件驱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2所示图像形成装置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14是本实施方式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所示图像形成装置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现有技术中图像形成装置为了实现分份处理的功能,需要在出纸口设置外置的分页器,同时需要增加中继搬运部以将纸张搬运至分页器,从而不利于图像形成装置的小型化和低成本化。
针对上述问题,发明人提出可以借助图像形成部现有的结构,在图像形成部的出纸口的下侧增设支撑件,并在支撑件驱动部的配合下,通过改变支撑件的位置或/和形状等方式,使得属于同一份的文件在完成之前由支撑件和托盘共同承载,在完成之后该文件一起掉落在托盘上;此外,还需要配合移动部的作用,使得不同份文件掉落在托盘的不同位置,以实现错位放置。由于无需单独设置体积庞大的分页器和中继搬运器,因此在实现分份处理的前提下,减小了图像形成装置的体积,降低了图像形成装置的成本。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参考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形成部110,用于在载体上形成图像;
托盘410,用于放置形成图像后的载体10;
支撑件210,设置在所述图像形成部110的出纸口111的下侧,当所述支撑件210保持第一状态时,所述支撑件210和所述托盘410共同承载形成有图像的载体10;当所述支撑件210保持第二状态时,所述托盘410承载形成有图像的载体10;
移动部510,用于在获取当前分份处理结束的信息后,所述移动部510使由所述支撑件210和所述托盘410共同承载的所述载体10或所述托盘410进行移动;
支撑件驱动部310,当从所述图像形成部110获取需要进行分份处理的信息时,所述支撑件驱动部310驱动所述支撑件210处于所述第一状态;当从所述移动部510获取移动结束的信息时,所述支撑件驱动部310驱动所述支撑件210从所述第一状态转换为所述第二状态。
本实施例仅增加了可以承载载体一部分的支撑件、可以驱动支撑件改变位置或形状的支撑件驱动部和可以移动托盘或载体的移动部,就可以实现分份处理的功能,从而减小了图像形成装置的体积,降低了图像形成装置的成本,最终利于图像形成装置的大型化和低成本化。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可以为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或复合机等。所述载体可以为纸张、布帛、金属或皮革等。为了简单起见,以下以打印机作为图像形成装置且以纸张作为载体进行说明,但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所述图像形成部110接收任务信息,并在载体10上形成与所述任务信息对应的图像。所述任务信息包括图像信息和输出条件信息。所述图像信息可以包括文字、图片等任意待打印的内容。所述输出条件信息可以包括像素数、彩色/黑白类别、色调调整、纸张尺寸、纸张朝向、纸张种类、供纸盘的选择、装订位置、装置空出、有无后处理、后处理条件、打印份数、每份的张数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托盘410上可以设置左规制板413、右规制板415和后规制板411。所述左规制板413、右规制板415和后规制板411的位置均可以手动调节或自动调节,以与纸张的尺寸相对应。所述托盘410的上表面可以为弧形曲面,也可以为其他利于放置纸张的形状。
所述支撑件210为一个,其材料可以为塑料、金属或有机玻璃等,其形状可以为板状、网状、片状、丝状、管状、环状或带状等任意形状,只要通过改变支撑件210的位置或形状等,能够分别实现支撑件210和所述托盘410共同承载形成有图像的载体10以及托盘410承载形成有图像的载体10即可。具体地,所述支撑件210可以为一塑料的保持板,其长度范围可以为70mm~377mm,宽度范围可以为60mm~80mm。
所述支撑件210在进行分份处理时处于第一状态,其余均可以处于第二状态。
所述支撑件驱动部310可以从所述图像形成部110获取所述任务信息,并通过分析所述任务信息来获取与分份处理相关的信息。具体点,当待打印的图像对应多张纸张且该图像需要打印两份以上时,才需要进行分份处理;当待打印的图像对应一张纸张时,无论需要打印一份或多份,都无需进行分份处理;当仅需要打印一份时,无论待打印的图像对应一张或多张纸张,也都无需进行分份处理。如:针对同一图像,需要打印相同的三份且每份需要使用五页纸张时,则需要进行分份处理,以便直接将三份文件分开;又如:针对同一图像,仅需要打印一份,该份需要使用十页纸张时,则由于仅有一份,所以无需进行分份处理;再如:针对同一图像,需要打印八份,每份仅需要一页纸张时,则由于每份仅一页,因此也无需进行分份处理。
当同一份文件包括多个载体10时,就需要进行分份处理,在打印该份文件之前或打印的同时,就使支撑件210处于第一状态,从而从该份文件的第一个载体到最后一个载体都会由托盘410和支撑件210共同进行承载,且托盘410和支撑件210共同承载的也仅有该份文件。所述分份处理结束指的是将属于同一份文件的各个载体10同时由托盘410和支撑件210进行承载,而未掉落在托盘410上。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简单起见,也可以不考虑待打印文件的张数和份数,即打印每份文件时都进行分份处理,其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使得分份处理时,载体10由所述支撑件210和所述托盘410共同承载,可以使所述支撑件210保持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支撑件210与所述图像形成部110的出纸面之间的夹角可以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30°,如:0°、15°或30°,此时载体10不会直接掉落在托盘410上,而是同时与支撑件210和托盘410进行接触,从而处于悬空状态。当改变所述支撑件210的尺寸或形状、托盘的尺寸或形状或纸张的尺寸时,支撑件210与出纸面之间的夹角可以相应发生变化,只要保证载体10同时放置在支撑件210和托盘410上即可。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出纸面指的是出纸口111所在的水平面。优选地,所述支撑件210设置在与所述出纸面平行的表面上,从而支撑件110可以更好地与托盘410一起承载所述载体10。
为了使得移动处理结束后,载体10不再由支撑件210提供支撑,但仍由所述托盘410承载,可以使所述支撑件210保持所述第二状态时,改变其相对于第一状态时的位置,如:所述支撑件210设置在所述出纸口111下方或者设置在图像形成部110内侧;或者改变其相对于第一状态时的形状或尺寸,如:将板状的支撑件210缩小为线状、缩小所述支撑件210在宽度方向的尺寸;或者同时改变其相对于第一状态时的位置和尺寸等。当支撑件210设置在出纸口111下方时,所述支撑件210与图像形成部110的出纸面之间的夹角可以大于或等于60°且小于或等于90°,如:60°、75°或90°。优选的,所述支撑件210设置在与所述出纸面垂直的表面上,从而更利于纸张掉落在托盘410上。
所述支撑件210可以通过伸缩、旋转或平移等任一方式或其组合实现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的切换。
在第一个例子中,结合参考图3和图4所示,所述支撑件210的第一状态为水平设置在图像形成部110的出纸口外,从而所述支撑件210和所述托盘410共同承载形成有图像的载体10;所述支撑件210的第二状态为竖直设置在图像形成部110的出纸口下,从而形成图像后的载体10可以直接掉落在托盘410上。此时,所述支撑件210在支撑件驱动部310的驱动作用下可以通过旋转的方式进行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转换。
在第二个例子中,结合参考图5和图6所示,所述支撑件210的第一状态为水平设置在图像形成部110的出纸口外,从而所述支撑件210和所述托盘410共同承载形成有图像的载体10;所述支撑件210的第二状态为设置在图像形成部110内侧(如:出纸口111内),从而形成图像后的载体10可以直接掉落在托盘410上。此时,所述支撑件210在支撑件驱动部310的驱动作用下可以通过平移的方式进行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转换。图5和图6中实线箭头所指方向为支撑件210的平移方向,图5和图6中虚线箭头所指方向为出纸方向。
在第三个例子中,结合参考图7和图8所示,所述支撑件210的第一状态为横向水平设置在图像形成部110的出纸口外(即支撑件210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出纸口的方向),从而所述支撑件210和所述托盘410共同承载形成有图像的载体10;所述支撑件210的第二状态为纵向水平设置在图像形成部110的出纸口外的一侧(即支撑件210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出纸口的方向),从而形成图像后的载体10可以直接掉落在托盘410上。此时,所述支撑件210在支撑件驱动部310的驱动作用下可以通过旋转的方式进行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转换。图7和图8中实线箭头所指方向为支撑件210的旋转方向,图7和图8中虚线箭头所指方向为出纸方向。
在第四个例子中,结合参考图9和图10所示,其与第三个例子相比,所述支撑件210为两个,两个支撑件210的旋转方向相反,其余均与第三个例子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四个例子仅是举例,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实现支撑件210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的转换,如:使第一个例子、第二个例子和第三个例子中的支撑件210也可变为多个。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驱动部310可以包括:
传动机构,所述支撑件固定在所述传动机构上;
开关,用于控制所述传动机构的开启或关闭;
弹性件,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件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图像形成部上;
止回机构,用于在所述支撑件处于第一状态且所述传动机构停止转动时,使所述传动机构维持关闭时的状态;
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传动机构的当前状态;
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图像形成部、所述开关和所述传感器连接,用于从所述图像形成部获取与分份处理相关的信息,且存储有所述传动机构的状态与所述支撑件的状态之间的关系;
当所述控制器获取需要进行分份处理的信息时,所述控制器向所述开关发送开启信号,所述开关在所述开启信号的作用下使所述传动机构转动,直至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传感器发送的所述传动机构的当前状态判断得知所述支撑件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控制器向所述开关发送关闭信息,所述开关在所述关闭信号的作用下使所述传动机构停止转动,所述弹性件处于弯曲状态;
当所述控制器获取移动结束的信息时,所述控制器向所述开关发送开启信号,所述开关在所述开启信号的作用下使所述传动机构转动,直至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传感器发送的所述传动机构的当前状态判断得知所述支撑件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控制器向所述开关发送关闭信息,所述开关在所述关闭信号的作用下使所述传动机构停止转动,所述弹性件处于自然状态。
结合参考图11和图12所示,以下针对上述第一例子详细说明支撑件驱动部310的结构。
所述止回机构可以包括棘轮317和棘爪318,所述开关可以为离合器(图中未示出),所述弹性件可以为扭力弹簧(图中未标记),所述传动机构可以是齿轮部。
具体地,所述传动机构可以包括:
主动轮311;
第一齿轮312,与所述主动轮311相啮合;
第二齿轮314,与所述第一齿轮312同轴,所述离合器与所述第一齿轮312同轴且设置在所述第一齿轮312和所述第二齿轮314之间;
第六齿轮315,与所述第二齿轮314相啮合;
第三齿轮316,与所述第六齿轮315相啮合;
第四齿轮313和第五齿轮319,所述第四齿轮313与所述第三齿轮316同轴,所述第四齿轮313包括有齿部分和无齿部分,所述支撑件210固定在所述第五齿轮319上,当所述第四齿轮313的有齿部分与所述第五齿轮319啮合时,所述第五齿轮319能旋转第一角度(第一例子中第一角度为90°)。
所述棘轮317与所述第三齿轮316同轴,所述棘爪318固定在所述图像形成部110上。
所述传感器(图中未示出)设置在所述第五齿轮319周围,用于获取所述第五齿轮319的旋转角度且将所述旋转角度发送给所述控制器(图中未示出)。
当控制器获取需要进行分份处理的信息时,所述控制器使所述离合器结合,且使所述第四齿轮313的有齿部分与所述第五齿轮319处于啮合状态,当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旋转角度为第一角度时,所述控制器使所述离合器分离。
当控制器获取移动结束的信息时,所述控制器使所述离合器结合,且使所述第四齿轮313的有齿部分与所述第五齿轮319处于分离状态,当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旋转角度为第一角度时,所述控制器使所述离合器分离。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210可以与所述第五齿轮319同轴,且支撑件210的转动轴与第五齿轮319的轴固定在一起,从而第五齿轮319可以带动支撑件210进行转动。
具体地,所述传感器可以为透过型传感器,所述第五齿轮319上设置第一遮光凸起和第二遮光凸起,其余为透光区域,所述第一遮光凸起和所述第二遮光凸起之间的夹角为第一角度,当所述第一遮光凸起对应所述传感器时,所述支撑件210处于第一状态;当所述第二遮光凸起对应所述传感器时,所述支撑件210处于第二状态。
在分份处理前,所述支撑件210处于第二状态,所述第二遮光凸起对应所述传感器;当控制器获取需要进行分份处理的信息时,所述控制器向所述离合器发送开启信号,所述离合器在所述开启信号的作用下使第一齿轮312和所述第二齿轮314接合,从而主动轮311带动第一齿轮312旋转,第一齿轮312带动第二齿轮314旋转,第二齿轮314通过第六齿轮315带动第三齿轮316旋转,第三齿轮316分别带动第四齿轮313和棘轮317旋转,随着第四齿轮313的旋转,当第四齿轮313的有齿部分与第五齿轮319啮合时,第四齿轮313就会带动第五齿轮319旋转,第五齿轮319又会带动其上的支撑件210发生旋转;而当第五齿轮319沿逆时针旋转第一角度时,所述传感器会对应所述第一遮光凸起,从而传感器探测的光信号会发生变化,由于传感器会将探测的光信号实时发送给控制器,因此控制器会判断得知此时支撑件210旋转了第一角度,即支撑件210处于第一状态,因此控制器向离合器发送关闭的信号,所述离合器在所述关闭信号的作用下使第一齿轮312和第二齿轮314离合,进而第二齿轮314、第六齿轮316、第三齿轮316、第四齿轮313、第五齿轮319和棘轮317均停止旋转,此时棘轮317和棘爪318构成了制动机构(即止回机构),因此第五齿轮319在制动机构的作用下可以维持当前状态,即支撑件210可以维持所述第一状态,扭力弹簧会处于弯曲状态。
在移动处理结束后,控制器获取移动处理结束的信息时,所述控制器向所述离合器发送开启信号,所述离合器在所述开启信号的作用下使第一齿轮312和所述第二齿轮314接合,从而主动轮311带动第一齿轮312旋转,第一齿轮312带动第二齿轮314旋转,第二齿轮314通过第六齿轮315带动第三齿轮316旋转,第三齿轮316分别带动第四齿轮313和棘轮317旋转,随着第四齿轮313的旋转,就会使第四齿轮313的无齿部分与第五齿轮319接触,由于此时第四齿轮313与第五齿轮319不会再啮合,因此第五齿轮319就会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第一角度,从而扭力弹簧恢复到自然状态,支撑件210又回复到第二状态;当第五齿轮319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第一角度时,所述传感器会对应所述第二遮光凸起,从而传感器探测的光信号会发生变化,由于传感器会将探测的光信号实时发送给控制器,因此控制器会判断得知此时支撑件210旋转了第一角度,即支撑件210重新处于第二状态,因此控制器向离合器发送关闭的信号,所述离合器在所述关闭信号的作用下使第一齿轮312和第二齿轮314离合,进而第二齿轮314、第六齿轮316、第三齿轮316、第四齿轮313、第五齿轮319和棘轮317均停止旋转。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省略第六齿轮315或者再增加其它的中间齿轮,其具体根据齿轮尺寸、位置等设定,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所述各齿轮的旋转方向也可以发生变化,只要最终确保支撑件210能够旋转至对应的状态,且止回机构仅在支撑件210处于第一状态时且所述传动机构停止转动时使所述传动机构维持关闭时的状态即可。
此外,随着所述支撑件210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不同,所述支撑件驱动部310的结构可以进行适应性地变化,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地,所述图像形成部110包括排纸驱动马达,由于所述图像形成部110的排纸驱动马达在进行图像形成过程中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都是转动的,因此可以由所述排纸驱动马达为支撑件驱动部310中的所述主动轮311提供动力,从而无需增加额外动力源,降低了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成本,且进一步降低了图像形成装置的体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所述主动轮311额外设置一个动力源,其不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优选地,所述支撑件驱动部310可以设置在所述图像形成部110内,从而可以进一步节省图像形成装置的体积,降低其成本。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驱动部310也可以设置在图像形成部110外,其不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具体地,所述控制器可以采用单片机、ARM、FPGA(Field Programmable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特定用途集成电路)、SOC(System on a Chip,片上系统)、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机)、MCU(Micro Controller Units,微控制单元)、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或PLC(Programmable Logic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中的一种或多种器件的任意组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部510连接所述托盘410,用于驱动所述托盘410移动,使放置在所述支撑件210和所述托盘410上的载体10或所述托盘410进行移动。此时,所述移动部510可以放置在托盘410下方,使托盘410沿图2中双向箭头所指方向进行移动。
所述移动部510可以基于任一驱动原理进行设计,只要能使托盘410进行移动即可,其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类似的,所述移动部510的动力也可以由所述排纸驱动马达提供或者是额外设置一个动力源。
针对同一文件,为了使得打印M(M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份文件时,不同份文件之间能够实现错位放置,所述移动部510可以使托盘410在M个位置之间进行移动。优选的,所述托盘410仅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两个位置之间进行移动,如:打印五份文件时,第一份文件、第三份文件和第五份文件均掉落在托盘410的第一位置,第二份文件和第四份文件均掉落在托盘410的第二位置,从而第一份文件和第三份文件之间隔着第二份文件,第三份文件和第五份文件之间隔着第四份文件,第二份文件和第四份文件之间隔着第三份文件,从而也可以很好地将不同份文件区分开来,且节省了托盘410的所占的空间,简化了移动部510的功能,最终减小了图像形成装置的体积,降低了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所述实施例中,也可以由移动部510驱动所述载体10进行移动,从而在分份处理结束之后,驱动属于同一份文件的多页纸张相对于所述托盘410进行移动,使其与前一份文件或后一份文件最终位于托盘410的不同位置上,即实现了错位放置。
参考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的工作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向图像形成部110提供任务信息;
步骤S12,所述支撑件驱动部310根据所述任务信息,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分份处理,当不需要时,执行步骤S13;当需要时,执行步骤S14;
步骤S13,所述支撑件驱动部310使所述支撑件210处于所述第二状态;
步骤S14,所述支撑件驱动部310使所述支撑件210变为所述第一状态,以使所述支撑件210和所述托盘410共同承载后续形成有图像的载体10;
步骤S15,所述图像形成部110在载体10上形成与所述任务信息对应的图像,即正常出纸;
步骤S16,所述移动部510从图像形成部110或支撑件驱动部310提供的信息中判断当前分份处理是否结束,当结束时,执行步骤S17;当未结束时,继续执行步骤S15;
步骤S17,所述移动部510驱动托盘410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
步骤S18,所述支撑件驱动部310从所述移动部510提供的信息中判断所述移动是否结束,当结束时,执行步骤S19;当未结束时,继续执行步骤S17;
步骤S19,所述支撑件驱动部310驱动所述支撑件210从所述第一状态转换为所述第二状态,以使所述形成图像后的载体掉落在所述托盘410上。
至此,在实现对图像打印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支撑件210的两个状态,进一步实现了对文件的分份处理。后续可以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完成对文件的多份打印。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S14中既可以驱动托盘410进行移动,进而由托盘410带动其上的载体10进行移动;也可以仅驱动载体10进行移动,而托盘410的位置不发生变化。
参考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第二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形成部120,用于在载体10上形成图像;
托盘420,用于放置形成图像后的载体10;
支撑件220,设置在所述图像形成部120的出纸口121,当所述支撑件220保持第一状态时,所述支撑件220和所述托盘420共同承载形成有图像的载体10;当所述支撑件220保持第二状态时,所述托盘420承载形成有图像的载体10;
装订部620,用于对形成图像后的载体10进行装订处理;
移动部520,从所述图像形成部120获取与装订处理相关的信息,在获取需要进行装订处理且当前分份处理结束后,所述移动部520使所述载体10或所述托盘420进行移动,直至将所述载体10移动到所述装订部620;
支撑件驱动部320,当从所述图像形成部120获取需要进行分份处理的信息时,所述支撑件驱动部320驱动所述支撑件220处于所述第一状态;当从所述装订部620获取装订处理结束的信息之后,所述支撑件驱动部320驱动所述支撑件220从所述第一状态转换为所述第二状态。
与第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在实现分份处理的前提下,进一步实现了装订处理的功能。具体地,本实施例增加了装订部620,移动部520在获取当前分份处理结束且需要进行装订处理时,可以通过移动所述载体10或托盘420的方式,将分份处理后的所述载体10放置在装订部620的装订位置处,从而使得装订部620完成装订处理;当装订部620完成装订处理之后,所述支撑件驱动部320才驱动所述支撑件220从所述第一状态转换为所述第二状态,从而装订好的支撑件220掉落在托盘420上。
本实施例同样可以减小图像形成装置的体积,降低图像形成装置的成本,且可以增加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灵活性。
所述装订部620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任一装订装置,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在装订处理之后,所述移动部620可以使所述载体10或所述托盘420发生移动,从而使得当前文件与前面一份文件或后面一份文件可以掉落在托盘420的不同位置;或者,所述移动部620也可以不使所述载体10和所述托盘420发生移动,从而使得当前文件与前面一份文件或后面一份文件掉落在托盘420的同一位置,由于同一份文件已被装订在一起,因此也可以很好地区分不同份文件。
所述装订部620可以集成在图像形成部120上,也可以单独设置在图像形成部120的周围,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此外,本实施例中也可以省略移动部520,即托盘420和载体10均不发生移动,而是改变装订部620的位置,使得完成分份处理之后,所述装订部620就可以直接对所述载体10进行装订处理,当支撑件驱动部220从装订部620获取装订处理结束之后,就可以驱动所述支撑件220从所述第一状态转换为所述第二状态,使装订好的载体10直接掉落在托盘420上。
参考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的工作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向图像形成部220提供任务信息;
步骤S22,所述支撑件驱动部220根据所述任务信息,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分份处理,当不需要时,执行步骤S23;当需要时,执行步骤S24;
步骤S23,所述支撑件驱动部320使所述支撑件220处于所述第二状态;
步骤S24,所述支撑件驱动部320使所述支撑件220变为所述第一状态,以使所述支撑件220和所述托盘420共同承载后续形成有图像的载体10;
步骤S25,所述图像形成部120在载体10上形成与所述任务信息对应的图像,即正常出纸;
步骤S26,所述移动部520从图像形成部120或支撑件驱动部320提供的信息中判断当前分份处理是否结束,当结束时,执行步骤S27;当未结束时,继续执行步骤S25;
步骤S27,所述移动部520从所述任务信息中判断是否需要继续装订处理,当需要时,依次执行步骤S28、步骤S29和步骤S30;当不需要时,依次执行步骤S31和步骤S32;
步骤S28,所述移动部520驱动载体10移动至装订部620的装订位置;
步骤S29,所述装订部620对所述载体10进行装订处理;
步骤S30,所述支撑件驱动部320从所述装订部620提供的信息中判断所述装订处理是否结束,当结束时,执行步骤S33;当未结束时,继续执行步骤S29;
步骤S31,所述移动部520驱动托盘420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
步骤S32,所述支撑件驱动部320从所述移动部520提供的信息中判断所述移动是否结束。当结束时,执行步骤S33;当未结束时,继续执行步骤S31;
步骤S33,所述支撑件驱动部320驱动所述支撑件220从所述第一状态转换为所述第二状态,以使所述形成图像后的载体掉落在所述托盘420上。
至此,在实现对图像打印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对文件的分份处理和装订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只要需要进行装订处理,就需要进行分份处理;而需要进行分份处理,却未必需要进行装订处理。后续可以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完成对文件的多份打印。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形成部,用于在载体上形成图像;
托盘,用于放置形成图像后的载体;
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图像形成部的出纸口的下侧,当所述支撑件保持第一状态时,所述支撑件和所述托盘共同承载形成有图像的载体;当所述支撑件保持第二状态时,所述托盘承载形成有图像的载体;
支撑件驱动部,当从所述图像形成部获取需要进行分份处理的信息时,所述支撑件驱动部驱动所述支撑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当分份处理结束时,所述支撑件驱动部驱动所述支撑件从所述第一状态转换为所述第二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图像形成部的出纸面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3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出纸口下方且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图像形成部的出纸面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60°且小于或等于90°。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第二状态为在所述图像形成部内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通过伸缩、旋转或平移实现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的切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驱动部包括:
传动机构,所述支撑件固定在所述传动机构上;
开关,用于控制所述传动机构的开启或关闭;
弹性件,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件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图像形成部上;
止回机构,用于在所述支撑件处于第一状态且所述传动机构停止转动时,使所述传动机构维持关闭时的状态;
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传动机构的当前状态;
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图像形成部、所述开关和所述传感器连接,用于从所述图像形成部获取与分份处理相关的信息,且存储有所述传动机构的状态与所述支撑件的状态之间的关系;
当所述控制器获取需要进行分份处理的信息时,所述控制器向所述开关发送开启信号,所述开关在所述开启信号的作用下使所述传动机构转动,直至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传感器发送的所述传动机构的当前状态判断得知所述支撑件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控制器向所述开关发送关闭信息,所述开关在所述关闭信号的作用下使所述传动机构停止转动,所述弹性件处于弯曲状态;
当所述控制器获取移动结束的信息时,所述控制器向所述开关发送开启信号,所述开关在所述开启信号的作用下使所述传动机构转动,直至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传感器发送的所述传动机构的当前状态判断得知所述支撑件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控制器向所述开关发送关闭信息,所述开关在所述关闭信号的作用下使所述传动机构停止转动,所述弹性件处于自然状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机构包括棘轮和棘爪,所述开关为离合器;所述传动机构为齿轮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移动部,用于在获取当前分份处理结束的信息后,使由所述支撑件和所述托盘共同承载的所述载体或所述托盘进行移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装订部,用于在获取当前分份处理结束的信息后,对形成图像后的载体进行装订处理。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上设置有规制板,用于规制所述载体。
CN201310086123.7A 2013-03-18 2013-03-18 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449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86123.7A CN103144990B (zh) 2013-03-18 2013-03-18 图像形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86123.7A CN103144990B (zh) 2013-03-18 2013-03-18 图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44990A true CN103144990A (zh) 2013-06-12
CN103144990B CN103144990B (zh) 2016-04-20

Family

ID=48543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8612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44990B (zh) 2013-03-18 2013-03-18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4499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7234A (zh) * 2014-12-18 2015-04-22 余恩瑶 出纸处可自动区分不同打印文件的打印机及实现方法
CN108790435A (zh) * 2018-05-29 2018-11-13 苏州树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机的出纸自动控制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50169A (en) * 1985-03-15 1994-09-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ray apparatus
CN1192102A (zh) * 1996-12-24 1998-09-02 佳能株式会社 用于图象形成装置的所需时间显示装置
JP2003128316A (ja) * 2001-10-23 2003-05-08 Nisca Corp シ−ト排出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524777A (zh) * 2003-02-28 2004-09-01 ������������ʽ���� 纸张装载整合装置和纸张处理装置以及图象形成装置
CN1526622A (zh) * 2003-03-06 2004-09-08 ������������ʽ���� 纸张叠放装置
CN102190190A (zh) * 2010-03-09 2011-09-21 株式会社东芝 消除装置、纸张后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消除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50169A (en) * 1985-03-15 1994-09-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ray apparatus
CN1192102A (zh) * 1996-12-24 1998-09-02 佳能株式会社 用于图象形成装置的所需时间显示装置
JP2003128316A (ja) * 2001-10-23 2003-05-08 Nisca Corp シ−ト排出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524777A (zh) * 2003-02-28 2004-09-01 ������������ʽ���� 纸张装载整合装置和纸张处理装置以及图象形成装置
CN1526622A (zh) * 2003-03-06 2004-09-08 ������������ʽ���� 纸张叠放装置
CN102190190A (zh) * 2010-03-09 2011-09-21 株式会社东芝 消除装置、纸张后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消除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7234A (zh) * 2014-12-18 2015-04-22 余恩瑶 出纸处可自动区分不同打印文件的打印机及实现方法
CN108790435A (zh) * 2018-05-29 2018-11-13 苏州树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机的出纸自动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44990B (zh) 2016-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50052B2 (ja) 両面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2555554B (zh) 图像形成系统、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故障处理方法
CN1380588A (zh) 成象设备
CN1210310A (zh) 印刷板或印刷品的识别装置
CN103144990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3223797A (zh) 利用数码压痕机进行自动变量压痕的方法及装置
JP2008044786A (ja) 給紙装置
CN103716494B (zh) 图像读取设备
JP2007072394A (ja) 画面表示制御装置、画面表示制御方法、画面表示装置、画面表示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印刷装置
CN101054135A (zh) 供纸机构以及使用该供纸机构的馈纸装置
US8917421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printing apparatus
CN202004853U (zh) 一种复印装置
JP7415784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0502452C (zh) 双面扫描自动馈纸装置
CN101850666B (zh) 集成扫描的存折打印机
CN2632400Y (zh) 拉杆式马达切换装置
US9056492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CN219154053U (zh) 一种驾驶证批量制证机
CN103676544A (zh) 自动分批的复印设备
CN103182865A (zh) 印刷机自适应装订的方法和装置
CN202702890U (zh) 打印机接纸装置
CN1558273A (zh) 机构式液晶显示器
CN202540935U (zh) 一种新型票据轮转印刷机跳号控制装置
CN101472038B (zh) 双面扫描装置
JP5321283B2 (ja) メモリ読み書き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0

Termination date: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