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44243A - 通过嵌入成形来使螺纹部件成为一体的嵌入成形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过嵌入成形来使螺纹部件成为一体的嵌入成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44243A
CN103144243A CN2012104790522A CN201210479052A CN103144243A CN 103144243 A CN103144243 A CN 103144243A CN 2012104790522 A CN2012104790522 A CN 2012104790522A CN 201210479052 A CN201210479052 A CN 201210479052A CN 103144243 A CN103144243 A CN 1031442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
mentioned
metal die
thread bush
screwed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7905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44243B (zh
Inventor
中野诚一
日下直树
宫寺佑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4917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4326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filed Critical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1442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442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442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442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ally Driven Valve-Operating Means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嵌入成形方法,以简单的操作,使螺纹衬套的螺纹部的规定的位置在金属模具内成为规定的位置,并以将转子的限位器位置与阀位置(闭阀位置、开阀位置)调整为恒定的位置的方式将螺纹衬套定位固定在金属模具内,而通过嵌入成形使螺纹部件成为一体。使形成于金属模具侧的金属模具侧定位部与以与螺纹衬套的螺纹部的规定的位置对应的方式形成于上述螺纹衬套的螺纹部件侧定位部嵌合,而将上述螺纹衬套配置在金属模具内,通过向金属模具内注射熔融树脂,来利用嵌入成形使由螺纹衬套与导向部件构成的螺纹部件成为一体。

Description

通过嵌入成形来使螺纹部件成为一体的嵌入成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嵌入成形来使由螺纹衬套与导向部件构成的螺纹部件成为一体的嵌入成形方法、螺纹衬套的定位方法、以及具备通过嵌入成形方法来制造的螺纹部件的电动阀,该螺纹部件用于通过使外螺纹部件与内螺纹部件进行螺纹结合来限制外螺纹部件与内螺纹部件的相对的旋转角度的螺纹进给机构、例如电动阀,并用于通过使外螺纹部件与内螺纹部件进行螺纹结合来使阀体相对于阀座接近、离开的螺纹进给机构。
背景技术
以往,在这种具备由永久磁铁构成的转子磁铁的电动阀、即流量控制阀中,规定的开阀度的流量根据规格来决定,为了实现该目的,需要将随机组装的转子的限位器位置与阀位置(闭阀位置、开阀位置)调整为恒定的位置的工序。因此,成为花费工时、增加成本的原因。
为了不需要这样的调整工序,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310042号公报)中,提出了电动阀用的内螺纹部件的一体成形方法。
即,如图19所示,专利文献1的螺纹部件的一体成形方法公开有如下嵌入成形方法,即,通过嵌入成形来使由内螺纹衬套202与导向部件204构成的内螺纹部件200成为一体。
如图20所示,该专利文献1的嵌入成形方法中,金属模具206分为上金属模具208与下金属模具210,并在这些上金属模具208与下金属模具210之间设有分割金属模具211。
而且,在下金属模具210上形成有固定销安装孔212,而在该固定销安装孔212上形成有键突条214。
而且,通过使固定销安装孔212的键突条214与形成于固定销216的键槽222嵌合,来将固定销216固定于下金属模具210的固定销安装孔212。
该状态下,以与固定销216的外螺纹218配合的方式,旋入内螺纹衬套202的内螺纹220,而将内螺纹衬套202安装在固定销216上。
由此,能够以使内螺纹衬套202的螺纹切削开始位置与导向部件204的闭阀限制限位器224的成形用凹部226位置对应的方式,将内螺纹衬套202配置在金属模具206内。
而且,通过在形成于金属模具206内的腔室228内注射成形熔融树脂,来利用嵌入成形使由内螺纹衬套202与导向部件204构成的内螺纹部件200成为一体。
由此,导向部件204的闭阀限制限位器224与内螺纹衬套202的螺纹切削开始位置(闭阀位置)恒定,从而不需要将转子的限位器位置与闭阀位置调整为恒定的位置的工序。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31004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29198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62938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嵌入成形方法中,下金属模具210的固定销安装孔212的键突条214与形成于固定销216的键槽222嵌合,而需要将固定销216固定在金属模具206内。
另外,以与固定销216的外螺纹218配合的方式,旋入内螺纹衬套202的内螺纹220,而需要在固定销216上安装内螺纹衬套202。
因此,需要将固定销216固定在金属模具206内、需要在固定销216上安装内螺纹衬套202、并需要将两个部件(固定销216、内螺纹衬套202)组装入金属模具206内,从而需要繁琐的工序,并花费劳力,从而也增加成本。
另外,当将内螺纹衬套202的内螺纹220组装于固定销216的外螺纹218时,并且在嵌入成形结束后、将内螺纹衬套202的内螺纹220从固定销216的外螺纹218拆卸时,由于是螺纹配合,从而这些组装、拆卸作业花费时间与劳力。
并且,与组装一个部件时相比,部件本身的公差、配合公差需要相当于两个部件大小,从而完成时的尺寸稳定性变差,而无法对正确的流量进行控制。
另外,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291985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螺纹部件的嵌入成形方法,通过在金属模具侧设置键突条、在螺纹部件侧设置键槽,来进行找位,使螺纹切削开始位置与限位器的位置对应,从而通过嵌入成形来制造螺纹部件。
该专利文献2的制造方法中,在进行了找位的情况下,受到螺纹部件的全长的偏差的影响,从而有可能在闭阀限制限位器与全闭限位器的抵接部的接触一方上产生偏差。
并且,专利文献2的制造方法中,外螺纹部件与内螺纹部件这两个部件通过这样的嵌入成形来制造。因此,在由通过这样的嵌入成形来制造的外螺纹部件与内螺纹部件构成的进给丝杠定位构造的情况下,是两个部件的组合,从而无法实现正确的找位精度。
然而,以往,在这种具备由永久磁铁构成的转子磁铁的电动阀、即流量控制阀中,规定的开阀度的流量根据规格来决定,为了实现该目的,需要将随机组装的转子的限位器位置与阀位置(闭阀位置、开阀位置)调整为恒定的位置。
在将这样的步进马达作为驱动部的促动器中,在具备使用进给丝杠的动作机构的情况下,通过使用限位器来限制转子的旋转,能够控制进给丝杠的驱动范围。
例如,在由于步进马达而动作的开闭机构中使用进给丝杠,但在关闭动作时,为了防止由螺纹的过度的旋转引起的连结,需要设置限位器(旋转限制机构)。并且,为了通过步进马达进行正确的开闭动作,必须在螺纹紧固时正确地进行找位。
因此,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291985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62938号公报)等中,提出了各种进给丝杠的定位构造。
图21是这样的以往的螺纹进给机构300的内螺纹部件304的纵剖视图,图22是图21的A方向的端面图,图23是对以往的螺纹进给机构300的动作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图24是图23的螺纹进给机构300的螺纹紧固时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21、图23所示,螺纹进给机构300由外螺纹部件302与内螺纹部件304构成。
而且,内螺纹部件304具备大致筒状的内螺纹主体306,在该内螺纹主体306的内部,嵌合有在内周侧形成有内螺纹308的筒状的内螺纹衬套310。另外,如图21、图22所示,在形成于内螺纹主体306的一端侧的凸缘312上,以向外侧突出设置的方式形成有内螺纹侧限位器314。
另一方面,如图23所示,外螺纹部件302为大致圆柱形状,其具有大径的基端部316、与形成于该基端部316的前端的凸缘318。另外,在凸缘318的前端侧,具有插入内螺纹主体306的内周的小径部320。并且,在小径部320的前端侧的外周,形成有与内螺纹衬套310的内螺纹308螺纹结合的外螺纹322。
而且,在外螺纹部件302的凸缘318上形成有外螺纹侧限位器324,该外螺纹侧限位器324以向前端侧突出设置的方式形成。
在像这样构成的螺纹进给机构300中,利用未图示的步进马达,使内螺纹部件304如图23的箭头B所示地旋转,由此使形成于外螺纹部件302的前端的外螺纹322、与形成于内螺纹部件304的内螺纹衬套310的内螺纹308螺纹结合。
由此,通过使内螺纹部件304沿图23的箭头C方向移动,例如,在电动阀等控制阀中,控制流量。
而且,如图24所示,当螺纹紧固时、例如闭阀时,为了防止由螺纹的过度的旋转引起的连结,在外螺纹部件302与内螺纹部件304连结之前,使外螺纹部件302的外螺纹侧限位器324与内螺纹部件304的内螺纹侧限位器314抵接,来限制螺纹进给机构300的驱动范围。
然而,在以往的螺纹进给机构的制造方法中,螺纹驱动范围的设定为,在手动地调整作为进给丝杠的外螺纹部件302的外螺纹322、内螺纹部件304的内螺纹308的螺纹位置的状态下,组装限位器部。
因此,在这样的以往的螺纹进给机构300中,在外螺纹部件302的外螺纹侧限位器324、与内螺纹部件304的内螺纹侧限位器314的各自的限位器高度不适当的状态下进行组装的情况下,产生如下问题。
即,例如,如图25所示,当螺纹紧固时、例如闭阀时,在外螺纹部件302的外螺纹侧限位器324与内螺纹部件304的内螺纹侧限位器314的抵接距离R、即抵接面积小的情况下,耐久性降低,而反复使用则会由此导致外螺纹侧限位器324与内螺纹侧限位器314摩耗损伤。
由此,如图26所示,外螺纹部件302的外螺纹侧限位器324与内螺纹部件304的内螺纹侧限位器314成为没有抵接的状态,无法作为限位器而发挥功能,外螺纹部件302过度旋转,而成为连结状态,从而有螺纹进给机构300无法正常动作的可能性。
另外,在以不适当的状态进行组装的情况下,最初如图26所示,外螺纹部件302的外螺纹侧限位器324与内螺纹部件304的内螺纹侧限位器314成为没有抵接的状态,而无法作为限位器来发挥功能,内螺纹部件304过度旋转,而成为连结状态,从而也有螺纹进给机构300无法正常动作的情况。
并且,如图27所示,当螺纹紧固时、例如闭阀时,在外螺纹部件302的外螺纹侧限位器324与内螺纹部件304的内螺纹侧限位器314抵接之前,外螺纹部件302过度旋转,而成为连结状态,从而有螺纹进给机构300无法正常动作的可能性。
这样,在以往的螺纹进给机构300中,在以不适当的状态进行组装的情况下,螺纹的驱动范围有偏差,从而产生上述的那样的问题。
另外,在以往的螺纹进给机构300中,制作花费时间,构成具有找位机构的进给丝杠的部件件数多,需要复杂的工序,而成本也变高。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现状而提出的技术方案,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通过嵌入成形来使螺纹部件成为一体的嵌入成形方法、螺纹衬套的定位方法、以及具备通过嵌入成形方法来制造的螺纹部件的电动阀,即,能够以简单的操作,使螺纹衬套的螺纹部的规定的位置在金属模具内成为规定的位置,并以将转子的限位器位置与阀位置(闭阀位置、开阀位置)调整为恒定的位置的方式将螺纹衬套定位固定在金属模具内,并且,组装、拆卸作业不花费时间与劳力,完成时的尺寸稳定性良好,而能够对正确的流量进行控制。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通过嵌入成形来使螺纹部件成为一体的嵌入成形方法,该嵌入成形方法能够制造如下螺纹进给机构,即,当螺纹紧固时、例如闭阀时,外螺纹部件的外螺纹侧限位器与内螺纹部件的内螺纹侧限位器的抵接距离、即抵接面积总是恒定,不会由于外螺纹部件过度旋转而成为连结状态,能够使螺纹进给机构正常地动作,并且,部件件数少,不需要复杂的工序,还能够减少成本。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螺纹部件和具备形成于螺纹衬套的螺纹部件侧定位部的螺纹衬套,该螺纹部件由螺纹衬套与导向部件构成、并通过上述的嵌入成形方法来制造,螺纹部件侧定位部在上述的嵌入成形方法中使用。
本发明是为了实现上述那样的以往技术的课题以及目的而发明的,本发明的嵌入成形方法构成为,
通过嵌入成形而使由螺纹衬套与导向部件构成的螺纹部件成为一体,该螺纹部件用于螺纹进给机构,该螺纹进给机构构成为通过使外螺纹部件与内螺纹部件进行螺纹结合来限制外螺纹部件与内螺纹部件的相对的旋转角度,上述嵌入成形方法的特征在于,
使形成于上述金属模具侧的金属模具侧定位部与以与上述螺纹衬套的螺纹部的规定位置对应的方式形成于上述螺纹衬套的螺纹部件侧定位部嵌合,而将上述螺纹衬套配置在金属模具内,
通过向金属模具内注射熔融树脂,来利用嵌入成形使由上述螺纹衬套与导向部件构成的螺纹部件成为一体。
另外,本发明的螺纹衬套的定位方法是在嵌入成形方法中将上述螺纹衬套定位配置在金属模具内方法,
该嵌入成形方法是通过嵌入成形而使由螺纹衬套与导向部件构成的螺纹部件成为一体,该螺纹部件用于螺纹进给机构,该螺纹进给机构构成为通过使外螺纹部件与内螺纹部件进行螺纹结合来限制外螺纹部件与内螺纹部件的相对的旋转角度,上述螺纹衬套的定位方法的特征在于,
使形成于上述金属模具侧的金属模具侧定位部与以与上述螺纹衬套的螺纹部的规定位置对应的方式形成于上述螺纹衬套的螺纹部件侧定位部嵌合,而将上述螺纹衬套配置在金属模具内。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螺纹部件是由螺纹衬套与导向部件构成的螺纹部件,其用于电动阀,并用于螺纹进给机构,该螺纹进给机构构成为通过使外螺纹部件与内螺纹部件进行螺纹结合而使阀体相对于阀座接近、离开。
通过像这样构成,使形成于金属模具侧的金属模具侧定位部与以与螺纹衬套的螺纹部的规定位置对应的方式形成于螺纹衬套的螺纹部件侧定位部嵌合,从而能够将螺纹衬套配置在金属模具内。
因此,能够以简单的操作,使螺纹衬套的螺纹部的规定的位置在金属模具内成为规定的位置,并以将转子的限位器位置与阀位置(闭阀位置、开阀位置)调整为恒定的位置的方式将螺纹衬套定位固定在金属模具内,并且,组装、拆卸作业不会花费时间与劳力,从而能够减少成本。
另外,由于仅利用形成于金属模具侧的金属模具侧定位部与形成于螺纹衬套的螺纹部件侧定位部即可,从而与专利文献1相比,部件件数少。其结果,通过向金属模具内注射熔融树脂,来利用嵌入成形使由螺纹衬套与导向部件构成的螺纹部件成为一体,此时,完成时的尺寸稳定性良好,由此,能够提供例如可对正确的流量进行控制的电动阀。
即,例如,能够以使形成于导向部件的闭阀限位器的位置与螺纹衬套的螺纹部的规定位置对应的方式,正确地并且以简单的操作来在金属模具内进行定位。由此,能够将转子的限位器位置与闭阀位置调整为恒定的位置,从而能够提供可对正确的流量进行控制的电动阀。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金属模具侧定位部是形成于金属模具侧的突设部,上述螺纹部件侧定位部是与上述金属模具侧定位部的突设部对应地形成的切口。
通过像这样构成,仅使由形成于金属模具侧的突设部构成的金属模具侧定位部、以及由与金属模具侧定位部的突设部对应地形成的切口构成的螺纹部件侧定位部嵌合,能够以简单的操作,以使螺纹衬套的螺纹部的规定位置在金属模具内成为规定位置的方式、将螺纹衬套定位固定在金属模具内,并且,组装、拆卸作业不会花费时间与劳力。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金属模具侧定位部是形成于金属模具侧的切口,上述螺纹部件侧定位部是与上述金属模具侧定位部的切口对应地形成的突设部。
通过像这样构成,仅使由形成于金属模具侧的切口构成的金属模具侧定位部、以及由与金属模具侧定位部的切口对应地形成的突设部构成的螺纹部件侧定位部嵌合,能够以简单的操作,以使螺纹衬套的螺纹部的规定位置在金属模具内成为规定位置的方式、将螺纹衬套定位固定在金属模具内,并且,组装、拆卸作业不会花费时间与劳力。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螺纹部件是内螺纹部件,上述螺纹衬套是内螺纹衬套。
通过像这样构成,能够以使内螺纹衬套的螺纹部的规定的位置在金属模具内成为规定的位置的方式、将内螺纹衬套定位固定在金属模具内,并且,组装、拆卸作业不会花费时间与劳力,由此,能够将转子的限位器位置与阀位置(闭阀位置、开阀位置)调整为恒定的位置,从而能够提供可对正确的流量进行控制的电动阀。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形成于上述螺纹衬套的螺纹部件侧定位部形成为,上述螺纹衬套的螺纹部的规定位置以闭阀位置为基准。
通过像这样构成,能够以使形成于导向部件的闭阀限位器的位置与螺纹衬套的螺纹部的规定位置对应的方式,正确地并且以简单的操作来在金属模具内进行定位。由此,能够将转子的限位器位置与闭阀位置调整为恒定的位置,从而能够提供可对正确的流量进行控制的电动阀。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将通过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嵌入成形方法来制造的螺纹部件取出,
使用形成有与上述螺纹部件的螺纹部螺纹结合的螺纹部、与上述螺纹部件的限位器抵接的基准抵接面、以及基准刻度的螺纹检查夹具,
使上述螺纹检查夹具的螺纹部与上述取出的螺纹部件的螺纹部螺纹结合,而使螺纹检查夹具的基准抵接面与螺纹部件的限位器抵接,
从而根据上述螺纹部件的限位器与螺纹检查夹具的基准刻度的错开量,调整上述金属模具的位置,并进行嵌入成形。
通过像这样构成,使上述螺纹检查夹具的螺纹部与取出的螺纹部件的螺纹部螺纹结合,而使螺纹检查夹具的基准抵接面与螺纹部件的限位器抵接,从而根据螺纹部件的限位器与螺纹检查夹具的基准刻度的错开量,调整金属模具的位置,并进行嵌入成形。
因此,能够实现正确的找位精度,其结果,当螺纹紧固时、例如闭阀时,外螺纹部件的外螺纹侧限位器与内螺纹部件的内螺纹侧限位器的抵接距离、即抵接面积总是恒定,从而不会由于外螺纹部件过度旋转而成为连结状态,而能够使螺纹进给机构正常地动作。
并且,能够制造部件件数少、不需要复杂的工序而且也能够减少成本的螺纹进给机构。
另外,本发明的电动阀的特征在于,具备通过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嵌入成形方法来制造的螺纹部件。
另外,本发明的螺纹部件的特征在于,通过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嵌入成形方法来制造,由螺纹衬套与导向部件构成。
另外,本发明的螺纹衬套的特征在于,用于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嵌入成形方法,具备形成于上述螺纹衬套的螺纹部件侧定位部。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能够以简单的操作使螺纹衬套的螺纹部的规定的位置在金属模具内成为规定的位置,并能够以将转子的限位器位置与阀位置(闭阀位置、开阀位置)调整为恒定的位置的方式将螺纹衬套定位固定在金属模具内,并且,组装、拆卸作业不会花费时间与劳力,从而能够减少成本。
另外,仅利用形成于金属模具侧的金属模具侧定位部与形成于螺纹衬套的螺纹部件侧定位部即可,从而与专利文献1相比,部件件数少。其结果,通过向金属模具内注射熔融树脂,利用嵌入成形来使由螺纹衬套与导向部件构成的螺纹部件成为一体,此时完成时的尺寸稳定性良好,由此,能够提供例如可对正确的流量进行控制的电动阀。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利用本发明的嵌入成形方法来制造的螺纹部件、而具备内螺纹部件的电动阀的开阀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2是图1的内螺纹部件的纵剖视图。
图3是说明本发明的嵌入成形方法的简要的金属模具的纵剖视图。
图4是对图3的形成于金属模具侧的金属模具侧定位部、与形成于内螺纹衬套上的螺纹部件侧定位部嵌合的状态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图5是对形成于金属模具侧的金属模具侧定位部、与形成于内螺纹衬套上的螺纹部件侧定位部的其它的实施例进行说明的简要俯视图。
图6是对本发明的其它的实施例的嵌入成形方法的简要进行说明的、对形成于金属模具侧的金属模具侧定位部、与形成于内螺纹衬套上的螺纹部件侧定位部嵌合的状态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螺纹进给机构的内螺纹部件的纵剖视图。
图8是图7的A方向的端面图。
图9是说明本发明的螺纹进给机构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螺纹进给机构的螺纹紧固时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对本发明的通过嵌入成形方法来制造螺纹进给机构100的内螺纹部件104的方法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12是对本发明的通过嵌入成形方法来制造螺纹进给机构100的内螺纹部件104的方法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13是对本发明的通过嵌入成形方法来制造螺纹进给机构100的内螺纹部件104的方法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14是对本发明的通过嵌入成形方法来制造螺纹进给机构100的内螺纹部件104的方法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15是对使用内螺纹检查夹具来检查本发明的螺纹进给机构100的内螺纹部件104的状态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16是对使用内螺纹检查夹具来检查本发明的螺纹进给机构100的内螺纹部件104的状态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17是对使用内螺纹检查夹具来检查本发明的螺纹进给机构100的内螺纹部件104的状态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18是对本发明的通过嵌入成形方法来制造螺纹进给机构100的内螺纹部件104的方法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19是说明以往的螺纹部件的一体成形方法的内螺纹部件的纵剖视图。
图20是说明以往的螺纹部件的一体成形方法的金属模具的纵剖视图。
图21是以往的螺纹进给机构300的内螺纹部件304的纵剖视图。
图22是图21的A方向的端面图。
图23是对以往的螺纹进给机构300的动作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24是图23的螺纹进给机构300的螺纹紧固时的局部放大图。
图25是图23的螺纹进给机构300的螺纹紧固时的局部放大图。
图26是图23的螺纹进给机构300的螺纹紧固时的局部放大图。
图27是图23的螺纹进给机构300的螺纹紧固时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10—电动阀,12—阀主体,14—阀室,16—第一配管部件,18—第二配管部件,20—阀座,22—阀口,24—内螺纹部件,24b—嵌合部,26—间隔壁,28—转子室,30—端部,31—突设部,32—固定金属件,33—切口,34—主流路,36—针阀,36a—扩径部,36b—上端部,38—插通孔,40—导向部件,40a—导向部,50—内螺纹衬套,50a—内螺纹,50b—阶梯部,51—切口,52—转子轴,53—突设部,54—外螺纹部,54a—外螺纹,56—针阀插通孔,58—转子磁铁,58a—嵌合部,60—开阀限位器,62—开阀限位器,64—闭阀限位器,66—闭阀限位器,68—金属件,72—螺旋弹簧,74—外壳,76—驱动部,78—线圈,80—金属模具,82—左侧滑动金属模具,84—右侧滑动金属模具,86—固定用金属模具,88—可动金属模具,90—腔室,90a—腔室,90b—腔室,90c—腔室,92—浇口,100—螺纹进给机构,102—外螺纹部件,104—内螺纹部件,106—内螺纹主体,108—内螺纹,110—内螺纹衬套,112—凸缘,112a—突设部,112b—突设部,114a—内螺纹侧限位器,114b—全开限位器,116—基端部,118—凸缘,120—小径部,122—外螺纹,124—外螺纹侧限位器,140—嵌入成形模具,141—可动模具,141a—上金属模具,141b—下金属模具,142—滑动金属模具,142a—上金属模具,142b—下金属模具,144—固定侧金属模具,146—螺纹金属模具,148—腔室,150—插入孔,152—内螺纹形成部,154—腔室空间,160—内螺纹检查夹具,162—内螺纹检查夹具主体,164—小径部,166—外螺纹,168—端部,170—刻度,170a—中心线,200—内螺纹部件,202—内螺纹衬套,204—导向部件,206—金属模具,208—上金属模具,210—下金属模具,211—分割金属模具,212—固定销安装孔,214—键突条,216—固定销,218—外螺纹,220—内螺纹,222—键槽,224—闭阀限制限位器,226—成形用凹部,228—腔室,300—螺纹进给机构,302—外螺纹部件,304—内螺纹部件,306—内螺纹主体,308—内螺纹,310—内螺纹衬套,312—凸缘,314—内螺纹侧限位器,316—基端部,318—凸缘,320—小径部,322-外螺纹,324-外螺纹侧限位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实施例)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图1是作为利用本发明的嵌入成形方法制造的螺纹部件、而具备内螺纹部件的电动阀的开阀状态的纵剖视图,图2是图1的内螺纹部件的纵剖视图,图3是说明本发明的嵌入成形方法的简要的金属模具的纵剖视图,图4是对图3的形成于金属模具侧的金属模具侧定位部、与形成于内螺纹衬套的螺纹部件侧定位部嵌合的状态进行说明的立体图,图5是对形成于金属模具侧的金属模具侧定位部、与形成于内螺纹衬套的螺纹部件侧定位部的其它的实施例进行说明的简要俯视图。
图1中,符号10整体表示具备利用本发明的嵌入成形方法制造的内螺纹部件24的电动阀。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电动阀10具备阀主体12,在阀主体12内形成有阀室14。而且,以与该阀室14连通的方式安装有作为入口接头的第一配管部件16、以及作为出口接头的第二配管部件18。
另外,在第一配管部件16的上部,且在阀主体12上固定有阀座20,在该阀座20上设有阀口22。
并且,内螺纹部件24具备导向部件40,在该导向部件40的下端,形成有与阀座20嵌合的嵌合部24b,通过使导向部件40的嵌合部24b与阀座20嵌合,来将内螺纹部件24固定于阀座20。由此,在阀主体12内,固定有内螺纹部件24。
另外,在导向部件40的嵌合部24b的上方以一定间隔分离地形成有间隔壁26,该间隔壁26将阀室14与转子室28间隔开,通过使该间隔壁26的端部30与阀主体12的内壁嵌合,来将导向部件40固定在阀主体12内。
并且,通过将固定金属件32嵌合在阀主体12的上端部,从而将导向部件40固定于阀主体12。
此外,该实施例中,使用固定金属件32来将导向部件40固定于阀主体12,但例如也可以利用熔敷、焊接、粘结、铆接加工等公知的固定方法,来将导向部件40固定于阀主体12。
另一方面,在该导向部件40的嵌合部24b与间隔壁26之间,形成有主流路34,在间隔壁26上,形成有供针阀36插通的插通孔38。
另外,在该间隔壁26的上部,延伸设置有大致筒状的导向部40a,在导向部件40的导向部40a上,固定有在内周形成有内螺纹50a的大致圆筒形状的内螺纹衬套50。以与该内螺纹衬套50的内螺纹50a啮合的方式,旋装有外螺纹部54的外螺纹54a,该外螺纹部54形成于转子轴52的下端。
在形成于该转子轴52的针阀插通孔56中插通针阀36,利用形成于针阀36的基端部的扩径部36a,来防止针阀36的脱落。
另外,在转子轴52的上端的外周,通过嵌合部58a嵌合有由永久磁铁构成的大致圆筒形的转子磁铁58。在该转子磁铁58的下端向内周方向突出设置有开阀限位器60,在导向部件40的导向部40a的上端向外周方向突出设置有开阀限位器62,开阀时,通过使该转子磁铁58的开阀限位器60与开阀限位器62抵接,来实现限位器的功能。
同样,在转子轴52的上端向外周方向突出设置有闭阀限位器64,在导向部件40的导向部40a上端形成有闭阀限位器66,闭阀时,通过使闭阀限位器66与闭阀限位器64抵接,来实现限位器的功能。
另外,在转子轴52的上部,弹簧支架金属件68与转子轴52的上端嵌合,并且,在形成于针阀36的基端部的扩径部36a的上方,安装有弹簧支架70。而且,在这些弹簧支架金属件68与弹簧支架70之间安装有压缩状态的螺旋弹簧72,螺旋弹簧72以使针阀36向阀座20的方向突出的方式对其施力。
此外,如图1所示,针阀36的扩径部36a的上端部36b设定为与弹簧支架70的接触面积小。
即,摩擦力矩小,且摩擦阻力减少。
并且,在阀主体12的上部,通过熔敷等固定有有底筒形状的外壳74,在该外壳74的内部,容纳有由这些转子磁铁58等构成的驱动部76,并且,在外壳74的内部形成有转子室28。
另外,如图1所示,在外壳74的外周安装有线圈78。
对于像这样构成的电动阀10而言,在图1的开阀状态下,由于线圈78而产生进给脉冲,因此转子磁铁58旋转,转子轴52、针阀36与该转子磁铁58一起一体旋转,转子轴52的外螺纹部54的外螺纹54a与内螺纹衬套50的内螺纹50a啮合而进行引导,从而针阀36向上方移动。由此,针阀36的下端与阀座20的阀口22分离,而成为开阀状态。
此时,随着转子磁铁58的旋转,转子磁铁58的开阀限位器60在开阀时与在导向部件40的导向部40a的上端向外周方向突出设置的开阀限位器62抵接,从而限制上方位置。
而且,从该状态开始,由于线圈78而产生相反的进给脉冲,因此转子磁铁58向相反方向旋转,转子轴52、针阀36与该转子磁铁58一起一体旋转,转子轴52的外螺纹部54的外螺纹54a与内螺纹衬套50的内螺纹50a啮合而进行引导,从而针阀36向下方移动。由此,针阀36的下端与阀座20的阀口22抵接,而成为闭阀状态。
此时,随着转子磁铁58的旋转,在转子轴52的上端向外周方向突出设置的闭阀限位器64在闭阀时与在导向部件40的导向部40a上端形成有闭阀限位器66抵接,从而限制上方位置。
然而,在像这样构成的电动阀10中,为了控制正确的流量,当成为闭阀状态时,向外周方向突出设置于转子轴52的上端的闭阀限位器64与形成于导向部件40的导向部40a上端的闭阀限位器66抵接,在该状态下,转子轴52的外螺纹部54的外螺纹54a与内螺纹衬套50的内螺纹50a需要位于规定的位置。
因此,在内螺纹部件24上,需要使形成于导向部件40的导向部40a上端的闭阀限位器66的位置、与内螺纹衬套50的内螺纹50a的规定位置、例如螺纹切削开始位置以正确地对应的方式进行配置。
因此,本发明的嵌入成形方法中,使用如下所述的嵌入成形。
以下,基于图3~图4对本发明的嵌入成形方法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嵌入成形方法中,金属模具80具备左右一对的左侧滑动金属模具82与右侧滑动金属模具84,在这些左侧滑动金属模具82与右侧滑动金属模具84之间的上部,配置有固定用金属模具86。
另一方面,在这些左侧滑动金属模具82与右侧滑动金属模具84之间的下部,配置有可动金属模具88。
而且,在这些金属模具之间,形成有腔室90,该腔室90形成有与导向部件40的导向部40a对应的腔室90a、与导向部件40的间隔壁26对应的腔室90b、以及与导向部件40的嵌合部24b对应的腔室90c。
如图3~图4所示,在金属模具侧、即固定用金属模具86上,且在与内螺纹衬套50的内螺纹50a的上部的阶梯部50b嵌合的部分,如图4所示地形成有构成金属模具侧定位部的大致半圆形状的突设部31。
另一方面,在内螺纹衬套50上,以与内螺纹衬套50的内螺纹50a的规定的位置对应的方式形成有大致半圆形状的凹陷形状的切口51,该切口51构成螺纹部件侧定位部。
此外,该实施例中,固定用金属模具86的突设部31、内螺纹衬套50的切口51为大致半圆形状,但该形状没有特别限定,能够适当地变更为矩形形状、三角形、多边形等。
而且,形成于固定用金属模具86的突设部31是形成于金属模具侧的金属模具侧定位部,形成于内螺纹衬套50的切口51是螺纹部件侧定位部,以使突设部31与切口51嵌合的方式在金属模具80内配置内螺纹衬套50。
该情况下,作为使形成于固定用金属模具86的突设部31与形成于内螺纹衬套50的切口51嵌合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手作业来进行配置,也可以例如使用机器人来进行配置。
该状态下,经由浇口92向金属模具80内注射熔融树脂,由此通过嵌入成形来使由内螺纹衬套50与导向部件40构成的内螺纹部件24成为一体。
该情况下,对于以与内螺纹衬套50的内螺纹50a的规定的位置对应的方式形成在内螺纹衬套50上形成的切口51而言,例如,切口51的位置形成为从内螺纹衬套50的内螺纹50a的螺纹切削开始位置成为规定的位置(例如,规定的角度位置关系)即可。
即,在内螺纹部件24上,以成为闭阀位置基准的方式,来形成在内螺纹衬套50上形成的切口51、以及在固定用金属模具86上形成的突设部31即可,以使形成于导向部件40的导向部40a上端的闭阀限位器66的位置、与内螺纹衬套50的内螺纹50a的规定位置、例如螺纹切削开始位置成为规定的位置关系。
通过像这样构成,在闭阀状态下,闭阀时,向外周方向突出设置于转子轴52的上端的闭阀限位器64与形成于导向部件40的导向部40a上端的闭阀限位器66抵接,在该状态下,针阀36的下端与阀座20的阀口22抵接,成为闭阀状态,从而能够提供可对正确的流量进行控制的电动阀。
即,能够正确地并且以简单的操作来在金属模具内以形成于导向部件40的闭阀限位器的位置、与内螺纹衬套50的内螺纹50a的规定的位置对应的方式进行定位。由此,能够将转子的限位器位置与闭阀位置调整在恒定的位置上,从而能够提供可对正确的流量进行控制的电动阀。
另外,形成于固定用金属模具86的突设部31是形成于金属模具80的侧的金属模具侧定位部,形成于内螺纹衬套50的切口51是螺纹部件侧定位部,使突设部31与切口51嵌合,从而能够在金属模具80内配置内螺纹衬套50。
因此,以简单的操作便使内螺纹衬套50的内螺纹50a的规定的位置在金属模具80内成为规定的位置,能够以将转子的限位器位置与阀位置(闭阀位置、开阀位置)调整为恒定的位置的方式,将内螺纹衬套50定位固定在金属模具80内,并且,组装、拆卸作业不花费时间与劳力,从而能够减少成本。
另外,形成于固定用金属模具86的突设部31是形成于金属模具80侧的金属模具侧定位部,形成于内螺纹衬套50的切口51是螺纹部件侧定位部,仅设置突设部31与切口51即可,与专利文献1相比,部件件数少。其结果,通过向金属模具内注射熔融树脂,而利用嵌入成形来使由内螺纹衬套50与导向部件40构成的内螺纹部件24成为一体,此时,完成时的尺寸稳定性良好,由此,能够提供可对正确的流量进行控制的电动阀。
此外,该实施例中,以成为闭阀位置基准的方式,来形成在内螺纹衬套50上形成的切口51、以及在固定用金属模具86上形成的突设部31,以使形成于导向部件40的导向部40a上端的闭阀限位器66的位置、与内螺纹衬套50的内螺纹50a的规定位置(螺纹切削开始位置)成为规定的位置关系,但也可以以开阀位置为基准。
即,在内螺纹部件24上,以成为开阀位置基准的方式,来形成在内螺纹衬套50上形成的切口51、以及在固定用金属模具86上形成的突设部31即可,以使向外周方向突出设置于导向部件40的导向部40a的上端的开阀限位器62的位置、与内螺纹衬套50的内螺纹50a的规定位置、例如螺纹切削终端位置成为规定的位置关系。
另外,该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形成于内螺纹衬套50的切口51、以及形成于固定用金属模具86的突设部31分别形成一个,但也可以分别形成多个。
例如,也可以如图5(A)所示,以中心角度α成为180°的方式,分别形成两个形成于内螺纹衬套50的切口51、以及两个形成于固定用金属模具86的突设部31。
另外,如图5(B)所示,以中心角度α成为与120°相等的方式,分别形成三个形成于内螺纹衬套50的切口51、以及三个形成于固定用金属模具86的突设部31,由此使内螺纹衬套50与固定用金属模具86的对位变得准确。
此外,在图5(A)、图5(B)的情况下,通过使这些多个切口51与突设部31分别大小不同、或分别形成为不同形状、又或者适当地组合这些部件,能够防止螺纹切削开始位置与闭阀限位器66的位置关系错开的可能性,在脉冲控制中位置与脉冲的关系不会错开,因而较为理想。
该情况下,在图5(A)所示的实施例中,表示了这些多个切口51与突设部31为不同的形状的情况,在图5(B)所示的实施例中,表示了这些多个切口51与突设部31分别为大小不同的情况。
并且,该情况下,如图5(C)所示,通过如中心角度α、β、γ那样地分别设置三个形成于内螺纹衬套50的切口51、以及三个形成于固定用金属模具86的突设部31,来限制嵌合状态,从而不会搞错对位,使内螺纹衬套50与固定用金属模具86的对位变得更加准确。
此外,图5中,仅图示了形成于内螺纹衬套50的切口51,但与这些内螺纹衬套50的切口51的位置、形状对应地来在固定用金属模具86上形成突设部31即可。
(实施例2)
图6是对本发明的其它的实施例的嵌入成形方法的简要进行说明的、对形成于金属模具侧的金属模具侧定位部、与形成于内螺纹衬套的螺纹部件侧定位部嵌合的状态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该实施例的嵌入成形方法是与实施例1所示的嵌入成形方法基本相同的结构,对于相同的构成部件赋予相同的符号,而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该实施例的嵌入成形方法中,如图6所示,在金属模具侧、即固定用金属模具86上,且在与内螺纹衬套50的内螺纹50a的上部的阶梯部50b嵌合的部分,如图6所示地形成有构成金属模具侧定位部的大致三角形形状的凹陷形状的切口33。
另一方面,在内螺纹衬套50上,以与内螺纹衬套50的内螺纹50a的规定的位置对应的方式形成有构成螺纹部件侧定位部的近似三角形形状的突设部53。
此外,该实施例中,固定用金属模具86的切口33、内螺纹衬套50的突设部53形成为近似三角形形状,但该形状没有特别限定,能够适当地变更为近似半圆形状、矩形形状、多边形等。
通过像这样构成,对于由形成于金属模具侧的切口33构成的金属模具侧定位部、由与金属模具侧定位部的切口33对应地形成的突设部53构成的螺纹部件侧定位部,仅使金属模具侧定位部与螺纹部件侧定位部嵌合,就能够以简单的操作,以使内螺纹衬套50的内螺纹50a的规定的位置在金属模具内成为规定的位置的方式、将内螺纹衬套50定位固定于金属模具内,并且,组装、拆卸作业不会花费时间与劳力。
(实施例3)
图7是本发明的螺纹进给机构的内螺纹部件的纵剖视图,图8是图7的A方向的端面图,图9是说明本发明的螺纹进给机构的动作的示意图,图10是图9的螺纹进给机构的螺纹紧固时的局部放大图。
图7~图10中,符号100整体表示本发明的螺纹进给机构。
如图7、图9所示,螺纹进给机构100由外螺纹部件102与内螺纹部件104构成。
而且,内螺纹部件104具备大致筒状的内螺纹主体106,在该内螺纹主体106的内部,嵌合有在内周侧形成有内螺纹108的筒状的内螺纹衬套110。另外,如图7、图8所示,在形成于内螺纹主体106的一端侧的凸缘112的外侧以大致扇形状突出设置的突设部112a上,以向外侧突出设置的方式形成有内螺纹侧限位器114a。并且,如图7、图8所示,在形成于内螺纹主体106的一端侧的凸缘112的外侧以大致扇形状突出设置的突设部112b上,形成有全开限位器114b。
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外螺纹部件102为大致圆柱形状,其具备大径的基端部116与形成于该基端部116的前端的凸缘118。另外,在凸缘118的前端侧,具备插入内螺纹主体106的内周的小径部120。并且,在小径部120的前端侧的外周,形成有与内螺纹衬套110的内螺纹108螺纹结合的外螺纹122。
而且,在外螺纹部件102的凸缘118上,形成有以向前端侧突出设置的方式形成的外螺纹侧限位器124。
在像这样构成的螺纹进给机构100中,利用未图示的步进马达,来如图9的箭头B所示地使内螺纹部件104旋转,从而将形成于外螺纹部件102的前端的外螺纹122与形成于内螺纹部件104的内螺纹衬套110的内螺纹108螺纹结合。
由此,通过使内螺纹部件104沿图9的箭头C方向移动,从而例如在电动阀等控制阀中,控制流量。
顺便对以往的螺纹进给机构300进行说明,如图25所示,当螺纹紧固时、例如闭阀时,在外螺纹部件302的外螺纹侧限位器324与内螺纹部件304的内螺纹侧限位器314的抵接距离R、即抵接面积小的情况下,耐久性降低,由于反复的使用而导致外螺纹侧限位器324与内螺纹侧限位器314摩耗损伤。
由此,如图26所示,外螺纹部件302的外螺纹侧限位器324与内螺纹部件304的内螺纹侧限位器314成为没有抵接的状态,而无法作为限位器来发挥功能,外螺纹部件302过度旋转,而成为连结状态,从而有螺纹进给机构300无法正常动作的可能性。
另外,在以不适当的状态进行组装的情况下,最初如图26所示,外螺纹部件302的外螺纹侧限位器324与内螺纹部件304的内螺纹侧限位器314成为没有抵接的状态,而无法作为限位器来发挥功能,内螺纹部件304过度旋转,而成为紧固状态,从而也有螺纹进给机构300无法正常动作的情况。
并且,如图27所示,当螺纹紧固时、例如闭阀时,在外螺纹部件302的外螺纹侧限位器324与内螺纹部件304的内螺纹侧限位器314抵接之前,外螺纹部件302过度旋转,而成为连结状态,从而有螺纹进给机构300无法正常动作的可能性。
因此,本发明中,如下述的实施例4所述,通过嵌入成形方法来制造本发明的螺纹进给机构100的内螺纹部件104。
(实施例4)
图11是对本发明的通过嵌入成形方法来制造螺纹进给机构100的内螺纹部件104的方法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图15是对本发明的使用内螺纹检查夹具来检查螺纹进给机构100的内螺纹部件104的状态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图16是对本发明的使用内螺纹检查夹具来检查螺纹进给机构100的内螺纹部件104的状态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图17是对本发明的使用内螺纹检查夹具来检查螺纹进给机构100的内螺纹部件104的状态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图18是对通过嵌入成形方法来制造本发明的螺纹进给机构100的内螺纹部件104的方法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11、图18中,符号140整体表示通过嵌入成形方法来制造本发明的螺纹进给机构100的内螺纹部件104的嵌入成形模具。
如图11、图18所示,嵌入成形模具140由可动侧的可动模具141、滑动金属模具142、以及固定侧的固定侧金属模具144构成。另外,可动模具141具有螺纹金属模具146。
而且,滑动金属模具142能够分离为上下一对的上金属模具142a与下金属模具142b,在通过关闭上金属模具142a与下金属模具142b而形成的腔室148内,且在规定的位置上配置有预先成形的内螺纹衬套110。
另外,可动模具141能够分离为上下一对的上金属模具141a与下金属模具141b,在通过关闭上金属模具141a与下金属模具141b而形成的插入孔150内,利用未图示的驱动机构,能够使螺纹金属模具146进出以及旋转。
并且,螺纹金属模具146形成有内螺纹形成部152,该内螺纹形成部152与形成于内螺纹部件104的内螺纹衬套110的内螺纹108对应。
使用像这样构成的嵌入成形模具140、通过嵌入成形方法来制造螺纹进给机构100的内螺纹部件104的方法如下述那样进行。
首先,如图11所示,在通过关闭滑动金属模具142的上金属模具142a与下金属模具142b而形成的腔室148内,在规定的位置上配置预先成形的金属制或者树脂制的内螺纹衬套110。此外,与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2相同,分别设有金属模具侧定位部与螺纹部件侧定位部,且金属模具侧定位部与螺纹部件侧定位部能够配置在金属模具内的规定的位置,但对此未图示。
而且,在通过关闭可动模具141的上金属模具141a与下金属模具141b而形成的插入孔150内,至规定的位置、并且以规定的旋转角度插入螺纹金属模具146。
该状态下,经由别的未图示的浇口向腔室空间154内注入熔融树脂,由此在内螺纹衬套110的外周侧,一体成形内螺纹主体106,从而成形内螺纹部件104。
而且,如图12的箭头所示,使可动侧的动侧的可动模具141、滑动金属模具142、以及螺纹金属模具146一体地向远离固定侧的固定侧金属模具144的方向移动。
该状态下,如图13的箭头所示,将滑动金属模具142的上金属模具142a与下金属模具142b分离。而且,将可动模具141的上金属模具141a与下金属模具141b分离,如图14的箭头所示,使螺纹金属模具146向远离滑动金属模具142的方向移动,而取出作为成形品的内螺纹部件104,但对此未图示。
而且,对于像这样暂且成形的内螺纹部件104,如图15~图17所示,如下所述地使用内螺纹检查夹具160来进行检查。
如图15所示,内螺纹检查夹具160形成有内螺纹检查夹具主体162与小径部164,该小径部164的直径比内螺纹检查夹具主体162的直径小、且相当于插入外螺纹部件102的内螺纹主体106的内周的小径部120。并且,在小径部164的前端侧的外周形成有外螺纹166,该外螺纹166相当于与内螺纹衬套110的内螺纹108螺纹结合的外螺纹部件102的外螺纹122。
而且,如图15的箭头所示,通过使内螺纹检查夹具160旋转,来使形成于内螺纹检查夹具160的前端的外螺纹166与形成于内螺纹部件104的内螺纹衬套110上的内螺纹108螺纹结合。
由此,如图16所示,设于内螺纹部件104的内螺纹侧限位器114a与内螺纹检查夹具160的内螺纹检查夹具主体162的端部168抵接。
该状态下,对形成于内螺纹检查夹具160的内螺纹检查夹具主体162上的刻度170的中心线170a与设于内螺纹部件104的内螺纹侧限位器114a的关系进行检查。
即,如图16所示,在设于内螺纹部件104的内螺纹侧限位器114a与内螺纹检查夹具160的刻度170的中心线170a一致的状态下,如图10所示,当螺纹紧固时、例如闭阀时,为了防止由螺纹的过度的旋转引起的连结,在外螺纹部件102与内螺纹部件104连结之前,外螺纹部件102的外螺纹侧限位器124与内螺纹部件104的内螺纹侧限位器114a抵接,而成为能够限制螺纹进给机构100的驱动范围的状态。
即,该状态下,如图7、图8所示,形成于内螺纹部件104的内螺纹衬套110的内螺纹108的螺纹切削开始位置P2相对于设于内螺纹部件104的内螺纹侧限位器114a的位置P1,其中心角度α为恒定的角度。
另外,该状态下,如图7、图8所示,形成于内螺纹部件104的内螺纹衬套110上的内螺纹108的螺纹切削开始高度位置Q2相对于设于内螺纹部件104的内螺纹侧限位器114a的高度位置Q1,其距离S为恒定的距离。
因此,该状态是螺纹金属模具146的插入位置以及旋转位置适当的状态。因此,保持原样的状态连续地进行嵌入成形即可。
与此相对,如图17所示,在设于内螺纹部件104的内螺纹侧限位器114a与内螺纹检查夹具160的刻度170的中心线170a不一致的状态下,是不适当的状态。因此,设于内螺纹部件104的内螺纹侧限位器114a与内螺纹检查夹具160的刻度170的中心线170a的位置错开的旋转刻度为T,如图18的箭头所示,通过以T的大小来调整螺纹金属模具146的旋转角度,能够使螺纹金属模具146的插入位置以及旋转位置成为适当的状态。
因此,只要是该状态便是螺纹金属模具146的插入位置以及旋转位置适当的状态。因此,保持原样的状态连续地进行嵌入成形即可。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上述实施例中,在形成于固定用金属模具86的突设部31与形成于内螺纹衬套50的切口51嵌合的情况下,需要从下方将内螺纹衬套50安装于固定用金属模具86,但将图3的金属模具上下相反地配置,为了容易将内螺纹衬套50安装于固定用金属模具86,也可以从下方将内螺纹衬套50安装于固定用金属模具86。
另外,图3的金属模具可以是所谓的横置型,也可以为多型腔金属模具。
并且,上述实施例中,作为螺纹部件,表示了使用内螺纹部件的实施例,但作为螺纹部件,也可以使用外螺纹部件等,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如下嵌入成形方法、螺纹衬套的定位方法、以及具有通过嵌入成形方法来制造的螺纹部件的电动阀,该嵌入成形方法通过嵌入成形而使由螺纹衬套与导向部件构成的螺纹部件成为一体,该螺纹部件用于电动阀、并用于通过螺纹结合外螺纹部件与内螺纹部件来使阀体相对于阀座接近、离开的螺纹进给机构。

Claims (20)

1.一种嵌入成形方法,该嵌入成形方法通过嵌入成形而使由螺纹衬套与导向部件构成的螺纹部件成为一体,该螺纹部件用于螺纹进给机构,该螺纹进给机构构成为通过使外螺纹部件与内螺纹部件进行螺纹结合来限制外螺纹部件与内螺纹部件的相对的旋转角度,上述嵌入成形方法的特征在于,
使形成于金属模具侧的金属模具侧定位部与以与上述螺纹衬套的螺纹部的规定位置对应的方式形成于上述螺纹衬套的螺纹部件侧定位部嵌合,而将上述螺纹衬套配置在金属模具内,
通过向金属模具内注射熔融树脂,来利用嵌入成形使由上述螺纹衬套与导向部件构成的螺纹部件成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金属模具侧定位部是形成于金属模具侧的突设部,上述螺纹部件侧定位部是与上述金属模具侧定位部的突设部对应地形成的切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金属模具侧定位部是形成于金属模具侧的切口,上述螺纹部件侧定位部是与上述金属模具侧定位部的切口对应地形成的突设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嵌入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螺纹部件是内螺纹部件,上述螺纹衬套是内螺纹衬套。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嵌入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螺纹部件是由螺纹衬套与导向部件构成的螺纹部件,其用于电动阀,并用于螺纹进给机构,该螺纹进给机构构成为通过使外螺纹部件与内螺纹部件进行螺纹结合来使阀体相对于阀座接近、离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嵌入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上述螺纹衬套的螺纹部件侧定位部形成为,上述螺纹衬套的螺纹部的规定位置以闭阀位置为基准。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嵌入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通过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嵌入成形方法来制造的螺纹部件取出,
使用形成有与上述螺纹部件的螺纹部螺纹结合的螺纹部、与上述螺纹部件的限位器抵接的基准抵接面、以及基准刻度的螺纹检查夹具,
使上述螺纹检查夹具的螺纹部与上述取出的螺纹部件的螺纹部螺纹结合,而使螺纹检查夹具的基准抵接面与螺纹部件的限位器抵接,
从而根据上述螺纹部件的限位器与螺纹检查夹具的基准刻度的错开量,调整上述金属模具的位置,并进行嵌入成形。
8.一种螺纹衬套的定位方法,是在嵌入成形方法中将上述螺纹衬套定位配置在金属模具内的方法,该嵌入成形方法是通过嵌入成形而使由螺纹衬套与导向部件构成的螺纹部件成为一体,该螺纹部件用于螺纹进给机构,该螺纹进给机构构成为通过使外螺纹部件与内螺纹部件进行螺纹结合来限制外螺纹部件与内螺纹部件的相对的旋转角度,上述螺纹衬套的定位方法的特征在于,
使形成于上述金属模具侧的金属模具侧定位部与以与上述螺纹衬套的螺纹部的规定位置对应的方式形成于上述螺纹衬套的螺纹部件侧定位部嵌合,而将上述螺纹衬套配置在金属模具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螺纹衬套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金属模具侧定位部是形成于金属模具侧的突设部,上述螺纹部件侧定位部是与上述金属模具侧定位部的突设部对应地形成的切口。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螺纹衬套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金属模具侧定位部是形成于金属模具侧的切口,上述螺纹部件侧定位部是与上述金属模具侧定位部的切口对应地形成的突设部。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螺纹衬套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螺纹部件是内螺纹部件,上述螺纹衬套是内螺纹衬套。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螺纹衬套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螺纹部件是由螺纹衬套与导向部件构成的螺纹部件,其用于电动阀,并用于螺纹进给机构,该螺纹进给机构构成为通过使外螺纹部件与内螺纹部件进行螺纹结合来使阀体相对于阀座接近、离开。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螺纹衬套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上述螺纹衬套的螺纹部件侧定位部形成为,上述螺纹衬套的螺纹部的规定位置以闭阀位置为基准。
14.一种电动阀,其特征在于,
具备通过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嵌入成形方法来制造的螺纹部件。
15.一种螺纹部件,其特征在于,
通过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嵌入成形方法来制造,由螺纹衬套与导向部件构成。
16.一种螺纹衬套,其特征在于,
在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嵌入成形方法中使用,具备形成于上述螺纹衬套的螺纹部件侧定位部。
17.一种电动阀,其特征在于,
具备通过权利要求8~13中任一项所述的螺纹衬套的定位方法来制造的螺纹部件。
18.一种螺纹部件,其特征在于,
通过权利要求8~13中任一项所述的螺纹衬套的定位方法来制造,由螺纹衬套与导向部件构成。
19.一种螺纹衬套,其特征在于,
在权利要求8~13中任一项所述的螺纹衬套的定位方法中使用,具备形成于上述螺纹衬套的螺纹部件侧定位部。
20.一种螺纹检查夹具,在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嵌入成形方法中使用,该螺纹检查夹具的特征在于,
形成有与通过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嵌入成形方法来制造的螺纹部件的螺纹部螺纹结合的螺纹部、与上述螺纹部件的限位器抵接的基准抵接面、以及基准刻度。
CN201210479052.2A 2011-12-07 2012-11-22 通过嵌入成形来使螺纹部件成为一体的嵌入成形方法 Active CN1031442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68073 2011-12-07
JP2011268073 2011-12-07
JP2012149170A JP5643261B2 (ja) 2011-12-07 2012-07-03 雌ネジ部材をインサート成形によって一体化するインサート成形方法
JP2012-149170 2012-07-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44243A true CN103144243A (zh) 2013-06-12
CN103144243B CN103144243B (zh) 2015-09-23

Family

ID=48542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79052.2A Active CN103144243B (zh) 2011-12-07 2012-11-22 通过嵌入成形来使螺纹部件成为一体的嵌入成形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44243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76068A (zh) * 2013-11-29 2015-06-03 株式会社Tgk 步进电机驱动式的控制阀
CN104676067A (zh) * 2013-11-29 2015-06-03 株式会社Tgk 步进电机驱动式的控制阀
CN105415703A (zh) * 2014-09-19 2016-03-23 磁震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材料饰件的结构、制造模具及其制造方法
CN106502315A (zh) * 2015-09-04 2017-03-15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壳体用部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10587929A (zh) * 2019-10-17 2019-12-20 宁波万盛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的自动脱螺纹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CN111331778A (zh) * 2018-12-19 2020-06-26 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 嵌入件与树脂材料的复合体的成形方法及成形装置
CN111561570A (zh) * 2019-02-14 2020-08-21 株式会社Tgk 电动阀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69936A (ja) * 1987-12-24 1989-07-05 T & K Internatl Kenkyusho:Kk 半導体素子の樹脂封止成形方法及び装置
JPH10263780A (ja) * 1997-03-27 1998-10-06 Kawaguchiko Seimitsu Kk ダイカスト用ノズル装置
CN101315136A (zh) * 2007-05-28 2008-12-03 株式会社不二工机 电动阀用转子中心体、转子进给丝杠以及转子的制造方法
CN101596766A (zh) * 2009-06-09 2009-12-09 蔡金福 一种塑料球阀的制作方法及其模具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69936A (ja) * 1987-12-24 1989-07-05 T & K Internatl Kenkyusho:Kk 半導体素子の樹脂封止成形方法及び装置
JPH10263780A (ja) * 1997-03-27 1998-10-06 Kawaguchiko Seimitsu Kk ダイカスト用ノズル装置
CN101315136A (zh) * 2007-05-28 2008-12-03 株式会社不二工机 电动阀用转子中心体、转子进给丝杠以及转子的制造方法
CN101596766A (zh) * 2009-06-09 2009-12-09 蔡金福 一种塑料球阀的制作方法及其模具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76068A (zh) * 2013-11-29 2015-06-03 株式会社Tgk 步进电机驱动式的控制阀
CN104676067A (zh) * 2013-11-29 2015-06-03 株式会社Tgk 步进电机驱动式的控制阀
CN104676068B (zh) * 2013-11-29 2018-06-15 株式会社Tgk 步进电机驱动式的控制阀
CN105415703A (zh) * 2014-09-19 2016-03-23 磁震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材料饰件的结构、制造模具及其制造方法
CN106502315A (zh) * 2015-09-04 2017-03-15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壳体用部件以及电子设备
US10394275B2 (en) 2015-09-04 2019-08-27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member for chassis
CN106502315B (zh) * 2015-09-04 2019-09-06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壳体用部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11331778A (zh) * 2018-12-19 2020-06-26 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 嵌入件与树脂材料的复合体的成形方法及成形装置
CN111561570A (zh) * 2019-02-14 2020-08-21 株式会社Tgk 电动阀
CN111561570B (zh) * 2019-02-14 2023-09-26 株式会社Tgk 电动阀
CN110587929A (zh) * 2019-10-17 2019-12-20 宁波万盛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的自动脱螺纹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CN110587929B (zh) * 2019-10-17 2023-08-08 宁波万盛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的自动脱螺纹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44243B (zh) 2015-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44243A (zh) 通过嵌入成形来使螺纹部件成为一体的嵌入成形方法
JP5695173B2 (ja) 雌ネジ部材をインサート成形によって一体化するインサート成形方法
CN101315136B (zh) 电动阀用转子中心体、转子进给丝杠以及转子的制造方法
US20090159043A1 (en) Throttle bod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8444904B2 (en) Resin gear
US7374710B2 (en) Insert molding apparatus and insert molding method
US8904999B2 (en) Resin gears and throttle devices
JP2012148448A (ja) インサート成形品の製造方法、インサートナット、ピン部材、及び、インサート成形品
CN102313061A (zh) 电动阀
CN103672131A (zh) 电子膨胀阀
CN101158324B (zh) 燃料喷射装置中的空气旁通装置
JP6025733B2 (ja) カム軸調節器のための制御弁
JP6512858B2 (ja) 繊維強化樹脂材料製筒状品、その射出成形金型、及び射出成形方法
CN105909439A (zh) 带有引导元件的阀组件
US9289958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resin-made roller shaft, molding die, and resin-made roller shaft
CN215983357U (zh) 电子膨胀阀
CN211288794U (zh) 一种改良型电子膨胀阀转子总成
JP6070242B2 (ja) インサート樹脂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JP4733171B2 (ja) 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US20110127693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rottle valves and throttle bodies
CN105492191A (zh) 用于制造人工晶状体的插入组件
US11679540B2 (en) Plasticizing device, injection molding apparatus, and three-dimensional shaping apparatus
CN203009751U (zh) 盖板式滚珠螺母
CN217898043U (zh) 一种汽车加热器的脉冲式燃油泵
CN102410394A (zh) 阴螺纹部件、电动阀及电动阀用阴螺纹部件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