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37350A - 多极的电开关 - Google Patents

多极的电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37350A
CN103137350A CN2012105016100A CN201210501610A CN103137350A CN 103137350 A CN103137350 A CN 103137350A CN 2012105016100 A CN2012105016100 A CN 2012105016100A CN 201210501610 A CN201210501610 A CN 201210501610A CN 103137350 A CN103137350 A CN 1031373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tmost point
switch
casket
sidewall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0161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37350B (zh
Inventor
Z.奥古斯塔
L.卡洛斯
P.姆尔特夫伊
F.穆西尔
P.奈曼
M.佩特拉塞克
D.瓦夫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AG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AG filed Critical Siemens AG
Publication of CN1031373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373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373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3735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02Housings; Casings; Bases; Mountings
    • H01H71/0207Mounting or assembl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circuit breaker
    • H01H71/0214Housing or casing lateral walls containing guiding grooves or special mounting fac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02Housings; Casings; Bases; Mountings
    • H01H71/02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housings or casings not concerning the mounting or assembly of the different internal parts
    • H01H71/0257Strength conside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02Housings; Casings; Bases; Mountings
    • H01H71/0207Mounting or assembl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circuit breaker
    • H01H71/0235Contacts and the arc extinguishing space inside individual separate cases, which are positioned inside the housing of the circuit break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20Interlocking, locking, or latching mechanisms
    • H01H9/26Interlocking, locking, or latching mechanisms for interlocking two or more switches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多极的电开关,它具有开关壳体且相应地具有用于该开关的每个电极的极匣,每个极匣分别具有用于转换相应的电极的电接触元件且所述极匣中的至少两个极匣以其侧壁并排相邻。按本发明,所述至少两个极匣之一的侧壁有第一空隙且相邻的极匣的侧壁有第二空隙,所述两个空隙至少局部地彼此对置且形成通道,通道的纵向方向平行于两个相邻的侧壁延伸,且连接体插入到所述通道中,该通道通过在所述一侧壁与连接体之间的形状配合的连接、且通过在所述相邻的侧壁与所述连接体之间的形状配合的连接在总体上在所述两个并排的极匣之间建立形状配合的连接。

Description

多极的电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极的电开关,该电开关相应地具有用于所述开关每个电极的极匣,其中每个极匣分别具有用于转换相应的电极的电接触元件,并且其中所述极匣中的至少两个极匣以其侧壁彼此并排相邻地处于开关壳体中。
背景技术
这样的多极的电开关比如从欧洲的专利文献EP 1 464 063 B1中得到公开。对于这种前面表明的电开关来说,极匣在空间上并排地布置,并且通过连接杆彼此相连接,所述连接杆垂直于侧壁地从所述极匣中延伸穿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说明一种多极的电开关,该开关具有特别大的机械的稳定性。
该任务按本发明通过一种具有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开关得到解决。所述按本发明的开关的有利的设计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得到说明。
而后按本发明规定,所述至少两个极匣之一的侧壁具有第一空隙并且所述相邻的极匣的侧壁具有第二空隙,所述两个空隙至少局部地彼此对置并且形成通道,所述通道的纵向方向平行于两个相邻的侧壁地延伸,并且连接体被推入到所述通道中,所述通道通过在所述一个侧壁与所述连接体之间的形状配合的连接并且通过在所述相邻的侧壁与所述连接体之间的形状配合的连接在总体上在所述两个并排的极匣之间建立形状配合的连接。
所述按本发明的开关的重要的优点在于,借助于所述按本发明设置的连接体可以在相邻的极匣之间建立起固定的连接,从而在出现较高的机械负荷的情况下—比如在出现通过所述开关的极匣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极匣流动的短路电流的情况下—可以将机械的力通过所述连接体分布到相邻的极匣上。换句话说,可以用所述按本发明提供的连接体来将机械的负荷分布到所述通过连接体彼此相连接起来的极匣上。
所述按本发明的开关的另一个重要的优点在于,可以进行简单的安装,因为所述用于连接极匣的连接体仅仅必须—沿着平行于所述有待连接的极匣的侧壁的方向—在中间插到所述有待连接的极匣的侧壁之间。
可以特别容易并且由此有利地在所述连接体与所述相邻的侧壁之间实现形状配合的连接,如果所述第一空隙、所述第二空隙以及所述连接体的朝向这两个空隙的外表面分别具有侧凹的话。
视为特别有利的是,所述第一空隙的形状与所述连接体的分配给第一空隙的外表面区段的形状互补,并且所述第二空隙的形状与所述连接体的分配给第二空隙的外表面区段的形状互补。为了能够不仅实现所述极匣相互间的连接、而且除此以外也能够使所述极匣与所述开关的其它部件相连接,视为有利的是,所述连接体具有穿孔,该穿孔平行于两个相邻的侧壁并且平行于所述通道的纵向方向地延伸。
优选一螺栓从所述穿孔中穿过,该螺栓将所述开关壳体的两个壳体部件彼此旋紧在一起。
视为有利的是,所述开关壳体具有下方的壳体部件,所述极匣装入到所述下方的壳体部件中,并且上方的壳体部件布置在所述下方的壳体部件上,并且通过所述从穿孔中穿过的螺栓与所述下方的壳体部件旋紧在一起。
为了保证相邻的极匣之间的均匀的力线通量,视为有利的是,所述两个相邻的极匣分别通过至少两个连接体彼此进行形状配合的连接,并且所述两个连接体的纵向方向平行地布置。
特别优选的是,所述两个相邻的极匣的侧壁通过所述连接体来保持间隔。
为了保证所述极匣的相互间的所限定的位置,视为有利的是,至少一个属于热磁触发机构的定位元件至少一同确定在两个相邻的极匣之间的相对位置。这样的定位元件优选地通过所述热磁触发机构的壳体的区段构成。所述定位元件优选地单构件地成形到所述壳体上。优选所述定位元件将所述两个相邻的极匣保持到预先给定的间距上。
除此以外,视为有利的是,所述热磁触发机构的壳体和/或所述开关壳体、比如所述开关壳体的下方的和/或上方的壳体部件具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中的至少一个加强筋优选处于所述下方的壳体部件中,并且优选横向于或者垂直于所述极匣的侧壁延伸。
除此以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安装多极的电开关的方法,对于该方法来说,相应地将极匣如此装入到所述开关的每个电极用的开关壳体中,使得所述极匣中的至少两个极匣以其侧壁彼此并排相邻。
按本发明,关于这样的方法规定,所述至少两个极匣之一的侧壁具有第一空隙,并且所述相邻的极匣的侧壁具有第二空隙,并且所述两个空隙至少局部地彼此对置地放置,并且形成一通道,该通道的纵向方向平行于所述两个相邻的侧壁延伸,并且将连接体插入到所述通道中,利用所述通道在所述一个侧壁与所述连接体之间建立形状配合的连接,并且在所述相邻的侧壁与所述连接体之间建立形状配合的连接,并且由此在总体上在所述两个并排的极匣之间建立形状配合的连接。
关于所述按本发明的方法的优点,参照上面结合所述按本发明的开关所作的解释,因为所述按本发明的方法的优点基本上相应于所述按本发明的开关的优点。
视为有利的是,所述连接体具有穿孔,该穿孔平行于所述两个相邻的侧壁并且平行于所述通道的纵向方向延伸,使一螺栓从所述穿孔中引导穿过,并且用该螺栓将所述开关壳体的两个壳体部件彼此旋紧在一起。
附图说明
下方借助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解释,附图示范性示出如下:
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三极的电开关的区段,其中可以看出所述开关的极匣布置在所述开关的开关壳体中,并且可以看出两个用于连接所述极匣的连接体的工作方式;
图2是可以用于将按图1的开关上的两个极匣连接起来的连接体用的一种实施例的详细图示;
图3是用于借助于螺栓在所述开关壳体的下方壳体部件与所述开关壳体的上方壳体部件之间进行连接的实施例,所述螺栓从在图2中示出的连接体中穿过;
图4是用于热磁的触发机构的壳体的形状设计的实施例,所述壳体的定位元件至少一同确定在相邻的极匣之间的相对位置或者位置;
图5是用于所述极匣的侧壁的构造的实施例,从而为了连接相邻的极匣而可以相应地使用两个连接体;并且
图6是用于所述开关壳体的下方壳体部件的构造的实施例,所述下方部件具有横向伸展的加强筋。
在附图中,为了简明起见,为相同的或者可比较的组件始终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附图标记列表
10     开关壳体;
11     壳体部件;
12     壳体部件;
20     极匣;
20a    前面的端部;
20b   后面的端部;
21     侧壁;
22     空隙;
23     侧凹区段;
24     导轨;
27     空隙;
30     极匣;
31     侧壁;
32     空隙;
40     极匣;
41     侧壁;
50     连接体;
51     外表面区段;
52     外表面区段;
54     穿孔;
60     连接体;
70     通道;
100   螺栓;
200   定位元件;
210   定位元件;
230   壳体;
240   热磁的触发机构;
300   壳体底部;
310   加强筋;
320   加强筋;
P       箭头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三极的电开关的部件或者说部件的区段。可以看出开关壳体10的一个区段,该开关壳体包括下方的壳体部件11。在所述下方的壳体部件11中有三个极匣20、30和40,所述三个极匣并排地布置并且彼此间具有预先给定的间距。
为了将所述三个极匣20、30、40彼此连接起来,尤其设置了两个连接体50和60。
图1示出,所述连接体50布置在极匣20与极匣30之间,并且将这两个极匣彼此连接起来。为了能够实现这种连接,在所述极匣20的侧壁21上设置了第一空隙22,连接体50嵌合到该第一空隙中。为了连接所述两个极匣20和30,所述连接体50与设置在所述极匣30的侧壁31中的第二空隙32共同作用。所述侧壁21中的第一空隙22和所述侧壁31中的第二空隙32彼此对置,从而通过所述两个空隙22和32形成通道70。
所述通道70平行于所述两个侧壁21和31地延伸,并且能够沿平行于所述两个侧壁21和31的方向推入所述连接体50。所述两个空隙22和32以及所述连接体50如此成形,从而通过所述连接体50在所述两个极匣20与30之间实现形状配合的连接。为了形成这种形状配合的连接,所述第一空隙22的形状与所述连接体50的分配给第一空隙22的外表面区段51的形状互补。不仅所述第一空隙22而且所述互补的外表面区段51都具有侧凹区域(Hinterschnittbereich),通过所述侧凹区域能够在所述两个部件之间实现形状配合的连接。
所述第二空隙32以相应的方式构造在所述所极匣30的侧壁31中。所述第二空隙也具有侧凹,所述侧凹能够使所述连接体50的分配给第二空隙32的外表面区段52在所述连接体50与所述极匣30之间建立形状配合的连接。
所述第一空隙22以及所述第二空隙32优选形成导轨,所述导轨彼此平行地定向,并且能够沿着轨道方向并且由此沿着所述通道70的纵向方向导引所述连接体50。
所述连接体60关于其两个外表面区段刚好与所述连接体50一样地成形。由此所述连接体60能够在极匣30与极匣40之间进行形状配合的连接,因为也在所述极匣30与40之间的接口上在所述侧壁中存在着空隙,所述连接体60的两个外表面区段可以形状配合地嵌合到所述空隙中。
所述两个连接体50和60的功能因而在于,在所述三个极匣20、30与40之间建立形状配合的连接,并且将这三个极匣以所定义的方式保持在间隔上。如果比如在出现短路电流的情况下有较大的机械的力作用于一个或者多个极匣,那么这个力就通过所述连接体50和60均匀地传递到所述极匣20、30和40上,并且由此也传递到所述开关壳体10上,从而实现特别大的稳定性。
图2详细地示出了一种用于所述连接体50的构造以及用于按图1的极匣20的侧壁21中的所属的空隙22的构造的实施例。可以看到,所述侧壁21具有侧凹区段23,所述侧壁21通过该侧凹区段形成导轨24,所述连接体50能够在该导轨中沿着箭头方向P移动。
为了能够在所述导轨24中进行形状配合的导引,所述连接体50的外表面区段51同样设有侧凹,该侧凹与所述侧凹区段23互补,并且由此与所述导轨24的形状互补。所述外表面区段51的构造比如可以相应于所述外表面区段52的构造,所述连接体50可以以所述外表面区段52嵌合到所述极匣30的侧壁31的第二空隙32中(比较一下图1)。
除此以外,图2示出了螺栓100,该螺栓从所述连接体50的穿孔54中引导穿过。利用该螺栓100,可以将在图1中示出的下方的壳体部件11与所述开关壳体10的在图1中未示出的上方的壳体部件旋紧在一起。
图3详细地示出了所述螺栓100的功能。可以看出,所述开关壳体10的下方的壳体部件11以及所述开关壳体的处于其之上的上方的壳体部件12。所述两个壳体部件11和12借助于所述螺栓100彼此旋紧在一起。在图3中可以看出,所述螺栓100从所述连接体50中的穿孔54里引导穿过,并且将这两个壳体部件11和12牢固地彼此连接起来。
但是,所述螺栓100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将所述两个壳体部件11和12彼此连接起来这个方面。更确切地说,所述螺栓100的功能也在于,相对于所述开关壳体10来确定所述连接体50的位置,随之也确定所述两个极匣20和30的在所述开关壳体10内部的位置;因为如以上所解释的一样所述连接体50将所述两个极匣20和30形状配合地彼此连接起来。
图4以从上方看的视图示出了所述两个极匣20和30布置在所述开关壳体10中的情况。可以看出所述连接体50,该连接体将所述两个极匣20和30形状配合地彼此连接起来,并且提供用于穿引所述螺栓100的穿孔。
除此以外,在图4中可以看出两个定位元件200和210,所述两个定位元件构造在热磁的触发机构240的壳体230中。
所述两个定位元件200和210的功能在于,确定所述两个极匣20和30的相对于彼此的位置。如果比如在出现短路的情况下出现较高的机械的负荷,那么所产生的机械的力就从有关的极匣出发分布到相邻的极匣上,从而避免对于所述电开关来说在总体上危险的空间的力集中到所述开关的一些很少的空间的区段上的情况。
图5再次以另一张无所属的连接体的视图示出了所述极匣20的侧壁20的构造。可以看出,在所述极匣20的侧壁21上设置了两个用于插入连接体的空隙,也就是已经结合图2提到的空隙22以及另一个在图5中用附图标记27表示的空隙。这两个空隙22及27正如结合图1到5、尤其是图1和2已经解释的那样都能够插入连接体。
所述两个空隙22与27之间的间距尽可能地大,用于能够在相邻的极匣之间进行最佳的力的传递。优选所述空隙22处于所述极匣20的前面的端部20a的区域中,并且所述空隙27处于所述极匣20的后面的端部20b的区域中。
图6示出了一种用于所述下方的壳体部件11的壳体底部300的形状设计的一种实施例。可以看出一加强筋310,其纵轴线垂直于所述极匣的侧壁定向。除此以外,图6示出了另一加强筋320,该加强筋平行于所述极匣的侧壁定向,并且同样有助于提高所述开关壳体10的机械的稳定性。
尽管通过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和描述,但是本发明不受公开的实施例的限制,并且可以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从中推导出其它变型方案,而不离开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 多极的电开关,具有开关壳体(10)并且相应地具有用于所述开关的每个电极的极匣(20、30、40),其中每个极匣(20、30、40)分别具有用于转换相应电极的电接触元件,并且其中所述极匣中的至少两个极匣(20、30)以其侧壁(21、31)彼此并排地相邻,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个极匣(20)之一的侧壁(21)具有第一空隙(22),并且所述相邻的极匣(30)的侧壁(31)具有第二空隙(32),
-所述两个空隙(22、32)至少局部地彼此对置并且形成通道(70),所述通道的纵向方向平行于两面相邻的侧壁(21、31)延伸,并且
-连接体(50)推入到所述通道(70)中,所述通道通过在所述一侧壁(21)与所述连接体(50)之间的形状配合的连接并且通过在所述相邻的侧壁(31)与所述连接体(50)之间的形状配合的连接在总体上在所述两个并排的极匣(20、30)之间建立一种形状配合的连接。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空隙(22)、所述第二空隙(32)以及所述连接体(50)的朝向这两个空隙(22、32)的外表面分别具有侧凹。
3. 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空隙(22)的形状与所述连接体(50)的分配给第一空隙(22)的外表面区段(51)的形状互补,并且
-所述第二空隙(32)的形状与所述连接体(50)的分配给第二空隙(32)的外表面区段(52)的形状互补。
4. 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体(50)具有穿孔(54),该穿孔平行于两个相邻的侧壁(21、31)并且平行于所述通道(70)的纵向方向延伸。
5. 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
其特征在于,
螺栓(100)从所述穿孔(54)中穿过,该螺栓将所述开关壳体(10)的两个壳体部件(11、12)彼此旋紧在一起。
6. 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壳体(10)具有下方的壳体部件(11),所述极匣(20、30、40)装入到所述下方的壳体部件中,并且
-上方的壳体部件(12)布置在所述下方的壳体部件(11)上,并且通过所述从穿孔(54)中穿过的螺栓(100)与所述下方的壳体部件(11)旋紧在一起。
7. 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相邻的极匣(20、30)分别通过至少两个连接体彼此进行了形状配合的连接,并且
-所述两个连接体的纵向方向平行地布置。
8. 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相邻的极匣(20、30)的侧壁(21、31)通过所述连接体(50)间隔距离地得以保持。
9. 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
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属于热磁的触发机构(240)的定位元件(200、210)至少一同确定在所述两个相邻的极匣(20、30)之间的相对位置。
10. 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开关,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定位元件(200、210)将所述两个相邻的极匣(20、30)间隔距离地进行保持。
11. 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方的壳体部件(11)比如在所述极匣(20、30、40)中的至少一个极匣的接纳区域中具有至少一个加强筋(310、320),所述加强筋横向于或者垂直于所述极匣的侧壁(21、31)延伸。
12. 用于安装多极的电开关的方法,其中相应地将极匣(20、30、40)如此装入到所述开关的每个电极用的开关壳体(10)中,使得所述极匣中的至少两个极匣以其侧壁(21、31)彼此并排地相邻,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个极匣之一(20)的侧壁(21)具有第一空隙(22),并且所述相邻的极匣(30)的侧壁(31)具有第二空隙(32),并且所述两个空隙(22、32)至少局部地彼此对置地放置并且形成通道(70),该通道的纵向方向平行于所述两个相邻的侧壁(21、31)地延伸,并且
-将连接体(50)推入到所述通道(70)中,用所述通道在所述一个侧壁(21)与所述连接体(50)之间建立形状配合的连接,并且在所述相邻的侧壁(31)与所述连接体(50)之间建立形状配合的连接,并且由此在总体上在所述两个并排的极匣(20、30)之间建立形状配合的连接。
13. 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体(50)具有穿孔(54),该穿孔平行于所述两个相邻的侧壁(21、31)并且平行于所述通道(70)的纵向方向延伸,使螺栓(100)从所述穿孔(54)中穿过,并且用该螺栓将所述开关壳体(10)的两个壳体部件(11、12)彼此旋紧在一起。
CN201210501610.0A 2011-12-01 2012-11-30 多极的电开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373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1110087582 DE102011087582A1 (de) 2011-12-01 2011-12-01 Mehrpoliger elektrischer Schalter
DE102011087582.4 2011-12-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37350A true CN103137350A (zh) 2013-06-05
CN103137350B CN103137350B (zh) 2019-02-12

Family

ID=48431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0161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37350B (zh) 2011-12-01 2012-11-30 多极的电开关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37350B (zh)
DE (1) DE102011087582A1 (zh)
MX (1) MX201201378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76336B2 (en) * 2015-03-06 2019-04-30 Abb Schweiz Ag Circuit breaker assembly including a circuit breaker connector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91228A (en) * 1983-08-17 1986-05-27 Merlin Gerin Mechanical fastening device for assembling electrical equipment modules
CN1624847A (zh) * 2004-12-14 2005-06-08 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塑壳断路器
CN201773794U (zh) * 2010-07-30 2011-03-23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极间固定装置的多极塑壳式断路器
CN102034650A (zh) * 2009-09-30 2011-04-27 西门子公司 具有开关电极壳体和连接装置的装置和多极电开关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1272456B (it) * 1993-05-26 1997-06-23 Bticino Spa Dispositivo di accoppiamento tra due apparecchiature elettriche modulari
ITMI20012586A1 (it) 2001-12-10 2003-06-10 Abb Service Srl Polo elettrico per un interruttore di potenza di bassa tensione, e relativo interruttore
US7646271B2 (en) * 2007-03-27 2010-01-12 Eaton Corporation Electrical switching apparatus and interlocking phase barrier therefor
DE102010041467A1 (de) * 2010-09-27 2012-03-2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ehrpoliges elektrisches Schaltgerä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91228A (en) * 1983-08-17 1986-05-27 Merlin Gerin Mechanical fastening device for assembling electrical equipment modules
CN1624847A (zh) * 2004-12-14 2005-06-08 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塑壳断路器
CN102034650A (zh) * 2009-09-30 2011-04-27 西门子公司 具有开关电极壳体和连接装置的装置和多极电开关装置
CN201773794U (zh) * 2010-07-30 2011-03-23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极间固定装置的多极塑壳式断路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1087582A1 (de) 2013-06-06
MX2012013789A (es) 2013-06-17
CN103137350B (zh) 2019-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32480B (zh) 电连接器
EP2906028B1 (en) Bused electrical center for electric or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CN103703633A (zh) 用于插接件壳体的具有锁枪的电接触元件
US9270054B2 (en) Plug connector
CN102130317B (zh) 汇流条电路结构和端子台
WO2006098312A8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201097406Y (zh) 电连接器
CN1983730A (zh) 电气触头
JP2010061962A (ja) 二次電池の端子構造、二次電池及び二次電池モジュール
SG145604A1 (en) Connector apparatus
WO2011053903A3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offset mounting terminals
RU2623454C2 (ru)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ая муфта для токоведущей шины
AU2013202571B2 (en) Power track
CN102076524A (zh) 车辆方向盘
KR101761762B1 (ko) 환형의 스프링 컨택을 포함하는 고전류 커넥터
CN102640361A (zh) 用于插接连接装置的电触头
KR20180017204A (ko) 전기 플러그 커넥터
EP3047542B1 (en) Power terminal connector
EP2389712A1 (en) Connector for core and stranded cable
KR20230003213A (ko) 다용도 배터리 팩
CN111211020B (zh) 配电盘的触头组件
CN204179240U (zh) 端子板和使用该端子板的照明器具
CN103137350A (zh) 多极的电开关
KR20100083413A (ko) 버스바조립체
CN203481745U (zh) 导电轨盒以及具有导电轨盒的导电轨配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12

Termination date: 202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