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32058B - 一种利用微反应器制备胶体钯活化液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微反应器制备胶体钯活化液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32058B
CN103132058B CN201110379630.0A CN201110379630A CN103132058B CN 103132058 B CN103132058 B CN 103132058B CN 201110379630 A CN201110379630 A CN 201110379630A CN 103132058 B CN103132058 B CN 1031320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reactor
micro
feed
liquid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7963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32058A (zh
Inventor
陈美玲
汪理想
陈姗姗
刘晓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n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n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n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n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11037963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320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320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320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320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3205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非金属表面活化领域,特别是用新的反应技术-微反应器法制备胶体钯活化液的方法。微反应器包括盖板(1)和底板(2)和微通道板(3),所述盖板(1)和底板(2)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盖板(1)上设有进料口A,进料口B,底板(2)有出料口C,并且在进料口A的通道,进料口B的通道和出料口C之间有T形连接的微反应通道7、微反应通道设在微通道板上;所述微反应通道板(3)夹在盖板(1)和底板(2)之间、进料通道A、进料通道B设在盖板(1)的下方部位,同时在盖板(1)上还设置与底板(2)紧固的螺孔有4~8个栓;螺孔用螺栓紧固。第二台微反应器出口以导出管接产物分离装置,且该导出管浸于恒温槽里。用这种新型的反应器制得到的胶体钯活化液颗粒均匀,稳定性和活化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微反应器制备胶体钯活化液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非金属表面活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微反应器法制备胶体钯活化液的方法和工艺。
【背景技术】
PCB化学镀技术的关键就是活化,这是由塑料基材的特殊性(如不导电,表面无催化活性,与镀层结合力差等)所决定的。活化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化学镀能否进行,镀层是否均匀,镀层与基体结合力是否达标等,此步骤也是化学镀领域的研究焦点之一。活化液质量直接影响化学镀层完整性、结合力、外观质量。目前,胶体钯是化学镀行业,尤其是孔金属化中应用最广泛的催化剂。
US4933010和CN101928937中公开了盐基胶体钯活化液,制备过程中活化液的稳定性很低,不好控制。
“微反应器”,就是一种单元反应界面宽度为微米量级的微型化的化学反应系统。它常与微换热技术、微混合技术一起使用。在微反应器中进行气液混合或反应,具有许多常规气液接触设备不可比拟的优势。由于通道线性尺寸缩减至微米级,微反应器的整体体积较小,使操作更加可控、安全性更强、操作也更柔性。微反应技术具有强传热和传质能力,可大幅度提高反应过程中资源和能量的利用效率,实现化工过程的强化、微型化和绿色化。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活化液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减少制备过程中带来的污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反应技术。所述的新反应技术就是微化工反应技术。
本发明专利所提供的微反应器系统,包括两个结构相似尺存不同的微反应器,每个微反应器包括一块盖板和一块底板,中间有微反应通道板;盖板上有两条微通道,即两条进口通道;底板上有出料口,连接进料口的有T型或Y型的微反应通道;第一个微反应器的反应通道至少10厘米。第二台微反应器的反应通道10~20厘米。
第一台微反应器用于PdCl2溶于HCl中得到液体(称为甲液),与SnCl2·溶于HCl中得到液体(称为乙液)在微反应通道内充分混合,得到的液体与一个长度为2m的反应管线连,流速为0.002m/s,得到的液体称为丙液;
第二个微反应器用于丙液与NaCl和添加剂溶于水中得到的丁液在微反应通道内充分混合;流出的液体定容至一定体积,在一定温度下恒温4h,即得到盐基胶体钯活化液。
本发明采用在微反应器内制备胶体活化液的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1.PdCl2溶于HCl中得到的溶液和SnCl2溶于HCl中得到的溶液在微反应通道内充分混合,得到的胶体钯颗粒均匀,操作过程容易控制;
2.在微反应通道内完成,无需常规搅拌,从而简化反应器构造,减少动力消耗;
3.在相同的Sn/Pd配比条件下,微反应器内的钯离子的转化率较高;
4.在微反应器内的分散效果较好,形成的胶体钯粒度分布较窄,粒径均匀。
附图说明
图1.“Y”型微反应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T”型微反应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新型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中:1盖板;2底板;3微通道板;4进料通道;5进料通道;6出料通道;7微反应通道;A氯化钯溶液进料口;B氯化锡溶液进料口;C出料口;E进料口;F出料口;8微量注射泵;9恒温水浴;10微反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较好的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尽管给出了这些实施例,但本发明的方法还应包括:在不偏离本发明范围条件下,对公开的方法进行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各种改变。
所述微反应器系统包括两台相同的微反应器。微反应器包括盖板(1)和底板(2)和微通道板(3),所述盖板(1)和底板(2)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盖板(1)上设有进料口A,进料口B,底板(2)有出料口C,并且在进料口A的通道,进料口B的通道和出料口C之间有T形连接的微反应通道7、微反应通道设在微通道板上;所述微反应通道板(3)夹在盖板(1)和底板(2)之间、进料通道A、进料通道B设在盖板(1)的下方部位,同时在盖板(1)上还设置与底板(2)紧固的螺孔有4~8个栓;螺孔用螺栓紧固。
第二台微反应器出口以导出管接产物分离装置,且该导出管浸于恒温槽里。如图所示的微反应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第一个微反应器的反应通道至少10厘米。第二个微反应器的反应通道10~20厘米。
本发明的具体工艺步骤为:
步骤1,配置一定浓度的PdCl2溶于HCl中,得到甲液,从第一微反应器的进料口A进入管内,速度在1.0~20.0m/s;
步骤2,配置一定浓度的SnCl2·2H2O溶于HCl中,得到乙液,从第一微反应器的进料口B进入管内,速度在0.01~1m/s;
步骤3,甲液和乙液在第一反应器的通道内反应生成丙液,从出料口C流出,进入第二微反应器的进料口E;
步骤4,一定量的NaCl和一定量的添加剂溶于水中,得到丁液,从第二微反应器的进料口D进入管内,速度在0.1~1m/s;
步骤5,丙液和丁液在第二微反应器通道混合,从出料口F流出。定容到1升体积,在一定温度下,水浴恒温3~8h,即得到盐基胶体钯活化液;
实施例1:采用的为微反应器如图1结构,进料口A通道的水力学直径为5μm,进料口B通道的水力学直径为10μm,出料口C通道的水力学直径为15μm;微反应通道板的微反应通道的宽度为10μm,深度为120μm。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配置一定浓度的一定量的PdCl2溶于HCl中,得到甲液,从第一微反应器的进料口A进入管内,速度在1.0m/s;PdCl2的量在0.02g/L,HCl范围取0.25ml/L;一定量的SnCl2·2H2O溶于HCl中,得到乙液,从第一微反应器的进料口B进入管内,速度在0.01m/s,SnCl2·2H2O的量在3g/L,HCl取0.3ml/L;甲液和乙液在第一反应器的通道内反应生成丙液,从出料口C流出,进入 第二微反应器的进料口E;一定量的NaCl和一定量的添加剂溶于水中,NaCl的量160g/L,得到丁液,从第二微反应器的进料口D进入管内;丙液和丁液在第二微反应器通道混合,从出料口F流出。定容到1升体积,在一定温度下,水浴恒温4h,即得到盐基胶体钯活化液。
实施例2:采用的为微反应器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进料口A通道的水力学直径为10μm,进料口B通道的水力学直径为10μm,出料口C通道的水力学直径为15μm;微反应通道板的微反应通道的宽度为20μm,深度为120μm。实验装置与实施例1相同,配置一定浓度的一定量的PdCl2溶于HCl中,得到甲液,从第一微反应器的进料口A进入管内,速度在1.0~20.0m/s PdCl2的量为0.05g/L,HCl范围取0.35ml/L;一定量的SnCl2·2H2O溶于HCl中,得到乙液,从第一微反应器的进料口B进入管内,速度为0.05m/s,SnCl2·2H2O的量为10g/L,HCl取0.5ml/L;甲液和乙液在第一反应器的通道内反应生成丙液,从出料口C流出,进入第二微反应器的进料口E;一定量的NaCl和一定量的添加剂溶于水中,NaCl的量为160g/L,得到丁液,从第二微反应器的进料口D进入管内;丙液和丁液在第二微反应器通道混合,从出料口F流出。定容到1升体积,在一定温度下,水浴恒温5h,即得到盐基胶体钯活化液。
实施例1:采用的为微反应器如图1结构,进料口A通道的水力学直径为5μm,进料口B通道的水力学直径为10μm,出料口C通道的水力学直径为15μm;微反应通道板的微反应通道的宽度为100μm,深度为1200μm。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配置一定浓度的一定量的PdCl2溶于HCl中,得到甲液,从第一微反应器的进料口A进入管内,速度在1.0m/s;PdCl2的量为0.02g/L,HCl范围取0.25ml/L;一定量的SnCl2·2H2O溶于HCl中,得到乙液,从第一微反应器的进料口B进入管内,速度在0.01m/s,SnCl2·2H2O的量在3g/L,HCl取0.3ml/L;甲液和乙液在第一反应器的通道内反应生成丙液,从出料口C流出,进入第二微反应器的进料口E;一定量的NaCl和一定量的添加剂溶于水中,NaCl的量160g/L,得到丁液,从第二微反应器的进料口D进入管内;丙液和丁液在第二微反应器通道混合,从出料口F流出。定容到1升体积,在一定温度下,水浴恒温4h,即得到盐基胶体钯活化液。
实施例3:采用的为微反应器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进料口A通道的水力学直径为10μm,进料口B通道的水力学直径为10μm,出料口C通道的水力学直径为15μm;微反应通道板的微反应通道的宽度为80μm,深度为100μm。实验装置与实施例1相同,配置一定浓度的一定量的PdCl2溶于HCl中,得到甲液,从第一微反应器的进料口A进入管内,速度在1.0~20.0m/s;PdCl2的量为0.05g/L,HCl范围取0.35ml/L;一定量的SnCl2·2H2O溶于HCl中,得到乙液,从第一微反应器的进料口B进入管内,速度为0.05m/s,SnCl2·2H2O的量为10g/L,HCl取0.5ml/L;甲液和乙液在第一反应器的通道内反应生成丙液,从出料口C流出,进入第二微反应器的进料口E;一定量的NaCl和一定量的添加剂溶于水中,NaCl的量为160g/L,得到丁液,从第二微反应器的进料口D进入管内;丙液和丁液在第二微反应器通道混合,从出料口F流出。定容到1升体积,在一定温度下,水浴恒温4.5h,即得到盐基胶体钯活化液。

Claims (3)

1.一种利用微反应器制备胶体钯活化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所述微反应器系统包括两个结构相似的微反应器,微反应器包括盖板(1)和底板(2)和微通道板(3),所述盖板(1)和底板(2)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盖板(1)上设有进料口A、进料口B,底板(2)有出料口C,并且在进料口A的通道、进料口B的通道和出料口C之间有T或Y型连接的微反应通道7,微反应通道设在微通道板上;所述微通道板(3)夹在盖板(1)和底板(2)之间,进料通道A、进料通道B设在盖板(1)的下方部位,同时在盖板(1)上还设置与底板(2)紧固的螺孔有4~8个;螺孔用螺栓紧固;
2)胶体钯活化液中含有氯化钯、氯化亚锡、氯化钠、盐酸、尿素、锡酸钠和香草醛;0.02~1g/L的PdCl2溶于0.25~0.5ml的浓度为37%的HCl中,得到甲液,从第一台微反应器的进料口A进入管内,速度在1.0~20.0m/s;3~30g/L的SnCl2·2H2O溶于0.3~0.6ml的浓度为37%的HCl中,得到乙液,从第一台微反应器的进料口B进入管内,速度在0.01~1m/s;甲液和乙液在第一台微反应器的通道内反应生成丙液,从出料口C流出,进入第二台微反应器的进料口E;160g/L的NaCl和一定量的添加剂溶于水中,得到丁液,从第二微反应器的进料口D进入管内;丙液和丁液在第二台微反应器通道混合,从出料口F流出;定容至一定体积,在一定温度下,恒温3~8h,即得到盐基胶体钯活化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微反应器制备胶体钯活化液的方法,制备胶体活化液的两个微反应器,其特征在于:两台微反应器的结构相似尺寸不同;所述与微反应通道相连的两条进口通道平行设置;微反应器的进口和出口通道的水力直径为5μm~60μm,微反应通道长度范围为5~25cm;进料口A通道的水力学直径为5μm,进料口B通道的水力学直径为10μm,出料口C通道的水力学直径为15μm;微通道板的微反应通道的宽度为10~100μm,深度为120~140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微反应器制备胶体钯活化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台微反应器出口以导出管接产物分离装置,且该导出管浸于恒温槽里。
CN201110379630.0A 2011-11-25 2011-11-25 一种利用微反应器制备胶体钯活化液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320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79630.0A CN103132058B (zh) 2011-11-25 2011-11-25 一种利用微反应器制备胶体钯活化液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79630.0A CN103132058B (zh) 2011-11-25 2011-11-25 一种利用微反应器制备胶体钯活化液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32058A CN103132058A (zh) 2013-06-05
CN103132058B true CN103132058B (zh) 2015-07-08

Family

ID=48492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7963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32058B (zh) 2011-11-25 2011-11-25 一种利用微反应器制备胶体钯活化液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320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83395B (zh) * 2013-09-11 2015-12-09 南京工业大学 从包含海藻糖和杂糖的混合物中纯化海藻糖的方法和系统
CN105561902A (zh) * 2015-07-09 2016-05-11 四川大学 一种金属板式微通道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CN107034453B (zh) * 2016-02-04 2020-03-2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钯胶体活化液的制备方法
CN112705133B (zh) * 2021-03-09 2023-01-10 宁夏宁东泰和新材有限公司 一种聚氨酯弹性纤维的制备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0255A (zh) * 2003-04-28 2004-12-01 ��ʿ��Ƭ��ʽ���� 流体混合装置、流体混合系统及流体混合分离装置
CN201543422U (zh) * 2009-10-20 2010-08-11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可拆卸层叠式微型反应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18797A1 (ja) * 2008-03-27 2009-10-01 国立大学法人東京工業大学 二酸化炭素の固定化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US8802441B2 (en) * 2010-03-04 2014-08-12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Method of synthesizing colloidal nanoparticle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0255A (zh) * 2003-04-28 2004-12-01 ��ʿ��Ƭ��ʽ���� 流体混合装置、流体混合系统及流体混合分离装置
CN201543422U (zh) * 2009-10-20 2010-08-11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可拆卸层叠式微型反应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32058A (zh) 2013-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32058B (zh) 一种利用微反应器制备胶体钯活化液的方法
CN106270543B (zh) 连续制备排列方式可控的三角形银纳米粒子的方法
CN202146730U (zh) 气液混合器
CN109261036B (zh) 一种用于高粘流体混合的微结构混合器
CN1326605C (zh) 一种多通道微结构反应器
CN101028586A (zh) 鼓泡式多相反应器
CN201855694U (zh) 新型液相反应器
CN101982229B (zh) 用于单分散乳液制备的重力驱动微流体装置及方法
CN208641841U (zh) 一种3d打印多孔道微反应器
CN211586547U (zh) 一种微反应器
CN204952876U (zh) 具有温控功能的化学反应系统
CN102448596A (zh) 流动受控的微流体装置
JP2019501011A5 (zh)
CN205164690U (zh) 智能工业化微通道连续反应器
CN114749120A (zh) 连续流反应器和反应系统
CN201823514U (zh) 用于单分散乳液制备的重力驱动微流体装置
CN203711039U (zh) 一种液体反应装置
CN210934885U (zh) 一种新型的微通道反应器
CN201006419Y (zh) 鼓泡式多相反应器
CN101920183A (zh) 一种微通道反应器
CN201962549U (zh) 一种长网抄造机流浆槽
CN212092194U (zh) 带有换热器和催化剂载体的微通道化学反应器
CN101642689B (zh) 组合式静态混合装置
CN108002369B (zh) 一种高分散纳米钴/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连续制备的方法
CN202105615U (zh) 一种搅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8

Termination date: 201511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