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26677A - 磁共振设备 - Google Patents

磁共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26677A
CN103126677A CN2012105025330A CN201210502533A CN103126677A CN 103126677 A CN103126677 A CN 103126677A CN 2012105025330 A CN2012105025330 A CN 2012105025330A CN 201210502533 A CN201210502533 A CN 201210502533A CN 103126677 A CN103126677 A CN 1031266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rict
data
time
imaging sequence
data acqui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0253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岩舘雄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E Medical Systems Global Technology Co LLC
Original Assignee
GE Medical Systems Global Technology Co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 Medical Systems Global Technology Co LLC filed Critical GE Medical Systems Global Technology Co LLC
Publication of CN1031266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266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44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us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 G01R33/48NMR imaging systems
    • G01R33/4818MR characterised by data acquisition along a specific k-space trajectory or by the temporal order of k-space coverage, e.g. centric or segmented coverage of k-spac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44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us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 G01R33/48NMR imaging systems
    • G01R33/54Signal processing systems, e.g. using pulse sequences ; Generation or control of pulse sequences; Operator console
    • G01R33/56Image enhancement or correction, e.g. subtraction or averaging techniques, e.g. improvement of signal-to-noise ratio and resolution
    • G01R33/565Correction of image distortions, e.g. due to magnetic field inhomogeneit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名称为“磁共振设备”。将k空间分成数据获取区Racq和数据非获取区Rnon,在数据获取区Racq中获取数据,以及在数据非获取区Rnon中不获取数据,并且执行序列组G1至Gm,从而获取设置在数据获取区Racq中的数据。在各个序列组中的第i次至第n次执行的成像序列Ai至An设定成相同的倾倒角αmax(例如,αmax=30°),并且第一次至第i次执行的成像序列A1至Ai设定成使得倾倒角逐渐增大且达到αmax。从而减少伪像。

Description

磁共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共振设备,其将k空间分成数据获取区和数据非获取区,在数据获取区中获取数据,以及在数据非获取区中不获取数据,并且该磁共振设备获取设置在数据获取区中的数据。
背景技术
作为实现较高速度的成像的方法,仅收集作为k空间的一部分的区中的数据的方法是已知的(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No. 2010-042245。
发明内容
在k空间的kz方向上部分地获取数据的“局部kz”也是已知的。但是,在由局部kz获取数据的情况下,在k空间中,在其中不获取数据的区和其中获取数据的区之间易于出现大的信号强度差距,并且这会造成伪像。因此,需要获取数据,使得信号强度差距尽可能变小。
本发明的第一模式涉及一种磁共振设备,该磁共振设备用于将k空间分成数据获取区和数据非获取区,在数据获取区中获取数据,以及在数据非获取区中不获取数据,并且该磁共振设备用于执行包括序列组的扫描,其中成像序列执行多次,从而获取设置在数据获取区中的数据,
其中,由在多次的成像序列中的从第一次至第i次的成像序列获取的数据设置在数据获取区中,以便从数据获取区中的邻近数据非获取区的一侧上的位置沿远离数据非获取区的方向布置,以及
该设备具有扫描装置,扫描装置执行扫描,使得第一次至第i次的成像序列的RF脉冲的倾倒角(flip angle)逐渐增大。
本发明的第二模式涉及一种磁共振设备,该磁共振设备将k空间分成数据获取区和数据非获取区,在数据获取区中获取数据,以及在数据非获取区中不获取数据,并且该磁共振设备执行包括序列组的扫描,在该序列组中,成像序列执行多次,从而获取设置在数据获取区中的数据,
其中,多次的成像序列将分成多个节段,
由各个节段中的从第一次至第i次的成像序列获取的数据设置在数据获取区中,以便从数据获取区中的邻近数据非获取区的一侧上的位置沿远离数据非获取区的方向布置,以及
设备具有扫描装置,扫描装置执行扫描,使得从第一次至第i次的成像序列的RF脉冲的倾倒角逐渐增大。
本发明的第三模式涉及一种磁共振设备,该磁共振设备用于将k空间分成数据获取区和数据非获取区,在数据获取区中获取数据,以及在数据非获取区中不获取数据,并且该共振设备用于执行包括序列组的扫描,在该序列组中,成像序列执行多次,从而获取设置在数据获取区中的数据,
其中,由多次的成像序列中的第j次和后续次(j>1)的成像序列获取的数据设置在数据获取区中,以便从数据获取区中的位置朝向数据获取区中的邻近数据非获取区的一侧上的位置而布置,以及
设备具有扫描装置,扫描装置执行扫描,使得第j次和后续次的成像序列的RF脉冲的倾倒角逐渐减小。
本发明的第四模式涉及一种磁共振设备,该磁共振设备用于将k空间分成数据获取区和数据非获取区,在数据获取区中获取数据,以及在数据非获取区中不获取数据,并且该磁共振设备用于执行包括序列组的扫描,在该序列组中,成像序列执行多次,从而获取设置在数据获取区中的数据,
其中,多次的成像序列将分成多个节段,
由各个节段中的第j次(j>1)和后续次的成像序列获取的数据设置在数据获取区中,以便从数据获取区中的位置朝向数据获取区中的邻近数据非获取区的一侧上的位置而布置,以及
设备具有扫描装置,扫描装置执行扫描,使得第j次和后续次的成像序列的RF脉冲的倾倒角逐渐减小。
通过执行扫描,使得倾倒角逐渐增大或减小,能减小在k空间中的数据获取区和数据非获取区之间出现的信号强度差距,以及能减少伪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模式的磁共振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在受检者12的图像被获取时执行的扫描的说明图;
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受检者12中的成像区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了使用3D梯度回波方法的成像序列的图;
图5是倾倒角的说明图;
图6是当所有成像序列A0到An的倾倒角均设定成相同角αmax时的图;
图7是图表,其示意性地示出了信号强度在成像序列A1至An的倾倒角设定成如图5所示时在k空间的kz方向上的变化以及信号强度在成像序列A1至An的触发器(flip flop)角设定成如图6所示时在k空间的kz方向上的变化之间的差异;
图8是示出了处于第二模式的扫描的图;
图9是示意性地示出受检者内的成像区的图;
图10是处于第三模式的序列组的倾倒角的说明图;
图11是处于第四模式的扫描的说明图;
图12是处于第四模式的倾倒角的说明图;
图13是处于第五模式的倾倒角的说明图;
图14是示出了模拟结果的图;
图15是处于第六模式的倾倒角的说明图;
图16是示出了模拟结果的图;
图17是示出了处于第七模式的序列组的图;
图18是处于第七模式的倾倒角的说明图;
图19是处于第八模式的扫描的说明图;
图20是处于第八模式的倾倒角的说明图;
图21是处于第九模式的扫描的说明图;
图22是处于第九模式的倾倒角的说明图。
部件列表
2 磁体
3 工作台
3a 托架
5 定序器
6 发送器
7 梯度磁场电源
8 接收器
9 中央处理单元
10 操作单元
11 显示单元
12 受检者
100 MR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描述执行本发明的模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以下模式。
(1)第一模式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模式的磁共振设备的示意图。
磁共振设备(在下文中称为“MR设备”)100具有磁体2、工作台3、接收线圈4等。
磁体2具有其中容纳受检者12的膛孔21、超导线圈22、梯度线圈23、发送线圈24等。超导线圈22应用静态磁场,梯度线圈23应用梯度场,并且发送线圈24发送RF脉冲。可使用永磁体来代替超导线圈22。
工作台3具有用于支承受检者12的托架3a。通过将托架3a移到膛孔21中,受检者12被带到膛孔中。
接收线圈4附连到受检者12腹区。
MR设备100还具有定序器5、发送器6、梯度磁场电源7、接收器8、中央处理单元9、操作单元10和显示单元11。
在中央处理单元9的控制下,定序器5将用于执行脉冲序列的信息传送给发送器6和梯度磁场电源7。
发送器6将信号供应给RF线圈24。
梯度磁场电源7将信号供应给梯度线圈23。
接收器8处理由接收线圈4接收的磁共振信号,并且将经处理的信号输出到中央处理单元9。
中央处理单元9控制MR设备100的构件的操作,以便通过将必要的信息发送给定序器5和显示单元11,基于接收自接收器8的数据重建图像,以及执行其它操作,来实现MR设备100的各种操作。中央处理单元9由例如计算机构建。
操作单元10由操作者操作,并且将各种信息供应给中央处理单元9。显示单元11显示各种信息。
如上面描述的那样构建MR设备100。磁体2、定序器5、发送器6、梯度磁场电源7和接收器8的组合对应于扫描装置。
图2是在受检者12的图像被获取时所执行的扫描的说明图,并且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受检者12中的成像区的图。
在第一模式中,将包括受检者12的肝脏的区设定成成像区Rim(参照图3)。为了获取成像区Rim的图像数据,如图3中示出的那样,执行包括序列组G1至Gm的扫描。
序列组G1具有脂肪抑制脉冲FSP1和成像序列A1至An。成像序列A1至An中的各个是用于获取成像区Rim(其包括受检者12的肝脏)中的图像数据的序列。每隔重复时间TR,执行成像序列A1至An
如序列组G1那样,其它序列组G2至Gm中的各个具有脂肪抑制脉冲FSP1和成像序列A1至An。通过执行序列组G1至Gm,收集对于获取成像区Rim中的图像数据必要的k空间的数据。
在第一模式中,k空间分成数据非获取区Rnon和数据获取区Racq,在数据非获取区Rnon中不获取数据,以及在数据获取区Racq中获取数据。由序列组G1中的成像序列A1至An获取的数据设置在ky=ky1的线上,以便从邻近数据非获取区Rnon的一侧上的位置P11沿远离数据非获取区Rnon的方向Da布置。例如,由第一至第i成像序列A1至Ai获取的数据设置成以便从邻近数据非获取区Rnon的位置P11朝向数据获取区Racq中的位置P1i而布置。由第j和后续(第j至第n)的成像序列Aj至An获取的数据设置成以便从数据获取区Racq中的位置P1j朝向与数据非获取区Rnon相对的一侧上的位置P1n而布置。
类似地,由其它序列G2至Gm获取的数据设置在ky=ky2至kym的线上,以便从邻近数据非获取区Rnon的一侧上的位置P21至Pm1沿远离数据非获取区Rnon的方向Da布置。
接下来,将描述成像序列A1至An。图4将使用3D梯度回波方法的成像序列示为成像序列A1至An的示例。在序列组G1至Gm中的各个中,每隔重复时间TR,图4中示出的成像序列被重复。在第一模式中,成像序列A1至An的RF脉冲Pα的倾倒角不是相同的值。关于成像序列A1至Ai,将RF脉冲Pα的倾倒角设定成以便逐渐增大。将在下面描述第一模式中的RF脉冲Pα的倾倒角。
图5是倾倒角的说明图。
图5的图表的横轴指示成像序列A1至An,并且图表的纵轴示出成像序列A1至An的RF脉冲Pα的倾倒角。
将第i次至第n次执行的成像序列Ai至An的RF脉冲Pα设定成相同的倾倒角αmax(例如,αmax=30°)。但是,第一次至第i次执行的成像序列A1至Ai的RF脉冲Pα的倾倒角逐渐增大,并且达到αmax。通过如图5中示出的那样设定倾倒角,存在使得与将所有成像序列A1至An的倾倒角设定成相同的值αmax(参照图6)相比能减少伪像的效应。在下文中,将参照图7来描述获得该效应的原因。
图7是图表,其示意性地示出了信号强度在成像序列A1至An的倾倒角设定成如图5所示时在k空间的kz方向上的变化,与信号强度在成像序列A1至An的触发器角设定成如图6所示时在k空间的kz方向上的变化之间的差异。
虽然图7示出了信号强度在ky=ky1时在kz方向上的变化,但也类似于图6的图表而示出信号强度在ky=ky2至kym时在kz方向上的变化。
在所有成像序列A1至An的所有倾倒角都设定成相同值αmax的情况下(在图6的倾倒角的情况下),由成像序列A1获取的磁共振信号的信号强度为最大,并且信号强度逐渐减小。因此,在k空间中的数据非获取区Rnon和数据获取区Racq之间出现信号强度的大差距ΔD1,并且它会造成伪像。
另一方面,在允许成像序列A1至Ai的倾倒角逐渐增大且达到αmax的情况下(在图5的倾倒角的情况下),成像序列A1的倾倒角成为充分地小于αmax的值。因此,能使在k空间中的数据非获取区Rnon和数据获取区Racq之间出现的信号强度的差距ΔD2小于ΔD1,使得能减少伪像。
虽然序列组在第一模式中具有脂肪抑制脉冲FSP1,但在不必抑制脂肪的情况下,可不提供脂肪抑制脉冲FSP1
虽然上面已经描述了按顺序获取k空间中的数据的示例,但如果能减小k空间中的差距,可采用另一种获取顺序。
(2)第二模式
关于序列组,第二模式不同于第一模式,但其它方面类似于图1的那些。因此,在第二模式的描述中,将主要描述序列组。
图8是示出了处于第二模式的扫描的图,并且图9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受检者内的成像区的图。
在第二模式中,在最后的成像序列An之后,提供导航仪(navigator)序列NAV。其它方面与第一模式(参照图2)的那些相同。导航仪序列NAV是用于检测受检者的呼吸信号的序列,并且具体地是用于获取指示横隔膜相对于包括横隔膜的导航仪区Rnav(参照图3)的位置的导航仪数据的序列。通过如上面描述的那样提供导航仪序列NAV,能用呼吸门控成像方法获取受检者的图像。
由于成像序列A1至An包括在一个序列组中,所以每次执行成像序列时都发送RF脉冲。因此,在成像区Rim中,由于自旋饱和效应,自旋的纵向磁化逐渐减小。在纵向磁化变小之后,执行导航仪序列NAV。但是,由于被导航仪序列NAV激励的导航仪区Rnav与成像区Rim重叠,在最后的成像序列An结束不久之后,导航仪区Rnav中的磁化相当小。因此,当在成像序列An完成不久之后执行导航仪序列NAV时,导航仪信号因为导航仪区Rnav中的较小磁化而劣化,且检测横隔膜的位置的精度可能劣化。
因此,在第二模式中,在最后的成像序列An和导航仪序列NAV之间提供等待时间Tw。通过提供等待时间Tw,能恢复导航仪区Rnav中的磁化。因此,能抑制导航仪信号的退化,并且能改进检测横隔膜的位置的精度。能将等待时间Tw设定成例如大约20毫秒。当获得足够的检测精度时,可不提供等待时间Tw
(3)第三模式
关于序列组的倾倒角,第三模式不同于第三模式,但其它方面与第一模式的那些相同。因此,在第三模式的描述中,将主要描述序列组的倾倒角。
图10是处于第三模式的序列组的倾倒角的说明图。
在第三模式中,在第一次至第i次执行的成像序列A1至An的RF脉冲Pα的倾倒角逐渐增大,并且达到αmax。将在第i次至第j次执行的成像序列A1至An的RF脉冲Pα设定成相同的倾倒角αmax(例如,αmax=30°)。到现在为止,第三模式类似于第一模式。但是,在第三模式中,将在第j次和后续次(第j次至第n次)执行的成像序列Aj至An的RF脉冲Pα的倾倒角设定成以便从αmax逐渐减小。虽然已经参照图10描述了序列组G1的倾倒角,但图10中示出的倾倒角还表达了其它序列组G2至Gm的倾倒角。
通过逐渐增大倾倒角,并且另外,从中间逐渐减小倾倒角,能进一步减少图像中的伪像。
也在第三模式中,以类似于第一模式的方式,收集k空间中的数据的顺序不限于有序的顺序,而是可用另一种获取方法获取数据。另外,以类似于第二模式的方式,可提供导航仪序列NAV(参照图8)。在提供导航仪序列NAV的情况下,通过在最后的成像序列An和导航仪序列NAV之间提供等待时间TW,能抑制导航仪信号中的退化,并且能改进检测横隔膜的位置的精度。
(4)第四模式
关于序列组,第四模式不同于第一模式,但其它方面与第一模式的那些相同。因此,在第四模式的描述中,将主要描述序列组。
图11是处于第四模式的扫描的说明图。在第四模式中,执行包括序列组G1至Gm的扫描。
序列组G1具有两个脂肪抑制脉冲FSP1和FSP2、两个节段SG1和SG2以及导航仪序列NAV。节段SG1具有成像序列A11至A1k。节段SG2具有成像序列A21至A2k。在成像序列A11的前面提供第一脂肪抑制脉冲FSP1,并且在成像序列A1k和A21之间提供第二脂肪抑制脉冲FSP2
由节段SG1中的成像序列A11至A1k获取的数据设置在ky=ky1的线上,以便从邻近数据非获取区Rnon的一侧上的位置P11沿远离数据非获取区Rnon的方向Da布置。节段SG1在其中kz坐标值在ky=ky1线上为奇数的位置上获取数据。
例如,由第一至第i成像序列A11至A1i获取的数据从邻近数据非获取区Rnon的位置P11朝向数据获取区Racq中的位置P1i而设置在其中kz坐标值为奇数的位置上。由第j和后续(第j至第k)成像序列A1j至A1k获取的数据从数据获取区Racq中的位置P1j朝向与数据非获取区Rnon相对的一侧上的位置P1k而设置在其中kz坐标值为奇数的位置上。
另一方面,由节段SG2中的成像序列A21至A2k获取的数据设置在ky=ky1的线上,以便从邻近数据非获取区Rnon的一侧上的位置P21沿远离数据非获取区Rnon的方向Da布置。节段SG2获取在其中kz坐标值在ky=ky1的线上为偶数的位置上的数据。
例如,由第一至第i成像序列A21至A2i获取的数据从邻近数据非获取区Rnon的位置P21朝向数据获取区Racq中的位置P2i而设置在其中kz坐标值为偶数的位置上。由第j和后续(第j至第k)成像序列A2j至A2k获取的数据从数据获取区Racq中的位置P2j朝向与数据非获取区Rnon相对的一侧上的位置P2k而设置在其中kz坐标值为偶数的位置上。
像序列组G1那样,其它序列组G2至Gm中的各个具有两个脂肪抑制脉冲FSP1和FSP2、两个节段SG1和SG2以及导航仪序列NAV,并且获取ky=ky2至kym的线上的数据。
接下来,将描述处于第四模式的成像序列的倾倒角。
图12是倾倒角的说明图。
图12的图表的横轴指示第一节段SG1的成像序列A11至A1k和第二节段SG2的成像序列A21至A2k。图表的纵轴示出了成像序列的RF脉冲Pα的倾倒角。
在第一节段SG1中,将第一次至第i次执行的成像序列A11至A1i的RF脉冲Pα的倾倒角设定成以便从αmin逐渐增大,并且达到αmax。将第i次至第k次执行的成像序列A1i至A1k的RF脉冲Pα设定成相同的倾倒角αmax
而且在第二节段SG2中,以类似于第一节段SG1的方式,将第一次至第i次执行的成像序列A21至A2i的RF脉冲Pα的倾倒角设定成以便从αmin逐渐增大,并且达到αmax。第i次至第k次执行的成像序列A2i至A2k的RF脉冲Pα设定成相同的倾倒角αmax
通过如图12中示出的那样设定第一节段SG1和第二节段SG2中的倾倒角,能使在节段SG1中获得的信号强度和在节段SG2中获得的信号强度之间的差异更小,使得能进一步减少伪像。
在第四模式中,一个序列组设有两个脂肪抑制脉冲FSP1和FSP2。通过以这种方式提供两个脂肪抑制脉冲,即使在中间失去第一脂肪抑制脉冲FSP1的脂肪抑制效应,通过第二脂肪抑制脉冲FSP2的脂肪抑制效应,在执行一个序列组时也能保持脂肪抑制效应。
在第四模式中,在其中kz坐标值为奇数的位置上的数据由第一节段SG1获取,并且随后,在其中kz坐标值成为偶数的位置上的数据由第二节段SG2获取。备选地,可用另一种获取方法获取数据(例如,首先获取在其中kz坐标值为偶数的位置上的数据,并且随后,获取在其中kz坐标值成为奇数的位置上的数据)。另外,虽然在第四模式中提供导航仪序列NAV,但在不必用呼吸门控成像方法来执行成像的情况下,可不提供导航仪序列NAV。
在第一节段SG1中,将第一至第i成像序列A11至A1i的倾倒角设定成以便逐渐增大。在接下来的节段SG2中,将第一至第i成像序列A21至A2i的倾倒角设定成以便逐渐增大。能将节段SG1和SG2中的i的值设定成相同的值。例如,在第一节段SG1中将i设定成5(i=5),而且在接下来的节段SG2中也能将i设定成5(i=5)。在这种情况下,在节段SG1中,第一至第五成像序列A11至A15的倾倒角逐渐增大。在接下来的节段SG2中,第一至第五成像序列A21至A25的倾倒角逐渐增大。
另一方面,可将节段SG1和SG2中的i的值设定成不同的值。例如,在第一节段SG1中将i设定成5(i=5),而且在接下来的节段SG2中能将i设定成6(i=6)。在这种情况下,在节段SG1中,第一至第五成像序列A11至A15的倾倒角逐渐增大。在接下来的节段SG2中,第一至第六成像序列A21至A26的倾倒角逐渐增大。
(5)第五模式
关于序列组的倾倒角,第五模式不同于第四模式,但在其它方面与第四模式的那些相同。因此,在第五模式的描述中,将主要描述序列组的倾倒角。
图13是倾倒角的说明图。
在第一节段SG1中,将第一次至第i次执行的成像序列A11至A1i的RF脉冲Pα的倾倒角设定成以便从αmin逐渐增大,并且达到αmax。将第i次至第j次执行的成像序列A1i至A1j的RF脉冲Pα设定成相同的倾倒角αmax。到现在为止,第五模式与第四模式相同。但是,在第五模式中,将第j次和后续次(第j次至第k次)执行的成像序列A1j至A1k的RF脉冲Pα的倾倒角设定成以便从αmax逐渐减小。
也在第二节段SG2中,倾倒角以类似于第一节段SG1的方式增大和减小。
在第五模式中,RF脉冲Pα的倾倒角逐渐增大达到αmax,在此之后,保持为αmax,并且从中间逐渐减小。如上面描述的那样,通过逐渐增大RF脉冲Pα的倾倒角,而且另外,从中间逐渐减小倾倒角,能进一步减少伪像。为了证实能进一步减少伪像,执行点扩散函数的模拟,其表明在通过使用具有图13的倾倒角的脉冲序列来接收点函数时点函数的扩散。模拟参数如下。
(1)倾倒角的最大值αmax =30°
(2)倾倒角的最小值αmin =15°
(3)节段SG1中的成像序列A11至A1k的数量=11
(4)节段SG2中的成像序列A21至A2k的数量=11
图14是示出了模拟结果的图。
图14示出了两个模拟结果A和B。模拟结果A是当成像序列A11至A2k的倾倒角被设定成图13中示出的倾倒角时的模拟结果。另一方面,提供模拟结果B,以将其与模拟结果A比较,并且模拟结果B是当成像序列A11至A2k的倾倒角被设定成相同的值αmax=30°时的模拟结果。
在模拟结果A和B的左边的图表(a1)和(b1)是示出了在k空间的kz方向上的信号强度变化的图,而右边的图表(a2)和(b2)是示出了图像数据的图。
当比较图表(a1)中的信号强度变化与图表(b1)中的那些时,图表(a1)中的信号强度的差距ΔD1小于图表(b1)中的信号强度的差距ΔD2。当比较图表(a2)中的图像数据与图表(b2)中的图像数据时,图表(a2)的图像数据的峰值两边的数据值比图表(b2)的图像数据中的那些受到更多抑制。因此要理解的是,通过将成像序列A11至A2k的倾倒角设定成图13中示出的倾倒角,能减少伪像。
在第五模式中,以类似于第四模式的方式,在第一节段SG1中,将第一次至第i次中的成像序列A11至A1i的倾倒角设定成以便逐渐增大。在接下来的节段SG2中,将第一次至第i次中的成像序列A21至A2i的倾倒角设定成以便逐渐增大。也在第五模式中,节段SG1和SG2中的“i”的值可为相同的值或不同的值。
在第五模式中,在第一节段SG1中,将第j次和后续次(第j次至第k次)中的成像序列A1j至A1k的倾倒角设定成以便逐渐减小。在接下来的节段SG2中,将第j次和后续次(第j次至第k次)中的成像序列A2j至A2k的倾倒角设定成以便逐渐减小。将第一节段SG1中的“j”的值设定成与下一节段SG2中的“j”的值相同的值。例如,在第一节段SG1中将j设定成9(i=9),而且在接下来的节段SG2中也能将j设定成9(i=9)。在这种情况下,在节段SG1中,第九至第k成像序列A19至A1k的倾倒角逐渐减小。同样在接下来的节段SG2中,第九至第k成像序列A29至A2k的倾倒角逐渐减小。
另一方面,可将节段SG1和SG2中的j的值设定成不同的值。例如,在第一节段SG1中将j设定成9(j=9),而且在接下来的节段SG2中能将j设定成8(j=8)。在这种情况下,在节段SG1中,第九至第k成像序列A19至A1k的倾倒角逐渐减小。在接下来的节段SG2中,第八至第k成像序列A28至A2k的倾倒角逐渐减小。
(6)第六模式
关于序列组的倾倒角,第六模式不同于第五模式,但其它方面与第五模式的那些相同。因此,在第六模式的描述中,将主要描述序列组的倾倒角。
图15是倾倒角的说明图。
在第六模式中,将节段SG1中的成像序列A11至A1j的倾倒角αmax’设定成仅比节段SG2中的成像序列A2i至A2j的倾倒角αmax小Δα。
通过使倾倒角变小,能使在kz方向上邻近的信号强度之间的差距更小。为了证实这一点,执行当通过使用具有图15中示出的倾倒角的脉冲序列来接收点函数时的模拟。模拟参数为αmax’=25°,而其它参数与第五模式中的那些相同。
图16是示出了模拟结果的示意图。
图16示出了当成像序列A11至A2k的倾倒角设定成图15中示出的倾倒角时的模拟结果C。在模拟结果C的左边的图表(c1)是示出了在k空间的kz方向上的信号强度变化的图,而右边的图表(c2)是示出了图像数据的图。
当比较图16中的图表(c1)中的信号强度变化和图14中的图表(a1)中的那些时,在图16中的图表(c1)中的kz方向附近的信号强度的差距小于图14中的图表(a1)中的那个。当比较图16中的图表(c2)中的图像数据和图14中的图表(a2)中的那个时,在图16中的图表(c2)的图像数据中的FOV的端部处的重影比图14中的图表(a2)的图像数据中的那个受到更多抑制。因此,可理解的是,通过将成像序列A11至A2k的倾倒角设定成图15中示出的倾倒角,能进一步减少伪像。
(7)第七模式
在第四模式至第六模式中,已经描述了一个序列组具有两个节段SG1和SG2的示例。在第七模式中,将描述这样的情况,即,推广节段的数量,并且一个序列组包括z个节段。
图17是示出了处于第七模式的序列组的图。
在第七模式中,一个序列组具有z件脂肪抑制脉冲FSP1至FSPz,z件节段SG1至SGz以及导航仪序列NAV。
图18是示出了处于第七模式的倾倒角的图。
将节段SG1至SGz中的倾倒角设定成使得第一至第i成像序列的倾倒角逐渐增大,以及第j次和后续次(第j次至第k次)的成像序列的倾倒角逐渐减小。在第七模式中,将节段SG1至SGz中的三个或更多个节段的倾倒角的最大值设定成彼此不同。图18示出了将节段SG1、SG2和SGz中的倾倒角的最大值αmax1、αmax2和αmaxz设定成彼此不同的示例。通过如上面描述的那样将倾倒角的最大值设定成不同的值,能进一步使在kz方向上邻近彼此的信号强度的差距更小,使得能进一步减少伪像。
虽然节段SG1至SGz中的各个包括k件成像序列,节段SG1至SGz中的k的值可为相同的值或不同的值。
(8)第八模式
在第八模式中,将描述以不同于第一模式至第七模式中的那些的获取顺序来获取数据的情况。
图19是处于第八模式的扫描的说明图。
在第八模式中,执行包括序列组G1至Gm的扫描。
序列组G1具有脂肪抑制脉冲FSP1和成像序列A1至An。像序列组G1那样,其它序列组G2至Gm中的各个具有脂肪抑制脉冲FSP1和成像序列A1至An
将k空间分成数据非获取区Rnon和数据获取区Racq,在数据非获取区Rnon中不获取数据,以及在数据获取区Racq中获取数据。由序列组G1中的成像序列A1至An获取的数据设置在ky=ky1的线上,以便从与数据非获取区Rnon相对的一侧上的位置P11朝向数据非获取区Rnon的方向Db而布置。例如,由第一至第i成像序列A1至Ai获取的数据设置成以便从与数据非获取区Rnon相对的一侧上的位置P11朝向数据获取区Racq中的位置P1i而布置。由第j和后续(第j至第n)成像序列Aj获取的数据设置成以便从数据获取区Racq中的位置P1j朝向邻近数据非获取区Rnon的一侧上的位置P1n而布置。
类似地,由其它序列G2至Gm获取的数据设置在ky= ky2至kym的线上,以便从与数据非获取区Rnon相对的一侧上的位置P21至Pm1朝向数据非获取区Rnon的方向Db而布置。
接下来,将描述处于第八模式的成像序列的倾倒角。
图20是倾倒角的说明图。
在第八模式中,将第一至第i成像序列A1至Aj的RF脉冲Pα设定成相同倾倒角αmax(例如,αmax=30°)。但是,将第j和后续(第j至第n)成像序列Aj至An的RF脉冲Pα的倾倒角设定成以便从αmax逐渐减小。
通过如图20中示出的那样从中间逐渐减小倾倒角,能减小数据获取区Racq和数据非获取区Rnon之间的信号强度的差距。
虽然序列组具有脂肪抑制脉冲FSP1,但在不必抑制脂肪的情况下,可不提供脂肪抑制脉冲FSP1。在通过呼吸门控成像方法来执行成像的情况下,提供导航仪序列NAV就足够了。
虽然在第八模式中如图20中示出的那样设定倾倒角,但可如图10中示出的那样进行设定。通过图10的倾倒角,能进一步减少伪像。
(9)第九模式
在第九模式中,将描述序列组分成两个节段的情况。
图21是处于第九模式的扫描的说明图。
在第九模式中,执行包括序列组G1至Gm的扫描。
序列组G1具有两个脂肪抑制脉冲FSP1和FSP2、两个节段SG1和SG2以及导航仪序列NAV。节段SG1具有成像序列A11至A1k,并且节段SG2具有成像序列A21至A2k。在成像序列A11的前面提供第一脂肪抑制脉冲FSP1,并且在成像序列A1k至A21之间提供第二脂肪抑制脉冲FSP2
由节段SG1中的成像序列A11至A1k获取的数据设置在ky=ky1的线上,以便从与数据非获取区Rnon相对的一侧上的位置P11朝向数据非获取区Rnon的方向Db而布置。节段SG1获取在其中kz坐标值在ky=ky1的线上为奇数的位置上的数据。
例如,由第一至第i成像序列A11至A1i获取的数据从与数据非获取区Rnon相对的一侧上的位置P11朝向数据获取区Racq中的位置P1i而设置在其中kz坐标值为奇数的位置上。由第j和后续(第j至第k)成像序列A1j至A1k获取的数据从数据获取区Racq中的位置P1j朝向邻近数据非获取区Rnon的一侧上的位置P1k而设置在其中kz坐标值为奇数的位置上。
另一方面,由节段SG2中的成像序列A21至A2k获取的数据设置在ky=ky1的线上,以便从与数据非获取区Rnon相对的一侧上的位置P21朝向数据非获取区Rnon的方向Db而布置。节段SG2获取在其中kz坐标值在ky=ky1的线上为偶数的位置上的数据。
例如,由第一至第i成像序列A21至A2i获取的数据从与数据非获取区Rnon相对的一侧上的位置P21朝向数据获取区Racq中的位置P2i而设置在其中kz坐标值为偶数的位置上。由第j和后续(第j至第k)成像序列A2j至A2k获取的数据从数据获取区Racq中的位置P2j朝向邻近数据非获取区Rnon的一侧上的位置P2k而设置在其中kz坐标值为偶数的位置上。
像序列组G1那样,其它序列组G2至Gm中的各个具有两个脂肪抑制脉冲FSP1和FSP2、两个节段SG1和SG2以及导航仪序列NAV,并且获取ky=ky2至kym的线上的数据。
接下来,将描述处于第九模式的成像序列的倾倒角。
图22是倾倒角的说明图。
图22的图表的横轴指示第一节段SG1的成像序列A11至A1k和第二节段SG2的成像序列A21至A2k。图表的纵轴示出了成像序列的RF脉冲Pα的倾倒角。
在第一节段SG1中,将第一次至第j次的成像序列A11至A1j的RF脉冲Pα的倾倒角设定成相同的倾倒角αmax。将第j次和后续次的成像序列A1j至A1k的RF脉冲Pα设定成以便从αmax逐渐减小。
同样在第二节段SG2中,以类似于第一节段SG1的方式,将第一次至第j次的成像序列A21至A2j的RF脉冲Pα的倾倒角设定成相同的倾倒角αmax。将第j次和后续次的成像序列A1j至A1k的RF脉冲Pα设定成以便从αmax逐渐减小。
通过如图22中示出的那样设定第一节段SG1和第二节段SG2中的倾倒角,能使在节段SG1中获得的信号强度和在节段SG2中获得的信号强度之间的差异更小,使得能进一步减少伪像。
虽然在第九模式中提供导航仪序列NAV,但在不必用呼吸门控成像方法来执行成像的情况下,可不提供导航仪序列NAV。
虽然在第九模式中如图22中示出的那样设定倾倒角,但可如图13中示出的那样对它们进行设定。通过图13的倾倒角,能进一步减少伪像。
另外,可如图17中示出的那样将一个序列组分成z件节段SG1至SGz,并且可如图18中示出的那样设定倾倒角。

Claims (26)

1. 一种磁共振设备,其用于将k空间分成数据获取区和数据非获取区,在所述数据获取区中获取数据,以及在所述数据非获取区中不获取数据,并且所述磁共振设备用于执行包括序列组的扫描,在所述序列组中,成像序列执行多次,从而获取设置在所述数据获取区中的数据,
其中,由所述多次的成像序列中的第一次至第i次的成像序列获取的数据设置在所述数据获取区中,以便从所述数据获取区中的邻近所述数据非获取区的一侧上的位置沿远离所述数据非获取区的方向布置,以及
所述设备具有扫描装置,所述扫描装置执行所述扫描,使得所述第一次至第i次的成像序列的RF脉冲的倾倒角逐渐增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其中,所述k空间具有穿过所述数据获取区和所述数据非获取区的线,以及
由所述第一次至第i次的成像序列获取的数据设置在所述线上,以便从所述数据获取区中的邻近所述数据非获取区的一侧上的位置沿远离所述数据非获取区的方向布置。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其中,由所述多次的成像序列中的第j次和后续次(j>i)的成像序列获取的数据设置在所述线上,以便从所述数据获取区中的位置朝向所述数据获取区中的与所述数据非获取区相对的一侧上的位置而布置,以及
所述扫描装置执行所述扫描,使得所述第j次和后续次的成像序列的所述RF脉冲的所述倾倒角逐渐减小。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其中,所述序列组具有用于检测受检者的呼吸信号的导航仪序列。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其中,在等待时间之后执行所述导航仪序列,在执行所述多次的成像序列之后提供等待时间。
6. 一种磁共振设备,其用于将k空间分成数据获取区和数据非获取区,在所述数据获取区中获取数据,以及在所述数据非获取区中不获取数据,并且所述磁共振设备用于执行包括序列组的扫描,在所述序列组中,成像序列执行多次,从而获取设置在所述数据获取区中的数据,
其中,所述多次的成像序列将分成多个节段,
由各个节段中的第一次至第i次的成像序列获取的数据设置在所述数据获取区中,以便从所述数据获取区中的邻近所述数据非获取区的一侧上的位置沿远离所述数据非获取区的方向布置,以及
所述设备具有扫描装置,所述扫描装置执行所述扫描,使得所述第一次至第i次的成像序列的RF脉冲的倾倒角逐渐增大。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其中,所述多个节段中的至少两个节段中的“i”值彼此不同。
8.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其中,所述k空间具有穿过所述数据获取区和所述数据非获取区的线,以及
由所述节段中的各个中的所述第一次至第i次的成像序列获取的数据设置在所述线上,以便从所述数据获取区中的邻近所述数据非获取区的一侧上的位置沿远离所述数据非获取区的方向布置。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其中,由所述节段中的各个中的第j次和后续次(j>i)的成像序列获取的数据设置在所述线上,以便从所述数据获取区中的位置朝向所述数据获取区中的与所述数据非获取区相对的一侧上的位置而布置,以及
所述扫描装置执行所述扫描,使得所述第j次和后续次的成像序列的所述RF脉冲的所述倾倒角逐渐减小。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其中,所述多个节段中的至少两个节段中的“j”值彼此不同。
11. 根据权利要求6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其中,所述序列组具有用于检测受检者的呼吸信号的导航仪序列。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其中,在等待时间之后执行所述导航仪序列,在执行所述多次的成像序列之后提供所述等待时间。
13. 根据权利要求6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其中,所述多个节段中的至少两个节段的倾倒角的最大值彼此不同。
14. 一种磁共振设备,其用于将k空间分成数据获取区和数据非获取区,在所述数据获取区中获取数据,以及在所述数据非获取区中不获取数据,并且所述磁共振设备用于执行包括序列组的扫描,在所述序列组中,成像序列执行多次,从而获取设置在所述数据获取区中的数据,
其中,由所述多次的成像序列中的第j次和后续次(j>1)的成像序列获取的数据设置在所述数据获取区中,以便从所述数据获取区中的位置朝向所述数据获取区中的邻近所述数据非获取区的一侧上的位置而布置,以及
所述设备具有扫描装置,所述扫描装置执行所述扫描,使得所述第j次和后续次的成像序列的RF脉冲的倾倒角逐渐减小。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其中,所述k空间具有穿过所述数据获取区和所述数据非获取区的线,以及
由所述第j次和后续次的成像序列获取的数据设置在所述线上,以便从所述数据获取区中的位置朝向所述数据获取区中的邻近所述数据非获取区的一侧上的位置而布置。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其中,由所述多次的成像序列中的所述第一次至第i次(i<j)的成像序列获取的数据设置在所述线上,以便从所述数据获取区中的与所述数据非获取区相对的一侧上的位置朝向所述数据非获取区的方向而布置,以及
所述扫描装置执行所述扫描,使得所述第一次至所述第i次执行的成像序列的所述RF脉冲的所述倾倒角逐渐增大。
17. 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其中,所述序列组具有用于检测受检者的呼吸信号的导航仪序列。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其中,在等待时间之后执行所述导航仪序列,在执行所述多次的成像序列之后提供所述等待时间。
19. 一种磁共振设备,其用于将k空间分成数据获取区和数据非获取区,在所述数据获取区中获取数据,以及在所述数据非获取区中不获取数据,并且所述磁共振设备用于执行包括序列组的扫描,在所述序列组中,成像序列执行多次,从而获取设置在所述数据获取区中的数据,
其中,所述多次的成像序列将分成多个节段,
由各个节段中的第j次(j>1)和后续次的成像序列获取的数据设置在所述数据获取区中,以便从所述数据获取区中的位置朝向所述数据获取区中的邻近所述数据非获取区的一侧上的位置而布置,以及
所述设备具有扫描装置,所述扫描装置执行所述扫描,使得所述第j次和后续次的成像序列的RF脉冲的倾倒角逐渐减小。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其中,所述多个节段中的至少两个节段的“j”值彼此不同。
21. 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其中,所述k空间具有穿过所述数据获取区和所述数据非获取区的线,以及
由所述节段的各个中的所述第j次和后续次的成像序列获取的数据设置在所述线上,以便从所述数据获取区中的位置朝向所述数据获取区中的邻近所述数据非获取区的一侧上的位置而布置。
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其中,由所述节段的各个中的所述第一次至第i次(i<j)的成像序列获取的数据设置在所述线上,以便从所述数据获取区中的与所述数据非获取区相对的一侧上的位置朝向所述数据非获取区的方向而布置,以及
所述扫描装置执行所述节段的各个,使得所述第一次至第i次的成像序列的所述RF脉冲的所述倾倒角逐渐增大。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其中,所述多个节段的至少两个节段中的“i”值彼此不同。
24. 根据权利要求19至2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其中,所述序列组具有用于检测受检者的呼吸信号的导航仪序列。
25.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其中,在等待时间之后执行所述导航仪序列,在执行所述多次的成像序列之后提供所述等待时间。
26. 根据权利要求19至2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其中,所述多个节段中的至少两个节段的倾倒角的最大值彼此不同。
CN2012105025330A 2011-11-30 2012-11-30 磁共振设备 Pending CN10312667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63133A JP5815384B2 (ja) 2011-11-30 2011-11-30 磁気共鳴装置
JP2011-263133 2011-11-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26677A true CN103126677A (zh) 2013-06-05

Family

ID=48466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025330A Pending CN103126677A (zh) 2011-11-30 2012-11-30 磁共振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134977A1 (zh)
JP (1) JP5815384B2 (zh)
CN (1) CN10312667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10940A (zh) * 2014-10-07 2017-08-29 西诺德牙科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mri径向或螺旋成像的方法
CN107110946A (zh) * 2014-09-12 2017-08-29 Ge医疗系统环球技术有限公司 磁共振装置和程序
CN108024757A (zh) * 2015-08-21 2018-05-11 深圳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在核磁共振成像中确定偏转角的系统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05129B (zh) * 2020-06-11 2024-01-02 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 数据采集装置、方法及磁共振成像装置
CN115359144B (zh) * 2022-10-19 2023-03-03 之江实验室 一种磁共振平面回波成像伪影仿真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52515A (en) * 1994-09-02 1997-07-2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gh speed three dimensional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US6230039B1 (en) * 2000-03-28 2001-05-08 Philips Electronics North America Corpora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ethod and system with adaptively selected flip angels
CN102217935A (zh) * 2010-04-13 2011-10-19 西门子公司 用于产生血管造影的磁共振图像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36144A (ja) * 1993-06-18 1995-05-30 Ge Yokogawa Medical Syst Ltd 複数コントラスト画像の取得方法およびmri装置
JPH08131418A (ja) * 1994-11-11 1996-05-28 Ge Yokogawa Medical Syst Ltd Mrイメージング方法およびmri装置
JPH11276456A (ja) * 1998-03-30 1999-10-12 Shimadzu Corp Mr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DE19859489C2 (de) * 1998-12-22 2000-10-05 Siemens Ag Verfahren zur Shimmung eines Magnetsystems eines MR-Tomographiegeräts und MR-Tomographiegerät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JP2002301044A (ja) * 2001-04-06 2002-10-15 Hitachi Medical Corp 磁気共鳴画像診断装置
US7714575B2 (en) * 2003-10-15 2010-05-1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magnetic preparation in MR imaging
DE102004017852B4 (de) * 2004-04-13 2008-11-27 Siemens Ag Bewegungskorrigiertes Multi-Shot-Verfahren zur diffusionsgewichteten Bildgebung in der Magnetresonanztomographie
JP2007068796A (ja) * 2005-09-08 2007-03-22 Ge Medical Systems Global Technology Co Llc Rfパルス印加方法およびmri装置
US8120358B2 (en) * 2006-04-13 2012-02-21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with high spatial and temporal resolution
JP5289011B2 (ja) * 2008-01-10 2013-09-11 株式会社東芝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および画像再構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52515A (en) * 1994-09-02 1997-07-2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gh speed three dimensional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US6230039B1 (en) * 2000-03-28 2001-05-08 Philips Electronics North America Corpora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ethod and system with adaptively selected flip angels
CN102217935A (zh) * 2010-04-13 2011-10-19 西门子公司 用于产生血管造影的磁共振图像的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10946A (zh) * 2014-09-12 2017-08-29 Ge医疗系统环球技术有限公司 磁共振装置和程序
CN107110946B (zh) * 2014-09-12 2020-05-15 Ge医疗系统环球技术有限公司 磁共振装置和程序
CN107110940A (zh) * 2014-10-07 2017-08-29 西诺德牙科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mri径向或螺旋成像的方法
CN107110940B (zh) * 2014-10-07 2021-02-26 西诺德牙科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mri径向或螺旋成像的方法
CN108024757A (zh) * 2015-08-21 2018-05-11 深圳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在核磁共振成像中确定偏转角的系统和方法
CN108024757B (zh) * 2015-08-21 2020-10-30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在核磁共振成像中确定偏转角的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815384B2 (ja) 2015-11-17
US20130134977A1 (en) 2013-05-30
JP2013111424A (ja) 2013-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26677A (zh) 磁共振设备
US838438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plit-echo split-blade data collection for propelle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N104395772B (zh) 具有在对中心和外周k空间区的采样期间的呼吸运动检测的磁共振图像重建方法
JP5275380B2 (ja)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CN103262082B (zh) 具有基于数据挖掘的优选设置的磁共振检查系统
CN103211596B (zh) 用于运动修正mr扩散成像的系统
US9846217B2 (en) Through-plane navigator
JP2002010992A (ja)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及び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方法
EP2902794A1 (en) MR imaging using multi-channel rf excitation
US20120319689A1 (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DE102008003141A1 (de) 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Ausschluss kompromitierter PET-Daten bei simultaner PET-MR-Aquisition
DE112012005359T5 (de) Verwendung von gradientenspulen zum korrigieren von b0-feldinhomogenitäten höherer ordnung bei mr-bildgebung
US8818491B2 (en) System for non-contrast enhanced MR anatomical imaging
CN103033785A (zh) 用于确定磁共振数据的方法和磁共振设备
CN106889988B (zh) 磁共振成像设备和控制磁共振成像设备的方法
JP2012040362A (ja)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方法、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装置
US20140218027A1 (en) Method f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magnetic resonance system
DE102016223478A1 (de) Verfahren und System zum Ermitteln von Magnetresonanzbilddaten in Abhängigkeit von physiologischen Signalen
CN100416295C (zh) 用于k空间数据采集的方法和磁共振成像设备
US6927576B2 (en) Magnetic resonance signal acquiring apparatus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DE112019000571T5 (de) MR-Bildgebung mithilfe einer Stack-Of-Stars-Erfassung mit intrinsischer Bewegungskorrektur
CN101803918B (zh) 利用自旋回波成像序列确定磁化转移常数的方法
CN103282789A (zh) 多通道发射mr成像
DE102008039340A1 (de) Verfahren zur Aufzeichnung und Darstellung von Kalibrierungsbildern sowie Magnet-Resonanz-Gerät
US20120319688A1 (en) Balanced mixer for mri system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609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