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02796B - 一种苯并咪唑型聚酰亚胺漆包线漆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苯并咪唑型聚酰亚胺漆包线漆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02796B
CN103102796B CN201310010063.0A CN201310010063A CN103102796B CN 103102796 B CN103102796 B CN 103102796B CN 201310010063 A CN201310010063 A CN 201310010063A CN 103102796 B CN103102796 B CN 1031027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s
amino
dianhydride
phenyl
prop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1006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02796A (zh
Inventor
虞鑫海
陈晓玲
郭翔
吴冯
陈思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hua University
Shanghai Ruitu Electronic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hua University
Shanghai Ruitu Electronic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hua University, Shanghai Ruitu Electronic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01006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0279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027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027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027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0279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Forming Nitrogen-Containing Linkag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苯并咪唑型聚酰亚胺漆包线漆及其制备方法,组成为:质量比为100:5-15:100-300的A、B、C三种组份的混合物;其中,A组份是由2-(4-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咪唑、芳香族二酐与2,2-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在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中通过反应而成;B组份是由2,2-双[4-(2,4-二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与马来酸酐在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中通过反应而成;C组份是由2,2-双[4-(2,4-二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马来酸酐、芳香族二胺以及芳香族二酐在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中通过反应而成。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所得产品综合性能优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苯并咪唑型聚酰亚胺漆包线漆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漆包线漆及其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苯并咪唑型聚酰亚胺漆包线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漆包线漆是应用于电工设备的不可缺少的电绝缘涂料,是控制电气设备经济技术指标和运行寿命的关键原料之一。随着时代与经济的发展,在军用和民生领域都对漆包线的耐温等级提出了更高要求。美国超音速客机计划(HSCT)所设计的速度为2.4MHz,目前中国的高铁时速已达到300公里的常态,各种交通工具速度的提升势必会对电机绕组的耐温性提出严峻考验,而核动力和宇宙空间技术的发展对漆包线更提出了苛刻的耐高温要求。进入数字化时代以来,各种电子产品,家用电器和仪表设备在广大家庭、生产部门和办公场所中日益普及,并且更新换代速度逐年加快,为漆包线带来可观市场。八九十年代以后,我国漆包线虽然在产量上有很大突破,但主要集中于聚酯、聚氨酯和聚酯亚胺等耐热等级较低的品种,而高耐热等级的以及“双零”微细漆包线所占比重很小,大部分依赖于国外进口。为提高我国漆包线行业在国际的竞争力,有必要通过技术创新开发高耐温等级的漆包线漆,并且重视科技成果向产业化的及时转化。
聚酰亚胺与聚苯并咪唑均是芳杂环聚合物,均具有非常优异的综合性能,如具有非常优良的耐热性、耐低温性、耐溶剂性、自润滑性以及阻燃等特性,同时,也具有非常优良的力学性能和介电性能。因此,它被广泛地应用于耐高温纤维材料以及宇宙飞船、卫星或太空飞行器等的耐高温材料;航空航天、汽车、机电等方面的先进结构复合材料、C级或200以上级电气绝缘材料、耐高温胶粘剂等;以及电子微电子领域的FPC或PCB的基体材料、IC的层间绝缘材料、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钝化涂层和α粒子阻挡层涂覆材料等。
有关聚酰亚胺的研究已有不少公开报道:
中国发明专利CN101921482A公开了一种热固性聚酰亚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其主要特征在于:该树脂由A组分和B组分组成,其重量比为1:2-6;其中A组分为均相透明粘稠状的马来酰亚胺基聚酰亚胺树脂溶液,含固量10%-25%;B组分为四马来酰亚胺基双酚A溶液,含固量30%-40%;制备方法为:马来酰亚胺基聚酰亚胺树脂液(A组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两个步骤:(1)将2,2-双[4-(2,4-二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和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放入反应釜中,室温下,搅拌溶解完全后,加入马来酸酐固体粉末,室温下搅拌至完全溶解,继续搅拌反应0.5小时后,加入芳香族二元酸酐,室温下搅拌反应5-8小时,获得均相透明粘稠状的树脂溶液;(2)加入共沸脱水剂,共沸回流分水搅拌反应6-8小时后,得到均相透明粘稠状的马来酰亚胺基聚酰亚胺树脂液;四马来酰亚胺基双酚A溶液(B组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两个步骤:(1)将2,2-双[4-(2,4-二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和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放入反应釜中,室温下,搅拌溶解完全后,加入马来酸酐固体粉末,室温下搅拌至完全溶解,继续搅拌反应3小时后,获得均相透明溶液;(2)加入共沸脱水剂,共沸回流分水搅拌反应5小时后,得到均相透明的四马来酰亚胺基双酚A溶液。
中国发明专利CN101973147A公开了一种耐高温聚酰亚胺玻璃布层压板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室温下,将摩尔比为1:2的1,4-双(2,4-二氨基苯氧基)苯和马来酸酐加入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中,室温下搅拌反应1小时后,加入芳香族二胺单体,搅拌溶解完全后,加入芳香族二元酸酐,室温下搅拌反应3小时,加入引发剂,搅拌溶解,得到均相透明的粘稠状树脂溶液,即A组分;(2)将摩尔比为1:4的1,4-双(2,4-二氨基苯氧基)苯和马来酸酐加入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中,室温下搅拌反应2小时后,得到均相透明的树脂溶液,即B组分;(3)使用时,室温下将A、B组分混合均匀,得聚酰亚胺前驱体树脂溶液,用玻璃布浸渍树脂溶液,预烘半固化得半固化片,层叠后进入高温压机热固化,得到耐高温聚酰亚胺玻璃布层压板。
中国发明专利CN102363710A公开了一种耐高温聚酰亚胺漆包线漆及其漆包线的制备方法。它由一种共缩聚的聚酰胺酸溶液A和均苯型聚酰胺酸溶液B共混制得漆液,在卧式漆包线机上涂制漆包圆线。占漆液总质量10~15wt%的聚酰胺酸溶液A(固含量22%)由4,4’-二氨基-4”-羟基三苯甲烷和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两种二胺与3,3’,4,4’-二苯甲酮四酸二酐在强极性非质子溶剂中低温共缩聚获得,三者摩尔比为0.5:0.5:1~1.03。占漆液总质量20~25wt%的聚酰胺酸溶液B(固含量30%)由4,4’-二氨基二苯醚二胺与均苯四甲酸二酐在强极性非质子溶剂中低温缩聚获得,二者摩尔比为1:1~1.03。
中国发明专利CN102504698A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漆包线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漆液包括下述成分:固含量10%-18%的含不饱和侧基的聚酰胺酸溶液A、固含量30%-45%的四马来酰胺酸溶液B和固含量为40%-45%的双马来酰胺酸溶液C,其质量比为1:0.5-1:1-2。其制备方法是:将A、B和C三种溶液,按其质量比室温下混合均匀,获得酒红色透明粘稠的漆包线漆。
中国发明专利CN102676046A公开了一种自润滑聚酰亚胺漆包线漆及其制备方法,该漆液由A组分和B组分组成,其中A组分为固含量25wt%-35wt%的聚酰胺酸溶液,占漆液总质量的90wt%~98wt%;B组分为硬脂酸、缩水甘油醚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桐油酸酐的共混物,占漆液总质量的2wt%-10wt%;制备方法:将A组分、B组分在室温下混合均匀即可。
中国发明专利CN102676047A公开了一种自润滑漆包线漆的组成,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中A组分为固含量25wt%-30wt%的聚酰胺酸溶液,占漆液总质量的95wt%~98wt%;B组分为氧化聚乙烯、缩水甘油醚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共聚物,占漆液总质量的2wt%-5wt%;其中,氧化聚乙烯、缩水甘油醚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质量比为1:3-5。
有关聚苯并咪唑的研究也有所报道:
徐俊,虞鑫海,等人【3,3',4,4'-四氨基二苯醚的合成及其聚苯并咪唑树脂的制备[J].绝缘材料,2009,42(3):31-35】公开了聚苯并咪唑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4,4'-二氨基二苯醚为原料,经乙酰化、硝化、碱解、还原、中和五步反应合成3,3',4,4'-四氨基二苯醚,总收率为52.8%,并用FT-IR及熔点测试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另外,基于3,3',4,4'-四氨基二苯醚单体,在多聚磷酸与五氧化二磷的体系下,进一步与二酸聚合得到了高分子量的聚苯并咪唑,其分子结构式为:
中国发明专利CN101456964A公开了一种芳香族聚苯并咪唑树脂薄膜的制备方法,其主要特征在于:采用特定分子结构的芳香族四元胺和芳香族二羧酸,在多聚磷酸/五氧化二磷体系的作用下,于氮气气氛中,在室温-200℃温度范围内进行溶液缩聚反应,制得暗红色橡胶弹性体状聚合物。冷却后倒入水中,在树脂搅碎机里,搅碎成粉末,碱洗至中性,烘干后选择合适的溶剂将其溶解,流延成膜,加热升温,脱除溶剂,获得芳香族聚苯并咪唑薄膜,其分子结构式如下:
对于聚苯并咪唑酰亚胺的新型高分子材料,已有公开的专利报道。虞鑫海等人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CN101921483A,并公开了一种聚苯并咪唑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其分子结构通式如下所示:
其中:-Q1-为芳香族二元伯胺的二价残基;=Ar=为芳香族二元酸酐的四价残基;其制备,包括:将芳香族二元伯胺、2-(4-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咪唑(APABI)与芳香族二元酸酐在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体系中,于室温下搅拌反应5-8小时后,获得均相透明粘稠状的聚苯并咪唑酰胺酸溶液,然后,于流延机中流延成膜,热亚胺化,脱膜,卷绕,得到坚韧透明的聚苯并咪唑酰亚胺薄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苯并咪唑型聚酰亚胺漆包线漆及其制备方法,该产品兼具苯并咪唑与酞酰亚胺的优良性能,具有优异的尺寸稳定性、力学性能和耐热性;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反应过程在常压下进行,不涉及也不产生腐蚀性物质,对设备无特殊要求,投资少,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一种苯并咪唑型聚酰亚胺漆包线漆,所述漆包线漆的组成为:质量比为100:5-15:100-300的A、B、C三种组份的混合物;其中,A组份是由2-(4-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咪唑、芳香族二酐与2,2-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在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中通过反应而成,溶剂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70%-90%;B组份是由2,2-双[4-(2,4-二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与马来酸酐在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中通过反应而成,溶剂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50%-70%;C组份是由2,2-双[4-(2,4-二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马来酸酐、芳香族二胺以及芳香族二酐在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中通过反应而成,溶剂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70%-90%。
所述的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选自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N-乙基-2-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芳香族二酐选自均苯四甲酸二酐、3,3’,4,4’-四羧基联苯二酐、3,3’,4,4’-四羧基二苯醚二酐、3,3’,4,4’-四羧基二苯甲酮二酐、3,3’,4,4’-四羧基联二苯砜二酐、2,2-双(3,4-二羧基苯基)六氟丙烷二酐、4,4’-双(3,4-二羧基苯氧基)二苯醚二酐、4,4’-双(3,4-二羧基苯氧基)二苯甲酮二酐、4,4’-双(3,4-二羧基苯氧基)二苯甲烷二酐、4,4’-双(3,4-二羧基苯氧基)二苯砜二酐、4,4’-双(3,4-二羧基苯氧基)二苯硫醚二酐、4,4’-双(3,4-二羧基苯氧基)联苯二酐、2,2-双[4-(3,4-二羧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二酐、2,2-双[4-(3,4-二羧基苯氧基)苯基]丙烷二酐、1,4-双(3,4-二羧基苯氧基)苯二酐、1,3-双(3,4-二羧基苯氧基)苯二酐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芳香族二胺选自对苯二胺、间苯二胺、邻苯二胺、4,4’-二氨基二苯醚、3,4’-二氨基二苯醚、3,3’-二氨基二苯醚、4,4’-二氨基二苯甲烷、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4,4’-二氨基联苯、3,3’-二甲基-4,4’-二氨基联苯、2,2’-二甲基-4,4’-二氨基联苯、2,2’-二(三氟甲基)-4,4’-二氨基联苯、4,4’-二氨基二苯甲酮、4,4’-二氨基二苯砜、3,3’-二氨基二苯砜、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2,2-双[4-(3-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2,2-双[4-(3-氨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4,4’-双(4-氨基苯氧基)二苯甲酮、4,4’-双(3-氨基苯氧基)二苯甲酮、4,4’-双(4-氨基苯氧基)二苯砜、4,4’-双(3-氨基苯氧基)二苯砜、1,3-双(3-氨基苯氧基)苯、1,4-双(3-氨基苯氧基)苯、1,3-双(4-氨基苯氧基)苯、1,4-双(4-氨基苯氧基)苯、2,2-双[4-(2-三氟甲基-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2,2-双[4-(2-三氟甲基-4-氨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4,4’-双(2-三氟甲基-4-氨基苯氧基)二苯甲酮、4,4’-双(2-三氟甲基-4-氨基苯氧基)二苯砜、4,4’-双(4-氨基苯氧基)二苯硫醚、4,4’-双(3-氨基苯氧基)二苯硫醚、4,4’-双(2-三氟甲基-4-氨基苯氧基)二苯硫醚、4,4’-双(4-氨基苯氧基)联苯、4,4’-双(3-氨基苯氧基)联苯、4,4’-双(2-三氟甲基-4-氨基苯氧基)联苯、1,3-双(2-三氟甲基-4-氨基苯氧基)苯、1,4-双(2-三氟甲基-4-氨基苯氧基)苯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一种苯并咪唑型聚酰亚胺漆包线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2-(4-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咪唑加入反应釜中,加入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室温下搅拌溶解后,加入芳香族二酐单体,搅拌反应0.5小时-1小时后,加入2,2-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室温下搅拌反应1小时-2小时后,得到粘稠的均相透明液体,即A组分;其中,2-(4-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咪唑与2,2-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的摩尔数之比为1:0.1-10;
(2)将2,2-双[4-(2,4-二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加入反应釜中,加入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室温下搅拌溶解后,加入马来酸酐,室温下搅拌反应1小时-1.5小时后,得到均相透明溶液,即B组分;其中,2,2-双[4-(2,4-二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与马来酸酐的摩尔数之比为1:3.9-4.2;
(3)将2,2-双[4-(2,4-二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加入反应釜中,加入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室温下搅拌溶解后,加入马来酸酐,室温下搅拌反应0.5小时-1小时后,加入芳香族二胺单体,室温下搅拌溶解完全后,加入芳香族二酐单体,室温下搅拌反应1小时-2小时后,得到均相透明粘稠液体,即C组分;其中,2,2-双[4-(2,4-二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与马来酸酐的摩尔数之比为1:2;
(4)将上述A、B、C三种组份混合,室温下搅拌均匀即可。
所述步骤(1)中的芳香族二酐的摩尔数与2-(4-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咪唑和2,2-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的总摩尔数之比为1:1.01-1.10。
所述步骤(3)中的芳香族二酐的摩尔数与2,2-双[4-(2,4-二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和芳香族二胺的总摩尔数之比为1:1.01-1.10。
所述步骤(3)中的2,2-双[4-(2,4-二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与芳香族二胺的摩尔数之比为1:0.1-10。
本发明采用耐高温性能优异的苯并咪唑基团与酞酰亚胺环有机结合,以制得综合性能优越的新型苯并咪唑型聚酰亚胺漆包线漆,满足耐高温漆包线及其高功率电机等领域的实际需要。
有益效果
(1)本发明合成基体树脂的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反应过程在常压下进行,不涉及也不产生腐蚀性物质,对设备无特殊要求,投资少,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2)本发明所得苯并咪唑型聚酰亚胺漆包线漆产品兼具苯并咪唑与酞酰亚胺的优良性能,具有优异的尺寸稳定性、力学性能和耐热性;
(3)本发明合成基体树脂的反应原料来源方便,成本较低,便于进一步推广应用;
(4)本发明所用的合成工艺设备为通用型,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的生产聚酰亚胺树脂的成套设备来实施本发明,非常有利于产品的产业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将22.4克(0.1摩尔)2-(4-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咪唑放入反应釜中,加入1660克N,N-二甲基甲酰胺,室温下搅拌溶解后,加入317.7克(1.08摩尔)3,3’,4,4’-四羧基联苯二酐,搅拌反应0.5小时后,加入366.3克(1.0摩尔)2,2-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室温下搅拌反应1小时后,得到2366.4克粘稠的均相透明液体,即A组分,记作A1,且其有机溶剂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70.1%。
将224.0克(1.0摩尔)2-(4-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咪唑放入反应釜中,加入2000克N,N-二甲基乙酰胺和2720克N-甲基-2-吡咯烷酮,室温下搅拌溶解后,加入109.0克(0.5摩尔)均苯四甲酸二酐和155.0克(0.5摩尔)3,3’,4,4’-四羧基二苯醚二酐,搅拌反应1小时后,加入36.6克(0.1摩尔)2,2-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室温下搅拌反应2小时后,得到5244.6克粘稠的均相透明液体,即A组分,记作A2,且其有机溶剂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90.0%。
将22.4克(0.1摩尔)2-(4-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咪唑放入反应釜中,加入1800克N,N-二甲基乙酰胺,室温下搅拌溶解后,加入86.9克(0.27摩尔)3,3’,4,4’-四羧基二苯甲酮二酐和156.0克(0.3摩尔)2,2-双[4-(3,4-二羧基苯氧基)苯基]丙烷二酐,搅拌反应0.5小时后,加入183.2克(0.5摩尔)2,2-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室温下搅拌反应2小时后,得到2248.5克粘稠的均相透明液体,即A组分,记作A3,且其有机溶剂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80.0%。
实施例2
将440.5克(1.0摩尔)2,2-双[4-(2,4-二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加入反应釜中,加入830.0克N,N-二甲基乙酰胺,室温下搅拌溶解后,加入382.2克(3.9摩尔)马来酸酐,室温下搅拌反应1小时后,得到1652.7克均相透明溶液,即B组分,记作B1,且其有机溶剂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50.2%。
将440.5克(1.0摩尔)2,2-双[4-(2,4-二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加入反应釜中,加入1665克N,N-二甲基甲酰胺,室温下搅拌溶解后,加入392.0克(4.0摩尔)马来酸酐,室温下搅拌反应1.5小时后,得到2497.5克均相透明溶液,即B组分,记作B2,且其有机溶剂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66.7%。
将440.5克(1.0摩尔)2,2-双[4-(2,4-二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加入反应釜中,加入1000克N,N-二甲基甲酰胺和900克N-甲基-2-吡咯烷酮,室温下搅拌溶解后,加入411.6克(4.2摩尔)马来酸酐,室温下搅拌反应1.5小时后,得到2752.1克均相透明溶液,即B组分,记作B3,且其有机溶剂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69.0%。
实施例3
将44.1克(0.1摩尔)2,2-双[4-(2,4-二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加入反应釜中,加入1000克N-甲基-2-吡咯烷酮和480克N,N-二甲基乙酰胺,室温下搅拌溶解后,加入19.6克(0.2摩尔)马来酸酐,室温下搅拌反应0.5小时后,加入200.0克(1.0摩尔)4,4’-二氨基二苯醚,室温下搅拌溶解完全后,加入109.0克(0.5摩尔)均苯四甲酸二酐和260.0克(0.5摩尔)2,2-双[4-(3,4-二羧基苯氧基)苯基]丙烷二酐,室温下搅拌反应1小时后,得到2112.7克均相透明粘稠液体,即C组分,记作C1,且其有机溶剂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70.0%。
将44.1克(0.1摩尔)2,2-双[4-(2,4-二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加入反应釜中,加入920克N,N-二甲基甲酰胺,室温下搅拌溶解后,加入19.6克(0.2摩尔)马来酸酐,室温下搅拌反应0.5小时后,加入5.2克(0.01摩尔)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室温下搅拌溶解完全后,加入33.8克(0.1089摩尔)3,3’,4,4’-四羧基二苯醚二酐,室温下搅拌反2小时后,得到1022.7克均相透明粘稠液体,即C组分,记作C2,且其有机溶剂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90.0%。
将44.1克(0.1摩尔)2,2-双[4-(2,4-二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加入反应釜中,加入1200克N-甲基-2-吡咯烷酮和1000克N,N-二甲基乙酰胺,室温下搅拌溶解后,加入19.6克(0.2摩尔)马来酸酐,室温下搅拌反应1小时后,加入58.4克(0.2摩尔)1,4-双(3-氨基苯氧基)苯和171.3克(0.4摩尔)1,4-双(2-三氟甲基-4-氨基苯氧基)苯,室温下搅拌溶解完全后,加入80.7克(0.37摩尔)均苯四甲酸二酐和88.2克(0.3摩尔)3,3’,4,4’-四羧基联苯二酐,室温下搅拌反应2小时后,得到2662.3克均相透明粘稠液体,即C组分,记作C3,且其有机溶剂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82.6%。
实施例4
将A、B、C三种组份,按质量比100:5-15:100-300混合,室温下搅拌均匀即得到了系列苯并咪唑型聚酰亚胺漆包线漆,如表1所示。
表1系列苯并咪唑型聚酰亚胺漆包线漆的配方
BIPIV BIPIV-1 BIPIV-2 BIPIV-3 BIPIV-4 BIPIV-5 BIPIV-6 BIPIV-7 BIPIV-8 BIPIV-9
A1,克 100 50 0 0 80 60 90 70 40
A2,克 0 50 100 50 0 20 0 10 40
A3,克 0 0 0 50 20 20 10 20 20
B1,克 5 5 0 0 0 2 0 6 0
B2,克 0 10 8 10 15 5 10 9 5
B3,克 0 0 2 5 0 5 5 5 10
C1,克 100 150 50 0 0 80 0 50 0
C2,克 0 50 150 200 0 120 300 50 120
C3,克 0 100 0 0 300 20 0 50 100
实施例5
分别取适量的苯并咪唑型聚酰亚胺漆包线漆(BIPIV),即BIPIV-1~BIPIV-9,并分别均匀地涂敷于标准不锈钢试片上,室温晾置0.5小时后,叠合,夹紧,放入鼓风烘箱中进行固化:从室温开始升温至90℃,保温反应0.5小时,继续升温至150℃,保温反应0.5小时,继续升温至200℃,保温反应0.5小时,继续升温至260℃,保温反应0.5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利用电子拉力机对其进行室温(25℃)与高温(180℃)状态下的拉伸剪切强度(σ)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分别取适量的苯并咪唑型聚酰亚胺漆包线漆(BIPIV),即BIPIV-1~BIPIV-9,在聚四氟乙烯薄膜上推膜,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将其制成尺寸为5mm×5mm×1mm的方形试样,固化工艺为:从室温开始升温至90℃,保温反应0.5小时,继续升温至150℃,保温反应0.5小时,继续升温至200℃,保温反应0.5小时,继续升温至260℃,保温反应0.5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
利用桂林电气科学研究所生产的高阻计测试其体积电阻率ρv(1MHz,25℃),结果见表2。
利用常州同惠电子仪器有限公司的TH2828S测试仪测试其介电损耗(D)(1MHz,25℃),结果见表2。
利用精密电子天平,将上述干燥的方形试样称重(W1)后,浸泡于去离子水(25℃)中,72小时后,取出,用滤纸擦干表面,称重(W2),计算得到吸水率()的数据如表2所示。
利用精密电子天平,将上述干燥的方形试样称重(G1)后,放置于恒温恒湿箱(85℃,RH85%)中,72小时后,取出,用滤纸擦干表面,称重(G2),计算得到吸湿率(ψ)的数据如表2所示。
表2系列苯并咪唑-环氧基体树脂(BIE)的性能数据

Claims (6)

1.一种苯并咪唑型聚酰亚胺漆包线漆,其特征在于:所述漆包线漆的组成为:质量比为100 ︰5-15 ︰100-300的A、B、C三种组份的混合物;其中,A组份是由2-(4-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咪唑、芳香族二酐与2,2-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在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中通过反应而成,溶剂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70%-90%;B组份是由2,2-双[4-(2,4-二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与马来酸酐在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中通过反应而成,溶剂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50%-70%;C组份是由2,2-双[4-(2,4-二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马来酸酐、芳香族二胺以及芳香族二酐在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中通过反应而成,溶剂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70%-90%;
其中,所述的芳香族二酐选自均苯四甲酸二酐、3,3’,4,4’-四羧基联苯二酐、3,3’,4,4’-四羧基二苯醚二酐、3,3’,4,4’-四羧基二苯甲酮二酐、3,3’,4,4’-四羧基联二苯砜二酐、2,2-双(3,4-二羧基苯基)六氟丙烷二酐、4,4’-双(3,4-二羧基苯氧基)二苯醚二酐、4,4’-双(3,4-二羧基苯氧基)二苯甲酮二酐、4,4’-双(3,4-二羧基苯氧基)二苯甲烷二酐、4,4’-双(3,4-二羧基苯氧基)二苯砜二酐、4,4’-双(3,4-二羧基苯氧基)二苯硫醚二酐、4,4’-双(3,4-二羧基苯氧基)联苯二酐、2,2-双[4-(3,4-二羧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二酐、2,2-双[4-(3,4-二羧基苯氧基)苯基]丙烷二酐、1,4-双(3,4-二羧基苯氧基)苯二酐、1,3-双(3,4-二羧基苯氧基)苯二酐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芳香族二胺选自对苯二胺、间苯二胺、邻苯二胺、4,4’-二氨基二苯醚、3,4’-二氨基二苯醚、3,3’-二氨基二苯醚、4,4’-二氨基二苯甲烷、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4,4’-二氨基联苯、3,3’-二甲基-4,4’-二氨基联苯、2,2’-二甲基-4,4’-二氨基联苯、2,2’-二(三氟甲基)-4,4’-二氨基联苯、4,4’-二氨基二苯甲酮、4,4’-二氨基二苯砜、3,3’-二氨基二苯砜、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2,2-双[4-(3-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2,2-双[4-(3-氨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4,4’-双(4-氨基苯氧基)二苯甲酮、4,4’-双(3-氨基苯氧基)二苯甲酮、4,4’-双(4-氨基苯氧基)二苯砜、4,4’-双(3-氨基苯氧基)二苯砜、1,3-双(3-氨基苯氧基)苯、1,4-双(3-氨基苯氧基)苯、1,3-双(4-氨基苯氧基)苯、1,4-双(4-氨基苯氧基)苯、2,2-双[4-(2-三氟甲基-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2,2-双[4-(2-三氟甲基-4-氨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4,4’-双(2-三氟甲基-4-氨基苯氧基)二苯甲酮、4,4’-双(2-三氟甲基-4-氨基苯氧基)二苯砜、4,4’-双(4-氨基苯氧基)二苯硫醚、4,4’-双(3-氨基苯氧基)二苯硫醚、4,4’-双(2-三氟甲基-4-氨基苯氧基)二苯硫醚、4,4’-双(4-氨基苯氧基)联苯、4,4’-双(3-氨基苯氧基)联苯、4,4’-双(2-三氟甲基-4-氨基苯氧基)联苯、1,3-双(2-三氟甲基-4-氨基苯氧基)苯、1,4-双(2-三氟甲基-4-氨基苯氧基)苯中的一种或几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苯并咪唑型聚酰亚胺漆包线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选自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N-乙基-2-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几种。
3.一种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所述的苯并咪唑型聚酰亚胺漆包线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2-(4-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咪唑加入反应釜中,加入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室温下搅拌溶解后,加入芳香族二酐单体,搅拌反应0.5小时-1小时后,加入2,2-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室温下搅拌反应1小时-2小时后,得到粘稠的均相透明液体,即A组分;其中,2-(4-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咪唑与2,2-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的摩尔数之比为1 ︰0.1-10;
(2)将2,2-双[4-(2,4-二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加入反应釜中,加入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室温下搅拌溶解后,加入马来酸酐,室温下搅拌反应1小时-1.5小时后,得到均相透明溶液,即B组分;其中,2,2-双[4-(2,4-二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与马来酸酐的摩尔数之比为1 ︰3.9-4.2;
(3)将2,2-双[4-(2,4-二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加入反应釜中,加入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室温下搅拌溶解后,加入马来酸酐,室温下搅拌反应0.5小时-1小时后,加入芳香族二胺单体,室温下搅拌溶解完全后,加入芳香族二酐单体,室温下搅拌反应1小时-2小时后,得到均相透明粘稠液体,即C组分;其中,2,2-双[4-(2,4-二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与马来酸酐的摩尔数之比为1 ︰2;
(4)将上述A、B、C三种组份混合,室温下搅拌均匀即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苯并咪唑型聚酰亚胺漆包线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芳香族二酐的摩尔数与2-(4-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咪唑和2,2-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的总摩尔数之比为1 ︰1.01-1.1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苯并咪唑型聚酰亚胺漆包线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芳香族二酐的摩尔数与2,2-双[4-(2,4-二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和芳香族二胺的总摩尔数之比为1 ︰1.01-1.1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苯并咪唑型聚酰亚胺漆包线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2,2-双[4-(2,4-二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与芳香族二胺的摩尔数之比为1 ︰0.1-10。
CN201310010063.0A 2013-01-10 2013-01-10 一种苯并咪唑型聚酰亚胺漆包线漆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027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10063.0A CN103102796B (zh) 2013-01-10 2013-01-10 一种苯并咪唑型聚酰亚胺漆包线漆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10063.0A CN103102796B (zh) 2013-01-10 2013-01-10 一种苯并咪唑型聚酰亚胺漆包线漆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02796A CN103102796A (zh) 2013-05-15
CN103102796B true CN103102796B (zh) 2015-05-13

Family

ID=48311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1006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02796B (zh) 2013-01-10 2013-01-10 一种苯并咪唑型聚酰亚胺漆包线漆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027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25190A (zh) * 2013-11-25 2014-04-16 铜陵天河特种电磁线有限公司 一种苯并咪唑型漆包线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40336B (zh) * 2020-03-09 2023-08-18 苏州予信天材新材料应用技术有限公司 表面改性的聚酰亚胺微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539523B (zh) * 2021-12-31 2023-06-30 常州市尚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可溶可熔共聚聚酰亚胺超细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73988B (zh) * 2022-04-08 2023-06-30 苏州贯龙电磁线有限公司 一种聚酰亚胺绝缘漆的制备方法及一种漆包线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81770A1 (ja) * 2006-12-28 2008-07-10 Pbi Advanced Materials Co., Ltd. ポリベンゾイミダゾール塗料組成物
CN101962503A (zh) * 2010-08-27 2011-02-02 东华大学 耐高温电磁线自粘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76046A (zh) * 2012-06-05 2012-09-19 东华大学 一种自润滑聚酰亚胺漆包线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76047A (zh) * 2012-06-05 2012-09-19 东华大学 一种自润滑漆包线漆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81770A1 (ja) * 2006-12-28 2008-07-10 Pbi Advanced Materials Co., Ltd. ポリベンゾイミダゾール塗料組成物
CN101962503A (zh) * 2010-08-27 2011-02-02 东华大学 耐高温电磁线自粘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76046A (zh) * 2012-06-05 2012-09-19 东华大学 一种自润滑聚酰亚胺漆包线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76047A (zh) * 2012-06-05 2012-09-19 东华大学 一种自润滑漆包线漆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金刚等.耐高温水溶性聚合物的研究与应用进展.《绝缘材料》.2011,第44卷(第1期),第30-3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02796A (zh) 2013-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11927A (zh) 一种耐高温bahpfp型漆包线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20102B (zh) 一种耐高温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30989B (zh) 具有改良耐溶剂性的透明聚酰亚胺薄膜
CN103965770B (zh) 耐高温聚酰亚胺漆包线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86424B (zh) 一种耐高温bahpfp型覆铜箔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76046B (zh) 一种自润滑聚酰亚胺漆包线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48243A (zh) 一种无溶剂耐高温改性环氧体系拉挤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02796B (zh) 一种苯并咪唑型聚酰亚胺漆包线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79636A (zh) 聚酰亚胺树脂以及由该聚酰亚胺树脂制备的聚酰亚胺膜
CN104961893A (zh) 一种高介电常数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04698B (zh) 一种聚酰亚胺漆包线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911595B (zh) 一种苯并咪唑型湿敏高分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5232310A (zh) 一种耐高温韧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1608019B (zh) 一种马来酰亚胺封端型聚酰亚胺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2643602B (zh) 一种聚酰亚胺-环氧型电气绝缘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30787B (zh) 一种苯并咪唑-环氧基体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42310B (zh) 一种有机硅聚酰亚胺苯并咪唑光导纤维涂料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54018B (zh) 一种聚酰胺酸溶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82143C (zh) 聚酰亚胺热固树脂的制备和在二层法挠性覆铜板上的应用
Cao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quaternary copolymerized thermoplastic copolyimide with excellent heat resistance, thermoplasticity, and solubility
CN102910840B (zh) 一种耐高温苯并咪唑型光导纤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76047B (zh) 一种自润滑漆包线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28460A (zh) 含活性基团线型聚酰亚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9337428A (zh) 一种耐高温聚酰亚胺绝缘浸渍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913781B (zh) 一种石英纤维表面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13

Termination date: 201801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