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98535B - 多模式通信设备处的分组交换通信优先 - Google Patents

多模式通信设备处的分组交换通信优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98535B
CN103098535B CN201080068818.7A CN201080068818A CN103098535B CN 103098535 B CN103098535 B CN 103098535B CN 201080068818 A CN201080068818 A CN 201080068818A CN 103098535 B CN103098535 B CN 1030985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pty
incoming call
networks
notification message
ppov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881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98535A (zh
Inventor
Y·李
L·高
W·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0985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85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985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853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8Management of setup rejection or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2Arrangements for increasing efficiency of notification or paging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6Communication-related supplementary services, e.g. call-transfer or call-hol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12Inter-network notif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05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for alerting of incoming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04W76/16Involving differ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e.g. a packet-switched [PS] bearer in combination with a circuit-switched [CS] bear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04W76/34Selective release of ongoing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在特定的实施例中,在多模式通信设备处接收电路交换(CS)寻呼消息。当分组交换(PS)服务在多模式通信设备处是活动的时,接收CS寻呼消息。在多模式通信设备处激活PS优先特征,该PS优先特征使PS通信的优先级高于CS通信。响应于接收到CS寻呼消息,与CS网络建立CS承载连接,并从CS网络接收标识呼叫方的呼入呼叫通知消息。在接收到呼入呼叫通知消息之后,释放与CS网络的CS承载连接。通过用户界面,(例如,基本实时地)显示来自该呼叫方的未接呼入呼叫的通知。

Description

多模式通信设备处的分组交换通信优先
技术领域
概括地说,本发明涉及在多模式通信设备处对分组交换通信的处理。
背景技术
技术的提高导致更小和更强大的计算设备。例如,当前存在多种多样的便携式个人计算设备,其包括诸如便携式无线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和寻呼设备之类的小型、重量轻并易于由用户携带的无线计算设备。更具体地,诸如蜂窝电话和因特网协议(IP)电话之类的便携式无线电话可以在无线网络上传送语音和数据分组。此外,许多这种无线电话包括合并在其中的其它类型的设备。例如,无线电话还可以包括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数字记录器和音频文件播放器。此外,这种无线电话可以处理可执行指令,包括可以用于接入因特网软件应用(诸如网页浏览器应用)。因此,这些无线电话可以包括强大的计算能力。
双模式移动电话能够与分组交换网络和电路交换网络进行通信。双模式移动电话可以在一种模式处于活动连接模式时,暂停与另一种模式相关联的通信。在该情况下,当分组交换模式是活动的时,在没有向用户的任何通知的情况下,该用户可能遗漏呼入呼叫。此外,在该情况下,呼叫方可能接收到被呼叫方停止服务的通知。
一些双模式移动电话可以具有提供电路(即,语音)优先于分组(CPOP)服务的处理能力。典型的CPOP服务可以在发生呼入呼叫时,导致活动的分组交换服务的中断。在典型的CPOP系统中,用户可以决定拒绝呼入呼叫(例如,通过按下手持设备的挂机键)。然而,与分组交换服务相关联延迟(通常数十秒或者更多)可以导致与该分组交换服务相关联的分组交换网络连接的网络拆除。结果,当接收到呼入呼叫时,诸如在用户参与高优先级分组交换服务时,会造成较差的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描述了在多模式通信设备处,使分组交换(PS)通信(例如,数据通信)的优先级高于电路交换(CS)通信(例如,语音通信)的PS优先特征。例如,分组优先于语音(PPOV)特征可以防止在接收呼入语音呼叫时将活动的PS服务中断。此外,本发明的PPOV特征允许基本实时地向用户通知未接的呼入语音呼叫,以便对该呼叫进行回电。
在特定的实施例中,一种方法包括:在多模式通信设备处接收电路交换(CS)寻呼消息。当分组交换(PS)服务在多模式通信设备处是活动的时,接收CS寻呼消息。多模式通信设备处的PS优先特征使PS通信的优先级高于CS通信。例如,PS优先特征可以是分组优先于语音(PPOV)特征,其中该PPOV特征使分组交换通信的优先级高于语音通信。该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到CS寻呼消息,与CS网络建立CS承载连接。在多模式通信设备处从CS网络接收标识呼叫方的呼入呼叫通知消息。在接收到呼入呼叫通知消息之后,释放与CS网络的CS承载连接。该方法还包括:通过多模式通信设备的用户界面,显示来自该呼叫方的未接呼入呼叫的通知(例如,基本实时地提交显示通知)。
在另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一种装置包括第一天线、第二天线、显示设备和呼叫处理逻辑单元。第一天线用于与PS网络进行通信,并且第二天线用于与CS网络进行通信。所述呼叫处理逻辑单元可操作以激活PPOV特征,其中所述PPOV特征使与PS网络的分组化数据通信的优先级高于与CS网络的语音通信。当活动的PS服务利用第一天线与PS网络进行通信时,通过第二天线接收CS寻呼消息。当所述PPOV特征被激活时,响应于接收到所述CS寻呼消息,所述呼叫处理逻辑单元通过第二天线与CS网络建立CS承载连接。通过第二天线从CS网络接收标识呼叫方的呼入呼叫通知消息。在接收到所述呼入呼叫通知消息之后,所述呼叫处理逻辑单元释放与CS网络的CS承载连接,并且显示来自所述呼叫方的未接呼入呼叫的通知。例如,该通知可以包括:呼叫方号码、呼叫方的名称、与呼叫方相关联的图像或者其任意组合。可以在显示设备处通过用户界面来显示该通知。呼叫方可以接收被呼叫方正忙的指示,而不是被呼叫方停止服务的指示。
在另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一种装置包括:用于激活PPOV特征的模块,其中所述PPOV特征使与PS网络的分组化数据通信的优先级高于与CS网络的语音通信。该装置还包括:用于当PS服务是活动的时,接收CS寻呼消息的模块;以及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CS寻呼消息,与CS网络建立CS承载连接的模块。该装置包括:用于从CS网络接收标识呼叫方的呼入呼叫通知消息的模块;以及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呼入呼叫通知消息之后,释放与CS网络的CS承载连接的模块。该装置还包括:用于通过用户界面,显示来自所述呼叫方的未接呼入呼叫的通知的模块。
由所公开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所提供的一个具体优势是:避免为了接收呼入呼叫,而中断可能对延迟敏感的高优先级分组交换服务(例如,视频电话应用)的能力。此外,通过接收标识呼叫方的信息,并基本实时地向用户通知,用户获知未接的呼入呼叫,并向用户提供进行回电的能力。在一个实施例中,呼叫方的身份可以是用于确定是否中断分组交换服务的因素。因此,多模式通信设备处的分组交换通信的优先可以取决于具体的分组交换服务的优先级、呼叫方的身份、其它因素或者其组合。
在了解了包括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和权利要求书的整个申请之后,本发明的其它方面、优点和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系统的特定说明性实施例的框图,其中该系统包括用于激活分组优先特征的呼叫处理逻辑单元;
图2是示出与多模式通信设备相关联的通信序列的特定实施例的阶梯图,其中该多模式通信设备包括用于激活分组优先特征的呼叫处理逻辑单元;
图3A是用于当激活分组优先特征时,显示来自呼叫方的未接呼入呼叫的通知的用户界面的第一说明性实施例的图;
图3B是用于当激活分组优先特征时,显示来自呼叫方的未接呼入呼叫的通知的用户界面的第二说明性实施例的图;
图3C是用于当激活分组优先特征时,显示来自呼叫方的未接呼入呼叫的通知的用户界面的第三说明性实施例的图;
图4是在多模式通信设备处处理呼入呼叫的方法的第一说明性实施例的流程图,其中该多模式通信设备包括用于激活分组优先特征的呼叫处理逻辑单元;
图5是在多模式通信设备处处理呼入呼叫的方法的第二说明性实施例的流程图,其中该多模式通信设备包括用于激活分组优先特征的呼叫处理逻辑单元;
图6是在多模式通信设备处处理呼入呼叫的方法的第三说明性实施例的流程图,其中该多模式通信设备包括用于激活分组优先特征的呼叫处理逻辑单元;
图7是包括用于激活分组优先特征的呼叫处理逻辑单元的多模式通信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随着智能电话数量的爆炸式增长,分组交换通信也已增加。一些分组数据服务可以被视为高优先级,并且可能对延迟是敏感的,诸如商业和视频电话应用。在这些情况下,为了维持被视为至关紧要或者重要的数据服务,可能期望分组优先于语音(PPOV)特征。PPOV特征可以防止一个或多个分组数据服务被电路交换服务(例如,语音呼叫)中断。在该情况下,还可能期望向用户通知未接的语音呼叫,以允许用户对未接的呼叫进行回电。此外,由于寻呼成功率是网络性能的关键性能指标,因此对于运营商而言可能期望的是成功地递送与语音呼叫相关联的寻呼。此外,当多模式通信设备使PPOV特征激活时,呼叫方可以从运营商接收到忙指示,而不是停止服务指示。
当前呼叫处理技术能够提供语音优先于PS(即,“CPOP”或者“VPOP”)或者并发服务。这种呼叫处理技术可以包括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码分多址(CDMA、CDMA20001x)、演进数据优化(EVDO)、宽带码分多址(WCDMA)、长期演进(LTE)和LTE-A有关或由其定义的技术。例如,传统的混合1x/DO操作并不提供具有未接语音呼叫通知的PPOV。此外,传统手持设备也不提供具有未接语音呼叫的实时用户界面通知的PPOV特征。
此外,由于单个活动传输(Tx)能力或者由于设备内相互干扰,一些设备无法并发支持语音和数据。一个这种设备是具有单个活动Tx链的1x/DO混合终端双模双待。另一个示例是使用电信网络和移动网络的GSM900/EVDO双模式电话。为了保护高优先级分组服务,本发明的PPOV特征可以对于这些电话是有用的能力。此外,本发明的PPOV特征还可以通过消除与两种不同技术相关联的同时传输的需求,解决一些并发双模式电话的设备内相互干扰问题。
参见图1,公开了一种系统的特定说明性实施例,该系统包括用于激活分组优先特征的呼叫处理逻辑单元,该系统被概括地指定为100。分组优先特征(例如,PPOV特征)可以向多模式通信设备102的用户提供避免为了接收呼入呼叫而中断可能对延迟敏感的高优先级分组交换服务(例如,视频电话应用)的能力。
多模式通信设备102包括至少第一天线104和第二天线106。或者,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天线。多模式通信设备102和分组交换(PS)网络110之间的分组化数据通信108可以利用第一天线104。多模式通信设备102和电路交换(CS)网络114之间的CS通信(例如,语音通信112)可以利用第二天线106。在一个实施例中,多模式通信设备102的第一模式包括通过第一天线104提供PS服务的EVDO模式,而多模式通信设备102的第二模式包括通过第二天线106提供CS服务的GSM模式。
此外,多模式通信设备102还包括呼叫处理逻辑116和显示设备118。在特定的实施例中,呼叫处理逻辑116包括存储在计算机可读有形介质上的处理器可执行指令。呼叫处理逻辑116可操作以激活分组优先于语音(PPOV)特征,该PPOV特征使与PS网络110的分组化数据通信108的优先级高于与CS网络114的语音通信112。显示设备118可操作以通过用户界面(图1中没有示出,但可参见图3A-C)显示来自呼叫方120的未接呼入呼叫的通知。
在操作中,当PS服务在多模式通信设备102处是活动的时,多模式通信设备102接收CS寻呼消息(即,与来自呼叫方120的呼入语音呼叫相关联的寻呼)。PS服务利用第一天线104与PS网络110进行通信。在一个实施例中,多模式通信设备102是GSM/EVDO双模式设备,PS网络110是EVDO网络,并且CS网络114是GSM网络。应当注意的是,GSM/EVDO双模式设备是说明性例子,并且不应被视为是限制性的。当多模式通信设备102是GSM/EVDO双模式设备时,CS寻呼消息是GSM寻呼消息。在该情况下,当PS服务是活动的时,该双模式设备处于EVOD活动模式,并对GSM寻呼进行监测。
当未激活PPOV特征时(例如,PS服务不与特定的应用相关联),可以从呼叫方120接收呼入呼叫。当激活了PPOV特征时,多模式通信设备102利用第二天线106,与CS网络114建立CS承载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多模式通信设备102能够并发地支持PS服务和CS服务两者。在该情况下,为了建立与CS网络114的CS承载连接,不中断PS服务。或者,当多模式通信设备102无法并发地支持PS服务和CS服务两者时,在与CS网络114建立CS承载连接之前,暂停PS服务。当CS网络114是GSM网络时,建立CS承载连接涉及多模式通信设备102和GSM网络之间的无线承载建立。
在建立CS承载连接之后,多模式通信设备102从CS网络114接收呼入呼叫通知消息。该呼入呼叫通知消息(例如,通过呼叫方号码)标识呼叫方120。在接收到呼入呼叫通知消息之后(例如,在接收到呼叫方120的电话号码之后),多模式通信设备102释放与CS网络114的CS承载连接。在与CS网络114建立CS承载连接之前暂停PS服务的情况下,在释放CS承载连接之后,重新激活该PS服务。因此,与为了检测呼入呼叫通知消息而对PS服务的暂停相关联的延迟不会导致该PS服务的终止。
当CS网络114是GSM网络并且PS网络110是EVDO网络时,释放CS承载连接涉及释放GSM连接并返回到EVDO活动模式。为了接收呼入呼叫通知消息,将EVDO活动模式中断较短的延迟,以允许多模式通信设备102临时地在GSM活动模式下进行操作。由于可以在GSM无线承载建立的早期阶段识别呼叫方,因此可以减少EVDO活动模式的中断,以避免PS数据服务的终止。
因此,本发明的PPOV特征可以防止起因于典型的电路优先于分组(CPOP)系统的PS服务的中断。在典型的CPOP系统中,用户可以决定拒绝呼入呼叫(例如,通过按下手持设备的挂机键)。然而,与PS服务相关联的延迟(其通常数十秒或者更多)可能导致PS连接的网络拆除。相比之下,利用本发明的PPOV特征,不会为了调谐到呼入语音呼叫而无条件地中断与PS网络110的PS连接。
此外,本发明的PPOV特征利用现有的信令消息和呼叫处理方法。在本发明中,通过存储在多模式通信设备102上的呼叫处理逻辑116来实现PPOV特征。因此,PPOV特征并不需要网络侧的改变(即,在PS网络110或者CS网络114处没有改变),并且不需要为了递送呼入呼叫通知消息而在网络之间进行协调。此外,如上所述,PPOV特征并不限于GSM/EVDO上下文。而是,PPOV特征可以应用于各种技术和相关联的组合。例如,除了其它可能性,PPOV特征可以与CDMA20001x、WCDMA、GSM1x、GPRS、CDMA2000、TD-SCDMA和LTE一起使用。
因此,呼叫处理逻辑116执行激活PPOV特征的功能,其中PPOV特征使与PS网络的分组化数据通信的优先级高于与CS网络114的语音通信。此外,呼叫处理逻辑116执行当PS服务是活动的时接收CS寻呼消息的功能,以及响应于接收到CS寻呼消息而与CS网络114建立CS承载连接的功能。此外,呼叫处理逻辑116执行从CS网络114接收标识呼叫方的呼入呼叫通知消息的功能。呼叫处理逻辑116执行在接收到呼入呼叫通知消息之后,释放与CS网络114的CS承载连接的功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呼叫处理逻辑116执行接收用户激活请求的功能,以及响应于用户激活请求而激活PS服务的功能。在一个实施例中,呼叫处理逻辑116执行在与CS网络114建立CS承载连接之前,暂停PS服务的功能。在该情况下,呼叫处理逻辑116执行在释放CS承载连接之后,重新激活PS服务的功能。
呼叫处理逻辑116可以包括:单独地或者联合地执行用于执行上面所描述的功能的指令集、或多个指令集的系统或者子系统的任意集合。在一个实施例中,呼叫处理逻辑116利用处理器,该处理器执行整体位于存储器(参见图7)中用以执行所述功能的一个或多个指令集(例如,软件)。或者,呼叫处理逻辑116可以使用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阵列、其它硬件设备或者其任意组合来执行所述功能。
显示设备118通过用户界面(参见图3A、图3B和图3C)显示来自呼叫方120的未接呼入呼叫的通知。通过基本实时地向用户通知未接呼入呼叫,用户可以避免在不知道未接的呼入呼叫的情况下,对于PS服务的中断。用户能够在她方便的时候,对未接的呼入呼叫进行响应。此外,本发明的PPOV特征可以针对PS服务提供改善的用户体验。因此,显示设备118执行:通过用户界面显示来自呼叫方的未接呼入呼叫的通知的功能。例如,除了其它替代,显示设备118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平板显示器或者固态显示器。
参见图2,公开了与多模式通信设备相关联的通信序列的特定说明性实施例,其中该多模式通信设备包括用于激活分组优先特征的呼叫处理逻辑单元,并概括地表示为200。图2示出了当多模式终端无法并发地支持PS服务和CS服务时的呼叫处理序列。图2的呼叫处理序列可以通过减少与为了检测呼入呼叫通知消息而对PS服务的暂停相关联的延迟,来防止该PS服务的终止。
图2示出了多模式终端(例如,图1的多模式通信设备102)和CS网络(例如,图1的CS网络114)之间的通信。在202,在多模式通信设备102处,PS服务处于活动状态,同时多模式通信设备102周期性地监测来自CS网络114的CS寻呼消息。在204,来自CS网络114的移动台终止的CS寻呼消息到达多模式通信设备102。在206,响应于该CS寻呼消息,多模式通信设备102向CS网络114发送寻呼响应。
在图2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多模式通信设备102无法并发地支持PS服务和呼入语音呼叫。因此,在208,在与CS网络114建立CS承载连接之前,暂停该PS服务。在无线承载建立之后,在210,多模式通信设备102从CS网络114接收呼入呼叫通知。在图2所示出的实施例中,该呼入呼叫通知通过呼叫方号码来标识呼叫方。
在接收到呼入呼叫通知之后,在212,多模式通信设备102发送释放消息。在特定的实施例中,CS网络114不将CS承载连接的释放与寻呼失败进行关联。此外,响应于CS承载连接被释放,通过CS网络114向呼叫方通知多模式通信设备102正忙。在214,多模式通信设备102调谐到PS网络(例如,图1的PS网络110),以恢复PS服务。呼入呼叫通知允许向用户通知呼入呼叫,同时与为了识别呼叫方而对PS服务的暂停相关联的延迟不导致该PS服务的中断(中断导致较差的用户体验)。
参见图3A,公开了当分组优先特征被激活时,用于显示来自呼叫方的未接呼入呼叫的通知的用户界面的第一说明性实施例,并概括地表示为302。图3A的用户界面302在不终止活动的PS服务的情况下,基本实时地向用户提供与未接的呼入呼叫相关联的呼叫方号码。
响应于在多模式通信设备(例如,图1的多模式通信设备102)处接收的呼入呼叫通知消息304,生成图3A的用户界面302。呼入呼叫通知消息304可以通过呼叫方号码306来标识呼叫方。通过用户界面302显示的通知308可以包括:呼叫方号码306和未接呼入呼叫的指示。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用户可以对通知308进行确认,或者通过一个或多个可选择的指示符(例如,按钮或者软键)对该呼叫进行响应。例如,OK按钮310允许用户对未接呼入呼叫进行确认,而回电按钮312允许用户自动地拨打该呼叫方号码306。
参见图3B,公开了当分组优先特征被激活时,用于显示来自呼叫方的未接呼入呼叫的通知的用户界面的第二说明性实施例,并概括地表示为314。图3B的用户界面314在不终止活动的PS服务的情况下,基本实时地向用户提供与未接的呼入呼叫相关联的呼叫方的名称。
响应于在多模式通信设备(例如,图1的多模式通信设备102)处接收的呼入呼叫通知消息316,生成图3B的用户界面314。通过用户界面314显示的通知318可以包括:呼叫方的名称和未接呼入呼叫的指示。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用户可以对通知318进行确认,或者通过一个或多个可选择的指示符对该呼叫进行响应。例如,OK按钮310允许用户对未接呼入呼叫进行确认,而回电按钮312允许用户自动地对该未接呼叫进行回电。在图3B所示出的实施例中,该多模式通信设备包括:用于基于呼入呼叫通知消息316来确定呼叫方的名称的模块。在一个实施例中,呼叫方的名称可以被包括在呼入呼叫通知消息316中。或者,可以基于在多模式通信设备处存储的数据(例如,基于通讯录)来确定呼叫方的名称。
参见图3C,公开了当分组优先特征被激活时,用于显示来自呼叫方的未接呼入呼叫的通知的用户界面的第三说明性实施例,并概括地表示为320。图3C的用户界面320在不终止活动的PS服务的情况下,基本实时地向用户提供与未接的呼入呼叫相关联的呼叫方的图像。
响应于在多模式通信设备(例如,图1的多模式通信设备102)处接收的呼入呼叫通知消息319,生成图3C的用户界面320。通过用户界面320显示的通知322可以包括:与呼叫方相关联的图像和未接呼入呼叫的指示。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用户可以对通知322进行确认,或者通过一个或多个可选择的指示符对该呼叫进行响应。例如,OK按钮310允许用户对未接呼入呼叫进行确认,而回电按钮312允许用户自动地对该未接呼叫进行回电。在图3C所示出的实施例中,该多模式通信设备包括:用于基于呼入呼叫通知消息319来定位与呼叫方相关联的图像的模块。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基于在多模式通信设备处存储的数据(例如,基于将图像与呼叫方相关联的通讯录)来确定与呼叫方相关联的图像。
参见图4,公开了在多模式通信设备处对呼入呼叫进行处理的方法的第一说明性实施例,并概括地表示为400,其中该多模式通信设备包括用于激活分组优先特征的呼叫处理逻辑单元。在特定的实施例,呼叫处理逻辑单元包括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有形介质上),当该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使该处理器执行图4中所示出的方法。分组优先特征(例如,PPOV特征)可以向多模式通信设备的用户提供:避免为了接收呼入呼叫而中断可能对延迟敏感的高优先级分组交换服务的能力。
该方法包括:在402,当PS服务在多模式通信设备处是活动的时,该多模式通信设备接收CS寻呼消息。当接收到CS寻呼消息时,在该多模式通信设备处激活PS优先特征,其中该PS优先特征使PS通信的优先级高于CS通信。例如,图1的多模式通信设备102可以通过第二天线106从CS网络114接收CS寻呼消息。当接收到CS寻呼消息时,利用第一天线104来与PS网络110进行通信的PS服务是活动的。
该方法包括:在404,响应于接收到CS寻呼消息,与CS网络建立CS承载连接。例如,图1的多模式通信设备102可以使用第二天线106,与CS网络114建立CS承载连接。在406,在多模式通信设备处从CS网络接收呼入呼叫通知消息。该呼入呼叫通知消息标识呼叫方。该方法包括:在408,在接收到呼入呼叫通知消息之后,释放与CS网络的CS承载连接。例如,图1的多模式通信设备102可以从CS网络120接收标识呼叫方120的呼入呼叫通知消息,并在接收到该呼入呼叫通知消息之后,释放CS承载连接。
该方法包括:在410,通过多模式通信设备的用户界面,显示来自呼叫方的未接呼入呼叫的通知。例如,可以通过图3A的用户界面302、通过图3B的用户界面314、或者通过图3C的用户界面320来显示该通知。如图3A中所示,所显示的通知可以通过包括在呼入呼叫通知消息304中的呼叫方号码306来标识呼叫方。再举一个例子,所显示的通知可以通过名称来标识呼叫方,如图3B中所示。再举一个例子,所显示的通知可以使用与该呼叫方相关联的图像来标识呼叫方,如图3C中所示。
参见图5,公开了在多模式通信设备处对呼入呼叫进行处理的方法的第二说明性实施例,并概括地表示为500,其中该多模式通信设备包括用于激活分组优先特征的呼叫处理逻辑单元。在特定的实施例,呼叫处理逻辑单元包括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有形介质上),当该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使该处理器执行图5中所示出的方法。图5示出了响应于用户激活请求,可以在多模式通信设备(例如,图1的多模式通信设备102)处激活PPOV特征。例如,用户可以针对可能对延迟敏感的高优先级分组交换服务,激活PPOV特征。
该方法包括:在502,接收用户激活请求。例如,图1的多模式通信设备102(例如,移动电话)可以包括用于接收用户激活请求的键板、触摸屏或者其它输入设备。在图5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在504,激活PPOV特征,其中该PPOV特征使与PS网络的分组化数据通信的优先级高于与CS网络的语音通信。在其它实施例中,该用户激活请求可以与分组优先特征相关联,其中,除了语音通信外,该分组优先特征使分组化数据通信的优先级还高于的电路交换服务。
该方法包括:在506,当PS服务是活动的时,接收CS寻呼消息。在图5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在510处与CS网络建立CS承载连接之前,在508,暂停该活动的PS服务。在替代的实施例中,在与CS网络建立CS承载连接之前,可以不中断该活动的PS服务。例如,多模式通信设备可以并发地支持分组交换服务和电路交换服务。在该情况下,不中断活动的PS服务,以允许该多模式通信设备与CS网络进行通信。
在512,从CS网络接收标识呼叫方的呼入呼叫通知消息。在图5所示出的实施例中,该呼入呼叫通知消息通过呼叫方号码来标识呼叫方。例如,该呼入呼叫通知消息可以是图3A的包括呼叫方号码306的呼入呼叫通知消息304。在该情况下,该方法包括:在514,在接收到该呼入呼叫通知消息之后,释放与CS网络的CS承载连接。在516,在释放CS承载连接之后,重新激活PS服务。
该方法包括:在518,通过多模式通信设备的用户界面,显示来自呼叫方的未接呼入呼叫的通知。在图5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所显示的通知包括呼叫方号码。例如,图3A的用户界面302可以显示来自该呼叫方号码的未接呼叫的通知308。
因此,在图5所示出的实施例中,临时地暂停PS服务,以允许建立CS承载连接、接收呼入呼叫通知消息、并释放该承载连接。因此,PPOV特征可以防止可能对延迟敏感的高优先级分组交换服务的中断。
参见图6,公开了在多模式通信设备处对呼入呼叫进行处理的方法的第三说明性实施例,并概括地表示为600,其中该多模式通信设备包括用于激活分组优先特征的呼叫处理逻辑单元。在特定的实施例,呼叫处理逻辑单元包括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有形介质上),当该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使该处理器执行图6中所示出的方法。图6示出了当PS服务与特定的应用相关联时,可以自动地激活PPOV特征。
该方法包括:在602,确定PS服务是否与特定的应用(例如,视频电话应用)相关联。在图6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在接收CS寻呼消息之前,进行所述确定。或者,可以在接收到CS寻呼消息之后,实质地执行对该PS服务是否与特定的应用相关联的确定。当该PS服务与特定的应用相关联时,该方法包括:在604,自动地激活PPOV特征。当该PS服务不与特定的应用相关联时,在606,不自动地激活PPOV特征。如上面参照图5所解释的,可以响应于用户激活请求,在任何时间激活PPOV特征(如502处所示)。
该方法包括:在608,当PS服务是活动的时,接收CS寻呼消息。作为响应,该方法包括:在610,确定是否激活了PPOV特征。当PPOV特征未被激活时(无论是自动地还是响应于用户激活请求),该方法包括:在612,接收呼入呼叫。当PPOV特征被激活时,在614,建立与CS网络的CS承载连接。在616,从CS网络接收标识呼叫方的呼入呼叫通知消息。在618,在接收到该呼入呼叫通知消息之后,释放CS承载连接。
在替代的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在接收到呼入呼叫通知消息之后,确定呼叫方是否是特定的呼叫方(例如,高优先级呼叫方)。当该呼叫方是高优先级呼叫方时,该方法包括:去激活PPOV特征,以便接收呼入呼叫。在该情况下,在接收到呼入呼叫通知消息之后,不释放CS承载连接。因此,用户可以将PPOV特征配置成基于呼叫方的身份、其它因素或者其任意组合来自动地进行去激活。例如,特定的PS服务的优先级水平可以基于呼叫方的身份进行变化。此外,不同的PS服务可以针对不同的呼叫方具有不同的优先级水平。举例而言,可以针对高优先级呼叫方的一个层级(例如,家庭成员)中断视频电话应用,而针对高优先级呼叫方的另一个层级(例如,工作同事)使PPOV特征保持激活。类似地,可以针对高优先级呼叫方的多个层级(例如,家庭成员和工作同事两者)中断低优先级PS服务,而针对为被指定为高优先级呼叫方的呼叫方,使PPOV特征保持激活。此外,可以使用诸如呼叫方号码是长途号码还是本地号码之类的其它因素来确定PPOV特征是否保持激活。
该方法包括:在620,通过用户界面,显示来自呼叫方的未接呼入呼叫的通知。例如,所显示的通知可以包括呼叫方号码(如图3A中所示)、呼叫方的名称(如图3B中所示)、与呼叫方相关联的图像(如图3C中所示)或者其任意组合。呼入呼叫通知消息可以包括呼叫方的名称或者其它标识符。或者,可以基于呼叫方号码或者基于其它呼叫方标识符,从多模式通信设备中获取该呼叫方的名称。类似地,可以基于呼叫方号码或者基于与呼叫方相关联的其它信息,从多模式通信设备中获取该呼叫方的图像。
因此,图6示出了可以针对与某些应用相关联的PS服务(例如,可能对延迟敏感的高优先级分组交换服务)自动地激活PPOV特征,以便防止该PS服务的中断。例如,在多模式通信设备处发起视频电话服务之后,可以自动地激活PPOV特征,以便防止由于呼入语音呼叫而对视频电话服务的中断。在一个实施例中,当PS服务不再是活动的时,可以(手动地或者自动地)去激活PPOV特征。
参见图7,描绘了多模式通信设备的特定说明性实施例的框图并概括地表示为700,其中该多模式通信设备包括用于激活分组优先特征的呼叫处理逻辑单元。在一个实施例中,图7的多模式通信设备700包括图1或者图2的多模式通信设备102。此外,可以在图7的多模式通信设备700处执行图4-6中所描述的方法。多模式通信设备700包括耦合到存储器732的处理器,诸如数字信号处理器(DSP)710。存储器732可以包括:用于激活分组优先特征(例如,PPOV特征)的呼叫处理逻辑单元746。此外,图7还示出了耦合到数字信号处理器710和显示器728的显示控制器726。显示器728可以用于通过用户界面,显示来自呼叫方的未接呼入呼叫的通知,如图1-6中所描述的。此外,编码器/解码器(CODEC)734也可以耦合到数字信号处理器710。扬声器736和麦克风738可以耦合到CODEC734。
此外,图7还示出了无线控制器740可以耦合到数字信号处理器710和多个无线天线。例如,在图7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多模式通信设备700包括第一天线742和第二天线743。或者,多模式通信设备700可以包括两个以上的天线。第一天线742可以与图1中的第一天线104相对应(即,用于与PS网络110进行通信),而第二天线743可以与图1中的第二天线106相对应(即,用于与CS网络114进行通信)。
在特定的实施例中,DSP710、显示控制器726、存储器732、CODEC734和无线控制器740被包括在系统级封装或者片上系统设备722中。在特定的实施例中,输入设备730和电源744耦合到片上系统设备722。此外,在特定的实施例中,如图7中所示,显示器728、输入设备730、扬声器736、麦克风738、无线天线742和743以及电源744在片上系统设备722外部。然而,显示器728、输入设备730、扬声器736、麦克风738、无线天线742和743以及电源744中的每一个可以耦合到片上系统设备722的组件(诸如接口或者控制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应当明白,结合本申请所公开实施例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框、配置、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均可以实现成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二者的组合。为了清楚地表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这种可交换性,上面对各种示例性的部件、框、配置、模块、电路和步骤均围绕其功能进行了总体描述。至于这种功能是实现成硬件还是实现成软件,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对整个系统所施加的设计约束条件。熟练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个特定应用,以变通的方式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策不应解释为背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结合本申请所公开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直接体现为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两者的组合。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或者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可以将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连接至处理器,从而使该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并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或者,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专用集成电路(ASIC)中。该ASIC可以位于计算设备或用户终端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计算设备或用户终端中。
为使本领域任何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者使用所公开的实施例,上面围绕所公开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对这些实施例的各种修改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申请定义的原理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基础上适用于其它实施例。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本申请所示出的实施例,而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所规定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Claims (23)

1.一种用于使分组交换(PS)服务优先于电路交换(CS)服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分组交换(PS)服务在多模式通信设备处是活动的时,在所述多模式通信设备处接收电路交换(CS)寻呼消息,其中,在所述多模式通信设备处激活PS优先特征,所述PS优先特征使PS通信优先于CS通信;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CS寻呼消息,与CS网络建立CS承载连接;
在所述多模式通信设备处从所述CS网络接收呼入呼叫通知消息,其中,所述呼入呼叫通知消息包括标识呼叫方的信息,其中,所述标识呼叫方的信息包括所述呼叫方的名称、电话号码或其它标识符;
在接收到所述呼入呼叫通知消息之后,基于确定所述呼叫方的优先级来去激活所述PS优先特征或释放与所述CS网络的所述CS承载连接;以及
基于在所述呼入呼叫通知消息中提供的所述标识呼叫方的信息,通过所述多模式通信设备的用户界面,显示来自所述呼叫方的未接呼入呼叫的通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CS寻呼消息与语音呼叫相关联,并且其中,所述PS优先特征包括分组优先于语音(PPOV)特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与所述CS网络建立所述CS承载连接之前,暂停所述PS服务,并且其中,在释放所述CS承载连接之后,重新激活所述PS服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与为了检测所述呼入呼叫通知消息而对所述PS服务的暂停相关联的延迟不导致所述PS服务的终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多模式通信设备支持并发的CS服务时,不中断在所述多模式通信设备处活动的所述PS服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模式通信设备的第一模式包括提供PS服务的演进数据优化(EVDO)模式,并且其中,所述多模式通信设备的第二模式包括提供CS服务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呼入呼叫通知消息通过呼叫方号码来标识所述呼叫方,并且其中,所显示的通知包括所述呼叫方号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响应于所述CS承载连接被释放,通过所述CS网络向呼叫方通知所述多模式通信设备正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CS网络不将所述CS承载连接的释放与寻呼失败相关联。
10.一种被配置用于使分组交换(PS)服务优先于电路交换(CS)服务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天线,其用于与分组交换(PS)网络进行通信;
第二天线,其用于与电路交换(CS)网络进行通信;
显示设备;以及
呼叫处理逻辑单元,其用于:
激活分组优先于语音(PPOV)特征,所述PPOV特征使与所述PS网络的分组化数据通信的优先级高于与所述CS网络的语音通信;
当利用所述第一天线来与所述PS网络进行通信的所述PS服务是活动的时,通过所述第二天线接收CS寻呼消息;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CS寻呼消息,通过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CS网络建立CS承载连接;
通过所述第二天线从所述CS网络接收呼入呼叫通知消息,其中,所述呼入呼叫通知消息包括标识呼叫方的信息,其中,所述标识呼叫方的信息包括所述呼叫方的名称、电话号码或其它标识符;
在接收到所述呼入呼叫通知消息之后,基于确定所述呼叫方的优先级来去激活所述PPOV特征或释放与所述CS网络的所述CS承载连接;以及
基于在所述呼入呼叫通知消息中提供的所述标识呼叫方的信息,通过在所述显示设备处显示的用户界面,显示来自所述呼叫方的未接呼入呼叫的通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呼叫处理逻辑单元在与所述CS网络建立所述CS承载连接之前,暂停所述PS服务,并且在释放所述CS承载连接之后,重新激活所述PS服务。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呼叫处理逻辑单元在与所述CS网络建立所述CS承载连接之前,不中断所述PS服务。
13.一种被配置用于使分组交换(PS)服务优先于电路交换(CS)服务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用于激活分组优先于语音(PPOV)特征的模块,所述PPOV特征使与分组交换(PS)网络的分组化数据通信的优先级高于与电路交换(CS)网络的语音通信;
用于当所述PS服务是活动的时,接收CS寻呼消息的模块;
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CS寻呼消息,与所述CS网络建立CS承载连接的模块;
用于从所述CS网络接收呼入呼叫通知消息的模块,其中,所述呼入呼叫通知消息包括标识呼叫方的信息,其中,所述标识呼叫方的信息包括所述呼叫方的名称、电话号码或其它标识符;
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呼入呼叫通知消息之后,基于确定所述呼叫方的优先级来去激活所述PPOV特征或释放与所述CS网络的所述CS承载连接的模块;以及
用于基于在所述呼入呼叫通知消息中提供的所述标识呼叫方的信息,通过用户界面,显示来自所述呼叫方的未接呼入呼叫的通知的模块。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在与所述CS网络建立所述CS承载连接之前,暂停所述PS服务的模块;以及
用于在释放所述CS承载连接之后,重新激活所述PS服务的模块。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接收用户激活请求的模块,其中,响应于所述用户激活请求来激活所述PPOV特征。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基于所述呼入呼叫通知消息,确定所述呼叫方的名称的模块,其中,所显示的通知包括所述呼叫方的所述名称。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基于所述呼入呼叫通知消息,定位与所述呼叫方相关联的图像的模块,其中,所显示的通知包括与所述呼叫方相关联的所述图像。
18.一种被配置用于使分组交换(PS)服务优先于电路交换(CS)服务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用于当所述分组交换(PS)服务是活动的时,接收电路交换(CS)寻呼消息的单元;
用于确定是否激活分组优先于语音(PPOV)特征的单元,其中,所述PPOV特征使与PS网络的分组化数据通信的优先级高于与CS网络的语音通信;以及
用于在确定激活所述PPOV特征之后,与CS网络建立CS承载连接的单元;
用于从所述CS网络接收呼入呼叫通知消息的单元,其中,所述呼入呼叫通知消息包括标识呼叫方的信息,其中,所述标识呼叫方的信息包括所述呼叫方的名称、电话号码或其它标识符;
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呼入呼叫通知消息之后,基于确定所述呼叫方的优先级来去激活所述PPOV特征或释放与所述CS网络的所述CS承载连接的单元;以及
用于基于在所述呼入呼叫通知消息中提供的所述标识呼叫方的信息,通过用户界面,显示来自所述呼叫方的未接呼入呼叫的通知的单元。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在与所述CS网络建立所述CS承载连接之前,暂停所述PS服务的单元;以及
用于在释放所述CS承载连接之后,重新激活所述PS服务的单元。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确定所述PS服务是否与特定应用相关联的单元。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当所述PS服务与所述特定应用相关联时,自动地激活所述PPOV特征的单元。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特定应用包括视频电话应用。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呼入呼叫通知消息之后,确定所述呼叫方是否是特定呼叫方的单元;
用于当所述呼叫方是所述特定呼叫方时,自动地去激活所述PPOV特征的单元;以及
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呼入呼叫通知消息之后,不释放与所述CS网络的所述CS承载连接的情况下,从所述特定呼叫方接收呼入呼叫的单元。
CN201080068818.7A 2010-08-27 2010-08-27 多模式通信设备处的分组交换通信优先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985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0/076416 WO2012024844A1 (en) 2010-08-27 2010-08-27 Packet switched communication precedence at multi-mode communication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98535A CN103098535A (zh) 2013-05-08
CN103098535B true CN103098535B (zh) 2017-03-22

Family

ID=45722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881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98535B (zh) 2010-08-27 2010-08-27 多模式通信设备处的分组交换通信优先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2609783A4 (zh)
JP (1) JP5745057B2 (zh)
KR (1) KR101540277B1 (zh)
CN (1) CN103098535B (zh)
BR (1) BR112013004695A2 (zh)
WO (1) WO201202484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26203B2 (en) 2012-04-11 2015-12-29 Apple Inc.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utonomous management of radio resources across dual networks
CN103648022A (zh) * 2013-12-20 2014-03-19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视中显示连接设备的名称的方法和装置
KR102367213B1 (ko) * 2015-02-13 2022-02-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수의 안테나를 선택적으로 이용하여 통신을 수행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CN106954200B (zh) * 2017-03-24 2020-12-18 日照市睿翅电子商务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附加业务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US20190253551A1 (en) * 2018-02-13 2019-08-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To Reduce Mobile Telephone Charges By Immediate Disconnect And Redial
CN112020152B (zh) * 2018-03-27 2021-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US11258897B2 (en) * 2018-10-25 2022-02-22 Mediatek Inc. Communication device controlling method
CN116935870A (zh) * 2022-04-08 2023-10-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语音传输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0558A (zh) * 2004-10-13 2007-09-19 西门子公司 运行通信系统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77713A (ja) * 1997-12-11 1999-07-02 Casio Comput Co Ltd 通信端末装置
JPH11225165A (ja) * 1998-02-05 1999-08-17 Ntt Mobil Commun Network Inc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通信端末、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2000349924A (ja) * 1999-06-03 2000-12-15 Three Da:Kk コンピュータネットワーク網を用いた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に用いる通信端末装置
US7983242B2 (en) * 2003-08-18 2011-07-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Packet data service with circuit-switched call notification
US7924811B2 (en) * 2004-03-30 2011-04-12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suspending packet-switched sessions to a wireless terminal
JP2007019999A (ja) * 2005-07-08 2007-01-25 Ntt Docomo Inc 着信処理選択システム、ユーザ端末、交換機、及び、着信処理選択方法
EP1959656A1 (en) * 2005-12-07 2008-08-20 Fujitsu Limited Mobile terminal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method of controlling electric power and electric power control program
KR100753366B1 (ko) * 2005-12-22 2007-08-30 주식회사 팬택 콜 착신 실패 처리 방법 및 시스템
US7792277B2 (en) * 2006-07-11 2010-09-07 Cisco Technology, Inc. Call centers with image or video based priority
JP4719643B2 (ja) * 2006-08-11 2011-07-06 富士通東芝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
EP2070271A1 (en) * 2006-09-28 2009-06-17 Nxp B.V. Improved process for transferring data in a dual transfer mode between a mobile network and mobile stations, and corresponding circuit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EP2172040B1 (en) 2007-06-22 2017-06-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sponse to cs paging request
US8565221B2 (en) * 2008-12-04 2013-10-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Domain specific PLMN selection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0558A (zh) * 2004-10-13 2007-09-19 西门子公司 运行通信系统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09783A4 (en) 2016-10-26
WO2012024844A1 (en) 2012-03-01
BR112013004695A2 (pt) 2016-05-10
KR101540277B1 (ko) 2015-07-29
CN103098535A (zh) 2013-05-08
EP2609783A1 (en) 2013-07-03
JP2013536658A (ja) 2013-09-19
KR20130059426A (ko) 2013-06-05
JP5745057B2 (ja) 2015-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98535B (zh) 多模式通信设备处的分组交换通信优先
CN103314624B (zh) 多sim ue响应于接收到呼叫而发送繁忙状态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US9319853B2 (en) Packet switched communication precedence at a multi-mode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1110614B (zh) 一种实现多个蓝牙终端同时通话的方法
JP2004140838A5 (zh)
CN102792767A (zh) 采用单个基带射频资源链的具有多种签约的移动通信设备
CN108377482A (zh) 一种终端连接蓝牙设备的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
CN105474613B (zh) 来电转接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2918824B (zh) 允许订户查看电路交换语音呼叫寻呼的呼叫方号码同时附连到分组数据网络的方法和设备
CN104602361B (zh) 一种用WiFi网络扩展手机无线网络业务的方法
CN101179301B (zh) 实现蓝牙电话终端设备自动注册的方法
CN101150335B (zh) 实现多种功能的蓝牙电话终端设备
CN1968469A (zh) 一种拒接来电的方法、移动终端及电话呼叫留言方法
CN101179302B (zh) 蓝牙电话终端设备实现蓝牙耳机应用的方法
JP2006129491A (ja) 移動通信端末機の電話番号設定方法
CN104717375A (zh) 一种实现终端省电的方法和设备
KR101146702B1 (ko) 듀얼밴드 듀얼모드 단말의 호 발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듀얼밴드 듀얼모드 단말
CN101242610A (zh) 一种阻止来电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1257708B (zh) 实现终端从tdcdma到gsm间基本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JP4582539B2 (ja)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
JP2008527796A5 (zh)
CN101179300B (zh) 蓝牙电话终端设备实现外线和内部电话综合处理的方法
CN101316294A (zh) 基于码分多址网络的移动终端通话状态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8282588B (zh) 业务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和业务漫游网络
EP2437478B1 (en) Supplemental information for mobile terminated mobile initiated call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2

Termination date: 201808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