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89022A - 砌体结构墙体抗震加固方法 - Google Patents

砌体结构墙体抗震加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89022A
CN103089022A CN2011103505502A CN201110350550A CN103089022A CN 103089022 A CN103089022 A CN 103089022A CN 2011103505502 A CN2011103505502 A CN 2011103505502A CN 201110350550 A CN201110350550 A CN 201110350550A CN 103089022 A CN103089022 A CN 1030890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masonry wall
masonry
concrete material
n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5055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克旭
徐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EICHUANG CONSTRUCTION REINFORCEMENT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EICHUANG CONSTRUCTION REINFORCE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EICHUANG CONSTRUCTION REINFORCEMENT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EICHUANG CONSTRUCTION REINFORCE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35055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89022A/zh
Publication of CN1030890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890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砌体结构墙体抗震加固方法,通过在需加固的砌体结构墙体设置通孔,之后在该墙体两侧设置钢筋网片,并且通过拉结钢筋穿过上述通孔并与该墙体两侧的钢筋网片绑扎固定,再在该墙体两侧的钢筋网片外侧支设模板,之后在模板内表面与该墙体侧面之间泵送灌注自密实混凝土材料,该混凝土材料具有高粘结、低收缩、自密实、免振捣特性,如此免去振捣工序而加快了施工速度,并且养护时间短,由于采用泵送灌注技术,解决了传统方法人工浇筑慢的问题,大大加快了施工速度。

Description

砌体结构墙体抗震加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是指砌体结构墙体抗震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地震灾害是常见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地震发生后,会引起大量建筑物的破坏或倒塌,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并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就我国目前的建筑状况,在役建筑中大部分是砌体结构,校舍和住宅建筑基本以砌体结构为主,而且由于历史和经济原因,绝大多数砌体房屋未进行抗震设防。2008年汶川地震后,我国开始实施的校安工程,将原来未设防和普通设防的校舍建筑提高为重点设防,核心就是对校舍建筑进行抗震加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砌体结构。校安工程抗震加固工作量大面广,快捷有效的加固方案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为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房屋的抗灾能力是关键,后续的抗震加固工程更是任重道远,砌体结构抗震加固方兴未艾。
砌体结构抗震加固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墙体的抗震能力,即墙体的抗剪承载力。而在墙体两侧或单侧增设钢筋混凝土墙体,并通过适当的拉结措施使二者共同工作,形成钢筋混凝土和砖的复合墙体,以提高原结构抗震承载能力是其中的主要方法之一(俗称板墙加固法)。但这一方法由于混凝土振捣和养护时间长,大大降低了工程效率,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而且,由于混凝土需要振捣,增设的混凝土墙不能太薄,不仅造成工程浪费,还明显减小了房间的使用面积。另外,由于普通混凝土收缩性大,往往导致混凝土墙与原结构墙体不能紧密结合而影响加固效果。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砌体结构墙体抗震加固方法,用以解决传统方法施工速度慢、结构尺寸大、加固效果差等多个问题,并保证墙体抗震加固效果、减小结构尺寸、简化施工工艺及提高施工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砌体结构墙体快捷抗震加固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施工速度慢、结构尺寸大、加固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实现本发明的砌体结构墙体抗震加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清除需加固的砌体结构墙体表面粉刷层;
在需加固的砌体结构墙体设置通孔;
在需加固的砌体结构墙体两侧设置钢筋网片,并且通过拉结钢筋穿过上述通孔并与需加固的砌体结构墙体两侧的钢筋网片绑扎固定;
在需加固的砌体结构墙体两侧的钢筋网片外侧支设模板;
在模板内表面与需加固的砌体结构墙体侧面之间的空间泵送灌注自密实混凝土材料,其中该自密实混凝土材料的组分和用量为:水泥400-900Kg/M3,粗骨料300-950Kg/M3,细骨料500-1050Kg/M3,补偿收缩掺合料0-100Kg/M3,聚合物外加剂1-15Kg/M3,硅灰0-65Kg/M3,纤维0.5-2.5Kg/M3,所述粗骨料的粒径为5-16mm,所述细骨料的粒径小于5mm,各种原材料含水率小于1.5%,使用时加水量为干物料的7-11%;
养护后拆除模板完成砌体结构墙体的加固。
依据上述主要特征,其中养护的时间为1天。
依据上述主要特征,该自密实混凝土材料7天达到设计强度。
依据上述主要特征,模板内表面与需加固的砌体结构墙体表面之间的距离为3~5cm。
依据上述主要特征,如需加固的砌体结构墙体为多片墙体或多楼层墙体,并需要连续加固时,该钢筋网片需穿过所遇垂直方向的墙体或楼板而连续布置。
依据上述主要特征,上述混凝土材料的粗骨料为碎石或天然卵石。
依据上述主要特征,上述混凝土材料的细骨料为天然砂、人工砂或工业渣。
依据上述主要特征,上述混凝土材料的补偿收缩掺合料选自磨细煅烧明矾石或各种UEA、HEA。
依据上述主要特征,上述混凝土材料的聚合物外加剂为萘系混凝土减水剂或聚羧酸类混凝土减水剂或可溶性聚合物。
依据上述主要特征,上述混凝土材料的纤维为短切的聚丙烯纤维或聚乙烯醇纤维。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所用的混凝土材料具有高粘结、低收缩、自密实、免振捣特性,如此免去振捣工序而加快了施工速度,并且养护时间短,并且采用泵送灌注技术,解决了传统方法人工浇筑慢的问题,大大加快了施工速度。同时可以在需加固的砌体结构墙体两侧面同时加设混凝土墙体,并通过拉结钢筋与钢筋网片绑扎固定形成一整体,如此加固效果更好。由于混凝土不需振捣,增设的混凝土墙比现有技术的混凝土墙薄很多,不仅节省了工程材料,还避免了房间使用面积的明显减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本发明砌体结构墙体抗震加固方法的流程图。
图2A至图2D为在不同墙体加固节点实施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3A与图3B为在墙体根部实施本发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与图2A等所示,为实施本发明砌体结构墙体抗震加固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清除需加固的砌体结构墙体10表面粉刷层;
在需加固的砌体结构墙体10设置通孔12;
在需加固的砌体结构墙体10两侧设置钢筋网片11,并且通过拉结钢筋13穿过上述通孔12并与需加固的砌体结构墙体10两侧的钢筋网片11绑扎固定;
在需加固的砌体结构墙体10两侧的钢筋网片11外侧支设模板14;
在模板14内表面与需加固的砌体结构墙体10侧面之间的空间15泵送灌注自密实混凝土材料,其中该自密实混凝土材料的组分和用量为:水泥400-900Kg/M3,粗骨料300-950Kg/M3,细骨料500-1050Kg/M3,补偿收缩掺合料0-100Kg/M3,聚合物外加剂1-15Kg/M3,硅灰0-65Kg/M3,纤维0.5-2.5Kg/M3,所述粗骨料的粒径为5-16mm,所述细骨料的粒径小于5mm,各种原材料含水率小于1.5%,使用时加水量为干物料的7-11%;
养护后拆除模板14完成砌体结构墙体的加固。
上述的自密实混凝土材料中应用的水泥为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或5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硫率酸盐水泥。根据当地的资源状况,粗骨料可单独使用碎石或天然卵石,也可以同时使用碎石和天然卵石。粗骨料的粒径为5-16mm。根据当地的资源状况,细骨料可单独使用天然砂、人工砂或工业渣,也可以同时使用天然砂、人工砂和工业渣。其中工业渣可以是水淬粒化高炉矿渣、磷渣等。细骨料的粒径小于5mm。
根据当地的资源状况,补偿收缩掺合料可以单独使用磨细煅烧明矾石、各种UEA或HEA,也可以同时使用磨细煅烧明矾石、各种UEA和HEA。加入补偿收缩掺合料能使混凝土材料水化硬化后无收缩,从而使加固过程中新增构件与原结构的同步受力性能良好。根据当地的资源状况,聚合物外加剂可以单独使用萘系混凝土减水剂、聚羧酸类混凝土减水剂或可溶性聚合物,也可以同时使用萘系混凝土减水剂、聚羧酸类混凝土减水剂和可溶性聚合物。其中可溶性聚合物可以是乳胶粉等。聚合物外加剂的作用是增强混凝土材料的流动性及与原混凝土和钢筋的粘结力。纤维为短切的聚丙烯纤维或聚乙烯醇纤维。纤维的作用在于增强混凝土材料的耐火性和耐久性。硅灰的添加也是为了增强凝土材料的流动性。
本发明所使用的自密实混凝土材料可达到如表1所示的技术指标:
Figure BDA0000106427740000061
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所使用的自密实混凝土材料比传统混凝土材料具有更优异的流动性,现场加水搅拌即可,免振捣,施工便捷。还可看出,本发明所使用的混凝土材料具有强度发展快的特点,7天即可达到设计强度。而且具有施工后无收缩、高粘结性等特点,与原有结构粘结性良好。另外,特选粗细骨料及补偿收缩组分使加固用混凝土材料的抗裂性能良好。
本发明所使用的混凝土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先按下列配比选取原料:水泥400-900Kg/M3,粗骨料300-950Kg/M3,细骨料500-1050Kg/M3,补偿收缩掺合料0-100Kg/M3,聚合物外加剂1-15Kg/M3,硅灰0-65Kg/M3,纤维0.5-2.5Kg/M3,各种原材料含水率小于1.5%,使用时加水量为干物料的7-11%;然后用机械搅拌3分钟以上;再采用防水防潮包装。所制成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至C80。
本发明所使用的混凝土材料与传统混凝土相比,具有高粘结、低收缩、自密实、免振捣特性,不仅免去振捣工序而加快了施工速度,并且养护时间短(1天即可拆模,7天达到设计强度),也明显加快了施工进度。由于自密实和免振捣,新增墙体(即模板内表面与需加固的砌体结构墙体侧面之间的混凝土材料凝固后形成的部分)厚度较薄(一般只需突出墙面3~5cm),不仅避免了材料浪费,而且基本不减小房间使用面积。同时由于此混凝土材料粘结性能好和低收缩性,能保证新增墙体与需加固的砌体结构墙体的紧密结合,保证加固效果。另外,本方法所使用的混凝土材料系半成品,各组分配合已在工厂完成,现场只需按要求掺水搅拌均匀即可,而且本方法采用泵送灌注技术,解决了传统方法人工浇筑慢的问题,大大加快了施工速度,充分体现了快捷加固的特点。再者,因本发明新增墙体厚度较薄,如此可在需加固的砌体结构墙体两侧面同时加设加固墙体,并通过拉结钢筋与钢筋网片绑扎固定形成一整体,如此加固效果更好。
请参阅图2A至图2D所示,为在不同墙体加固节点实施本发明的示意图,为进一步提高抗震加固效果,加强砌体结构的整体性,当进行多片墙体或多楼层墙体连续加固时,要求钢筋网片穿过所遇垂直方向的墙体或楼板而连续布置。其中图2A为针对L形节点的加固示意图,而图2B为针对T形节点的加固示意图,图2C为针对十字形节点的加固示意图,图2D是针对多楼层墙体连续加固时的示意图,在对上述四种类型的墙体进行加固时,均要确保需加固的砌体结构墙体10的两侧均要设置钢筋网片11,并在需加固的纵向与横向的砌体结构墙体10设置通孔12,并通过拉结钢筋13穿过该通孔12并与钢筋网片11绑扎固定,之后在需加固的砌体结构墙体10两侧的钢筋网片外侧支设模板14,并在模板内表面与需加固的砌体结构墙体10侧面之间的空间15泵送灌注混凝土材料,而该混凝土材料的组成及制造方法如上述,如此可在需加固的砌体结构墙体10两侧均形成由上述混凝土材料形成的新增墙体,如此达到更好的加固效果。在图2A、图2B及图2C中需特别注意,当进行多片墙体加固时,要求钢筋网片11穿过所遇垂直方向的砌体结构墙体10,而图2D中则要求钢筋网片11穿过楼板16而连续布置。
图3A与图3B为在墙体根部实施本发明的示意图,如果砌体结构墙体10的基础埋深较浅,如图3A所示,可通过模板14的设置而在墙体10的基础上方形成一地圈梁17,同时钢筋网片11锚固于此新增设的地圈梁17内,并且该地圈梁17与新增墙体均为上述的混凝土材料泵送灌注形成。如果砌体结构墙体10的基础埋深较深,如图3B所示,则可在地面下方(要求超过50cm)墙体10的外部形成一地圈梁17,并令钢筋网片11锚固于此新增设的地圈梁17内,并且该地圈梁17与新增墙体也是由上述的混凝土材料泵送灌注形成。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砌体结构墙体抗震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清除需加固的砌体结构墙体表面粉刷层;
在需加固的砌体结构墙体设置通孔;
在需加固的砌体结构墙体两侧设置钢筋网片,并且通过拉结钢筋穿过上述通孔并与需加固的砌体结构墙体两侧的钢筋网片绑扎固定;
在需加固的砌体结构墙体两侧的钢筋网片外侧支设模板;
在模板内表面与需加固的砌体结构墙体侧面之间的空间泵送灌注自密实混凝土材料,其中该自密实混凝土材料的组分和用量为:水泥400-900Kg/M3,粗骨料300-950Kg/M3,细骨料500-1050Kg/M3,补偿收缩掺合料0-100Kg/M3,聚合物外加剂1-15Kg/M3,硅灰0-65Kg/M3,纤维0.5-2.5Kg/M3,所述粗骨料的粒径为5-16mm,所述细骨料的粒径小于5mm,各种原材料含水率小于1.5%,使用时加水量为干物料的7-11%;
养护后拆除模板完成砌体结构墙体的加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体结构墙体抗震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养护的时间为1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体结构墙体抗震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自密实混凝土材料7天达到设计强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体结构墙体抗震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模板内表面与需加固的砌体结构墙体表面之间的距离为3~5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体结构墙体抗震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如需加固的砌体结构墙体为多片墙体或多楼层墙体并需要连续加固时,该钢筋网片需穿过所遇垂直方向的墙体或楼板而连续布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体结构墙体抗震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混凝土材料的粗骨料为碎石或天然卵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体结构墙体抗震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混凝土材料的细骨料为天然砂、人工砂或工业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体结构墙体抗震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混凝土材料的补偿收缩掺合料选自磨细煅烧明矾石或各种UEA、HEA。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体结构墙体抗震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混凝土材料的聚合物外加剂为萘系混凝土减水剂或聚羧酸类混凝土减水剂或可溶性聚合物。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体结构墙体抗震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混凝土材料的纤维为短切的聚丙烯纤维或聚乙烯醇纤维。
CN2011103505502A 2011-11-08 2011-11-08 砌体结构墙体抗震加固方法 Pending CN1030890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505502A CN103089022A (zh) 2011-11-08 2011-11-08 砌体结构墙体抗震加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505502A CN103089022A (zh) 2011-11-08 2011-11-08 砌体结构墙体抗震加固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89022A true CN103089022A (zh) 2013-05-08

Family

ID=48202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505502A Pending CN103089022A (zh) 2011-11-08 2011-11-08 砌体结构墙体抗震加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89022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05405A (zh) * 2018-01-23 2018-05-08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无圈梁砌体结构的滑移隔震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8035453A (zh) * 2018-01-23 2018-05-1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有圈梁砌体结构的滑移隔震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10306820A (zh) * 2019-06-12 2019-10-08 上海市建筑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历史建筑单元化隔墙的加固方法
CN110306823A (zh) * 2019-06-12 2019-10-08 上海市建筑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历史建筑清水墙的复合l型混凝土板的制作方法
CN110439315A (zh) * 2019-08-22 2019-11-1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不触及户内的混凝土框架结构居住建筑的加固方法
CN111719869A (zh) * 2020-06-29 2020-09-29 中能建西北城市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砌筑工程施工工艺
CN112227759A (zh) * 2020-09-30 2021-01-15 厦门闽园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古建筑清水墙体修复加固迁移方法
CN113250462A (zh) * 2021-06-09 2021-08-13 中国电建集团四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CN116220418A (zh) * 2023-02-03 2023-06-06 武大巨成结构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将混凝土内框架结构改造为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13672A (ja) * 2001-10-03 2003-04-18 Kajima Corp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構造物における耐震補強材の構築方法とそれに使用する粒状物質付きシート状鋼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570421A (zh) * 2009-06-22 2009-11-04 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用于超大跨度预应力梁的自密实混凝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13672A (ja) * 2001-10-03 2003-04-18 Kajima Corp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構造物における耐震補強材の構築方法とそれに使用する粒状物質付きシート状鋼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570421A (zh) * 2009-06-22 2009-11-04 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用于超大跨度预应力梁的自密实混凝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严佩新: "新型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 《建材技术与应用》 *
胡克旭等: "新型混凝土材料加固砌体墙抗震试验研究", 《土木工程学报》 *
谢琦等: "高性能无收缩水泥基灌浆料的研制", 《上海建材》 *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05405A (zh) * 2018-01-23 2018-05-08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无圈梁砌体结构的滑移隔震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8035453A (zh) * 2018-01-23 2018-05-1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有圈梁砌体结构的滑移隔震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8005405B (zh) * 2018-01-23 2023-08-29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无圈梁砌体结构的滑移隔震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8035453B (zh) * 2018-01-23 2023-08-08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有圈梁砌体结构的滑移隔震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10306823B (zh) * 2019-06-12 2021-11-05 上海市建筑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历史建筑清水墙的复合l型混凝土板的制作方法
CN110306823A (zh) * 2019-06-12 2019-10-08 上海市建筑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历史建筑清水墙的复合l型混凝土板的制作方法
CN110306820A (zh) * 2019-06-12 2019-10-08 上海市建筑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历史建筑单元化隔墙的加固方法
CN110439315A (zh) * 2019-08-22 2019-11-1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不触及户内的混凝土框架结构居住建筑的加固方法
CN111719869A (zh) * 2020-06-29 2020-09-29 中能建西北城市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砌筑工程施工工艺
CN111719869B (zh) * 2020-06-29 2021-10-26 中能建西北城市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砌筑工程施工工艺
CN112227759A (zh) * 2020-09-30 2021-01-15 厦门闽园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古建筑清水墙体修复加固迁移方法
CN113250462A (zh) * 2021-06-09 2021-08-13 中国电建集团四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CN116220418A (zh) * 2023-02-03 2023-06-06 武大巨成结构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将混凝土内框架结构改造为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89022A (zh) 砌体结构墙体抗震加固方法
CN101560082B (zh) 超高强活性粉末混凝土及其制造方法
CN103174252B (zh) 一种自保温抗震砌块及应用方法
CN103979901B (zh) 一种掺有磷渣粉的水泥基无收缩灌浆材料及使用方法
CN106116284B (zh) 无收缩高隔声自保温隔热泥砂轻质墙体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CN102503307A (zh) 一种新型高强膨胀混凝土
CN101445342B (zh) 高性能结构工程加固用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913815A (zh) 一种用于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强度等级为c140的混凝土
CN105016669B (zh) 一种预制电缆沟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00524A (zh) 一种超高强度和高黏结性能纤维增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206737210U (zh) 一种免拆模板
CN205576857U (zh) 一种适用水利水电工程的超高堆石坝结构
CN101913822A (zh) 一种用于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强度等级为c150的混凝土
CN107902998A (zh) 一种利用铝土尾矿制备的轻质泡沫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28792C (zh) 公路用疏浚泥陶粒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201224941Y (zh) 环保型结构保温混凝土砌块、砌体及抗震住宅
CN103467029A (zh) 一种玉米秸秆空心砖砌块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89021A (zh) 砌体结构抗震加固圈梁制造方法
CN103408259B (zh) 一种用于框架柱的耐久性混凝土
CN105970903B (zh) 一种增强复合地基桩土联合作用的塑性混凝土褥垫层
CN103195051B (zh) 石灰土-透水性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及其处理方法
Rimbarngaye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compressed laterite blocks stabilised with cement and gum Arabic
CN101942869A (zh) 一种再生低强砼墙梁的制造方法
CN105780737A (zh) 一种适用水利水电工程的超高堆石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421683A (zh) 一种建筑结构一体化保温墙板的生产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5 Deemed withdrawal (patent law before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