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79402A - 臭虫监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臭虫监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79402A
CN103079402A CN201180042077XA CN201180042077A CN103079402A CN 103079402 A CN103079402 A CN 103079402A CN 201180042077X A CN201180042077X A CN 201180042077XA CN 201180042077 A CN201180042077 A CN 201180042077A CN 103079402 A CN103079402 A CN 1030794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dbug
adhesive
stops
supporting member
base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4207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B·布莱克
S·谢斯
L·瓦兰雅克
K·伍德拉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M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M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MC Corp filed Critical FM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0794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794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10Catching insects by using Traps
    • A01M1/103Catching insects by using Traps for crawling inse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02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with devices or substances, e.g. food, pheronones attracting the inse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02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with devices or substances, e.g. food, pheronones attracting the insects
    • A01M1/026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with devices or substances, e.g. food, pheronones attracting the insects combined with devices for monitoring insect presence, e.g. termi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14Catching by adhesive surfa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01/00Adhesives based on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Combinations Of Kitchen Furni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臭虫监控装置,该装置包括臭虫引诱剂元件和停留处部分,所述停留处部分包括具有可横越的表面的支承件和一个或多个悬垂于此的凸起。所述停留处限定至少一个入口,被所述装置吸引的臭虫可通过该入口进入。所述装置还可包括放置在所述可横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之上的基底部分,并且该部分适于被放置成与所述装置将要放置抵靠的表面齐平。

Description

臭虫监控装置
技术领域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臭虫监控装置。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昆虫可横越的(traversable)表面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臭虫是臭虫科(Cimicidae)家族的小的夜间活动的昆虫,其靠人和其它温血宿主的血液维持生命。臭虫表现出神秘的行为,这使得其检测和控制困难且耗时。这对于常规臭虫(温带臭虫(Cimex lectularius))尤其如此,该臭虫已很好地适应了人类环境。臭虫的其它种类也对人和/或动物造成滋扰。 
尽管臭虫已在许多地区(例如美国)被控制,近年来国际旅行的增加已导致了这些害虫的再现。臭虫的很多方面使得其一旦开始出现在某一地点,将其根除会很困难。因此,需要有效的陷阱以在它们变得根深蒂固之前确定臭虫的存在。 
成年臭虫约为6毫米长,5-6毫米宽,且为红棕色,具有卵形扁平的身体。未成熟的若虫在外观上与成虫类似,但较小且颜色较浅。臭虫不会飞,但可在表面上快速移动。雌性臭虫将其卵产在隐蔽的地方,并且每天可存多达5个卵,在一生中多达500个。臭虫卵非常小,约为灰尘规格的尺寸。当第一次产卵后,所述卵是粘性的,导致其粘附于表面上。 
臭虫可在没有进食的情况下存活很长一段时间。若虫在没有进食的情况下可存活数周,而成虫可存活数月。因此,侵扰不能简单地通过使一个地点空置短暂的时间而得以消除。另外,此类进食习惯使得监控臭虫是否存在有困难,因为其可能仅在饥饿时才会被诱饵吸引。因此,为了能发挥作用,臭虫捕获装置必须能够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产生有效浓度的引诱剂。 
然而臭虫在夜间活跃,在白天它们往往隐藏在微小的裂缝或裂纹中。因此,臭虫可在以下地点找到容易藏身之处:床、床架、家具、沿踢脚板、地毯以及无数的其它地方。臭虫往往聚在一起,但不像其它昆虫一样筑巢。 
臭虫通过细长的口器抽血来获得它们的食物。它们可在人上进食3-10分钟,尽管此人不太可能感觉到叮咬。在叮咬后,该受害者通常经历痒痕或迟发性过敏反应,导致叮咬区域的肿胀。然而,一些人对臭虫叮咬不会有任何反应或仅有极小的反应。臭虫叮咬的症状与其它害虫(例如蚊子和螨虫)的类似。不可能确定叮咬是来自臭虫或另一类型的害虫;并且叮咬可能被误诊为荨麻疹或皮疹。因此,臭虫侵扰经常在被确认之前可能持续了很长时间。 
通过臭虫被带入一个新的地区而引起臭虫侵扰。臭虫能够粘附于物品并隐藏在小的地方,从而它们可在旅行者的行李中被运输。结果,人员流动性大的建筑物(例如酒店、汽车旅馆、旅馆、营房、游艇、庇护所、疗养院、营住宅、宿舍、公寓和寓所)特别容易受到臭虫侵扰。 
由于本文所述的臭虫的所有特点,臭虫既难以检测又难以根除。需要专业的害虫清除专家和杀虫剂。必须从房间里清除所有的杂乱和不必要的物体,尽可能多地通过吸尘除去臭虫和卵,并向可能隐藏的区域施用杀虫剂。该类型的根除处理对于商业(例如酒店)可能是破坏性的。因此,需要在侵扰确立之前尽可能早地检测出臭虫。 
臭虫的微小、移动及秘密行为使得几乎不可能预防和控制侵扰,除非它们被快速发现并处理。人们发现臭虫通过墙壁、天花板和地板中的孔移动至相邻房间。酒店业特别需要早期检测臭虫的装置和方法。 
过去尽管人们已多次尝试设计臭虫监控装置,但这些装置通常没有被证明是商业上有效的。本发明人已研究了臭虫行为的许多方面,并认为此类装置不能较好运行的一个因素在于缺乏有效的捕获机制。 
因此,本发明人已观察到,与许多其它害虫不同,臭虫耐受许多类型的粘性陷阱,其能够穿过能捕捉其它昆虫的陷阱,特别是当未使用加热元件时。因此,依赖于引诱臭虫至粘性陷阱的臭虫监控器可能是无效的,这是由于臭虫可简单地穿越该陷阱表面并最终离开该装置。 
另外,臭虫对它们所处的表面的粗糙度极其敏感。臭虫往往避免穿越平滑的表面,使目前的陷阱不能起作用,所述陷阱在臭虫被捕获之前需要此类横越(traversal)。事实上,我们出人意料地发现对捕获/监控其它昆虫种类有效的具有织构化表面的陷阱(当改性成包含臭虫引诱剂)对于捕获/监控臭虫是无效的,这是因为它们的表面对于臭虫来说显然太光滑了,尽管其表面上是粗糙外观。 
另外,我们已观察到,即使当臭虫捕获装置包含其它有效的捕获机制(例如枯木堆垛的陷阱(deadfall trap)),臭虫的神秘行为可使此类装置的有效性能无效。具体而言,我们已观察到,被监控器吸引的臭虫将在装置和其所位于的表面(例如地板或墙壁)之间频繁地爬行,而不是进入至通向内部枯木堆垛的陷阱的通道,在所述陷阱中可确认臭虫的存在。如上所述,为了避免出现侵扰的确立,尽可能早地在房间中检测出臭虫的存在十分重要。因此,需要一种臭虫监控装置,该装置将有效地捕获这些被其引诱剂元件吸引的臭虫。另外,需要一种臭虫监控装置,可快速且简单地对该装置进行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臭虫。 
发明内容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臭虫监控装置,该装置包括臭虫引诱剂元件和停留处(harborage),所述停留处包括具有可横越表面的支承件和在其上的一个或多个凸起。所述停留处适于被放置成与将放置所述装置的表面齐平。所述停留处可限定至少一个入口,被所述装置吸引的臭虫可通过该入口进入。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凸起限定一个或多个通道。可这样放置所述一个或多个通道,使被所述装置吸引的臭虫可进入至所述一个或多个通道中。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述可横越的表面的平均表面粗糙度为至少约2.5微米。 
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提供臭虫可横越的表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向支承件的表面施涂粘结剂混合物,该混合物包括(i)粘合剂和(ii)固体;以及使所述混合物干燥。优选地,所述固体是微粒固体。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包括臭虫可横越的表面,该表面包括支承件,所述支承件的表面至少部分地被包含粘合剂和微粒固体的混合物涂覆。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经涂覆的表面的平均表面粗糙度为至少约2.5微米。 
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臭虫监控装置,该装置包括:(a)臭虫引诱剂元件;以及(b)停留处,所述停留处包括:(i)基底部分,所述基底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可由透明材料组成,所述基底部分适于被放置成与所述装置将要放置抵靠的表面齐平;以及(ii)支承件,该支承件具有可横越的表面和一个或多个悬垂(depending)于此的凸起。所述停留处限定至少一个入口,被所述装置吸引的臭虫可通过该入口进入。所述一个或多个凸起限定一个或多个通道,这样放置所述一个或多个通道,使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入口进入所述装置 的臭虫可进入至所述一个或多个通道内。所述可横越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是平均表面粗糙度至少约为2.5微米的暴露区域。 
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提供臭虫可横越的表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向支承件的表面施涂粘结剂混合物,该混合物包括(i)水基粘合剂和(ii)微粒固体;以及(b)使所述混合物干燥;从而使得所述表面的平均表面粗糙度为至少约2.5微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臭虫监控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图2是图1的所述监控装置的截面图。 
图3是图1的所述监控装置的停留处的截面放大图。 
图4是图1的所述监控装置的底视图。 
图5是实施例1中进行的测试所获得的数据图。 
发明详述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臭虫监控装置,该装置包括臭虫引诱剂元件和停留处,所述停留处包括具有可横越表面的支承件和在其上的一个或多个凸起。“可横越的表面”旨在包括臭虫可穿越的任意合适表面。优选地,所述可横越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至少约为2.5微米。所述停留处适于被放置成与将放置所述装置的表面齐平。所述停留处可限定至少一个入口,被所述装置吸引的臭虫可通过该入口进入。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凸起限定一个或多个通道。可这样放置所述一个或多个通道,使被所述装置吸引的臭虫可进入至所述一个或多个通道中。 
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提供臭虫可横越的表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向支承件的表面施涂粘结剂混合物,该混合物包括(i)粘合剂和(ii)固体;以及使所述混合物干燥。优选地,所述固体是微粒固体。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述粘合剂包括水基粘合剂。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包括臭虫可横越的表面,该表面包括支承件,所述支承件的表面至少部分地被包含粘合剂和微粒固体的混合物涂覆。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经涂覆的表面的平均表面粗糙度为至少约2.5微米。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臭虫监控装置,该装置包括:(a)臭虫引 诱剂元件;以及(b)停留处,所述停留处包括:(i)基底部分,所述基底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可由透明材料组成,所述基底部分适于被放置成与所述装置将要放置抵靠的表面齐平;以及(ii)支承件,该支承件具有可横越的表面和一个或多个悬垂于此的凸起。所述停留处限定至少一个入口,被所述装置吸引的臭虫可通过该入口进入。所述一个或多个凸起限定一个或多个通道,这样放置所述一个或多个通道,使得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入口进入所述装置的臭虫可进入至所述一个或多个通道内。另外,所述可横越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是平均表面粗糙度至少约为2.5微米的暴露区域。 
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提供臭虫可横越的表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向支承件的表面施涂粘结剂混合物,该混合物包括水基粘合剂和微粒固体;以及(b)使所述粘结剂混合物干燥;从而使得所述表面的平均表面粗糙度为至少约2.5微米。 
本发明的监控装置中使用的臭虫引诱剂元件可包括任意能有效地将臭虫引诱至所述装置中的臭虫引诱剂,使臭虫进入至所述枯木堆垛元件的路径中并跟随该路径直至它们在所述陷阱区域中被捕获。可使用的引诱剂包括二氧化碳、热、信息素、人体汗液成分等,这些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也可以使用一种或多种引诱剂的混合物。 
优选地,使用的引诱剂包括有机酸和醛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地,使用的引诱剂包括丁酸、反式-2-己烯-1-醛(己烯醛)和反式-2-辛烯-1-醛(辛烯醛)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特别优选的引诱剂包括不饱和醛组分和有机酸组分。优选地,所述不饱和醛组分由选自己烯醛和辛烯醛中的一种或多种醛组成。优选地,所述有机酸组分为丁酸。当所述醛组分由己烯醛和辛烯醛组成时,所述醛的含量比优选为己烯醛比辛烯醛为约1:5-5:1,更优选地,所述含量比为约3:1-1:3。为了最大程度的吸引臭虫,待释放的己烯醛和辛烯醛混合物的最优浓度约为50-200纳克/升/小时,并且待释放的丁酸的最优浓度约为15-50纳克/升/小时。将己烯醛和辛烯醛与丁酸进行混合形成了不稳定的组合物,必须将所述醛组分与所述酸组分分离。为了以合适的速率将待释放的引诱剂组合物的组分分离,将各组分溶解于有机溶剂中,例如C8-C12烷烃。对于其中所述装置可能受到约20-40℃的温度波动的应用,特别优选的溶剂是癸烷和十一烷,这是由于它们的挥发速率受此温度波动的影响小于壬烷。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合适的引诱剂包括辛烯醛浓度约为2000-3000ppm的溶解于癸烷的辛烯醛,优选辛烯醛浓度约为2500-2800ppm,更优选辛烯醛浓度约为2700-2750ppm。可与所述辛烯醛联用的第二合适引诱剂是丁酸浓度约为200-2000ppm的溶解于癸烷的丁酸,并且优选丁酸浓度约为240-400ppm。 
可将各组分结合入吸收材料,例如但不限于,棉絮、纤维化纤维素木浆、合成棉絮、聚酯棉絮、毡材、粘合梳理网、极高密度聚乙烯海绵和高弹性(highloft)纺丝粘结材料。为了常规扩散,可使用半透膜以包封所述吸收材料。可从具有半透的顶部或者含有一个或多个孔的密封的顶部的容器中分配所述引诱剂组分,以允许其扩散至周围气氛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引诱剂包含在安瓿中,所述安瓿包括外壳和膜部件,所述外壳由不可渗透的材料组成,并且限定至少一个开口,所述膜部件粘附于所述外壳并覆盖所述至少一个开口。 
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安瓿包括以下部分:外壳,该外壳由限定至少一个开口的不可渗透的材料组成;多孔扩散部件,该部件限定出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内部储器;挥发性液体,所述挥发性液体包括包含在所述内部储器内的所述引诱剂;以及膜部件,所述膜部件粘附于所述外壳上并覆盖所述至少一个开口;其中这样设置所述膜部件,以使在所述多孔扩散部件和所述膜部件之间存在空气空间;以及其中这样设计所述多孔扩散部件,使得所述挥发性液体的分子仅可通过所述多孔扩散部件经扩散进入所述空气空间内。所述膜部件可由渗透性材料组成,所述引诱剂通过所述渗透性材料将以所需速率扩散;或者所述膜部件可由不可渗透的材料制成并限定出具有预定尺寸的一个或多个孔,用来以所需速率释放所述引诱剂。 
本发明的引诱剂元件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提供空气流的方式,从而使得所述引诱剂大量分散,这将吸引臭虫。可使用将产生所需空气流的任意方式,所述方式包括热、压缩气体(特别是当使用二氧化碳作为所述引诱剂时)、空气泵、风扇等。当所述引诱剂包括化学引诱剂,所述化学引诱剂比空气重且是未被压缩的,例如信息素、有机酸或其它引诱剂(包括上述经混合的醛/有机酸混合物)时,优选的空气移动方式是风扇,从而使得所述装置的迎面风速(face velocity)约为5-50毫升/厘米2/分钟,更优选为约10-40毫升/厘米2/分钟,以及最优选为约15-35毫升/厘米2/分钟。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臭虫监控装置的停留处包括(i)基底部分和(ii) 具有可横越表面的支承件。此类停留处定义了至少一个入口,被所述监控装置吸引的臭虫可通过该入口进入。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入口位于所述装置的基底,使得试图隐藏在所述监控装置下方的臭虫将在无须爬上斜坡、坡道或类似结构的条件下进入所述入口内。 
所述基底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可为透明的,从而人们可通过目测容易地确定是否有任何臭虫已进入所述停留处内。所述透明部分可由任意透明材料制成,该材料不会排斥臭虫,例如玻璃或透明塑料(例如聚碳酸酯)。优选聚碳酸酯,这是由于当所述支承件由硬塑料材料(例如高抗冲性聚乙烯或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组成时,其可容易地焊接于所述支承件。 
对所述基底部分进行成形,使所述基底部分适于被放置成与所述装置将要放置抵靠的表面齐平。因此,在大部分优选的应用中所述基底部分将是平面的,从而使得所述监控装置可相对墙、地板或其它合适的表面被齐平放置,这取决于所述装置的取向。 
具有可横越表面的支承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从所述表面向外悬垂的凸起。此类一个或多个凸起限定出一个或多个通道,所述通道具有足以允许臭虫在其中爬行的尺寸。优选地,将所述凸起分隔开,以形成约2-10毫米的通道宽度。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将所述凸起分隔开,以形成约3-6毫米的通道宽度。优选地,设计所述凸起使得在截面中由此形成的所述通道的顶部是凹形的。所述凸起应当具有足够的高度,使得臭虫可爬行通过由此形成的通道,而不接触所述停留处的基底部分。一个或多个所述凸起可延伸以与所述停留处的基底部分接触。 
所述可横越的表面的暴露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以及优选地所述可横越的表面的整个暴露区域的平均表面粗糙度为至少约2.5微米,优选至少约为3.0微米。如本文所用,术语“平均表面粗糙度”指的是在评价长度内由平均线测量的粗糙不规则结构的算术平均高度。材料的平均表面粗糙度可使用购自马尔联邦公司(Mahr Federal Inc)的口袋
Figure BDA00002870381100071
便携式表面粗糙度计(Pocket 
Figure BDA00002870381100072
portable surface roughness gage)测得。当测量涂覆或填充有柔软材料(例如滑石或纤维素)的表面的粗糙度时,必须小心,因为所述表面粗糙度计的金刚石触针可剪切此类柔软材料或使此类柔软材料变平,并产生并非精确表示所述平均表面粗糙度的读数。另外,如本文所使用,术语“暴露区域”指的是所述可横越的表面的表面部分,当臭虫进入所述停留处时,臭虫可与该表面部分接触。 放置所述一个或多个通道,使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入口进入所述装置的臭虫可进入所述一个或多个通道内。 
具有可横越表面的支承件可包括任何合适的材料或不排斥臭虫的材料。优选的材料包括硬塑料,例如高抗冲性聚乙烯或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可使用的其它材料包括聚氯三氟乙烯、聚偏二氯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纸板、蜡纸板、镀锌金属和铝。 
如果用于构建具有可横越表面的支承件的暴露区域的材料表面不具有足够的表面粗糙度,可通过使用磨料(例如砂纸或钢丝刷)对所述表面进行处理或通过将合适的材料粘附于所述合适的路径表面(例如通过将布或纸粘合在平滑塑料或金属上)而使得所述表面得到改性。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承件的至少一部分可由塑料模塑(例如聚乙烯或聚丙烯),所述塑料包含填充材料(例如玻璃、玻璃颗粒或滑石),这将提供充足的表面粗糙度。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粘结剂混合物涂覆所述可横越表面的暴露区域,所述粘结剂混合物包括(i)水基粘合剂和(ii)微粒固体。 
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具有可横越表面的支承件由选自下组的材料组成:例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乙烯或聚丙烯;使用包含以下组分的粘结剂混合物对该支承件的暴露区域进行涂覆:(ii)水基粘合剂以及(ii)微粒固体;以及所述基底部分由聚碳酸酯组成。此类粘结剂混合物的使用为可横越的表面提供了充足的平均表面粗糙度(至少约为2.5微米),并且未受到两个部分焊接到一起的干扰。 
使用的水基粘合剂可基于来自以下来源的天然聚合物:蔬菜来源(例如糊精、淀粉)、蛋白来源(例如酪蛋白、血、鱼、大豆、牛奶蛋白)以及动物(例如兽皮、骨骼);或可基于选自下组的可溶性合成聚合物,包括:聚乙烯醇、纤维素醚、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以及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可使用提供足够的粗糙度并且不排斥臭虫的任意微粒固体。优选的固体包括浮石、金刚砂、高岭土、二氧化硅、砂、纤维素、滑石或其混合物。特别优选的是高岭土。 
所述水基粘合剂通常包括约1-70重量%的粘合剂、余量的水;更优选约20-60重量%的粘合剂、余量的水;最优选约40重量%的粘合剂、余量的水。所述微粒固体的含量通常为约1-30%w/v(以粘合剂/水混合物的体积计)。优选地,所述惰性微粒的平均粒度将为约5-50微米。 
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臭虫可横越的表面,包括以下步骤:(a)向支承件的表面施涂粘结剂混合物,该粘结剂混合物包括(i)基于水的粘合剂和(ii)微粒固体;以及(b)使所述混合物干燥;从而使得所述表面的平均表面粗糙度为至少约2.5微米。 
应施涂足够量的粘结剂混合物,以充分覆盖所述表面,该表面将变得可横越。可允许所述粘结剂混合物空气干燥或可通过其它方式干燥,例如加热。 
可通过参考附图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所述附图旨在说明某些实施方式,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1是本发明的臭虫监控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视图。监控装置10包括放置在停留处30上方的覆盖外壳20,所述覆盖外壳20包括引诱剂元件。任选的可旋转的顶部/致动器40从覆盖外壳20延伸。由从所述停留处的支承件延伸的凸起34形成通道35,所述通道35与由所述停留处限定的开口连接,从而使被吸引至所述装置的臭虫可爬行至内部。停留处30的任选基底部分36适于被放置成与所述装置将要放置抵靠的表面齐平。尽管所述装置显示为水平放置,应理解,所述装置可与所述停留处的基底部分或所述停留处(被放置成与壁或其它垂直表面齐平的情况下)垂直放置。 
覆盖外壳20和可旋转顶部/致动器40可由任意合适的材料或不排斥臭虫的材料制得。优选的材料包括塑料,例如高抗冲性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优选地,所述装置为黑色,例如渐变棕色(shades of brown)、渐变红色、黑色、深灰、藏青色、深蓝色或深紫色,这是由于相对于较浅表面臭虫往往选择较深表面。通常而言,优选比摄影灰色卡片更深的颜色。 
图2是图1的所述监控装置的截面图。覆盖外壳20包含引诱剂元件,并且位于停留处30的上方,所述停留处30由具有可横穿表面的支承件32和任选的基底部分36组成。基底部分36可由透明材料制成,并且适于被放置成与所述装置将要放置抵靠的表面齐平。当不使用基底部分36时,所述支承件32的可横穿表面适于被放置成与所述表面齐平。支承件32包括凸起34,所述凸起34限定出通道35。通道35足够宽和高,从而使被引诱剂元件吸引至所述装置的臭虫能够爬行至内部。 
监控装置10包括引诱剂元件,该元件包括引诱剂接受器件50和任选的风扇54,所述引诱剂接受器件50可适于容纳引诱剂(例如包含引诱剂组合物的 小瓶)。风扇电机56由电池58提供能量。气坝60帮助调节来自风扇54的空气流,使得所述引诱剂以所需的表面速度从所述监控装置吹出。可旋转顶部/致动器40包括支承件45,以及刺穿件47。可将所述可旋转顶部/致动器40旋转至较低位置(所述可旋转顶部/致动器40的直径可大于其所插入的覆盖外壳20中的开口的直径),以使刺穿件47可穿刺含引诱剂组合物的聚合物小瓶的金属箔顶部,所述引诱剂组合物已被置入引诱剂接受器件50中。覆盖外壳20可装备有多个缺口,当所述可旋转顶部/致动器40旋转时,所述缺口可用作支承件45的停止点。第一点可用作起始点,在该点处使用所述装置之前,所述可旋转顶部/致动器40被锁在其上方位置(图2的线A)。为了激活所述装置,将所述可旋转顶部/致动器40旋转至所述第二点,该点用作刺穿位置。设计该位置以使置入引诱剂接受器件50中的引诱剂接受元件被放置在刺穿元件45的下方。在该点,所述可旋转顶部/致动器40可发生凹陷(至图2中的线B),这样刺穿件45可刺穿含所述引诱剂组合物的聚合物小瓶的金属箔顶部。待刺穿所述金属箔后,可将所述可旋转顶部/致动器40放置回所述上方位置并旋转至所述第三点。当所述器件在运行时,所述第三点可用作使用的锁定位置。当在该位置时,所述引诱剂组合物可扩散至所述周围气氛中。风扇54在经刺穿的金属箔上提供所需的空气流,以将所述诱饵组合物导向位于覆盖/致动器40下方的覆盖外壳20的开口。被所述引诱剂吸引的臭虫将进入停留处30中。 
图3是图1的所述监控装置的停留处的截面放大图。停留处30由具有可横越表面的支承件32和任选的基底部分36组成。通道35由悬垂于具有可横越表面的支承件32的凸起部分限定。打开通道35的外部分以用作所述停留处的入口。所述可横越表面32的暴露区域37的平均表面粗糙度至少约为2.5微米。优选地,此粗糙度通过使用包含粘合剂和微粒固体的粘结剂混合物涂覆所述暴露区域而实现。优选地,所述粘合剂是水基粘合剂。 
图4是图1的所述监控装置的底视图。通过所述透明基底膜,由凸起部分34形成的通道35清晰可见。因此,所述通道中臭虫的存在可简单地通过举起所述装置由目测而确定。尽管显示了V形图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可使用任意图案(包括迷宫,所述迷宫将使臭虫更难以离开所述停留处)。 
实施例
实施例1
由60x40x22厘米(L:W:H)聚苯乙烯容器构建测试平台(arena)。将60x40厘米的滤纸片粘合在所述底部,以提供臭虫的行进表面。在所述测试平台的一端,将三角形塑料片(16厘米高x25厘米长)粘合在容器的侧部和底部的中间,以在分隔的两侧形成等面积的分隔。在该分隔的每一侧,穿过覆盖放置一根
Figure BDA00002870381100111
管道,用来以预定的速度将压缩空气向下输送至基底,所述基底起到臭虫陷阱区域的作用。所述陷阱区域的顶部和底部之间的间隙为2.5毫米。 
对照陷阱不含任何诱饵,而所述测试陷阱包括两个一百微升的移液管。各移液管(Drummond Wiretrol100微升)的一端用封口膜进行密封,而另一端是打开的。第一移液管包含300ppm溶液,该溶液包含重量比为75:25的己烯醛和辛烯醛,通过将所述醛溶解在癸烷中制得的。所述第二移液管包含200ppm溶解在壬烷中的丁酸溶液。 
在离所述对照和实验区域的最远的地方将五十只臭虫(温带臭虫)诱捕于倒置的90毫米皮氏培养皿内,直至所述臭虫静止。除去所述皮氏培养皿从而开始实验,并在2小时后进行读数。该测试的结果如图5所示。 
在图5的图片中,三角形指示实验区域的臭虫数量;正方形指示陷阱内、陷阱上或陷阱下的臭虫数量;以及菱形指示陷阱内的臭虫数量。 
所述数据显示,即使在最有效的条件下,仅较小百分数的臭虫实际进入所述枯木堆垛的陷阱中。 
实施例2
使用类似于实施例1中所述的平台,使用具有类似于图1-3中所示的停留处的臭虫监控器进行一系列实验。使用的诱饵是辛烯醛(反式-2-辛烯-1-醛)(3.8毫升的辛烯醛溶解于1.393毫升的壬烷中)。在各实验中,将50只臭虫放置在所述平台中,在2小时后记录所述停留处内存在的臭虫数量。对所述暴露区域(即所述停留处的可横越表面(由ABS塑膜形成))进行如下所述的改性。 
作为比较,进行如下所述的实施例A:使用相同的诱饵,具有包含在所述覆盖外壳内的枯木堆垛的陷阱,但没有停留处。各实验进行两次,下表中包含两次实验的平均结果。 
Figure BDA00002870381100121
所述胶合剂/高岭土粘结剂混合物通过将30克的高岭土(平均粒度为5-10微米)添加至100毫升的以下混合物中制得,所述混合物由(a)40重量%的水基粘合剂(购自W.W.亨利有限公司(W.W.Henry Co.)的亨利430ClearPro(Henry430ClearPro))和(b)60重量%的去离子水组成。通过将10克的高岭土和3克的聚乙烯醇PVA(Celvol24-203)添加至容器中并添加去离子水直至总体积为100毫升而制得所述PVA/高岭土粘结剂混合物。 
上述数据显示,使所述停留处的基材暴露表面变粗糙以形成可横越表面将极大增加将进入所述停留处内的臭虫的数量。该数据还证实,当根据本发明方法处理基材时,得到意想不到的改善。 
实施例3
通过对包含20重量%的玻璃颗粒的聚丙烯(“PP-G”)进行模塑制得1.5英寸×2.0英寸的平面试样。使用马尔口袋
Figure BDA00002870381100122
便携式表面粗糙度计(Mahr Pocket  
Figure BDA00002870381100123
portable roughness gage)测量所述试样的平均表面粗糙度。以约70度的角度将所述试样放置在倾斜固定装置上。将成年臭虫(温带臭虫)放置在所述试样的中心,并进行约5分钟的目测监控,以确定所述臭虫是能够步行/爬行于该表面,还是不能保持在该表面上并掉落。 
还对由以下材料组成的其它试样进行了评估:聚乙烯(“PE”)、已用100粒度砂纸打磨的聚丙烯(“PP”)、以及高密度聚乙烯(35熔体)(“HDPE”)。所述评估结果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02870381100131
上述结果显示,臭虫能爬行平均表面粗糙度至少约2.5微米的表面,但不能爬行平均表面粗糙度小于约2.3微米的表面。 
实施例4
通过使用如下所述的粘结剂混合物对所述表面进行涂刷而制备1.5英寸×2.0英寸的聚丙烯或聚乙烯平面试样;并使所述表面干燥(通过使所述表面空气干燥或者通过使用如下表中所示的热风枪来干燥–除非另有说明,混合物是空气干燥的)。 
含有胶合剂(购自W.W.亨利有限公司的亨利430ClearPro)的粘结剂制剂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得的:将所列重量百分数的胶合剂与足够重量百分数的去离子水混合,以形成100%混合物(例如40%胶合剂制剂由40重量%胶合剂和60重量%去离子水组成)。含有胶合剂粘结剂制剂和微粒的粘结剂制剂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得的:将克数与所列百分数等值的微粒添加至100毫升的所述胶合剂制剂(例如所述40%胶合剂+20%浮石粘结剂是通过将20克浮石添加至包含40重量%的胶合剂和60重量%的去离子水的组合物中形成的)。 
所述聚乙烯醇(PVA)(Celvol24-203)组合物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的:将克数与所列百分数等值的PVA和微粒添加至有刻度的容器中,并添加去离子水直至总体积量为100毫升。因此,所述24%PVA和20%浮石组合物是通过以下方法形成的:将24克的PVA和20克的浮石添加至有刻度的容器中,并添加足够的去离子水以产生100毫升的总体积。 
所述喷洒试样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制备的:首先使用所述粘合剂涂覆所述试样,然后在所述粘合剂变干之前喷洒一薄层所述微粒。 
使用的高岭土的平均粒径d(0.9)为5-10微米。使用的纤维素(纤维性的、中等)是购自西格玛-奥德里奇公司(Sigma-Aldrich)的目录号C6288;使用的浮石是美国格罗贝特公司(Grobet)的抛光粉末第23.402号。 
以约70度的角度将各试样放置在倾斜固定装置上。将成年臭虫(温带臭虫)放置在所述试样的中心,并进行约5分钟的目测监控,以确定所述臭虫是能够步行/爬行于该表面,还是不能保持在该表面上并掉落。所述评估结果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02870381100141
Figure BDA00002870381100151
*尽管该臭虫能够在一定困难下爬行所述60%和70%胶合剂制剂,我们认为这是由于所述制剂并未完全干透,因此残留足够的粘性使得所述昆虫能横越该表面。 
实施例5
如下所述,通过将60克(6%)、30克(3%)或15克(1.5%)的PVA(Celvol24-203)溶解在1升的去离子水中制得聚乙烯醇溶液。向100毫升的各PVA溶液中添加10克的惰性固体。在测量约1.5英寸×2.0英寸的聚丙烯(PP)塑料试样或聚乙烯(PE)塑料试样上涂刷所述测试PVA混合物,并使其空气干燥。使用的高岭土的平均粒度d(0.9)为5-10微米;使用的金刚砂的平均粒度d(0.9)约为45微米。使用的浮石为购自美国格罗贝特公司的抛光粉末第23.402号。 
以约70度的角度将所述经处理的试样放置在倾斜固定装置上。将成年臭虫BB(温带臭虫)放置在所述经处理的表面的中心,并进行约5分钟的目测监控,以确定所述昆虫是能够步行/爬行于该表面,还是不能保持在该表面上并掉落。所述测试结果如下所示: 

Claims (37)

1.一种臭虫监控装置,该装置包括:(a)臭虫引诱剂元件;以及(b)停留处,所述停留处包括具有可横越的表面的支承件和在其上的一个或多个凸起,所述停留处适于被放置成与将放置所述装置的表面齐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凸起限定一个或多个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横越的表面的平均表面粗糙度为至少约2.5微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停留处还包括基底部分,所述基底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包含透明材料,并且所述基底部分的至少一部分适于被放置成与将放置所述装置的表面齐平。
5.一种臭虫监控装置,该装置包括:(a)臭虫引诱剂元件;以及(b)停留处,所述停留处包括:(i)基底部分,所述基底部分适于被放置成与所述装置将要放置抵靠的表面齐平;以及(ii)具有可横越表面的支承件,所述可横越表面包括一个或多个从其上悬垂的凸起,所述停留处限定至少一个入口,被所述装置吸引的臭虫可通过该入口进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突出限定一个或多个通道,所述一个或多个通道被放置成使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入口进入所述装置的臭虫可进入至所述一个或多个通道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横越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是平均表面粗糙度至少约为2.5微米的暴露区域。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部分是透明材料。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部分包含聚碳酸酯。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凸起分隔开,以形成约为2-10毫米的通道宽度。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通道具有横截面是凹形的顶部表面。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横越表面的暴露区域的平均表面粗糙度为至少约3.0微米。
1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可横越表面的支承件包含选自下组的材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和高抗冲性聚乙烯。
14.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包含粘合剂和微粒固体的粘结剂混合物对所述可横越表面的暴露区域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涂覆。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包括水基粘合剂。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基粘合剂包括选自下组的材料:聚乙烯醇、纤维素醚、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以及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是微粒,并且所述固体包括选自下组的材料:浮石、金刚砂、高岭土、二氧化硅、砂、纤维素和滑石。
1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可横越表面的支承件包含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所述基底部分包含聚碳酸酯;以及使用包含粘合剂和微粒固体的粘结剂混合物对所述可横越表面的暴露区域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涂覆。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包括水基粘合剂。
20.一种提供臭虫可横越的表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向合适的支承件的表面施涂包含粘合剂和固体的粘结剂混合物;以及(b)使所述混合物干燥。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包括水基粘合剂。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干燥以在所述支承件上形成至少约为2.5微米的表面粗糙度。
23.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是微粒固体。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粒固体包括选自下组的材料:浮石、金刚砂、高岭土、二氧化硅、砂、纤维素和滑石。
25.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包含选自下组的材料:聚乙烯、聚丙烯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26.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包括水基粘合剂。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基粘合剂包括选自下组的材料:聚乙烯醇、纤维素醚、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以及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包含的所述粘合剂和水的总重量计,所述水基粘合剂的含量为约1-70重量%。
29.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粘合剂/水混合物的体积计,所述微粒固体的含量为约1-30%w/v。
30.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微粒固体的平均粒度为约5-50微米。
31.一种臭虫监控装置,该装置包括具有可横越表面的停留处,所述可横越表面包括在其上施涂了粘合剂和微粒固体的粘结剂混合物的支承件。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横越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为至少约2.5微米。
33.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包括水基粘合剂。
34.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粒固体包括选自下组的材料:浮石、金刚砂、高岭土、二氧化硅、砂、纤维素和滑石。
35.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粒固体包括高岭土,所述粘合剂包括水基粘合剂。
36.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横越的表面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凸起。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凸起限定一个或多个通道。
CN201180042077XA 2010-08-31 2011-08-29 臭虫监控装置 Pending CN10307940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7854610P 2010-08-31 2010-08-31
US61/378,546 2010-08-31
PCT/US2011/049544 WO2012030717A2 (en) 2010-08-31 2011-08-29 Bed bug monitoring devic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79402A true CN103079402A (zh) 2013-05-01

Family

ID=45773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42077XA Pending CN103079402A (zh) 2010-08-31 2011-08-29 臭虫监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219771A1 (zh)
EP (1) EP2611288A2 (zh)
JP (1) JP2013536688A (zh)
KR (1) KR20130100145A (zh)
CN (1) CN103079402A (zh)
AU (1) AU2011296215A1 (zh)
BR (1) BR112013004738A2 (zh)
CA (1) CA2809126A1 (zh)
CR (1) CR20130091A (zh)
MX (1) MX2013002433A (zh)
SG (1) SG188209A1 (zh)
WO (1) WO2012030717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66812B2 (en) * 2007-12-06 2015-03-03 Susan Mcknight, Inc. Trap for bed bugs and the like
US9686973B2 (en) * 2007-12-11 2017-06-27 Biosensory, Inc. Methods, apparatus and compositions for abatement of bedbugs
WO2012071200A2 (en) * 2010-11-12 2012-05-31 Bronk Richard K Electronic insect barrier
US20120198754A1 (en) * 2011-02-07 2012-08-09 Michael Tarnow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Barrier Installation to Control Bed Bugs
US20150075060A1 (en) * 2013-02-12 2015-03-19 Jody Arthur Balsa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insects
US20180027794A1 (en) * 2013-07-03 2018-02-01 Clearvue Technologie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sect trapping and detection
US20150007485A1 (en) * 2013-07-03 2015-01-08 Thomas C. Horte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sect trapping and detection
CN103709977B (zh) * 2013-12-04 2017-07-11 浙江固特热熔胶有限公司 环保无公害高效粘鼠胶及其生产方法
CN104756963A (zh) * 2014-01-06 2015-07-08 何小科 新型捕蝇器
US9015989B1 (en) * 2014-05-22 2015-04-28 Bell Laboratories, Inc. Ant bait dispenser
US9737065B1 (en) * 2014-07-17 2017-08-22 University Of Florida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Bed bug sticky trap with specific textured surface
US11653641B2 (en) 2015-02-06 2023-05-23 University Of Florida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Furniture protector against bed bugs and other crawling insects
US20180042213A1 (en) * 2015-02-10 2018-02-15 Bioplasmar Ltd Biodegradable insect traps
US10729374B1 (en) * 2015-06-05 2020-08-04 Thomas Paul Cogley Sleep security method
US20200352152A1 (en) * 2017-05-15 2020-11-12 Paul Stevens Bedbug Trap With Carbon Dioxide Generator
US10729115B2 (en) * 2017-05-15 2020-08-04 Tugbug Llc Bedbug trap with carbon dioxide generator
CN111148430B (zh) * 2017-06-30 2022-09-02 斯科茨加拿大有限公司 捕虫器
US10602732B2 (en) * 2018-05-25 2020-03-31 Chen-Tung Ko Cockroach trap
EP4247154A1 (en) * 2020-11-19 2023-09-27 Ecolab USA Inc. Pest detection using sensor with textured surface
CN114375922B (zh) * 2022-01-24 2023-02-21 河南省驻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植物保护的病虫测报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60960A2 (en) * 1988-09-27 1990-04-04 S.C. Johnson & Son, Inc. Bait station
CN2093516U (zh) * 1991-06-15 1992-01-22 吴长林 电灭蟑螂装置
CN1180295A (zh) * 1995-04-11 1998-04-29 Fmc有限公司 白蚁诱饵站
CN1230873A (zh) * 1996-09-18 1999-10-06 约翰逊父子公司 爬行类昆虫的诱饵装置
WO2006101654A2 (en) * 2005-03-22 2006-09-28 Lawrence Kates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st detection
US20080168703A1 (en) * 2007-01-12 2008-07-17 Siljander Eric D Controlling bedbugs with synthetic pheromones and/or infrared radiation
CN101247719A (zh) * 2005-08-30 2008-08-20 埃科莱布有限公司 臭虫监视器
US20080222808A1 (en) * 2007-03-15 2008-09-18 Jab Distributors, Llc. Mattress Encasement For Preventing Bed Bug Escapement Via A Zipper Opening
US20090282728A1 (en) * 2008-05-06 2009-11-19 Purdue Research Foundation Crawling arthropod intercepting device and method
WO2010082043A1 (en) * 2009-01-16 2010-07-22 Bed Bugs Limited An insect monitoring device and a method of detection
US20100212213A1 (en) * 2009-02-25 2010-08-26 Hope Iii Joe Harold Det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bed bug infest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98934A (en) * 1986-12-23 1987-10-13 Gonzalez Octavio R Insect trap
JPH0220482U (zh) * 1988-07-26 1990-02-09
JPH0376470U (zh) * 1989-11-28 1991-07-31
US5438792A (en) * 1994-01-25 1995-08-08 Robert Blackman Insect traps
US5915948A (en) * 1997-05-28 1999-06-29 Waterbury Companies, Inc. Insect attractant device
JP2000026825A (ja) * 1998-07-07 2000-01-25 Konishi Co Ltd 水性接着剤組成物
JP2008259551A (ja) * 2007-04-10 2008-10-30 Seiko Epson Corp 空き台検出システム、空き台検出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空き台検出装置
US8943743B2 (en) * 2008-08-04 2015-02-03 Plato Industries Ltd Device for attracting and controlling the coffee berry borer, Hypothenemus hampei (Coleoptera: Scolytidae)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60960A2 (en) * 1988-09-27 1990-04-04 S.C. Johnson & Son, Inc. Bait station
CN2093516U (zh) * 1991-06-15 1992-01-22 吴长林 电灭蟑螂装置
CN1180295A (zh) * 1995-04-11 1998-04-29 Fmc有限公司 白蚁诱饵站
CN1230873A (zh) * 1996-09-18 1999-10-06 约翰逊父子公司 爬行类昆虫的诱饵装置
WO2006101654A2 (en) * 2005-03-22 2006-09-28 Lawrence Kates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st detection
CN101247719A (zh) * 2005-08-30 2008-08-20 埃科莱布有限公司 臭虫监视器
US20080168703A1 (en) * 2007-01-12 2008-07-17 Siljander Eric D Controlling bedbugs with synthetic pheromones and/or infrared radiation
US20080222808A1 (en) * 2007-03-15 2008-09-18 Jab Distributors, Llc. Mattress Encasement For Preventing Bed Bug Escapement Via A Zipper Opening
US20090282728A1 (en) * 2008-05-06 2009-11-19 Purdue Research Foundation Crawling arthropod intercepting device and method
WO2010082043A1 (en) * 2009-01-16 2010-07-22 Bed Bugs Limited An insect monitoring device and a method of detection
US20100212213A1 (en) * 2009-02-25 2010-08-26 Hope Iii Joe Harold Det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bed bug infest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2013002433A (es) 2013-08-01
EP2611288A2 (en) 2013-07-10
AU2011296215A1 (en) 2013-03-14
WO2012030717A3 (en) 2012-05-31
CA2809126A1 (en) 2012-03-08
US20130219771A1 (en) 2013-08-29
KR20130100145A (ko) 2013-09-09
BR112013004738A2 (pt) 2017-04-04
SG188209A1 (en) 2013-04-30
WO2012030717A2 (en) 2012-03-08
CR20130091A (es) 2013-07-09
JP2013536688A (ja) 2013-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79402A (zh) 臭虫监控装置
US20110047860A1 (en) Bed bug capturing device
US20210287490A1 (en) Ecdysozoans trap
JP5149183B2 (ja) 南京虫監視装置
US8808721B2 (en) Bed bug attractants and methods for trapping bed bugs
JP5431591B2 (ja) 揮発性液体の収容および散布のためのアンプル
US20110072712A1 (en) Bed bug capturing device
RU2739233C2 (ru) Ловушка для ECDYSOZOA, способ сбора ECDYSOZOA
US20180077917A1 (en) Ecdysozoans trap
US20170251655A2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capturing, killing or repelling bed bugs
CN1439260A (zh) 引诱螨虫的确认用具及螨虫捕获方法
US20110044936A1 (en) Composition for Attracting Bed Bugs
TW200926974A (en) Flying insect trapping apparatus
CN103237452A (zh) 用于改善昆虫监控装置中二氧化碳产生的泡腾剂组合物
JPH06256109A (ja) ダニ誘引組成物、殺ダニ組成物、ダニ類の捕獲 材および誘殺方法
JP2010275264A (ja) 害虫忌避剤
AU2012202235B2 (en) Insect monitoring and trapping device
CN107889804A (zh) 一种臭虫监测装置及方法
JPS63150206A (ja) ゴキブリ忌避剤
JPS6247328A (ja) 害虫、ダニ類の駆除方法
JPS6212701A (ja) ゴキブリ防除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8258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1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8258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