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58468A - 污水污泥分离净化一体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污水污泥分离净化一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58468A
CN103058468A CN2013100274401A CN201310027440A CN103058468A CN 103058468 A CN103058468 A CN 103058468A CN 2013100274401 A CN2013100274401 A CN 2013100274401A CN 201310027440 A CN201310027440 A CN 201310027440A CN 103058468 A CN103058468 A CN 1030584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water
layer
sewage sludge
di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2744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58468B (zh
Inventor
李性伟
刘文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Huayu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02744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5846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584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84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584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846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水污泥分离净化一体装置,包括污水污泥分离装置和仿生自然循环水净化装置。本发明提供的污水污泥分离净化一体装置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时,污泥、污水在反应器内与相应的药物(其中含有铁磁性粉末)反应,形成凝絮状的沉淀物,然后排放到磁力泥水分离器的分离器箱体,沉淀物被吸附在磁盘上从水中脱出,沉淀物脱出率及脱出效率高,达到了较好的水处理效果,排放水可以达到国家规定的A1级标准,脱出的沉淀物的含固量≥35%,从分离器箱体内排放的水又经仿生自然循环水净化装置进行净化处理,二次污染小,排放的水质好。

Description

污水污泥分离净化一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污泥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污泥分离净化一体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造纸、石油化工、食品、印染、煤矿、冶金及矿山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均会产生一定量的污水、污泥。这些污水、污泥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对污水、污泥的处理一般采用加药凝絮,然后分离凝絮,并对分离出来的凝絮进行脱水的工艺步骤。目前,采用上述工艺步骤进行污水、污泥处理的设备结构复杂,处理效果不够理想。另外,对污水处理后二次污染较为严重。
发明内容
在下文中给出关于本发明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发明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发明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处理效果好且二次污染较低的污水污泥分离净化一体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水污泥分离净化一体装置,包括污水污泥分离装置和仿生自然循环水净化装置;
所述污水污泥分离装置包括反应器和磁力泥水分离器;
所述反应器,包括回转体结构的反应器罐体,所述反应器罐体的侧壁设置有第一进液管,所述反应器罐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液口;
所述磁力泥水分离器,包括分离器箱体,所述分离器箱体内转动安装有磁盘轴,所述磁盘轴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磁盘,所述磁盘上设置有磁性体,所述磁盘的两侧均具有刮泥板,所述刮泥板与所述磁盘的侧面接触配合;
所述第一排液口与所述分离器箱体连通;
所述仿生自然循环水净化装置包括槽体,所述槽体内具有依次连通的预处理腔、第一好氧反应腔、第二好氧反应腔、厌氧反应腔及吸附腔;所述第一好氧反应腔内设置有朽木层,所述朽木层上设置有硝酸石层;所述第二好氧反应腔内设置有生物碳填料层,所述生物碳填料层的上设置有第一石灰石层;所述厌氧反应腔内设置有除磷材料层,所述除磷材料层上设置有第二石灰石层;所述吸附腔内设置有木炭层,所述木炭层上设置有第三石灰石层;
所述分离器箱体与所述预处理腔连通。
本发明提供的污水污泥分离净化一体装置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时,污泥、污水在反应器内与相应的药物(其中含有铁磁性粉末)反应,形成凝絮状的沉淀物,然后排放到磁力泥水分离器的分离器箱体,沉淀物被吸附在磁盘上从水中脱出,沉淀物脱出率及脱出效率高,达到了较好的水处理效果,排放水可以达到国家规定的A1级标准,脱出的沉淀物的含固量≥35%,从分离器箱体内排放的水又经仿生自然循环水净化装置进行净化处理,二次污染小,排放的水质好。
附图说明
参照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说明,会更加容易地理解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附图中的部件只是为了示出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相同的或类似的技术特征或部件将采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污水污泥分离净化一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反应器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磁力泥水分离器的主视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动态混合器的主视图;
图7为图6的左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排泥器部位的局部立体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微电解填料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反应器罐体-1;          倒锥形结构-2;          第一排液口-3;
加药管-4;              第一进液管-5。          磁盘-6;
磁性体-7;              刮泥板-8;              机架-9;
齿轮传动-10;           驱动电机-11;           锥形结构-12;
分离器箱体-13;         磁盘轴-14;             混合器箱体-15;
混合罩-16;             通孔-17;               第二进液管-18;
混合罩安装座-19;       反应器-20;             磁力泥水分离器-21;
排泥器-22;             动态混合器-23;         活塞流量计-24;
排泥器-25;             转轴-26;               刮片安装件-27;
柔性刮板-28;           卡件-29;               漫流腔-30;
隔板-31;               层流腔-33;             槽体-61;
预处理腔-62;           第一好氧反应腔63;      第二好氧反应腔64;
厌氧反应腔65;          吸附腔66;              第一隔板67;
第一进水室68;          预处理室69;            第一出水室70;
第二进水室71;          第二隔板72;            第一塑料球过滤层73;
硝酸石层74;            第三进水室75;          第三隔板76;
第一石灰石层77;        第四进水室78;          第四隔板79;
第二石灰石层80;        第五进水室81;          第三石灰石层82;
木炭层83;              除磷材料层84;          生物碳填料层85;
第二塑料球过滤层86;    朽木层87;              第五隔板88;
填料本体-8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本发明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附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附图和说明中省略了与本发明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和处理的表示和描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污水污泥分离净化一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污水污泥分离净化一体装置包括污水污泥分离装置和仿生自然循环水净化装置。
污水污泥分离装置包括反应器20和磁力泥水分离器21。
其中,反应器20包括回转体结构的反应器罐体1,反应器罐体1的侧壁设置有第一进液管5,反应器罐体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液口3。
磁力泥水分离器21包括分离器箱体13,分离器箱体13内转动安装有磁盘轴14,磁盘轴14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磁盘6,磁盘6上设置有磁性体7,磁盘6的两侧均具有刮泥板8,刮泥板8与磁盘6的侧面接触配合;第一排液口3与分离器箱体13连通。
仿生自然循环水净化装置,包括槽体61,槽体61内具有依次连通的预处理腔62、第一好氧反应腔63、第二好氧反应腔64、厌氧反应腔65及吸附腔66;第一好氧反应腔63内设置有朽木层87,朽木层87上设置有硝酸石层74;第二好氧反应腔64内设置有生物碳填料层85,生物碳填料层85的上设置有第一石灰石层77;厌氧反应腔65内设置有除磷材料层84,除磷材料层84上设置有第二石灰石层40;吸附腔66内设置有木炭层83,木炭层83上设置有第三石灰石层82。
分离器箱体13与预处理腔连通62,为预处理腔连通62提供待处理废水。
本发明提供的污水污泥分离净化一体装置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时,污泥、污水在反应器内与相应的药物(其中含有铁磁性粉末)反应,形成凝絮状的沉淀物,然后排放到磁力泥水分离器的分离器箱体,沉淀物被吸附在磁盘上从水中脱出,沉淀物脱出率及脱出效率高,达到了较好的水处理效果,排放水可以达到国家规定的A1级标准,脱出的沉淀物的含固量≥35%,从分离器箱体内排放的水又经仿生自然循环水净化装置进行净化处理,二次污染小,排放的水质好。
实际使用中,污水、污泥及水处理中所需的相应药物被加入到反应器内,一般是采用管路,并最终通过进液管加入到反应器内,在反应器罐体1内形成涡流,提高了液体混合的均匀度,以形成凝絮状沉淀,有利于提供水处理的效果,提高排放水的水质。另外,不再需要通过搅拌器进行搅拌,因此较为节能。在形成凝絮状沉淀后,凝絮状沉淀随水流进入到磁力泥水分离器的分离器箱体内,在磁性体的作用下,将凝絮状沉淀吸附到磁盘上,以从水中脱出,沉淀物的脱出率及脱出效果较高。
具体地,基于上述实施例,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反应器的主视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如图2、图3所示,为了提高液体在反应器罐体1内形成涡流的流速,增强液体混合的均匀性,以提高反应的质量,则反应器罐体1的下部为倒锥形结构2。该倒锥形结构2例如但不限于外形为倒圆台。其中,第一排液口3位于倒圆台的小径端。
具体地,基于上述实施例,为了保证液体进入反应器罐体1内液体的动能,降低动能损失,以使液体可以沿着反应器罐体1内的侧壁进行更好的流动,则第一进液管5与反应器罐体1的侧壁相切。
具体地,基于上述实施例,第一进液管5的轴线与反应器罐体1的轴线相互垂直,同样有利于减少动能的损失。
具体地,基于上述实施例,另参见图1,进液管上连接有活塞流量计24,活塞流量计24下方的第一进液管5的管段上连接有加药管4,加药管4用于对第一进液管5内的液体进行反应剂、催化剂、铁粉等的添加。
具体地,基于上述实施例,加药管4与第一进液管5的夹角为锐角,以提高添加药物(例如但不限于反应剂、催化剂)的顺畅性。
具体地,基于上述实施例,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磁力泥水分离器的主视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如图4、图5所示,在分离器箱体13的下部设置排液口,含有凝絮状污泥的污水可以从上部或侧面注入到分离器箱体13内。凝絮状污泥被磁性体7吸附到磁盘6上,磁盘6随着磁盘轴14转动,使得凝絮状污泥不断的被吸附到磁盘6上,以从污水中分离出来。在磁盘6转动过程中,与磁盘6侧面接触的刮泥板8将附着在磁盘6侧面的污泥从磁盘6上刮下来,使得磁盘6可以继续从分离器箱体13内吸附污泥。
具体地,基于上述实施例,分离器箱体13可以安装在机架9上,机架9可以是焊接的框架结构。
具体地,基于上述实施例,为了便于驱动磁盘轴14转动,来使得污泥分离可以连续的进行,在机架9上固定连接一个驱动电机11,驱动电机11通过齿轮传动10来驱动磁盘轴14的转动,以实现驱动电机11与磁盘轴14的驱动连接。当然也可以链传动等其它驱动形式。采用齿轮传动10可以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图中的齿轮传动10仅为示例,不代表为齿轮传动机构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具体使用情况来相应的选用配套的齿轮传动机构。
在离器箱体内设置有隔板31,隔板31将分离器箱体13内的空腔分隔为底部连通的漫流腔30和层流腔32,磁盘6位于层流腔内32。采用此种结构,布水方式为漫流式,而在层流腔32内是层流式,水从底部逐渐向上一层层升高,有利于磁盘6将污水中的污泥吸附出来,提高污泥的排出率,进而提高排出水的水质及净化度。
具体地,基于上述实施例,作为一个优选方式,磁性体7为永磁体。例如但不限于磁性体7选用圆柱形的强磁永磁体。
具体地,基于上述实施例,为了提高污泥的分离效果及效率,则磁盘6上设置有多圈磁性体7,且每圈上设置有多个磁性体7。
作为一个优选方式,每圈上的多个磁性体7在圆周方向上,以磁盘6的轴线为中心均与分布。
具体地,基于上述实施例,为了提高污泥的分离效果及效率,则分离器箱体13的下部为锥形结构12,且至少磁盘轴14线下部的部分位于锥形结构12内。
具体地,基于上述实施例,为了使从磁盘6上刮下的污泥可以顺利的向下滑动以落入下一压泥工序的设备中,则刮泥板8靠近磁盘轴14的轴线的一端向上倾斜设置。
具体地,基于上述实施例,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动态混合器的主视图;图7为图6的左视图。如图6、图7所示,动态混合器包括具有排液口的混合器箱体15,混合器箱体15内转动安装有漏斗状的混合罩16,混合罩16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17,混合器箱体15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进液管18,各第二进液管18的出液口均朝向混合罩16。
该动态混合器在使用时,液体分别从第二进液管18进入混合器箱体15内,并冲击到混合罩16上,驱动混合罩16转动,不需要外在的动力驱动混合罩16转动,因此比较节能。另外,液体被混合罩16上的多个通孔17打散,并进入到混合罩16内实现混合,提高了混合的均匀性及效率,进而可以提高污水处理的质量。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实施例,为了使液体从第二进液管18进入混合器箱体15内,并冲击到混合罩16上,更好的驱动混合罩16进行转动,则各第二进液管18的轴线与混合罩16的轴线偏心设置,这样,液体冲刷到混合罩16上时会产生一个较大的力矩来驱动混合罩16转动。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实施例,混合器箱体15上设置有两个第二进液管18。当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的需要,还可以设置其它数量的第二进液管18。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实施例,为了提高液体冲刷到混合罩16上形成的力矩,则两第二进液管18的轴线相互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实施例,为了尽量提高力矩的大小,作为一个优选方式,其中一第二进液管18的轴线与混合罩16的轴线相互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实施例,为了便于混合后的液体排出,则排液口设置在混合器箱体15的底部。可以通过与排液口连接的加药泵将所配的含药液体输送至反应器内,与污水、污泥进行反应。
实际使用中,混合器箱体15可以为长方体箱体或立方体箱体。当然,也可以是其它结构形式的箱体。
具体地,在混合器箱体15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一个混合罩安装座19,混合罩16的小径端转动安装在混合罩安装座19中,其中,混合罩安装座19与混合罩16的连接处可以设置轴承以减小摩擦,提高混合罩16转动的灵活性。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实施例,另参见图8,对应于刮泥板8的上方转动设置有排泥器25。
排泥器25包括转轴26,转轴26与磁盘轴14平行设置,转轴26上设置有多根杆状刮片安装件27,刮片安装件27在转轴26的径向上延伸,每两相邻刮片安装件27之间的夹角为90°,刮片安装件27背离转轴26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能与磁盘6侧面和/或刮泥板8接触的柔性刮板28,柔性刮板28与转轴轴线的夹角为锐角,有利于经污泥刮下,且时污泥不易粘在柔性刮板28上。
具体地,可以采用U形的卡件29来固定柔性刮板28,柔性刮板28塞在卡件29的开口内,通过过盈的方式来固定,或通过螺钉来将卡件29与柔性刮板28固定连接在一起。卡件29焊接在刮片安装件27的端部,刮片安装件27焊接在转轴26的侧面。每个磁盘6的两侧均具有刮泥板8来将吸附在磁盘6侧面的污泥从磁盘6上刮下,对应于每一个刮泥板8均具有一个柔性刮板28,柔性刮板28可以但不限于为橡胶板。
工作时,至少有一个柔性刮板28与磁盘6的侧面接触,在摩擦力的作用下,磁盘6驱动排泥器25转动,在转动过程中,柔性刮板28可以将刮泥板8和/或磁盘6的侧面上的污泥挂掉,防止污泥堆积。
实际使用中,槽体61可以是由多块钢板焊接而成的具有多个腔室的长方体柜体,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形式。多个腔室的底部之间相互隔绝,上部可以连通。多个腔室可以依次排布形成预处理腔62、第一好氧反应腔63、第二好氧反应腔64、厌氧反应腔65及吸附腔66。进行水处理时,污水依次流经预处理腔62、第一好氧反应腔63、第二好氧反应腔64、厌氧反应腔65及吸附腔66,最终排放符合标准的清水。图1中的箭头所示为污水的流动线路。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实施例,为了对污水进行预处理,使污水可以平缓的流进第一好氧反应腔63,则在预处理腔62内设置有两个第一隔板67,两个第一隔板67将预处理腔62分隔为底部相互连通的第一进水室68、预处理室69及第一出水室70。其中,两个第一隔板67可以但不限于平行设置。第一进水室68、预处理室69及第一出水室70底部相互连通,污水从第一进水室68的上部流入到第一进水室68,水流下落的冲击作用对第一进水室68底部的扰动较小,因此,从第一进水室68流出的水流较为稳定,另外,是从下往上逐渐注满第一出水室70,同样有利于提高水流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实施例,第一好氧反应腔63内设置有第二隔板72,第二隔板72将第一好氧反应腔63分隔为底部相互连通的第二进水室71和第二出水室,朽木层87及硝酸石层74位于第二出水室内,第一出水室70与第二进水室71的上部连通,第二进水室71内设置有第一塑料球过滤层73。
第一塑料球过滤层73是由多个直径较小的塑料球填充在第二进水室71而形成的过滤层,用于过滤水中的较大结构杂质。
朽木层87是在第二出水室填充大量的腐朽木材而形成的生物反应层。朽木层87可以营生大量的微生物,微生物可以消耗污水中的富营养化物质,进而提升该仿生自然循环水净化装置的处理能力及处理质量。
硝酸石层74是由堆积在朽木层87上的硝酸石而构成。
经第一塑料球过滤层73过滤后的污水,从朽木层87的底部,逐渐向上流升,顺次经朽木层87及硝酸石层74的处理。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是实施例,在第二好氧反应腔64内设置有第三隔板76,第三隔板76将第二好氧反应腔64分隔为底部相互连通的第三进水室75和第三出水室,生物碳填料层85和第一石灰石层77位于第三出水室内,第二出水室与第三进水室75的上部连通,第三进水室75内设置有第二塑料球过滤层86。
第二塑料球过滤层86是由多个直径较小的塑料球填充在第三进水室75而形成的过滤层,用于过滤水中的较大结构杂质,例如随水流而来的上一工艺步骤中的朽木等。
第一石灰石层77由堆积在生物碳填料层85上的石灰石而构成。
生物碳填料层85是由微电解填料在第三出水室内堆积而成。生物微电解填料可以产生1.25V左右的生物电压,以形成微电流,这种电流可以使难降解化合物破坏、断链。提高了污水处理能力。
具体地,生物碳填料层85内具有多个微电解填料,如图9所述,微电解填料包括铁碳一体式结构的填料本体89,填料本体89内为蜂窝状结构。
由于填料本体89内为蜂窝状结构,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处理过程中出现板结的问题;填料本体89采用铁碳一体式结构可以避免钝化的产生。随着钝化与板结问题的解决,相应地也不再需要频繁的更换填料,因此降低了工作量及使用成本,同时也提高了废水处理的效果及效率。
该蜂窝状结构式不规则的多孔结构,也即填料本体89疏松多孔。
实际使用中,可以采用高温冶炼的方式将铁和碳融合为一体。采用此种方式,铁和碳融合后内部形成疏松多孔的蜂窝状结构,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出现板结的问题。另外,铁和碳融合为一体可以避免钝化的发生,在该微电解填料中,碳不是以大颗粒存在的,而是以非常细小的形式存在,在反应中,随着铁的消耗,碳也在不断的脱落,脱落后细小的碳粒会附着着污染物质进入到污水处理的下道工序,例如沉淀工序的沉淀池内进行凝絮沉淀。
铁和碳经高温冶炼融合为一体后,强度高,承受水压的能力强。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实施例,填料本体89的比表面积大于等于1m2/g。作为一个优选方式,填料本体89的比表面积可以但不限于为1.2m2/g。该微电解填料具有上述比表面积,使得其与废水可以充分的接触,有利于提高反应效率。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实施例,填料本体89内具有多个毛细管式气孔。由于填料本体89内为蜂窝状结构而形成了多个毛细管式气孔。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实施例,填料本体89呈M形,使用时,有利于污水的流通。当然,填料本体89还可以是其它形状,例如但不限于U形、V形、N形等。
该微电解填料在使用时,其自身寿命没有限制,不用进行频繁的更换,省去了繁琐的更换过程。铁和碳是同时消耗的,则该微电解填料中的铁和碳的比例在使用过程中是不会改变的,因此该微电解填料的消耗只是量的改变,而不是质变,因此随着消耗只需增加新的微电解填料即可。
在该微电解填料中,相互靠近的铁和碳浸泡在溶液中时,会产生微电流,这种电流的综合作用会使难降解的化合物破坏、断链。还可以有效提高废水的B/C值,也即BOD(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值/COD值,将生化废水转化为易生化废水。
该微电解填料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印染、电镀、造纸、医药、硝基苯、苯胺、有机硅、印刷电路板、焦化、畜牧、双氧水化工、石油化工、橡胶助剂化工及含苯环化工废水的处理。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实施例,在厌氧反应腔65内设置有第四隔板79,第四隔板79将厌氧反应腔65分隔为底部相互连通的第四进水室78和第四出水室,除磷材料层84和第二石灰石层80位于第四出水室内,第三出水室与第四进水室78的上部连通。
除磷材料层84例如但不限于包括聚合氧化铝、PAM(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等物质。
第二石灰石层80由堆积在磷材料层上的石灰石而构成。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实施例,吸附腔66内设置有第五隔板88,第五隔板88将吸附腔66分隔为底部相互连通的第五进水室81和第五出水室,木炭层83和第三石灰石层82位于第五出水室内,第四出水室与第五进水室81的上部连通。
木炭层83可以由活性炭堆积在第五出水室内而形成。通过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来对流经的水进行净化。
第三石灰石层82由堆积在木炭层83上的石灰石而构成。
采用上述仿生自然循环水净化装置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后,水质可以达到冲厕所和池塘等景观用水的标准。同时也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地表水第三类BOD、COD、SS、NH4-N的标准,并且运行管理简便,费用低廉。该装置可以安放在污水集中地进行处理,不需要长距离的下水管路。该装置不需要特种机器,建设周期短,其内微生物发挥净化能力的驯服周期短。该装置内的各种填料基本上是自然材料,使得微生物可以大量保持,提高了处理能力,且二次污染极低。
上述槽体61内的各腔被相应的分隔为进水室和出水室,使得布水在进水室形成漫流形式,在出水室形成层流形式,有利于与相应出水室内的填料进行充分的反应,提高水处理的质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污水污泥分离净化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污泥分离装置和仿生自然循环水净化装置;
所述污水污泥分离装置包括反应器和磁力泥水分离器;
所述反应器,包括回转体结构的反应器罐体,所述反应器罐体的侧壁设置有第一进液管,所述反应器罐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液口;
所述磁力泥水分离器,包括分离器箱体,所述分离器箱体内转动安装有磁盘轴,所述磁盘轴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磁盘,所述磁盘上设置有磁性体,所述磁盘的两侧均具有刮泥板,所述刮泥板与所述磁盘的侧面接触配合;
所述第一排液口与所述分离器箱体连通;
所述仿生自然循环水净化装置包括槽体,所述槽体内具有依次连通的预处理腔、第一好氧反应腔、第二好氧反应腔、厌氧反应腔及吸附腔;所述第一好氧反应腔内设置有朽木层,所述朽木层上设置有硝酸石层;所述第二好氧反应腔内设置有生物碳填料层,所述生物碳填料层的上设置有第一石灰石层;所述厌氧反应腔内设置有除磷材料层,所述除磷材料层上设置有第二石灰石层;所述吸附腔内设置有木炭层,所述木炭层上设置有第三石灰石层;
所述分离器箱体与所述预处理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污泥分离净化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罐体的下部为倒锥形结构,所述第一进液管与所述反应器罐体的侧壁相切,所述第一进液管的轴线与所述反应器罐体的轴线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水污泥分离净化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液管上连接有活塞流量计,所述活塞流量计下方的所述第一进液管的管段上连接有加药管,所述加药管与所述第一进液管的夹角为锐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污泥分离净化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管上连接有动态混合器;
所述动态混合器包括具有排液口的混合器箱体,所述混合器箱体内转动安装有漏斗状的混合罩,所述混合罩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混合器箱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进液管,各所述第二进液管的出液口均朝向所述混合罩;
所述排液口与所述加药管连通;
各所述第二进液管的轴线与所述混合罩的轴线偏心设置,且其中一所述第二进液管的轴线与所述混合罩的轴线相互平行;
所述排液口位于所述混合器箱体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水污泥分离净化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体为永磁体,所述磁盘上设置有多圈所述磁性体,且每圈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磁性体,所述磁性体为圆柱形永磁体,每圈上的多个所述磁性体在圆周方向上,以所述磁盘的轴线为中心均与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水污泥分离净化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箱体的下部为锥形结构,至少所述磁盘轴线下部的部分位于所述锥形结构内;所述分离器箱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分离器箱体内的空腔分隔为底部连通的漫流腔和层流腔,所述磁盘位于所述层流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水污泥分离净化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泥板靠近所述磁盘轴的轴线的一端且向上倾斜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水污泥分离净化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所述刮泥板的上方转动设置有排泥器;
所述排泥器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磁盘轴平行设置,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多根杆状刮片安装件,所述刮片安装件在所述转轴的径向上延伸,每两相邻刮片安装件之间的夹角为90°,所述刮片安装件背离所述转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能与所述磁盘侧面和/或所述刮泥板接触的柔性刮板,所述柔性刮板与所述转轴轴线的夹角为锐角。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水污泥分离净化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腔内设置有两个第一隔板,两个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预处理腔分隔为底部相互连通的第一进水室、预处理室及第一出水室;
所述第一好氧反应腔内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第一好氧反应腔分隔为底部相互连通的第二进水室和第二出水室,所述朽木层及所述硝酸石层位于所述第二出水室内,所述第一出水室与所述第二进水室的上部连通,所述第二进水室内设置有第一塑料球过滤层;
所述第二好氧反应腔内设置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将所述第二好氧反应腔分隔为底部相互连通的第三进水室和第三出水室,所述生物碳填料层和所述第一石灰石层位于所述第三出水室内,所述第二出水室与所述第三进水室的上部连通,所述第三进水室内设置有第二塑料球过滤层;
所述厌氧反应腔内设置有第四隔板,所述第四隔板将所述厌氧反应腔分隔为底部相互连通的第四进水室和第四出水室,所述除磷材料层和所述第二石灰石层位于所述第四出水室内,所述第三出水室与所述第四进水室的上部连通;
所述吸附腔内设置有第五隔板,所述第五隔板将所述吸附腔分隔为底部相互连通的第五进水室和第五出水室,所述木炭层和所述第三石灰石层位于所述第五出水室内,所述第四出水室与所述第五进水室的上部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水污泥分离净化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碳填料层内具有多个微电解填料,所述微电解填料包括铁碳一体式结构的填料本体,所述填料本体内为蜂窝状结构,所述填料本体的比表面积大于等于1m2/g,所述填料本体内具有多个毛细管式气孔,所述填料本体呈M形。
CN201310027440.1A 2013-01-24 2013-01-24 污水污泥分离净化一体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584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27440.1A CN103058468B (zh) 2013-01-24 2013-01-24 污水污泥分离净化一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27440.1A CN103058468B (zh) 2013-01-24 2013-01-24 污水污泥分离净化一体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58468A true CN103058468A (zh) 2013-04-24
CN103058468B CN103058468B (zh) 2014-02-12

Family

ID=48101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2744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58468B (zh) 2013-01-24 2013-01-24 污水污泥分离净化一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58468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8968A (zh) * 2014-07-04 2014-10-29 南华大学 一种用以污水处理的生物反应器
CN104860359A (zh) * 2015-04-29 2015-08-26 成都格瑞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污泥水分离处理装置
CN106006873A (zh) * 2016-05-25 2016-10-12 安徽普氏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磁分离河道处理系统
CN108658377A (zh) * 2018-05-21 2018-10-16 江苏中百洲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同时脱氮除磷的全淹没式污水处理方法
CN111517521A (zh) * 2020-05-09 2020-08-11 赣州齐畅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稀土加工废水加药分离净化一体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21323A (en) * 1991-10-03 1993-06-22 Li Chung Lee Method of producing magnetic powders from heavy metal sludges
CN101445307A (zh) * 2008-12-08 2009-06-03 彭云龙 一体化潜水式光电磁河湖水净化方法及装置
CN101698533A (zh) * 2009-11-09 2010-04-28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处理低温污水的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及其水处理方法
CN101704615A (zh) * 2009-12-03 2010-05-12 河南工业大学 超声—磁场耦合破解污泥使污泥减量化的方法
CN101746928A (zh) * 2009-12-25 2010-06-23 四川冶金环能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市政污水脱氮除磷的工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21323A (en) * 1991-10-03 1993-06-22 Li Chung Lee Method of producing magnetic powders from heavy metal sludges
CN101445307A (zh) * 2008-12-08 2009-06-03 彭云龙 一体化潜水式光电磁河湖水净化方法及装置
CN101698533A (zh) * 2009-11-09 2010-04-28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处理低温污水的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及其水处理方法
CN101704615A (zh) * 2009-12-03 2010-05-12 河南工业大学 超声—磁场耦合破解污泥使污泥减量化的方法
CN101746928A (zh) * 2009-12-25 2010-06-23 四川冶金环能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市政污水脱氮除磷的工艺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8968A (zh) * 2014-07-04 2014-10-29 南华大学 一种用以污水处理的生物反应器
CN104118968B (zh) * 2014-07-04 2016-03-02 南华大学 一种用以污水处理的生物反应器
CN104860359A (zh) * 2015-04-29 2015-08-26 成都格瑞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污泥水分离处理装置
CN106006873A (zh) * 2016-05-25 2016-10-12 安徽普氏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磁分离河道处理系统
CN108658377A (zh) * 2018-05-21 2018-10-16 江苏中百洲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同时脱氮除磷的全淹没式污水处理方法
CN108658377B (zh) * 2018-05-21 2020-06-16 江苏中百洲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同时脱氮除磷的全淹没式污水处理方法
CN111517521A (zh) * 2020-05-09 2020-08-11 赣州齐畅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稀土加工废水加药分离净化一体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58468B (zh) 2014-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05109B (zh) 厌氧法处理化纤废水装置
CN101844844B (zh) 一种处理高浓度电镀废水的装置及其应用
CN103058468B (zh) 污水污泥分离净化一体装置
CN201770558U (zh) 一种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的设备
CN103058447B (zh) 含油污水污泥分离净化一体装置
CN107055954A (zh) 一种生物炭循环型共聚气浮池净水系统及方法
CN104291436A (zh) 一种生物转鼓废水处理装置及工艺
CN103288311A (zh) 一种碎煤加压气化废水资源化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和应用
CN103058448B (zh) 含油污水污泥分离装置
CN104803477A (zh) 一种移动床生物膜反应装置及处理污水的方法
CN105417641B (zh) 一种高效仓式微电解发生器及其处理废水工艺
CN203212424U (zh) 污水污泥分离净化一体装置
CN1201759A (zh) 连续吸附-电解再生污水处理设备
CN203212396U (zh) 含油污水污泥分离净化一体装置
CN218893548U (zh) 一种污水预处理装置及含磷污水处理系统
CN103951111A (zh) 污水净化系统
CN201154935Y (zh) 化纤废水处理装置
CN207435266U (zh) 一种焦化废水处理设备
CN203048724U (zh) 含油污水污泥分离装置
CN207031193U (zh) 一种用于处理氯碱工业pvc聚合母液废水零排放的系统
CN205241415U (zh) 一种含铊重金属废水微电解混凝联动处理装置
CN212476431U (zh) 一种油田高矿化度污水处理装置
CN201151690Y (zh) 一种使用固体微电解填料的废水处理装置
CN203212423U (zh) 仿生自然循环水净化装置
CN110577261A (zh) 一种用于铁碳微电解的反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424

Assignee: NANYANG XINZIYUAN PETROLEUM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Co.,Ltd.

Assignor: Li Xingwei|Liu Wenbin

Contract record no.: 2014990000269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Integrated device of sewage sludge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2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40506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LIU WENBIN

Effective date: 20140912

Owner name: NANYANG XINYUAN PETROLEUM PETROCHEMICAL EQUIPMEN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LI XINGWEI

Effective date: 2014091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473000 NANYANG, HENAN PROVINCE TO: 473400 NANYANG, HEN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912

Address after: The Eastern Industrial Zone Tanghe County Road 473400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n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ANYANG XINZIYUAN PETROLEUM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Nan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Tanghe County Industrial Road 473000

Patentee before: Li Xingwei

Patentee before: Liu Wenbi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29

Address after: 710021-3-501, Fengcheng ninth Roa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Xi'an,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anxi Huayu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73400 east section of Gongye Road,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zone, Tanghe Coun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ANYANG XINZIYUAN PETROLEUM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2

Termination date: 202201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