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51224A - 逆变拓扑电路的无功功率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逆变拓扑电路的无功功率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51224A
CN103051224A CN2012105642602A CN201210564260A CN103051224A CN 103051224 A CN103051224 A CN 103051224A CN 2012105642602 A CN2012105642602 A CN 2012105642602A CN 201210564260 A CN201210564260 A CN 201210564260A CN 103051224 A CN103051224 A CN 1030512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ing device
inductance
diode
switching
control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6426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51224B (zh
Inventor
肖俊彦
孙耀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way Power Equipment Trading (Shanghai)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OF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OF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OF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56426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512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512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12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512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12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30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逆变拓扑电路的无功功率控制方法,该逆变拓扑电路包括直流电流源 ; 六个开关器件;六个二极管,其分别反向并联于六个开关器件的两端;第七二极管;第八二极管;第一电感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开关器件的第二端;第二电感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二端,第一电感的第二端及第二电感的第二端连接于交流负载的两端或连接于市电;在市电电压为正半周时,第四开关器件持续导通,第一开关器件和第六开关器件的工作状态相同,第一开关器件与第三开关器件的互补工作;在市电电压为负半周时,第三开关器件持续导通,第二开关器件与第五开关器件的工作状态相同,第二开关器件与第四开关器件互补工作。

Description

逆变拓扑电路的无功功率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中涉及了一种逆变拓扑电路的无功功率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逆变拓扑电路是一种高效的逆变拓扑,用于光伏逆变器可以实现PV直流电到AC交流电能的转化,实现太阳能的并网发电。目前在该逆变电路的控制方法主要目标是满足输出功率因数为1的要求,即通过锁相使逆变输出电流和电网电压达到同相位和同频率,逆变器输出PF值为1,全部输出有功功率,不输出无功功率。
例如如图1所示, H6逆变拓扑电路具体结构为逆变桥臂1由开关器件S1、S3、S5连接构成,逆变桥臂2由开关器件S2、S4、S6连接构成,并有二极管D7和D8。S1与S3连接点、S2与S4连接点分别为逆变桥交流输出点。其中S1、S6为一对高频开关管,S2、S5为一对高频开关管,S3、S4为低频开关管,工作频率为工频。现有控制方法:当市电电压正半周(交流市电电压为正电压),控制器输出高频驱动信号G1和G6,开关器件S1、S6高频开关工作, G4低频驱动导通,开关器件S4低频工作(市电正半周持续导通,市电负半周持续关断)。当市电电压负半周(交流市电电压为负电压),控制器输出高频驱动G2和G5,开关器件S2、S5高频开关工作, G3低频驱动导通,开关器件S3低频工作(市电正半周持续关断,市电负半周持续导通)。
以上驱动方案在逆变器输出功率因数为1的情况下,可以较好的工作运行,输出电流的PF值、THDI,系统稳定性等能满足要求。但在需要该逆变器满足输出无功功率,并达到一定无功功率调节精度时,该驱动方案则有弊端。由附图3中可以看出,当逆变器输出无功功率时,逆变输出电流波形畸变,THDI,PF值等参数无法满足安规要求。
目前,各国逆变器并网安规对于逆变器输出无功功率都有新要求,如VDE4105对小于13.8KVA系统,输出功率因素需要在±0.95范围内可调。对逆变器控制提出新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逆变拓扑电路的无功功率控制方法,其控制逆变拓扑电路输出稳定的输出无功功率,输出电流波形THDI较小,对电网的影响小。达到输出功率因数可调的目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逆变拓扑电路的无功功率控制方法,该逆变拓扑电路包括
一直流电流源; 
六个开关器件,其分别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开关器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开关器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五开关器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开关器件的第二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直流电流源的两端,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四开关器件的第一端,所述第四开关器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六开关器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六开关器件的第二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直流电流源的两端;  
六个二极管,其分别反向并联于所述六个开关器件的两端;
一第七二极管,所述第七二极管的负极连接于所述第三开关器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七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于所述第四开关器件的第二端;  
一第八二极管,所述第八二极管的负极连接于第四开关器件的第一端,所述第八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于所述第三开关器件的第二端;  
一第一电感,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第二端;及  
一第二电感,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及第二电感的第二端连接于交流负载的两端或连接于市电;
在市电电压为正半周时,第四开关器件持续导通,第一开关器件和第六开关器件的工作状态相同,第一开关器件与第三开关器件的互补工作;
在市电电压为负半周时,第三开关器件持续导通,第二开关器件与第五开关器件的工作状态相同,第二开关器件与第四开关器件互补工作。
优选地,在市电电压为正半周时,第一开关器件及第六开关器件的工作信号相同,第一开关器件与第三开关器件的工作信号互补。
优选地,在市电电压为负半周时,第二开关器件及第五开关器件的工作信号相同,第二开关器件与第四开关器件的工作信号互补。
优选地,所述直流电流源的两端并联有一电容。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关器件至第六开关器件由高频信号驱动。
优选地,在市电电压为正半周时,当第一开关器件和第六开关器件导通时,电流自第二电感流向第一电感、第一开关器件、直流电流源、第五二极管、第八二极管直至流回第二电感,或自第二电感流向第一电感、第一开关器件、直流电流源、第六开关器件、第四开关器件直至流回第二电感;当第三开关器件导通时,电流自第二电感流向第三开关器件、第八二极管直至流回第二电感。
优选地,在市电电压为负半周时,当第二开关器件和第五开关器件导通时,电流自第一电感流向第二电感、第二开关器件、直流电流源、第五开关器件、第三开关器件直至流回第一电感,或自第一电感流向第二电感、第二开关器件、直流电流源、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直至流回第一电感;当第四开关器件导通时,电流自第一电感流向第二电感、第四开关器件、第七二极管直至流回第一电感。
本发明采用以上方法,可以使逆变器很好的输出无功功率,输出电流波形质量好,THDI,PF值等参数可以很好的满足各类电网需求。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中逆变拓扑电路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附图2为现有驱动方案示意图,控制目标是输出功率因数为1。
附图3为现有控制方案下,逆变器输出无功功率时,电压电流波形图。
附图4为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的驱动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在逆变器输出无功功率时,电压电流波形图。
附图中:L1、第一电感;L2、第二电感;S1、第一开关器件;S2、第二开关器件;S3、第三开关器件;S4、第四开关器件;S5、第五开关器件;S6、第六开关器件;G1、第一驱动信号;G2、第二驱动信号;G3、第三驱动信号;G4、第四驱动信号;G5、第五驱动信号;G6、第六驱动信号;V DC 、直流电流源;D1、第一二极管;D2、第二二极管;D3、第三二极管;D4、第四二极管;D5、第五二极管;D6、第六二极管;D7、第七二极管;D8、第八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逆变拓扑电路包括一直流电流源V DC ;六个开关器件,其分别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第一开关器件S1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开关器件S3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开关器件S3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五开关器件S5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开关器件S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开关器件S5的第二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直流电流源V DC 的两端,所述第二开关器件S2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四开关器件S4的第一端,所述第四开关器件S4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六开关器件S6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器件S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六开关器件S6的第二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直流电流源V DC 的两端,第一开关器件S1至第六开关器件S6能够在接收到其驱动电路发出的驱动信号作出响应,具体的在本发明中,第一开关器件S1至第六开关器件S6受高频驱动信号驱动导通,具体的,第一开关器件S1受第一驱动信号G1,第二开关器件S2受第二驱动信号G2驱动,第三开关器件S3受第三驱动信号G3驱动,第四开关器件S4受第四驱动信号G4驱动,第五开关器件S5受第五驱动信号G5驱动,第六开关器件S6受第六驱动信号G6驱动,当第一驱动信号G1至第六驱动信号G6为高频信号时,分别驱动第一开关器件S1至第六开关器件G2导通;六个二极管,其分别反向并联于所述六个开关器件的两端,即反向并联于第一开关器件S1上的第一二极管D1、反向并联于第二开关器件S2的第二二极管D2、反向并联于第三开关器件S3的第三二极管D3、反向并联于第四开关器件S4的第四二极管D4、反向并联于第五开关器件S5的第五二极管D5、反向并联于第六开关器件S6的第六二极管D6;一第七二极管D7,所述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连接于所述第三开关器件S3的第一端,所述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于所述第四开关器件S4的第二端;一第八二极管D8,所述第八二极管D8的负极连接于第四开关器件S4的第一端,所述第八二极管D8的正极连接于所述第三开关器件S3的第二端;一第一电感L1,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关器件S1的第二端;及一第二电感L2,所述第二电感L2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开关器件S2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及第二电感L2的第二端连接于交流负载的两端或连接于市电。
如附图4所示,在市电电压为正半周时,第四开关器件S4持续导通,第一开关器件S1及第六开关器件S6的工作状态相同,即第一开关器件S1及第六开关器件S6同时导通或关断,第一开关器件S1与第三开关器件S3互补工作,即当第一开关器件S1及第六开关器件S6导通时,第三开关器件S3关断,当第一开关器件S1及第六开关器件S6关断时,第三开关器件S3导通。在市电电压为正半周时,第一开关器件S1及第六开关器件S6的工作信号相同,第一开关器件S1与第三开关器件S3工作的信号互补。
如附图4所示,在市电电压为负半周时,第三开关器件S3持续导通,第二开关器件S2及第五开关器件S5的工作状态相同,即第二开关器件S2及第五开关器件S5同时关断或导通,第二开关器件S2与第四开关器件S4互补工作,即当第二开关器件S2及第五开关器件S5导通时,第四开关器件S4关断,当第二开关器件S2及第五开关器件S5关断时,第四开关器件S4导通。在市电电压为负半周时,第二开关器件S2及第五开关器件S5的工作信号相同,第二开关器件S2与第四开关器件的G4工作信号互补。
即在市电电压为正半周时,当第一开关器件S1和第六开关器件S6导通时,电流自第二电感L2流向第一电感L1、第一开关器件S1、直流电流源V DC 、第五二极管D5、第八二极管D8直至流回第二电感L2,或自第二电感L2的第一端流向第一电感L1、第一开关器件S1、直流电流源V DC 、第六开关器件S6、第四开关器件S4直至流回第二电感L2;当第三开关器件S3导通时,电流自第二电感L2流向第一电感L1、第三开关器件S3、第八二极管D8直至流回第二电感L2。
在市电电压为负半周时,当第二开关器件S2和第五开关器件S5导通时,电流自第一电感L1流向第二电感L2、第二开关器件S2、直流电流源V DC 、第五开关器件S5、第三开关器件S3直至流回第一电感L1,或自第一电感L1流向第二电感L2、第二开关器件S2、直6D41电流源V DC 、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直至流回第一电感L1;当第四开关器件S4导通时,电流自第一电感L1流向第二电感L2、第四开关器件S4、第七二极管D7直至流回第一电感L1。
优选地,直流电流源的两端并联有一电容。
如附图5所示,以上工作过程可以使逆变器很好的输出无功功率,输出电流波形质量好,THDI,PF值等参数可以很好的满足各类电网需求。
以上对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结合图示进行了说明,很明显的在不离开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基础上,可以对现有技术和工艺进行很多修改。在本发明的所属技术领域中,只要掌握通常知识,就可以在本发明的技术要旨范围内,进行多种多样的变更。

Claims (7)

1.一种逆变拓扑电路的无功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逆变拓扑电路包括
一直流电流源; 
六个开关器件,其分别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开关器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开关器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五开关器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开关器件的第二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直流电流源的两端,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四开关器件的第一端,所述第四开关器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六开关器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六开关器件的第二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直流电流源的两端; 
六个二极管,其分别反向并联于所述六个开关器件的两端; 
一第七二极管,所述第七二极管的负极连接于所述第三开关器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七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于所述第四开关器件的第二端; 
一第八二极管,所述第八二极管的负极连接于第四开关器件的第一端,所述第八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于所述第三开关器件的第二端; 
一第一电感,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第二端;及 
一第二电感,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及第二电感的第二端连接于交流负载的两端或连接于市电;
在市电电压为正半周时,第四开关器件持续导通,第一开关器件和第六开关器件的工作状态相同,第一开关器件与第三开关器件的互补工作;
在市电电压为负半周时,第三开关器件持续导通,第二开关器件与第五开关器件的工作状态相同,第二开关器件与第四开关器件互补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拓扑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市电电压为正半周时,第一开关器件及第六开关器件的工作信号相同,第一开关器件与第三开关器件的工作信号互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拓扑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市电电压为负半周时,第二开关器件及第五开关器件的工作信号相同,第二开关器件与第四开关器件的工作信号互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拓扑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流源的两端并联有一电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拓扑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器件至第六开关器件由高频信号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拓扑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市电电压为正半周时,当第一开关器件和第六开关器件导通时,电流自第二电感流向第一电感、第一开关器件、直流电流源、第五二极管、第八二极管直至流回第二电感,或自第二电感流向第一电感、第一开关器件、直流电流源、第六开关器件、第四开关器件直至流回第二电感;当第三开关器件导通时,电流自第二电感流向第一电感、第三开关器件、第八二极管直至流回第二电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拓扑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市电电压为负半周时,当第二开关器件和第五开关器件导通时,电流自第一电感流向第二电感、第二开关器件、直流电流源、第五开关器件、第三开关器件直至流回第一电感,或自第一电感流向第二电感、第二开关器件、直流电流源、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直至流回第一电感;当第四开关器件导通时,电流自第一电感流向第二电感、第四开关器件、第七二极管直至流回第一电感。
CN201210564260.2A 2012-12-24 2012-12-24 逆变拓扑电路的无功功率控制方法 Active CN1030512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64260.2A CN103051224B (zh) 2012-12-24 2012-12-24 逆变拓扑电路的无功功率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64260.2A CN103051224B (zh) 2012-12-24 2012-12-24 逆变拓扑电路的无功功率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51224A true CN103051224A (zh) 2013-04-17
CN103051224B CN103051224B (zh) 2015-03-04

Family

ID=48063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64260.2A Active CN103051224B (zh) 2012-12-24 2012-12-24 逆变拓扑电路的无功功率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5122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21834A (zh) * 2017-01-16 2018-07-24 浙江昱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并网逆变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86281A1 (en) * 2004-06-25 2005-12-29 Matthias Victor Method of converting a direct current voltage from a source of direct current voltage, more specifically from a photovoltaic couse of direct current voltage, into a alternating current voltage
CN101645662A (zh) * 2009-08-26 2010-02-10 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逆变器电源装置
CN102157955A (zh) * 2011-02-28 2011-08-17 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相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及控制方法
CN102185514A (zh) * 2011-03-10 2011-09-14 浙江大学 一种单相三电平逆变器
CN102437766A (zh) * 2011-10-25 2012-05-02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相逆变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86281A1 (en) * 2004-06-25 2005-12-29 Matthias Victor Method of converting a direct current voltage from a source of direct current voltage, more specifically from a photovoltaic couse of direct current voltage, into a alternating current voltage
CN101645662A (zh) * 2009-08-26 2010-02-10 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逆变器电源装置
CN102157955A (zh) * 2011-02-28 2011-08-17 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相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及控制方法
CN102185514A (zh) * 2011-03-10 2011-09-14 浙江大学 一种单相三电平逆变器
CN102437766A (zh) * 2011-10-25 2012-05-02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相逆变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21834A (zh) * 2017-01-16 2018-07-24 浙江昱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并网逆变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器
CN108321834B (zh) * 2017-01-16 2020-03-06 浙江昱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并网逆变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51224B (zh) 2015-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37765B (zh) 一种逆变器拓扑电路、逆变方法和一种逆变器
CN102751895B (zh) 一种多电平电路、并网逆变器及其调制方法
WO2016119736A1 (zh) 五电平拓扑单元及五电平逆变器
CN103915856B (zh) 一种基站并网-充电光伏微逆变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223099B (zh) 自适应三相平衡控制的级联型三相桥式变换器
CN102005954B (zh) 单相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及控制方法
CN202535290U (zh) 一种光伏逆变电路
CN103001526A (zh) 一种非隔离型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2231632U (zh) 单相非隔离型低共模电流光伏并网逆变器
CN103326606A (zh) 一种单相五电平逆变器
CN103916040A (zh) 一种逆变器拓扑电路、逆变方法及一种逆变器
CN102710133B (zh) 一种七电平电路、并网逆变器及其调制方法和装置
CN104410310A (zh) 用于抑制共模漏电流的中点箝位型h桥光伏逆变器及方法
CN103312211A (zh) 一种单相并网逆变器的控制方法
CN201994871U (zh) 光伏并网六开关管全桥逆变器
CN113595431B (zh) 级联H桥Buck型高频环节单级多输入双向DC/AC变换器
CN102195507A (zh) 无变压器并网逆变电路
CN102231606A (zh) 无变压器的并网逆变电路
CN102710162B (zh) 一种七电平电路、并网逆变器及其调制方法和装置
CN101795004A (zh) 交流有源功率因数校正补偿电路
CN203301393U (zh) 一种无变压器型单相并网逆变器
CN103051224B (zh) 逆变拓扑电路的无功功率控制方法
CN103051169B (zh) 一种逆变拓扑电路的无功功率控制方法
CN203071823U (zh) 基于功率单元并联的级联式高压变频器
CN102255331A (zh) 一种无变压器的单边电感并网逆变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MA NEW ENERGY TECHNOLOGY (SHANGHAI) A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JIANGSU ZOF NEW ENER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42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212200 ZHENJIANG, JIANGSU PROVINCE TO: 200000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429

Address after: 200000, 7, 701, 707B building, Zhongjian building, No. 1568 Century Avenue,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Patentee after: SMA NEW ENERGY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212200 Yangzh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ong Xing Road, No. 588, No.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ZOF NEW ENER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Units 701 and 707B on the 7th floor of Zhongjian Building, 1568 Century Avenu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0000

Patentee after: ESWEI NEW ENERGY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Units 701 and 707B on the 7th floor of Zhongjian Building, 1568 Century Avenu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0000

Patentee before: SMA NEW ENERGY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00023 room 904b, 757 Mengzi Road, Huangpu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Asway Power Equipment Trading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Units 701 and 707B on the 7th floor of Zhongjian Building, 1568 Century Avenu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0000

Patentee before: ESWEI NEW ENERGY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