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45662A - 一种逆变器电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逆变器电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45662A
CN101645662A CN200910189758A CN200910189758A CN101645662A CN 101645662 A CN101645662 A CN 101645662A CN 200910189758 A CN200910189758 A CN 200910189758A CN 200910189758 A CN200910189758 A CN 200910189758A CN 101645662 A CN101645662 A CN 1016456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ing tube
power supply
supply device
output
inver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897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45662B (zh
Inventor
林华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star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st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st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st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18975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456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456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56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456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56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电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逆变器电源装置,包括并联于直流电源两端的两个开关管支路、二极管D1、D2和储/释能元件L1、L2;其中一个开关管支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开关管S1、S5、S3,S1一端与直流电源正极连接,S3另一端与直流电源负极连接;另一个开关管支路包括依次连接的S2、S6、S4,S2一端与直流电源正极连接,S4另一端与直流电源负极连接;D1阴极连接至S1与S5的节点,阳极同时连接到L2的一端和开关管S6与S4的节点;D2阴极连接至S2与S6的节点,阳极同时连接到L1的一端和开关管S5与S3的节点;L1的另一端与L2的另一端作为输出端。通过采用上述对称结构,市电正负半周都有两个开关管做高频切换,使得输出滤波电感的利用率达到100%。

Description

一种逆变器电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逆变器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全桥逆变器电源的控制方式有两种:单极性PWM调制(脉冲宽度调制)和双极性PWM调制。双极性PWM调制同一桥臂的两个开关管互补驱动,由于开关管导通、关断特性的不一致性以及控制死区时间的电路的参数的不一致,可能导致同一桥臂的两个开关管同时导通,进而导致开关管损坏。因此,这种控制方式一般不采用。单极性PWM控制采用同一桥臂的开关管两种工作状态:上桥臂工作于低频状态-50Hz开关频率,下桥臂工作于高频状态-几十KHz,且在过零切换时留有死区时间,因此不存在桥臂直通现象,这种控制方式在逆变器中应用较广。但单极性PWM控制方法存在另一个问题:在市电正负半周都只有一个开关管作高频切换,导致输出电感的利用率下降,进而降低了逆变器电源的效率;同时,该种控制方式的DC(直流)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EMI)问题也很突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逆变器电源装置,旨在提升逆变器电源装置的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逆变器电源装置,包括并联于直流电源两端的两个开关管支路、二极管D1、D2和储/释能元件L1、L2;
其中的一个开关管支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开关管S1、S5、S3,开关管S1的一端与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开关管S3的另一端与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另一个开关管支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开关管S2、S6、S4,开关管S2的一端与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开关管S4的另一端与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
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至开关管S1与S5之间的节点,阳极与储/释能元件L2的一端连接,阳极还同时连接到开关管S6与S4之间的节点;
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至开关管S2与S6之间的节点,阳极与储/释能元件L1的一端连接,阳极还同时连接到开关管S5与S3之间的节点;
储/释能元件L1的另一端与储/释能元件L2的另一端作为输出端;
当逆变器电源装置输出接的市电为正或作为独立的电压源输出为正时,开关管S5开通,开关管S2、S3、S6关断,开关管S1、S4被高频信号同步触发;当逆变器电源装置输出接的市电为负或作为独立的电压源输出为负时,开关管S6开通,开关管S1、S4、S5关断,开关管S2、S3被高频信号同步触发。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电源装置通过采用对称结构的四个开关管,可在逆变器正常工作时,市电正负半周都有两个开关管做高频切换,这使得输出滤波电感的利用率达到100%。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电源装置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图1所示装置中各个开关管的驱动波形以及输出电压的波形示意图;
图3、图4分别是当图1所示装置输出接的市电为正或作为独立的电压源输出为正时的电流信号回路、以及切换后的续流信号回路示意图;
图5、图6分别是当图1所示装置输出接的市电为负或作为独立的电压源输出为负时的电流信号回路、以及切换后的续流信号回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选用四个开关管组成对称的结构,在逆变器正常工作时,市电正负半周都有两个开关管做高频切换,这使得输出滤波电感的利用率达到100%。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电源装置的结构原理,包括电容C1、开关管S1-S6、二极管D1-D2、储/释能元件L1-L2等,其中直流电源SG为光伏或风电等新能源装置,也可以为其他形式的直流电源,电容C1并联于直流电源SG的两端,主要用于降低逆变环节输入纹波。逆变环节由S1-S6、D1-D2、L1-L2等组成。逆变器的输出Grid经滤波环节后接50Hz交流市电或者作为独立的电压源向交流负载提供50Hz的交流电。
参照图1,直流电源SG的两端之间连接有两个并联的开关管支路,第一支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开关管S1、S5、S3,其中开关管S1的一端与直流电源SG的正极连接,开关管S3的另一端与直流电源SG的负极连接;第二支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开关管S2、S6、S4,其中开关管S2的一端与直流电源SG的正极连接,开关管S4的另一端与直流电源SG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至开关管S1与S5之间的节点,阳极与储/释能元件L2的一端连接,同时还连接到开关管S6与S4之间的节点;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至开关管S2与S6之间的节点,阳极与储/释能元件L1的一端连接,阳极还连接到开关管S5与S3之间的节点;储/释能元件L1的另一端与储/释能元件L2的另一端作为逆变电源的输出端。
逆变器电源装置以50Hz的市电输出频率来切换开关管S5和S6,而开关管S1、S2、S3、S4的驱动信号则是由一个几十KHz的高频脉冲信号(例如20KHz)和50Hz的信号相与而得到,其中,开关管S1和S4的驱动信号同步,开关管S2和S3的驱动信号同步,具体驱动波形如图2。
当逆变器电源装置输出接的市电为正或作为独立的电压源输出为正时,开关管S5开通,开关管S2、S3、S6关断,开关管S1、S4被以几十KHz的频率(如20KHz)的高频信号同步触发。当高频触发信号为1的时候,S1、S4导通,电流信号回路如图3中的虚线所示,储/释能元件L1和L2同时进行储能,如果输出接的市电,则输入直流源的中点电位和市电的中点电位是等电位的;当高频触发信号为0的时候,S1、S4截止,此时储/释能元件L1和L2开始释能,逆变电路工作于续流状态,电流信号回路由L1、L2、D1和S5构成,具体如图4中的虚线所示,如果输出接的市电,则市电的中点电位是由S1、S2、S3、S4分压决定的。进一步地,开关管S1、S2、S3、S4不仅结构对称,并且型号相同,所以输出端的L线、N线和输入电源的正负极间只存在50Hz的低频分量,从而逆变器在高频切换的时候输入侧和市电侧(如果逆变器输出接的是市电)没有高频分量,减小了DC EMI。
当逆变器电源装置输出接的市电为负或作为独立的电压源输出为负时,开关管S6开通,开关管S1、S4、S5关断,开关管S2、S3被以几十KHz的频率(如20KHz)的高频信号同步触发。当高频触发信号为1的时候,S2、S3导通,电流回路如图5中的虚线所示,储/释能元件L1和L2同时进行储能;如果输出接的市电,则输入直流源的中点电位和市电的中点电位是同电位的。当高频触发信号为0的时候,S2、S3截止,逆变电路工作于续流状态,电流回路由L1、L2、D2和S6构成,具体如图6中的虚线所示,如果输出接的市电,则市电的中点电位是由S1、S2、S5、S6分压决定的。进一步地,开关管S1、S2、S3、S4不仅结构对称,并且型号相同,所以输出端的L线、N线和输入电源的正负极间只存在50Hz的低频分量,从而逆变器在高频切换的时候输入侧和市电侧(如果逆变器输出接的是市电)没有高频分量,减小了DC EMI。
进一步地,为提高逆变器的效率,开关管S1、S2、S3、S4为型号相同的MOS管,而开关管S5、S6则选择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为开关器件,储/释能元件L1-L2选择电感实现,其中直流电源SG的正极同时连接MOS管S1、S2的漏极,直流电源SG的负极同时连接MOS管S3、S4的源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电源装置通过采用对称结构的四个开关管,可在逆变器正常工作时,市电正负半周都有两个开关管做高频切换,这使得输出滤波电感的利用率达到100%。同时还可以对上述四个开关管选择相同的型号,达到减小DC EMI的目的,其中为进一步提升效率,开关管S1、S2、S3、S4可选用型号相同的MOS管,而开关管S5、S6则选择IGBT。另外,通过在直流电源两端并联电容C1,还可降低逆变环节输入纹波。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逆变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并联于直流电源两端的两个开关管支路、二极管D1、D2和储/释能元件L1、L2;
其中的一个开关管支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开关管S1、S5、S3,开关管S1的一端与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开关管S3的另一端与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另一个开关管支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开关管S2、S6、S4,开关管S2的一端与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开关管S4的另一端与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
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至开关管S1与S5之间的节点,阳极与储/释能元件L2的一端连接,阳极还同时连接到开关管S6与S4之间的节点;
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至开关管S2与S6之间的节点,阳极与储/释能元件L1的一端连接,阳极还同时连接到开关管S5与S3之间的节点;
储/释能元件L1的另一端与储/释能元件L2的另一端作为输出端;
当逆变器电源装置输出接的市电为正或作为独立的电压源输出为正时,开关管S5开通,开关管S2、S3、S6关断,开关管S1、S4被高频信号同步触发;当逆变器电源装置输出接的市电为负或作为独立的电压源输出为负时,开关管S6开通,开关管S1、S4、S5关断,开关管S2、S3被高频信号同步触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S1、S2、S3、S4的型号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S1、S2、S3、S4为MOS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S5、S6为IGBT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释能元件L1、L2为电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并联于直流电源两端的电容C1。
CN2009101897583A 2009-08-26 2009-08-26 一种逆变器电源装置 Active CN1016456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897583A CN101645662B (zh) 2009-08-26 2009-08-26 一种逆变器电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897583A CN101645662B (zh) 2009-08-26 2009-08-26 一种逆变器电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45662A true CN101645662A (zh) 2010-02-10
CN101645662B CN101645662B (zh) 2011-11-30

Family

ID=41657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897583A Active CN101645662B (zh) 2009-08-26 2009-08-26 一种逆变器电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45662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39187A1 (zh) * 2009-06-04 2010-12-09 北京昆兰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直流电压转换成交流电压的电路
CN102130621A (zh) * 2011-03-02 2011-07-20 浙江格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 高效逆变器
CN102163934A (zh) * 2011-03-02 2011-08-24 浙江格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 高效并网逆变器
CN103051224A (zh) * 2012-12-24 2013-04-17 江苏兆伏新能源有限公司 逆变拓扑电路的无功功率控制方法
WO2013063844A1 (zh) * 2011-11-03 2013-05-10 台州富凌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逆变器
TWI451685B (zh) * 2012-06-05 2014-09-01 Motech Ind Inc 換流器
EP2546970A3 (en) * 2011-07-13 2014-12-24 Delta Electronics, Inc. Inverter
CN104811076A (zh) * 2014-01-28 2015-07-29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4822191A (zh) * 2015-05-26 2015-08-05 重庆大学 一种中频电源可控硅逆变电路逆变切换触发时间优化方法
CN104836471A (zh) * 2014-02-12 2015-08-12 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逆变电路及不间断电源电路
CN112235893A (zh) * 2020-10-30 2021-01-15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下照明控制装置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39187A1 (zh) * 2009-06-04 2010-12-09 北京昆兰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直流电压转换成交流电压的电路
CN102130621A (zh) * 2011-03-02 2011-07-20 浙江格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 高效逆变器
CN102163934A (zh) * 2011-03-02 2011-08-24 浙江格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 高效并网逆变器
EP2546970A3 (en) * 2011-07-13 2014-12-24 Delta Electronics, Inc. Inverter
WO2013063844A1 (zh) * 2011-11-03 2013-05-10 台州富凌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逆变器
TWI451685B (zh) * 2012-06-05 2014-09-01 Motech Ind Inc 換流器
CN103051224A (zh) * 2012-12-24 2013-04-17 江苏兆伏新能源有限公司 逆变拓扑电路的无功功率控制方法
CN103051224B (zh) * 2012-12-24 2015-03-04 江苏兆伏新能源有限公司 逆变拓扑电路的无功功率控制方法
CN104811076A (zh) * 2014-01-28 2015-07-29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4811076B (zh) * 2014-01-28 2018-03-16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4836471A (zh) * 2014-02-12 2015-08-12 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逆变电路及不间断电源电路
CN104822191A (zh) * 2015-05-26 2015-08-05 重庆大学 一种中频电源可控硅逆变电路逆变切换触发时间优化方法
CN104822191B (zh) * 2015-05-26 2016-04-27 重庆大学 一种中频电源可控硅逆变电路逆变切换触发时间优化方法
CN112235893A (zh) * 2020-10-30 2021-01-15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下照明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45662B (zh) 2011-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45662B (zh) 一种逆变器电源装置
CN103001523B (zh) 无附加电压零电压开关储能桥式逆变器及调制方法
CN101902143B (zh) 电容箝位三电平双降压式半桥逆变器
CN102158105B (zh) 高功率因数双向单级全桥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2535290U (zh) 一种光伏逆变电路
CN102005954B (zh) 单相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及控制方法
CN103001484B (zh) 低附加电压零电压开关无桥功率因数校正器的调制方法
CN102163935A (zh) 带交流旁路单元的光伏并网逆变器
CN103391001B (zh) 用于光伏逆变器mppt环节的高增益dc/dc变换器
CN107659144A (zh) 电感内置升压单元变换器
CN102088193A (zh) 光伏并网六开关管全桥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2088252B (zh) 一种开关电容实现无变压器型逆变器及应用
CN201994871U (zh) 光伏并网六开关管全桥逆变器
CN102710133B (zh) 一种七电平电路、并网逆变器及其调制方法和装置
CN102983767B (zh) 低附加电压零电压开关储能桥式逆变器及调制方法
CN102969925B (zh) 无附加电压零电压开关储能半桥式逆变器及调制方法
CN103001515B (zh) 低附加电压零电压开关储能半桥式逆变器及调制方法
CN203590033U (zh) 用于光伏逆变器mppt环节的高增益dc/dc变换器
CN102969885B (zh) 无附加电压零电压开关无桥功率因数校正器及调制方法
CN102710162B (zh) 一种七电平电路、并网逆变器及其调制方法和装置
CN104158423B (zh) 高效率直流‑交流逆变器
CN203301393U (zh) 一种无变压器型单相并网逆变器
CN102403884B (zh) 一种双Buck电路的调制方法及装置
CN102394553B (zh) 一种双Buck电路的调制方法及装置
CN202424565U (zh) 一种高效率的并网逆变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05

Address after: 518000, 9th Floor, R&D Building, Keshida Industrial Park, No.7 Road, Guangming New Area,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KSTAR NEW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401, 402 and 1, two software park, hi tech North Zone,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KST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