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37068A - 自动切换振铃模式的方法及其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切换振铃模式的方法及其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37068A
CN103037068A CN2011103022475A CN201110302247A CN103037068A CN 103037068 A CN103037068 A CN 103037068A CN 2011103022475 A CN2011103022475 A CN 2011103022475A CN 201110302247 A CN201110302247 A CN 201110302247A CN 103037068 A CN103037068 A CN 1030370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source
external environment
electronic installation
environment cond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0224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建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c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r Inc filed Critical Acer Inc
Priority to CN20111030224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37068A/zh
Publication of CN1030370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70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切换振铃模式的方法及其电子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电子装置侦测一事件后,开启两音源侦测单元以侦测外部环境声音。分析外部环境声音距离电子装置的远近程度及外部环境声音的组成。根据外部环境声音的远近程度及其组成,切换电子装置的振铃模式。本发明使用户可以避免在安静的情况或是会议等场合时发生铃声大作的情况,或是避免在吵杂的环境中无法听到铃声的情况等,能更好的满足用户对振铃效果的需求。

Description

自动切换振铃模式的方法及其电子装置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的应用,特别涉及切换电子装置的事件提示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移动电子装置例如手机或是智能手机的普及率日渐上升,人们使用手机的时间也日益增加。除了基本的通话功能外,现在的移动电子装置更包括了各式各样的功能例如收发电子邮件、上网等功能。当接获来电、短信、闹铃提醒、应用程序通知等事件时,移动电子装置会利用播放铃声或振动功能等提示效果来通知用户。然而,当用户身处于安静的场所时,提示用的铃声可能会造成其它人的困扰,例如在会议当下若铃声突然大声播放,可能会造成他人对用户不良的观感或影响。目前针对于切换提示效果,或称作是振铃模式的切换的方法多半需要用户手动地设定,但常常就在用户不自觉手动切换的情况下发生铃声大作的窘境。因此,如何避免用户在不自觉的情况发生上述的情况,确实为一个需要被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切换振铃模式的方法及适用此方法的电子装置,以根据外部环境声音的状态切换电子装置的振铃模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切换振铃模式的方法。首先,电子装置侦测一事件后,开启两音源侦测单元以侦测外部环境声音。接着,分析外部环境声音距离电子装置的远近程度及外部环境声音的组成。然后,根据外部环境声音的远近程度及其组成,切换电子装置的振铃模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适用于自动切换振铃模式的方法,所述电子装置包括两音源侦测单元、铃声单元、振动单元以及处理单元。两音源侦测单元分别用来侦测外部环境声音。铃声单元用来输出铃声。振动单元用来输出一振动。处理单元连接至音源侦测单元、铃声单元及振动单元,从音源侦测单元接收外部环境声音,并分析外部环境声音的远近程度及其组成,并根据外部环境声音的远近程度及其组成,切换移动电子装置的振铃模式。当振铃模式切换至铃声模式时,处理单元启动铃声单元。当振铃模式切换至振动模式时,处理单元关闭铃声单元并启动振动单元。当振铃模式切换至静音模式时,处理单元关闭铃声单元。当振铃模式切换至闪灯模式时,处理单元关闭铃声单元并启动灯光单元。
本发明提出一种自动切换振铃模式的方法及适用其方法的电子装置,使得电子装置可以通过当前环境声音中的音源的远近辨别环境,并依据远音源或近音源的有无,自动切换振铃模式或是调整铃声的音量,使得用户可以避免在安静的情况或是会议等场合时发生铃声大作的情况,或是避免在吵杂的环境中无法听到铃声的情况等,能更好的满足用户对振铃效果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动切换振铃模式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动切换振铃模式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为图2中步骤S206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步骤流程图。
图4为判断音源距离的关系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装置方块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S101~S103、S201~S212、S301~S303:步骤
11:电子装置
110、111:音源侦测单元
112:铃声单元
113:振动单元
114:处理单元
115:灯光单元
120:音源
C:电子装置中心
L:距离
P1、P2: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片作详细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动切换振铃模式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请参照图1,所述的自动切换振铃模式的方法适用于一电子装置并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在步骤S101时,电子装置侦测到一事件后,开启两音源侦测单元以侦测外部环境声音。其中,事件可以是来电、短信、新电子邮件通知、闹铃提醒、应用程序通知等触发电子装置使用振动或铃声等方式通知用户的事件。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也可利用应用程序等方式定时地触发产生事件使得电子装置可以定时的侦测周围的环境声音,然而实施方式可依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
接着,于步骤S102时,分析外部环境声音距离的远近程度以及环境声音的组成。由于外部环境声音可能包括多个远近不一的音源,在此步骤中,将分析出各个音源并将一或多个音源分类成远音源或是近音源。然后,在步骤S103时,根据前一步骤中所得到的结果,决定是否切换电子装置的振铃模式。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自动切换振铃模式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请参照图2,在步骤S201及步骤S202时,电子装置处于待机的状态,并在待机的同时侦测是否有事件发生。若侦测到事件发生,才接着进行步骤S203的动作。然后,在步骤S203时,判断当前电子装置的振铃模式是否为铃声模式。若此时的电子装置的振铃模式不是铃声模式,则直接跳至步骤S212结束流程。若此时电子装置的振铃模式为铃声模式,则继续进行步骤S204,开启两个音源侦测单元以接收外部环境声音。
接着,于步骤S205时侦测外部环境声音,若是侦测不到外部环境声音(或是环境声音低于一背景值),则可能表示用户目前处于极安静的场所,因此接着执行步骤S208的动作,将电子装置的振铃模式调整成振动/静音/闪灯模式;若是侦测到具有外部环境声音时,则对外部环境声音进行分析(步骤S206)。值得一提的是,切换成振动/静音/闪灯模式可由用户设定或是系统预先设定其中一模式或是上述模式的组合。本发明中亦可选用其它模式通知用户,并不限定于上述的模式及提示效果。
外部环境声音可能有一或多个音源混和而成,因此在此步骤分析得到一或多个音源并同时判断一或多个音源的距离。根据距离的远近,将一或多个音源分类成一或多个远音源或一或多个近音源。判断音源为远音源或是近音源的标准依据实际应用的情况而有所不同,在本实施例中,距离远近程度的判断参考用户处于会议进行中的情况。在会议进行的场合,报告者可能距离用户大约两米至五米左右的距离,于是在本实施例中,将距离大于两米的音源判断为远音源,反之则为近音源。在实际情况实施时可由实际情况再进行调整,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
在分析音源(步骤S206)后,于步骤S207时,判断外部环境声音是否具有一或多个近音源,若外部环境声音不具有近音源时,表示此时仅有一或多个远音源,用户可能处于如上述的会议的情况。因此,将电子装置至振铃模式切换至振动/静音/闪灯模式(步骤S208),并在切换后结束流程(步骤S209);反之,若是外部环境声音具有一或多个近音源,则不切换振铃模式。下表1列出当具有(或不具有)各种远音源或近音源情况时,切换振铃模式至振动/静音/闪灯模式的判断情形。
(表1)
  远音源   近音源   切换振动/静音/闪灯模式
  无   无   切换
  无   有   不切换
  有   无   切换
  有   有   不切换
请继续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若外部环境声音具有近音源时,则将进一步根据近音源的音量来微调铃声的音量(步骤S209)。当近音源超过一上限值,例如60分贝左右,代表用户可能处于一吵杂的环境,当前设定的音量大小可能无法达到通知用户的目的,因此,将提高电子装置的铃声的音量(步骤S210),并在调高音量之后结束流程(步骤S212);若当近音源低于一下限值,例如50分贝左右,表示用户可能处于一个与他人交谈的场合,铃声的音量亦不宜太大声,因此将降低电子装置的铃声的音量(步骤S210),并在降低音量之后结束流程(步骤S212)。上述所提的音量上限值及下限值皆可根据实际实施的情况做修改。同理,调高及降低铃声音量的程度亦可根据实际实施的状况进行调整,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
图3为图2中步骤S206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步骤流程图。请参照图3,首先,分别对从两音源侦测单元所接收到的外部环境声音进行多重音源分离,得到一或多个音源(步骤S301)。其中,多重音源分离可利用独立成分分析法(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或是主要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等方法进行多重音源的分析,在此则不多赘述。接着,由于两音源侦测单元处于同个环境中,经由多重音源分离所得到的一或多个音源应为相同的音源并带有着些微的差别,例如接收的时间差、强度差或相位差等差别。透过这些差别,再进而判断出一或多个音源与电子装置的距离(步骤S302)。判断音源与电子装置的距离可利用双耳效应(Binaural Effect)的概念来进行判断。以下将通过图片简单说明双耳效应的概念。
图4为判断音源距离的关系示意图。请参照图4,音源120在与电子装置中心C距离L的位置。两音源侦测单元110及111接收从音源120所传送的声音到的强度分别为强度P1和P2。其中,强度差DP=P1-P2可被用于计算得到音源的距离。由于感测得到的音源距离与两音源侦测单元110及111所侦测到的强度差DP的倒数正相关,表示距离越近的声音衰减越快速。也就是说,两音源侦测单元110及111所接收到的音源强度的强度差越大,代表音源的距离越近,反之则越远。因此,本发明便能利用上述的概念判别音源的距离。
请继续参照图3,在判断一或多个音源与电子装置的距离后,将一或多个音源分类成一或多个远音源或一或多个近音源。分类远音源及近音源的原则可参考前述实施例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装置方块图,其中该电子装置适用于前述的自动切换振铃模式的方法。请参照图5,电子装置11包括音源侦测单元110及111、铃声单元112、振动单元113、处理单元114及灯光单元115。音源侦测单元110及111连接至处理单元114,分别用来侦测外部环境声音,并传送至处理单元114分析。其中,音源侦测单元110及111可以为麦克风(Microphone)等可接收外部声音的装置。另外,音源侦测单元110及111未限定设置在电子装置11上的位置,可视实施时的情况进行调整,但由图4的说明可得知,音源侦测单元110及111相距较远时,可获得一较佳的判断结果。铃声单元112连接至处理单元114,用来在电子装置11为铃声模式时,输出铃声。振动单元113连接至处理单元114,用来在电子装置11为振动模式时,输出振动。灯光单元115连接至处理单元114,用来在电子装置11为闪灯模式时,输出闪灯。
处理单元114连接至音源侦测单元110及111、铃声单元112及振动单元113。处理单元114从音源侦测单元110及111接收外部环境声音,并分析外部环境声音的远近程度及其组成,并根据外部环境声音的远近程度及其组成,切换移动电子装置的振铃模式。在本发明中,处理单元114可为当电子装置11为铃声模式时,处理单元114控制铃声单元112在侦测到事件时输出铃声。当电子装置11为振动/闪灯模式时,处理单元114控制振动单元113在侦测到事件时输出振动/闪灯,切换至静音模式时则不输出通知,而在电子装置11的操作系统中通知。处理单元114接收并分析外部声音并根据外部声音切换振铃模式的实施方式,可参照前述的实施例,在此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一种自动切换振铃模式的方法及适用其方法的电子装置,使得电子装置可以通过当前环境声音中的音源的远近辨别环境,并依据远音源或近音源的有无,自动切换振铃模式或是调整铃声的音量,使得用户可以避免在安静的情况或是会议等场合时发生铃声大作的情况。
虽然本发明已描述了上述的实施例,但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变化与修改,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的限定为准。

Claims (11)

1.一种自动切换振铃模式的方法,适用于一电子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该电子装置侦测一事件后,开启两音源侦测单元以侦测一外部环境声音;
分析该外部环境声音距离该电子装置的远近程度及该外部环境声音的组成;以及
根据该外部环境声音的远近程度及其组成切换该电子装置的一振铃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析该外部环境声音的远近程度及其组成的步骤包括:
由各该音源侦测单元接收该外部环境声音,并分离该外部环境声音得到至少一音源;
利用由各该音源侦测单元接收的该至少一音源对应计算获得该至少一音源之间的时间差及强度差;以及
利用该至少一音源的时间差及强度差,分类该至少一音源为至少一远音源或至少一近音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该外部环境声音的远近程度及其组成切换该振铃模式的步骤包括:
当该音源侦测单元未侦测到该外部环境声音时,切换该振铃模式至一振动模式、一静音模式、或一闪灯模式;以及
当该外部环境声音仅具有该至少一远音源时,切换该电子装置的该振铃模式至该振动模式、该静音模式、或该闪灯模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该外部环境声音的远近程度及其组成切换该振铃模式的步骤包括:当该外部环境声音包括该至少一近音源时,不切换该电子装置的该振铃模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该外部环境声音的远近程度及其组成切换该振铃模式的步骤包括:
当该至少一近音源的分贝值高于一上限值,以及该振铃模式为一铃声模式时,调高该电子装置的一铃声的音量;以及
当该至少一近音源的分贝值低于一下限值,以及该振铃模式为该铃声模式时,降低该电子装置的该铃声的音量。
6.一种电子装置,适用于自动切换振铃模式,所述电子装置包括:
两音源侦测单元,分别用来侦测一外部环境声音;
一铃声单元,用来输出一铃声;
一振动单元,用来输出一振动;
一灯光单元,用来输出一闪灯;以及
一处理单元,连接至该些音源侦测单元、该铃声单元及该振动单元,从该些音源侦测单元接收该外部环境声音,并分析该外部环境声音的远近程度及其组成,并根据该外部环境声音的远近程度及其组成,切换该电子装置的一振铃模式,当该振铃模式切换至一铃声模式时,该处理单元启动该铃声单元,当该振铃模式切换至一振动模式时,关闭该铃声单元并启动该振动单元,当该振铃模式切换至一静音模式时,关闭该铃声单元,当该振铃模式切换至一闪灯模式时,关闭该铃声单元并启动该灯光单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处理单元侦测一事件后,该处理单元开启两音源侦测单元以侦测一外部环境声音。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单元由各该音源侦测单元接收该外部环境声音并分离得到至少一音源,利用由各该音源侦测单元接收的该至少一音源对应计算获得该至少一音源的时间差及强度差,并且利用该至少一音源的时间差及强度差,分类该至少一音源为至少一远音源或至少一近音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外部环境声音仅具有该至少一远音源时,该处理单元切换该振铃模式至该振动模式。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外部环境声音具有该至少一近音源时,该处理单元不切换该振铃模式。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至少一近音源的分贝值高于一上限值,以及该电子装置的该振铃模式为该铃声模式时,该处理单元调高该铃声单元所输出的该铃声的音量;以及当该至少一近音源的分贝值低于一下限值,以及该电子装置的该振铃模式为该铃声模式时,该处理单元降低该铃声单元所输出的该铃声的音量。
CN2011103022475A 2011-10-08 2011-10-08 自动切换振铃模式的方法及其电子装置 Pending CN1030370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022475A CN103037068A (zh) 2011-10-08 2011-10-08 自动切换振铃模式的方法及其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022475A CN103037068A (zh) 2011-10-08 2011-10-08 自动切换振铃模式的方法及其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37068A true CN103037068A (zh) 2013-04-10

Family

ID=48023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022475A Pending CN103037068A (zh) 2011-10-08 2011-10-08 自动切换振铃模式的方法及其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37068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50254A (zh) * 2015-03-23 2015-07-0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5049642A (zh) * 2015-09-21 2015-11-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提示音的音量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5045480A (zh) * 2015-06-29 2015-11-11 成都亿邻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响应的方法
CN106561041A (zh) * 2016-12-09 2017-04-12 天津贤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切换功能的移动终端
CN109508165A (zh) * 2017-09-14 2019-03-22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设置设备和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7318A (zh) * 2000-12-28 2001-05-30 英业达集团(南京)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电话响铃与振动的自动切换方式
CN1571564A (zh) * 2003-07-21 2005-01-26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电话处理来电通知的方法
US20060014569A1 (en) * 2004-07-13 2006-01-19 Broadcom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adaptive audible user notification
CN101018242A (zh) * 2006-02-11 2007-08-1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整振铃模式的移动通讯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7318A (zh) * 2000-12-28 2001-05-30 英业达集团(南京)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电话响铃与振动的自动切换方式
CN1571564A (zh) * 2003-07-21 2005-01-26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电话处理来电通知的方法
US20060014569A1 (en) * 2004-07-13 2006-01-19 Broadcom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adaptive audible user notification
CN101018242A (zh) * 2006-02-11 2007-08-1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整振铃模式的移动通讯装置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崔玮玮等: "《基于双麦克风的2维平面定位算法》", 《信号处理》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50254A (zh) * 2015-03-23 2015-07-0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4750254B (zh) * 2015-03-23 2019-02-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5045480A (zh) * 2015-06-29 2015-11-11 成都亿邻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响应的方法
CN105049642A (zh) * 2015-09-21 2015-11-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提示音的音量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6561041A (zh) * 2016-12-09 2017-04-12 天津贤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切换功能的移动终端
CN109508165A (zh) * 2017-09-14 2019-03-22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设置设备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89563B2 (ja) 音量調節方法、システム、デバイス及びプログラム
TWI570624B (zh) A volume adjustment method of the user terminal, a volume adjustment device, and a terminal device
US7567165B2 (en) Methods, devic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providing ambient noise sensitive alerting
CN101772211B (zh) 自动变换移动装置操作模式的方法及系统
US8081765B2 (en) Volume adjusting system and method
US9549273B2 (en) Selective enabling of a component by a microphone circuit
CN104219392B (zh) 一种来电铃声智能调节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12740626B (zh) 用于通过使多个电子装置协同工作来提供通知的方法和设备
US20090170552A1 (en) Method of switching profiles and related mobile device
KR101266748B1 (ko) 단말 장치 및 방법
CN108540661A (zh) 信号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耳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3037068A (zh) 自动切换振铃模式的方法及其电子装置
CN103024630A (zh) 一种第一电子设备的音量调节方法及第一电子设备
CN102883070A (zh) 移动终端及其调节方法
US8259954B2 (en) Enhancing comprehension of phone conversation while in a noisy environment
CN104601828A (zh) 一种智能铃声的调节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TW200428861A (en) Method for managing a calling in on a cellular phone
CN104038611A (zh) 依据环境调整音量的装置与方法
CN112866480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601804A (zh) 一种来电模式自适应环境而改变的方法
JP2019144833A (ja) 音声出力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の記録媒体
US20240071357A1 (en) 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 headphone
JP2013157924A (ja) 通信装置、通信プログラム及び通信方法
TW200705948A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ith automatic ring adjustment
KR101604869B1 (ko) 수신 음량의 변화에 따라 특정 기능을 수행하는 통신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