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33065B - 一种余热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余热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33065B
CN103033065B CN201210579636.7A CN201210579636A CN103033065B CN 103033065 B CN103033065 B CN 103033065B CN 201210579636 A CN201210579636 A CN 201210579636A CN 103033065 B CN103033065 B CN 1030330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frequency
heat exchange
sintering deposit
original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7963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33065A (zh
Inventor
卢杨权
袁立新
孙超
申伟杰
高鹏双
张晓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Changtian Automatic Contro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57963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3306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330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30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330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30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 Furnace Detai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余热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烧结系统的物料信息,并根据所述物料信息确定循环风机的初始频率;监测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并与第一预设温度相比;如果二者不相符,则调整所述初始频率,并在第一预定时间间隔后继续监测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执行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相比的步骤。本发明控制循环风机以变频方式运转,并以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为调整依据,根据实际工况有针对性的调整循环风机的电源频率,保证烧结矿余热的有效利用,同时还大大降低了循环风机的能耗。

Description

一种余热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余热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高炉炼铁生产之前,需要在配料室先将各种粉状含铁原料,配入适量的燃料、熔剂,再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混合和造球之后,再在烧结设备上点火燃烧,使之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烧结成块,最后经破碎、冷却、筛分、整粒等处理环节,生成高炉炼铁所需的烧结矿。
参见图1,在冷却处理环节中,经过烧结后的热烧结矿11从烧结机12尾部落下,经单辊破碎机13破碎后,再经溜槽落到环冷机14台车上,环冷鼓风机15以及循环风机16从室外鼓入的冷却风,通过环冷机台车底部进入环冷机14中,与环冷机中的高温烧结矿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高温烟气通过烟气管道17进入余热锅炉18,在余热锅炉中,高温烟气与过热器19进行热交换,使过热器中的水(蒸汽)变成高温高压蒸汽,高温高压蒸汽进入汽轮机20,将热能转换成机械能,驱动发电机21,再使机械能转换成电能,从而有效利用高温烧结矿的余热,将其转化为电能。
现有余热风机在热交换过程中,不论是循环风机还是鼓风机基本采用的都是稳定速度运行,为了保证其适应不同的工况,二者都要在一个较大的设计功率下运行,且在运行过程中余热风机不会根据工况需求情况自动调节其风量和负压,一直处于较大的能量消耗状态,造成能源的浪费。
此外,余热风机按其最大的需求工况稳定速度运行,风机入口压力和系统漏风都很稳定,即使在参与热交换的烧结矿携带的热量变少时,系统漏风仍不变化,这显然不利于余热风机对余热的回收。
另外,现有技术的烧结系统,其系统的控制主要采用主抽风机运行状态及负压稳定,通过调节烧结台车的速度来控制烧结终点,这种方式的特点是物料量不稳定,这就导致烧结矿携带的热量不稳定,同样不利于余热风机对余热的回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余热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根据实际工况自适应调整余热发电系统中循环风机的频率,在保证烧结矿余热的有效利用同时,还能大大降低能耗。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余热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一种余热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烧结系统的物料信息,并根据所述物料信息确定循环风机的初始频率;
监测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并与第一预设温度相比;
如果二者不相符,则调整所述初始频率,并在第一预定时间间隔后继续监测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执行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相比的步骤。
优选的,所述物料信息包括物料量和/或物料配比。
优选的,所述第一预定时间间隔为烧结矿从环冷机溜槽运行到环冷机尾部下料处的时间间隔。
优选的,如果二者不相符,则调整所述初始频率,包括:
如果|T1-T1a|>Δt1a,且T1>T1a,则在所述初始频率的基础上按照预设频率递增;
如果|T1-T1a|>Δt1a,且T1<T1a,则在所述初始频率的基础上按照预设频率递减;
其中,T1为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T1a为第一预设温度,Δt1a为第一允许偏差。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烧结系统发送的信息,所述信息用于表示物料信息发生变化;
根据所述信息在第二预设时间间隔之后,监测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并调整所述初始频率,使所述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相符。
优选的,所述第二预定时间间隔为物料从配料室运行到环冷机溜槽的时间间隔。
优选的,根据所述信息在第二预设时间间隔之后,监测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并调整所述初始频率,包括:
如果物料量增加或者调整配比使单位烧结矿所含余热量增加,则在所述初始频率的基础上按照所述预设频率递增;
如果物料量减少或者调整配比使单位烧结矿所含余热量减少,则在所述初始频率的基础上按照所述预设频率递减。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监测热交换前的烧结矿温度,并与第二预设温度相比,若二者不相符,则调整所述初始频率,使所述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相符。
优选的,若二者不相符,则调整所述初始频率,包括:
如果|T2-T2a|>Δt2a,且T2>T2a,则在所述初始频率的基础上按照预设频率递增;
如果|T2-T2a|>Δt2a,且T2<T2a,则在所述初始频率的基础上按照预设频率递减;
其中,T2为热交换前的烧结矿温度,T2a为第二预设温度,Δt2a为第二允许偏差。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监测环冷机内的烟气温度,并与第三预设温度相比,若二者不相符,则调整所述初始频率,使所述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相符。
优选的,若二者不相符,则调整所述初始频率,包括:
如果|T3-T3a|>Δt3a,且T3>T3a,则在所述初始频率的基础上按照预设频率递增;
如果|T3-T3a|>Δt3a,且T3<T3a,则在所述初始频率的基础上按照预设频率递减;
其中,T3为环冷机内的烟气温度,T3a为第三预设温度,Δt3a为第三允许偏差。
一种余热发电系统的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初始频率确定单元,用于获取烧结系统的物料信息,并根据所述物料信息确定循环风机的初始频率;
监测单元,用于监测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并与第一预设温度相比;
第一调整单元,用于在二者不相符时,调整所述初始频率,并在第一预定时间间隔后通知所述第一监测单元继续监测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并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相比。
优选的,所述第一调整单元包括:
第一递增调整子单元,用于在|T1-T1a|>Δt1a,且T1>T1a时,在所述初始频率的基础上按照预设频率递增;
第一递减调整子单元,用于在|T1-T1a|>Δt1a,且T1<T1a时,在所述初始频率的基础上按照预设频率递减;
其中,T1为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T1a为第一预设温度,Δt1a为第一允许偏差。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烧结系统发送的信息,所述信息用于表示物料信息发生变化;
第二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信息在第二预设时间间隔之后,监测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并调整所述初始频率,使所述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相符。
优选的,所述第二调整单元包括:
第二递增调整子单元,用于在物料量增加或者调整配比使单位烧结矿所含余热量增加时,在所述初始频率的基础上按照所述预设频率递增;
第二递减调整子单元,用于在物料量减少或者调整配比使单位烧结矿所含余热量减少时,在所述初始频率的基础上按照所述预设频率递减。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调整单元,用于监测热交换前的烧结矿温度,并与第二预设温度相比,若二者不相符,则调整所述初始频率,使所述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相符。
优选的,所述第三调整单元包括:
第三递增子单元,用于在|T2-T2a|>Δt2a,且T2>T2a时,在所述初始频率的基础上按照预设频率递增;
第三递减子单元,用于在|T2-T2a|>Δt2a,且T2<T2a时,则在所述初始频率的基础上按照预设频率递减;
其中,T2为热交换前的烧结矿温度,T2a为第二预设温度,Δt2a为第二允许偏差。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调整单元,用于监测环冷机内的烟气温度,并与第三预设温度相比,若二者不相符,则调整所述初始频率,使所述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相符。
优选的,所述第四调整单元包括:
第四递增调整子单元,用于在|T3-T3a|>Δt3a,且T3>T3a时,在所述初始频率的基础上按照预设频率递增;
第四递减调整子单元,用于在|T3-T3a|>Δt3a,且T3<T3a时,在所述初始频率的基础上按照预设频率递减;
其中,T3为环冷机内的烟气温度,T3a为第三预设温度,Δt3a为第三允许偏差。
本发明实施例余热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控制循环风机以变频方式运转,并以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为调整依据,根据实际工况有针对性的调整循环风机的电源频率,保证烧结矿余热的有效利用,同时还大大降低了循环风机的能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余热发电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烧结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余热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实施例1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余热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实施例2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余热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实施例3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余热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实施例4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余热发电系统的控制装置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余热发电系统的控制装置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余热发电系统的控制装置实施例3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余热发电系统的控制装置实施例4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首先,对本发明的应用场景进行简单介绍。
如图2所示,示出了烧结工艺的流程示意图,首先,在配料室22中将含铁原料、燃料、熔剂等物料按一定的配比进行配料;其次,在混合机23中将含铁物料进行混合、加水、造球,形成混匀料;然后,经由圆辊给料机24和九辊布料机25之后将混匀料均匀散布到烧结台车26上,并通过点火风机27、引火风机28点火燃烧形成烧结块;最后,烧结块经由单辊破碎机29进行破碎处理后进入环冷机30冷却,筛分后将合格的烧结矿送至成品矿仓或高炉。
环冷机通过热交换的方式对烧结矿进行冷却处理,产生大量的烟气,烧结烟气会带走烧结能耗的50%,环冷机高温段250℃~450℃的废气可达每小时几十万标立米,含尘浓度约达1.6g/m3,为了避免烟气直接排入大气导致的能源浪费、以及对环境的热污染和粉尘污染等问题,可利用余热发电系统对环冷机的烟气进行余热发电。余热系统的发电量直接受环冷机提供的烟气量以及烟气温度的影响,而环冷机提供的烟气温度又与参与热交换的烧结块的质量和温度(即散布在环冷机上的烧结矿的产量和温度)以及循环风机鼓入的气体温度有关。
为了给余热发电系统提供一个可靠、稳定的运行条件,首先要保证参与热交换的烧结块的质量和温度要基本稳定,为此,本发明可要求烧结系统在烧结过程中,控制烧结台车以恒定速度稳定运行,同时使主抽风机电机以变频的方式运行,通过调节主抽风量的方式来调节烧结终点,控制垂直烧结速度。按照这种方式运行的烧结系统就能保证散布到环冷机上的烧结块质量和温度的稳定,以解决现有技术烧结矿携带热量不稳定问题,使余热风机充分有效的进行余热回收。
下面对本发明的控制过程进行解释说明。
参见图3,示出了本发明余热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实施例1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烧结系统的物料信息,并根据所述物料信息确定循环风机的初始频率。
由图2所示示意图可知,烧结矿经环冷机之后还要被传送到下游设备进行筛分等处理,为了保护下游输送设备(例如胶带机)的安全,避免烧结矿温度过高损坏下游设备,在热交换过程中,除了要考虑环冷机提供给余热系统的烟气温度,还要考虑环冷机输出的烧结矿的冷却终点温度(即参与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并且该温度在本发明控制过程中的优先级最高。
为了保证冷却终点温度,在控制开始时,可以先获取烧结系统当前的物料信息,进而根据物料信息粗略的确定循环风机的初始频率f0,即初步确定循环风机提供的风量。根据物料信息的不同可具体体现为以下两种情况:
如果物料信息为物料量,则可根据物料量的多少确定循环风机的初始频率,如果物料量多,则烧结产生的烧结矿就多,相应地循环风机的初始频率就大,反之则小;
如果物料信息为物料配比,则可根据物料中燃料量的多少确定循环风机的初始频率,如果燃料量多,则单位烧结矿所含的余热量就多,相应地循环风机的初始频率就大,反之则小。
一般情况下,变频电机都不允许在超工频情况下运行(工频频率为50Hz,为电机运行的最高频率),因此在烧结系统正常运行时,循环风机的电机所需的电源频率f≤50Hz。在满足这一条件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工况确定循环风机的初始频率f0,例如f0=45Hz。
步骤102,监测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并与第一预设温度相比。
参见图1,在环冷机尾部下料处布设用于实时监测烧结矿温度的温度传感器A,由其获取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并与表示冷却终点温度要求的第一预设温度相比,确定循环风机按照初始频率运转提供的风量是否满足烧结系统要求,如果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相符,则认为初始频率与环冷机当前的工况相匹配;如果不相符,则认为初始频率并不适用于环冷机当前的工况。
需要说明的是,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可以是温度传感器A直接测量得到的测量值,也可以是温度传感器测量获得的多个测量值的平均值,采用哪种方式确定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可由实际的工况决定,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另外,关于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不相符,可以理解为二者的偏差超出了允许的范围。
步骤103,如果二者不相符,则调整所述初始频率,并在第一预定时间间隔后继续监测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执行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相比的步骤。
在步骤102判定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不相符时,控制装置则被触发开始进行频率调整,具体可体现为以下两种情况:
如果|T1-T1a|>Δt1a,且T1>T1a,则在所述初始频率f0的基础上按照预设频率Δf递增;
如果|T1-T1a|>Δt1a,且T1<T1a,则在所述初始频率f0的基础上按照预设频率Δf递减;
其中,T1为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T1a为第一预设温度,可取为90℃;Δt1a为第一允许偏差,可取为10℃。
对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频率调整过程,有以下两点需要解释说明:
一是调整时机。
为了保证频率调整的准确性,防止物料信息发生变化导致调整后的频率与当前物料信息不匹配,控制装置要按第一预设时间间隔来调整循环风机的频率,也就是说每次频率调整之间都要间隔一个第一预设时间间隔。
所述第一预定时间间隔为烧结矿从环冷机溜槽运行到环冷机尾部下料处的时间间隔。
二是调整方式。
如果|T1-T1a|>Δt1a,且T1>T1a,就说明当前环冷机的冷却终点温度(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要高于烧结系统的要求,这样烧结矿被传送到环冷机下游设备时,就可能会损坏下游设备,因此,需要提升循环风机的输出风量,即增大循环风机的电源频率。
如果|T1-T1a|>Δt1a,且T1<T1a,就说明当前环冷机的冷却终点温度低于烧结系统的要求,需要降低循环风机的输出风量,即减小循环风机的电源频率。
作为本发明频率调整的一种实现方式,可以通过步进法实现频率的增大或者减小调整,以增大频率为例,第一次调整后的频率为(f0+Δf),第二次调整后的频率为(f0+2Δf),第三次调整后的频率为(f0+3Δf),以此类推直至|T1-T1a|<Δt1a
由以上内容可知,利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即可实现对循环风机的自动控制,在参与热交换的烧结矿携带的热量发生变化时(可以是物料量和/或物料配比发生波动),本发明的控制装置即可根据余热系统需求的风量及压力进行自适应的调整。例如物料量变少,则可自动调整循环风机的频率,降低其输出的风量和压力,进而减小系统漏风,使循环风机充分有效的进行余热回收,提高余热利用率。
参见图4,示出了本发明余热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实施例2的流程图,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201,接收烧结系统发送的信息,所述信息用于表示物料信息发生变化。
步骤202,根据所述信息在第二预设时间间隔之后,监测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并调整所述初始频率,使所述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相符。
由前述分析可知,烧结系统的物料信息直接影响着烧结矿热量,进而影响着循环风机提供的风量。因此,控制装置还要在烧结系统更新物料信息时,调整循环风机的电源频率。
为了保证频率调整的准确性,保证物料信息与调整后频率相匹配,控制装置应在第二预设时间间隔之后,被触发开始进行频率调整,此处亦有以下两点需要解释说明:
一是调整时机。
本方案涉及两个调整时机,一个是控制装置被触发开始进行频率调整的时间,即第二预设时间间隔;一个是每次频率调整的间隔时间,即第一预设时间间隔。
在物料信息发生变化时(物料量和/或物料配比发生变化),烧结系统会向控制装置发送一个信息,以提示控制装置根据物料信息调整循环风机的频率。
对此,烧结系统可以直接向控制装置发送第二预设时间间隔,使控制装置接收到该信息之后,计时等待第二预设时间间隔之后,监测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并与第一预设温度进行比对,按照图3所示方式进行频率调整。
或者,烧结系统还可以向控制装置发送触发信号,由控制装置自行计算获得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并计时等待第二预设时间间隔之后,监测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并与第一预设温度进行比对,按照图3所示方式进行频率调整。
所述第二预定时间间隔为物料从配料室运行到环冷机溜槽的时间间隔一是调整方式。
在控制装置被触发开始进行频率调整之后,如果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不相符,则可按照第一预设时间间隔通过递增或递减方式调整循环风机的电源频率,具体调整过程与上文实施例1的过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二是调整方式。
如果物料量增加或者调整配比使单位烧结矿所含余热量增加(即配比中燃料量增加),则说明变化后的物料烧结产生的烧结矿含有的热量增加了,若循环风机仍按与变化前物料信息相匹配的频率工作,则冷却终点温度就会高于烧结系统的要求,这样烧结矿被传送到环冷机下游设备时,就可能会损坏下游设备,因此,需要提升循环风机的输出风量,即增大循环风机的电源频率。
如果物料量减少或者调整配比使单位烧结矿所含余热量减少,则说明变化后的物料烧结产生的烧结矿含有的热量降低了,若循环风机仍按与变化前物料信息相匹配的频率工作,则冷却终点温度就会低于烧结系统的要求,因此,需要降低循环风机的输出风量,即减小循环风机的电源频率。
具体调整过程与上文实施例1的过程相同,此处亦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2的技术方案主要是想体现,在烧结系统物料信息发生变化时,一旦变化后的物料烧结运行到环冷机,控制装置就开始对循环风机进行频率调整,而无须等到变化后物料烧结成的烧结矿运行到环冷机尾部再根据监测数据进行反馈调整,这就可大大缩短本发明的频率调整时间。当然,对循环风机进行频率调整的前提仍是要满足|T1-T1a|<Δt1a
参见图5,示出了本发明余热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实施例3的流程图,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301,监测热交换前的烧结矿温度,并与第二预设温度相比。
步骤302,若二者不相符,则调整所述初始频率,使所述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相符。
在循环风机的输出风量固定(即电源频率固定)的情况下,热交换之后烧结矿降低的温度也是固定的,如果热交换前烧结矿的温度越高,就导致热交换后烧结矿的温度也很高,反之导致热交换后烧结矿的温度就低。因此,为了保证冷却终点温度符合烧结系统的要求,还可实时监测热交换前的烧结矿温度,一旦发现热交换前的烧结矿温度发生变化,则开始对循环风机进行频率调整,同样地,无须等到发生温度变化的烧结矿运行到环冷机尾部再根据监测数据进行反馈调整,就能缩短本发明的频率调整时间。
本实施例中,T2为热交换前的烧结矿温度(可通过布设在溜槽出的温度传感器B监测获得),T2a为第二预设温度,可取为600℃;Δt2a为第二允许偏差,可取为20℃,调整过程可描述如下:
如果|T2-T2a|>Δt2a,且T2>T2a,则说明当前参与热交换的烧结矿温度高于烧结系统的要求T2a(如果热交换前的烧结矿温度为T2a,则循环风机按照当前的频率提供的风量,就能保证烧结矿运行到环冷机尾部时,温度能从T2a降至T1a,符合烧结系统的要求),这样烧结矿被传送到环冷机尾部时的冷却终点温度就会高于烧结系统的要求T1a,可能会损坏环冷机下游设备,因此,需要提升循环风机的输出风量,即增大循环风机的电源频率。
如果|T2-T2a|>Δt2a,且T2<T2a,则说明当前参与热交换的烧结矿温度低于烧结系统的要求T2a,这样烧结矿被传送到环冷机尾部时的冷却终点温度就会低于烧结系统的要求T1a,因此,需要降低循环风机的输出风量,即减小循环风机的电源频率。
当然,依据热交换前的烧结矿温度对循环风机进行频率调整的前提仍是要满足|T1-T1a|<Δt1a,根据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对循环风机进行频率调整的过程与上文实施例1过程相同,此处亦不再赘述。
参见图6,示出了本发明余热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实施例4的流程图,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401,监测环冷机内的烟气温度,并与第三预设温度相比。
步骤402,若二者不相符,则调整所述初始频率,使所述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相符。
与图5所示实施例3相似,在循环风机输出风量固定的情况下,除了可以通过监测热交换前的烧结矿温度之外,还可通过监测热交换过程中产生的烟气温度来提前判断冷却终点温度是否符合烧结系统的要求,如果烟气温度越高,则在循环风机提供固定风量的前提,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就高,反之则低。因此,控制装置还可实时监测环冷机内部的烟气温度,一旦烟气温度发生变化,则开始对循环风机进行频率调整,同样地,无须等到烧结矿运行到环冷机尾部再根据监测数据进行反馈调整,就能缩短本发明的频率调整时间。
本实施例中,T3为环冷机内的烟气温度(可以通过布设在环冷机烟气管路上的温度传感器C1和/或C2监测获得),T3a为第三预设温度,Δt3a为第三允许偏差,C1处T3a可取为400±50℃,Δt3a可取为100℃;C2处T3a可取为300±50℃,Δt3a可取为100℃,调整过程可描述如下:
如果|T3-T3a|>Δt3a,且T3>T3a,则说明当前烟气温度高于烧结系统的要求T3a(如果环冷机内部的烟气温度为T3a,则循环风机按照当前的频率提供的风量,就能保证烧结矿运行到环冷机尾部时,温度能从T3a降至T1a,符合烧结系统的要求),这样烧结矿被传送到环冷机尾部时的冷却终点温度就会高于烧结系统的要求T1a,可能会损坏环冷机下游设备,因此,需要提升循环风机的输出风量,即增大循环风机的电源频率。
如果|T3-T3a|>Δt3a,且T3<T3a,则说明当前烟气温度低于烧结系统的要求T3a,这样烧结矿被传送到环冷机尾部时的冷却终点温度就会低于烧结系统的要求T1a,因此,需要降低循环风机的输出风量,即减小循环风机的电源频率。
当然,依据热交换前的烧结矿温度对循环风机进行频率调整的前提仍是要满足|T1-T1a|<Δt1a,根据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对循环风机进行频率调整的过程与上文实施例1过程相同,此处亦不再赘述。
参见图7,示出了本发明余热发电系统的控制装置实施例1的示意图,所述装置包括:
初始频率确定单元501,用于获取烧结系统的物料信息,并根据所述物料信息确定循环风机的初始频率;
监测单元502,用于监测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并与第一预设温度相比;
第一调整单元503,用于在二者不相符时,调整所述初始频率,并在第一预定时间间隔后通知所述第一监测单元继续监测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并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相比。
具体地,所述第一调整单元包括:
第一递增调整子单元,用于在|T1-T1a|>Δt1a,且T1>T1a时,在所述初始频率的基础上按照预设频率递增;
第一递减调整子单元,用于在|T1-T1a|>Δt1a,且T1<T1a时,在所述初始频率的基础上按照预设频率递减;
其中,T1为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T1a为第一预设温度,Δt1a为第一允许偏差。
参见图8,示出了本发明余热发电系统的控制装置实施例2的示意图,在图7所示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单元504,用于接收烧结系统发送的信息,所述信息用于表示物料信息发生变化;
第二调整单元505,用于根据所述信息在第二预设时间间隔之后,监测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并调整所述初始频率,使所述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相符。
具体地,所述第二调整单元包括:
第二递增调整子单元,用于在物料量增加或者调整配比使单位烧结矿所含余热量增加时,在所述初始频率的基础上按照所述预设频率递增;
第二递减调整子单元,用于在物料量减少或者调整配比使单位烧结矿所含余热量减少时,在所述初始频率的基础上按照所述预设频率递减。
参见图9,示出了本发明余热发电系统的控制装置实施例3的示意图,在图7所示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调整单元506,用于监测热交换前的烧结矿温度,并与第二预设温度相比,若二者不相符,则调整所述初始频率,使所述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相符。
具体地,所述第三调整单元包括:
第三递增子单元,用于在|T2-T2a|>Δt2a,且T2>T2a时,在所述初始频率的基础上按照预设频率递增;
第三递减子单元,用于在|T2-T2a|>Δt2a,且T2<T2a时,则在所述初始频率的基础上按照预设频率递减;
其中,T2为热交换前的烧结矿温度,T2a为第二预设温度,Δt2a为第二允许偏差。
参见图10,示出了本发明余热发电系统的控制装置实施例4的示意图,在图7所示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调整单元507,用于监测环冷机内的烟气温度,并与第三预设温度相比,若二者不相符,则调整所述初始频率,使所述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相符。
具体地,所述第四调整单元包括:
第四递增调整子单元,用于在|T3-T3a|>Δt3a,且T3>T3a时,在所述初始频率的基础上按照预设频率递增;
第四递减调整子单元,用于在|T3-T3a|>Δt3a,且T3<T3a时,在所述初始频率的基础上按照预设频率递减;
其中,T3为环冷机内的烟气温度,T3a为第三预设温度,Δt3a为第三允许偏差。
本发明方案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单元。一般地,程序单元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发明方案,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单元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设备;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9)

1.一种余热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物料信息发生变化时,获取烧结系统的物料信息,并根据所述物料信息确定循环风机的初始频率;
监测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并与第一预设温度相比;
如果二者不相符,则调整所述初始频率,并在第一预定时间间隔后继续监测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执行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相比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信息包括物料量和/或物料配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定时间间隔为烧结矿从环冷机溜槽运行到环冷机尾部下料处的时间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二者不相符,则调整所述初始频率,包括:
如果︱T1-T1a︱>△t1a,且T1>T1a,则在所述初始频率的基础上按照预设频率递增;
如果︱T1-T1a︱>△t1a,且T1<T1a,则在所述初始频率的基础上按照预设频率递减;
其中,T1为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T1a为第一预设温度,△t1a为第一允许偏差。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烧结系统发送的信息,所述信息用于表示物料信息发生变化;
根据所述信息在第二预设时间间隔之后,监测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并调整所述初始频率,使所述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相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定时间间隔为物料从配料室运行到环冷机溜槽的时间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信息在第二预设时间间隔之后,监测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并调整所述初始频率,包括:
如果物料量增加或者调整配比使单位烧结矿所含余热量增加,则在所述初始频率的基础上按照所述预设频率递增;
如果物料量减少或者调整配比使单位烧结矿所含余热量减少,则在所述初始频率的基础上按照所述预设频率递减。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监测热交换前的烧结矿温度,并与第二预设温度相比,若二者不相符,则调整所述初始频率,使所述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相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二者不相符,则调整所述初始频率,包括:
如果︱T2-T2a︱>△t2a,且T2>T2a,则在所述初始频率的基础上按照预设频率递增;
如果︱T2-T2a︱>△t2a,且T2<T2a,则在所述初始频率的基础上按照预设频率递减;
其中,T2为热交换前的烧结矿温度,T2a为第二预设温度,△t2a为第二允许偏差。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监测环冷机内的烟气温度,并与第三预设温度相比,若二者不相符,则调整所述初始频率,使所述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相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二者不相符,则调整所述初始频率,包括:
如果︱T3-T3a︱>△t3a,且T3>T3a,则在所述初始频率的基础上按照预设频率递增;
如果︱T3-T3a︱>△t3a,且T3<T3a,则在所述初始频率的基础上按照预设频率递减;
其中,T3为环冷机内的烟气温度,T3a为第三预设温度,△t3a为第三允许偏差。
12.一种余热发电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初始频率确定单元,用于当物料信息发生变化时,获取烧结系统的物料信息,并根据所述物料信息确定循环风机的初始频率;
监测单元,用于监测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并与第一预设温度相比;
第一调整单元,用于在二者不相符时,调整所述初始频率,并在第一预定时间间隔后通知所述第一监测单元继续监测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并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相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单元包括:
第一递增调整子单元,用于在︱T1-T1a︱>△t1a,且T1>T1a时,在所述初始频率的基础上按照预设频率递增;
第一递减调整子单元,用于在︱T1-T1a︱>△t1a,且T1<T1a时,在所述初始频率的基础上按照预设频率递减;
其中,T1为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T1a为第一预设温度,△t1a为第一允许偏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烧结系统发送的信息,所述信息用于表示物料信息发生变化;
第二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信息在第二预设时间间隔之后,监测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并调整所述初始频率,使所述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相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所述第二调整单元包括:
第二递增调整子单元,用于在物料量增加或者调整配比使单位烧结矿所含余热量增加时,在所述初始频率的基础上按照所述预设频率递增;
第二递减调整子单元,用于在物料量减少或者调整配比使单位烧结矿所含余热量减少时,在所述初始频率的基础上按照所述预设频率递减。
16.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调整单元,用于监测热交换前的烧结矿温度,并与第二预设温度相比,若二者不相符,则调整所述初始频率,使所述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相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调整单元包括:
第三递增子单元,用于在︱T2-T2a︱>△t2a,且T2>T2a时,在所述初始频率的基础上按照预设频率递增;
第三递减子单元,用于在︱T2-T2a︱>△t2a,且T2<T2a时,则在所述初始频率的基础上按照预设频率递减;
其中,T2为热交换前的烧结矿温度,T2a为第二预设温度,△t2a为第二允许偏差。
18.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调整单元,用于监测环冷机内的烟气温度,并与第三预设温度相比,若二者不相符,则调整所述初始频率,使所述热交换后的烧结矿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相符。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调整单元包括:
第四递增调整子单元,用于在︱T3-T3a︱>△t3a,且T3>T3a时,在所述初始频率的基础上按照预设频率递增;
第四递减调整子单元,用于在︱T3-T3a︱>△t3a,且T3<T3a时,在所述初始频率的基础上按照预设频率递减;
其中,T3为环冷机内的烟气温度,T3a为第三预设温度,△t3a为第三允许偏差。
CN201210579636.7A 2012-12-27 2012-12-27 一种余热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30330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79636.7A CN103033065B (zh) 2012-12-27 2012-12-27 一种余热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79636.7A CN103033065B (zh) 2012-12-27 2012-12-27 一种余热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33065A CN103033065A (zh) 2013-04-10
CN103033065B true CN103033065B (zh) 2015-01-21

Family

ID=48020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79636.7A Active CN103033065B (zh) 2012-12-27 2012-12-27 一种余热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330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53561B (zh) * 2014-05-13 2016-12-07 北京佰能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余热发电风机自耗电装置及方法
CN105241258B (zh) * 2015-11-26 2017-05-10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环冷机分段多目标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4279210A (zh) * 2022-01-07 2022-04-05 中冶沈勘秦皇岛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竖冷窑供风自动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63844A (ja) * 1997-08-06 1999-03-05 Inax Corp 焼成炉における冷却帯の温度制御方法
CN102466406A (zh) * 2010-11-15 2012-05-23 寿阳县明鑫铝矾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隧道窑变频节能控制系统
CN102706154B (zh) * 2012-06-29 2014-04-23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烧结主抽风机的节能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33065A (zh) 2013-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22547B (zh) 一种锅炉控制与燃烧优化方法
US934733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verting heat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through and organic rankine cycle (ORC) system
CN103033065B (zh) 一种余热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478376A (zh) 一种火电机组协调控制调峰调频系统和方法
CN102313446A (zh) 一种智能热风微波纸面石膏板干燥系统
CN109622148B (zh) 固体燃料粉碎装置及固体燃料粉碎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2997670B (zh) 一种烧结点火炉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2953775A (zh) 基于燃气-蒸汽联合热电联供机组的自动发电控制系统
CN201787823U (zh) 烧结余热发电热力平衡装置
CN103105065B (zh) 烧结终点控制方法及系统
JP2018103067A (ja) 粉砕プラントにおける処理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AU201421056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gas turbines
CN104807003A (zh) 基于燃料自平衡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控制的系统及方法
US2010017024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utilizing heat transported by a discontinuous flow of exhaust gases
CN103032360B (zh) 一种脱硫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2410744B (zh) 一种铝型材生产线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CN109058968A (zh) 一种深度调峰锅炉控制方法、装置和火力发电系统
CN107583416B (zh) 一种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的建床层方法及装置
CN205313585U (zh) 一种高炉热风炉精确燃烧控制系统
CN203718923U (zh) 节能联动控制系统
CN103073203B (zh) 一种用于套筒窑的能耗监控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4567443B (zh) 煅烧回转窑尾气热量回收循环利用方法
JP2009085182A (ja) コンバインドサイクル発電プラント
JP2018044719A (ja) 循環系粉砕プラントにおける粉砕機の入口温度の予測方法、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原料供給量の演算方法、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08103131A1 (fr) Procédé de réglage du mode de fonctionnement d&#39;une installation d&#39;extinction à sec du coke et dispositif de mise en oeuvre de ce procéd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01

Address after: 410006 No. 7 Festival Road, Changsha, Hunan, Yuelu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Hunan Changtian Automatic Control Enginee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410007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labor Road No. 1

Patentee before: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