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27078A - 含有银镍混合粉末的抗菌制品制备 - Google Patents

含有银镍混合粉末的抗菌制品制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27078A
CN103027078A CN2011103031826A CN201110303182A CN103027078A CN 103027078 A CN103027078 A CN 103027078A CN 2011103031826 A CN2011103031826 A CN 2011103031826A CN 201110303182 A CN201110303182 A CN 201110303182A CN 103027078 A CN103027078 A CN 1030270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der
silver
nickel mixed
colored nickel
antibac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0318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陈慧贤
梁杏冰
冯苑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AN CHEN HUIXIAN
Original Assignee
QIAN CHEN HUIXI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AN CHEN HUIXIAN filed Critical QIAN CHEN HUIXIAN
Priority to CN20111030318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27078A/zh
Publication of CN1030270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70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银镍混合粉末在制备抗菌制品中的用途、含有银镍混合粉末的抗菌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Description

含有银镍混合粉末的抗菌制品制备
领域
本申请涉及材料领域。
背景
随着人们对环境、健康和卫生的要求的不断提高,亟需开发出具有金属抗菌特性的各种制品。
概述
一方面,本申请涉及银镍混合粉末在制备抗菌制品中的用途。
另一方面,本申请涉及表面涂覆银镍混合粉末的抗菌制品。
再一方面,本申请涉及制备表面涂覆银镍混合粉末的抗菌制品的方法,其包括:
1)将银镍混合粉末制成涂料、静电喷涂粉末或热浸塑粉末;以及
2)将所述涂料、静电喷涂粉末或热浸塑粉末涂覆在所述制品的表面。
又一方面,本申请涉及含有银镍混合粉末的塑料抗菌制品。
另一方面,本申请涉及制备含有银镍混合粉末的塑料抗菌制品的方法,其包括:
1)将银镍混合粉末与树脂熔合以制备粉末;
2)将所述粉末再熔合以制备塑料母粒;以及
3)将所述塑料母粒注塑以制备所述塑料抗菌制品。
再一方面,本申请涉及具有抗菌表面的抗菌陶瓷制品。
又一方面,本申请涉及制备具有含有银镍混合粉末的抗菌表面的抗菌陶瓷制品的方法,其包括:
1)将银镍混合粉末与树脂、陶瓷粉末熔合以制备粉末;
2)将所述粉末与助剂混合以制备陶瓷涂料;以及
3)使用所述陶瓷涂料对所述制品表面进行喷涂并烧结,从而得到所述抗菌陶瓷制品。
另一方面,本申请涉及含有银镍混合粉末的抗菌发泡制品。
再一方面,本申请涉及制备含有银镍混合粉末的抗菌发泡制品的方法,其包括:
1)将银镍混合粉末与塑料熔合以制备发泡粉末;以及
2)对所述发泡粉末进行发泡以制备所述抗菌发泡制品。
其他方面,本申请涉及抗菌方法,其包括对需要产生抗菌作用的制品应用抗菌有效量的银镍混合粉末。
附图简要说明
图1示出了在平皿中放置的接种了菌液并覆盖了薄膜的试验片。
详述
以下的描述包括某些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各种公开的实施方案。然而,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无需一种或多种这些具体细节,或者可以使用其它方法、成分、材料等实践实施方案。
除非上下文另有要求,在以下的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含(其对应的英文单词为comprise)”及其英文单词的变化如“comprises”和“comprising”应解释为开放式的、包括的含义,即应解释为“包括,但不限于”。
整个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实施方案(one embodiment)”,或“实施方案(an embodiment)”,或“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或“某些实施方案”,或“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是指与所述实施方案相关的所描述的具体涉及的特征、结构或者特性被包括在至少一实施方案中。因此,在整个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在一实施方案中”、“在实施方案中”、“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或者“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不必均指相同的实施方案。此外,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性可以在一种或多种实施方案中以任何适当的方式相结合。
应当注意,如在本说明书和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中所用的那样,单数形式(其对应的英文单词为“a”、“an”和“the”)包括复数形式的提及物,除非上下文内容明确地另有所指。因此,例如“将银镍混合粉末与树脂熔合”包括将银镍混合粉末与一种树脂(如聚丙烯(PP))熔合,也包括将银镍混合粉末与多种树脂(如聚丙烯(PP)、聚乙烯(PE)、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熔合。还应当注意,术语“或”通常以包括“和/或”的含义使用,除非上下文内容明确地另有所指。
应当注意,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用的所有表达成分的量、反应条件等等的数值应当理解为均被术语“约”所修饰。因此,除非有相反的表示,本说明书及所附权利要求中给出的数值参数均是近似值,可根据本发明所寻求的所需性质而变化。丝毫没有限制对权利要求范围应用等同原则的意图,每一数值参数应根据有效数字和常用取整方法来理解。
定义
除非具有明确相反的表示,在说明书和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下列术语具有以下的意思: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抗菌”或“抗菌作用”指抑菌和杀菌作用的总称,术语“抑菌”或“抑菌作用”指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作用,术语“杀菌”或“杀菌作用”指杀死微生物营养体和繁殖体的作用。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抗菌有效量”指能够达到期望抗菌作用的抗菌的含量。通常,根据不同的抗菌要求,需要达到的抗菌效果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抗菌有效量的银镍混合粉末可以是指约1-80%重量比的银镍混合粉末。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抗菌有效量的银镍混合粉末可以是指约1-40%重量比的银镍混合粉末。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抗菌有效量的银镍混合粉末可以是指约0.5-10%重量比的银镍混合粉末。
抗菌机理
抗菌涂层通常会溶出抗菌金属离子,溶出的抗菌金属离子(如银离子、铜离子等)接触到细菌时,破坏细菌的细胞壁或穿过细胞壁进入细菌内破坏其传导组织,阻止细菌的新陈代谢,从而使细菌死亡,达到杀菌的目的。再则,银等抗菌金属离子有一定的催化作用,可使吸附于涂层表面的水和氧气变成羟基和活性氧,这些活性氧具有强的氧化能力,可使细菌的细胞壁受损而死亡。
抗菌性能试验方法与抗菌效果
抗菌效果
抗菌加工制品的抗菌效果通过抗菌性的数值获得,其数值应不小于99%。
抗菌性能试验方法
使用塑料制品等的试验方法,该试验方法适用于纤维制品以外的制品,如塑料制品、金属制品和陶瓷制品。
1.试验用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表1给出了用于试验的代表性细菌菌株、菌株保藏号和菌株保藏机构。
表1.用于试验的细菌菌株
Figure BSA00000587402100041
2.试剂、材料、器具与设备
Figure BSA00000587402100042
Figure BSA00000587402100051
*或者使用硅胶、金属或morton塞
3.灭菌方法
(1)干热灭菌
将需要灭菌的物品置于160-180℃的干热灭菌器中,保持30-60分钟。需要注意的是,在干热灭菌完成后,当棉塞或包装纸被弄潮湿时,相关的器具不能再使用。
(2)高压蒸汽灭菌
在压力蒸汽灭菌器中装入水,将需要灭菌的物品放在压力蒸汽灭菌器的金属格子上的金属网筐中,盖紧压力蒸汽灭菌器,在121℃和103000MPa下,加热15-20分钟。停止加热,让其自然冷却至100℃以下,打开排气阀,排出蒸汽,然后打开盖,取出灭菌的物品。必要时,可以在洁净工作台上将其冷却。压力蒸汽灭菌器应保持清洁,避免培养或试剂加工过程中受污染。如有必要可用中性洗涤剂洗锅,并用足够的水进行冲洗。
(3)火焰灭菌
将试剂放入空气或酒精火焰中灭菌。用铂金环时,将其烧红。用试管时,将其与火焰接触2-3秒。
(4)器具灭菌
用碱性或中性洗涤剂清洗玻璃器皿,如试管或烧杯,然后用水充分冲洗干净,干燥,并在干热灭菌器或高压蒸汽灭菌器中灭菌后使用。
4.细菌培养基
使用下面给出的细菌培养基,可商购的细菌培养基如果成分相同也可以使用。
(1)营养肉汤(NB)
将5.0g牛肉膏、10.0g蛋白胨和5.0g氯化钠加入到1000mL纯净水或去离子水中,放入烧瓶内混合溶解,用0.1mol/L NaOH溶液或盐酸溶液将pH值调整为7.0-7.2(25℃),用高压蒸汽灭菌器在121℃下灭菌30分钟。如制备后不立即使用,应在5-10℃保存,但不能超过一个月。
(2)营养琼脂培养基(NA)
将5.0g牛肉膏、10.0g蛋白胨、5.0g氯化钠和15.0g琼脂加入到1000mL纯净水或去离子水中,放入烧瓶内混合,在沸水浴中加热,使之充分溶解。用0.1mol/L NaOH溶液或盐酸溶液将pH值调整为7.0-7.2(25℃),用高压蒸汽灭菌器在121℃下灭菌30分钟。如制备后不立即使用,应在5-10℃保存,但不能超过一个月。
(3)标准琼脂培养基
将2.5g酵母浸膏、5.0g蛋白胨、1.0g葡萄糖和15.0g琼脂加入到1000mL纯净水或去离子水中,放入烧瓶内混合,在沸水浴中加热,使之充分溶解。用0.1mol/L NaOH溶液或盐酸溶液将pH值调整为7.0-7.2(25℃),用高压蒸汽灭菌器在121℃下灭菌30分钟。如制备后不立即使用,应在5-10℃保存,但不能超过一个月。
(4)斜面培养基
将6-10mL加热熔化后得营养琼脂培养基(NA)倒入试管中,用高压蒸汽灭菌器在121℃下灭菌30分钟。灭菌后,将试管倾斜15°放在洁净工作台上,使其凝固。如制备后不立即使用,应在5-10℃保存,但不能超过一个月。
(5)SCDLP肉汤培养基
将17.0g酪蛋白胨、3.0g大豆蛋白胨、5.0g氯化钠、2.5g磷酸一氢钾、2.5g葡萄糖和10.0g卵磷脂加入到1000mL纯净水或去离子水中,放入烧瓶内进行混合,使之充分溶解后加入7.0g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用0.1mol/L NaOH溶液或盐酸溶液将pH值调整为6.8-7.2(25℃)。使用培养基时,放入试管或三角烧瓶中,用高压蒸汽灭菌器在121℃下灭菌30分钟。如制备后不立即使用,应在5-10℃保存,但不能超过一个月。
(6)磷酸缓冲液
将34.0g磷酸二氢钾放入烧杯中,加入500mL纯净水或去离子水,使之充分溶解,用0.1mol/L NaOH溶液将pH值调整为6.8-7.2(25℃)。然后加入纯净水或去离子水至1000mL。使用溶液时,将其放入试管或三角烧瓶中,用高压蒸汽灭菌器在121℃下灭菌30分钟。不能使用配制后保存一个月或更长时间的磷酸缓冲液。
(7)磷酸缓冲的生理盐水
使用生理盐水(含0.85%氯化钠)稀释上述磷酸缓冲液(800倍稀释)。使用时,将其放入试管或三角烧瓶中,用高压蒸汽灭菌器在121℃下灭菌30分钟。不能使用配制后保存一个月或更长时间的磷酸缓冲液。
5.细菌的保存
细菌转接应无菌进行。用火焰灭菌的铂金接种环刮一环保藏菌,画线接种于斜面培养基上,在37℃±1℃下培养24-48小时后,然后在5-10℃下保藏,一个月内应进行在此转接。但是转接代数限制在10代,且转接培养菌保存不超过一个月。
6.试验步骤
(1)试验细菌的预培养
用铂金接种环将上述保存的菌株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上,在35℃±1℃下培养16-24小时。再次转接,培养16-20小时。
(2)试验片的制备
从制品平整部分切取50mm±2mm(厚度10mm以下)的正方形,作为标准尺寸的试验片。准备6个未加工的试验片和3个抗菌的试验片。在6个未加工的试验片中,使用3个试验片在接种后立即测定活菌数,剩下的3个试验片在接种24小时后测定活菌数。
(3)试验片的清洗
用脱脂棉沾上酒精轻轻地擦拭上述的试验片2-3次,之后充分干燥。如果这样的处理影响试验结果,可以使用其他适合的方法清洁试验片,或者使用未清洁的试验片。
(4)试验用菌液的制备
用纯净水将上述的肉汤培养基(NB)稀释500倍,用0.1mol/L NaOH溶液或盐酸溶液将pH值调整为6.8-7.2(25℃)。用高压蒸汽灭菌制成1/500NB接种液。取1接种环的上述预培养菌,溶于1/500NB接种液,稀释至菌数为2.5×103-10×103个/mL。如果制备的菌液不能立即使用,应在0℃保存,4小时之内使用。
(5)接种
将清洗后的试验片分别放入灭菌的平皿中,放置时试验面向上,用移液管准确取0.4mL试验用菌液并滴到平皿中的每一试验片上,用薄膜覆盖,小心地压薄膜,以便试验用菌液散开。注意不要使接种液从薄膜的外缘溢出。最后,放上平皿盖(参见图3)。
应当注意,试验面应为抗菌加工制品的表面。薄膜的标准尺寸应为40mm±2mm的正方形。
(6)培养
装有接种了试验用菌液的试验片的平皿(3个未加工试验片和3个抗菌加工试验片)在35℃±1℃,相对湿度不低于90%的环境下培养24±1小时。
(7)洗脱
a)试验用菌液接种后的试验片
3个未加工试验片在接种后立即用镊子将覆盖薄膜和试验片放入stomacher袋中,用移液管加入10mLSCDLP肉汤培养液,用手充分地揉搓袋中的试验片和覆盖薄膜,从而进行洗脱,然后计算洗出液中的活菌数。
b)培养后的试验片
上述培养后的试验片用与未加工试验片相同的方式进行洗脱,然后立即计算洗出液中的活菌数。
(8)平板活菌计数法测定
用吸管精确吸取1mL上述洗出液,放入装有9.0mL生理盐水磷酸缓冲液的试管中,进行充分混合。然后用新的吸管从试管中吸取1mL放入另一含有9.0mL生理盐水磷酸缓冲液的试管中,进行充分混合。重复这些过程,作系列10倍递增稀释。将1mL洗出液和每次的稀释液分别加入2个灭菌平皿中。每个平皿中放入15-20mL加热至46-48℃的标准琼脂培养基,进行充分混合。在平皿上盖上盖子,在室温下放置。待培养基固化后,翻转平皿,在35℃±1℃下培养40-48小时。培养后,计算菌落数在30-300个之间的稀释液的平皿。如果用1mL洗出液铺的平皿上的菌落数小于30,那么计算这个平皿的菌落数。如果在平皿上没有任何菌落,那么按“<1”记录。
7.活菌数的计算
按照下列公式通过菌落数计算活菌数
N=C×D×V
其中,N:活菌数(每一试验片)
C:菌落数(选用2个平皿的菌落数的平均值)
D:稀释速率(稀释液配置到平皿的速率)
V:洗脱所用的SCDLP肉汤培养基的液量(mL)
记录活菌数取第三位有效数字四舍五入后的2位有效数字。在“<1”的菌落数中的活菌数应记录为“<10”(在10mL的情况下)。在计算出的活菌数的平均值后,计算每3个试验片的活菌数的算术平均值,并取第三位有效数字四舍五入后的2位有效数字。当活菌数的平均值“<10”时,活菌数的平均值可记录为10。
8.试验结果
(1)试验成立的判定条件
当满足下列3项条件时,该试验被判定为有效。除非满足全部条件,否则试验将被判定为无效,需要再次进行试验。
a)未加工试验片接种后直接计算得到的活菌数的对数值,应当满足
(L最大值-L最小值)/L平均值≤0.2
其中,L最大值:活菌数最大的对数值
L最小值:活菌数最小的对数值
L平均值:活菌数平均值的对数值
b)未加工试验片在接种后直接计算得到的活菌数的平均值应在1.0×105-4.0×105cfu/片的范围内。
c)未加工试验片在培养24小时后的活菌数,全部3个试验片均不应少于1.0×103cfu/片以上,但当未加工试验片上使用覆盖薄膜时,放置24小时后的活菌数,全部3个试验片均不应少于1.0×104cfu/片以上。
(2)当试验成立时,使用下式计算抗细菌率,数值取第三位有效数字四舍五入后的2位有效数字
R(%)=(B-S)/B×100
其中,R:抗细菌率(%)
B:未加工试验片平均回收活菌数(cfu/片)
S:抗菌制品试验片平均回收活菌数(cfu/片)
具体实施方案
一方面,本申请涉及银镍混合粉末在制备抗菌制品中的用途。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银镍混合粉末涂覆在抗菌制品的表面。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银镍混合粉末制成涂料、静电喷涂粉末或热浸塑粉末后涂覆在所述抗菌制品的表面。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银镍混合粉末与树脂混合形成涂料。
能够用于本申请的与银镍混合粉末形成涂料的树脂的示例性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丙稀酸涂料。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银镍混合粉末与树脂和助剂混合形成涂料。
能够用于本申请的与银镍混合粉末和树脂形成涂料的助剂的示例性实例包括但不限于醇类和酮类,例如乙醇、丙醇、丙酮、丁酮等。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银镍混合粉末与树脂混合制成塑料母粒,然后将塑料母粒粉碎制成静电喷涂粉末或热浸塑粉末。
能够用于本申请的与银镍混合粉末形成静电喷涂粉末或热浸塑粉末的树脂的示例性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环氧树脂。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银镍混合粉末与树脂和助剂混合制成塑料母粒,然后将塑料母粒粉碎制成静电喷涂粉末或热浸塑粉末。
能够用于本申请的与银镍混合粉末和树脂形成静电喷涂粉末或热浸塑粉末的助剂的示例性实例包括但不限于聚脂酯涂料。
能够用于本申请的表面涂覆银镍混合粉末的制品的示例性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电子制品,皮革制品,包括电冰箱网架、金属碗架、浴室毛巾架等在内的架子,包括地铁金属扶手在内的扶手以及锁。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银镍混合粉末通过注塑混入抗菌制品中。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银镍混合粉末与树脂熔合为塑料母粒后注塑形成所述抗菌制品。
能够用于本申请的与银镍混合粉末熔合为塑料母粒的树脂的示例性实例包括但不限于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碳酸酯(PC)、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BS)、聚四氟乙烯(PTFE)、橡胶、硅胶、酚醛塑料以及三聚氰胺树脂。
能够用于本申请的通过注塑混有银镍混合粉末的制品的示例性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塑料制品,例如包括杯、碟、碗、盘等在内的塑料餐具或塑料手柄。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银镍混合粉末通过烧结形成抗菌制品的表面。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银镍混合粉末通过烧结形成抗菌制品的陶瓷表面。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银镍混合粉末与树脂和陶瓷粉末熔合形成粉末,然后加入助剂形成陶瓷涂料,将所述陶瓷涂料喷涂在制品表面后通过烧结形成抗菌制品的陶瓷表面。
能够用于本申请的与银镍混合粉末和陶瓷粉末熔合的树脂的示例性实例包括但不限于水性纳米陶瓷树脂。
能够用于本申请的与银镍混合粉末和树脂熔合的陶瓷粉末的示例性实例包括但不限于陶瓷粉。
能够用于本申请的形成陶瓷涂料的助剂的示例性实例包括但不限于SILANOL硅酮助剂及BYK-SICLEAN表面活性剂。
能够用于本申请的混有银镍混合粉末的抗菌制品的示例性实例包括但不限于陶瓷制品,例如瓷砖、瓷杯、陶瓷餐具和陶瓷洁具。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银镍混合粉末通过发泡形成抗菌制品。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银镍混合粉末与树脂混合制成塑料母粒,然后熔合制成粉末,再将所述粉末发泡形成抗菌制品。
能够用于本申请的通过发泡形成的抗菌制品的示例性实例包括但不限于鞋、鞋底、鞋垫、海绵以及软垫。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银镍混合粉末通过粘合形成抗菌制品。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抗菌制品中的银镍混合粉末的含量占制品整体的1%至50%重量比。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抗菌制品中的银镍混合粉末的含量占制品整体的1%至15%重量比。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抗菌制品中的银镍混合粉末的含量占制品整体的1%至10%重量比。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抗菌制品中的银的含量占银镍混合粉末中0.5%至10%重量比。
另一方面,本申请涉及表面涂覆银镍混合粉末的抗菌制品。
再一方面,本申请涉及制备表面涂覆银镍混合粉末的抗菌制品的方法,其包括:
1)将银镍混合粉末制成涂料、静电喷涂粉末或热浸塑粉末;以及
2)将所述涂料、静电喷涂粉末或热浸塑粉末涂覆在所述制品的表面。
又一方面,本申请涉及含有银镍混合粉末的塑料抗菌制品。
另一方面,本申请涉及制备含有银镍混合粉末的塑料抗菌制品的方法,其包括:
1)将银镍混合粉末与树脂熔合以制备粉末;
2)将所述粉末再熔合以制备塑料母粒;以及
3)将所述塑料母粒注塑成所述塑料抗菌制品。
再一方面,本申请涉及具有抗菌表面的抗菌陶瓷制品。
又一方面,本申请涉及制备具有含有银镍混合粉末的抗菌表面的抗菌陶瓷制品的方法,其包括:
1)将银镍混合粉末与树脂、陶瓷粉末熔合以制备粉末;
2)将所述粉末与助剂混合以制备陶瓷涂料;以及
3)使用所述陶瓷涂料对所述制品表面进行喷涂并烧结,从而得到所述陶瓷制品。
另一方面,本申请涉及含有银镍混合粉末的抗菌发泡制品。
再一方面,本申请涉及制备含有银镍混合粉末的抗菌发泡制品的方法,其包括:
1)将银镍混合粉末与塑料熔合以制备发泡粉末;以及
2)对所述发泡粉末进行发泡以制备所述抗菌发泡制品。
其他方面,本申请涉及抗菌方法,其包括对需要产生抗菌作用的制品应用抗菌有效量的银镍混合粉末。
下文中,本发明将参照附图通过如下实施例进行详细解释以便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及优点。但是,应当理解,以下的实施例是非限制性的而且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案。
实施例
实施例1
将含有10g银的990g银镍混合粉末与环氧树脂树脂、透明颜色丁酮助剂混合形成涂料。将所述涂料喷涂于钢片上,得到具有抗菌特性的制品。
实施例2
将含有20g银的980g银镍混合粉末与聚脂酯树脂、透明颜色塑料分散剂混合形成塑胶母粒。将所述塑胶母粒粉碎制成静电喷涂粉末,将所述静电喷涂粉末静电涂料喷涂于钢片上,得到具有抗菌特性的制品。
实施例3
将含有30g银的970g银镍混合粉末与聚丙烯(PP)树脂于150℃下熔合形成粉末。将所述粉末再熔合为塑料母粒。将所述塑料母粒进行注塑形成具有抗菌特性的制品。
实施例4
将含有40g银的960g银镍混合粉末与水性纳米陶瓷树脂、陶瓷粉末混合。将所述粉末混合于SILANOL硅酮助剂及BYK-SICLEAN表面活性剂形成陶瓷涂料。将所述陶瓷涂料喷涂在制品表面,然后于280℃下烧结形成具有抗菌特性的陶瓷制品表面。
实施例5
将含有50g银的950g银镍混合粉末与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树脂混合形成塑料母粒。将所述塑料母粒于90℃下熔合形成粉末。将所述粉末发泡成具有抗菌特性的发泡制品。
实施例6
使用本申请所述的抗菌性能试验方法,检测实施例1得到的抗菌制品的抗菌效果,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BSA00000587402100151
实施例7
使用本申请所述的抗菌性能试验方法,检测实施例2得到的抗菌
制品的抗菌效果,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Figure BSA00000587402100152
实施例8
使用本申请所述的抗菌性能试验方法,检测实施例3得到的抗菌制品的抗菌效果,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Figure BSA00000587402100161
实施例9
使用本申请所述的抗菌性能试验方法,检测实施例4得到的抗菌制品的抗菌效果,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Figure BSA00000587402100162
实施例10
使用本申请所述的抗菌性能试验方法,检测实施例5得到的抗菌制品的抗菌效果,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Figure BSA00000587402100171
从前述中可以理解,尽管为了示例性说明的目的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但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条件下,本领域所述技术人员可以作出各种变形或改进。这些变形或修改都应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

Claims (22)

1.银镍混合粉末在制备抗菌制品中的用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银镍混合粉末涂覆在所述抗菌制品的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银镍混合粉末制成涂料、静电喷涂粉末或热浸塑粉末后涂覆在所述抗菌制品的表面。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抗菌制品为电子制品,皮革制品,包括电冰箱网架、金属碗架、浴室毛巾架等在内的架子,包括地铁金属扶手在内的扶手以及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银镍混合粉末通过注塑混入所述抗菌制品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银镍混合粉末与树脂熔合为塑料母粒后注塑形成所述抗菌制品。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抗菌制品为塑料制品,优选塑料餐具或塑料手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银镍混合粉末通过烧结形成所述抗菌制品的表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表面为陶瓷表面。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抗菌制品为陶瓷制品,优选瓷砖、瓷杯、陶瓷餐具或陶瓷洁具。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银镍混合粉末通过发泡形成所述抗菌制品。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途,其中抗菌制品为发泡制品,优选鞋、鞋底、鞋垫、海绵或软垫。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银镍混合粉末的含量占所述制品整体的1%至50%重量比,优选1%至15%重量比,更优选1%至10%重量比。
14.表面涂覆银镍混合粉末的抗菌制品。
15.制备表面涂覆银镍混合粉末的抗菌制品的方法,其包括:
1)将银镍混合粉末制成涂料、静电喷涂粉末或热浸塑粉末;以及
2)将所述涂料、静电喷涂粉末或热浸塑粉末涂覆在所述制品的表面。
16.含有银镍混合粉末的塑料抗菌制品。
17.制备含有银镍混合粉末的塑料抗菌制品的方法,其包括:
1)将银镍混合粉末与树脂熔合以制备粉末;
2)将所述粉末再熔合以制备塑料母粒;以及
3)将所述塑料母粒注塑成所述塑料抗菌制品。
18.具有抗菌表面的抗菌陶瓷制品。
19.制备具有含有银镍混合粉末的抗菌表面的抗菌陶瓷制品的方法,其包括:
1)将银镍混合粉末与树脂、陶瓷粉末熔合以制备粉末;
2)将所述粉末与助剂混合以制备陶瓷涂料;以及
3)使用所述陶瓷涂料对所述制品表面进行喷涂并烧结,从而得到所述陶瓷制品。
20.含有银镍混合粉末的抗菌发泡制品。
21.制备含有银镍混合粉末的抗菌发泡制品的方法,其包括:
1)将银镍混合粉末与塑料熔合以制备发泡粉末;以及
2)对所述发泡粉末进行发泡以制备所述抗菌发泡制品。
22.抗菌方法,其包括对需要产生抗菌作用的制品应用抗菌有效量的银镍混合粉末。
CN2011103031826A 2011-09-29 2011-09-29 含有银镍混合粉末的抗菌制品制备 Pending CN1030270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031826A CN103027078A (zh) 2011-09-29 2011-09-29 含有银镍混合粉末的抗菌制品制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031826A CN103027078A (zh) 2011-09-29 2011-09-29 含有银镍混合粉末的抗菌制品制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27078A true CN103027078A (zh) 2013-04-10

Family

ID=48014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031826A Pending CN103027078A (zh) 2011-09-29 2011-09-29 含有银镍混合粉末的抗菌制品制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2707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48870B2 (en) 2014-12-26 2017-05-16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Antimicrobial composite material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1358A (zh) * 2000-09-07 2002-03-27 刘建忠 银锌组合抗菌剂
CN1421133A (zh) * 2001-11-28 2003-06-04 广州擎天新材料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高分子用超微细抗菌粉体及制备方法
CN1539577A (zh) * 2003-11-03 2004-10-27 上海维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纳米核壳式铜-锡双金属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151967A (zh) * 2006-09-28 2008-04-02 广东海洋大学 以贝壳粉为载体的纳米抗菌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1358A (zh) * 2000-09-07 2002-03-27 刘建忠 银锌组合抗菌剂
CN1421133A (zh) * 2001-11-28 2003-06-04 广州擎天新材料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高分子用超微细抗菌粉体及制备方法
CN1539577A (zh) * 2003-11-03 2004-10-27 上海维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纳米核壳式铜-锡双金属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151967A (zh) * 2006-09-28 2008-04-02 广东海洋大学 以贝壳粉为载体的纳米抗菌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安峰等: "抗菌金属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热加工工艺》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48870B2 (en) 2014-12-26 2017-05-16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Antimicrobial composite material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50092B2 (ja) ペジクラ属菌sc1337菌株およびそれを利用した三糖エステル誘導体の製造方法
Ravimannan et al. Study on fungi associated with spoilage of bread
CN1604945A (zh) 抗微生物聚烯烃制品和其制备方法
WO2022088286A1 (zh) 一种水溶性可控抗菌物质及合成工艺
KR20000068252A (ko) 항균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항균성 수지성형품
JP4357209B2 (ja) 抗菌・防黴・防藻性組成物
CN109674671A (zh) 阴道护理组合物及其应用以及包含其的女性私密护理液和女性私密护理液的制备方法
CN108624409A (zh) 一种氧化石墨烯抑菌消炎洗涤剂
CN103053626B (zh) 一种天然柠檬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27078A (zh) 含有银镍混合粉末的抗菌制品制备
CN101240225B (zh) 一种杀菌洗衣皂
CN103142454A (zh) 一种沐浴露
CN103027077A (zh) 含有包含陶瓷和银的混合粉末的抗菌制品制备
KR20070051587A (ko) 김치 유산균 발효물 캡슐을 함유하는 항균성 물품 및 그제조방법
Agus et al. Viability and conidial production of entomopathogenic fungi Penicillium sp
CN109402023A (zh) 一种防霉芽孢杆菌菌株及其在粮食储藏中的应用
CN102711846B (zh) 银离子制备
CN108102824A (zh) 一种多功能香皂的制备方法
CN103540179A (zh) 无释出的抗菌涂层以及含有该涂层的制品
CN103405378A (zh) 一种洗手液
CN106857658B (zh) 一种可随身携带、高效快速杀菌的纳米银餐具消毒液
CN101891965A (zh) 一种自动杀菌消毒的银离子树脂及其制造方法和用途
CN105767039B (zh) 一种用于电子产品表面杀菌的玫瑰杀菌剂及擦拭布
JP3580071B2 (ja) 抗菌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抗菌性樹脂成形品
CN101085367A (zh) 含有泡菜乳酸菌发酵物的抗菌性物品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41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