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24930B - 数据传输方法、中继节点、汇聚服务器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中继节点、汇聚服务器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024930B CN103024930B CN201110285606.0A CN201110285606A CN103024930B CN 103024930 B CN103024930 B CN 103024930B CN 201110285606 A CN201110285606 A CN 201110285606A CN 103024930 B CN103024930 B CN 10302493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ssage
- tunnel
- server
- node
- via n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7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163 sequencing techniqu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中继节点、汇聚服务器和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1)中继节点通过多个无线接入网元与汇聚服务器之间建立多条隧道连接;2)中继节点对移动终端上传的上行IP分组进行逻辑链路控制封装,形成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3)中继节点将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发送至汇聚服务器。本发明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继节点、汇聚服务器和系统,兼容性和可扩展性好,RN支持多个LTE无线接入网元,同时仅对链路应用层进行修改,仅增加了汇聚服务器,对空口协议不必修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中无线通信技术,具体地,涉及数据传输方法、中继节点、汇聚服务器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等高速移动环境下,为处于车辆内的用户提供高质量高速率的LTE(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通信服务和其它的2G和3G通信服务,必须解决车体穿透损耗的影响问题。为了克服车体穿透损耗,现有的技术方案是在高速火车或高速汽车的顶部引入BackhaulUE(回传链路用户设备)作为MobileRelay的RN(RelayNode,中继节点)设备,具体采用LTETYPEIRelay技术方案,为车体内部的多种类型基站提供IP化的回传服务。
TYPEIRelay的MobileRelay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TYPEIRelay的MobileRelay技术方案将多种基站的回传数据IP化后,多种基站的IP分组流利用BackhaulUE和LTEGW(LTE网关)之间的数据平面传输隧道传输,到达LTE的GW后,再由LTEGW根据目的IP地址分发到对应的核心网网关,不同类型基站的网关可能不同,也可能共享使用(例如GPRS网关和TD数据域网关)。
TYPEIRelay的MobileRelay技术方案对应的协议栈架构如图2所示。
TYPEIRelay的MobileRelay技术方案可以同时支持多种IP化回传链路基站回传服务,并且可以很好的克服车体穿透损耗。
TYPEIRelay的MobileRelay技术方案的优点是可以透明的支持多种IP化基站的回传,并且可以克服车体穿透问题。但是TYPEIRelay的MobileRelay技术方案在切换性能、回传链路容量、回传链路可靠性等方面有待改善,具体表现为:
(1)只支持一个BackhaulUE和一个eNB(evolvedNodeB,演进型基站)之间的链路作为回传链路,回传链路容量受限,即使通过CA(Carrieraggregation载波聚合)来扩充回传链路的容量,需要解决的问题较多,设备成本较高;
(2)在高速移动的条件下,BackhaulUE切换失败的概率大大增加,而一旦BackhaulUE切换失败进入RRC(RadioResource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协议)重建或者NAS(非接入层信令)恢复过程,会造成IP丢包,影响基站的信号传输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高速运动环境下回传链路容量受限、切换失败率高的缺陷,提出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中继节点、汇聚服务器和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1)中继节点通过多个无线接入网元与汇聚服务器之间建立多条隧道连接;
2)中继节点对移动终端上传的上行IP分组进行逻辑链路控制封装,形成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3)中继节点将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发送至汇聚服务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1)具体包括:
11)中继节点获取汇聚服务器的IP地址,并向汇聚服务器发送自身的IP地址列表,该IP地址列表包括与中继节点相连的每个无线接入网元的IP地址;
12)中继节点根据无线接入网元的IP地址以及汇聚服务器的IP地址,通过多个无线接入网元与汇聚服务器建立多条隧道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3)具体包括:
31)中继节点对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编号;
32)中继节点将携带有编号的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发送至汇聚服务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方法还包括:
中继节点向汇聚服务器发送隧道连接探测报文,通过隧道连接探测报文测量每个隧道连接的隧道连接特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3)具体包括:
中继节点选择当前隧道连接特性达标的隧道连接发送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方法还包括:
中继节点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获得汇聚服务器发送的携带有编号的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中继节点根据编号对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排序,并对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解封装,得到下行回传链路IP分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方法还包括
中继节点向汇聚服务器发送用于反馈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接收状态的接收状态报告报文。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1)汇聚服务器与中继节点之间通过多个无线接入网元建立多条隧道连接;
2)汇聚服务器对核心网网关下发的下行IP分组进行逻辑链路控制封装,形成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3)汇聚服务器将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发送至中继节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1)具体包括:
11)汇聚服务器获取中继节点提供的IP地址列表,该IP地址列表包括与中继节点相连的每个无线接入网元的IP地址;
12)汇聚服务器根据自身的IP地址以及无线接入网元的IP地址,与中继节点之间通过多个无线接入网元建立多条隧道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3)具体包括:
31)汇聚服务器对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编号;
32)汇聚服务器将携带有编号的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发送至中继节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方法还包括:
汇聚服务器向中继节点发送隧道连接探测报文,通过隧道连接探测报文测量每个隧道连接的隧道连接特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3)具体包括:
汇聚服务器选择当前隧道连接特性达标的隧道连接发送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方法还包括:
汇聚服务器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获得中继节点发送的携带有编号的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汇聚服务器根据编号对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排序,并对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解封装,得到上行回传链路IP分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方法还包括
汇聚服务器向中继节点发送用于反馈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接收状态的接收状态报告报文。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中继节点,包括:
节点隧道建立模块,用于通过多个无线接入网元与汇聚服务器之间建立多条隧道连接;
节点报文封装模块,用于对移动终端上传的上行IP分组进行逻辑链路控制封装,形成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节点报文发送模块,用于将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发送至汇聚服务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节点隧道建立模块包括:
节点IP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汇聚服务器的IP地址;
节点IP发送子模块,用于向汇聚服务器发送自身的IP地址列表,该IP地址列表包括与中继节点相连的每个无线接入网元的IP地址;
节点隧道连接建立子模块,用于根据无线接入网元的IP地址以及汇聚服务器的IP地址,通过多个无线接入网元与汇聚服务器建立多条隧道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节点报文发送模块包括:
节点报文编号子模块,用于对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编号;
节点报文发送子模块,用于将携带有编号的所述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发送至汇聚服务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中继节点还包括:
节点探测发送模块,用于向汇聚服务器发送隧道连接探测报文,通过隧道连接探测报文测量每个隧道连接的隧道连接特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节点报文发送模块选择当前隧道连接特性达标的隧道连接发送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中继节点还包括:
节点报文获得模块,用于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获得汇聚服务器发送的携带有编号的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节点分组获得模块,用于根据编号对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排序,并对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解封装,得到下行回传链路IP分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中继节点还包括:节点状态发送模块,用于向汇聚服务器发送用于反馈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接收状态的接收状态报告报文。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汇聚服务器,包括:
服务器隧道建立模块,用于与中继节点之间通过多个无线接入网元建立多条隧道连接;
服务器报文封装模块,用于对核心网网关下发的下行IP分组进行逻辑链路控制封装,形成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服务器报文发送模块,用于将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发送至中继节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服务器隧道建立模块包括:
服务器IP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中继节点提供的IP地址列表,该IP地址列表包括与中继节点相连的每个无线接入网元的IP地址;
服务器隧道连接建立子模块,用于根据自身的IP地址以及无线接入网元的IP地址,与中继节点之间通过多个无线接入网元建立多条隧道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服务器报文发送模块包括:
服务器报文编号子模块,用于对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编号;
服务器报文发送子模块,用于将携带有编号的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发送至中继节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汇聚服务器还包括:
服务器探测发送模块,用于向中继节点发送隧道连接探测报文,通过隧道连接探测报文测量每个隧道连接的隧道连接特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服务器报文发送模块选择当前隧道连接特性达标的隧道连接发送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汇聚服务器还包括:
服务器报文获得模块,用于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获得中继节点发送的携带有编号的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服务器分组获得模块,用于根据编号对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排序,并对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解封装,得到上行回传链路IP分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汇聚服务器还包括:
服务器状态发送模块,用于向中继节点发送用于反馈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接收状态的接收状态报告报文。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系统,包括:
中继节点,用于通过多个无线接入网元与汇聚服务器之间建立多条隧道连接,对移动终端上传的上行IP分组进行逻辑链路控制封装,形成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并将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发送至汇聚服务器;
汇聚服务器,用于与中继节点之间通过多个无线接入网元建立多条隧道连接,对核心网网关下发的下行IP分组进行逻辑链路控制封装,形成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并将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发送至中继节点;
无线接入网元,用于为中继节点建立与汇聚服务器的隧道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中继节点包括:
节点隧道建立模块,用于通过多个无线接入网元与汇聚服务器之间建立多条隧道连接;
节点报文封装模块,用于对移动终端上传的上行IP分组进行逻辑链路控制封装,形成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节点报文发送模块,用于将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发送至汇聚服务器;
所述汇聚服务器包括:
服务器隧道建立模块,用于与中继节点之间通过多个无线接入网元建立多条隧道连接;
服务器报文封装模块,用于对核心网网关下发的下行IP分组进行逻辑链路控制封装,形成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服务器报文发送模块,用于将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发送至中继节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节点隧道建立模块包括:
节点IP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汇聚服务器的IP地址;
节点IP发送子模块,用于向汇聚服务器发送自身的IP地址列表,该IP地址列表包括与中继节点相连的每个无线接入网元的IP地址;
节点隧道连接建立子模块,用于根据无线接入网元的IP地址以及汇聚服务器的IP地址,通过多个无线接入网元与汇聚服务器建立多条隧道连接;
服务器隧道建立模块包括:
服务器IP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中继节点提供的IP地址列表,该IP地址列表包括与中继节点相连的每个无线接入网元的IP地址;
服务器隧道连接建立子模块,用于根据自身的IP地址以及无线接入网元的IP地址,与中继节点之间通过多个无线接入网元建立多条隧道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节点报文发送模块包括:
节点报文编号子模块,用于对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编号;
节点报文发送子模块,用于将携带有编号的所述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发送至汇聚服务器;
服务器报文发送模块包括:
服务器报文编号子模块,用于对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编号;
服务器报文发送子模块,用于将携带有编号的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发送至中继节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中继节点还包括:
节点探测发送模块,用于向汇聚服务器发送隧道连接探测报文,通过隧道连接探测报文测量每个隧道连接的隧道连接特性;
汇聚服务器还包括:
服务器探测发送模块,用于向中继节点发送隧道连接探测报文,通过隧道连接探测报文测量每个隧道连接的隧道连接特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节点报文发送模块选择当前隧道连接特性达标的隧道连接发送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服务器报文发送模块选择当前隧道连接特性达标的隧道连接发送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中继节点还包括:
节点报文获得模块,用于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获得汇聚服务器发送的携带有编号的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节点分组获得模块,用于根据编号对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排序,并对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解封装,得到下行回传链路IP分组;
汇聚服务器还包括:
服务器报文获得模块,用于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获得中继节点发送的携带有编号的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服务器分组获得模块,用于根据编号对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排序,并对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解封装,得到上行回传链路IP分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中继节点还包括:
节点状态发送模块,用于向汇聚服务器发送用于反馈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接收状态的接收状态报告报文;
汇聚服务器还包括:
服务器状态发送模块,用于向中继节点发送用于反馈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接收状态的接收状态报告报文。
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继节点、汇聚服务器和系统,兼容性和可扩展性好,RN支持多个LTE无线接入网元,同时仅对链路应用层进行修改,仅增加了汇聚服务器,对空口协议不必修改;可以实现多个BackhaulUE的应用层汇聚,支持多个无线链路同时传输,保证回传链路IP分组的传输效率。
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继节点、汇聚服务器和系统,可以解决切换丢包问题,即使出现RRC连接重建和NAS恢复也不会造成大量丢包;可以实现多个链路同时中继IP分组,重传和新传可以承载在不同的隧道连接上,保证了隧道连接建立的成功率,通过应用层多通路的重传减少了底层切换的影响。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现有技术中的TYPEIRelay的MobileRelay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现有技术中的TYPEIRelay的MobileRelay用户平面协议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中继节点LTE用户平面协议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中继节点LTE控制平面协议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中继节点WLAN协议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与现有的TYPEIRelay的MobileRelay技术方案只支持一个BackhaulUE和一个eNB之间的链路作为回传链路相比,本发明的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将一个BackhaulUE分设为多个LTE无线接入网元,与多个LTE无线接入网元相对应,设置了一个或者多个eNB,从而形成了多条回传链路,扩大了回传链路的容量;同时,在LTEGW(即LTE网关)与各种核心网网关(包括LTE-MME、UMTS-RNC、GSM-BSC等)之间增加一个汇聚服务器;因此,在LTE无线接入网元、eNB和汇聚服务器之间可以建立多条隧道连接,支持了多条无线回传链路同时传输,保证了回传链路IP分组的传输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多个LTE无线接入网元可以全部或部分接入同一个eNB,也可以分别接入不同的eNB;每个LTE无线接入网元与相连的eNB之间实现了现有的TYPEIRelay的Un接口的作用。
方法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包括:
步骤S102:RN和汇聚服务器通过双向认证机制完成相互认证,该认证可采用现有的标准认证机制;
步骤S104:RN通过静态配置或者其它方式获取汇聚服务器的IP地址;
步骤S106:RN和汇聚服务器完成双向认证后,RN通过自定义消息向汇聚服务器发送RN自身同时拥有的IP地址列表,该IP地址列表为每个与RN相连的LTE无线接入网元分配一个IP地址,通过该IP地址列表,汇聚服务器可以得知上述LTE无线接入网元的IP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S104和步骤S106的先后顺序并无具体要求,两者的先后顺序可以互换;
步骤S108:每个LTE无线接入网元的IP地址和汇聚服务器的IP地址可以建立一条隧道连接,RN有与之相连的N个LTE无线接入网元时,可以建立N条隧道连接,LTE无线接入网元的IP地址和汇聚服务器的IP地址之间的隧道可以包括:
UDPSocket连接,即UDP连接的负载传输LLC报文;或者
IP隧道,采用层2隧道协议(即L2TP),即特殊IP协议号的IP分组负载部分对应的LLC报文,里面封装了回传链路IP分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S108中,LTE无线接入网元与汇聚服务器之间隧道连接的建立,既可以由RN通过LTE无线接入网元发起,也可以由汇聚服务器发起;
步骤S110:RN对处于高速移动状态(如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下移动终端上传的上行IP分组进行LLC(LogicalLinkControl,逻辑链路控制)封装,形成上行LLC报文,对上行LLC报文进行统一编序号;
步骤S112:汇聚服务器对核心网网关下发的下行IP分组进行LLC封装,形成下行LLC报文,对下行LLC报文进行统一编序号;在步骤S110和S112中,每个上行LLC报文和下行LLC报文中至少包含一个序号字段,以便于对其进行编序号;
步骤S114:RN在RN与汇聚服务器之间的多个隧道连接中,选择一条隧道连接发送上行LLC报文;
步骤S116:汇聚服务器在RN与汇聚服务器之间的多个隧道连接中,选择一条隧道连接发送下行LLC报文,一般地,步骤S114与步骤S116所选的隧道连接为不同的隧道连接;
步骤S118:RN利用逻辑链路控制层实现上行LLC报文的按序提交,从满足按序提交的上行LLC报文中提取需要的上行回传链路IP分组,根据目的地址将该上行回传链路IP分组通过选取的隧道连接依次通过LTE无线接入网元、eNB、LTEGW(如图3中的MME、GW,或者如图5-7中的第四个的S-GW/P-GW)、汇聚服务器,发送至相应的核心网网关(如图3中的LTE-MME、UMTS-RNC、GSM-BSC),由图5-7所示,本步骤中的RN将上行LLC报文按序提交给IP层;
步骤S120:汇聚服务器利用逻辑链路控制层实现下行LLC报文的按序提交,从满足按序提交的下行LLC报文中提取需要的下行回传链路IP分组,根据目的地址将该下行回传链路IP分组通过选取的隧道连接依次通过LTEGW、eNB、LTE无线接入网元、RN,发送至处于高速移动状态中的相应移动终端,如图5-7所示,本步骤中的汇聚服务器将下行LLC报文按序提交给IP层;
在步骤S110、S118中,处于高速移动状态下移动终端上传的上行IP分组都是乱序的,故在形成上行LLC报文后,对上行LLC报文进行编号后,依次按序提交,汇聚服务器在获得RN发送的携带有编号的上行LLC报文后,根据编号对上行LLC报文进行排序,并对上行LLC报文进行解封装,根据需要提取相应的上行回传链路IP分组;
在步骤S112、S120中,核心网网关下发的下行IP分组都是乱序的,故在形成下行LLC报文后,对下行LLC报文进行编号后,依次按序提交,RN在获得汇聚服务器发送的携带有编号的下行LLC报文,根据编号对下行LLC报文进行排序,并对下行LLC报文进行解封装,根据需要提取相应的下行回传链路IP分组,如果需要发给处于高速移动状态下的移动终端,则将下行回传链路IP分组发给移动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S110-S120对上行IP分组、下行IP分组进行LLC封装形成LLC报文的目的在于,达到RN与核心网可以有多个链路同时传输的目的,增加了系统容量和数据可靠性;与现有技术中的RN与核心网只有一条链路发送IP数据相比,本发明可以有多条链路发送IP,这些IP数据要在发送之前加LLC的处理,目的是在核心网和移动终端侧接收端的LLC处,将IP重新按序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提取是指对LLC报文的数据解包,提取出LLC报文内的用户原始IP数据包。
在汇聚服务器中,其维护了RN的IP地址列表,用于区分不同LTE无线接入网元与汇聚服务器之间的隧道连接;
由于IP分组流可能同时通过多个隧道连接传输,并且某个LTE无线接入网元的隧道连接可能会丢失LLC数据,因此在步骤S118和/或步骤S120之后增加支持ARQ(AutomaticRepeat-reQuest,自动重传请求)重传的优选步骤来实现RN和汇聚服务器之间的面向连接的LLC报文的按序传输:
步骤S122:每个上行LLC报文和/或下行LLC报文同时承载在多个上述隧道连接上;
为了反馈步骤S118和步骤S120中逻辑链路控制层的状态,在步骤S118和/或步骤S120之后增加支持LLC连接发送方进行LLC报文ARQ重传的步骤:
步骤S124:生成用于反馈逻辑链路控制层状态的接收状态报告报文,该接收状态报告报文通过上行LLC报文或下行LLC报文捎带自动重传请求反馈信息的方式来实现;具体地,步骤S124包括:
步骤S1242:RN向汇聚服务器发送用于反馈下行LLC报文接收状态的接收状态报告报文;
步骤S1244:汇聚服务器向RN发送用于反馈上行LLC报文接收状态的接收状态报告报文。
为了测量每个隧道连接的连通性和传输时延等隧道连接特性,在步骤S108之后增加:
步骤S126:生成隧道连接探测报文,通过隧道连接探测报文来测量每个隧道连接的连通性和/或传输时延等隧道连接特性,RN或汇聚服务器选择当前连通性和/或传输时延达标的隧道连接发送上行LLC报文或下行LLC报文,该隧道连接探测报文格式和对应测量算法可以参考IEEE1588或其它协议;具体地,步骤S126中生成隧道连接探测报文的步骤包括:
步骤S1262:RN向汇聚服务器发送隧道连接探测报文;
步骤S1264:汇聚服务器向RN发送隧道连接探测报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汇聚服务器为一个包括LLC协议的逻辑功能实体,其物理实体既可能集成在LTE网关侧,也可能集成在核心网网关侧。
在本发明的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的协议栈如图5-7所示,在该协议栈中,UE代表处于高速移动状态(如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下的移动终端,Relay代表RN和LTE无线接入网元,DonoreNB代表eNB。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S202:中继节点获取汇聚服务器的IP地址,并向汇聚服务器发送自身的IP地址列表,该IP地址列表包括与中继节点相连的每个无线接入网元的IP地址;
步骤S204:中继节点根据无线接入网元的IP地址以及汇聚服务器的IP地址,通过多个无线接入网元与汇聚服务器建立多条隧道连接;
步骤S206:中继节点对移动终端上传的上行IP分组进行逻辑链路控制封装,形成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步骤S208:中继节点对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编号;
步骤S210:中继节点将携带有编号的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发送至汇聚服务器;
步骤S212:中继节点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获得汇聚服务器发送的携带有编号的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步骤S214:中继节点根据编号对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排序,并对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解封装,得到下行回传链路IP分组;
优选地,本实施例还包括:
步骤S216:中继节点向汇聚服务器发送隧道连接探测报文,通过隧道连接探测报文测量每个隧道连接的隧道连接特性;
步骤S218:中继节点选择当前隧道连接特性达标的隧道连接发送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优选地,本实施例还包括:
步骤S220:中继节点向汇聚服务器发送用于反馈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接收状态的接收状态报告报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S302:汇聚服务器获取中继节点提供的IP地址列表,该IP地址列表包括与中继节点相连的每个无线接入网元的IP地址;
步骤S304:汇聚服务器根据自身的IP地址以及无线接入网元的IP地址,与中继节点之间通过多个无线接入网元建立多条隧道连接;
步骤S306:汇聚服务器对核心网网关下发的下行IP分组进行逻辑链路控制封装,形成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步骤S308:汇聚服务器对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编号;
步骤S310:汇聚服务器将携带有编号的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发送至中继节点;
步骤S312:汇聚服务器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获得中继节点发送的携带有编号的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步骤S314:汇聚服务器根据编号对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排序,并对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解封装,得到上行回传链路IP分组;
优选地,本实施例还包括:
步骤S316:汇聚服务器向中继节点发送隧道连接探测报文,通过隧道连接探测报文测量每个隧道连接的隧道连接特性;
步骤S318:汇聚服务器选择当前隧道连接特性达标的隧道连接发送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优选地,本实施例还包括:
步骤S320:汇聚服务器向中继节点发送用于反馈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接收状态的接收状态报告报文。
本发明的数据传输方法,兼容性和可扩展性好,RN支持多个LTE无线接入网元,同时仅对链路应用层进行修改,仅增加了汇聚服务器,对空口协议不必修改;可以实现多个BackhaulUE的应用层汇聚,支持多个无线链路同时传输,保证回传链路IP分组的传输效率。
本发明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解决切换丢包问题,即使出现RRC连接重建和NAS恢复也不会造成大量丢包;可以实现多个链路同时中继IP分组,重传和新传可以承载在不同的隧道连接上,保证了隧道连接建立的成功率,通过应用层多通路的重传减少了底层切换的影响。
装置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中继节点,包括:
节点隧道建立模块,用于通过多个无线接入网元与汇聚服务器之间建立多条隧道连接;
节点报文封装模块,用于对移动终端上传的上行IP分组进行逻辑链路控制封装,形成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节点报文发送模块,用于将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发送至汇聚服务器。
其中,上述移动终端处于高速移动状态下。
节点隧道建立模块包括:
节点IP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汇聚服务器的IP地址;
节点IP发送子模块,用于向汇聚服务器发送自身的IP地址列表,该IP地址列表包括与中继节点相连的每个无线接入网元的IP地址;
节点隧道连接建立子模块,用于根据无线接入网元的IP地址以及汇聚服务器的IP地址,通过多个无线接入网元与汇聚服务器建立多条隧道连接。
节点报文发送模块包括:
节点报文编号子模块,用于对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编号;
节点报文发送子模块,用于将携带有编号的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发送至汇聚服务器。
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中继节点还包括:
节点探测发送模块,用于向汇聚服务器发送隧道连接探测报文,通过隧道连接探测报文测量每个隧道连接的隧道连接特性。
其中,节点报文发送模块选择当前隧道连接特性达标的隧道连接发送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中继节点还包括:
节点报文获得模块,用于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获得汇聚服务器发送的携带有编号的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节点分组获得模块,用于根据编号对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排序,并对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解封装,得到下行回传链路IP分组。
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中继节点还包括:
节点状态发送模块,用于向汇聚服务器发送用于反馈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接收状态的接收状态报告报文。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知道,上述节点状态发送模块和节点探测发送模块设置在逻辑链路控制实体(即LLC实体)内,该逻辑链路控制实体为控制LLC协议的执行实体。
本实施例的无线链路应用层的中继节点,兼容性和可扩展性好,RN支持多个LTE无线接入网元,同时仅对链路应用层进行修改,对空口协议不必修改;支持多个无线链路同时传输,保证回传链路IP分组的传输效率。
本实施例的无线链路应用层的中继节点,可以解决切换丢包问题,即使出现RRC连接重建和NAS恢复也不会造成大量丢包;可以实现多个链路同时中继IP分组,重传和新传可以承载在不同的隧道连接上,保证了隧道连接建立的成功率,通过应用层多通路的重传减少了底层切换的影响。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汇聚服务器,包括:
服务器隧道建立模块,用于与中继节点之间通过多个无线接入网元建立多条隧道连接;
服务器报文封装模块,用于对核心网网关下发的下行IP分组进行逻辑链路控制封装,形成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服务器报文发送模块,用于将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发送至中继节点。
服务器隧道建立模块包括:
服务器IP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中继节点提供的IP地址列表,该IP地址列表包括与中继节点相连的每个无线接入网元的IP地址;
服务器隧道连接建立子模块,用于根据自身的IP地址以及无线接入网元的IP地址,与中继节点之间通过多个无线接入网元建立多条隧道连接。
服务器报文发送模块包括:
服务器报文编号子模块,用于对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编号;
服务器报文发送子模块,用于将携带有编号的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发送至中继节点。
本实施例的汇聚服务器还包括:
服务器探测发送模块,用于向中继节点发送隧道连接探测报文,通过隧道连接探测报文测量每个隧道连接的隧道连接特性。
其中,服务器报文发送模块选择当前隧道连接特性达标的隧道连接发送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本实施例的汇聚服务器还包括:
服务器报文获得模块,用于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获得中继节点发送的携带有编号的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服务器分组获得模块,用于根据编号对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排序,并对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解封装,得到上行回传链路IP分组。
本实施例的汇聚服务器还包括:
服务器状态发送模块,用于向中继节点发送用于反馈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接收状态的接收状态报告报文。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知道,上述服务器状态发送模块和服务器探测发送模块设置在逻辑链路控制实体(即LLC实体)内,该逻辑链路控制实体为控制LLC协议的执行实体。
本实施例的无线链路应用层的汇聚服务器,仅对链路应用层进行修改,增加了汇聚服务器,对空口协议不必修改;可以实现多个BackhaulUE的应用层汇聚,支持多个无线链路同时传输,保证回传链路IP分组的传输效率。
本实施例的无线链路应用层的汇聚服务器,可以解决切换丢包问题,即使出现RRC连接重建和NAS恢复也不会造成大量丢包;可以实现多个链路同时中继IP分组,重传和新传可以承载在不同的隧道连接上,保证了隧道连接建立的成功率,通过应用层多通路的重传减少了底层切换的影响。
系统实施例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
本实施例包括:
中继节点,用于通过多个无线接入网元与汇聚服务器之间建立多条隧道连接,对移动终端上传的上行IP分组进行逻辑链路控制封装,形成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并将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发送至汇聚服务器;
汇聚服务器,用于与中继节点之间通过多个无线接入网元建立多条隧道连接,对核心网网关下发的下行IP分组进行逻辑链路控制封装,形成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并将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发送至中继节点;
无线接入网元,用于为中继节点建立与汇聚服务器的隧道连接。
中继节点包括:
节点隧道建立模块,用于通过多个无线接入网元与汇聚服务器之间建立多条隧道连接;
节点报文封装模块,用于对移动终端上传的上行IP分组进行逻辑链路控制封装,形成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节点报文发送模块,用于将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发送至汇聚服务器;
汇聚服务器包括:
服务器隧道建立模块,用于与中继节点之间通过多个无线接入网元建立多条隧道连接;
服务器报文封装模块,用于对核心网网关下发的下行IP分组进行逻辑链路控制封装,形成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服务器报文发送模块,用于将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发送至中继节点。
其中,节点隧道建立模块包括:
节点IP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汇聚服务器的IP地址;
节点IP发送子模块,用于向汇聚服务器发送自身的IP地址列表,该IP地址列表包括与中继节点相连的每个无线接入网元的IP地址;
节点隧道连接建立子模块,用于根据无线接入网元的IP地址以及汇聚服务器的IP地址,通过多个无线接入网元与汇聚服务器建立多条隧道连接;
服务器隧道建立模块包括:
服务器IP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中继节点提供的IP地址列表,该IP地址列表包括与中继节点相连的每个无线接入网元的IP地址;
服务器隧道连接建立子模块,用于根据自身的IP地址以及无线接入网元的IP地址,与中继节点之间通过多个无线接入网元建立多条隧道连接。
其中,节点报文发送模块包括:
节点报文编号子模块,用于对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编号;
节点报文发送子模块,用于将携带有编号的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发送至汇聚服务器;
服务器报文发送模块包括:
服务器报文编号子模块,用于对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编号;
服务器报文发送子模块,用于将携带有编号的所述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发送至中继节点。
本实施例的中继节点还包括:
节点探测发送模块,用于向汇聚服务器发送隧道连接探测报文,通过隧道连接探测报文测量每个隧道连接的隧道连接特性;
汇聚服务器还包括:
服务器探测发送模块,用于向中继节点发送隧道连接探测报文,通过隧道连接探测报文测量每个隧道连接的隧道连接特性。
其中,节点报文发送模块选择当前隧道连接特性达标的隧道连接发送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服务器报文发送模块选择当前隧道连接特性达标的隧道连接发送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本实施例的中继节点还包括:
节点报文获得模块,用于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获得汇聚服务器发送的携带有编号的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节点分组获得模块,用于根据编号对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排序,并对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解封装,得到下行回传链路IP分组;
汇聚服务器还包括:
服务器报文获得模块,用于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获得中继节点发送的携带有编号的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服务器分组获得模块,用于根据编号对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排序,并对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解封装,得到上行回传链路IP分组。
本实施例的中继节点还包括:
节点状态发送模块,用于向汇聚服务器发送用于反馈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接收状态的接收状态报告报文;
汇聚服务器还包括:
服务器状态发送模块,用于向中继节点发送用于反馈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接收状态的接收状态报告报文。
本实施例还包括:演进型基站、接入网网关,所述中继节点依次通过接入无线接入网元、演进型基站、接入网网关来实现与所述汇聚服务器的隧道连接。
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系统,兼容性和可扩展性好,RN支持多个LTE无线接入网元,同时仅对链路应用层进行修改,仅增加了汇聚服务器,对空口协议不必修改;可以实现多个BackhaulUE的应用层汇聚,支持多个无线链路同时传输,保证回传链路IP分组的传输效率。
本发明的数据传输系统,可以解决切换丢包问题,即使出现RRC连接重建和NAS恢复也不会造成大量丢包;可以实现多个链路同时中继IP分组,重传和新传可以承载在不同的隧道连接上,保证了隧道连接建立的成功率,通过应用层多通路的重传减少了底层切换的影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1)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中继节点通过多个无线接入网元与汇聚服务器之间建立多条隧道连接;
2)所述中继节点对移动终端上传的上行IP分组进行逻辑链路控制封装,形成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3)所述中继节点将所述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发送至汇聚服务器;
其中,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
31)所述中继节点对所述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编号;
32)所述中继节点将携带有编号的所述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发送至汇聚服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
11)所述中继节点获取所述汇聚服务器的IP地址,并向所述汇聚服务器发送自身的IP地址列表,该IP地址列表包括与所述中继节点相连的每个无线接入网元的IP地址;
12)所述中继节点根据无线接入网元的IP地址以及所述汇聚服务器的IP地址,通过多个无线接入网元与汇聚服务器建立多条隧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中继节点向所述汇聚服务器发送隧道连接探测报文,通过所述隧道连接探测报文测量每个隧道连接的隧道连接特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
所述中继节点选择当前隧道连接特性达标的隧道连接发送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中继节点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获得所述汇聚服务器发送的携带有编号的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所述中继节点根据编号对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排序,并对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解封装,得到下行回传链路IP分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中继节点向所述汇聚服务器发送用于反馈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接收状态的接收状态报告报文。
7.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汇聚服务器与中继节点之间通过多个无线接入网元建立多条隧道连接;
2)所述汇聚服务器对核心网网关下发的下行IP分组进行逻辑链路控制封装,形成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3)所述汇聚服务器将所述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发送至中继节点;
其中,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
31)所述汇聚服务器对所述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编号;
32)所述汇聚服务器将携带有编号的所述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发送至中继节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
11)所述汇聚服务器获取所述中继节点提供的IP地址列表,该IP地址列表包括与所述中继节点相连的每个无线接入网元的IP地址;
12)所述汇聚服务器根据自身的IP地址以及无线接入网元的IP地址,与中继节点之间通过多个无线接入网元建立多条隧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汇聚服务器向所述中继节点发送隧道连接探测报文,通过所述隧道连接探测报文测量每个隧道连接的隧道连接特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
所述汇聚服务器选择当前隧道连接特性达标的隧道连接发送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汇聚服务器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获得所述中继节点发送的携带有编号的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所述汇聚服务器根据编号对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排序,并对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解封装,得到上行回传链路IP分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汇聚服务器向所述中继节点发送用于反馈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接收状态的接收状态报告报文。
13.一种数据传输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节点隧道建立模块,用于通过多个无线接入网元与汇聚服务器之间建立多条隧道连接;
节点报文封装模块,用于对移动终端上传的上行IP分组进行逻辑链路控制封装,形成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节点报文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发送至汇聚服务器;
其中,所述节点报文发送模块包括:
节点报文编号子模块,用于对所述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编号;
节点报文发送子模块,用于将携带有编号的所述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发送至汇聚服务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隧道建立模块包括:
节点IP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汇聚服务器的IP地址;
节点IP发送子模块,用于向所述汇聚服务器发送自身的IP地址列表,该IP地址列表包括与所述中继节点相连的每个无线接入网元的IP地址;
节点隧道连接建立子模块,用于根据无线接入网元的IP地址以及所述汇聚服务器的IP地址,通过多个无线接入网元与汇聚服务器建立多条隧道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节点探测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汇聚服务器发送隧道连接探测报文,通过所述隧道连接探测报文测量每个隧道连接的隧道连接特性。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报文发送模块选择当前隧道连接特性达标的隧道连接发送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节点报文获得模块,用于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获得所述汇聚服务器发送的携带有编号的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节点分组获得模块,用于根据编号对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排序,并对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解封装,得到下行回传链路IP分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节点状态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汇聚服务器发送用于反馈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接收状态的接收状态报告报文。
19.一种汇聚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服务器隧道建立模块,用于与中继节点之间通过多个无线接入网元建立多条隧道连接;
服务器报文封装模块,用于对核心网网关下发的下行IP分组进行逻辑链路控制封装,形成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服务器报文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发送至中继节点;
其中,所述服务器报文发送模块包括:
服务器报文编号子模块,用于对所述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编号;
服务器报文发送子模块,用于将携带有编号的所述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发送至中继节点。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汇聚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隧道建立模块包括:
服务器IP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中继节点提供的IP地址列表,该IP地址列表包括与所述中继节点相连的每个无线接入网元的IP地址;
服务器隧道连接建立子模块,用于根据自身的IP地址以及无线接入网元的IP地址,与中继节点之间通过多个无线接入网元建立多条隧道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汇聚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服务器探测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中继节点发送隧道连接探测报文,通过所述隧道连接探测报文测量每个隧道连接的隧道连接特性。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汇聚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报文发送模块选择当前隧道连接特性达标的隧道连接发送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汇聚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服务器报文获得模块,用于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获得所述中继节点发送的携带有编号的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服务器分组获得模块,用于根据编号对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排序,并对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解封装,得到上行回传链路IP分组。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汇聚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服务器状态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中继节点发送用于反馈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接收状态的接收状态报告报文。
25.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继节点,用于通过多个无线接入网元与汇聚服务器之间建立多条隧道连接,对移动终端上传的上行IP分组进行逻辑链路控制封装,形成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并将所述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发送至汇聚服务器;
汇聚服务器,用于与中继节点之间通过多个无线接入网元建立多条隧道连接,对核心网网关下发的下行IP分组进行逻辑链路控制封装,形成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并将所述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发送至中继节点;
无线接入网元,用于为所述中继节点建立与所述汇聚服务器的隧道连接;
其中,所述节点报文发送模块包括:
节点报文编号子模块,用于对所述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编号;
节点报文发送子模块,用于将携带有编号的所述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发送至汇聚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报文发送模块包括:
服务器报文编号子模块,用于对所述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编号;
服务器报文发送子模块,用于将携带有编号的所述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发送至中继节点。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节点包括:
节点隧道建立模块,用于通过多个无线接入网元与汇聚服务器之间建立多条隧道连接;
节点报文封装模块,用于对移动终端上传的上行IP分组进行逻辑链路控制封装,形成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节点报文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发送至汇聚服务器;
所述汇聚服务器包括:
服务器隧道建立模块,用于与中继节点之间通过多个无线接入网元建立多条隧道连接;
服务器报文封装模块,用于对核心网网关下发的下行IP分组进行逻辑链路控制封装,形成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服务器报文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发送至中继节点。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隧道建立模块包括:
节点IP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汇聚服务器的IP地址;
节点IP发送子模块,用于向所述汇聚服务器发送自身的IP地址列表,该IP地址列表包括与所述中继节点相连的每个无线接入网元的IP地址;
节点隧道连接建立子模块,用于根据无线接入网元的IP地址以及所述汇聚服务器的IP地址,通过多个无线接入网元与汇聚服务器建立多条隧道连接;
所述服务器隧道建立模块包括:
服务器IP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中继节点提供的IP地址列表,该IP地址列表包括与所述中继节点相连的每个无线接入网元的IP地址;
服务器隧道连接建立子模块,用于根据自身的IP地址以及无线接入网元的IP地址,与中继节点之间通过多个无线接入网元建立多条隧道连接。
28.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节点还包括:
节点探测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汇聚服务器发送隧道连接探测报文,通过所述隧道连接探测报文测量每个隧道连接的隧道连接特性;
所述汇聚服务器还包括:
服务器探测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中继节点发送隧道连接探测报文,通过所述隧道连接探测报文测量每个隧道连接的隧道连接特性。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报文发送模块选择当前隧道连接特性达标的隧道连接发送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所述服务器报文发送模块选择当前隧道连接特性达标的隧道连接发送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30.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节点还包括:
节点报文获得模块,用于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获得所述汇聚服务器发送的携带有编号的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节点分组获得模块,用于根据编号对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排序,并对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解封装,得到下行回传链路IP分组;
所述汇聚服务器还包括:
服务器报文获得模块,用于通过至少一条隧道连接获得所述中继节点发送的携带有编号的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
服务器分组获得模块,用于根据编号对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排序,并对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进行解封装,得到上行回传链路IP分组。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节点还包括:
节点状态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汇聚服务器发送用于反馈下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接收状态的接收状态报告报文;
所述汇聚服务器还包括:
服务器状态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中继节点发送用于反馈上行逻辑链路控制报文接收状态的接收状态报告报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85606.0A CN103024930B (zh) | 2011-09-23 | 2011-09-23 | 数据传输方法、中继节点、汇聚服务器和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85606.0A CN103024930B (zh) | 2011-09-23 | 2011-09-23 | 数据传输方法、中继节点、汇聚服务器和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24930A CN103024930A (zh) | 2013-04-03 |
CN103024930B true CN103024930B (zh) | 2016-01-20 |
Family
ID=47972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28560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24930B (zh) | 2011-09-23 | 2011-09-23 | 数据传输方法、中继节点、汇聚服务器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02493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5003393A1 (zh) * | 2013-07-12 | 2015-01-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报文处理方法及设备 |
CN105530038B (zh) * | 2014-09-30 | 2019-01-08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中继装置、中继服务器及中继方法 |
CN104618275A (zh) * | 2015-01-21 | 2015-05-13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分片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
CN104618213A (zh) * | 2015-01-21 | 2015-05-13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报文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
CN104602256B (zh) * | 2015-01-21 | 2018-06-08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报文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
CN106454754B (zh) * | 2015-08-12 | 2020-01-31 |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及宽带集群系统 |
CN108024295B (zh) * | 2016-11-03 | 2022-04-1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中继转移方法及装置、终端、基站 |
CN107659950B (zh) * | 2017-11-16 | 2021-04-30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无线回传链路传输数据的方法及基站 |
CN111082898B (zh) | 2018-10-19 | 2022-08-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和装置 |
CN109862133A (zh) * | 2019-03-06 | 2019-06-07 |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隧道ip规划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CN111901075B (zh) * | 2020-07-16 | 2021-11-23 | 华中科技大学 | 多网络融合传输方法、传输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3347740B (zh) * | 2021-05-21 | 2023-04-07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共享方法、中继服务器及无线接入点 |
CN114143892B (zh) * | 2021-11-30 | 2024-06-18 | 北京长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支持NR和WiFi业务动态分配的双流汇聚方法 |
CN114786212B (zh) * | 2022-03-29 | 2023-04-25 | 江苏睿沃水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物联网传输控制方法、设备及在物联网组网中的应用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32606A (zh) * | 2008-08-25 | 2011-07-20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中继体系结构框架 |
-
2011
- 2011-09-23 CN CN201110285606.0A patent/CN10302493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32606A (zh) * | 2008-08-25 | 2011-07-20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中继体系结构框架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LTE-Advanced中继新技术研究;刘德民;《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20130815;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24930A (zh) | 2013-04-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24930B (zh) | 数据传输方法、中继节点、汇聚服务器和系统 | |
JP7303833B2 (ja) | 情報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 |
CN109005562B (zh) |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1877860B (zh) | 中继节点、服务网关、中继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 |
US11297669B2 (en)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signaling in relay network,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 |
CN101626565B (zh) | 一种移动中继系统中组用户的切换方法 | |
JP6328756B2 (ja) | データパケットシャント伝送の方法、システ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 |
US20220217612A1 (en) |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for sidelink relay | |
US20200045766A1 (en) | Wireless nod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0063086A (zh) | 利用上行链路切换的数据恢复方法 | |
CN105517073B (zh) | Lte组网架构及核心网跨线切换信令与数据通信方法 | |
CN102215476B (zh) | 中继通信网络的信息传输方法及系统 | |
CN101960881A (zh) | 用于具有中继扩展的通信网络中的切换程序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2158899B (zh) | 中继网络中的数据转发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2325347A (zh) | 一种lte系统中的传输流模板匹配方法及装置 | |
CN102195704B (zh) | 中继方法及相应的基站和中继设备 | |
EP2490399B1 (en) |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based on relay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equipment thereof | |
CN106717045B (zh) | 利用无线lan载波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3582161A (zh) | 一种基于lte系统中继节点的数据传输方法 | |
CN102065471B (zh) | 中继通信网络中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 |
Awad et al. | Novel system architecture for railway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
CN116569534A (zh) | 综合接入回程网络中的无线链路的同时使用的控制 | |
CN104471874B (zh) | 数据转发方法、中继节点设备及网络系统 | |
CN102457364A (zh) | 一种无线中继系统错误的指示方法及接纳基站 | |
CN102742317A (zh) | 通信系统、方法及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