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24283A - 拍摄装置和检测拍摄装置的失真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拍摄装置和检测拍摄装置的失真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24283A
CN103024283A CN2012103692679A CN201210369267A CN103024283A CN 103024283 A CN103024283 A CN 103024283A CN 2012103692679 A CN2012103692679 A CN 2012103692679A CN 201210369267 A CN201210369267 A CN 201210369267A CN 103024283 A CN103024283 A CN 1030242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ortion
image
exposure area
imaging device
tak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6926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木村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21041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3074372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242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42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1Motion detection
    • H04N23/6811Motion detection based on the image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 H04N23/683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a processor, e.g. controlling the readout of an image memo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9Motion occurring during a rolling shutter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50Control of the SSIS exposure
    • H04N25/53Control of the integration time
    • H04N25/531Control of the integration time by controlling rolling shutters in CMOS SS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拍摄装置包括:曝光控制单元,以至少一行为单位控制成像设备的曝光区域;以及失真检测单元,通过比较从彼此相邻的曝光区域读取的多个图像信号来检测已拍摄的图像的失真,其中,曝光控制单元控制曝光区域的位置,以使得连续曝光的曝光区域相对于成像设备的曝光表面的一部分或整体彼此不相邻。

Description

拍摄装置和检测拍摄装置的失真的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1年9月27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第2011-210411号日本专利申请和2012年8月9日向韩国专利局提交的第10-2012-008736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公开通过引用整体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拍摄装置和检测拍摄装置的失真的方法,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拍摄装置和检测拍摄装置的失真的方法,其能够检测并校正已拍摄的图像的失真。
背景技术
最近,与CCD图像传感器相比,具有很少数量的布线(wiring)和低功耗的CMOS图像传感器已经被更广泛地使用。然而,在CMOS图像传感器的电子快门的情况下,在技术上难以实现同时拍摄全部像素的全局快门(globalshutter),从而已经采用了焦平面快门方法,该方法在略微地流过(run off)每一行的快门定时处拍摄对象。在焦平面快门方法的情况下,每一行的拍摄时间不同,因此如果没有移动的对象被作为静止图像拍摄,则由于在已拍摄的图像之间的拍摄时间差而导致已拍摄的图像的失真(所谓的焦平面快门失真)发生。
在第2011-30065号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公开和第2009-182527号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公开中公开了试图校正这种失真的发明。然而,即使已经采用上述发明,也难以区分是对象本身已经失真还是由于电子快门的操作而导致失真发生,诸如焦平面快门失真。特别地,从一张已拍摄的图像来准确地确定这种失真的类型是相当困难的。
因此,在具有失真校正功能的拍摄装置拍摄实际上失真的对象的情况下,由于假失真检测(false distortion detection)及其校正,会创建不同于实际对象的图像。
发明内容
本公开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点并提供至少下面描述的优点。因此,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能够从一张已拍摄的图像来更加准确地检测失真的拍摄装置和检测拍摄装置的失真的方法。
本发明总体构思的附加特征和利用将在以下描述中部分地阐明,并且根据此描述将部分地明显,或者本发明总体构思的附加特征和应用可以通过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实践来学习。
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拍摄装置,该拍摄装置包括:曝光控制装置,以至少一行为单位控制成像设备的曝光区域;以及失真检测单元,通过比较从彼此相邻的曝光区域读取的多个图像信号来检测已拍摄的图像的失真,其中,曝光控制装置控制曝光区域的位置,以使得连续曝光的曝光区域相对于成像设备的曝光表面的一部分或整体彼此不相邻。根据这种配置,因为如果由于手抖动或对象的移动而导致失真发生,则通过连接多个图像信号的相应点所获得的图案变得不均匀,而如果原来已失真的对象被拍摄,则获得平滑的图案,因此准确地检测由于拍摄操作期间手抖动或对象的移动而导致的失真变为可能。而且,根据一张已拍摄的图像来检测失真变为可能。
曝光控制装置可以通过交替地选择接近成像设备的曝光表面的上端的曝光区域和相应曝光表面的下端的曝光区域来控制曝光区域的位置,从而在按照从成像设备的曝光表面的上端或下端开始的顺序比较相邻曝光区域之间的偏差的情况下,时间偏差的正负标志(sign)被顺序地反转。通过上述配置,在由于手抖动或对象的移动而导致失真发生的情况下,图案的不均匀性变得清晰,而且失真检测的准确性被提高。
此外,曝光控制装置可以顺序地选择成像设备的曝光表面的随机位置并且将所选的位置设置为曝光区域的位置。通过上述配置,在由于手抖动或对象的移动而导致失真发生的情况下,图案的不均匀性变得清晰,而且失真检测的准确性被提高。
拍摄装置还可以包括失真校正装置,如果通过失真检测单元检测到已拍摄的图像的失真,则失真校正装置对已拍摄的图像的失真进行校正。通过上述配置,防止对原来已失真的对象进行失真校正。
此外,失真检测装置可以通过相对于成像设备的曝光表面的一部分比较从曝光区域读取的多个图像信号来检测已拍摄的图像的失真,而且失真校正装置可以在失真检测装置相对于成像设备的曝光表面的一部分没有检测到已拍摄的图像的失真的情况下,不校正已拍摄的图像的失真。通过上述配置,与相对于整个图像表面执行失真检测的情况相比,降低了检测失真所需的处理负荷。
失真检测装置可以检测图像信号中所包括的相应点,并且如果通过连接多个图像信号的相应点所获得的图案局部是连续的不均匀的形状,则失真检测装置可以确定已拍摄的图像中已经发生失真。通过上述配置,准确地检测由于拍摄操作期间手抖动或对象的移动而导致的失真变为可能。
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失真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以至少一行为单位控制成像设备的曝光区域的时候,从成像设备的多个曝光区域读取多个图像信号;以及通过比较从彼此相邻的多个曝光区域读取的多个图像信号来检测已拍摄的图像的失真,其中,读取步骤控制曝光区域的位置,以使得连续曝光的曝光区域相对于成像设备的曝光表面的一部分或整体彼此不相邻。根据这种配置,因为如果由于手抖动或对象的移动而导致失真发生,则通过连接多个图像信号的相应点所获得的图案变得不均匀,而如果原来已失真的对象被拍摄,则获得平滑的图案,因此准确地检测由于拍摄操作期间手抖动或对象的移动而导致的失真变为可能。而且,根据一张已拍摄的图像来检测失真变为可能。
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还提供拍摄装置,该拍摄装置包括:成像设备,其按行控制成像设备的曝光区域的顺序;以及图像信号处理单元,其通过检测每行的不均匀的图案来估计快门失真的存在或不存在。
在示范性实施例中,按行对曝光区域的顺序的控制时随机的。
在示范性实施例中,图像信号处理单元包括失真估计单元,其通过检测每行的不均匀的图案来估计快门失真的存在或不存在;以及失真校正装置,其通过基于已检测的不均匀的图案针对各行校正图像的位置来执行失真校正。
在示范性实施例中,失真估计单元通过检测每行的相应点来检测每行的不均匀的图案,从而在连接各行的相应点的轨迹的不均匀程度很高的情况下估计失真发生;而且失真校正装置通过针对各行按照由已估计的失真程度的多少来对图像的位置进行校正,来执行失真校正。
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还提供了拍摄装置的校正失真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按行控制成像设备的曝光区域的顺序;以及通过检测每行的不均匀的图案来估计拍摄装置的快门失真的存在或不存在。
在示范性实施例中,按行对曝光区域的顺序的控制时随机的,以使得成像设备的行不是顺序曝光的。
在示范性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通过基于已检测的不均匀的图案针对各行校正图像的位置来执行失真校正。
在示范性实施例中,检测每行的不均匀的图案是通过检测每行的相应点来执行的,从而在连接各行的相应点的轨迹的不均匀程度很高的情况下估计失真发生;而且失真校正装置通过针对各行按照由已估计的失真程度的多少来对图像的位置进行校正,来执行失真校正。
附图说明
从结合附图的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发明总体构思的这些和/或其他特征和应用将变得更加明显且更加容易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拍摄装置的配置的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检测失真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解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检测失真的方法的示图;
图4是解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检测失真的方法的示图;
图5是解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检测失真的方法的示图;
图6是解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检测失真的方法的示图;
图7是解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检测失真的方法的示图;
图8是解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检测失真的方法的示图;
图9是解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检测失真的方法的示图;以及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拍摄装置的配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提及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实施例,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贯穿附图,相同的参考标记指代相同的元素。为了解释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实施例,下面将在参照附图的同时描述实施例。
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解释的流程将被简单描述。首先,参照图1,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拍摄装置100的配置将被描述。然后,参照图2,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失真检测处理的总体流程将被描述。另外,参照图3至图9,曝光控制和失真确定将被详细描述。
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涉及检测拍摄装置100的失真的方法。特别地,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能够从一张已拍摄的图像来准确地检测焦平面快门失真的检测失真的方法。
拍摄装置100的配置
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能够实现检测失真的方法的拍摄装置100的配置的示范性描述。首先,参照图1,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拍摄装置100的总体结构。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拍摄装置100的配置的框图。如上面指出的,图1中示出的总体结构是示范性的,而且部分构成元素可以被省略、添加或取代为这样的范围,所得的总体配置执行如此处所述的本发明概念的预期目的。拍摄装置100可以通过能够捕获静止图像的数字静止照相机、能够捕获移动图像的视频照相机、具有与数字静止照相机或视频照相机的拍摄功能相同的拍摄功能的便携式电话、游戏机、信息终端、PC等实现。
如图1所示,拍摄装置100包括镜头101、图像捕获设备102、图像信号处理单元103、CPU 104、DRAM 105、ROM 106、控制单元107、操作单元108、压缩处理单元109、监视器驱动单元110、LCD监视器111、存储器接口112和存储卡113。存储卡113可以可拆卸地连接到存储器接口112。
镜头101形成光学系统的一部分,该光学系统在成像设备102上形成外部光信息的图像,而且镜头101将来自对象的光引导至成像设备102。包括镜头101的光学系统可以包括变焦镜头(zoom lens)、光圈、对焦镜头(focuslens)等。变焦镜头是通过改变焦距来改变视角的镜头。光圈调整透射光的量。对焦镜头在光轴方向上移动,以便将对象图像聚焦在图像表面上。对焦镜头可以被控制为由控制单元107驱动。
成像设备102包括将从镜头101入射的光转换成电信号的多个光电转换设备。光电转换设备中的每一个都根据接收到的光的量来生成电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可用的成像设备102可以是CMOS图像传感器。为了控制成像设备102的曝光区域,电子快门功能被安装在拍摄装置中。这个快门机构能够通过操作单元108的用户操作(按下快门按钮等)进行操作。成像设备102中的电子快门的操作将在后面描述。
成像设备102被连接到CDS/AMP电路(未示出)。CDS/AMP电路被连接到A/D转换电路(未示出)等。这里,CDS是相关双采样(correlated doublesampling)的缩写,AMP是放大器(amplifier)的缩写。CDS/AMP电路移除从成像设备102输出的电信号中所包括的复位噪声和AMP噪声,并将已经从其中移除复位噪声和AMP噪声的电信号放大至预定电平。另一方面,A/D转换电路将从CDS/AMP电路输出的模拟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由A/D转换电路生成的数字信号被输入到图像信号处理单元103。
图像信号处理单元103使用输入数字信号执行失真检测和失真校正。稍后将描述图像信号处理单元103的详细功能配置和失真检测方法。首先,如果数字信号被输入,则图像信号处理单元103执行预处理,诸如成像设备102的像素缺陷校正、黑电平校正和遮蔽校正。图像信号处理单元103将预处理之前的数字信号转换成亮度信号和彩色信号。此外,图像信号处理单元103基于白平衡控制值、伽玛(γ)值和边缘增强控制值(edge emphasis controlvalue)来校正数字信号,以生成图像信号。
这个图像信号被记录在DRAM 105或存储卡113中,或者被压缩处理单元109压缩编码(例如,JPEG类型或MPEG类型)以便记录在存储卡113中。另外,通过存储器接口112执行存储卡113中图像信号的布线。这个图像信号能够直接显示在LCD监视器111上,或者根据使用操作单元108的用户操作来显示在LCD监视器111上。通过监视器驱动单元110执行在LCD监视器111上显示图像信号。这里,虽然LCD监视器111被例示为正在使用的显示装置,但是它可以由各种替代的显示装置实现,例如有机EL显示器等。
图像信号处理单元103、控制单元107和压缩处理单元109在CPU(中央处理单元)104的控制下操作。CPU 104是根据存储在ROM 106等中的程序执行运算处理的运算处理设备,并且作为用于对构成拍摄装置100的构成元素的操作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例如,CPU 104向控制单元107输入控制信号以便驱动对焦镜头。此外,CPU 104可以根据由图像信号处理单元103执行的失真检测或失真校正来执行操作。
虽然在以上描述中存储卡113被例示为记录装置,但是这仅仅是示范性的,而且并非卡形式的半导体记录介质、磁记录介质、光学记录介质和光磁记录介质也可以用于记录图像信号。
操作单元108可以由上、下、左和右键、电源开关、模式转盘、快门按钮等组成。快门按钮能够检测按压状态,诸如半按、全按和释放。例如,如果快门按钮被半按时则对焦控制开始,而且半按的释放终止对焦控制。另外,如果快门按钮被全按,则拍摄开始。
关于电子快门的操作
一般情况下,焦平面快门类型电子快门操作以从图像表面的上部开始逐线按压快门。通过这样,如图3所示,由于拍摄操作期间手抖动或对象的移动而导致图像失真发生。在利用焦平面快门类型电子快门进行拍摄的情况下,为了获得无失真的拍摄图像,需要使用物理快门组合或者需要通过图4所示的图像处理来校正失真。特别地,在通过图像处理来校正失真的情况下,检测失真的技术是必需的。
作为现有的失真检测技术,顺序地拍摄多个图像并通过检测图像之间相应像素的位置偏差来检测失真的技术是已知的。例如,如果均匀的位置偏差发生在整体图像中,则可以确定拍摄装置本身由于手抖动等的影响而移动。另外,如果局部位置偏差发生在图像的一部分中,则可以确定该对象移动。如上所述,通过失真量的估计来检测失真或校正失真的技术是已知的。
然而,即使使用现有的技术,也难以从一张已拍摄的图像来确定是对象本身已经失真还是由于手抖动或对象的移动而导致失真发生。因此,在拍摄失真对象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会执行假失真检测及其校正。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即使在使用焦平面快门类型电子快门的情况下,确定是失真对象已经被拍摄还是由于手抖动或对象的移动而导致失真发生也变为可能。这里,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子快门的操作。电子快门的操作由控制单元107控制。
如上所述,在使用CMOS图像传感器等的情况下,不可能同时相对于所有像素操作电子快门,但是控制快门按压的次序是相对容易的。难以根据一张已拍摄的图像来区分“由于移动而导致失真的图像”与“通过拍摄失真对象获得的图像”的原因是因为这样的事实:失真平顺地发生。换句话说,原因是因为快门按下的定时是以行为次序。
因此,提供了快门按压次序(扫描次序)不同于行布置次序(从图像表面的上部开始的次序)的方法。当应用这种方法时,失真图像和“通过拍摄失真对象获得的图像”之间的明显区别被示出,并且可以容易地估计失真程度。
根据图6中(A)所示的相关技术,由于快门是从上部开始以行1→行2→…→行12的次序按压的,因此行1和行2之间的时间偏差、行2和行3之间的时间偏差、…、以及行11和行12之间的时间偏差是彼此相等的,并且因此不可能根据一张已拍摄的图像来区分“由于移动而导致失真的图像”与“通过拍摄失真对象获得的图像”。
然而,根据图6中(B)所示的本公开的实施例,由于快门是按照行1→行12→行3→行10→…行11→行2的次序交替按压的,因此行2和行3之间的时间偏差的时间标志(temporal sign)与行1和行2之间的时间偏差的时间标志相反。以相同的方式,行2和行3之间的时间偏差的标志与行3和行4之间的时间偏差的标志相反。根据该方法,如果发生手抖动,则除了整体图像失真之外还出现局部不均匀的图案。依赖于这种图案的存在/不存在,根据一张已拍摄的图像来区分“由于移动而导致失真的图像”与“通过拍摄失真对象获得的图像”变为可能。
根据本实施例的上述效果通过控制快门按压的定时以使得相邻行(或者多行的一组)的时间偏差不恒定来实现。
另外,根据图7中(B)所示的快门按压次序随机的另一个实施例,如果在获取照片的同时发生手抖动,则出现局部不均匀的图案,并且依赖于这种图案的存在/不存在,根据一张已拍摄的图像来区分“由于移动而导致失真的图像”(即,手抖动)与“通过拍摄失真对象获得的图像”变为可能。
图8示出了实际应用图6B的实施例的实验的结果。根据图8中的实验的结果,可以确认焦平面快门失真表现为局部不均匀的图案。
如上所述,控制单元107控制快门按压的定时以使得相邻行(或多行的组)的时间偏差不恒定。
图像信号处理单元103的配置
这里,将更加详细地描述图像信号处理单元103的配置。如图1中所示,图像信号处理单元103包括失真估计单元131和失真校正单元132。失真估计单元131根据一张已拍摄的图像来估计焦平面快门失真的存在/不存在,并且如果发生焦平面快门失真,则检测失真程度。如果通过失真估计单元131检测到焦平面快门失真,则失真校正单元132对已拍摄的图像的失真进行校正。
如上所述,如果在已拍摄的图像中发生焦平面快门失真,则出现如图6中(B)或如图7中(B)所示d1不均匀的图案。失真估计单元131通过检测不均匀的图案来估计焦平面快门失真的存在/不存在。例如,如图9所示,失真估计单元131检测各行的相应点,并且在连接各行的相应点的轨迹的不均匀程度很高的情况下(在轨迹不平滑的情况下)确定发生焦平面快门失真。
确定轨迹是否平滑能够通过检测相邻行之间的时间偏差并且检测时间偏差的正负标志(sign)是否相反来准确地实现。具体地,如果时间标志相反,则确定轨迹是不平滑的,并且如果时间标志并不相反(或者时间偏差恒定),则确定轨迹是平滑的。
如果检测到焦平面快门失真,则失真估计单元131根据上下两行的偏差的量来估计失真程度。失真校正单元132通过针对各行按照由失真估计单元131估计的失真程度的多少来对图像的位置进行校正,对已拍摄的图像执行失真校正。
作为校正失真的方法,目前和将来可用的一些失真校正技术可以被组合并被使用。
检测失真的方法
下文中,参照图2,现在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失真检测过程的总体流程。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失真检测过程的总体流程的流程图。图2中示出的失真检测过程可以通过图像信号处理单元103的操作来实现。
如图2所示,图像信号处理单元103首先估计相邻行之间的相应点(操作S101)。例如,图像信号处理单元103检测将继续的像素的位置(诸如相同对象的一些部分)作为相应点。相应点可以从与对象的轮廓或颜色信息相对应的边缘信息的连续性检测。接下来,图像信号处理单元103在相应点的垂直方向上执行跟踪,并识别相应点的轨迹(参照图9)(操作S102)。接下来,图像信号处理单元103基于相应点的位置的移动来确定焦平面快门失真的存在/不存在(操作S103)。
例如,图像信号处理单元103检测相邻行之间的时间偏差,并且确认是否观察到相反的时间偏差的时间标志。如果观察到相反的时间标志,则图像信号处理单元103确定发生焦平面快门失真,而且如果没有观察到相反的时间标志,则图像信号处理单元103确定没有发生焦平面快门失真。如果确定发生焦平面快门失真(操作S104),则图像信号处理单元103进行到操作S105。另一方面,如果确定没有发生焦平面快门失真(操作S 104),则然后图像信号处理单元103终止根据失真校正的一系列处理。
在进行到操作S105的情况下,图像信号处理单元103确定各行中相应点的校正位置。然后,在操作S106中,图像信号处理单元103基于操作S105中确定的校正位置来修改图像。在对图像进行修改之后,图像信号处理单元103终止根据失真校正的一系列处理。
如上所述,已经描述了根据本实施例中的失真检测过程的总体流程。
如上所述,由于根据本实施例的拍摄装置100控制快门按压的定时以使得相邻行(或多行的一组)的时间偏差变得不恒定,并且基于相邻行之间的时间偏差来执行失真检测,因此有可能根据一张已拍摄的图像来区分“由于移动而导致失真的图像”与“通过拍摄失真对象获得的图像”。结果,即使在拍摄失真对象的情况下,准确地检测焦平面快门失真变为可能。另外,由于失真能够根据一张已拍摄的图像来检测,因此处理负荷能够被抑制,并且高速失真检测变为可能。
下文中,参照图10,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失真检测的拍摄装置1000。如图10所示,拍摄装置1000包括曝光控制单元1010、失真检测单元1020和失真校正单元1030。
曝光控制单元1010可以以至少一行为单位控制拍摄装置1000的成像设备的曝光区域。
具体地,曝光控制单元1010可以将构成成像设备的曝光区域的一部分或整体的行当中的、接近成像设备的曝光区域的上端的行和接近成像设备的曝光区域的下端的行控制为被交替地选择和扫描。另外,如图6中的(B)所示,曝光控制单元1010可以将构成成像设备的曝光区域的一部分或整体的行控制为被随机地选择和扫描。
在这种情况下,曝光控制单元1010可以由CPU来实现。
失真检测单元120通过针对构成成像设备的曝光区域的一部分或整体的各行来比较多个图像信号以检测已拍摄的图像的失真。具体地,失真检测单元120检测多个图像信号中所包括的相应点,并且使用通过相对于多个图像信号连接相应点所获得的图案来检测已拍摄的图像是否失真。例如,如图9所示,失真检测单元120可以检测,如果通过相对于多个图像信号连接相应点所获得的图案是不均匀的形状,则已拍摄的图像是失真的。
如果通过失真检测单元检测到已拍摄的图像的失真,则失真校正单元130对已拍摄的图像的失真进行校正。
根据如上所述的拍摄装置1000,因为如果由于拍摄操作期间手抖动或正被拍摄的对象的移动而导致失真发生,则通过连接多个图像信号的相应点所获得的图案变得不均匀,而如果原来已失真的对象被拍摄,则获得平滑的图案,因此准确地检测由于手抖动或正被拍摄的对象的移动而导致的失真变为可能。
虽然已经参照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可以在形式和细节上对其进行各种改变而不偏离由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
例如,虽然已经描述了在捕获图像之后相对于所有行检测失真的配置,但是也可以实现相对于行的一部分从图像捕获的结果检测失真的配置。例如,通过从行的一部分检测失真并且在没有检测到失真的情况下不执行失真校正,可以实现高速操作。另外,失真可以从行的一部分检测,并且如果检测到失真,则失真校正可以启动而无需任何进一步检测失真。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失真检测的处理时间也能够被减少,从而能够实现高速操作。

Claims (12)

1.一种拍摄装置,包括:
曝光控制单元,以至少一行为单位控制成像设备的曝光区域;以及
失真检测单元,通过相对于构成成像设备的曝光区域的一部分或整体的行比较多个图像信号来检测已拍摄的图像的失真,
其中,曝光控制单元将构成成像设备的曝光区域的一部分或整体的行控制为被非顺序地扫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所述曝光控制单元将构成成像设备的曝光区域的一部分或整体的行当中的、接近曝光区域的上端的行和接近曝光区域的下端的行控制为被交替地选择和扫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所述曝光控制单元将构成成像设备的曝光区域的一部分或整体的行控制为被随机地选择和扫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所述失真检测单元检测多个图像信号中所包括的相应点,并且使用通过连接多个图像信号的相应点所获得的图案来检测已拍摄的图像中是否发生失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所述失真检测单元检测,如果通过连接多个图像信号的相应点所获得的图案是不均匀的形状,则已拍摄的图像已经发生失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装置,还包括失真校正单元,如果通过失真检测单元检测到已拍摄的图像的失真,则失真校正单元对已拍摄的图像的失真进行校正。
7.一种检测失真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以至少一行为单位控制成像设备的曝光区域的时候,从曝光区域读取图像信号;以及
通过相对于构成成像设备的曝光区域的一部分或整体的行比较多个图像信号来检测已拍摄的图像的失真,
其中,在将构成成像设备的曝光区域的一部分或整体的行控制为被非顺序地扫描的时候,读取操作从曝光区域读取图像信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失真的方法,其中,在将构成成像设备的曝光区域的一部分或整体的行当中的、接近曝光区域的上端的行和接近曝光区域的下端的行控制为被交替地选择和扫描的时候,读取操作从曝光区域读取图像信号。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失真的方法,其中,在将构成成像设备的曝光区域的一部分或整体的行控制为被随机地选择和扫描的时候,读取操作从曝光区域读取图像信号。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失真的方法,其中,所述检测操作检测所述多个图像信号中所包括的相应点,并且使用通过连接所述多个图像信号的相应点所获得的图案来检测已拍摄的图像是否发生失真。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检测失真的方法,其中,所述检测操作检测,如果通过连接所述多个图像信号的相应点所获得的图案是不均匀的形状,则已拍摄的图像中已经发生失真。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失真的方法,还包括,如果在检测操作中检测到已拍摄的图像的失真,则对已拍摄的图像的失真进行校正。
CN2012103692679A 2011-09-27 2012-09-27 拍摄装置和检测拍摄装置的失真的方法 Pending CN10302428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10411A JP2013074372A (ja) 2011-09-27 2011-09-27 撮像装置、及び歪み検出方法
JP2011-210411 2011-09-27
KR10-2012-0087367 2012-08-09
KR1020120087367A KR20130033946A (ko) 2011-09-27 2012-08-09 촬상장치 및 이의 왜곡 검출 방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24283A true CN103024283A (zh) 2013-04-03

Family

ID=47910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692679A Pending CN103024283A (zh) 2011-09-27 2012-09-27 拍摄装置和检测拍摄装置的失真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076940A1 (zh)
CN (1) CN10302428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27212A (zh) * 2013-08-27 2015-03-18 三星泰科威株式会社 用于消除失真的装置和方法
CN112955896A (zh) * 2018-10-31 2021-06-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读取条形码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33108A (ja) * 2013-08-07 2015-02-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198567B2 (ja) * 2013-10-21 2017-09-20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イメージセンサおよびその動作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
US11330221B1 (en) 2020-10-28 2022-05-10 Gigajot Technology, Inc. Dual-progression pixel readou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2397A (zh) * 2006-03-14 2008-12-10 索尼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
US20110001859A1 (en) * 2009-07-02 2011-01-06 Fujifilm Corporation Imaging apparatus and imaging control method
US20110001884A1 (en) * 2008-03-28 2011-01-06 Nec Corporation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JP2011050044A (ja) * 2009-07-28 2011-03-10 Sanyo Electric Co Ltd 撮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2397A (zh) * 2006-03-14 2008-12-10 索尼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
US20110001884A1 (en) * 2008-03-28 2011-01-06 Nec Corporation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US20110001859A1 (en) * 2009-07-02 2011-01-06 Fujifilm Corporation Imaging apparatus and imaging control method
JP2011050044A (ja) * 2009-07-28 2011-03-10 Sanyo Electric Co Ltd 撮像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27212A (zh) * 2013-08-27 2015-03-18 三星泰科威株式会社 用于消除失真的装置和方法
CN104427212B (zh) * 2013-08-27 2019-05-03 韩华泰科株式会社 用于消除失真的装置和方法
CN112955896A (zh) * 2018-10-31 2021-06-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读取条形码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076940A1 (en) 2013-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69400B1 (ko) 화상 센서 및 화상 촬상 장치
US8390692B2 (en) Image pick up apparatus and image pick up method capable of reading signal charge for image display by newly performing exposure while reading signal charge for still image by simultaneous exposure of all pixels
JP5744263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合焦制御方法
JP5468177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合焦制御方法
CN102025903A (zh) 图像采集设备
CN101753812A (zh) 成像装置和成像方法
CN105516582A (zh) 摄像装置以及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
US20080100736A1 (en) Image sen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JP2008109336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JP6906360B2 (ja) 焦点検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2870402B (zh) 成像设备和成像方法
JP4542962B2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CN103024283A (zh) 拍摄装置和检测拍摄装置的失真的方法
JP2013178564A (ja) 撮像装置
JP3980781B2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方法
US9357133B2 (en) Digital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auto-focusing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executing the auto-focusing method
JP2011166422A (ja) 撮像装置
JP2011166515A (ja) 撮像装置
JP2006121165A (ja) 撮像装置、画像形成方法
JP2008283477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4757223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WO2020021887A1 (ja) 画像処理装置、撮像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5341261A (ja) 撮像装置
JP2012124800A (ja) 撮像装置
KR20130033946A (ko) 촬상장치 및 이의 왜곡 검출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40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