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20114B - 一种用于生成可视化视图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生成可视化视图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20114B
CN103020114B CN201210450493.XA CN201210450493A CN103020114B CN 103020114 B CN103020114 B CN 103020114B CN 201210450493 A CN201210450493 A CN 201210450493A CN 103020114 B CN103020114 B CN 1030201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ew
visualization
information
data item
target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5049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20114A (zh
Inventor
林志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45049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201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201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01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201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01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生成可视化视图的方法与设备,其中,视图设备获取对第一可视化视图中至少一部分的移位操作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对应于一个或多个数据项;根据与所述移位操作信息所作用的对象视图相对应的所述数据项,并结合所述对象视图的目标位置信息,生成与所述对象视图相对应的第二可视化视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根据与所述移位操作信息所作用的对象视图相对应的所述数据项,并结合所述对象视图的目标位置信息,生成与所述对象视图相对应的第二可视化视图,从而使得可视化视图能够与用户进行交互,直观地对数据项与可视化视图进行呈现与处理,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生成可视化视图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成可视化视图的技术。
背景技术
利用可视化视图进行信息的呈现与分析,能够直观地呈现数据统计结果,可视化的解读各项数据组成,因此,是当前数据工作者们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例如,常用的数据统计图表工具如微软公司开发的Microsoft Office中的组件Excel,其可以根据特定的数据项生成指定的数据统计图表。
然而,当前的可视化视图工具对于图表与用户间的可交互性支持不足,如现有可视化视图工具或可视化图形库仅能完成如鼠标悬浮高亮、标注等形式单一的交互行为;用户仅能对所述可视化视图进行查看,而无法对可视化视图进行加工,以通过与可视化视图的交互对数据进行进一步挖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生成可视化视图的方法与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生成可视化视图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获取对第一可视化视图中至少一部分的移位操作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对应于一个或多个数据项;
b根据与所述移位操作信息所作用的对象视图相对应的所述数据项,并结合所述对象视图的目标位置信息,生成与所述对象视图相对应的第二可视化视图。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生成可视化视图的视图设备,其中,该设备包括:
获取装置,用于获取对第一可视化视图中至少一部分的移位操作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对应于一个或多个数据项;
生成装置,用于根据与所述移位操作信息所作用的对象视图相对应的所述数据项,并结合所述对象视图的目标位置信息,生成与所述对象视图相对应的第二可视化视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利用视图设备获取对第一可视化视图中至少一部分的移位操作信息,并根据与所述移位操作信息所作用的对象视图相对应的所述数据项,并结合所述对象视图的目标位置信息,生成与所述对象视图相对应的第二可视化视图,从而使得可视化视图能够与用户进行交互,直观地对数据项与可视化视图进行呈现与处理,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而且,本发明还可以对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的视图样式信息进行确定,进一步地,根据一种或多种预定样式规则,确定所述视图样式信息,以提高可视化视图生成的灵活性,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而且,本发明还可以根据目标位置信息所属页面的可用区域信息,以根据不同的页面生成符合页面可用区域的可视化视图,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而且,本发明还可以根据所述数据项的时域属性,生成第二可视化视图,以实现生成具有时间属性的动态动画视图等,提高了数据项展现的灵活性,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而且,本发明还可以对所述对象视图所相对应的数据项,以及与所述目标位置信息所对应的可视化视图相对应的数据项中的公共字段进行获取,以根据所述公共字段所对应的数据项进行统计处理,从而实现不同可视化视图间的互通与处理,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而且,本发明还可以根据与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中除所述对象视图外的视图相对应的所述数据项生成第三可视化视图,即生成独立的新可视化视图,以提高可视化视图生成的灵活性,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一种用于生成可视化视图的视图设备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生成可视化视图的视图设备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生成可视化视图的视图设备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方面的一种用于生成可视化视图的方法流程图;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生成可视化视图的方法流程图;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生成可视化视图的方法流程图;
图7至图11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生成可视化视图的参考示意图。
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一种用于生成可视化视图的视图设备示意图;其中,所述视图设备包括获取装置11、生成装置12。具体地,获取装置11获取对第一可视化视图中至少一部分的移位操作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对应于一个或多个数据项;生成装置12根据与所述移位操作信息所作用的对象视图相对应的所述数据项,并结合所述对象视图的目标位置信息,生成与所述对象视图相对应的第二可视化视图。在此,视图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网络设备、用户设备、或网络设备与用户设备通过网络相集成所构成的设备。其中,所述网络设备其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网络主机、单个网络服务器、多个网络服务器集或多个服务器构成的云;在此,云由基于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大量计算机或网络服务器构成,其中,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由一群松散耦合的计算机集组成的一个虚拟超级计算机。所述用户设备其包括但不限于任何一种可与用户通过键盘、遥控器、触摸板、或声控设备进行人机交互的电子产品,例如计算机、智能手机、PDA、游戏机、或IPTV等。所述网络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VPN网络、无线自组织网络(AdHoc网络)等。视图设备还包括能够用于生成可视化视图的浏览器、浏览器插件或其他可视化视图生成应用,例如基于flash、svg(可缩放矢量图形,Scalable Vector Graphics)或HTML 5中画图(canvas)的相关应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的视图设备同样适用于本发明,也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以内,并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上述各装置之间是持续不断工作的,在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持续”是指上述各装置分别实时地,或者按照设定的或实时调整的工作模式要求,进行移位操作信息的获取、第二可视化视图的生成等,直至视图设备停止获取对第一可视化视图中至少一部分的移位操作信息。
获取装置11获取对第一可视化视图中至少一部分的移位操作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对应于一个或多个数据项。具体地,获取装置11通过基于各种通信协议(Communications Protocol),与其他能够获取移位操作信息的设备,如存储移位操作信息的数据库进行交互,获取对第一可视化视图中至少一部分的移位操作信息;或者获取装置11通过基于各种通信协议(Communications Protocol),与输入设备(如鼠标、键盘、触摸屏等)进行交互,获取对第一可视化视图中至少一部分的移位操作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包括能够响应用户操作的、和/或能够被动态修改图表数据的可交互的视图;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对应于一个或多个数据项。所述移位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将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数据项通过拖拽、合并、安放等移动至另一位置;所述移位操作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的移动轨迹、操作的起始位置和目标位置、操作的时间等;所述移位操作信息对应于第一可视化视图中的至少一部分,如对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中的一个数据项进行移位操作(如拖拽等)、或对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中的多个数据项进行移位操作,或对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中的整体进行移位操作等。所被操作的单独或部分数据项所对应的视图为对象视图。在此,“通信协议”包括计算机通信的传送协议,如TCP/IP、UDP、FTP、ICMP、NetBEUI等,或者存在于计算机中的其他形式通信,例如面向对象编程里面对象之间的通信或操作系统内不同程序或计算机不同模块之间的消息传送协议。
生成装置12根据与所述移位操作信息所作用的对象视图相对应的所述数据项,并结合所述对象视图的目标位置信息,生成与所述对象视图相对应的第二可视化视图。具体地,生成装置12根据获取装置11获取的对第一可视化视图中至少一部分的移位操作信息,确定与所述移位操作信息所作用的对象视图,以及对象视图相对应的所述数据项,在此,所述对象视图对应于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中的被操作的数据项所对应的视图;所述移位操作信息作用于与对象视图中相对应的数据项,所述对象视图中的相对应的数据项可以为单一数据项或多项数据项,其中,所述数据项包括但不限于数值信息或其他类型信息、描述信息等。生成装置12根据与所述移位操作信息所作用的对象视图相对应的所述数据项,并结合所述对象视图的目标位置信息,通过重新绘制的方式,生成与所述对象视图相对应的第二可视化视图;或根据所述移位操作信息将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中的相关数据项,与对象视图的目标位置信息上的其他视图进行重新计算或统计后,生成与所述对象视图相对应的第二可视化视图。
例如,如图7所示,获取装置11通过应用程序接口等方式,从人机交互等其他应用中直接获取用户对第一可视化视图(图中左侧饼图)中peach数据项的拖拽信息;或者,获取装置11获取用户对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的鼠标悬停信息,如鼠标点击的位置信息或鼠标持续停留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鼠标悬停信息,确定与所述鼠标悬停信息相对应的视图中的数据项,即图7左侧饼图中的peach数据项,再获取用户鼠标的移动信息,根据所述移动信息,确定用户对第一可视化视图(图中左侧饼图)中peach数据项的拖拽信息。在此,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为图7左侧的饼图,所述对象视图为peach数据项所对应的视图,根据所述用户的拖拽信息(如移动轨迹、起始位置、结束位置等),确定用户将所述peach数据项拖拽到右侧饼图中,生成装置12根据所述对象视图的目标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目标位置包含其他视图(即图7中右侧饼图),因此生成装置12将所述peach数据项所对应的相应数值,以及所述右侧饼图中各个数据项所对应的数值,对所述右侧饼图进行重新计算,确定所述右侧饼图加入peach数据项后新的各个数据项的比例分配等数据,根据所述数据对所述对象视图进行重绘,生成与所述对象视图相对应的第二可视化视图(如图8中右侧饼图所示)。
例如,图9示出获取装置11获取用户对第一可视化视图中的apple数据项进行拖拽的移位操作信息,所述apple数据项所对应的对象视图没有被移位至具有其他视图的位置(图9右侧饼图)中,而是作为独立数据项存在的“数据孤岛”(如图10所示),则所述生成装置12根据所述对象视图的目标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目标位置不包含其他视图,则直接根据所述apple数据生成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如图10所示)。
优选地,视图设备还包括后续获取装置(未示出)及视图更新装置(未示出)。其中,后续获取装置还可以获取对第二可视化视图中至少一部分的移位操作信息,其中,所述移位操作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鼠标滚轮改变图形大小、或其他自定义移位操作等;视图更新装置根据与所述移位操作信息所作用的对象视图相对应的所述数据项,结合所述移位操作信息,对所述数据项进行数据编辑,生成与所述对象视图相对应的第二可视化视图。如根据图11所示,当所述移位操作包括如调节鼠标滚轮时,根据所述鼠标滚轮的滑动方向,调整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的视图样式信息(如图11中所示的apple数据项所对应的饼图大小),进一步地,还可以根据所述视图样式信息,调整所述数据项所对应的值,如图11中,当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变大时,认为其数值等比增加。
优选地,所述获取装置11还可以获取对第一可视化视图中至少一部分的移位操作信息,其中,所述移位操作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鼠标滚轮改变图形大小、或其他自定义移位操作等;生成装置12根据与所述移位操作信息所作用的对象视图相对应的所述数据项,并结合所述对象视图的目标位置信息与所述移位操作信息,对所述数据项进行数据编辑,生成与所述对象视图相对应的第二可视化视图。具体地,所述获取装置11获取对第一可视化视图中至少一部分的移位操作信息,所述移位操作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对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数据项的移动操作,同时鼠标滚轮进行相应的缩放操作;生成装置12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结合所述滚轮的缩放操作,对所述数据项进行相应的缩放操作,在所述目标位置处生成与所述滚轮的缩放操作相对应的第二可视化视图。
优选地,所述生成装置12还可以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所属页面的可用区域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所对应的视图区域信息;根据所述对象视图所对应的数据项,并结合所述视图区域信息,生成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具体地,所述生成装置12还可以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目标位置信息所属页面上的可用区域信息,如根据所属页面上的非空白区域,判断所属页面上的空白可用区域位置;从而根据所述可用区域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所对应的视图区域信息,其中,所述视图区域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在所属页面上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所占用的区域大小信息等。所述生成装置12根据根据所述对象视图所对应的数据项,并结合所述视图区域信息,按照所述视图区域信息所确定的位置或大小等,生成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在此,所述生成第二可视化视图的方式与图1中的所述生成装置12的生成的方式相同或相似,此处不再赘述,并以引用的形式包含于此。
优选地,当所述数据项包括时域属性字段时,所述生成装置12还可以根据所述对象视图所相对应的数据项,并结合所述对象视图的目标位置信息,按所述时域属性字段动态地生成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具体地,当所述移位操作信息所对应的第一可视化视图中的数据项包含时域属性字段,或者所述对象视图所对应的目标位置上的视图中所对应的数据项包含时域属性字段时,其中,所述时域属性字段包括但不限于时间点信息、持续时长信息等;所述生成装置12还可以根据所述对象视图所相对应的数据项,并结合所述对象视图的目标位置信息,按所述时域属性字段动态地生成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例如,所述生成装置12根据所述时间点信息生成多张与所述时间点相对应的可视化视图,根据所述时间点的变化,将所述多张可视化视图展现出来,则按所述时域属性字段动态地生成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例如,可根据春节期间每天或每时段各省人口数量的变化值,生成春节期间全国人口流动图,在地图中将各省人口通过颜色进行标识,生成随时间渐进的人口数量呈现图。在此,所述生成多张与时间点相对应的可视化视图的方式与图1中的所述生成装置12的生成的方式相同或相似,此处不再赘述,并以引用的形式包含于此。
优选地,所述视图设备还包括视图生成装置(未示出),其中,所述视图生成装置根据与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中除所述对象视图外的视图相对应的所述数据项,并结合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的视图相关信息,生成对应的第三可视化视图。具体地,当所述移位操作信息操作的数据项所对应的对象视图脱离第一可视化视图时,视图生成装置还可以根据与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中除所述对象视图外的视图相对应的所述数据项,结合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的视图相关信息,如视图类型、视图基本样式等信息,对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进行重新计算,对第一可视化视图的相关信息进行刷新,生成对应的第三可视化视图(如图8、图10或图11中的左侧饼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生成可视化视图的视图设备示意图;其中,所述视图设备包括获取装置11’、生成装置12’,生成装置12’包括样式确定单元121’和第一生成单元122’。具体地,获取装置11’获取对第一可视化视图中至少一部分的移位操作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对应于一个或多个数据项;样式确定单元121’确定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所对应的视图样式信息;第一生成单元122’根据所述对象视图所对应的数据项,并结合所述目标位置信息与所述视图样式信息,生成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其中,视图设备中的获取装置11’与图1所示对应装置相同或基本相同,故此处不再赘述,并通过引用的方式包含于此。
上述各装置之间是持续不断工作的,在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持续”是指上述各装置分别实时地,或者按照设定的或实时调整的工作模式要求,进行移位操作信息的获取、视图样式信息的确定、第二可视化视图的生成等,直至视图设备停止获取对第一可视化视图中至少一部分的移位操作信息。
样式确定单元121’确定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所对应的视图样式信息。具体地,样式确定单元121’通过根据预定的,或者用户选择的视图样式、或根据预定样式规则所确定的视图样式,确定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所对应的视图样式信息。其中,所述视图样式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基本视图样式(如视图颜色、视图线条的颜色、视图线条的粗细、阴影、坐标轴方向等)、视图的交互响应样式(如鼠标悬浮默认高亮、自定义放大的方式(如鼠标滚路滑动)、旋转方式、样式改变的方式等)、动画视图呈现形式(如动画时长设置、自定义变化曲线等)、视图类型变化(如在数据格式一致下,切换饼图、柱状图、折线图等);或者视图静态图类型或动态图类型的设置等。
第一生成单元122’根据所述对象视图所对应的数据项,并结合所述目标位置信息与所述视图样式信息,生成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具体地,第一生成单元122’将所述对象视图所对应的数据项,结合所述目标位置信息,根据样式确定单元121’所确定的视图样式信息,生成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在此,所述生成第二可视化视图的方式与图1中的所述生成装置12的生成的方式相同或相似,此处不再赘述,并以引用的形式包含于此。
优选地,所述样式确定单元121’还可以根据预定样式规则,确定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所对应的视图样式信息;
其中,所述预定样式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任一项:
-根据所述移位操作信息,确定所述视图样式信息,例如,移位操作信息中同时包括对于视图样式的选择或设置等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确定所述视图样式信息,例如,将第一可视化视图的样式信息套用到对象视图中;
-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所对应的可视化视图,确定所述视图样式信息,例如,将目标位置信息所对应的可视化视图的样式信息,套用到对象视图中;
-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所属页面所对应的视图设置信息,确定所述视图样式信息,例如,将对应页面的视图设置套用到对象视图中;
-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所属页面所对应的应用的视图设置信息,确定所述视图样式信息,例如,根据页面上的应用的样式信息,套用到对象视图中;
-根据所述对象视图所对应的数据项,确定所述视图样式信息,例如,根据对象视图数据项的特征或数据项的样式信息,进行确定。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生成可视化视图的视图设备示意图;其中,所述视图设备包括获取装置11”、生成装置12”,生成装置12”包括统计单元121”和第二生成单元122”。具体地,获取装置11”获取对第一可视化视图中至少一部分的移位操作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对应于一个或多个数据项;统计单元121”对所述对象视图所相对应的数据项,以及与所述目标位置信息所对应的可视化视图相对应的数据项,进行统计处理,以获得处理后的统计数据;第二生成单元122”根据所述处理后的统计数据,并结合所述目标位置信息,生成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其中,视图设备中的获取装置11”与图1或图2所示对应装置相同或基本相同,故此处不再赘述,并通过引用的方式包含于此。
上述各装置之间是持续不断工作的,在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持续”是指上述各装置分别实时地,或者按照设定的或实时调整的工作模式要求,进行移位操作信息的获取、数据项的统计处理、第二可视化视图的生成等,直至视图设备停止获取对第一可视化视图中至少一部分的移位操作信息。
统计单元121”对所述对象视图所相对应的数据项,以及与所述目标位置信息所对应的可视化视图相对应的数据项,进行统计处理,以获得处理后的统计数据。具体地,统计单元121”根据所述对象视图所相对应的数据项,以及与所述目标位置信息所对应的可视化视图相对应的数据项,通过获取所述数据项的数值信息,或其他需要统计的内容信息,对所述数据项进行统计处理,如对所述数值信息进行相加以及根据相加后的结果重新统计各个数据项所占可视化视图中的模块的比例信息;或者对所述数据项所对应的内容信息进行合并,如各种类型信息的合并等,从而获得处理后的统计数据
第二生成单元122”根据所述处理后的统计数据,并结合所述目标位置信息,生成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具体地,第二生成单元122”根据所述统计单元121”处理后的统计数据,并结合所述目标位置信息,生成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在此,所述生成第二可视化视图的方式与图1中的所述生成装置12的生成的方式相同或相似,此处不再赘述,并以引用的形式包含于此。
优选地,所述统计单元121”还可以对所述对象视图所相对应的数据项,以及与所述目标位置信息所对应的可视化视图相对应的数据项,按所述数据项中公共字段进行统计处理,以获得处理后的统计数据。具体地,当所述对象视图所相对应的数据项,以及与所述目标位置信息所对应的可视化视图相对应的数据项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字段时,所述统计单元121”将所述数据项中的公共字段进行提取,并根据用户选择或系统默认设置,按照所述公共字段所对应的数值或内容进行统计处理,以获得处理后的统计数据。例如,当所述对象视图所对应的数据项的字段包括“年龄”、“地域”,并且所述对象视图按照“年龄”字段进行统计绘制,如按照年龄区段进行比例分配与绘制等;所述目标位置信息所对应的可视化视图相对应的数据项包括“地域”、“性别”,且按照“地域”进行统计绘制,则统计单元121”根据所述数据项中的公共字段,即“地域”数据项,将所述对象视图与所述目标位置所对应的可视化视图进行统计处理,获取处理后的统计数据。当包含一个或多个公共字段时,根据系统默认的设置或选择信息,确定用于生成可视化视图的公共字段。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方面的一种用于生成可视化视图的方法流程图。具体地,在步骤s1中,视图设备获取对第一可视化视图中至少一部分的移位操作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对应于一个或多个数据项;在步骤s2中,视图设备根据与所述移位操作信息所作用的对象视图相对应的所述数据项,并结合所述对象视图的目标位置信息,生成与所述对象视图相对应的第二可视化视图。
上述各步骤之间是持续不断工作的,在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持续”是指上述各步骤分别实时地,或者按照设定的或实时调整的工作模式要求,进行移位操作信息的获取、第二可视化视图的生成等,直至视图设备停止获取对第一可视化视图中至少一部分的移位操作信息。
在步骤s1中,视图设备获取对第一可视化视图中至少一部分的移位操作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对应于一个或多个数据项。具体地,在步骤s1中,视图设备通过基于各种通信协议(Communications Protocol),与其他能够获取移位操作信息的设备,如存储移位操作信息的数据库进行交互,获取对第一可视化视图中至少一部分的移位操作信息;或者在步骤s1中,视图设备通过基于各种通信协议(Communications Protocol),与输入设备(如鼠标、键盘、触摸屏等)进行交互,获取对第一可视化视图中至少一部分的移位操作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包括能够响应用户操作的、和/或能够被动态修改图表数据的可交互的视图;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对应于一个或多个数据项。所述移位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将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数据项通过拖拽、合并、安放等移动至另一位置;所述移位操作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的移动轨迹、操作的起始位置和目标位置、操作的时间等;所述移位操作信息对应于第一可视化视图中的至少一部分,如对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中的一个数据项进行移位操作(如拖拽等)、或对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中的多个数据项进行移位操作,或对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中的整体进行移位操作等。所被操作的单独或部分数据项所对应的视图为对象视图。在此,“通信协议”包括计算机通信的传送协议,如TCP/IP、UDP、FTP、ICMP、Ne tBEUI等,或者存在于计算机中的其他形式通信,例如面向对象编程里面对象之间的通信或操作系统内不同程序或计算机不同模块之间的消息传送协议。
在步骤s2中,视图设备根据与所述移位操作信息所作用的对象视图相对应的所述数据项,并结合所述对象视图的目标位置信息,生成与所述对象视图相对应的第二可视化视图。具体地,在步骤s2中,视图设备根据在步骤s1中获取的对第一可视化视图中至少一部分的移位操作信息,确定与所述移位操作信息所作用的对象视图,以及对象视图相对应的所述数据项,在此,所述对象视图对应于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中的被操作的数据项所对应的视图;所述移位操作信息作用于与对象视图中相对应的数据项,所述对象视图中的相对应的数据项可以为单一数据项或多项数据项,其中,所述数据项包括但不限于数值信息或其他类型信息、描述信息等。在步骤s2中,视图设备根据与所述移位操作信息所作用的对象视图相对应的所述数据项,并结合所述对象视图的目标位置信息,通过重新绘制的方式,生成与所述对象视图相对应的第二可视化视图;或根据所述移位操作信息将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中的相关数据项,与对象视图的目标位置信息上的其他视图进行重新计算或统计后,生成与所述对象视图相对应的第二可视化视图。
例如,如图7所示,在步骤s1中,视图设备通过应用程序接口等方式,从人机交互等其他应用中直接获取用户对第一可视化视图(图中左侧饼图)中peach数据项的拖拽信息;或者,在步骤s1中,视图设备获取用户对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的鼠标悬停信息,如鼠标点击的位置信息或鼠标持续停留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鼠标悬停信息,确定与所述鼠标悬停信息相对应的视图中的数据项,即图7左侧饼图中的peach数据项,再获取用户鼠标的移动信息,根据所述移动信息,确定用户对第一可视化视图(图中左侧饼图)中peach数据项的拖拽信息。在此,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为图7左侧的饼图,所述对象视图为peach数据项所对应的视图,根据所述用户的拖拽信息(如移动轨迹、起始位置、结束位置等),确定用户将所述peach数据项拖拽到右侧饼图中,在步骤s2中,视图设备根据所述对象视图的目标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目标位置包含其他视图(即图7中右侧饼图),因此在步骤s2中,视图设备将所述peach数据项所对应的相应数值,以及所述右侧饼图中各个数据项所对应的数值,对所述右侧饼图进行重新计算,确定所述右侧饼图加入peach数据项后新的各个数据项的比例分配等数据,根据所述数据对所述对象视图进行重绘,生成与所述对象视图相对应的第二可视化视图(如图8中右侧饼图所示)。
例如,图9示出在步骤s1中,视图设备获取用户对第一可视化视图中的apple数据项进行拖拽的移位操作信息,所述apple数据项所对应的对象视图没有被移位至具有其他视图的位置(图9右侧饼图)中,而是作为独立数据项存在的“数据孤岛”(如图10所示),则在步骤s2中,视图设备根据所述对象视图的目标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目标位置不包含其他视图,则直接根据所述apple数据生成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如图10所示)。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3(未示出)及步骤s4(未示出)。其中,在步骤s3中,视图设备还可以获取对第二可视化视图中至少一部分的移位操作信息,其中,所述移位操作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鼠标滚轮改变图形大小、或其他自定义移位操作等;在步骤s4中,视图设备根据与所述移位操作信息所作用的对象视图相对应的所述数据项,结合所述移位操作信息,对所述数据项进行数据编辑,生成与所述对象视图相对应的第二可视化视图。如根据图11所示,当所述移位操作包括如调节鼠标滚轮时,根据所述鼠标滚轮的滑动方向,调整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的视图样式信息(如图11中所示的apple数据项所对应的饼图大小),进一步地,还可以根据所述视图样式信息,调整所述数据项所对应的值,如图11中,当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变大时,认为其数值等比增加。
优选地,在步骤s1中,视图设备还可以获取对第一可视化视图中至少一部分的移位操作信息,其中,所述移位操作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鼠标滚轮改变图形大小、或其他自定义移位操作等;在步骤s2中,视图设备根据与所述移位操作信息所作用的对象视图相对应的所述数据项,并结合所述对象视图的目标位置信息与所述移位操作信息,对所述数据项进行数据编辑,生成与所述对象视图相对应的第二可视化视图。具体地,在步骤s1中,视图设备获取对第一可视化视图中至少一部分的移位操作信息,所述移位操作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对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数据项的移动操作,同时鼠标滚轮进行相应的缩放操作;在步骤s2中,视图设备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结合所述滚轮的缩放操作,对所述数据项进行相应的缩放操作,在所述目标位置处生成与所述滚轮的缩放操作相对应的第二可视化视图。
优选地,在步骤s2中,视图设备还可以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所属页面的可用区域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所对应的视图区域信息;根据所述对象视图所对应的数据项,并结合所述视图区域信息,生成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具体地,在步骤s2中,视图设备还可以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目标位置信息所属页面上的可用区域信息,如根据所属页面上的非空白区域,判断所属页面上的空白可用区域位置;从而根据所述可用区域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所对应的视图区域信息,其中,所述视图区域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在所属页面上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所占用的区域大小信息等。在步骤s2中,视图设备根据根据所述对象视图所对应的数据项,并结合所述视图区域信息,按照所述视图区域信息所确定的位置或大小等,生成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在此,所述生成第二可视化视图的方式与图1中的所述步骤s2的生成的方式相同或相似,此处不再赘述,并以引用的形式包含于此。
优选地,当所述数据项包括时域属性字段时,在步骤s2中,视图设备还可以根据所述对象视图所相对应的数据项,并结合所述对象视图的目标位置信息,按所述时域属性字段动态地生成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具体地,当所述移位操作信息所对应的第一可视化视图中的数据项包含时域属性字段,或者所述对象视图所对应的目标位置上的视图中所对应的数据项包含时域属性字段时,其中,所述时域属性字段包括但不限于时间点信息、持续时长信息等;在步骤s2中,视图设备还可以根据所述对象视图所相对应的数据项,并结合所述对象视图的目标位置信息,按所述时域属性字段动态地生成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例如,在步骤s2中,视图设备根据所述时间点信息生成多张与所述时间点相对应的可视化视图,根据所述时间点的变化,将所述多张可视化视图展现出来,则按所述时域属性字段动态地生成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例如,可根据春节期间每天或每时段各省人口数量的变化值,生成春节期间全国人口流动图,在地图中将各省人口通过颜色进行标识,生成随时间渐进的人口数量呈现图。在此,所述生成多张与时间点相对应的可视化视图的方式与图1中的所述步骤s2的生成的方式相同或相似,此处不再赘述,并以引用的形式包含于此。
优选地,所述视图设备还包括步骤s5(未示出),其中,在步骤s5中,视图设备根据与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中除所述对象视图外的视图相对应的所述数据项,并结合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的视图相关信息,生成对应的第三可视化视图。具体地,当所述移位操作信息操作的数据项所对应的对象视图脱离第一可视化视图时,在步骤s5中,视图设备还可以根据与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中除所述对象视图外的视图相对应的所述数据项,结合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的视图相关信息,如视图类型、视图基本样式等信息,对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进行重新计算,对第一可视化视图的相关信息进行刷新,生成对应的第三可视化视图(如图8、图10或图11中的左侧饼图)。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生成可视化视图的方法流程图。具体地,在步骤s1’中,视图设备获取对第一可视化视图中至少一部分的移位操作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对应于一个或多个数据项;在步骤s21’中,视图设备确定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所对应的视图样式信息;在步骤s22’中,视图设备根据所述对象视图所对应的数据项,并结合所述目标位置信息与所述视图样式信息,生成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其中,视图设备中的步骤s1’与图4所示对应步骤相同或基本相同,故此处不再赘述,并通过引用的方式包含于此。
上述各步骤之间是持续不断工作的,在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持续”是指上述各步骤分别实时地,或者按照设定的或实时调整的工作模式要求,进行移位操作信息的获取、视图样式信息的确定、第二可视化视图的生成等,直至视图设备停止获取对第一可视化视图中至少一部分的移位操作信息。
在步骤s21’中,视图设备确定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所对应的视图样式信息。具体地,在步骤s21’中,视图设备通过根据预定的,或者用户选择的视图样式、或根据预定样式规则所确定的视图样式,确定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所对应的视图样式信息。其中,所述视图样式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基本视图样式(如视图颜色、视图线条的颜色、视图线条的粗细、阴影、坐标轴方向等)、视图的交互响应样式(如鼠标悬浮默认高亮、自定义放大的方式(如鼠标滚路滑动)、旋转方式、样式改变的方式等)、动画视图呈现形式(如动画时长设置、自定义变化曲线等)、视图类型变化(如在数据格式一致下,切换饼图、柱状图、折线图等);或者视图静态图类型或动态图类型的设置等。
在步骤s22’中,视图设备根据所述对象视图所对应的数据项,并结合所述目标位置信息与所述视图样式信息,生成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具体地,在步骤s22’中,视图设备将所述对象视图所对应的数据项,结合所述目标位置信息,根据步骤s21’所确定的视图样式信息,生成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在此,所述生成第二可视化视图的方式与图4中的所述步骤s2的生成的方式相同或相似,此处不再赘述,并以引用的形式包含于此。
优选地,在步骤s21’中,视图设备还可以根据预定样式规则,确定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所对应的视图样式信息;
其中,所述预定样式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任一项:
-根据所述移位操作信息,确定所述视图样式信息,例如,移位操作信息中同时包括对于视图样式的选择或设置等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确定所述视图样式信息,例如,将第一可视化视图的样式信息套用到对象视图中;
-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所对应的可视化视图,确定所述视图样式信息,例如,将目标位置信息所对应的可视化视图的样式信息,套用到对象视图中;
-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所属页面所对应的视图设置信息,确定所述视图样式信息,例如,将对应页面的视图设置套用到对象视图中;
-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所属页面所对应的应用的视图设置信息,确定所述视图样式信息,例如,根据页面上的应用的样式信息,套用到对象视图中;
-根据所述对象视图所对应的数据项,确定所述视图样式信息,例如,根据对象视图数据项的特征或数据项的样式信息,进行确定。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生成可视化视图的方法流程图。具体地,在步骤s1”中,视图设备获取对第一可视化视图中至少一部分的移位操作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对应于一个或多个数据项;在步骤s21”中,视图设备对所述对象视图所相对应的数据项,以及与所述目标位置信息所对应的可视化视图相对应的数据项,进行统计处理,以获得处理后的统计数据;在步骤s22”中,视图设备根据所述处理后的统计数据,并结合所述目标位置信息,生成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其中,视图设备中的步骤s1”与图4或图5所示对应步骤相同或基本相同,故此处不再赘述,并通过引用的方式包含于此。
上述各步骤之间是持续不断工作的,在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持续”是指上述各步骤分别实时地,或者按照设定的或实时调整的工作模式要求,进行移位操作信息的获取、数据项的统计处理、第二可视化视图的生成等,直至视图设备停止获取对第一可视化视图中至少一部分的移位操作信息。
在步骤s21”中,视图设备对所述对象视图所相对应的数据项,以及与所述目标位置信息所对应的可视化视图相对应的数据项,进行统计处理,以获得处理后的统计数据。具体地,在步骤s21”中,视图设备根据所述对象视图所相对应的数据项,以及与所述目标位置信息所对应的可视化视图相对应的数据项,通过获取所述数据项的数值信息,或其他需要统计的内容信息,对所述数据项进行统计处理,如对所述数值信息进行相加以及根据相加后的结果重新统计各个数据项所占可视化视图中的模块的比例信息;或者对所述数据项所对应的内容信息进行合并,如各种类型信息的合并等,从而获得处理后的统计数据
在步骤s22”中,视图设备根据所述处理后的统计数据,并结合所述目标位置信息,生成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具体地,在步骤s22”中,视图设备根据所述步骤s21”处理后的统计数据,并结合所述目标位置信息,生成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在此,所述生成第二可视化视图的方式与图4中的所述步骤s2的生成的方式相同或相似,此处不再赘述,并以引用的形式包含于此。
优选地,在步骤s21”中,视图设备还可以对所述对象视图所相对应的数据项,以及与所述目标位置信息所对应的可视化视图相对应的数据项,按所述数据项中公共字段进行统计处理,以获得处理后的统计数据。具体地,当所述对象视图所相对应的数据项,以及与所述目标位置信息所对应的可视化视图相对应的数据项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字段时,在步骤s21”中,视图设备将所述数据项中的公共字段进行提取,并根据用户选择或系统默认设置,按照所述公共字段所对应的数值或内容进行统计处理,以获得处理后的统计数据。例如,当所述对象视图所对应的数据项的字段包括“年龄”、“地域”,并且所述对象视图按照“年龄”字段进行统计绘制,如按照年龄区段进行比例分配与绘制等;所述目标位置信息所对应的可视化视图相对应的数据项包括“地域”、“性别”,且按照“地域”进行统计绘制,则在步骤s21”中,视图设备根据所述数据项中的公共字段,即“地域”数据项,将所述对象视图与所述目标位置所对应的可视化视图进行统计处理,获取处理后的统计数据。当包含一个或多个公共字段时,根据系统默认的设置或选择信息,确定用于生成可视化视图的公共字段。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装置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装置也可以由一个单元或装置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Claims (16)

1.一种用于生成可视化视图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获取对第一可视化视图中至少一部分的移位操作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对应于一个或多个数据项;
b根据与所述移位操作信息所作用的对象视图相对应的所述数据项,并结合所述对象视图的目标位置信息,生成与所述对象视图相对应的第二可视化视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包括:
b1确定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所对应的视图样式信息;
-根据所述对象视图所对应的数据项,并结合所述目标位置信息与所述视图样式信息,生成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1包括:
-根据预定样式规则,确定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所对应的视图样式信息;
其中,所述预定样式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任一项:
-根据所述移位操作信息,确定所述视图样式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确定所述视图样式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所对应的可视化视图,确定所述视图样式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所属页面所对应的视图设置信息,确定所述视图样式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所属页面所对应的应用的视图设置信息,确定所述视图样式信息;
-根据所述对象视图所对应的数据项,确定所述视图样式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所属页面的可用区域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所对应的视图区域信息;
-根据所述对象视图所对应的数据项,并结合所述视图区域信息,生成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项包括时域属性字段;
其中,所述步骤b包括:
-根据所述对象视图所相对应的数据项,并结合所述对象视图的目标位置信息,按所述时域属性字段动态地生成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包括:
b2对所述对象视图所相对应的数据项,以及与所述目标位置信息所对应的可视化视图相对应的数据项,进行统计处理,以获得处理后的统计数据;
-根据所述处理后的统计数据,并结合所述目标位置信息,生成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2包括:
-对所述对象视图所相对应的数据项,以及与所述目标位置信息所对应的可视化视图相对应的数据项,按所述数据项中公共字段进行统计处理,以获得处理后的统计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与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中除所述对象视图外的视图相对应的所述数据项,并结合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的视图相关信息,生成对应的第三可视化视图。
9.一种用于生成可视化视图的视图设备,其中,该设备包括:
获取装置,用于获取对第一可视化视图中至少一部分的移位操作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对应于一个或多个数据项;
生成装置,用于根据与所述移位操作信息所作用的对象视图相对应的所述数据项,并结合所述对象视图的目标位置信息,生成与所述对象视图相对应的第二可视化视图。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视图设备,其中,所述生成装置包括:
样式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所对应的视图样式信息;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对象视图所对应的数据项,并结合所述目标位置信息与所述视图样式信息,生成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视图设备,其中,所述样式确定单元用于:
-根据预定样式规则,确定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所对应的视图样式信息;
其中,所述预定样式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任一项:
-根据所述移位操作信息,确定所述视图样式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确定所述视图样式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所对应的可视化视图,确定所述视图样式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所属页面所对应的视图设置信息,确定所述视图样式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所属页面所对应的应用的视图设置信息,确定所述视图样式信息;
-根据所述对象视图所对应的数据项,确定所述视图样式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视图设备,其中,所述生成装置用于:
-根据所述目标位置信息所属页面的可用区域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所对应的视图区域信息;
-根据所述对象视图所对应的数据项,并结合所述视图区域信息,生成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视图设备,其中,所述数据项包括时域属性字段;
其中,所述生成装置用于:
-根据所述对象视图所相对应的数据项,并结合所述对象视图的目标位置信息,按所述时域属性字段动态地生成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视图设备,其中,所述生成装置包括:
统计单元,用于对所述对象视图所相对应的数据项,以及与所述目标位置信息所对应的可视化视图相对应的数据项,进行统计处理,以获得处理后的统计数据;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后的统计数据,并结合所述目标位置信息,生成所述第二可视化视图。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视图设备,其中,所述统计单元用于:
-对所述对象视图所相对应的数据项,以及与所述目标位置信息所对应的可视化视图相对应的数据项,按所述数据项中公共字段进行统计处理,以获得处理后的统计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视图设备,其中,该设备还包括:
视图生成装置,用于根据与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中除所述对象视图外的视图相对应的所述数据项,并结合所述第一可视化视图的视图相关信息,生成对应的第三可视化视图。
CN201210450493.XA 2012-11-12 2012-11-12 一种用于生成可视化视图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30201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50493.XA CN103020114B (zh) 2012-11-12 2012-11-12 一种用于生成可视化视图的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50493.XA CN103020114B (zh) 2012-11-12 2012-11-12 一种用于生成可视化视图的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20114A CN103020114A (zh) 2013-04-03
CN103020114B true CN103020114B (zh) 2016-09-28

Family

ID=47968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50493.XA Active CN103020114B (zh) 2012-11-12 2012-11-12 一种用于生成可视化视图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201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08137B (zh) * 2014-11-28 2018-11-13 武汉大学 一种网络统计地图可视化数据制备方法
CN107015792B (zh) * 2016-12-09 2020-10-30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表统一动画的实现方法以及设备
CN107656769B (zh) * 2017-09-21 2020-12-29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启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803995B (zh) * 2018-06-14 2020-11-20 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svg的图表数据展示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1645A (zh) * 2007-01-23 2008-07-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树型目录动态展现系统及方法
CN101986291A (zh) * 2009-07-29 2011-03-16 张海宏 一种表面树状粘拖快速浏览方法与装置
CN102609507A (zh) * 2012-02-03 2012-07-25 浙江工业大学 基于Web的数据可视化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87442B2 (en) * 2004-12-20 2009-02-03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the layout of automatically-placed elements and user-placed elements in a chart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1645A (zh) * 2007-01-23 2008-07-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树型目录动态展现系统及方法
CN101986291A (zh) * 2009-07-29 2011-03-16 张海宏 一种表面树状粘拖快速浏览方法与装置
CN102609507A (zh) * 2012-02-03 2012-07-25 浙江工业大学 基于Web的数据可视化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20114A (zh) 2013-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12871B (zh) 一种用于生成可视化视图的方法与设备
AU2014233570B2 (en) Presentation and analysis of user interaction data
CN103020114B (zh) 一种用于生成可视化视图的方法和设备
AU2011215654B2 (en) Multi-layer user interface with flexible parallel and orthogonal movement
CN103841442B (zh) 一种控制空中鼠标的方法,空中鼠标以及机顶盒
US20160034058A1 (en) Mobile Device Input Controller For Secondary Display
CN104166553B (zh) 一种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2509350A (zh) 一种基于立方体的体育运动赛事信息可视化方法
JP2011257811A (ja) 商品検索システム及び商品検索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商品検索方法
US9921719B2 (en)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and wallpaper replacing method thereof
CN106202500A (zh) 一种旅游线路推送方法和系统
CN102725721B (zh) 用以在链接要素的前面显示对象的对象控制方法
CN107508984A (zh) 消息显示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71133A (zh) 轨迹的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Tao et al. Kyrix-s: Authoring scalable scatterplot visualizations of big data
CN106708255A (zh) 虚拟界面交互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8290071A (zh) 用于在预测游戏者的意图的情况下确定用于执行绘制的资源分配的程序、电子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2682463B (zh) 基于Web Pseudo-3D的大规模数据可视化处理方法
EP3211569A1 (en) Estimation results display system, estimation results display method, and estimation results display program
CN109598672B (zh) 一种地图道路渲染方法及装置
CN103577575B (zh) 基于自然纹理的二维多元数据可视化方法
Shelley et al. GerbilSphere: Inner sphere network visualization
CN106250023A (zh) 基于WebGL的网页建立及操作方法
EP3121736A1 (en) Object display system for relatedness graph
CN115168601A (zh) 一种针对时序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