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14888B - 一种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纤维及纱线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纤维及纱线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14888B
CN103014888B CN201210412215.5A CN201210412215A CN103014888B CN 103014888 B CN103014888 B CN 103014888B CN 201210412215 A CN201210412215 A CN 201210412215A CN 103014888 B CN103014888 B CN 1030148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teria cellulose
solution
bacterial
preparation
power gen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1221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14888A (zh
Inventor
张迎晨
张夏楠
吴红艳
彭松娜
左善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21041221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148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148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148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148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1488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emical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将细菌纤维素超细纤维条浸入纳米ZnO溶胶,浸渍得到细菌纤维素B,取出待用;将细菌纤维素B放入胺基锌盐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形成细菌纤维素C;将细菌纤维素C进行导电溶液浸泡处理;备出具有发电性能的细菌纤维素纤维。本发明方法所制成的成品为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纤维及纱线,可通过现有的纺织织造技术进行深入加工。形成不同规模尺度的机械发电组件,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体内植入生物芯片、汽车、建筑、军事的等对自发电组件有着不同尺寸功率要求的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纤维及纱线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纤维及纱线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能应用于微型、高性能电子器械与传感器的自发电源的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纤维及纱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电已经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的电力现状是都市缺电,偏远无电,春秋谷,冬夏峰。虽然国家开启了西电东送的工程,但是长距离输电的电力损失和高昂的线路铺设费用则使电力的成本不降反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用电量达4.6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7%。2010年电力供需最大缺口为3000万千瓦;迎峰度夏期间最大缺口为2500万千瓦。目前,发电量远不能满足经济增长的需求。
然而发电装机容量还在逐年减少,2011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超过了9000万千瓦,但实际上有效增加的规模是减少的。火电是我国发电主力,然而火电连年亏损使电企失去投资动力和能力,火电投资持续快速下降,由2005年的2271亿元快速减少到2011年的1054亿元。气候的变化导致出现极寒、极热的天气及电煤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也加剧了用电的紧张。因此,今后几年电力缺口肯定将继续扩大,预计2012年将达到5000万千瓦。电能供应不足而造成的“硬缺电”现象在所难免。再者偏远地区由于地形和资金,很多地方供电受限制甚至还没有通电。军事作战,远足时交流、交通等因为所携带电量有限且不能维持长久,对于人烟稀少的区域,电力设备的供应也是个问题,目前的大型发电装置都比较复杂且耗能多,小型发电装置的制造、回收不当都会对环境造成很大危害。因此,我们现在的技术需要,即发电自发电,以提高电力使用效率,减少电力输送环节,降低成本,从生活中即时获得我们所需要的电能。
微电子与微制造技术的发展使无线传感网和微执行器等微系统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体内植入生物芯片、汽车、建筑、军事的等重要领域。随着研究的深入,微机电系统的对功能的追求越来越强,对功耗的要求越来越低,而对体积和尺寸则进入了纳米尺度的研究。
纳米技术作为21世纪的重要的新兴科学技术领域,在理论和实践上正经历着高速发展。大量的新型纳米器件和材料不断被开发,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同时,也从微电子技术研究层面为我们带来了解决能源危机的清洁技术。
然而纳米技术发展到今日,大量研究都是集中于开发高灵敏度、高性能的纳米器件,几乎没有任何关于纳米尺度的电源系统的研究。但是,应用于生物国防等方面的纳米传感器对这种电源的需求因为技术的提升而越发迫切。一般来说这些器件的电源都是直接或者间接的来源于电池。传感器能从物体内自己给自己提供电源,从而同时实现器件和电源的小型化是研究人员近年来研究的目标。
自从居里兄弟在石英晶体中发现压电效应开始,人们便一直致力于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研究。常规压电材料因为其电学性能,虽然可以形成电势变化,但并不能像金属一样形成具有单向导电性的肖特基势垒,因而不能达到能量的聚集到释放这一过程。因而现在压电电路一般需要一个复杂的外接电路来完成电能的输出。而常规压电材料因为晶体结构过于复杂而造成压电结构并不能做到小型化,更不用说纳米尺度的高质量压电结构。但是当氧化锌和氧化硅等金属氧化物进入压电纤维的研究范畴后,其简单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造就出其纯度、尺寸、形貌的易控性。其作为金属氧化物的导电性和作为压电材料优异的发电性能,迅速成为当今压电材料研究的重要材料。
2006年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华裔科学家王中林领导的科研小组研制出一种能产生电能的新型镀氧化锌纳米纤维,并在马达带动由于压电效应产生电能;2011年美国和中国的科学家合作研究出了以氧化锌纳米线为基础的一种压电纳米发电机,实现了在纳米尺度上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不过现在的材料因为其总体工作效率的平庸和在潮湿环境下效率的急剧降低,并不能很好地投入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是提供一种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纤维及纱线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制备的纳米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纤维及纱线可以应用到环境监测、体内植入生物芯片、汽车、建筑、军事的等重要需要微型器件与其相对应的微型自发电源的领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漂白处理后的细菌纤维素湿膜置于一对握持罗拉之间,按照10 mm~100 m/分钟的速度喂入;
(2)从罗拉之间输出的纤维素膜经刺辊表面针刺高速穿刺、割裂以及梳理作用,将细菌纤维素湿膜变成细菌纤维素纤维;将细菌纤维素纤维经压滤机压滤处理,制备出15%~50000%含水率的细菌纤维素超细纤维条,超细纤维直径10~500nm,超细纤维长度200nm~100mm;
(3)分别配置锌盐溶液和碱性溶液,通过共混制备室温稳定的纳米ZnO溶胶;(丛显等 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级ZnO超细粉末 仪器仪表学报  1995(1)37-40;冉德超等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氧化锌的研究进展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9.4.113-116)将细菌纤维素超细纤维条浸入纳米ZnO溶胶,浸渍得到细菌纤维素B,取出待用;
(4)将细菌纤维素B放入胺基锌盐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形成细菌纤维素C;
(5)将细菌纤维素C进行溶液浸泡处理或金属镀层导电处理;备出具有发电性能的细菌纤维素纤维。
步骤(1)中所使用的握持罗拉的直径为20~3000mm,优选为30~300mm。
步骤(2)中经过压滤处理的细菌纤维素超级纤维的含水率优选在30%~3000%之间,超细纤维的直径优选在30~300nm,超细纤维长度优选在500nm~100mm之间。
步骤(3)中细菌纤维素条浸入的溶胶温度在80~100℃之间,浸渍时间为5~100min。
步骤(4)中所述的胺基锌盐溶液为锌盐溶液与胺溶液的混合液,溶液中锌离子与胺离子浓度均为0.01mol/L;细菌纤维素B和所放入的胺基锌盐溶液的质量比为1:1,反应温度80~100℃,反应时间为24~72小时。
所述的锌盐为硝酸锌、醋酸锌、乙酰丙酮锌或氯化锌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的胺溶液为六亚甲基四胺、尿素、氨水、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溶液中的任意一种;
细菌纤维素B和所放入的胺基锌盐溶液的质量比为1:1,反应温度80~100℃,反应时间为24~72小时。
步骤(5)处理时间为24~72小时,所述的溶液浸泡处理为碳纳米管、石墨烯、聚苯胺纳米纤维、聚芘咯纳米纤维醇溶液中的一种或他们的混合液处理,浓度为1%.与细菌纤维素纤维的质量比为1:1.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纤维纺纱得到本发明的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纱线。
本发明所制成的成品为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纤维及纱线,可通过现有的纺织织造技术进行深入加工。可以形成不同规模尺度的机械发电组件,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体内植入生物芯片、汽车、建筑、军事的等对自发电组件有着不同尺寸功率要求的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漂白处理后的细菌纤维素湿膜置于一对握持罗拉之间,按照10 mm m/分钟的速度喂入;所使用的握持罗拉的直径为20mm。
(2)从罗拉之间输出的纤维素膜经刺辊表面针刺高速穿刺、割裂以及梳理作用,将细菌纤维素湿膜变成细菌纤维素纤维;将细菌纤维素纤维经压滤机压滤处理,制备出细菌纤维素超细纤维条;经过压滤处理的细菌纤维素超级纤维的含水率在15%%之间,超细纤维的直径在10nm,超细纤维长度在200nmmm之间。
(3)分别配置锌盐溶液和碱性溶液,通过共混制备室温稳定的纳米ZnO溶胶;将细菌纤维素超细纤维条浸入纳米ZnO溶胶,浸渍得到细菌纤维素B,取出后冷冻干燥,待用;
(4)将细菌纤维素B放入胺基锌盐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形成细菌纤维素C,取出后冷冻干燥, 然后60℃热环境中放置,待用;步骤(4)中所述的胺基锌盐溶液为锌盐溶液与胺溶液的混合液,溶液中锌离子与胺离子浓度均为0.01mol/L;细菌纤维素B和所放入的胺基锌盐溶液的质量比为1:1,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为72小时。
所述的锌盐为硝酸锌,所述的胺溶液为六亚甲基四胺溶液溶液。
(5)将细菌纤维素C进行溶液浸泡导电处理;制备出具有发电性能的细菌纤维素纤维。处理时间为72小时,所述的溶液浸泡处理为碳纳米管、石墨烯、聚苯胺纳米纤维、聚芘咯纳米纤维醇溶液中的一种或他们的混合液处理,浓度为1%,与细菌纤维素纤维的质量比为1:1。
采用得到的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纤维纺纱得到本发明的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纱线。一段10厘米长的纱线在超声波震荡处理情况下,经检流计检测到27nA的电流输出信号。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漂白处理后的细菌纤维素湿膜置于一对握持罗拉之间,按照100 m/分钟的速度喂入;所使用的握持罗拉的直径为3000mm。
(2)从罗拉之间输出的纤维素膜经刺辊表面针刺高速穿刺、割裂以及梳理作用,将细菌纤维素湿膜变成细菌纤维素纤维;将细菌纤维素纤维经压滤机压滤处理,制备出细菌纤维素超细纤维条;经过压滤处理的细菌纤维素超级纤维的含水率在50000%之间,超细纤维的直径在500nm,超细纤维长度在200mm之间。
(3)分别配置锌盐溶液和碱性溶液,通过共混制备室温稳定的纳米ZnO溶胶;将细菌纤维素超细纤维条浸入纳米ZnO溶胶,浸渍得到细菌纤维素B,取出后冷冻干燥,待用;
(4)将细菌纤维素B放入胺基锌盐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形成细菌纤维素C,取出后冷冻干燥, 然后100℃热环境中放置,待用;步骤(4)中所述的胺基锌盐溶液为锌盐溶液与胺溶液的混合液,溶液中锌离子与胺离子浓度均为0.01mol/L;细菌纤维素B和所放入的胺基锌盐溶液的质量比为1:1,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为24小时。
所述的锌盐为醋酸锌,所述的胺溶液为尿素溶液。
(5)将细菌纤维素C进行溶液浸泡导电处理;制备出具有发电性能的细菌纤维素纤维。处理时间为24小时,所述的溶液浸泡处理为碳纳米管、石墨烯、聚苯胺纳米纤维、聚芘咯纳米纤维醇溶液中的一种或他们的混合液处理,浓度为1%,与细菌纤维素纤维的质量比为1:1。
采用得到的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纤维纺纱得到本发明的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纱线。一段10厘米长的纱线在超声波震荡处理情况下,经检流计检测到32nA的电流输出信号。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漂白处理后的细菌纤维素湿膜置于一对握持罗拉之间,按照50 m/分钟的速度喂入;所使用的握持罗拉的直径为1000mm。
(2)从罗拉之间输出的纤维素膜经刺辊表面针刺高速穿刺、割裂以及梳理作用,将细菌纤维素湿膜变成细菌纤维素纤维;将细菌纤维素纤维经压滤机压滤处理,制备出细菌纤维素超细纤维条;经过压滤处理的细菌纤维素超级纤维的含水率在500%之间,超细纤维的直径在200nm,超细纤维长度在100mm之间。
(3)分别配置锌盐溶液和碱性溶液,通过共混制备室温稳定的纳米ZnO溶胶;将细菌纤维素超细纤维条浸入纳米ZnO溶胶,浸渍得到细菌纤维素B,取出后冷冻干燥,待用;
(4)将细菌纤维素B放入胺基锌盐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形成细菌纤维素C,取出后冷冻干燥, 然后80℃热环境中放置,待用;步骤(4)中所述的胺基锌盐溶液为锌盐溶液与胺溶液的混合液,溶液中锌离子与胺离子浓度均为0.01mol/L;细菌纤维素B和所放入的胺基锌盐溶液的质量比为1:1,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为56小时。
所述的锌盐为乙酰丙酮锌,所述的胺溶液为氨水。
(5)将细菌纤维素C进行溶液浸泡导电处理;制备出具有发电性能的细菌纤维素纤维。处理时间为40小时,所述的溶液浸泡处理为碳纳米管、石墨烯、聚苯胺纳米纤维、聚芘咯纳米纤维醇溶液中的一种或他们的混合液处理,浓度为1%,与细菌纤维素纤维的质量比为1:1。
采用得到的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纤维纺纱得到本发明的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纱线。一段10厘米长的纱线在超声波震荡处理情况下,经检流计检测到29nA的电流输出信号。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漂白处理后的细菌纤维素湿膜置于一对握持罗拉之间,按照80m/分钟的速度喂入;所使用的握持罗拉的直径为1000mm。
(2)从罗拉之间输出的纤维素膜经刺辊表面针刺高速穿刺、割裂以及梳理作用,将细菌纤维素湿膜变成细菌纤维素纤维;将细菌纤维素纤维经压滤机压滤处理,制备出细菌纤维素超细纤维条;经过压滤处理的细菌纤维素超级纤维的含水率在120%之间,超细纤维的直径在200nm,超细纤维长度在800nm之间。
(3)分别配置锌盐溶液和碱性溶液,通过共混制备室温稳定的纳米ZnO溶胶;将细菌纤维素超细纤维条浸入纳米ZnO溶胶,浸渍得到细菌纤维素B,取出后冷冻干燥,待用;
所述的锌盐为氯化锌,所述的胺溶液为三乙醇胺溶液中的任意一种。
(4)将细菌纤维素B放入胺基锌盐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形成细菌纤维素C,取出后冷冻干燥, 然后70℃热环境中放置,待用;步骤(4)中所述的胺基锌盐溶液为锌盐溶液与胺溶液的混合液,溶液中锌离子与胺离子浓度均为0.01mol/L;细菌纤维素B和所放入的胺基锌盐溶液的质量比为1:1,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为60小时。
(5)将细菌纤维素C进行溶液浸泡导电处理;制备出具有发电性能的细菌纤维素纤维。处理时间为30小时,所述的溶液浸泡处理为碳纳米管、石墨烯、聚苯胺纳米纤维、聚芘咯纳米纤维醇溶液中的一种或他们的混合液处理,浓度为1%,与细菌纤维素纤维的质量比为1:1。
采用得到的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纤维纺纱得到本发明的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纱线。一段10厘米长的纱线在超声波震荡处理情况下,经检流计检测到25nA的电流输出信号。
实施例5
将漂白后的细菌纤维素,按照10mm/分钟的速度喂入一对直径为20mm的握持罗拉之间。然后经过经针状、超硬、弹性不锈钢丝或合金丝抛光轮等构成的针刺辊表面针状梳理针刺高速穿刺、割裂以及梳理作用,将细菌纤维素湿膜变成细菌纤维素纤维。经过处理后的细菌纤维素超级纤维含水率为80%,直径为400nm,长度为150mm。然后将细菌纤维素超级纤维分别浸入配制完成的锌盐溶液和碱性溶液。然后通过共混制备室温稳定的纳米ZnO溶胶。将经过浸液处理的细菌纤维素纤维浸入80摄氏度的纳米氧化锌溶胶中,经过15分钟的浸入处理,形成细菌纤维素纤维B。将细菌纤维素B按照1:1的质量比放入80摄氏度恒温的氨基锌盐溶液中,反应36小时后形成细菌纤维素纤维C。将细菌纤维素纤维C进行24小时的碳纳米管溶液浸泡处理后即可获得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纤维及纱线。一段10厘米长的纱线在超声波震荡处理情况下,经检流计检测到25nA的电流输出信号。
实施例6
将漂白后的细菌纤维素,按照30mm/分钟的速度喂入一对直径为50mm的握持罗拉之间。然后经过经针状、超硬、弹性不锈钢丝或合金丝抛光轮等构成的针刺辊表面针状梳理针刺高速穿刺、割裂以及梳理作用,将细菌纤维素湿膜变成细菌纤维素纤维。经过处理后的细菌纤维素超级纤维含水率为68%,直径为320nm,长度为150mm。然后将细菌纤维素超级纤维分别浸入配制完成的锌盐溶液和碱性溶液。然后通过共混制备室温稳定的纳米ZnO溶胶。将经过浸液处理的细菌纤维素纤维浸入90摄氏度的纳米氧化锌溶胶中,经过30分钟的浸入处理,形成细菌纤维素纤维B。将细菌纤维素B按照1:1的质量比放入85摄氏度恒温的氨基锌盐溶液中,反应48小时后形成细菌纤维素纤维C。将细菌纤维素纤维C进行36小时的石墨烯溶液浸泡处理后即可获得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纤维及纱线。一段10厘米长的纱线在超声波震荡处理情况下,经检流计检测到30nA的电流输出信号。
实施例7
将漂白后的细菌纤维素,按照50mm/分钟的速度喂入一对直径为80mm的握持罗拉之间。然后经过经针状、超硬、弹性不锈钢丝或合金丝抛光轮等构成的针刺辊表面针状梳理针刺高速穿刺、割裂以及梳理作用,将细菌纤维素湿膜变成细菌纤维素纤维。经过处理后的细菌纤维素超级纤维含水率为60%,直径为250nm,长度为150mm。然后将细菌纤维素超级纤维分别浸入配制完成的锌盐溶液和碱性溶液。然后通过共混制备室温稳定的纳米ZnO溶胶。将经过浸液处理的细菌纤维素纤维浸入95摄氏度的纳米氧化锌溶胶中,经过40分钟的浸入处理,形成细菌纤维素纤维B。将细菌纤维素B按照1:1的质量比放入90摄氏度恒温的氨基锌盐溶液中,反应60小时后形成细菌纤维素纤维C。将细菌纤维素纤维C进行48小时的聚苯胺纳米纤维溶液浸泡处理后即可获得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纤维及纱线。一段10厘米长的纱线在超声波震荡处理情况下,经检流计检测到28nA的电流输出信号。
实施例8
本实施例的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种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漂白处理后的细菌纤维素湿膜置于一对握持罗拉之间,按照10 mm~100 m/分钟的速度喂入;所使用的握持罗拉的直径为20~3000mm。
(2)从罗拉之间输出的纤维素膜经刺辊表面针刺高速穿刺、割裂以及梳理作用,将细菌纤维素湿膜变成细菌纤维素纤维;将细菌纤维素纤维经压滤机压滤处理,制备出细菌纤维素超细纤维条;经过压滤处理的细菌纤维素超级纤维的含水率在15%~50000%之间,超细纤维的直径在10~500nm,超细纤维长度在200nm~200mm之间。
(3)分别配置锌盐溶液和碱性溶液,通过共混制备室温稳定的纳米ZnO溶胶;将细菌纤维素超细纤维条浸入纳米ZnO溶胶,浸渍得到细菌纤维素B,取出后冷冻干燥,待用;步骤(3)中细菌纤维素条浸入的溶胶温度在80~100℃之间,浸渍时间为5~100min。
(4)将细菌纤维素B放入胺基锌盐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形成细菌纤维素C,取出后冷冻干燥, 然后60-100度热环境中放置,待用;所述的胺基锌盐溶液为锌盐溶液与胺溶液的混合液,溶液中锌离子与胺离子浓度均为0.01mol/L;细菌纤维素B和所放入的胺基锌盐溶液的质量比为1:1,反应温度80~100℃,反应时间为24~72小时。
(5)将细菌纤维素C进行溶液浸泡导电处理;制备出具有发电性能的细菌纤维素纤维,所述的溶液浸泡处理为碳纳米管、石墨烯、聚苯胺纳米纤维、聚芘咯纳米纤维醇溶液中的一种或他们的混合液处理,浓度为1%,与细菌纤维素纤维的质量比为1:1。
采用得到的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纤维纺纱得到本发明的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纱线。一段10厘米长的纱线在超声波震荡处理情况下,经检流计检测到25nA的电流输出信号。
实施例9
本实施例的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种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漂白处理后的细菌纤维素湿膜置于一对握持罗拉之间,按照10 mm~100 m/分钟的速度喂入;所使用的握持罗拉的直径为30~300mm。
(2)从罗拉之间输出的纤维素膜经刺辊表面针刺高速穿刺、割裂以及梳理作用,将细菌纤维素湿膜变成细菌纤维素纤维;将细菌纤维素纤维经压滤机压滤处理,制备出细菌纤维素超细纤维条;经过压滤处理的细菌纤维素超级纤维的含水率优选在30%~3000%之间,超细纤维的直径优选在30~300nm,超细纤维长度优选在500nm~100mm之间。
(3)分别配置锌盐溶液和碱性溶液,通过共混制备室温稳定的纳米ZnO溶胶;将细菌纤维素超细纤维条浸入纳米ZnO溶胶,浸渍得到细菌纤维素B,取出后冷冻干燥,待用;步骤(3)中细菌纤维素条浸入的溶胶温度在80~100℃之间,浸渍时间为5~100min。
(4)将细菌纤维素B放入胺基锌盐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形成细菌纤维素C,取出后冷冻干燥, 然后60-100度热环境中放置,待用;所述的胺基锌盐溶液为锌盐溶液与胺溶液的混合液,溶液中锌离子与胺离子浓度均为0.01mol/L;细菌纤维素B和所放入的胺基锌盐溶液的质量比为1:1,反应温度80~100℃,反应时间为24~72小时。
(5)将细菌纤维素C进行溶液浸泡导电处理;制备出具有发电性能的细菌纤维素纤维,所述的溶液浸泡处理为碳纳米管、石墨烯、聚苯胺纳米纤维、聚芘咯纳米纤维醇溶液中的一种或他们的混合液处理,浓度为1%,与细菌纤维素纤维的质量比为1:1。
采用得到的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纤维纺纱得到本发明的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纱线。一段10厘米长的纱线在超声波震荡处理情况下,经检流计检测到25nA的电流输出信号。

Claims (5)

1.一种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漂白处理后的细菌纤维素湿膜置于一对握持罗拉之间,按照10 mm~100 m/分钟的速度喂入;
(2)从罗拉之间输出的细菌纤维素湿膜经刺辊表面针刺高速穿刺、割裂以及梳理作用,将细菌纤维素湿膜变成细菌纤维素纤维;将细菌纤维素纤维经压滤机压滤处理,制备出细菌纤维素超细纤维条;
(3)分别配置锌盐溶液和碱性溶液,通过共混制备室温稳定的纳米ZnO溶胶;将细菌纤维素超细纤维条浸入纳米ZnO溶胶,浸渍得到细菌纤维素B,取出后冷冻干燥,待用;
(4)将细菌纤维素B放入胺基锌盐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形成细菌纤维素C,取出后冷冻干燥, 然后60-100度热环境中放置,待用;
(5)将细菌纤维素C进行溶液浸泡导电处理;制备出具有发电性能的细菌纤维素纤维;
步骤(5)处理时间为24~72小时,所述的溶液浸泡导电处理为碳纳米管、石墨烯、聚苯胺纳米纤维、聚吡咯纳米纤维醇溶液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液处理,浓度为1%,与细菌纤维素纤维的质量比为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使用的握持罗拉的直径为30~3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细菌纤维素条浸入的溶胶温度在80~100℃之间,浸渍时间为5~10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胺基锌盐溶液为锌盐溶液与胺溶液的混合液,溶液中锌离子与胺离子浓度均为0.01mol/L;细菌纤维素B和所放入的胺基锌盐溶液的质量比为1:1,反应温度80~100℃,反应时间为24~72小时。
5.一种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纤维纺纱得到纱线。
CN201210412215.5A 2012-10-25 2012-10-25 一种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纤维及纱线的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148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12215.5A CN103014888B (zh) 2012-10-25 2012-10-25 一种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纤维及纱线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12215.5A CN103014888B (zh) 2012-10-25 2012-10-25 一种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纤维及纱线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14888A CN103014888A (zh) 2013-04-03
CN103014888B true CN103014888B (zh) 2015-02-11

Family

ID=47963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1221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14888B (zh) 2012-10-25 2012-10-25 一种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纤维及纱线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148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94885A (zh) * 2013-04-19 2013-07-10 中国民航大学 一种微波合成纳米ZnO组装棉纤维的方法
CN104264260B (zh) * 2014-07-28 2016-04-13 四川大学 一种石墨烯/纳米纤维素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50385B (zh) * 2014-12-30 2017-10-31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111507A (zh) * 2015-09-08 2015-12-0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细菌纤维素/聚苯胺/碳纳米管导电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5778497B (zh) * 2016-04-25 2017-12-08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细菌纤维素/二氧化锰/聚吡咯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57530A (zh) * 2018-04-10 2021-03-09 天津工业大学 导电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49117A (ja) * 1995-08-03 1997-02-18 Kuraray Co Ltd 導電性セルロース系繊維
CN101660265A (zh) * 2009-09-07 2010-03-03 江南大学 抗菌性的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19997A (zh) * 2011-04-29 2011-10-19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采用细菌纤维素为模板制备聚吡咯包覆细菌纤维素纳米导电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2391535A (zh) * 2011-09-09 2012-03-28 南京理工大学 细菌纤维素导电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34068A (zh) * 2012-04-25 2012-08-15 东华大学 一种制备功能纳米颗粒/细菌纤维素复合膜的方法及其装置
CN202415771U (zh) * 2011-12-26 2012-09-05 中原工学院 纳米细菌纤维素超细纤维加工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67226A (ja) * 2010-02-16 2011-09-01 Kenji Nakamura 抗菌マスク、マスク用抗菌フィルタ及びそのマスク又はフィルタを用いる抗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49117A (ja) * 1995-08-03 1997-02-18 Kuraray Co Ltd 導電性セルロース系繊維
CN101660265A (zh) * 2009-09-07 2010-03-03 江南大学 抗菌性的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19997A (zh) * 2011-04-29 2011-10-19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采用细菌纤维素为模板制备聚吡咯包覆细菌纤维素纳米导电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2391535A (zh) * 2011-09-09 2012-03-28 南京理工大学 细菌纤维素导电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2415771U (zh) * 2011-12-26 2012-09-05 中原工学院 纳米细菌纤维素超细纤维加工设备
CN102634068A (zh) * 2012-04-25 2012-08-15 东华大学 一种制备功能纳米颗粒/细菌纤维素复合膜的方法及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14888A (zh) 2013-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14888B (zh) 一种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纤维及纱线的制备方法
Zhao et al. BaTiO3 nanocrystal-mediated micro pseudo-electrochemical cells with ultrasound-driven piezotronic enhancement for polymerization
Zaarour et al. Controlling the surface 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crystallinity, and piezoelectric properties of electrospun PVDF nanofibers by maneuvering molecular weight
Wang et al. Solid-state supercapacitor based on activated carbon cloths exhibits excellent rate capability.
DE602004021951D1 (de) Verfahren zur nanofaserherstellung aus einer polymerlösung durch elektrostatisches spinnen und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CN104698055B (zh) Dna与石墨烯有序组装在金电极表面的方法
CN106655875A (zh) 可拉伸摩擦发电机和制备方法
CN109712824A (zh) 一种利用液晶化MXene构建三维MXene阵列的方法及三维MXene阵列
Fan et al. Fabricating of high-performance functional graphene fibers for micro-capacitive energy storage
CN101311338B (zh) 无模板电化学沉积制备Te一维纳米结构的方法
CN102605468A (zh) 一种制备硫化镍纳米纤维的方法
CN102899886B (zh) 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纤维及纱线的制备方法
CN106370290B (zh) 一种pvdf纳米纤维/石墨烯/弹性纤维压电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Zheng et al. Electrohydrodynamic Direct‐Write Orderly Micro/Nanofibrous Structure on Flexible Insulating Substrate
CN102899883B (zh) 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纤维及纱线的制备方法
Al-Haddad et al. Constructing Well-Ordered CdTe/TiO 2 Core/Shell Nanowire Arrays for Solar Energy Conversion.
CN109123854A (zh) 一种摩擦纳米发电织物
CN102912625B (zh) 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纤维及纱线的制备方法
Huang et al. Electrochemical strategy for flexible and highly conductive carbon films: the role of 3-dimensional graphene/graphite aggregates
CN102912629B (zh) 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纤维及纱线的制备方法
CN102912619B (zh) 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纤维及纱线的制备方法
CN102912630B (zh) 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纤维及纱线的制备方法
CN102899887B (zh) 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纤维及纱线的制备方法
CN102912631B (zh) 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纤维及纱线的制备方法
CN102899889B (zh) 细菌纤维素基发电纤维及纱线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11

Termination date: 201710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