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04278A - 用于rat间载波聚合的信令机制 - Google Patents

用于rat间载波聚合的信令机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04278A
CN103004278A CN2011800295854A CN201180029585A CN103004278A CN 103004278 A CN103004278 A CN 103004278A CN 2011800295854 A CN2011800295854 A CN 2011800295854A CN 201180029585 A CN201180029585 A CN 201180029585A CN 103004278 A CN103004278 A CN 1030042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access
control message
access technologies
radio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2958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04278B (zh
Inventor
S.格兰特
M.萨格福斯
S.帕克瓦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030042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42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042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42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04W76/16Involving differ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e.g. a packet-switched [PS] bearer in combination with a circuit-switched [CS] bear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0Access point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e.g. multi-mode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2Access point controll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045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 and backbone network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信令机制通知无线电网络控制器(700)关于与从支持多种无线电接入技术的基站(600)转发到无线电网络控制器(700)的数据分组关联的无线电接入技术。通过此信息,无线电网络控制器(700)能够将所接收数据与对应无线电接入技术关联,并且因而管理无线电接入技术的不同物理层过程,例如外环功率控制。在一种示例方法中,由移动台分别通过第一和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所传送的第一和第二数据单元从一个或多个基站转发(430)到网络控制节点供进一步处理。与至少一些数据单元关联的控制消息也发送(440)给网络控制节点,控制消息指示通过其已传送关联数据单元的无线电接入技术。

Description

用于RAT间载波聚合的信令机制
有关申请
本申请根据35 U.S.C. §119(e)要求2010年6月1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1/354770以及2010年11月18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12/948871的优先权。通过引用将上述两个申请的完整内容结合到本文中。
技术领域
一般来说,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更具体来说,涉及用于利用多种无线电接入技术的无线网络中的网络控制的信令技术。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已经制订基于码分多址(CDMA)技术的高速无线分组数据链路的规范。此所谓的高速分组接入(HSPA)技术的规范包括对高速下行链路(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或HSDPA)和高速上行链路(称作增强上行链路EUL或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的支持。
在当前所规定的HSPA上行链路中,数据到控制干扰是极大限制。在设法增加数据速率时,从分组数据信道(E-DCH)到控制信道(例如DPCCH、RACH等)的干扰变得明显。为了准许可靠随机接入信道(RACH)检测以及确保充分覆盖,高速上行链路的热噪声增加量(RoT)必须保持在较低级别。另外,高数据速率的稳定性问题也要求RoT保持在低级别。最终结果在于,高上行链路数据速率实际上难以实现,因为实现高数据速率要求允许RoT达到较高级别。
增加移动台可用的上行链路数据速率的一种方式是准许上行链路中的双载波操作。这在3GPP的HSPA标准的第9版中得到支持。通过此方案,移动台所使用的两个HSPA载波能够配置成使得主载波携带所有遗留业务和控制信道的大多数,因而允许补充载波仅携带数据相关信道。(在2009年11月9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12/614526中描述用于按照此方式来配置HSPA载波的技术,通过引用将其完整内容结合到本文中。)但是,虽然这允许补充载波上的更高RoT级别并且因而允许较高总上行链路数据速率,但是性能仍然受到限制,因为难以从补充载波去除所有控制信道。
发明内容
能够通过提供允许使用不同无线电接入技术(RAT)的两个或更多载波的聚合的无线系统来提高移动台可用的上行链路数据速率。例如,一种这样的系统将HSPA载波用于主载波,而将长期演进(LTE)载波用于辅助载波。因为LTE无线电链路没有受到数据到控制干扰,所以与所有载波上使用HSPA的多载波系统相比,本文中称作RAT间聚合的此技术促进更高总数据速率。
但是,多RAT系统中的所支持无线电接入技术的物理层控制过程可以有所不同。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中,则提供一种信令机制,以便通知无线电网络控制器关于与从支持多种无线电接入技术的基站转发到无线电网络控制器的数据分组关联的无线电接入技术。通过此信息,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能够将所接收数据与对应无线电接入技术关联,并且因而管理无线电接入技术的不同物理层过程,例如外环功率控制。
在一种示例方法中,由移动台分别通过第一和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所传送的第一和第二数据单元从一个或多个基站转发到网络控制节点供进一步处理。与至少一些数据单元关联的控制消息也发送给网络控制节点,控制消息指示通过其传送关联数据单元的无线电接入技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是长期演进无线电链路(它没有使用外环功率控制),并且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是高速分组接入无线电链路(它使用了外环功率控制)。同样,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控制节点包括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网络中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
由网络控制节点进行的进一步处理可包括例如使用与数据单元关联的重传信息的自动请求重发(ARQ)处理。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消息包括携带一个或多个数据单元的E-DCH上行链路数据帧中的一个或多个位。在这些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消息包括E-DCH上行链路数据帧中的上行链路复用信息(UL Mux Info)字段的预定值。
在其它实施例中,控制消息包括N位二进制掩码,其中N是RAT间载波聚合方案中的载波数量,以及其中N位二进制掩码的每个位指示对应载波的RAT类型。在又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消息可改为标识与数据单元关联的特定载波(例如根据编号),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控制节点能够按照预定关系将载波与特定无线电接入技术关联。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消息包括重传次数参数的预定值,预定值指示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单元通过特定无线电接入技术来传送。在E-DCH上行链路数据帧中包含控制消息的实施例中,此预定值可包括E-DCH上行链路数据帧中的重传次数字段的预定值。此预定值的存在例如指示E-DCH上行链路数据帧中包含的数据单元通过LTE无线电链路来传送。
还描述由无线网络控制节点所执行的方法,包括接收从一个或多个无线基站所转发的第一和第二数据单元的示范方法,其中第一数据单元由移动台使用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来传送,并且第二数据单元由移动台使用与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不同的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来传送。此方法还包括从无线基站之一接收与第一和第二数据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单元关联的控制消息,并且从控制消息来标识通过其传送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单元的无线电接入技术。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基于控制消息的进一步处理。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基于控制消息来有选择地调整与第一和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其中之一对应的外环功率控制参数。
用于实现这些方法的无线网络控制节点例如可以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网络中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并且控制消息可包括E-DCH上行链路数据帧中的上行链路复用信息(UL Mux Info)字段的预定值。
备选地,如上所述,这些实施例的任一个实施例中的控制消息可包括N位二进制掩码,其中N是用于移动台的RAT间载波聚合中的载波数量,以及其中N位二进制掩码的每个位指示对应载波的RAT类型,或者控制消息另外可标识与按照预定关系对应于特定无线电接入技术的数据单元关联的载波。在又一些实施例中,所接收控制消息包括重传次数参数的预定值,预定值指示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单元通过诸如LTE无线电链路之类的特定无线电接入技术来传送。
如上所述,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消息用于确定是否调整与第一和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其中之一对应的外环功率控制参数。在一些情况下,外环功率控制参数按照控制消息所指示的混合ARQ(HARQ)重传的次数来调整,除非所指示的HARQ重传次数等于预定值。在这些实施例中,预定值的存在指示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单元通过不是服从外环功率控制的无线电接入技术来传送。
还描述配置成执行上述方法的设备,包括无线基站,其中包括:第一无线电单元,配置成接收由移动台使用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所传送的第一数据单元;以及MAC处理单元,配置成与网络控制节点进行通信等等。在这些实施例中,MAC处理单元配置成从第一无线电单元接收第一数据单元,将所接收的第一数据单元转发到网络控制节点供进一步处理,以及将与第一数据单元关联的控制消息发送给网络控制节点,其中控制消息指示通过其传送关联数据单元的无线电接入技术。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基站包括第二无线电单元,第二无线电单元配置成接收由移动台使用与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不同的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所传送的第二数据单元,在这种情况下,MAC处理单元还配置成从第二无线电单元接收第二数据单元,并且将所接收的第二单元转发到网络控制节点。在任一种情况下,控制消息的格式和/或内容可按照上述技术的任一种技术。
类似地,公开了各种无线网络控制器,包括其中包含配置成接收从一个或多个无线基站所转发的第一和第二数据单元的基站接口单元的实施例,其中第一数据单元由移动台使用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来传送,而第二数据单元由移动台使用与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不同的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来传送。这些无线网络控制器还包括协议处理单元,协议处理单元配置成经由基站接口单元从无线基站之一接收与一个或多个第一和第二数据单元关联的控制消息,以及从控制消息来标识通过其传送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单元的无线电接入技术。控制消息的格式和内容再次可按照上述技术的任一种技术。同样,这些无线网络控制器的各种实施例还可配置成基于控制消息来执行附加处理,例如上述外环功率控制参数的选择性调整。
当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上下文和特征,也并不局限于以下详细描述的具体示例实施例。而是将会理解,本发明可通过不同于本文具体提出的那些方式的方式来执行,而没有背离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提出的本发明的基本特性。因此,在阅读以下描述和附图时,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所述实施例是说明性而不是限制性的,并且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之内的所有变更预计包含在其中。
附图说明
图1示出利用通过多种无线电接入技术所传送的数据的聚合的无线网络的功能单元。
图2示出示例无线网络中的移动终端、无线基站(NodeB)和无线电网络控制器的协议栈。
图3示出按照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可用于携带控制消息的E-DCH UL数据帧的内容。
图4是示出用于向网络控制节点发信号通知关于无线电接入技术信息的方法的过程流程图。
图5是示出用于接收和处理发送给网络控制节点的控制消息的方法的另一个过程流程图。
图6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配置的基站的组件的框图。
图7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配置的网络控制节点的组件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用于HSPA的3GPP第9版标准包括上行链路中的双载波操作的规范。但是,上行链路数据速率的提高受到限制,因为每个HSPA对控制到数据干扰敏感,并且难以从HSPA载波去除所有控制信道。
能够通过提供允许使用不同无线电接入技术(RAT)的两个或更多载波的聚合的无线系统来提高移动台可用的上行链路数据速率。一种这样的系统可能将HSPA载波用于主载波,而将长期演进(LTE)载波用于辅助载波。因为LTE无线电链路没有受到数据到控制干扰,所以与所有载波上使用HSPA的多载波系统相比,本文中称作RAT间聚合的此技术促进更高总数据速率。
但是,所支持无线电接入技术的物理层控制过程可有所不同。例如,HSPA上行链路载波服从由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所管理的外环功率控制,而LTE载波则不是。如果通过这两种技术所传送的数据分组在被转发到无线电网络控制器之前来聚合,则RNC将无法正确地保持外环功率控制设置点。因此,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信令机制,以便通知RNC关于与从支持多种无线电接入技术的基站转发到RNC控制器的数据分组关联的无线电接入技术。通过此信息,RNC能够区分哪个数据来自HSPA而哪个数据来自LTE,使得可单独控制每个数据的物理层过程。
例如,在很简单的实施例中,信令会指示给定数据帧对应于为RNC所知是HSPA链路的“载波1”或者所知是LTE链路的“载波2”。RNC则可能仅使用载波1/HSPA数据帧中包含的信息来操控外环功率控制(OLPC)过程。
在各种置换中,本文详述的此方案和其它方案能够易于扩展到具有应用于载波的HSPA和LTE的多于两个载波。此外,本文所述的技术并不局限于HSPA用作“主系统”的系统或者甚至完全使用HSPA和LTE的系统。因此,本文所述的详细描述用于区分HSPA和LTE的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应当被看作是示范性的。类似技术可应用于多种无线电接入技术的任何聚合,其中上层需要知道通过其已传送和接收所有或一些有效载荷单元(也可称作数据单元、服务单元或诸如此类)的技术。
图1示出如何能够以HSPA充当“主”系统来实现两个载波的RAT间聚合的示例。在这个示例中,无线通信系统100包括RNC 110和NodeB 120。NodeB 120配置成支持通过(至少)两个载波—一个HSPA载波和一个LTE载波—的无线电链路。在所示系统中,单个NodeB支持两个不同的无线电链路。在其它系统中,分开的基站可用于提供两个无线电链路,其中基站之一将所接收数据转发到另一个基站供聚合。其它配置也是可能的,例如其中支持不同RAT的基站分别向RNC转发所接收数据的系统。
在任何情况下,MAC-i/is协议数据单元(PDU)在移动台(图1中未示出)被生成并且通过两种(或更多)不同的无线电接入技术传送给一个或多个基站。在图示示例中,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对应于HSPA载波,以及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对应于LTE载波。因此,MAC-i/is PDU由两种无线电接入技术的分开的物理层来处理。物理层122(对于“第1层”表示为L1)处理由移动台所传送的HSPA载波,而物理层126处理所接收LTE载波。
NodeB 120还包括用于两种无线电接入技术的每种无线电接入技术的不同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处理;这在图1中的MAC单元124和MAC单元128示出,分别与HSPA载波和LTE载波对应。MAC层检错和纠错过程对于每种无线电接入技术单独进行操作。相应地,图1示出MAC 124和MAC 128中的分开的混合自动请求重发(HARQ)过程。
在所示系统中,一旦分组数据单元在用于LTE载波的MAC单元128中成功地解码,则对应MAC-i/is PDU被转发到用于“主”(HSPA)系统的MAC单元124。正是在这一点,在接收侧聚合来自两个不同载波的PDU。聚合的MAC-i/is PDU然后通过Iub接口130从NodeB 120传送给RNC。在RNC 110中,MAC-is PDU然后在MAC-is层118和MAC-d层116进一步处理,供传递到更高层。
在图示系统中,由MAC-d层116所产生的数据单元然后在无线电链路控制层114经过处理,无线电链路控制层114支持用户平面数据的选择性重发ARQ和加密等等。熟悉HSPA系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MAC-i、MAC-is和MAC-d实体是HSPA标准特定的。因为这些实体的细节不是全面了解本技术所必要的,所以在此不提供可见于用于HSPA的第9版规范的那些细节。
在常规HSPA系统(即,不支持RAT间聚合的系统)中,E-DCH帧协议(FP)用于处理通过Iub接口的MAC-i/is PDU的传送。图2示出在移动台210(3GPP用语中称作“用户设备”或UE)、NodeB 220和RNC 230的HSPA协议栈的一部分。具体来说,图2示出FP在NodeB 220和RNC 230存在于协议栈中的位置。如图2所示,将要由UE 210所传送的数据由MAC-d实体216和包括MAC-i/is和MAC-e/es处理的MAC层214来处理。(再次,HSPA特定的MAC-d、MAC-i/is和MAC-e/es实体的细节不是了解本发明所需的。)所产生的PDU则由物理层212来处理并且通过由图2中的Uu参考点表示的空中接口传送给NodeB 220。所接收信号由在NodeB 220的物理层222和MAC层224来处理,然后由EDCH FP单元226封装到E-DCH UL数据帧中,供由传输网络层228通过Iub接口传送给RNC 230。在RNC 230,E-DCH UL数据帧由TNL 232接收,然后由EDCH FP层234在由MAC-es/is实体236和MAC-d实体238对MAC PDU的处理之前来解包。
图3示出用于通过NodeB 220与RNC 230之间的Iub接口携带MAC-i/is PDU的E-DCH UL数据帧300的结构。在当前标准中,E-DCH UL数据帧在两种条件下通过Iub接口来传送:第一,如果对码字成功解码,或者第二,如果断言HARQ失败。后一种情况在NodeB 220确定HARQ传送的次数已经超过最大值时发生。在第一种情况下,在对分组数据单元成功解码时,图3所示的E-DCH数据帧包含给定数量的MAC-is PDU的有效载荷。在后一种情况下,即在HARQ失败发生时,E-DCH数据帧没有携带有效载荷。在两种情况下,均指示HARQ重传次数。
响应HARQ重传次数,位于RNC中的外环功率控制(OLPC)功能命令NodeB增加或减小由NodeB所执行的内环功率控制过程中使用的信号干扰比(SIR)目标。一般来说,如果HARQ重传次数高于目标级别,则RNC中的OLPC功能增加SIR目标,使得NodeB中的内环功率控制功能将用于增加UE的传送功率,以便实现新的SIR目标并且潜在地减少重传次数。相反,如果HARQ重传次数低于目标级别,则OLPC功能降低SIR目标,使得内环功率控制将用于减小UE的传送功率,以便实现新的SIR目标,由此增加HARQ重传次数。
共同考虑图1和图2,显而易见,能够将LTE PDU提供给NodeB 220中的MAC-i实体224以供EDCH FP单元226进行封装,并且转发到RNC 230。但是,此方案以及一般来说的RAT间聚合方案的一个问题在于,与不同载波关联的不同RAT可具有不同的物理层过程。例如,HSPA采用外环功率控制(OLPC),而LTE则不是。另一个差别在于,在HSPA中支持宏分集但在LTE不支持。
在这里出现问题,因为RNC不知道哪一个RAT用于接收由RNC通过Iub接口所接收的特定MAC-i/is有效载荷。要求此信息以便使RNC在RAT特定基础上来控制物理层过程。具体来说,如上所述,RNC控制WCDMA(HSPA)信道的外环功率控制。因此,RNC需要来自NodeB的输入以正确操控OLPC。
为了解决此问题,可将标志或其它控制消息包含在通过NodeB与RNC之间的Iub接口所传送的每个数据帧内。此控制消息指示哪一个RAT和/或哪一个载波用于传送由数据帧所携带的数据。存在传送此控制消息的多种可能方案。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使用载波掩码,在这种情况下,控制消息包括N位二进制掩码,其中N是RAT间载波聚合配置中的载波数量。掩码的第n位指示与第n载波对应的RAT类型。例如,0可指示HSPA,而1可指示LTE。因此,在这个示例中,第一位置中的0指示第一载波是HSPA载波。
在一些情况下,可以不必控制消息显式指定哪些载波是HSPA而哪些载波是LTE。例如,在双载波系统中,可先验地已知载波1是HSPA而载波2是LTE。在这种情况下,1位标志足以指示与特定分组数据单元对应的RAT类型。
在使用UTRAN RNC的情况下,先前方案的任一种均可通过对现有E-DCH上行链路数据帧结构的小修改来实现,如图3所示。例如,新标志可占用当前表示为“备用”的区域之一。
其它可能方案基于扩展E-DCH上行链路数据帧结构中的现有字段的含义以指示RAT类型。例如,可使用E-DCH上行链路数据帧300中的UL复用信息字段。这是2位字段,在图3中示为“UL Mux Info”。自从定义这个字段的标准的版本9(3GPP TS 25.427,“UTRAN Iur/Iub Interface User Plane Protocol for DCH Data Streams”,v.9.0.0,2010年1月,第30页),值0和1指示多小区E-DCH操作的情况下的主和辅助频率。值3或4可用于分别指示HSPA或LTE。
可能使用的E-DCH上行链路数据帧300的另一个字段是“HARQ重传次数”字段。这是图3中标记为“HARQ重传次数”的4位字段。对于E-DCH数据帧中携带的第1层子帧的每一个存在一种这样的字段。值14(在标准的当前修订版中未使用)可用于指示RAT聚合情形中的LTE。对于HSPA,该字段的当前容许值会未经修改地使用。
此方案会特别适用于外环功率控制目的。RNC能够配置成使得如果HARQ重传次数设置为14,则它不应当尝试触发OLPC,因为对于LTE不存在这种功能性。对于任何其它容许值,对于HSPA载波,会基于由该字段所指示的重传次数来触发OLPC。
将会理解,上述技术表示通过Iub接口发信号通知关于RAT类型的易于实现的方案。此外,此方案易于引入相关标准,因为例如只有对HSPA标准中的E-DCH UL数据帧结构的细微修改。还将会理解,这些技术可易于适合其它系统和标准,包括没有使用HSPA的多载波、多RAT系统。
相应地,图4和图5是示出用于发信号通知关于RAT相关信息并且处理该信息的一般化过程的过程流程图。图4所示的过程可在诸如配置成支持通过HSPA和LTE两种载波与移动终端同时通信的基站之类的一个或多个基站实现。另一方面,图5所示的过程可在诸如先前所述的UTRAN RNC之类的网络控制节点实现。
如框410所示,图4开始于在基站经由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来接收第一数据单元。(除非上下文具体说明,否则术语“第一”和“第二”在本文中只是用于区分项的分开的实例,而不是意在暗示特定顺序。)如框420所示,还经由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来接收第二数据单元。第二数据单元可与第一数据单元同时地或者在接收第一数据单元之前或之后不久来接收。第二数据单元在单个基站支持两种RAT的情况下可在与第一数据单元相同的基站来接收,或者可从分开的基站转发。如前面所述,第一和第二RAT可以是HSPA和LTE,但是可使用其它技术。
如框430所示,将第一和第二数据单元转发到网络控制节点。如图4所示,此网络控制节点可以是如3GPP所规定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但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使用其它网络控制节点。
除了数据单元之外,还将控制消息发送给网络控制节点,如框440所示。此控制消息直接或间接地指示与转发到网络控制节点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单元对应的无线电接入技术。控制消息可采取若干形式的任一种,包括上述形式。例如,控制消息可包括携带关联数据单元的E-DCH上行链路数据帧中的一个或多个位。在这种情况下,控制消息可通过发送E-DCH上行链路数据帧中的特定字段(例如上行链路复用信息字段或者HARQ重传次数字段)的预定值来发信号通知关于使用特定RAT类型。给定的预定值可指示例如数据单元通过LTE链路传送。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消息包括N位二进制掩码,其中N是RAT间载波聚合方案中的载波数量,以及其中N位二进制掩码的每个位指示对应载波的RAT类型。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使用按照预定关系来指示特定无线电接入技术的更简单控制消息。
图5示出在网络控制节点所实现的与图4的过程对应的过程。如图5的框510和520所示,在网络控制节点接收第一和第二数据单元以及与一个或多个数据单元关联的控制消息。如框530所示,控制消息用于标识用于传送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单元的无线电接入技术。
在一些实施例中,从控制消息所搜集的信息用于调整一个或多个控制过程。例如,控制消息可用于区分通过服从外环功率控制的链路(例如HSPA链路)所发送的数据单元以及通过不是服从外环功率控制的链路(例如LTE)所发送的那些数据单元。在这类实施例中,控制消息可用于确定是否调整外环功率控制参数(例如SIR目标)。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外环功率控制参数按照所指示的HARQ重传次数(例如按照E-DCH UL数据帧中的“HARQ重传次数”字段)来调整,除非所指示的HARQ重传次数等于预定值。在这些实施例中,预定值指示关联数据单元通过不是服从外环功率控制的无线电接入技术来传送。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本文所述的各种方法和过程可使用各种硬件配置来实现,一般(但不一定)包括使用耦合到存储用于执行本文所述技术的软件指令的存储器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诸如此类。图6和图7分别示出示例无线电基站600和示例网络控制节点700的框图。当然,除了所示之外的配置是可能的。
参照图6,基站600包括两个分开的收发器,即无线电单元610和无线电单元620。这些无线电单元配置成经由不同无线电接入技术来与移动台通信。例如,无线电单元610可包括HSPA收发器,而无线电单元620可包括LTE收发器。这些类型的收发器的每个类型的详细设计是众所周知的。
无线电单元610和620在操作上连接到处理电路630,处理电路630控制无线电单元,并且经由网络接口650中继去往和来自网络控制器的用户数据和控制数据。处理电路630可包括配置有存储器64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645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程序代码645可包括用于执行用于将数据单元转发到网络控制器以及用于发送指示与那些数据单元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单元关联的无线电接入技术的控制消息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的指令。
图7示出示例网络控制节点700的基本配置。网络控制节点700包括用于与一个或多个远程基站进行通信的基站接口710。此通信可通过例如UTRAN系统中的Iub接口进行。基站700还包括核心网络接口740,用于例如通过由3GPP所定义的IuCS和IuPS接口与固定网络的其余部分进行通信。
网络控制节点700还包括处理电路720和存储器730。处理电路720可包括配置成运行程序代码735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程序代码735包括用于执行用于接收数据单元和控制消息以及用于确定与一个或多个数据单元关联的无线电接入技术类型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的指令。
可取决于超出本公开范围之外的系统级要求的各种硬件方案的设计和成本折衷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众所周知的,并且不是全面了解当前公开技术所必要的。相应地,本文中没有公开具体硬件实现的其它细节。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基站600和网络控制节点700的电路可按照在某些细节方面与以上给出的广义描述不同的方式来配置。例如,上述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控制功能性可使用专用硬件而不是配置有程序指令的微处理器来实现。这类变更以及与每个变更关联的工程折衷将是技术人员易于理解的。实际上,前面的描述和附图全部表示本文所教导的方法和设备的非限制性示例。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面的描述和附图。而是本发明仅由以下权利要求书及其法律等同来限制。

Claims (32)

1.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其特点在于包括: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无线基站接收(410,420)由移动台使用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所传送的第一数据单元以及由所述移动台使用与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不同的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所传送的第二数据单元;
将所接收的第一和第二数据单元从所述无线基站转发(430)到网络控制节点供进一步处理;以及
从所述无线基站之一向所述网络控制节点发送(440)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数据单元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单元关联的控制消息,其中所述控制消息指示通过其传送所述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单元的无线电接入技术。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是长期演进无线电链路,而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是高速分组接入无线电链路。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网络控制节点包括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网络中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消息包括携带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单元的E-DCH上行链路数据帧中的一个或多个位。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消息包括所述E-DCH上行链路数据帧中的上行链路复用信息UL Mux Info字段的预定值。
6. 如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消息包括N位二进制掩码,其中N是RAT间载波聚合方案中的载波数量,并且所述N位二进制掩码的每个位指示对应载波的RAT类型。
7. 如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消息标识按照预定关系与特定无线电接入技术对应的载波。
8. 如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消息包括重传次数参数的预定值,所述预定值指示所述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单元通过特定无线电接入技术来传送。
9. 如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进一步处理包括自动请求重发ARQ处理。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消息包括所述E-DCH上行链路数据帧中的重传次数字段的预定值,并且其中所述预定值指示所述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单元通过长期演进无线电链路来传送。
11. 一种在无线网络控制节点中的方法,其特点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510)从一个或多个无线基站所转发的第一和第二数据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单元由移动台使用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来传送,而所述第二数据单元由所述移动台使用与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不同的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来传送;
从所述无线基站之一接收(520)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数据单元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单元关联的控制消息;以及
从所述控制消息来标识(530)通过其传送所述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单元的无线电接入技术。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网络控制节点包括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网络中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消息包括E-DCH上行链路数据帧中的上行链路复用信息UL Mux Info字段的预定值。
14. 如权利要求11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消息包括N位二进制掩码,其中N是用于所述移动台的RAT间载波聚合中的载波数量,并且其中所述N位二进制掩码的每个位指示对应载波的RAT类型。
15. 如权利要求11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消息标识按照预定关系与特定无线电接入技术对应的载波。
16. 如权利要求11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消息包括重传次数参数的预定值,所述预定值指示所述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单元通过特定无线电接入技术来传送。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消息包括所述E-DCH上行链路数据帧中的重传次数字段的预定值,所述预定值指示所述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单元通过长期演进无线电链路来传送。
18. 如权利要求11至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控制消息来有选择地调整或者不调整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其中之一对应的外环功率控制参数。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有选择地调整或者不调整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其中之一对应的外环功率控制参数包括按照所指示的混合自动请求重发HARQ重传次数来调整所述外环功率控制参数,除非所述所指示的HARQ重传次数等于预定值,所述预定值指示所述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单元通过不是服从外环功率控制的无线电接入技术来传送。
20. 一种无线基站(600),包括:
第一无线电单元(610),配置成接收由移动台使用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所传送的第一数据单元;以及
MAC处理单元(630,640),配置成:
从所述第一无线电单元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单元;以及
将所接收的第一数据单元转发到网络控制节点供进一步处理;
其特点在于,所述MAC处理单元(630,640)还配置成向所述网络控制节点发送与所述第一数据单元关联的控制消息,其中所述控制消息指示通过其传送所述关联数据单元的无线电接入技术。
21.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无线基站(600),还包括第二无线电单元(620),所述第二无线电单元(620)配置成接收由所述移动台使用与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不同的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所传送的第二数据单元,其中,所述MAC处理单元(630,640)还配置成从所述第二无线电单元(620)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单元,并且将所接收的第二数据单元转发到所述网络控制节点。
22. 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无线基站(600),其中,所述网络控制节点包括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网络中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并且其中所述控制消息包括携带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单元的E-DCH上行链路数据帧中的一个或多个位。
23.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无线基站(600),其中,所述控制消息包括E-DCH上行链路数据帧中的重传次数参数字段的预定值,所述预定值指示所述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单元通过长期演进无线电链路来传送。
24. 如权利要求20至2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基站(600),其中,所述控制消息包括N位二进制掩码,其中N是RAT间载波聚合方案中的载波数量,其中所述N位二进制掩码的每个位指示对应载波的无线电接入技术类型。
25. 如权利要求20至2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基站(600),其中,所述控制消息标识按照预定关系与特定无线电接入技术对应的载波。
26. 一种无线网络控制器(700),其特点在于包括:
基站接口单元(710),配置成接收从一个或多个无线基站所转发的第一和第二数据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单元由移动台使用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来传送,而所述第二数据单元由所述移动台使用与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不同的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来传送;以及
协议处理单元(720,730),配置成:
经由所述基站接口单元从所述无线基站之一来接收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数据单元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单元关联的控制消息;以及
从所述控制消息来标识通过其传送所述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单元的无线电接入技术。
27. 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无线网络控制器(700),其中,所述控制消息包括E-DCH上行链路数据帧中的上行链路复用信息UL Mux Info字段的预定值。
28. 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无线网络控制器(700),其中,所述控制消息包括N位二进制掩码,其中N是用于所述移动台的RAT间载波聚合中的载波数量,并且其中所述N位二进制掩码的每个位指示对应载波的RAT类型。
29. 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无线网络控制器(700),其中,所述控制消息标识按照预定关系与特定无线电接入技术对应的载波。
30. 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无线网络控制器(700),其中,所述控制消息包括E-DCH上行链路数据帧中的重传次数字段的预定值,所述预定值指示所述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单元通过长期演进无线电链路来传送。
31. 如权利要求26至3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网络控制器(700),其中,所述协议处理单元(720,730)还配置成基于所述控制消息有选择地调整或者不调整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其中之一对应的外环功率控制参数。
32. 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无线网络控制器(700),其中,所述协议处理单元(720,730)配置成通过下列步骤有选择地调整或者不调整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电接入技术其中之一对应的外环功率控制参数:按照所指示的混合自动请求重发HARQ重传次数来调整所述外环功率控制参数,除非所述所指示的HARQ重传次数等于预定值,所述预定值指示所述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单元通过不是服从外环功率控制的无线电接入技术来传送。
CN201180029585.4A 2010-06-15 2011-06-13 用于rat间载波聚合的信令机制 Active CN1030042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5477010P 2010-06-15 2010-06-15
US61/354770 2010-06-15
US12/948,871 US8804616B2 (en) 2010-06-15 2010-11-18 Signaling mechanism for inter-RAT carrier aggregation
US12/948871 2010-11-18
PCT/SE2011/050723 WO2011159230A1 (en) 2010-06-15 2011-06-13 Signaling mechanism for inter-rat carrier aggreg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04278A true CN103004278A (zh) 2013-03-27
CN103004278B CN103004278B (zh) 2016-09-21

Family

ID=45096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9585.4A Active CN103004278B (zh) 2010-06-15 2011-06-13 用于rat间载波聚合的信令机制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804616B2 (zh)
EP (1) EP2583529B1 (zh)
CN (1) CN103004278B (zh)
RU (1) RU2013101595A (zh)
WO (1) WO2011159230A1 (zh)
ZA (1) ZA20120881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70374A1 (zh) * 2013-11-12 2015-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方法及基站
CN106465243A (zh) * 2014-05-16 2017-02-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管理无线网络连接以实现业务聚合的技术
CN110086764A (zh) * 2013-09-11 2019-08-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使能用于enb间的传输的安全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CN110572246A (zh) * 2016-01-20 2019-1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06509A1 (en) * 2010-10-27 2012-05-03 Thomas Klingenbrunn Data reprocessing in radio protocol layers
EP2675241A1 (en) * 2012-06-11 2013-12-18 Alcatel Lucent Interworking base station between a wireless network and a cellular network
CN103731864B (zh) * 2012-10-11 2017-09-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异系统载波聚合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EP2723134B1 (en) 2012-10-18 2014-11-26 Fujitsu Limi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 Multi-RAT System
US9887907B2 (en) 2014-09-18 2018-02-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se station initiated control mechanism for supporting supplemental link
US10028176B2 (en) 2015-03-14 2018-07-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Carrier aggregation across different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EP3394997B1 (en) * 2015-12-22 2023-10-18 Sony Group Corporation Dynamic coverage enhancement
WO2018134183A1 (en) 2017-01-23 2018-07-26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c. Coverage enhancement and fast acknowledgement
US10555310B2 (en) * 2017-05-01 2020-02-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Forward compatibility in new radio systems
US11019183B2 (en) * 2018-07-02 2021-05-25 Intel Corporation Network provenance with multi-interface translation
CN113615293B (zh) * 2019-03-20 2024-05-14 IPCom两合公司 逻辑信道优先级的协调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103332A1 (en) * 2002-05-29 2003-12-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ggregating multiple air interfaces with a multi-link protocol
US20050210154A1 (en) * 2002-06-06 2005-09-22 Shaily Verma Inter working function (iwf) as logical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rnc) for hybrid coupling in an interworking between wlan and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1198150A (zh) * 2006-12-06 2008-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多制式无线网络中实现分路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227708A (zh) * 2007-01-19 2008-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统一无线接入的方法、装置及无线网络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7631A (zh) * 2007-02-16 2008-08-20 摩托罗拉公司 使用优选的无线电访问技术来扫描网络的方法
ES2402910T3 (es) 2008-03-13 2013-05-1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étodo y disposiciones para el control de la potencia de un multiportador de enlace ascendente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ones inalámbrico
US20100128676A1 (en) 2008-11-24 2010-05-27 Dong Wu Carrier Channel Distribution System
US8521207B2 (en) 2009-02-09 2013-08-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Closed-loop power control in multi-carrier high-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
IN2012DN01520A (zh) * 2009-08-21 2015-06-05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US8483156B2 (en) * 2010-05-03 2013-07-09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Feedback for inter-radio access technology carrier aggreg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103332A1 (en) * 2002-05-29 2003-12-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ggregating multiple air interfaces with a multi-link protocol
US20050210154A1 (en) * 2002-06-06 2005-09-22 Shaily Verma Inter working function (iwf) as logical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rnc) for hybrid coupling in an interworking between wlan and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1198150A (zh) * 2006-12-06 2008-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多制式无线网络中实现分路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227708A (zh) * 2007-01-19 2008-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统一无线接入的方法、装置及无线网络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KONSTANTINOS DIMOU ETC.: "《Generic Link Layer:A Solution For Multi-Radio Transmission Diversity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Beyond 3G》", 《IEEE》, 28 September 2005 (2005-09-28)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6764A (zh) * 2013-09-11 2019-08-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使能用于enb间的传输的安全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CN110086764B (zh) * 2013-09-11 2022-04-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使能用于enb间的传输的安全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WO2015070374A1 (zh) * 2013-11-12 2015-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方法及基站
CN106465243A (zh) * 2014-05-16 2017-02-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管理无线网络连接以实现业务聚合的技术
CN106465243B (zh) * 2014-05-16 2019-09-2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管理无线网络连接以实现业务聚合的技术
CN110572246A (zh) * 2016-01-20 2019-1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装置
US10778375B2 (en) 2016-01-20 2020-09-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US11695515B2 (en) 2016-01-20 2023-07-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013101595A (ru) 2014-07-20
US20110305193A1 (en) 2011-12-15
ZA201208811B (en) 2014-01-29
CN103004278B (zh) 2016-09-21
WO2011159230A1 (en) 2011-12-22
US8804616B2 (en) 2014-08-12
EP2583529A1 (en) 2013-04-24
EP2583529B1 (en) 2014-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04278A (zh) 用于rat间载波聚合的信令机制
KR101609433B1 (ko) 무선 링크 제어 프로토콜 데이터 유닛 크기를 선택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930120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reliable E-DCH reception for transmission of scheduling information
WO2018156074A1 (en) Methods and nodes for packet duplication relating to carrier aggreg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010115B2 (en) Method for reducing uplink traffic load on transport network at basestation during soft handover
CN102017712B (zh) 用于软切换期间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EP3281329B1 (e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feedback transmission
KR101604304B1 (ko) 무선 상태 기반 다중 라디오 액세스 베어러 통신을 위한 시스템들, 방법들 및 장치
EP2357866B1 (e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WI492570B (zh) 處理混合自動重傳請求回傳的方法及其通訊裝置
CN110583040B (zh) 通信设备和通信方法
KR20070039972A (ko) 전송 블록 다이버시티 송신 기능을 가지는 외루프 전력제어
CN105122890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来自无线局域网的小区连接以及提供关于外围无线局域网接入点的有效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1911797A (zh) 用于提供小区重选的方法和装置
US20190239114A1 (en) Communications devices, method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4017074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で使用される1次局、2次局及び方法
US20150078251A1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US20080108311A1 (e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2823542A (zh) 通信装置
US20070207814A1 (en) Transmission rate control method, mobile station, and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JP4637709B2 (ja) 移動端末及び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
WO2014161264A1 (zh) 一种宏基站与低功率基站协同通信的方法及系统
EP3407674A1 (en) Wireless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control method
CN105610543A (zh) 一种调整信道质量指示cqi的方法和装置
WO2011020735A2 (en) A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 signal from a mobile station to a network entity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