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04272B - 基站、终端、搜索区间设定方法及解码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站、终端、搜索区间设定方法及解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04272B
CN103004272B CN201180034975.0A CN201180034975A CN103004272B CN 103004272 B CN103004272 B CN 103004272B CN 201180034975 A CN201180034975 A CN 201180034975A CN 103004272 B CN103004272 B CN 1030042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channel
region
decoder object
terminal
sear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3497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04272A (zh
Inventor
中尾正悟
西尾昭彦
堀内绫子
今村大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 Patent Trust Inc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riority to CN20161012857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105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042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42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042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42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Quality of the received signal, e.g. BER, SNR, water fi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4Rate requirement of the data, e.g. scalable bandwidth, data prio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即使在使用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发送针对基站下属的终端的DCI的情况下,也不会使终端的盲解码次数增加,而且能够防止基站中的资源分配的灵活性降低的基站。在该基站中,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3)设定由在终端中成为解码对象的多个解码对象候选定义的搜索区间,该多个解码对象候选分别由1个或多个控制信道元素(CCE)构成,分配单元(108)将控制信道配置到所设定的搜索区间中包含的多个解码对象候选中的任意解码单位候选,并发送到终端。此时,构成解码对象候选的CCE的聚合数与解码对象候选的数量建立了对应关系,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3)根据应发送的控制信道,使构成解码对象候选的CCE的聚合数与解码对象候选的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同。

Description

基站、终端、搜索区间设定方法及解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站、终端、搜索区间设定方法及解码方法。
背景技术
在3GPP-LTE(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RadioAccessNetworkLongTermEvolution(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无线访问网络长期演进),以下称为“LTE”)中,作为下行链路的通信方法采用了OFDMA(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Access:正交频分复用访问),作为上行链路的通信方法采用了SC-FDMA(SingleCarrier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Access:单载波频分复用访问)(例如,参见非专利文献1、2、3)。
在LTE中,无线通信基站装置(以下简称为“基站”)通过将系统频带内的资源块(ResourceBlock:RB),按每个被称为子帧的时间单位分配给无线通信终端装置(以下简称为“终端”),由此进行通信。另外,基站将用于通知下行链路数据和上行链路数据的资源分配结果的分配控制信息(L1/L2控制信息)发送到终端。例如,使用PDCCH(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等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将该分配控制信息发送到终端。这里,用于映射PDCCH的资源区域被规定,如图1所示,在频率轴方向上为整个系统频带,在时间轴方向上在1子帧的从开头的1OFDM码元到3OFDM码元之间可变。利用PCFICH(PhysicalControlFormatIndicatorChannel: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通知表示PDCCH在时间方向上占用到哪一OFDM码元的信号。
另外,各个PDCCH占用由1个或连续的多个CCE(ControlChannelElement:控制信道元素)构成的资源。在PDCCH中,由36个RE(ResourceElement:资源元素)构成1个CCE。在LTE中,作为PDCCH占用的CCE数(CCE聚合数:CCEaggregationlevel或Aggregationlevel),根据分配控制信息的信息比特数或终端的传播路径状态,选择1、2、4、8中的任一个。此外,在LTE中,支持作为系统带宽最大具有20MHz的宽度的频带。
另外,从基站发送的分配控制信息被称为DCI(DownlinkControl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在将多个终端分配给1子帧时,基站同时发送多个DCI。此时,为了识别各个DCI的发送目的地的终端,基站使利用发送目的地的终端ID进行了掩蔽(或加扰)的CRC比特包含在DCI内而进行发送。然后,终端对于有发往本终端的可能性的多个DCI,通过利用本终端的终端ID对CRD比特进行解掩蔽(或,解扰)而对PCDDH进行盲解码(Blinddecoding),检测发往本终端的DCI。
另外,DCI中包含基站对终端所分配的资源的信息(资源分配信息)和MCS(ModulationandchannelCodingScheme:调制和信道编码方案)等。另外,DCI有诸如上行链路用、下行链路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多入多出)发送用、下行链路非连续频带分配用等多个格式。终端需要接收具有多个格式的、下行分配控制信息(有关下行链路的分配控制信息)和上行分配控制信息(有关上行链路的分配控制信息)的两者。
例如,为下行分配控制信息,根据基站的发送天线控制方法和资源分配方法等,定义多个大小的格式。在该多个格式中,进行连续频带分配的下行分配控制信息格式(以下,简称为“下行分配控制信息”)和进行连续频带分配的上行分配控制信息格式(以下,简称为“上行分配控制信息”)具有相同的大小。这些格式(DCI格式)中包含表示分配控制信息的种类(下行分配控制信息或上行分配控制信息)的种类信息(例如,1比特的标记)。由此,即使表示下行分配控制信息的DCI的大小和表示上行分配控制信息的DCI的大小相同,通过确认分配控制信息中包含的种类信息,终端也能够确定是下行分配控制信息还是上行分配控制信息。
此外,将发送进行连续频带分配的上行分配控制信息时的DCI格式称为DCIformat0(以下称为“DCI0”),将发送进行连续频带分配的下行分配控制信息时的DCI格式称为DCIformat1A(以下称为“DCI1A”)。此外,如上所述,DCI0和DCI1A为相同的大小而能够根据种类信息区别,所以在以下的说明中将DCI0和DCI1A汇总记述为“DCI0/1A”。
另外,除上述DCI格式外,还存在在下行链路中进行非连续频带分配的DCIformat1(以下称为“DCI1”),以及分配空间复用MIMO发送的DCIformat2和DCIformat2A(以下称为“DCI2”、“DCI2A”)。这里,DCI1、DCI2、DCI2A是依赖于终端的下行发送模式(非连续频带分配或空间复用MIMO发送)而使用的格式,是对每个终端设定的格式。另一方面,DCI0/1A是不依赖于发送格式而对任何发送格式的终端都能够使用的格式,也就是对所有终端共同使用的格式。另外,在使用DCI0/1A时,使用1天线发送或发送分集作为缺省的发送模式。
另外,以为了减小终端的电路规模而削减盲解码次数为目的,正在研究对每个终端限定作为盲解码对象的CCE的方法。在该方法中,限定可能成为由每个终端进行的盲解码的对象的CCE区域(以下称为“搜索区间(SearchSpace:SS)”)。这里,将分配给各个终端的CCE区域的单位(即,相当于进行盲解码的单位)称为“下行控制信息分配区域候选(DCI分配区域候选)或下行控制信息分配候选(DCI分配候选)”或“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或解码对象候选)”。
在LTE中,对每个终端随机设定搜索区间。按PDCCH的每个CCE聚合数,定义构成该搜索区间的CCE数。例如,如图2所示,与PDCCH的CCE聚合数1、2、4、8分别对应地,构成搜索区间的CCE的数量为6、12、8、16。此时,与PDCCH的CCE聚合数1、2、4、8分别对应地,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的数量为6候选(6=6÷1)、6候选(6=12÷2)、2候选(2=8÷4)、2候选(2=16÷8)。也就是说,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被限定为共16个候选。由此,各个终端在各个子帧内仅对分配给本终端的搜索区间内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群进行盲解码即可,所以能够削减盲解码的次数。这里,使用各个终端的终端ID和进行随机化的函数即散列(hash)函数,设定各个终端的搜索区间。该终端特有的CCE区域被称为“个别区域(UEspecificSearchSpace(特定搜索区间):UE-SS)”。
另一方面,在PDCCH中还包含对多个终端同时通知的、用于终端共同的数据分配的控制信息(例如,有关下行通知信号的分配信息和有关寻呼(Paging)用的信号的分配信息)(以下称为“针对公共信道控制信息”)。为了传输针对公共信道控制信息,PDCCH使用应接收下行通知信号的所有终端通用的CCE区域(以下称为“公共区域(CommonSearchSpace(公共搜索区间):C-SS)”)。对于C-SS而言,对于CCE聚合数4和8,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存在4候选(4=16÷4)和2候选(2=16÷8)的共6个候选(参见图3)。
另外,在UE-SS,终端对为所有终端共同使用的DCI格式(DCI0/1A)和依赖于发送模式的DCI格式(DCI1、DCI2、DCI2A中的1个)的两种大小的DCI格式,分别进行盲解码。例如,终端对于两种大小的DCI格式,在UE-SS内分别进行上述16次的盲解码。对哪两种大小的DCI格式进行盲解码,取决于从基站通知的发送模式。另外,在C-SS,与通知来的发送模式无关地,终端对于公共信道分配用格式即DCIformat1C(以下称为“DCI1C”)和DCI1A,分别进行上述6次的盲解码(即,进行共12次的盲解码)。
这里,用于公共信道分配的DCI1A和用于终端个别的数据分配的DCI0/1A为相同的大小,通过终端ID彼此区别。因此,基站在C-SS也能够发送用于进行终端个别的数据分配的DCI0/1A而不增加终端的盲解码次数。
另外,已经开始实现比LTE进一步高速的通信的3GPPLTE-Advanced(3GPP高级LTE,以下称为“LTE-A”)的标准化。在LTE-A中,可能引进能够以40MHz以上的宽带频率进行通信的基站和终端(以下称为“LTE-A终端”),以便实现最大为1Gbps以上的下行传输速度和最大为500Mbps以上的上行传输速度。另外,LTE-A系统被要求不仅容纳LTE-A终端,还容纳对应LTE系统的终端(以下称为“LTE终端”)。
在LTE-A中,作为上行链路的发送方法,新引进使用了非连续频带分配的发送方法和使用了MIMO的发送方法。随此,正在研究定义新的DCI格式(例如,DCIformat0A、DCIformat0B(以下称为“DCI0A”、“DCI0B”))(例如,参见非专利文献4)。也就是说,DCI0A和DCI0B为依赖于上行发送模式的DCI格式。
如上所述,在LTE-A中,在UE-SS内使用依赖于下行发送模式的DCI格式(DCI1、DCI2、DCI2A中的任一个)、依赖于上行发送模式的DCI格式(DCI0A、DCI0B中的任一个)、以及不依赖发送模式而对所有终端通用的DCI格式(DCI0/1A)的情况下,终端对上述三种DCI格式的DCI进行盲解码(监视)。例如,如上所述,在UE-SS中对每一种DCI格式需要进行16次的盲解码,因此,在UE-SS内进行的盲解码次数总共为48次(=16次×3种)。因此,加上在C-SS内的对两种DCI格式进行的盲解码次数即12次(=6次×2种),总共需要进行六十次的盲解码。
进而,在LTA-A中,为了达成覆盖区域的扩大,还规定了无线通信中继装置(以下称为“中继站”或“RN:RelayNode(中继节点)”)的引进(参见图4)。随此,进行有关从基站到中继站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以下称为“R-PDCCH(Relay-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中继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标准化(例如,参见非专利文献5、6、7、8)。在当前的阶段,有关R-PDCCH研究以下事项。图5表示一例R-PDCCH区域。
(1)R-PDCCH的时间轴方向上的映射开始位置固定在1子帧的从开头开始的第4个OFDM码元。这不依赖于PDCCH在时间轴方向上占用的比例。
(2)作为R-PDCCH的频率轴方向上的映射方法,支持分布式(distributed)和局部式(localized)的两种配置方法。
(3)作为解调用的参考信号,支持CRS(CommonReferenceSignal:公共参考信号)和DM-RS(DemodulationReferenceSignal:解调参考信号)。基站向中继站通知使用哪一参考信号。
先行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TS36.211V9.1.0,“PhysicalChannelsandModulation(Release9),”2010年3月
非专利文献2:3GPPTS36.212V9.2.0,“Multiplexingandchannelcoding(Release9),”2010年6月
非专利文献3:3GPPTS36.213V9.2.0,“Physicallayerprocedures(Release9),”2010年6月
非专利文献4:3GPPTSGRANWG1meeting,R1-092641,“PDCCHdesignforCarrieraggregationandPostRel-8feature,”2009年6月
非专利文献5:3GPPTSGRANWG1meeting,R1-102700,“BackhaulControlChannelDesigninDownlink,”2010年5月
非专利文献6:3GPPTSGRANWG1meeting,R1-102881,“R-PDCCHplacement,”2010年5月
非专利文献7:3GPPTSGRANWG1meeting,R1-103040,“R-PDCCHsearchspacedesign”2010年5月
非专利文献8:3GPPTSGRANWG1meeting,R1-103062,“SupportingfrequencydiversityandfrequencyselectiveR-PDCCHtransmissions”2010年5月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可是,也有可能出现用于映射针对基站下属的终端的PDCCH的资源区域(以下称为“PDCCH区域”)的资源不足的情况。作为消除该资源不足的方法,可以考虑将针对基站下属的终端的DCI也配置到用于映射上述R-PDCCH的资源区域(以下称为“R-PDCCH区域”)(参见图6)。
此外,即使在将针对基站下属的终端的DCI也配置到R-PDCCH区域的情况下,各个R-PDCCH也与PDCCH同样地占用由一个或连续的多个R-CCE(Relay-ControlChannelElement:中继控制信道元素)构成的资源。另外,作为R-PDCCH占用的R-CCE数(R-CCE聚合数:RelayCCEaggregationlevel(中继CCE聚合的等级)),根据分配控制信息的信息比特数或终端的传播路径状态,选择1、2、4、8中的一个。
然而,如果作为发送针对与基站连接的终端(基站下属的终端)的DCI的资源区域,只是对PDCCH区域简单追加R-PDCCH区域,则终端中的盲解码次数增加,导致终端的消耗功率和处理延迟的增大、以及电路规模的增大的问题。例如,根据上述的搜索区间的设定,在1子帧中,在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中分别设定搜索区间。因此,如果将终端在各个区域中进行的盲解码次数设为上述的60次,则终端对每个子帧进行共120次(=60次×2区域)的盲解码。也就是说,盲解码的次数增大,而且终端的结构变得复杂。
另一方面,考虑将在1子帧中的终端的盲解码区域候选的总数(即,盲解码次数的总数)设为与上述相同程度(例如,60次),并对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分别分配搜索区间的设定方法。然而,此时,在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各自中的搜索区域的大小成为1/2左右,基站无法将CCE分配给针对特定的终端的DCI的可能性(即,blockingprobability:阻塞概率)提高。因此,基站需要改变该针对终端的控制信号的发送定时,或者使用与必要充分的CCE聚合数不同的CCE聚合数。但是,如果改变控制信号的发送定时,则产生传输延迟。另外,如果使CCE聚合数不必要地加大,则导致R-PDCCH区域的资源的浪费,反之,如果使CCE聚合数减小,则无法满足对该终端所期望的通信质量。
因此,有可能导致起因于不能有效利用资源的、系统吞吐量的降低。因此,期待在使用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发送针对基站下属的终端的DCI时,不使终端的盲解码次数增加,而且能够防止基站中的资源分配的灵活性降低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基站、终端、搜索区间设定方法及解码方法,即,即使在使用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发送针对基站下属的终端的DCI的情况下,也不会使终端的盲解码次数增加,而且能够防止基站中的资源分配的灵活性降低。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基站包括:设定单元,设定由在终端中成为解码对象的多个解码对象候选所定义的搜索区间,该多个解码对象候选分别由1个或多个控制信道元素(CCE)构成;以及发送单元,将控制信道配置到包含在所述设定的搜索区间中的多个解码对象候选中的任意解码对象候选,并发送到所述终端,构成所述解码对象候选的所述CCE的聚合数与所述解码对象候选的数量建立了对应关系,所述设定单元根据与应发送的控制信道相应的设定规则,设定所述搜索空间,在设定为对第一控制信道和第二控制信道进行解码时的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第一设定规则、用于所述第二控制信道的第二设定规则、以及设定为仅对所述第一控制信道进行解码时的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第三设定规则中,使构成所述解码对象候选的所述CCE的聚合数与所述解码对象候选的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同。
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终端包括:接收单元,接收配置在由成为解码对象的多个解码对象候选所定义的搜索区间的控制信道,该多个解码对象候选分别由1个或多个控制信道元素(CCE)构成;以及解码单元,将配置在所述多个解码对象候选中的任意解码对象候选的发往本装置的所述控制信道解码,构成所述解码对象候选的所述CCE的聚合数与所述解码对象候选的数量建立了对应关系,根据与所述控制信道相应的设定规则,设有所述搜索空间,在设定为对第一控制信道和第二控制信道进行解码时的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第一设定规则、用于所述第二控制信道的第二设定规则、以及设定为仅对所述第一控制信道进行解码时的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第三设定规则中,构成所述解码对象候选的所述CCE的聚合数与所述解码对象候选的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同。
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搜索区间设定方法设定由在终端中成为解码对象的多个解码对象候选所定义的搜索区间,该多个解码对象候选分别由1个或多个控制信道元素(CCE)构成,在该搜索区间设定方法中包括如下步骤:构成所述解码对象候选的所述CCE的聚合数与所述解码对象候选的数量建立了对应关系;根据设定规则来设定所述搜索空间,该设定规则相应于配置到包含在所述搜索区间中的多个解码对象候选中的任意解码对象候选的控制信道;以及在设定为对第一控制信道和第二控制信道进行解码时的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第一设定规则、用于所述第二控制信道的第二设定规则、以及设定为仅对所述第一控制信道进行解码时的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第三设定规则中,构成所述解码对象候选的所述CCE的聚合数与所述解码对象候选的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同。
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解码方法将配置在由成为解码对象的多个解码对象候选定义的搜索区间的控制信道解码,该多个解码对象候选分别由1个或多个控制信道元素(CCE)构成,在该解码方法中包括如下步骤:构成所述解码对象候选的所述CCE的聚合数与所述解码对象候选的数量建立了对应关系,根据与所述控制信道相应的设定规则,设有所述搜索空间;在设定为对第一控制信道和第二控制信道进行解码时的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第一设定规则、用于所述第二控制信道的第二设定规则、以及设定为仅对所述第一控制信道进行解码时的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第三设定规则中,构成所述解码对象候选的所述CCE的聚合数与所述解码对象候选的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同;以及监视所述多个解码对象候选,将配置在所述多个解码对象候选中的任意解码对象候选的发往本装置的所述控制信道解码。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即使在使用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发送针对基站下属的终端的DCI的情况下,也不会使终端的盲解码次数增加,而且能够防止基站中的资源分配的灵活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例PDCCH区域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搜索区间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搜索区间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包括无线通信中继装置的通信系统的图。
图5是表示一例R-PDCCH区域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PDCCH的映射例的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基站的主要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终端的主要结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基站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终端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搜索区间设定规则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必要充分的CCE聚合数的计算方法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搜索区间设定规则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必要充分的CCE聚合数的计算方法的图。
图1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搜索区间设定规则的图。
图1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必要充分的CCE聚合数的计算方法的图。
标号说明
100基站
101设定单元
102控制单元
103搜索区间设定单元
104PDCCH生成单元
105、106、107编码·调制单元
108分配单元
109复用单元
110、213IFFT单元
111、214CP附加单元
112、215发送RF单元
113、201天线
114、202接收RF单元
115、203CP去除单元
116、204FFT单元
117提取单元
118IDFT单元
119数据接收单元
120ACK/NACK接收单元
131发送区域设定单元
132发送模式设定单元
200终端
205分离单元
206设定信息接收单元
207PDCCH接收单元
208PDSCH接收单元
209、210调制单元
211DFT单元
212映射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在实施方式中,对相同的结构要素附加相同的标号,由于重复而省略其说明。
<实施方式1>
[系统的概要]
本实施方式1的通信系统包括基站100和终端200。基站100为LTE-A基站,终端200为LTE-A终端。
图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基站100的主要结构图。在基站100中,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3设定由在终端200中成为解码对象的多个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定义的搜索区间,该多个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分别由1个或多个CCE构成。而且,分配单元108将控制信道配置到所设定的搜索区间内包含的多个解码对象候选中的任意的解码对象候选。也就是说,分配单元108将DCI配置到所设定的搜索区间内所包含的多个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中的任一个。这样,配置在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内的控制信道(即,使用控制信道发送的DCI)被发送到终端200。
图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终端200的主要结构图。在终端200中,PDCCH接收单元207接收配置在由成为解码对象的多个解码对象候选定义的搜索区间的控制信道,该多个解码对象候选分别由1个或多个CCE构成,并将配置在多个解码对象候选中的任意的解码对象候选的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道解码。PDSCH接收单元208基于配置在多个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中的任意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的发往本装置的DCI,接收下行数据。
[基站100的结构]
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基站100的结构的方框图。在图9中,基站100包括:设定单元101、控制单元102、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3、PDCCH生成单元104、编码·调制单元105、106、107、分配单元108、复用单元109、IFFT(InverseFastFourierTransform:快速反付里叶变换)单元110、CP(CyclicPrefix:循环前缀)附加单元111、发送RF单元112、天线113、接收RF单元114、CP去除单元115、FFT(FastFourierTransform:快速付里叶变换)单元116、提取单元117、IDFT(InverseDiscreteFouriertransform:离散反付里叶变换)单元118、数据接收单元119和ACK/NACK接收单元120。
设定单元101设定用于发送针对终端200的DCI的资源区域,并且设定终端200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各自的发送模式。对设定对象的每个终端200进行资源区域的设定和发送模式的设定。有关资源区域和发送模式的设定信息被送出到控制单元102、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3、PDCCH生成单元104和编码·调制单元106。
具体地,设定单元101包括发送区域设定单元131和发送模式设定单元132。
发送区域设定单元131设定用于发送针对终端200的DCI的资源区域。被设定的资源区域的候选中包括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例如,在一般的情况下,为终端200设定PDCCH区域,而在因在基站100的支配下进行通信的终端200的数量多,从而存在PDCCH区域缺乏的可能性的情况下,或者在判断为在PDCCH区域中的干扰大等情况下,为终端200设定包括R-PDCCH区域的区域。
也就是说,发送区域设定单元131对每个终端设定是仅对PDCCH区域进行盲解码,还是对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的双方进行盲解码(或者,仅对R-PDCCH区域进行盲解码)。例如,对位于基站100所覆盖的小区的中心附近的终端200不需要进行干扰控制(不需要考虑来自其他小区的干扰),而且PDCCH资源的SINR也高,因此发送区域设定单元131为该终端200仅设定R-PDCCH区域。另外,对位于基站100所覆盖的小区的边缘的终端200需要进行干扰控制(需要考虑来自其他小区的干扰),而且在无法获得波束形成效果的PDCCH区域中需要的资源数增大,因此发送区域设定单元131为该终端200优先设定R-PDCCH区域(能够获得波束形成效果的区域)。由此,基站100使在基站100中使用的PDCCH资源和R-PDCCH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化。
发送模式设定单元132设定终端200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各自的发送模式(例如,空间复用MIMO发送、波束形成发送、非连续频带分配等)。
此外,通过编码·调制单元106,向各个终端200通知有关资源区域和发送模式的设定信息作为上位层的控制信息(称为“RRC控制信息”或“RRCsignaling:RRC信令”)。
控制单元102生成包含MCS信息、资源(RB)分配信息和NDI(Newdataindicator:新数据指示符)等的分配控制信息。这里,生成上行资源分配信息或下行资源分配信息作为资源分配信息,所述上行资源分配信息表示用于分配终端200的上行链路数据的上行资源(例如,PUSCH(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所述下行资源分配信息表示用于分配针对终端200的下行链路数据的下行资源(例如,PDSCH(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进而,控制单元102基于从设定单元101收到的设定信息,对每个终端200生成与终端200的上行链路的发送模式相应的分配控制信息(DCI0A、DCI0B的任一个)、与下行链路的发送模式相应的分配控制信息(DCI1、DCI1B、DCI1D、DCI2、DCI2A的任一个)、或对所有终端通用的分配控制信息(DCI0/1A)。
例如,在一般的数据发送时,为了提高吞吐量,生成与各个终端200的发送模式相应的分配控制信息(DCI1、DCI1B、DCI1D、DCI2、DCI2A、DCI0A、DCI0B的任一个),以便以对各个终端200设定的发送模式进行数据传输。由此能够以对各个终端200设定的发送模式进行数据传输,所以能够提高吞吐量。
但是,由于传播路径状况的急剧变化或来自相邻小区的干扰的变化等,在对各个终端200设定的发送模式下有可能出现频繁发生数据的接收错误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02以对所有终端通用的格式(DCI0/1A)生成分配控制信息,使用鲁棒(Robust)的缺省发送模式发送数据。由此,即使在传播环境急剧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鲁棒的数据传输。
另外,在传播路径状况恶化的情况下发送用于通知发送模式的改变的上位层的控制信息(RRCsignaling)时,控制单元102也生成对所有终端通用的分配控制信息(DCI0/1A),使用缺省发送模式发送信息。这里,对所有终端通用的DCI0/1A的信息比特数比依赖于发送模式的DCI1、DCI2、DCI2A、DCI0A、DCI0B的信息比特数少。因此,设定了相同的CCE数的情况下,与DCI1、DCI2、DCI2A、DCI0A、DCI0B相比,DCI0/1A能够以较低的编码率进行发送。因此,在传播路径状况恶化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02使用DCI0/1A,由此,即使是传播路径状况恶劣的终端也能够以良好的差错率接收分配控制信息(和数据)。
另外,控制单元102除了生成针对终端个别的数据分配的分配控制信息之外,还生成通知信息和寻呼(Paging)信息等用于多个终端共同的数据分配的、用于公共信道的分配控制信息(例如,DCI1C、DCIIA)。
而且,控制单元102将所生成的针对终端个别的数据分配的分配控制信息中的MCS信息和NDI输出到PDCCH生成单元104,将上行资源分配信息输出到PDCCH生成单元104和提取单元117,并将下行资源分配信息输出到PDCCH生成单元104和复用单元109。另外,控制单元102将所生成的针对公共信道的分配控制信息输出到PDCCH生成单元104。
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3基于与从设定单元101收到的设定信息所示的设定资源区域对应的搜索区间设定规则,设定搜索区间。在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3所具有的储存器中,作为表格保持有各个搜索区间设定规则。如上所述,搜索区间包括公共搜索区间(C-SS)和特定搜索区间(UE-SS)。如上所述,公共搜索区间(C-SS)为对所有终端通用的搜索区间,特定搜索区间(UE-SS)为各个终端个别的搜索区间。
具体地,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3将预先设定的CCE(例如,从开头的CCE开始的16个CCE)设定为C-SS。CCE为基本单位。
另一方面,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3对各个终端设定UE-SS。例如,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3根据使用某一终端的终端ID以及进行随机化的散列(hash)函数计算出的CCE号和构成搜索区间的CCE数(L),计算该终端的UE-SS。
这里,在由设定单元101设定的资源区域为PDCCH区域的情况下,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3例如如图2所示地设定搜索区间。也就是说,在图2所示的搜索区间中的、与对于CCE聚合数的DCI分配区域候选的数量有关的模式,成为由设定单元101设定的资源区域为PDCCH时的搜索区间设定规则。
在图2中,对于PDCCH的CCE聚合数4,设定了4个DCI分配区域候选(即,CCE0至CCE3、CCE4至CCE7、CCE8至CCE11、CCE12至CCE15)作为C-SS。而且,对于PDCCH的CCE聚合数8,设定了2个DCI分配区域候选(即,CCE0至CCE7、CCE8至CCE15)作为C-SS。也就是说,在图2中设定了共6个DCI分配区域候选作为C-SS。
另外,在图2中,对于CCE聚合数1,设定了6个DCI分配区域候选(即,CCE16至CCE21的每一个)作为UE-SS。而且,对于CCE聚合数2,设定了6个DCI分配区域候选(即,每两个分割了CCE6至CCE17所得的6个DCI分配区域候选)作为UE-SS。而且,对于CCE聚合数4,设定了2个DCI分配区域候选(即,CCE20至CCE23、CCE24至CCE27)作为UE-SS。而且,对于CCE聚合数8,设定了2个DCI分配区域候选(即,CCE16至CCE23、CCE24至CCE31)作为UE-SS。也就是说,在图2中设定了共16个DCI分配区域候选作为UE-SS。
另外,在由设定单元101设定的资源区域为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的情况下,也根据分别对应的搜索区间设定规则,设定搜索区间。有关在设定的资源区域为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的情况下的、PDCCH区域的搜索区间设定规则和R-PDCCH区域的搜索区间设定规则,将在后面详细说明。
PDCCH生成单元104生成包含从控制单元102收到的针对终端个别的数据分配的分配控制信息(即,每个终端的上行资源分配信息、下行资源分配信息、MCS信息和NDI等)的DCI,或者包含用于公共信道的分配控制信息(即,终端通用的通知信息和寻呼信息等)的DCI。此时,PDCCH生成单元104将CRC比特附加到对每个终端生成的上行分配信息和下行分配信息,进而使用终端ID对CRC比特进行掩蔽(或加扰)。然后,PDCCH生成单元104将掩蔽后的信号输出到编码·调制单元105。
编码·调制单元105对从PDCCH生成单元104收到的DCI进行信道编码后再进行调制,并将调制后的信号输出到分配单元108。这里,编码·调制单元105基于从各个终端报告的信道质量信息(CQI:ChannelQuality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符)),设定编码率以便在各个终端获得充分的接收质量。例如,终端的位置离小区边界越近(即,终端的信道质量越差),编码·调制单元105设定越低的编码率。
分配单元108将从编码·调制单元105收到的包含针对公共信道分配控制信息的DCI和包含对于各个终端的用于终端个别的数据分配的分配控制信息的DCI,分别分配到从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3收到的搜索区间信息所示的C-SS内的CCE或R-CCE、或者每个终端的UE-SS内的CCE或R-CCE。
例如,分配单元108从C-SS(例如,图2)内的DCI分配区域候选群中选择1个DCI分配区域候选。然后,分配单元108将包含针对公共信道分配控制信息的DCI分配到所选择的DCI分配区域候选内的CCE(或R-CCE。以下,有时不分CCE和R-CCE而仅称为“CCE”)。
另外,在为该针对终端的DCI格式(例如,DCI1、DCI1B、DCI1D、DCI2、DCI2A、DCI0A、DCI0B)的情况下,分配单元108将为该终端设定的UE-SS内的CCE分配给DCI。另一方面,在该针对终端的DCI格式为所有终端通用的格式(例如,DCI1/1A)的情况下,将C-SS内的CCE或者对该终端设定的UE-SS内的CCE分配给DCI。
这里,分配给1个DCI的CCE聚合数根据编码率和DCI的比特数(即,分配控制信息的信息量)而不同。例如,针对位于小区边界附近的终端的DCI的编码率被设定得低,所以需要更多的物理资源。因此,分配单元108对针对位于小区边界附近的终端的DCI,分配较多的CCE。
然后,分配单元108将有关分配给DCI的CCE的信息输出到复用单元109和ACK/NACK接收单元120。另外,分配单元108将编码和调制后的DCI输出到复用单元109。
编码·调制单元106对从设定单元101收到的设定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后再进行调制,并将调制后的设定信息输出到复用单元109。
编码·调制单元107对所输入的发送数据(下行链路数据)进行信道编码后再进行调制,并将调制后的发送数据输出到复用单元109。
复用单元109将从分配单元108收到的编码和调制后的DCI、从编码·调制单元106收到的设定信息、以及从编码·调制单元107输入的数据信号(即,PDSCH信号),在时域和频域进行复用。这里,复用单元109基于从控制单元102收到的下行资源分配信息,将PDCCH信号和数据信号(PDSCH信号)进行映射。此外,复用单元109也可以将设定信息映射到PDSCH。然后,复用单元109将复用信号输出到IFFT单元110。
IFFT单元110将来自复用单元109的每个天线的复用信号变换为时间波形,CP附加单元111对该时间波形附加CP,由此获得OFDM信号。
发送RF单元112对从CP附加单元111输入的OFDM信号进行发送无线处理(上变频、数字模拟(D/A)变换等),并通过天线113进行发送。
另一方面,接收RF单元114对通过天线113在接收频带接收到的接收无线信号进行接收无线处理(下变频、模拟数字(A/D)变换等),并将所得的接收信号输出到CP去除单元115。
CP去除单元115从接收信号中去除CP,FFT(FastFourierTransform)单元116将CP去除后的接收信号变换为频域信号。
提取单元117基于从控制单元102收到的上行资源分配信息,在从FFT单元116收到的频域信号中提取上行链路数据,IDFT单元118将提取信号变换为时域信号,并将该时域信号输出到数据接收单元119和ACK/NACK接收单元120。
数据接收单元119将从IDFT单元118输入的时域信号进行解码。然后,数据接收单元119将解码后的上行链路数据输出作为接收数据。
ACK/NACK接收单元120在从IDFT单元118收到的时域信号中,提取来自各个终端的对下行链路数据(PDSCH信号)的ACK/NACK信号。具体地,ACK/NACK接收单元120基于从分配单元108收到的信息,从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例如,PUCCH(PhysicalUplinkControl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提取该ACK/NACK信号。另外,该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为与对应于该下行链路数据的下行分配控制信息的发送中使用的CCE建立了对应关系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然后,ACK/NACK接收单元120对提取的ACK/NACK信号进行ACK/NACK判定。
此外,这里,将CCE和PUCCH建立了对应关系是为了省去基站向各个终端通知终端在ACK/NACK信号的发送中使用的PUCCH的信令。由此,能够有效地利用下行链路的通信资源。因此,各个终端根据该对应关系,基于映射了对本终端的下行分配信息(DCI)的CCE,判定用于ACK/NACK信号的发送的PUCCH。
[终端200的结构]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终端200的结构的方框图。这里,终端200为LTE-A终端,使用多个下行单位载波接收数据信号(下行链路数据),使用1个上行单位载波的PUCCH,将对该信号的ACK/NACK信号发送到基站100。
在图10中,终端200包括:天线201、接收RF单元202、CP去除单元203、FFT单元204、分离单元205、设定信息接收单元206、PDCCH接收单元207、PDSCH接收单元208、调制单元209、210、DFT单元211、映射单元212、IFFT单元213、CP附加单元214、以及发送RF单元215。
接收RF单元202基于从设定信息接收单元206收到的频带信息,设定接收频带。接收RF单元202对通过天线201在接收频带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这里为OFDM信号)进行接收无线处理(下变频、模拟数字(A/D)变换等),并将所得的接收信号输出到CP去除单元203。此外,接收信号中有可能包含PDSCH信号、DCI、以及包含设定信息的上位层的控制信息。另外,DCI(分配控制信息)被分配到对终端200和其他终端设定的通用的搜索区间(C-SS),或者对终端200设定的个别的搜索区间(UE-SS)。
CP去除单元203从接收信号中去除CP,FTT单元204将去除CP后的接收信号变换为频域信号。该频域信号被输出到分离单元205。
分离单元205将从FFT单元204收到的信号中的有可能包含DCI的成分(即,从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提取的信号)输出到PDCCH接收单元207。另外,分离单元205将包含设定信息的上位层的控制信号(例如,RRC信令等)输出到设定信息接收单元206,并将数据信号(即,PDSCH信号)输出到PDSCH接收单元208。此外,在通过PDSCH发送包含设定信息的上位层的控制信号的情况下,分离单元205从通过PDSCH接收单元208接收到的信号中提取设定信息。
设定信息接收单元206在从分离单元205收到的上位层的控制信号中,读取以下信息。也就是说,该读取的信息为:表示对本终端设定的上行单位载波和下行单位载波的信息、表示对本终端设定的终端ID的信息、表示对本终端设定的用于DCI发送的资源区域的信息、表示对本终端设定的参考信号的信息、以及表示对本终端设定的发送模式的信息。
然后,表示对本终端设定的上行单位载波和下行单位载波的信息作为频带信息被输出到PDCCH接收单元207、接收RF单元202和发送RF单元215。而且,表示对本终端设定的终端ID的信息作为终端ID信息被输出到PDCCH接收单元207。而且,表示用于DCI发送的资源区域的信息作为搜索区间区域信息被输出到PDCCH接收单元207。而且,表示对本终端设定的参考信号的信息作为参考信号信息被输出到PDCCH接收单元207。而且,表示对本终端设定的发送模式的信息作为发送模式信息被输出到PDCCH接收单元207。
PDCCH接收单元207对从分离单元205输入的信号进行盲解码(监视),获得针对本终端的DCI。对于在与对本终端设定的资源区域对应的搜索区间设定规则中规定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进行该盲解码。在PDCCH接收单元207所具有的储存器中,作为表格保持各个搜索区间设定规则。这里,PDCCH接收单元207对于所有终端通用的针对数据分配的DCI格式(例如,DCI0/1A)、依赖于对本终端设定的发送模式的DCI格式(例如,DCI1、DCI2、DCI2A、DCI0A、DCI0B)、以及对所有终端通用的用于公共信道分配的DCI格式(例如,DCI1C、DCI1A),分别进行盲解码。由此,获得包含各个DCI格式的分配控制信息的DCI。
这里,在从设定信息接收单元206收到的搜索区间区域信息所表示的区域仅为PDCCH区域的情况下,PDCCH接收单元207基于资源区域仅为PDCCH区域时的搜索区间设定规则,对C-SS进行针对公共信道分配的DCI格式(DCI1C、DCI1A)以及对所有终端通用的用于数据分配的DCI格式(DCI0/1A)的盲解码。也就是说,PDCCH接收单元207对于C-SS内的各个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即,分配给终端200的CCE区域的候选),以针对公共信道分配的DCI格式的大小和对所有终端通用的针对数据分配的DCI格式的大小为对象,进行解调和解码。对于解码后的信号,使用在多个终端间通用的ID,进行CRC比特的解掩蔽。然后,PDCCH接收单元207将解掩蔽的结果为CRC=OK(无差错)的信号判定为包含针对公共信道的分配控制信息的DCI。另外,对于解码后的信号,PDCCH接收单元207使用终端ID信息所表示的本终端的终端ID,进行CRC比特的解掩蔽。然后,PDCCH接收单元207将解掩蔽的结果为CRC=OK(无差错)的信号判定为包含针对本终端的分配控制信息的DCI。也就是说,PDCCH接收单元207在C-SS中基于终端ID(在多个终端间通用的ID或终端200的终端ID),区别DCI0/1A的分配控制信息是针对公共信道的信息还是针对本终端的针对数据分配的信息。
PDCCH接收单元207使用从设定信息接收单元206收到的终端ID信息所表示的本终端的终端ID,对各个CCE聚合数分别计算本终端的UE-SS。然后,PDCCH接收单元207对于计算出的UE-SS内的各个盲解码区域候选,以与对本终端设定的发送模式(由发送模式信息表示的发送模式)对应的DCI格式的大小和对所有终端通用的DCI格式(DCI0/1A)的大小为对象,进行解调和解码。然后,对于解码后的信号,PDCCH接收单元207使用本终端的终端ID,进行CRC比特的解掩蔽。然后,PDCCH接收单元207将解掩蔽的结果为CRC=OK(无差错)的信号判定为针对本终端的DCI。
在从设定信息接收单元206收到的搜索区间区域信息所表示的区域为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的情况下,PDCCH接收单元207也基于各自对应的搜索区间设定规则,进行盲解码。对于在搜索区间区域信息所表示的区域为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的情况下的、PDCCH区域的搜索区间设定规则和R-PDCCH区域的搜索区间设定规则,将在后面详细说明。此外,在不存在从设定信息接收单元206输入的搜索区间区域信息(搜索区间的分配)的情况下(在基站100不发送搜索区间区域信息的情况下),终端200也可以不考虑搜索区间的分配而进行盲解码。
然后,在接收到下行分配控制信息的情况下,PDCCH接收单元207将包含在针对本终端的DCI中的下行资源分配信息输出到PDSCH接收单元208,在接收到上行分配控制信息的情况下,将上行资源分配信息输出到映射单元212。而且,PDCCH接收单元207将在针对本终端的DCI发送中所使用的CCE(在CRC=OK的信号的发送中所使用的CCE)的CCE号(在CCE聚合数为多个的情况下为开头的CCE的CCE号)输出到映射单元212。此外,对于PDCCH接收单元中的盲解码(监视)处理的细节,将在后面叙述。
PDSCH接收单元208基于从PDCCH接收单元207收到的下行资源分配信息,从由分离单元205收到的PDSCH信号中提取接收数据(下行链路数据)。而且,PDSCH接收单元208对提取出的接收数据(下行链路数据)进行差错检测。然后,在差错检测的结果是在接收数据中存在差错的情况下,PDSCH接收单元208生成NACK信号作为ACK/NACK信号,在接收数据中不存在差错的情况下,生成ACK信号作为ACK/NACK信号。该ACK/NACK信号被输出到调制单元209。
调制单元209对从PDSCH接收单元208收到的ACK/NACK信号进行调制,并将调制后的ACK/NACK信号输出到映射单元212。
调制单元210对发送数据(上行链路数据)进行调制,并将调制后的数据信号输出到DFT单元211。
DFT单元211将从调制单元210收到的数据信号变换到频域,并将所得的多个频率分量输出到映射单元212。
映射单元212根据从PDCCH接收单元207收到的上行资源分配信息,将从DFT单元211收到的多个频率分量映射到配置在上行单位载波上的PUSCH。另外,映射单元212根据从PDCCH接收单元207收到的CCE号,确定PUCCH。然后,映射单元212将从调制单元209输入的ACK/NACK信号映射到上述所确定的PUCCH。
IFFT单元213将映射在PUSCH上的多个频率分量变换为时域波形,CP附加单元214对该时域波形附加CP。
发送RF单元215构成为可以改变发送频带。发送RF单元215基于从设定信息接收单元206收到的频带信息,设定发送频带。然后,发送RF单元215对附加了CP的信号进行发送无线处理(上变频、数字模拟(D/A)变换等),并通过天线201进行发送。
[基站100和终端200的动作]
在基站100中,设定单元101设定在针对终端200的DCI发送中使用的资源区域。所设定的资源区域的候选中包括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另外,这里,作为在1子帧中设定的资源区域,存在仅为PDCCH区域的情况以及为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的两者的情况。
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3基于与从设定单元101收到的设定信息所表示的设定资源区域对应的搜索区间设定规则,设定搜索区间。
此外,以下说明中,在1子帧中对各个终端200设定的UE-SS内,不管由设定单元101设定的资源区域如何,将每个DCI格式的对于各个CCE聚合数(L=1,2,4,8)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的合计设为16个候选。
另外,终端200(PDCCH接收单元207)对于UE-SS,对包含所有终端通用的针对数据分配的分配控制信息(例如,DCI0/1A)的DCI、包含依赖于对终端200设定的发送模式的分配控制信息(例如,上行链路(DCI0A、DCI0B)、下行链路(DCI1、DCI1B、DCI1D、DCI2、DCI2A)的DCI的这3种DCI格式,分别进行盲解码。也就是说,不管由设定单元101设定的资源区域如何,将在1子帧中对各个终端200设定的UE-SS内的盲解码次数的合计设为共48次(=16候选×3种)。
另外,这里,为了简化说明,不区分CCE和R-CCE而简单称为“CCE”,而且不区分CCE聚合数和R-CCE聚合数而简单称为“CCE聚合数”。
例如,如图2所示,在1子帧中设定的资源区域仅为PDCCH区域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搜索区域设定规则中,有关UE-SS内的对于CCE聚合数的每个DCI格式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的数量的模式为,对于CCE聚合数L=1、2、4、8,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数为6、6、2、2(总共16候选)的模式。也就是说,由于终端200在1子帧中对3种DCI格式分别进行盲解码,在设定的资源区域仅为PDCCH区域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搜索区间设定规则中,如图11A所示,对于CCE聚合数L=1、2、4、8,终端200的盲解码次数为18、18、6、6(总共48次)。
另一方面,在1子帧中设定的资源区域为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的情况下,在PDCCH区域所使用的“第一搜索区域设定规则”和在R-PDCCH区域所使用的“第二搜索区域设定规则”之间,有关相对于CCE聚合数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的数量的模式彼此不同。也就是说,在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独立规定了有关对于CCE聚合数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的数量的模式。
以下说明“第一搜索区域设定规则”和“第二搜索区域设定规则”。
例如,“第一搜索区域设定规则(PDCCH区域)”的模式为,对于CCE聚合数1、2、4、8,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数为2、2、2、2(总共8候选)的模式。也就是说,在第一搜索区域设定规则中,如图11B所示,对于CCE聚合数L=1、2、4、8,终端200的盲解码次数为6、6、6、6(总共24次)(因为终端200对3种DCI格式分别进行盲解码)。
而且,例如,“第二搜索区域设定规则(R-PDCCH区域)”的模式为,对于CCE聚合数1、2、4、8,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数为3、3、1、1(总共8候选)的模式。也就是说,在第二搜索区域设定规则中,如图11B所示,对于CCE聚合数L=1、2、4、8,终端200的盲解码次数为9、9、3、3(总共24次)。
因此,在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中,终端200的盲解码次数的合计为48次(=24次(PDCCH区域)+24次(R-PDCCH区域))。
这里,如图12所示,基站100决定想要向终端200发送的DCI比特数,基于实际的通信质量(例如,SINR=X[dB])决定必要充分的MCS(即,必要充分的编码率),以便必要充分地满足期望的通信质量(例如,在LTE中,对PDCCH规定了BLER=1%以下)。然后,基站100根据DCI比特数和必要充分的编码率计算必要充分的RE数,并根据每1CCE的RE数计算必要充分的CCE聚合数。
另外,基站100为各个终端200决定(限定)R-PDCCH的映射位置,由此设定R-PDCCH区域。因此,例如,在对终端200设定R-PDCCH区域时,基站100可以考虑基站100和终端200之间的传播路径,将最佳频率资源分配为R-PDCCH区域。由此,在R-PDCCH区域获得频率调度效果。而且,由于在特定的频带对特定的终端设定R-PDCCH区域,基站100可以在R-PDCCH区域中对特定的终端进行波束形成。
另一方面,由于在整个系统频带设定了PDCCH区域,所以在PDCCH区域中获得频率分集效果。但是,在针对所有终端进行发送分集的PDCCH区域中,无法适用针对特定的终端的波束形成。
另外,由于在整个系统频带设定了PDCCH区域,所以在PDCCH区域中难以适用小区间的干扰协调(InterferenceCoordination)。相对于此,由于可以由基站100决定(限定)R-PDCCH区域的频率位置,所以可以对R-PDCCH区域适用小区间的干扰协调。由此,特别是在如异构网络(HeterogeneousNetwork)那样在小区间容易造成相互干扰的环境(scenario(预景))下,与PDCCH区域相比,R-PDCCH区域能够降低控制信号(DCI)受到的干扰。
如上所述,R-PDCCH区域可以适用干扰控制、频率调度和波束形成。由此,图12所示的实际的通信质量(传输质量)中,R-PDCCH区域PDCCH区域良好。
因此,在图12中,对于为必要充分地满足期望的通信质量(例如,BLER=1%)所需的总RE数,R-PDCCH区域比PDCCH区域少。也就是说,与PDCCH区域相比,R-PDCCH区域能够以较少的资源即较小的CCE聚合数满足期望的通信质量。
因此,在必要充分的总RE数少的R-PDCCH区域中,与PDCCH区域相比,优选使在较小的CCE聚合数下的盲解码次数(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数)较多。
通过图11B所示的搜索区间设定规则,满足了该要求。也就是说,在图11B所示的搜索区间设定规则中,与第一搜索区间设定规则的模式相比,第二搜索区间设定规则的模式的搜索区间中包含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群(即,盲解码次数)的相对于CCE聚合数的分布的峰值位置(即,重心)存在于CCE聚合数较小的一方。
“与第一搜索区间设定规则的模式相比,第二搜索区间设定规则的模式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群(盲解码次数)的相对于CCE聚合数的分布的峰值位置移位到CCE聚合数较小的一方”意味着下述事项。
也就是说,意味着对于CCE聚合数的对于盲解码次数(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数)的加权平均,第二搜索区间设定规则(R-PDCCH区域)比第一搜索区间设定规则(PDCCH区域)小。CCE聚合数的对于盲解码次数(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数)的加权平均由下式(1)表示。
具体通过如下方法确认是否满足上述的事项。
对于每个CCE聚合数的对于盲解码次数的加权平均,图11B所示的第一搜索区间设定规则为(1×6+2×6+4×6+8×6)/(6+6+6+6)=3.75,图11B所示的第二搜索区间设定规则为(1×9+2×9+4×3+8×3)/(9+9+3+3)=2.675。因此,满足“第一搜索区间设定规则>第二搜索区间设定规则”的关系。
随后,对仅设定PDCCH区域的情况(图11A)和设定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的情况(图11B)进行比较。
在仅设定PDCCH区域的情况(图11A)和设定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的情况(图11B),终端200的盲解码次数(48次)相同。这意味着,对于使用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的两者的终端200,基站100将与仅使用PDCCH区域的终端200相同数量的解码对象单位候选(即,与仅使用PDCCH区域的终端200相同程度的处理能力)分配到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
由此,能够根据在1子帧中设定的资源区域是仅为PDCCH区域的情况还是为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的两者的情况,防止终端200的盲解码次数(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即,对终端200的有关盲解码的处理能力的要求)的增加。而且,由此能够防止终端200的电路规模的增大。
另外,与仅设定PDCCH区域的情况(图11A)相比,设定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的情况(如11B)下的PDCCH区域内,维持了对于大的CCE聚合数(L=4,8)的盲解码次数(即,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数)而削减了对于小的CCE聚合数(L=1,2)的盲解码次数(即,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数)。
另一方面,在图11B所示的R-PDCCH区域内,小的CCE聚合数(L=1,2)下的盲解码次数(即,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数)多于大的CCE聚合数(L=4,8)下的盲解码次数(即,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数)。
也就是说,根据图11B所示的搜索区间设定规则,在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中的通信质量较差的PDCCH区域中,优先地削减了用于发送DCI的可能性低的、对于小的CCE聚合数(L=1,2)的盲解码次数(即,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数)。而且,根据图11B所示的搜索区间设定规则,在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中的通信质量较好的R-PDCCH区域中,优先地增加了用于发送DCI的可能性高的、对于小的CCE聚合数(L=1,2)的盲解码次数(即,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数)。换言之,根据图11B所示的搜索区间设定规则,与PDCCH区域相比,对R-PDCCH区域优先而较多地设定对于小的CCE聚合数(L=1,2)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
如上所述,根据图11B所示的搜索区间设定规则,对于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的各个资源区域中容易被使用的CCE聚合数,较多地设定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即,盲解码次数)。由此,基站100可以将针对终端200的DCI灵活地分配到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
另外,如上所述,在R-PDCCH区域内,对于小的CCE聚合数(L=1,2)的盲解码次数(即,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数)多于对于大的CCE聚合数(L=4,8)的盲解码次数(即,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数)。也就是说,与PDCCH区域相比,在R-PDCCH区域中,能够将所使用的CCE聚合数平均地减小(即,每个CCE聚合数的对于盲解码次数的加权平均满足“第一搜索区间设定规则>第二搜索区间设定规则”的关系)。因此,通过将在R-PDCCH区域中的针对基站100下属的终端200的下行分配控制信息所使用的资源进一步减小,在R-PDCCH区域中,能够灵活地进行从基站向中继站的资源分配。由此,能够提高R-PDCCH区域的利用效率。
分配单元108对从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3收到的搜索区间信息所示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分配DCI。由此,DCI被发送到终端200。
在终端200中,在从设定信息接收单元206收到的搜索区间区域信息所表示的区域仅为PDCCH区域的情况下,或者为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的情况下,PDCCH接收单元207基于对应于各自的搜索区间设定规则,进行盲解码。该搜索区间设定规则与在上述的基站100中所使用的搜索区间设定规则(例如,图11A和图11B)一致。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基站100中,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3设定由多个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定义的搜索区间。此时,构成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的CCE的聚合数(CCE聚合数)与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的数量建立了对应关系,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3根据应发送的控制信道,使构成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的CCE的聚合数(CCE聚合数)与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的数量的对应关系不同。具体而言,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3基于与作为设定对象的控制信道(PDCCH和R-PDCCH)相应的搜索区间设定规则,设定搜索区间。另外,分配单元108将控制信道(即,DCI)配置到在所设定的搜索区间中包含的多个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中的任意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搜索区间由在终端200中成为解码对象的多个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构成,通过将1个或多个CCE或R-CCE(控制信道元素)聚合,构成各个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
而且,在搜索区间设定规则中,使对于关于CCE的多个聚合数的每个聚合数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的数量对应关联,在PDCCH区域的第一搜索区间设定规则和R-PDCCH区域的第二搜索区间设定规则之间,与对于关于CCE(R-CCE)的多个聚合数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的数量有关的模式彼此不同。也就是说,在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独立设定了有关对于CCE聚合数(R-CCE聚合数)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的数量的模式。更详细而言,在PDCCH区域的第一搜索区间设定规则和R-PDCCH区域的第二搜索区间设定规则之间,相对于CCE聚合数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的分布的峰值位置彼此不同。
通过这样做,使用根据各个资源区域中的通信质量而准备的CCE聚合数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能够高效率地发送针对基站100下属的终端200的DCI。进而,通过在仅使用PDCCH区域发送针对终端200的DCI的情况与使用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发送针对终端200的DCI的情况下,使搜索区间设定规则中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的合计(即,终端200的盲解码次数的合计)相同,能够高效率地发送DCI而不会使终端200的盲解码次数增加。
另外,与第一搜索区间设定规则(通信质量较差的PDCCH区域)的模式相比,在第二搜索区间设定规则(通信质量较好的R-PDCCH区域)中,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的相对于CCE聚合数的分布的峰值位置存在于CCE聚合数较小的一方。也就是说,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的各个搜索区间设定规则下的峰值位置中的、用于通信质量良好的控制信道的搜索区间设定规则下的峰值位置存在于比用于通信质量较差的控制信道的搜索区间设定规则下的峰值位置小的一方。
通过这样做,与PDCCH区域相比通信质量良好的R-PDCCH区域较多地设定了对于为满足所期望的通信质量所需的充分的CCE聚合数(在PDCCH区域中容易被使用于DCI发送的CCE聚合数)的盲解码次数,所以可以进行高效率的DCI发送。而且,在R-PDCCH区域中以较小的CCE聚合数利用针对基站100下属的终端200的DCI的可能性高,作为结果R-PDCCH区域的利用效率提高,所以能够防止阻塞概率(blockingprobability)的提高。
另外,在终端200中,PDCCH接收单元207接收配置在搜索区间的控制信道(即,DCI),并将配置在构成搜索区间的多个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中的任意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的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道(即,DCI)解码。也就是说,PDCCH接收单元207监视构成搜索区间的多个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并将配置在多个解码对象候选中的任意的解码对象候选的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道解码。具体而言,PDCCH接收单元207基于搜索区间设定规则设定搜索区间,并对构成搜索区间的多个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的每个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进行盲解码。通过将一个或多个CCE或R-CCE(控制信道元素)聚合,构成各个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
而且,在搜索区间设定规则中,使对于关于CCE的多个聚合数的每个聚合数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的数量对应关联,在PDCCH区域的第一搜索区间设定规则和R-PDCCH区域的第二搜索区间设定规则之间,与对于关于CCE的多个聚合数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的数量有关的模式彼此不同。也就是说,在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独立设定了有关对于CCE聚合数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的数量的模式。
通过这样做,使用根据各个区域的通信质量而准备的CCE聚合数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能够高效率地接收针对基站100下属的终端200的DCI。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在使用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发送针对基站下属的终端的DCI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基站中的资源分配的灵活性的降低而不会使终端的盲解码次数增加。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2中,在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之间,每1CCE的RE数不同。
实施方式2的基站和终端的基本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所以使用图9、图10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2的基站100中,设定单元101设定用于发送针对终端200的DCI的资源区域。所设定的资源区域的候选中包括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另外,这里,作为在1子帧中设定的资源区域,存在仅为PDCCH区域的情况以及为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的两者的情况。
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3基于与从设定单元101收到的设定信息所示的设定资源区域对应的搜索区间设定规则,设定搜索区间。在资源区域为PDCCH区域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搜索区域设定规则和资源区域为R-PDCCH区域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搜索区域设定规则之间,在分别构成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的每个CCE的RE数不同的情况下,有关对于CCE聚合数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的数量的模式彼此不同。也就是说,在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基于构成各个控制信道(PDCCH和R-PDCCH)的每个CCE的RE数,独立规定有关对于CCE聚合数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数(即,盲解码次数)的模式。
图13A和图13B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搜索区间设定规则的图。此外,由于图13A所示的1子帧中设定的资源区域仅为PDCCH区域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搜索控制设定规则与实施方式1(图11A)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另外,这里,为了简化说明,不区分CCE和R-CCE而简单称为“CCE”,而且不区分CCE聚合数和R-CCE聚合数而简单称为“CCE聚合数”。
另外,以下说明中,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在1子帧中为各个终端200设定的UE-SS内,将每个DCI格式的对于各个CCE聚合数(L=1,2,4,8)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的合计设为16候选。另外,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终端200(PDCCH接收单元207)对于UE-SS,分别对于3种DCI格式进行盲解码。也就是说,不管由设定单元101设定的资源区域如何,将在1子帧中对各个终端设定的UE-SS内的盲解码次数的合计设为48次(=16候选×3种)。
另外,对于每1CCE的RE数(构成CCE的RE数)而言,PDCCH比R-PDCCH多。例如,在PDCCH区域中将每1CCE的RE数设为36个,在R-PDCCH区域中将每个CCE的RE数设为18个。
另外,在1子帧中设定的资源区域为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的情况下,将在每个CCE的RE数多的资源区域中使用的搜索区间设定规则称为“第一搜索区域设定规则”,将在每个CCE的RE数少的资源区域中使用的搜索区间设定规则称为“第二搜索区域设定规则”。
另外,这里,如实施方式1的第二搜索区间设定规则(图11B)所示那样,对于R-PDCCH区域,CCE聚合数L=1,2为必要充分的CCE聚合数(在R-PDCCH区域中较多被使用的可能性高的CCE聚合数)为前提。但是,在实施方式1的R-PDCCH区域中,将每1CCE的RE数设为36个。
以下说明“第一搜索区域设定规则”和“第二搜索区域设定规则”。
例如,“第一搜索区域设定规则(PDCCH区域)”的模式为,对于CCE聚合数1、2、4、8,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数为2、2、2、2(总共8候选)的模式。也就是说,在第一搜索区域设定规则中,如图13B所示,对于CCE聚合数L=1,2,4,8,终端200的盲解码次数为6、6、6、6(总共24次)。
而且,例如,“第二搜索区域设定规则(R-PDCCH区域)”的模式为,对于CCE聚合数1、2、4、8,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数为1、3、3、1(总共8候选)的模式。也就是说,在第二搜索区域设定规则中,如图13B所示,对于CCE聚合数L=1,2,4,8,终端200的盲解码次数为3、9、9、3(总共24次)。
因此,在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终端200的盲解码次数的合计为48次(=24次(PDCCH区域)+24次(R-PDCCH区域))。也就是说,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在仅设定PDCCH区域的情况(图13A)和设定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的情况(图13B),终端200的盲解码次数(48次)相同。
这里,与图12同样地,图14是表示基站100中的必要充分的CCE聚合数的计算方法的图。如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那样,对于图14所示的实际的通信质量(传输质量),R-PDCCH区域比PDCCH区域良好。因此,在图14中,对于为必要充分地满足期望的通信质量(例如,BLER=1%)所需的总RE数(=CCE聚合数×每1CCE的RE数),R-PDCCH区域比PDCCH区域少。也就是说,与PDCCH区域相比,R-PDCCH区域能够以与较少的RE数对应的CCE聚合数满足期望的通信质量。
但是,在图14中,构成R-PDCCH区域的CCE的RE数(18个)和构成PDCCH区域的CCE的RE数(36个)不同。也就是说,在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之间,构成与各个CCE聚合数(L=1、2、4或8)对应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的总RE数(=CCE聚合数×每1CCE的RE数)不同。
于是,在必要充分的总RE数少的R-PDCCH区域中,优选与PDCCH区域相比,使与较小的总RE数对应的CCE聚合数下的盲解码次数(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数)较多。
通过图13B所示的搜索区间设定规则,满足了该要求。也就是说,在图13B所示的搜索区间设定规则中,根据每个CCE的RE数,决定了第一搜索区间设定规则和第二搜索区间设定规则的模式。而且,与第一搜索区间设定规则的模式相比,第二搜索区间设定规则的模式的相对于分别构成与各个CCE聚合数对应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的总RE数的、搜索区间中包含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群的分布的峰值位置(即,重心)存在于上述总RE数较小的一方。
“与第一搜索区间设定规则的模式相比,第二搜索区间设定的模式的相对于分别构成与各个CCE聚合数对应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的总RE数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群的分布的峰值位置移位到上述总RE数较小的一方”意味下述事项。
也就是说,意味着对于每个CCE聚合数的总RE数的对于盲解码次数(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数)的加权平均而言,第二搜索区间设定规则比第一搜索区间设定规则小。每个CCE聚合数的总RE数的对于盲解码次数(即,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数)的加权平均由下式(2)表示。
由于每1CCE的RE数在PDCCH区域为36个且在R-PDCCH区域为18个,所以具体通过如下方法确认是否满足上述的事项。
每个CCE聚合数的总RE数的对于盲解码次数的加权平均,根据图13B所示的第一搜索区间设定规则为(1×36×6+2×36×6+4×36×6+8×36×6)/(6+6+6+6)=135,根据图13B所示的第二搜索区间设定规则为(1×18×3+2×18×9+4×18×9+8×18×3)/(3+9+9+3)=60.75。因此,满足“第一搜索区间设定规则>第二搜索区间设定规则”的关系。
随后,对实施方式1中在R-PDCCH区域使用的第二搜索区间设定规则(图11B)和本实施方式中在R-PDCCH区域使用的第二搜索区间设定规则(图13B)进行比较。
在图11B(每1CCE的RE数=36个)中,R-PDCCH区域的CCE聚合数L=1,2,4下的总RE数(=CCE聚合数×每1CCE的RE数)分别为36个(=1×36)、72个(=2×36)、144个(=4×36)。另外,在图13B(每1CCE的RE数=18个)中,R-PDCCH区域的CCE聚合数L=2,4,8下的总RE数分别为36个(=2×18)、72个(=4×18)、144个(=8×18)。也就是说,图11B所示的R-PDCCH区域的CCE聚合数L=1,2,4下的总RE数和图13B所示的R-PDCCH区域的CCE聚合数L=2,4,8下的总RE数分别为相同数目。
这是因为,实施方式1的R-PDCCH区域和本实施方式的R-PDCCH的每1CCE的RE数不同,与实施方式1相比,为获得必要充分的RE数,本实施方式需要相对加大CCE聚合数。
因此,在图11B中,R-PDCCH区域的CCE聚合数L=1,2为必要充分的CCE聚合数,与此相对地,在图13B中,CCE聚合数L=2,4为必要充分的CCE聚合数。
也就是说,根据图13B所示的搜索区间设定规则,在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中的通信质量较差的PDCCH区域中,优先地削减了被用于发送DCI的可能性低的、对于小的CCE聚合数(L=1,2)的盲解码次数(即,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数)。而且,根据图13B所示的搜索区间设定规则,在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中的通信质量较好的R-PDCCH区域中,优先地增加了对于被用于发送DCI的可能性高的CCE聚合数(L=2,4)的盲解码次数(即,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数)。
如上所述,根据图13B所示的搜索区间设定规则,对于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的各个资源区域中容易被使用于DCI发送的CCE聚合数,较多地设定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即,盲解码次数)。由此,基站100可以将针对终端200的DCI灵活地分配到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
另外,如上所述,在图13B中,每个CCE聚合数的总RE数的对于盲解码次数的加权平均满足“第一搜索区间设定规则>第二搜索区间设定规则”的关系。也就是说,与PDCCH区域相比,R-PDCCH区域能够将所使用的总RE数平均地减小。因此,通过使在R-PDCCH区域中的针对基站100下属的终端200的DCI所使用的资源减小,在R-PDCCH区域中,能够灵活地进行从基站100向中继站的资源分配。由此,能够提高R-PDCCH区域的利用效率。
分配单元108对从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3收到的搜索区间信息所示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分配DCI。由此,DCI被发送到终端200。
在终端200中,在从设定信息接收单元206收到的搜索区间区域信息所表示的区域为PDCCH区域或R-PDCCH区域的情况下,PDCCH接收单元207基于对应于各自的搜索区间设定规则,进行盲解码。该搜索区间设定规则与在上述的基站100中所使用的搜索区间设定规则(例如,图13A和图13B)一致。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基站100中,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3设定由多个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定义的搜索区间。此时,构成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的CCE的聚合数(CCE聚合数)与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的数量建立了对应关系,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3根据应发送的控制信道,使构成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的CCE的聚合数(CCE聚合数)与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的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同。具体而言,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3基于与作为设定对象的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分别对应的搜索区间设定规则,设定搜索区间。此时,在PDCCH区域的第一搜索区间设定规则和R-PDCCH区域的第二搜索区间设定规则之间,相对于分别构成与各个CCE聚合数对应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的RE数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的分布的峰值位置彼此不同。
另外,与用于通信质量较差的PDCCH区域的第一搜索区间设定规则的模式相比,用于通信质量较好的R-PDCCH区域的第二搜索区间设定规则下,相对于构成与各个CCE聚合数对应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的总RE数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的分布的峰值位置存在于上述总RE数较小的一方。
通过这样做,即使在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之间每1CCE的RE数不同的情况下,在使用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发送针对基站下属的终端的DCI时,也能够防止基站中的资源分配的灵活性的降低而不会使终端的盲解码次数增加。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在将R-PDCCH区域的每1CCE的RE数设为36个的情况(实施方式1)下的CCE聚合数L=1,2设为必要充分的CCE聚合数(在R-PDCCH区域中较多被使用的可能性高的CCE聚合数)的情况。但是,本实施方式中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设R-PDCCH区域的每1CCE的RE数为36个的情况(实施方式1)下的CCE聚合数L=1(总RE数=36个)设为必要充分的CCE聚合数(较多被使用的可能性高的CCE聚合数)。此时,在R-PDCCH区域的每1CCE的RE数为18个的情况下,将CCE聚合数L=1,2(总RE数=18个、36个。即,与36个以下的总RE数对应的CCE聚合数)设为必要充分的CCE聚合数(较多被使用的可能性高的CCE聚合数)即可。因此,基站100将对于R-PDCCH区域的每1CCE的RE数为18个的情况下的CCE聚合数L=1,2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数(即,盲解码次数)设定得较多即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PDCCH区域的每1CCE的RE数为36个、R-PDCCH区域的每1CCE的RE数为18个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即使在R-PDCCH区域的每1CCE的RE数比PDCCH区域的每1CCE的RE数大的情况下,只要满足“与第一搜索区间设定规则的模式相比,第二搜索区间设定的模式的相对于分别构成与各个CCE聚合数对应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的总RE数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群的分布的峰值位置移位到上述总RE数较小的一方”(即,只要满足式(2)),也能够得到本发明的效果。
<实施方式3>
在实施方式3中,与实施方式2同样地在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之间的每1CCE(或每1R-CCE)的RE数不同,进而,在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之间,终端应接收的DCI的有效载荷大小(payloadsize或Informationsize。以下称为“DCI大小”)不同。
实施方式3的基站和终端的基本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所以使用图9、图10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3的基站100中,设定单元101设定用于发送针对终端200的DCI的资源区域。所设定的资源区域的候选中包括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另外,这里,作为在1子帧中设定的资源区域,存在仅为PDCCH区域的情况以及为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的两者的情况。
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3基于与从设定单元101收到的设定信息所示的设定资源区域对应的搜索区间设定规则,设定搜索区间。在资源区域为PDCCH区域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搜索区域设定规则和资源区域为R-PDCCH区域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搜索区域设定规则之间,有关对于CCE聚合数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的数量(即,终端200的盲解码次数)的模式基于“为DCI1比特的发送(控制信道的DCI的每单位比特的发送)所需的资源数(RE数)”而彼此不同。也就是说,在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基于“为DCI1比特的发送所需的资源数(RE数)”,独立规定有关对于CCE聚合数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的数量的模式。例如,由“每CCE聚合数的总RE数(=CCE聚合数×每CCE的RE数)/DCI大小”表示“为DCI1比特的发送所需的资源数(RE数)”。
图15A和图15B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搜索区间设定规则的图。此外,由于图15A所示的1子帧中设定的资源区域仅为PDCCH区域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搜索控制设定规则与实施方式1(图11A)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另外,这里,为了简化说明,不区分CCE和R-CCE而简单称为“CCE”,而且不区分CCE聚合数和R-CCE聚合数而简单称为“CCE聚合数”。
另外,以下说明中,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终端200(PDCCH接收单元207)对于UE-SS,对3种DCI格式分别进行盲解码,并将在1子帧中对各个终端设定的UE-SS内的盲解码次数的合计设为共48次。但是,在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中,在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的双方对3种DCI格式进行了盲解码。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PDCCH区域对部分DCI格式(例如1种)进行盲解码,而在R-PDCCH区域对剩余的DCI格式(例如2种)进行盲解码。因此,由于终端200中的盲解码对象的DCI格式在各个资源区域不同,所以在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之间,DCI大小彼此不同。
例如,这里,通过R-PDCCH发送的DCI的大小比通过PDCCH发送的DCI大小大。例如,将PDCCH区域中的DCI大小设为42比特,将R-PDCCH区域中的DCI大小设为60比特。
另外,对于每1CCE的RE数(构成CCE的RE数)而言,PDCCH比R-PDCCH多。例如,在PDCCH区域中将每1CCE的RE数设为36个,在R-PDCCH区域中将每1CCE的RE数设为18个。
另外,在1子帧中设定的资源区域为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的情况下,将在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中使用的搜索区间设定规则分别称为“第一搜索区域设定规则”和“第二搜索区域设定规则”。
另外,这里,如实施方式1的第二搜索区间设定规则(图11B)所示,以在R-PDCCH区域中CCE聚合数L=1,2为必要充分的CCE聚合数(在R-PDCCH区域中较多被使用的可能性高的CCE聚合数)为前提。但是,在实施方式1的R-PDCCH区域中,将每1CCE的RE数设为36个,并将DCI大小设为60比特。
以下说明“第一搜索区域设定规则”和“第二搜索区域设定规则”。
例如,如图15B所示,“第一搜索区域设定规则(PDCCH区域)”的模式为,对于CCE聚合数L=1,2,4,8,终端200的盲解码次数为6、6、6、6(总共24次)。另一方面,如图15B所示,“第二搜索区域设定规则(R-PDCCH区域)”的模式为,对于CCE聚合数L=1,2,4,8,终端200的盲解码次数为4、8、8、4(总共24次)。
因此,在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终端200的盲解码次数的合计为48次(=24次(PDCCH区域)+24次(R-PDCCH区域))。也就是说,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仅设定PDCCH区域的情况(图15A)和设定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的情况(图15B),终端200的盲解码次数(48次)相同。
这里,与图12同样地,图16是表示在基站100中的必要充分的CCE聚合数的计算方法的图。如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那样,对于图16所示的实际的通信质量(传输质量),R-PDCCH区域比PDCCH区域良好。因此,在图16中,对于“为发送DCI1比特所需的资源数(RE数):总RE数/DCI大小”,R-PDCCH区域比PDCCH区域少。也就是说,与PDCCH区域相比,R-PDCCH区域能够以较少的“为发送DCI1比特所需的资源数(RE数):总RE数/DCI大小”满足期望的通信质量。换言之,与PDCCH区域相比,R-PDCCH区域能够以较高的编码率(较少的冗余度)满足期望的通信质量。
但是,在图16中,构成R-PDCCH区域的CCE的RE数(18个)和构成PDCCH区域的CCE的RE数(36个)不同。而且,在图16中,R-PDCCH区域的DCI大小(60比特)和PDCCH区域的DCI大小(42比特)不同。也就是说,在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之间,与相同程度的“为发送DCI1比特所需的资源数(RE数):总RE数/DCI大小”对应的CCE聚合数不同。
于是,在R-PDCCH区域中,优选与PDCCH区域相比,使与较少的“为发送DCI1比特所需的资源数(RE数):总RE数/DCI大小”对应的CCE聚合数下的盲解码次数(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数)较多。换言之,在R-PDCCH区域中,优选与PDCCH区域相比,使与较高的编码率对应的CCE聚合数下的盲解码次数(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数)较多。
通过图15B所示的搜索区间设定规则,满足了该要求。也就是说,在图15B所示的搜索区间设定规则中,根据“总RE数/DCI大小”,决定了第一搜索区间设定规则和第二搜索区间设定规则的模式。而且,与第一搜索区间设定规则的模式相比,第二搜索区间设定规则的模式的相对于“与各个CCE聚合数对应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中的为发送DCI1比特(控制信道的DCI的每单位比特的发送)所需的RE数”的、搜索区间中包含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群的分布的峰值位置(即,重心)存在于的上述“为发送DCI1比特所需的RE数”较小的一方。
“与第一搜索区间设定规则的模式相比,第二搜索区间设定规则的模式的相对于‘与各个CCE聚合数对应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中的为发送DCI1比特所需的RE数’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的分布的峰值位置移位到‘为发送DCI1比特所需的RE数’较小的一方”意味下述事项。
也就是说,意味着对于“为发送DCI1比特所需的RE数(=每CCE聚合数的总RE数/DCI大小)”的对于盲解码次数(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数)的加权平均而言,第二搜索区间设定规则比第一搜索区间设定规则小。“每CCE聚合数的总RE数/DCI大小”的对于盲解码次数(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数)的加权平均由下式(3)表示。
由于每1CCE的RE数在PDCCH区域为36个且在R-PDCCH区域为18个,而且DCI大小在PDCCH区域为42比特且在R-PDCCH区域为60比特,具体通过如下方法确认是否满足上述的事项。
“每CCE聚合数的总RE数/DCI比特”的对于盲解码次数的加权平均,根据图15B所示的第一搜索区间设定规则为(1×36×6+2×36×6+4×36×6+8×36×6)/((6+6+6+6)×42)≒3.21,根据图15B所示的第二搜索区间设定规则为(1×18×4+2×18×8+4×18×8+8×18×4)/((3+9+9+3)×60)=1.05。因此,满足“第一搜索区间设定规则>第二搜索区间设定规则”的关系。
随后,对实施方式1中在R-PDCCH区域使用的第二搜索区间设定规则(图11B)和本实施方式中在R-PDCCH区域使用的第二搜索区间设定规则(图15B)进行比较。
这里,在实施方式1中的R-PDCCH区域和在本实施方式中的R-PDCCH区域之间,每1CCE的RE数不同,而且DCI大小不同。也就是说,在实施方式1中的R-PDCCH区域和在本实施方式中的R-PDCCH区域之间,各个CCE聚合数的“用于发送DCI1比特的RE数(=CCE聚合数×每1CCE的RE数/DCI大小)”不同。具体而言,在图11B中,“用于发送DCI1比特的RE数”为(=CCE聚合数×36/42),在图15B中,“用于发送DCI1比特的RE数”为(=CCE聚合数×18/60)。也就是说,对于“用于发送DCI1比特的RE数”而言,本实施方式(图15B)比实施方式1(图11B)少。因此,与实施方式1相比,为获得为发送DCI1比特所需的资源数(RE数),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相对加大CCE聚合数。
因此,在图11B中,R-PDCCH区域的CCE聚合数L=1,2为必要充分的CCE聚合数,而在图15B中,CCE聚合数L=2,4为必要充分的CCE聚合数。
也就是说,根据图15B所示的搜索区间设定规则,在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中,在通信质量较差的PDCCH区域中,优先地削减了对于被使用于发送DCI的可能性低的CCE聚合数(L=1,2)的盲解码次数(即,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数)。而且,根据图15B所示的搜索区间设定规则,在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中的通信质量较好的R-PDCCH区域中,优先地增加了对于被使用于发送DCI的可能性高的CCE聚合数(L=2,4)的盲解码次数(即,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数)。
由此,基站100可以将针对终端200的DCI灵活地分配到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
另外,如上所述,在图15B中,“每个CCE聚合数的总RE数/DCI大小”的对于盲解码次数的加权平均满足“第一搜索区间设定规则>第二搜索区间设定规则”的关系。也就是说,与PDCCH区域相比,R-PDCCH区域能够将所使用的“总RE数/DCI大小”平均地减小。换言之,与PDCCH区域相比,R-PDCCH区域能够使编码率的平均(与“总RE数/DCI大小”的倒数成比例的值)提高。因此,通过使在R-PDCCH区域中的针对基站100下属的终端200的DCI所使用的资源减小,R-PDCCH区域能够灵活地进行从基站100向中继站的资源分配。由此,能够提高R-PDCCH区域的利用效率。
分配单元108对从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3收到的搜索区间信息所示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分配DCI。由此,DCI被发送到终端200。
在终端200中,在从设定信息接收单元206收到的搜索区间区域信息所表示的区域为PDCCH区域或R-PDCCH区域的情况下,PDCCH接收单元207基于对应于各自的搜索区间设定规则,进行盲解码。该搜索区间设定规则与在上述的基站100中所使用的搜索区间设定规则(例如,图15A和图15B)一致。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基站100中,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3设定由多个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定义的搜索区间。此时,构成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的CCE的聚合数(CCE聚合数)与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的数量建立了对应关系,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3根据应发送的控制信道,使构成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的CCE的聚合数(CCE聚合数)与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的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同。具体而言,搜索区间设定单元103基于与作为设定对象的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分别对应的搜索区间设定规则,设定搜索区间。此时,在PDCCH区域的第一搜索区间设定规则和R-PDCCH区域的第二搜索区间设定规则之间,与各个CCE聚合数对应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中相对于发送控制信道的DCI的每单位比特所需的RE数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的分布的峰值位置彼此不同。
另外,与用于通信质量较差的PDCCH区域的第一搜索区间设定规则的模式相比,根据用于通信质量较好的R-PDCCH区域的第二搜索区间设定规则,“与各个CCE聚合数对应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中相对于为发送DCI的每单位比特所需的RE数”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的分布的峰值位置存在上述“为发送DCI的每单位比特所需的RE数”较小的一方。
通过这样做,即使在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之间DCI大小不同的情况下,在使用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发送针对基站下属的终端的DCI时,也能够防止基站中的资源分配的灵活性的降低而不会使终端的盲解码次数增加。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PDCCH区域的每1CCE的RE数为36个且DCI大小为42比特、R-PDCCH区域的每1CCE的RE数为18个且DCI大小为60比特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即使在R-PDCCH区域的DCI大小为42比特且PDCCH区域的DCI大小为60比特的情况下,只要满足“与第一搜索区间设定规则的模式相比,‘在与各个CCE聚合数对应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中相对于为发送DCI1比特所需的RE数’的、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的分布的峰值位置移位到‘为发送DCI1比特所需的RE数’较小的一方”(即,只要满足式(3)),也能够得到本发明的效果。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
<其他实施方式>
(1)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在用于针对终端的DCI发送的资源区域仅为PDCCH区域的情况和为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的两者的情况,终端的盲解码次数相同的情形,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用于针对终端的DCI发送的资源区域为PDCCH区域和R-PDCCH区域的两者的情况下,与资源区域仅为PDCCH区域的情况相比,增加终端的盲解码次数(即,解码对象单位区域候选数)。由此,基站能够提高针对终端的DCI分配的灵活性。
(2)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天线进行了说明,但是,即使是天线端口(antennaport),本发明也可以同样适用。
天线端口是指由1个或多个物理天线构成的逻辑天线。也就是说,天线端口并不一定指1个物理天线,有时指由多个天线构成的阵列天线等。
例如,在3GPPLTE中,未规定由几个物理天线构成天线端口,天线端口被规定为基站能够发送不同的参考信号(Referencesignal)的最小单位。
另外,有时天线端口被规定为乘以预编码矢量(Precodingvector)的权重的最小单位。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由硬件构成本发明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也可以在与硬件协调的基础上由软件实现。
另外,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的各功能块典型地被作为集成电路的LSI来实现。这些功能块既可以被单独地集成为单芯片,也可以包含一部分或全部地被集成为单芯片。虽然此处称为LSI,但根据集成程度,可以被称为IC、系统LSI、超大LSI(SuperLSI)、或特大LSI(UltraLSI)。
另外,实现集成电路化的方法不仅限于LSI,也可使用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也可以使用可在LSI制造后编程的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可重构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和设定的可重构处理器(ReconfigurableProcessor)。
再者,随着半导体的技术进步或随之派生的其它技术的出现,如果出现能够替代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新技术,当然可利用该新技术进行功能块的集成化。还存在着适用生物技术等的可能性。
在2010年7月21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0-164308号所包含的说明书、附图和说明书摘要的公开内容,全部被引用于本申请。
工业利用性
本申请作为能够高效率地传输下行分配控制信息的技术极为有用。

Claims (12)

1.基站,包括:
设定单元,设定由在终端中成为解码对象的多个解码对象候选所定义的搜索区间,该多个解码对象候选分别由1个或多个控制信道元素构成;以及
发送单元,将控制信道配置到包含在所述设定的搜索区间中的多个解码对象候选中的任意解码对象候选,并发送到所述终端,
构成所述解码对象候选的所述控制信道元素的聚合数与所述解码对象候选的数量建立了对应关系,
所述设定单元根据与应发送的控制信道相应的设定规则,设定所述搜索空间,
在设定为对第一控制信道和第二控制信道进行解码时的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第一设定规则、用于所述第二控制信道的第二设定规则、以及设定为仅对所述第一控制信道进行解码时的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第三设定规则中,使构成所述解码对象候选的所述控制信道元素的聚合数与所述解码对象候选的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
在所述第一设定规则与所述第二设定规则之间,相对于所述聚合数的所述解码对象候选的分布的峰值位置彼此不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站,
所述第二控制信道的通信质量比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通信质量好,
与所述第一设定规则下的所述峰值位置相比,所述第二设定规则下的所述峰值位置存在于所述聚合数较小的一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
所述控制信道元素由多个资源元素构成,
在所述第一设定规则与所述第二设定规则之间,相对于分别构成与各个聚合数对应的所述解码对象候选的所述资源元素数的、所述解码对象候选的分布的峰值位置彼此不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
所述控制信道元素由多个资源元素构成,
在所述第一设定规则与所述第二设定规则之间,在与各个聚合数对应的所述解码对象候选中,相对于发送所述控制信道的控制信息的每单位比特所需的所述资源元素数的、所述解码对象候选的分布的峰值位置彼此不同。
6.终端,包括:
接收单元,接收配置在由成为解码对象的多个解码对象候选所定义的搜索区间的控制信道,该多个解码对象候选分别由1个或多个控制信道元素构成;以及
解码单元,将配置在所述多个解码对象候选中的任意解码对象候选的发往本装置的所述控制信道解码,
构成所述解码对象候选的所述控制信道元素的聚合数与所述解码对象候选的数量建立了对应关系,
根据与所述控制信道相应的设定规则,设有所述搜索空间,
在设定为对第一控制信道和第二控制信道进行解码时的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第一设定规则、用于所述第二控制信道的第二设定规则、以及设定为仅对所述第一控制信道进行解码时的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第三设定规则中,构成所述解码对象候选的所述控制信道元素的聚合数与所述解码对象候选的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
在所述第一设定规则与所述第二设定规则之间,相对于所述聚合数的所述解码对象候选的分布的峰值位置彼此不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
所述第二控制信道的通信质量比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通信质量好,
与所述第一设定规则下的所述峰值位置相比,所述第二设定规则下的所述峰值位置存在于所述聚合数较小的一方。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
所述控制信道元素由多个资源元素构成,
在所述第一设定规则与所述第二设定规则之间,相对于分别构成与各个聚合数对应的所述解码对象候选的所述资源元素数的、所述解码对象候选的分布的峰值位置彼此不同。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
所述控制信道元素由多个资源元素构成,
在所述第一设定规则与所述第二设定规则之间,在与各个聚合数对应的所述解码对象候选中,相对于发送所述控制信道的控制信息的每单位比特所需的所述资源元素数的、所述解码对象候选的分布的峰值位置彼此不同。
11.搜索区间设定方法,设定由在终端中成为解码对象的多个解码对象候选所定义的搜索区间,该多个解码对象候选分别由1个或多个控制信道元素构成,在该搜索区间设定方法中包括如下步骤:
构成所述解码对象候选的所述控制信道元素的聚合数与所述解码对象候选的数量建立了对应关系;
根据设定规则来设定所述搜索空间,该设定规则相应于配置到包含在所述搜索区间中的多个解码对象候选中的任意解码对象候选的控制信道;以及
在设定为对第一控制信道和第二控制信道进行解码时的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第一设定规则、用于所述第二控制信道的第二设定规则、以及设定为仅对所述第一控制信道进行解码时的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第三设定规则中,构成所述解码对象候选的所述控制信道元素的聚合数与所述解码对象候选的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同。
12.解码方法,将配置在由成为解码对象的多个解码对象候选所定义的搜索区间的控制信道解码,该多个解码对象候选分别由1个或多个控制信道元素构成,在该解码方法中包括如下步骤:
构成所述解码对象候选的所述控制信道元素的聚合数与所述解码对象候选的数量建立了对应关系,根据与所述控制信道相应的设定规则,设有所述搜索空间;
在设定为对第一控制信道和第二控制信道进行解码时的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第一设定规则、用于所述第二控制信道的第二设定规则、以及设定为仅对所述第一控制信道进行解码时的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第三设定规则中,构成所述解码对象候选的所述控制信道元素的聚合数与所述解码对象候选的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同;以及
监视所述多个解码对象候选,将配置在所述多个解码对象候选中的任意解码对象候选的发往本装置的所述控制信道解码。
CN201180034975.0A 2010-07-21 2011-07-07 基站、终端、搜索区间设定方法及解码方法 Active CN1030042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28570.8A CN105610562B (zh) 2010-07-21 2011-07-07 通信设备、终端设备、通信方法、解码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64308 2010-07-21
JP2010164308 2010-07-21
PCT/JP2011/003901 WO2012011241A1 (ja) 2010-07-21 2011-07-07 基地局、端末、サーチスペース設定方法、及び復号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28570.8A Division CN105610562B (zh) 2010-07-21 2011-07-07 通信设备、终端设备、通信方法、解码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04272A CN103004272A (zh) 2013-03-27
CN103004272B true CN103004272B (zh) 2016-04-06

Family

ID=4549667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34975.0A Active CN103004272B (zh) 2010-07-21 2011-07-07 基站、终端、搜索区间设定方法及解码方法
CN201610128570.8A Active CN105610562B (zh) 2010-07-21 2011-07-07 通信设备、终端设备、通信方法、解码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28570.8A Active CN105610562B (zh) 2010-07-21 2011-07-07 通信设备、终端设备、通信方法、解码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5) US9031025B2 (zh)
EP (1) EP2597919B1 (zh)
JP (4) JP5798119B2 (zh)
CN (2) CN103004272B (zh)
WO (1) WO201201124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19922B2 (en) 2010-07-21 2015-04-28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Base station, termi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ception method
US8582527B2 (en) 2011-07-01 2013-11-12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n multicarrier systems
US8369280B2 (en) 2011-07-01 2013-02-05 Ofinno Techologies, LLC Control channels in multicarrier OFDM transmission
EP2564611B1 (en) 2011-07-01 2015-02-18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Synchronization signal and control messages in multicarrier OFDM
WO2013009089A2 (en) * 2011-07-12 2013-01-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pdcch and user equipment or base station for the method
US9252918B2 (en) * 2011-08-15 2016-02-02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US8842637B2 (en) 2011-12-04 2014-09-23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Carrie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to wireless devices
US9497756B2 (en) 2012-03-25 2016-11-15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Base station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US9949265B2 (en) 2012-05-04 2018-04-17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Control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546233B (zh) 2012-07-12 2016-12-2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盲检方式确定方法、盲检方法及装置
WO2015013894A1 (zh) * 2013-07-30 2015-02-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信道的检测与发送方法及设备
WO2015175776A1 (en) * 2014-05-14 2015-11-19 NuTech Medical, Inc. Placental membrane preparation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same for regenerating cartilage and spinal intervertebral discs
US9949257B2 (en) * 2014-07-18 2018-04-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UEs under coverage enhancement
CN105874865B (zh) 2014-07-25 2019-1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的通信设备及方法
US10652768B2 (en) 2015-04-20 2020-05-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 channel based broadcast messaging
WO2017018758A1 (ko) * 2015-07-24 2017-02-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하향링크 제어 정보 수신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하향링크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기지국
WO2017026972A1 (en) * 2015-08-07 2017-02-16 Intel IP Corporation Uci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US10491328B2 (en) * 2015-08-28 2019-11-26 Intel IP Corporation Beamform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 (BPDCCHs) for narrow beam ba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17209547A1 (ko) * 2016-06-01 2017-12-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하향링크 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하향링크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기지국
EP3517673B1 (en) 2016-09-26 2021-05-19 Tomoegawa Co., Ltd. Copper fiber nonwoven fabric
US10985891B2 (en) * 2016-09-30 2021-04-20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WO2018128184A1 (ja) * 2017-01-06 2018-07-12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8204886A1 (en) * 2017-05-05 2018-11-08 Intel IP Corporation Support of flexible pdcch monitoring in new radio (nr)
EP3641441A4 (en) * 2017-06-16 2020-06-10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BASE STATIO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0965420B2 (en) * 2017-07-17 2021-03-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formation combining across beams
JP7079583B2 (ja) * 2017-09-15 2022-06-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10149181B (zh) * 2018-02-12 2022-02-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搜索空间信道估计数的分配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1435870B (zh) * 2019-01-11 2022-12-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0564A (zh) * 2009-04-29 2009-1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和检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74940B2 (en) * 2007-02-28 2012-09-25 Ntt Docomo, Inc.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KR101292889B1 (ko) * 2007-03-16 2013-08-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채널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JP4755137B2 (ja) * 2007-05-01 2011-08-2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EP2506484B1 (en) * 2007-06-20 2015-01-07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base unit for candidate control channels
US9344259B2 (en) * 2007-06-20 2016-05-17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Control channel provisioning and signaling
KR101448309B1 (ko) * 2007-09-28 2014-10-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제어채널 모니터링 방법
KR20130079597A (ko) 2007-10-29 2013-07-10 파나소닉 주식회사 기지국 장치, 집적 회로 및 제어 채널 할당 방법
WO2009057286A1 (ja) * 2007-10-29 2009-05-07 Panasonic Corporation 無線通信移動局装置および応答信号拡散系列制御方法
KR100943908B1 (ko) * 2008-02-19 2010-02-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Pdcch를 통한 제어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KR101487553B1 (ko) * 2008-03-20 2015-01-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채널 모니터링 방법
KR100913473B1 (ko) * 2008-03-20 2009-08-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pdcch 모니터링 방법
JP5219261B2 (ja) 2008-05-29 2013-06-26 竹本油脂株式会社 粉状の地盤改良用プレミックスセメント組成物
JP2010064431A (ja) 2008-09-12 2010-03-25 Sharp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装置
WO2010064847A2 (en) * 2008-12-04 2010-06-1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ceiving con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EP2371163A1 (en) * 2008-12-15 2011-10-05 Nokia Corporation Downlink control and physical hybrid arq indicator channel (phich) configuration for extended bandwidth system
EP2372927A4 (en) * 2008-12-24 2016-06-01 Lg Electronics Inc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FOR RELAY
JP5468268B2 (ja) 2009-01-13 2014-04-09 曙ブレーキ工業株式会社 特殊制動支援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US8441996B2 (en) * 2009-04-02 2013-05-1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control channel in multiple carrier system
US8989208B2 (en) * 2009-04-30 2015-03-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DCCH search space design for LTE-A multi-carrier operation
BR112012006948B1 (pt) * 2009-09-28 2021-04-27 Samsung Electronics., Ltd Método para estender uma região de pdcch e aparelho de ue para receber informação de dci
US9306723B2 (en) * 2010-02-20 2016-04-05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ulti-carrier control signal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MX2012011192A (es) * 2010-03-31 2012-11-06 Fujitsu Ltd Sistema de radiocomunicacion, aparato de radiocomunicacion y metodo de radiocomunicacion.
KR101676013B1 (ko) * 2010-05-03 2016-11-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채널을 재설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20110267948A1 (en) * 2010-05-03 2011-11-03 Koc Ali T Techniques for communicating and managing conges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9019922B2 (en) * 2010-07-21 2015-04-28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Base station, termi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ception method
US8792679B2 (en) 2011-09-09 2014-07-29 Imprivata, Inc. Low-light face detection
US10880907B2 (en) * 2011-11-04 2020-12-2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n-device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avoidance (IDC)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0564A (zh) * 2009-04-29 2009-1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和检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MCC.3GPP TSG-RAN WG1 #61bis R1-104118.《3GPP TSG-RAN WG1 #61bis R1-104118》.201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693604B2 (en) 2020-06-23
US20170214498A1 (en) 2017-07-27
JP6226310B2 (ja) 2017-11-08
CN103004272A (zh) 2013-03-27
WO2012011241A1 (ja) 2012-01-26
JPWO2012011241A1 (ja) 2013-09-09
US20130100921A1 (en) 2013-04-25
JP5798119B2 (ja) 2015-10-21
CN105610562A (zh) 2016-05-25
JP2015233334A (ja) 2015-12-24
US20180294930A1 (en) 2018-10-11
EP2597919B1 (en) 2023-11-01
EP2597919A1 (en) 2013-05-29
EP2597919A4 (en) 2015-06-24
JP6410197B2 (ja) 2018-10-24
US20150215086A1 (en) 2015-07-30
JP5991633B2 (ja) 2016-09-14
US9031025B2 (en) 2015-05-12
CN105610562B (zh) 2019-05-21
US10027451B2 (en) 2018-07-17
JP2016187232A (ja) 2016-10-27
US11265120B2 (en) 2022-03-01
US20200280401A1 (en) 2020-09-03
US9654259B2 (en) 2017-05-16
JP2018019420A (ja) 2018-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04272B (zh) 基站、终端、搜索区间设定方法及解码方法
US10849121B2 (e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pp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transmitting a mapped downlink control signal
CN103081386B (zh) 一种基站和终端
US9681479B2 (e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using macrocell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CN102986285B (zh)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发送方法以及接收方法
CN101960900B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的设定方法、基站、移动台站以及程序
CN102763473B (zh) 基站和发送方法
CN102668671B (zh) 无线发送装置和控制信号发送方法
CN102301628B (zh) 参考信号配置方法和无线通信基站装置
US8824355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8160595B2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04704877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接收方法以及发送方法
CN103250455B (zh) 基站装置、移动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02792622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导频发送方法和传播路径估计方法
CN107431935A (zh) 基站、终端、接收方法以及发送方法
EP2353249A1 (en) Sounding channel apparatus and method
WO2009031840A2 (en) Method of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US9203570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MATSUSHITA ELECTRIC (AMERICA) INTELLECTUAL PROPER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71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718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Applicant after: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010

Address after: American New York

Patentee after: Sun Patent Trust

Address before: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befor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