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01100B - 换向器的制造方法、模具、换向器、以及有刷电动机 - Google Patents

换向器的制造方法、模具、换向器、以及有刷电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01100B
CN103001100B CN201210356313.1A CN201210356313A CN103001100B CN 103001100 B CN103001100 B CN 103001100B CN 201210356313 A CN201210356313 A CN 201210356313A CN 103001100 B CN103001100 B CN 1030011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ipping
cylinder
mould
projection
n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5631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01100A (zh
Inventor
田岛博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sm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901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97329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Asmo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m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011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11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011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110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urrent Collectors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换向器的制造方法、模具、换向器、及有刷电动机。换向器的制造方法具备以下步骤:准备导电性的圆筒材料(22),该圆筒材料处于被配置在模具(31)中的状态;将树脂材料封入圆筒材料的内部,由此在圆筒材料的内部使绝缘体(11)成形;以及在绝缘体成形之后,将圆筒材料沿着轴向切断,由此在绝缘体的外周形成多个段体(12)。圆筒端部具有向轴向突出的多个突出部(14a、15a)从而形成为台阶状。所述制造方法进一步具备以下步骤:准备设有圆环状的咬入突起(34a)的模具;以及使咬入突起在包含所述突出部在内的所述圆筒端部的整个圆周方向上沿着所述轴向咬入。将树脂材料封入处于咬入有所述咬入突起的状态下的圆筒材料的内部。

Description

换向器的制造方法、模具、换向器、以及有刷电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向器的制造方法、对换向器的绝缘体进行树脂成形的模具、用该模具制造的换向器、以及有刷电动机。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05-137096号公报提出了直流电动机的换向器,该换向器具备:树脂制的绝缘体,固定安装在电枢(armature)的旋转轴上,且为圆筒形状;以及多个段体,安装在所述绝缘体的外周面上且具有导电性。竖片(riser)设置在各个段体上。卷绕在电枢芯(armature core)上的线圈的端部被连接在竖片上。供电刷与段体的外周面滑接。从该供电刷输出的直流电源经由段体向电枢的线圈供给。
例如日本特开2005-137096号公报所述,在上述换向器的制造方法中,首先,具有导电性的圆筒材料被配置在模具中。然后,将树脂材料封入圆筒材料的内侧,由此在该圆筒材料的内侧绝缘体被成形。然后,将圆筒材料沿着轴向切断,由此在绝缘体的外周形成有多个段体。进一步,在各个段体的竖片的形成方法中,例如,首先,在圆筒材料的轴向端部形成有沿轴向突出的多个突出片。然后,将这些突出片向径向外侧弯曲,从而使突出片的顶端部朝向圆筒材料的轴向中央部。通过这样实施,来形成钩状的竖片。
然而,圆筒材料的轴向端部不是平面状,在该轴向端部有时会形成有台阶。如果将上述的换向器的制造方法适用于这种圆筒材料的话,在将树脂封入圆筒材料的内侧的步骤中,即使用模具压住圆筒材料的轴向端部,也会在台阶部分产生缝隙。从而导致树脂从该缝隙向外侧溢出。这种圆筒材料的轴向端部所具有的台阶在例如上述竖片弯曲形成为钩状的情况下形成。当从台阶部分溢出的树脂在组装好电动机之后剥落时,所剥落的树脂会变成电动机内的异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在用模具对换向器的绝缘体进行树脂成形时,抑制成形树脂向外侧溢出。
本发明的一个侧面提供一种换向器的制造方法,具备以下步骤:准备导电性的圆筒材料,该圆筒材料处于被配置在模具中的状态,并具有作为轴向端部的圆筒端部;将树脂材料封入所述圆筒材料的内部,由此在所述圆筒材料的内部使绝缘体成形;以及在所述绝缘体成形之后,将所述圆筒材料沿着轴向切断,由此在所述绝缘体的外周形成多个段体。准备所述圆筒材料的步骤包括,所述圆筒端部被弯曲并具有由所述圆筒端部的基端部位向所述轴向突出形成的多个突出部从而形成为台阶状的步骤。所述制造方法进一步具备以下步骤:准备设有圆环状的咬入突起的所述模具;以及将所述咬入突起沿轴向压在所述圆筒端部上,从而使所述咬入突起在包含所述突出部在内的所述圆筒端部的圆周方向上沿着所述轴向咬入。将所述树脂材料封入所述圆筒材料的内部的步骤包括,将所述树脂材料封入处于咬入有所述咬入突起的状态下的所述圆筒材料的内部。
基于该构成,在将树脂材料封入圆筒材料的内部时,使模具的咬入突起在包含突出部在内的圆筒端部的圆周方向上沿着圆筒材料的轴向咬入。所以,圆筒端部的台阶部分(突出部的基端)与模具之间不产生缝隙。由此,在用模具对换向器的绝缘体进行树脂成形时,能够抑制成形树脂从圆筒端部与模具之间向圆筒材料的径向外侧溢出。
在一个例子中,在所述换向器的制造方法中,准备设有所述咬入突起的所述模具的步骤包括,将所述咬入突起的突出高度设定为在所述圆环状的所述咬入突起的整个圆周方向上相同的步骤。
基于该构成,在将圆筒材料配置在模具中时,不须要对咬入突起进行圆周方向上的定位,其结果,能够提高作业性。
在一个例子中,在所述换向器的制造方法中,准备设有所述咬入突起的所述模具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以所述咬入突起具有咬入所述突出部的第1咬入部、和咬入所述圆筒端部上的所述突出部彼此之间的部位的第2咬入部的形式来准备所述咬入突起;以及将所述第1咬入部的突出高度设定得比所述第2咬入部的突出高度低。
基于该构成,第1咬入部咬入所述突出部,第2咬入部咬入突出部彼此之间的部位、即没有设置突出部的部位。由于在模具的咬入突起中,第1咬入部的突出高度设定得比第2咬入部的突出高度要低,所以能够抑制咬入突起咬入突起部的咬入量并使其变小。
在一个例子中,在所述换向器的制造方法中,准备设有所述咬入突起的所述模具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以所述咬入突起具有咬入所述突出部的第1咬入部、和咬入所述圆筒端部上的没有设置所述突出部的部位的第2咬入部的形式来准备所述咬入突起;以及将所述第1咬入部设置为,与所述第2咬入部分开,并且能够在所述模具的所述轴向上移动,所述模具具有弹压部件,所述制造方法进一步具有通过所述弹压部件将所述第1咬入部沿着所述轴向朝所述圆筒材料弹压的步骤。
基于该构成,咬入突出部的第1咬入部设置为,与第2咬入部分开,并且能够在模具的轴向上移动。第1咬入部被弹压部件沿着轴向朝圆筒材料弹压。所以,第1咬入部能够以适当的压力咬入突出部。
在一个例子中,在所述换向器的制造方法中,准备设有所述咬入突起的所述模具的步骤包括,将所述第2咬入部的圆周方向尺寸设定得比所述圆筒端部上的所述突出部彼此之间的圆周方向尺寸大的步骤。
基于该构成,第2咬入部咬入圆筒材料的圆周方向上的突出部。因此,第1咬入部和第2咬入部构成为,在圆周方向上突出部与第2咬入部之间不产生缝隙。其结果,不仅能够抑制咬入突起沿着圆筒材料的轴向咬入突出部的咬入量并使其变小,而且能够更加确实地抑制成形树脂的溢出。
在一个例子中,在所述换向器的制造方法中,准备所述圆筒材料的步骤包括,在所述圆筒端部上形成竖片和中爪的步骤,所述竖片用于接线而向径向外侧弯曲形成,所述中爪向径向内侧弯曲形成且被埋设在所述绝缘体内,所述竖片的弯曲端部和所述中爪的弯曲端部分别构成所述突出部。
基于该构成,由于用于接线的竖片、和埋设在绝缘体内的中爪通过弯曲而成形,所以能够容易地使换向器成形。
在一个例子中,在所述换向器的制造方法中,准备所述圆筒材料的步骤是指形成从所述圆筒端部向所述轴向延伸的竖片、和向径向内侧弯曲形成的中爪,并且包括以下步骤:所述中爪的基端部位构成所述突出部;以及将所述竖片收容在设置于所述模具上的竖片收容部内,将所述树脂材料封入所述圆筒材料的内部的步骤包括,在所述咬入突起咬入所述中爪的基端部位的状态下在所述圆筒材料的内部形成所述绝缘体,由此将所述中爪埋设在所述绝缘体内的步骤,所述制造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圆筒材料的内部使绝缘体成形之后,将所述竖片向所述圆筒材料的径向外侧弯曲的步骤。
基于该构成,由于咬入突起以避开竖片的形式被设置在模具上,所以不须对竖片施加咬入突起的咬入力。由此,通过咬入突起可以抑制成形树脂向径向外侧的溢出,并且作为整个模具而言,能够抑制咬入突起咬入圆筒端部所需的力并使其变小,其结果,能够抑制例如对模具施加压力的压力发生装置的大型化。
本发明的其他侧面为一种用于制造换向器的模具,所述换向器具有圆筒状的绝缘体、和排列设置在所述绝缘体的外周面上的多个导电性的段体,在被切分成多个所述段体之前的圆筒材料具有作为轴向端部的圆筒端部,所述模具具有:咬入突起,咬入所述圆筒端部;以及流入通道,用于将用作成形所述绝缘体的树脂材料封入所述圆筒材料的内部。所述圆筒端部被弯曲并具有由所述圆筒端部的基端部位向所述轴向突出形成的多个突出部从而形成为台阶状,所述咬入突起形成为圆环状,使得通过将所述咬入突起沿轴向压在所述圆筒端部上从而使该咬入突起在包含所述突出部在内的所述圆筒端部的圆周方向上沿着所述轴向咬入。
基于该构成,在圆筒端部上呈圆环状地形成有缺口。如果在模具的咬入突起咬入缺口的状态下,树脂材料被封入圆筒材料的内部的话,就可以在树脂材料不溢出的情况下使绝缘体成形。
在一个例子中,在所述模具中,所述咬入突起的突出高度被设定为在圆环状的所述咬入突起的整个圆周方向上相同。
基于该构成,在将圆筒材料配置在模具中时,不须要对咬入突起进行圆周方向上的定位,其结果,能够提高作业性。
在一个例子中,在所述模具中,所述咬入突起具有咬入所述突出部的第1咬入部、和咬入所述突出部彼此之间的部位的第2咬入部,所述第1咬入部的突出高度设定得比所述第2咬入部的突出高度低。
基于该构成,第1咬入部咬入所述突出部,第2咬入部咬入突出部彼此之间的部位、即没有设置突出部的部位。由于在模具的咬入突起中,第1咬入部的突出高度设定得比第2咬入部的突出高度要低,所以可以抑制咬入突起咬入突起部的咬入量并使其变小。
在一个例子中,在所述模具中,所述咬入突起具有咬入所述突出部的第1咬入部、和咬入没有设置所述突出部的部位的第2咬入部,所述第1咬入部设置为,与所述第2咬入部分开,并且能够在所述模具的所述轴向上移动,所述模具进一步具有弹压部件,所述弹压部件将所述第1咬入部沿着所述轴向朝所述圆筒材料弹压。
基于该构成,咬入突出部的第1咬入部设置为,与第2咬入部分开,并且能够在模具的轴向上移动。第1咬入部被弹压部件沿着轴向朝圆筒材料弹压。所以,第1咬入部能够以适当的压力咬入突出部。
在一个例子中,在所述模具中,所述第2咬入部的圆周方向尺寸设定得比所述圆筒端部上的所述突出部彼此之间的圆周方向尺寸大。
基于该构成,第2咬入部咬入圆筒材料的圆周方向上的突出部。因此,第1咬入部和第2咬入部构成为,在圆周方向上突出部与第2咬入部之间不产生缝隙。其结果,不仅能够抑制咬入突起沿着圆筒材料的轴向咬入突出部的咬入量并使其变小,而且能够更加确实地抑制成形树脂的溢出。
在一个例子中,在所述模具中,所述圆筒端部具有:竖片,用于接线而径向外侧弯曲形成;以及中爪,向径向内侧弯曲形成且被埋设在所述绝缘体内,所述竖片的弯曲端部和所述中爪的弯曲端部分别构成所述突出部。
基于该构成,由于用于接线的竖片、和被埋设在绝缘体内的中爪通过弯曲而成形,所以能够容易地使换向器成形。
在一个例子中,在所述模具中,所述圆筒材料具有作为轴向端部的、第1圆筒端部和位于所述第1圆筒端部的相反侧的第2圆筒端部,所述第1圆筒端部和所述第2圆筒端部分别构成所述圆筒端部。所述模具具备:第1模具,具有咬入所述第1圆筒端部的第1咬入突起;第2模具,具有咬入所述第2圆筒端部的第2咬入突起;以及流入通道,设置在所述第1模具和所述第2模具中的至少一个上,用于将用作成形所述绝缘体的树脂材料封入所述圆筒材料的内部,所述第1咬入突起和所述第2咬入突起分别构成所述咬入突起。
基于该构成,构成咬入突起的第1咬入突起和第2咬入突起咬入圆筒材料,由此第1圆筒端部与第1模具之间、以及第2圆筒端部与第2模具之间被密封。因此,能够抑制成形数值从第1圆筒端部与第1模具之间、以及第2圆筒端部与第2模具之间向圆筒材料的径向外侧溢出。
在一个例子中,在所述模具中,所述圆筒材料具有从所述圆筒端部向所述轴向延伸的竖片、和向径向内侧弯曲形成的中爪,所述中爪的基端部位形成所述突出部,所述模具具有收容所述竖片的收容部,所述咬入突起与所述中爪的基端部位对应设置。
基于该构成,由于咬入突起不咬入竖片,所以可减少施加在模具上的力。
本发明的其他侧面提供一种换向器,该换向器具有:树脂材料制的绝缘体,其为对轴向、径向、以及圆周方向进行限定的圆筒状;以及多个导电性的段体,排列设置在所述绝缘体的外周面上。作为所述段体的轴向端部的段体端部被弯曲并具有由所述段体端部的基端部位向所述轴向突出形成的多个突出部从而形成为台阶状,多个所述段体端部以构成圆环的形成排列,并且在包含所述突出部在内的所述圆环的圆周方向上形成有向所述轴向延伸的缺口。
基于该构成,在用于形成该换向器的段体的圆筒材料的圆筒端部上呈圆环状地形成有缺口。如果在模具的咬入突起咬入缺口的状态下,树脂材料被封入圆筒材料的内部的话,就可以在树脂材料不溢出的情况下使绝缘体成形。
在一个例子中,在所述换向器中,所述缺口的底部被设定在,由多个所述段体构成的所述圆环的整个圆周方向上的相同的轴向位置上。
基于该构成,在用于形成该换向器的段体的圆筒材料的圆筒端部上形成有缺口,该缺口的底部被设定在,由多个段体构成的圆环的整个圆周方向上的相同的轴向位置上。因此,在圆筒材料被配置在模具中时,可以在不对咬入突起进行圆周方向上的定位的情况下使绝缘体成形。
在一个例子中,在所述换向器中,所述缺口具有形成于所述突出部上的第1被咬入部、和形成于所述突出部彼此之间的第2被咬入部,所述第1被咬入部的底部位于比所述第2被咬入部的底部更加远离所述段体的轴向中心部的位置。
基于该构成,在圆筒材料被配置在模具中时,可以抑制咬入突起咬入弯曲端部的咬入量并使其变小,弯曲端部为朝向用于形成该换向器的段体的圆筒材料的轴向突出的突出部。其结果,在弯曲端部的形成部位和没有形成弯曲端部的部位上,咬入突起沿轴向咬入圆筒端部的咬入量相同。
在一个例子中,在所述换向器中,所述段体端部具有:竖片,用于接线而向径向外侧弯曲形成;以及中爪,向径向内侧弯曲形成且被埋设在所述绝缘体内,所述竖片的弯曲端部和所述中爪的弯曲端部分别构成所述突出部。
基于该构成,由于用于接线的竖片、和被埋设在绝缘体内的中爪通过弯曲而成形,所以能够容易地使换向器成形。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段体端部具有:竖片,用于接线而向径向外侧弯曲形成;以及中爪,向径向内侧且被埋设在所述绝缘体内,所述中爪的基端部位构成所述突出部,在所述中爪的基端部位上形成有所述缺口,而在所述竖片的基端部位没有形成所述缺口。
基于该构成,不会给竖片的传导性能带来不良影响。
本发明的其他侧面提供一种有刷电动机,该有刷电动机具备:定子,具有用于供电的电刷装置;以及电枢,可旋转地被支承在所述定子上。所述电枢具有:旋转轴;电枢芯,可一体旋转地被安装在所述旋转轴上;多个线圈,卷绕在所述电枢芯上;以及换向器,其另行于所述电枢芯可一体旋转地被安装在所述旋转轴上。所述换向器具有:树脂材料制的绝缘体,其为对轴向、径向、以及圆周方向进行限定的圆筒状且被安装在所述旋转轴上;以及多个导电性的段体,排列设置在所述绝缘体的外周面上。作为所述段体的轴向端部的段体端部被弯曲并具有由所述段体端部的基端部位向所述轴向突出形成的多个突出部从而形成为台阶状,多个所述段体端部以构成圆环的形式排列,并且在包含所述突出部在内的所述圆环的圆周方向上形成有向所述轴向延伸的缺口。
基于该构成,在用于对该电动机的换向器的段体进行形成的圆筒材料的圆筒端部上呈圆环状地形成有缺口。如果在模具的咬入突起咬入缺口的状态下,树脂材料被封入圆筒材料的内部的话,就可以在树脂材料不溢出的情况下使绝缘体成形。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换向器的立体图。
图2是立体图,其表示图1所示的多个段体的材料。
图3是立体图,其表示用图2的材料板冲裁出的冲裁材料。
图4是立体图,其表示将图3的冲裁部件卷起而形成的圆筒材料。
图5是立体图,其表示将图4的圆筒材料的竖片以及中爪弯曲后的状态。
图6是剖视图,其示意性地表示将图5的圆筒材料配置在模具中、且通过模具进行树脂封入工序的形态。
图7A是示意图,其表示设置在第1模具上的咬入突起咬入圆筒材料的轴向端部之前的状态。
图7B是示意图,其为图6的放大图,表示设置在第1模具上的咬入突起咬入圆筒材料的轴向端部之后的状态。
图8A是用于说明其他例子的换向器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其表示设置在第1模具上的咬入突起咬入圆筒材料的轴向端部之前的状态。
图8B是用于说明其他例子的换向器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其表示设置在第1模具上的咬入突起咬入圆筒材料的轴向端部之后的状态。
图9A是用于说明其他例子的换向器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其表示设置在第1模具上的咬入突起咬入圆筒材料的轴向端部之前的状态。
图9B是用于说明其他例子的换向器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其表示设置在第1模具上的咬入突起咬入圆筒材料的轴向端部之后的状态。
图10是剖视图,其示意性地表示其他例子的换向器的制造方法中的树脂封入工序的形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7B,对将本发明具体化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换向器10由用热固性树脂形成的圆筒状的绝缘体11、和排列设置于所述绝缘体11的外周面上的8个(多个)段体12构成。也就是说,绝缘体11为对以下说明中的轴向、径向、以及圆周方向进行限定的圆筒状。在绝缘体11的径向中央部上形成有沿绝缘体11的轴向贯穿的压入孔11a。未予图示的电枢的旋转轴被压入到该压入孔11a中,使得绝缘体11可一体旋转地被固定在该旋转轴上。旋转轴被支承在未予图示的定子上而构成有刷电动机,定子具有磁石、和用于对段体12进行供电的电刷装置。
8个段体12由导电性的金属材料、例如铜形成。8个段体12分别为沿轴向延伸的大致条状,且在圆周方向上以等角度间隔排列设置。8个段体12构成圆环。在沿圆周方向相邻的段体12之间分别设置有沿着轴向延伸的分割槽13。通过该分割槽13,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段体12彼此分开、即相互绝缘分離。朝径向内侧形成的各个分割槽13的深度要比各个段体12的厚度、即径向尺寸大,各个分割槽13延伸至绝缘体11为止。
各个段体12具有作为轴向的第1端部的第1段体端部17、和作为第2端部的第2段体端部18,该第2段体端部18位于第1段体端部的相反侧。多个第1段体端部17以构成圆环的形式排列,多个第2段体端部18以构成另一圆环的形式排列。在图1中,在段体12的上端部、即第1段体端部17上形成有竖片14。该竖片14从第1段体端部17向径向外侧弯曲形成。竖片14的顶端部、即离第1段体端部17较远的端部形成为,朝向段体12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各个竖片14被形成在各个段体12的圆周方向上的中央部上。该竖片14被连接在设置于电枢的旋转轴上的未予图示的电枢线圈上。
如图1所示,在各个第1段体端部17上形成有一对第1中爪15,在各个第2段体端部18上形成有一对第2中爪16。在各个段体12上,一对第1中爪15在段体12的圆周方向上隔着竖片14而相互分开。第2中爪16被形成在第2段体端部18上,该第2段体端部18位于竖片14以及第1中爪15的轴向相反侧。一对第2中爪16分别形成在与一对第1中爪15在轴向上对置的位置上。
第1中爪15以及第2中爪16朝与竖片14的弯曲方向相反的方向、即径向内侧弯曲形成。第1中爪15的顶端部以及第2中爪16的顶端部、即离第1段体端部17以及第2段体端部18较远的端部形成为,朝向段体12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并被埋设在绝缘体11内。第1中爪15以及第2中爪16被埋入绝缘体11内,由此各个段体12被连结保持在绝缘体11上。
在上述那样的换向器10的段体12中,第1段体端部17具有第1段体端面12a,第2段体端部18具有第2段体端面12b。多个第1段体端面12a形成在与换向器10的轴线L垂直的同一平面上。多个第2段体端面12b形成在与换向器10的轴线L垂直的另一同一平面上。从第1段体端面12a延出有竖片14和第1中爪15。从第2段体端面12b延出有第2中爪16。在第1段体端面12a中,竖片14和第1中爪15各自的弯曲部分构成从第1段体端面12a向轴向突出的突出部、即弯曲端部14a、15a。在第2段体端面12b中,第2中爪16的弯曲部分构成从第2段体端面12b向轴向突出的突出部、即弯曲端部16a。也就是说,各个第1段体端部17被弯曲并具有由这些第1段体端部17的基端部位向轴向突出形成的多个突出部、即弯曲端部14a、15a从而形成为台阶状,第2段体端部18被弯曲并具有由第2段体端部18的基端部位向轴向突出形成的多个突出部、即弯曲端部16a从而形成为台阶状。
接着,参照图2~图7B,对上述的换向器1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2以及图3所示,首先,通过冲压加工将金属板材20冲裁成多个冲裁部件21。冲裁部件21被分别成形,呈大致矩形。在冲裁部件21的宽度方向、即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一个端面上延出形成有8个竖片14和16个第1中爪15,在宽度方向的另一个端面上沿宽度方向延出形成有16个第2中爪16。竖片14在冲裁部件21的长度方向上等间隔地形成。
接着,通过将冲裁部件21卷起,由此形成图4所示的圆筒材料22。这时,竖片14、第1中爪15、以及第2中爪16仍为与圆筒材料22的轴线L平行的直线状。
然后,如图5所示,各个竖片14被成形为,将各个竖片14向段体12的径向外侧弯曲,从而使这些竖片14的顶端部朝向圆筒材料22的轴向中央部。第1中爪15以及第2中爪16被成形为,将第1中爪15以及第2中爪16向段体12的径向内侧弯曲,从而使这些中爪的顶端部朝向圆筒材料22的轴向中央部。在此,弯曲端部14a、15a、16a为位于竖片14、第1中爪15、以及第2中爪16各自的轴向端的弯曲部分。弯曲端部14a、15a从作为圆筒材料22的轴向的第1端面的第1圆筒端面22a向轴向突出。弯曲端部16a从作为圆筒材料22的轴向的第2端面的第2圆筒端面22b向轴向突出。第1圆筒端面22a位于圆筒材料22的轴向的端部、即第1圆筒端部23上,第2圆筒端面22b位于圆筒材料22的轴向的第2端部、即第2圆筒端部24上。也就是说,第1圆筒端部23和第2圆筒端部24分别为圆筒端部。通过作为所述突出部的各个弯曲端部14a、15a,第1圆筒端部23形成为台阶状,也就是说,该第1圆筒端部23具有在轴向上有凹凸的台阶。另外,通过作为突出部的弯曲端部16a,第2圆筒端部24形成为台阶状,也就是说,该第2圆筒端部24具有在轴向上有凹凸的台阶。
接着,如图6所示,使用了模具31进行树脂封入工序。也就是说,为了进行树脂封入工序,换向器10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模具31的工序,该模具31含有图6的上侧的第1模具32a、和下侧的第2模具32b。第1模具32a具有盖部35、从盖部35延伸出的柱部36。也就是说,盖部35具有与第2模具32b对置的对置面35a,柱部36从对置面35a的中心部延伸出。第2模具32b具有基台38、和从基台38延伸出的周壁39。导电性的圆筒材料22被第1模具32a和第2模具32b夹持而被配置在模具31中。圆筒材料22以设有竖片14以及第1中爪15的第1圆筒端部23朝向第1模具32a的形式被配置在模具31内。另外,虽然第2模具32b具有将树脂材料封入模具31内的流入通道37,然而第1模具32a也可以以具有流入通道37的形式形成。
设有第2中爪16的第2圆筒端部24被沿轴向插入到区划形成有第2模具32b的周壁39和基台38的、圆形的凹部33中而被收容。凹部33的侧面、即周壁39的内周面与圆筒材料22的外周面在径向上抵接。凹部33的底面33a为圆形,在该底面33a的周缘附近,呈圆环状地形成有向轴向突出的第2咬入突起34b。第2咬入突起34b从基台38垂直突出。第2咬入突起34b的截面形状为锐角状,随着靠向顶端逐渐变细。该第2咬入突起34b的直径大致与圆筒材料22的平均直径(mean diameter)相同,即与通过圆筒材料22的壁的厚度方向上的中心部的直径相同。第2咬入突起34b的、沿圆筒材料22的轴向的突出高度H2被设定为在第2模具32b的整个圆周方向上相同。突出高度H2为从作为基台38的轴向端面的底面33a起至第2咬入突起34b沿轴向突出的尺寸。
相同地,在第1模具32a上呈圆环状地形成有第1咬入突起34a。第1咬入突起34a与设置在第2模具32b上的第2咬入突起34b在轴向上对置。与设置在第2模具32b上的第2咬入突起34b相同,设置在该第1模具32a上的第1咬入突起34a也沿着轴向从对置面35a向圆筒材料22突出。第1咬入突起34a的截面形状为锐角状,随之靠向顶端逐渐变细。第1咬入突起34a的直径大致与圆筒材料22的平均直径相同,即与通过圆筒材料22的壁的厚度方向上的中心部的直径相同。如图7A所示,第1咬入突起34a的、沿圆筒材料22的轴向的突出高度H1被设定为在第1模具32a的整个圆周方向上相同。突出高度H1为从第1模具32a的盖部35的轴向端面、即对置面35a起至第1咬入突起34a沿轴向突出的尺寸。从第1模具32a向轴向延出形成的柱部36对绝缘体11的压入孔11a进行成形。
如图7B所示,在将圆筒材料22配置在这种模具31中时,将形成在第1模具32a上的、呈圆环状的第1咬入突起34a沿轴向压在圆筒材料22的第1圆筒端部23上。由此,第1咬入突起34a在包含第1圆筒端部23的弯曲端部14a、15a在内的整个圆周方向上沿着轴向咬入。在此,第1咬入突起34a的突出高度H1设定得比各个竖片14的弯曲端部14a以及各个第1中爪15的弯曲端部15a从第1圆筒端面22a向轴向突出的突出尺寸要大。所以,第1咬入突起34a咬入各个竖片14的弯曲端部14a、各个第1中爪15的弯曲端部15a、以及第1圆筒端面22a。弯曲端部14a、15a从第1圆筒端面22a向轴向突出,第1圆筒端面22a为竖片14以及第1中爪15延出的起点端。由此,在第1圆筒端部23与第1模具32a之间、即圆筒材料22的第1圆筒端面22a以及弯曲端部14a、15a与第1模具32a之间不形成缝隙。
第1咬入突起34a咬入第1圆筒端部23,由此在该第1圆筒端部23上形成有圆环状的第1缺口61。第1缺口61为例如其截面呈V字状的V字凹口。另外,图1省略了对第1缺口61的图示。如图6以及7B所示,第1缺口61被形成在包含弯曲端部14a、15a在内的第1圆筒端部23的圆环的整个圆周方向上,并且向轴向延伸。也就是说,第1缺口61跨过弯曲端部14a、15a以及弯曲端部14a、15a彼此之间的第1圆筒端面22a这两者而形成。
相同地,将形成在第2模具32b上的、呈圆环状的第2咬入突起34b沿轴向压在第2圆筒端部24上。由此,第2咬入突起34b在包含弯曲端部16a的第2圆筒端部24的整个圆周方向上,沿着轴向咬入。在此,如图6所示,第2咬入突起34b的突出高度H2设定得比,各个第2中爪16的弯曲端部16a从第2圆筒端面22b向轴向突出的突出尺寸要大。所以,第2咬入突起34b咬入各个第2中爪16的弯曲端部16a、以及弯曲端部16a彼此之间的第2圆筒端面22b。各个第2中爪16的弯曲端部16a从第2圆筒端面22b向轴向突出,第2圆筒端面22b为第2中爪16延出的起点端。由此,在第2圆筒端部24与第2模具32b之间、即第2圆筒端面22b以及弯曲端部16a与第2模具32b之间不形成缝隙。
第2咬入突起34b咬入第2圆筒端部24,由此在该第2圆筒端部24上形成圆环状的第2缺口62。第2缺口62为V字凹口。另外,图1还省略对第2缺口62的图示。如图6所示,第2缺口62被形成在包含弯曲端部16a在内的第2圆筒端部24的圆环的整个圆周方向上,并且向轴向延伸。也就是说,第2缺口62跨过弯曲端部16a、以及弯曲端部16a彼此之间的第2圆筒端面22b这两者而形成。
如上所述,在将圆筒材料22配置在模具31中之后,将树脂材料从第2模具32b的流入通道37封入圆筒材料22的内部,由此使绝缘体11成形。这时,由于分别构成咬入突起的第1咬入突起34a和第2咬入突起34b咬入到圆筒材料22,所以第1圆筒端部23与第1模具32a之间、以及第2圆筒端部24与第2模具32b之间分别被密封。因此,可抑制成形树脂从第1圆筒端部23与第1模具32a之间、以及第2圆筒端部24与第2模具32b之间向圆筒材料22的径向外侧溢出。
然后,将模具31卸下,并且在与绝缘体11形成为一体的圆筒材料22的外周面的多个部位上,沿着轴向形成有图1所示的多个分割槽13。从而,圆筒材料22被切断,在绝缘体11的外周形成有相互电气绝缘的8个段体12,完成图1所示的换向器10的制造。另外,换向器10的各个段体12的第1缺口61的底部位于由多个段体12构成的圆环的整个圆周方向上的相同的轴向位置。相同地,各个段体12的第2缺口62的底部位于由多个段体12构成的圆环的整个圆周方向上的相同的轴向位置。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特有的效果作用加以说明。
(1)第1圆筒端部23被弯曲并具有由该第1圆筒端部23的基端部位向圆筒材料22的轴向突出形成的多个突出部、即各个竖片14的弯曲端部14a和第1中爪15的弯曲端部15a从而形成台阶状,第2圆筒端部24被弯曲并具有由该第2圆筒端部24的基端部位向圆筒材料22的轴向突出形成的多个突出部、即第2中爪16的弯曲端部16a从而形成为台阶状。通过将设置在第1模具32a上的呈圆环状的咬入突起34a沿轴向压在第1圆筒端部23上,由此在第1圆筒端部23的圆周方向上,且包含弯曲端部14a、15a在内的的整个圆周方向上,咬入突起34a沿着圆筒材料22的轴向咬入。通过将设置在第2模具32b上的呈圆环状的咬入突起34b沿轴向压在第2圆筒端部24上,由此在第2圆筒端部24的圆周方向上,且包含弯曲端部16a在内的的整个圆周方向上,咬入突起34b沿着第2圆筒端部24的轴向咬入。在该状态下,树脂材料被封入圆筒材料22的内部。所以,在第1圆筒端部23的台阶部分与第1模具32a之间、以及在第2圆筒端部24的台阶部分与第2模具32b之间均不产生缝隙。这样,由于不产生缝隙,所以在用第1模具32a以及第2模具32b对换向器10的绝缘体11进行树脂成形时,能够抑制成形树脂从第1圆筒端部23与第1模具32a之间、或者第2圆筒端部24与第2模具32b之间向圆筒材料22的径向外侧溢出。
这样,在按照本实施方式所制造的换向器10中,在第1圆筒端部23上呈圆环状地形成有第1缺口61,在第2圆筒端部24上呈圆环状地形成有第2缺口62。如果在第1模具32a的第1咬入突起34a咬入第1缺口61,且第2模具32b的第2咬入突起34b咬入第2缺口62的状态下,树脂材料被封入圆筒材料22的内部的话,就可以在树脂材料不向外部溢出的情况下使绝缘体11成形。
(2)咬入突起34a、34b的突出高度H1、H2分别被设定为在整个圆周方向上相同。因此,在将圆筒材料22配置在第1模具32a以及第2模具32b中时,不须要对咬入突起34a、34b进行圆周方向上的定位,其结果,能够提高作业性。
在按照本实施方式所制造的换向器10中,圆筒材料22用于形成该换向器10的段体12,在该圆筒材料22的第1圆筒端部23上形成有第1缺口61,该第1缺口61的底部被设定在由多个段体12构成的圆环的整个圆周方向上的相同的轴向位置上。第2缺口62的底部被设定在整个圆周方向上的另一个相同的轴向位置上。因此,在圆筒材料22被配置在第1模具32a以及第2模具32b中时,可以在不对咬入突起34a、34b进行圆周方向上的定位的情况下使绝缘体11成形。
(3)在第1段体端面12a上形成有用于接线的竖片14和第1中爪15,该竖片14向圆筒材料22的径向外侧弯曲形成,该第1中爪15向圆筒材料22的径向内侧弯曲形成且被埋设在绝缘体11内。在第2段体端面12b上形成有第2中爪16,该第2中爪16向圆筒材料22的径向内侧弯曲形成且被埋设在绝缘体11内。竖片14、第1中爪15、以及第2中爪16与各自的弯曲端部14a、15a、16a构成为突出部。由此,由于用于接线的竖片14、和埋设在绝缘体11内的第1中爪15以及第2中爪16通过弯曲而成形,所以能够容易地使换向器10成形。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更改为以下的形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置在第1模具32a上的第1咬入突起34a的突出高度H1被设定为在第1模具32a的整个圆周方向上相同,设置在第2模具32b上的第2咬入突起34b的突出高度H2被设定为在第2模具32b的整个圆周方向上相同。然而,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更改为如图8A、图8B所示的形式。虽然图8A、图8B示出了形成有竖片14以及第1中爪15的第1圆筒端部23、和设置在与该第1圆筒端部23对应的第1模具32a上的第1咬入突起34a,然而图8A、图8B也同样适用于第2咬入突起34b。
如图8A、图8B所示,设置在第1模具32a上的第1咬入突起34a具有:竖片咬入部41,咬入竖片14的轴向端部、即弯曲端部14a;以及中爪咬入部42,咬入第1中爪15的轴向端部、即弯曲端部15a。进一步,第1咬入突起34a具有爪间咬入部43,该爪间咬入部43咬入第1圆筒端部23的弯曲端部14a和弯曲端部15a之间的部位、没有设置竖片14和/或第1中爪15的部位。竖片咬入部41和中爪咬入部42构成第1咬入部,爪间咬入部43构成第2咬入部。竖片咬入部41和中爪咬入部42两者的沿轴向的突出高度H3分别被设定为相同的值。突出高度H3设定得比爪间咬入部43的突出高度H4要低。突出高度H3为竖片咬入部41或者中爪咬入部42各从对置面35a起向轴向突出的尺寸,突出高度H4为爪间咬入部43从对置面35a起向轴向突出的尺寸。基于这种构成,可以抑制咬入突起34a咬入弯曲端部14a、15a(即从圆筒材料22向轴向突出的突出部)的咬入量并使其变小。其结果,在弯曲端部14a、15a的形成筒所和没有形成弯曲端部14a、15a的部位上,第1咬入突起34a沿轴向咬入第1圆筒端部23的咬入量相同。
第1圆筒端部23的第1缺口61具有:第1被咬入部61a,形成在作为突出部的弯曲端部14a、15a上;以及第2被咬入部61b,形成在弯曲端部14a、15a彼此之间。第1被咬入部61a的底部位于比第2被咬入部61b的底部更加远离段体12的轴向中心部的位置。
在图8A、图8B所示的构成中,爪间咬入部43的圆周方向尺寸W1设定得比第1圆筒端部23上的弯曲端部14a、15a之间的圆周方向尺寸W2、即没有设置竖片14以及第1中爪15的部位的圆周方向尺寸要大。由此,如图8B所示,爪间咬入部43咬入弯曲端部14a、15a的圆周方向边缘部。因此,弯曲端部14a、15a和爪间咬入部43构成为,在圆周方向上弯曲端部14a、15a与爪间咬入部43之间不产生缝隙。因此,不仅能够抑制咬入突起34a咬入弯曲端部14a、15a的轴向咬入量并使其变小,而且能够确实地抑制成形树脂的溢出。第2被咬入部61b形成为,进入到弯曲端部14a、15a的圆周方向边缘部内。
上述实施方式的构成也可以更改为例如图9A、图9B所示的构成。如图9A、图9B所示,设置于第1模具32a上的咬入突起34a均具有作为第1咬入部的竖片咬入部51以及中爪咬入部52、和作为第2咬入部的爪间咬入部53。竖片咬入部51咬入竖片14的弯曲端部14a。中爪咬入部52咬入第1中爪15的弯曲端部15a。爪间咬入部53在弯曲端部14a和弯曲端部15a之间的部位、即没有设置竖片14以及第1中爪15的部位处咬入第1圆筒端面22a。竖片咬入部51以及中爪咬入部52设置为,与爪间咬入部53分开、且能够在轴向上移动。第1模具32a具有作为弹压部件的弹簧部件54,弹簧部件54将竖片咬入部51以及中爪咬入部52沿着轴向朝圆筒材料22弹压。基于这样的构成,竖片咬入部51以及中爪咬入部52能够以适当的压力咬入第1圆筒端部23的弯曲端部14a、15a。
在图9A、图9B所示的构成中,爪间咬入部53的圆周方向尺寸W1设定得比第1圆筒端部23上的弯曲端部14a、15a之间的圆周方向尺寸W2、即没有设置竖片14以及第1中爪15的部位的圆周方向尺寸要大。由此,如图9B所示,爪间咬入部53咬入弯曲端部14a、15a的圆周方向边缘部。因此,弯曲端部14a、15a和爪间咬入部53构成为,在圆周方向上弯曲端部14a、15a与爪间咬入部53之间不产生缝隙。因此,不仅能够抑制咬入突起34a沿着轴向咬入弯曲端部14a、15a的咬入量并使其变小,而且能够确实地抑制成形树脂的溢出。第2被咬入部61b形成为,进入到弯曲端部14a、15a的圆周方向边缘部内。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树脂封入工序之前对竖片14、第1中爪15、以及第2中爪16进行弯曲,然而并不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树脂封入工序之前只对第1中爪15和第2中爪16进行弯曲,并且在竖片14沿着圆筒材料22的轴向延伸保持不变的状态下进行树脂封入工序。图10示出该情况下的树脂封入工序的一个例子。
如图10所示,树脂封入工序中所使用的模具71由铅直方向的下方的第1模具72a和上方的第2模具72b构成。圆筒材料22以第1圆筒端部23朝向第1模具72a的形式被配置在模具71内(在图10中,第1圆筒端部23朝下),第1圆筒端部23为2个作为轴向端部的圆筒端部中、设有竖片14以及第1中爪15的圆筒端部。第1模具72a具有:基台78;从基台78延伸出的周壁79;以及柱部76,其从基台78的中心部沿着轴向延出而形成。柱部76用于对绝缘体11的压入孔11a(参照图1)进行成形。基台78具有与第2模具72b对置的底面73a。第2模具72b具有盖部75,盖部75具有与第1模具72a对置的对置面75a。
圆形的凹部73被周壁79围绕而形成第1模具72a,圆筒材料22以设有竖片14的第1圆筒端部23沿着轴向被插入到凹部73中。凹部73的内周面与圆筒材料22的外周面沿径向抵接。第1模具72a的周壁79的轴向端部与第2模具72b的对置面75a相抵接,由此圆筒材料22完整地被收容在模具71的内部。在图6中,具有柱部36的模具、即第1模具32a位于上方,相反地,在图10中,具有柱部76的模具、即第1模具72a位于下方。
第1模具72a所具有的多个竖片收容部80沿着圆周方向形成在凹部73的底面73a的周缘上。多个竖片收容部80分别收容沿着圆筒材料22的轴向延伸的多个竖片14。各个竖片收容部80形成为从底面73a沿着轴向凹下的形状。各个竖片收容部80的内表面构成为,与收容在竖片收容部80的内部的竖片14大致贴紧。
第1模具72a所具有的第1咬入突起74a被形成在各个竖片收容部80的圆周方向上。第1咬入突起74a从底面73a沿着轴向朝圆筒材料22突出。多个第1咬入突起74a与多个竖片收容部80设置为,沿着圆周方向交替且在圆周方向上不空开间隔。也就是说,各个第1咬入突起74a配置成以第1模具72a的轴线为中心的圆环状。各个第1咬入突起74a的、沿轴向的突出高度被设定为相同的值。第1咬入突起74a的截面形状为随着靠向顶端而逐渐变细的锐角状。
在第2模具72b上,从对置面75a突出形成有与第1模具72a的第1咬入突起74a轴向对置的、圆环状的第2咬入突起74b。该第2模具72b的第2咬入突起74b沿着轴向朝圆筒材料22突出。第2咬入突起74b的截面形状为随着靠向顶端而逐渐变细的锐角状。第2咬入突起74b形成为直径大致与圆筒材料22的平均直径相同的圆环状。也就是说,第2咬入突起74b沿着通过圆筒材料22的壁的径向厚度的中心的圆环形成。第2咬入突起74b的轴向的突出高度被设定为在整个圆周方向上相同。在第2模具72b上形成有流入通道77,该流入通道77用于将形成绝缘体11的树脂材料送到模具71内。
在将圆筒材料22配置在模具71中时,首先,将圆筒材料22配置在凹部73中,以使沿轴向延伸的各个竖片14插入到第1模具72a的各个竖片收容部80内。然后,以通过第1模具72a和第2模具72b将圆筒材料22沿轴向夹住的形式,将第2模具72b配置在设有第2中爪16的第2圆筒端部24上。
在这种状态下,未予图示的压力发生装置通过对第1模具72a以及第2模具72b施加压力,将圆筒材料22夹住。
这时,通过将第2模具72b的第2咬入突起74b压在设有第2中爪16的第2圆筒端部24上,使第2咬入突起74b在第2圆筒端部24的圆周方向上沿着轴向咬入。第2咬入突起74b咬入从圆筒材料22的第2圆筒端面22b向轴向突出的各个第2中爪16的弯曲端部16a、和该第2中爪16延出的起点端(即第2圆筒端面22b)。也就是说,第2咬入突起74b沿圆周方向咬入弯曲端部16a、和位于弯曲端部16a彼此之间的第2圆筒端面22b。由此,在设有第2中爪16的第2圆筒端部24(第2圆筒端面22b以及弯曲端部16a)与第2模具72b之间不形成缝隙。
在第1模具72a中,竖片14以大致贴紧的状态被收容在竖片收容部80内,各个第1咬入突起74a沿圆周方向咬入第1圆筒端部23中、没有形成竖片14的部位。也就是说,第1咬入突起74a咬入从第1圆筒端面22a向轴向突出的第1中爪15的弯曲端部15a(该第1中爪15的弯曲端部15a位于沿圆周方向的各个竖片14彼此之间)、和该第1中爪15延出的起点端(即第1圆筒端面22a)。也就是说,第1咬入突起74a咬入弯曲端部15a、和位于弯曲端部15a彼此之间的第1圆筒端面22a。由此,在设有竖片14以及第1中爪15的第1圆筒端部23(第1圆筒端面22a以及弯曲端部15a)与第1模具72a之间不形成缝隙。
如上所述,在圆筒材料22被配置在模具71中之后,将树脂材料从第2模具72b的流入通道77封入圆筒材料22的内侧来使绝缘体11成形。这时,第1咬入突起74a以及第2咬入突起74b咬入圆筒材料22,从而第1圆筒端部23与第1模具72a之间、以及第2圆筒端部24与第2模具72b之间均被密封。因此,可以抑制成形树脂从第1圆筒端部23与第1模具72a之间、以及第2圆筒端部24与第2模具72b之间向径向外侧溢出。在树脂封入工序中,由于竖片14的基端部、即竖片14的没有插入到竖片收容部80内的部位与第1咬入突起74a的圆周方向侧面贴紧,所以可以抑制成形树脂从所述部位与所述圆周方向侧面之间向径向外侧溢出。
在树脂封入工序后,从模具71取出内侧形成有绝缘体11的圆筒材料22,通过将沿着圆筒材料22的轴向延伸的各个竖片14向圆筒材料22的径向外侧弯曲而使各个竖片14的顶端部朝向圆筒材料22的轴向中央部,从而使圆筒材料22成形。然后,在圆筒材料22的外周面的多个部位上,沿着轴向形成分割槽13(参照图1),由此圆筒材料22被切断。由此,形成相互电气绝缘的8个段体12,完成图1所示的换向器10的制造。
基于这种制造方法,由于第1咬入突起74a以避开竖片14的形式设置,所以不须对竖片14施加第1咬入突起74a的咬入力。第1咬入突起74a以及第2咬入突起74b可抑制成形树脂向径向外侧溢出,并且作为整个模具71而言,能够抑制第1咬入突起74a以及第2咬入突起74b咬入圆筒端部所需的力并使其变小。其结果,能够抑制对第1模具72a以及第2模具72b施加压力的所述压力发生装置的大型化。
将流入通道77设置在铅直方向上侧的第2模具72b上,由此从流入通道77流入至模具71内的树脂材料通过自重流向第1模具72a。因此,树脂材料容易被封入到圆筒材料22的内侧。另外,虽然第2模具72b具有用于将树脂材料封入模具71内的流入通道77,然而也可以按照第1模具72a具有流入通道77的形式来形成模具71。
虽然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将第2模具72b配置在铅直方向上方,且将第1模具72a配置在铅直方向下方,然而,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第2模具72b被配置在铅直方向下方、且第1模具72a被配置在铅直方向上方的形式。
在图6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第1模具32a以及第2模具32b的上下关系换过来,将具有流入通道37的第2模具32b配置在铅直方向上方,并且将第1模具32a配置在铅直方向下方。基于这种构成,由于从第2模具32b的流入通道37流入至模具31内的树脂材料通过自重流向第1模具32a,所以树脂材料容易被封入到圆筒材料22的内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将平板状的部件21卷起而形成圆筒材料22之后,对竖片14、第1中爪15、以及第2中爪16进行了弯曲成形。然而,并不仅限于该实施方式,也可以在部件21为图3所示的平板状的状态、即形成为圆筒材料22之前的状态下,对竖片14、第1中爪15、以及第2中爪16进行弯曲成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段体12的个数、即竖片14的个数设为8个。然而,并不仅限于此,段体12的个数也可以根据构成适当更改。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将段体12牢固地固定在绝缘体11上,设置在各个段体12上的第1中爪15以及第2中爪16被埋设在绝缘体11内。除此以外,例如也可以不在段体12上设置第1中爪15以及第2中爪16,而在段体12的内周面上设置有与绝缘体11的外周面卡止的卡止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对金属板材20进行冲裁形成的部件21卷起而形成圆筒材料22。然而,并不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金属制的管状部件,并将管状部件按照所需的长度尺寸切断而形成圆筒材料,接着形成竖片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形成于第1圆筒端部23的突出部由竖片14的弯曲端部14a和第1中爪15的弯曲端部15a构成,形成于第2圆筒端部24的突出部由第2中爪16的弯曲端部16a构成。然而,并不仅限于此,突出部也可以由除了竖片14或者第1中爪15以及第2中爪16那样的爪部以外的突出的部分来构成。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段体12沿圆周方向按等角度间隔的形式设置,然而,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在圆周方向上不等间隔地设置上述段体。也就是说,也可以将各个段体12的圆周方向宽度设为各自不同的宽度。

Claims (17)

1.一种换向器的制造方法,具备以下步骤:
准备导电性的圆筒材料,该圆筒材料处于被配置在模具中的状态,并具有作为轴向端部的圆筒端部;
将树脂材料封入所述圆筒材料的内部,由此在所述圆筒材料的内部使绝缘体成形;以及
在所述绝缘体成形之后,将所述圆筒材料沿着轴向切断,由此在所述绝缘体的外周形成多个段体,
准备所述圆筒材料的步骤包括,所述圆筒端部被弯曲并具有由所述圆筒端部的基端部位向所述轴向突出形成的多个突出部从而形成为台阶状的步骤,
所述制造方法进一步具备以下步骤:
准备设有圆环状的咬入突起的所述模具;以及
将所述咬入突起沿轴向压在所述圆筒端部上,从而使所述咬入突起在包含所述突出部在内的所述圆筒端部的圆周方向上沿着所述轴向咬入,
将所述树脂材料封入所述圆筒材料的内部的步骤包括,将所述树脂材料封入处于咬入有所述咬入突起的状态下的所述圆筒材料的内部的步骤,
准备设有所述咬入突起的所述模具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以所述咬入突起具有咬入所述突出部的第1咬入部、和咬入所述圆筒端部上的所述突出部彼此之间的部位的第2咬入部的形式来准备所述咬入突起;以及
将所述第1咬入部的突出高度设定得比所述第2咬入部的突出高度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器的制造方法,其中,
准备设有所述咬入突起的所述模具的步骤包括,将所述咬入突起的突出高度设定为在所述圆环状的所述咬入突起的整个圆周方向上相同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器的制造方法,其中,
准备设有所述咬入突起的所述模具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第1咬入部设置为,与所述第2咬入部分开,并且能够在所述模具的所述轴向上移动,
所述模具具有弹压部件,
所述制造方法进一步具备,通过所述弹压部件将所述第1咬入部沿着所述轴向朝所述圆筒材料弹压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3所述的换向器的制造方法,其中,
准备设有所述咬入突起的所述模具的步骤包括,将所述第2咬入部的圆周方向尺寸设定得比所述圆筒端部上的所述突出部彼此之间的圆周方向尺寸大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换向器的制造方法,其中,
准备所述圆筒材料的步骤包括,在所述圆筒端部上形成竖片和中爪的步骤,所述竖片用于接线而向径向外侧弯曲形成,所述中爪向径向内侧弯曲形成且被埋设在所述绝缘体内,
所述竖片的弯曲端部和所述中爪的弯曲端部分别构成所述突出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准备所述圆筒材料的步骤是指形成从所述圆筒端部向所述轴向延伸的竖片、和向径向内侧弯曲形成的中爪,并且包括以下步骤:所述中爪的基端部位构成所述突出部;以及将所述竖片收容在设置于所述模具上的竖片收容部内,
将所述树脂材料封入所述圆筒材料的内部的步骤包括,在所述咬入突起咬入所述中爪的基端部位的状态下在所述圆筒材料的内部形成所述绝缘体,由此将所述中爪埋设在所述绝缘体内的步骤,
所述制造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圆筒材料的内部使所述绝缘体成形之后,将所述竖片向所述圆筒材料的径向外侧弯曲的步骤。
7.一种用于制造换向器的模具,所述换向器具有圆筒状的绝缘体、和排列设置在所述绝缘体的外周面上的多个导电性的段体,在被切分成多个所述段体之前的圆筒材料具有作为轴向端部的圆筒端部,
所述模具具有:
咬入突起,咬入所述圆筒端部;以及
流入通道,用于将用作成形所述绝缘体的树脂材料封入所述圆筒材料的内部,
所述圆筒端部被弯曲并具有由所述圆筒端部的基端部位向所述轴向突出形成的多个突出部从而形成为台阶状,
所述咬入突起形成为圆环状,使得通过将所述咬入突起沿轴向压在所述圆筒端部上从而使该咬入突起在包含所述突出部在内的所述圆筒端部的圆周方向上沿着所述轴向咬入,
所述咬入突起具有咬入所述突出部的第1咬入部和咬入所述突出部彼此之间的部位的第2咬入部,
所述第1咬入部的突出高度设定得比所述第2咬入部的突出高度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具,其中,
所述咬入突起的突出高度被设定为在圆环状的所述咬入突起的整个圆周方向上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具,其中,
所述第1咬入部设置为,与所述第2咬入部分开,并且能够在所述模具的所述轴向上移动,
所述模具进一步具有弹压部件,
所述弹压部件将所述第1咬入部沿着所述轴向朝所述圆筒材料弹压。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者9所述的模具,其中,
所述第2咬入部的圆周方向尺寸设定得比所述圆筒端部上的所述突出部彼此之间的圆周方向尺寸大。
11.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具,其中,
所述圆筒端部具有:竖片,用于接线而向径向外侧弯曲形成;以及中爪,向径向内侧弯曲形成且被埋设在所述绝缘体内,
所述竖片的弯曲端部和所述中爪的弯曲端部分别构成所述突出部。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具,其中,
所述圆筒材料具有从所述圆筒端部向所述轴向延伸的竖片、和向径向内侧弯曲形成的中爪,
所述中爪的基端部位形成所述突出部,
所述模具具有收容所述竖片的收容部,
所述咬入突起与所述中爪的基端部位对应设置。
13.一种用于制造换向器的模具,所述换向器具有圆筒状的绝缘体、和排列设置在所述绝缘体的外周面上的多个导电性的段体,在被切分成多个所述段体之前的圆筒材料具有作为轴向端部的圆筒端部,
所述模具具有:
咬入突起,咬入所述圆筒端部;以及
流入通道,用于将用作成形所述绝缘体的树脂材料封入所述圆筒材料的内部,
所述圆筒端部被弯曲并具有由所述圆筒端部的基端部位向所述轴向突出形成的多个突出部从而形成为台阶状,
所述咬入突起形成为圆环状,使得通过将所述咬入突起沿轴向压在所述圆筒端部上从而使该咬入突起在包含所述突出部在内的所述圆筒端部的圆周方向上沿着所述轴向咬入,
所述圆筒材料具有作为轴向端部的、第1圆筒端部和位于所述第1圆筒端部的相反侧的第2圆筒端部,所述第1圆筒端部和所述第2圆筒端部分别构成所述圆筒端部,
所述模具具备:
第1模具,具有咬入所述第1圆筒端部的第1咬入突起;
第2模具,具有咬入所述第2圆筒端部的第2咬入突起;以及
流入通道,设置在所述第1模具和所述第2模具中的至少一个上,用于将用作成形所述绝缘体的树脂材料封入所述圆筒材料的内部,
所述第1咬入突起和所述第2咬入突起分别构成所述咬入突起。
14.一种换向器,具有:
树脂材料制的绝缘体,其为对轴向、径向、以及圆周方向进行限定的圆筒状;以及
多个导电性的段体,排列设置在所述绝缘体的外周面上,
作为所述段体的轴向端部的段体端部被弯曲并具有由所述段体端部的基端部位向所述轴向突出形成的多个突出部从而形成为台阶状,
多个所述段体端部以构成圆环的形式排列,并且在包含所述突出部在内的所述圆环的圆周方向上形成有向所述轴向延伸的缺口,
所述缺口的底部被设定在,由多个所述段体构成的所述圆环的整个圆周方向上的相同的轴向位置上,
所述缺口具有形成于所述突出部上的第1被咬入部、和形成于所述突出部彼此之间的第2被咬入部,
所述第1被咬入部的底部位于比所述第2被咬入部的底部更加远离所述段体的轴向中心部的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换向器,其中,
所述段体端部具有:
竖片,用于接线而向径向外侧弯曲形成;以及
中爪,向径向内侧弯曲形成且被埋设在所述绝缘体内,
所述竖片的弯曲端部和所述中爪的弯曲端部分别构成所述突出部。
16.一种换向器,具有:
树脂材料制的绝缘体,其为对轴向、径向、以及圆周方向进行限定的圆筒状;以及
多个导电性的段体,排列设置在所述绝缘体的外周面上,
作为所述段体的轴向端部的段体端部被弯曲并具有由所述段体端部的基端部位向所述轴向突出形成的多个突出部从而形成为台阶状,
多个所述段体端部以构成圆环的形式排列,并且在包含所述突出部在内的所述圆环的圆周方向上形成有向所述轴向延伸的缺口,
所述缺口具有形成于所述突出部上的第1被咬入部、和形成于所述突出部彼此之间的第2被咬入部,
所述第1被咬入部的底部位于比所述第2被咬入部的底部更加远离所述段体的轴向中心部的位置,
所述段体端部具有:竖片,用于接线而向径向外侧弯曲形成;以及中爪,向径向内侧弯曲形成且被埋设在所述绝缘体内,
所述中爪的基端部位构成所述突出部,
在所述中爪的基端部位上形成有所述缺口,而在所述竖片的基端部位上没有形成所述缺口。
17.一种有刷电动机,具备:
定子,具有用于供电的电刷装置;以及
电枢,可旋转地被支承在所述定子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枢具有:
旋转轴;
电枢芯,可一体旋转地被安装在所述旋转轴上;
多个线圈,卷绕在所述电枢芯上;以及
换向器,其另行于所述电枢芯可一体旋转地被安装在所述旋转轴上,
所述换向器具有:
树脂材料制的绝缘体,其为对轴向、径向、以及圆周方向进行限定的圆筒状且被安装在所述旋转轴上;以及
多个导电性的段体,排列设置在所述绝缘体的外周面上,
作为所述段体的轴向端部的段体端部被弯曲并具有由所述段体端部的基端部位向所述轴向突出形成的多个突出部从而形成为台阶状,
多个所述段体端部以构成圆环的形式排列,并且在包含所述突出部在内的所述圆环的圆周方向上形成有向所述轴向延伸的缺口。
CN201210356313.1A 2011-09-15 2012-09-14 换向器的制造方法、模具、换向器、以及有刷电动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011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02129 2011-09-15
JP2011202129 2011-09-15
JP2012190196A JP5973291B2 (ja) 2011-09-15 2012-08-30 整流子の製造方法
JP2012-190196 2012-08-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01100A CN103001100A (zh) 2013-03-27
CN103001100B true CN103001100B (zh) 2016-10-19

Family

ID=47929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5631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01100B (zh) 2011-09-15 2012-09-14 换向器的制造方法、模具、换向器、以及有刷电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011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5842B (zh) * 2014-03-27 2018-05-22 浙江松普换向器有限公司 制作钩型换向器产品的条形体分割模具
WO2016139777A1 (ja) * 2015-03-04 2016-09-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ブラシ付モータ用回転子及び車載用ブラシ付モータ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07160A (en) * 1990-03-19 1992-04-21 Toledo Commutator Co. Electrical commutator with reinforced connectors
JPH08126257A (ja) * 1994-10-19 1996-05-17 Nippondenso Co Ltd 回転電機の整流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904623B2 (ja) * 1990-11-30 1999-06-14 アスモ株式会社 小型電動機用整流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0867981B1 (de) * 1997-03-26 2003-03-26 Robert Bosch Gmbh Kommutator
CN101207258A (zh) * 2006-12-15 2008-06-25 株式会社美姿把 整流子、整流子制造用金属模以及整流子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9978Y2 (zh) * 1986-02-10 1992-05-07
JP5044376B2 (ja) * 2007-11-28 2012-10-10 株式会社ミツバ コミュテ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07160A (en) * 1990-03-19 1992-04-21 Toledo Commutator Co. Electrical commutator with reinforced connectors
JP2904623B2 (ja) * 1990-11-30 1999-06-14 アスモ株式会社 小型電動機用整流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8126257A (ja) * 1994-10-19 1996-05-17 Nippondenso Co Ltd 回転電機の整流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P0867981B1 (de) * 1997-03-26 2003-03-26 Robert Bosch Gmbh Kommutator
CN101207258A (zh) * 2006-12-15 2008-06-25 株式会社美姿把 整流子、整流子制造用金属模以及整流子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01100A (zh) 2013-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81232B2 (ja) 射出成形により樹脂注入する電動機のステータ
CN203387325U (zh) 一种塑封电机
EP2738913A2 (en) Stator of brushless motor with outer rotor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JP6022053B2 (ja) 回転電機の鉄心
US20150162788A1 (en) Rotor core assembly for a reluctance mo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CN105529845B (zh) 旋转电机的定子
JP2011142811A (ja) 電気モータの固定子
WO2016150128A1 (zh) 一种塑封定子的制造方法、塑封定子和外转子电机
US11018543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tator of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including a cassette coil
CN206129624U (zh) 马达
CN108736597A (zh) 一种分段铁芯以及盘式电机
CN103001100B (zh) 换向器的制造方法、模具、换向器、以及有刷电动机
CN106797149A (zh) 转子、转子的制造方法以及包括转子的旋转电机
JP5082524B2 (ja) 絶縁インシュレータ並びにステータの構造及び製造方法
CN100411282C (zh) 爪极式发电机
JP6147418B2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90296607A1 (en) Micro fan
CN108696005B (zh) 一种分段铁芯以及盘式电机
CN204030771U (zh) 一种定子组件及其应用的塑封电机
JP2007082282A (ja) ステータコア、それを用いたモ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236978A (ja) クローポールモータ
CN106411014A (zh) 旋转电机及其制造方法、定子线圈、线圈树脂结构体
CN207819570U (zh) 定子以及马达
JP6161738B2 (ja) 回転電機の鉄心の製造方法
CN204304632U (zh) 一种定子冲片及其应用的塑封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919

Address after: Aichi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DENSO Corp.

Address before: Mei Tian Kosai Shizuoka Prefecture in 390 times

Patentee before: ASMO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