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99102A - 接合组件及电子系统 - Google Patents
接合组件及电子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999102A CN102999102A CN2012102147976A CN201210214797A CN102999102A CN 102999102 A CN102999102 A CN 102999102A CN 2012102147976 A CN2012102147976 A CN 2012102147976A CN 201210214797 A CN201210214797 A CN 201210214797A CN 102999102 A CN102999102 A CN 10299910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link driving
- driving element
- location division
- carri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2—External expansion units, e.g. docking st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62—Details related to the integrated keyboard
- G06F1/1669—Detachable keyboa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案揭示一种接合组件用于接合一电子装置与一扩充座,其包含一托架、一连动元件、一第一弹性元件、一触发元件以及一第二弹性元件。第一弹性元件与托架及连动元件连接。触发元件的一端固定于托架。第二弹性元件连接触发元件与托架。当电子装置未与扩充座接合时,连动元件位于触发元件的一第一位置,且第一弹性元件储存一第一弹性力。当电子装置与扩充座接合时,触发元件受一外力,以致第二弹性元件储存一第二弹性力,并且第一弹性元件释放第一弹性力使得连动元件位移至触发元件的一第二位置。在这整个接合过程中,使用者不需操控任何控制元件,甚至单手即可完成接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接合组件,特别关于一种用于使一电子装置及一扩充座接合的接合组件及电子系统。
背景技术
平板电脑相较于笔记本电脑,因体积更加轻薄而带给使用者绝佳的便利性感受,并且往日因处理速度不佳而受人诟病的缺失,由于受惠于科技的发展而逐渐消弭,故平板电脑已能应付一般使用者的使用需求。惟,平板电脑为了节省体积,必然牺牲与其它接口设备固定结合所带来的功能多样性,举例来说,平板电脑并不具备适于快速操作的输入装置。因此对商务人士而言,平板电脑显然无法满足其对文书处理上的最低工作要求。
有鉴于此,已知技术提出一种与平板电脑可兼容的扩充座,例如扩充键盘,该扩充座可与平板电脑连接而增加平板电脑的功能性。而平板电脑藉由一接合组件来与扩充座连接。因此,接合组件若设计良好,使用者就能方便且轻易的使二者连接及分离,进而提升使用效能。
发明内容
本案揭示一种接合组件用于接合一电子装置与一扩充座,其包含一托架、一连动元件、一第一弹性元件、一触发元件以及一第二弹性元件。第一弹性元件与托架及连动元件连接。触发元件的一端固定于托架。第二弹性元件连接触发元件与托架。当电子装置未与扩充座接合时,连动元件位于触发元件的一第一位置,且第一弹性元件储存一第一弹性力。当电子装置与扩充座接合时,触发元件受一外力,以致第二弹性元件储存一第二弹性力,并且第一弹性元件释放第一弹性力使得连动元件位移至触发元件的一第二位置。
本案揭示一种电子系统,其包含一电子装置、一扩充座以及一接合组件。接合组件接合电子装置及扩充座,并包含一托架、一连动元件、一第一弹性元件、一触发元件以及一第二弹性元件。连动元件具有至少一接合部。第一弹性元件与托架的一第一连接部及连动元件的一第二连接部连接。触发元件的一端固定于托架。第二弹性元件连接触发元件与托架。当电子装置未与扩充座接合时,连动元件位于触发元件的一第一位置,且第一弹性元件储存一第一弹性力。当电子装置与扩充座接合时,触发元件受一外力以致第二弹性元件储存一第二弹性力,并且第一弹性元件释放第一弹性力使得连动元件位移至触发元件的一第二位置。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接合组件及电子系统中,使用二个弹性元件来提供弹性力,使得连动元件在触发元件的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状态中位移。当使用者将一电子装置接合于一扩充座时,电子装置造成的外力触发触发元件,使得连动元件从触发元件的第一位置位移至第二位置,以致连动元件的接合部自动地与电子装置接合,在这整个过程中,使用者不需操控任何控制元件,甚至可用单手即可完成接合。当使用者欲将电子装置从扩充座拔出时,只要一只手操作一控制元件(其与连动元件连接),使连动元件从第二位置位移至第一位置,以致接合部从电子装置脱离,使用者即可将电子装置从扩充座拔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电子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电子系统的接合组件的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接合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接合组件的分解示意图;以及
图5至图7分别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接合组件动作于不同时间点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本案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接合组件及电子系统,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电子系统1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所示,电子系统1包含一电子装置20、一扩充座(docking)30以及一接合组件10。电子装置20例如为一可携式电子装置,其可例如但不限于一平板电脑、一手机、或一导航装置等等。扩充座30用以增加电子装置20的功能,所以扩充座30可为任一功能装置,其可例如但不限于一键盘、一充电器、一平面显示器、一平板电脑等等。于此,电子装置20以平板电脑为例,而扩充座30以一键盘为例。接合组件10用以接合电子装置20及扩充座30。接合组件10可有多种设置位置,例如,其可与电子装置连结、或与扩充座连结、或与一外接座体连结再分别与电子装置及扩充座连结。于此,接合组件10以设置于扩充座30为例。
图2为接合组件10的一视角的示意图,图3为接合组件10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4为接合组件10的分解示意图。请参照图2至图4所示以说明接合组件10的构造及特征。接合组件10包含一托架11、一连动元件12、一第一弹性元件13、一触发元件14以及一第二弹性元件15。
托架11作为接合组件10的骨干,本案不特别限制其形状,于此其以长形为例。并且托架11依其功能需要,可在其表面上具有穿孔、凸状、凹状等等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托架11包含复数穿孔111作为锁合之用。托架11还包含至少一对准部112,于此以二对准部112为例。对准部112用以与电子装置20接合时对准。例如,电子装置20用于接合的一侧边可具有二开槽,该等开槽需与对准部112对准,电子装置20才能与扩充座30进行接合操作。
连动元件12具有至少一接合部121。本实施例以二接合部121为例。该等接合部121分别容置于该等对准部112。接合部121用以与电子装置20接合。于此,接合部121以卡勾状为例,并可与电子装置20卡合。另外,连动元件12可还包含一限制部122,接合部121与限制部122设置于托架11的同一侧面。限制部122用以与触发元件14配合以使得连动元件12可位于触发元件14的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以下会再清楚说明。
第一弹性元件13例如为一弹簧,并与托架11的一第一连接部113及连动元件12的一第二连接部123连接。于此,第一连接部113锁合于托架11上而固定于托架11。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3亦可与托架11一体成型制成。第二连接部123与连动元件12一体成型制成。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123可与连动元件12为不同的构件,并可例如藉由锁合、焊合、卡合或黏合而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3及第二连接部123皆具有一卡勾结构,而第一弹性元件13藉由上述等卡勾部而与第一连接部113及第二连接部123连接。
触发元件14为限制连动元件12位移范围的重要元件之一。触发元件14的一端固定于托架11,且一第二弹性元件15连接触发元件14与托架11。于此,第二弹性元件15与第一弹性元件13位于托架11的相对侧。当电子装置20接合于扩充座30时,电子装置20所造成的外力(例如其重力)直接给予或间接传导至触发元件14,使触发元件14产生移动。于此,当触发元件14受到外力时,其以固定于托架11的该端为支点作转动,进而短暂离开连动元件12的限制部122。
图5至图7分别为本实施例的接合组件10动作于不同时间点的示意图,其中图5为连动元件12位于触发元件14的第一位置的示意图,图7为连动元件12位于触发元件14的第二位置的示意图,图6为连动元件12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示意图。
请参照图5所示,当电子装置20未与扩充座30接合时,连动元件12位于触发元件14的一第一位置,且第一弹性元件13储存一第一弹性力。在本实施例中,当电子装置20未与扩充座30接合时,连动元件12处于触发元件14的第一位置,此时,接合部121位于对准部112内,并且第一弹性元件13处于被拉伸的状态,即其储存一弹性力。此外,连动元件12的限制部122抵靠触发元件14的第一位置。细部来说,本实施例的触发元件14包含二抵靠部141、142,当连动元件12位于触发元件的第一位置时,限制部122抵靠触发元件14的抵靠部141。
请参照图6所示,当电子装置20与扩充座30接合时,电子装置20顶抵触发元件14,且电子装置20的一接合部21与托架11的对准部112对准,并且对准部112位于电子装置20的接合部21内。此时,触发元件14受电子装置20的一外力而改变位置,于此其以固定于托架11的该端为支点作转动,进而短暂离开连动元件12的限制部122(即触发元件14的抵靠部141离开限制部122),同时,由于触发元件14转动以致第二弹性元件15储存一第二弹性力。由于触发元件14与限制部122分离,使得第一弹性元件13释放其第一弹性力,以致第二连接部123连同整个连动元件12向图面的左方移动(仅为举例)。
然后,如图7所示,连动元件12移动至触发元件14的一第二位置,此时,连动元件12的限制部122抵靠触发元件14的抵靠部142,并且第一弹性元件13释放其第一弹性力,第二弹性元件15储存一第二弹性力。此外,连动元件12的接合部121突出于对准部112并与电子装置20的接合部21接合,例如为相互卡合。
请再参照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连动元件12还包含一控制连接部124,其与一控制元件(图未显示)连接,控制元件外露于电子装置20或扩充座30,以供使用者操作。请参照图7所示,当使用者欲将电子装置20从扩充座30拔出时,其操作控制元件,例如是将控制元件往图面的右方横移,如此,控制元件带动控制连接部124及连动元件12向右移动至触发元件14的第一位置,使得连动元件12的接合部121离开电子装置20的接合部21,如图6所示。此时,第一弹性元件13再次被拉伸而储存第一弹性力,并且连动元件12的限制部122短暂离开触发元件14,使得第二弹性元件15释放第二弹性力,以致触发元件14向上转动而抵靠限制部122,此时,连动元件12及其限制部122位于触发元件14的第一位置,即限制部122抵靠触发元件14的抵靠部141,如图5所示。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还包含一定位机构以将连动元件12限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位移。请参照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托架11可还包含至少一第一定位部114,连动元件12可还包含至少一第二定位部125,第一定位部114与第二定位部125相互干涉使得连动元件12定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114包含一凸部,第二定位部125包含一开槽,凸部沿开槽滑动,并被限制在开槽的两端。于此,当第一定位部114抵靠第二定位部125的右端(依照图面方向)时,连动元件12位于第一位置,当第一定位部114抵靠第二定位部125的左端(依照图面方向)时,连动元件12位于第二位置。在其它实施例中,定位机构可有多种变化态样。例如,第一定位部包含一开槽,第二定位部包含一凸部,凸部沿开槽滑动。或者,固定机构可藉由触发元件14及限制部122来实施,例如如图5所示,当连动元件12位于第一位置时,限制部122的左右端可分别被触发元件14的抵靠部141及托架11的任一凸结构(图未显示)来限制;然后如图7所示,当连动元件12位于第二位置时,限制部122的左端被触发元件14的抵靠部142限制(此时由于第一弹性元件13释放其弹性力,故限制部122的右端不需被托架的一凸结构所限制)。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还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3)
1.一种接合组件,用于接合电子装置与扩充座,其特征是,包含:
托架;
连动元件,具有至少一接合部;
第一弹性元件,与上述托架及上述连动元件连接;
触发元件,其一端固定于上述托架;以及
第二弹性元件,连接上述触发元件与上述托架,
其中,当上述电子装置未与上述扩充座接合时,上述连动元件位于上述触发元件的第一位置,且上述第一弹性元件储存第一弹性力,
当上述电子装置与上述扩充座接合时,上述触发元件受外力,以致上述第二弹性元件储存第二弹性力,且上述第一弹性元件释放上述第一弹性力,使上述连动元件位移至上述触发元件的第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合组件,其特征是,其中上述托架还包含至少一对准部,当上述连动元件位于上述触发元件的第一位置时,上述接合部位于上述对准部,当上述连动元件位于上述触发元件的第二位置时,上述接合部突出于上述对准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合组件,其特征是,其中上述托架还包含至少一第一定位部,上述连动元件还包含至少一第二定位部,上述第一定位部与上述第二定位部相互干涉以限制上述连动元件在上述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合组件,其特征是,其中上述第一定位部包含凸部,上述第二定位部包含开槽,上述凸部沿上述开槽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合组件,其特征是,其中上述第一定位部包含开槽,上述第二定位部包含凸部,上述凸部沿上述开槽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合组件,其特征是,其中上述接合部为卡勾状。
7.一种电子系统,其特征是,包含:
电子装置;
扩充座;以及
接合组件,接合上述电子装置及上述扩充座,上述接合组件包含:
托架;
连动元件,具有至少一接合部;
第一弹性元件,与上述托架的第一连接部及上述连动元件的第二连接部连接;
触发元件,其一端固定于上述托架;及
第二弹性元件,连接上述触发元件与上述托架,
其中,当上述电子装置未与上述扩充座接合时,上述连动元件位于上述触发元件的第一位置,且上述第一弹性元件储存第一弹性力,
当上述电子装置与上述扩充座接合时,上述触发元件受外力,以致上述第二弹性元件储存第二弹性力,且上述第一弹性元件释放上述第一弹性力,使上述连动元件位移至上述触发元件的第二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系统,其特征是,其中上述托架还包含至少一对准部,当上述连动元件位于上述触发元件的第一位置时,上述接合部位于上述对准部,当上述连动元件位于上述触发元件的第二位置时,上述接合部突出于上述对准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系统,其特征是,其中上述托架还包含至少一第一定位部,上述连动元件还包含至少一第二定位部,上述第一定位部与上述第二定位部相互干涉以限制上述连动元件在上述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位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系统,其特征是,其中上述第一定位部包含凸部,上述第二定位部包含开槽,上述凸部沿上述开槽滑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系统,其特征是,其中上述第一定位部包含开槽,上述第二定位部包含凸部,上述凸部沿上述开槽滑动。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系统,其特征是,其中上述接合部为卡勾状。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系统,其特征是,其中上述连动元件还包含控制连接部,其与控制元件连接,上述控制元件外露于上述电子装置或上述扩充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161524054P | 2011-08-16 | 2011-08-16 | |
US61/524,054 | 2011-08-1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99102A true CN102999102A (zh) | 2013-03-27 |
CN102999102B CN102999102B (zh) | 2015-04-29 |
Family
ID=46796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14797.6A Active CN102999102B (zh) | 2011-08-16 | 2012-06-26 | 接合组件及电子系统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817456B2 (zh) |
EP (1) | EP2560070B1 (zh) |
CN (1) | CN102999102B (zh) |
TW (1) | TWI494741B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23447A (zh) * | 2013-09-05 | 2015-03-18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扩充基座 |
WO2015039329A1 (en) * | 2013-09-22 | 2015-03-26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dock |
CN104679122A (zh) * | 2013-11-29 | 2015-06-03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 平板电脑的外接装置 |
CN104750177A (zh) * | 2013-12-27 | 2015-07-01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 |
CN104111701B (zh) * | 2013-04-19 | 2017-08-15 |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连接组件及具有此连接组件的电子装置 |
CN108574746A (zh) * | 2017-03-08 | 2018-09-25 |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保护壳及电子总成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463936B (zh) * | 2011-07-20 | 2014-12-01 | Jarllytec Co Ltd | A lever recirculation release hub and a connector having the hub |
TWI489926B (zh) * | 2012-06-27 | 2015-06-21 | Wistron Corp | 可攜式電子裝置及可攜式電子裝置之擴充平台 |
TWI515530B (zh) | 2012-08-03 | 2016-01-01 |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 可攜式電子裝置之擴充平台 |
TWI499894B (zh) | 2012-11-06 | 2015-09-11 | Compal Electronics Inc | 電子裝置 |
TW201445287A (zh) * | 2013-05-31 | 2014-12-0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電子裝置 |
TWI502323B (zh) | 2013-08-23 | 2015-10-01 | Acer Inc | 擴充基座 |
US9690332B2 (en) * | 2013-10-09 | 2017-06-27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Electronic device, combining device, and detaching method |
EP2866121A1 (en) * | 2013-10-28 | 2015-04-29 | Acco Brands Corporation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ase, folio, and dock |
US10353435B2 (en) * | 2013-11-14 | 2019-07-16 | Intel Corporation | Electronic device system with a configurable display |
KR102177757B1 (ko) * | 2014-01-03 | 2020-11-1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분리형 전자기기 및 이에 사용되는 연결 장치 |
CN104806858A (zh) * | 2014-01-24 | 2015-07-29 |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限位结构及具有限位结构的电子装置 |
TWM485437U (zh) * | 2014-03-07 | 2014-09-01 | Compal Electronics Inc | 電子裝置 |
TWI602493B (zh) * | 2014-03-31 | 2017-10-11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電子裝置 |
CN108139784B (zh) * | 2015-11-06 | 2021-10-08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电子设备 |
JP2019053419A (ja) * | 2017-09-13 | 2019-04-04 | 富士通クライアントコンピューティング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 |
US10437291B2 (en) * | 2017-10-12 | 2019-10-08 | Getac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Engaging mechanism, transmission dock equipped with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
US10185360B1 (en) * | 2017-11-09 | 2019-01-22 | Getac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Engaging mechanism and transmission dock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USD888714S1 (en) * | 2018-07-10 | 2020-06-30 | Getac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Keyboard base for portable computer |
USD926760S1 (en) * | 2019-05-14 | 2021-08-03 | Getac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Keyboard |
USD957398S1 (en) * | 2020-06-05 | 2022-07-12 | Asustek Computer Inc. | Portable docking station |
TWI791378B (zh) * | 2021-10-19 | 2023-02-01 |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鎖定裝置 |
USD1015331S1 (en) * | 2022-06-28 | 2024-02-20 | Getac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Keyboard dock |
USD1019653S1 (en) * | 2022-06-28 | 2024-03-26 | Getac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Keyboard dock |
USD1019652S1 (en) * | 2022-06-28 | 2024-03-26 | Getac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Keyboard dock |
USD1018546S1 (en) * | 2022-06-28 | 2024-03-19 | Getac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Keyboard dock |
USD1015332S1 (en) * | 2022-06-28 | 2024-02-20 | Getac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Keyboard dock |
USD1018547S1 (en) * | 2022-06-28 | 2024-03-19 | Getac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Keyboard dock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88190A (zh) * | 1999-09-14 | 2001-03-2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电子设备的显示器连接结构 |
CN2821642Y (zh) * | 2005-07-15 | 2006-09-27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显示屏可拆卸的笔记本电脑和支座 |
CN101387900A (zh) * | 2005-08-24 | 2009-03-18 | 苹果公司 | 用于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对接站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512670B1 (en) * | 2000-10-05 | 2003-01-28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Detachable displays or portable devices |
US6788527B2 (en) * | 2002-05-31 | 2004-09-07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Tablet computer keyboard and system and method incorporating same |
US6989987B1 (en) * | 2004-02-06 | 2006-01-24 | Marqueta Wilson | Reconfigurable computer monitor |
KR100932460B1 (ko) * | 2005-04-27 | 2009-12-17 | 후지쯔 가부시끼가이샤 | 전자기기용 기능 확장 유닛 및 전자기기 시스템 |
TWI324291B (en) * | 2006-07-26 | 2010-05-01 | Compal Electronics Inc | Connection assembly for connecting bodies,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base using the same |
TWI341449B (en) * | 2007-07-06 | 2011-05-01 | Inventec Corp | Electronic apparatus |
US8172282B2 (en) * | 2008-01-14 | 2012-05-08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Computing device latching assembly |
TWM397130U (en) * | 2010-08-31 | 2011-01-21 | Jarllytec Co Ltd | Connection device |
TWM419964U (en) * | 2011-09-08 | 2012-01-01 | Sinher Technology Inc | Inserting/pulling type joining structure |
-
2012
- 2012-06-26 CN CN201210214797.6A patent/CN102999102B/zh active Active
- 2012-06-26 TW TW101122873A patent/TWI494741B/zh active
- 2012-08-08 US US13/569,543 patent/US8817456B2/en active Active
- 2012-08-10 EP EP12180157.5A patent/EP2560070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88190A (zh) * | 1999-09-14 | 2001-03-2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电子设备的显示器连接结构 |
CN2821642Y (zh) * | 2005-07-15 | 2006-09-27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显示屏可拆卸的笔记本电脑和支座 |
CN101387900A (zh) * | 2005-08-24 | 2009-03-18 | 苹果公司 | 用于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对接站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11701B (zh) * | 2013-04-19 | 2017-08-15 |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连接组件及具有此连接组件的电子装置 |
CN104423447A (zh) * | 2013-09-05 | 2015-03-18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扩充基座 |
CN104423447B (zh) * | 2013-09-05 | 2017-09-01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扩充基座 |
WO2015039329A1 (en) * | 2013-09-22 | 2015-03-26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dock |
CN105556413A (zh) * | 2013-09-22 | 2016-05-04 |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 移动计算设备扩展坞 |
US9864407B2 (en) | 2013-09-22 | 2018-01-09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dock |
CN104679122A (zh) * | 2013-11-29 | 2015-06-03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 平板电脑的外接装置 |
CN104750177A (zh) * | 2013-12-27 | 2015-07-01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 |
CN104750177B (zh) * | 2013-12-27 | 2018-10-12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 |
CN108574746A (zh) * | 2017-03-08 | 2018-09-25 |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保护壳及电子总成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8817456B2 (en) | 2014-08-26 |
US20130044425A1 (en) | 2013-02-21 |
TWI494741B (zh) | 2015-08-01 |
EP2560070A2 (en) | 2013-02-20 |
EP2560070B1 (en) | 2018-07-04 |
TW201310206A (zh) | 2013-03-01 |
EP2560070A3 (en) | 2015-10-14 |
CN102999102B (zh) | 2015-04-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99102B (zh) | 接合组件及电子系统 | |
US10716228B2 (en) | Support mechanism and mobile terminal | |
US9915977B1 (en) | Docking station for a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for the same | |
US8821173B2 (en) | Docking station having preload and connector isolator system | |
US8189330B2 (en) | Docking station for connecting to a notebook computer | |
US8373984B2 (en) | Docking station for connecting a notebook computer | |
TWI528142B (zh) | 可分離之觸控式筆記型電腦 | |
CN103176525A (zh) | 扩充基座、电子系统及解除两装置间连结的操作方法 | |
TWI363143B (en) | Electronic device and moving mechanism thereof | |
CN103576769A (zh) | 可携式电脑 | |
CN108021187B (zh) | 枢轴模块及组装方法 | |
CN113315857B (zh) | 电子设备 | |
CN101739094A (zh) | 扣持结构 | |
CN104679131A (zh) | 扩充平台及便携式电子装置 | |
US9857847B2 (en) | Collapsible hinge assembly | |
CN102448270A (zh) | 手持电子装置 | |
CN109407753B (zh) | 具有作动顺序的扩充座 | |
CN105278621A (zh) | 扩充底座 | |
CN109521840B (zh) | 显示装置 | |
US10684647B2 (en) |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engaging mechanism with different engaging directions | |
US7479024B2 (en) | Connecting and releasing apparatus for a connector | |
TWM470976U (zh) | 可攜式電子裝置 | |
TWM480936U (zh) | 攜行電腦站及其定位機構 | |
CN103153011A (zh) | 滑动机构及带有该滑动机构的装置 | |
CN102622045B (zh) | 操作模块及使用该模块的电子装置组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