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50177A - 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50177A
CN104750177A CN201310741743.XA CN201310741743A CN104750177A CN 104750177 A CN104750177 A CN 104750177A CN 201310741743 A CN201310741743 A CN 201310741743A CN 104750177 A CN104750177 A CN 1047501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coupling arrangement
elastomeric element
connecting rod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4174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50177B (zh
Inventor
杨文建
吴杨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74174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501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501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501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501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501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至少设置有输入装置和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相对第一电子设备不发生转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与第二电子设备连接;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数据通信;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分离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一独立的电子设备;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连接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在预定范围内绕连接装置转动,以改变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在的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在第一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本发明同时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满足用户调整屏幕角度的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可拆卸式的电子设备如平板电脑、笔记本,越来越来受到用户的青睐,但是这类可拆卸式的电子设备往往支持一个角度,例如:如图1-1所示,某一平板电脑包括本体11和壳体12,本体11的下端设置有一凸起13,对应地,壳体12上设置有一卡槽14;如图1-2和图1-3所示,通过将凸起13卡合在卡槽14内实现将该平板电脑处于直立位置。这类电子设备只能支持一个角度,不能满足用户调整屏幕角度的需求,从而限制了用户的体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能够满足用户调整屏幕角度的需求,提升用户的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至少设置有输入装置和连接装置; 
所述连接装置相对第一电子设备不发生转动;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与第二电子设备连接;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数据通信;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分离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一独立的电子设备;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连接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在预定范围内绕连接装置转动,以改变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在的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在第一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还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端的插槽,所述插槽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插入所述插槽的第一端的面积。 
优选地,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支撑部件、第一卡合部件、第一弹性部件和复位部件,其中所述第一卡合部件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卡合点,所述两个以上的卡合点至少包括初始卡合点和终止卡合点; 
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壳体内部,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固定连接,且提供弹力将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压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所述第一支撑部件能够卡合于不同的卡合点内,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提供与所述卡合点一一对应的支撑角度,所述支撑角度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接触的第二电子设备所在的第二平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未插入所述插槽时,所述第一支撑部件位于所述终止卡合点上;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插入所述插槽时,所述第一支撑部件通过所述复位部件与第一卡合部件卡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包括滑动杆和第一连杆;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插入所述插槽时,所述滑动杆的第一端支撑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述滑动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弹性部件; 
所述滑动杆在侧面可转动的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 
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卡合于所述第一卡合部件的卡合点。 
优选地,所述滑动杆还设置有凸起部件,所述凸起部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滑动杆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凸起部件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合部件为第一齿条,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卡合于所述第一齿条的齿缝间。 
优选地,所述复位部件为滑槽; 
所述滑槽设置于所述第一齿条的下方,且容纳所述第一齿条。 
优选地,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二支撑部件、限位部件、第二卡合部件和 第二弹性部件;其中所述卡合部件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卡合点,所述两个以上的卡合点至少包括初始卡合点和终止卡合点;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插入所述插槽时,所述第二支撑部件位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侧面;而除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外所述连接装置中其他的部件位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侧面; 
所述限位部件卡合于不同的卡合点内,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提供与所述卡合点一一对应的支撑角度,所述支撑角度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件接触的第二电子设备所在的第二平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 
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壳体内部,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件;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未插入所述插槽时,所述第二弹性部件提供弹力使所述限位部件位于所述起始卡合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插入所述插槽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提供推力使所述限位部件压向所述第二弹性部件。 
优选地,所述第二卡合部件为棘轮,对应地,所述限位部件包括第二齿条和第二连杆; 
所述第二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条,且所述第二齿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优选地,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一个所述第二弹性部件,所述第二齿条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或者,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两所述第二弹性部件,两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所述第二齿条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为弹簧,第二弹性部件为弹簧。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所述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部;或者,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两所述连接装置,两所述连接装置分别设置于第一电子设备的两侧;或者,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三个所述连接装置,其中两所述连接装置分别设置于第一电子设备的两侧,第三个所述连接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凸起装置; 
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插入所述插槽时,所述凸起装置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呈线性接触。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部件为所述凸起装置。 
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意一项的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与第二电子设备连接;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数据通信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至少设置有输入装置和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相对第一电子设备不发生转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与第二电子设备连接;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数据通信;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分离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一独立的电子设备;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连接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在预定范围内绕连接装置转动,以改变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在的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在第一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如此,能够满足用户调整屏幕角度的需求,提升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1为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第一位置状态意图; 
图1-2为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第二位置状态意图; 
图1-3为图2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电子设备中凸起装置的和插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电子设备盖和在第一电子设备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1为本发明实施例四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2为本发明实施例四连接装置在第二电子设备插入时的位置状态示意图; 
图3-3为本发明实施例四连接装置在扳动第二电子设备时的位置状态示意图; 
图4-1为本发明实施例六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2为图4-1中棘轮和第二齿条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4-3为本发明实施例设置一个连接装置时的位置示意图; 
图4-4为本发明实施例六连接装置在第二电子设备插入时的位置状态示意图; 
图4-5为图4-4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阐述。需要说明的是,图中各结构的形状、大小等均只是示意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是对结构的限定。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电子设备,该第一电子设备至少设置有输入装置和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相对第一电子设备不发生转动;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与第二电子设备连接;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数据通信;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分离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一独立的电子设备;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连接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在预定范围内绕连接装置转动,以改变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在的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在第一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 
这里,所述输入装置可以是物理键盘,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有显示装置,通常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是平板电脑;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用户使用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设备时,可以通过连接装置来调节第二电子设备所在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在第一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以此来调节第二电子设备屏幕的显示角度,而现有技术中只能支持一个角度,从而实现以舒适的视角对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操作,进而提高用户体验。 
实施例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电子设备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一电子设备,该第一电子设备至少设置有输入装置和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相对第一电子设备不发生转动;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与第二电子设备连接;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数据通信;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分离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一独立的电子设备;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连接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在预定范围内绕连接装置转动,以改变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在的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在第一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凸起装置;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插入所述插槽时,所述凸起装置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呈线性接触;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放置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凸起装置能覆盖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还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端的插槽,所述插槽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插入所述插槽的第一端的面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清楚地示出所述凸起装置和插槽,如图2-1所示,第一电子设备21还包括凸起装置23,该凸起装置23位于第一电子设备的一端,当第二电子设备24插入第一电子设备的插槽22时,第一电子设备的连接装置(图2-1和图2-2未示出)能够与第二电子设备24进行数据通信;当第二电子 设备24插入插槽22时,凸起装置23与第二电子设备24除了在插槽21底面呈面接触外,还在一侧面呈线性接触;如图2-2,第二电子设备24的厚度与凸起装置22的高度相等,当第二电子设备24放置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21上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凸起装置能覆盖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凸起装置23可以设置成中空结构,以容纳电池等。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第一电子设备,该第一电子设备设置有输入装置、连接装置和用于容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端的插槽,所述插槽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插入所述插槽的第一端的面积;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与第二电子设备连接;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数据通信;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分离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一独立的电子设备;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连接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在预定范围内绕连接装置转动,以改变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在的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在第一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 
具体地,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支撑部件、第一卡合部件、第一弹性部件和复位部件,其中所述第一卡合部件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卡合点,所述两个以上的卡合点至少包括初始卡合点和终止卡合点; 
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壳体内部,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固定连接,且提供弹力将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压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所述第一支撑部件能够卡合于不同的卡合点内,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提供与所述卡合点一一对应的支撑角度,所述支撑角度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接触的第二电子设备所在的第二平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未插入所述插槽时,所述第一支撑部件位于所述终止卡合点上;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插入所述插槽时,所述第一支撑部件通过所述复位 部件与第一卡合部件卡合。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所述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部;或者,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两所述连接装置,两所述连接装置分别设置于第一电子设备的两侧;或者,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三个所述连接装置,其中两所述连接装置分别设置于第一电子设备的两侧,第三个所述连接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部。 
实施例四 
在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包括滑动杆和第一连杆;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插入所述插槽时,所述滑动杆的第一端支撑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述滑动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弹性部件;所述滑动杆在侧面可转动的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卡合于所述第一卡合部件的卡合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所述滑动杆还设置有凸起部件,所述凸起部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滑动杆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凸起部件上。 
在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所述第一卡合部件为第一齿条,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卡合于所述第一齿条的齿缝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所述复位部件为滑槽;所述滑槽呈不规则的“C”型,所述滑槽设置于所述第一齿条的下方,且容纳所述第一齿条。 
图3-1至图3-3以第一支撑部件包括滑动杆和第一连杆、第一卡合部件为第一齿条、复位部件为滑槽、第一弹性部件为弹簧为例,来说明第一电子设备的结构,以及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 
如图3-1所示,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弹簧31,弹簧31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电子设备内,弹簧31的第二端连接滑动杆32的第一端,滑动杆31在靠近第一端的侧面转动连接第一连杆33的第一端;在第一连杆33的第二端附近,第一电子设备内还设置有第一齿条35和滑槽36,第一齿条35上设置有若干齿, 齿缝间用于容纳第一连杆33的第二端;滑槽36可以呈不规则的“C”型,滑槽设置于所述第一齿条的下方,且能够容纳所述第一齿条。为了方便后续的描述,可以将右边第一个齿与滑槽36右端之间的空隙认为是初始卡合点,将左边第一齿与滑槽36左端之间的空隙认为是终止卡合点。 
当第二电子设备未插入插槽36时,也就是说第二电子设备不会施加给滑动杆32向右的推力,这样弹簧31处于伸展状态,滑动杆32在弹簧31弹力的作用下也滑动至最左端,连接于滑动杆31上的第一连杆33也随着滑动杆32的滑动从而移动终止卡合点; 
如图3-2所示,当第二电子设备37插入插槽36时,第二电子设备37会由于自身重力而施加给滑动杆32向右的推力,滑动杆32在该推力的作用下带动连接于其上的第一连杆33沿着滑槽36滑动至起始卡合点;此时,第二电子设备所在第二平面与第一电子设备所在第一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最大; 
如图3-3所示,当需要调节第二电子设备37所在第二平面与第一电子设备30所在第一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的时候,用户手动将第二电子设备37向左扳动,这时,滑动杆32在弹簧31弹力的作用下向右滑动,从而滑动杆32带动连接于其上的第一连杆33也向右移动;假设这时第一连杆33恰好移动至右边第一个齿与右边第二个齿之间的齿缝间;当用户对第二电子设备37松手时,第二电子设备37会由于自重施加给滑动杆32向右的推力,继而使得第一连杆33卡合在第一齿条35的右边第一个齿与第二个齿之间的齿缝间。 
用户通过扳动第二电子设备37可以实现第一连杆33卡合在第一齿条35的齿缝间,从而实现对第二电子设备37所在第二平面与第一电子设备30所在第一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的调整。通过对图3-1至图3-3的描述可以看出,第一齿条35上齿的数量和齿缝之间的间距影响第二电子设备37所在第二平面与第一电子设备30所在第一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的调整范围,以及递进角度之间的变化。 
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接装置38还可以包括第一滑槽,滑动杆32和弹簧31设置在第一滑槽内。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第一电子设备30设置有凸起装置,可以将连接装置38设置在凸起装置中;若第一电子设备30未设置有凸起装置,可以将连接装置设置在第一电子设备30的一端,通过设置滑动杆32的支撑方向,从而改变对第二电子设备起始的支撑角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30包括一个连接装置38,连接装置38设置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部;或者,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两所述连接装置38,两连接装置38分别设置于第一电子设备的两侧;或者,第一电子设备30包括三个连接装置38,其中两连接装置38分别设置于第一电子设备的两侧,第三个连接装置38设置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部。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第一电子设备,该第一电子设备设置有输入装置、连接装置和用于容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端的插槽,所述插槽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插入所述插槽的第一端的面积;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与第二电子设备连接;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数据通信;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分离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一独立的电子设备;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连接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在预定范围内绕连接装置转动,以改变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在的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在第一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还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端的插槽,所述插槽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插入所述插槽的第一端的面积。 
具体地,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二支撑部件、限位部件、第二卡合部件和第二弹性部件;其中所述卡合部件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卡合点,所述两个以上的卡合点至少包括初始卡合点和终止卡合点;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插入所述插槽时,所述第二支撑部件位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侧面;而除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外所述连接装置中其他的部件位于所 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侧面; 
所述限位部件卡合于不同的卡合点内,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提供与所述卡合点一一对应的支撑角度,所述支撑角度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件接触的第二电子设备所在的第二平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 
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壳体内部,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件;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未插入所述插槽时,所述第二弹性部件提供弹力使所述限位部件位于所述起始卡合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插入所述插槽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提供推力使所述限位部件压向所述第二弹性部件。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所述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部;或者,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两所述连接装置,两所述连接装置分别设置于第一电子设备的两侧;或者,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三个所述连接装置,其中两所述连接装置分别设置于第一电子设备的两侧,第三个所述连接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部。 
实施例六 
在本发明实施例五中,所述第二卡合部件为棘轮,对应地,所述限位部件包括第二齿条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条,且所述第二齿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五中,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一个所述第二弹性部件,所述第二齿条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所述弹性部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或者,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两所述第二弹性部件,两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所述第二齿条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 
在本发明实施例五中,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和/或第二弹性部件为弹簧。 
图4-1至图4-3以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两个作为第二弹性部件的弹簧、限位部件包括第二齿条和第二连杆、第二卡合部件为棘轮为例,来说明第一电子设备的结构,以及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 
如图4-1和4-2所示,该连接装置包括第二连杆41、第二齿条42、两弹簧43、棘轮44,其中,第二连杆41的两端的侧面分别连接一弹簧43的第一端,两弹簧43的第二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电子设备内部;具体地,两弹簧43可以分别通过一限位块45来限制弹簧45的位置;第二连杆41的中部且在与设置弹簧43相同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二齿条42,第二齿条42啮合棘轮44,棘轮44通过转轴连接于第二电子设备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包括一个连接装置,如图4-2所示,连接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部;或者,第一电子设备包括两连接装置,两连接装置分别设置于第一电子设备的两侧;或者,第一电子设备包括三个连接装置,其中两连接装置分别设置于第一电子设备的两侧,第三个连接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部。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第一电子设备40设置有凸起装置46,第二支撑部件可以为凸起装置46;若第一电子设备40未设置有凸起装置46,第二支撑部件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来实现地对第二电子设备起支撑作用的任何部件,例如,第二支撑部件可以是设置在第二电子设备上的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可以是弹簧等。 
如图4-2所示,当第二电子设备未插入插槽48时,也就是说第二电子设备不会施加给第二连杆41向右的推力,这样弹簧43处于伸展状态,第二连杆41在弹簧43弹力的作用下带动连接于第二连杆41上的第二齿条42移动至最右端。 
如图4-4和图4-5所示,第二电子设备47插入插槽48时,作为第二支撑部件的凸起装置46位于第二电子设备40的第一侧面;而除第二支撑部件外的连接装置中其他的部件位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侧面; 
第二电子设备47插入插槽48时,第二电子设备47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会使第二电子设备的下端翘起,从而第二电子设备47会施加给第二连杆41向左的推力,而连接在于第二连杆41上的相对于第二电子设备47的弹簧43会施加给第二连杆41向右的弹力,而且连接与第二连杆41上的第二齿条42还会受到 棘轮44的阻尼力,阻止第二齿条42向左运动,从而与棘轮44啮合;此时,第二电子设备所在第二平面与第一电子设备所在第一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最大; 
当需要调节第二电子设备47所在第二平面与第一电子设备40所在第一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的时候,用户手动将第二电子设备47向左扳动,这时,第二电子设备47会施加给第二连杆41向左的推力,连接与第二连杆41上的第二齿条会向左运动;当用户对第二电子设备47松手时,弹簧43会施加给第二连杆41向右的推力从而阻止第二齿条42进一步向左运动,进而啮合棘轮44。 
用户通过扳动第二电子设备47可以实现第二齿条42与棘轮44的啮合,从而实现对第二电子设备37所在第二平面与第一电子设备30所在第一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的调整。通过对图4-1至图3-5的描述可以看出,第二齿条42上齿的数量和其上齿缝之间的间距影响第二电子设备47所在第二平面与第一电子设备40所在第一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的调整范围,以及递进角度之间的变化。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任意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与第二电子设备连接;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数据通信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至少设置有输入装置和连接装置;
所述连接装置相对第一电子设备不发生转动;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与第二电子设备连接;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数据通信;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分离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一独立的电子设备;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连接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在预定范围内绕连接装置转动,以改变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在的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在第一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还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端的插槽,所述插槽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插入所述插槽的第一端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支撑部件、第一卡合部件、第一弹性部件和复位部件,其中所述第一卡合部件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卡合点,所述两个以上的卡合点至少包括初始卡合点和终止卡合点;
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壳体内部,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固定连接,且提供弹力将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压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所述第一支撑部件能够卡合于不同的卡合点内,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提供与所述卡合点一一对应的支撑角度,所述支撑角度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接触的第二电子设备所在的第二平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未插入所述插槽时,所述第一支撑部件位于所述终止卡合点上;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插入所述插槽时,所述第一支撑部件通过所述复位部件与第一卡合部件卡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包括滑动杆和第一连杆;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插入所述插槽时,所述滑动杆的第一端支撑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述滑动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弹性部件;
所述滑动杆在侧面可转动的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
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卡合于所述第一卡合部件的卡合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还设置有凸起部件,所述凸起部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滑动杆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凸起部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部件为第一齿条,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卡合于所述第一齿条的齿缝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部件为滑槽;
所述滑槽设置于所述第一齿条的下方,且容纳所述第一齿条。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二支撑部件、限位部件、第二卡合部件和第二弹性部件;其中所述卡合部件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卡合点,所述两个以上的卡合点至少包括初始卡合点和终止卡合点;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插入所述插槽时,所述第二支撑部件位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侧面;而除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外所述连接装置中其他的部件位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侧面;
所述限位部件卡合于不同的卡合点内,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提供与所述卡合点一一对应的支撑角度,所述支撑角度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件接触的第二电子设备所在的第二平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
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壳体内部,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件;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未插入所述插槽时,所述第二弹性部件提供弹力使所述限位部件位于所述起始卡合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插入所述插槽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提供推力使所述限位部件压向所述第二弹性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合部件为棘轮,对应地,所述限位部件包括第二齿条和第二连杆;
所述第二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条,且所述第二齿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一个所述第二弹性部件,所述第二齿条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或者,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两所述第二弹性部件,两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所述第二齿条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
11.根据权利要求3至10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为弹簧,第二弹性部件为弹簧。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所述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部;或者,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两所述连接装置,两所述连接装置分别设置于第一电子设备的两侧;或者,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三个所述连接装置,其中两所述连接装置分别设置于第一电子设备的两侧,第三个所述连接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凸起装置;
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插入所述插槽时,所述凸起装置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呈线性接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件为所述凸起装置。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与第二电子设备连接;且能够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数据通信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CN201310741743.XA 2013-12-27 2013-12-27 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47501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41743.XA CN104750177B (zh) 2013-12-27 2013-12-27 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41743.XA CN104750177B (zh) 2013-12-27 2013-12-27 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50177A true CN104750177A (zh) 2015-07-01
CN104750177B CN104750177B (zh) 2018-10-12

Family

ID=53590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41743.XA Active CN104750177B (zh) 2013-12-27 2013-12-27 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5017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56876A (zh) * 2017-11-30 2020-09-11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可变扭矩杆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310548A1 (en) * 2010-06-22 2011-12-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upport assembly and computer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202141977U (zh) * 2011-06-30 2012-02-08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外接式输入装置及可拆卸式计算机系统
CN102999102A (zh) * 2011-08-16 2013-03-27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接合组件及电子系统
CN103186184A (zh) * 2011-12-28 2013-07-03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的扩展座及其连接器机构
US20130170126A1 (en) * 2012-01-03 2013-07-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obile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310548A1 (en) * 2010-06-22 2011-12-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upport assembly and computer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202141977U (zh) * 2011-06-30 2012-02-08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外接式输入装置及可拆卸式计算机系统
CN102999102A (zh) * 2011-08-16 2013-03-27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接合组件及电子系统
CN103186184A (zh) * 2011-12-28 2013-07-03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的扩展座及其连接器机构
US20130170126A1 (en) * 2012-01-03 2013-07-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obile apparatu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56876A (zh) * 2017-11-30 2020-09-11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可变扭矩杆
CN111656876B (zh) * 2017-11-30 2022-05-10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可变扭矩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50177B (zh) 2018-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16228B2 (en) Support mechanism and mobile terminal
US10477716B2 (en) Portable display device
CN102563307B (zh) 具有可缩入式连接器的支撑装置
US2013020164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02790333A (zh) 底座
US20120250239A1 (en) Computer desk assembly
US9134758B2 (en) Connecting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5096570B (zh) 遥控装置及应用所述遥控装置的遥控系统
CN103914103A (zh) 活动式插槽及其相关电子装置
US9876373B2 (en) Charging cabinet and storage device thereof
CN107479847B (zh) 传屏装置及传屏系统
CN102915081A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连接端口
JP3189577U (ja) 無線充電機能を備える固定装置
US8556642B2 (en) Power supply structure
CN102434765A (zh) 显示器高度调节装置
CN104135831A (zh) 可挠式电子装置
CN104750177A (zh) 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
CN105451491B (zh) 一种连接件及可穿戴式电子设备
CN104866014A (zh) 一种电子设备和扩展设备
US2016018792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ssembly
CN204012073U (zh) 卡座及终端
CN103166288B (zh) Ups机箱底座
US20170329367A1 (en) Assembly for preventing unexpected shutdown an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he same
US11116120B2 (en) Positioning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4035484A (zh) 一种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