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98818B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98818B
CN102998818B CN201110274693.XA CN201110274693A CN102998818B CN 102998818 B CN102998818 B CN 102998818B CN 201110274693 A CN201110274693 A CN 201110274693A CN 102998818 B CN102998818 B CN 1029988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iquid crystal
optical sheet
crystal panel
buffer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7469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98818A (zh
Inventor
萧淳中
郑舜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retron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oung Lighting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ung Lighting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Young Lighting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to CN20111027469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988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988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988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988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988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一背盖、一前盖、一光学片材、一液晶面板及一第一缓冲元件。前盖配置于背盖上。光学片材配置于背盖与前盖之间。液晶面板配置于光学片材与前盖之间。第一缓冲元件配置于背盖与光学片材之间且包括一第一接合层、一第一软质层及一第一硬质层。第一缓冲元件藉由第一接合层固定于背盖及光学片材至少其中之一。第一软质层藉由背盖与光学片材对第一缓冲元件的压迫而产生变形。第一硬质层与第一接合层及第一软质层叠合。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当背盖翘曲或受外力压迫时,第一缓冲元件的第一软质层可被压缩以吸收结构的变形量,避免光学片材及液晶面板因背盖及前盖的挤压而有所损坏。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显示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缓冲元件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笔记本电脑(notebook computer)具有与一般桌上型电脑(desktopcomputer)相同的功能,再加上轻薄化的设计让使用者方便携带,使得笔记本电脑已经成为某些使用者不可或缺的随身工具。随着笔记本电脑的价格不断下降,某些使用者甚至以笔记本电脑直接取代桌上型电脑。
笔记本电脑具有用以显示画面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一般藉由金属框或胶框来承载液晶面板与光学片材,以将液晶面板与光学片材固定于显示装置的前盖与背盖之间。由于胶框在制造上有最小厚度的限制,因此以胶框来承载液晶面板与光学片材会导致整体结构的厚度无法降低。以金属框来承载液晶面板与光学片材虽可使整体结构具有较小的厚度,但金属框会减少背盖与光学片材之间用以缓冲的间隙量,而可能在背盖受外力压迫时导致液晶面板或光学片材受压而有所损坏。直接以背盖来承载液晶面板与光学片材,则存在着背盖翘曲而无法以足够平整的承载面来承载液晶面板与光学片材的问题。此外,若液晶面板胶合于显示装置的保护玻璃,则可能因液晶面板与保护玻璃之间的胶合公差以及背盖的翘曲,使光学片材受到液晶面板的挤压而影响显示画面。
美国专利编号US6053619揭露利用双面胶将扩散片及反射片等构件固定于导光板的技术。中国台湾专利编号TWI335454利用双面胶将扩散板固定在背光模组的壳体处,以保持扩散板的平整度。中国台湾专利编号TWI323376在液晶显示面板与壳体之间设置缓冲件,以在结构承受外力时减少壳体对液晶显示面板造成的伤害。中国台湾专利编号TWI273322在背光模组的平面灯板边缘及底部配置缓冲件,缓冲件用以吸收或分散作用于背光模组的撞击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可降低整体结构厚度且可避免液晶面板及光学片材因结构变形或制造公差而受压损坏。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份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一背盖、一前盖、一光学片材、一液晶面板及一第一缓冲元件。前盖配置于背盖上。光学片材配置于背盖与前盖之间。液晶面板配置于光学片材与前盖之间。第一缓冲元件配置于背盖与光学片材之间且包括一第一接合层、一第一软质层及一第一硬质层。第一缓冲元件藉由第一接合层固定于背盖或光学片材。第一软质层用以藉由背盖与光学片材对第一缓冲元件的压迫而产生变形。第一硬质层与第一接合层及第一软质层叠合。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个优点,光学片材及背盖之间配置了缓冲元件。当背盖翘曲或受外力压迫时,缓冲元件的软质层可被压缩以吸收结构的变形量,避免光学片材及液晶面板因背盖及前盖的挤压而有所损坏。此外,缓冲元件的硬质层具有承载光学片材及液晶面板的作用,因此不需利用胶框承载光学片材及液晶面板,而可使整体结构具有较小的厚度。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多个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2A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2C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2D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3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100、500、600、800、900:显示装置
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0:背盖
120、520、620、820、920:前盖
122:开口
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0:光学片材
132:导光板
134:光学膜片组
136:反射片
140、540、640、840、940:液晶面板
142、642、842、942:末端
150、250、350、450、550、650、660、750、850、950、970:缓冲元件
152、252、258、352、452、458、552、662、752、852、952、972:接合层
154、254、354、454、554、664、754、854、954、974:软质层
156、256、356、358、456、459、556、666、856、956、976:硬质层
160、880、960:胶框
522、822:透明板体
560、860:胶层
612: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之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之多个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而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包括一背盖110、一前盖120、一光学片材130、一液晶面板140及一缓冲元件150。前盖120配置于背盖110上,光学片材130配置于背盖110与前盖120之间,且液晶面板140配置于光学片材130与前盖120之间。
缓冲元件150配置于背盖110与光学片材130之间且包括一接合层152、一软质层154及一硬质层156。接合层152、软质层154及硬质层156叠合,缓冲元件150藉由接合层152固定于背盖110上,软质层154藉由背盖110与光学片材130对缓冲元件150的压迫而产生变形。在一实施例中,接合层152可为一粘着层(如双面胶),藉此缓冲元件可藉由接合层152粘着固定于背盖110上,且接合层152亦可藉由黏着的方式固定于软质层156上。
在上述配置方式之下,当背盖110翘曲或受外力压迫时,缓冲元件150的软质层154可被压缩以吸收结构的变形量,避免光学片材130及液晶面板140因背盖110及前盖120的挤压而有所损坏。此外,缓冲元件150的硬质层156可提供平整的承载面来承载光学片材130及液晶面板140,因此可以省略用来承载光学片材130及液晶面板140的部份胶框,而可使整体结构具有较小的厚度。
详细而言,本实施例的接合层152固定于软质层154的一侧,且位于软质层154与背盖110之间,硬质层156位于软质层154的另一侧且承载光学片材130。在其它实施例中,接合层152亦可不固定于背盖110上而固定于光学片材130上,本发明不对此加以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前盖120例如为一框体且具有开口122,开口122暴露液晶面板140,让使用者可透过开口122观看液晶面板140显示的画面。光学片材130包括一导光板132、一光学膜片组134及一反射片136。光学膜片组134配置于导光板132与液晶面板140之间,反射片136配置于导光板132与背盖110之间。软质层154的材质例如为泡绵或橡胶,且硬质层156的材质例如为塑胶,然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其它实施例中,软质层154的材质可选用其它可受力产生变形的适当材料,且硬质层156的材质可选用其它适当的硬质材料。
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还可包括一胶框160,胶框160配置于背盖110与前盖120之间,且位于光学片材130侧边。液晶面板140的一末端142从光学片材130边缘延伸出,胶框160支撑于背盖110与液晶面板140的末端142之间,缓冲元件150延伸至胶框160与背盖110之间,而可藉其硬质层156提供平整的承载面来承载胶框160,并藉其软质层154的变形缓冲前盖120、液晶面板140、胶框160及背盖110因受力或其它因素而产生的挤压。
本发明不对缓冲元件的组成加以限制,以下藉由图2A至图2D对此加以举例说明。
图2A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示意图。请参考图2A,在本实施例中,缓冲元件250包括接合层252、软质层254、硬质层256及接合层258。接合层252固定于软质层254的一侧,且位于软质层254与背盖210之间,硬质层256位于软质层254的另一侧且承载光学片材230,接合层258固定于硬质层256上且位于硬质层256与光学片材230之间。
图2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示意图。请参考图2B,在本实施例中,缓冲元件350包括接合层352、软质层354、硬质层356及硬质层358。硬质层358位于软质层354的一侧与接合层352之间,接合层352固定于硬质层358与背盖310之间,硬质层356位于软质层354的另一侧且承载光学片材330。
图2C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示意图。请参考图2C,在本实施例中,缓冲元件450包括接合层452、软质层454、硬质层456、接合层458及硬质层459。硬质层456及硬质层459分别位于软质层454的两侧,接合层452固定于硬质层459上,且位于硬质层459与背盖410之间,接合层458固定于硬质层456上,且位于硬质层456与光学片材430之间。
图2D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示意图。请参考图2D,在本实施例中,缓冲元件750包括弹性层752及接合层754。接合层754固定于背盖710与弹性层752之间,弹性层752承载光学片材730。弹性层752可选用兼具平整性和压缩性的材质,以具备上述软质层的变形能力及上述硬质层的承载能力。举例来说,弹性层752的材质例如为硅胶(siliconrubber)。
本发明不对前盖的形式加以限制,以下藉由图式对此加以举例说明。
图3A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请参考图3A,在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500中,显示装置500还包括一透明板体522,且液晶面板540藉由胶层560胶合于透明板体522上,其中透明板体522例如为保护玻璃。在此种组装方式之下,液晶面板540与透明板体522之间的胶合公差(例如胶层560过厚或厚薄不均)可能导致液晶面板540向下挤压光学片材530,此时缓冲元件550的软质层554可产生变形而提供光学片材530位移的空间,以缓冲液晶面板540对光学片材530的挤压,避免光学片材530损坏。类似于图1的缓冲元件150的配置方式,本实施例的缓冲元件550包括接合层552、软质层554及硬质层556。接合层552固定于软质层554的一侧,且位于软质层554与背盖510之间,硬质层556位于软质层554的另一侧且承载光学片材530。在其它实施例中,接合层552亦可不固定于背盖510上而固定于光学片材530上,本发明不对此加以限制。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以用图2A至图2D的缓冲元件250、350、450、750来取代本实施例的缓冲元件550,本发明不对此加以限制。
图3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请参考图3B,在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800中,显示装置800还包括一透明板体822,且液晶面板840藉由胶层860胶合于透明板体822上,其中透明板体822例如为保护玻璃。在此种组装方式之下,液晶面板840与透明板体822之间的胶合公差(例如胶层860过厚或厚薄不均)可能导致液晶面板840向下挤压光学片材830,此时缓冲元件850的软质层854可产生变形而提供光学片材830位移的空间,以缓冲液晶面板840对光学片材830的挤压,避免光学片材830损坏。类似于图1的缓冲元件150的配置方式,本实施例的缓冲元件850包括接合层852、软质层854及硬质层856。接合层852固定于软质层854的一侧,且位于软质层854与背盖810之间,硬质层856固定于软质层854的另一侧且承载光学片材830。在其它实施例中,接合层852亦可不固定于背盖810而固定于光学片材830,本发明不对此加以限制。此外,本实施例的胶框880与液晶面板840的末端842之间具有间距,以避免胶框880与液晶面板840因结构受力而产生挤压,而缓冲元件850也因此不需延伸至胶框880与背盖810之间。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以用图2A至图2D的缓冲元件250、350、450、750来取代本实施例的缓冲元件850,本发明不对此加以限制。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请参考图4,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600包括一背盖610、一前盖620、一光学片材630、一液晶面板640及一缓冲元件650,前盖620配置于背盖610上,光学片材630、液晶面板640及缓冲元件650配置于前盖620与背盖610之间。光学片材630、液晶面板640及缓冲元件650的配置关系与图1的光学片材130、液晶面板140及缓冲元件150的配置关系类似,于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背盖610具有位于光学片材630侧边的支撑部612,并藉由支撑部612支撑液晶面板640的末端642。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600还包括一缓冲元件660,缓冲元件660配置于支撑部612与液晶面板640的末端642之间,且包括一接合层662、一软质层664及一硬质层666。接合层662、软质层664及硬质层666叠合,缓冲元件660藉由接合层662固定于支撑部612上,硬质层666可提供平整的承载面来承载液晶面板640的末端642,软质层664用以藉由支撑部612与液晶面板640的末端642对缓冲元件660的压迫而产生变形,而可缓冲前盖620、液晶面板640及背盖610因受力或其它因素而产生的挤压。
详细而言,本实施例的接合层662固定于软质层664的一侧,且位于软质层664与支撑部612之间,硬质层666固定于软质层664的另一侧且承载液晶面板640的末端642。在其它实施例中,接合层662亦可不固定于支撑部612上而固定于液晶面板640的末端642上,本发明不对此加以限制。在本实施例中省略用来承载光学片材130及液晶面板140的胶框,而可使整体结构具有较小的厚度。此外,由于省略了承载液晶面板640的末端642的胶框,因此可使整体结构具有较小的边框。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以用图2A至图2D的缓冲元件250、350、450、750来取代本实施例的缓冲元件650,本发明不对此加以限制。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请参考图5,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900包括一背盖910、一前盖920、一光学片材930、一液晶面板940、一缓冲元件950及一胶框960。缓冲元件950括一接合层952、一软质层954及一硬质层956。背盖910、前盖920、光学片材930、液晶面板940及缓冲元件950的配置方式与图1所示的配置方式类似,于此不加以赘述。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900与图1的显示装置100的不同处在于,本实施例的缓冲元件950并未延伸至胶框960与背盖910之间,且在胶框960与液晶面板940之间配置了缓冲元件970。缓冲元件970包括一接合层972、一软质层974及一硬质层976。接合层972、软质层974及硬质层976叠合,缓冲元件970藉由接合层972固定于胶框960上,硬质层976可提供平整的承载面来承载液晶面板940的末端942,软质层974用以藉由胶框960与液晶面板940的末端942对缓冲元件970的压迫而产生变形,而可缓冲前盖920、液晶面板940、胶框960及背盖910因受力或其它因素而产生的挤压。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以用图2A至图2D的缓冲元件250、350、450、750来取代本实施例的缓冲元件950,本发明不对此加以限制。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个优点,光学片材及背盖之间配置了缓冲元件。当背盖翘曲或受外力压迫时,缓冲元件的软质层可被压缩以吸收结构的变形量,避免光学片材及液晶面板因背盖及前盖的挤压而损坏。此外,缓冲元件的硬质层具有承载光学片材及液晶面板的作用,且可维持光学片材的平整性,并提供平整的承载面来承载液晶面板。再者,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还可利用缓冲件承载光学片材及液晶面板,而省略承载光学片材及液晶面板的胶框,而可使整体结构具有较小的厚度。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还可利用缓冲件承载液晶面板的末端,而省略承载液晶面板的末端的胶框,而可使整体结构具有较窄的边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之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之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之范围内。另外,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达成本发明所揭露之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用以命名元件(element)的名称或区别不同实施例或范围,而并非用来限制元件数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Claims (13)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一背盖;
一前盖,配置于该背盖上;
一光学片材,配置于该背盖与该前盖之间;
一液晶面板,配置于该光学片材与该前盖之间;以及
一第一缓冲元件,配置于该背盖与该光学片材之间且包括:
一第一接合层,该第一缓冲元件藉由该第一接合层固定于该背盖及该光学片材至少其中之一;
一第一软质层,用以藉由该背盖与该光学片材对该第一缓冲元件的压迫而产生变形;以及
一第一硬质层,与该第一接合层及该第一软质层叠合,
其中该第一缓冲元件由上至下排列该第一硬质层、该第一软质层以及该第一接合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一软质层的材质为泡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一硬质层的材质为塑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光学片材包括:
一导光板;
一光学膜片组,配置于该导光板与该液晶面板之间;以及
一反射片,配置于该导光板与该背盖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一接合层固定于该第一软质层的一侧,且该第一接合层位于该第一软质层与该背盖之间,该第一硬质层位于该第一软质层的另一侧且承载该光学片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一缓冲元件还包括一第二接合层,固定于该第一硬质层与该光学片材之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一缓冲元件还包括一第二硬质层,位于该第一接合层与该第一软质层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前盖为一框体且具有一开口,该开口暴露该液晶面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显示装置还包括一透明板体,该液晶面板胶合于该透明板体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一胶框,配置于该背盖与该前盖之间,且该胶框位于该光学片材侧边,其中该液晶面板的一末端从该光学片材边缘延伸出,该胶框支撑于该背盖与该液晶面板的该末端之间,该第一缓冲元件延伸至该胶框与该背盖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一第二缓冲元件,其中该背盖具有一支撑部,该支撑部位于该光学片材侧边,该液晶面板的一末端从该光学片材边缘延伸出,该支撑部支撑该液晶面板的该末端,该第二缓冲元件配置于该支撑部与该液晶面板的该末端之间且包括:
一第二接合层,该第二缓冲元件藉由该第二接合层固定于该支撑部上或该液晶面板的该末端上;
一第二软质层,用以藉由该支撑部与该液晶面板的该末端对该第二缓冲元件的压迫而产生变形;以及
一第二硬质层,与该第二接合层及该第二软质层叠合,
其中该第二缓冲元件由上至下排列该第二硬质层、该第二软质层以及该第二接合层。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一胶框及一第二缓冲元件,其中该胶框配置于该背盖与该前盖之间,且该胶框位于该光学片材侧边,该液晶面板的一末端从该光学片材边缘延伸出,该胶框支撑于该背盖与该液晶面板的该末端之间,该第二缓冲元件配置于该胶框与该液晶面板之间且包括:
一第二接合层,该第二缓冲元件藉由该第二接合层固定于该胶框上或该液晶面板的该末端上;
一第二软质层,用以藉由该胶框与该液晶面板的该末端对该第二缓冲元件的压迫而产生变形;以及
一第二硬质层,与该第二接合层及该第二软质层叠合,
其中该第二缓冲元件由上至下排列该第二硬质层、该软质层以及该第二接合层。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一胶框,其中该胶框配置于该背盖与该前盖之间,且该胶框位于该光学片材侧边,该液晶面板的一末端从该光学片材边缘延伸出,该胶框与该液晶面板的该末端之间具有间距。
CN201110274693.XA 2011-09-09 2011-09-09 显示装置 Active CN1029988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74693.XA CN102998818B (zh) 2011-09-09 2011-09-09 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74693.XA CN102998818B (zh) 2011-09-09 2011-09-09 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98818A CN102998818A (zh) 2013-03-27
CN102998818B true CN102998818B (zh) 2015-07-15

Family

ID=47927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74693.XA Active CN102998818B (zh) 2011-09-09 2011-09-09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988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22690B (zh) 2012-07-26 2016-02-21 揚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複合式導光板與顯示裝置
TWI524113B (zh) 2013-10-30 2016-03-01 揚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CN106302879A (zh) * 2016-08-17 2017-01-04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及移动设备
CN113129746A (zh) * 2021-04-01 2021-07-16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支撑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模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91113A (en) * 1987-10-02 1989-04-10 Hitachi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456924A (zh) * 2002-05-10 2003-11-19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CN1635413A (zh) * 2003-12-30 2005-07-06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硅基液晶显示装置的金属反射层的制作方法
KR20080082884A (ko) * 2007-03-09 2008-09-12 우 옵트로닉스 코포레이션 기판 모듈 및 가요성 어레이 기판의 제조 방법
CN201259596Y (zh) * 2008-08-13 2009-06-17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封框胶和液晶显示面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91113A (en) * 1987-10-02 1989-04-10 Hitachi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456924A (zh) * 2002-05-10 2003-11-19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CN1635413A (zh) * 2003-12-30 2005-07-06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硅基液晶显示装置的金属反射层的制作方法
KR20080082884A (ko) * 2007-03-09 2008-09-12 우 옵트로닉스 코포레이션 기판 모듈 및 가요성 어레이 기판의 제조 방법
CN201259596Y (zh) * 2008-08-13 2009-06-17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封框胶和液晶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98818A (zh) 2013-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79620B2 (ja) 複合式導光板及び表示装置
US8926161B2 (en) Display apparatus, multi-display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lay apparatus
JP5222229B2 (ja) 表示装置
CN211826839U (zh) 显示组件及显示设备
CN102998818B (zh) 显示装置
CN105938272B (zh) 一种超薄背光模组及基于其的触摸一体机
CN110570772A (zh)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66808A (zh) 触控显示装置
WO2022267125A1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JP2002259052A (ja) タッチ入力方式の液晶表示装置
CN102606943A (zh) 一种背光模组
KR20100075765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US20120050640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102469764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CN101604082A (zh) 具面板定位功效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6773311A (zh) 用于背光模组内的支撑框架、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3176951U (zh) 一种膜片上置结构的背光模组
CN202532336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5372232U (zh) 一种背光源、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5359724A (zh) 一种柔性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WO2010071042A1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204806292U (zh) 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0836037U (zh) 一种触摸屏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0827678B (zh) 显示装置
JP2015031772A (ja) 液晶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21

Address after: Hsinchu Science Park, Taiwan, China

Patentee after: Zhongqiang Photoelectric Co., Ltd.

Address before: Hsinchu Science Park, Taiwan, China

Patentee before: YOUNG Lighting Technology In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