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96264B - 内燃机加速装置中的组合式拉线 - Google Patents

内燃机加速装置中的组合式拉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96264B
CN102996264B CN201210381966.5A CN201210381966A CN102996264B CN 102996264 B CN102996264 B CN 102996264B CN 201210381966 A CN201210381966 A CN 201210381966A CN 102996264 B CN102996264 B CN 1029962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ing wire
leading portion
sliding sleeve
slide block
staygu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8196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96264A (zh
Inventor
刘石定
高华文
周东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qi Hongta Yunnan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W-GM HONGTA YUNN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GM HONGTA YUNNAN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W-GM HONGTA YUNN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8196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962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962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962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962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962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Throttle Valves Provided In The Intake System Or In The Exhaust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加速装置中的组合式拉线,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本发明组合式拉线由装配在驾驶室端的前段拉线总成及装配在发动机端的后段拉线总成及连接前后两段拉线总成的滑套和卡口式卡紧结构构成,在前段拉线与后段拉线连接处(具体位置应设计在空间大且易操作的位置)设计一个滑套和卡口式卡紧连接形式,结构简单、易操作和维修;后段拉线设计有一六方调整螺母,可对拉线芯子的松紧程度进行调整,也就是能对拉线控制发动机怠速的高低和加速踏板的空行程进行调整到所需状态。本发明组合式拉线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工作可靠性好。

Description

内燃机加速装置中的组合式拉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加速装置中的组合式拉线,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内燃机加速装置系统中一般由加速踏板、加速踏板支架和拉线构成,内燃机转速的高低由拉线控制内燃机大泵(柴油机)或控制节气门开度大小(汽油机)。
通常拉线为整段式,则由外套(钢带和塑料组成,钢带硫化在塑料中)和芯子(材料为钢丝)组成;但在装配时,由于受发动机的布置位置及车身结构的限制,拉线难于装配。此外,整段式拉线结构没有对内燃机怠速及加速踏板空行程调整的功能,需增加另外的调节装置,特别是在轻卡双排驾驶室系列车装配上,由于驾驶室不能翻转,导致加速装置中拉线不能装配,或者是需要操作者装配时身体进入驾驶室底部进行装配,这样装配危险性极大,一旦驾驶室吊装结构失控,将造成人身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加速装置中拉线难于装配和在装配过程中存在人身安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工作可靠性好的内燃机加速装置组合拉线,将内燃机加速装置中组合式两段拉线新型结构,增加了调整功能,以解决目前轻卡双排驾驶室系列车加速装置中拉线装配困难,拉线自身没有对内燃机怠速及加速踏板空行程调整的功能和装配过程中存在人身安全的问题。
本发明内燃机加速装置中的组合式拉线结构是:组合式拉线由装配在驾驶室端的前段拉线总成(1)及装配在发动机端的后段拉线总成(2)及连接前后两段拉线总成的滑套(3)和卡口式卡紧结构构成,
在前段拉线总成(1)外套中有一个空腔状的滑套(3),滑套(3)空腔内装入滑块(4),滑块(4)与前段拉线芯子(10)一端连接,滑块(4)能在滑套(3)空腔内无阻力滑动,前段拉线芯子(10)与滑块(4)连接端通过第一个六方连接块(5)连接,第一个六方连接块(5)一端与前段拉线芯子(10)一端压铸在一起,前段拉线芯子(10)另一端为圆球(9),圆球(9)与前段拉线芯子(10)压铸在一起;
在后段拉线总成(2)外套中有一个六方调整螺帽(7)及一个并紧螺母(8),后段拉线芯子(21)具有一个与前段拉线总成(1)连接端同样设计的第二个六方连接块(6),第二个六方连接块(6)与后段拉线芯子(21)一端压铸在一起;
滑套(3)由上滑套盖(16)和下滑套盖(18)合拢构成整体圆柱形,上滑套盖(16)和下滑套盖(18)内侧都开有卡槽(18),下滑套盖(18)中有两个锁紧插扣(19),上滑套盖(16)中有两个固定扣(17), 每个固定扣(17)与一个锁紧插扣(19)相互扣紧固定,
后段拉线总成(2)中第二个六方连接块(6)装入前段拉线总成(1)的滑块(4)中,后段拉线总成(2)中的六方调整螺帽(7)同时装入前段拉线总成(1)的滑套(3)及卡槽(18)内,将前段拉线总成(1)的滑套(3)中的上滑套盖(16)与下滑套盖(18)合紧并把锁紧插扣(19)卡入固定扣(17)中,前段拉线总成(1)和后段拉线总成(2)连接为一体。
前段拉线外套中有塑料卡套(14),此卡套14的作用为固定拉线外套,结构根据加速装置中支架的结构而设计,一般设计卡套14有卡脚、凸台及橡胶保护套12,塑料卡套(14)与拉线外套用钢带进行六方形式压紧();前段拉线外套中有橡胶密封圈(15)。
滑块(4)为长方体,滑块(4)中部开有一个U型槽状的空腔,空腔内可同时放置第一六方连接块(5)和第二六方连接快(6),滑块(4)底部和上部棱角均倒有圆角,滑块(4)空腔壁上开有一个通孔(27)。
六方调整螺帽(7)中间为一个通孔,外径一端为六方形,另一端为圆柱形,六方调整螺帽(7)外径的六方段和圆柱段交界处开有一个定位槽(28),定位槽(28)与滑套(3)一端的通孔内径匹配,六方段在中心通孔内壁带有内螺纹。
本发明把加速装置中的拉线设计为两段组合式,解决了拉线装配困难、在拉线中增加了调整功能、消除了安全隐患。在前段拉线与后段拉线连接处(具体位置应设计在空间大且易操作的位置)设计一个滑套和卡口式卡紧连接形式,结构简单、易操作和维修;后段拉线设计有一六方调整螺母,可对拉线芯子的松紧程度进行调整,也就是能对拉线控制发动机怠速的高低和加速踏板的空行程进行调整到所需状态。
本发明内燃机加速装置中的组合拉线可以适用于汽车、农业机械等使用的内燃机加速装置中。
本发明装置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装置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且成本低,通过把加速装置中的拉线设计为两段组合式,连接处具体位置设计在空间大且易操作的位置及对前、后段拉线长度尺寸设计调整,可以与原设计的整根式加速拉线在装配上实现互换。
2.本两段式组合拉线连接处设计在空间大且易操作的位置可以有效地解决目前轻卡双排驾驶室系列车加速装置中拉线装配困难及装配过程中存在人身安全的问题。
3.通过顺、逆时针方向调整后段拉线的六方调整螺帽,可以实现对发动机怠速的调整和对加速踏板在装配拉线时产生的空行程进行有效的调整后消除。
4.本装置还可以根据内燃机的广泛应用推广到汽车以外的行业,如工程机械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装置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但保护范围不限于实施例。
图1 本发明组合拉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前段拉线1的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后段拉线2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前段拉线滑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图4前段拉线滑套结构的右视图。
图5 本发明前段拉线滑套中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A为图5前段拉线滑套中滑块结构的左视图。
图5B为图5前段拉线滑套中滑块结构的右视图。
图6 本发明后段拉线六方调整螺帽结构示意图。
图6 A为图6后段拉线六方调整螺帽结构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设计方案将内燃机加速装置中的拉线设计为两段组合式拉线。主要由装配驾驶室端的前段拉线总成1和装配发动机端的后段拉线总成2构成。
在前段拉线总成1外套中设计一个塑料滑套3,滑套3内部为空腔并在空腔内装入滑块4,滑块4与拉线芯子10连接并可在空腔内无阻力滑动,芯子10与滑块4连接端设计一六方连接块5与芯子压铸在一起,另一端根据加速装置中杠杆结构设计一圆球9与芯子压铸在一起。
在后段拉线总成2外套中设计一个六方调整螺帽7和并紧螺母8,芯子21与前段拉线总成1连接端同样设计一六方连接块5与芯子压铸在一起。后段拉线总成2中六方连接块6装入前段拉线总成1的滑块4中,后段拉线总成2中的六方调整螺帽7同时装入前段拉线总成1的滑套3的卡槽18内,将前段拉线总成1的滑套3中的滑套上16与滑套下18合紧并把卡口19卡入卡口17中;此时已将前段拉线总成1和后段拉线总成2连接装配完毕。
接下来对拉线行程进行调整,启动发动机,如果发动机转速过高,说明拉线过紧,此时,顺时针拧后段拉线总成2中的六方调整螺帽7,待发动机转速下降至所需转速时,停止拧动并用后段拉线总成2中的螺母8并紧六方调整螺帽7。反之,如果加速踏板存在空行程,逆时针拧后段拉线总成2中的六方调整螺帽7至加速踏板没有空行程为止,并用后段拉线总成2中的螺母8并紧六方调整螺帽7。
由附图1可知:本发明内燃机加速装置中的组合拉线由滑套3、滑块4、六方连接块5、六方连接块6、六方调整螺帽7、并紧螺母8组成,其装配如下所述:
将前段拉线芯子1(材料一般为Ø2mm的钢丝)和第一六方连接块5压铸后装入滑块4中,再将装好的滑块4放入滑套3的空腔中,再将后段拉线2中的后段拉线芯子21(材料一般为Ø2mm的钢丝)和第二六方连接块6压铸好后装入滑块4中,此时在滑块4中的第一六方连接块5和第二六方连接块6之间无间隙,以保证拉线芯子间隙。
将后段拉线中的六方调整螺帽7装入滑套3中的固定限位槽18中,松开并紧螺母8使六方调整螺帽7可顺、逆时针转动,此时,前段拉线1和后段拉线21中的拉线芯子都已装入滑套3中,再将滑套3中的滑套上盖16和滑套下盖18合紧,将滑套下盖16中的锁紧插扣19插入滑套上盖中的固定扣17中扣紧,拉动前段拉线芯子或者后段拉线芯子,两根拉线芯子整体可自由无阻力移动,装配完毕。
图2为前段拉线总成示意图,前段拉线总成中设计有与前段拉线芯子10压铸在一起的压铸球9,压铸球9和钢丝导圈11可根据加速装置中杠杆的结构不同而不同,钢丝导圈11的材料为一般塑料PP;前段拉线外套中还设计有塑料卡套14,此卡套14的作用为固定拉线外套,结构根据加速装置中支架的结构而设计,一般设计有卡脚、凸台及橡胶保护套12等,塑料卡套14与拉线外套用钢带进行六方连接块5形式压紧;前段拉线外套中还设计有橡胶密封圈15,此橡胶密封圈15的结构可根据拉线过孔的位置及结构进行相应设计,但必须密封和安装可靠;前段拉线外套中还设计有滑套3,其相应结构、材料及制造方法在图4中进行详细说明。
图3后段拉线总成,后段拉线总成中设计有六方连接块6、挡片20、拉线芯子21、六方调整螺帽7、并紧螺母8、橡胶保护套22、拉线支架固定螺母23、拉线芯子橡胶保护套24。六方连接块6的长度和最大外径应根据滑块4的长度和宽度确定;挡片20作用时在后段拉线与发动机装配时保证六方连接块6与六方调整螺帽7留有一定的间隙,在六方连接块6装入滑块4时拿掉挡片20以便六方连接块6装入滑块4,其结构为开口销形式最为方便,材料为薄钢板;、六方调整螺帽7在图6中作详细说明;并紧螺母8、法兰螺母23为一般国家标准螺母,装配在铆接拉线外套的空心螺杆上;拉线芯子橡胶保护套24的作用为保护拉线芯子自由移动和防止沙石、泥块进入拉线外套内部,其结构和其他保护套一样成锥形,材料选择为防老化耐磨的三元乙丙橡胶(DPM)。
图4前段拉线滑套,整体设计为圆柱形,一端外径在设计时应小于拉线外套的内径,长度为30—35mm,中心开一Ø3mm(根据所选拉线芯子的直径而定,一般大于拉线芯子1mm即可)的通孔,这样,在连接拉线外套时将此端插入拉线外套,插入深度为20—25mm用钢带压成六方形状进行铆接,拉托力一般为300N;另一端外径为Φ16mm,长度为110mm,此部分设计为上下盖,一边可打开,另一边连接,可打开一边的上盖上设计有固定扣17,下盖设计有锁紧插扣19,设计时锁紧插扣19必须容易的插入固定扣17中,并锁紧可靠,上盖和下盖合并锁紧后距端部11.5mm处中间设计均为Φ10.5mm的空腔,此空腔是为了把图5的滑块4放入并可在空腔内无阻力移动,在端部长度11.5mm中间设计一6mm长外径Ø8mm的圆柱形空腔卡槽,其目的是能把六方调整螺母7的一端放入圆柱形卡槽中,此端部中心设计一Ø6mm的通孔,此外径为Φ16mm,长度为110mm的圆柱形滑套壁厚均为2.5 mm。滑套3材料为:软质高压聚丙乙稀,制造方法可吹塑成型,也可注塑成型。
图5前段拉线滑套中滑块,滑块设计为长20mm,宽9mm的长方体,与滑套3内空腔接触的底部和上部棱角均倒R4.5mm的角,防止滑块4与滑套3空腔内部有卡滞和不能装配现象,与滑套3内空腔接触的底部对应的上部设计为一空腔,其目的是装入六方连接块5和六方连接快6,在空腔的一端中心处设计一Ø3mm的通孔,其目的为让拉线芯子10与六方连接块5压铸在一起时拉线芯子10的另一端穿过,在空腔另一端设计一宽度为3mm深度为6mm的U型槽,其目的是拉线芯子21与六方连接块6压铸在一起时拉线芯子21放入U型槽中,连接拉线芯子的两端均受拉力,壁厚设计为4mm,另两端为防止六方连接块左右移动,不受力的作用,所以壁厚设计为1.5mm,要薄一些。滑块4材料为:软质高压聚丙乙稀,制造方法可吹塑成型,也可注塑成型。
图6 后段拉线六方调整螺帽,一端设计为六方,其长度越长可调整加速装置中踏板的空行程范围越大,所以,需长一些,长度为40mm,另一端设计为外径Ø8mm长度为5mm的圆柱形,在六方和圆柱形交界处设计一宽度为3mm外径为Ø6mm的槽,此槽在装配时需卡入滑套3一端设计有Ø6mm的通孔中。在设计有六方段在中心处设计有M8的孔并带有内螺纹,在设计有圆柱形和槽端中心处设计有Ø4mm的通孔,此通孔的作用时让拉线芯子穿过。材料为35#钢,制造方法机加工。
本发明内燃机加速装置中的组合式拉线连接处装配在驾驶室中护栅和驾驶室前支架之间,易操作、易维修更换、易对发动机怠速和加速踏板空行程的调整,更重要消除操作者的安全隐患。还可根据空间、位置需要进行固定位置设计。

Claims (1)

1.一种内燃机加速装置中的组合式拉线,其特征在于:组合式拉线由装配在驾驶室端的前段拉线总成(1)及装配在发动机端的后段拉线总成(2)及连接前后两段拉线总成的滑套(3)和卡口式卡紧结构构成,
在前段拉线总成(1)外套中有一个空腔状的滑套(3),滑套(3)空腔内装入滑块(4),滑块(4)与前段拉线芯子(10)一端连接,滑块(4)能在滑套(3)空腔内无阻力滑动,前段拉线芯子(10)与滑块(4)连接端通过第一个六方连接块(5)连接,第一个六方连接块(5)一端与前段拉线芯子(10)一端压铸在一起,前段拉线芯子(10)另一端为圆球(9),圆球(9)与前段拉线芯子(10)压铸在一起;
在后段拉线总成(2)外套中有一个六方调整螺帽(7)及一个并紧螺母(8),后段拉线芯子(21)具有一个与前段拉线总成(1)连接端同样设计的第二个六方连接块(6),第二个六方连接块(6)与后段拉线芯子(21)一端压铸在一起;
滑套(3)由上滑套盖(16)和下滑套盖(18)合拢构成整体圆柱形,上滑套盖(16)和下滑套盖(18)内侧都开有卡槽(18),下滑套盖(18)中有两个锁紧插扣(19),上滑套盖(16)中有两个固定扣(17), 每个固定扣(17)与一个锁紧插扣(19)相互扣紧固定;
后段拉线总成(2)中第二个六方连接块(6)装入前段拉线总成(1)的滑块(4)中,后段拉线总成(2)中的六方调整螺帽(7)同时装入前段拉线总成(1)的滑套(3)及卡槽(18)内,将前段拉线总成(1)的滑套(3)中的上滑套盖(16)与下滑套盖(18)合紧并把锁紧插扣(19)卡入固定扣(17)中,前段拉线总成(1)和后段拉线总成(2)连接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加速装置中的组合式拉线,其特征在于:前段拉线外套中有塑料卡套(14),此卡套(14)的作用为固定拉线外套,结构根据加速装置中支架的结构而设计,一般设计卡套(14)有卡脚、凸台及橡胶保护套(12),塑料卡套(14)与拉线外套用钢带进行六方形式压紧;前段拉线外套中有橡胶密封圈(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加速装置中的组合式拉线,其特征在于:滑块(4)为长方体,滑块(4)中部开有一个U型槽状的空腔,空腔内可同时放置第一六方连接块(5)和第二六方连接块(6),滑块(4)底部和上部棱角均倒有圆角,滑块(4)空腔壁上开有一个通孔(2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加速装置中的组合式拉线,其特征在于:六方调整螺帽(7)中间为一个通孔,外径一端为六方形,另一端为圆柱形,六方调整螺帽(7)外径的六方段和圆柱段交界处开有一个定位槽(28),定位槽(28)与滑套(3)一端的通孔内径匹配,六方段在中心通孔内壁带有内螺纹。
CN201210381966.5A 2012-10-10 2012-10-10 内燃机加速装置中的组合式拉线 Active CN1029962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81966.5A CN102996264B (zh) 2012-10-10 2012-10-10 内燃机加速装置中的组合式拉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81966.5A CN102996264B (zh) 2012-10-10 2012-10-10 内燃机加速装置中的组合式拉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96264A CN102996264A (zh) 2013-03-27
CN102996264B true CN102996264B (zh) 2015-07-22

Family

ID=47925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81966.5A Active CN102996264B (zh) 2012-10-10 2012-10-10 内燃机加速装置中的组合式拉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96264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063020U (zh) * 2011-03-29 2011-12-07 王成 汽车拉线油门巡航定速器
CN102602287A (zh) * 2011-04-06 2012-07-25 宋丙钦 车辆启动增动力装置
CN202883131U (zh) * 2012-10-10 2013-04-17 一汽通用红塔云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内燃机加速装置中的组合式拉线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063020U (zh) * 2011-03-29 2011-12-07 王成 汽车拉线油门巡航定速器
CN102602287A (zh) * 2011-04-06 2012-07-25 宋丙钦 车辆启动增动力装置
CN202883131U (zh) * 2012-10-10 2013-04-17 一汽通用红塔云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内燃机加速装置中的组合式拉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96264A (zh) 2013-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102005046407B4 (de) Motorabdeckung
DE60105948T3 (de) Trägerstruktur für Kfz-Kühleranordnung
DE102009009150B4 (de) Fahrzeug-Kofferraumbodenhalterung mit integriertem Luftkanal
DE202012000489U1 (de) Motorvorderstruktur für Fahrzeug
EP2634393B1 (de) Funktionsmodul mit einem Abgasturbolader und einem Abgaskrümmer
CN104097476A (zh) 导流装置的制造方法和具导流装置的底盘控制臂
DE19803230B4 (de) Ansaug-Anbausystem für einen Verbrennungsmotor
DE102013112309A1 (de) Manschetteneinheit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hierfür
DE102018116664B4 (de) Zylinderkopfdeckelstruktur für einen Motor
DE102020114564A1 (de) Systeme und verfahren für eine abgasrückführungsventilkartusche in einem zylinderkopf mit integriertem abgaskrümmer
CN102996264B (zh) 内燃机加速装置中的组合式拉线
DE102021102205B3 (de) Entkopplungselement
CN202883131U (zh) 内燃机加速装置中的组合式拉线
DE102010005829A1 (de) Transporthilfe für einen Kraftfahrzeugmotor, Motor mit einer Transporthilfe sowie Koppelelement für eine Hebe- und/oder Transporteinrichtung
DE202020107497U1 (de) Fahrzeugcockpit-Modulanordnung
EP4078722A1 (de) Batterieschale, traktionsbatterie und kraftfahrzeug
DE102020132528A1 (de) Systeme und verfahren zum steuern der luftansaugung in einen motor eines fahrzeugs
US10113520B2 (en) Intake manifold retention bracket for long-short runner control
US9522584B2 (en) Vehicl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with tether for tire and wheel assembly
DE102009014967B4 (de) Fahrzeug mit einem Rohluftkanal
DE102012009393A1 (de) Montageanordnung zum Einbau einer Ladesteckdose in eine Karosserie eines Fahrzeugs und Einbauverfahren
EP2371682B1 (de) Kühlluftführung
DE602005002225T2 (de) Anordnung zur Befestigung eines Kabelbaums für eine Kraftstoffverteilerleitung
CN206267678U (zh) 内手柄总成及汽车
DE102017201974B4 (de) Turbolader für ein Kraftfahrzeu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655000 Nanning, Qilin District, Yunnan, North Road, No. 368, No.

Patentee after: Yiqi Hongta Yunnan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655000 Nanning FAW Road, Qujing Qilin District, Yunnan Province, No. 368 FAW GM Hongta

Patentee before: FAW-GM Hongta Yunnan Automobile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