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91126A - 记录装置、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记录装置、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91126A
CN102991126A CN2012103234401A CN201210323440A CN102991126A CN 102991126 A CN102991126 A CN 102991126A CN 2012103234401 A CN2012103234401 A CN 2012103234401A CN 201210323440 A CN201210323440 A CN 201210323440A CN 102991126 A CN102991126 A CN 1029911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ink tank
control instruction
nozzle rows
pri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2344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91126B (zh
Inventor
土屋典生
土屋彰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9911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911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911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911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66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66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 B41J2002/17589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using ink level as input for printer mode selection or for prediction of remaining printing capacity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装置、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程序。特征在于,具备:盒体,其容纳填充了墨水的第1墨水容器以及填充了同一颜色墨水的第2墨水容器;喷墨头,其具有喷吐由所述第1墨水容器供给的墨水的第1喷嘴列以及喷吐由所述第2墨水容器供给的墨水的第2喷嘴列,且执行印刷;和记录控制部,其使所述第1喷嘴列或所述第2喷嘴列喷吐墨水来对记录介质执行印刷,所述记录控制部判断墨水余量多的墨水容器,并使与墨水余量多的墨水容器连接的喷嘴列喷吐墨水来执行印刷。

Description

记录装置、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吐墨水来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程序。
背景技术
以往,在喷墨式记录装置中,与2个墨水容器分别连接不同的喷墨头,从其中一个喷墨头喷吐墨水来记录图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127122号公报
其中,在如上述的记录装置那样喷吐墨水来记录图像的装置中,假设构成为:可以安装容纳了多个墨水容器的盒体、即向各墨水容器填充了同一颜色的墨水的盒体,并且与各墨水容器分别连接不同的喷嘴列。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即便在任一个喷嘴列中发生了某些不良情况时,也可以通过其他喷嘴列维持能够喷吐同一颜色的墨水的状态,并且也可以提高装置的冗余性、可用性。另一方面,在采用了这种结构的情况下,在记录图像时需要进行与盒体的结构相对应的适当的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针对可以安装容纳填充了同一颜色的墨水的多个墨水容器的盒体的记录装置执行记录时能够进行与盒体的结构相适合的控制。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盒体,其容纳第1墨水容器以及第2墨水容器,其中,在所述第1墨水容器中填充了墨水,在所述第2墨水容器中填充了与在所述第1墨水容器中填充的墨水相同颜色的墨水;喷墨头,其具有第1喷嘴列以及第2喷嘴列并执行印刷,其中,所述第1喷嘴列与所述第1墨水容器连接、且喷吐由所述第1墨水容器供给的墨水,所述第2喷嘴列与所述第2墨水容器连接、且喷吐由所述第2墨水容器供给的墨水;和记录控制部,其使所述第1喷嘴列或所述第2喷嘴列喷吐墨水来对记录介质执行印刷,所述记录控制部在对所述记录介质执行印刷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第1墨水容器或所述第2墨水容器之中的墨水余量多的墨水容器,并使与墨水余量多的墨水容器连接的喷嘴列喷吐墨水来执行印刷。
其中,在如上述构成的记录装置那样安装了容纳填充了相同颜色的墨水的多个墨水容器的盒体的装置中,如果其中一个墨水容器处于空或接近空的状态,则无法对与该一个墨水容器连接的喷嘴进行清洁,因而需要更换盒体本身。此时,在其他墨水容器中剩下了足够的墨水的情况下,无论是否处于能够从该其他墨水容器喷吐相同颜色的墨水来记录图像的状态,都更换盒体本身,因而从成本的角度出发有改善的余地。因而,在上述构成的记录装置中,存在着想要关于填充了相同颜色的墨水的多个墨水容器尽可能使墨水余量均等这样的需求。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由于在记录图像时,从与多个墨水容器中的墨水余量最多的墨水容器相连接的喷嘴喷吐墨水来记录图像,所以关于各墨水容器,能够抑制墨水余量产生差异,且能够尽可能实现均等化。即,根据上述构成,针对可以安装容纳填充了相同颜色的墨水的多个墨水容器的盒体的记录装置,可以进行与使墨水余量均等化这样的需求相应的适当控制。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记录控制部对印刷的执行所涉及的第1控制指令以及所述第1控制指令后续的第2控制指令进行接收,且基于接收到的所述第1控制指令以及所述第2控制指令,对所述记录介质执行印刷,在基于接收到的所述第1控制指令的印刷的执行过程中接收了所述第2控制指令的情况下,在所述第2控制指令的接收完成了的时间点,判断所述第1墨水容器或所述第2墨水容器之中的墨水余量多的墨水容器,并使与判断为墨水余量多的墨水容器连接的喷嘴列喷吐墨水来执行基于所述第2控制指令的印刷。
根据本发明,在基于第1控制指令执行印刷所涉及的处理中接收了下一印刷所涉及的第2控制指令的情况下,由于在该下一印刷所涉及的控制指令的接收完成了的时间点,判断墨水余量最多的墨水容器,所以能够在确定执行下一印刷之后进行该判断,并且例如较之当前正在进行的印刷结束了的时间点预测各墨水容器的墨水余量的情况,能够使判断所涉及的处理简单化,且能够提高处理效率。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记录控制部对印刷的执行所涉及的第1控制指令以及所述第1控制指令后续的第2控制指令进行接收,且基于接收到的所述第1控制指令以及所述第2控制指令,对所述记录介质执行印刷,在基于接收到的所述第1控制指令的印刷的执行过程中接收了所述第2控制指令的情况下,在基于所述第1控制指令的印刷结束了的时间点,判断所述第1墨水容器或所述第2墨水容器之中的墨水余量多的墨水容器,并使与判断为墨水余量多的墨水容器连接的喷嘴列喷吐墨水来执行基于所述第2控制指令的印刷。
根据本发明,在基于第1控制指令进行印刷的执行所涉及的处理过程中接收了下一印刷的执行所涉及的控制指令的情况下,在当前正在进行的印刷结束了的时间点,判断墨水余量最多的墨水容器,所以在开始下一印刷的时间点利用实际上墨水余量最多的墨水容器,可以记录下一图像,并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各墨水容器的墨水余量的均等化。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记录控制部对印刷的执行所涉及的第1控制指令以及所述第1控制指令后续的第2控制指令进行接收,且基于接收到的所述第1控制指令以及所述第2控制指令,对所述记录介质执行印刷,在基于接收到的所述第1控制指令的印刷的执行过程中接收了所述第2控制指令的情况下,在所述第2控制指令的接收开始了的时间点,判断所述第1墨水容器或所述第2墨水容器之中的墨水余量多的墨水容器,并使与墨水余量多的所述墨水容器连接的喷嘴列喷吐墨水来执行基于所述第2控制指令的印刷。
根据本发明,在基于第1控制指令进行印刷的执行所涉及的处理过程中接收了下一印刷的执行所涉及的控制指令的情况下,由于在该下一印刷的执行所涉及的控制指令的接收开始了的时间点,判断墨水余量最多的墨水容器,所以例如较之在当前正在进行的印刷结束之后进行该判断的情况、或在下一印刷的执行所涉及的控制指令的接收完成之后进行该判断的情况,能够在较早的阶段进行该判断并开始下一印刷的执行所涉及的处理,并且例如较之当前正在进行的印刷结束了的时间点预测各墨水容器的墨水余量的情况,能够使处理简单化,且能够提高处理效率。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记录控制部对印刷的执行所涉及的第1控制指令以及所述第1控制指令后续的第2控制指令进行接收,且基于接收到的所述第1控制指令以及所述第2控制指令,对所述记录介质执行印刷,在从与所述第1墨水容器连接的所述第1喷嘴列喷吐墨水来执行基于接收到的所述第1控制指令的印刷所涉及的处理时接收了所述第2控制指令的情况下,预测基于所述第1控制指令的印刷结束了的时间点下的所述第1墨水容器的墨水余量,并且对预测出的所述第1墨水容器的墨水余量与所述第2墨水容器的墨水余量进行比较,来判断墨水余量多的所述墨水容器,并使与判断出的所述墨水容器连接的喷嘴列喷吐墨水来执行基于所述第2控制指令的印刷。
根据本发明,在印刷的执行所涉及的处理过程中接收了下一印刷的执行所涉及的控制指令的情况下,由于在当前正在进行的印刷结束了的时间点预测各墨水容器的墨水余量,并且预测在该时间点墨水余量最多的墨水容器,所以在开始下一图像记录的时间点,可以利用墨水余量最多的墨水容器来执行下一印刷,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各墨水容器的墨水余量的均等化。而且,较之在当前正在进行的印刷结束之后进行墨水余量最多的墨水容器的判断的情况,能够在较早的阶段进行该判断后开始下一印刷的执行所涉及的处理。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记录控制部在对于所述第1喷嘴列以及所述第2喷嘴列而言,不喷吐墨水的时间经过了规定时间时,执行冲洗,并且在对所述记录介质执行印刷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第1喷嘴列或所述第2喷嘴列之中的、接收了所述控制指令时不喷吐所述墨水的时间经过了与所述规定时间接近的时间的喷嘴列,并从判断出的喷嘴列喷吐墨水来执行印刷。
在此,冲洗是指花费规定时间来进行的处理,并且是伴有墨水消耗的处理,所以从处理效率的观点出发,存在着想要尽可能不进行的这种冲洗需求。鉴于此,根据本发明,在对记录介质执行印刷的情况下,在多个喷嘴列之中存在自最后喷吐墨水起经过了与规定时间接近的时间的喷嘴列时,无论墨水容器的墨水余量如何,都使该喷嘴列喷吐墨水来执行印刷,通过采用这种构成,能够比墨水余量的均等化更优先地避免冲洗,可以应对上述需求。
另外,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一种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对记录介质执行印刷的控制指令;判断第1墨水容器或第2墨水容器之中的墨水余量多的墨水容器,其中,所述第1墨水容器被容纳在盒体中且被填充了墨水、并与第1喷嘴列连接,所述第2墨水容器被容纳在所述盒体中且被填充了与在所述第1墨水容器中填充的墨水相同颜色的墨水、并与第2喷嘴列连接;使与判断出的墨水余量多的墨水容器连接的喷嘴列喷吐墨水来执行印刷。
根据该控制方法,由于在进行记录时,从与多个墨水容器之中的墨水余量最多的墨水容器相连接的喷嘴喷吐墨水来执行印刷,所以能够尽可能使各个墨水容器的墨水余量均等化。由此,针对可以安装容纳填充了相同颜色的墨水的多个墨水容器的盒体的记录装置,在执行印刷时可以进行与盒体的构成相应的适当控制。
另外,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一种程序,是控制记录装置的控制部执行的程序,所述记录装置具备:盒体,其容纳第1墨水容器以及第2墨水容器,其中,在所述第1墨水容器中填充了墨水,在所述第2墨水容器中填充了与在所述第1墨水容器中填充的墨水相同颜色的墨水;和喷墨头,其具有第1喷嘴列以及第2喷嘴列,其中,所述第1喷嘴列与所述第1墨水容器连接且喷吐从所述第1墨水容器供给的墨水,所述第2喷嘴列与所述第2墨水容器连接且喷吐从所述第2墨水容器供给的墨水,所述程序的特征在于使所述控制部起到记录控制部的作用,该记录控制部在对所述记录介质执行印刷时,判断所述第1墨水容器或所述第2墨水容器之中的墨水余量多的墨水容器,并使与墨水余量多的墨水容器连接的喷嘴列喷吐墨水来执行印刷。
根据该程序,由于在进行印刷时,从与多个墨水容器之中的墨水余量最多的墨水容器相连接的喷嘴喷吐墨水来执行印刷,所以能够尽可能使各个墨水容器的墨水余量均等化。由此,针对可以安装容纳填充了相同颜色的墨水的多个墨水容器的盒体的记录装置,在执行印刷时可以进行与盒体的构成相应的适当的控制。
另外,本发明也可将上述程序作为上述控制部或以计算机可读取的方式存储的存储介质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针对可以安装容纳填充了相同颜色的墨水的多个墨水容器的盒体的记录装置,在进行记录时,可以进行与盒体的构成相应的适当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处理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复合处理装置的主体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喷墨头与墨盒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4是表示记录系统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5是表示复合处理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复合处理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处理装置1(记录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复合处理装置1是针对作为读取对象介质的片状的支票4(记录介质)、支票类进行该读取对象物中所记录的磁性墨水字符的读取、读取对象物的双面的光学性读取、以及对该读取对象物进行的字符等的记录的装置。另外,复合处理装置1具备:作为对记录在信用卡等卡型介质中的磁性信息进行读取的读卡器的功能、以及通过在热敏卷纸上记录图像后进行切断从而发行记录了图像的规定的纸片的功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作为读取对象物而处理支票4的情况。如图1所示,支票4是在施加了规定的图案或装饰的薄片(纸张)上打印或记载了金额、出票人、序列号、签名等的支票类。这些金额、出票人、序列号、签名等位于表面4a,在背面4b上设有背书栏。在该背书栏中,通过后述的喷墨头10来记录背书所涉及的规定的字符或图像。另外,在表面4a上形成有沿着支票4的长边方向的磁性墨水字符串4c。磁性墨水字符串4c排列了利用磁性墨水印刷后的多个磁性墨水字符(MICR字符),能够以磁性方式或光学方式进行读取。虽然支票4的短边方向以及长边方向的尺寸被标准化,但是因为存在多种标准,所以实际上具有多种尺寸。在复合处理装置1中,规定大致可以包含一般支票4的尺寸的最大尺寸,如果是该最大尺寸内的支票4,则能够进行处理。
复合处理装置1具有由覆盖复合处理装置1的下部的下部壳体11以及被下部壳体11盖住的盖罩12构成的外壳,在外壳的内部容纳了复合处理装置1的主体。在复合处理装置1的前面,开设了插入支票4的插入口14,并且在插入口14的里面设有能层叠并贮存多个支票4的支票插入部(stacker)15。该支票插入部15构成为可以向前面侧自由地拉出,在根据应该贮存于支票插入部15内的支票4的尺寸而拉出了支票插入部15的基础上,能够使该支票插入部15贮存支票4。
另外,在盖罩12中形成有俯视状态下呈大致U字形状、且成为支票4的输送路径W的狭缝18,狭缝18到达在复合处理装置1的前面侧设置的凹处19。如后述那样,向复合处理装置1的内部一张一张地取入贮存于支票插入部15内的支票4,在经过狭缝18的期间进行处理,从而向凹处19排出处理后的支票4。在凹处19中能够使多个支票4堆积。
如图1所示,在支票插入部15的侧方设有磁性读卡器单元20。磁性读卡器单元20具备形成于盖罩12的卡狭缝21、以及与该卡狭缝21对应地设置的MCR(magnetic card reader)头22(图4),由MCR头22读取在经过卡狭缝21的卡类中以磁性方式记录的信息。
图2是表示在复合处理装置1的外壳内部所容纳的主体的结构的俯视图。在支票插入部15的一侧面设有按压部件(hopper)25。该按压部件25构成为可以通过按压部件驱动电机26(图4)使其沿着图中箭头方向转动,将贮存在支票插入部15内的支票4按压到另一侧面侧。
在支票插入部15的另一侧面配置有由后述的ASF(AutomaticallySheet Feeder)电机27(图4)驱动的拾取辊28,若按压部件25转动至拾取辊28侧,则通过该转动使得支票插入部15内的支票4中的1张支票对拾取辊28施力,而与该辊接触之后,通过该辊的旋转而拉入至输送路径W中。
在支票插入部15的里面配置有由一对辊构成的ASF辊29。ASF辊29的2个辊配置在输送路径W的两侧,一个辊通过后述的ASF电机27的动力进行旋转,另一个辊是从动辊。与拾取辊28相接的支票4被ASF辊29夹持,在狭缝18内被输送至下游侧。
在支票插入部15的规定的位置上设有ASF纸张检测器31(图4)。ASF纸张检测器31例如由透过型光传感器构成,用于检测支票插入部15中有无支票4。
另外,在支票插入部15中,在按压部件25的待机位置处设有按压部件位置检测器32(图4)。按压部件位置检测器32例如由透过型光传感器构成,用于检测按压部件25是否位于待机位置。
在ASF辊29的下游侧配置有与支票4的表面4a相接并以磁性方式读取磁性墨水字符串4c(图1)的MICR(Magnetic Ink CharacterRecognition)头35。与MICR头35对置配置MICR辊36。MICR辊36被按压在MICR头35侧,将支票4按压到MICR头35的同时进行旋转,从而以适于读取MICR字符的恒定速度输送支票4。在MICR头35的上游侧配置有将通过ASF辊29陆续放出的支票4引导至MICR头35的、由一对辊构成的辅助辊37。
另外,在输送路径W上,在辅助辊37与MICR头35之间配置有纸张长度检测器38。纸张长度检测器38例如由反射型光传感器构成,用于检测在输送路径W上经过的支票4是否存在于检测位置处来检测支票4的前端以及后端。纸张长度检测器38的检测值由后述的控制部70获取,并基于该检测值的变化来求出支票4的长度。
在输送路径W上,在MICR头35的下游侧设有具有夹着输送路径W对置的一对辊的第1输送辊40,而且在该第1输送辊40的下游侧设有第2输送辊41。这些第1输送辊40以及第2输送辊41是由输送电机42(图4)旋转驱动的辊,通过这些辊,向喷墨打印单元44输送支票4。
喷墨打印单元44具备喷墨头10。喷墨头10是从容纳于主体13的前部的墨盒45接受墨水的供给、并向支票4喷吐墨水的喷墨方式的记录头。该喷墨头10是所谓的行喷墨头,在对支票4进行记录时,从被固定的状态下的喷墨头10向以恒定速度输送的支票4的背面4b喷吐墨水,从而记录图像。在该支票4的背面4b上记录的图像是被称为所谓的背书的字符或记号等。
在喷墨头10与第2输送辊41之间设有中间检测器46。中间检测器46例如由反射型光传感器构成,用于检测检测位置处的支票4的有无。
图3是示意性表示喷墨头10与墨盒45之间的关系的图。
喷墨头10在基板上具备第1喷嘴列10a(喷嘴列)以及第2喷嘴列10b(喷嘴列)。第1喷嘴列10a以及第2喷嘴列10b分别是通过多个喷嘴在与输送路径W上输送的支票4的输送方向相交的方向(=被输送的支票4的短边方向)上延伸存在而形成的喷嘴列。
墨盒45(盒体)具备第1墨水容器45a(墨水容器)以及第2墨水容器45b(墨水容器)。在第1墨水容器45a以及第2墨水容器45b中填充了同一颜色的墨水(在此是黑色墨水)。第1喷嘴列10a与第1墨水容器45a连接,且喷吐被填充于第1墨水容器45a中的墨水。第2喷嘴列10b与第2墨水容器45b连接,且喷吐被填充于第2墨水容器45b中的墨水。
喷墨头10在向某一张支票4记录图像时,从第1喷嘴列10a以及第2喷嘴列10b中的其中一个以排他方式喷吐墨水来记录图像。
这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墨盒45构成为容纳第1墨水容器45a以及第2墨水容器45b这两个墨水容器、且向各墨水容器填充了同一颜色的墨水。由于采用了这种构成,所以具有以下优点。
即,即便在第1喷嘴列10a以及第2喷嘴列10b中的其中一个喷嘴列中发生了某些不良情况时,可以通过另一个喷嘴列维持能喷吐同一颜色的墨水的状态,能够提高装置的冗余性、可用性。尤其是,由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处理装置1是以支票4这样的重要支票类作为处理对象的装置,所以与不特定的众人能任意使用的复合机相比,特别是关于对支票4的记录而言能要求冗余性、可用性,也可适当地应对该请求。
此外,在安装了对第1墨水容器45a以及第2墨水容器45b分别填充了不同颜色的墨水的墨盒45的情况下,可以实现2种颜色印刷。
返回到图2,在喷墨头10的下游配置有以光学方式读取支票4的CIS(Contact Image Sensor)单元。该CIS单元具有对支票4的表面4a进行读取的表面CIS单元47、以及对背面4b进行读取的背面CIS单元48,并能够以光学方式读取支票4的双面。表面CIS单元47和背面CIS单元48夹着输送路径W而对置配置,在这些单元的上游侧配置有第1CIS辊50,并在这些单元的下游侧配置有第2CIS辊51。这些第1CIS辊50以及第2CIS辊51是由输送电机42旋转驱动的辊,通过这些辊,稳定地输送由CIS单元进行读取的过程中的支票4。
在第2CIS辊51的下游设有排出检测器52。排出检测器52例如由反射型光传感器构成,对检测位置处的支票4的有无进行检测。
在表面CIS单元47以及背面CIS单元48的下游侧设有上述的凹处19。凹处19被划分成主凹处19a和辅凹处19b,狭缝18被分支,与各个凹处19相连。在这些主凹处19a以及辅凹处19b中分别能够容纳多个支票4。
并且,在狭缝18被分支的位置处配置有切换板54,该切换板54将应该排出支票4的凹处19切换成主凹处19a和辅凹处19b中的其中一个。切换板54是通过将与主凹处19a相连的路径、和与辅凹处19b相连的路径中的其中一个路径堵塞而将支票4引导至另一个路径的导向部,是被切换板驱动电机55驱动的。在从切换板54一直连接到主凹处19a的路径上设有排出辊56,而且在从切换板54一直连接到辅凹处19b的路径上设有排出辊57,通过这些辊,将支票4顺利地排出至被切换板54引导的其中一个凹处19。
如后述那样,在基于由MICR头35进行的磁性墨水字符串4c的读取结果而判断出支票4被正确放置的情况下,复合处理装置1将支票4排出至主凹处19a,而另一方面,在判断出支票4未被正确放置的情况下,复合处理装置1将支票4排出至辅凹处19b。
另外,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复合处理装置1的中央部设有用于发行记录了图像的纸片的热敏打印单元60。
如图1所示,热敏打印单元60具有覆盖复合处理装置1的上部的打印机盖罩61。该打印机盖罩61被安装成相对于盖罩12可自由开闭,若打开打印机盖罩61,则可容纳热敏卷纸的空间、即卷纸容纳部62(图2)会露出,从而可以进行热敏卷纸的补充及更换。在打印机盖罩61形成有排纸口63,被容纳在卷纸容纳部62中的热敏卷纸经由排纸口63被排出。
热敏打印单元60具备:陆续放出容纳于卷纸容纳部62中的热敏卷纸并将其输送的辊状的滚筒(未图示)、与滚筒对置配置的热敏头65(图4)、以及在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切断热敏卷纸的剪切单元66。在发行纸片时,热敏打印单元60驱动滚筒来沿着输送方向输送热敏卷纸,并且通过热敏头65在热敏卷纸上记录图像,并由剪切单元66在规定的位置处切断热敏卷纸,由此发行纸片。
图4是表示连接复合处理装置1和主计算机5而构成的记录系统8的功能性结构的框图。
复合处理装置1具有控制部70、快闪ROM78、打印机控制部71、头驱动电路72、电机驱动器73、读取控制电路74、传感器驱动电路75以及接口部76,并且这些各部相互以可通信的方式被连接。
控制部70具备CPU及其他外围电路等,通过由CPU读出并执行在后述的快闪ROM78中存储的控制程序,统一控制复合处理装置1的各部。控制部70具备墨水余量管理部70A以及记录控制部70B,将在后面叙述这些。
控制部70与起到工作区域的作用的RAM77连接,在该RAM77中形成有第1图像缓冲器77A以及第2图像缓冲器77B。将在后面叙述这些缓冲器。
快闪ROM78以非易失性且可改写的方式存储各种数据。在该快闪ROM78中除了上述的控制程序之外,还存储了第1墨水容器余量数据78A以及第2墨水容器余量数据78B。将在后面叙述这些数据。
打印机控制部71在控制部70的控制下,经由头驱动电路72向喷墨头10供给驱动电流,对支票4进行记录。另外,打印机控制部71在控制部70的控制下,经由头驱动电路72向热敏头65供给驱动电流,对热敏卷纸进行记录。
电机驱动器73与按压部件驱动电机26连接,根据控制部70的控制来使按压部件25转动。
另外,电机驱动器73与ASF电机27以及输送电机42连接,向这些各个电机输出驱动电流或驱动脉冲,并根据控制部70的控制而使这些电机工作,驱动与这些电机连接的辊,从而在输送路径W上输送支票4。
另外,电机驱动器73与切换板驱动电机55连接,向该电机输出驱动电流或驱动脉冲,并根据控制部70的控制来驱动该电机,从而将切换板54切换到主凹处19a侧或辅凹处19b侧。
读取控制电路74与MCR头22、MICR头35、表面CIS单元47以及背面CIS单元48连接。读取控制电路74根据控制部70的控制,在卡类经过卡狭缝21(图1)时,通过MCR头22读取磁性信息,并将MCR头22输出的读取信号数字化后输出给控制部70。同样地,读取控制电路74根据控制部70的控制,通过MICR头35读取磁性信息,并将MICR头35输出的读取信号数字化之后输出给控制部70。另外,读取控制电路74根据控制部70的控制,使表面CIS单元47以及背面CIS单元48执行支票4的表面4a以及背面4b的读取。此时,将分别从表面CIS单元47以及背面CIS单元48输出的信号数字数据化之后,输出给控制部70。
传感器驱动电路75与ASF纸张检测器31、按压部件位置检测器32、纸张长度检测器38、中间检测器46以及排出检测器52连接,向这些各个检测器供给电流,并以规定周期获取输出值,将获取到的输出值转换成数字数据后输出给控制部70。
接口部76以有线或无线方式与主计算机5连接,根据控制部70的控制,在与主计算机5之间收发包括控制数据在内的各种数据。
其次,利用图5的流程图,说明处理1张支票4时的复合处理装置1的基本动作。
复合处理装置1的控制部70从主计算机5接收到指示支票4的处理开始这一控制指令(步骤S11)时,监视按压部件位置检测器32的检测值和ASF纸张检测器31的检测值,并且驱动按压部件驱动电机26和ASF电机27,将容纳于支票插入部15中的支票4之中的1张支票陆续放出到输送路径W,开始支票4的输送(步骤S12)。
接着,控制部70通过监控纸张长度检测器38的检测值来管理支票4的位置,并且通过MICR头35读取支票4的磁性墨水字符串4c(步骤S13)。
接着,控制部70基于MICR头35的读取结果,判断支票4是否没有被上下表里相反地放置而是被正确地放置(步骤S14)。详细而言,控制部70针对构成磁性墨水字符串4c的磁性墨水字符,进行基于读取磁性墨水字符而得到的检测波形与基准波形的比较的磁性墨水字符识别,并根据磁性墨水字符识别的成功与否来判断支票4是否被正确放置。
接着,控制部70基于步骤S14的判断结果,驱动切换板驱动电机55,以对切换板54进行切换(步骤S15)。即,控制部70在正确放置了支票4的情况下,将切换板54切换到主凹处19a侧,而另一方面,在没有正确放置支票4的情况下,将切换板54切换到辅凹处19b侧。此外,步骤S14、S15的处理也可以与以下的步骤S16~S18的处理并行地执行。
接着,控制部70通过监视中间检测器46的检测值来监视支票4的位置,并且通过输送电机42的驱动来驱动各种辊,从而输送支票4,并且由喷墨头10对支票4的背面4b记录规定的图像(步骤S16)。该步骤S16中的动作将在后面详细叙述。此外,在没有正确放置支票4的情况下,在步骤S16中也可不进行图像的记录。
接着,控制部70通过表面CIS单元47扫描支票4的表面4a,并且通过背面CIS单元48扫描背面4b(步骤S17),并将扫描结果输出至主计算机5。此外,在没有正确放置支票4的情况下,在步骤S17中也可以不进行扫描。
接着,控制部70通过监视排出检测器52的检测值来监视支票4是否被正常排纸,并且通过驱动输送电机42来驱动各种辊,将支票4排出至凹处19(步骤S18)。此时,支票4被引导出至切换板54后,排出至主凹处19a、辅凹处19b之中的、与MICR头35的读取结果相应的适当的凹处19。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处理装置1,在支票插入部15中容纳了多个支票4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支票4连续地执行图5所示的一连串处理。即,复合处理装置1针对容纳于支票插入部15的多个支票4,在适当的时刻依次向输送路径W陆续放出支票,并对各个支票4执行上述一连串处理。
接着,说明控制部70所具备的墨水余量管理部70A。
该墨水余量管理部70A的功能是通过CPU读出并执行在快闪ROM78中存储的控制程序等、硬件与软件的协作来实现的。
墨水余量管理部70A对第1墨水容器45a以及第2墨水容器45b分别进行墨水余量的管理。
详细而言,墨水余量管理部70A对在放置墨盒45后从构成第1喷嘴列10a的各喷嘴喷吐的墨水的发射数进行计数,并基于该发射数来计算出该放置后的墨水的喷吐量。此时,墨水余量管理部70A还考虑在不是后述的清洁或冲洗等记录用的用途中所喷吐的墨水量,来计算出墨水的喷吐量。之后,墨水余量管理部70A从第1墨水容器45a的初始填充时的墨水量中减去计算出的墨水量,由此计算出第1墨水容器45a的墨水余量。之后,墨水余量管理部70A将计算出的第1墨水容器45a的墨水余量作为第1墨水容器余量数据78A而存储到快闪ROM78中。墨水余量管理部70A在每次从第1喷嘴列10a喷吐墨水而使得第1墨水容器45a的墨水余量有变动时,根据该墨水的喷吐来更新第1墨水容器余量数据78A的内容。由此,第1墨水容器余量数据78A所表示的第1墨水容器45a的墨水余量成为反映了最新状态的值。墨水余量管理部70A对第2墨水容器45b也同样地管理其墨水余量。
而且,墨水余量管理部70A在第1墨水容器45a的墨水余量变为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使表示墨水余量变为规定值以下的墨水尽头信息包含在第1墨水容器余量数据78A中并存储到快闪ROM78中。将该规定值设为下述的值:判断是否存在进行后述的清洁所需的墨水余量的阈值。墨水余量管理部70A在第2墨水容器45b的余量变为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也使墨水尽头信息包含在第2墨水容器余量数据78B中并加以存储。
并且,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处理装置1在第1墨水容器45a以及第2墨水容器45b之中的其中一个的墨水余量低于上述规定值的情况下,将该情况通知给主计算机5,并且至少停止由喷墨头10进行的记录所涉及的动作。将在后面叙述该理由。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处理装置1对喷墨头10执行清洁及冲洗。
清洁是下述的动作:为了防止在第1喷嘴列10a以及第2喷嘴列10b的喷嘴内部中残留的墨水的粘度随着时间的经过而增加,从而引起来自喷嘴的喷吐不良,强制性抽吸残留在喷嘴内部的墨水。
在进行清洁时,控制部70使未图示的帽状体移动,由该帽状体覆盖喷墨头10的喷嘴形成面。接着,控制部70驱动与帽状体连接的未图示的泵,对喷墨头10的形成了第1喷嘴列10a以及第2喷嘴列10b的喷嘴形成面施加负压,从而强制性抽吸残留在喷嘴内部的墨水。
这样,在进行清洁时,由于在结构上需要从第1喷嘴列10a以及第2喷嘴列10b同时抽吸墨水,所以必须在第1墨水容器45a以及第2墨水容器45b这两者中剩下了清洁所需要的量的墨水。这是因为在没有剩下清洁所需要的量的墨水的情况下,有时抽吸会对喷嘴产生不良影响。
鉴于此,如上述那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处理装置1在墨水余量低于用于判断是否存在进行清洁所需的墨水余量的阈值、即规定值的情况下,将该情况通知给主计算机5,并且至少停止由喷墨头10进行的记录所涉及的动作。此时,用户需要将墨盒45更换为新的墨盒45。
另外,冲洗是为了抑制在第1喷嘴列10a以及第2喷嘴列10b的喷嘴内部中残留的墨水的粘度的增加而进行的动作。
在进行冲洗时,控制部70使从构成第1喷嘴列10a以及第2喷嘴列10b的喷嘴向未图示的帽状体喷吐规定次数、规定量的墨水,将残留在喷嘴内部的墨水置换成新的墨水。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关于第1喷嘴列10a以及第2喷嘴列10b的每一个,在从最后喷吐墨水之后经过了预先确定的规定时间(以下称为“冲洗时间”)的情况下,对该喷嘴列进行冲洗。由此,鉴于随着时间的经过而粘度增加这样的墨水特性,有效地抑制了残留于喷嘴内的墨水的粘度的增加。后述的记录控制部70B在复合处理装置1的动作中,针对第1喷嘴列10a以及第2喷嘴列10b的各喷嘴列,监视从最后喷吐墨水之后经过的经过时间,在对于其中一个喷嘴列而言,该经过时间达到了冲洗时间时,对该喷嘴列进行冲洗。
然而,在如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处理装置1那样安装了容纳被填充同一颜色的墨水的多个墨水容器的盒体的装置中,若其中一个墨水容器低于规定值,则无法对与该一个墨水容器连接的喷嘴进行清洁,因此需要更换墨盒45本身。此时,在其他墨水容器中还剩下足够的墨水时,无论是否处于能够从该其他墨水容器喷吐同一颜色的墨水来记录图像的状态,都更换墨盒45本身,因而从成本的角度出发有改善的余地。为此,针对第1墨水容器45a以及第2墨水容器45b的墨水余量,需要抑制一方偏少的仅一方减少情况,使得处于尽可能均匀的状态。
鉴于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处理装置1在图5的步骤S16中执行以下动作。
图6是表示在图5的步骤S16中对支票4记录图像时的复合处理装置1的动作的详细的流程图。
在记录支票4的图像时,从主计算机5向复合处理装置1输入指示图像的记录这样的控制指令(步骤S21)。在该控制指令中,包括应该记录在支票4上的图像的图像数据(位图数据等、按每个像素保持与颜色相关的信息的数据)。
接着,复合处理装置1的控制部70的记录控制部70B判断在第1喷嘴列10a以及第2喷嘴列10b之中是否存在从最后喷吐墨水起经过的经过时间接近冲洗时间的喷嘴列(步骤S22)。接近冲洗时间的时间是指,短于冲洗时间的时间,即接近该冲洗时间的预先确定的时间,例如在冲洗时间为5分钟时,接近冲洗时间的时间是4分40秒等。
在第1喷嘴列10a以及第2喷嘴列10b之中存在从最后喷吐墨水起经过的经过时间接近冲洗时间的喷嘴列时(步骤S22:是),记录控制部70B将相应的喷嘴列决定为在图像记录中所使用的喷嘴列(步骤S23)。如上所述,喷墨头10在对某一张支票4记录图像时,从第1喷嘴列10a以及第2喷嘴列10b中的其中一个喷嘴列以排他方式喷吐墨水来记录图像。
接着,记录控制部70B在与第1喷嘴列10a以及第2喷嘴列10b中的所使用的喷嘴列相对应的图像缓冲器中,展开图像数据(步骤S24)。
具体而言,在所使用的喷嘴列为第1喷嘴列10a时,与所使用的喷嘴列相对应的图像缓冲器是第1图像缓冲器77A,在所使用的喷嘴列为第2喷嘴列10b时,与所使用的喷嘴列相对应的图像缓冲器是第2图像缓冲器77B。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第1喷嘴列10a以及第2喷嘴列10b的每一个采用在RAM77上形成了专用的缓冲器的构成,在使用第1喷嘴列10a来记录图像时,在第1图像缓冲器77A中展开该图像的图像数据来记录图像,而在使用第2喷嘴列10b来记录图像时,在第2图像缓冲器77B中展开该图像的图像数据来记录图像。
接着,记录控制部70B在适当的时刻,基于在图像缓冲器中展开的图像数据,使用在步骤S23中决定出的喷嘴列,对在输送路径W上输送的支票4记录图像(步骤S25)。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喷嘴列10a以及第2喷嘴列10b之中存在从最后喷吐墨水起经过了与冲洗时间接近的时间的喷嘴列的情况下,无论各墨水容器的墨水余量如何,都从该喷嘴列喷吐墨水来记录图像。由此,具有以下优点。即,冲洗是需要规定的时间来进行的处理,并且是伴随墨水的消耗的处理,因而从处理效率、成本的观点出发,存在想要尽可能不进行这种处理的需求。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采用优先于后述的墨水余量的均等化、且针对从最后喷吐墨水起经过了与冲洗时间接近的时间的喷嘴列进行冲洗的构成,所以有时对这种喷嘴列能避免冲洗的执行,由此可以应对上述需求。此外,也可以省略该步骤S22。例如,在对多个支票4连续地记录图像的情况下,跳过步骤S22而转移至步骤S23。
在步骤S22中,在第1喷嘴列10a以及第2喷嘴列10b中不存在从最后喷吐墨水起经过的经过时间接近冲洗时间的喷嘴列的情况下(步骤S22:否),即第1喷嘴列10a以及第2喷嘴列10b从最后喷吐墨水起经过的经过时间都比冲洗时间长的情况下,进入以下处理。记录控制部70B参照在快闪ROM78中存储的第1墨水容器余量数据78A以及第2墨水容器余量数据78B,判断第1墨水容器45a以及第2墨水容器45b中的墨水余量多的墨水容器(步骤S26)。将与判断出的墨水容器连接的喷嘴列决定为要在图像的记录中使用的喷嘴列(步骤S27)。
接着,记录控制部70B在与第1喷嘴列10a以及第2喷嘴列10b之中的、在步骤S27中决定为要使用的喷嘴列的喷嘴列相对应的图像缓冲器中,展开图像数据(步骤S28),并在适当的时刻,基于在图像缓冲器中展开的图像数据,使用在步骤S27中决定的喷嘴列,对在输送路径W上输送的支票4记录图像(步骤S29)。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记录图像时,由于从与多个墨水容器中的墨水余量最多的墨水容器连接的喷嘴列喷吐墨水来记录图像,所以关于各墨水容器而言,能够抑制墨水余量中产生差异,可尽量实现均等化。
在此,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处理装置1可以对容纳于支票插入部15中的多个支票4连续地执行图5的流程图所示的一连串处理。因此,复合处理装置1接收图像的记录所涉及的控制指令,有时会在基于该控制指令执行对1张支票4的图像记录所涉及的处理途中,接收对下一张支票4的图像记录所涉及的控制指令。
此时,复合处理装置1构成为可以在以下的4个时刻执行图6的步骤S26所示的判断、即墨水余量最多的墨水容器的判断。此外,在哪个时刻执行是采用了可由用户设定的构成。其中,控制指令是包括对支票4指示图像的记录这样的控制在内的指令。
<第1时刻>
在第1时刻,记录控制部70B在基于控制指令的图像记录所涉及的处理中接收了下一图像的记录所涉及的控制指令时,在该下一图像的记录所涉及的控制指令的接收完成了的时间点,判断墨水余量最多的墨水容器。下一图像是指使用与在此判断出的墨水容器连接的喷嘴列进行记录的图像。
由此,能够在下一图像的记录所涉及的控制指令的全部接收完成,并确定出记录下一图像之后进行该判断。因而,能够防止在由于控制指令的输出的中断、通信错误、其他原因而使得未完成控制指令的接收,且未进行下一图像的记录的情况下,多余地执行该判断的情形。而且,较之当前正在进行的图像的记录结束了的时间点预测各墨水容器的墨水余量的情况,能够使判断所涉及的处理简单化,且能够提高处理效率。
<第2时刻>
在第2时刻,记录控制部70B在基于控制指令的图像的记录所涉及的处理中接收了下一图像的记录所涉及的控制指令的情况下,在当前正在进行的图像的记录结束了的时间点,判断墨水余量最多的墨水容器。下一图像是使用与在此判断出的墨水容器连接的喷嘴列来进行记录的图像。
由此,在当前正在执行的图像的记录结束了的时间点,由于判断墨水余量最多的墨水容器,所以在开始下一图像的记录的时间点,可以使用实际上墨水余量最多的墨水容器来记录下一图像,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各墨水容器的墨水余量的均等化。
<第3时刻>
在第3时刻,记录控制部70B在基于控制指令的图像的记录所涉及的处理中接收了下一图像的记录所涉及的控制指令的情况下,在该下一图像的记录所涉及的控制指令的接收开始了的时间点,判断墨水余量最多的墨水容器。下一图像是使用与在此判断出的墨水容器连接的喷嘴列来进行记录的图像。
由此,在下一图像的记录所涉及的控制指令的接收开始了的时间点,判断墨水余量最多的墨水容器,所以例如较之在当前正在进行的图像的记录结束之后进行该判断的情况、或在下一图像的记录所涉及的控制指令的接收完成之后进行该判断的情况,可以在较早的阶段进行该判断。因此,在该判断结果判明出当前的图像记录中所使用的喷嘴列与在下一图像的记录中所使用的喷嘴列不同的情况下,可以在更早的阶段执行该下一图像的图像数据在图像缓冲器中的展开。另外,例如较之当前正在进行的图像的记录结束了的时间点预测各墨水容器的墨水余量的情况,能够使处理简单化,且能够提高处理效率。
<第4时刻>
在第4时刻,记录控制部70B在基于控制指令的图像的记录所涉及的处理中接收了下一图像的记录所涉及的控制指令的情况下,预测当前进行的图像的记录结束了的时间点下的各墨水容器的墨水余量,并基于该预测,判断墨水余量最多的墨水容器。下一图像是使用与在此判断出的墨水容器连接的喷嘴列来进行记录的图像。
当前进行的图像的记录结束了的时间点下的各墨水容器的墨水余量的预测是通过下述方式进行的:例如对记录图像前的各墨水容器的墨水余量进行管理,并且基于该图像的图像数据来计算出为了记录该图像而所需的墨水的喷吐量,从记录图像前的各墨水容器的墨水余量中减去计算出的墨水的喷吐量。
由此,在图像的记录所涉及的处理中接收了下一图像的记录所涉及的控制指令的情况下,预测当前正在进行的图像的记录结束了的时间点下的各墨水容器的墨水余量。基于该预测来判断墨水余量最多的墨水容器,所以可以在开始下一图像的记录的时间点,利用墨水余量最多的墨水容器来记录下一图像。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各墨水容器的墨水余量的均等化。而且,较之在当前正在进行的图像的记录结束之后进行墨水余量最多的墨水容器的判断的情况,能够在较早的阶段进行该判断,从而开始下一图像的记录所涉及的处理。
如以上说明那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处理装置1(记录装置)构成为可以安装容纳了被填充同一颜色的墨水的多个第1墨水容器45a以及第2墨水容器45b的墨盒45,并具备分别与各墨水容器连接、且喷吐从各墨水容器供给的墨水的第1喷嘴列10a以及第2喷嘴列10b。并且,记录控制部70B在对支票4记录图像的情况下,判断第1墨水容器45a以及第2墨水容器45b之中的墨水余量最多的墨水容器,使与墨水余量最多的墨水容器连接的喷嘴列喷吐墨水来记录图像。
由此,使与多个墨水容器之中的墨水余量最多的墨水容器连接的喷嘴列喷吐墨水来记录图像,因而对于各墨水容器而言,能够抑制墨水余量中产生差异的情形,且能够尽可能实现均等化。由此,能够防止产生下述事态:在第1墨水容器45a以及第2墨水容器45b之中的一个墨水容器中剩下了足够的墨水的状况下,必须要更换墨盒45。即,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处理装置1也可进行与墨盒45的构成相应的适当控制。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控制部70B在基于控制指令的图像的记录所涉及的处理中接收了下一图像的记录所涉及的控制指令时,可以在该下一图像的记录所涉及的控制指令的接收完成了的时间点,判断墨水余量最多的墨水容器。下一图像是使用与在此判断出的墨水容器连接的喷嘴列来进行记录的图像。
由此,能够在下一图像的记录所涉及的控制指令的全部接收完成,并确定记录下一图像之后,进行该判断。因而,能够防止在由于控制指令的输出的中断、通信错误、其他原因,使得未完成控制指令的接收、未进行下一图像的记录的情况下,多余地执行该判断的情形。而且,较之当前正在进行的图像的记录结束了的时间点预测各墨水容器的墨水余量的情况,能够使判断所涉及的处理简单化,且能够提高处理效率。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控制部70B在基于控制指令的图像的记录所涉及的处理中接收了下一图像的记录所涉及的控制指令的情况下,可以在当前正在进行的图像的记录的时间点,判断墨水余量最多的墨水容器。下一图像是使用与在此判断出的墨水容器连接的喷嘴列来进行记录的图像。
由此,在当前正在进行的图像的记录结束了的时间点,判断墨水余量最多的墨水容器,所以在开始下一图像的记录的时间点,可以使用实际上墨水余量最多的墨水容器来记录下一图像,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各墨水容器的墨水余量的均等化。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控制部70B在基于控制指令的图像的记录所涉及的处理中接收了下一图像的记录所涉及的控制指令的情况下,在该下一图像的记录所涉及的控制指令的接收开始了的时间点,判断墨水余量最多的墨水容器。下一图像是使用与在此判断出的墨水容器连接的喷嘴列来进行记录的图像。
由此,在下一图像的记录所涉及的控制指令的接收开始了的时间点,判断墨水余量最多的墨水容器,所以例如较之在当前正在进行的图像的记录结束之后进行该判断的情况、或在下一图像的记录所涉及的控制指令的接收完成之后进行该判断的情况,可以在较早的阶段进行该判断。因此,该判断结果判明出:在当前图像的记录中所使用的喷嘴列与在下一图像的记录中所使用的喷嘴列不同的情况下,可以在更早的阶段执行该下一图像的图像数据在图像缓冲器中的展开。另外,例如较之当前正在进行的图像的记录结束了的时间点预测各墨水容器的墨水余量的情况,能够使处理简单化,且能够提高处理效率。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控制部70B在基于控制指令的图像的记录所涉及的处理中接收了下一图像的记录所涉及的控制指令的情况下,可以预测当前执行的图像的记录结束了的时间点下的各墨水容器的墨水余量,并基于该预测来判断墨水余量最多的墨水容器。下一图像是使用与在此判断出的墨水容器连接的喷嘴列来进行记录的图像。
由此,在图像的记录所涉及的处理中接收了下一图像的记录所涉及的控制指令的情况下,预测当前正在进行的图像的记录结束了的时间点下的各墨水容器的墨水余量。由于基于该预测来判断墨水余量最多的墨水容器,所以可以在开始下一图像的记录的时间点,利用墨水余量最多的墨水容器来记录下一图像。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各墨水容器的墨水余量的均等化。而且,较之在当前正在进行的图像的记录结束之后进行墨水余量最多的墨水容器的判断的情况,能够在更早的阶段进行该判断并开始下一图像的记录所涉及的处理。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喷嘴列10a以及第2喷嘴列10b之中存在从最后喷吐墨水起经过了与冲洗时间接近的时间的喷嘴列的情况下,记录控制部70B无论各墨水容器的墨水余量如何,都使该喷嘴列喷吐墨水来记录图像。
由此,针对从最后喷吐墨水起经过了与冲洗时间接近的时间的喷嘴列而言,有时能避免冲洗的执行,从而可应对想要尽可能不进行不必要的冲洗的这样的需求。
此外,上述各实施方式只是适用了本发明的一例,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在记录系统8中,复合处理装置1所处理的记录对象物并不限于支票4,在复合处理装置1中能够对可使用的记录对象物的尺寸进行任意变更。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具备2个墨水容器和分别与2个墨水容器中的一个连接的2个喷嘴列的构成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采用墨水容器以及喷嘴列的个数为3个以上的相同个数的构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针对每个支票4利用其中一个喷嘴列进行记录的构成,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在可按每个页面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中,也可针对每个页面而基于各墨水容器的墨水余量来选择性地利用其中一个喷嘴,从而记录图像。在可按每1列、或每1行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中,也可针对每1列或每1行而基于各墨水容器的墨水余量选择性地利用其中一个喷嘴,从而记录图像。
另外,墨水余量管理部70A也可通过利用光传感器等检测第1墨水容器45a以及第2墨水容器45b内的墨水的墨水面的位置,从而检测墨水余量。
另外,图4的框图示出的各功能部表示功能性构成,当然也可以无需独立的硬件来构成各功能部,而是通过软件和硬件的协作而将多个功能部的功能汇集在一个硬件中来实现,也可由多个硬件来实现一个功能部。
另外,进行上述动作的控制部70的CPU所执行的程序并不限于由构成控制部70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所存储的构成,也可以是存储于便携型记录介质中的构成,或者是以可下载的方式存储于经由通信线路连接的其他装置,由复合处理装置1从这些装置中下载上述程序来执行的构成,针对其他构成也可进行任意变更。

Claims (8)

1.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盒体,其容纳第1墨水容器以及第2墨水容器,其中,在所述第1墨水容器中填充了墨水,在所述第2墨水容器中填充了与在所述第1墨水容器中填充的墨水相同颜色的墨水;
喷墨头,其具有第1喷嘴列以及第2喷嘴列并执行印刷,其中,所述第1喷嘴列与所述第1墨水容器连接、且喷吐由所述第1墨水容器供给的墨水,所述第2喷嘴列与所述第2墨水容器连接、且喷吐由所述第2墨水容器供给的墨水;和
记录控制部,其使所述喷墨头的所述第1喷嘴列或所述第2喷嘴列喷吐墨水来对记录介质执行印刷,
所述记录控制部在使所述记录介质执行印刷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第1墨水容器或所述第2墨水容器之中的墨水余量多的墨水容器,并使与墨水余量多的墨水容器连接的喷嘴列喷吐墨水来执行印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控制部
对印刷的执行所涉及的第1控制指令以及所述第1控制指令后续的第2控制指令进行接收,且
基于接收到的所述第1控制指令以及所述第2控制指令,对所述记录介质执行印刷,
在基于接收到的所述第1控制指令的印刷的执行过程中接收了所述第2控制指令的情况下,在所述第2控制指令的接收完成了的时间点,判断所述第1墨水容器或所述第2墨水容器之中的墨水余量多的墨水容器,并使与判断为墨水余量多的墨水容器连接的喷嘴列喷吐墨水来执行基于所述第2控制指令的印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控制部
对印刷的执行所涉及的第1控制指令以及所述第1控制指令后续的第2控制指令进行接收,且
基于接收到的所述第1控制指令以及所述第2控制指令,对所述记录介质执行印刷,
在基于接收到的所述第1控制指令的印刷的执行过程中接收了所述第2控制指令的情况下,在基于所述第1控制指令的印刷结束了的时间点,判断所述第1墨水容器或所述第2墨水容器之中的墨水余量多的墨水容器,并使与判断为墨水余量多的墨水容器连接的喷嘴列喷吐墨水来执行基于所述第2控制指令的印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控制部
对印刷的执行所涉及的第1控制指令以及所述第1控制指令后续的第2控制指令进行接收,且
基于接收到的所述第1控制指令以及所述第2控制指令,对所述记录介质执行印刷,
在基于接收到的所述第1控制指令的印刷的执行过程中接收了所述第2控制指令的情况下,在所述第2控制指令的接收开始了的时间点,判断所述第1墨水容器或所述第2墨水容器之中的墨水余量多的墨水容器,并使与墨水余量多的墨水容器连接的喷嘴列喷吐墨水来执行基于所述第2控制指令的印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控制部
对印刷的执行所涉及的第1控制指令以及所述第1控制指令后续的第2控制指令进行接收,且
基于接收到的所述第1控制指令以及所述第2控制指令,对所述记录介质执行印刷,
在从所述第1喷嘴列喷吐墨水来执行基于接收到的所述第1控制指令的印刷时接收了所述第2控制指令的情况下,预测基于所述第1控制指令的印刷结束了的时间点下的所述第1墨水容器的墨水余量,并且对预测出的所述第1墨水容器的墨水余量与所述第2墨水容器的墨水余量进行比较,来判断墨水余量多的所述墨水容器,并使与判断出的所述墨水容器连接的喷嘴列喷吐墨水来执行基于所述第2控制指令的印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控制部
在对于所述第1喷嘴列以及所述第2喷嘴列而言,不喷吐墨水的时间经过了规定时间时,执行冲洗,并且
在对所述记录介质执行印刷的情况下,
判断所述第1喷嘴列或所述第2喷嘴列之中的、接收了所述控制指令时不喷吐所述墨水的时间经过了与所述规定时间接近的时间的喷嘴列,并从判断出的喷嘴列喷吐墨水来执行印刷。
7.一种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接收对记录介质执行印刷的控制指令;
判断第1墨水容器或第2墨水容器之中的墨水余量多的墨水容器,其中,所述第1墨水容器被容纳在盒体中且被填充了墨水、并与第1喷嘴列连接,所述第2墨水容器被容纳在所述盒体中且被填充了与在所述第1墨水容器中填充的墨水相同颜色的墨水、并与第2喷嘴列连接;
使与判断出的墨水余量多的墨水容器连接的喷嘴列喷吐墨水来执行印刷。
8.一种存储介质,其存储由控制记录装置的控制部执行的程序,
所述记录装置具备:
盒体,其容纳第1墨水容器以及第2墨水容器,其中,在所述第1墨水容器中填充了墨水,在所述第2墨水容器中填充了与在所述第1墨水容器中填充的墨水相同颜色的墨水;和
喷墨头,其具有第1喷嘴列以及第2喷嘴列,其中,所述第1喷嘴列与所述第1墨水容器连接且喷吐从所述第1墨水容器供给的墨水,所述第2喷嘴列与所述第2墨水容器连接且喷吐从所述第2墨水容器供给的墨水,
所述存储介质的特征在于使所述控制部起到记录控制部的作用,该记录控制部在对所述记录介质执行印刷时,判断所述第1墨水容器或所述第2墨水容器之中的墨水余量多的墨水容器,并使与墨水余量多的墨水容器连接的喷嘴列喷吐墨水来执行印刷。
CN201210323440.1A 2011-09-15 2012-09-04 记录装置、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程序 Active CN1029911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02212A JP5821452B2 (ja) 2011-09-15 2011-09-15 記録装置、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1-202212 2011-09-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91126A true CN102991126A (zh) 2013-03-27
CN102991126B CN102991126B (zh) 2014-11-19

Family

ID=47880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23440.1A Active CN102991126B (zh) 2011-09-15 2012-09-04 记录装置、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程序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004626B2 (zh)
JP (1) JP5821452B2 (zh)
CN (1) CN1029911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030365A (ja) * 2014-07-28 2016-03-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27122A (ja) * 1994-11-02 1996-05-21 Fujitsu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2445918Y (zh) * 2000-09-18 2001-09-05 珠海飞马耗材有限公司 智能处理打印机墨液计量数据的控制电路
US20020113852A1 (en) * 2001-02-09 2002-08-2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ontrol and ink replenishing method executed in the same, ink supply system incorporated in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aging ink amount supplied by the system
JP2003001842A (ja) * 2001-06-20 2003-01-08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タンク内のインク残量に応じて使用するインクタンクを変更する印刷
CN1539644A (zh) * 1998-11-02 2004-10-27 ������������ʽ���� 一种墨盒与使用这种墨盒的打印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27994B2 (ja) * 2005-01-25 2012-09-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27122A (ja) * 1994-11-02 1996-05-21 Fujitsu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539644A (zh) * 1998-11-02 2004-10-27 ������������ʽ���� 一种墨盒与使用这种墨盒的打印机
CN2445918Y (zh) * 2000-09-18 2001-09-05 珠海飞马耗材有限公司 智能处理打印机墨液计量数据的控制电路
US20020113852A1 (en) * 2001-02-09 2002-08-2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ontrol and ink replenishing method executed in the same, ink supply system incorporated in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aging ink amount supplied by the system
JP2003001842A (ja) * 2001-06-20 2003-01-08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タンク内のインク残量に応じて使用するインクタンクを変更する印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063527A (ja) 2013-04-11
US20130070008A1 (en) 2013-03-21
US9004626B2 (en) 2015-04-14
CN102991126B (zh) 2014-11-19
JP5821452B2 (ja) 2015-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29434B (zh) 介质处理装置和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7555227B (zh) 介质处理装置
US10589532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printing apparatus
US9283790B2 (en) Liquid ejecting method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US20130080806A1 (en) Media process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media processing device
US880114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recording head maintenance oper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a recording head maintenance operation control program
CN102991126B (zh) 记录装置、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程序
CN103009822A (zh) 介质处理装置以及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2886995B (zh) 介质处理装置、支票处理装置以及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3029433A (zh) 复合处理装置、复合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KR100225083B1 (ko) 캐리지 제어장치를 갖는 프린터 및 제어 방법
JP2013071414A (ja) 媒体処理装置、媒体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3983630B2 (ja) インクレベル検知装置及びそのインクレベル検知装置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画像形成機
JP475493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3001068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供給方法
JP5866926B2 (ja) 記録装置、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016826B2 (en) Media process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media processing device
JP2007296664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及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の制御方法
JP2013021488A (ja) 読取装置、読取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