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89391A - 液体微胶囊破胶剂的制备工艺 - Google Patents

液体微胶囊破胶剂的制备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89391A
CN102989391A CN 201110290273 CN201110290273A CN102989391A CN 102989391 A CN102989391 A CN 102989391A CN 201110290273 CN201110290273 CN 201110290273 CN 201110290273 A CN201110290273 A CN 201110290273A CN 102989391 A CN102989391 A CN 1029893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capsules
gel breaker
preparation technology
temperature
liquid microcaps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29027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11029027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89391A/zh
Publication of CN1029893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893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Manufacturing Of Micro-Caps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微胶囊破胶剂的制备工艺。该液体微胶囊破胶剂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壁材溶液的制备、芯材的乳化、包囊、微胶囊固化和微胶囊干燥五个阶段。本发明制备出来的液体微胶囊破胶剂的各项性能优异,且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液体微胶囊破胶剂的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微胶囊破胶剂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微胶囊实际上是一些小的粒子,这些小的粒子是由一种称之为壁材的物质包裹住另一种称之为芯材的物质所组成。在此基础上,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微胶囊,诸如复核微胶囊、复壁微胶囊和基体型微胶囊等。被包裹物与囊壁为分离的两相,这是微胶囊的特征。微胶囊不但可以包封固体粉末,也可以包封液体材料。如采用特殊的制备方法,微胶囊还可以包封气体。此外。疏水材料和亲水材料都可被包封在微胶囊里。
微胶囊的技术研究大概开始于上世纪30年代,取得重大成果是在50年代。在微胶囊技术的发展历史过程中,美国对它的研究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日本在60~70年代也逐渐赶了上来。我国在研究微胶囊技术方面起步较晚,但在医药、农药、化妆品、食品等方面都已有实际应用和较深入的研究。最初制备的微胶囊粒径在5~2000微米之间,称为微米级的微胶囊。随着微胶囊技术的发展,制备的微胶囊的粒径可小于1微米,可达1~1000纳米之间,常被称为纳米胶囊。随着微胶囊技术的不断进步,微胶囊将会给人类带来更大的益处。
微胶囊按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本文按照微胶囊的壳材料与芯材料性能的不同,可以将微胶囊按用途主要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1.缓释型微胶囊
该微胶囊的壁相当于一个半透膜,在一定条件下允许芯材物质透过,以延长芯材物质的作用时间。根据壁材来源的不同,可分为天然高分子缓释材料(明胶和羧甲基纤维素)及合成高分子缓释材料。而对于合成高分子缓释材料,按其生物降解性能不同,又可分为生物降解型和非生物降解型两大类。
2.压敏型微胶囊
此种微胶囊包裹了一些待反应的芯材物质,当压力作用于微胶囊超过一定极限后,微胶囊囊壁破裂而流出芯材物质,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芯材物质产生化学反应而显出颜色或是发生别的现象。
3.热敏型微胶囊
由于温度升高使囊壁软化或破裂释放出芯材物质,有时是芯材物质由于温度的改变发生分子重排或几何异构而产生颜色的变化。
4.光敏型微胶囊
囊壁破裂后,芯材中的光敏物质选择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发生感光或分子能量跃迁而产生相应的反应或变化。
5.膨胀型微胶囊
囊壁为热塑性的高气密性物质,而芯材为易挥发的低沸点溶剂,当温度高于溶剂的沸点后,溶剂蒸发而使微胶囊膨胀,冷却后微胶囊依旧维持膨胀前的状态。
一般任何一种包裹了一定物质的类似小型容器的物质形态都可称之为微胶囊,所以除上述5种类型外,微乳浊液、脂质体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微泡也可称为微胶囊。
Burnham早在80年代初就报道了制备微胶囊破胶剂可达到延迟破胶的目的。此后,Nolte和Walles也分别报道了各自的胶囊破胶剂制备技术。80年代末,Halliburton和Dowell,Schlumberger等公司都相继开展了胶囊延迟破胶剂的室内研究和现场应用工作。从1989年4季度首次在现场使用胶囊破胶剂以来,延迟破胶技术曾在包括加利福尼亚,新墨西哥,西德克萨斯等地区的几百口油气井中使用,与常规破胶剂相比,排液率增加,需要抽汲的井大为减少,累计产量和初始产量都明显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供一种液体微胶囊破胶剂的制备工艺,该制备工艺制备出来的液体微胶囊破胶剂的各项性能优异,且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液体微胶囊破胶剂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壁材溶液的制备:称取一定量的明胶,浸泡溶胀后,加热,搅拌使其溶解,并且在一定温度下保温,备用;取一定量蒸馏水置小烧杯中,加入适量阿拉伯胶粉末,加热,轻轻搅拌使其溶解,在一定温度下保温,备用;
(b)芯材的乳化:取所需量的芯材,滴加适量的乳化剂,振荡溶解,与上述阿拉伯胶、明胶溶液混合,置恒温水浴上,机械搅拌乳化一段时间,即得乳剂;
(c)微胶囊的形成:调节机械搅拌速度和水浴温度,在不断搅拌下,缓慢滴加10%醋酸溶液于混合液中,调节pH至体系的凝聚区间(广泛试纸)此时体系粘度将增大,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微胶囊的形成;
(d)微胶囊的固化:将含微胶囊液的烧杯自水浴中取下,不停搅拌,自然冷却,加入冰块,继续搅拌至温度为10℃以下,加入固化剂适量,搅拌一段时间,再用20%NaOH溶液调其pH,继续搅拌,将体系从凝胶化温度缓慢升高至50℃,静置待微囊沉降;
(e)微胶囊的干燥:微囊沉降完全后,倾去上清液,过滤(或甩干),微囊用蒸馏水洗涤,抽干,置于恒温箱干燥,即得产品。
所述步骤(a)中,明胶用适量蒸馏水浸泡溶胀。
所述步骤(a)中,加热到50℃。
所述步骤(a)中,保温温度为40℃。
所述步骤(a)中,加热至80℃。
所述步骤(a)中,保温温度为60℃。
所述步骤(d)中,待温度为32~35℃时加入冰块。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制备出来的液体微胶囊破胶剂的各项性能优异,且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本发明涉及液体微胶囊破胶剂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壁材溶液的制备、芯材的乳化、包囊、微胶囊固化和微胶囊干燥五个阶段。
1.壁材溶液的制备
明胶溶液的制备:称取一定量的明胶,用适量蒸馏水浸泡溶胀后,加热到50℃,搅拌使其溶解,并且在50℃下保温,备用。
阿拉伯胶溶液的制备:取一定量蒸馏水置小烧杯中,加入适量阿拉伯胶粉末,加热至80℃左右,轻轻搅拌使其溶解,在80℃下保温,备用。
2.芯材的乳化
取所需量的芯材,滴加适量的乳化剂,振荡溶解,与上述阿拉伯胶、明胶溶液混合,置恒温水浴上,机械搅拌乳化一段时间,即得乳剂。
3.微胶囊的形成
调节机械搅拌速度和水浴温度,在不断搅拌下,缓慢滴加10%醋酸溶液于混合液中,调节pH至体系的凝聚区间(广泛试纸)。此时体系粘度将增大,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微胶囊的形成。
4.微胶囊的固化
将含微胶囊液的烧杯自水浴中取下,不停搅拌,自然冷却,待温度为32~35℃时,加入冰块,继续搅拌至温度为10℃以下,加入固化剂适量,搅拌一段时间,再用20%NaOH溶液调其pH至9.0,继续搅拌,将体系从凝胶化温度缓慢升高至50℃,静置待微囊沉降。
5.微胶囊的干燥
微囊沉降完全后,倾去上清液,过滤(或甩干),微囊用蒸馏水洗涤,抽干,置于恒温箱干燥,即得产品。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上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液体微胶囊破胶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壁材溶液的制备:称取一定量的明胶,浸泡溶胀后,加热,搅拌使其溶解,并且在一定温度下保温,备用;取一定量蒸馏水置小烧杯中,加入适量阿拉伯胶粉末,加热,轻轻搅拌使其溶解,在一定温度下保温,备用;
(b)芯材的乳化:取所需量的芯材,滴加适量的乳化剂,振荡溶解,与上述阿拉伯胶、明胶溶液混合,置恒温水浴上,机械搅拌乳化一段时间,即得乳剂;
(c)微胶囊的形成:调节机械搅拌速度和水浴温度,在不断搅拌下,缓慢滴加10%醋酸溶液于混合液中,调节pH至体系的凝聚区间(广泛试纸)此时体系粘度将增大,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微胶囊的形成;
(d)微胶囊的固化:将含微胶囊液的烧杯自水浴中取下,不停搅拌,自然冷却,加入冰块,继续搅拌至温度为10℃以下,加入固化剂适量,搅拌一段时间,再用20%NaOH溶液调其pH,继续搅拌,将体系从凝胶化温度缓慢升高至50℃,静置待微囊沉降;
(e)微胶囊的干燥:微囊沉降完全后,倾去上清液,过滤(或甩干),微囊用蒸馏水洗涤,抽干,置于恒温箱干燥,即得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微胶囊破胶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明胶用适量蒸馏水浸泡溶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微胶囊破胶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加热到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微胶囊破胶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保温温度为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微胶囊破胶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加热至8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微胶囊破胶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保温温度为6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微胶囊破胶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待温度为32~35℃时加入冰块。
CN 201110290273 2011-09-14 2011-09-14 液体微胶囊破胶剂的制备工艺 Pending CN1029893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290273 CN102989391A (zh) 2011-09-14 2011-09-14 液体微胶囊破胶剂的制备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290273 CN102989391A (zh) 2011-09-14 2011-09-14 液体微胶囊破胶剂的制备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89391A true CN102989391A (zh) 2013-03-27

Family

ID=47918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290273 Pending CN102989391A (zh) 2011-09-14 2011-09-14 液体微胶囊破胶剂的制备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8939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8373A (zh) * 2019-07-15 2019-10-25 湘南学院 一种微囊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117104A (zh) * 2019-12-23 2020-05-08 南通吉美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高效生态环保的抑菌微胶囊pvc膜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8373A (zh) * 2019-07-15 2019-10-25 湘南学院 一种微囊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117104A (zh) * 2019-12-23 2020-05-08 南通吉美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高效生态环保的抑菌微胶囊pvc膜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89381A (zh) 控制体系pH值的液体微胶囊破胶剂制备工艺
CN102989389A (zh) 控制芯壁比的液体微胶囊破胶剂制备工艺
CN108837779B (zh) 一种离子交联的木质素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70289A (zh) 一种应用复合乳化剂制备微胶囊相变材料的方法
CN105441035A (zh) 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大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9679585B (zh) 一种采用光固化法合成的相变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Pang et al. Preparation of novel all-lignin microcapsules via interfacial cross-linking of pickering emulsion
CN102989383A (zh) 控制乳化剂用量的液体微胶囊破胶剂制备工艺
CN111500264A (zh) 十六醇-二氧化硅相变纳米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2989391A (zh) 液体微胶囊破胶剂的制备工艺
CN109468122A (zh) 一种“核-壳”型介孔二氧化硅/有机相变材料复合纳米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89394A (zh) 液体微胶囊破胶剂的新型制备工艺
CN102989386A (zh) 控制明胶-阿拉伯胶配比的液体微胶囊破胶剂制备工艺
CN102989396A (zh) 基于控制反应温度的液体微胶囊破胶剂制备工艺
CN104292522A (zh) 制备杜仲橡胶复合材料及形状记忆材料的方法
CN102989395A (zh) 基于控制干燥温度的液体微胶囊破胶剂制备工艺
CN102989392A (zh) 基于控制固化剂种类的液体微胶囊破胶剂制备工艺
CN104046333A (zh) 甘露醇-二氧化硅核壳结构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2989382A (zh) 控制乳化转速的液体微胶囊破胶剂制备工艺
CN102989387A (zh) 控制乳化过程hlb值的液体微胶囊破胶剂制备工艺
CN102989384A (zh) 基于控制乳化时间的液体微胶囊破胶剂制备工艺
CN102989393A (zh) 基于控制固化时间的液体微胶囊破胶剂制备工艺
CN111534285A (zh) 一种SiO2改性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10961054A (zh) 一种用于高电压环境复合相变微胶囊型流体及制备与应用
CN102989397A (zh) 控制壁材浓度的液体微胶囊破胶剂制备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