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85871A - 彩色隐形眼镜 - Google Patents

彩色隐形眼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85871A
CN102985871A CN2011800306810A CN201180030681A CN102985871A CN 102985871 A CN102985871 A CN 102985871A CN 2011800306810 A CN2011800306810 A CN 2011800306810A CN 201180030681 A CN201180030681 A CN 201180030681A CN 102985871 A CN102985871 A CN 1029858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lens
eyes
color ribbon
density
col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3068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85871B (zh
Inventor
安藤一郎
后藤裕二
松下良
丹羽一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nic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nic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nic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nic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9858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858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858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858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4Contact lenses for the eyes
    • G02C7/046Contact lenses having an iris patter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4Contact lenses for the ey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0041Digital printing on surfaces other than ordinary paper
    • B41M5/0047Digital printing on surfaces other than ordinary paper by ink-jet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0041Digital printing on surfaces other than ordinary paper
    • B41M5/0064Digital printing on surfaces other than ordinary paper on plastics, horn, rubber, or other organic 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0082Digital printing on bodies of particular shapes
    • B41M5/0088Digital printing on bodies of particular shapes by ink-jet print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21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with pattern for identification or with cosmetic or therapeutic effec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10Filters, e.g. for facilitating adaptation of the eyes to the dark; Sunglas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10Filters, e.g. for facilitating adaptation of the eyes to the dark; Sunglasses
    • G02C7/102Photochromic fil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10Filters, e.g. for facilitating adaptation of the eyes to the dark; Sunglasses
    • G02C7/105Filters, e.g. for facilitating adaptation of the eyes to the dark; Sunglasses having inhomogeneously distributed colour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10Filters, e.g. for facilitating adaptation of the eyes to the dark; Sunglasses
    • G02C7/108Colouring materi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2202/00Generic optical aspects applicable to one or more of the subgroups of G02C7/00
    • G02C2202/16Laminated or compound lens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彩色隐形眼镜。提供一种具有新结构的彩色隐形眼镜,当佩戴该彩色隐形眼镜时该彩色隐形眼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效果。与现有技术的“将注意力吸引到虹膜外侧周围的明显的彩色线”的概念相反,在虹膜(12)和眼白(14)之间设置彩色带(22),密度从虹膜部分到眼白部分逐渐变化,使得该彩色带(22)的密度从内圆周侧向着外圆周侧减小。因此,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彩色隐形眼镜,该隐形眼镜能够使眼白部分(14)美丽,这是现有技术中所忽略的,同时通过避免例如在现有技术中发现的人造印象而尽可能保持自然和优美的印象。

Description

彩色隐形眼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彩色隐形眼镜,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新结构的彩色隐形眼镜,该新结构能够通过以一种新的方式在特定部位提供彩色区域,赋予佩戴者的眼睛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然的美容(美化)效果。
背景技术
过去,作为佩戴于眼睛角膜上的一类隐形眼镜,已经提出了一些彩色隐形眼镜。如公开号为No.JP-A-60-215115的日本未审专利(专利文献1)所示,几乎所有这些现有技术中的彩色隐形眼镜都是在覆盖眼睛黑色部分的区域内是彩色的,对于这些隐形眼镜通过角膜能够看到虹膜的颜色,从而使得眼睛的黑色部分看起来与实际颜色不同。因此,这仅仅提供了一种仅对内圆周侧比对眼睛黑色部分与白色部分的分界线(异组织边缘(limbus))着色更深的彩色隐形眼镜。
此外,公开号为No.JP-A-2008-511025的PCT日文译文专利公开(专利文献2)提出了一种彩色隐形眼镜,对于这种隐形眼镜,形成的彩色区域的外部直径大于所述异组织边缘,彩色区域一直延伸至眼睛的白色部分着色。该彩色隐形眼镜使得眼睛黑色部分的外直径更大,并着重强调外边缘使其清晰,从而可能使整个面部表情更为聪颖和明亮,这些产品均已市场化。
然而,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提到的彩色隐形眼镜的相同点是仅着眼于使眼镜黑色部分的外观不同。那么,为了使眼镜佩戴者的眼睛部分的黑色部分显得大以及具有更为突出的外侧边缘,彩色区域的外圆周边缘部分使用清晰的圆形线形成,并且彩色区域的外边缘为清晰可视的线。
然而,作为本发明的发明人基于对几种样品的评估而进行的认证研究的结果,对于专利文献2中提到的彩色隐形眼镜而言,虽然能够使第三方对于佩戴者的表情作出不同评价,但是我们发现这仍然不足以使“眼睛”本身看起来更漂亮。特别地,专利文献2中提到的彩色隐形眼镜仅能使人认为“眼睛的黑色部分看起来更大”、以及“眼睛的黑色部分的颜色不同”,仅通过该隐形眼镜,很难说这足以使得包含眼睛黑色部分和眼睛白色部分的整个眼睛看起来更漂亮。
从另一方面来看,专利文献2中提到的彩色隐形眼镜也会被认为是意图使眼睛黑色部分的外边缘处的清楚的彩色线强烈突出。然而,当眼睛黑色部分和眼睛白色部分的分界线像这种清晰的线一样突出时,会使得让其他人感到表情很不自然,容易使人觉得眼睛像是机器眼(人工眼),因此,尤其是对于并非模特等的一般人来说,确定的是很难说实现了“使整个眼睛显得漂亮”的目的。
背景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A-60-235115
专利文献2:JP-A-2008-511025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在前述背景技术的基础上作出的,其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结构的彩色隐形眼镜,其能够使佩戴者的整个眼睛显得自然地美。
解决所述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一种适于佩戴在眼睛上的彩色隐形眼镜,包括:设置为覆盖眼睛黑色部分和白色部分的边界线、并在该边界线的内圆周侧和外圆周侧变宽的环形彩色带,其中该彩色带的密度从内圆周侧向外圆周侧降低,并且该彩色带的内直径尺寸为
Figure BDA00002628184500021
或更大,该彩色带的外直径尺寸为
Figure BDA00002628184500022
或更小。
佩戴具有根据该模式的结构的彩色隐形眼镜,在向用于位于眼睛黑色部分外圆周侧的眼睛白色部分的彩色带赋予密度变化的基础上,提供从眼睛黑色部分向眼睛白色部分逐步变淡的过渡区域,与从眼睛黑色部分向眼睛白色部分的过渡相类似;该过渡区域也从眼睛白色部分向眼睛黑色部分逐渐变浓,与从眼睛白色部分向眼睛黑色部分变化相类似。由此,通过在眼睛的黑色部分和白色部分之间夹置过渡区域,能够避免在眼睛黑色部分和眼睛白色部分的边界线上产生清晰的线,并且能够使佩戴者的眼睛呈现出更自然、更亲切的外部表情。
尤其,就人眼而言,早期的孩童时期经常呈现出比成人时期更易辨别的眼睛黑色部分和眼睛白色部分的分界处的过渡区域,其具有从外界清晰可见的密度变化,这种外观看起来蓝白色的过渡区域给人一种比成年人更健康、更年轻的印象。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眼睛白色部分变黄、变得血丝更多等,给人一种不健康的感觉,并失去年轻的外观。因此,通过佩戴本发明的彩色隐形眼镜,使他人看到的眼睛呈现出更为年轻和明亮的感觉,给人纯净、明亮的印象,从而能够使整个眼睛显得更为漂亮。
实际上,作为过渡区域的着色效果,还能够使眼睛黑色部分的外圆周侧更大,由此,通过佩戴本发明的彩色隐形眼镜,我们还能够期望使他人通过对眼睛的印象而感觉更为友好的效果。
众所周知,虹膜的颜色是不同的,根据黑颜料的量分为黑色、棕色、绿色、蓝色等,然而在本发明中,无论是何种颜色,穿过角膜可见虹膜的颜色的部分均被称为“眼睛的黑色部分”,其外侧的巩膜部分被称为眼睛的白色部分。
而且,本发明中“密度”与眼镜自身“单位表面面积上的反射光(与入射光的)比率”的含义相同。例如,在点形式的着色模式中,这表述为“单位表面面积上总的点表面区域(着色表面区域)的比率”,因此即使点的尺寸相同,如果点的数目(浓度)不同,那么密度将是不同的,并且即使点的数目(浓度)相同,如果一个点的尺寸不同,则密度也将不同。此外,即使着色表面面积是相同的,如果透明度或厚度不同,则密度也将不同。
在一般的人眼是对象的情况下,当彩色带的内直径尺寸小于
Figure BDA00002628184500041
时,可能会有彩色带到达瞳孔而对视力有负面影响的风险。同时,当彩色带的外直径大于
Figure BDA00002628184500042
时,存在这样的风险:眼睛白色部分的未被彩色带覆盖且位于彩色带外圆周侧的区域变得太小,导致眼睛白色部分对于彩色带或眼睛黑色部分的颜色增强效果、或者相反眼睛黑色部分或彩色带对于眼睛白色部分的颜色增强效果不够充分、并显得不自然,难以达到提高眼睛美丽程度的目标效果。
而且,对于本发明的彩色隐形眼镜来说,彩色带形成为包含蓝色和绿色中的至少一种作为色调。
通过这样将与红或黄的互补色相关的蓝或绿色调用于位于从眼睛黑色部分向眼睛白色部分过渡的部分的彩色带,能够减轻随着年纪变大由于眼睛白色部分充血或变黄导致的给他人带来的不健康的印象,因此眼睛给他人的印象年轻、明亮,并且有可能更有效地提供纯净、明亮的形象。发明人从理论上和实验上证实了这一点,这在下面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示出。
而且,对于本发明的彩色隐形眼镜来说,优选采用将彩色点粘附在眼镜上形成彩色带的模式,通过改变彩色点的尺寸、单位表面面积上的彩色点数目、彩色点本身的着色剂的密度中的至少一个,使得彩色带在径向上的密度有所不同。
通过这样采用彩色点对眼镜着色,通过调整着色点的尺寸、密度等,能够设置彩色带的密度,以及容易且精确地调整径向上的密度变化。
特别,在使用彩色点形成彩色带时,优选采用喷墨印刷法形成彩色点,通过这样做,由于高水平密度设置精确度,能够更容易且更有效地形成目标彩色带。
而且,对于本发明的彩色隐形眼镜来说,优选通过在眼镜上粘附透光染料墨水来形成彩色带。
特别优选采用能透射可见光束的染料墨水来形成彩色带,由此,能够使彩色带显得更为自然和漂亮。而且,通过使用具有一定透明度的染料墨水,即使在彩色带到达瞳孔的情形下,也能够减小对视力的负面影响。
而且,对于本发明的彩色隐形眼镜来说,也可接受在彩色带内圆周部分处在径向上设置指定宽度的固定密度区域,对于该区域,密度是固定的。
通过提供这种固定密度区域,例如消除了与眼睛黑色部分交叠的区域的密度变化,抑制了眼部黑色部分处不必要的颜色和密度变化,而且通过在略大于实际的眼睛黑色部分的区域使用与眼睛黑色部分具有大致相同密度的颜色,能够使眼睛的黑色部分看起来更明亮更大。
而且,对于本发明的彩色隐形眼镜来说,也可能在距离彩色带的外圆周侧较远处提供无色区域。
通过提供这种无色区域,无论隐形眼镜的外直径尺寸如何,都有可能自由地设置彩色带外直径的尺寸。
而且,对于本发明的彩色隐形眼镜来说,也可以接受在位于分界线的内圆周侧的区域上附加地描绘虹膜图案。通过提供该虹膜图案,能够更为有效地改变和调整眼睛黑色部分的颜色和密度,而不会显著影响自然程度。可以使用例如合适的彩色点、面、线或其组合通过绘画来形成该虹膜图案。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彩色隐形眼镜提供了彩色区域,其基于与现有技术中“在眼睛黑色部分的外边缘处形成清晰突出的彩色线条”这一理念相反的思想,在眼睛黑色部分和眼睛白色部分的分界处具有密度转变,由此,成功地为过去未曾注意到的眼睛黑色部分附近的“眼睛白色部分”赋予特别的美容效果。
因此,能够提供一种新型隐形眼镜,使用该隐形眼镜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人造感觉,并通过对过去未曾注意的眼睛白色部分进行美化,而呈现出尽可能自然和友好的外观。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彩色隐形眼镜的说明性前视图。
图2是描述图1中彩色隐形眼镜的佩戴状态的说明性前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彩色隐形眼镜的说明性前视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彩色隐形眼镜的说明性前视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彩色隐形眼镜的说明性前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彩色隐形眼镜的说明性前视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彩色隐形眼镜的说明性前视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彩色隐形眼镜的说明性前视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彩色隐形眼镜的说明性前视图。
图10是佩戴在左眼上的本发明的彩色隐形眼镜以及佩戴在右眼上的市场上能买到的比较例隐形眼镜的说明图,该状态从前面拍摄。
图11是佩戴在左眼上的本发明的彩色隐形眼镜以及佩戴在右眼上的市场上能买到的比较例隐形眼镜的说明图,该状态从前面拍摄。
图12是佩戴在左眼上的本发明的彩色隐形眼镜以及佩戴在右眼上的市场上能买到的比较例隐形眼镜的说明图,该状态从前面拍摄。
图13是拍摄的儿童眼睛的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彩色隐形眼镜10的前视图。彩色隐形眼镜10具有传统公知隐形眼镜的形状,为了能够叠放在眼睛的角膜表面上佩戴,形成为前表面为球形凸面形状、后表面为球形凹面形状的部分球壳形。
彩色隐形眼镜10的材料不限,不仅可以使用例如RGP镜片(透氧镜片)或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的硬质镜片,还可以使用例如PHEMA(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等亲水性的、或例如丙烯酸系弹性体的非亲水性的、或者例如硅树脂水凝胶等高透氧性的软质镜片。尤其,与硬质隐形眼镜相比较,软质隐形眼镜通常具有宽的直径并且充分覆盖眼睛白色部分,因此在佩戴期间在角膜上的移动量也小,优选将其应用于本发明中。
而且,彩色隐形眼镜10还可以是在覆盖角膜的中心区域具有特定光学特性、具有矫正例如近视、远视、老花等视力异常的视力矫正功能的隐形眼镜,也可以是不用于视力矫正、不具有那些类型的特定光学特性的隐形眼镜。在提供不用于视力矫正的隐形眼镜时,该隐形眼镜可以用于美容眼镜(美容或化妆用隐形眼镜)应用。
接着,如图2中佩戴状态的示意图所示,该实施例彩色隐形眼镜10的外直径尺寸(DIA)能够覆盖眼睛的整个黑色部分12,并能覆盖至眼睛白色部分14的指定宽度处。具体地,眼睛黑色部分12与眼睛白色部分14的分界线16(异组织边缘)距离彩色隐形眼镜10的内圆周侧比边缘部分18即外圆周边缘更远。眼睛黑色部分12是从外部能够看到眼睛虹膜颜色的区域,但也是能够经由透明的角膜看到虹膜的区域,因此分界线16可理解为角膜和位于其外圆周侧的白色巩膜的分界线。
而且,在彩色隐形眼镜10上,提供与眼镜的几何中心轴20同中心轴地环形展开的彩色带22。该彩色带22形成为使得佩戴了该隐形眼镜的眼睛的分界线16沿着圆周方向在整个圆周上与彩色带22交叠地延伸。特别地,彩色带22具有在横跨分界线16的内圆周侧方向和外圆周侧方向的径向上加宽的径向宽度,并且在分界线16的内圆周侧,彩色带22与眼睛黑色部分12相交叠,在分界线16的外圆周侧,彩色带22与眼睛白色部分14相交叠。优选,彩色带22设置为使得在分界线16的外侧与眼睛白色部分14交叠的区域的径向宽度尺寸大于在分界线16内侧与眼睛黑色部分12交叠的区域的径向宽度尺寸。
理想的是,将彩色带22的内直径尺寸设置为在佩戴者的很多日常生活条件下基本上不会与瞳孔24相交叠。由此,抑制了彩色带22对视力的影响。从这点来看,彩色带22的内直径尺寸优选设置为
Figure BDA00002628184500081
或更大,更优选为或更大。对于彩色带22的内圆周部分而言,考虑到一般人的角膜尺寸,为了覆盖眼睛黑色部分12,优选彩色带22的内直径尺寸为
Figure BDA00002628184500083
或更小,更优选为
Figure BDA00002628184500084
或更小。
而且,为了能够以指定尺寸覆盖眼睛白色部分,优选彩色带11的外直径尺寸为
Figure BDA00002628184500085
或更大,更优选为
Figure BDA00002628184500086
或更大。在彩色带22的外圆周侧,保留足够的眼睛白色部分的区域,此时佩戴显得自然并且有效带来显示眼睛白色部分的美丽的美容效果,由此优选彩色带22的外直径尺寸为
Figure BDA00002628184500087
或更小,更优选为13mm或更小。
彩色带22可提供至彩色隐形眼镜10的最外侧圆周边缘部分18,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彩色带22的外直径尺寸小于彩色隐形眼镜10的外直径尺寸。并且,在彩色带22和边缘部分18之间,提供外圆周透明区域25作为环形无色区域,该环形以径向指定宽度在圆周方向上展开。而且,当彩色隐形眼镜10用作视力矫正的隐形眼镜时,优选在远离彩色带22的中心区域至内圆周侧具有具备视力校正光学特性的光学部分,并在形成于外圆周侧的外围部分处提供彩色带22。
接着,为了充分呈现目标美容效果等,具有如此设置的内直径尺寸和外直径尺寸的彩色带22优选形成为具有0.75-3.0mm的径向宽度尺寸,更优选具有1.0-2.5mm的径向宽度尺寸。彩色带22的径向宽度尺寸不必沿着圆周方向的整个长度固定,内圆周边缘形状或外圆周边缘形状可以是非圆形的形状,例如椭圆形等,但是优选地,其使用在圆周上具有固定宽度尺寸的环形构建。
这里,彩色带22不具有均匀的密度,而是沿径向变化,至少在与眼睛白色部分14交叠的区域内,提供沿径向从内圆周侧向外圆周侧密度变小的区域。特别地,在本实施例中,彩色带22的密度横跨与眼睛黑色部分12交叠的部分和与眼睛白色部分14交叠的部分中的任何部分的整体、在径向上变化。
而且,彩色带22的形成方法不限,例如在公开号为No.JP-A-3-54519的日本未审专利公开中提到的,可以在形成隐形眼镜时在隐形眼镜形成单体浇注期间,通过人工绘制、照相印刷、丝网印刷等进行着色,但是考虑到例如附着表面为球形表面、量产能力、着色精确性、颜色再现性等,优选采用压印或者喷墨印刷法。
在压印法中,在用蚀刻工艺形成在金属板上的点状图案中填充着色剂之后,例如,使用硅垫片移动点状图案着色剂、并将该点状图案着色剂转移到隐形眼镜上从而形成彩色带22。
更优选的是,采用喷墨印刷法。众所周知,喷墨印刷法采用压电元件等作为致动器,着色剂从大量微小的喷嘴中喷出,直接附着在隐形眼镜即待着色的表面上。在这种喷墨印刷中,不必用垫片等在隐形眼镜上施加压力,而且由于能以高精度形成小点、并且能通过调整点的多种颜色的数目或它们彼此之间的比例而容易地呈现出不同的整体颜色,因此该这种喷墨印刷是特别优选的。
而且,彩色带22的着色模式不限,可以采用在整个表面涂上半透明着色剂的平坦施加模式,而且由于能够容易地以良好的精度地进行密度调整,优选采用半透明或非半透明着色剂进行以点形式进行着色。特别地,对于点形式着色,在形成隐形眼镜之后,可以通过将包含点状染料或颜料的着色剂附着至眼镜的前表面或后表面之一或二者,来完成点状形式的着色。如前所述,所是用的着色剂的颜色并且由此彩色点的颜色不限,不过特别地,对于本发明,作为色调等的调整手段,如上面所述,可以调整彩色点26的尺寸或浓度(间隙),或在提供多种相互不同颜色的彩色点26的情况下,调整颜色的比例。就彩色点26的附着方法而言,优选采用前述的喷墨印刷法。
或者,还可以采用将彩色点26形成于隐形眼镜前表面和后表面的夹层上的方式。作为在该夹层上形成彩色点26的方法的一个例子,一种方法是在前表面或后表面侧的半层上提供彩色点26并粘附剩下的半层。通过此种方式,能够得到叠层结构的彩色隐形眼镜,其中在彩色层的前面和后面分别提供透明层。如上所述,除形成为印刷层之外,彩色层还可以使用其中溶解有染色材料的彩色形成单体形成为有色树脂层,如在公开号为No.JP-A-3-54519的日本未审专利公开中所提到的。而且,尽管取决于彩色层的形成方法、半透明特性等,但是在采用由至少一层彩色层和透明层构成的叠层结构中,优选每个透明层的层厚度为5μm-300μm,每个彩色层的层厚度优选为0.2μm-100μm。特别对于彩色层而言,当采用压印、喷墨印刷等形成的印刷层时,优选将印刷层的层厚设置为小于透明层。
而且,对于通过采用喷墨印刷法将彩色点26附着和固定到隐形眼镜而形成彩色带22的情况,通过使每个彩色点26自身的密度或浓淡度不同,也可能从内圆周侧至外圆周侧改变密度。同时,在图1示出的本实施例的彩色隐形眼镜10中,使用了这样的彩色点26,其中每个彩色点自身的密度和浓淡度是相同的,通过根据彩色隐形眼镜10的径向位置使彩色点26的尺寸不同,来改变密度。
具体而言,采用圆形彩色点26,并且每个彩色点26本身具有相同的颜色和密度。而且,如图1所示,虚拟地在彩色隐形眼镜10上提供同心地延伸的多条(就该图而言,4条)圆形排列线,大量的彩色点26在这些圆形排列线上对准地提供。在本实施例中,在径向上等间隔地提供圆形排列线,并且在所有圆形排列线上,以等间隔提供彩色点26。然而,在附图中,为了易于得到彩色点26的阵列的图像,就圆形排列线的相互关系而言,彩色点26的间隔和尺寸并未实际地表示。
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在同一圆形排列线上的所有彩色点26具有相同尺寸,设置在不同圆形排列线上的彩色点26具有彼此之间相互不同的尺寸。因此,沿着从内圆周侧的圆形排列线至外圆周侧的圆形排列线的方向,设置在圆形排列线上的彩色点26的尺寸(外直径尺寸)逐渐变小。
如图1所示,对应于彩色带22的径向线上预设颜色密度的变化,来确定每个圆形排列线上彩色点26的尺寸。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密度设计线28被设定为从内圆周侧向着外圆周侧横跨彩色带22整个径向的基本上是直的线上变小。那么,对于每个圆形排列线,使用密度设计线28从那个径向位置找到待设定的密度。该密度被认为是单位表面面积上彩色点26所占据的表面面积比,因此在彩色点26在所有圆形排列线上均等间隔设置的本实施例中,图1中示出图中的颜色密度可以是一个彩色点26的表面面积。由此,根据密度设计线28,能够得到每个圆形排列线上设置的彩色点26的尺寸。
于是,通过这样根据在彩色隐形眼镜10上的径向位置而使彩色点26尺寸不同,即使在彩色带22径向上,彩色点26的浓度,即单位表面面积的彩色点26的数目不同,也可实现整个彩色带22的密度变化(即使每个彩色点26自身的密度不是不同的)。换而言之,如果我们注意每个圆形排列线上的密度的话,与内圆周侧圆形排列线上的密度相比较而言,随着到达外周周侧的圆形排列线,密度逐渐变小。使用半色调而非彩色点26自身的浓淡度实现了这种密度变化。
然而,虽然彩色点26可以是非彩色的,但是优选其是彩色的,由此能够得到更好的美容效果。在彩色情形中,可以使用单一颜色,也可以基于混色技术使用多种颜色,这通过以适合的尺寸和密度相对比例提供具有相互不同色调的彩色点26实现。
而且,彩色点26所使用的着色剂可以采用过去所公知的各种类型的适合的着色剂,而不必区分染料和颜料、也不必区分颜色。具体地,可以使用通过将考虑到目标颜色而选择的一种或多种类型的适合的染料或颜料与对应的溶剂混合而得到的着色剂,并且在该着色剂中,可以对应于要着色的隐形眼镜的材料或采用的固定工艺等,混合适当的硬化剂或添加剂。
这里,前述的着色剂以及因此彩色点26所使用的颜色不限。但是,在本发明中,优选包含蓝或绿中的至少一种作为色调。该色调可从例如蒙赛尔(Munsell)色系中找到。在具体例子中,对于蒙赛尔色相环来说,当我们假设一共10个色调时,其中在5个基本色调中的每一个基本色调之间提供共5个色调(R,YR,Y,GY,G,BG,B,PB,P,RP),在这些色调中,本发明中优选使用含有G或B的颜色(GY,G,BG,B,PB)。同样地,对于分类更为具体的色系来说,本发明优选采用包含蓝(B)或绿(G)的颜色。
通过这样将蓝或绿色系用于彩色带22,当其他人看到佩戴彩色隐形眼镜10的人的眼睛时,眼睛白色部分的白度突出,从而能够更为有效地给人以年轻、活力、纯洁和友好的感觉。这反映出儿童眼睛和成人眼睛外观的不同,在儿童眼睛中,眼睛白色部分和眼睛黑色部分的分界区域存在一特别的蓝色区域。本发明的发明者注意到儿童眼睛这一特别的外观,并得到了有价值的研究结果,即发现使用本发明的彩色隐形眼镜10,能够在眼睛黑色部分12和眼睛白色部分14的分界区域处表现出与儿童眼睛中的蓝色相类似的区域;并且,通过在从眼睛黑色部分12向着眼睛白色部分14的区域中提供逐渐变淡的密度分布,可以传递给他人象儿童眼睛的纯洁感觉,同时确保非常自然的外观,这一新颖的美容效果是现有技术中所没有的。
因此,通过佩戴具有这种结构的本实施例的彩色隐形眼睛10,可以避免在眼睛白色部分14的位于眼睛黑色部分12的外圆周侧的部分处产生清晰的线,并能给佩戴者的眼睛带来一种特别的美容效果,同时还能保持温暖感觉的外观。而且,作为该过渡区域的着色效果,通过将彩色带22的内圆周部分的密度设定得高,可以使眼睛黑色部分向着外圆周侧显得更大,那么当他人看到佩戴者的眼睛时,我们能够预期带来更为友好的感觉的效果。
对于彩色带22的特定着色模式或密度分布模式,前文描述了可以改变为很多模式而不限于第一实施例这一事实。在下文中,我们将在第二到第八实施例中给出例子作为彩色带22的着色和密度分布的其它特定模式。在第二至第八实施例中,具有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结构的构件和部分在各个附图中标注为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具体描述。
图3中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彩色隐形眼镜30,彩色带22的径向密度分布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具体而言,在彩色带22的内圆周侧的径向上在具有指定宽度的区域形成固定密度区域31,该区域31的密度是固定的。
具体地,在该固定密度区域31处设定三条圆形排列线,在每条圆形排列线上形成相同尺寸、颜色和密度的彩色点26。每条圆形排列线上的彩色点26彼此之间的间隔(浓度)相同。由此,在设定这三条圆形排列线的环形带状区域处,彩色点26的着色密度大致是固定的。
对于第二实施例中的这种彩色隐形眼镜30而言,例如通过将与眼睛黑色部分12重叠的部分作为固定密度区域,可以避免佩戴者眼睛黑色部分12沿径向的颜色变化,可以使佩戴者的眼睛黑色部分12整体呈现出均匀的颜色。
而且,通过将固定密度区域31的外直径尺寸设定为大于佩戴者眼睛黑色部分12的外直径尺寸以将固定密度区域31从眼睛的黑色部分12扩展至外圆周侧,可以使佩戴者的眼睛黑色部分12的外直径尺寸看起来更大。由此,优选在至少与眼睛黑色部分12交叠的固定密度区域31上形成看起来呈现黑色或棕色色调、或具有高密度的彩色点26。
此外,图4中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彩色隐形眼镜32,其彩色带22的径向密度分布的模式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具体而言,通过在彩色带22径向上使构成彩色带22的彩色点26的深度(密度或透明度)不同,将彩色带22的密度设置为在径向上朝着外圆周侧变小。在本实施例中,与第二实施例一样,也在彩色带22的内圆周部分形成固定密度区域31,在固定密度区域31中所有彩色点26的深度是相同的。
因此,依据圆形排列线的径向位置,使彩色点26自身的深度不同,即使每条圆形排列线上提供的彩色点26的尺寸和浓度设置为相同,也可以实现彩色带22的径向密度变化。
而且,图5中示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的彩色隐形眼镜34,其彩色带22的径向密度分布的实现模式与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不同。具体而言,通过将单位表面面积的彩色点26的数目即构成彩色带22的彩色点26的浓度在彩色带22径向上不同,将彩色带22的密度设置为在径向上朝着外圆周侧变小。在本实施例中,与第二实施例相同,也在彩色带22的内圆周部分形成固定密度区域31,在固定密度区域31中彩色点26的浓度是相同的。
因此,通过使彩色点26在径向上的浓度不同,更具体地,例如,通过根据圆形排列线的径向位置将圆形排列线上提供的彩色点26在圆周方向上的分开距离设定为朝向外圆周侧圆形排列线变大,能够在将每条圆形排列线上提供的彩色点26的尺寸和深度设置为相同时,实现彩色带22的径向密度变化。
对于这样根据眼镜上的径向位置而使彩色点26的浓度不同的模式而言,除了像在第四实施例那样整体上随机地或者以均匀的状态分散提供彩色点26之外,还可以如图6示出的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彩色隐形眼镜36或图7示出的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彩色隐形眼镜38中那样,在多个合适的区域中集中设置彩色点26。
特别如图6所示的彩色隐形眼镜36,在圆周上设置为大致相等的多个位置处以朝向外圆周侧凸出的三角形集中模式形成多个彩色点26,实现了这样的密度分布:密度沿着径向朝外以对数曲线的形式变小。而且,在图7示出的彩色隐形眼镜38中,不是以图6的彩色隐形眼镜36中采用的三角形几种模式,而是以箭头状集中模式形成多个彩色点26。
而且,图8示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彩色隐形眼镜40,与第二实施例中结构用作彩色带22,但是此外,除了彩色带22之外,还具有着色形成的虹膜图案。
虹膜图案41形成于与佩戴者的眼睛黑色部分交叠的区域,并通过提供该虹膜图案41,可以使佩戴者的眼睛黑色部分呈现出不同的色调和密度。也可以采用与彩色带22相同的方式,采用适合的公知的印刷方法、以适合的形状和模式形成虹膜图案41。但是,特别地,在本实施例中,与彩色带22的彩色点26相同,虹膜图案41能够通过采用喷墨印刷法提供大量的浅色点42来形成。与彩色点26不同,浅色点42的颜色、密度、形状、图案、点浓度等可以自由地设定。
例如,对于图8中的彩色隐形眼镜40,虹膜图案41形成为多个线条形状,其密度朝着内圆周侧逐渐变小,但是对于图9示出的第八实施例的彩色隐形眼镜44,还可以采用由大量分散形式的浅色点42构成的虹膜图案46,点42的密度朝着内圆周侧变大。
为了覆盖眼睛黑色部分12,虹膜图案41和46的位置比分界线(异组织边缘)更远离内圆周侧,例如形成为从彩色带22的内圆周边缘部分沿径向朝内侧延伸,但是为了尽可能不覆盖到瞳孔,优选它们不形成在彩色隐形眼镜40和44的中心部分。而且,考虑到虹膜图案41和46覆盖到瞳孔的情形,优选虹膜图案41和46的密度小于彩色带22的密度,并使用具有高半透明度的产品作为形成虹膜图案41和46的浅色点42的着色剂。
接着,作为本发明的实例,根据图5示出的第四实施例的彩色隐形眼镜34实际制造了三种产品(例1、例2、例3)。然后,佩戴这三种彩色隐形眼镜的佩戴者自身的印象和佩戴状态下给予他人的印象的各个评价结果,在下面作为示例性实验数据示出。在进行这些实验时,为了使本发明的特征更为客观地清楚,以相同的方式佩戴和评价由Johnson& Johnson K.K制造的一日Acuvue Define Accent型(注册商标)隐形眼镜,与本发明的示例性产品的比较评价的结果用作实验数据。
[例1]
将1.0份质量的呈现绿色的可聚合颜料1,4-二((乙烯基苯基)氨基)-蒽醌作为颜料成分,2.0份质量的2-羟基-2-甲基-1-苯丙烷-1-酮作为基团聚合引发剂,以及100份质量1-甲基-2-吡咯烷酮作为溶剂,进行混合从而制备出颜料组合物。
接着,使用压电型喷墨设备,在市场上可得到的由Menicon有限公司制造的2周Premio(注册商标)硅树脂水凝胶构成的软质隐形眼镜的前表面侧,分别独立地印刷围绕眼镜几何中心轴的、直径为
Figure BDA00002628184500161
Figure BDA00002628184500162
Figure BDA00002628184500163
的大量彩色点26,从而形成环形彩色带22。与图5示出的第四实施例中的彩色带22相同,在
Figure BDA00002628184500165
的内圆周区域形成固定密度区域31,并且在
Figure BDA00002628184500166
的径向尺寸区域内,使彩色点26的浓度在径向上不同,从而形成具有颜色密度从内圆周侧向外圆周侧逐渐降低的区域的图案。
在确定所有颜料组合物均已渗透眼镜基材(前述的2周Premio(注册商标))之后,使用Ushio公司制造的紫外线辐射设备“UV Spot CureSP-3”(注册商标),采用主要波长为365nm、辐射强度为500mW/cm2的紫外线辐照20秒。之后,对眼镜进行水合膨胀,从而得到目标彩色隐形眼镜。
[例2]
在眼镜的几何中心轴20周围形成直径为
Figure BDA00002628184500168
Figure BDA00002628184500169
的彩色带22,将
Figure BDA000026281845001610
Figure BDA000026281845001611
的内圆周区域形成固定密度区域。在
Figure BDA000026281845001613
的径向尺寸区域,使彩色点26的浓度沿径向不同,从而形成具有颜色密度从内圆周侧向外圆周侧逐渐降低的区域的图案。形成彩色隐形眼镜的其他步骤与例1中相同。
[例3]
对于颜料组合物来说,替代例1中的1.0份质量的可聚合颜料1,4-二((乙烯基苯基)氨基)-蒽醌,使用1.0份质量的、在国际专利公开No.WO2009/044853第[0041]段中提到的公知的呈现深蓝色的可聚合含氮染料。形成彩色隐形眼镜的其他步骤与例1中相同。
[表1]
1)佩戴者他/她自己的印象评价
Figure BDA00002628184500171
Figure BDA00002628184500181
[表2]
2)他人印象的评价
Figure BDA00002628184500182
Figure BDA00002628184500191
从上面给出的表1和表2所示的实验结果来看,采用根据本发明的彩色隐形眼镜,得到认可的是:有效实现了佩戴时对眼睛印象的改变,同时在主观上和客观上均保持自然的印象。在上述表中,n是评价数量(人数)。
而且,对眼睛印象的改变还能够带来美容效果(该美容效果给人年轻的感觉以及干净的感觉)这一事实,很难用文字来进行客观评价,因此,虽然其并未能在前面的实验结果中反映出来,但是从图10到图12中示出的佩带照片来看,这一事实也是客观认可的。在图10到图12中,佩戴者左眼(图的右侧)佩戴前述例1的彩色隐形眼镜,右眼佩戴市场上可获得的前述比较例中的隐形眼睛(图的左侧),在此状态下从前方拍照。佩戴比较例的右眼中,从眼睛黑色部分的外边缘向外圆周侧凸出的隐形眼镜的彩色部分的清晰的分界线,看上去像是眼睛黑色部分与眼睛白色部分的分界线,但是由于其太过清晰,看起来假,然而相反,佩戴本例中的左眼中,形成了自然的过渡区域,并且加之该过渡区为蓝或绿,我们能看见这感觉自然并且带来年轻的感觉。
顺便提及,对于图10到图12中示出的左眼佩戴本例的状态下眼睛黑色部分和眼睛白色部分的分界部分来说,作为参考,在图13示出儿童眼睛的照片,与所述眼睛黑色部分和眼睛白色部分的分界部分相比,我们可以看出本例能够带来类似儿童眼睛的外观。
此外,对于彩色部分具有清晰的外边缘(分界线)的现有技术比较例来说,当由于如图10到图12所示向对角线方向看而使角膜位于上、下眼脸之间之间的角落处时,由于隐形眼镜的几何中心偏离角膜的中心,佩戴者观看的方向(实际的角膜中心)与他人从外界观察到的佩戴者被认为正在观看的方向(隐形眼镜的彩色部分的中心)之间存在偏斜,并且存在这样的风险:他人看起来感觉很奇怪。在图10到图12中,通过如下事实能感觉到这一点:尽管我们看到佩戴者的左眼注视对角,而佩戴者的右眼看起来大致注视前方。在本发明的示例性产品中,通过使彩色带的外边缘不清晰,抑制了当彩色隐形眼镜的几何中心偏离角膜中心时他人看到的视线方向的偏斜。
为了更有效地抑制当彩色隐形眼镜的几何中心偏移角膜中心时他人看到的视线方向的偏斜,优选彩色带为透明色,从而使他人能够看到佩戴者眼睛黑色部分的分界线(异组织边缘),即角膜的外圆周边缘。具体地,优选彩色带上的可见光(光线波长为380-780nm)的透射率:Tt(Tt=T2(透射光的总量)/T1(入射光总量))总体平均为30-99%,更优选为50-90%。
[例4]
在本例中,采用以下方法,得到具有叠层结构的彩色隐形眼镜,对于该叠层结构,在彩色层的前面和后面都形成有透明层。
首先,制备着色剂。具体地,将100份重量的呈现绿色的染料氧化铬(III)、作为分散剂的10份重量的硅石、作为粘合剂的100份重量的2-羟基甲基丙烯酸乙酯、以及作为聚合引发剂1份重量的安息香甲基醚用力混合和分散以变得基本上均匀分散,从而得到糊状着色剂。
接着,使用上面蚀刻了图5中的图案的钢板,制备想要的点图案的印刷板(printing pad)。具体地,在将着色剂填充到通过蚀刻在钢板表面上形成的点图案之后,在钢板表面覆盖硅制成的印刷板,点图案的着色剂被转移到印刷板上。
同时,作为眼镜形成材料,采用包含100份重量的2-甲基丙烯酸乙酯、和1份重量的安息香甲基醚的镜片单体,通过模制成型获得镜片半成品A,其具有中心厚度大约为50μm的球冠形。接着,采用Mishima有限公司生产的压印(pad print)设备“SPACE PAD”,将上面提到的印刷板叠置在镜片半成品A的凹面上,进行压印从而转移点图案的着色剂。而且,使用Ushio公司生产的紫外线辐射设备“UV Spot Cure SP-3”(注册商标),使印刷到前述半成品A的凹面上的着色剂固化,从而完成印刷工艺。
之后,将包含100份重量的2-羟基甲基丙烯酸乙酯、和1份重量的安息香甲基醚的镜片单体流入镜片半成品A的上面印刷了点图案的凹面内,通过模制成型形成沿着镜片半成品A的凹面展开的球冠形镜片半成品B。
在这样形成的本例的彩色隐形眼镜中,在沿镜片厚度方向上夹置通过压印形成的彩色层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处由镜片半成品A和镜片半成品B分别形成透明层,因此彩色层具有嵌入式结构,并且如图5的前视图所示,可以确认目标彩色带22的形成。
附图标记
10,30,32,34,36,38,40,44:彩色隐形眼镜
12:眼睛黑色部分
14:眼睛白色部分
16:分界线
22:彩色带
25:外圆周透明区域(不着色区域)
26:彩色点
31:固定密度区域
41,46:虹膜图案

Claims (8)

1.一种适于佩戴在眼睛上的彩色隐形眼镜,包括:
设置为覆盖眼睛黑色部分和白色部分的边界线、同时在该边界线的内圆周侧和外圆周侧加宽的环形彩色带;
其中该彩色带的密度从所述内圆周侧向着所述外圆周侧降低,并且
该彩色带的内直径尺寸为
Figure FDA00002628184400011
或更大,该彩色带的外直径尺寸为
Figure FDA00002628184400012
或更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隐形眼镜,其中所述彩色带形成为包括蓝色和绿色中的至少一种作为色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彩色隐形眼镜,其中通过将彩色点粘附到镜片上形成所述彩色带,并且通过改变彩色点的尺寸、单位表面面积的彩色点数目、彩色点自身的着色剂密度中的至少一个,使得所述彩色带的密度在径向上是不同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彩色隐形眼镜,其中彩色点通过使用喷墨印刷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彩色隐形眼镜,其中所述彩色带是通过将透光染料墨水附着在镜片上而形成的。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彩色隐形眼镜,其中所述彩色带的内圆周部分包括在径向上具有指定宽度的固定密度区域,该固定密度区域的密度是固定的。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彩色隐形眼镜,其中在彩色带的外圆周侧设置非着色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彩色隐形眼镜,其中在位于所述分界线的内圆周侧的区域上描绘虹膜图案。
CN201180030681.0A 2010-06-21 2011-06-17 彩色隐形眼镜 Active CN1029858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40265/2010 2010-06-21
JP2010140265 2010-06-21
PCT/JP2011/003470 WO2011161920A1 (ja) 2010-06-21 2011-06-17 色付コンタクトレン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85871A true CN102985871A (zh) 2013-03-20
CN102985871B CN102985871B (zh) 2015-09-30

Family

ID=45371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30681.0A Active CN102985871B (zh) 2010-06-21 2011-06-17 彩色隐形眼镜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870371B2 (zh)
EP (1) EP2584396B1 (zh)
JP (3) JP5186060B2 (zh)
KR (1) KR101757183B1 (zh)
CN (1) CN102985871B (zh)
ES (1) ES2716091T3 (zh)
WO (1) WO2011161920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7959A (zh) * 2011-04-18 2014-01-29 庄臣及庄臣视力保护公司 具有明亮染色的巩膜的接触镜片
CN105378545A (zh) * 2013-05-08 2016-03-02 美你康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在接触透镜上印刷的系统和方法
CN105467616A (zh) * 2016-02-16 2016-04-06 侯绪华 美瞳隐形眼镜
CN107315263A (zh) * 2017-06-30 2017-11-03 江苏彩康隐形眼镜有限公司 硅凝胶隐形眼镜表面改性方法及其彩色隐形眼镜的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30659A (ja) * 2011-12-20 2013-07-04 Menicon Co Ltd コンタクトレンズ及びコンタクト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WO2013094073A1 (ja) * 2011-12-22 2013-06-27 株式会社メニコン 美容コンタクトレンズ
US8915590B2 (en) * 2012-05-18 2014-12-23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Contact lens with halo effect
JP2013250350A (ja) * 2012-05-30 2013-12-12 Menicon Co Ltd コンタクトレンズ及びコンタクト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JP5621117B2 (ja) * 2012-06-19 2014-11-05 株式会社メニコンネクト 多層コンタクトレンズ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621118B2 (ja) * 2012-06-27 2014-11-05 株式会社メニコンネクト 着色コンタクトレンズ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4074866A (ja) * 2012-10-05 2014-04-24 Menicon Co Ltd コンタクトレンズ及びコンタクト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JPWO2014073568A1 (ja) * 2012-11-09 2016-09-08 株式会社メニコンネクト 内面側層が薄い着色コンタクトレンズ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494638B (zh) * 2012-12-12 2015-08-01 Univ Nat Taiwan 眼壓變化監控系統、其方法及用以感測眼壓變化之隱形眼鏡
US9307654B2 (en) * 2013-03-15 2016-04-05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Method of forming a patterned multi-piece insert for an ophthalmic lens
JP6632645B2 (ja) * 2018-01-30 2020-01-22 フリュー株式会社 カラーコンタクトレンズ
TWI697707B (zh) * 2019-07-09 2020-07-01 望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功能性隱形眼鏡及功能性隱形眼鏡的染色方法
JP6659990B2 (ja) * 2019-09-17 2020-03-04 フリュー株式会社 カラーコンタクトレンズ
JP2020008872A (ja) * 2019-09-17 2020-01-16 フリュー株式会社 カラーコンタクトレンズ
EP4066045A4 (en) * 2019-12-01 2024-04-03 Nthalmic Holding Pty Ltd OPHTHALMIC LENS DESIGNS WITH NON-REFRACTIVE ELEMENTS
KR20220144867A (ko) * 2020-03-01 2022-10-27 엔탈믹 홀딩 피티와이 리미티드 단초점 안과용 렌즈를 근시 관리를 위한 안과용 렌즈로 변환하는 비-굴절성 불투명한 특징을 갖는 광학 필름
TWI778797B (zh) * 2021-09-17 2022-09-21 晶碩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隱形眼鏡及其製造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34166A (en) * 1988-07-21 1991-07-23 Allergan, Inc. Method of molding a colored contact lens
EP0472496A2 (en) * 1990-08-20 1992-02-26 Ciba-Geigy Ag Method of producing a contact lens and contact lens produced thereby
US5302978A (en) * 1990-10-30 1994-04-12 Pilkington Visioncare, Inc. Contact lens
CN1436314A (zh) * 2000-06-12 2003-08-13 诺瓦提斯公司 具有更自然外观的有色隐形眼镜及其制造方法
JP2003532911A (ja) * 2000-01-03 2003-11-05 ノバルティス 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ャフト 青緑着色剤を含むコンタクトレンズ
US20040109132A1 (en) * 2001-06-29 2004-06-10 Strebig Daniel G. Colored contact lens
WO2006023507A1 (en) * 2004-08-19 2006-03-02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Tinted contact lenses with hatch patterns
CN101010617A (zh) * 2004-08-19 2007-08-01 庄臣及庄臣视力保护公司 具有组合的边角膜缘环和虹膜图案的有色隐形眼镜
CN101010618A (zh) * 2004-08-19 2007-08-01 庄臣及庄臣视力保护公司 具有梯度环图案的有色隐形眼镜
JP2007537492A (ja) * 2004-05-12 2007-12-20 ジョンソン・アンド・ジョンソン・ビジョン・ケア・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角膜縁リングと虹彩パターンを組み合わせた着色コンタクトレンズ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82402A (en) 1984-04-16 1986-04-15 Schering Corporation Color-imparting contact lenses
US5120121A (en) 1988-07-21 1992-06-09 Allergan, Inc. Colored lens
US5116112A (en) 1988-07-21 1992-05-26 Allergan, Inc. Colored len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CA2009668A1 (en) 1989-02-16 1990-08-16 Ashok R. Thakrar Colored contact lenses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6827440B2 (en) 2000-01-03 2004-12-07 Wesley Jessen Company Colored contact lens with a more natural appearance
US20030117576A1 (en) * 2001-12-05 2003-06-26 Ocular Sciences, Inc. Colored contact lenses
WO2006063836A1 (en) 2004-12-17 2006-06-22 Novartis Ag Colored contact lenses for enhancing a wearer’s natural eye color
WO2009044853A1 (ja) 2007-10-04 2009-04-09 Menicon Co., Ltd. 眼用レンズ用着色剤、眼用レンズ用材料、眼用レンズ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眼用レンズ
US8317322B2 (en) * 2010-02-04 2012-11-27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Contact lens with brightly colored sclera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34166A (en) * 1988-07-21 1991-07-23 Allergan, Inc. Method of molding a colored contact lens
EP0472496A2 (en) * 1990-08-20 1992-02-26 Ciba-Geigy Ag Method of producing a contact lens and contact lens produced thereby
US5302978A (en) * 1990-10-30 1994-04-12 Pilkington Visioncare, Inc. Contact lens
JP2003532911A (ja) * 2000-01-03 2003-11-05 ノバルティス 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ャフト 青緑着色剤を含むコンタクトレンズ
CN1436314A (zh) * 2000-06-12 2003-08-13 诺瓦提斯公司 具有更自然外观的有色隐形眼镜及其制造方法
US20040109132A1 (en) * 2001-06-29 2004-06-10 Strebig Daniel G. Colored contact lens
JP2007537492A (ja) * 2004-05-12 2007-12-20 ジョンソン・アンド・ジョンソン・ビジョン・ケア・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角膜縁リングと虹彩パターンを組み合わせた着色コンタクトレンズ
WO2006023507A1 (en) * 2004-08-19 2006-03-02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Tinted contact lenses with hatch patterns
CN101010617A (zh) * 2004-08-19 2007-08-01 庄臣及庄臣视力保护公司 具有组合的边角膜缘环和虹膜图案的有色隐形眼镜
CN101010618A (zh) * 2004-08-19 2007-08-01 庄臣及庄臣视力保护公司 具有梯度环图案的有色隐形眼镜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7959A (zh) * 2011-04-18 2014-01-29 庄臣及庄臣视力保护公司 具有明亮染色的巩膜的接触镜片
CN105378545A (zh) * 2013-05-08 2016-03-02 美你康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在接触透镜上印刷的系统和方法
CN105378545B (zh) * 2013-05-08 2019-04-09 美你康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在接触透镜上印刷的系统和方法
US10914967B2 (en) 2013-05-08 2021-02-09 Menicon Singapore Pte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inting on a contact lens
TWI745269B (zh) * 2013-05-08 2021-11-11 新加坡商美尼康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用於在隱形眼鏡上印刷之系統及方法
US11977280B2 (en) 2013-05-08 2024-05-07 Menicon Singapore Pte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inting on a contact lens
CN105467616A (zh) * 2016-02-16 2016-04-06 侯绪华 美瞳隐形眼镜
CN107315263A (zh) * 2017-06-30 2017-11-03 江苏彩康隐形眼镜有限公司 硅凝胶隐形眼镜表面改性方法及其彩色隐形眼镜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1161920A1 (ja) 2013-08-19
EP2584396A4 (en) 2014-07-09
EP2584396A1 (en) 2013-04-24
JP2013065059A (ja) 2013-04-11
JP5186060B2 (ja) 2013-04-17
US20130093994A1 (en) 2013-04-18
ES2716091T3 (es) 2019-06-10
KR101757183B1 (ko) 2017-07-12
JP5689900B2 (ja) 2015-03-25
JP5689899B2 (ja) 2015-03-25
EP2584396B1 (en) 2018-12-26
KR20130137520A (ko) 2013-12-17
US8870371B2 (en) 2014-10-28
JP2013065058A (ja) 2013-04-11
WO2011161920A1 (ja) 2011-12-29
CN102985871B (zh) 2015-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85871B (zh) 彩色隐形眼镜
CN101479645B (zh) 具有增加的深度的虹膜图案的带色角膜接触镜片
TWI789703B (zh) 眼睛增強隱形眼鏡
TWI587023B (zh) 具有光環效應的隱形眼鏡及其製造方法
JPH0750264B2 (ja) 極めて自然な外観を有する着色コンタクトレンズ
US7832860B2 (en) Tinted contact lenses having a depth effect
KR20070009738A (ko) 써클링과 홍채 패턴이 조합된 착색 콘택트 렌즈
KR20040076864A (ko) 칼라 콘택트 렌즈
CN108594466A (zh) 具有明亮染色巩膜的定向接触镜片
JP2013130716A (ja) 色付コンタクトレンズ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3250350A (ja) コンタクトレンズ及びコンタクト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JP2013130659A (ja) コンタクトレンズ及びコンタクト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KR100562959B1 (ko) 컬러 콘택트렌즈 및 그 제조방법
TWI500993B (zh) The use of chromatic aberration to control myopia and both the beauty of contact lenses
JP2013130658A (ja) 色付コンタクトレンズ
EP2699957B1 (en) Contact lens with shadow effect
CN110462493A (zh) 有色接触透镜和制造有色接触透镜的方法
TWI515474B (zh) 具有陰影效果的隱形眼鏡及其製造方法,以及藉由提供該隱形眼鏡來強化配戴者眼睛外觀的方法
WO2019027346A1 (ru) Многозональная фотохромная цветная контактная линз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