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85549A - 一氧化二氮的获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氧化二氮的获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85549A
CN102985549A CN2011800334488A CN201180033448A CN102985549A CN 102985549 A CN102985549 A CN 102985549A CN 2011800334488 A CN2011800334488 A CN 2011800334488A CN 201180033448 A CN201180033448 A CN 201180033448A CN 102985549 A CN102985549 A CN 1029855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zyme
nitrous oxide
cell
ion
fung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3344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芬克
A.马特恩
D.林根费尔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bert Bosch GmbH
Original Assignee
Robert Bosch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bert Bosch GmbH filed Critical Robert Bosch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29855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855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PFERMENTATION OR ENZYME-USING PROCESSES TO SYNTHESISE A DESIRED CHEMICAL COMPOUND OR COMPOSITION OR TO SEPARATE OPTICAL ISOMERS FROM A RACEMIC MIXTURE
    • C12P3/00Preparation of elements or inorganic compounds except carbon diox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06Regulation methods for biological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0Aerobic and anaerobic processes
    • C02F3/302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4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4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 C02F3/34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nzymes us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PFERMENTATION OR ENZYME-USING PROCESSES TO SYNTHESISE A DESIRED CHEMICAL COMPOUND OR COMPOSITION OR TO SEPARATE OPTICAL ISOMERS FROM A RACEMIC MIXTURE
    • C12P39/00Processes involving microorganisms of different genera in the same process, simultaneous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44Details; Accessories
    • F23G5/46Recuperation of hea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7/00Incinerators or other apparatus for consuming industrial waste, e.g. chemicals
    • F23G7/10Incinerators or other apparatus for consuming industrial waste, e.g. chemicals of field or garden waste or bioma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7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reduction
    • C02F1/705Reduction by m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16Nitrogen compounds, e.g. ammoni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16Nitrogen compounds, e.g. ammonia
    • C02F2101/163Nitr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16Nitrogen compounds, e.g. ammonia
    • C02F2101/166Nitri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2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from animal husbandr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001Upstream control, i.e. monitoring for predictive contro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003Downstream control, i.e. outlet monitoring, e.g. to check the treating agents, such as halogens or ozone, leaving the proce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02Tempera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06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p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22O2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34N2O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05Combined electrochemical biological proces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2206/00Waste heat recuperation
    • F23G2206/20Waste heat recuperation using the heat in association with another instal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JREMOVAL OR TREATMENT OF COMBUSTION PRODUCTS OR COMBUSTION RESIDUES; FLUES 
    • F23J2215/00Preventing emissions
    • F23J2215/10Nitrogen; Compounds thereof
    • F23J2215/101Nitrous oxide (N2O)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12Heat utilisation in combustion or incineration of was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从含氮物质,特别是从含有含氮化合物特别是铵化合物的生物质和/或废物和/或废水和/或其它物质通过微生物过程或酶过程获取一氧化二氮(N2O),也称为笑气,的方法。其中,选择或者操作或通过合适的措施部分或完全可逆和/或不可逆地抑制待使用的微生物、细菌、古生菌、真核生物、真菌、寄生物、噬菌体、细胞、细胞部分或膜部分和/或酶和/或它们的组合,或例如通过合适的工艺条件控制相应的微生物过程或酶过程,使得从含氮物质的含氮化合物部分地或完全地形成一氧化二氮(N2O)。此外,选择相应的工艺条件,使得相应使用的有助于笑气生产和/或参与的反应顺序和/或含氮物质处理的微生物、细菌、古生菌、真核生物、真菌、寄生物、噬菌体、细胞、细胞部分或膜部分和/或酶和/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尽可能保持,或如果可能的话,通过繁殖而提高,且笑气生产所基于的反应和/或其伴生的反应顺序和/或用于加工含氮物质的反应或过程尽可能完全和快速地进行。将在这些反应中生成的一氧化二氮分离、接收、收集、必要时进行净化和/或送到其它过程,特别是燃烧过程,例如用于沼气和生物气体燃烧的工艺中。

Description

一氧化二氮的获取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通过微生物过程或酶过程从含氮物质,特别是从含有含氮化合物、特别是铵化合物的生物质和/或废物和/或废水和/或其它物质获取一氧化二氮(N2O)的方法,一氧化二氮也称为笑气。
含氮物质根据本发明例如是工业或家庭废水,如在净化设备,特别是社区净化设备中所净化的废水。为此在这些净化设备中通常使用微生物。其中在逐步氧化中在氧参与下,特别是通过使用所谓的氧化剂,例如通过铵氧化剂和亚硝酸盐氧化剂,首先将铵或其它含氮化合物氧化成亚硝酸根离子或硝酸根离子。这种反应顺序在文献中称为硝化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相应的基础化学反应通常被酶催化。在此方面起作用的酶例如是单加氧酶、羟胺氧化还原酶以及亚硝酸盐氧化酶。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硝化作用的工艺步骤,特别是向废水中引入或“吹入”氧气或空气是高耗能的。通常要控制硝化作用的工艺步骤,使得所有含氮物质的氮含量尽可能被完全氧化成硝酸根离子。向净化槽中吹入空气或氧气的临时或局部工段通常称为需氧阶段。
通过随后的还原反应,存在的硝酸根离子或有时存在的亚硝酸根离子被逐步还原为氮气(N2)。该氮气逃逸到大气中。对于该还原反应,在净化设备中通常使用微生物。与含氮物质的氧化反应类似,亚硝酸根离子或硝酸根离子的还原反应通常通过合适的微生物酶进行催化。其中,通常是将硝酸根离子通过硝酸盐还原酶还原为亚硝酸根离子,将亚硝酸根离子通过亚硝酸根还原酶还原为一氧化氮,将一氧化氮通过一氧化氮还原酶还原为一氧化二氮,和将一氧化二氮通过一氧化二氮还原酶还原为氮气(N2)。这一过程通常也称为脱硝化作用。通常控制脱硝化作用的工艺步骤,使得存在的硝酸根离子和/或亚硝酸根离子尽可能完全被还原成氮气。不向净化槽中吹入空气或氧气的临时或局部工段通常称为厌氧阶段。
将合适的微生物用于使铵离子或含氮组分的其它含氮化合物氧化成为亚硝酸根离子或硝酸根离子的所述生物氧化反应,和用于硝酸根离子和/或亚硝酸根离子的随后的所述生物还原反应。这些微生物通常也称为硝化菌或脱硝化菌。根据工艺步骤的不同,对此合适的有异养和自养细菌、无机自养或化能自养微生物、真菌、寄生物或噬菌体。使用的硝化菌一般是亚硝化球菌属以及亚硝化弧菌属、亚硝化单胞菌属、 亚硝化螺菌属、亚硝化刺菌属(Nitrosospina)和亚硝化叶菌属以及硝化杆菌属的细菌。通常,脱硝化作用的能力在原核生物内广泛传播。合适的自养细菌例如是脱氮副球菌或脱氮流杆菌。使用的异养细菌例如是施氏假单胞菌。此外,经常使用的微生物有Pseudomonas poutida、荧光假单胞菌以及粪产碱菌以及黄杆菌属、节杆菌属、无色杆菌属、产碱杆菌属、莫拉氏菌属、假单胞菌属和生丝微菌属中的其它代表菌种。通过使用硝化菌和脱硝化菌的相应组合,在废水处理以及在其它含氮物质的处理范围内,通常追求的是将含氮化合物中的氮含量完全氧化成硝酸根离子和/或亚硝酸根离子以及随后将硝酸根离子和/或亚硝酸根离子完全还原为氮气(N2)。
硝化作用和脱硝化作用的工艺顺序在各种成熟的方法中以不同的方式实现。因此,作为对上述顺序即首先进行硝化作用和随后实现脱硝化作用的替代,可以在其中部分和/或完全进行硝化作用的需氧阶段之前执行其中部分和/或完全发生脱硝化作用的厌氧阶段。在两个工艺顺序变型中通过将各自离开最后阶段的废水或水/泥浆混合物部分地循环,实现将含氮化合物的氮含量尽可能完全地最后转变成氮气(N2)。此外可以在一个槽级联中,即在其中多个脱硝化作用槽和硝化作用槽交替串联的装置中,实现废水净化。此外可以在同一个槽中通过关闭和开启氧或空气的输送实现交替的脱硝化作用,即硝化作用和脱硝化作用按时间分开进行。即使在最后提到的两种变型中,任选地通过废水或水/泥浆混合物的部分循环可以实现养分尽可能完全分解,即例如含氮化合物的氮成分尽可能地转化为氮气(N2),从而实现改善的废水净化。
用于废水净化的这些成熟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它们的能耗高,这主要是因为用于氧化反应的空气或氧气输送的高要求所引起的。此外,含氮物质中的含氮化合物在硝化作用和脱硝化作用范围内向很大程度上惰性的和物质或能量上不可进一步利用的氮气的尽可能完全转化构成了用于废水净化的所有这些成熟方法和工艺的缺点。因此无法在物质上和能量上利用含氮物质、特别例如在净化设备中借助于硝化作用和脱硝化作用所净化的废水中的氮组分中存在的潜力。此外,不利的是,在净化设备中尽可能完全的硝化作用和尽可能完全的脱硝化作用范围内,由于方法设定差和不希望的副反应,会以很少的量生成对气候有害的气体如一氧化二氮作为副产物并逃逸到大气中。此外,不利的是,目前,待净化的废水在进入净化设备之前或在进入完全或部分厌氧或需氧阶段之前在净化设备内部通常未经浓缩。因此必须在净化设备中处理、运输和任选地加热大量的废水。由此在净化设备中对于废水运输和任选地对于废水加热导致高能耗以及导致净化设备对空间的高需求。
能耗最小化成为大量研究和科学工作的焦点。为改善净化设备的总物质平衡和总能量平衡,通常讨论的是对废水中含有的物质在物质上和能量上的应用。其中的一个例子是例如通过沼气或生物气体(CH4) 的制备和能量利用,在物质上和能量上利用废水中的含碳化合物。此外,应用更新的方法净化含氮废水如所谓的ANAMMOX工艺、SHARON、BABE或CANON工艺提供了降低净化设备能耗的可能性。这些通过应用替代的微生物和实现相应匹配的工艺控制和工艺顺序得以实现。此外在讨论废水中含有的资源的潜在物质利用范围中,例如讨论了将含磷废水成分用于制作肥料。关于降低不希望的对气候有害的净化设备排放物,特别是避免基于因为例如工艺设定不精确以及方法缺陷和不希望出现的副反应引起的不完全硝化作用或脱硝化作用产生的净化设备的一氧化二氮排放物,目前讨论了如何通过合适的微生物和工艺技术和工艺控制技术措施避免这种排放物的可能性,并因此能够实现完全的硝化作用和脱硝化作用。相反,未讨论废水中含有的氮组分的物质和能量利用。
因此,目前大部分是通过技术和能量上耗费的方法,特别是在氮气作为反应承载的起始物和/或其后续产物的参与下,制备含氮化合物。因此,一氧化二氮(也称为笑气,并例如用作为用于燃烧的氧化剂,例如用于火箭驱动,或用作麻醉剂)的制备目前一般通过将特别是从氮气(N2)和氢气(H2)制备的氨进行催化氧化,或将硝酸铵热分解来进行。这种制备一般来说是耗能和技术复杂的。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通过微生物过程或酶过程从含氮物质获取一氧化二氮(N2O或笑气)的方法中,对所使用的微生物、细菌、古生菌、真核生物、真菌、寄生物、噬菌体、细胞、细胞部分或膜部分和/或酶和/或它们的组合进行选择,或者进行操作,或通过合适的措施部分或完全可逆地和/或不可逆地进行抑制,或例如通过合适的工艺条件对相应的微生物过程或酶过程进行控制,使得从含氮物质的含氮化合物部分地或完全地形成一氧化二氮(N2O)。此外,选择相应的工艺条件,使得相应使用的有助于笑气生产和/或参与的反应顺序和/或含氮物质处理的微生物、细菌、古生菌、真核生物、真菌、寄生物、噬菌体、细胞、细胞部分或膜部分和/或酶和/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尽可能保持,或如果可能的话,通过繁殖而提高,且笑气生产所基于的反应和/或其伴生的反应顺序和/或用于处理含氮物质处理的反应或工艺尽可能完全和快速地进行。在这些反应中生成的一氧化二氮经分离、接收、收集、必要时进行净化和/或输送到其它工艺,特别是燃烧工艺,例如用于净化和生物气体燃烧的方法中。
本发明意义上的含氮物质特别是例如在净化设备被净化的工业和社区废水,或是农业上产生的液体、固体或泥浆,例如粪水和粪肥,或含氮生物质和废料,特别是例如在生物气体获取中产生的废料或物质或废水。
本发明方法的优点是,可以特别是在净化设备中使一氧化二氮的制备与例如含氮物质的处理或净化结合。因此,例如可以通过在硝化作用或脱硝化作用之前、之后、期间和/或取而代之的合适措施,在需氧和/或部分或完全厌氧的阶段中,实现成本有利的能量和技术上低要求的获取一氧化二氮的有利方法。此外,通过使用该方法和根据本发明对一氧化二氮的能量利用,例如通过在用于沼气和生物气体燃烧的设备或过程中的燃烧,提高该方法或燃烧过程的能量获取,和因此改善沼气设备和/或生物气体设备的总能量平衡。此外,通过在净化设备或处理或净化含氮物质的工艺中根据本发明合适匹配硝化阶段,降低空气或氧气消耗和因此也降低该阶段的能耗和从而降低该过程或净化设备的总能耗。另外,通过根据本发明将硝化阶段和/或脱硝化阶段以及任选地其它工艺阶段进行包封或气密性封闭,大大地降低了或完全避免了净化设备所不希望的、正如目前由于方法缺陷和不希望的副反应所可能导致出现的一氧化二氮排放。因为N2O是一种对气候非常有害的气体,通过这一措施显著降低了净化设备引起的气候负担。根据本发明方法的另一优点是,通过根据本发明任选地浓缩含氮物质,一方面获得了净化的水,任选地饮用水,另一方面降低了例如待处理的含氮水或其它含氮物质的量。由此,例如可以减少对用于处理或净化含氮物质的净化设备或其它过程的空间和能量需求。
在目前使用的成熟的以及其它讨论的处理或净化含氮物质的方法,特别是净化废水的方法中,含氮物质,特别是待净化废水在进入为此设置的工艺步骤之前,特别是在进入净化设备之前或进入净化设备的需氧或厌氧阶段之前,通常不进行浓缩。在净化设备中以微生物、酶和程序方式布置和控制硝化或脱硝化步骤,使得硝化作用和脱硝化作用的微生物或酶过程如上所述尽可能地选择性地和完全地进行。这意味着,在硝化作用范围,含氮组分应尽可能完全氧化,形成硝酸根离子。在脱硝化作用范围,该硝酸根离子应尽可能完全还原为氮气(N2)。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任选地在需氧和/或部分或完全厌氧工艺阶段之前和/或之后和/或期间浓缩含氮物质,特别是工业和社区废水。根据本发明,这可以通过正向渗透步骤实现。根据本发明,正向渗透的方法特别是可以这样实现,即,将待浓缩的含氮物质例如废水导入或导过被膜分开的槽和/或管和/或其它被膜分开的流动几何形状的一侧。在膜的相对一侧,将所谓的“牵引溶液”根据同流或逆流原则与含氮物质的流动方向同向或逆向导入所述槽和/或所述管和/或其它被膜分开的流动几何形状中。作为合适的膜材料可使用例如基于聚合物材料的膜,特别是基于聚酯和聚酯纤维的膜,或基于陶瓷材料的膜。用作所谓的“牵引溶液”的可以是例如易挥发性或热不稳定性物质,特别是盐,尤其是气态前体的产物,例如CO2和/或NH3和/或水和有关的以及其它的物质体系的水溶液、悬浮液和/或混合物,例如NH4HCO3的水溶液。此外,可以使用磁性物质的水溶液、悬浮液和/或混合物,特别是磁性颗粒的含水悬浮液或水溶性磁性物质的水溶液,例如含铁化合物的溶液。在此过程中,选择相应的“牵引溶液”的组成和/或物质浓度,使得含氮物质特别是废水的水含量从膜的一侧挤压通过膜到达“牵引溶液”一侧。通过水从含氮物质特别是废水一侧通到“牵引溶液”一侧,含氮物质例如就其氮含量而言被浓缩,“牵引溶液”被相应稀释。含氮物质可以随后被输送到根据本发明的其它工艺步骤,特别是用于一氧化二氮生产的工艺步骤中。将稀释的“牵引溶液”导出并可以例如通过合适的分离,特别是通过磁性分离出磁性物质和/或颗粒而进行处理。其中生成很大程度上纯的水。分离的磁性物质和/或颗粒可以通过合适的方法步骤并在使用水的情况下用于制备适合于正向渗透的“牵引溶液”。根据“牵引溶液”的组成不同,稀释的“牵引溶液”也可以通过将热不稳定盐进行热分解而进行处理。为此,根据本发明特别可以使用沼气或生物气体的燃烧热或者根据本发明获取的一氧化二氮与沼气或生物气体燃烧的燃烧热。为此所需的热能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合适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实现手段导入“牵引溶液”中。其中热不稳定盐的相应气态前体例如CO2 和/或 NH3逸出。留下的是很大程度上纯的水。所得的气体可以导入稀释的“牵引溶液”部分中或水中以制备或再生“牵引溶液”。由此生成的足够高浓缩的“牵引溶液”然后可以进一步用于正向渗透工艺中。在最广义上属于正向渗透的工艺步骤中,通过合适的测量方法,特别是通过导电测量分析“牵引溶液”和/或含氮物质的组成。通过评价相应获得的测量值,可以相应地监测和控制相应的工艺步骤。在其中特别是可以设定相对流动速度。除了浓缩含氮物质(由此例如可以实现降低后续工艺步骤的空间和能量需求)以外,通过任选地实现正向渗透,获得了新鲜水,即水,它可以以此形式进一步使用和任选地可以分类为饮用水。这一任选的工艺步骤的实现尤其在水源紧缺的背景情况下显得有助益。
根据本发明,从含氮物质通过微生物过程或酶过程获取一氧化二氮(N2O或笑气),对待使用的微生物、细菌、古生菌、真核生物、真菌、寄生物、噬菌体、细胞、细胞部分或膜部分和/或酶和/或它们的组合进行选择,或者进行操作,或通过合适的措施部分或完全可逆和/或不可逆地进行抑制,或对相应的微生物过程或酶过程例如通过合适的工艺条件进行控制,使得从含氮物质的含氮化合物部分地或完全地形成一氧化二氮(N2O)。此外,选择相应的工艺条件,使得相应使用的微生物、细菌、古生菌、真核生物、真菌、寄生物、噬菌体、细胞、细胞部分或膜部分和/或酶和/或它们的组合(它们有助于笑气生产和/或参与的反应顺序和/或含氮物质处理)的存在尽可能保持,或如果可能的话,通过繁殖而提高,且笑气生产所基于的反应和/或其伴生的反应顺序和/或用于处理含氮物质的反应或过程尽可能完全和快速地进行。
根据本发明,一氧化二氮的获得可以与目前实现的含氮物质的处理或净化,特别是废水的处理或净化,尤其是在净化设备中借助于硝化作用或脱硝化作用,相伴随和/或作为其补充和/或替代而实现。在需氧工艺步骤(它可以被看作目前在净化设备中施用的硝化作用的改进或变型)范围内,使含氮物质通过合适的措施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以及与合适的微生物或异养和自养细菌、无机自养或化能无机自养微生物和/或其它微生物、细菌、古生菌、真核生物、真菌、寄生物、噬菌体、细胞、细胞部分或膜部分和/或酶和/或它们的组合接触。根据本发明,其中合适的特别是在需氧调节下将含氮物质部分或完全地转变为一氧化二氮或参与相应的反应顺序的微生物、细菌、古生菌、真核生物、真菌、寄生物、噬菌体、细胞、细胞部分或膜部分和/或酶和/或它们的组合。它们包括例如硝化菌,例如欧洲亚硝化单胞菌或其所属的酶。此外,合适的例如是在需氧调节下将含氮物质部分或完全地转变为亚硝酸根离子或参与相应的反应顺序的微生物、细菌、古生菌、真核生物、真菌、寄生物、噬菌体、细胞、细胞部分或膜部分和/或酶和/或它们的组合。它们同样包括例如硝化菌,例如欧洲亚硝化单胞菌。根据本发明,在该工艺步骤中可以形成硝酸根离子,但不是优选的。
在此方面控制需氧工艺步骤,特别是氧气或空气的输送,使得氮组分的氧化反应导致以尽可能高的比例形成一氧化二氮和将形成的气体部分地或完全地从液相中导出。在亚硝酸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形成方面,需控制工艺步骤,使得亚硝酸根/硝酸根比例最大化。由此,使得该工艺步骤的总体氧消耗和与此相对应的能耗最小化。向废水中吹入氧气或空气的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对该工艺步骤,特别是氧气或空气的输送和废水的输送以及确定所属的流动速度和停留时间,特别是液相和/或含泥浆相的流动速度和停留时间,pH值和其它工艺参数的控制,是通过获取和评估合适的测量数据,特别是液相组成的数据,尤其是关于硝酸根离子浓度和/或亚硝酸根离子浓度和/或其它离子浓度,特别是例如铵离子浓度,和其它物质特别是例如任选地使用的抑制剂的浓度,气相组成,特别是例如其一氧化二氮浓度,和溶解的氧的浓度而进行的。在此,例如在使用欧洲亚硝化单胞菌的情况下,对于升高的一氧化二氮生产量来说,溶解的氧浓度例如为氧<5 mg/l,特别是氧<2 mg/l是有助益的。此外,在该工艺步骤内和/或在离开该工艺步骤的废水内部的低pH值对于所述过程或其它工艺步骤是有助益的。其中,例如pH值为3-10,特别是5-9 和5-7对于提高的一氧化二氮生产量以及高的亚硝酸根/硝酸根离子比例是有助益的。
合适的微生物、细菌、古生菌、真核生物、真菌、寄生物、噬菌体、细胞、细胞部分或膜部分和/或酶和/或它们的组合可以作为泥浆、悬浮液等存在并可以与含水介质例如待净化的废水一起运输。任选地,它们也可以通过合适的方法固定在合适的载体上。将这种载体通过合适的措施,特别是例如通过控制流动(strömungsführend)的措施,与含氮物质良好接触。其优点例如是,微生物、细菌、古生菌、真核生物、真菌、寄生物、噬菌体、细胞、细胞部分或膜部分和/或酶和/或它们的组合可以针对这种需氧工艺步骤选择性地进行选择和优化。另外,因此可以将相应覆盖(belegt)的载体在需要时进行净化和/或交换和/或取出并在任选的单独的工艺步骤中再生和/或在单独的工艺步骤中选择反应条件,使得选出的微生物、细菌、古生菌、真核生物、真菌、寄生物和/或噬菌体尽可能快速地繁殖。此外可以这样施加载体,即使得该载体用不同的介质交替地清洗,特别地是用于净化和/或再生和/或生长微生物、细菌、古生菌、真核生物、真菌、寄生物、噬菌体、细胞、细胞部分或膜部分和/或酶和/或它们的组合和/或用于其它目的。进一步地,可以通过灵活选择载体和/或其几何形状和/或空气或氧气的输送和/或抑制剂的输送与载体的结合,例如根据流动情况改善在含氮物质、微生物、细菌、古生菌、真核生物、真菌、寄生物、噬菌体、细胞、细胞部分或膜部分和/或酶和/或它们的组合以及空气或氧气和/或任选地其它可使用的物质,特别是合适的酶抑制剂之间的接触。
在根据本发明的部分或完全厌氧的工艺步骤(它可以看作为目前在净化设备中施用的脱硝化作用的改进或变型)范围内,含氮物质,特别是例如在需氧工艺步骤范围内任选地部分形成的亚硝酸根离子和/或硝酸根离子和/或部分存在或形成的一氧化氮,通过合适的措施与合适的微生物或异养和自养的细菌、无机自养或化能无机自养微生物、细菌、古生菌、真核生物、真菌、寄生物、噬菌体、细胞、细胞部分或膜部分和/或酶和/或它们的组合进行接触。根据本发明,其中合适的特别是在选择的条件下将含氮物质,特别是亚硝酸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或部分形成的一氧化氮部分或完全地转变为一氧化二氮或参与相应的反应顺序的微生物、细菌、古生菌、真核生物、真菌、寄生物、噬菌体、细胞、细胞部分或膜部分和/或酶和/或它们的组合。它们包括例如不具有N2O还原酶能力或其N2O还原酶能力可以通过合适的措施部分地或完全被抑制的脱硝化菌。它们包括例如根癌土壤杆菌、粪产碱菌、产碱菌属、根癌土壤杆菌、绿针假单胞菌、金海发光杆菌(pseudomonas perfectomarinces)、 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irescenc)、石竹伯克氏菌(pseudomonas caryophylli)、致金色假单胞菌、产气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ogenes)、假单胞菌属、产丙酸丙酸杆菌、奈瑟菌属、干燥奈瑟氏球菌、浅黄奈瑟氏球菌、neisseria sasflava、粘液奈瑟氏球菌、地衣芽胞杆菌、紫色色杆菌、蓝黑色杆菌、肾棒杆菌、泛养副球菌、脱氮流杆菌、盐脱氮副球菌、裂环无色杆菌和几种根瘤菌以及多种硝化或脱硝化真菌,例如fungus fusarium oxysporum。此外,可以相应地使用目前也在脱硝化作用中使用的微生物和细菌。根据本发明,在该工艺步骤中可以部分地形成氮气(N2),但不是优选的。
在此方面,控制部分或完全厌氧的工艺步骤,使得含氮组分的转化,特别是亚硝酸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或部分存在或形成的一氧化氮的还原导致以尽可能高的比例形成一氧化二氮,且形成的气体部分地或完全地从液相中导出。对该工艺步骤,特别是废水和/或泥浆的输送以及确定在当前的和/或前面的和/或后面的工艺步骤中的所属的流动速度和停留时间的控制,是通过获取和评估合适的测量数据,特别是液相组成的数据,尤其是关于溶解氧的浓度和/或硝酸根离子浓度和/或亚硝酸根离子浓度和/或其它离子的浓度和其它物质特别是例如任选地使用的抑制剂的浓度和/或C/N比例、pH值、气相组成,特别是例如其一氧化二氮浓度和/或任选使用的抑制剂的浓度和/或温度方面的数据而进行的。如果使用的微生物、细菌、古生菌、真核生物、真菌、寄生物、噬菌体、细胞、细胞部分或膜部分和/或酶和/或它们的组合具有N2O还原酶的能力,则因此可以将其同样通过控制合适的措施,根据本发明部分或完全地抑制。这特别是在使用例如泛养副球菌、脱氮流杆菌、盐脱氮副球菌和裂环无色杆菌情况下尤其通过输送氧气或空气而有意地设定部分或完全厌氧工艺步骤中的氧含量进行的。向废水中吹入氧气或空气的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为此在使用例如泛养副球菌、脱氮流杆菌、盐脱氮副球菌和裂环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 cycloclastes)情况下,溶解的氧浓度为0-90%的液相氧饱和度,特别是0-25%的液相氧饱和度,对于升高的一氧化二氮生产量来说是适宜是。对于一氧化二氮生产最佳的氧饱和度的选择非常强烈地依赖于参与的微生物、细菌、古生菌、真核生物、真菌、寄生物、噬菌体、细胞、细胞部分或膜部分和/或酶和/或它们的组合以及周围所有的工艺条件。与氧浓度类似,根据本发明,可以控制废水的碳含量或含氮物质的C/N比例,使得获得提高的一氧化二氮生产量。为此,特别是C/N和/或COD/NO3-N和/或COD-NO2-N的比例小于10,特别是小于5或小于3是适宜的。它们例如可以通过计量加入富含碳的废水或通过调节设定含氮物质在各工艺步骤中的相对停留时间而设定。此外,在该工艺步骤内和/或在离开该工艺步骤的废水内部低的pH值对于所述工艺或其它工艺步骤来说是适宜的。其中,例如pH值为3-10,特别是5-9 和5-7对于提高的一氧化二氮生产量是适宜的。
此外,根据本发明在需氧的或部分或完全厌氧的工艺阶段之前和/或期间,可以通过合适的不可逆和/或可逆的或非竞争性的和/或竞争性的抑制剂和/或通过底物抑制或产物抑制和/或相应抑制剂前体的计量加入,完全或部分地抑制一氧化二氮还原酶。适合用于获取一氧化二氮的方法的不可逆和/或可逆的或非竞争性的和/或竞争性的抑制剂例如是使一氧化二氮还原酶的活性中心失活或代替一氧化二氮结合在该中心上的物质。在此方面合适的物质是例如具有与一氧化二氮或乙炔类似的结构的物质,例如含有N2O的金属配合物。可以是固态、气态或液态的物质起到N2O还原酶抑制剂的作用。为此,它们尤其包括乙炔、乙烯、叠氮化物、碳化物、氰化物、2,4-硝基苯酚、一碘乙酸盐、CuSO4和CO以及在其分子结构中具有这些官能度并因此类似地能起抑制剂作用的化合物。或者,对相应的微生物、细菌、古生菌、真核生物、真菌、寄生物、噬菌体、细胞、细胞部分或膜部分和/或酶和/或它们的组合的细胞,特别是脱氮假单胞菌(ps. denitrificans),进行声致(Schallbedingte)改性可能有助于增加的一氧化二氮生产量。
另一方面,合适的微生物、细菌、古生菌、真核生物、真菌、寄生物、噬菌体、细胞、细胞部分或膜部分和/或酶和/或它们的组合可以作为泥浆、悬浮液等存在并可以与含水介质例如待净化的废水一起运输。任选地,它们可以通过所述的方法固定在合适的载体上。因此根据本发明,例如海洋脱硝化物(Denitrifikant)Pseudomonas perfectomarinus的细胞质膜部分或肾棒杆菌的剩余细胞可以被固定,并在部分或完全厌氧条件下促进一氧化二氮形成。此外,这样可以将选择性抑制N2O还原酶的微生物、细菌、古生菌、真核生物、真菌、寄生物、噬菌体,和/或噬菌体和/或替代地硝酸根还原酶、亚硝酸根还原酶和NO还原酶的酶组合固定在载体上,与含氮物质特别是含亚硝酸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的废水接触,因此实现获取N2O的有利方法。进一步地,可以通过灵活选择载体及其几何形状,例如根据流动情况改善在含氮物质、微生物、细菌、古生菌、真核生物、真菌、寄生物、噬菌体和/或酶以及空气或氧气或任选地其它可使用的物质,特别是合适的酶抑制剂和/或载体体系与空气或氧气和/或抑制剂或其前体的计量加入的组合之间的接触。
为了阻止或限制一氧化二氮还原成氮气的反应,根据本发明替代地可在需氧或部分或完全厌氧的工艺阶段之前或之后将用于还原一氧化二氮的金属酶的铜离子还原、除去或络合。或者,在本发明意义上,也可以在需氧的或部分或完全厌氧的工艺阶段之前和/或期间借助于选择性的离子交换剂分离出铜。可以在需氧的或部分或完全厌氧的工艺阶段之前和/或期间,例如通过使用络合剂,通过借助于合适的金属或金属离子以及借助于可以将存在浓度的铜离子完全或部分地还原的所有氧化还原体系进行的还原,通过选择性的离子交换剂或通过电化学还原,例如通过电解,将铜离子除去和/或络合。
合适的铜离子的络合剂是例如形成螯合物的物质,例如四乙酰基乙二胺(TAED)。但是适合的例如还有磺酰胺取代的硫羰配体、与1-(-氯-3-吲唑基偶氮)-2-羟基萘-3,6-二磺酸类似的配体或基于叶绿素的配体作为络合剂用于除去铜离子。
例如通过沉降可用于还原铜离子的合适的金属是例如铁、锡和锌。合适的金属离子是例如Sn2+离子。合适的用于还原铜离子的其它氧化还原体系是例如以合适的浓度比例的硝酸根离子和/或亚硝酸根离子。特别优选铁。
为了通过使用选择性的离子交换剂除去铜离子,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是使用对于铜离子有选择性的离子交换剂。合适的离子交换剂例如是含有金属离子例如钙离子、镁离子或钠离子作为交换离子的那些,以及此外还有形成螯合物的吸附性离子交换剂。合适的离子交换剂例如是改性的磺化聚苯乙烯离子交换剂、不同取代的亚氨基二乙酸离子交换剂以及其它的基于聚合物和/或硅酸盐的离子交换剂。
离子交换剂在本发明意义上也可以用作为微生物、细菌、古生菌、真核生物、真菌、寄生物、噬菌体、细胞、细胞部分或膜部分和/或酶和/或它们的组合的固定剂。其中,例如通过将铜离子络合而固定微生物、细菌、古生菌、真核生物、真菌、寄生物、噬菌体或细胞、细胞部分或膜部分和/或酶和/或它们的组合。通过将铜络合,可以实现对一氧化二氮还原酶的抑制作用和因此实现提高的N2O获取量。
络合剂,或用于沉降的金属、金属离子、其它氧化还原体系和离子或离子交换剂以及合适的不可逆和/或可逆的或非竞争性和/或竞争性的抑制剂,可以例如在需氧或部分或完全厌氧的工艺阶段之前或期间以液态、固态或气态形式,颗粒形式和/或片状形式,添加到液相中。
但是,特别是在使用离子交换剂以除去铜离子和/或固定细菌、古生菌、真核生物、真菌、寄生物、噬菌体或细胞、细胞部分或膜部分和/或酶和/或它们的组合情况下,另外例如可以将含氮物质,特别是废水导过含有离子交换剂的合适的柱。离子交换剂或离子交换剂材料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作为结构化的或无序的包装形式存在。因此例如可以使离子交换剂以织物或针织物或还有填充体形式包含在柱体中。还可以在柱体中填入离子交换剂颗粒。使用柱体的优点是,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将离子交换剂再生,例如通过交换或通过转换到同样含有离子交换剂的第二个柱体进行再生。然后可以将在未使用的柱体中的离子交换剂和/或固定的细菌、古生菌、真核生物、真菌、寄生物、噬菌体或细胞、细胞部分或膜部分和/或酶和/或它们的组合进行再生和/或刺激其生长。
需氧阶段和部分或完全厌氧阶段的进行顺序不必是预定的。与已经成熟的方法类似,现有技术中描述的所有变型,即首先是部分或完全厌氧阶段和随后是需氧阶段,或首先是需氧阶段和接着是部分或完全厌氧阶段,以及随时间交替的需氧和部分或完全厌氧阶段,以及由相应设置的需氧和部分或完全厌氧槽实现槽级联,都是可行的。因此,可以将用于废水净化的现有方法根据本发明进行改性和由此以简单有利的方式实现从废水获取N2O。这也特别适合于根据本发明的任选的将根据本发明的N2O获取与废水的厌氧处理结合,在其范围内将废水的含碳组分部分或完全转化为甲烷。在所有的工艺步骤顺序变型和/或与其它的含氮物质处理方法,特别是废水的需氧和厌氧处理方法的所有工艺步骤组合中,通过任选的废水循环或水/泥浆混合物循环,可以将含氮物质尽可能完全转化为一氧化二氮。
在工艺步骤顺序变型中未循环的物质混合物部分,类似于所述成熟的方法,可以输送到沉降过程或其它的泥浆分离方法,例如基于膜的过程中。根据本发明,另外对此可以在用于获取N2O的根据本发明的工艺步骤和/或用于从水相分离一氧化二氮的工艺步骤和/或用于泥浆分离的方法之后和/或之前连接另外的即未经改进的养分分解方法,例如用于硝化作用或脱硝化作用的未经改进的完全需氧和厌氧的工艺步骤。由此可以确保对于最后净化的水所确定的例如关于最大污染浓度和最大氮含量和一氧化二氮含量方面的要求得以保持。 此外,根据本发明,可以在所述的所有工艺步骤顺序变型之前和/或期间和/或之后任选地如前面所述连接正向渗透步骤。由此获得附加部分的非常纯的水。
根据本发明,为了获得一氧化二氮而选择的工艺步骤可以通过合适的传感器和/或合适的方法进行监控并通过合适的措施进行控制。对工艺步骤监控的方法例如是气体感应性方法。因此,气相的组成例如可以通过特别是基于FTIR或激光分光法的气体分光镜测量进行分析。水相的组成例如可以通过分光镜法和也可以通过电位滴定法或库仑法以及使用合适的电极,例如用于测定pH值的电极,以及其它的方法进行分析。用于分析水相组成的其它气体分析过程和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通过跟踪、评价或应用可如此获得的测量值,可以通过合适的措施,例如通过调节温度、pH值(气特别是也可以通过调节氧气或空气的输入而调节)、计量加入富含碳的废水或附加的碳组分,特别是例如有机溶剂废料以及含氮组分或微生物、细菌、古生菌、真核生物、真菌、寄生物、噬菌体、细胞、细胞部分或膜部分和/或酶和/或它们的组合或泥浆的相对停留时间和/或流动速度以及抑制剂的计量加入,在单个工艺步骤之前/之后或期间控制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工艺以及用于处理或净化含氮物质的成熟方法,使得可以实现一氧化二氮获取的最大化、工艺步骤能耗的降低以及高质量的净化废水。此外,由此确保了基础反应和工艺步骤的可靠操作,特别是避免了对气候有害的N2O的排放。
为获取一氧化二氮,优选的是将其从液相中分离。形成的一部分一氧化二氮在空气或氧气吹入的范围内在需氧或部分或完全厌氧阶段中从水相中排出。为了能够利用如此排出的一氧化二氮和不使其进入大气中起危害气候的作用,根据本发明需要将其中一氧化二氮会从液相中逸出的相应工艺阶段进行气密包封。将工艺步骤气密包封的可能性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例如可从生物气体应用和基于气体的其它工业过程获知。
除了将形成的一氧化二氮在空气或氧气吹入的范围内在需氧或部分或完全厌氧阶段部分或完全排出,根据本发明例如在需氧或部分或完全厌氧阶段之前、期间和/或之后使用活性气体抽吸,以便从液相分离一氧化二氮。为此,例如可以施加气密性覆盖体和在负压下进行抽吸。因此可以将其它部分的在液相中溶解的一氧化二氮转移到气相中。除了施加负压外,也可以将在液相中溶解的一氧化二氮例如通过压力变化而分离。
还可以的是,例如通过盐析、汽提(Strippen)或用气体例如用空气、氧气或蒸汽或也可以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与其不同的介质进行抽气(Austreiben),在需氧的或部分或完全厌氧阶段之前、期间和/或之后,从液相分离出液相中溶解的一氧化二氮。
另外,也可以在需氧的或部分或完全厌氧阶段之前、期间和/或之后,例如通过引入热能将一氧化二氮转移到气相中。通过引入热能,一氧化二氮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下降。此外一部分液体蒸发。在此过程中引入热能可以通过各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意方法进行。通常热能通过用合适的热交换器或电加热器加热进行。如果使用热交换器的话,则一方面可以使用例如带有双层夹套的容器,其中双层夹套被加热。或者也可以在其中含有含一氧化二氮的液体的容器中设置任意的热交换元件。这种类型的热交换元件例如是有热载体流过的热交换板或管。通常使用的热载体例如是热载体油、水或蒸汽。
此外,在需氧的或部分或完全厌氧阶段之前、期间和/或之后可以实施用于从水相分离一氧化二氮的其它方法,例如使用薄膜蒸发器或薄层反应器,其中通过实现薄的液体膜使气态组分优先离开液相。在这种薄膜蒸发器和/或薄层反应器上,根据本发明可以任选地将本发明合适的微生物、细菌、古生菌、真核生物、真菌、寄生物、噬菌体、细胞、细胞部分或膜部分和/或酶和/或它们的组合进行固定。
为了取得一氧化二氮的改善收率,此外可以例如在从液相分离一氧化二氮之前将一氧化二氮例如通过萃取或其它的例如基于膜的方法进行浓缩。
通过从液相分离一氧化二氮,根据使用的方法可以获得纯的一氧化二氮或富含一氧化二氮的气体混合物。在此情况下一氧化二氮的纯度依赖于处理和分离工艺的类型。在此方面将在本发明的一氧化二氮获取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气态产物称为气态相或废气。如果一氧化二氮是在净化设备中的废水净化过程中生成的话,则根据工艺条件,除了一氧化二氮之外,在气态相中例如也可以任选地含有气态烃、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周围空气的组分。在废气中也可能含有来自废水净化的其它气态分解产物以及任选地使用的抑制剂、其前体和/或反应产物。
具体实施方案变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例如通过对一氧化二氮有选择性的气体膜从废气中分离一氧化二氮。作为替代,也可以使用一氧化二氮不能透过的气体膜,该膜使含一氧化二氮的气体中的其它成分通过,和以此方式将一氧化二氮浓缩在保留物流中。此外,根据使用的膜,可以将气态的酶抑制剂或其反应产物或其前体从气流中分离并根据本发明再次使用。对于一氧化二氮或其它气体有选择性的那些气体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在此过程中特别是可以使用基于含有磺酸酯的芳族聚酰胺和聚-N-乙烯基酰胺的膜或也可以使用Lestosil膜、基于纤维素的膜尤其是纤维素乙酸酯膜以及基于硅酮、基于聚二甲基硅氧烷以及聚[双(三氟乙氧基)磷腈(phosphazenene)]的膜和其它的以及相似的膜和膜体系。
但是此外例如也可以例如通过提高压力或降低温度而液化废气中的一氧化二氮。液化的一氧化二氮冷凝出来和可以被收集。
也可以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它气体净化方法用于从废气中分离一氧化二氮。这样的方法例如是汽提法、膜法、冷凝法、吸附法、蒸馏法或精馏法和/或用于分离和净化沼气的其它已知方法。因此例如通过合适的分子筛、通过将含一氧化二氮的气体导入和溶解在液体或固体介质中而分离一氧化二氮适合于浓缩或选择性吸附方法。适合作为含有一氧化二氮的气体所流过的液体或固体介质的是例如硫酸铁溶液和在硫酸中乳化的硫酸铁以及P2O5。然后接着进行精馏、蒸馏或萃取以进一步净化。
但是根据本发明也可以根据进一步使用的情况,将一氧化二氮以未净化的形式使用。
除了从废水的净化获取一氧化二氮外,根据本发明也可以通过微生物过程或酶过程在任意的其它工艺范围内从含氮物质获得一氧化二氮。因此例如也可以从例如在生物气体制备中产生的含氮物质或液体获得一氧化二氮。此外也可以除了家庭废水外利用家庭废物、废水、废料以及在工业和农业中产生的废料和其它物质,特别是谷物和/或切割草料,来获取一氧化二氮。因此,所述一氧化二氮例如也可以从粪水、生物气体设备的消化物、堆肥、粪肥以及工业废水,例如从牛奶加工厂和屠宰场获得。
所述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一氧化二氮例如可以作为氧载体输送到氧化反应或燃烧过程中。因此,该一氧化二氮可以例如用于在内燃机、分片供热厂或燃料电池中燃烧煤、天然气、生物气体和沼气以及燃料。通过向燃烧过程中输送一氧化二氮,相比于使用空气作为使用的氧载体,燃烧过程的能量含量以及效率和由此最大可利用的能量得以改善。由此,内燃机、分片供热厂或燃料电池的能效显著改善,比能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根据本发明,对利用N2O的相应工艺通过气体传感进行监控,以便因此避免N2O或例如可能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其它有害物质例如 NO和NO2不希望的排放。对此合适的气体传感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选地,根据本发明,采取其它措施进行废气净化,例如如在工业和汽车技术应用中所已知的实现相应的废气催化剂。
根据本发明获得的一氧化二氮的特别合适的应用是将在净化设备中获得的一氧化二氮输送到在其中将借助污泥消化或在其它的厌氧方法中获得的沼气进行能量利用或燃烧的过程中。除了由此可提高发电外,所得的燃烧热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利用。如上所述,该热能在任选可使用的浓缩过程范围内可以通过正向渗透例如用于将热不稳定盐进行热分解和因此处理“牵引溶液”和获得水。此外,该热能可以储存在远程热网中或用于加热废水,特别是加热任选地经浓缩的废水。通过热能进行介质加热的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已知的。待净化废水由此升高的温度导致微生物或酶过程加速进行,从而提高了净化设备的最大能力或降低了各居民人数(Einwohnerwert)的各工艺步骤的比空间或比体积需求。或者,可以将热能用于从液相分离出一氧化二氮或用于气体净化方法。此外,所述热能可以用于加速使用的微生物、细菌、古生菌、真核生物、真菌、寄生物、噬菌体、细胞、细胞部分或膜部分和/或酶和/或它们的组合进行生长或再生。或者,用于制备沼气的厌氧工艺步骤可以被加热和由此被加速。此外,可以将热能转化为冷能。为此使用的方法例如吸收式致冷设备的使用,特别是与热储存器和冷储存器结合,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产生的热或冷因此可以输送到例如伴随的工业过程例如牛奶消毒、牛奶加工厂和屠宰工业的冷却面和储存面的冷却以及送到其它过程以及送到社区和工业用于建筑物加热或冷却。因此总而言之,通过部分或完全实现上述措施,显著改善了净化设备或伴随过程,例如工业工艺步骤,以及与气候有关的总体能量平衡。
一氧化二氮的其它合适应用还有用作为转化反应或进一步进行的化学合成的起始物。
通过本发明对一氧化二氮的获取,可以以有利的方式利用含氮物质,特别是含氮废水的化学能。目前,废水的能量技术应用限于基于在废水中含有的有机碳化合物获取生物气体或氢。根据本发明获取一氧化二氮的方法开启了基于废水中含有的含氮组分对废水进行能量技术应用的新途径,并通过实现上述新途径进一步导致净化设备显著改进的能量和气候平衡。

Claims (24)

1.从含氮物质通过微生物过程或酶过程获取一氧化二氮的方法,其中所述微生物过程或酶过程利用微生物、细菌、古生菌、真核生物、真菌、寄生物、噬菌体、细胞、细胞部分或膜部分和/或酶和/或它们的组合实现或发生。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氮物质包含特别在净化设备中被净化的工业和/或社区废水,和/或铵离子和/或铵化合物和/或亚硝酸根离子和/或硝酸根离子和/或含有铵基团和/或亚硝酸根基团和/或硝酸根基团的化合物,和/或农业上产生的液体、固体或泥浆,例如粪水和粪肥,和/或含氮的生物质和废料,特别是例如在生物气体获取过程中产生的废料或物质或废水,和/或其它含氮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所使用的微生物、细菌、古生菌、真核生物、真菌、寄生物、噬菌体、细胞、细胞部分或膜部分和/或酶和/或它们的组合,使得从含氮物质的含氮化合物部分或完全地形成一氧化二氮(N2O)和/或相应的前体或中间产物。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使用的微生物、细菌、古生菌、真核生物、真菌、寄生物、噬菌体、细胞、细胞部分或膜部分和/或酶和/或它们的组合进行操作和/或通过合适的措施和/或通过适当设定工艺条件进行影响和/或部分和/或完全可逆和/或不可逆地进行抑制,使得从含氮物质的含氮化合物部分或完全地形成一氧化二氮(N2O)和/或相应的前体或中间产物。
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在一个需氧和/或部分或完全厌氧的工艺步骤,和/或任意的按照地点和/或时间顺序的多个需氧和/或部分或完全厌氧的工艺步骤中实现,在所述多个工艺步骤之间发生或可以发生含氮物质、特别是废水的任意再循环,和/或相互依赖或独立地发生或可以发生泥浆、微生物、细菌、古生菌、真核生物、真菌、寄生物、噬菌体或细胞、细胞部分或膜部分和/或酶和/或它们的组合的任意再循环。
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工艺条件,使得相应使用的有助于笑气生产和/或参与的反应顺序和/或含氮物质处理的微生物、细菌、古生菌、真核生物、真菌、寄生物、噬菌体、细胞、细胞部分或膜部分和/或酶和/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尽可能保持,或如果可能的话,通过繁殖而提高,且笑气生产所基于的反应和/或其伴生的反应顺序和/或用于处理含氮物质的反应或工艺尽可能快速和完全地进行。
7.根据权利要求1-6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需氧和/或部分或完全厌氧的工艺阶段之前、之后和/或期间还原、络合、分离和/或交换铜离子。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络合剂、通过借助于合适的金属和/或金属离子和/或其它的氧化还原体系和/或合适的离子进行还原、通过使用选择性的离子交换剂和/或通过电化学反应络合、还原和/或去除所述铜离子。
9.根据权利要求1-8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需氧和/或部分或完全厌氧的工艺阶段之前、之后和/或期间,通过合适的不可逆和/或可逆的或非竞争性的和/或竞争性的抑制剂和/或底物抑制或产物抑制和/或通过其它的方法技术措施,特别是调节pH值、氧含量、温度、浓度比,特别是C/N比例,以及调节其它工艺参数和/或含氮物质尤其是废水的参数,限制或抑制一氧化二氮还原酶的活性。
10.根据权利要求1-9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工艺条件和因此微生物过程或酶过程的量度和/或调节参数,使用和/或调节pH值和/或空气或氧气输送和/或温度和/或介质的 C/N比例和/或气相组成,特别是其一氧化二氮浓度和/或其任选使用的抑制剂的浓度或其反应产物或其前体的浓度和/或液相或含泥浆相的组成,特别是关于溶解氧的浓度和/或硝酸根离子浓度和/或亚硝酸根离子浓度和/或其它离子特别是铵离子和其它物质特别是例如任选地使用的抑制剂或其反应产物或其前体的浓度,和/或液相和/或含泥浆相和/或微生物、细菌、古生菌、真核生物、真菌、寄生物、噬菌体、细胞、细胞部分或膜部分和/或酶和/或它们的组合的流通速度和/或停留时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各工艺步骤调整合适的微生物、细菌、古生菌、真核生物、真菌、寄生物、噬菌体、细胞、细胞部分或膜部分和/或酶和/或它们的组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合适的微生物、细菌、古生菌、真核生物、真菌、寄生物、噬菌体、细胞、细胞部分或膜部分和/或酶和/或它们的组合固定在合适的载体上,特别是固定在多孔材料和/或离子交换剂和/或类似离子交换剂的材料和/或薄膜蒸发器和/或薄层反应器和/或其它合适的载体,特别是具有合适的任选地多孔的比表面的颗粒,和/或流动管内壁和/或海绵状材料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11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需要时可以通过合适的方法容易地替换和/或净化和/或再生所述的相应覆盖的载体,和/或可以容易地取出所述的相应覆盖的载体,并且特别是可以将其输送到一个任选的单独的工艺步骤中用于净化和/或再生特别是微生物、细菌、古生菌、真核生物、真菌、寄生物、噬菌体、细胞、细胞部分或膜部分和/或酶和/或它们的组合,和/或用于生长微生物、细菌、古生菌、真核生物、真菌、寄生物、噬菌体或细胞、细胞部分或膜部分和/或酶和/或它们的组合,和/或以使其交替地被不同的介质吹扫的方式施加所述载体,特别是用以净化和/或再生微生物、细菌、古生菌、真核生物、真菌、寄生物、噬菌体或细胞、细胞部分或膜部分和/或酶和/或它们的组合和/或用以生长微生物、细菌、古生菌、真核生物、真菌、寄生物、噬菌体或细胞、细胞部分或膜部分和/或酶和/或它们的组合和/或用于其它目的,和/或构造所述载体,使得例如通过载体与空气或氧气的计量加入和/或抑制剂或抑制剂前体的计量加入相组合,使得送入的空气或氧气和/或任选地使用的抑制剂与微生物、细菌、古生菌、真核生物、真菌、寄生物、噬菌体或细胞、细胞部分或膜部分和/或酶和/或它们的组合能够进行良好的接触。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可以从液相和/或含泥浆相和/或气相分离、接收、必要时收集、必要时净化在这些反应中生成的一氧化二氮和/或任选地使用的酶抑制剂和/或将其输送到其它过程,特别是燃烧过程,特别是沼气和生物气体的燃烧工艺和/或酶抑制过程,其中一氧化二氮和/或任选地使用的酶抑制剂从液相和/或含泥浆相和/或气相的分离是在泥浆或微生物、细菌、古生菌、真核生物、真菌、寄生物、噬菌体或细胞、细胞部分或膜部分和/或酶和/或它们的组合与液相分离之前和/或之后进行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选择性的膜方法从液相和/或含泥浆相和/或气相分离或净化一氧化二氮和/或任选地使用的酶抑制剂和/或其它介质组分,和/或在液相和/或含泥浆相和/或气相中浓缩一氧化二氮和/或任选地使用的酶抑制剂和/或其它介质组分。
16.收集、净化、分离、处理和/或利用气体的方法,所述气体是从在借助于根据权利要求1-15之一的方法处理或净化含氮物质特别是废水范围内的过程,特别是从该过程或上游过程和/或下游过程,和/或其它净化过程和/或对含氮物质进行部分和/或完全硝化和/或脱硝化的其它方法中排出或溢出的,其特征在于,将工艺槽或工艺步骤包封或气密性密封,和/或将所述气密性密封用于分离、接收、必要时收集、必要时净化溢出的气体和/或用于将其输送到其它过程,特别是燃烧过程,尤其是用于沼气和生物气体燃烧的工艺,和/或废气净化过程,特别是如工业和汽车技术应用中已知的催化废气净化工艺。
17.根据权利要求1-16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获取的一氧化二氮作为氧载体和/或氮载体送去反应。
18.根据权利要求1-17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是例如氧化反应,特别是燃烧反应,特别是在燃烧设备和/或内燃机中,特别是在如沼气燃烧中使用的动力热耦合系统中的煤、天然气、沼气或生物气体和/或燃料的燃烧反应,和/或是在燃料电池中的反应。
19.根据权利要求1-18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范围内获得的电和/或热能部分或完全地储存到电网和/或远程热网中和/或用于处理“牵引溶液”和/或用于获取水和/或用于分离或净化一氧化二氮和/或用于加热和/或在使用合适的仪器,特别是吸收式致冷设备的情况下用于冷却参与的和/或伴随的和/或其它的特别是工业的工艺步骤和/或在这些和/或其它工艺步骤中使用的介质,特别是含氮物质,特别是废水。
20.根据权利要求1-19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一氧化二氮作为起始物输送到转化反应和/或继续进行的合成中。
21.根据权利要求1-20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需氧和/或部分或完全厌氧的工艺阶段之前和/或之后和/或期间,借助于合适的方法浓缩所述含氮物质,特别是待净化的废水。
22.根据权利要求1-21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浓缩含氮物质的方法是正向渗透过程,该过程利用通过合适的膜分开的流动几何形状和/或利用通过合适的膜分开的槽和/或利用通过合适的膜分开的管以及利用所谓的“牵引溶液”,特别是使用热不稳定盐和/或使用热不稳定物质,特别是能够由气态前体特别是CO2和NH3形成的物质情况下的“牵引溶液”,和/或使用磁性物质或颗粒情况下的“牵引溶液”,和/或所述过程以逆流或同流原理进行,和/或将一氧化二氮燃烧和/或沼气燃烧和/或生物气体燃烧范围内获得的热能部分或完全地用于处理“牵引溶液”或用于获取水,和/或通过合适的测量方法,特别是通过用于分析“牵引溶液”和/或含氮物质的组成的导电性测量监控所述过程以及最广义上属于正向渗透或浓缩的工艺步骤,并例如通过评价相应获得的测量值尤其是通过调节相应介质的相对流动速度而调整所述过程以及最广义上属于正向渗透或浓缩的工艺步骤。
23.根据权利要求1-22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一氧化二氮的方法是与目前实现的含氮物质的处理或净化,特别是废水的处理或净化,尤其是在净化设备中借助于硝化或脱硝化作用进行的废水处理或净化,或废水净化的其它方法,特别是需氧和/或厌氧废水净化的方法相伴随和/或作为它们的补充和/或替代而实现的。
24.根据权利要求1-23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介质和/或物质混合物和/或废水中未循环的和/或从一氧化二氮中已经分离的部分输送到污泥分离工艺,特别是基于膜的工艺,和/或首先和/或随后输送到其它工艺,特别是用于分解养分的未改进工艺,特别是用于硝化作用或脱硝化作用的未改进的需氧和厌氧工艺步骤,用于基本上完全的养分分解。
CN2011800334488A 2010-07-07 2011-05-11 一氧化二氮的获取方法 Pending CN10298554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0031075.1 2010-07-07
DE201010031075 DE102010031075A1 (de) 2010-07-07 2010-07-07 Verfahren zur Gewinnung von Distickstoffmonooxid (N2O)
PCT/EP2011/057571 WO2012004026A2 (de) 2010-07-07 2011-05-11 Verfahren zur gewinnung von distickstoffmonooxid (n2o)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85549A true CN102985549A (zh) 2013-03-20

Family

ID=44626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334488A Pending CN102985549A (zh) 2010-07-07 2011-05-11 一氧化二氮的获取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171711A1 (zh)
EP (1) EP2591118A2 (zh)
CN (1) CN102985549A (zh)
DE (1) DE102010031075A1 (zh)
WO (1) WO2012004026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0666A (zh) * 2017-12-20 2018-07-20 中国科学院宁波城市环境观测研究站 一种制备具有确定15n丰度的n2o及基于15n同位素示踪法测量氮循环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12296626A1 (en) * 2011-08-15 2014-01-30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Microbial production of nitrous oxide coupled with chemical reaction of gaseous nitrous oxide including phosphorus recovery and nitrite reduction to nitrous oxide
ITUD20120078A1 (it) * 2012-05-03 2013-11-04 Roberto Cappellari Sistema di depurazione per liquami
CN109486716B (zh) * 2018-12-10 2020-11-06 江南大学 一种水中重金属处理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88106B (zh) * 2020-03-04 2020-06-1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一种氧化亚氮同位素δ15N的校正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4014A (zh) * 2004-06-04 2005-02-23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 脱氮不动杆菌及其降解废水中氨氮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21181C3 (de) * 1969-04-25 1976-01-08 Hoechst Ag, 6000 Frankfurt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Distickstoffmonoxid
US4173531A (en) * 1977-11-23 1979-11-06 Union Carbide Corporation Nitrification-denitrification of wastewater
KR0137056B1 (ko) * 1994-10-26 1998-04-25 안태영 호기성 탈질화 세균
JP2002078479A (ja) * 2000-09-04 2002-03-19 Japan Science & Technology Corp 亜硝酸分解微生物とこの微生物による亜硝酸の除去方法
DE10330959B4 (de) * 2003-07-08 2010-06-17 Umwelttechnik Georg Fritzmeier Gmbh & Co. Kg Biologischer Nachrüstsatz
DE102009000075A1 (de) * 2009-01-08 2010-07-15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zur Gewinnung von Distickstoffoxid
US8932847B2 (en) * 2009-04-28 2015-01-13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Microbial production of nitrous oxide coupled with chemical reaction of gaseous nitrous oxid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4014A (zh) * 2004-06-04 2005-02-23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 脱氮不动杆菌及其降解废水中氨氮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OLLIVER B B ET AL: "Production of nitrogen oxide and dinitrogen oxide by autotrophic nitrifiers", 《BIOTECHNOLOGY ADVANCES》 *
FEIKE A DIJKSTRA ET AL: "Microbially mediated CH4 consumption and N2O emission is affected by elevated CO2, soil water content, and composition of semi-arid grassland species", 《PLANT AND SOIL》 *
GEYWITA HETZ ET AL: "Einfluss einiger umweltfaktoren auf die N2O bildung durch belebtschlamm unter anoxischen", 《ACTA HYDROCHIM. HYDROBIOL》 *
KIM S W ET AL: "Nitrous oxide emission from nitrifying activated sludge dependent on denitrification by 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 《BIORESOURCE TECHNOLOGY》 *
MANCONI I ET AL: "Effect of copper dosing on sulfide inhibited reduction of nitric and nitrous oxide", 《NITRIC OXIDE: BIOLOGY AND CHEMISTRY》 *
RICHARDSON D ET AL: "Mitigating release of the potent greenhouse gas N2O from the nitrogen cycle - could enzymic regulation hold the key?", 《TRENDS IN BIOTECHNOLOGY》 *
SIMARMATA T ET AL: "Effect of an increasing carbon: nitrate nitrogen ratio on the reliability of acetylene in blocking the nitrous oxide reductase activity of denitrifying bacteria in soil", 《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 *
SUNJIN HWANG ET AL: "Factors Affecting Nitrous Oxide Production: A Comparison of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Processes with Partial and Complete Nitrification", 《BIODEGRADATION》 *
YASUHIRO NAKAJIMA ET AL: "Microbial processes responsible for nitrous oxide production from acid soils in different land-use patterns in Pasirmayang, central Sumatra, Indonesia", 《NUTRIENT CYCLING IN AGROECOSYSTEMS》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0666A (zh) * 2017-12-20 2018-07-20 中国科学院宁波城市环境观测研究站 一种制备具有确定15n丰度的n2o及基于15n同位素示踪法测量氮循环的方法
CN108300666B (zh) * 2017-12-20 2021-10-22 中国科学院宁波城市环境观测研究站 一种制备具有确定15n丰度的n2o及基于15n同位素示踪法测量氮循环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171711A1 (en) 2013-07-04
EP2591118A2 (de) 2013-05-15
WO2012004026A3 (de) 2012-04-19
DE102010031075A1 (de) 2012-01-12
WO2012004026A2 (de) 2012-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Qiu et al. Start up of partial nitritation-anammox process using intermittently aerated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Performance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dynamics
De Paepe et al. Refinery and concentration of nutrients from urine with electrodialysis enabled by upstream precipitation and nitrification
Matsuura et al. Recovery and biological oxidation of dissolved methane in effluent from UASB treatment of municipal sewage using a two-stage closed downflow hanging sponge system
Zhang et al. Simultaneous nitrogen and carbon removal from swine digester liquor by the Canon process and denitrification
US7811455B2 (en) Removal of ammonia from fermentation effluent and sequestration as ammonium bicarbonate and/or carbonate
Xiang et al. Functional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related nitrogen cycle in the biofilm performing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US10125428B2 (en) Electrodialysis stack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covering ammonia and monovalent salts from anaerobic digestate
Zhou et al. Unravelling nitrogen removal and nitrous oxide emission from mainstream integrated nitrification-partial denitrification-anammox for low carbon/nitrogen domestic wastewater
KR20140070544A (ko) 인 회수 및 아산화질소로의 아질산염 환원을 포함한 기체 아산화질소의 화학 반응과 커플링된 아산화질소의 미생물적 생산
Gupta et al. Managing dissolved methane gas in anaerobic effluents using microbial resource management-based strategies
US9327975B2 (en) Method for obtaining dinitrogen oxide
Xing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the autotrophic denitrifying community in nitrate removal reactors by DNA-stable isotope probing
Huang et al. Enhanced elementary sulfur recovery with sequential sulfate-reducing, denitrifying sulfide-oxidizing processes in a cylindrical-type anaerobic baffled reactor
Zhao et al. Using sulfide as nitrite oxidizing bacteria inhibitor for the successful coupling of partial nitrification-anammox and sulfur autotrophic denitrification in one reactor
CN102985549A (zh) 一氧化二氮的获取方法
Deng et al. Recovery and applications of ammoniacal nitrogen from nitrogen-loaded residual streams: A review
Quijano et al. Fully aerobic two‐step desulfurization process for purification of highly H2S‐laden biogas
Li et al. State-of-the-art management technologies of dissolved methane in anaerobically-treated low-strength wastewaters: A review
Duan et al. Recovery of nitrous oxide from wastewater treatment: current status and perspectives
Aktan et al. Speciation of nickel and zinc, its short-term inhibitory effect on anammox, and the associated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Wang et al. Nitric oxide removal from flue gas with ammonium using AnammoxDeNOx proces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unicipal sewage treatment
Chen et al. The benefits of autotrophic nitrogen removal from high concentration of urea wastewater through a process of urea hydrolysis and partial nitritation in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Zhang et al. Ultra-low energy consumption process (PN+ Anammox) for enhanced nitrogen removal from decentralized sewage
Yan et al. Efficient ammonia-nitrogen removal and recovery from wastewater via the continuous flat-sheet gas-permeable membranes reactor pretreatment
Chen et al. N 2 O production in the Fe II (EDTA)-NO reduction process: the effects of carbon source and p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