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77275A - 磷酰胆碱基团作为改善吸附树脂生物相容性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磷酰胆碱基团作为改善吸附树脂生物相容性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77275A
CN102977275A CN2011102634563A CN201110263456A CN102977275A CN 102977275 A CN102977275 A CN 102977275A CN 2011102634563 A CN2011102634563 A CN 2011102634563A CN 201110263456 A CN201110263456 A CN 201110263456A CN 102977275 A CN102977275 A CN 1029772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phosphorylcholine
mixing solutions
polymeric adsorbent
phosphorylcholine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6345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77275B (zh
Inventor
黄飞飞
廖兴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BOSUN BI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BOSUN BI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BOSUN BI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BOSUN BIO-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6345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772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772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772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772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772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磷酰胆碱基团作为改善吸附树脂生物相容性的应用,磷酰胆碱基团为经过预处理的含有磷酰胆碱基团的单体,预处理为化学接枝改性,包括:将含有磷酰胆碱基团的单体在水或者浓度为70~80%的酒精里溶解,得到浓度为1~6%的含磷酰胆碱基团的溶液;将引发剂在纯化水里溶解,得到浓度为8~16%的引发剂溶液;将吸附树脂、含磷酰胆碱基团的溶液、引发剂溶液按3~10:12~18:0.1~2的比例混合,边搅拌边通氮气,在10~65℃反应2~10小时,得到混合物质;将混合物质先用酒精淋洗后用水注射洗涤。采用本发明,所述应用利用含PC基团的单体来改善吸附树脂的生物相容性,提供较理想的血液净化材料。

Description

磷酰胆碱基团作为改善吸附树脂生物相容性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生物工程领域,特别涉及磷酰胆碱基团作为改善吸附树脂生物相容性的应用。
背景技术
吸附树脂包括苯乙烯二乙烯苯、丙烯酸酯等合成高分子吸附树脂,可以作为血液净化吸附材料等生物医用材料,但由于一般的吸附树脂生物相容性还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在长时间与血液相接触时,会在材料表面形成血栓,制约着吸附树脂的广泛使用。
目前关于吸附树脂的生物相容性的改善的方法主要如下:
方法一,在树脂表面物理包裹薄膜,克服表面的粗糙造成使用时对血液的破坏,比如包裹火棉胶。但由于火棉胶本身没有良好的生物和血液相容性,同时在水溶液和血液中存在崩解的可能性,单纯用火棉胶物理包膜方式包裹吸附树脂,只是改善树脂表面的粗造成度而提升生物和血液相容性,但极其有限,这种方式在血液净化过程中,将持续破坏血液,同时存在容易在应用的时候导致膜层脱落进入人体血液系统,从而带来血液栓塞的风险。
方法二,表面包裹亲水性膜层聚乙烯醇,除了可以达到方法一所述目的之外,还可以因为聚乙烯醇亲水性而改善整体的生物和血液相容性。但由于膜层本身为亲水膜层,在水溶液和血液中有一定的溶解性。造成溶解后脱落树脂表面的可能性,膜层的脱落也会带来血液栓塞的风险。
方法三,利用亲水材料可以有效地改善吸附树脂的生物相容性,例如聚乙二醇。聚乙二醇是一种惰性材料,它是一种高亲水性和柔顺性的分子链,因而其一方面可与水结合形成水合聚乙二醇链,通过立体排斥作用阻碍血液组分在材料表面的吸附;另一方面,水合聚乙二醇链的快速运动可影响材料/血液界面的微区流体力学性质,即与柔性聚乙二醇链结合的水微流可阻止蛋白质在材料表面的停滞、黏附与变性。但是单纯的聚乙二醇改性所得到的材料抗凝血性能还达不到实用要求。这些材料只是一些简单的亲水材料或强疏水材料,其对树脂的生物相容性改进不能达到理想的要求,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中的有效成分吸收较多,而且,由于血液净化材料与血液接触时会通过旁路途径激活补体系统,而补体激活产物的诸多生物学活性会使病人出现复杂的临床症状。
方法四,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技术是材料表面处理中常用的方法之一。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是通过等离子体处理以及在材料表面等离子体接枝的方法,用于改变材料表面结构和性能。这种处理方法只在材料表面引入功能性分子或基团,降低接触角,有利于提高抗凝血性能。在改进材料表面性能的同时,对材料本体力学性能基木没有影响。为了利用等离子处理法在材料表面引入-NH2,可以采用NH3等离子体或其他含有氨基的等离子体处理的方法。但得到的表面只是生物惰性表面,对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改善十分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磷酰胆碱基团作为改善吸附树脂生物相容性的应用,利用含PC基团的单体来改善吸附树脂的生物相容性,提供较理想的血液净化材料。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磷酰胆碱基团作为改善吸附树脂生物相容性的应用,所述磷酰胆碱基团为经过预处理的含有磷酰胆碱基团的单体,所述预处理为化学接枝改性,包括:
将所述含有磷酰胆碱基团的单体在水或者浓度为70~80%的酒精里溶解,得到浓度为1~6%的含磷酰胆碱基团的溶液;
将引发剂在纯化水里溶解,得到浓度为8~16%的引发剂溶液;
将吸附树脂、所述含磷酰胆碱基团的溶液、所述引发剂溶液按3~10:12~18:0.1~2的比例混合,边搅拌边通氮气,在10~65℃的温度条件下反应2~10小时,得到混合物质;
用酒精淋洗所述混合物质,再用水注射洗涤所述经酒精淋洗的所述混合物质。
优选地,所述含有磷酰胆碱基团的单体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所述含磷酰胆碱基团的溶液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酒精溶液;
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钾或偶氮二异丁氰。
优选地,在将吸附树脂、所述含磷酰胆碱基团的溶液、所述引发剂溶液按3~10:12~18:0.1~2的比例混合,边搅拌边通氮气,在10~65℃的温度条件下反应2~10小时,得到混合物质的步骤还可以为:
将吸附树脂、所述含磷酰胆碱基团的溶液、浓度为8~12%的所述引发剂溶液按3~10:12~18:0.1~2的比例混合,得到混合溶液,所述引发剂溶液为过硫酸铵溶液或过硫酸钾溶液;
将所述混合溶液通过磁力搅拌器恒定搅拌,加入3~6%的亚硫酸钠水溶液,所述亚硫酸钠水溶液浓度为10~16%,在40~65℃温度条件下反应2~4小时,得到混合物质;
将所述混合物质过滤。
优选地,所述预处理还可以为物理包膜,包括: 
将疏水单体和所述含磷酰胆碱基团的单体反应合成疏水高分子聚合物;
将所述疏水高分子聚合物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得到浓度为1~5%的疏水高分子聚合物混合溶液;
将所述疏水高分子聚合物混合溶液和吸附树脂按0.5~2:0.5~3的比例混合,用搅拌桨搅拌3~25min;
将经过混合搅拌的所述吸附树脂沥干,通过旋转蒸发仪在60~80℃的温度条件下真空干燥1~4小时;
用乙醇和/或水注射洗涤所述经过干燥的吸附树脂。
优选地,所述含有磷酰胆碱基团的单体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所述疏水单体为甲基丙烯酸正丁酯或甲基丙烯酸甲酯,所述疏水高分子聚合物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甲基丙烯酸正丁酯聚合物或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
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溶液或乙酸乙酯溶液。
优选地,所述预处理还可以为一步合成,包括: 
将乙基苯乙烯或丙烯酸丁酯、二乙烯基苯、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过氧化二苯甲酰按80~120:60~110:15~45:1~4的比例混合,得到混合物;
将所述混合物溶解在100~450ml的有机溶剂中,得到第一混合溶液;
将纤维素稳定剂溶解在水中,得到浓度为0.3~2%的第二混合溶液; 
将所述第一混合溶液和所述第二混合溶液混合,在室温下搅拌20~40min,在递增的温度条件下反复将溶液加热3~5次,每次加热的时间为1~4h;
将所述经过反复加热的溶液冷却至室温,所述溶液形成珠状物质;
将所述珠状物质分别用温度为45~100℃的水、甲醇、温度为1~44℃的水洗涤;
将经过洗涤的所述珠状物质在温度为70~100℃的炉中干燥5~36h。
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为甲苯溶液或甲苯和异戊醇的混合溶液;
所述甲苯和异戊醇的混合溶液中甲苯溶液和异戊醇溶液的比例为2~4:1~2.5。
优选地,在将所述第一混合溶液和所述第二混合溶液混合,在室温下搅拌20~40min,在递增的温度条件下反复将溶液加热3~5次,每次加热的时间为1~4h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一混合溶液和所述第二混合溶液混合,在室温下搅拌20~40min,在35~45℃的温度条件下加热1~4h ,在55~65℃的温度条件下加热1~4h,在75~85℃的温度条件下加热1~4h,在90~100℃的温度条件下加热1~4h。
优选地,所述吸附树脂为苯乙烯二乙烯苯或丙烯酸酯。
实施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磷酰胆碱基团(PC基团)作为改善吸附树脂生物相容性的应用,利用含PC基团的单体,即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MPC)来改善吸附树脂的生物相容性,提供较理想的血液净化材料。MPC聚合膜能有效减少白蛋白、总蛋白、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下降率,有效抑制蛋白吸附和血小板粘附作用,能有效抑制血凝块的形成,具有良好的血液及生物相容性,再加上其具有良好的水和溶质的选择渗透性,可用于长期的血液净化治疗。
把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MPC)来改善吸附树脂生物相容性主要通过化学接枝改性、物理包膜或一步合成树脂等预处理。通过化学接枝改性的吸附树脂富含有暴露的乙烯基,该暴露乙烯基可以通过接枝MPC等材料化学改性,形成具有更高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的表面暴露官能团。物理包膜的吸附树脂与MPC通过范德华力相互作用,形成一种含PC基团的材料。而一步合成法通过在吸附树脂的合成过程中加入MPC,从而进一步合成含PC基团的树脂。含PC基团的物质几乎不会改变吸附树脂的骨架结构,同时能有效抑制蛋白吸附和血小板及白细胞和红细胞的粘附作用,能有效抑制血凝块的形成,具有良好的血液及生物相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磷酰胆碱基团作为改善吸附树脂生物相容性的实施中一种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磷酰胆碱基团作为改善吸附树脂生物相容性的实施中又一种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磷酰胆碱基团作为改善吸附树脂生物相容性的实施中再一种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含PC基团的单体与吸附树脂来改善吸附树脂生物相容性的实施中通过化学接枝改性的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下面结合图1具体介绍本实施例化学接枝改性预处理方法的详细步骤:
S100,将所述含有磷酰胆碱基团的单体在水或者浓度为70~80%的酒精里溶解,得到浓度为1~6%的含磷酰胆碱基团的溶液。
所述含有磷酰胆碱基团的单体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所述含磷酰胆碱基团的溶液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酒精溶液。
优选地,含磷酰胆碱基团的溶液的浓度为2%。
需要说明的是,磷酰胆碱基团的简称为PC基团,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的简称为MPC。
磷酰胆碱(PC)是细胞膜外层膜的主要成分,是组成细胞膜的基本单元的亲水端基,在外层细胞膜中占重要地位,它直接影响生物体细胞与外界发生作用。从结构来看,磷酰胆碱基团含有季按基团和磷酞基团,同时带有正、负两种电荷,是两性离子结构,具有很强的结合水能力。通过模仿细胞外磷脂双层膜的构造,富含磷酸胆碱基团的材料在生物体内将其修饰成仿天然成分,使其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表面不易吸附蛋白质、血小板,阻止血栓形成,从而改善材料的血液相容性。
到目前为止,含磷酰胆碱基团的高分子单体的合成主要为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酰胆碱(MPC),具有双离子性,一定条件下其聚合物可以形成类似生物膜的双分子层,可以有效改善树脂生物相容性。
S101,将引发剂在纯化水里溶解,得到浓度为8~16%的引发剂溶液。
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钾或偶氮二异丁氰。
优选地,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优选地,所述引发剂溶液的浓度为8~12%;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引发剂溶液的浓度为10%。
S102,将吸附树脂、所述含磷酰胆碱基团的溶液、所述引发剂溶液按3~10:12~18:0.1~2的比例混合,边搅拌边通氮气,在10~65℃的温度条件下反应2~10小时,得到混合物质。
步骤S102还可以为:
将吸附树脂、所述含磷酰胆碱基团的溶液、浓度为8~12%的所述引发剂溶液按3~10:12~18:0.1~2的比例混合,得到混合溶液,所述引发剂溶液为过硫酸铵溶液或过硫酸钾溶液;
将所述混合溶液通过磁力搅拌器恒定搅拌,加入3~6%的亚硫酸钠水溶液,所述亚硫酸钠水溶液浓度为10~16%,在40~65℃温度条件下反应2~4小时,得到混合物质;
将所述混合物质过滤。
S103,用酒精淋洗所述混合物质,再用水注射洗涤所述经酒精淋洗的所述混合物质。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含PC基团的单体与吸附树脂来改善吸附树脂生物相容性的实施中通过物理包膜的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下面结合图2具体介绍本实施例物理包膜预处理方法的详细步骤:
S200,将疏水单体和所述含磷酰胆碱基团的单体反应合成疏水高分子聚合物。
所述含有磷酰胆碱基团的单体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所述疏水单体为甲基丙烯酸正丁酯或甲基丙烯酸甲酯,所述疏水高分子聚合物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甲基丙烯酸正丁酯聚合物或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
需要说明的是,疏水单体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的简称为BMA,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简称为MMA,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甲基丙烯酸正丁酯聚合物的简称为MPC-BMA聚合物,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的简称为MPC-MMA聚合物。
S201,将所述疏水高分子聚合物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得到浓度为1~5%的疏水高分子聚合物混合溶液。
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溶液或乙酸乙酯溶液。
优选地,所述疏水高分子聚合物混合溶液的浓度为1.5%。
S202,将所述疏水高分子聚合物混合溶液和吸附树脂按0.5~2:0.5~3的比例混合,用搅拌桨搅拌3~25min。
优选地,将所述疏水高分子聚合物混合溶液和吸附树脂按1:1的比例混合。
S203,将经过混合搅拌的所述吸附树脂沥干,通过旋转蒸发仪在60~80℃的温度条件下真空干燥1~4小时。
S204,用乙醇和/或水注射洗涤所述经过干燥的吸附树脂。
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含PC基团的单体与吸附树脂来改善吸附树脂生物相容性的实施中通过一步合成的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下面结合图3具体介绍本实施例一步合成预处理方法的详细步骤:
S300,将乙基苯乙烯或丙烯酸丁酯、二乙烯基苯、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过氧化二苯甲酰按80~120:60~110:15~45:1~4的比例混合,得到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乙基苯乙烯或丙烯酸丁酯、二乙烯基苯、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过氧化二苯甲酰按80~100:60~100:20~30:1~3的比例混合,得到混合物。
S301,将所述混合物溶解在100~450ml的有机溶剂中,得到第一混合溶液。
优选地,将所述混合物溶解在250~300ml的有机溶剂中,得到第一混合溶液。
所述有机溶剂为甲苯溶液或甲苯和异戊醇的混合溶液;
所述甲苯和异戊醇的混合溶液中甲苯溶液和异戊醇溶液的比例为2~4:1~2.5。
优选地,所述甲苯和异戊醇的混合溶液中甲苯溶液和异戊醇溶液的比例为3:2。
S302,将纤维素稳定剂溶解在水中,得到浓度为0.3~2%的第二混合溶液。
S303,将所述第一混合溶液和所述第二混合溶液混合,在室温下搅拌20~40min,在递增的温度条件下反复将溶液加热3~5次,每次加热的时间为1~4h。
优选地,在递增的温度条件下反复将溶液加热3~4次.
步骤S303具体包括:
将所述第一混合溶液和所述第二混合溶液混合,在室温下搅拌20~40min,在35~45℃的温度条件下加热1~4h ,在55~65℃的温度条件下加热1~4h,在75~85℃的温度条件下加热1~4h,在90~100℃的温度条件下加热1~4h。
优选地,在40℃的温度条件下加热1h ,在60℃的温度条件下加热2h,在80℃的温度条件下加热2h,在90℃的温度条件下加热2h。
优选地,在60℃的温度条件下加热3h,在80℃的温度条件下加热3h,在95℃的温度条件下加热3h。
S304,将所述经过反复加热的溶液冷却至室温,所述溶液形成珠状物质。
S305,将所述珠状物质分别用温度为45~100℃的水、甲醇、温度为1~44℃的水洗涤。
优选地,将所述珠状物质分别用温度为60~100℃的水、甲醇、温度为10~35℃的水洗涤。
S306,将经过洗涤的所述珠状物质在温度为70~100℃的炉中干燥5~36h。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图2和图3的磷酰胆碱基团作为改善吸附树脂生物相容性的实施中的预处理方法所涉及的吸附树脂为苯乙烯二乙烯苯或丙烯酸酯。
以下以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用75%酒精溶解MPC固体得到3毫升2%MPC溶液,用纯化水溶解过硫酸铵,得到0.2毫升10%的过硫酸铵溶液。把1克树脂与3毫升MPC溶液和0.2毫升过硫酸铵溶液混合,边搅拌边通氮气,在60℃的温度条件下反应两个小时,然后用酒精淋洗,最后用注射用水洗涤。
实施例2
向1g吸附树脂中加入1毫升3%的MPC水溶液,和0.1毫升10%的过硫酸铵水溶液,然后在用磁力搅拌器恒定搅拌该混合物的情况下,加入0.1毫升15%的亚硫酸钠水溶液,在40℃的温度条件下混合该混合物2小时或在10℃的温度条件下混合改混合物10小时,过滤该混合物,用酒精淋洗后水洗。
实施例3
向1g吸附树脂中加入1.0毫升6%的MPC水溶液,和0.2毫升10%过硫酸铵溶液,然后将该混合物在40℃下搅拌2小时,过滤该混合物,用酒精淋洗后水洗。
实施例4
将疏水单体BMA和含磷酰胆碱基团的单体MPC反应合成疏水高分子聚合物MPC-BMA聚合物,把合成好MPC-BMA聚合物溶解在乙醇溶剂中,浓度为1.5%。在常温下,把溶解好的MPC-BMA聚合物乙醇溶液和树脂按比例为1:1混合,用搅拌桨搅拌大约5分钟,然后把树脂沥干,用旋转蒸发仪在70℃下真空干燥2小时,然后用注射用水洗涤干燥好的树脂。
实施例5
将0.3毫克MPC-MMA聚合物溶解到10毫升的乙酸乙酯溶液中,把3g干燥的未改性的的吸附树脂加入到所述溶液,然后用搅拌桨搅拌20min,将将经过混合搅拌的所述吸附树脂沥干,通过旋转蒸发仪在60~80℃的温度条件下真空干燥3小时,并用乙醇洗涤。
实施例6
将0.1毫克MPC-BMA聚合物溶解到10毫升的乙酸乙酯溶液中,把3g干燥的未改性的的吸附树脂加入到所述溶液,然后用搅拌桨搅拌25min,将将经过混合搅拌的所述吸附树脂沥干,通过旋转蒸发仪在60~80℃的温度条件下真空干燥4小时,并用乙醇洗涤。
实施例7
将100g乙基苯乙烯,100g二乙烯基苯,30克MPC,和2.62g过氧化二苯甲酰混合,得到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溶解在150毫升甲苯和100毫升异戊醇混合而得的有机溶剂中,得到第一混合溶液。将1%纤维素稳定剂溶解在6升水中,得到第二混合溶液。将第一混合溶液与第二混合溶液混合,在室温搅拌30分钟之后,将该混合物在40℃加热1小时,在60℃加热2小时,在80℃加热2小时,在90℃加热2小时,将该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然后过滤改混合物冷却所得的珠状物质,将所述珠状物质分别用温度为65℃的水、甲醇、温度为25℃的水洗涤。将所述珠状物质在80℃炉中干燥24h。
实施例8
将80g丙烯酸丁酯、60g二乙烯基苯、20克MPC和1g过氧化二苯甲酰混合,得到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溶解在300毫升甲苯的有机溶剂中,得到第一混合溶液。将15克纤维素稳定剂溶解在2.4升水中,得到第二混合溶液。将第一混合溶液与第二混合溶液混合,在室温搅拌30分钟之后,将该混合物在60℃加热3小时,在80℃加热3小时,在95℃加热3小时,将该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然后过滤改混合物冷却所得的珠状物质,将所述珠状物质分别用温度为65℃的水、甲醇、温度为25℃的水洗涤。将所述珠状物质在80℃炉中干燥6h。
实施例9
将85g丙烯酸丁酯、70g二乙烯基苯、20克MPC和1g过氧化二苯甲酰混合,得到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溶解在250毫升甲苯的有机溶剂中,得到第一混合溶液。将12克纤维素稳定剂溶解在2.0升水中,得到第二混合溶液。将第一混合溶液与第二混合溶液混合,在室温搅拌30分钟之后,将该混合物在40℃加热1小时,在60℃加热2小时,在80℃加热3小时,在95℃加热3小时,将该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然后过滤改混合物冷却所得的珠状物质,将所述珠状物质分别用温度为65℃的水、甲醇、温度为25℃的水洗涤。将所述珠状物质在80℃炉中干燥12h。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为图1所示的含PC基团的单体与吸附树脂来改善吸附树脂生物相容性的实施中通过化学接枝改性的预处理方法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为图2所示的含PC基团的单体与吸附树脂来改善吸附树脂生物相容性的实施中通过物理包膜的预处理方法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7、实施例8、实施例9为图3所示的含PC基团的单体与吸附树脂来改善吸附树脂生物相容性的实施中通过一步合成的预处理方法的具体实施例。
表一为各包膜物质对人体有益成分吸附数据对比:
 包膜物质 白蛋白下降率(%) 总蛋白下降率(%) 白细胞下降率(%) 红细胞下降率(%) 血小板下降率(%)
NVP 7.22 3.03 14.12 8.76 15.22
PHEMA 5.78 3.12 16.21 9.63 17.01
PVA 7.22 3.65 14.28 8.89 15.23
火棉胶 9.39 15.15 15.32 9.64 17.63
PEG 9.03 9.09 12.52 8.65 16.42
MPC 1.11 2.42 10.01 7.21 12.21
由表一可看出,与NVP、PHEMA、PVA、火棉胶、PEG等包膜物质相比,MPC聚合膜能有效减少白蛋白、总蛋白、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下降率,即能有效抑制蛋白吸附和血小板粘附作用,抑制血凝块的形成,具有良好的血液及生物相容性,再加上其具有良好的水和溶质的选择渗透性,可用于长期的血液净化治疗。
由上可知,实施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磷酰胆碱基团(PC基团)作为改善吸附树脂生物相容性的应用,利用含PC基团的单体,即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MPC)来改善吸附树脂的生物相容性,提供较理想的血液净化材料。MPC聚合膜有效减少白蛋白、总蛋白、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下降率,能有效抑制蛋白吸附和血小板粘附作用,能有效抑制血凝块的形成,具有良好的血液及生物相容性,再加上其具有良好的水和溶质的选择渗透性,可用于长期的血液净化治疗。
把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MPC)来改善吸附树脂生物相容性主要通过化学接枝改性、物理包膜或一步合成树脂等预处理。通过化学接枝改性的吸附树脂富含有暴露的乙烯基,该暴露乙烯基可以通过接枝MPC等材料化学改性,形成具有更高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的表面暴露官能团。物理包膜的吸附树脂与MPC通过范德华力相互作用,形成一种含PC基团的材料。而一步合成法通过在吸附树脂的合成过程中加入MPC,从而进一步合成含PC基团的树脂。含PC基团的物质几乎不会改变吸附树脂的骨架结构,同时能有效抑制蛋白吸附和血小板及白细胞和红细胞的粘附作用,能有效抑制血凝块的形成,具有良好的血液及生物相容性。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磷酰胆碱基团作为改善吸附树脂生物相容性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酰胆碱基团为经过预处理的含有磷酰胆碱基团的单体,所述预处理为化学接枝改性,包括:
将所述含有磷酰胆碱基团的单体在水或者浓度为70~80%的酒精里溶解,得到浓度为1~6%的含磷酰胆碱基团的溶液;
将引发剂在纯化水里溶解,得到浓度为8~16%的引发剂溶液;
将吸附树脂、所述含磷酰胆碱基团的溶液、所述引发剂溶液按3~10:12~18:0.1~2的比例混合,边搅拌边通氮气,在10~65℃的温度条件下反应2~10小时,得到混合物质;
用酒精淋洗所述混合物质,再用水注射洗涤所述经酒精淋洗的所述混合物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磷酰胆碱基团的单体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所述含磷酰胆碱基团的溶液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酒精溶液;
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钾或偶氮二异丁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将吸附树脂、所述含磷酰胆碱基团的溶液、所述引发剂溶液按3~10:12~18:0.1~2的比例混合,边搅拌边通氮气,在10~65℃的温度条件下反应2~10小时,得到混合物质的步骤还可以为:
将吸附树脂、所述含磷酰胆碱基团的溶液、浓度为8~12%的所述引发剂溶液按3~10:12~18:0.1~2的比例混合,得到混合溶液,所述引发剂溶液为过硫酸铵溶液或过硫酸钾溶液;
将所述混合溶液通过磁力搅拌器恒定搅拌,加入3~6%的亚硫酸钠水溶液,所述亚硫酸钠水溶液浓度为10~16%,在40~65℃温度条件下反应2~4小时,得到混合物质;
将所述混合物质过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还可以为物理包膜,包括: 
将疏水单体和所述含磷酰胆碱基团的单体反应合成疏水高分子聚合物;
将所述疏水高分子聚合物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得到浓度为1~5%的疏水高分子聚合物混合溶液;
将所述疏水高分子聚合物混合溶液和吸附树脂按0.5~2:0.5~3的比例混合,用搅拌桨搅拌3~25min;
将经过混合搅拌的所述吸附树脂沥干,通过旋转蒸发仪在60~80℃的温度条件下真空干燥1~4小时;
用乙醇和/或水注射洗涤所述经过干燥的吸附树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磷酰胆碱基团的单体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所述疏水单体为甲基丙烯酸正丁酯或甲基丙烯酸甲酯,所述疏水高分子聚合物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甲基丙烯酸正丁酯聚合物或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溶液或乙酸乙酯溶液。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还可以为一步合成,包括: 
将乙基苯乙烯或丙烯酸丁酯、二乙烯基苯、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过氧化二苯甲酰按80~120:60~110:15~45:1~4的比例混合,得到混合物;
将所述混合物溶解在100~450ml的有机溶剂中,得到第一混合溶液;
将纤维素稳定剂溶解在水中,得到浓度为0.3~2%的第二混合溶液; 
将所述第一混合溶液和所述第二混合溶液混合,在室温下搅拌20~40min,在递增的温度条件下反复将溶液加热3~5次,每次加热的时间为1~4h;
将所述经过反复加热的溶液冷却至室温,所述溶液形成珠状物质;
将所述珠状物质分别用温度为45~100℃的水、甲醇、温度为1~44℃的水洗涤;
将经过洗涤的所述珠状物质在温度为70~100℃的炉中干燥5~36h。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甲苯溶液或甲苯和异戊醇的混合溶液;
所述甲苯和异戊醇的混合溶液中甲苯溶液和异戊醇溶液的比例为2~4:1~2.5。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第一混合溶液和所述第二混合溶液混合,在室温下搅拌20~40min,在递增的温度条件下反复将溶液加热3~5次,每次加热的时间为1~4h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一混合溶液和所述第二混合溶液混合,在室温下搅拌20~40min,在35~45℃的温度条件下加热1~4h ,在55~65℃的温度条件下加热1~4h,在75~85℃的温度条件下加热1~4h,在90~100℃的温度条件下加热1~4h。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树脂为苯乙烯二乙烯苯或丙烯酸酯。
CN201110263456.3A 2011-09-07 2011-09-07 一种经过预处理的含有磷酰胆碱基团的单体改善吸附树脂生物相容性的应用 Active CN1029772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63456.3A CN102977275B (zh) 2011-09-07 2011-09-07 一种经过预处理的含有磷酰胆碱基团的单体改善吸附树脂生物相容性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63456.3A CN102977275B (zh) 2011-09-07 2011-09-07 一种经过预处理的含有磷酰胆碱基团的单体改善吸附树脂生物相容性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77275A true CN102977275A (zh) 2013-03-20
CN102977275B CN102977275B (zh) 2014-12-10

Family

ID=47851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63456.3A Active CN102977275B (zh) 2011-09-07 2011-09-07 一种经过预处理的含有磷酰胆碱基团的单体改善吸附树脂生物相容性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77275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61853A (zh) * 2015-06-03 2015-10-07 青岛农业大学 一种新型苯乙烯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TWI571276B (zh) * 2014-12-26 2017-02-21 國立高雄大學 血液分離萃取方法及其裝置
CN107417839A (zh) * 2017-05-04 2017-12-01 佛山市博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血液相容性吸附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9055294A (zh) * 2018-09-16 2018-12-21 苏州怡彼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细胞培养用人造细胞膜覆层微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09188A (zh) * 2022-06-27 2022-09-27 江苏博恩尼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微射流混合器-微通道反应器-管式反应器制备聚季铵盐-51的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48492A1 (ja) * 2002-11-25 2004-06-10 Shiseido Company, Ltd. 素材の表面改質方法
CN1597700A (zh) * 2004-08-26 2005-03-23 复旦大学 一种磷脂基团修饰的多糖或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CN1916040A (zh) * 2006-08-25 2007-02-21 西北大学 仿细胞膜结构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978492A (zh) * 2006-11-24 2007-06-13 南京大学 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及其制法和应用
JP2008264719A (ja) * 2007-04-23 2008-11-06 Toyobo Co Ltd 中空糸膜型人工肺および処理方法
EP2028208A1 (en) * 2007-08-15 2009-02-25 Tyco Healthcare Group LP Phospholipid copolymers
WO2010068862A2 (en) * 2008-12-12 2010-06-17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Zwitterionic polymers with therapeutic moieties
CN101934080A (zh) * 2010-09-08 2011-01-05 西北大学 一种利用静电自组装涂层改善材料血液相容性的方法
WO2011075185A1 (en) * 2009-12-18 2011-06-23 Oligasis Targeted drug phosphorylcholine polymer conjugates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48492A1 (ja) * 2002-11-25 2004-06-10 Shiseido Company, Ltd. 素材の表面改質方法
CN1597700A (zh) * 2004-08-26 2005-03-23 复旦大学 一种磷脂基团修饰的多糖或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CN1916040A (zh) * 2006-08-25 2007-02-21 西北大学 仿细胞膜结构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978492A (zh) * 2006-11-24 2007-06-13 南京大学 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及其制法和应用
JP2008264719A (ja) * 2007-04-23 2008-11-06 Toyobo Co Ltd 中空糸膜型人工肺および処理方法
EP2028208A1 (en) * 2007-08-15 2009-02-25 Tyco Healthcare Group LP Phospholipid copolymers
WO2010068862A2 (en) * 2008-12-12 2010-06-17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Zwitterionic polymers with therapeutic moieties
WO2011075185A1 (en) * 2009-12-18 2011-06-23 Oligasis Targeted drug phosphorylcholine polymer conjugates
CN101934080A (zh) * 2010-09-08 2011-01-05 西北大学 一种利用静电自组装涂层改善材料血液相容性的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71276B (zh) * 2014-12-26 2017-02-21 國立高雄大學 血液分離萃取方法及其裝置
CN104961853A (zh) * 2015-06-03 2015-10-07 青岛农业大学 一种新型苯乙烯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17839A (zh) * 2017-05-04 2017-12-01 佛山市博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血液相容性吸附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9055294A (zh) * 2018-09-16 2018-12-21 苏州怡彼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细胞培养用人造细胞膜覆层微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09188A (zh) * 2022-06-27 2022-09-27 江苏博恩尼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微射流混合器-微通道反应器-管式反应器制备聚季铵盐-51的方法
CN115109188B (zh) * 2022-06-27 2023-09-15 江苏博恩尼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微射流混合器-微通道反应器-管式反应器制备聚季铵盐-51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77275B (zh) 2014-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77275B (zh) 一种经过预处理的含有磷酰胆碱基团的单体改善吸附树脂生物相容性的应用
CN104174385B (zh) 一种用于血液灌流的胆红素吸附剂
CN103055822B (zh) 一种用于清除血液胆红素的血液净化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39939B (zh) 一种抗凝血改性pvdf平板分离膜
CN105311974A (zh) 一种具有高抗凝血性能血液透析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07474B (zh) 一种用于血液净化的螯合型吸附剂及制备方法
CN109675134A (zh) 一种血液透析器的抗凝改性方法及其应用
CN105709705B (zh) 清除血液胆红素的分子印迹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53693A (zh) 一种耐盐性丙烯酸吸水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68703A (zh) Dna免疫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18041A (zh) 一种纤维基蛋白质分子印迹聚合物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21912A (zh) 一种血液灌流用活性炭吸附剂的包膜方法
CN105295077A (zh) 一种温敏型聚离子液体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96978A (zh) 一种双组份可溶性水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14864A (zh) 一种甲壳素/氧化石墨烯复合海绵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734839B (zh) 一种高抗凝型聚苯乙烯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Yin et al. Molecularly-imprinted hydrogel beads via self-sacrificing micro-reactors as safe and selective bilirubin adsorbents
CN102844110B (zh) 配体固定化用基材及其制造方法
CN107325231B (zh) 一种多孔有机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
CN104530307A (zh) 具有亲水性的丙烯酸酯类吸附树脂的制备及在处理苯酚废水中的应用
EP3274069B1 (en) Method of purifying a biological composition and article therefor
CN106397818A (zh) 一种预活化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7011480B (zh) 氨基酸作为配体的胆红素吸附剂制备方法
JP2006280461A (ja) ビリルビン除去用材料、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ビリルビン除去方法
CN102351996B (zh) 一种吸附肌酐的新材料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Huang Zhipan

Inventor after: Jiang Jianming

Inventor before: Huang Feifei

Inventor before: Liao Xinghua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HUANG FEIFEI LIAO XINGHUA TO: HUANG ZHIPAN JIANG JIANMING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