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73845B - 一种治疗脚气的复方酊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脚气的复方酊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73845B
CN102973845B CN201210583270.0A CN201210583270A CN102973845B CN 102973845 B CN102973845 B CN 102973845B CN 201210583270 A CN201210583270 A CN 201210583270A CN 102973845 B CN102973845 B CN 1029738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adix
cortex
herba
beriber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8327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73845A (zh
Inventor
孙力川
梁轶聪
李佃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1058327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738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738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738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738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7384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没有副作用、从排毒、消炎杀菌、修复、再活化皮肤细胞,促进表皮微循环使皮肤细腻,达到标本兼治效果的治疗脚气的复方酊剂。本发明的一种治疗脚气的复方酊剂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每100份的乙醇中含:赤小豆10-20份、血藤10-20份、茄根10-20份、薏苡仁10-20份、五加皮8-15份、附子8-15份、小麦麸8-15份、地骨皮8-15份、威灵仙6-10份、黄柏6-10份、小叶金老梅6-10份、玉米须6-10份、紫花地丁4-8份、棱枝槲寄生4-8份、灯笼草4-8份、鞭叶铁线蕨4-8份、冰片1-10份、薄荷油1-10份。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脚气的复方酊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具体的说是一种治疗脚气的复方酊剂。
背景技术
脚气,祖国医学称为“臭田螺”、“脚气”、“脚气疮”、“脚气湿疮”、“湿脚气”、“足趾缝烂疮”、“烂疮”、“风痒脚疮”、“烂脚风”、“脚痔”。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此证由胃经湿热下注而生,脚丫破烂,其患虽小,其痒搓之不能解,必搓至皮烂,津腥臭水觉痛时,其痒方止,次日仍痒,经年不愈,极其缠绵。”该病虽发生在手、足局部,但常有瘙痒疼痛,有时因搔抓而继发化脓性感染,或引起淋巴结、淋巴管炎及丹毒、败血症等,对工作、身体健康均有一定影响,必须加以重视。脚气是足癣的俗名。有的人把“脚气”和“脚气病”混为一谈,这是不对的。医学上的“脚气病”是因维生素B缺乏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而“脚气”则是由真菌(又称毒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洗脚盆及擦脚毛巾应分别使用以免传染他人。足癣如不及时治疗,有时可其它部位,如引起手癣和甲癣等,有时因为痒被抓破,继发细菌感染,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中医称脚气为“脚弱”。《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风毒脚气方》:“然此病发,初得先从脚起,因即胫肿,时人号为脚气。深师云:脚弱者,即其义也”。
脚气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成人中70-80%的人有脚气,只是轻重不同而已。常在夏季加重,冬季减轻,也有人终年不愈。医学上通常将脚气分三型:糜烂型、水疱型、角化型脚气。
目前临床上治疗尚无特效药物。用于脚癣的临床治疗方法多是采用皮肤表面涂抹消炎、杀菌、止痒药膏,其治疗效果都不很理想,目前仍是医学界未能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没有副作用、从排毒、消炎杀菌、修复、再活化皮肤细胞,促进表皮微循环使皮肤细腻,达到标本兼治效果的治疗脚气的复方酊剂。
本发明的治疗脚气的复方酊剂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
每100份的乙醇中含:赤小豆10-20份、血藤10-20份、茄根10-20份、薏苡仁10-20份、五加皮8-15份、附子8-15份、小麦麸8-15份、地骨皮8-15份、威灵仙6-10份、黄柏6-10份、小叶金老梅6-10份、玉米须6-10份、紫花地丁4-8份、棱枝槲寄生4-8份、灯笼草4-8份、鞭叶铁线蕨4-8份、冰片1-10份、薄荷油1-10份。
制备方法:
1)、按配方比例将上述中药粉碎成300-400目的细粉备用;
2)、按配方比例将乙醇中加入粉碎后的细粉搅拌均匀,在于加入冰片勾兑,最后加入薄荷油搅拌均匀,于0-10℃温度下用超声波匀化10-30分钟,分装即为成品。
用法:外搽,每日3-4次,连用2-4周。适应症:各种类型的癣。
本发明的治疗脚气的复方酊剂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
每100份的乙醇中含:赤小豆11-18份、血藤11-18份、茄根11-18份、薏苡仁11-18份、五加皮9-14份、附子9-14份、小麦麸9-14份、地骨皮9-14份、威灵仙7-9份、黄柏7-9份、小叶金老梅7-9份、玉米须7-9份、紫花地丁5-7份、棱枝槲寄生5-7份、灯笼草5-7份、鞭叶铁线蕨5-7份、冰片2-8份、薄荷油2-8份。
本发明的治疗脚气的复方酊剂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
每100份的乙醇中含:赤小豆15份、血藤15份、茄根15份、薏苡仁15份、五加皮13份、附子13份、小麦麸13份、地骨皮13份、威灵仙8份、黄柏8份、小叶金老梅8份、玉米须8份、紫花地丁6份、棱枝槲寄生6份、灯笼草6份、鞭叶铁线蕨6份、冰片5份、薄荷油5份。
本发明涉及中药的药理及药性:
赤小豆:
【性味】性平,味甘、酸。入心、小肠经。
【功能主治】辟温疫,治产难,下胞衣,通乳汁,利水消种,解毒排脓。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
血藤:辛,温,无毒。功用主治:养血消瘀,理气化湿。治痨伤吐血,肢节酸疼,心胃气痛,脚气痿痹,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茄根:
【性味】性寒,味甘,有小毒。
【功能主治】治久痢便血,脚气,齿痛,冻疮;《纲目》:散血消肿,治血淋,下血,血痢,阴挺,齿匿,口蕈。
薏苡仁:
【性味】性凉,味甘、淡。
【功能主治】健脾渗湿,除痹止泻。薏米可用于治疗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
五加皮:
【性味】味辛、温;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壮筋骨,活血祛瘀。治风湿痹,筋骨挛急,腰痛,阳痿,
脚弱,小儿行迟,水肿,脚气,跌打劳伤。
附子:
【性味】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功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主治】用于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泻厥逆,肢冷脉微,心腹冷痛,冷痢,脚气水肿,风寒湿痹,阳痿,宫冷,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阴疽疮疡以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小麦麸:
【性味】甘,寒,无毒;
【功能主治】治虚汗,盗汗,泄利,糖尿病,口腔炎,热疮,折伤,风湿痹痛,脚气。①《本草拾遗》:"和面作饼,止泄利,调中去热,健人。以醋拌蒸热,袋盛,熨腰脚伤折处,止痛散血。"②《日华子本草》:"治时疾热疮,汤火疮烂,扑损伤折,瘀血,醋炒贴窨。"③《纲目》:"醋蒸熨手足风湿痹痛,寒湿脚气,互易至汗出。末服止虚汗。"
地骨皮:
【性味】味甘、寒;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吐血,衄血,血淋,消渴,高血压,痈肿,恶疮。
威灵仙:
【性味归经】味辛、咸,温。归膀胱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消痰涏,散癖积。治痛风、顽痹、腰膝冷痛,脚气,破伤风。
黄柏:
【性味归经】苦,寒。归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小叶金老梅:
【性味归经】甘;寒.肾;膀胱经.
【主治】寒湿脚气;痒疹;乳腺炎.
【功效】利湿;止痒;解毒。
玉米须:
【性味】性平,味甘淡,无毒。
【功用主治】利尿,泄热,平肝,利胆。治肾炎水肿,脚气,黄疸肝炎,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吐血衄血,鼻渊,乳痈。
紫花地丁:
【性味归经】苦、辛、寒、无毒;归心、肝经。
【功用】可入药,其性寒味微苦,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治黄疸、痢疾、乳腺炎、目赤肿痛、咽炎;外敷治跌打损伤、痈肿、毒蛇咬伤等。
棱枝槲寄生:
【性味归经】辛、微涩、温。《西藏常用中草药》:"性平,味苦。"脾、肾经。
【功效主治】除湿、祛风。治肺病吐血,乳疮,腹痛。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酸痛,高血压,胎动,乳少。
灯笼草: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寒,味苦,无毒。"
【功能主治】渗湿,杀虫。治黄疸,小便不利,慢性咳喘,疳疾,瘰疬,天泡疮,湿疮。清热利湿;被动痰止咳;软坚散结。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慢性咳喘;疳疾;瘰疬;天泡疮;湿疹;疖肿①《分类草药性》:解毒杀虫,叶治天泡疮。"②《天宝本草》:治小儿臌胀,疳疾。"③《四川中药志》:利尿,消痃癖,去骨蒸劳热。治黄疸,小便不利,久咳喘急;外涂小儿泡疮及皮肤湿热疮。单用果效力更佳。"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感冒发热,咽喉肿痛;急性支气管炎;
湿疮肿毒。"
鞭叶铁线蕨:
【性味】苦微甘,平。
【功用主治-鞭叶铁线蕨的功效】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选方】①治水肿:岩虱子二两,煨水服。②治乳痈,黄水疮:岩虱子研末敷患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配方:
每100mg的乙醇中含:赤小豆10mg、血藤10mg、茄根10mg、薏苡仁10mg、五加皮8mg、附子8mg、小麦麸8mg、地骨皮8mg、威灵仙6mg、黄柏6mg、小叶金老梅6mg、玉米须6mg、紫花地丁4mg、棱枝槲寄生4mg、灯笼草4mg、鞭叶铁线蕨4mg、冰片1mg、薄荷油1mg。
制备方法:
1)、按配方比例将上述中药粉碎成300-400目的细粉备用;
2)、按配方比例将乙醇中加入粉碎后的细粉搅拌均匀,在于加入冰片勾兑,最后加入薄荷油搅拌均匀,于0-10℃温度下用超声波匀化10-30分钟,分装即为成品。
用法:外搽,每日3-4次,连用2-4周。适应症:各种类型的癣。
实施例2,配方:
每100mg的乙醇中含:赤小豆11mg、血藤11mg、茄根11mg、薏苡仁11mg、五加皮9mg、附子9mg、小麦麸9mg、地骨皮9mg、威灵仙7mg、黄柏7mg、小叶金老梅7mg、玉米须7mg、紫花地丁5mg、棱枝槲寄生5mg、灯笼草5mg、鞭叶铁线蕨5mg、冰片2mg、薄荷油2mg。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配方:
每100mg的乙醇中含:赤小豆15mg、血藤15mg、茄根15mg、薏苡仁15mg、五加皮13mg、附子13mg、小麦麸13mg、地骨皮13mg、威灵仙8mg、黄柏8mg、小叶金老梅8mg、玉米须8mg、紫花地丁6mg、棱枝槲寄生6mg、灯笼草6mg、鞭叶铁线蕨6mg、冰片5mg、薄荷油5mg。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配方:
每100mg的乙醇中含:赤小豆18mg、血藤18mg、茄根18mg、薏苡仁18mg、五加皮14mg、附子14mg、小麦麸14mg、地骨皮14mg、威灵仙9mg、黄柏9mg、小叶金老梅9mg、玉米须9mg、紫花地丁7mg、棱枝槲寄生7mg、灯笼草7mg、鞭叶铁线蕨7mg、冰片8mg、薄荷油8mg。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配方:
每100mg的乙醇中含:赤小豆20mg、血藤20mg、茄根20mg、薏苡仁20mg、五加皮15mg、附子15mg、小麦麸15mg、地骨皮15mg、威灵仙10mg、黄柏10mg、小叶金老梅10mg、玉米须10mg、紫花地丁8mg、棱枝槲寄生8mg、灯笼草8mg、鞭叶铁线蕨8mg、冰片10mg、薄荷油10mg。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有利于皮肤的生理功能的发挥;既有治疗作用,又有保护皮肤的作用,比单纯应用乙醇和高锰酸钾具有多重治疗效果,使用过程中减少了皮肤的干燥、紧张感,而且刺激性小,患者易于接受,应用前景广阔。配方中使用高锰酸钾能有效杀灭细菌,水杨酸可以杀灭细菌、真菌、病毒、阿米巴原虫等,可用来治疗许多细菌性、真菌性、病毒性等皮肤病。影响其趋化性,影响某些细胞因子的表述,抑制炎症的发生过程,具有双重抗炎作用。醋能增加皮肤粘膜的新陈代谢和抑制过敏反应,促进细胞的生长。本方中选用中草药均具有针对性,具有抗菌、消炎、杀毒、排毒、排脓等作用,能够溶解稀释毛囊口内的皮脂,以利于脱落细胞的排出,减少继发感染的机会,同时对皮肤有保湿、滋润和延长局部药效的作用。冰片和薄荷油具有清凉解毒、护肤的作用,最终减少细菌和炎症性真菌、脓疱的形成。
治疗脚癣疗效观察
脚癣是皮肤科的常见病,我们于2000年-2012年采用自制脚气制剂治疗脚癣病例500多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典型临床病例入选标准:
入选标准: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符合Ⅱ级寻常性痤疮的诊断标准,一月内未做任何药物治疗,无合并其他疾病。
剔除标准:对本品过敏者;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者;症状性脚癣;中断治疗及不能复诊者。
入选病例6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最小年龄18岁,最大63岁,平均年龄34岁,其中水疱型31例,糜烂型20例,角化型9例,病人患病至就诊时间最长3年多,最短一年多。临床症状:局部有散在的小水疱、糜烂渗出、疼痛、肿胀、奇痒、功能障碍等。
典型病例
病例1:
赵xx,患脚气多年,曾经用过很多的药膏、药水都是当时很好用,过一阶段就又犯了,经常出现小泡泡而且面积不断扩大,脚干脱皮,目前脚趾已有灰指甲,脚部的皮肤颜色较深(象似疤痕),使用本发明药物二周症状完全消失,三年未复发。
病例2:
许xx,脚气是妻子传染的,经常在脚趾上长出来很多水泡,很痒。经常把水泡挤破,然后涂抹达克宁之类的软膏,这样可以支持几天,但是经常是死灰复燃。脚气水,足光粉,还有各种软膏都用遍了,现在还是老样子,而且长水泡的面积好像越来越大,使用本发明药物三周症状完全消失,至今未复发。
病例3:
刘XX,务农脚缝脱皮而且皮下有很多黄色小水泡,来诊时脚趾甲忽然增厚,趾甲面上还有凹凸不平的小坑,趾甲而且从顶端开始蜕落,脚指甲严重变形,使用本发明药物两周症状完全消失,至今未复发。
病例4:
张XX2007年患了'香港脚',脱皮起水泡,奇痒,脚臭,长期以来一直用药,用药方式:擦、洗、泡、抹,可效果不大。使用本发明药物7天症状完全消失,至今未复发。
病例5:
陈xx,男,28岁.张家口私厂工人。因3年前被确诊为脚气,来就诊,查体:见双脚第五与四趾间、第三与二趾间有散在的红色小水疱并有淡黄色液体渗出。局部肿胀伴有糜烂,自述奇痒难忍。使用复方酊剂,以棉签沾之外涂于患处,每天两次,连用4个疗程停药。临床症状及体症完全消失,局部皮肤完好如初而痊愈。至今未复发。
病例6:
王xx,男,45岁.张家口某学校校长。因并发严重的真菌感染而就诊,表现为发热、趾间、脚背明显肿胀,疼痛、趾间有较多的淡黄的脓液,腹股沟淋巴肿大。病人奇痒难忍,苦不堪言。经过使用本发明脚癣酊剂以棉签沾之外涂于患处,抗炎治疗、控制感染,每天两次,连用4个疗程停药痊愈,随访未复发。
病例7:
袁XX,患脚气10余年,使用多种脚气病的外用药物治疗,有一定疗效,但年年复发,未治愈,使用本发明酊剂,治疗五天见效,10天治愈,至今未复发。
病例8:
张XX,因家养宠物,全家三口被传染上真菌,脚气病严重,已有10年,曾用过多种脚气病的外用药物治疗,有一定疗效,但年年复发,未治愈,使用本发明酊剂,治疗15天见效,3疗程治愈,至今未复发。
用药及观察方法:用棉签蘸取配好的酊剂,均匀涂于患处,面积略大于皮损,早、中、晚各一次,疗程一个月。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3周及4周进行临床评分。评分的方法为将临床表现炎症丘疹、脓庖按无-0,轻-1,中-2,重-3,评分后累加起来既为临床得分;治疗后临床改善率=(治疗前-10-
得分-治疗后得分)/治疗前得分×100%。
疗效判定:采用4级标准
显效:经复方脚癣酊剂治疗4个疗程,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局部皮肤完好。
有效:经复方脚癣酊剂治疗4个疗程,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局部皮肤损害明显减轻。
无效:经复方脚癣酊剂治疗4个疗程,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局部疼痛、肿胀无明显减轻。
痊愈临床改善率≥95%;显效临床改善率<95%,≥60%;
有效临床改善率<60%,≥20%;无效临床改善率<20%;
痊愈加显效合计为有效率。
副作用观察
本组有5例(8.3%)患者用药后出现皮肤红斑,刺激感,但未经处理自行缓解,均未中断治疗,直至疗程结束。

Claims (3)

1.一种治疗脚气的复方酊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
每100份的乙醇中含:赤小豆10-20份、血藤10-20份、茄根10-20份、薏苡仁10-20份、五加皮8-15份、附子8-15份、小麦麸8-15份、地骨皮8-15份、威灵仙6-10份、黄柏6-10份、小叶金老梅6-10份、玉米须6-10份、紫花地丁4-8份、棱枝槲寄生4-8份、灯笼草4-8份、鞭叶铁线蕨4-8份、冰片1-10份、薄荷油1-10份;
制备方法:
1)、按配方比例将上述中药粉碎成300-400目的细粉备用;
2)、按配方比例在乙醇中加入粉碎后的细粉搅拌均匀,再加入冰片勾兑,最后加入薄荷油搅拌均匀,于0-10℃温度下用超声波匀化10-30分钟,分装即为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脚气的复方酊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
每100份的乙醇中含:赤小豆11-18份、血藤11-18份、茄根11-18份、薏苡仁11-18份、五加皮9-14份、附子9-14份、小麦麸9-14份、地骨皮9-14份、威灵仙7-9份、黄柏7-9份、小叶金老梅7-9份、玉米须7-9份、紫花地丁5-7份、棱枝槲寄生5-7份、灯笼草5-7份、鞭叶铁线蕨5-7份、冰片2-8份、薄荷油2-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脚气的复方酊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
每100份的乙醇中含:赤小豆15份、血藤15份、茄根15份、薏苡仁15份、五加皮13份、附子13份、小麦麸13份、地骨皮13份、威灵仙8份、黄柏8份、小叶金老梅8份、玉米须8份、紫花地丁6份、棱枝槲寄生6份、灯笼草6份、鞭叶铁线蕨6份、冰片5份、薄荷油5份。
CN201210583270.0A 2012-12-28 2012-12-28 一种治疗脚气的复方酊剂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738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83270.0A CN102973845B (zh) 2012-12-28 2012-12-28 一种治疗脚气的复方酊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83270.0A CN102973845B (zh) 2012-12-28 2012-12-28 一种治疗脚气的复方酊剂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73845A CN102973845A (zh) 2013-03-20
CN102973845B true CN102973845B (zh) 2014-04-02

Family

ID=47848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8327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73845B (zh) 2012-12-28 2012-12-28 一种治疗脚气的复方酊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7384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0842A (zh) * 2010-08-19 2012-03-14 王士轩 一种治疗青春痘、脚气、皮肤癣的药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73845A (zh) 2013-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19989B (zh) 一种治疗腰间盘突出、骨质增生、肩周炎、关节炎、颈椎病的中药胶囊
CN105079644A (zh) 一种可有效治疗手足癣的膏状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01782B (zh) 一种治疗脚癣的复方酊剂
CN103393857B (zh) 一种治疗肝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2406798A (zh) 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中药组合物
CN102813900B (zh) 一种治疗脚鸡眼的外用药
CN104288601A (zh) 一种皮肤止痒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89866A (zh) 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56644A (zh) 一种用于会阴裂伤术后护理的外用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84346A (zh) 一种治疗瘙痒症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
CN105031013A (zh) 一种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73845B (zh) 一种治疗脚气的复方酊剂
CN103735914B (zh) 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冻疮的药膏及制备方法
CN102949643B (zh) 一种用于皮肤护理和治疗皮炎的药膏
CN101766740B (zh) 一种用于消除疤痕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93610A (zh) 一种治疗手足癣的中药药膏及制备方法
CN102526644A (zh) 一种治疗胆囊结石的中药制剂
CN103656071B (zh) 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51752B (zh) 一种治疗痢疾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96765A (zh) 一种可有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40759B (zh) 一种治疗猪湿疹病的中药酊剂
CN105770204A (zh) 一种治疗水疱型脚气的中药软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06590A (zh) 一种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
CN105395947A (zh) 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12825A (zh) 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2

Termination date: 2014122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