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71993A - 用于通过音频/视频接口发送以太网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通过音频/视频接口发送以太网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71993A
CN102971993A CN2011800316973A CN201180031697A CN102971993A CN 102971993 A CN102971993 A CN 102971993A CN 2011800316973 A CN2011800316973 A CN 2011800316973A CN 201180031697 A CN201180031697 A CN 201180031697A CN 102971993 A CN102971993 A CN 1029719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address
port
transmitting element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3169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日柱
李在珉
哈基拉特·辛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9719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719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15Interfacing a Home Network, e.g. for connecting the client to a plurality of peripher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3Processing of data at an internetworking point of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 H04L12/2836Protocol conversion between an external network and a hom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04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ackbone network, e.g. Internet, Frame Relay
    • H04L12/462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ridge based backbo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33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using encapsulation techniques, e.g. tunne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10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 H04L61/106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across networks, e.g. mapping telephone numbers to data network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or multiplex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IEEE 1394 or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2Adapting the video or multiplex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IEEE 1394 or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d protocol, e.g. IEEE 1394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3Control signaling related to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client,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e.g. transmitting basic layer and enhancement layers over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aths, setting up a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via Internet between remote STB'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ddressing
    • H04N21/647Control signaling between network components and server or cli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e.g. controlling the quality of the video stream, by dropping packets, protecting content from unauthorised alteration within the network, monitoring of network load, bridging between two different networks, e.g. between IP and wireless
    • H04N21/64707Control signaling between network components and server or cli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e.g. controlling the quality of the video stream, by dropping packets, protecting content from unauthorised alteration within the network, monitoring of network load, bridging between two different networks, e.g. between IP and wireless for transferring content from a first network to a second network, e.g. between IP and wirel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2012/2847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ome appliance used
    • H04L2012/2849Audio/video applia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18Detail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22Layer-2 addresses, e.g.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addr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提供用于通过使用音频/视频(AV)网络地址与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来在AV网络的装置与以太网网络的装置之间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设备。通过使用第一装置将数据发送到第二装置的方法包括:生成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其中,第二装置的第二类型网络地址被设置为目的地地址;通过将与第二装置的第二类型网络地址对应的第三装置的第一类型网络地址设置为目的地地址,生成包括生成的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的第一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将生成的第一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发送到第三装置。

Description

用于通过音频/视频接口发送以太网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与示例性实施例一致的设备和方法涉及基于音频/视频(AV)接口发送和接收数据,更具体地说,涉及基于AV接口发送和接收以太网数据。
背景技术
用于提供音频/视频(AV)数据的源装置和用于从源装置接收AV数据并再现AV数据的接收装置通过预定AV接口彼此连接。
例如,源装置和接收装置可以通过用于传输数字AV数据的诸如数字视频/可视接口(DVI)或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的AV接口彼此连接。
发明内容
技术方案
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各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在基于音频/视频(AV)接口建立的网络中发送和接收以太网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各方面还提供一种记录有用于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有益效果
根据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基于AV接口的网络的装置可以将以太网数据发送到网络以外的装置。因此,以太网数据以及AV数据可以通过基于AV接口的网络发送,使得AV装置的效用可被最大化。此外,没有经由AV接口连接的装置可以自由地访问基于AV接口的网络的装置,使得各种类型的服务可以被提供。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上述以及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通过音频/视频(AV)接口相互连接的装置的网络拓扑的示图;
图2a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通过AV接口进行双向数据传输的示图;
图2b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通过AV接口进行双向数据传输的示图;
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基于AV接口的网络的层结构的框图;
图4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包括在不同类型的网络中的装置的示图;
图5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交换机的示图;
图6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基于AV接口的网络的发送单元的示图;
图7a到图7g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关于连接到端口的装置的信息的表格;
图8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发送数据的设备的框图;
图9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中继数据的设备的框图;
图10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发送数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发送数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中继数据的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13是示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中继数据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通过使用第一装置将数据发送到第二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生成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其中,第二装置的第二类型网络地址被设置为目的地地址;通过将对应于第二装置的第二类型网络地址的第一类型网络地址设置为目的地地址,生成包括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的第一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将第一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发送到对应于第一类型网络地址的第三装置,其中,第三装置将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发送到对应于第二类型网络地址的第二装置。
第一类型网络可以包括经由能够执行AV数据的双向传输的链路连接的音频/视频(AV)网络,并且第二类型网络可以包括以太网网络。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通过使用第二装置将数据发送到第一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生成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其中,第一装置的第二类型网络地址被设置为目的地地址;将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发送到对应于第一装置的第二类型网络地址的第三装置,其中,第三装置通过将对应于第一装置的第二类型网络地址的第一类型网络地址设置为目的地地址来生成包括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的第一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并将第一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发送到对应于第一类型网络地址的第一装置。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通过使用第三装置来中继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从第一装置接收第一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所述发送单元包括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其中,第二装置的第二类型网络地址被设置为目的地地址,并且第三装置的第一类型网络地址被设置为目的地地址;确定第二类型网络地址被映射到的第二类型网络的端口;将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通过第二类型网络的端口发送到第二装置。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通过使用第三装置来中继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从第二装置接收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其中,第一装置的第二类型网络地址被设置为目的地地址;确定第一装置的第二类型网络地址被映射到的第一类型网络的端口;生成第一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其中,对应于第一装置的第二类型网络地址的第一装置的第一类型网络地址被设置为目的地地址,并且所述第一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包括接收到的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将第一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通过第一类型网络的端口发送到第一装置。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通过使用第一装置将数据发送到第二装置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主机单元,生成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其中,第二装置的第二类型网络地址被设置为目的地地址;端口单元,通过将对应于第二装置的第二类型网络地址的第一类型网络地址设置为目的地地址来生成包括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的第一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并将第一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发送到对应于第一类型网络地址的第三装置,其中,第三装置将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发送到对应于第二类型网络地址的第二装置。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通过使用第二装置将数据发送到第一装置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主机单元,生成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其中,第一装置的第二类型网络地址被设置为目的地地址;端口单元,将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发送到对应于第一装置的第二类型网络地址的第三装置,其中,第三装置通过将对应于第一装置的第二类型网络地址的第一类型网络地址设置为目的地地址来生成包括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的第一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并将第一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发送到对应于第一类型网络地址的第一装置。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通过使用第三装置来中继数据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第一端口单元,从第一装置接收第一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其中,所述第一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包括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其中,第二装置的第二类型网络地址被设置为目的地地址,并且第三装置的第一类型网络地址被设置为目的地地址;交换机单元,确定第二类型网络地址被映射到的第二类型网络的端口;第二端口单元,将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通过第二类型网络的端口发送到第二装置。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通过使用第三装置来中继数据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第二端口单元,从第二装置接收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其中,第一装置的第二类型网络地址被设置为目的地地址;交换机单元,确定第一装置的第二类型网络地址被映射到的第一类型网络的端口;第一端口单元,生成第一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并将第一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通过第一类型网络的端口发送到第一装置,其中,在第一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中,与第一装置的第二类型网络地址对应的第一装置的第一类型网络地址被设置为目的地地址,并且所述第一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包括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上记录有用于执行发送数据的方法和/或中继数据的方法的程序。
发明的模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通过音频/视频(AV)接口相互连接的装置的网络拓扑的示图。AV接口是用于发送和接收AV数据的接口。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基于AV接口建立“AV链路”,并且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是经由HDMI线缆的连接。
参考图1,根据示例性实施例,AV装置可以通过AV接口建立网络。置于多个房间中的AV装置可以通过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AV接口连接到与所述多个房间相同或不同的房间内放置的各种类型的AV装置。鉴于此,用于中继AV链路的交换机装置对基于AV接口的连接进行中继。交换机装置可以是用于中继AV链路的单独装置,诸如:AV链路家用交换机151或均具有交换机功能的AV装置,即,AV接收机152、TV153、交换机装置154、TV 155、TV156或蓝光播放器157。在第一房间110中,均为AV装置的AV接收机152、TV153和蓝光播放器157充当交换机装置,并且在第三房间130和第四房间140中,均为AV装置的TV 155和TV 156充当交换机装置。
另外,交换机装置可以是用于交换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AV接口和HDMI的装置。例如,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在第二房间120中的交换机装置154可以通过HDMI从计算机和游戏站接收AV数据,并且可以将接收到的AV数据通过AV链路发送到置于第一房间110、第三房间130和第四房间140中的至少一个中的装置。
在图1中示出的网络的装置可以根据它们的角色被分成源/叶装置、源/交换机装置、交换机装置、接收/交换机装置和接收/叶装置。
用于在不对AV链路进行中继的情况下提供AV数据的装置(诸如在第一房间110中的机顶盒(STB)164)对应于源/叶装置,并且用于将AV数据提供到另一装置并中继AV链路的装置(诸如在第一房间110中的蓝光播放器157)对应于源/交换机装置。另外,仅执行AV链路的中继的装置(诸如AV链路家用交换机151)对应于交换机装置,并且用于从另一装置接收AV数据并中继AV链路的装置(诸如在第四房间140中的TV156)对应于接收/交换机装置。最后,用于在不中继AV链路的情况下从另一装置接收AV数据的装置(诸如在第四房间140中的投影仪163)对应于接收/叶装置。
根据图1的网络结构,从第一房间110中的蓝光播放器157输出的AV数据可以通过AV接收机152和AV链路家用交换机151发送到在第三房间130中的TV 155或在第四房间140中的TV 156。另外,由第四房间140中的STB158接收到的广播信号可以通过AV链路家用交换机151被发送到在第三房间130中的TV 155并且通过AV链路家用交换机151和AV接收机152被发送到在第一房间110中的TV 153。
换句话说,为了在基于AV接口的网络(在下文中,称为“AV网络”)中自由地发送和接收AV数据,如图1所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AV接口支持双向数据传输。
根据现有技术的AV接口(诸如数字可视接口(DVI)或HDMI)支持从源装置到接收装置的单向数据传输。从源装置输出的AV数据仅被发送到接收装置,并且接收装置不会通过根据现有技术的AV接口(诸如DVI或HDMI)将AV数据发送到源装置。例如,根据现有技术,作为在第四房间140中的接收装置的TV 156可以经由HDMI从连接到TV 156的STB 158接收AV数据,而不会将AV数据发送到STB 158。
但是,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通过AV接口的AV链路中,可以支持双向数据传输,并且数据可以被发送到图1的网络结构中的另一房间中的装置,并且可以从另一房间中的装置接收数据。特别地,在根据本实施例的AV链路中,可以执行未压缩视频数据的双向传输。因此,现将参考图2a和图2b在下面详细描述双向数据传输。
图2a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通过AV接口进行双向数据传输的示图。
参考图2a,从第一源装置210(例如蓝光播放器)输出的AV数据(例如未压缩视频数据)可以由第一接收装置216(例如投影仪)再现,从第二源装置212(例如STB)输出的AV数据可以由源/接收装置214(例如个人计算机(PC))再现,从源/接收装置214输出的AV数据可以由第一接收/交换机装置218(例如TV)再现。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接收/交换机装置218接收从第一源装置210输出的AV数据和从第二源装置212输出的AV数据,并对接收到的AV数据执行时分双工,并将时分双工的AV数据发送到第二交换机装置220。
接收从第一源装置210输出的AV数据和从第二源装置212输出的AV数据的第二交换机装置220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中继,以将从第一源装置210输出的AV数据发送到第一接收装置216并将从第二源装置212输出的AV数据发送到源/接收装置214。另外,第二交换机装置220从源/接收装置214接收AV数据并将接收到的AV数据发送到第一接收/交换机装置218。
在第一接收/交换机装置218与第二交换机装置220之间的链路和第二交换机装置220与源/接收装置214之间的链路中,AV数据(即,未压缩视频数据)不仅以单向方式发送而且以双向方式发送。因此,当图2a中示出的装置分别经由一条AV接口线缆相互连接时,AV接口可以经由一条线缆执行双向数据传输,并且可以通过使用时分双工来发送从多个源装置接收的AV数据。
图2b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通过AV接口进行双向数据传输的示图。
参考图2b,从第一源装置210(例如蓝光播放器)输出的AV数据(例如未压缩视频数据)可以由第一接收装置216(例如投影仪)再现,从第二源装置212(例如STB)输出的AV数据可以由源/接收装置214(例如PC)再现,从源/接收装置214输出的AV数据可以由第一接收/交换机装置218(例如TV)再现。
图2a示出通过使用时分双工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图2b示出通过使用空分双工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基于AV接口的AV链路可以包括多个子链路。另外,多个子链路可以对应于指示装置之间的网络连接并在空间上相互分开的多个通道(lane)。因此,如图2b所示,可以通过基于多个子链路使用空分双工来发送和接收AV数据。
例如,通过使用空分双工(所述空分双工使用两个子链路),图2b的第一接收/交换机装置218可以发送从第一源装置210输出的AV数据和从第二源装置212输出的AV数据。类似地,从源/接收装置214输出的AV数据可以通过使用另一子链路被从第二交换机装置220接收。
根据现有技术的AV接口(诸如DVI或HDMI)不能执行AV数据的双向传输。因此,如图1所示,不能使用AV接口来建立数据传输网络。但是,如图2a和图2b所示,由于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AV接口可以经由一条线缆执行双向数据传输,因此可以灵活地建立各种装置相互连接的网络。
参考回图1,各种类型的数据(例如,以太网数据、通用串行总线(USB)数据等)以及AV数据可以通过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AV接口来发送和接收。现在将描述置于第二房间120中的膝上型计算机160经由安装在第一房间110中的无线路由器159将以太网数据发送到置于第三房间130中的PC 161的情况。以太网数据是通常经由基于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CP/IP)的LAN来发送的数据。
由于不同于根据现有技术的AV接口,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AV接口支持双向数据传输,因此以太网数据可以通过所述AV接口发送和接收。因此,膝上型计算机160经由利用AV链路建立的网络将以太网数据发送到PC 161。为此,置于图1的网络中的交换机装置具有用于中继以太网数据的操作。以太网数据通过链路层的交换被从无线路由器159发送到了PC 161。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当从相机162输出的USB数据被发送到膝上型计算机160时,交换机装置通过使用USB数据的交换操作将USB数据发送到膝上型计算机160。由于各种类型的数据以及AV数据通过AV接口被发送,因此各种装置可以访问经由AV接口连接的网络,并且可以自由地发送和接收数据。交换机装置通过链路层的交换来中继USB数据。
另外,用于控制装置和网络的数据可以通过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AV接口发送和接收。例如,用户可以通过使用置于第一房间110中的TV 153控制置于与第一房间110相同房间中的AV接收机152。用户通过AV接口操纵TV153并发送用于控制AV接收机152的数据,从而控制AV接收机152。另外,用户可以通过AV接口控制置于另一房间140中的TV156或STB158,并访问使用AV接口建立的网络。
由于用于控制经由AV接口连接的网络的数据可以通过AV接口发送和接收,因此用于管理网络以及用于设置链路的数据可以通过AV接口作为用于控制网络的数据被发送和接收。
由于各种类型的数据通过AV接口被发送和接收,因此AV网络的发送单元可以包括关于数据的类型的信息。关于数据的类型的信息可以被包括在AV网络的发送单元中的头中。
另外,还可以通过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AV接口供电。例如,与通过USB接口的供电相同,预定电力可以通过AV链路被供应给移动装置。通过经由AV链路供电,用于对移动装置进行充电或操作移动装置的电力被供应。
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基于AV接口的网络的层结构的框图。
为了以如上所述的双向方式基于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AV接口发送各种类型的数据,可以使用如图3所示的网络层结构。
参考图3,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网络层结构包括应用层310、链路层320和物理层310。
应用层310包括与通过上述AV接口发送和接收的数据的处理有关的子层。
源装置的应用层可以包括:用于发送视频数据的视频源层、用于发送音频数据的音频源层和用于保护AV内容的版权的内容保护(CP)层。另外,源装置的应用层可以包括:与以太网数据的发送有关的以太网层、TCP/IP层、数字生活网络联盟/通用即插即用(DLNA/UPnP)层。另外,源装置的应用层可以包括与USB数据的发送有关的USB栈和与AV网络的控制有关的AV接口命令层。
类似地,接收装置的应用层可以包括:用于接收视频数据的视频接收层、用于接收音频数据的音频接收层和用于保护AV内容的版权的CP层。另外,接收装置的应用层可以包括:与以太网数据的接收有关的以太网层、TCP/IP层、DLNA/UPnP层。另外,接收装置的应用层可以包括与USB数据的发送有关的USB栈和与控制数据的发送有关的AV接口命令层。
链路层320提供将应用层310的数据发送到目的地装置的操作。链路层320包括用于将要被实时发送的数据(诸如,音频数据或视频数据)进行打包或解包的同步数据打包/解包层。另外,链路层320包括用于将不需要被实时发送的数据(诸如,以太网数据、USB数据或网络控制数据)进行打包或解包的异步数据打包/解包层。另外,链路层320包括用于管理AV链路的链路管理层和用于管理基于AV链路的网络的网络管理层。
交换机装置包括视频交换层、音频交换层、以太网交换层和数据交换层,从而执行上述链路层320的交换。视频交换层和音频交换层基于同步数据打包/解包层的解包结果来确定链路层320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地址。类似地,以太网交换层和数据交换层基于异步数据打包/解包层的解包结果来确定链路层320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地址。
物理层330将链路层320的数据转换为物理信号,使得经由线缆发送链路层320的数据。源装置、交换机装置和接收装置包括物理层330。物理层330包括AV连接器、用于发送数据的物理发送层和用于接收数据的物理接收层。
链路层320的同步数据打包/解包层或异步数据打包/解包层可以将打包的数据发送到链路发送层,并且链路发送层可以复用打包的数据并可以将复用的数据发送到物理层310。如上所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AV链路可以包括用于空分双工的多个子链路,并且AV线缆可以包括对应于多个子链路并在空间上相互分开的多个通道。因此,链路发送层可以复用打包的数据,可以将数据段分配到每个通道,并且可以将复用的数据发送到均对应于多个通道的多个物理发送层。
此外,由均对应于多个通道的多个物理接收层接收的数据段可以被发送到链路接收层,并且链路接收层可以对从多个物理接收层接收到的数据段进行解复用,并且可以将解复用的数据发送到同步数据打包/解包层或异步数据打包/解包层。同步数据打包/解包层或异步数据打包/解包层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包,以将解包的数据发送到应用层310或交换层,诸如:视频交换层、音频交换层、以太网交换层和数据交换层。
基于在AV网络中分配给每个装置的地址来执行根据图3中示出的网络层结构的数据发送和接收。为了识别通过AV接口相互连接的装置,预定地址被分配给每个装置,并且基于分配给每个装置的地址来执行数据发送和接收。
例如,当图1的置于第一房间110中的AV接收机152将AV数据发送到置于第四房间140中的TV156时,置于第一房间110中的AV接收机152将在AV网络中分配给AV接收机152的地址设置为源地址,并且将分配给TV 156的地址设置为目的地地址,以生成发送单元。生成的发送单元是AV网络的发送单元,并且是根据用于定义AV接口的协议生成的。
但是,如上所述,可以通过AV接口发送和接收各种类型的数据。例如,以太网数据可以在所述各种类型的数据中。在这种情况下,以太网数据无法通过仅适用AV网络的地址被发送到正确的目的地装置。
例如,当置于第一房间110中的AV接收机152将以太网数据发送到置于第三房间130中的PC 161时,置于第三房间130中的PC 161没有通过AV接口连接到TV155,因此AV网络的地址没有被分配给PC 161。因此,仅仅基于AV网络的地址,AV接收机152不能将以太网数据发送到PC 161。为此,现在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发送数据的方法使用关于AV网络的链路层地址和被映射到装置的端口的以太网的链路层地址的信息。
图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包括在不同类型的网络中的装置的示图。
参考图4,TV 410、个人视频记录器(PVR)420、AV接收机(AVR)430、STB 440和蓝光盘播放器(BDP)450是AV网络的装置,它们通过以上描述的AV接口相互连接。用于在AV网络中识别装置的链路层的地址(在下文中,称为“AV网络地址”)被分配给通过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能够进行双向数据通信的AV接口相互连接的装置410到450。基于AV网络地址发送和接收视频数据、音频数据、以太网数据、USB数据等。
另外,由于以太网链路层的地址被用于生成、发送和接收以太网数据,因此与AV网络地址分离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被分配给用于发送和接收以太网数据的装置。在图4中,TV 410、PVR 420、AVR 430和STB 440是用于发送和接收以太网数据的装置。因此,AV网络地址和MAC地址被分配给所述装置的主机411、421、431和441。BDP 450是不能发送和接收以太网数据的装置。因此,MAC地址不会被分配给主机451,而AV网络地址被分配给主机451。
MAC地址可以是分别被分配给要被制造的装置的固有地址,AV网络地址可以是在AV网络中任意分配的地址。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会很容易地理解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中AV网络地址可以被设置为与MAC地址相同。
AV网络的装置410到450包括用于连接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AV线缆的AV网络的端口412、413、422、423、432、433、434和442,并且能够发送和接收以太网数据的装置410、420、430和440还包括可以直接连接到以太网网络的以太网端口415、425、435和445。
另外,TV 410、PVR 420、AVR 430和STB 440均包括用于如上参考图3所述的链路层的交换的交换机416、426、436和446。交换机416、426、436和446通过参考AV网络地址来执行AV数据的交换。交换机416、426、436和446通过参考目的地AV网络地址来将AV数据发送到对应于目的地地址的端口。当数据的类型是以太网数据时,交换机416、426、436和446可以通过参考MAC地址连同AV网络地址来执行以太网数据的交换。现将参照图5对其进行详细地描述。
图5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交换机520的示图。
图5示出用于在AV网络中执行交换的装置500。现在将详细描述包括主机510、AV网络的端口530和540以及以太网端口550的装置的交换机520。
参考图5,交换机520可以在主机510、AV网络的端口530和540以及以太网端口550中执行链路层的交换。通过参考链路层的地址来执行链路层的交换。
根据数据的类型,交换机520可以包括:与视频数据有关的交换机521、与音频数据有关的交换机522、与以太网数据有关的交换机523、与用于控制AV网络的数据和用于控制AV网络的USB数据有关的交换机524。
为了通过使用多个交换机521到524来交换各种类型的数据,复用器/解复用器可以被连接到AV网络的端口530和540。
当装置500从另一装置接收数据时,交换机520通过参考发送单元中的头来确定数据的类型,并通过根据确定的结果使用交换机521、522、523或524来执行交换。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的基本单元是发送单元,并且基本单元可以是由头划分的预定包或帧。现在将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1)通过AV网络的端口接收到的数据的交换
AV网络的发送单元通过AV网络的端口530或540被接收,并且接收到的数据被解包。根据解包的结果来检测目的地AV网络地址。当接收到的数据的类型是视频数据、音频数据、用于控制AV网络的数据或USB数据时,通过参考目的地AV网络地址来确定对应于目的地AV网络地址的端口,并且接收到的AV网络的发送单元被发送到确定的端口。当目的地AV网络地址是分配给装置500的AV网络地址时,接收到的发送单元被发送到主机510。由于主机510的AV网络地址是装置500的AV网络地址,因此接收到的发送单元被发送到主机510。与视频数据有关的交换机512、与音频数据有关的交换机522以及与用于控制AV网络的数据和USB数据有关的交换机524根据数据的类型来执行交换。
即使当接收到的数据的类型是以太网数据时,对应于目的地AV网络地址的端口也通过参考接收到的AV网络的发送单元中的AV网络地址来确定,并且接收到的AV网络的发送单元被发送到确定的端口。但是,由于以太网数据包括目的地MAC地址以及目的地AV网络地址,因此对应于目的地AV网络地址的端口可以通过参考目的地MAC地址来确定。
例如,当所述目的地AV网络地址与装置500的AV网络地址相同时,所述目的地MAC地址不可以与装置500的MAC地址相同。由于所述目的地MAC地址和装置500的MAC地址彼此不同,因此装置500不是接收以太网数据的装置。因此,以太网数据可以被发送到以太网端口,例如,对应于目的地MAC地址的以太网端口550。通过AV网络的端口530或540接收的以太网数据是以太网的发送单元,即,包括以太网帧的AV网络的发送单元。由于可以通过以太网端口550发送的发送单元是以太网帧,因此只有来自通过AV网络的端口530或540接收的AV网络的发送单元的以太网帧可以被发送到以太网端口550。现在将参照图6对其进行详细地描述。
图6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基于AV接口的网络的发送单元的示图。
参考图6,AV网络的发送单元中的部分“头”包括作为目的地AV网络地址的字段“目的地地址”,并且包括作为源AV网络地址的字段“源地址”。字段“类型”定义通过AV接口发送和接收的数据的类型。在AV网络的发送单元中的部分“数据”包括实际发送的数据。当发送单元是与以太网数据有关的发送单元时,根据TCP/IP的以太网帧被包括在字段“数据净荷”中。
因此,在通过AV网络的端口539或540接收的AV网络的发送单元中可以通过以太网端口550实际发送的部分仅仅是部分“数据净荷”。因此,交换机520可以仅将包括在AV网络的发送单元中的以太网的发送单元发送到以太网端口550。
(2)通过以太网端口接收到的数据的交换
以太网帧通过以太网端口550被接收,并且通过参考接收到的以太网帧中包括的目的地MAC地址,接收到的帧被发送到对应于目的地MAC地址的端口。使用与以太网数据有关的交换机530来执行交换,并且当所述目的地MAC地址与主机的MAC地址相同时,接收到的以太网帧被发送到所述主机。
当所述目的地MAC地址与所述主机的MAC地址不同时,确定对应于所述目的地MAC地址的AV网络的端口。如上所述,MAC地址以及AV网络地址可以被分配给AV网络的装置。因此,AV网络的端口可以包括对应于目的地MAC地址的装置所连接的端口。因此,交换机520确定对应于目的地MAC地址的装置所连接的端口被连接,并将以太网帧发送到确定的端口。下面将参考图7a到图7g来描述为了确定对应于目的地MAC地址的AV网络的端口所参考的信息。
(3)通过AV网络的端口由主机发送的数据的交换
主机510可以将视频数据、音频数据、以太网数据、用于控制AV网络的数据、USB数据等中的至少一种发送到AV网络的另一装置。当主机510生成预定数据并将所述数据发送到交换机520时,交换机520通过使用对应于接收到的数据的类型的交换机521、522、523或524来交换接收到的数据。对应于目的地AV网络地址的端口被确定,并且接收到的数据段被发送到确定的端口。
(4)通过以太网端口由主机发送的数据的交换
主机510可以将以太网数据发送到不在AV网络中的另一以太网装置。当主机510生成以太网数据并将生成的以太网数据发送到交换机520时,交换机520通过使用与以太网数据有关的交换机523来交换接收到的数据。对应于目的地MAC地址的以太网端口550被确定,并且以太网数据被发送到确定的以太网端口550。
参考回图4,AV网络的装置410到450包括交换机416、426、436和446。交换机416、426、436和446执行数据的交换,从而发送或接收AV网络的发送单元。但是,MAC地址以及AV网络地址被参考,使得如上文参考图5所述来发送以太网数据。
例如,当AV网络的TV 410将以太网数据发送到以太网类型的PC 470时,交换机参考AC地址以及AV网络地址。这是由于以太网类型的装置460和470中的每一个仅包括以太网端口462、463和472,并且AV网络地址没有被分配给主机461和471。
因此,AV网络的装置410到450中的每一个保留关于通过AV网络的端口和以太网端口连接的装置的信息,并且所述信息在AV网络的装置410到450之间被共享。关于连接到AV网络的端口的装置的信息包括可以通过AV网络的端口访问AV网络的装置的AV网络地址和MAC地址,并且关于连接到以太网端口的装置的信息包括可以通过以太网端口访问以太网的装置的MAC地址。现在将参考图7a到图7g对其进行描述。
图7a到图7g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关于连接到端口的装置的信息的表格。
图7a示出关于连接到TV 410的端口的装置的信息。
参考图7a,示出AV网络地址和MAC地址被映射到TV 410的端口的表格。编号为0的端口是内部端口,并且主机411被连接到编号为0的端口。编号为0的端口被设置为“输入端口”以便指示表示外部端口或内部端口的“Loc.”是内部端口,并且主机411的AV网络地址RDA_TV和MAC地址EMA_TV被映射到编号为0的端口。
编号为2的端口是外部端口并且是AV网络的端口。因此,编号为2的端口被设置为“输出端口”以便指示“Loc.”是外部端口,并且“类型”被设置为“AV”以便指示编号为2的端口是AV网络的端口。参考回图4,可以通过编号为2的端口访问AV网络的AV网络的装置是PVR 420、AVR 430、STB 440和BDP 450。因此,PVR 420的AV网络地址RDA_PVR、AVR 430的AV网络地址RDA_AVR、STB 440的AV网络地址RDA_STB和BDP 450的AV网络地址RDA_BDP被映射到编号为2的端口。由于MAC地址也被分配给PVR 420、AVR 430和STB 440,因此PVR 420的MAC地址EMA_PVR、AVR 430的MAC地址EMA_AVR、STB 440的MAC地址EMA_STB也被映射到编号为2的端口。
尽管不是包括在AV网络中的装置,但是以太网类型的装置460和470也可以通过编号为2的端口访问以太网。由于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AV接口也可以发送以太网数据,因此TV 410也可以将以太网数据发送到以太网类型的装置460和470。但是,由于TV 410没有被直接连接到以太网装置,因此TV 410通过AVR 430来发送以太网数据。因此,通过以太网端口连接到路由器460和PC 470的AVR 430的AV网络地址RDA_AVR,与路由器460的MAC地址EMA_RTR和PC 470的MAC地址EMA_PC一同被映射到编号为2的端口。通过以太网端口连接到以太网类型的装置460和470的装置(诸如AVR 430)被定义为门户装置,并且对应于路由器460的MAC地址EMA_RTR和PC 470的MAC地址EMA_PC的门户AV网络地址被设置为AVR 430的AV网络地址RDA_AVR。
图7b示出关于连接到PVR 420的端口的装置的信息。
编号为0的端口是内部端口,并且主机421被连接到编号为0的端口。编号为0的端口被设置为“输入端口”以便指示表示外部端口或内部端口的“Loc.”是内部端口,并且主机421的AV网络地址RDA_PVR和MAC地址EMA_PVR被映射到编号为0的端口。
编号为1的端口是外部端口并且是AV网络的端口。因此,编号为1的端口被设置为“输出端口”为了指示“Loc.”是外部端口,并且“类型”被设置为“AV”以便指示编号为1的端口是AV网络的端口。由于TV 410被连接到编号为1的端口,因此TV 410的AV网络地址RDA_TV和MAC地址EMA_TV被映射到编号为1的端口。
编号为2的端口是外部端口并且是AV网络的端口。因此,编号为2的端口被设置为“输出端口”以便指示“Loc.”是外部端口,并且“类型”被设置为“AV”以便指示编号为2的端口是AV网络的端口。PVR 420可以通过编号为2的端口访问的AV网络的装置是AVR 430、STB 440和BDP 450。因此,AVR 430的AV网络地址RDA_AVR、STB 440的AV网络地址RDA_STB和BDP 450的AV网络地址RDA_BDP被映射到编号为2的端口。由于MAC地址也被分配给AVR 430和STB 440,因此AVR 430的MAC地址EMA_AVR和STB 440的MAC地址EMA_STB也被映射到编号为2的端口。
与TV 410相同,PVR 420还可以将以太网数据发送到以太网类型的装置460和470。但是,由于PVR 420没有被直接连接到以太网装置,因此PVR 420通过AVR 430来发送以太网数据。因此,通过以太网端口连接到路由器460和PC 470的AVR 430的AV网络地址RDA_AVR,与路由器460的MAC地址EMA_RTR和PC 470的MAC地址EMA_PC一同被映射到编号为2的端口。对应于路由器460的MAC地址EMA_RTR和PC 470的MAC地址EMA_PC的门户AV网络地址被设置为AVR 430的AV网络地址RDA_AVR。
图7c示出关于连接到AVR 430的端口的装置的信息。
编号为0的端口是内部端口,并且主机431被连接到编号为0的端口。编号为0的端口被设置为“输入端口”以便指示表示外部端口或内部端口的“Loc.”是内部端口,并且主机431的AV网络地址RDA_AVR和MAC地址EMA_AVR被映射到编号为0的端口。
编号为1的端口是外部端口并且是AV网络的端口。因此,编号为1的端口被设置为“输出端口”以便指示“Loc.”是外部端口,并且“类型”被设置为“AV”以便指示编号为1的端口是AV网络的端口。由于TV 410和PVR 420可以通过编号为1的端口访问AV网络,因此TV 410的AV网络地址RDA_TV和MAC地址EMA_TV与PVR 420的AV网络地址RDA_PVR和MAC地址EMA_PVR被映射到编号为1的端口。
编号为2的端口是外部端口并且是AV网络的端口。因此,编号为2的端口被设置为“输出端口”以便指示“Loc.”是外部端口,并且“类型”被设置为“AV”以便指示编号为2的端口是AV网络的端口。AVR 430可以通过编号为2的端口访问的AV网络的装置是STB 440。STB 440的AV网络地址RDA_STB和MAC地址EMA_STB被映射到编号为2的端口。
编号为3的端口是外部端口并且是AV网络的端口。因此,编号为3的端口被设置为“输出端口”以便指示“Loc.”是外部端口,并且“类型”被设置为“AV”以便指示编号为3的端口是AV网络的端口。AVR 430可以通过编号为3的端口访问的AV网络的装置是BDP 450。BDP 450的AV网络地址RDA_BDP被映射到编号为3的端口。
编号为4的端口是外部端口并且是以太网端口。因此,编号为4的端口被设置为“输出端口”以便指示“Loc.”是外部端口,并且“类型”被设置为“以太网”以便指示编号为4的端口是以太网端口。AVR 430可以通过编号为4的端口访问的装置是路由器460和PC 470。因此,路由器460的MAC地址EMA_RTR和PC 470的MAC地址EMA_PC被映射到编号为4的端口。由于AVR 430本身是门户装置,因此对应于路由器460的MAC地址EMA_RTR和PC 470的MAC地址EMA_PC的门户AV网络地址被设置为AVR 430的AV网络地址RDA_AVR。
图7d示出关于连接到STB 440的端口的装置的信息。
编号为0的端口是内部端口,并且主机441被连接到编号为0的端口。编号为0的端口被设置为“输入端口”以便指示表示外部端口或内部端口的“Loc.”是内部端口,并且主机441的AV网络地址RDA_STB和MAC地址EMA_STB被映射到编号为0的端口。
编号为1的端口是外部端口并且是AV网络的端口。因此,编号为1的端口被设置为“输出端口”以便指示“Loc.”是外部端口,并且“类型”被设置为“AV”以便指示编号为1的端口是AV网络的端口。由于TV 410、PVR 420和AVR 430可以通过编号为1的端口访问AV网络,因此TV 410的AV网络地址RDA_TV和MAC地址EMA_TV、PVR 420的AV网络地址RDA_PVR和MAC地址EMA_PVR以及AVR 430的AV网络地址RDA_AVR和MAC地址EMA_AVR被映射到编号为1的端口。
STB 440还可以将以太网数据发送到以太网类型的装置460和470。但是,由于STB 440没有被直接连接到以太网装置,因此STB 440通过AVR 430来发送以太网数据。因此,通过以太网端口连接到路由器460和PC 470的AVR430的AV网络地址RDA_AVR,与路由器460的MAC地址EMA_RTR和PC 470的MAC地址EMA_PC一同被映射到编号为1的端口。对应于路由器460的MAC地址EMA_RTR和PC 470的MAC地址EMA_PC的门户AV网络地址被设置为AVR 430的AV网络地址RDA_AVR。
图7e示出关于连接到BDP 450的端口的装置的信息。
编号为0的端口是内部端口,并且主机451被连接到编号为0的端口。编号为0的端口被设置为“输入端口”以便指示表示外部端口或内部端口的“Loc.”是内部端口,并且主机451的AV网络地址RDA_BDP和MAC地址EMA_BDP被映射到编号为0的端口。
编号为1的端口是外部端口并且是AV网络的端口。因此,编号为1的端口被设置为“输出端口”以便指示“Loc.”是外部端口,并且“类型”被设置为“AV”以便指示编号为1的端口是AV网络的端口。由于TV 410、PVR 420、AVR 430和STB 440可以通过编号为1的端口访问AV网络,因此TV 410的AV网络地址RDA_TV、PVR 420的AV网络地址RDA_PVR、AVR 430的AV网络地址RDA_AVR和STB 440的AV网络地址RDA_STB被映射到编号为1的端口。由于以太网地址没有被分配给BDP 450,因此BDP 450不会发送或接收以太网数据。因此,不需要将MAC地址映射到编号为1的端口。
图7f示出关于连接到路由器460的端口的装置的信息。
编号为0的端口是内部端口,并且主机461被连接到编号为0的端口。编号为0的端口被设置为“输入端口”以便指示表示外部端口或内部端口的“Loc.”是内部端口,并且主机461的MAC地址EMA_RTR被映射到编号为0的端口。
编号为2的端口是外部端口并且是以太网端口。因此,编号为2的端口被设置为“输出端口”以便指示“Loc.”是外部端口。由于TV 410、PVR 420、AVR 430和STB 440可以通过编号为2的端口访问AV网络,因此TV 410的MAC地址EMA_TV、PVR 420的MAC地址EMA_PVR、AVR 430的MAC地址EMA_AVR和STB 440的MAC地址EMA_STB被映射到编号为2的端口。
编号为3的端口是外部端口并且是以太网端口。因此,编号为3的端口被设置为“输出端口”以便指示“Loc.”是外部端口。由于PC 470可以通过编号为3的端口访问以太网,因此PC 470的MAC地址EMA_PC被映射到编号为3的端口。
图7g示出关于连接到PC 470的端口的装置的信息。
编号为0的端口是内部端口,并且主机471被连接到编号为0的端口。编号为0的端口被设置为“输入端口”以便指示表示外部端口或内部端口的“Loc.”是内部端口,并且主机471的MAC地址EMA_PC被映射到编号为0的端口。
编号为1的端口是外部端口并且是以太网端口。因此,编号为1的端口被设置为“输出端口”以便指示“Loc.”是外部端口。由于TV 410、PVR 420、AVR 430、STB 440和路由器460可以通过编号为1的端口访问以太网,因此TV 410的MAC地址EMA_TV、PVR 420的MAC地址EMA_PVR、AVR 430的MAC地址EMA_AVR、STB 440的MAC地址EMA_STB和路由器460的MAC地址EMA_RTR被映射到编号为1的端口。
在图7a到图7d中示出的表格中,以太网装置的MAC地址和门户装置的AV网络地址被映射到相同的端口。例如,路由器460的MAC地址EMA_RTR和PC 470的MAC地址EMA_PC与门户装置一同被映射到相同的端口,即,AVR 430的AV网络地址RDA_AVR。AV网络地址的端口映射和MAC地址的端口映射中的每一个可以使用与根据现有技术生成路由表的方法相同的方法来执行。但是,下面的方法可以用于将以太网装置的MAC地址与门户装置的AV网络地址相互对应。
当TV 410生成图7a的表格时,TV 410将用于请求关于通过以太网端口连接到PC 470的AV网络的装置的信息的请求消息发送到AV网络的装置420、430、440和450。发送的请求消息是根据AV网络的协议的消息,并且可以是将被广播到通过AV链路连接的所有装置的消息。包括关于PC 470的MAC地址EMA _PC的信息的请求消息被广播到装置420、430、440和450。
接收广播消息的AV网络的装置420、430、440和450向TV 410发送响应消息,其中,所述响应消息指示AVR 430是连接到PC 470的AV网络的装置。这里可以使用单播方法。作为门户装置的AVR 430自身可以将响应消息发送到TV 410,并且识别AVR 430是门户装置的另一装置也可以将指示AVR430是门户装置的响应消息发送到TV 410。
当AVR 430自身将响应消息发送到TV 410时,响应消息的源AV网络地址被设置为AVR 430的AV网络地址RDA_AVR并被发送到TV 410,使得可以向TV 410通知指示AVR 430是门户装置的响应消息。
另外,在图7a到图7d所示的表格中,AV网络的装置的AV网络地址与AV网络的装置的MAC地址一同被映射到端口。参考图7c,TV 410的AV网络地址RDA_TV和TV 410的MAC地址EMA_TV一同被映射到编号为1的端口。如上所述,AV网络地址的端口映射和MAC地址的端口映射中的每一个可以基于根据现有技术生成路由表的方法来执行。但是,下面的方法可以用来将AV网络的装置的AV网络地址与MAC地址相互对应,以将它们映射到一个端口。
当AVR 430生成图7c的表格时,为了将TV 410的AV网络地址RDA_TV与TV 410的MAC地址EMA_TV相互对应,并将它们映射到一个端口,AVR 430将用于请求对应于TV 410的MAC地址EMA_TV的AV网络地址的请求消息广播到AV网络的装置410、420、430和450。即使当AVR 430通过使用根据现有技术生成路由表的方法来识别TV 410的MAC地址EMA_TV和TV 410的AV网络地址RDA_TV中的每一个时,也无法识别TV 410的MAC地址EMA_TV是否对应于TV 410的AV网络地址RDA_TV。因此,包括关于TV 410的MAC地址EMA_TV的信息的请求消息被广播到AV网络的装置410、420、430和450。
接收广播的请求消息的AV网络的装置410、420、430和450向AVR 430发送指示TV 410的AV网络地址RDA_TV对应于TV 410的MAC地址EMA_TV的响应消息。这里可以使用单播方法。TV 410自身还可以将响应消息发送到AVR430,并且识别TV 410的MAC地址EMA_TV对应于TV 410的AV网络地址EMA_PDA的另一装置也可以将响应消息发送到AVR 430。当TV 410自身将响应消息发送到AVR 430时,响应消息的源AV网络地址可以被设置为TV 410的AV网络地址RDA_TV。
AV网络的装置在不交换上述请求消息和响应消息的情况下周期性地广播它们的AV网络地址和MAC地址,从而生成图7a到图7d的表格。由于AV网络的装置的AV网络地址和对应于AV网络地址的MAC地址被周期性地广播,因此不需要用于将AV网络的装置的AV网络地址与MAC地址相互对应的附加信息的交换。诸如AVR 430的门户装置可以周期性地广播通过以太网端口互相连接的以太网类型的装置460和470的MAC地址EMA_RTR和EMA_PC、以及AVR 430的AV网络地址RDA_AVR和MAC地址EMA_AVR。
另外,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AV网络的装置可以不广播它们的AV网络地址和MAC地址,但是可以确定AV网络的装置中的一个协调器(coordinator),并且确定的协调器可以周期性地广播与AV网络的装置的AV网络地址和MAC地址有关的信息。
参考回图4,AV网络的装置410、420、430、440和450和以太网类型的装置460和470基于图7a到图7g中示出的表格来发送和接收数据。
现在将描述AV网络的预定装置将以太网数据发送到以太网类型的预定装置的情况。例如,现在将描述AV网络的TV 410将以太网数据发送到以太网类型的PC 470的情况。
TV 410的主机411生成要被发送到PC 470的以太网类型的发送单元,即,以太网帧。以太网帧的源MAC地址被设置为TV 410的MAC地址EMA_TV,并且以太网帧的目的地MAC地址被设置为PC 470的MAC地址EMA_PC。
生成的以太网数据被发送到交换机416。通过参考图7a的表格,交换机416确定PC 470的MAC地址EMA_PC被映射到的AV网络的端口。编号为2的端口413被确定为PC 470的MAC地址EMA_PC被映射到的AV网络的端口,并且以太网数据被发送到编号为2的端口413。编号为2的端口413生成包括从交换机416接收的以太网数据的AV网络的发送单元。这里,可以生成以上参考图6描述的包。AV网络的发送单元的源AV网络地址被设置为TV 410的AV网络地址RDA_TV,并且其目的地AV网络地址被设置为AVR 430的AV网络地址RDA_AVR。
通过参考图7a的表格,编号为2的端口430可以将对应于PC 470的MAC地址EMA_PC的门户装置的AV网络地址(即,AVR 430的AV网络地址RDA_AVR)设置为目的地AV网络地址。
生成的AV网络的发送单元通过AV链路被发送到PVR 420的编号为1的端口422。PVR 420的编号为1的端口422将接收到的AV网络的发送单元发送到交换机426,并且交换机426通过参考AV网络的发送单元的目的地AV网络地址来确定用于发送AV网络的发送单元的端口。由于目的地AV网络地址被设置为AVR 430的AV网络地址RDA_AVR,因此通过参考图7b的表格,AV网络的发送单元被发送到编号为2的端口423。
编号为2的端口423将AV网络的发送单元发送到编号为1的端口423,并且AVR 430的编号为1的端口423将接收到的AV网络的发送单元发送到交换机436。通过参考包括在AV网络的发送单元中的AV网络的发送单元的目的地AV网络地址和以太网数据的目的地MAC地址,交换机436确定用于发送以太网数据的端口。由于AV网络的发送单元的目的地AV网络地址被设置为AVR 430的AV网络地址RDA_AVR,AV网络的发送单元没有被发送到另一AV网络的端口。因此,包括在AV网络的发送单元的部分“数据”中的以太网数据被解包,并且以太网数据的目的地MAC地址被确定。
参考图7c,由于目的地MAC地址被设置为PC 470的MAC地址EMA_PC,并且PC 470的MAC地址EMA_PC被映射到的端口是编号为4的端口435,因此以太网数据被发送到作为以太网端口的编号为4的端口435。编号为4的端口435通过以太网链路将以太网数据发送到路由器460的编号为2的端口462,并且路由器460的交换机416将以太网数据的目的地MAC地址与图7f的表格进行比较,并将编号为3的端口463确定为用于发送以太网数据的端口。以太网数据通过编号为3的端口463被发送到PC 470的编号为1的端口472,并且PC 470的编号为1的端口472将接收到的以太网数据发送到主机471。
此外,即使当以太网类型的预定装置将以太网数据发送到AV网络的预定装置时,以太网数据也基于图7a到图7g的表格被发送或接收。例如,现在将描述以太网类型的PC 470将以太网数据发送到AV网络的TV 410的情况。
PC 470的主机471生成以太网类型的发送单元,即,以太网帧。以太网帧的源MAC地址被设置为PC 470的MAC地址EMA_PC,并且以太网帧的目的地MAC地址被设置为TV 410的MAC地址EMA_TV。
基于图7g的路由表,生成的以太网数据被发送到以太网端口472。以太网端口472通过以太网链路将以太网数据发送到路由器460的编号为3的端口463,并且路由器460的编号为3的端口463将以太网数据发送到交换机466。交换机466通过参考图7f的路由表来确定目的地MAC地址(即,TV 410的MAC地址EMA_TV)被映射到的端口,并根据确定的结果将以太网数据发送到编号为2的端口462。
编号为2的端口462通过AV链路将以太网数据发送到AVR 430的编号为4的端口435,并且编号为4的端口435将接收到的以太网数据发送到交换机436。通过参考图7c的表格,交换机436确定作为目的地MAC地址的TV 410的MAC地址EMA_TV被映射到的端口。作为参考图7c的表格的结果,TV 410的MAC地址EMA_TV被映射到的端口被确定为作为AV网络的端口的编号为1的端口432。
当交换机436将以太网帧发送到编号为1的端口432时,编号为1的端口432生成包括以太网数据的AV网络的发送单元。由于以太网数据通过AV网络的链路被从AVR 430发送到TV 410,因此,如图6所示,包括以太网数据的AV网络的发送单元在部分“数据”中被生成,并且生成的AV网络的发送单元通过AV网络的链路被发送到PVR 420的编号为2的端口423。
AV网络的发送单元的目的地AV网络地址被设置为TV 410的AV网络地址RDA_TV,并且AV网络的发送单元的源AV网络地址被设置为AVR 430的AV网络地址RDA_AVR。
PVR 420的编号为2的端口423将接收到的AV网络的发送单元发送到交换机426,并且交换机426通过参考图7b的表格来确定目的地AV网络地址,即,TV 410的AV网络地址RDA_TV。当基于图7b的表格将编号为1的端口422确定为对应于目的地AV网络地址的端口时,交换机426将接收到的AV网络的发送单元发送到编号为1的端口422,并且编号为1的端口422通过AV链路将接收到的AV网络的发送单元发送到TV 410的编号为2的端口413。
编号为2的端口413将接收到的AV网络的发送单元发送到交换机416,并且交换机416确定接收到的AV网络的发送单元的目的地AV网络地址和MAC地址是否与TV 410的AV网络地址RDA_TV和TV 410的MAC地址EMA_TV一致。如果确定接收到的AV网络的发送单元的目的地AV网络地址和MAC地址与TV410的AV网络地址RDA_TV和TV 410的MAC地址EMA_TV一致,那么交换机416将所述以太网数据发送到主机411。
另外,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在不使用图7a到图7d的表格的情况下发送以太网数据。如上所述,AV网络地址的端口映射和MAC地址的端口映射中的每一个可以通过使用根据现有技术生成路由表的方法来执行。换句话说,AV网络的装置识别出装置的AV网络地址和MAC地址通过AV网络的每一个装置的端口相互连接。当根据现有技术执行AV网络地址的端口映射和MAC地址的端口映射中的每一个时,无法识别AV网络地址与MAC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因此,AV网络的装置将以太网数据发送到相邻装置,使得以太网数据可以被发送到对应于目的地MAC地址的装置。现在将参考图4描述TV 410将以太网数据发送到PC 470的情况。
TV 410通过使用根据现有技术生成路由表的方法来识别出TV 410通过编号为2的端口413被连接到PC 470。但是,由于无法识别AV网络地址与MAC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以太网数据被发送到与编号为2的端口413直接连接的PVR 420。以太网数据的目的地MAC地址被设置为PC 470的MAC地址EMA_PC。通过将PVR 420的AV网络地址设置为目的地AV网络地址,可以生成包括以太网数据的AV网络的发送单元,并且可以发送生成的发送单元。由于AV网络的发送单元被发送到与编号为2的端口413直接连接的装置,因此不会设置目的地AV网络地址,或者指示AV网络的非特定的相邻装置的AV网络地址的默认AV网络地址RDA_Neighbor也可以被设置为目的地AV网络地址。
PVR 420对接收到的AV网络的发送单元进行解包,检查以太网数据的目的地MAC地址,并确定目的地MAC地址被映射到的端口。由于目的地MAC地址被设置为PC 470的MAC地址EMA_PC,因此所述以太网数据通过PC 470的MAC地址EMA_PC被映射到的编号为2的端口被发送到AVR 430。包括以太网数据的AV网络的发送单元在不改变以太网数据的源MAC地址和目的地MAC地址的情况下被生成,并且被发送到AVR 430。通过将AVR 430的AV网络地址设置为目的地AV网络地址来生成包括以太网数据的AV网络的发送单元,并且生成的发送单元可以被发送。由于AV网络的发送单元被发送到与编号为2的端口423直接连接的装置,因此不会设置目的地AV网络地址,或者指示AV网络的非特定的相邻装置的AV网络地址的默认AV网络地址RDA_Neighbor也可以被设置为目的地AV网络地址。
AVR 430对接收到的AV网络的发送单元进行解包,检查以太网数据的目的地MAC地址,并确定目的地MAC地址被映射到的端口。作为以太网端口的编号为4的端口435被确定为目的地MAC地址被映射到的端口,并且AVR 430将以太网数据通过编号为4的端口435发送到路由器460。路由器460通过参考图7f的表格将接收到的以太网数据发送到PC 470。
图8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发送数据的设备800的框图。
在图8中示出的用于发送数据的设备800可以是用于将数据发送到第二类型网络的第二装置的第一类型网络的第一装置中所包括的设备,或者是用于将数据发送到第一类型网络的第一装置的第二类型网络的第二装置中所包括的设备。在下文中,将描述第一类型网络是AV网络并且第二类型网络是以太网网络的情况。因此,AV网络地址是第一类型网络的地址,MAC地址是第二类型网络的地址。另外,AV网络的端口是第一类型网络的端口,以太网端口是第二类型网络的端口。
但是,AV网络和以太网网络是例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具有不同网络协议的两种类型的网络可以是第一类型网络和第二类型网络。
参考图8,用于发送数据的设备800包括主机单元810和端口单元820。
现在将描述用于发送数据的设备800是用于将数据发送到以太网网络的第二装置的AV网络的第一装置的设备的情况。在下文中,第一装置可以是TV 410,第二装置可以是PC 470,并且第三装置可以是AVR 430。
主机单元810通过将第二装置的MAC地址设置为目的地地址来生成以太网类型的发送单元,即,以太网帧。由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AV接口也支持以太网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因此MAC地址被分配给作为AV网络的装置的第一装置的主机单元810,并且以太网类型的发送单元可以被发送到第二装置或从第二装置接收。主机单元810通过将第一装置的MAC地址设置为源MAC地址并通过将第二装置的MAC地址设置为目的地MAC地址来生成以太网类型的发送单元。可以通过删除附加信息来生成以太网类型的发送单元,其中,所述附加信息诸如前导、起始帧分隔符(SFD)、帧校验序列(FCS)等中的至少一个。
端口单元820通过将对应于第二装置的MAC地址的AV网络地址设置为目的地地址来生成AV网络的发送单元。端口单元820可以是AV网络的端口。第一装置的AV网络地址被设置为AV网络的发送单元的源地址。如以上参考图6所述,AV网络的发送单元包括由主机单元810生成的以太网数据。通过参考以上参考图7a到图7d所述的表格,可以生成AV网络的发送单元。
换句话说,使用指示AV网络地址与MAC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7a到图7d的表格来确定对应于第二装置的MAC地址的AV网络地址。由于第二装置是以太网网络的装置并且AV网络地址没有分配给第二装置,因此确定的AV网络地址可以是通过以太网端口连接到第二装置的AV网络的第三装置的AV网络地址。
没有通过以太网端口直接连接到第二装置的第一装置将作为AV网络的装置的第三装置的AV网络地址设置为目的地地址,并生成和发送包括以太网数据的AV网络的发送单元。第三装置将在接收到的AV网络的发送单元中所包括的以太网数据通过连接到第一装置的以太网端口发送到第一装置。当第一装置生成以太网数据并从以太网帧删除附加信息时,第一装置将附加信息添加到以太网帧并将附加信息发送到第三装置。
在不将第三装置的AV网络地址设置为目的地地址的情况下,AV网络的发送单元还可以被发送到与第一装置直接相邻的装置。鉴于此,目的地AV网络地址可以是与第一装置直接相邻的装置的AV网络地址、或者指示与第一装置相邻的装置的默认AV网络地址。通过参考以太网数据的目的地MAC地址,相邻装置确定目的地MAC地址被映射到的AV网络端口,并将包括以太网数据的AV网络的发送单元通过确定的端口发送到另一相邻装置。当AV网络的发送单元被连续地发送到相邻装置时,包括以太网数据的AV网络的发送单元最终被发送到第三装置。
现在将描述用于发送数据的设备800是用于将数据发送到AV网络的第一装置的以太网类型的第二装置的设备的情况。
主机单元810通过将第一装置的MAC地址设置为目的地地址来生成以太网类型的发送单元,即,以太网帧。端口单元820将生成的以太网发送单元发送到对应于第一装置的MAC地址的AV网络的装置,即,第三装置。端口单元820可以是以太网端口。通过参考图7g的表格将以太网数据发送到第三装置。
尽管MAC地址被分配给第一装置并且第一装置没有通过以太网端口被直接连接到第二装置,但是端口单元820将以太网数据发送到通过以太网端口直接连接到第二装置的第三装置。
通过参考图7c的表格,第三装置确定第一装置的MAC地址被映射到的AV网络的端口。当AV网络的端口被第三装置确定时,通过将第一装置的AV网络地址设置为目的地AV网络地址,第三装置生成第一网络的AV网络的发送单元。生成的AV网络的发送单元包括从第二装置接收的以太网数据。生成的AV网络的发送单元经由通过参考图7c所确定的AV网络的端口被发送到第一装置。
如上所述,在不将第一装置的AV网络地址设置为目的地AV网络地址的情况下,AV网络的发送单元还可以通过对应于以太网数据的目的地MAC地址的AV网络的端口被发送到相邻装置。
在图8中,已经省略了执行交换的单元。但是,当包括在图8中示出的用于发送数据的设备800的装置是包括多个AV网络端口和以太网端口并且执行AV网络中的交换的装置时,所述装置可以包括通过参考AV网络地址和MAC地址来执行交换的单元。已经在上文中参考图4和图5中示出的交换机对操作执行交换的单元的方法进行了描述。
图9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中继数据的设备900的框图。
图9示出用于中继以太网数据的设备(所述设备被包括在第三装置中,并且所述以太网数据将由AV网络的第一装置发送到以太网网络的第二装置)、或者用于中继将由以太网网络的第二装置发送到AV网络的第一装置的以太网数据的设备。图9的用于中继数据的设备900可以是用于中继包括在图4的AVR 430中的数据的设备。
参考图9,用于中继数据的设备900包括第一端口单元910、交换机单元920和第二端口单元930。
现在将描述用于中继数据的设备900对由AV网络的第一装置发送到以太网网络的第二装置的数据进行中继的情况。
第一端口单元910从第一装置接收包括以太网数据的AV网络的发送单元。第一端口单元910可以是AV网络的端口。第三装置的AV网络地址被设置为AV网络的目的地AV网络地址,并且第二装置的MAC地址被设置为目的地MAC地址。第一装置通过参考图7a的表格将对应于第二装置的MAC地址的AV网络地址设置为AV网络的发送单元的目的地AV网络地址。由于第三装置的AV网络地址对应于第二装置的MAC地址,因此包括以太网数据的AV网络的发送单元被发送到第三装置。第一端口单元910接收由第一装置发送的AV网络的发送单元。
在不将第三装置的AV网络地址设置为目的地AV网络地址的情况下,通过将AV网络的发送单元通过以太网数据的目的地MAC地址被映射到的AV网络的端口发送到相邻装置,接收到的AV网络的发送单元可以是发送到第三装置的AV网络的发送单元。
交换机单元920通过参考图7c的表格来确定对应于第二装置的MAC地址的以太网端口。通过第一端口接收的AV网络的发送单元的目的地AV网络地址被设置为第三装置的AV网络地址。因此,不存在用于通过AV网络发送AV网络的发送单元的端口。
通过参考包括在AV网络的发送单元中的以太网数据的目的地MAC地址,即,第二装置的MAC地址,交换机单元920确定第二装置的MAC地址被映射到的以太网端口。
第二端口单元930将由交换机单元920接收的以太网数据发送到第二装置。第二端口单元930可以是对应于第二装置的MAC地址的以太网端口。当从第一装置接收到的以太网帧是从其删除了诸如前导、SFD或FCS的附加信息的以太网帧时,添加到以太网帧的附加信息可以被发送到第二装置。
现在将描述设备900对由以太网网络的第二装置发送到AV网络的第一装置的数据进行中继的情况。
第二端口单元930从第二装置接收以太网数据。第二端口单元930可以是以太网端口。第二端口单元930可以根据以太网协议接收以太网帧。
通过参考由第二端口单元930接收的以太网数据的目的地MAC地址和图7c的表格,交换机单元920确定目的地MAC地址被映射到的AV网络的端口。
第一端口单元910将从交换机单元920接收的以太网数据发送到第一装置。第一端口单元910可以是对应于由交换机单元920确定的目的地MAC地址的AV网络地址(即,第一装置的AV网络地址)被映射到的端口。生成包括从交换机单元920接收的以太网数据的AV网络的发送单元,并且生成的AV网络的发送单元被发送到第一装置。AV网络的目的地AV网络地址可以是第一装置的AV网络地址。包括在由第二端口单元930接收的以太网帧中的附加信息可以被删除,并且可以生成包括从其删除了附加信息的以太网数据的AV网络的发送单元。
在不将第一装置的AV网络地址设置为目的地AV网络地址的情况下,AV网络的发送单元还可以通过以太网数据的目的地MAC地址被映射到的AV网络的端口被连续地发送到相邻装置。
图10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发送数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0示出通过使用AV网络的第一装置将数据发送到以太网网络的第二装置的方法。
参考图10,在操作1010中,用于发送第一装置的数据的设备生成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在所述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中,第二装置的第二类型网络地址被设置为目的地地址。例如,可以生成其中第二装置的MAC地址被设置为目的地MAC地址的以太网数据。源MAC地址被设置为第一装置的MAC地址。
在操作1020中,通过将与第二装置的第二类型网络地址对应的第一类型网络地址设置为目的地地址,用于发送数据的设备生成包括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的第一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
例如,通过参考图7a到图7d的表格来确定对应于第二装置的MAC地址的AV网络地址,并且通过将确定的AV网络地址设置为目的地AV网络地址来生成AV网络的发送单元。通过参考图7a到图7d的表格确定的目的地AV网络地址可以是通过以太网端口连接到第二装置的AV网络的第三装置的AV网络地址。源AV网络地址可以被设置为第一装置的AV网络地址。AV网络的发送单元可以包括以太网数据,即,以太网网络的发送单元。
在操作1030中,用于发送数据的设备将在操作1010中生成的第一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发送到第三装置。由于第一装置没有被直接连接到第二装置,因此第一装置将AV网络的发送单元发送到第三装置。第三装置确定包括在AV网络的发送单元中的以太网数据的目的地MAC地址被映射到的以太网端口,并将AV网络的发送单元通过确定的以太网端口发送到第二装置。
在不将第三装置的AV网络地址设置为目的地AV网络地址的情况下,AV网络的发送单元通过以太网数据的目的地MAC地址被映射到的AV网络的端口被发送到相邻装置,使得AV网络的发送单元还可以被发送到第三装置。
图11是示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发送数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1示出通过使用以太网网络的第二装置将数据发送到AV网络的第一装置的方法。
参考图11,在操作1110中,用于发送第二装置的数据的设备生成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其中,在所述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中,第一装置的第二类型网络地址被设置为目的地地址。例如,生成其中第一装置的MAC地址被设置为目的地MAC地址的以太网数据。源MAC地址被设置为第二装置的MAC地址。
在操作1120中,第二装置将在操作1110中生成的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发送到对应于第一装置的第二类型网络地址的第三装置。第三装置通过AV网络的端口被连接到第一装置。由于第二装置没有通过以太网端口被直接连接到第一装置,因此以太网数据被发送到第三装置。第三装置通过参考以太网数据的目的地MAC地址来确定目的地MAC地址被映射到的AV网络的端口,生成包括以太网数据的AV网络的发送单元,并将生成的AV网络的发送单元发送到第一装置。AV网络的目的地AV网络地址被设置为对应于第一装置的MAC地址的AV网络地址。
在不将第一装置的AV网络地址设置为目的地AV网络地址的情况下,AV网络的发送单元还可以通过以太网数据的目的地MAC地址被映射到的AV网络的端口被连续地发送到相邻装置。
图12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中继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2示出通过使用通过以太网端口连接到第二装置的第三装置来中继由AV网络的第一装置发送到以太网网络的第二装置的数据的方法。
参考图12,在操作1210中,用于中继数据的设备从第一装置接收第一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其中,在所述第一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中,第三装置的第一类型网络地址被设置为目的地地址。第一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包括由第一装置发送到第二装置的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
由于第一装置没有通过以太网端口直接连接到第二装置,因此包括以太网数据的AV网络的发送单元通过以太网端口被发送到与第二装置直接连接的第三装置。以太网数据的源MAC地址被设置为第一装置的MAC地址,并且以太网数据的目的地MAC地址被设置为第二装置的MAC地址。AV网络的发送单元包括被设置为第一装置的AV网络地址的源AV网络地址和被设置为第三装置的AV网络地址的目的地AV网络地址。
在操作1220中,用于中继数据的设备确定第二类型网络的端口,其中,第二装置的第二类型网络地址被映射到所述端口。在操作1210中接收到的AV网络的发送单元包括被设置为目的地AV网络地址的第三装置的AV网络地址。因此,由于不存在用于发送AV网络的发送单元的装置,因此用于中继数据的设备通过参考包括在AV网络的发送单元中的以太网数据的目的地MAC地址来确定目的地MAC地址被映射到的以太网端口。
在操作1230中,用于中继数据的设备通过在操作1220中确定的第二类型网络的端口来发送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所述设备通过在操作1220中确定的以太网端口来发送以太网数据。
图13是示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中继数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3示出通过使用通过以太网端口连接到第二装置的第三装置来中继由以太网网络的第二装置发送到AV网络的第一装置的数据的方法。
在操作1310中,用于中继数据的设备从第二装置接收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其中,在所述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中,第一装置的第二类型网络地址被设置为目的地地址。其中第一装置的MAC地址被设置为目的地MAC地址的以太网数据通过以太网端口被从第二装置接收。
在操作1320中,用于中继数据的设备确定第一装置的第二类型网络地址被映射到的端口。确定被设置为在操作1310中接收到的以太网数据的目的地MAC地址的第一装置的MAC地址被映射到的端口。由于第三装置和第一装置通过AV网络的端口相互连接,因此确定连接到第一装置的AV网络的端口。
在操作1330中,用于中继数据的设备生成包括在操作1310中接收的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的第一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并通过第一类型网络的端口将生成的第一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发送到第一装置。
生成包括在操作1310中接收的以太网数据的AV网络的发送单元。AV网络的发送单元的目的地AV网络地址被设置为第一装置的AV网络地址,并且AV网络的发送单元通过在操作1320中确定的AV网络的端口被发送到第一装置。
根据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基于AV接口的网络的装置可以将以太网数据发送到网络以外的装置。因此,因特网数据以及AV数据可以通过基于AV接口的网被络发送,使得AV装置的效用可以被最大化。此外,没有经由AV接口连接的装置可以自由地访问基于AV接口的网络的装置,使得可以提供各种类型的装置。
尽管在上文中示例性实施例已经被特别地示出和描述,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构思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另外,可以使用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的计算机可读代码来实现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系统。
例如,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发送数据的设备和用于中继数据的设备可以包括耦接到图8和图9中示出的每一个装置的各单元的总线和连接到所述总线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另外,耦接到如上所述的用于执行命令的至少一个处理器的存储器可以被包括并连接到总线,以存储命令以及接收的消息或生成的消息。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是可以存储其后可由计算机系统读取的数据的任何数据存储装置。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的例子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装置。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还可以被分布在联网的计算机系统,使得计算机可读代码以分布式被存储和执行。

Claims (15)

1.一种通过使用第一装置将数据发送到第二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其中,第二装置的第二类型网络地址被设置为目的地地址;
通过将与第二装置的第二类型网络地址对应的第三装置的第一类型网络地址设置为目的地地址,生成包括生成的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的第一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以及
将生成的第一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发送到第三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三装置将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发送到对应于第二类型网络地址的第二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经由能够执行音频/视频(AV)数据的双向传输的链路连接的AV网络,并且第二类型网络包括以太网网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生成第一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包括通过参考表格生成第一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其中,在所述表格中,第三装置的第一类型网络地址和第二装置的第二类型网络地址被映射到与第三装置连接的第一类型网络的第一装置的端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表格通过以下处理来生成:从第一装置将包括关于第二装置的第二类型网络地址的信息的请求消息发送到通过第一类型网络的端口相互连接的装置,并且从第三装置将响应于发送的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发送到第一装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请求消息以广播方式被发送到第一类型网络的装置,并且响应消息以单播方式由第三装置发送到第一装置。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生成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包括生成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其中,第一装置的第二类型网络地址被设置为源地址,第二装置的第二类型网络地址被设置为目的地地址。
8.一种通过使用第二装置将数据发送到第一类型网络的第一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其中,第一装置的第二类型网络地址被设置为目的地地址;以及
将生成的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发送到与第一装置的第二类型网络地址对应的第三装置,
其中,第一装置没有直接连接到第二类型网络。
9.一种通过使用第三装置来中继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第一装置接收第一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其中,所述第一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包括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其中,在所述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中,第二装置的第二类型网络地址被设置为目的地地址,并且第三装置的第一类型网络地址被设置为目的地地址;
确定第二类型网络地址被映射到的第二类型网络的端口;以及
将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通过确定的第二类型网络的端口发送到第二装置。
10.一种通过使用第三装置来中继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第二装置接收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其中,第一装置的第二类型网络地址被设置为目的地地址;
确定第一装置的第二类型网络地址被映射到的第一类型网络的端口;
生成第一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其中,与第一装置的第二类型网络地址对应的第一装置的第一类型网络地址被设置为目的地地址,并且所述第一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包括接收到的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以及
将生成的第一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通过确定的第一类型网络的端口发送到第一装置。
11.一种用于通过使用第一装置将数据发送到第二装置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主机单元,生成第二类型的网络的发送单元,其中,第二装置的第二类型网络地址被设置为目的地地址;
端口单元,通过将与第二装置的第二类型网络地址对应的第三装置的第一类型网络地址设置为目的地地址,生成包括生成的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的第一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并且将生成的第一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发送到第三装置。
12.一种用于通过使用第二装置将数据发送到第一类型网络的第一装置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主机单元,生成第二类型的网络的发送单元,其中,第一装置的第二类型网络地址被设置为目的地地址;并且
端口单元,将生成的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发送到与第一装置的第二类型网络地址对应的第三装置,
其中,第一装置没有直接连接到第二类型网络。
13.一种用于通过使用第三装置来中继数据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第一端口单元,从第一装置接收第一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其中,所述第一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包括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其中,在所述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中,第二装置的第二类型网络地址被设置为目的地地址,并且第三装置的第一类型网络地址被设置为目的地地址;
交换机单元,确定第二类型网络地址被映射到的第二类型网络的端口;以及
第二端口单元,将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通过确定的第二类型网络的端口发送到第二装置。
14.一种用于通过使用第三装置来中继数据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第二端口单元,从第二装置接收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其中,第一装置的第二类型网络地址被设置为目的地地址;
交换机单元,确定第一装置的第二类型网络地址被映射到的第一类型网络的端口;以及
第一端口单元,生成第一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并将生成的第一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通过确定的第一类型网络的端口发送到第一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中,与第一装置的第二类型网络地址对应的第一装置的第一类型网络地址被设置为目的地地址,并且所述第一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包括接收到的第二类型网络的发送单元。
15.一种记录有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到10的其中之一的方法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CN2011800316973A 2010-04-26 2011-04-26 用于通过音频/视频接口发送以太网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Pending CN10297199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2778310P 2010-04-26 2010-04-26
US61/327,783 2010-04-26
KR1020110021044A KR20110119526A (ko) 2010-04-26 2011-03-09 Av 인터페이스를 통해 이더넷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10-2011-0021044 2011-03-09
PCT/KR2011/003027 WO2011136538A2 (en) 2010-04-26 2011-04-26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ethernet data through audio/video interfac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71993A true CN102971993A (zh) 2013-03-13

Family

ID=45391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316973A Pending CN102971993A (zh) 2010-04-26 2011-04-26 用于通过音频/视频接口发送以太网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265129A1 (zh)
EP (1) EP2564566A4 (zh)
JP (1) JP2013529006A (zh)
KR (1) KR20110119526A (zh)
CN (1) CN102971993A (zh)
WO (1) WO2011136538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00439A (zh) * 2014-01-08 2016-08-2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再现多媒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66131B2 (en) * 2012-01-06 2015-02-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method for bi-directional tunneling via user input back channel (UIBC) for wireless displays
US9985996B2 (en) * 2013-09-09 2018-05-29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Decoupling audio-video (AV) traffic processing from non-AV traffic processing
US9807459B2 (en) 2015-05-14 2017-10-3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dia interface device
US11637913B2 (en) * 2020-07-15 2023-04-25 Stryker Corporation Automatic correspondence of encoders and decoders to video ports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4756A (zh) * 2000-03-22 2001-09-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以基于互联网协议装置控制非互联网装置的设备和方法
CN1430380A (zh) * 2001-12-24 2003-07-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控制家用视听互操作设备的方法及其系统
US20050232273A1 (en) * 2004-03-19 2005-10-20 Nec Personal Products, Ltd.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a gateway device
US6963925B1 (en) * 1999-06-24 2005-11-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Gateway apparatus and the method thereof
US7277442B1 (en) * 2002-04-26 2007-10-02 At&T Corp. Ethernet-to-ATM interworking that conserves VLAN assignments
US7417996B2 (en) * 2004-04-29 2008-08-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ordinator-based wireless network and different type of network which are interconnected through a backbone network
CN101409672A (zh) * 2007-10-10 2009-04-15 Nec爱克赛斯科技株式会社 数据分发设备、数据分发方法及分发控制程序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51221B1 (en) * 1996-10-04 2004-06-1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Data transmitting node and network inter-connection node suitable for home network environment
JP3561107B2 (ja) * 1997-01-09 2004-09-02 株式会社東芝 ネットワーク接続装置
JP3604032B2 (ja) * 2000-03-22 2004-12-22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IEEE1394−Ethernet(登録商標)ブリッジノードおよび方法
JP2003008585A (ja) * 2001-04-20 2003-01-10 Toshiba Corp 通信制御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並びに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JP2002368776A (ja) * 2001-06-07 2002-12-20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情報処理システム、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AU2002368371A1 (en) * 2002-11-18 2004-06-15 Wuhan Fiberhome Networks Co., Ltd.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ulti-service tributaries over rpr
US7327687B2 (en) * 2003-12-30 2008-02-05 Ixia Wireless network virtual station address translation with external data source
KR20050079420A (ko) * 2004-02-05 2005-08-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터널링 서비스 방법 및 시스템
US8923292B2 (en) * 2004-04-06 2014-12-30 Rockstar Consortium Us Lp Differential forwarding in address-based carrier networks
JP4486902B2 (ja) * 2005-03-01 2010-06-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ゲートウェイ装置
US20070024705A1 (en) * 2005-08-01 2007-02-01 Richter Roger K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ideo stream selection
US7668120B2 (en) * 2007-02-06 2010-02-23 Cisco Technology, Inc. Virtual IP-based A/V inputs for universal media servers
US8391354B2 (en) * 2007-05-14 2013-03-05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forming uncompressed video traffic to network-aware ethernet traffic with A/V bridging capabilities and A/V bridging extensions
EP2129039B1 (en) * 2007-10-03 2011-03-30 Yamaha Corporation Audio signal processor and network system
JP4388125B2 (ja) * 2008-05-13 2009-12-24 株式会社東芝 中継装置、および中継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63925B1 (en) * 1999-06-24 2005-11-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Gateway apparatus and the method thereof
CN1314756A (zh) * 2000-03-22 2001-09-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以基于互联网协议装置控制非互联网装置的设备和方法
CN1430380A (zh) * 2001-12-24 2003-07-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控制家用视听互操作设备的方法及其系统
US7277442B1 (en) * 2002-04-26 2007-10-02 At&T Corp. Ethernet-to-ATM interworking that conserves VLAN assignments
US20050232273A1 (en) * 2004-03-19 2005-10-20 Nec Personal Products, Ltd.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a gateway device
US7417996B2 (en) * 2004-04-29 2008-08-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ordinator-based wireless network and different type of network which are interconnected through a backbone network
CN101409672A (zh) * 2007-10-10 2009-04-15 Nec爱克赛斯科技株式会社 数据分发设备、数据分发方法及分发控制程序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00439A (zh) * 2014-01-08 2016-08-2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再现多媒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US10555030B2 (en) 2014-01-08 2020-02-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roducing multimedia data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136538A2 (en) 2011-11-03
KR20110119526A (ko) 2011-11-02
JP2013529006A (ja) 2013-07-11
EP2564566A2 (en) 2013-03-06
US20110265129A1 (en) 2011-10-27
EP2564566A4 (en) 2014-09-03
WO2011136538A3 (en) 201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69765B (zh) 用于在通过使用音频/视频接口建立的网络中基于安全路径带宽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JP5372222B2 (ja) 無線通信装置
CN102893558B (zh) 用于家庭网络系统中的会话路由的方法和设备
CN101472155B (zh) 一种用于实现iptv业务的家庭网络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US10069889B2 (en) Network camera and network image surveillance system
CN101465779A (zh) 中央车载电子系统的联网方法和系统
EP2090019B1 (en) Local Area Network an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the Same Utilizing Catalogs
CN102971993A (zh) 用于通过音频/视频接口发送以太网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2812668A (zh) 家庭网络系统中发送消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2948116A (zh) 用于将内容发送到多个装置的方法和设备
US885640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xing and demultiplexing data transmitted and received by using audio/video interface
KR101677868B1 (ko) 네트워킹 방법 및 네트워킹 장치
WO2008120960A1 (en) Network bridge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ing the same
CN103155483B (zh) 确定协调器的方法和设备
US20230362330A1 (en)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2011020918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based on audio/video interface
US20140029678A1 (en) Data communications over coaxial cable
KR20110097563A (ko) Av 인터페이스에 기초한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4346910A (zh) 具有无线组网功能的多媒体遥控器及配套基座
JP2005159718A (ja) 回線端末アダプタ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