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71780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71780A
CN102971780A CN2011800045632A CN201180004563A CN102971780A CN 102971780 A CN102971780 A CN 102971780A CN 2011800045632 A CN2011800045632 A CN 2011800045632A CN 201180004563 A CN201180004563 A CN 201180004563A CN 102971780 A CN102971780 A CN 1029717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ential
current potential
voltage
light emitting
display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456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71780B (zh
Inventor
戎野浩平
加藤敏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Display Design And Development Contract Society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9717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717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717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717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25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33Improving the luminance or brightness uniformity across the scree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9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by monitoring one or more pixels in the display panel, e.g. by monitoring a fixed reference pixel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 G09G2330/021Power management, e.g. power sav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 G09G2330/028Generation of voltages supplied to electrode drivers in a matrix display other than LC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25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G09G3/323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with pixel circuitry controlling the current through the light-emitting el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El Display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可变电压源(180),输出高电位侧以及低电位侧的电位的至少一方;有机EL显示单元(510),配置有多个发光像素;电压差检测电路(170A),检测多个发光像素的电位;以及信号处理电路(160),调整可变电压源(180)的输出电位,以使发光像素的电位与基准电位之间的电位差成为预定的电位差,沿第一方向配置的相邻的发光像素之间的电源布线电阻大于沿第二方向配置的相邻的发光像素之间的电源布线电阻,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相邻的电位检测点之间的平均距离小于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相邻的电位检测点之间的平均距离。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了以有机EL(有机电致发光)为代表的电流驱动型发光元件的有源矩阵式显示装置以及其驱动方法,尤其涉及功率消耗的降低效果高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有机EL元件的亮度(brightness)依存于提供给元件的驱动电流,元件的发光亮度与驱动电流成比例地增加。因此,由有机EL元件构成的显示器的功率消耗,由显示亮度的平均来决定。即,与液晶显示器不同,有机EL显示器的功率消耗根据显示的图像而发生大的变动。
例如,在有机EL显示器中,认为显示全白图像时需要的功率消耗最大,而一般的自然画面的情况下,只需要相对于全白的时候的20~40%左右的功率消耗就足够了。
然而,电源电路设计和电池容量是设想显示器的功率消耗最大的情况来设计的,所以不得不考虑一般的自然画面的3~4倍的功率消耗,成为设备的低功率消耗化以及小型化的障碍。
于是,以往提出了这样的技术方案:检测图像数据的峰值,根据该检测数据调整有机EL元件的阴极电压来减少电源电压,从而以几乎不降低显示亮度的方式来抑制功率消耗(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0651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为有机EL元件是电流驱动元件,所以电源布线中有电流流动,发生与布线电阻成比例的电压降。因此,供给到显示器的电源电压设定为加上随着电压降的电压上升量的裕余量(margin)。
关于电压上升量的裕余量,也与上述的电源电路设计和电池容量的情况同样,是设想显示器的功率消耗最大的情况来进行设定的,所以对于一般的自然画面消耗了无用的电力。
在设想成移动设备用途的小型显示器中,因为面板电流小,所以电压上升量的裕余量与在发光像素消耗的电压相比小得几乎可以忽视。但是,随着面板的大型化电流增加时,在电源布线产生的电压降就变得不可忽视。
然而,所述专利文献1的以往技术中,虽然可以减少在各发光像素中的功率消耗,但不能减少因为电压降的电压上升量的裕余量。也就是说,作为在面向家庭的30型以上的大型显示装置中的功率消耗降低的效果不充分。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率消耗降低效果高的显示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显示装置,包括:电源供给单元,输出高电位侧以及低电位侧的电位的至少一方;显示单元,在所述显示单元中,多个发光像素沿相互正交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呈矩阵状配置,从所述电源供给单元接受电源供给;电位检测单元,检测配置于所述显示单元内的多个发光像素的各自所设置的电位检测点的高电位侧的电位或低电位侧的电位;以及电压调整单元,调整从所述电源供给单元输出的所述高电位侧和所述低电位侧的输出电位中的至少一方,以使所述高电位侧的电位和所述低电位侧的电位中的至少一方的电位与基准电位之间的电位差成为预定的电位差,沿所述第一方向配置的相邻的所述发光像素之间的电源布线的电阻大于沿所述第二方向配置的相邻的所述发光像素之间的电源布线的电阻,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相邻的所述电位检测点之间的平均距离小于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的相邻的所述电位检测点之间的平均距离。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功率消耗降低效果高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有机EL显示单元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发光像素的具体构成的一个例子的电路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可变电压源的具体构成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电压余裕量设定单元所参照的所需电压换算表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是表示电压余裕量设定单元所参照的电压裕余量换算表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是表示在第N帧~第N+2帧中的显示装置的工作的时间图。
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在有机EL显示单元显示的图像的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显示装置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可变电压源的具体构成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12是表示显示装置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信号处理电路所具有的所需电压换算表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显示装置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可变电压源的具体构成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16是表示在第N帧~第N+2帧中的显示装置的工作的时间图。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显示装置的概略构成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显示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另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19A是示意性地表示在有机EL显示单元显示的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9B是表示在x-x'线的第一电源布线的电压降量的曲线图。
图20A是示意性地表示在有机EL显示单元显示的图像的另一个例子的图。
图20B是表示在x-x'线的第一电源布线的电压降量的曲线图。
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显示装置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图22是表示与图像数据的色阶(gradation,grade level)对应的、通常的发光像素的发光亮度以及具有监控用布线的发光像素的发光亮度的曲线图。
图23是示意性地表示发生了线缺陷的图像的图。
图24是一起表示出驱动晶体管的电流-电压特性和有机EL元件的电流-电压特性的曲线图。
图25是实施方式6的有机EL显示单元的检测点的配置布局图。
图26是比较用形态的显示单元的检测点的配置布局图。
图27A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第一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单元的检测点的配置布局图。
图27B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第一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单元的检测点的配置布局图。
图28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第二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单元的检测点的配置布局图。
图29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有机EL显示单元的电压降量的模拟结果的图。
图30是内置有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薄型平板TV的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显示装置,包括:电源供给单元,输出高电位侧以及低电位侧的电位的至少一方;显示单元,在所述显示单元中,多个发光像素沿相互正交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呈矩阵状配置,从所述电源供给单元接受电源供给;电位检测单元,检测配置于所述显示单元内的多个发光像素的各自所设置的电位检测点的高电位侧的电位或低电位侧的电位;以及电压调整单元,调整从所述电源供给单元输出的所述高电位侧和所述低电位侧的输出电位中的至少一方,以使所述高电位侧的电位和所述低电位侧的电位中的至少一方的电位与基准电位之间的电位差成为预定的电位差,沿所述第一方向配置的相邻的所述发光像素之间的电源布线的电阻大于沿所述第二方向配置的相邻的所述发光像素之间的电源布线的电阻,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相邻的所述电位检测点之间的平均距离小于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的相邻的所述电位检测点之间的平均距离。
通过借助上述构成而更恰当地配置的电位检测点,能够有效且高精度地监控因电源布线电阻网引起的电压降量的分布,能够在维持显示装置的图像品质(质量)的情况下得到最大限度的功率消耗降低效果。而且,还可抑制因配置电位检测线引起的成本增加。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显示装置可以包括:电源供给单元,输出高电位侧以及低电位侧的电位的至少一方;显示单元,在所述显示单元中,多个发光像素沿相互正交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呈矩阵状配置,从所述电源供给单元接受电源供给;电位检测单元,检测配置于所述显示单元内的多个发光像素的各自所设置的电位检测点的高电位侧的电位或低电位侧的电位;以及电压调整单元,调整从所述电源供给单元输出的所述高电位侧和所述低电位侧的输出电位中的至少一方,以使所述高电位侧的电位和所述低电位侧的电位中的至少一方的电位与基准电位之间的电位差成为预定的电位差,沿所述第一方向配置的相邻的所述发光像素之间的电源布线的电阻大于沿所述第二方向配置的相邻的所述发光像素之间的电源布线的电阻,将所述显示单元在第二方向上均等分割而设定的多个第一分割区域中的具有所述电位检测点的第一分割区域中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电位检测点之间的平均距离,小于将所述显示单元在第一方向上均等分割而设定的多个第二分割区域中的具有所述电位检测点的第二分割区域中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电位检测点之间的平均距离。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显示装置,可以包括:电源供给单元,输出高电位侧以及低电位侧的电位的至少一方;显示单元,在所述显示单元中,多个发光像素沿相互正交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呈矩阵状配置,从所述电源供给单元接受电源供给;电位检测单元,检测配置于所述显示单元内的多个发光像素的各自所设置的电位检测点的高电位侧的电位或低电位侧的电位;以及电压调整单元,调整从所述电源供给单元输出的所述高电位侧和所述低电位侧的输出电位中的至少一方,以使所述高电位侧的电位和所述低电位侧的电位中的至少一方的电位与基准电位之间的电位差成为预定的电位差,沿所述第一方向配置的相邻的所述发光像素之间的电源布线的电阻大于沿所述第二方向配置的相邻的所述发光像素之间的电源布线的电阻,关于在所述显示单元在第二方向上均等分割而设定的多个第一分割区域中、设定了作为具有所述电位检测点的第一分割区域,对所述第一检测分割区域具有的1个以上所述电位检测点算出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平均坐标、和关于在所述显示单元在第一方向上均等分割而设定的多个第二分割区域中设定了作为具有所述电位检测点的第二分割区域,对所述第二检测分割区域具有的1个以上所述电位检测点算出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平均坐标,第一相邻间距离大于第二相邻间距离,所述第一相邻间距离通过将相邻的所述第一检测分割区域之间的所述平均坐标的差,对于全部的所述第一检测分割区域进行平均而得,所述第二相邻间距离通过将相邻的所述第二检测分割区域之间的所述平均坐标的差,对于全部的所述第二检测分割区域进行平均而得。
根据上述电位检测点的配置条件,即使多个电位检测点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不配置成直线状,也能抑制因配置多个电位检测点引起的成本增加,能够在维持图像品质的情况下得到最大限度的功率消耗降低效果。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一方案,可以还包括多个检测线,所述多个检测线用于将在多个所述电位检测点检测出的高电位侧的电位或低电位侧的电位传递给所述电位检测单元,所述多个检测线包括用于分别传递施加于3个以上所述发光像素的高电位侧电位的3个以上的高电位检测线、和用于分别传递施加于3个以上所述发光像素的低电位侧电位的3个以上的低电位检测线中的至少一方,所述高电位检测线和所述低电位检测线中的至少一方配置成相邻的检测线彼此的间隔相互相同。
由此,能够更恰当地调整电源供给单元的高电位侧的输出电位及电源供给单元的低电位侧的输出电位的至少一方,即使在显示单元被大型化的情况下,也能有效削减功率消耗。由于使检测线的间隔配置成相等,所以能够使显示单元的布线布局具有周期性,提高制造效率。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一方案中,所述多个发光像素可以分别包括:驱动元件,具有源电极以及漏电极,和发光元件,具有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可以与所述驱动元件的源电极以及漏电极的一方连接,在所述源电极以及漏电极的另一方和所述第二电极之中的一方可以施加所述高电位侧的电位,在所述源电极以及漏电极的另一方和所述第二电极之中的另一方可以施加所述低电位侧的电位。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一方案,可以包括:第一电源线,将在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相互相邻的发光像素所具有的所述驱动元件的所述源电极和漏电极的另一方彼此电连接,和第二电源线,将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上相互相邻的发光像素所具有的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二电极彼此电连接,所述多个发光像素可以经由所述第一电源线和所述第二电源线接受来自所述电源供给单元的电源供给。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一方案中,所述发光元件可以是有机EL元件。
由此,通过功率消耗的降低来抑制发热,所以能够抑制有机EL元件的劣化。
下面,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实施方式1~5中说明用于使显示装置得到功率消耗降低效果的构成,在实施方式6中说明用于使显示装置得到最大限度的功率消耗降低效果的显示单元的构成。另外,在下面的所有图中对相同或者相当的要素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重复的说明。
(实施方式1)
以下,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使用附图对作为用于使显示装置得到功率消耗降低效果的最小构成,而具有一个检测点(M1)、与监控用布线(也称为检测线)连接的情况具体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该图示出的显示装置50具备:有机EL显示单元110、数据线驱动电路120、写入扫描驱动电路130、控制电路140、信号处理电路165、由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构成的最大值检测电路170、可变电压源180和监控用布线190。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构成的立体图。另外,图中的上方是显示面侧。
如该图所示,有机EL显示单元110具有多个发光像素111、第一电源布线112和第二电源布线113。
发光像素111与第一电源布线112以及第二电源布线113连接,以与在该发光像素111流动的像素电流ipix对应的亮度来发光。多个发光像素111中的预先规定的至少一个发光像素,在检测点M1与监控用布线190连接。下面将与监控用布线190直接连接的发光像素111记为监控用发光像素111M。监控用发光像素111M配置在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中央附近。另外,中央附近包括中央和其周边部。
第一电源布线112是被形成为网状的第一电源线,被施加与由可变电压源180输出的高电位侧电位对应的电位。另一方面,第二电源布线113是在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整个面上呈膜状形成的第二电源线,从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周缘部被施加与由可变电压源180输出的低电位侧电位对应的电位。在图2中,为了示出第一电源布线112以及第二电源布线113的电阻成分,将第一电源布线112及第二电源布线113示意性地图示为网格状。另外,第二电源布线113例如是接地线,可以在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周缘部接地于显示装置50的共同接地电位。
第一电源布线112中存在水平方向的第一电源布线电阻R1h和垂直方向的第一电源布线电阻R1v。第二电源布线113中存在水平方向的第二电源布线电阻R2h和垂直方向的第二电源布线电阻R2v。另外,虽然没有图示,发光像素111与写入扫描驱动电路130以及数据线驱动电路120连接,并且与用于控制发光像素111发光以及消光(光猝灭)的定时的扫描线以及用于提供与发光像素111的发光亮度对应的信号电压的数据线连接。
图3是表示发光像素111的具体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电路图。
该图示出的发光像素111包括驱动元件和发光元件,驱动元件包括源电极及漏电极,发光元件包括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该第一电极与所述驱动元件的源电极及漏电极的一方连接,高电位侧的电位被施加到源电极以及漏电极的另一方和第二电极之中的一方,低电位侧的电位被施加到源电极以及漏电极的另一方和第二电极之中的另一方。具体而言,发光像素111具有有机EL元件121、数据线122、扫描线123、开关晶体管124、驱动晶体管125、保持电容126。该发光像素111在有机EL显示单元110被配置成例如矩阵状。
有机EL元件121相当于本发明的发光元件,其阳极与驱动晶体管125的漏极连接,阴极与第二电源布线113连接,以与在阳极和阴极之间流动的电流值对应的亮度来发光。该有机EL元件121的阴极侧的电极构成在多个发光像素111共同设置的共同电极的一部分,该共同电极与可变电压源180电连接,以使电位从该共同电极的周边部被施加到该共同电极。也就是说,共同电极作为在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第二电源布线113来发挥作用。另外,阴极侧的电极由金属氧化物构成的透明导电性材料形成。另外,有机EL元件121的阳极侧的电极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电极,有机EL元件121的阴极侧的电极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电极。
数据线122与数据线驱动电路120和开关晶体管124的源极及漏极的一方连接,通过数据线驱动电路120被施加与图像数据对应的信号电压。
扫描线123与写入扫描驱动电路130和开关晶体管124的栅极连接,根据由写入扫描驱动电路130施加的电压,将开关晶体管124导通以及截止。
开关晶体管124是源极及漏极的一方与数据线122连接、源极及漏极的另一方与驱动晶体管125的栅极以及保持电容126的一端连接的例如P型薄膜晶体管(TFT)。
驱动晶体管125相当于本发明的驱动元件,是源极与第一电源布线112连接、漏极与有机EL元件121的阳极连接、栅极与保持电容126的一端以及开关晶体管124的源极及漏极的另一方连接的例如P型TFT。由此,驱动晶体管125将与保持电容126所保持的电压对应的电流提供给有机EL元件121。此外,在监控用发光像素111M中,驱动晶体管125的源极与监控用布线190连接。
保持电容126的一端与开关晶体管124的源极及漏极的另一方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电源布线112连接,保持电容126保持开关晶体管124截止时的第一电源布线112的电位与驱动晶体管125的栅极的电位之间的电位差。也就是保持与信号电压对应的电压。
数据线驱动电路120将与图像数据对应的信号电压,经由数据线122输出到发光像素111。
写入扫描驱动电路130通过向多个扫描线123输出扫描信号来按顺序扫描多个发光像素111。具体而言,以行为单位对开关晶体管124进行导通和截止。由此,在由写入扫描驱动电路130选择的行的多个发光像素111施加输出到多个数据线122的信号电压。由此,发光像素111以与图像数据对应的亮度来发光。
控制电路140分别向数据线驱动电路120以及写入扫描驱动电路130指示驱动定时。
信号处理电路165向数据线驱动电路120输出与所输入的图像数据对应的信号电压。
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对监控用发光像素111M测定被施加到监控用发光像素111M的高电位侧的电位。具体而言,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经由监控用布线190测定施加于监控用发光像素111M的高电位侧的电位。也就是,测定检测点M1的电位。进而,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测定可变电压源180的高电位侧的输出电位,对所测定的被施加到监控用发光像素111M的高电位侧的电位与可变电压源180的高电位侧的输出电位之间的电位差ΔV进行测定。然后,将所测定的电位差ΔV输出到电压余裕量设定单元175。
电压余裕量设定单元175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本发明的电压调整单元,根据在峰值色阶的(VEL+VTFT)电压和由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检测出的电位差ΔV调整可变电压源180,以使监控用发光像素111M的电位为预定电位。具体而言,信号处理电路165基于由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检测出的电位差求出电压余裕量Vdrop。然后,计算在峰值色阶的(VEL+VTFT)电压和电压余裕量Vdrop之和,将合计结果即VEL+VTFT+Vdrop作为第一基准电压Vref1A的电压输出给可变电压源180。
可变电压源180相当于本发明的电源供给单元,将高电位侧的电位以及低电位侧的电位输出到有机EL显示单元110。该可变电压源180根据从电压余裕量设定单元175输出的第一基准电压Vref1A,输出使得监控用发光像素111M的高电位侧的电位成为预定的电位(VEL+VTFT)的输出电压Vout。
监控用布线190的一端与监控用发光像素111M连接,另一端与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连接,监控用布线190传递被施加于监控用发光像素111M的高电位侧的电位。
接着,关于该可变电压源180的详细构成进行简单地说明。
图4是表示是实施方式1的可变电压源的具体构成的一个例子的框图。另外,该图还示出了与可变电压源连接的有机EL显示单元110和电压余裕量设定单元175。
该图示出的可变电压源180具有比较电路181、PWM(Pulse Width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电路182、驱动电路183、开关元件SW、二极管D、电感器L、电容器C、输出端子184,将输入电压Vin转换为与第一基准电压Vref1对应的输出电压Vout,从输出端子184输出输出电压Vout。另外,虽然没有图示,但在供输入电压Vin输入的输入端子的前段插入AC-DC转换器,该AC-DC转换器例如是完成从AC100V向DC20V的转换的器件。
比较电路181具有输出检测单元185以及误差放大器186,将与输出电压Vout和第一基准电压Vref1的差分对应的电压输出到PWM电路182。
输出检测单元185具有被插入在输出端子184以及接地电位之间的2个电阻R1以及R2,将输出电压Vout按照电阻R1与R2的电阻比来分压,将所分压的输出电压Vout输出到误差放大器186。
误差放大器186将由输出检测单元185分压了的Vout和从电压余裕量设定单元175输出的第一基准电压Vref1A进行比较,将与该比较结果对应的电压输出到PWM电路182。具体而言,误差放大器186具有运算放大器187和电阻R3以及R4。运算放大器187的反相输入端子经由电阻R3与输出检测单元185连接,非反相输入端子与电压余裕量设定单元175连接,输出端子与PWM电路182连接。此外,运算放大器187的输出端子,经由电阻R4与反相输入端子连接。由此,误差放大器186将与从输出检测单元185输入的电压和从信号处理电路165输入的第一基准电压Vref1A之间的电位差对应的电压输出到PWM电路182。换句话说,将与输出电压Vout和第一基准电压Vref1A之间的电位差对应的电压输出到PWM电路182。
PWM电路182,根据从比较电路181输出的电压将占空(duty)不同的脉冲波形输出到驱动电路183。具体而言,PWM电路182,在从比较电路181输出的电压大时,输出导通占空长的脉冲波形,在输出的电压小时输出导通占空短的脉冲波形。换句话说,在输出电压Vout和第一基准电压Vref1的电位差大时,输出导通占空长的脉冲波形,在输出电压Vout和第一基准电压Vref1的电位差小时,输出导通占空短的脉冲波形。另外,脉冲波形的导通的期间是脉冲波形有源(active)的期间。
驱动电路183在从PWM电路182输出的脉冲波形为有源的期间中,导通开关元件SW,在从PWM电路182输出的脉冲波形为非有源的期间中,截止开关元件SW。
开关元件SW通过驱动电路183导通以及截止。仅在开关元件SW导通的期间,输入电压Vin经由电感器L以及电容器C,作为输出电压Vout输出到输出端子184。由此,输出电压Vout从0V逐渐接近20V(Vin)。此时,电感器L和电容器C充电。因为电压被施加(充电)于L的两端,所以输出电压Vout成为比输入电压Vin低相应量的电位。
随着输出电压Vout接近第一基准电压Vref1A,输入到PWM电路182的电压变小,PWM电路182输出的脉冲信号的导通占空变短。
于是,开关元件SW导通的时间也变短,输出电压Vout缓慢收束为第一基准电压Vref1A。
最终,在Vout=Vref1A附近的电位有微小的电压变动的情况下,确定输出电压Vout的电位。
这样,可变电压源180生成成为从电压余裕量设定单元175输出的第一基准电压Vref1A的输出电压Vout,提供到有机EL显示单元110。
接着,关于上述的显示装置50的工作用图5~图7来说明。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50的工作的流程图。
首先,电压余裕量设定单元175,从存储器读出预先设定的与峰值色阶对应的(VEL+VTFT)电压(步骤S10)。具体而言,电压余裕量设定单元175使用所需电压换算表决定与各颜色的色阶对应的VTFT+VEL,所述所需电压表示与各颜色的峰值色阶对应的VTFT+VEL的所需电压。
图6是表示电压余裕量设定单元175所参照的所需电压换算表的一个例子的图。
如该图所示,所需电压换算表中存储了与峰值色阶(255色阶)对应的VTFT+VEL的所需电压。例如,在R的峰值色阶的所需电压是11.2V,在G的峰值色阶的所需电压是12.2V,在B的峰值色阶的所需电压是8.4V。在各颜色的峰值色阶的所需电压中,最大的电压是G的12.2V。因而,电压余裕量设定单元175将VTFT+VEL决定为12.2V。
另一方面,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经由监控用布线190检测检测点M1的电位(步骤S14)。
接着,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检测可变电压源180的输出端子184的电位与检测点M1的电位之间的电位差ΔV(步骤S15)。然后,将所检测的电位差ΔV输出到电压余裕量设定单元175。
接着,电压余裕量设定单元175根据从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输出的电位差信号,决定与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检测出的电位差ΔV对应的电压降裕余量Vdrop(步骤S16)。具体而言,电压余裕量设定单元175具有电压降裕余量换算表,该电压降裕余量换算表表示与电位差ΔV对应的电压降裕余量Vdrop。
图7是表示电压余裕量设定单元175所参照的电压降裕余量换算表的一个例子的图。
如该图所示,电压降裕余量换算表中存储了与电位差ΔV对应的电压降裕余量Vdrop。例如,在电位差ΔV是3.4V的情况下,电压降裕余量Vdrop是3.4V。因而,电压余裕量设定单元175将电压降裕余量Vdrop决定为3.4V。
此外,如电压降裕余量换算表所示,电位差ΔV和电压降裕余量Vdrop是递增函数的关系。此外,电压降裕余量Vdrop越大,可变电压源180的输出电压Vout就越高。也就是说,电位差ΔV和输出电压Vout是递增函数的关系。
接着,电压余裕量设定单元175决定在下一个帧期间使可变电压源180输出的输出电压Vout(步骤S17)。具体而言,将在下一个帧期间使可变电压源180输出的输出电压Vout设为VTFT+VEL+Vdrop,该VTFT+VEL+Vdrop是在决定有机EL元件121和驱动晶体管125所需的电压时(步骤S13)决定的VTFT+VEL、和在决定与电位差ΔV对应的电压降裕余量时(步骤S15)决定的电压降裕余量Vdrop的合计值。
最后,电压余裕量设定单元175在下一个帧期间的最初时,将第一基准电压Vref1A设为VTFT+VEL+Vdrop,从而调整可变电压源180(步骤S18)。由此,在下一个帧期间中,可变电压源180使Vout=VTFT+VEL+Vdrop,提供到有机EL显示单元110。
由此,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50构成为用于得到功率消耗降低效果的最小构成。具体而言,该显示装置50包括:可变电压源180,输出高电位侧的电位以及低电位侧的电位;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对在有机EL显示单元110中的监控用发光像素111M,测定施加到该监控用发光像素111M的高电位侧的电位、以及可变电压源180的高电位侧的输出电压Vout;电压余裕量设定单元175,调整可变电压源180,以使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所测定的施加到监控用发光像素111M的高电位侧的电位为预定的电位(VTFT+VEL)。此外,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还测定可变电压源180的高电位侧的输出电压Vout,检测所测定的高电位侧的输出电压Vout和施加到监控用发光像素111M的高电位侧的电位之间的电位差,电压余裕量设定单元175根据由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所检测的电位差调整可变电压源。
由此,显示装置50通过检测由水平方向的第一电源布线电阻R1h以及垂直方向的第一电源布线电阻R1v引起的电压降,将该电压降的程度反馈给可变电压源180,从而减少多余的电压,能够削减功率消耗。
此外,显示装置50中,通过在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中央附近配置监控用发光像素111M,从而即使有机EL显示单元110大型化的情况下,也能简便地调整可变电压源180的输出电压Vout。
此外,通过削减功率消耗能够抑制有机EL元件121发热,所以能够防止有机EL元件121的劣化。
接着,使用图8及图9来说明上述的显示装置50中在第N帧以前和第N+1帧以后、被输入的图像数据变化的情况下的显示图案的变迁。
最初,对设想是在第N帧及第N+1帧输入的图像数据进行说明。
首先,在第N帧以前,与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中心部对应的图像数据设为使得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中心部看上去为白色的峰值色阶(R:G:B=255:255:255)。另一方面,与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中心部以外对应的图像数据设为使得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中心部以外看上去为灰色的灰阶(R:G:B=50:50:50)。
此外,在第N+1帧以后,与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中心部对应的图像数据,与第N帧同样设为峰值色阶(R:G:B=255:255:255)。另一方面,与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中心部以外对应的图像数据设为使得看上去比第N帧明亮的灰色的灰色色阶(R:G:B=150:150:150)。
接着,关于在第N帧及第N+1帧输入如上所述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的显示装置50的工作进行说明。
图8是表示在第N帧~第N+2帧中的显示装置50的工作的时间图。
该图示出了由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所检测的电位差ΔV、来自可变电压源180的输出电压Vout、和监控用发光像素111M的像素亮度。此外,在各帧期间的最后设置了消隐(blanking)期间。
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在有机EL显示单元显示的图像的图。
在时间t=T10中,信号处理电路165输入第N帧的图像数据。电压余裕量设定单元175使用所需电压换算表,将在G的峰值色阶的所需电压12.2V设为(VTFT+VEL)电压。
另一方面,此时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经由监控用布线190检测检测点M1的电位,检测该检测点M1的电位与从可变电压源180输出的输出电压Vout之间的电位差ΔV。例如在时间t=T10检测出ΔV=1V。然后,使用电压降裕余量换算表将第N+1帧的电压降裕余量Vdrop决定为1V。
时间t=T10~T11是第N帧的消隐期间,在该期间中有机EL显示单元110显示与时间t=T10相同的图像。
图9(a)是示意性地表示在时间t=T10~T11显示在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图像的图。在该期间中显示在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图像与第N帧的图像数据对应,中心部为白色,中心部以外是灰色。
在时间t=T11,电压余裕量设定单元175将第一基准电压Vref1A的电压设为上述(VTFT+VEL)电压与电压余裕量Vdrop的合计VTFT+VEL+Vdrop(例如,13.2V)。
在时间t=T11~T16,在有机EL显示单元110按顺序显示与第N+1帧的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图9(b)~图9(f))。此时,来自可变电压源180的输出电压Vout一直是在时间t=T11设定为第一基准电压Vref1A的电压的VTFT+VEL+Vdrop。然而,第N+1帧中,与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中心部以外对应的图像数据是使得看起来为比第N帧明亮的灰色的灰色色阶。由此,从可变电压源180向有机EL显示单元110提供的电流量,在时间t=T11~T16逐渐增加,随着该电流量的增加,第一电源布线112的电压降逐渐变大。由此,明亮地显示的区域的发光像素111、即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中心部的发光像素111的电源电压不足。换句话说,亮度比与第N+1帧的图像数据R:G:B=255:255:255对应的图像低。也就是说,在时间t=T11~T16,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中心部的发光像素111的发光亮度逐渐降低。
接着,在时间t=T16,信号处理电路165输入第N+1帧的图像数据。电压余裕量设定单元175使用所需电压换算表,继续将在G的峰值色阶的所需电压12.2V设定为(VTFT+VEL)电压。
另一方面,此时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经由监控用布线190检测检测点M1的电位,检测该检测点M1的电位与从可变电压源180输出的输出电压Vout之间的电位差ΔV。例如,在时间t=T16检测出ΔV=3V。然后,使用电压降裕余量换算表,将第N+1帧的电压降裕余量Vdrop决定为3V。
接着,在时间t=T17,电压余裕量设定单元175将第一基准电压Vref1A的电压设为上述(VTFT+VEL)电压和电压降裕余量Vdrop的合计VTFT+VEL+Vdrop(例如,15.2V)。由此,在时间t=T17以后,检测点M1的电位成为作为预定的电位的VTFT+VEL。
这样,虽然显示装置50在第N+1帧中亮度会暂时降低,但是为非常短的期间,用户几乎不受影响。
(实施方式2)
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与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向可变电压源输入的基准电压不仅依存于由电位差检测电路检测出的电位差ΔV的变化而变化,还依存于按每帧从所输入的图像数据检测出的峰值信号而变化。以下,对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之处省略说明,以与实施方式1不同之处为中心进行说明。关于与实施方式1重复的附图,采用应用于实施方式1的附图。
以下,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使用附图对作为用于使显示装置得到功率消耗降低效果的最小构成,而具有一个检测点(M1)、与监控用布线(也称为检测线)连接的情况具体说明。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该图示出的显示装置100具备:有机EL显示单元110、数据线驱动电路120、写入扫描驱动电路130、控制电路140、峰值信号检测电路150、信号处理电路160、由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构成的最大值检测电路170、可变电压源180、和监控用布线190。
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构成与实施方式1的图2、图3所述的构成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峰值信号检测电路150检测输入到显示装置100的图像数据的峰值,将表示检测出的峰值的峰值信号输出到信号处理电路160。具体而言,峰值信号检测电路150从图像数据中检测出最高色阶的数据作为峰值。高色阶的数据与在有机EL显示单元110明亮地显示的图像对应。
信号处理电路160根据从峰值信号检测电路150输出的峰值信号和由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检测出的电位差ΔV调整可变电压源180,以使监控用发光像素111M的电位成为预定电位。具体而言,信号处理电路160决定在使发光像素111以从峰值信号检测电路150输出的峰值信号发光时有机EL元件121和驱动晶体管125所需的电压。信号处理电路160基于由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检测出的电位差,求出电压余裕量。然后,计算所决定的、有机EL元件121所需的电压VEL、驱动晶体管125所需的电压VTFT、和电压余裕量Vdrop之和,将合计结果VEL+VTFT+Vdrop作为第一基准电压Vref1的电压输出给可变电压源180。
此外,信号处理电路160向数据线驱动电路120输出与经由峰值信号检测电路150输入的图像数据对应的信号电压。
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对监控用发光像素111M测定被施加到监控用发光像素111M的高电位侧的电位。具体而言,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经由监控用布线190测定施加于监控用发光像素111M的高电位侧的电位。也就是,测定检测点M1的电位。进而,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测定可变电压源180的高电位侧的输出电位,测定所测定的被施加到监控用发光像素111M的高电位侧的电位与可变电压源180的高电位侧的输出电位之间的电位差ΔV。然后,将所测定的电位差ΔV输出到信号处理电路160。
可变电压源180相当于本发明的电源供给单元,将高电位侧的电位以及低电位侧的电位输出到有机EL显示单元110。该可变电压源180根据从信号处理电路160输出的第一基准电压Vref1,输出使得监控用发光像素111M的高电位侧的电位成为预定的电位(VEL+VTFT)的输出电压Vout,。
监控用布线190的一端与监控用发光像素111M连接,另一端与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连接,监控用布线190传递被施加到监控用发光像素111M的高电位侧的电位。
接着,关于该可变电压源180的详细构成进行简单地说明。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可变电压源的具体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框图。另外,该图还示出了与可变电压源连接的有机EL显示单元110和信号处理电路160。
该图示出的可变电压源180与实施方式1说明的可变电压源180同样。
误差放大器186将由输出检测单元185进行了分压的Vout和从信号处理电路160输出的第一基准电压Vref1进行比较,将与该比较结果对应的电压输出到PWM电路182。具体而言,误差放大器186具有运算放大器187和电阻R3以及R4。运算放大器187的反相输入端子经由电阻R3与输出检测单元185连接,非反相输入端子与信号处理电路160连接,输出端子与PWM电路182连接。此外,运算放大器187的输出端子,经由电阻R4与反相输入端子连接。由此,误差放大器186将与从输出检测单元185输入的电压和从信号处理电路160输入的第一基准电压Vref1之间的电位差对应的电压输出到PWM电路182。换句话说,将与输出电压Vout和第一基准电压Vref1之间的电位差对应的电压输出到PWM电路182。
PWM电路182,根据从比较电路181输出的电压将占空不同的脉冲波形输出到驱动电路183。具体而言,PWM电路182,在从比较电路181输出的电压大时,输出导通占空长的脉冲波形,在输出的电压小时输出导通占空短的脉冲波形。换句话说,在输出电压Vout和第一基准电压Vref1之间的电位差大时,输出导通占空长的脉冲波形,在输出电压Vout和第一基准电压Vref1的电位差小时,输出导通占空短的脉冲波形。另外,脉冲波形的导通的期间是脉冲波形有源的期间。
随着输出电压Vout接近第一基准电压Vref1,输入到PWM电路182的电压变小,PWM电路182输出的脉冲信号的导通占空变短。
于是开关元件SW导通的时间也变短,输出电压Vout缓慢收束为第一基准电压Vref1。
最终,在Vout=Vref1附近的电位有微小的电压变动的情况下,确定输出电压Vout的电位。
这样,可变电压源180生成成为从信号处理电路160输出的第一基准电压Vref1的输出电压Vout,提供到有机EL显示单元110。
接着,关于上述的显示装置100的工作用图12、图13及图7来说明。
图12是表示显示装置100的工作的流程图。
首先,峰值信号检测电路150获得输入到显示装置100的1帧期间的图像数据(步骤S11)。例如,峰值信号检测电路150具有缓冲存储器,在该缓冲存储器存储1帧期间的图像数据。
接着,峰值信号检测电路150检测已获得的图像数据的峰值(步骤S12),将表示检测出的峰值的峰值信号输出到信号处理电路160。具体而言,峰值信号检测电路150,按各颜色检测图像数据的峰值。例如,图像数据分别对红(R)、绿(G)、蓝(B)以0~255(越大亮度就越高)的256个色阶来表示。在此,在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一部分的图像数据为R:G:B=177:124:135,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另一部分的图像数据为R:G:B=24:177:50,再一部分的图像数据为R:G:B=10:70:176的情况下,峰值信号检测电路150作为R的峰值检测出177,作为G的峰值检测出177,作为B的峰值检测出176,将表示检测出的各颜色的峰值的峰值信号输出到信号处理电路160。
接着,信号处理电路160,决定以从峰值信号检测电路150输出的峰值使有机EL元件121发光时的驱动晶体管125所需的电压VTFT、以及有机EL元件121所需的电压VEL(步骤S13)。具体而言,信号处理电路160使用所需电压换算表来决定与各颜色的色阶对应的VTFT+VEL,所述所需电压换算表表示与各颜色的色阶对应的VTFT+VEL的所需电压。
图13是表示信号处理电路160具有的所需电压换算表的一个例子的图。
如该图所示,所需电压换算表中存储了与各颜色的色阶对应的VTFT+VEL的所需电压。例如,与R的峰值177对应的所需电压是8.5V,与G的峰值177对应的所需电压是9.9V,与B的峰值176对应的所需电压是9.9V。与各颜色的峰值对应的所需电压中最大的电压是与B的峰值对应的9.9V。因而,信号处理电路160将VTFT+VEL决定为9.9V。
另一方面,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经由监控用布线190检测检测点M1的电位(步骤S14)。
接着,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检测可变电压源180的输出端子184的电位与检测点M1的电位之间的电位差ΔV(步骤S15)。然后,将所检测的电位差ΔV输出到信号处理电路160。
接着,信号处理电路160根据从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输出的电位差信号,决定与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检测出的电位差ΔV对应的电压降裕余量Vdrop(步骤S16)。具体而言,信号处理电路160具有电压降裕余量换算表,该电压降裕余量换算表表示与电位差ΔV对应的电压降裕余量Vdrop。
如图7所示,电压降裕余量换算表中存储了与电位差ΔV对应的电压降裕余量Vdrop。例如,在电位差ΔV是3.4V的情况下,电压降裕余量Vdrop是3.4V。因而,信号处理电路160将电压降裕余量Vdrop决定为3.4V。
此外,如电压降裕余量换算表所示,电位差ΔV和电压降裕余量Vdrop是递增函数的关系。此外,电压降裕余量Vdrop越大,可变电压源180的输出电压Vout就越高。也就是说,电位差ΔV和输出电压Vout是递增函数的关系。
接着,信号处理电路160决定在下一个帧期间使可变电压源180输出的输出电压Vout(步骤S17)。具体而言,将在下一个帧期间使可变电压源180输出的输出电压Vout设为VTFT+VEL+Vdrop,该VTFT+VEL+Vdrop是在决定有机EL元件121和驱动晶体管125所需的电压时(步骤S13)决定的VTFT+VEL、和在决定与电位差ΔV对应的电压降裕余量时(步骤S15)决定的电压降裕余量Vdrop的合计值。
最后,信号处理电路160通过在下一个帧期间的最初时,将第一基准电压Vref1设为VTFT+VEL+Vdrop,从而调整可变电压源180(步骤S18)。由此,在下一个帧期间中,可变电压源180使得Vout=VTFT+VEL+Vdrop,提供到有机EL显示单元110。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构成为用于得到功率消耗降低效果的最小构成。具体而言,该显示装置100包括:可变电压源180,输出高电位侧的电位以及低电位侧的电位;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对在有机EL显示单元110中的监控用发光像素111M,测定施加到该监控用发光像素111M的高电位侧的电位、以及可变电压源180的高电位侧的输出电压Vout;信号处理电路160,调整可变电压源180,以使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所测定的施加到监控用发光像素111M的高电位侧的电位为预定的电位(VTFT+VEL)。此外,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还测定可变电压源180的高电位侧的输出电压Vout,检测测定出的高电位侧的输出电压Vout和施加到监控用发光像素111M的高电位侧的电位之间的电位差,信号处理电路160根据由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检测出的电位差调整可变电压源。
由此,显示装置100通过检测由水平方向的第一电源布线电阻R1h以及垂直方向的第一电源布线电阻R1v引起的电压降,将该电压降的程度反馈给可变电压源180,从而减少多余的电压,能够削减功率消耗。
此外,显示装置100中,通过在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中央附近配置监控用发光像素111M,从而即使有机EL显示单元110大型化的情况下,也能简便地调整可变电压源180的输出电压Vout。
此外,通过削减功率消耗能够抑制有机EL元件121发热,所以能够防止有机EL元件121的劣化。
接着,使用图8及图9来说明上述的显示装置100中在第N帧以前和第N+1帧以后、被输入的图像数据变化的情况下的显示图案的变迁。
最初,对设想是在第N帧及第N+1帧输入的图像数据进行说明。
首先,在第N帧以前,与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中心部对应的图像数据设为使得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中心部看上去为白色的峰值色阶(R:G:B=255:255:255)。另一方面,与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中心部以外对应的图像数据设为使得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中心部以外看上去为灰色的灰阶(R:G:B=50:50:50)。
此外,在第N+1帧以后,与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中心部对应的图像数据,与第N帧同样设为峰值色阶(R:G:B=255:255:255)。另一方面,与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中心部以外对应的图像数据设为使得看上去比第N帧明亮的灰色的灰阶(R:G:B=150:150:150)。
接着,关于在第N帧及第N+1帧输入如上所述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的显示装置100的工作进行说明。
图8示出了由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所检测的电位差ΔV、来自可变电压源180的输出电压Vout、和监控用发光像素111M的像素亮度。此外,在各帧期间的最后设置了消隐期间。
在时间t=T10中,峰值信号检测电路150检测第N帧的图像数据的峰值。信号处理电路160,根据由峰值信号检测电路150所检测的峰值来决定VTFT+VEL。在此,因为第N帧的图像数据的峰值是R:G:B=255:255:255,所以信号处理电路160使用所需电压换算表将第N+1帧的所需电压VTFT+VEL决定为例如12.2V。
另一方面,此时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经由监控用布线190检测检测点M1的电位,检测检测点M1的电位与从可变电压源180输出的输出电压Vout之间的电位差ΔV。例如在时间t=T10检测出ΔV=1V。然后,使用电压降裕余量换算表将第N+1帧的电压降裕余量Vdrop决定为1V。
时间t=T10~T11是第N帧的消隐期间,在该期间中有机EL显示单元110显示与时间t=T10相同的图像。
图9(a)是示意性地表示在时间t=T10~T11显示在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图像的图。在该期间中显示在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图像与第N帧的图像数据对应,中心部为白色,中心部以外是灰色。
在时间t=T11中,信号处理电路160将第一基准电压Vref1的电压设为所决定的所需电压VTFT+VEL和电压降裕余量Vdrop的合计VTFT+VEL+Vdrop(例如,13.2V)。
在时间t=T11~T16,在有机EL显示单元110按顺序显示与第N+1帧的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图9(b)~图9(f))。此时,来自可变电压源180的输出电压Vout一直是在时间t=T11设定为第一基准电压Vref1的电压的VTFT+VEL+Vdrop。然而,第N+1帧中,与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中心部以外对应的图像数据是使得看起来为比第N帧明亮的灰色的灰阶。因而,从可变电压源180向有机EL显示单元110提供的电流量,在时间t=T11~T16逐渐增加,随着该电流量的增加,第一电源布线112的电压降逐渐变大。由此,明亮地显示的区域的发光像素111、即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中心部的发光像素111的电源电压不足。换句话说,亮度比与第N+1帧的图像数据R:G:B=255:255:255对应的图像低。也就是说,在时间t=T11~T16,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中心部的发光像素111的发光亮度逐渐降低。
接着,在时间t=T16中,峰值信号检测电路150检测第N+1帧的图像数据的峰值。在此,检测的第N+1帧的图像数据的峰值是R:G:B=255:255:255,所以信号处理电路160将第N+2帧的所需电压VTFT+VEL决定为例如12.2V。
另一方面,此时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经由监控用布线190检测检测点M1的电位,检测该检测点M1的电位与从可变电压源180输出的输出电压Vout之间的电位差ΔV。例如,在时间t=T16检测出ΔV=3V。然后,使用电压降裕余量换算表,将第N+1帧的电压降裕余量Vdrop决定为3V。
接着,在时间t=T17,信号处理电路160将第一基准电压Vref1的电压设为所决定的所需电压VTFT+VEL和电压降裕余量Vdrop的合计VTFT+VEL+Vdrop(例如,15.2V)。因而,在时间t=T17以后,检测点M1的电位成为作为预定的电位的VTFT+VEL。
这样,虽然显示装置100在第N+1帧中亮度会暂时降低,但是是非常短的期间,用户几乎不受影响。
(实施方式3)
在实施方式3中,对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另一例子、即作为用于使显示装置得到功率消耗降低效果的最小构成而具有一个检测点(M1)、与监控用布线(检测线)连接的情况的另一例子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与实施方式2的显示装置100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不具备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检测点M1的电位输入到可变电压源。此外,不同之处还有:信号处理电路将输出到可变电压源的电压设为所需电压VTFT+VEL。由此,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能够根据电压降量来实时地调整可变电压源的输出电压Vout,所以与实施方式2相比,能够防止像素亮度的暂时降低。下面,对此使用附图进行具体说明。
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该图示出的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200,与图10示出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装置100相比不同之处在于:不具备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取代监控用布线190具备监控用布线290,取代信号处理电路160具备信号处理电路260,以及取代可变电压源180具备可变电压源280。
信号处理电路260根据从峰值信号检测电路150输出的峰值信号,决定输出到可变电压源280的第二基准电压Vref2的电压。具体而言,信号处理电路260使用所需电压换算表,决定有机EL元件121所需的电压VEL和驱动晶体管125所需的电压VTFT的合计VTFT+VEL。然后,将决定的VTFT+VEL作为第二基准电压Vref2的电压。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00的信号处理电路260向可变电压源280输出的第二基准电压Vref2,与实施方式2的显示装置100的信号处理电路160向可变电压源180输出的第一基准电压Vref1不同,是只根据图像数据决定的电压。也就是说,第二基准电压Vref2不依存于可变电压源280的输出电压Vout和检测点M1的电位之间的电位差ΔV。
可变电压源280经由监控用布线290测定被施加到监控用发光像素111M的高电位侧的电位。也就是说,测定检测点M1的电位。然后,根据所测定的检测点M1的电位与从信号处理电路260输出的第二基准电压Vref2来调整输出电压Vout。
监控用布线290的一端与检测点M1连接,另一端与可变电压源280连接,监控用布线290向可变电压源280传递检测点M1的电位。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可变电压源280的具体构成的一个例子的框图。另外,该图还示出了与可变电压源连接的有机EL显示单元110以及信号处理电路260。
该图示出的可变电压源280与图11示出的可变电压源180的构成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取代比较电路181具备比较电路281,该比较电路281比较检测点M1的电位和第二基准电压Vref2。
在此,在将可变电压源280的输出电位设为Vout,将从可变电压源280的输出端子184到检测点M1为止的电压降量设为ΔV时,检测点M1的电位成为Vout-ΔV。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比较电路281比较Vref2和Vout-ΔV。如上所述Vref2=VTFT+VEL,所以可以说比较电路281是比较VTFT+VEL和Vout-ΔV。
另一方面,在实施方式2中,比较电路181比较Vref1和Vout。如上所述,Vref1=VTFT+VEL+ΔV,所以可以说在实施方式2中比较电路181是比较VTFT+VEL+ΔV和Vout。
因而,虽然比较电路281与比较电路181相比比较对象不同,但是比较结果却相同。也就是说,在实施方式2和实施方式3中,在从可变电压源280的输出端子184到检测点M1为止的电压降量相等的情况下,比较电路181向PWM电路输出的电压和比较电路281向PWM电路输出的电压相同。其结果,可变电压源180的输出电压Vout与可变电压源280的输出电压Vout变得相等。此外,在实施方式2中电位差ΔV和输出电压Vout也成为递增函数的关系。
如上述构成的显示装置200与实施方式2的显示装置100相比,能够根据输出端子184和检测点M1之间的电位差ΔV实时地调整输出电压Vout。这是因为:在实施方式2的显示装置100中,信号处理电路160只在各帧期间的最初进行该帧的第一基准电压Vref1的变更,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00中,不经由信号处理电路260,直接向可变电压源280的比较电路181输入依存于ΔV的电压,即输入Vout-ΔV,从而能够不依存于信号处理电路260的控制来调整Vout。
接着,对于在这样构成的显示装置200中与实施方式2同样地在第N帧以前和第N+1帧以后、输入的图像数据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的显示装置200的工作进行说明。另外,与实施方式2相同,被输入的图像数据为,在第N帧以前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中心部是R:G:B=255:255:255、中心部以外是R:G:B=50:50:50,第N+1帧以后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中心部是R:G:B=255:255:255、中心部以外是R:G:B=150:150:150。
图16是表示在第N帧~第N+2帧的显示装置200的工作的时间图。
在时间t=T20中,峰值信号检测电路150检测第N帧的图像数据的峰值。信号处理电路260根据由峰值信号检测电路150所检测的峰值来求VTFT+VEL。在此,因为第N帧的图像数据的峰值是R:G:B=255:255:255,信号处理电路160使用所需电压换算表将第N+1帧的所需电压VTFT+VEL决定为例如12.2V。
另一方面,输出检测单元185经由监控用布线290不断地检测检测点M1的电位。
接着,在时间t=T21中,信号处理电路260将第二基准电压Vref2的电压设为所决定的所需电压VTFT+TEL(例如,12.2V)。
在时间t=T21~22,在有机EL显示单元110按顺序显示与第N+1帧的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此时,如实施方式2中所说明,从可变电压源280向有机EL显示单元110提供的电流量逐渐增加。因而,随着电流量的增加在第一电源布线112的电压降逐渐变大。也就是说,检测点M1的电位逐渐降低。换句话说,输出电压Vout和检测点M1的电位之间的电位差ΔV逐渐增加。
在此,误差放大器186实时地输出与VTFT+VEL和Vout-ΔV之间的电位差对应的电压,所以输出根据电位差ΔV的增加使Vout上升的电压。
因而,可变电压源280根据电位差ΔV的增加使Vout实时地上升。
由此,消除了明亮地显示的区域的发光像素111、即有机EL显示单元110的中心部的发光像素111的电源电压的不足。也就是说,消除了像素亮度的降低。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00构成为用于得到功率消耗降低效果的最小构成。具体而言,该显示装置200中,信号处理电路160、和可变电压源280的误差放大器186、PWM电路182以及驱动电路183,检测由输出检测单元185所测定的监控用发光像素111M的高电位侧的电位与预定的电位之间的电位差,根据所检测的电位差调整开关元件SW。由此,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00与实施方式2的显示装置100相比,能够根据电压降量实时地调整可变电压源280的输出电压Vout,所以比起实施方式2,能够防止像素亮度的暂时降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有机EL显示单元110相当于本发明的显示单元,在图15中用单点划线围着的信号处理电路260、和可变电压源280的误差放大器186、PWM电路182以及驱动电路183相当于本发明的电压调整单元。在图15中用双点划线围着的开关元件SW、二极管D、电感器L和电容器C相当于本发明的电源供给单元。
(实施方式4)
以下,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对显示装置作为用于得到功率消耗降低效果的构成而具有多个检测点(M1~M5)、这些检测点与监控用布线(检测线)连接的情况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与实施方式2的显示装置100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对于两个以上的发光像素111分别测定高电位侧的电位,检测所测定的多个电位的各自与可变电压源180的输出电压之间的电位差,根据该检测结果之中的最大的电位差来调整可变电压源180。由此,能够更恰当地调整可变电压源180的输出电压Vout。因而,即使有机EL显示单元大型化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削减功率消耗。下面,对此使用附图具体说明。
图1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概略构成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该图示出的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300A,与图10示出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装置100大致相同,与显示装置100相比不同之处在于:还具备电位比较电路370A,取代有机EL显示单元110具备有机EL显示单元310,取代监控用布线190具备监控用布线391~395。在此,由电位比较电路370A和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构成最大值电路370。
有机EL显示单元310与有机EL显示单元110大致相同,与有机EL显示单元110相比不同之处在于:配置有监控用布线391~395,该监控用布线391~395被设置成与检测点M1~M5一对一地对应,用于测定对应的检测点的电位。
在该图中,图示了5个检测点M1~M5,但只要检测点是多个即可,可以是2个,也可以是3个。
监控用布线391~395,分别与对应的检测点M1~M5和电位比较电路370A连接,传递对应的检测点M1~M5的电位。由此,电位比较电路370A能够经由监控用布线391~395测定检测点M1~M5的电位。
电位比较电路370A,经由监控用布线391~395测定检测点M1~M5的电位。换句话说,测定被施加到多个监控用发光像素111M的高电位侧的电位。进而,选择所测定的检测点M1~M5的电位之中最小的电位,将所选择的电位输出到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
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与实施方式2同样地检测被输入的电位和可变电压源180的输出电压Vout之间的电位差ΔV,将检测出的电位差ΔV输出到信号处理电路160。
因而,信号处理电路160基于在电位比较电路370A所选择的电位调整可变电压源180。其结果,可变电压源180将使得在多个监控用发光像素111M的任一个中都不产生亮度降低的输出电压Vout提供到有机EL显示单元310。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300A中,电位比较电路370A对有机EL显示单元310内的多个发光像素111的各自测定施加的高电位侧的电位,选择所测定的多个发光像素111的电位之中最小的电位。然后,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检测在电位比较电路370A所选择的最小的电位与可变电压源180的输出电压Vout之间的电位差ΔV。然后,信号处理电路160根据所检测的电位差ΔV调整可变电压源18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300A中,可变电压源180相当于本发明的电源供给单元,有机EL显示单元310相当于本发明的显示单元,电位比较电路370A的其他部分、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以及信号处理电路160相当于本发明的电压调整单元。
此外,在显示装置300A中分别设置了电位比较电路370A和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但可以取替电位比较电路370A和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具备对可变电压源180的输出电压Vout和检测点M1~M5各自的电位进行比较的电位比较电路。
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显示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其他一个例子的框图。
该图示出的显示装置300B与图17示出的显示装置300A的构成大致相同,但最大值电路371的构成不同。也就是说不同之处在于取代电位比较电路370A和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具备电位比较电路370B。
电位比较电路370B通过比较可变电压源180的输出电压Vout和检测点M1~M5各自的电位,由此检测与检测点M1~M5对应的多个电位差。然后,选择所检测的电位差之中的最大的电位差,将该最大的电位差即电位差ΔV输出到信号处理电路160。
信号处理电路160与显示装置300A的信号处理电路160同样,调整可变电压源180。
另外,在显示装置300B中可变电压源180相当于本发明的电源供给单元,有机EL显示单元310相当于本发明的显示单元。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300A以及300B,将使得在多个监控用发光像素111M的任一个中都不产生亮度降低的输出电压Vout提供到有机EL显示单元310。也就是说,通过使输出电压Vout成为更恰当的值,从而进一步降低功率消耗,并且抑制发光像素111的亮度降低。下面,用图19A~图20B来说明该效果。
图19A是示意性地表示在有机EL显示单元310显示的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9B是表示在显示图19A示出的图像的情况下的在x-x'线的第一电源布线112的电压降量的曲线图。此外,图20A是示意性地表示在有机EL显示单元310显示的图像的其他例子的图,图20B是表示在显示图20A示出的图像的情况下的在x-x'线的第一电源布线112的电压降量的曲线图。
在如图19A所示,在有机EL显示单元310的所有发光像素111以相同的亮度发光的情况下,第一电源布线112的电压降量成为如图19B所示。
因此,调查画面中心的检测点M1的电位,就能知道电压降的最坏情况。因而,将与检测点M1的电压降量ΔV对应的电压降裕余量Vdrop和VTFT+VEL相加,从而使有机EL显示单元310内的所有发光像素111以正确的亮度发光。
另一方面,如图20A所示,在将画面在上下方向二等分、且在横方向二等分得到的区域即将画面划分为四份而得到的区域的、中心部的发光像素111以相同亮度发光且其他的发光像素111消光的情况下,第一电源布线112的电压降量成为如图20B所示。
因此,在只测定画面中心的检测点M1的电位的情况下,需要将在检测出的电位加上某一补偿电位而得的电压设定为电压降裕余量。例如,如果设定电压降裕余量换算表,使得将总是对画面中心的电压降量(0.2V)追加了1.3V的补偿而得的电压设定为电压降裕余量Vdrop,则能够使有机EL显示单元310内的所有发光像素111以正确的亮度来发光。在这里,以正确的亮度发光是指发光像素111的驱动晶体管125在饱和区域工作。
然而,在该情况下,作为电压降裕余量Vdrop总是需要1.3V,所以降低功率消耗的效果变小。例如,即是实际的电压降量是0.1V的图像的情况下,作为电压降裕余量也是0.1+1.3=1.4V,所以输出电压Vout高出相应的量,功率消耗的降低效果变小。
于是,通过不仅仅对画面中心的检测点M1进行测定,而是如图20A所示将画面划分为四份,测定划分出的四个区域的各自的中心和画面整体的中心这五个部位的检测点M1~M5的电位,从而能够提高检测电压降量的精度。因而,能够减少追加的补偿量,提高功率消耗降低效果。
例如,在图20A以及图20B中检测点M2~M5的电位是1.3V的情况下,将追加了0.2V的补偿的电压设为电压降裕余量,就能够使有机EL显示单元310内的所有发光像素111以正确的亮度来发光。
该情况下,在实际的电压降量为0.1V的图像的情况下,作为电压降裕余量Vdrop被设定的值是0.1+0.2=0.3V,所以与只测定画面中心的检测点M1的电位的情况相比能进一步降低1.1V的电源电压。
如上所述,显示装置300A以及300B与显示装置100以及200相比,检测点多,能够根据所测定的多个电压降量的最大值来调整输出电压Vout。因而,即使有机EL显示单元310大型化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削减功率消耗。
(实施方式5)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与实施方式4不同的例子,即作为用于使显示装置得到功率消耗降低效果的最小构成,而具有多个检测点(M1~M5)、这些检测点与监控用布线(检测线)连接的情况的不同例子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与实施方式4的显示装置300A以及300B同样,对两个以上的发光像素111的各自测定高电位侧的电位,检测所测定的多个电位的各自和可变电压源的输出电压之间的电位差。然后,根据该检测结果中最大的电位差对可变电压源进行调整,以使可变电压源的输出电压变化。但是,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与显示装置300A以及300B相比,不同之处在于由电位比较电路所选择的电位不是输入到信号处理电路,而是输入到可变电压源。
由此,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能够根据电压降量实时地调整可变电压源的输出电压Vout,所以与实施方式4的显示装置300A以及300B相比,能够防止像素亮度的暂时降低。下面,使用附图对此具体说明。
图2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该图示出的显示装置400具有与实施方式4的显示装置300A大致相同的构成,不同之处在于:取代可变电压源180具备可变电压源280,取代信号处理电路160具备信号处理电路260,不具备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而具有由电位比较电路370A构成的最大值检测电路32,由该电位比较电路370A所选择的电位输入到可变电压源280。
由此,可变电压源280根据由电位比较电路370A所选择的最低的电压,实时地使输出电压Vout上升。
因而,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400与显示装置300A以及300B相比,能够消除像素亮度的暂时降低。
以上,实施方式1~5的显示装置,通过根据从电源供给单元到至少一个发光像素发生的电压降量,调整电源供给单元的高电位侧的输出电位及电源供给单元的低电位侧的输出电位中的至少一方,从而能够削减功率消耗。也就是说,根据实施方式1~5,能够实现功率消耗降低效果高的显示装置。
功率消耗降低效果高的显示装置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1~5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超出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所想出的各种变形而得到的变形例、以及内置了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各种设备也包括在本发明内。
例如,可以补偿有机EL显示单元内的配置有监控用布线的发光像素的发光亮度的降低。
图22是表示与图像数据的色阶对应的、通常的发光像素的发光亮度以及具有监控用布线的发光像素的发光亮度的曲线图。另外,通常的发光像素是指,有机EL显示单元的发光像素之中的除配置有监控用布线的发光像素以外的发光像素。
从该图可以明确的是,在图像数据的色阶相同的情况下,具有监控用布线的发光像素的亮度比通常的发光像素的亮度低。这是因为:由于设置了监控用布线,发光像素的保持电容126的电容值减少。因而,即便输入了使有机EL显示单元的整个面均一地以相同亮度发光的图像数据,实际在有机EL显示单元显示的图像也会成为具有监控用布线的发光像素的亮度比其他发光像素的亮度低的图像。即,发生线缺陷。图23是示意性地示出发生了线缺陷的图像的图。该图示意性地示出了例如在显示装置300A发生了线缺陷的情况下的有机EL显示单元310所显示的图像。
为了防止线缺陷,显示装置可以校正从数据线驱动电路120向有机EL显示单元提供的信号电压。具体而言,具有监控用布线的发光像素的位置在设计时就已经知道,所以只要预先将提供到该位置的像素的信号电压设定为增加了与亮度降低相应的量的值即可。由此,能够防止由于设置了监控用布线而引起的线缺陷。
此外,信号处理电路160以及260具有示出与各颜色的色阶对应的VTFT+VEL的所需电压的所需电压换算表,但是可以取代所需电压换算表,具有驱动晶体管125的电流-电压特性和有机EL元件121的电流-电压特性,使用两个电流-电压特性来决定VTFT+VEL。
图24是一并示出驱动晶体管的电流-电压特性和有机EL元件的电流-电压特性的曲线图。横轴以相对于驱动晶体管的源极电位下降的方向作为正方向。
该图示出与两个不同的色阶对应的驱动晶体管的电流-电压特性以及有机EL元件的电流-电压特性,与低色阶对应的驱动晶体管的电流-电压特性以Vsig1来表示,与高色阶对应的驱动晶体管的电流-电压特性以Vsig2来表示。
为了消除驱动晶体管的漏极-源极电压的变动所引起的显示不良的影响,需要使驱动晶体管在饱和区域工作。另一方面,有机EL元件的发光亮度由驱动电流所决定。因此,为了使有机EL元件对应于图像数据的色阶而正确发光,只要从驱动晶体管的源极和有机EL元件的阴极之间的电压减去与有机EL元件的驱动电流对应的有机EL元件的驱动电压(VEL)之后剩下的电压成为能够使驱动晶体管在饱和区域工作的电压即可。此外,为了降低功率消耗,优选的是驱动晶体管的驱动电压(VTFT)低。
因而,在图24中,由在表示驱动晶体管的线性区域和饱和区域之间的边界的线上通过驱动晶体管的电流-电压特性和有机EL元件的电流-电压特性相交的点的特性来求出VTFT+VEL,该VTFT+VEL能够对应于图像数据的色阶使有机EL元件正确地发光,并且使功率消耗降低到最低。
这样,可以使用图24示出的曲线图来换算与各颜色的色阶对应的VTFT+VEL的所需电压。
此外,在各实施方式中,可变电压源向第一电源布线112提供高电位侧的输出电压Vout,第二电源布线113在有机EL显示单元的周缘部接地,但是可变电压源也可以向第二电源布线113提供低电位侧的输出电压。
此外,显示装置也可以具有低电位监控线,所述低电位监控线,其一端连接于监控用发光像素111M,另一端连接于各实施方式的电压测定单元,用于传递被施加到监控用发光像素111M的低电位侧的电位。
此外,在各实施方式中,电压测定单元可以测定被施加到监控用发光像素111M的高电位侧的电位以及被施加到监控用发光像素111M的低电位侧的电位之中的至少一方的电位,电压调整单元可以根据所测定的电位来调整电源供给单元,以使监控用发光像素111M的高电位侧的电位与监控用发光像素111M的低电位侧的电位之间的电位差成为预定的电位差。
由此,能够进一步削减功率消耗。这是因为:构成第二电源布线113具有的共同电极的一部分的有机EL元件121的阴极电极,使用方块电阻(sheet resistance)高的透明电极(例如,ITO),所以第二电源布线113的电压降量比第一电源布线112的电压降量大。因而,通过根据被施加到监控用发光像素111M的低电位侧的电位进行调整,能够更加适当地调整电源供给单元的输出电位。
此外,连接有用于传递高电位侧的电位的高电位监控线、和用于传递低电位侧的电位的低电位监控线的发光像素可以不是同一像素。
此外,在实施方式3及5中,电压调整单元可以检测由电压测定单元所测定的监控用发光像素111M的低电位侧的电位与预定的电位之间的电位差,根据所检测的电位差调整电源供给单元。
此外,在实施方式2及4中,信号处理电路160也可以不按每个帧来改变第一基准电压Vref1,而按每多个帧(例如3帧)来改变第一基准电压Vref1。
由此,能够降低因第一基准电压Vref1的电位的变动而在可变电压源180产生的功率消耗。
此外,信号处理电路160可以对多个帧测定从电位差检测电路170A或者电位比较电路370B输出的电位差,对测定的电位差进行平均化,根据平均化了的电位差来调整可变电压源180。具体而言,可以对多个帧执行图12示出的流程图中的检测点的电位的检测处理(步骤S14)以及电位差的检测处理(步骤S15),在电压降裕余量的决定处理(步骤S16)中,对于在电位差的检测处理(步骤S15)所检测的多个帧的电位差进行平均化,对应于平均化了的电位差来决定电压降裕余量。
此外,信号处理电路160以及260可以考虑有机EL元件121的历时劣化裕余量来决定第一基准电压Vref1以及第二基准电压Vref2。例如,将有机EL元件121的历时劣化裕余量设为Vad时,信号处理电路160可以将第一基准电压Vref1的电压设为VTFT+VEL+Vdrop+Vad,信号处理电路260可以将第二基准电压Vref2的电压设为VTFT+VEL+Vad。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开关晶体管124以及驱动晶体管125作为P型晶体管来记载,但将它们由N型晶体管来构成也可以。
此外,开关晶体管124以及驱动晶体管125设为TFT,但也可以是其他的场效应晶体管。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50、100、200、300A、300B以及400所包含的处理单元,典型的是作为集成电路即LSI来实现。另外,显示装置50、100、200、300A、300B以及400所包含的处理单元的一部分,也可以与有机EL显示单元110以及310集成在同一基板上。此外,也可以用专用电路或者通用处理器来实现。此外,也可以利用在LSI制造之后可编程的FPGA(Field Progra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可重构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和设定的可重构处理器。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50、100、200、300A、300B以及400中包含的数据线驱动电路、写入扫描驱动电路、控制电路、峰值信号检测电路、信号处理电路以及电位差检测电路的功能的一部分,可以通过CPU等处理器执行程序来实现。此外,也可以作为包含由显示装置50、100、200、300A、300B以及400具备的各处理单元实现的特征步骤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来实现。
(实施方式6)
在实施方式1~5中,对显示装置得到功率消耗降低效果的构成、即为了降低功率消耗,而使用1个乃至多个的检测线(监控用布线)监控发光像素的电源电压的构成进行了说明。在实施方式6中,对为了在维持显示装置的图像品质的情况下得到最大限度的功率消耗降低效果,检测发光像素的高电位侧或低电位侧的电位的电位检测点的配置布局进行说明。
在上述实施方式1~5中,为了得到最大限度的功率消耗降低效果,要求对所有图像图案高精度地监控电压降量的分布。因此,希望尽可能多地设置显示单元的监控用发光像素上设置的电位检测点。
然而,与电位检测点的配置数相应地,作为检测线的监控用布线的根数增多。监控用布线越多,在图像就越会含有由该布线引起的、不反映图像信息的条纹噪声(线缺陷),引起显示画质的降低。而且,由于布线数的增加,导致成本增加。
因而,若从电位检测点的配置数的方面考虑,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功率消耗降低效果和图像品质是相互制约(相互妥协)的关系。因而,为了在维持显示装置的图像品质的情况下得到最大限度的功率消耗降低效果,重要的是通过将电位检测点的配置布局最优化,从而抑制配置数。
图25是实施方式6的有机EL显示单元的检测点的配置布局图。该图记载的有机EL显示单元510在作为第一方向的行方向及作为第二方向的列方向上设有检测点M11~M39。各电位检测点在行方向上均等配置,在列方向上也均等配置。在此,图25的右图示出了1个发光像素及其周边像素的布局。在以三个子像素为一个单位的发光像素的左右配置有具有第一电源布线电阻R1v的高电位侧的电源布线,在发光像素的上下配置有具有第一电源布线电阻R1h的高电位侧的电源布线。在此,根据上述电源布线的线宽的关系,R1v<R1h。就是说,沿第一方向配置的相邻的发光像素之间的电源布线电阻R1h设定得高于沿第二方向配置的相邻的发光像素之间的电源布线电阻R1v。
在上述那样的电源布线构成的情况下,在电源布线电阻高的行方向上,电压降的变化急剧,在电源布线电阻低的列方向上,电压降的变化缓慢。因而,从高精度地监控电压降量的分布的方面考虑,只要在行方向上密集地配置电位检测点,在列方向上稀疏地配置电位检测点即可。也就是说,使沿作为第一方向的行方向设置的相邻的电位检测点之间的平均距离(例如M11~M19的相邻检测点距离的平均值)小于沿作为第二方向的列方向设置的相邻的电位检测点之间的平均距离(例如M11、M21、M31的相邻检测点距离的平均值)。
通过如上述这样恰当配置的电位检测点,能够高精度地监控因电源布线电阻网引起的电压降量的分布,能够在维持显示装置的图像品质的情况下得到最大限度的功率消耗降低效果。而且,还可抑制因配置检测线引起的成本增加。
图26是比较用的形态中的显示单元的检测点的配置布局图。在该图记载的有机显示单元中,与图25记载的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单元510相比,列方向上的检测点间距离与行方向上的检测点间距离同等地设定得较小,是检测点间距离在列方向及行方向上相等的布局。根据该检测点的布局构成,沿着从检测点向外部引出电位的监控用布线,图像的周期性容易紊乱,存在条纹噪声(线缺陷)显著的可能性。因而,引起画质的降低。
图27A和图27B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第一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单元的检测点的配置布局图。图27A记载的有机EL显示单元510A同时显示在列方向上等分割的区域,图27B记载的有机EL显示单元510A同时显示在行方向上等分割的区域。
图27A和图27B记载的有机EL显示单元510A与图25记载的有机EL显示单元510相比,检测点的配置布局不同。在有机EL显示单元510中,相邻的检测点配置在同一发光像素行或同一发光像素列上。也就是说,相邻的检测点配置成直线状。另一方面,在有机EL显示单元510A中,不限于相邻的检测点配置在同一发光像素行或同一发光像素列上,相邻的检测点在预定区域内配置成锯齿状。
为了达到对所有图像高精度地检测电压降量这一目的,希望各检测点在行方向及列方向上尽可能地等间隔配置。相反,若在行方向及列方向上等间隔地配置成直线状,则从检测点引出的监控用布线的配置重叠,难以使布线对图像的影响分散。
与此相对,在图27A和图27B记载的有机EL显示单元510A中,在确保行方向及列方向上的检测点的等间隔配置的情况下在预定区域内使相邻的检测点至少在行方向或列方向上移位。上述预定区域,在图27A中相当于分割区域21~27,在图27B中相当于分割区域11~17。
分割区域11~17是在作为第一方向的行方向上将有机EL显示单元510A均等分割而设定的多个第二分割区域。分割区域21~27是在作为第二方向的列方向上将有机EL显示单元510A均等分割而设定的多个第一分割区域。
在此,与图25的右图相同,R1h>R1h时,在具有检测点的第一分割区域即分割区域21、24及27中的在行方向上相邻的检测点之间的平均距离设定为小于在具有检测点的第二分割区域即分割区域11~17中的在列方向上相邻的检测点之间的平均距离。例如,在设有机EL显示单元的尺寸为40英寸时,分割区域21、24及27中的检测点密度为1个/13.1cm,分割区域11~17中的检测点密度为1个/16.7cm。
根据上述检测点的配置条件,即使多个检测点在行方向及列方向上不配置成直线状,也能抑制由于配置多个检测点而引起的成本增加,在维持图像品质的情况下得到最大限度的功率消耗降低效果。
图28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第二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单元的检测点的配置布局图。该图记载的有机EL显示单元510B中的检测点的配置布局与图27A和图27B记载的检测点的配置布局相同,仅是设定的检测点的配置条件不同。在图28的配置布局中,也是设定与图27A和图27B中的分割区域11~17和分割区域21~27对应的、分割区域11~20和分割区域21~27。
作为第一分割区域的分割区域21~27中的具有检测点的区域即分割区域21、24和27被定义为第一检测分割区域,计算关于该第一检测分割区域所具有的检测点的列方向的平均坐标(重心位置)。作为第二分割区域的分割区域11~20中的具有检测点的区域即分割区域11~19被定义为第二检测分割区域,计算关于该第二检测分割区域所具有的检测点的行方向的平均坐标(重心位置)。
在此,R1h>R1v时,设定为使第一相邻间距离Y大于第二相邻间距离X,所述第一相邻间距离Y通过将第一检测分割区域之间的上述平均坐标之差对全部的第一检测分割区域进行平均而得,所述第二相邻间距离X通过将第二检测分割区域之间的平均坐标之差对全部的第二检测分割区域进行平均而得。
根据上述检测点的配置条件,即使多个检测点在行方向及列方向上不配置成直线状,也能抑制由于配置多个检测点而引起的成本增加,在维持图像品质的情况下得到最大限度的功率消耗降低效果。
图29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有机EL显示单元的电压降量的模拟结果的图。该图记载的各曲线图的X-Y平面表示显示面板的XY坐标,Z轴表示将高电位侧及低电位侧的电压降量相加而得的量。各曲线图的左上部表示显示图案。在得到本模拟结果时,设定高电位侧的电源布线电阻R1h=0.98(Ω/pix)、R1v=0.90(Ω/pix)、低电位侧的电源布线电阻R2h=5.88(Ω/pix)、R2v=1.00(Ω/pix)。
根据在上述电源布线构成中得到的电压降量的模拟结果,求出为了将电压余裕量抑制在0.2V以内所必须的检测点的分布条件。在此,有机EL显示单元为40型(4kpix×2kpix),将1个区段(block)假定为160像素行×90像素列。
在该情况下,在列方向的电压降量最急剧变化的图案A中,需要在列方向上每20个区段配置检测点。另一方面,在行方向的电压降量最急剧变化的图案E和F中,需要在行方向上每12个区段配置检测点。
根据上述模拟结果也可知,在R2h>R2v时,需要将行方向的检测点配置得多于列方向的检测点。
在实施方式6中,仅说明了设于有机EL显示单元的检测点的配置布局,但作为具有该有机EL显示单元的显示装置的构成,可应用以实施方式4的显示装置300A及300B、以及实施方式5的显示装置400的构成为代表那样的、具有多个检测点的显示装置。通过将本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单元应用于显示装置300A、300B或400,从而能够抑制因配置多个检测点而导致的成本增加,在维持图像品质的情况下得到最大限度的功率消耗降低效果。
此外,优选,具有本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单元的显示装置,具有用于将在多个检测点检测到的高电位侧电位或低电位侧电位传递到电位差检测电路的多个检测线,该多个检测线包括用于分别传递施加给3个以上发光像素的高电位侧电位的3个以上的高电位检测线、以及用于分别传递施加给3个以上发光像素的低电位侧电位的3个以上的低电位检测线的至少一方,高电位侧的检测线及低电位侧的检测线的至少一方配置成相邻的检测线彼此的间隔相互相同。
由此,可更恰当地调整电源供给单元的高电位侧的输出电位及电源供给单元的低电位侧的输出电位的至少一方,即使在显示单元大型化时,也能有效地削减功率消耗。由于配置成检测线的间隔相等,能够使显示单元的布线布局具有周期性,提高制造效率。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但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对本实施方式实施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想到的各种变形的形态、组合不同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而构建的形态均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作为例子说明了显示装置50、100、200、300A、300B以及400是有源矩阵式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情况,但不限于此。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也可以应用于有源矩阵式以外的有机EL显示装置,也可以应用于除使用了电流驱动型发光元件的有机EL显示装置以外的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装置。
此外,例如,本发明的显示装置被内置在如图30所记载的薄型平板电视机。通过内置了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从而实现能够进行反映了图像信号的高精度的图像显示的薄型平板电视机。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尤其对有源式有机EL平板显示器有用。
附图标记说明
50、100,200,300A,300B,400显示装置
11~27分割区域
110,310、510有机EL显示单元
111发光像素
111M监控用发光像素
112第一电源布线
113第二电源布线
120数据线驱动电路
121有机EL元件
122数据线
123扫描线
124开关晶体管
125驱动晶体管
126保持电容
130写入扫描驱动电路
140控制电路
150峰值信号检测电路
160、165、260信号处理电路
170、371、372最大值检测电路
170A电位差检测电路
175电压余裕量设定单元
180,280可变电压源
181,281比较电路
182PWM电路
183驱动电路
184输出端子
185输出检测单元
186误差放大器
190,290,391,392,393,394,395监控用布线
370A,370B电位比较电路
M1~M5,M11~M19,M21~M29,M31~M39检测点

Claims (7)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电源供给单元,输出高电位侧以及低电位侧的电位的至少一方;
显示单元,在所述显示单元中,多个发光像素沿相互正交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呈矩阵状配置,从所述电源供给单元接受电源供给;
电位检测单元,检测配置于所述显示单元内的多个发光像素的各自所设置的电位检测点的高电位侧的电位或低电位侧的电位;以及
电压调整单元,调整从所述电源供给单元输出的所述高电位侧和所述低电位侧的输出电位中的至少一方,以使所述高电位侧的电位和所述低电位侧的电位中的至少一方的电位与基准电位之间的电位差成为预定的电位差,
沿所述第一方向配置的相邻的所述发光像素之间的电源布线的电阻大于沿所述第二方向配置的相邻的所述发光像素之间的电源布线的电阻,
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相邻的所述电位检测点之间的平均距离小于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的相邻的所述电位检测点之间的平均距离。
2.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电源供给单元,输出高电位侧以及低电位侧的电位的至少一方;
显示单元,在所述显示单元中,多个发光像素沿相互正交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呈矩阵状配置,从所述电源供给单元接受电源供给;
电位检测单元,检测配置于所述显示单元内的多个发光像素的各自所设置的电位检测点的高电位侧的电位或低电位侧的电位;以及
电压调整单元,调整从所述电源供给单元输出的所述高电位侧和所述低电位侧的输出电位中的至少一方,以使所述高电位侧的电位和所述低电位侧的电位中的至少一方的电位与基准电位之间的电位差成为预定的电位差,
沿所述第一方向配置的相邻的所述发光像素之间的电源布线的电阻大于沿所述第二方向配置的相邻的所述发光像素之间的电源布线的电阻,
将所述显示单元在第二方向上均等分割而设定的多个第一分割区域中的具有所述电位检测点的第一分割区域中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电位检测点之间的平均距离,小于将所述显示单元在第一方向上均等分割而设定的多个第二分割区域中的具有所述电位检测点的第二分割区域中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电位检测点之间的平均距离。
3.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电源供给单元,输出高电位侧以及低电位侧的电位的至少一方;
显示单元,在所述显示单元中,多个发光像素沿相互正交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呈矩阵状配置,从所述电源供给单元接受电源供给;
电位检测单元,检测配置于所述显示单元内的多个发光像素的各自所设置的电位检测点的高电位侧的电位或低电位侧的电位;以及
电压调整单元,调整从所述电源供给单元输出的所述高电位侧和所述低电位侧的输出电位中的至少一方,以使所述高电位侧的电位和所述低电位侧的电位中的至少一方的电位与基准电位之间的电位差成为预定的电位差,
沿所述第一方向配置的相邻的所述发光像素之间的电源布线的电阻大于沿所述第二方向配置的相邻的所述发光像素之间的电源布线的电阻,
关于在所述显示单元在第二方向上均等分割而设定的多个第一分割区域中、设定了作为具有所述电位检测点的第一分割区域,对所述第一检测分割区域具有的1个以上所述电位检测点算出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平均坐标、和关于在所述显示单元在第一方向上均等分割而设定的多个第二分割区域中设定了作为具有所述电位检测点的第二分割区域,对所述第二检测分割区域具有的1个以上所述电位检测点算出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平均坐标,第一相邻间距离大于第二相邻间距离,所述第一相邻间距离通过将相邻的所述第一检测分割区域之间的所述平均坐标的差,对于全部的所述第一检测分割区域进行平均而得,所述第二相邻间距离通过将相邻的所述第二检测分割区域之间的所述平均坐标的差,对于全部的所述第二检测分割区域进行平均而得。
4.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还包括多个检测线,所述多个检测线用于将在多个所述电位检测点检测出的高电位侧的电位或低电位侧的电位传递给所述电位检测单元,
所述多个检测线包括用于分别传递施加于3个以上所述发光像素的高电位侧电位的3个以上的高电位检测线、和用于分别传递施加于3个以上所述发光像素的低电位侧电位的3个以上的低电位检测线中的至少一方,
所述高电位检测线和所述低电位检测线中的至少一方配置成相邻的检测线彼此的间隔相互相同。
5.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所述多个发光像素分别包括:
驱动元件,具有源电极以及漏电极,和
发光元件,具有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
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驱动元件的源电极以及漏电极的一方连接,在所述源电极以及漏电极的另一方和所述第二电极之中的一方施加所述高电位侧的电位,在所述源电极以及漏电极的另一方和所述第二电极之中的另一方施加所述低电位侧的电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电源线,将在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相互相邻的发光像素所具有的所述驱动元件的所述源电极和漏电极的另一方彼此电连接,和
第二电源线,将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上相互相邻的发光像素所具有的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二电极彼此电连接,
所述多个发光像素经由所述第一电源线和所述第二电源线接受来自所述电源供给单元的电源供给。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
所述发光元件是有机EL元件。
CN201180004563.2A 2011-07-11 2011-07-11 显示装置 Active CN1029717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1/003974 WO2013008270A1 (ja) 2011-07-11 2011-07-11 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71780A true CN102971780A (zh) 2013-03-13
CN102971780B CN102971780B (zh) 2015-11-25

Family

ID=47505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4563.2A Active CN102971780B (zh) 2011-07-11 2011-07-11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952953B2 (zh)
JP (1) JP5770712B2 (zh)
KR (1) KR101836535B1 (zh)
CN (1) CN102971780B (zh)
WO (1) WO2013008270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8047A (zh) * 2017-04-27 2017-08-18 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驱动方法、电路和oled显示装置
CN109192141A (zh) * 2018-10-30 2019-01-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检测方法、显示装置
CN109859692A (zh) * 2019-03-27 2019-06-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180150A (zh) * 2020-09-29 2021-01-05 山东云海国创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的多点电压检测方法、系统及相关组件
CN112581473A (zh) * 2021-02-22 2021-03-30 常州微亿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实现表面缺陷检测灰度图像定位算法的方法
CN112639946A (zh) * 2018-12-24 2021-04-09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5985252A (zh) * 2022-11-30 2023-04-18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72604A1 (ja) * 2011-06-16 2012-12-2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WO2012176241A1 (ja) 2011-06-23 2012-12-2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KR102349194B1 (ko) 2014-11-21 2022-01-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원 공급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JP6903398B2 (ja) * 2016-01-27 2021-07-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駆動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US10102795B2 (en) * 2016-06-06 2018-10-16 Mikro Mesa Technology Co., Ltd. Operating method of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8511478A (zh) * 2017-02-24 2018-09-07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CN108573675A (zh) * 2017-03-10 2018-09-25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驱动方法
JP2023044407A (ja) * 2021-09-17 2023-03-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光電変換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移動体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65148A (ja) * 2004-08-30 2006-03-09 Sony Corp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CN1818999A (zh) * 2005-02-09 2006-08-16 东北先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显示屏的驱动装置与驱动方法
US20080266216A1 (en) * 2007-04-24 2008-10-30 Sangmoo Choi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20090026969A1 (en) * 2007-07-24 2009-01-29 Woong Joo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JP2009162980A (ja) * 2008-01-07 2009-07-23 Panasonic Corp 表示モジュール、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方法
CN101989404A (zh) * 2009-08-03 2011-03-23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18621B2 (en) * 2003-03-27 2009-04-14 Sanyo Electric Co., Ltd. Method of correcting uneven display
JP2005032704A (ja) * 2003-06-18 2005-02-03 Sharp Corp 表示素子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06251602A (ja) * 2005-03-14 2006-09-21 Seiko Epson Corp 駆動回路、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9230108A (ja) * 2008-02-29 2009-10-08 Canon Inc 表示パネルの駆動回路および表示装置
JP5485155B2 (ja) 2010-01-13 2014-05-0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65148A (ja) * 2004-08-30 2006-03-09 Sony Corp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CN1818999A (zh) * 2005-02-09 2006-08-16 东北先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显示屏的驱动装置与驱动方法
US20080266216A1 (en) * 2007-04-24 2008-10-30 Sangmoo Choi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20090026969A1 (en) * 2007-07-24 2009-01-29 Woong Joo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JP2009162980A (ja) * 2008-01-07 2009-07-23 Panasonic Corp 表示モジュール、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方法
CN101989404A (zh) * 2009-08-03 2011-03-23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8047A (zh) * 2017-04-27 2017-08-18 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驱动方法、电路和oled显示装置
CN109192141A (zh) * 2018-10-30 2019-01-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检测方法、显示装置
US11024229B2 (en) 2018-10-30 2021-06-01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etec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639946A (zh) * 2018-12-24 2021-04-09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9859692A (zh) * 2019-03-27 2019-06-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859692B (zh) * 2019-03-27 2021-01-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180150A (zh) * 2020-09-29 2021-01-05 山东云海国创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的多点电压检测方法、系统及相关组件
CN112581473A (zh) * 2021-02-22 2021-03-30 常州微亿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实现表面缺陷检测灰度图像定位算法的方法
CN112581473B (zh) * 2021-02-22 2021-05-18 常州微亿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实现表面缺陷检测灰度图像定位算法的方法
CN115985252A (zh) * 2022-11-30 2023-04-18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5985252B (zh) * 2022-11-30 2024-03-26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952953B2 (en) 2015-02-10
KR101836535B1 (ko) 2018-03-08
JP5770712B2 (ja) 2015-08-26
JPWO2013008270A1 (ja) 2015-02-23
WO2013008270A1 (ja) 2013-01-17
CN102971780B (zh) 2015-11-25
US20130016086A1 (en) 2013-01-17
KR20140045255A (ko) 201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71780A (zh) 显示装置
CN102203845B (zh) 显示装置以及其驱动方法
CN103038809A (zh) 显示装置
CN102959611B (zh) 显示装置
CN102971782A (zh)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CN102971781B (zh) 显示装置
CN102971779B (zh) 显示装置
CN102959610A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TWI596586B (zh) 顯示裝置、產生伽瑪電壓之設備及其方法
CN100547636C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JANPAN ORGANIC RATE DISPLA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42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427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JOLED Inc.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30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Japan Display Design and Development Contract Society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JOLED In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