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71190A - 刮水装置、刮水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刮水装置的制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刮水装置、刮水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刮水装置的制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71190A
CN102971190A CN2012800018860A CN201280001886A CN102971190A CN 102971190 A CN102971190 A CN 102971190A CN 2012800018860 A CN2012800018860 A CN 2012800018860A CN 201280001886 A CN201280001886 A CN 201280001886A CN 102971190 A CN102971190 A CN 1029711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pking shaft
planar portions
section
wiper device
riveted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188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71190B (zh
Inventor
村田真二
竹内浩司
鸟山健太
浅野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sm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mo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m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9711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711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711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711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06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32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wiper blade arms or blades
    • B60S1/34Wiper arms; Mounting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0413Modular wiper assembly
    • B60S1/0422Modular wiper assembly having a separate transverse element
    • B60S1/0425Modular wiper assembly having a separate transverse el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attachment of the wiper shaft holders to the transverse el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043Attachment of the wiper assembly to the vehicle
    • B60S1/0436Attachement of separate wiper shaft holders to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043Attachment of the wiper assembly to the vehicle
    • B60S1/0433Attachement of a wiper modular assembly to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043Attachment of the wiper assembly to the vehicle
    • B60S1/0438Attachement of separate wiper motor assembly to the vehi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orging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刮水装置具备:枢轴,固定有刮水臂;枢轴支架,可旋转地支承所述枢轴,并且具有联结轴;以及管框架,具有筒状端部,所述筒状端部被连结在所述联结轴上。所述联结轴具备:铆接固定部,与所述筒状端部铆接固定;以及平面部,设置在所述联结轴的、从所述管框架露出的部位上。所述平面部相对于所述铆接固定的铆接方向具有预定角度,并且与所述联结轴的轴线平行。

Description

刮水装置、刮水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刮水装置的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置在例如车辆等上的刮水装置、该刮水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该刮水装置的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设置在车辆等上的刮水装置通过电动机使枢轴旋转驱动,由此使安装在枢轴上的刮水臂和连结在该刮水臂上的刮水片转动,来刮拭挡风玻璃(windshield glass)。
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刮水装置中,所述枢轴分别被一对枢轴支架所支承,连结所述一对枢轴支架的联结轴与管框架的两端铆接固定。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481548号公报
在上述的刮水装置中,在用卡盘(chuck)装置等保持用具对支承枢轴的枢轴支架的套筒部(sleeve)进行保持的状态下,枢轴支架的联结轴与管框架铆接固定在一起。然而,由于铆接加工时的铆接夹具的铆接方向和枢轴的角度根据车型而不同,所以像以往那样在对枢轴支架的套筒部进行保持的状态下使所述联结轴与管框架铆接固定时,需要根据不同车型的刮水装置来对保持角度等进行调整等。所以,用于铆接加工的工序变得繁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加容易地将枢轴支架的联结轴铆接固定在管框架上的刮水装置、该刮水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该刮水装置的制造装置。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形态提供一种刮水装置。所述刮水装置具备:枢轴,固定有刮水臂;枢轴支架,可旋转地支承所述枢轴,并且具有联结轴;以及管框架,具有筒状端部,所述筒状端部被连结在所述联结轴上。所述联结轴具备:铆接固定部,与所述筒状端部铆接固定;以及平面部,设置在所述联结轴的、从所述管框架露出的部位上。所述平面部相对于所述铆接固定的铆接方向具有预定角度,并且与所述联结轴的轴线平行。
本发明的其他形态提供一种刮水装置的制造方法。所述刮水装置具备:枢轴,固定有刮水臂;枢轴支架,可旋转地支承所述枢轴,并且具有联结轴;以及管框架,具有筒状端部。所述方法具备以下工序:将相对于铆接方向具有预定角度且与所述联结轴的轴线平行的平面部设置在所述联结轴的、从所述管框架露出的部位上的工序;将所述联结轴插入到所述筒状端部内的工序;在所述联结轴被插入到所述筒状端部内的状态下,通过使保持用具与所述平面部面接触来对所述联结轴进行保持的工序;以及在对所述联结轴进行保持的状态下,沿着相对于所述平面部呈所述预定角度的所述铆接方向,将所述筒状端部铆接固定在所述联结轴上的工序。
本发明的其他形态提供一种刮水装置的制造装置。所述刮水装置具备:枢轴,固定有刮水臂;枢轴支架,可旋转地支承所述枢轴,并且具有联结轴;以及管框架,具有筒状端部,所述筒状端部被铆接固定在所述联结轴上。在所述联结轴的、从所述管框架露出的部位上形成有相对于所述铆接固定的铆接方向具有预定角度且与所述联结轴的轴线平行的平面部。所述制造装置具备:保持用具,其通过与所述平面部面接触来对所述联结轴进行保持;以及铆接夹具,在所述联结轴被所述保持用具保持的状态下对所述联结轴和所述筒状端部进行铆接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刮水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刮水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沿图2的Ⅲ-Ⅲ线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2的Ⅳ-Ⅳ线的剖视图。
图5是剖视图,用于说明对图4中的定位部进行保持的卡盘装置。
图6是剖视图,用于说明对图3中的管框架进行铆接固定的铆接夹具。
图7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刮水装置的主视图。
图8是图7的刮水装置的主要部俯视图。
图9是用于对图7的刮水装置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的侧视图。
图10是用于对图7的刮水装置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的侧视图。
图11是用于对图7的刮水装置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的侧视图。
图12是其他例子的刮水装置的主要部侧视图。
图13是其他例子的刮水装置的主要部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将本发明具体化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刮水装置10具备一对枢轴支架11a、11b。各个枢轴支架11a、11b的构成基本相同。
枢轴支架11a、11b分别具备:枢轴12a、12b;以及形成为大致圆筒形的套筒部13a、13b,可旋转地支承所述枢轴12a、12b。
所述枢轴支架11a的套筒部13a的轴线K1、即枢轴12a的轴线与后述的联结轴17a的长度方向上的轴线L1形成角度θ1。所述枢轴支架11b的套筒部13b的轴线K2、即枢轴12b的轴线与联结轴17b的轴线L1(联结轴17b的轴线L1与所述联结轴17a的长度方向上的轴线L1一致)形成角度θ2。角度θ1与角度θ2互不相同。这些角度θ1、θ2根据车型而不同。各个枢轴12a、12b以套筒部13a、13b的轴线K1、K2在与纸面垂直的方向上分别具有预定角度的形式被安装在套筒部13a、13b上。
在枢轴12a、12b的下端上,分别固定有连杆(link lever)14a、14b的基端。在这些连杆14a、14b的顶端上,支承有连杆15a、15b的基端。在刮水器电动机M的输出轴M1上固定有未予图示的曲臂,连杆15a、15b的顶端通过接合部(joint)16可转动地连结在该曲臂的一端上。因此,在刮水器电动机M的输出轴M1旋转时,该旋转经由所述曲臂、以及连杆15a、15b使连杆14a、14b往复摇动,由此枢轴12a、12b在预定角度范围往复转动。在枢轴12a、12b的顶端上固定有未予图示的刮水臂的基端,通过使所述枢轴12a、12b往复转动,所述刮水臂也进行往复转动,并且通过连结在所述刮水臂的顶端上的未予图示的刮水片对挡风玻璃进行刮拭。
另外,枢轴支架11a、11b具备被连结在细长形的管框架18上的联结轴17a、17b。管框架18的两端形成为筒状。这些联结轴17a、17b分别被插入到管框架18的两端的筒状端部18a、18b中,在该插入状态下用铆接夹具J1、J2(参照图6)从管框架18的外侧(外周侧)对管框架18进行铆接,由此这些联结轴17a、17b被连结固定在管框架18上。如图3所示,在联结轴17a、17b上预先形成有多个嵌合凹部17c。如图1~图3所示,在进行铆接固定时,管框架18以仿效所述嵌合凹部17c的形式被塑性变形,由此形成嵌合凸部18c。嵌合凸部18c被嵌合在嵌合凹部17c内,由此枢轴支架11a、11b被铆接固定在管框架18的筒状端部18a、18b上。另外,嵌合凹部17c被设为,在通过铆接夹具J1、J2(在后面详细说明)进行铆接固定时,在使铆接夹具J1、J2向铆接方向进行了移动时能够将这些夹具J1、J2从嵌合凹部17c中取出的凹形。在此,铆接方向是指,在进行铆接固定时对置的两个铆接夹具J1、J2相互接近的方向。
枢轴支架11a、11b具备安装部20a、20b。在这些安装部20a、20b上,形成有安装孔19a、19b。刮水装置10通过插通在安装孔19a、19b内的固定螺栓(图示略)被固定在车身上。
接着,对枢轴支架11a、11b的联结轴17a、17b进行详细的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枢轴12a、12b的轴线K1、K2相对于联结轴17a、17b的轴线L1的角度θ1、θ2不同,但各个联结轴17a、17b的构成基本相同。所以,在图3以及图4中显示联结轴17b,而省略对联结轴17a的详细形状的图不。
如图2以及图3所示,枢轴支架11b的联结轴17b具备预先沿着圆周方向以及长度方向(轴线L1方向)分别排列形成的多个嵌合凹部17c,呈凹状。由此,通过所述铆接夹具J1、J2而被塑性变形的管框架18的嵌合凸部18c能够更加确实地与联结轴17a、17b嵌合在一起。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枢轴支架11b的联结轴17b上、且在从所述管框架18露出的部位上形成有定位部23。如图4所示,所述定位部23形成为,具有多个平面部23a~23f的截面多角形。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位部23为具有6个平面部23a~23f的截面六角形。
各个平面部23a~23f为与所述轴线L1平行的平面,并且相对于安装有刮水臂(图示略)基端的各个枢轴12a、12b具有预定的角度。通过确定定位部23的位置,来确定枢轴12a、12b的位置。
如图4所示,定位部23的一对平面部23a、23d相互平行。如图5所示,在定位部23被对应的卡盘装置30保持时,所述平面部23a、23d分别与上侧卡盘部件31以及下侧卡盘部件32的保持面31a、32a抵接。另外,如图5以及图6所示,与包括形成在枢轴支架11b的联结轴17b上的平面部23a(23d)在内的平面X1平行的平面X2、和与铆接夹具J1、J2的铆接方向垂直的平面X3之间的角度θ3被设定为预定角度。在本实施方式中,角度θ3小于90度。此方式也同样适用于枢轴支架11a,包括形成在联结轴17a上的平面部23a在内的平面、和与所述铆接夹具J1、J2的铆接方向垂直的平面X3之间的角度θ3被设定为预定角度,例如小于90度。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刮水装置10的枢轴支架11a、11b与管框架18的组装方法、即刮水装置1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各个枢轴支架11a、11b的联结轴17a、17b分别被插入到管框架18的两端的筒状端部18a、18b内。
接着,如图5所示,插入到管框架18的筒状端部18a、18b内的各个联结轴17a、17b的定位部23被对应的卡盘装置30保持。在此,各个卡盘装置30具备上侧卡盘部件31和下侧卡盘部件32,上侧卡盘部件31的保持面31a与定位部23的平面部23a进行面接触,下侧卡盘部件32的保持面32a隔着轴线L1与所述平面部23a相反侧的平面部23d抵接,由此枢轴支架11a、11b被对应的卡盘装置30所保持。这时,上侧卡盘部件31移动,而下侧卡盘部件32不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下侧卡盘部件32的保持面32a的两侧,从该保持面32a连续形成有保持面32b、32c。保持面32b、32c对应于与所述定位部23的平面部23d相邻的一对平面部23c、23e。也就是说,下侧卡盘部件32形成为凹状。因此,由于所述下侧卡盘部件32的保持面32b、32c与定位部23的平面部23c、23e抵接,所以能够提高卡盘装置30对联结轴17a、17b、进而对枢轴支架11a、11b的保持力。
被卡盘装置30保持的各个枢轴支架11a、11b以所述轴线L1为中心适宜地旋转至适当的位置为止,以使所述联结轴17a、17b的平面部23a、23d相对于与铆接方向垂直的平面X3具有预定角度θ3。
然后,如图3以及图6所示,使各个铆接夹具J1、J2向相互接近的方向(铆接方向)移动,直至铆接夹具J1、J2的至少一部分相抵接。由此,管框架18以仿效各个联结轴17a、17b的形式被塑性变形,各个联结轴17a、17b被同时铆接固定在管框架18上。具体地讲,各个铆接夹具J1、J2的铆接部J1a、J2a朝轴线L1、即径向内侧按压管框架18而使管框架18塑性变形,由此形成嵌合凸部18c。所述嵌合凸部18c被嵌合在联结轴17a、17b的嵌合凹部17c内,使得管框架18被固定在联结轴17a、17b、即枢轴支架11a、11b上。
接着,对第1实施方式的特有的优点进行说明。
(1)枢轴支架11a、11b的联结轴17a、17b与管框架18的筒状端部18a、18b铆接固定。联结轴17a、17b具有:嵌合凹部17c;以及平面部23a、23d,形成在联结轴17a、17b的、从管框架18露出的部位上。平面部23a、23d与联结轴17a、17b的轴线平行,并且相对于与铆接方向垂直的平面X3具有预定角度θ3。卡盘装置30经由所述平面部23a、23d对联结轴17a、17b进行保持。由此,即使枢轴12a、12b被设定成任何角度,平面部23a、23d和与铆接方向垂直的平面X3之间的角度θ3也保持不变。因此,即使刮水装置根据车辆的车型而有所不同,并且枢轴12a、12b的角度,甚至枢轴支架11a、11b的套筒部13a、13b的轴线K1、K2的角度不同,也可以通过共通的铆接夹具J1、J2以铆接固定的方式将枢轴支架11a、11b连结在管框架18上。由此,在各个车型的刮水装置的套筒部13a、13b的轴线K1、K2的角度不同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对以往所需的保持角度等进行调整,从而能够容易且快速地将枢轴支架11a、11b的联结轴17a、17b铆接固定在管框架18上。
(2)各个联结轴17a、17b具有作为第1平面部的平面部23a和作为第2平面部的平面部23d。所述平面部23a、23d与所述轴线L1平行,并且隔着联结轴17a、17b的轴线L1而相互对置。这样,由于具有多对与所述轴线L1平行的平面部(例如23a、23d),所以卡盘装置30能够更加稳定地对联结轴17a、17b进行保持。
(3)将联结轴17a、17b分别插入到管框架18的两端的筒状端部18a、18b中,在该状态下,通过铆接夹具J1、J2将各个联结轴17a、17b同时铆接固定在管框架18上。由此,例如,与个别地将各个联结轴17a、17b铆接固定在管框架18的筒状端部18a、18b上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通过铆接夹具J1、J2进行铆接的工序数。
(第2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将本发明具体化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第2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平面部的形成位置、铆接夹具、以及卡盘装置。主要对这些不同点进行详细说明,而对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附上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在第2实施方式中,虽然枢轴12a、12b的轴线K1、K2相对于联结轴17a、17b的轴线L1的角度θ1、θ2不同,但各个联结轴17a、17b的构成基本相同。所以,在图8~图13中显示联结轴17b而省略对联结轴17a的详细形状的图示。
如图7以及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枢轴支架11b的联结轴17b上、且在从所述管框架18露出的部位上形成有第1延出部40以及第2延出部41。第1延出部40从联结轴17b朝与所述联结轴17b的长度方向上的轴线L1垂直的方向延出。第2延出部41隔着所述联结轴17b而形成在第1延出部40的相反侧,并且从联结轴17b朝与轴线L1的垂直的方向延出。第1延出部40以及第2延出部41相隔轴线L1且为对称形状。因此,以下主要以一方的延出部、即第1延出部40为中心加以说明。
第1延出部40具备:与所述轴线L1平行的平面部40a;作为交叉面的垂直面40b,垂直于所述平面部40a;以及凸部40d,具有相对于铆接方向倾斜的倾斜面40c。
平面部40a相对于铆接方向具有预定的角度,而与安装有刮水臂(图示略)基端的各个枢轴12a、12b的斜率无关。垂直面40b为从所述平面部40a的轴线L1方向的一个端部连续的面,并且形成在比所述平面部40a更靠枢轴12b侧的位置。凸部40d形成在第1延出部40的平面部40a的相反侧,并且具备倾斜面40c,该倾斜面40c具有向离开所述平面部40a的方向逐渐变细的锥形。倾斜面40c相对于铆接方向、即与后述的卡盘装置101的卡盘方向相同的方向倾斜。
上述第1延出部40以及第2延出部41被作为保持用具的卡盘装置101保持,并且在轴线L1方向上被定位。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刮水装置10的枢轴支架11a、11b与管框架18的组装方法、即刮水装置1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另外,与枢轴支架11a、11b分别对应的一对卡盘装置101以及铆接夹具J1、J2能够在与轴线L1平行的方向上移动。因此,制造装置100能够对应具有不同长度的管框架18。在制造装置100中,卡盘装置101与铆接夹具J1、J2构成为一体,使得在组装时,卡盘装置101与铆接夹具J1、J2能够在铆接方向上一体移动。
首先,各个枢轴支架11a、11b的联结轴17a、17b分别被插入到管框架18两端的筒状端部18a、18b内。
接着,如图10所示,插入到管框架18的筒状端部18a、18b内的、各个联结轴17a、17b的第1延出部40以及第2延出部41的平面部40a与相对应的卡盘装置101的下侧卡盘部件102面接触。另外,下侧卡盘部件102具备:保持用凹部103;和缓冲器(damper)104,对该保持用凹部103进行支承。保持用凹部103形成为凹状,其具备:与所述平面部40a面接触的保持面103a;以及从该保持面103a的所述轴线L1方向的两端部朝第1以及第2延出部40、41延出的一对侧壁部103b。
接着,使卡盘装置101的上侧卡盘部件105向与下侧卡盘部件102接近的方向、即铆接方向移动。另外,该上侧卡盘部件105具备:缓冲器106;和定位用凹部107,被该缓冲器106所支承。所述定位用凹部107具备倾斜面107a,该倾斜面107a形成为向离开缓冲器106的方向逐渐变细的形状。所以,如图10所示,如上所述,在上侧卡盘部件105向下侧卡盘部件102移动时,定位用凹部107与第1延出部40以及第2延出部41侧的凸部40d面接触。在使上侧卡盘部件105进一步朝同一方向移动时,通过定位用凹部107的倾斜面107a使卡盘部件102、105的移动方向(铆接方向)的力施加在构成第1以及第2延出部40、41的凸部40d的倾斜面40c上,并产生联结轴17b的长度方向、即轴线L1方向的力来作为其分力。所以,具备第1延出部40以及第2延出部41的联结轴17b(枢轴支架11b)通过与上侧卡盘部件105的定位用凹部107面接触的凸部40d而向联结轴17b的长度方向、即轴线L1方向移动。这时,如图10所示,第1延出部40以及第2延出部41向同一方向移动,直至作为交叉面的垂直面40b与下侧卡盘部件102的一方的侧壁部103b在联结轴17b的长度方向上相抵接为止。在卡盘部件102、105相接近的方向(铆接方向)上,平面部40a以及凸部40d被卡盘部件102、105夹持。由此,第1延出部40以及第2延出部41被保持。进一步,下侧卡盘部件102的所述一方的侧壁部103b与垂直面40b在长度方向上相抵接。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卡盘部件102、105对联结轴17a、17b的保持力,并且联结轴17a、17b被定位。
然后,如图11所示,使与各个卡盘部件102、105一体移动的各个铆接夹具J1、J2进一步朝相互接近的方向(铆接方向)移动。由此,管框架18以仿效各个联结轴17a、17b的形式被塑性变形,各个联结轴17a、17b被同时铆接固定在管框架18上。这时,虽然卡盘部件102、105也朝与铆接夹具J1、J2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但可通过各个卡盘部件102、105的缓冲器104、106来抑制施加在第1延出部40以及第2延出部41上的力。
如上所述,基于本第2实施方式,除了具有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1)以及(3)的优点之外,还具有以下的优点。
(4)第1延出部40以及第2延出部41具备作为交叉面的垂直面40b。因此,能够在联结轴17a、17b的长度方向上以垂直面40b为基准进行联结轴17a、17b与管框架18(筒状端部18a、18b)的定位。由于可通过卡盘部件102、105对平面部40a和与平面部40a垂直的垂直面40b(即,多个方向的面)进行保持,所以能够提高对联结轴17a、17b的保持力,并且能够确保各个方向上的定位精度。
(5)在进行铆接固定的铆接工序中,实施使第1以及第2延出部40、41的垂直面40b与作为下侧卡盘部件102的定位面的侧壁部103b面接触来对联结轴17a、17b在长度方向上进行定位的定位工序。所以,在定位工序和铆接工序之间不存在其他工序,从而能够在铆接固定时确实地进行定位。能够抑制因定位工序和铆接工序之间存在其他工序而产生位置偏移。
(6)上侧卡盘部件105沿着铆接方向移动,并且与形成在第1以及第2延出部40、41上的凸部40d的倾斜面40c抵接。由此,联结轴17a、17b被移动至垂直面40b与下侧卡盘部件102的一方的侧壁部103b在联结轴17a、17b的长度方向上相抵接为止。在使第1以及第2延出部40、41的平面部40a及垂直面40b与卡盘部件102、105进行面接触而被保持的状态下,各个联结轴17a、17b被铆接夹具J1、J2铆接固定在管框架18上。这样,由于能够在用卡盘部件102、105保持平面部40a的同时对联结轴17a、17b进行定位,所以能够抑制工序数的增加。
(7)由于卡盘部件102、105和铆接夹具J1、J2构成为能够朝相同的方向移动,所以能够限制卡盘部件102、105以及铆接夹具J1、J2的移动方向,并且能够使刮水装置10的构造上的限制得以缓和。
(8)由于卡盘部件102、105和铆接夹具J1、J2构成为能够一体移动,所以能够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来进行卡盘部件102对刮水装置10的保持、和铆接夹具J1、J2的铆接。
另外,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也可以更改为以下的形式。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定位部23具有6个平面部23a~23f,与轴线L1垂直的方向的切断面为大致六角形的形状。并不仅限于此,截面形状也可以更改为八角形或者其他的多角形。定位部23也可以为具有一对平面部和连接这些平面部的一对曲面的形状,或者也可以为由1个平面部和1个曲面组成的大致D字形。
·虽然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通过铆接夹具J1、J2,各个枢轴支架11a、11b的联结轴17a、17b被同时铆接固定在管框架18的各个筒状端部18a、18b上,然而并不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将枢轴支架11a的联结轴17a铆接固定在管框架18的一方的筒状端部、例如筒状端部18a上之后,再将枢轴支架11b的联结轴17b铆接固定在管框架18的另一方的筒状端部、即筒状端部18b上。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优选地,在卡盘装置30中,将下侧卡盘部件32设为不动,而将上侧卡盘部件31设为可动。为了代替此方式,也可以将两个卡盘部件均设为可动的形式。另外,也可以将上侧卡盘部件设为不动,而将下侧卡盘部件设为可动。进一步,卡盘装置30对定位部23进行保持的方向并不仅限于上下方向,只要联结轴的平面部相对于与铆接方向垂直的平面X3具有预定角度θ3并被保持,也可以从3个以上的方向来进行保持。
·虽然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没有特别提及,然而例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优选地,在联结轴17b的长度方向(轴线L1方向)上、且在第1延出部40的垂直面40b的相反侧形成有倾斜面40e。在这种情况下,第2延出部41也设为与第1延出部40相同的形状。在这样的构成中,例如,在对枢轴支架11b进行成型的成型模具(未予图示)的分模方向Lp与枢轴支架11b的倾斜方向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将所述倾斜面40e的倾斜方向设定为与枢轴支架11b的套筒部13b的倾斜方向相同的方向,来防止第1延出部40以及第2延出部41形成为具有成型模具分模时的倒勾(undercut)的形状,因此,能够抑制第1延出部40以及第2延出部41的变形或碎裂。
·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在制造装置100中,用于对联结轴17a、17b在长度方向上进行位置调整的卡盘装置101与铆接夹具J1、J2构成为一体。然而,卡盘装置101也可以与铆接夹具J1、J2分开设置。在这种情况下,首先通过卡盘装置101来进行联结轴17a、17b相对于管框架18的定位,接着,在对联结轴17a、17b进行保持的状态下,通过铆接夹具J1、J2进行铆接固定。
另外,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由于卡盘装置101与铆接夹具J1、J2构成为一体,所以平面X2和平面X3之间的角度θ3被设为0°(预定角度0°,也就是说,卡盘方向与铆接方向相同)。然而,也可以将卡盘装置101与铆接夹具J1、J2分开设置,并且将平面X2和平面X3之间的角度θ3设为0°以外(具有0°以外的预定角度,也就是说,将卡盘方向和铆接方向设为不同的方向)的角度。

Claims (16)

1.一种刮水装置,具备:
枢轴,固定有刮水臂;
枢轴支架,可旋转地支承所述枢轴,并且具有联结轴;以及
管框架,具有筒状端部,所述筒状端部被连结在所述联结轴上,
所述联结轴具备:铆接固定部,与所述筒状端部铆接固定;以及平面部,设置在所述联结轴的、从所述管框架露出的部位上,所述平面部相对于所述铆接固定的铆接方向具有预定角度,并且与所述联结轴的轴线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水装置,其中,
所述平面部分别形成在第1延出部和第2延出部上,所述第1延出部从所述联结轴朝与该联结轴的轴线交叉的方向延出,所述第2延出部隔着所述联结轴朝所述第1延出部的相反侧延出,
所述第1延出部以及所述第2延出部具有与所述联结轴的轴线交叉的交叉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刮水装置,其中,
为了产生所述联结轴的轴线方向的力来作为铆接方向的力的分力,所述第1延出部以及所述第2延出部具有相对于所述铆接方向倾斜的倾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水装置,其中,
所述平面部具有第1平面部和第2平面部,所述第1平面部以及所述第2平面部与所述联结轴的轴线平行,并且隔着所述轴线而相互对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刮水装置,其中,
所述平面部形成为,所述平面部和与所述铆接方向垂直的平面之间的角度小于90度。
6.一种刮水装置的制造方法,所述刮水装置具备:枢轴,固定有刮水臂;枢轴支架,可旋转地支承所述枢轴,并且具有联结轴;以及管框架,具有筒状端部,
所述刮水装置的制造方法具备以下工序:
将相对于铆接方向具有预定角度且与所述联结轴的轴线平行的平面部设置在所述联结轴的、从所述管框架露出的部位上的工序;
将所述联结轴插入到所述筒状端部内的工序;
在所述联结轴被插入到所述筒状端部内的状态下,通过使保持用具与所述平面部面接触来对所述联结轴进行保持的工序;以及
在对所述联结轴进行保持的状态下,沿着相对于所述平面部呈所述预定角度的所述铆接方向,将所述筒状端部铆接固定在所述联结轴上的工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刮水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平面部分别形成在第1延出部和第2延出部上,所述第1延出部从所述联结轴朝与该联结轴的轴线交叉的方向延出,所述第2延出部隔着所述联结轴朝所述第1延出部的相反侧延出,
所述第1延出部以及所述第2延出部具有与所述联结轴的轴线交叉的交叉面,
对所述联结轴进行保持的工序包括,通过使所述保持用具与所述第1延出部以及所述第2延出部的各自的所述平面部及所述交叉面进行面接触来对所述联结轴进行保持的工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刮水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铆接工序中,实施通过使所述保持用具的定位面与所述第1延出部以及所述第2延出部的各自的所述交叉面进行面接触来对所述联结轴在轴线方向上进行定位的定位工序。
9.根据权利要求7或者8所述的刮水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
为了产生所述联结轴的轴线方向的力来作为铆接方向的力的分力,所述第1延出部以及所述第2延出部具有相对于所述铆接方向倾斜的倾斜面,
将所述保持用具沿着铆接方向移动而使其与所述倾斜面抵接,由此使所述联结轴移动至所述交叉面与所述保持用具的定位面在所述联结轴的轴线方向上相抵接为止,在使所述保持用具与所述第1延出部以及所述第2延出部的各自的所述平面部及所述交叉面进行面接触的状态下将所述筒状端部铆接固定在所述联结轴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刮水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平面部具有第1平面部和第2平面部,所述第1平面部以及所述第2平面部与所述联结轴的轴线平行,并且隔着所述轴线而相互对置,
在使所述保持用具与所述第1平面部以及所述第2平面部进行面接触的状态下将所述筒状端部铆接固定在所述联结轴上。
11.根据权利要求6~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刮水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筒状端部为形成在所述管框架两端的一对筒状端部,在将2个所述枢轴支架的联结轴分别插入到这些筒状端部内的状态下,将2个筒状端部同时铆接固定在联结轴上。
12.根据权利要求6~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刮水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
以所述平面部和与所述铆接方向垂直的平面之间的角度小于90度的形式形成所述平面部。
13.一种刮水装置的制造装置,所述刮水装置具备:枢轴,固定有刮水臂;枢轴支架,可旋转地支承所述枢轴,并且具有联结轴;以及管框架,具有筒状端部,所述筒状端部被铆接固定在所述联结轴上,在所述联结轴的、从所述管框架露出的部位上形成有相对于所述铆接固定的铆接方向具有预定角度且与所述联结轴的轴线平行的平面部,其中
所述制造装置具备:
保持用具,其通过与所述平面部面接触来对所述联结轴进行保持;以及
铆接夹具,在所述联结轴被所述保持用具保持的状态下对所述联结轴和所述筒状端部进行铆接固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刮水装置的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铆接夹具能够沿着所述铆接方向移动,
所述保持用具能够向与所述铆接夹具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者14所述的刮水装置的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保持用具与所述铆接夹具能够一体移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3~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刮水装置的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铆接夹具能够沿着与预定平面垂直的所述铆接方向移动,所述预定平面相对于所述平面部呈小于90度的角度。
CN201280001886.0A 2011-05-19 2012-05-15 刮水装置、刮水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刮水装置的制造装置 Active CN1029711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12679 2011-05-19
JP2011-112679 2011-05-19
JP2012044004 2012-02-29
JP2012-044004 2012-02-29
PCT/JP2012/062421 WO2012157646A1 (ja) 2011-05-19 2012-05-15 ワイパ装置、ワイパ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ワイパ装置の製造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71190A true CN102971190A (zh) 2013-03-13
CN102971190B CN102971190B (zh) 2016-12-07

Family

ID=47176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1886.0A Active CN102971190B (zh) 2011-05-19 2012-05-15 刮水装置、刮水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刮水装置的制造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216716B2 (zh)
JP (1) JP5975727B2 (zh)
KR (1) KR101888898B1 (zh)
CN (1) CN102971190B (zh)
WO (1) WO201215764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79254A (zh) * 2021-12-06 2022-01-04 四川富士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雨刮器安装杆及其加工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090155A1 (de) * 2011-12-30 2013-07-04 Robert Bosch Gmbh Trägerelement für einen Wischerantrieb
JP6267154B2 (ja) * 2015-05-19 2018-01-24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モータの出力軸の精度を測定する軸精度測定装置
SE2051060A1 (en) * 2018-03-09 2020-09-09 St Eng Land Systems Ltd Wiper system and method of deploying the same
KR102193875B1 (ko) 2019-05-10 2020-12-23 케이비와이퍼시스템 주식회사 와이퍼 암 용 인서트 부재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503873A (ja) * 1989-02-10 1991-08-29 エス・ベー・エフ・アウト ‐ エレクトリック・ゲーエムベーハー ワイパーシステム
US5261286A (en) * 1991-07-30 1993-11-16 Mitsuba Electric Mfg. Co., Ltd. Modular-type wiper device
JP2000052938A (ja) * 1998-08-05 2000-02-22 Asmo Co Ltd ワイパ装置
CN1366501A (zh) * 2000-04-19 2002-08-28 阿斩莫有限公司 刮水器
US6510580B1 (en) * 1998-08-27 2003-01-28 Asmo Co., Ltd. Wiper device with pin mounting
JP2009179079A (ja) * 2008-01-29 2009-08-13 Mitsuba Corp ワイパ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023045A1 (de) * 1990-07-09 1992-01-16 Swf Auto Electric Gmbh Wischeranlage fuer kraftfahrzeuge
JP2852004B2 (ja) 1994-12-08 1999-01-27 株式会社ミツバ パイプ式モジュラワイパ装置におけるパイプ締結方法
JP3511774B2 (ja) * 1995-12-25 2004-03-29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ワイパー装置
DE19742505A1 (de) * 1997-09-26 1999-04-08 Bosch Gmbh Robert Wischeranlage
US6343403B1 (en) * 1998-07-24 2002-02-05 Asmo Co., Ltd. Wipe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hollow frame for wiper device
JP3859395B2 (ja) * 1999-06-02 2006-12-20 自動車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ワイパユニット
JP4553514B2 (ja) * 2001-04-18 2010-09-29 株式会社ミツバ ワイパ装置
JP3942379B2 (ja) * 2001-05-22 2007-07-11 信越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精密基板収納容器の位置決め部材
JP4142494B2 (ja) * 2003-05-16 2008-09-03 アスモ株式会社 ボールジョイント及びワイパ装置
JP4146329B2 (ja) * 2003-11-11 2008-09-10 アスモ株式会社 車両用ワイパ装置
US7861364B2 (en) * 2005-03-21 2011-01-04 Albany Magneto Equipment, Inc. Ball and socket joint utilizing a single ball, for driving more than one driven member
PL1767301T3 (pl) * 2005-09-21 2009-09-30 F Tool Int Ag Uchwyt mocujący do mocowania przedmiotów obrabianych
DE102009057589B4 (de) * 2008-12-11 2017-02-02 Asmo Co., Ltd. Wischervorrichtung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503873A (ja) * 1989-02-10 1991-08-29 エス・ベー・エフ・アウト ‐ エレクトリック・ゲーエムベーハー ワイパーシステム
US5261286A (en) * 1991-07-30 1993-11-16 Mitsuba Electric Mfg. Co., Ltd. Modular-type wiper device
JP2000052938A (ja) * 1998-08-05 2000-02-22 Asmo Co Ltd ワイパ装置
US6510580B1 (en) * 1998-08-27 2003-01-28 Asmo Co., Ltd. Wiper device with pin mounting
CN1366501A (zh) * 2000-04-19 2002-08-28 阿斩莫有限公司 刮水器
JP2009179079A (ja) * 2008-01-29 2009-08-13 Mitsuba Corp ワイパ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79254A (zh) * 2021-12-06 2022-01-04 四川富士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雨刮器安装杆及其加工装置
CN113879254B (zh) * 2021-12-06 2022-02-15 四川富士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雨刮器安装杆及其加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888898B1 (ko) 2018-08-16
US20130111690A1 (en) 2013-05-09
JP5975727B2 (ja) 2016-08-23
KR20140021502A (ko) 2014-02-20
CN102971190B (zh) 2016-12-07
US9216716B2 (en) 2015-12-22
JP2013209075A (ja) 2013-10-10
WO2012157646A1 (ja) 2012-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71190A (zh) 刮水装置、刮水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刮水装置的制造装置
RU2565434C2 (ru) Стеклоочист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лобового стекла
CN100389990C (zh) 刮水器刮片及其制造方法
JP4662917B2 (ja) ワイパ装置及びワイパ装置用のスポイラエレメント
EP2790977B1 (en) Windscreen wipe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king
EP1745997B1 (en) Windscreen wiper device
JP2006111259A (ja) ワイパーのゴムブレード
JP2009542491A (ja) フロントガラス・ワイパー装置
CN102781689A (zh) 悬架臂安装结构
US20140101884A1 (en) Beam blade wipe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assembly
KR20190082230A (ko) 윈드스크린 와이퍼 디바이스
CN100572850C (zh) 防振装置
CN105705387B (zh) 挡风玻璃刮水装置
CN107000697A (zh) 具有洗涤水喷嘴的刮水臂装置
CN110072743A (zh) 用于将擦拭器刮片连接到车辆驱动臂的连接装置
JP2013047097A (ja) ワイパ装置
CN104010894A (zh) 刮水片装置
JP5580061B2 (ja) 車両用ワイパ装置
CN104010895B (zh) 刮水片装置
CN103384619B (zh) 用于清洁玻璃、尤其机动车玻璃的刮水片
CN107000701A (zh) 玻璃刮水装置
CN103998301A (zh) 刮水片装置
JP5172635B2 (ja) ワイパ装置
KR20110109978A (ko) 플랫 브러시 유형의 와이퍼 브러시
JP2010163132A (ja) ワイパーブレー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913

Address after: Aichi

Patentee after: Denso Co., Ltd.

Address before: Japan's Shizuoka Prefecture

Patentee before: ASMO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