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70701A - 基站、基站控制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站、基站控制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970701A CN102970701A CN2012104777034A CN201210477703A CN102970701A CN 102970701 A CN102970701 A CN 102970701A CN 2012104777034 A CN2012104777034 A CN 2012104777034A CN 201210477703 A CN201210477703 A CN 201210477703A CN 102970701 A CN102970701 A CN 10297070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station
- control command
- network management
- control
- control e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站、基站控制系统及方法。所述基站控制系统包括基站、网管控制端以及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基站包括基站监听控制模块,至少通过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与网管控制端通信连接,用于接收并响应来自网管控制端的登录和控制命令消息,并将所述控制命令下发至相应的基站板卡;至少一个基站板卡,与所述基站监听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接收并执行所述基站监听控制模块下发的控制命令。所述网管控制端,至少通过所述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与至少一个基站的基站监听控制模块通信连接,用于向所述基站监听控制模块发送登录和控制命令消息并接受来自所述基站监听控制模块的反馈信息。本发明在不增加冗余备份物理链路的前提下,增加了基站的可维护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站、基站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分时长期演进(Time 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TD-LTE)通信网络中,基站(Evolved Node B,eNodeB)和分组核心演进(Evolved Packet Core,EPC)之间通过互连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网络进行通信。运维中心(Operations & Maintenance Center,OMC)作为管理站远程监控和维护eNodeB,OMC和eNodeB之间通过网络管理协议进行网管通信。
当eNodeB运行期间产生软件故障,导致S1链路或网管链路的通信中断时,OMC将无法远程控制维护eNodeB。如:1)eNodeB网管模块程序异常导致eNodeB脱管,虽然S1链路正常但OMC已无法对eNodeB进行正常的运维操作;2)eNodeB传输模块程序异常导致eNodeB和EPC之间的所有IP通信中断,无法进行任何正常的收发通信交互等情况发生时,只能依靠人工上站处理,复位板卡或基站来处理故障恢复设备正常运行,既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又降低了设备的在网服务时间。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站、基站控制系统及方法,在不增加冗余备份物理链路的前提下,增加了基站的可维护性。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
基站监听控制模块,至少通过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与网管控制端通信连接,用于接收并响应来自网管控制端的登录和控制命令消息,并将所述控制命令下发至相应的基站板卡;
至少一个基站板卡,与所述基站监听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接收并执行所述基站监听控制模块下发的控制命令。
优选地,所述基站监听控制模块包括:
基站通信接收端接口,用于与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通信输出接口连接,监听并接收来自网管控制端的登录和控制命令消息;
合法性判断模块,用于对所述基站通信接收端接口接收的登录和控制命令消息进行合法性验证,并将验证结果发送至响应信息生成模块;
响应信息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登录和控制命令信息以及所述验证结果生成对应的反馈信息和/或下发信息;
基站通信发送端接口,用于与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通信输入接口连接,向所述网管控制端发送所述反馈信息;
所述基站板卡接收所述下发信息并执行对应的控制命令。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基站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监听来自网管控制端的登录请求;
S202:监听到所述登录请求后接收所述登录请求;
S203:根据所述登录请求判断用户是否合法:如果是,则登录后向网管控制端返回登录确认信息并转到步骤S204;如果不是,则向网管控制端返回非法用户反馈信息并返回到步骤S201;
S204:监听来自网管控制端的控制命令请求;
S205:监听到所述控制命令请求后接收所述控制命令请求;
S206:根据所述控制命令请求判断命令是否合法:如果是,则向网管控制端返回控制命令响应信息并转到步骤S207;如果不是,则向网管控制端返回非法命令反馈信息并返回到步骤S204;
S207:监听来自网管控制端的控制命令确认;
S208:监听到所述控制命令确认后接受所述控制命令确认;
S209:下发所述控制命令至对应的基站板卡执行所述控制命令并向网管控制端返回控制命令完成信息。
优选地,所述登录请求中携带用户名和密码。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站控制系统,包括基站、网管控制端以及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
所述基站为上面所述的基站;
所述网管控制端,至少通过所述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与至少一个基站的基站监听控制模块通信连接,用于向所述基站监听控制模块发送登录和控制命令消息并接受来自所述基站监听控制模块的反馈信息。
优选地,所述网管控制端分别与多个基站的基站监听控制模块通过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通信连接。
优选地,所述网管控制端与所述至少一个基站还通过网络管理协议传输链路进行通信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包括:
通信输入接口,用于接收输入的待发送信息;
信号调制器,用于对所述待发送信息进行调制得到调制信息;
发送端电力线耦合模块,用于连接在所述信号调制器和电力线之间,将所述调制信息耦合发送至电力线;
电力线,用于在所述网管控制端与基站之间传输信息;
接收端电力耦合模块,用于连接在所述电力线和信号解调器之间,从所述电力线上获取对应的调制信息;
信号解调器,用于对获取的调制信息进行解调,得到解调后的信息;
通信输出接口,用于将解调后的信息输出;
微控制器,分别连接在通信输入接口和信号调制器、信号解调器和通信输出接口之间,用于协调和调度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中的各任务。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述基站控制系统的基站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01:网管控制端通过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向对应基站发送登录请求;
S402:对应基站接收到所述登录请求后完成登录并返回登录确认信息;
S403:网管控制端收到所述登录确认信息后向基站发送控制命令请求;
S404:基站接收到所述控制命令请求并确认后返回控制命令响应信息;
S405:网管控制端接收到所述控制命令响应信息后向基站发送控制命令确认信息;
S406:基站接收到所述控制命令确认信息后下发控制命令并返回控制命令完成信息。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现有电力线资源进行网管控制端与基站之间的通信,对于难以上站的基站,在网络管理协议(IP)传输链路故障时,可以使用电力线进行远程操作控制,降低上站排障的人力和交通费用等成本,在不增加冗余备份物理链路的前提下,增加了基站的可维护性;
此外,本发明由于通过电力线进行基站排障,无需人工上站,提高了故障的处理响应速度,最大保障了设备的在网服务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基站的基站监听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基站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基站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电力线载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基站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基站控制方法中网管控制端和基站通信交互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记载了一种基站(eNodeB),包括:
基站监听控制模块110,至少通过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与网管控制端通信连接,用于接收并响应来自网管控制端的登录和控制命令消息,并将所述控制命令下发至相应的基站板卡120;
至少一个基站板卡120,与所述基站监听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接收并执行所述基站监听控制模块下发的控制命令,如进行整机复位、板卡复位等操作。
如图2所示,所述基站监听控制模块110包括:
基站通信接收端接口111,用于与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通信输出接口连接,监听并接收来自网管控制端的登录和控制命令消息;
合法性判断模块112,用于对所述基站通信接收端接口111接收的登录和控制命令消息进行合法性验证,并将验证结果发送至响应信息生成模块113;
响应信息生成模块113,用于根据接收的登录和控制命令信息以及所述验证结果生成对应的反馈信息和/或下发信息;
基站通信发送端接口114,用于与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通信输入接口连接,向所述网管控制端发送所述反馈信息;
所述基站板卡120接收所述下发信息并执行对应的控制命令。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记载了一种实施例一记载的基站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监听来自网管控制端的登录请求;
S202:监听到所述登录请求后接收所述登录请求;
S203:根据所述登录请求判断用户是否合法:如果是,则登录后向网管控制端返回登录确认信息并转到步骤S204;如果不是,则向网管控制端返回非法用户反馈信息并返回到步骤S201;
S204:监听来自网管控制端的控制命令请求;
S205:监听到所述控制命令请求后接收所述控制命令请求;
S206:根据所述控制命令请求判断命令是否合法:如果是,则向网管控制端返回控制命令响应信息并转到步骤S207;如果不是,则向网管控制端返回非法命令反馈信息并返回到步骤S204;
S207:监听来自网管控制端的控制命令确认;
S208:监听到所述控制命令确认后接受所述控制命令确认;
S209:下发所述控制命令至对应的基站板卡执行所述控制命令并向网管控制端返回控制命令完成信息。
所述登录请求中携带用户名和密码。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记载了一种基站控制系统,包括基站310、网管控制端320以及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33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站310为实施例一记载的基站;
所述网管控制端320,至少通过所述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330与至少一个基站310的基站监听控制模块通信连接,用于向所述基站监听控制模块发送登录和控制命令消息并接受来自所述基站监听控制模块的反馈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网管控制端320分别与多个基站310的基站监听控制模块通过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330通信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网管控制端320与所述至少一个基站310还通过网络管理协议传输链路进行通信连接。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330包括:
通信输入接口331,用于接收输入的待发送信息;
信号调制器332,用于对所述待发送信息进行调制得到调制信息;
发送端电力线耦合模块333,用于连接在所述信号调制器332和电力线334之间,将所述调制信息耦合发送至电力线334;
电力线334,用于在所述网管控制端320与基站310之间传输信息;
接收端电力耦合模块335,用于连接在所述电力线334和信号解调器336之间,从所述电力线334上获取对应的调制信息;
信号解调器336,用于对获取的调制信息进行解调,得到解调后的信息;
通信输出接口337,用于将解调后的信息输出;
微控制器338,分别连接在通信输入接口331和信号调制器332、信号解调器336和通信输出接口337之间,用于协调和调度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中的各任务。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送端和接收端电力线耦合模块除了耦合作用外,还起到隔离、滤波和保护等功能。
现有技术中,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方式主要由电网结构、调度关系和话务量多少等因素决定,一般有定频通信方式、中央通信方式、变频通信方式三种。一对一的定频通信方式又是定点通信,传输稳定,电路工作比较可靠;中央通信方式在多站间通信可使用一对频率,适用于控制站点和多个外围站点分别通信但外围站之间不能通信的应用场景;变频通信方式即克服中央通信方式的不足,使各站间也能通信。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中央通信方式进行电力线载波通信,将所述网管控制端320作为控制站点,将多个基站310作为外围站点,网管控制端320通过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控制多个基站310。
实施例四: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记载了一种实施例三记载的基站控制系统的基站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01:网管控制端通过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向对应基站发送登录请求;
S402:对应基站接收到所述登录请求后完成登录并返回登录确认信息;
S403:网管控制端收到所述登录确认信息后向基站发送控制命令请求;
S404:基站接收到所述控制命令请求并确认后返回控制命令响应信息;
S405:网管控制端接收到所述控制命令响应信息后向基站发送控制命令确认信息;
S406:基站接收到所述控制命令确认信息后下发控制命令并返回控制命令完成信息。
其中,与实施例二对应的,所述步骤S402在完成登录的过程中,还包括对登陆请求(携带有用户名和密码)的合法性判断,在判断用户合法时,才返回登录确认信息;在判断用户非法时,返回非法用户提示信息,网管控制端在收到该提示信息后重新发送正确的登录请求,直至判断用户合法,收到登录确认信息。
所述步骤S404在基站对控制命令请求确认的过程中,还包括对控制命令请求合法性的判断,在判断命令合法时,才返回控制命令响应信息;判断命令非法时,返回非法命令提示信息,网管控制端在收到该非法命令提示信息后重新发送正确的控制命令请求,直到判断命令合法,收到响应信息。
本发明利用现有电力线资源进行网管控制端与基站之间的通信,对于难以上站的基站,在网络管理协议(IP)传输链路故障时,可以使用电力线进行远程操作控制,降低上站排障的人力和交通费用等成本,在不增加冗余备份物理链路的前提下,增加了基站的可维护性;提高了故障的处理响应速度,最大保障了设备的在网服务时间。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9)
1.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监听控制模块,至少通过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与网管控制端通信连接,用于接收并响应来自网管控制端的登录和控制命令消息,并将所述控制命令下发至相应的基站板卡;
至少一个基站板卡,与所述基站监听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接收并执行所述基站监听控制模块下发的控制命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监听控制模块包括:
基站通信接收端接口,用于与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通信输出接口连接,监听并接收来自网管控制端的登录和控制命令消息;
合法性判断模块,用于对所述基站通信接收端接口接收的登录和控制命令消息进行合法性验证,并将验证结果发送至响应信息生成模块;
响应信息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登录和控制命令信息以及所述验证结果生成对应的反馈信息和/或下发信息;
基站通信发送端接口,用于与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通信输入接口连接,向所述网管控制端发送所述反馈信息;
所述基站板卡接收所述下发信息并执行对应的控制命令。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基站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201:监听来自网管控制端的登录请求;
S202:监听到所述登录请求后接收所述登录请求;
S203:根据所述登录请求判断用户是否合法:如果是,则登录后向网管控制端返回登录确认信息并转到步骤S204;如果不是,则向网管控制端返回非法用户反馈信息并返回到步骤S201;
S204:监听来自网管控制端的控制命令请求;
S205:监听到所述控制命令请求后接收所述控制命令请求;
S206:根据所述控制命令请求判断命令是否合法:如果是,则向网管控制端返回控制命令响应信息并转到步骤S207;如果不是,则向网管控制端返回非法命令反馈信息并返回到步骤S204;
S207:监听来自网管控制端的控制命令确认;
S208:监听到所述控制命令确认后接受所述控制命令确认;
S209:下发所述控制命令至对应的基站板卡执行所述控制命令并向网管控制端返回控制命令完成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所述登录请求中携带用户名和密码。
5.一种基站控制系统,包括基站、网管控制端以及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为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站;
所述网管控制端,至少通过所述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与至少一个基站的基站监听控制模块通信连接,用于向所述基站监听控制模块发送登录和控制命令消息并接受来自所述基站监听控制模块的反馈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管控制端分别与多个基站的基站监听控制模块通过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通信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管控制端与所述至少一个基站还通过网络管理协议传输链路进行通信连接。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包括:
通信输入接口,用于接收输入的待发送信息;
信号调制器,用于对所述待发送信息进行调制得到调制信息;
发送端电力线耦合模块,用于连接在所述信号调制器和电力线之间,将所述调制信息耦合发送至电力线;
电力线,用于在所述网管控制端与基站之间传输信息;
接收端电力耦合模块,用于连接在所述电力线和信号解调器之间,从所述电力线上获取对应的调制信息;
信号解调器,用于对获取的调制信息进行解调,得到解调后的信息;
通信输出接口,用于将解调后的信息输出;
微控制器,分别连接在通信输入接口和信号调制器、信号解调器和通信输出接口之间,用于协调和调度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中的各任务。
9.一种权利要求5-8所述系统的基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401:网管控制端通过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向对应基站发送登录请求;
S402:对应基站接收到所述登录请求后完成登录并返回登录确认信息;
S403:网管控制端收到所述登录确认信息后向基站发送控制命令请求;
S404:基站接收到所述控制命令请求并确认后返回控制命令响应信息;
S405:网管控制端接收到所述控制命令响应信息后向基站发送控制命令确认信息;
S406:基站接收到所述控制命令确认信息后下发控制命令并返回控制命令完成信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77703.4A CN102970701B (zh) | 2012-11-21 | 2012-11-21 | 基站、基站控制系统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77703.4A CN102970701B (zh) | 2012-11-21 | 2012-11-21 | 基站、基站控制系统及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70701A true CN102970701A (zh) | 2013-03-13 |
CN102970701B CN102970701B (zh) | 2015-10-28 |
Family
ID=47800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477703.4A Active CN102970701B (zh) | 2012-11-21 | 2012-11-21 | 基站、基站控制系统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970701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54631A (zh) * | 2013-12-31 | 2015-07-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排查小区干扰的方法及系统、网管 |
CN105516527A (zh) * | 2015-12-10 | 2016-04-20 | 河北远东通信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多种通信链路接口的警报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
US10419081B2 (en) | 2014-11-28 | 2019-09-17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radio equipment controller, radio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77817A (zh) * | 2002-08-23 | 2004-02-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设备信息的跟踪维护方法及其系统 |
CN1700653A (zh) * | 2004-05-21 | 2005-11-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网管系统及网管方法 |
CN102638830A (zh) * | 2011-02-11 | 2012-08-15 | 黄鹉胜 | 即插即用的无线网络延伸系统与该系统自动接入方法 |
-
2012
- 2012-11-21 CN CN201210477703.4A patent/CN10297070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77817A (zh) * | 2002-08-23 | 2004-02-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设备信息的跟踪维护方法及其系统 |
CN1700653A (zh) * | 2004-05-21 | 2005-11-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网管系统及网管方法 |
CN102638830A (zh) * | 2011-02-11 | 2012-08-15 | 黄鹉胜 | 即插即用的无线网络延伸系统与该系统自动接入方法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54631A (zh) * | 2013-12-31 | 2015-07-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排查小区干扰的方法及系统、网管 |
CN104754631B (zh) * | 2013-12-31 | 2019-07-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排查小区干扰的方法及系统、网管 |
US10419081B2 (en) | 2014-11-28 | 2019-09-17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radio equipment controller, radio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
CN105516527A (zh) * | 2015-12-10 | 2016-04-20 | 河北远东通信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多种通信链路接口的警报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
CN105516527B (zh) * | 2015-12-10 | 2018-05-04 | 河北远东通信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多种通信链路接口的警报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70701B (zh) | 2015-10-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47574B (zh) | 一种实现irf设备零配置的方法及设备 | |
CN102857956B (zh) | 主从站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03312532B (zh) | 用于物联网网关的故障自动排除方法及系统 | |
CN103916275A (zh) | 一种bfd检测装置和方法 | |
CN102546778B (zh) | 基于代理跨平台的无线网络接入控制器板间通信方法 | |
CN108092969A (zh) | 变电站巡检机器人采集图像接入电力内网的系统及方法 | |
CN103997533B (zh) | 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动态终端远程维护方法 | |
CN102170366B (zh) | 与单板进行通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2111728B (zh) | 移动终端的网络连接管理模块和方法 | |
CN102970701B (zh) | 基站、基站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103997436A (zh) | 一种电梯物联网中的链路保持方法和网关 | |
CN102026215A (zh) | 一种m2m网络的监控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4505942A (zh) | 基于数据总线的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及其网络 | |
CN101540699A (zh) | 一种实现远程维修网络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5337947A (zh) | 信息分流转换工具、半导体生产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 |
CN105072148A (zh) | 与终端建立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4022901B (zh) | 国网集中器onu模块的plc配置管理方法 | |
CN103312753A (zh) | 一种物联网通信方法和装置 | |
CN101958839A (zh) | 操作维护通道的建立方法和系统 | |
CN103139187A (zh) | 与远程登陆服务器的交互方法及装置 | |
CN103957079A (zh) | 一种hdlc网络中的协商方法和设备 | |
CN102711097A (zh) | 远程配置终端的方法及装置 | |
CN202514015U (zh) | 一种基于sip协议的分包传输的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 | |
CN105700457A (zh) | 一种智能控制和自动监测短波通信网遥控线的方法 | |
CN206948628U (zh) | 一种基于gprs的电力自动化无线主站数据中心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