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69913B - 主动前端整流器模型预测控制参数不匹配补偿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主动前端整流器模型预测控制参数不匹配补偿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69913B
CN102969913B CN201210459521.4A CN201210459521A CN102969913B CN 102969913 B CN102969913 B CN 102969913B CN 201210459521 A CN201210459521 A CN 201210459521A CN 102969913 B CN102969913 B CN 1029699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rectifier
current
model
ph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5952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69913A (zh
Inventor
王萌
高金辉
施艳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45952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699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699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699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699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6991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前端整流器模型预测控制参数不匹配补偿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要点为:一种主动前端整流器模型预测控制参数不匹配补偿方法,该方法在控制对象模型参数与实际参数不匹配时,通过反推实际模型参数并实时对预测模型进行补偿,进而提高模型预测精度,获得正确的最优电压矢量。将最优电压矢量对应的开关位置信号作为控制功率器件的开关信号。本发明的参数不匹配补偿方法采用系统运行中的实际参数,通过反推得到实际电感参数,消除了模型参数不匹配对控制系统造成的影响,增强了模型预测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实现主动前端整流器在预测模型存在较大误差情况下的稳定运行。

Description

主动前端整流器模型预测控制参数不匹配补偿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主动前端整流器的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电子功率变换装置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主动前端整流器模型预测控制参数不匹配补偿方法。 
背景技术
模型预测控制(MPC)需要根据数学模型预测对象下一时刻的运行状态,其对模型的准确性要求较高。在主动前端整流器电路中含有电阻、电感等器件,温度的变化、磁路的饱和程度和其他环境条件变化均会使电路中的电阻、电感等器件参数发生改变。电路参数的变化将导致控制系统参数标称值与系统实际参数值不匹配,进而影响MPC控制的稳定性和鲁棒性,降低系统的控制品质。有学者将模型参数不匹配对系统造成的影响作为扰动量,采用观测器通过前馈补偿来消除系统扰动,增强控制系统鲁棒性。有学者采用积分滑模控制策略消除了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闭环系统的误差,提高了MPC控制系统的鲁棒性。针对MPC控制系统预测模型不匹配产生的扰动,有学者采用扩张状态观测器估计实际扰动并通过前馈补偿,获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由于MPC控制过程采用循环寻优,直接输出的不定频方式,其采样频率较高,运行性能受系统延迟影响较为明显。以上算法虽然可以消除模型误差对控制系统的影响,但算法均较为复杂,大大增加了程序的运算时间,进而影响控制效果。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模型预测控制参数不匹配补偿方法,在较短的采样周期内可实时对模型参数不匹配问题进行修正,提高系统的鲁棒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主动前端整流器模型预测控制参数不匹配补偿方法,该方法在对象模型参数不匹配时,通过反推实际模型参数并实时对预测模型进行补偿,进而获得最优的电压矢量,保证系统的控制品质,算法运算量小、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可有效提高系统运行的鲁棒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主动前端整流器模型预测控制参数不匹配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一种主动前端整流器模型预测控制参数不匹配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检测主动前端整流器系统三相电网电压、三相输入电流和直流母线电压;(2)、将检测到的三相电网电压和三相输入电流经过3/2变换模块得到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网电压和输入电流采样值;(3)、将三相电网电压信号经过软件锁相环得到电网电压位置角;(4)、将直流母线电压参考值与步骤(1)得到的直流母线电压实际值做差,经过PI控制器得到同步旋转坐标系下d轴电流参考值,设q轴电流参考值为0,以电压位置角度为变换角对d、q轴电流参考值进行反Park变换,得到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流参考值;(5)、将上一时刻α轴电网电压、上一时刻整流器α轴输出电压、上一时刻整流器α轴输入电流、当前时刻整流器α轴输入电流以及采样周期作为电感反推算法的输入,获得反推的实际电感参数;(6)、采用反推的实际电感参数修正主动前端整流器预测模型,将修正参数后的主动前端整流器模型作为预测模型;(7)、将步骤(4)中计算得到的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流参考值、步骤(2)中计算得到的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网电压和电流采样值,以及各开关组合作用下整流器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输入电压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8)、通过预测模型预测各电压矢量作用下的预测电流,选择使电流参考值与电流预测值之差的绝对值最小的电压矢量对应的电压值作为输出电压;(9)、用步骤(8)得到的输出电压对应的开关位置信号作为控制功率器件的开关信号。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步骤(5)中的电感反推算法的工作过程为:将上一时刻的α轴电网电压与上一时刻整流器α轴输出电压做差后与采样周期相乘,将结果除以当前时刻整流器α轴输入电流与上一时刻整流器α轴输入电流之差,获得反推的实际电感参数。 
本发明的参数不匹配补偿方法在不改动硬件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增加电感反推算法,消除了模型参数不匹配对控制系统造成的影响,增强了模型预测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实现主动前端整流器在预测模型存在较大误差情况下的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主动前端整流器主电路结构图;图2为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主动前端整流器控制结构图;图3为电感反推结构图;图4为基于参数补偿的模型预测控制结构原理图;图5为电感参数不匹配时的三相电流实验波形图;图6为电感参数不匹配时的电流跟踪实验波形图;图7为电感不匹配时的直流母线电压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法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主动前端整流器主电路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图中,u gau gbu gc为交流侧三相电压源;i gai gbi gc为三相交流侧电流;u cau cbu cc为整流桥输入侧三相电压;u dc为直流侧电压;L gR g分别为进线电感及其等效电阻;C为直流滤波电容;O为电网中点;i L为负载电流,直流侧负载由电阻R L等效表示。
主动前端整流器的数学模型可通过坐标变换转换到两相静止坐标系中,表示为 
                                                   (1)
式中:u u 分别为α、β轴电网电压;i i u u 分别为整流器α、β轴输入电流和输入电压。
对式(1)进行离散化,可得 
                (2)
定义价值函数如下式所示
        (3)
式中:i i (k+1)、i i (k+1)为不同电压矢量作用下的预测电流值;下标i=1,2,...7。
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充分利用功率变换器件的非线性特性,根据控制对象的离散模型预测系统下一时刻不同开关状态下的动态行为。通过价值函数对所有预测结果进行评估,最终选择使价值函数最小的电压矢量。因此,算法能够在每个采样周期预测到最优的开关状态作为控制器的输出。 
采用MPC控制算法的主动前端整流器系统控制结构如图2所示。系统运行时首先采集电网电压和输入电流;将采集到的电压通过锁相环得到电网电压角度;将三相电压、电流信号通过3/2变换得到两相坐标系下的电压、电流信号;通过整流器预测模型,对下一时刻不同电压矢量作用下的电流动态行为进行预测;将预测的结果通过价值函数进行评估和优化,并选择最优的开关状态作为下一时刻功率开关的控制信号。以上算法在每个开关周期循环一次,因此,系统需有较高的采样频率。 
设预测模型中电感标称值为L m,电感误差为ΔL,有 
                                                                                           (4)
因此模型预测控制中的预测模型可表示为
                         (5)
由式中可以看出,当电感标称值为L m与电感实际值L g不同时,将引起预测误差。
由式(2)可反推得到电感值为 
                                                             (6)
为简化模型,忽略电阻的影响可得电感值为
                                                                       (7)
通过式(7)可求出下一时刻电感参数的反推值,同理,系统在当前时刻的电感反推值可表示为
                                                                (8)
由式(8)的反推算法可得到实际电感值。另外,由于算法含有除法运算,分母过零时将产生尖峰,需加入限幅环节;由于算法中存在微分量,干扰信号的影响会使输出观测器产生高频振荡,因此需要加入低通滤波器。
电感反推算法结构如图3所示。由图中可以看出,反推算法的三个输入变量分别为整流器上一时刻的α轴输出电压u (k-1)、α轴输入电流i (k-1)、α轴电网电压u (k-1)以及当前时刻α轴输入电流i (k);观测器经过反推运算,再经过限幅和低通滤波环节(LPF)得到电感估计值L o。 
图4为模型自校正模型预测控制结构原理图,其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 检测主动前端整流器系统三相电网电压u ga(k)、u gb(k)、u gc(k),三相输入电流i ga(k)、i gb(k)、i gc(k)和直流母线电压u dc(k);
(2) 将检测到的三相电网电压u ga(k)、u gb(k)、u gc(k)和三相输入电流i ga(k)、i gb(k)、i gc(k)经过3/2变换模块得到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网电压u (k)、u (k)和输入电流i (k)、i (k);
(3) 将三相电网电压信号经过软件锁相环(PLL),得到电网电压位置角θ(k);
(4) 将直流母线电压参考值u dc *(k)与步骤(1)得到的直流母线电压实际值u dc(k)做差,经过PI控制器得到同步旋转坐标系下d轴电流参考值i gd * (k),设q轴电流参考值i gq * (k)为0,以电压位置角度θ(k)为变换角对d、q轴电流参考值进行反Park变换,得到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流参考值i *(k)、i *(k);
(5) 将上一时刻α轴电网电压u (k-1)、上一时刻整流器α轴输出电压u (k-1)、上一时刻整流器α轴输入电流i (k-1)、当前时刻整流器α轴输入电流i (k)以及采样周期T s作为电感反推算法的输入,获得反推的实际电感参数L o
(6) 采用估算的实际电感参数L o修正主动前端整流器预测模型和电感观测算法中的电感参数,将修正参数后的主动前端整流器模型作为预测模型;
(7) 将步骤(4)中计算得到的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流参考值i *(k)、i *(k)、步骤(2)中计算得到的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网电压u (k)、u (k)和输入电流i (k)、i (k),以及各开关组合作用下整流器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输入电压u i (k)、u i (k)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其中下标i=1,2,...,7。
(8) 通过预测模型预测各电压矢量作用下的预测电流i i (k+1)、i i (k+1),其中下标i=1,2,...,7。选择使电流参考值i *(k)、i *(k)与电流预测值i i (k+1)、i i (k+1)之差的绝对值最小的电压矢量对应的电压值u (k)、u (k)作为输出电压; 
(9) 用步骤(8)得到的输出电压u (k)、u (k)对应的开关位置信号作为控制功率器件的开关信号。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步骤(5)中所述的电感观测算法的工作过程为:将整流器上一时刻的α轴电网电压u (k-1)与上一时刻整流器α轴输出电压u (k-1)做差后与采样周期T s相乘,将结果除以当前时刻整流器α轴输入电流i (k)与上一时刻整流器α轴输入电流之差i (k-1),获得反推的实际电感参数L o。采用电感观测值L o对预测模型中的电感参数L m进行修正,可以保证MPC运行过程中选择最优的输出电压矢量。 
图5为模型电感标称值由准确值减小到1.8mH过程中整流器α轴电流波形,由图中可以看出,由于电感的误差,电流渐渐不能精确跟踪给定值并发生畸变。 
图6、图7分别为模型电感标称值减小到1.8mH时,采用模型预测控制参数不匹配补偿方法前后的三相电流实验波形及模型电感标称值与电感反推值曲线。由图6可以看出,由于电感参数不匹配,三相电流幅值较高并产生畸变,当采用自校正模型预测控制后,电流幅值降低且正弦度较好。由图7可以看出,当模型电感L m变化到1.8mH时,反推算法输出电感值L o始终稳定在8mH附近,反推算法能够准确反推系统实际电感值,并实时对预测模型进行修正,提高了MPC控制的鲁棒性。 
综上所述,与传统MPC控制算法相比,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可以有效消除模型误差对控制系统的影响,实现对参考电流的准确跟踪,具有良好的控制品质和较强的鲁棒性,算法结构简单、计算量小、易于实现。 

Claims (1)

1.一种主动前端整流器模型预测控制参数不匹配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检测主动前端整流器系统三相电网电压、三相输入电流和直流母线电压;(2)、将检测到的三相电网电压和三相输入电流经过3/2变换模块得到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网电压和输入电流采样值;(3)、将三相电网电压信号经过软件锁相环得到电网电压位置角;(4)、将直流母线电压参考值与步骤(1)得到的直流母线电压实际值做差,经过PI控制器得到同步旋转坐标系下d轴电流参考值,设q轴电流参考值为0,以电压位置角度为变换角对d、q轴电流参考值进行反Park变换,得到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流参考值;(5)、上一时刻α轴电网电压、上一时刻整流器α轴输出电压、将上一时刻整流器α轴输入电流、当前时刻整流器α轴输入电流以及采样周期作为电感反推算法的输入,即将上一时刻的α轴电网电压与上一时刻整流器α轴输出电压做差后与采样周期相乘,将结果除以当前时刻整流器α轴输入电流与上一时刻整流器α轴输入电流之差,获得反推的实际电感参数;(6)、采用反推的实际电感参数修正主动前端整流器预测模型,将修正参数后的主动前端整流器模型作为预测模型;(7)、将步骤(4)中计算得到的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流参考值、步骤(2)中计算得到的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网电压和输入电流采样值,以及各开关组合作用下整流器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输入电压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8)、通过预测模型预测各电压矢量作用下的预测电流,选择使电流参考值与电流预测值之差的绝对值最小的电压矢量对应的电压值作为输出电压;(9)、用步骤(8)得到的输出电压对应的开关位置信号作为控制功率器件的开关信号。
CN201210459521.4A 2012-11-15 2012-11-15 主动前端整流器模型预测控制参数不匹配补偿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699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59521.4A CN102969913B (zh) 2012-11-15 2012-11-15 主动前端整流器模型预测控制参数不匹配补偿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59521.4A CN102969913B (zh) 2012-11-15 2012-11-15 主动前端整流器模型预测控制参数不匹配补偿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69913A CN102969913A (zh) 2013-03-13
CN102969913B true CN102969913B (zh) 2015-02-25

Family

ID=47799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59521.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69913B (zh) 2012-11-15 2012-11-15 主动前端整流器模型预测控制参数不匹配补偿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699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6598B (zh) * 2013-05-20 2015-06-10 河南师范大学 三相整流器快速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CN111262430A (zh) * 2019-12-05 2020-06-09 艾德克斯电子(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修正电感值的方法
CN112448604A (zh) * 2020-12-14 2021-03-05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一种整流器控制电路
CN112968623B (zh) * 2021-02-04 2023-08-22 山东大学 双向充电机前端整流器高抗扰反步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6345906A (zh) * 2023-03-28 2023-06-27 苏州海鹏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双向直流变换器电路的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11818A (ja) * 2010-03-30 2011-10-20 Hitachi Ltd 電力変換装置,電力変換方法及び電動機駆動システム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redictive current control of a voltage source inverter;Rodriguez J et al;《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20070228;第54卷(第1期);第495-503页、图1-6 *
基于滤波电感在线估算的并网逆变器直接功率预测控制;杨勇等;《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0616;第39卷(第12期);第84-89页、附图1-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69913A (zh) 2013-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16600B (zh)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模型自校正预测控制方法
CN102916599B (zh) 不平衡电压下三相pwm整流器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CN102969913B (zh) 主动前端整流器模型预测控制参数不匹配补偿方法
US10312793B2 (en) Control of electrical converter based on optimized pulse patterns
CN103326598B (zh) 三相整流器快速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CN103595069B (zh) 不平衡电压下光伏发电系统网侧变换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CN111130366B (zh) 三相vienna整流器的无网压传感器的预测控制方法
WO2014079125A1 (zh) 一种三电平电压源型变换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CN106549400B (zh) 一种基于电压预测的配电静止同步补偿器的控制方法
CN103066866B (zh)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主动前端整流器滤波延迟补偿方法
CN113285481B (zh) 并网变流器电感参数在线估计方法、预测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453627B (zh) 一种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的定频控制方法
CN112688587B (zh) 一种阻抗源逆变器的鲁棒预测控制方法
CN108448991A (zh) 基于零阶保持离散化模型的永磁电机电流预测控制方法
CN103001509B (zh) 主动前端整流器模型参数自补偿预测控制方法
CN109525158A (zh) 空调压缩机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3595280A (zh) 电压不平衡下太阳能发电系统逆变器无差拍控制方法
CN107425743A (zh) 一种基于预测偏差反馈矫正的并网逆变器mpc方法
CN102332721B (zh) 基于最佳线性预测理论的混合电力滤波器谐波电流预测方法
Yongchang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f model predictive current control and voltage oriented control for PWM rectifiers
CN102946110B (zh) 电压不平衡跌落时pwm整流器定频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CN102931856B (zh) 主动前端整流器鲁棒定频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CN105322818A (zh) 一种基于新型模型预测控制的三相pwm整流的控制方法
CN107370402A (zh) 一种基于离散Lyapunov函数的切换控制方法
CN109391165B (zh) 一种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环流模型的干扰补偿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25

Termination date: 2015111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