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68005B - 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68005B
CN102968005B CN201210083980.7A CN201210083980A CN102968005B CN 102968005 B CN102968005 B CN 102968005B CN 201210083980 A CN201210083980 A CN 201210083980A CN 102968005 B CN102968005 B CN 1029680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box
developing cell
roller
imaging device
spacer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8398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68005A (zh
Inventor
筱矢翔太
虫贺元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7984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203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680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680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680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680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42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5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to the process cartridge, drive mechanisms, gears, couplings, braking mechanisms
    • G03G21/186Axial coupling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6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to the apparatus, electrical connectors, power supp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包括:处理盒、设备本体和间隔构件。处理盒以可拆的方式安装至设备本体。处理盒包括具有感光构件的感光单元、具有显影辊的显影单元和驱动输入部,来自设备本体的驱动力被构造成被输入到驱动输入部中。设备本体包括被构造成输入驱动力的驱动输入构件。间隔构件附接至处理盒,并被构造成使感光构件与显影辊间隔开。间隔构件包括第一盖部,该第一盖部位于驱动输入部与驱动输入构件之间,并覆盖驱动输入部的至少一部分。

Description

成像设备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1年8月3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11-186885的优先权,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在此并入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方面涉及一种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包括以可拆的方式安装至设备本体的处理盒。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公开一种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包括以可拆的方式安装至设备本体的处理盒。此外,公开了一种处理盒,该处理盒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第一框架用于支撑感光构件,第二框架由第一框架以可移动的方式支撑以允许显影辊接近感光构件/从感光构件分开(见JP-A-2007-248618)。
其间,成像设备可在上面安装有处理盒的状态下被装运和运输。在该情况下,如果使感光构件与显影辊彼此接触,则由于在运输期间的振动,可能损坏感光构件的表面或者显影辊的表面,或者在感光构件的表面或显影辊的表面上产生凹痕。为了该原因,提出一种用于在如下状态下运输成像设备的方法,在该状态下,向处理盒提供一种在JP-A-2007-248618中公开的维持构件(间隔构件),以使感光构件与显影辊彼此间隔开。
发明内容
作为用于使感光构件与显影辊彼此间隔开的间隔构件,已知一种相关技术的间隔构件,该间隔构件以可拆的方式被设置到处理盒,并且在使用成像设备之前由用户拆除该间隔构件。然而,在相关技术的间隔构件中,当用户忘记拆除间隔构件时,可输入来自设备本体的驱动力,以驱动显影辊。因此,存在向显影剂施加不必要的应力的危险。
已作出本发明的方面,以解决上述问题,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由于显影辊的驱动等而向显影剂施加的应力的成像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包括处理盒、设备本体和间隔构件。处理盒以可拆的方式安装至设备本体。处理盒包括:感光单元,所述感光单元具有感光构件,静电潜像被构造成形成在所述感光构件上;显影单元,所述显影单元具有显影辊,显影辊被构造成与感光构件接触,以将显影剂供应到感光构件;和驱动输入部,来自设备本体的驱动力被构造成被输入到所述驱动输入部中。设备本体包括驱动输入构件,所述驱动输入构件被构造成在显影辊的轴向方向上向内和向外移动,并且该驱动输入构件被构造成当与驱动输入部接合时将驱动力输入到处理盒。间隔构件被附接至处理盒,并被构造成使感光构件与显影辊间隔开。间隔构件包括第一盖部,该第一盖部位于驱动输入部与驱动输入构件之间,并覆盖驱动输入部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以上构造,由于间隔构件包括第一盖部,该第一盖部位于驱动输入部与驱动输入构件之间并覆盖驱动输入部的至少一部分,所以当用户忘记拆除间隔构件时,驱动输入构件由于第一盖部的存在而不与驱动输入部接合。因此,不驱动显影辊。因此,能够防止由于显影辊等的驱动而向显影剂施加应力。
显影单元可相对于感光单元以可移位的方式设置。此外,间隔构件可包括维持部,该维持部与感光单元及显影单元都接合,并且该维持部被构造成将显影单元的相对于感光单元而言的位置维持在预定位置处。
根据以上构造,能够在成像设备的运输期间抑制感光单元与显影单元之间的松动。
感光单元可包括定位部,该定位部被构造成通过与显影单元接触来定位显影单元。此外,维持部可以被构造成维持显影单元,以与定位部间隔开。
如果在成像设备的运输期间使定位部与显影单元彼此接触,则存在由于定位部与显影单元之间的摩擦引起磨损的可能。如果引起磨损,则存在不精确地定位显影单元的位置的风险。根据以上构造,能够在成像设备的运输期间抑制定位部与显影单元之间的磨损。结果,与在装运时一样能够精确地定位显影单元的位置。
成像设备还可包括构造成输送记录片材的一对辊。此外,该对辊中的第一辊可由处理盒支撑,而该对辊中的第二辊可由设备本体支撑。此外,间隔构件可包括辊间隔部,该辊间隔部位于第一辊与第二辊之间,并且该辊间隔部被构造成使第一辊与第二辊彼此间隔开。
当该对辊在成像设备的运输/储存期间抵靠彼此被挤压时,存在在具有弹性的辊的表面上形成压痕诸如凹痕的可能。根据以上构造,第一辊与第二辊彼此间隔开,能够防止在辊的表面上形成压痕。
处理盒可包括在轴向方向上向外突出的一对凸起部。此外,设备本体可包括一对引导壁,所述一对引导壁被构造成在附接和拆卸处理盒时引导该对凸起部。此外,间隔构件可包括凸起部接合部,该凸起部接合部位于该对凸起部与引导壁之间,并与该对凸起部接合。
根据以上构造,能够在成像设备的运输期间抑制设备本体与处理盒之间的松动。此外,由于凸起部接合部被布置在凸起部与引导壁之间,所以能够在成像设备的运输期间抑制凸起部与引导壁之间的磨损。
设备本体可包括盖,所述盖被构造成打开和关闭安装部,所述处理盒被安装至该安装部。此外,间隔构件可包括位于处理盒与盖之间的介入部。
根据以上构造,能够在成像设备的运输期间抑制处理盒与盖之间的松动。
驱动输入构件可被构造成能够在轴向方向上弹性地向内和向外移动。
根据以上构造,甚至在驱动输入构件前进以与驱动输入部接合并且与第一盖部接触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大的力被施加到驱动输入构件本身或第一盖部(处理盒)。
处理盒可包括盒侧电极,该盒侧电极电连接至设置于设备本体的本体侧电极。此外,间隔构件可包括第二盖部,该第二盖部位于本体侧电极与盒侧电极之间,并构造成覆盖盒侧电极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以上构造,由于第二盖部覆盖盒侧电极的至少一部分,所以使电极两者彼此不接触。因此,能够在成像设备的运输期间抑制电极的磨损。
根据本发明,由于间隔构件包括第一盖部,以覆盖驱动输入部的至少一部分,所以当用户忘记拆除间隔构件时,不驱动显影辊。因此,能够防止由于显影辊等的驱动而向显影剂施加应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作为成像设备的示例的激光打印机的示意性构造的剖视图;
图2是感光单元与显影单元的透视图;
图3是激光打印机的放大剖视图;
图4是本体外壳的内部构造的放大剖视图;
图5A是从左侧观察的间隔构件的透视图,而图5B是从右侧观察的间隔构件的透视图;
图6是从内侧观察的间隔构件的右侧部的透视图;
图7A是从左侧观察的处理盒的透视图,而图7B是在间隔构件被附接至处理盒的状态下的处理盒的透视图;
图8A是从右侧观察的处理盒的透视图,而图8B是在间隔构件被附接至处理盒的状态下的处理盒的透视图;
图9A是从左侧观察的处理盒的侧视图,其中间隔构件被附接至处理盒,而图9B是从右侧观察的处理盒的侧视图;以及
图10是激光打印机的放大剖视图,具有间隔构件的处理盒被附接在该激光打印机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通过参考附图合适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在以下的说明中,首先,将简要描述作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示例的激光打印机。随后,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特征部分的构造。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的方向指的是参考使用激光打印机1的用户的方向。也就是说,图1中的右侧称为“前侧”,图1中的左侧称为“后侧”,图1中的前侧称为“左侧”,而图1中的背侧称为“右侧”。此外,图1中的上下方向称为“上下”。
<激光打印机的示意性构造>
如图1所示,激光打印机1主要包括:片材馈送单元3,所述片材馈送单元3用于供给作为记录片材的示例的片材S;曝光单元4;处理盒5,所述处理盒5用于将调色剂图像(显影剂图像)转印在片材S上;以及定影单元8,所述定影单元8用于将调色剂图像热定影在片材S上,所述打印机1设有作为设备本体的示例的本体外壳2。
片材馈送单元3被设置在本体外壳2的下部中,并且该片材馈送单元3主要包括片材馈送盘31、片材挤压板32、片材馈送机构33和作为一对辊的示例的对准辊34。由片材挤压板32向上输送被容纳在片材馈送盘31中的片材S,并由馈送机构33朝着处理盒5供给片材S。于是,片材S穿过对准辊34,并在感光鼓61与转印辊63之间输送片材S。
曝光单元4被设置在本体外壳2的上部中,并包括激光发射单元(未示出)、多面反射镜、透镜和反射镜,其中多面反射镜、透镜和反射镜在没有附图标记的情况下被图示。在该曝光单元4中,基于从激光发射单元发射的图像数据的激光束(见点划线)以高速扫描感光鼓61的表面。以这种方式,使感光鼓61的表面曝光。
处理盒5设置成比曝光单元4低,并被构造成通过开口以可拆的方式安装至本体外壳2,通过打开作为设置于本体外壳2的盖的示例的前盖21形成该开口。处理盒5包括感光单元6和显影单元7。
感光单元6主要包括:作为感光构件的示例的感光鼓61;电晕放电(scorotron)型充电器62,该电晕放电型充电器62包括在没有附图标记的情况下图示的电晕线和栅格(grid);和转印辊63。
显影单元7构造成以可拆的方式安装至感光单元6。显影单元7被构造成在显影单元7被安装至感光单元6的状态下以可拆的方式安装至本体外壳2。也就是说,显影单元7作为处理盒5的一部分以可拆的方式安装至本体外壳2。显影单元7主要包括显影辊71、供应辊72、厚度限制叶片73、用于容纳作为显影剂的示例的调色剂的调色剂容纳部74和搅拌器75。
在处理盒5中,感光鼓61的表面由充电器62均匀地充电,然后通过来自曝光单元4的激光束的高速扫描使感光鼓61的表面曝光。以这种方式,在感光鼓61上形成基于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此外,在调色剂容纳部74中的调色剂在被搅拌器75搅拌的同时被首先供应至供应辊72,然后从供应辊72被供应至显影辊71。调色剂通过显影辊71的旋转进入显影辊71与厚度限制片73之间,以作为具有恒定厚度的薄层被支撑在显影辊71上。
被支撑在显影辊71上的调色剂从显影辊71被供应到在感光鼓61上形成的静电潜像。因此,静电潜像变成可见图像,并且在感光鼓61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其后,当片材S被输送通过感光鼓61与转印辊63之间时,在感光鼓61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片材S上。
定影单元8位于处理盒5后方,并且该定影单元8主要包括加热单元81和挤压辊82。加热单元81具有在没有附图标记的情况下示出的卤素加热器、固定带和夹压板。挤压辊82被构造成将固定带保持在加热单元81的夹压板之间。在定影单元8中,在片材S穿过加热单元81与挤压辊82之间的同时,热定影被转印到片材S上的调色剂图像。片材S通过片材排出辊23被排出到片材排出盘22上,调色剂图像被热定影到该片材S上。
<处理盒的构造>
接下来,将描述与本发明的特征部分相关的处理盒5(感光单元6和显影单元7)的构造。
如图2所示,除上述显影辊71和供应辊72之外,显影单元7还包括显影框架70、作为驱动输入部的示例的联接件76和盖体77。
显影框架70是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显影辊71或供应辊72的构件,并且该显影框架70限定调色剂容纳部74。
如图3和9B所示,在左右方向(显影辊71的轴向方向)上向外突出的冲压部70A被设置于显影框架70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外表面的前侧。冲压部70A是当显影单元7被安装至感光单元6时,被感光单元6的挤压构件64(稍后将描述)挤压的部分。
此外,如图8A所示,在左右方向上向外突出的凸形部70S比冲压部70A高地设置于显影框架70的右侧壁。稍后将描述的间隔构件100的右凸形部接合部143被构造成与凸形部70S接合。
返回至图2,联接件76是如下构件,来自本体外壳2的驱动力被输入到联接件76中。联接件76以可旋转的方式被支撑在显影框架70的左侧壁上。被输入到联接件76中的驱动力经由未示出的已知驱动力传递机构被传递至显影辊71、供应辊72和搅拌器75。驱动力传递机构被设置于显影框架70的左侧表面,并且该驱动力传递机构的示例是多个齿轮。因此,显影辊71、供应辊72和搅拌器75能够被驱动。
盖体77是安装至显影框架70的左侧壁的构件,以覆盖上述联接件76和驱动力传递机构。在左右方向上向外突出的凸形部77S被设置于在盖体77的外表面中的前侧。间隔构件100的左凸形部接合孔112(见图5A、5B)能与凸形部77S接合。
除上述感光鼓61和充电器62之外,感光单元6还包括感光框架60、作为一对对准辊34的第一辊的示例的从动辊34A、挤压构件64、电极丝65和作为盒侧电极的示例的栅格电极66(见图9B)。
感光框架60是构造成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感光鼓61或从动辊34A的构件,并且该感光框架60形成凹形拆卸部60A,显影单元7以可拆的方式安装至凹形拆卸部60A。向上突出的定位部60B设置于在拆卸部60A的下壁的前端处的左侧和右侧。定位部60B的上端具有近似的半球形的形状。
如图3所示,当显影单元7被安装至感光单元6时,使显影单元7的前侧从上侧与定位部60B的上端接触。因此,能相对于感光单元6定位显影单元7。
如图2所示,朝前侧开口的凹形接合部60C在前后方向上的中心部分附近被设置于感光框架60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当显影单元7被安装至感光单元6时(见图9),显影辊71的轴71A与凹形接合部60C接合。
此外,在左右方向上向外突出的一对凸起部60D被设置于感光框架60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前端。凸起部60D具有近似圆柱的形状。
挤压构件64是朝后方挤压被安装至感光单元6的显影单元7的构件,以向感光鼓61推压显影辊71。挤压构件64邻近于定位部60B被倾斜地设置在定位部60B的前侧并且在左右方向上定位部60B外部处。如图3所示,挤压构件64主要包括挤压臂64A和螺旋弹簧64B。
挤压臂64A由感光框架60支撑,以围绕挤压臂64A的下端在前后方向上摆动。此外,螺旋弹簧64B被设置在挤压臂64A与感光框架60之间,并在近似向上的方向上推压挤压臂64A的一部分,该部分位于比挤压臂64A的摆动轴线后侧处。
当显影单元7被安装至感光单元6时,挤压构件64朝后下侧倾斜地挤压显影单元7的冲压部70A。因此,朝后下侧倾斜地推压整个显影单元7,因此朝着感光鼓61倾斜地推压显影辊71。此外,当朝后下侧倾斜地推压整个显影单元7时,挤压显影框架70的前侧抵靠定位部60B的上端。以这种方式,能可靠地定位显影单元7的位置。
当处理盒5被安装至本体外壳2时,从动辊34A被设置成比挤压辊34B高,挤压辊24B作为由本体外壳2支撑的一对对准辊34的第二辊的示例。在对准辊34中,从动辊34A由驱动辊34B的旋转驱动旋转地驱动,从而朝在感光鼓61与转印辊63之间输送片材S。
如图9B所示,电极丝65和栅格电极66电连接至设置于本体外壳2的第一电极25和第二电极26(见图4)。电极丝65和栅格电极66被布置于感光框架60的右侧壁的后侧的上部。
更具体地说,电极丝65电连接至充电器的电晕线。当处理盒5被安装至本体外壳2时,电极丝65电连接至第一电极25。此外,栅格电极66电连接至充电器62的栅格。当处理盒5被安装至本体外壳2时,栅格电极被电连接至第二电极26。
<本体外壳的构造>
接下来,将描述与本发明的特征部分相关的本体外壳2的构造。如图4所示,本体外壳2包括安装部2A、一对左引导件和右引导件(仅示出所述引导件中的一个引导件)、作为本体侧电极的示例的第一电极25和第二电极26和驱动输入构件(见图7)。
安装部2A是在本体外壳2内部的部分,处理盒5被安装至该安装部2A。安装部2A形成在本体外壳2的左侧壁与右侧壁之间。安装部2A被构造成通过前盖21被打开和关闭。
引导件24被构造成将处理盒5引导至安装位置(在图1中示出的位置),并且引导件24分别被设置于本体外壳2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内表面。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引导件24主要包括当附接或拆卸处理盒5时用于引导鼓轴61A的鼓引导件24A和作为用于引导凸起部60D的一对引导壁的示例的凸起部引导件24B。
第一电极25和第二电极26分别被设置于本体外壳2的右壁的内表面。此外,偏压施加装置(未示出)被设置在本体外壳2内部。当在成像期间驱动处理盒5的充电器1时,偏压施加装置经由第一电极25向电极丝65(电晕电极)施加预定的偏压,并经由第二电极26向栅格电极66(栅格)施加预定的偏压。
如图7A所示,驱动输入构件27是将来自马达(未示出)的驱动力输入至处理盒5的联接件76的构件,马达被设置在本体外壳2内。驱动输入构件27由本体外壳2的左侧壁支撑,并且驱动输入构件27被构造成在左右方向上向内和向外移动。能够由已知的机构操作驱动输入构件27。具体地,驱动输入构件27根据关闭前盖21的操作在左右方向上向内前进。因此,驱动输入构件与所安装的处理盒5的联接件76接合,以传递驱动力。此外,驱动输入构件27根据打开前盖21的操作在左右方向上向外撤回,因此驱动输入构件27从联接件76脱离。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驱动输入构件27被构造成在弹簧27B的作用下在左右方向上可弹性地向内和向外移动。因此,即使在左右方向上向内前进的驱动输入构件27经受在左右方向上向外的力,也能够通过弹簧27B的收缩减小被施加在驱动输入构件27上的力。
<间隔构件的详细构造>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激光打印机1在处理盒5被安装在该激光打印机1的状态下从工厂被装运。此时,在图5中示出的间隔构件100被安装至处理盒5,以便使感光鼓61与显影辊71彼此间隔开(见图7B和图8B)。
作为示例,间隔构件100由聚丙烯树脂制成,并由单个构件构成。间隔构件包括附接至处理盒5的左侧的左部101、附接至处理盒5的右侧的右部102和连接部103,该连接部103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并使左部101与右部102的前上端互相连接。
在左右方向上向内突出的两个接合爪104被分别设置于左部101和右部102中的每一个。也就是说,设置总共四个接合爪104。当间隔构件100被附接至处理盒5时,接合爪104中的每个接合爪与感光框架60接合。因此,能够防止间隔构件100由于在运输期间的振动而与处理盒5分离。
间隔构件100包括第一间隔部110、第一盖部120、第二盖部130、维持部140、作为辊间隔部的示例的第二间隔部150和作为与本发明的特征部分对应的功能部分的介入部160。
在以下的说明中,间隔构件100被附接至处理盒5的状态被称为附接状态,而间隔构件100未被附接至处理盒5的状态被称为拆卸状态。
第一间隔部110被构造成使感光鼓61与显影辊71间隔开。第一间隔部包括设置于左部101的鼓接合孔111、左凸形部接合孔112和第一左壁113。第一间隔部还包括设置于右部102的凸形接合部114。
鼓接合孔111是与感光鼓61的鼓轴61A接合并设置于左部101的后端的通孔。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鼓接合孔111还设置于右部102的后端。
左凸形部接合孔112是与处理盒5的凸形部77S接合并设置于左部101的前侧的上部的通孔。
第一左壁113是构成左部101的壁在鼓接合孔111与左凸形部接合孔112之间的部分。如图7所示,左侧壁113在拆卸状态下具有比从鼓轴61A到凸形部77S的最短长度L2稍长的长度L1(从鼓接合孔111到左凸形部接合孔112最短的长度)。
如图6所示,凸形接合部114是接合在显影辊71的轴71A与凹形接合部60C的后壁之间的部分。凸形接合部114设置在鼓接合孔111的前侧处,以在左右方向上从右部102的内表面向内突出。凸形接合部114在拆卸状态下具有在大致的纵向方向上比从轴71A到凹形接合部80C的后壁的最短长度L4(见图8B)稍长的长度L3。
返回至图5,第一盖部120是第一左壁113的一部分,并且第一盖部120被布置成在附接状态下在左右方向上从外部覆盖联接件76(见图7B)。
第二盖部130是右部102的后端的向上突出的部分,并且第二盖部130被布置成在附接状态下在左右方向上从外部覆盖电极丝65和栅格电极66(见图8)。
维持部140被构造成将显影单元7的相对于感光单元6而言的位置维持在预定位置中,并且维持部140包括凸起部接合部141、左凸形部接合孔112、左维持壁142、右凸形部接合部143(见图6)和右维持壁144。
凸起部接合部141是与感光框架60的凸起部60D接合的近似圆柱的部分,并且凸起部接合部141被设置成在左右方向上从左部101和右部102的前端朝两侧突出。
左维持壁142是构成左部101的壁在凸起部接合部141与左凸形部接合孔112之间的部分。如图7B所示,设定从左维持壁142的凸起部接合部141的内周表面到左凸形部接合孔112的最短距离L5,使得与左凸形部接合孔112接合的凸形部77S(显影单元7)在附接状态下与感光单元6的定位部60B间隔开(同样见图10)。
如图6所示,右凸形部接合部143是与处理盒5的凸形部70S接合的圆柱部,并且右凸形部接合部143被设置成在左右方向上从凸起部接合部141的后上侧倾斜地突出。
右维持壁144是构成右部102的壁在凸起部接合部141与右凸形部接合孔143之间的部分。如图8B所示,设定从右维持壁144的凸起部接合部141的内周表面到右凸形部接合部143的内周表面的最短距离L6,使得与右凸形部接合孔143接合的凸形部70S(显影单元7)在附接状态下与感光单元6的定位部60B间隔开(同样见图10)。此外,如图6所示,肋145被设置于右维持壁144的内表面,以在左右方向上向内突出。
如图5所示,第二间隔部150被构造成使得对准辊34(从动辊34A与驱动辊34B)彼此间隔开。容纳从动辊34A的左端和右端的凹形部105(见图6)在附接状态下在前后方向上围绕左部101和右部102的中心部分形成于左部101和右部102的下部。第二间隔部150被设置成从侧方观察以近似弓形的形状从凹形部105的后边缘朝前侧延伸。
第二间隔部150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宽(也就是说,比构成左部101和右部102的壁厚),并且第二间隔部150被布置成在附接状态下从下方覆盖从动辊34A的左端和右端。
介入部160被构造成防止处理盒5与前盖21之间的接触。介入部160形成为以大致板形的形状在左右方向上从左部101和右部102的前端朝内部延伸。
<间隔构件的功能的说明>
接下来,将描述间隔构件100的每个部分的功能。
当间隔构件100被附接至处理盒5时,在左部101中,鼓接合孔111与鼓轴61A接合,左凸形部接合孔112与凸形部77S接合,而凸起部接合部141与凸起部60D接合,如图7所示。此外,从动辊34A的左端与第二间隔部150接合,如图9A所示。
此外,在右部102中,在鼓接合孔111与鼓轴61A接合和凸起部接合部141与凸起部60D接合的同时,凸形接合部114接合在轴71A与凹形接合部60C之间,而右凸形部接合部143与凸形部70S接合,如图8所示。此外,从动辊34A的右端与第二间隔部150接合,如图9B所示。因此,间隔构件100被附接至处理盒5。
如上所述,由于左侧壁113的长度L1被设定成在拆卸状态下比从鼓轴61A到凸形部77S最短的长度L2长,所以通过第一左壁113的支撑使在附接状态下的凸形部77S(显影单元7)与鼓轴61A比在拆卸状态下的凸形部77S(显影单元7)与鼓轴61A间隔远。此外,由于凸形接合部114的长度L3被设定成在拆卸状态下比从轴71A到凹形接合部60C的后壁的最短长度L4长,所以凸形接合部114被接合在轴71A与凹形接合部60C的后壁之间。因此,在附接状态下的轴71A(显影单元7)与鼓轴61A比在拆卸状态下的轴71A(显影单元7)与鼓轴61A间隔远。
根据这些构造,由显影单元7(显影框架7)支撑的显影辊71与感光鼓61间隔开(见图10)。结果,在其上安装有处理盒5的激光打印机1的运输期间,能防止感光鼓61或者显影辊71的表面被损坏、或者在感光鼓61或显影辊71的表面上产生凹痕。
其间,在显影单元7能够被附接到感光单元6或从感光单元6拆卸显影单元7的情况下,在显影单元7与感光框架60之间存在轻微的松动。然而,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作为单个构件的间隔构件100与感光单元6和显影单元7都接合。具体地,凸起部接合部141与凸起部60D(感光单元6)接合,而左凸形部接合孔112和右凸形部接合部143与凸形部77S、70S(显影单元7)接合。因此,相对于感光单元6将显影单元7维持在预定的位置中。因此,能够在激光打印机1的运输期间抑制感光单元6与显影单元7之间的松动。
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左维持壁142的支撑使凸形部77S与感光单元6的定位部60B间隔开,凸形部77S与左凸形部接合孔112接合。此外,通过右维持壁144的支撑使凸形部70S与定位部60B间隔开,凸形部70S与右凸形部接合部143接合。因此,显影单元7的前部被维持在与定位部60B间隔开的状态(见图10)下。因此,能够在激光打印机1的运输期间抑制定位部60B与显影单元7之间的磨损。因此,当拆除间隔构件100时(当使用激光打印机1时),与在装运时一样能够精确地定位显影单元7的位置。
如图8B所示,右维持壁144在附接状态下被设置在与显影单元7的右侧表面间隔开的位置处。然而,由于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肋145(见图6)被设置于右维持壁144的内表面,所以改善右维持壁144的刚性。因此,由于右维持壁144在不被弯曲的情况下能够被支撑,所以能够使凸形部70S与凸起部60D彼此间隔开。
如图10所示,当处理盒5被安装至本体外壳2时,第二间隔部150位于从动辊34A与驱动辊34B之间,间隔构件100被附接至处理盒5。因此,从动辊34A与驱动辊34B彼此间隔开。因此,能够在激光打印机1的运输期间防止在对准辊34的表面上产生压痕。
此外,当处理盒5被安装至本体外壳2时,具有近似圆柱的形状的凸起部接合部141的周壁位于凸起部60D与凸起部引导件24B之间(见图4),间隔构件100被附接至处理盒5。因此,能够在激光打印机1的运输期间抑制凸起部引导件24B(本体外壳2)与处理盒5之间的松动。此外,由于凸起部接合部141位于凸起部60D与凸起部引导件24B之间,所以还能够在激光打印机1的运输期间抑制凸起部60D与凸起部引导件24B之间的磨损。
由于当前盖21关闭时,介入部160位于处理盒5与前盖21之间,所以防止处理盒5与前盖21之间的接触。因此,能够在激光打印机1的运输期间抑制处理盒5与前盖21之间的松动。
如图7B所示,当处理盒5被安装至本体外壳2时,第一盖部120位于联接件76与驱动输入构件27之间,以几乎覆盖整个联接件76,间隔构件100被附接至处理盒5。因此,即使在前盖21关闭的情况下,驱动输入构件27也不能与联接件76接合。因此,来自驱动输入构件27的驱动力不会传递至联接件76(处理盒75)。
由于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如此构造的第一盖部120,所以即使用户在使用激光打印机1的情况下忘记拆除间隔构件100,也不驱动显影辊71或搅拌器75。因此,能够防止由于显影辊71或搅拌器75的驱动而向调色剂施加应力。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驱动输入构件27被构造成在弹簧27B的作用下在左右方向上可弹性地移动。因此,即使通过关闭前盖21驱动输入构件27前进以与联接件76接合,并且驱动输入构件27与第一盖部120接触,也使弹簧27B收缩,以防止大的力被施加到驱动输入构件27本身或第一盖部120(处理盒5)。
此外,如图8B所示,当处理盒5被安装至本体外壳2时,第二盖部130位于第一电极25与电极丝65之间并位于第二电极26与栅格电极66之间,以几乎覆盖整个电极丝65和栅格电极66,间隔构件100被附接至处理盒5。因此,每对电极彼此不接触。因此,能够在激光打印机1的运输期间抑制每个电极的磨损。
在包括处理盒5的激光打印机1中,间隔构件100被附接至处理盒5,当使用时由用户拆除间隔构件100。当从处理盒5拆除间隔构件100时,在挤压构件64的作用下显影辊71被推压到感光鼓61,如图3所示。此外,由于使显影单元7的前侧与定位部60B的上端接触,所以在使用的状态下相对于感光单元6定位显影单元7。
其后,当再次将处理盒5安装至本体外壳2时,使从动辊34A与驱动辊34B接触,并能根据驱动辊34B的旋转使从动辊34A旋转。此外,由于电极丝65电连接至第一电极25,并且栅格电极66电连接至第二电极26,所以能够将偏压施加到处理盒5。
其后,当关闭前盖21时,驱动输入构件27在左右方向上向内前进并与联接件76接合。因此,能够输入驱动力到处理盒5、具体地向显影辊71或搅拌器75。
尽管以上已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要旨的情况下可适当地修改所述示例性实施例的具体构造。
尽管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盖部120被构造成几乎覆盖整个联接件76(驱动输入部),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也就是说,第一盖部可被构造成覆盖驱动输入部的至少一部分,只要第一盖部被设置成抑制驱动输入部与设备本体的驱动输入构件之间的接合即可。
此外,尽管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盖部130被构造成覆盖整个电极丝65和栅格电极66(盒侧电极),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也就是说,第二盖部可被构造成覆盖盒侧电极的至少一部分,只要第二盖部被设置成抑制盒侧电极与本体侧电极的接触即可。
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用于将偏压施加到充电器62的电极被说明性地描述成盒侧电极和本体侧电极,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例如,盒侧电极和本体侧电极可以是用于将偏压施加到感光构件或显影辊的电极或用于使感光构件接地的电极。
尽管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间隔构件100由单个构件构成,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也就是说,本发明的间隔构件可由多个构件构成。在该情况下,用于防止松动的部分、例如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介入部160可由弹性构件(材料)形成。
尽管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作为驱动输入部的示例的联接件76被设置于显影单元7,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例如,联接件可设置于感光单元。此外,驱动输入部可分别设置于感光单元和显影单元。
尽管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说明性地描述了第一间隔部110、即用于使感光鼓61与显影辊71间隔开的构造,但本发明不局限于该构造。例如,间隔构件可包括介入感光构件与显影辊之间的间隔件,以使感光构件与显影辊彼此间隔开。
尽管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显影单元7以可拆的方式被安装至感光单元6,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例如,与在JP-A-2007-248618中公开的处理盒一样,代替显影单元以可拆的方式被安装在感光单元上,显影单元可以可摆动的方式(可移位的方式)由感光单元支撑,以允许显影辊接近感光构件和与感光构件分开。
尽管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用于形成单色图像的激光打印机1被说明性地描述成成像设备,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例如,本发明可应用于用于形成彩色图像的打印机。此外,成像设备不局限于打印机。例如,本发明可应用于包括文档读取装置诸如平板扫描仪的复印机或多功能机。
尽管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片材S诸如光胶片或明信片被说明性地描述成记录片材,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例如,本发明还可应用于OHP片材。

Claims (8)

1.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处理盒,所述处理盒以可拆的方式安装至设备本体,所述处理盒包括:
感光单元,所述感光单元具有感光构件,静电潜像被构造成形成在所述感光构件上,
显影单元,所述显影单元具有显影辊,所述显影辊被构造成与所述感光构件接触,以将显影剂供应到所述感光构件;以及
驱动输入部,来自所述设备本体的驱动力被构造成被输入到所述驱动输入部中;
所述设备本体包括:
驱动输入构件,所述驱动输入构件被构造成在所述显影辊的轴向方向上向内和向外移动,并且所述驱动输入构件被构造成当与所述驱动输入部接合时将驱动力输入到所述处理盒;以及
间隔构件,所述间隔构件附接至所述处理盒,并被构造成使所述感光构件与所述显影辊间隔开,所述间隔构件包括:
第一盖部,所述第一盖部位于所述驱动输入部与所述驱动输入构件之间,并覆盖所述驱动输入部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所述间隔构件所附接的所述处理盒被安装至所述成像设备的设备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
其中所述显影单元相对于所述感光单元以可移位的方式设置,并且
其中所述间隔构件包括维持部,所述维持部与所述感光单元及所述显影单元都接合,并且所述维持部被构造成将所述显影单元的相对于所述感光单元而言的位置维持在预定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设备,
其中所述感光单元包括定位部,所述定位部被构造成通过与所述显影单元接触来定位所述显影单元,并且
其中所述维持部被构造成维持所述显影单元,以与所述定位部间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设备,还包括构造成输送记录片材的一对辊,
其中所述一对辊中的第一辊由所述处理盒支撑,并且所述一对辊中的第二辊由所述设备本体支撑,并且
其中所述间隔构件包括辊间隔部,所述辊间隔部位于所述第一辊与所述第二辊之间,并且所述辊间隔部被构造成使所述第一辊与所述第二辊彼此间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设备,
其中所述处理盒包括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向外突出的一对凸起部,
其中所述设备本体包括一对引导壁,所述一对引导壁被构造成在附接和拆卸所述处理盒时引导所述一对凸起部,并且
其中所述间隔构件包括凸起部接合部,所述凸起部接合部位于所述一对凸起部与所述引导壁之间,并与所述一对凸起部接合。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设备,
其中所述设备本体包括盖,所述盖被构造成打开和关闭安装部,所述处理盒被安装至所述安装部,并且
其中所述间隔构件包括位于所述处理盒与所述盖之间的介入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设备,
其中所述驱动输入构件被构造成能够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弹性地向内和向外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设备,
其中所述处理盒包括盒侧电极,所述盒侧电极电连接至设置于所述设备本体的本体侧电极,并且
其中所述间隔构件包括第二盖部,所述第二盖部位于所述本体侧电极与所述盒侧电极之间,并构造成覆盖所述盒侧电极的至少一部分。
CN201210083980.7A 2011-08-30 2012-03-27 成像设备 Active CN1029680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79844.1A CN104820354B (zh) 2011-08-30 2012-03-27 成像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86885A JP5831048B2 (ja) 2011-08-30 2011-08-30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86885 2011-08-30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79844.1A Division CN104820354B (zh) 2011-08-30 2012-03-27 成像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68005A CN102968005A (zh) 2013-03-13
CN102968005B true CN102968005B (zh) 2015-05-20

Family

ID=4774392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79844.1A Active CN104820354B (zh) 2011-08-30 2012-03-27 成像设备
CN201210083980.7A Active CN102968005B (zh) 2011-08-30 2012-03-27 成像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79844.1A Active CN104820354B (zh) 2011-08-30 2012-03-27 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3) US8886075B2 (zh)
JP (1) JP5831048B2 (zh)
CN (2) CN1048203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31048B2 (ja) 2011-08-30 2015-12-0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03293900B (zh) * 2013-06-17 2015-05-27 天津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办公设备抽拉硒鼓机构用硒鼓抽拉支架组件
KR20160028219A (ko) * 2014-09-03 2016-03-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JP6424659B2 (ja) * 2015-02-06 2018-11-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06154789B (zh) * 2016-08-08 2020-07-03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影盒、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20052358A (ja) * 2018-09-28 2020-04-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1647818S (ja) * 2019-06-14 2019-12-16 プリンター用給紙機
US11347180B2 (en) 2019-12-27 2022-05-31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Shipping or storage separator for replaceable units of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4114A (zh) * 2002-02-22 2003-09-24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及用于处理盒上的隔离部件
CN1834823A (zh) * 2005-03-18 2006-09-20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和可与之一起使用的成像设备
CN101807024A (zh) * 2009-02-17 2010-08-18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组件和使用该图像形成组件的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5265A (ja) * 1997-06-20 1999-01-2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3984900B2 (ja) * 2002-09-30 2007-10-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離間部材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7072603B2 (en) * 2003-08-01 2006-07-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holding member
JP2005055579A (ja) 2003-08-01 2005-03-03 Canon Inc 離間保持部材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5091708A (ja) 2003-09-17 2005-04-07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349088B2 (ja) * 2003-11-10 2009-10-2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7248618A (ja) 2006-03-14 2007-09-27 Canon Inc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5062233B2 (ja) * 2009-09-29 2012-10-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11075645A (ja) 2009-09-29 2011-04-14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光導波路、及び光導波路の製造方法
JP5062277B2 (ja) 2010-03-19 2012-10-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062276B2 (ja) 2010-03-19 2012-10-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831048B2 (ja) * 2011-08-30 2015-12-0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4114A (zh) * 2002-02-22 2003-09-24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及用于处理盒上的隔离部件
CN1834823A (zh) * 2005-03-18 2006-09-20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和可与之一起使用的成像设备
CN101807024A (zh) * 2009-02-17 2010-08-18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组件和使用该图像形成组件的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429907B2 (en) 2016-08-30
CN104820354A (zh) 2015-08-05
JP5831048B2 (ja) 2015-12-09
US20150037068A1 (en) 2015-02-05
US20160139557A1 (en) 2016-05-19
US20130051844A1 (en) 2013-02-28
JP2013050491A (ja) 2013-03-14
CN102968005A (zh) 2013-03-13
CN104820354B (zh) 2019-07-09
US8886075B2 (en) 2014-11-11
US9256199B2 (en) 2016-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68005B (zh) 成像设备
US7978997B2 (en) Developer cartridges, process cartridges, and image formation devices
US8983335B2 (en) Process cartridge,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075387B2 (en)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110440B2 (en)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hav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JP200800929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494893B2 (en) Developing cartridg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941760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35393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37775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image bearing member protection
CN102968019A (zh) 设有用于提高定位精度的定位轴的感光构件盒和处理盒
US20160202640A1 (en) Belt module and belt member exchanging method
CN205067966U (zh) 盒和盖
US9164476B2 (en) Toner cartridge having structure for minimizing deformation when gripped
JP2010134047A (ja) ベルト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0621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85169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ovable drawer
CN105404114A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8095033B2 (en) Winding member, cartridge, and cartridge assembling method
JP521871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感光体ユニット
JP711125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650840A (zh) 图像形成设备和保持构件
JP2011053528A (ja)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ユニット、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現像装置の組立方法
JP2004196496A (ja) 長尺シート用給紙装置
JP2014232197A (ja) 画像形成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