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65894A - 衣物干燥机 - Google Patents

衣物干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65894A
CN102965894A CN201210316382XA CN201210316382A CN102965894A CN 102965894 A CN102965894 A CN 102965894A CN 201210316382X A CN201210316382X A CN 201210316382XA CN 201210316382 A CN201210316382 A CN 201210316382A CN 102965894 A CN102965894 A CN 1029658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moke
voltage
peltier
electrode
described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1638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秀竹
品川英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Consumer Electronics Holdings Corp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Consumer Electronics Holdings Corp,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9658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658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 Control Of Washing Machine And Dry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珀尔帖元件和电极通过水形成电连接导致电源电路发生故障的衣物干燥机。衣物干燥机具备利用静电雾化的水雾产生装置,可通过送风装置向干燥室内供给水雾,水雾产生装置具备:珀尔帖元件;珀尔帖用电源电路,生成施加于珀尔帖元件的珀尔帖用电压;水雾释放电极,具有吸水性;高电压电源电路,生成施加于水雾释放电极的高电压;水雾产生装置将对珀尔帖元件施加珀尔帖用电压而获得的结露水提供给水雾释放电极,并向水雾释放电极施加高电压从而产生水雾,对珀尔帖元件施加珀尔帖用电压和对水雾释放电极施加高电压的两种电压施加动作中,在进行某一方电压施加动作的期间,不进行另一方的电压施加动作。

Description

衣物干燥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衣物干燥机。
背景技术
最近,发明出一种装置,产生具有除菌和除臭等作用的水雾并将该水雾供给到规定空间,从而对该空间进行除菌、除臭等。而且,还考虑将这种装置适用于衣物干燥机中。
作为产生这种水雾的装置的水雾产生单元构成如下:对珀尔帖元件施加电压,并获得在珀尔帖元件的冷却面上生成的结露水,对该结露水施加高电压,从而使结露水雾化产生水雾。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495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如果珀尔帖元件的冷却面和向结露水施加高电压的电极之间,通过结露水等水分形成电连接时,可能对用来生成施加于珀尔帖元件的电压的电源电路等造成不利影响。
于是,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因珀尔帖元件及电极通过水形成电连接而导致电源电路发生故障的衣物干燥机。
本实施方式的衣物洗衣机,具备利用静电雾化产生水雾的水雾产生装置,通过使干燥室内的空气循环的送风装置的动作,将所述水雾供给干燥室内,其特征在于,水雾产生装置具备:珀尔帖元件;珀尔帖用电源电路,生成施加于珀尔帖元件的珀尔帖用电压;水雾释放电极,具有吸水性;高电压电源电路,生成施加于水雾释放电极的高电压;将对珀尔帖元件施加珀尔帖用电压而获得的结露水供给至水雾释放电极,并向水雾释放电极施加高电压而产生水雾,对珀尔帖元件施加珀尔帖用电压和对水雾释放电极施加高电压的两种电压施加动作中,当进行某一方电压施加动作的期间,不进行另一方的电压施加动作。
由此,能够防止珀尔帖元件和电极通过水形成电连接引起的电源电路故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示出洗衣机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切出洗衣机顶盖的一部分而示出的俯视图。
图3是概略示出洗衣机的水槽、旋转槽、热风供给装置及水雾产生装置的连接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水雾产生装置的纵剖侧视图。
图5是概略示出洗衣机的电气配置的电路图。
图6是表示在除菌除臭运行中各部的动作定时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图6的等效图。
图8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图6的等效图。
附图标记
10:洗衣机(衣物干燥机)14:旋转槽(干燥室)23:送风装置29:水雾产生装置40:水雾释放电极(电极)42:珀尔帖元件79:珀尔帖用电源电路83:高压电源电路61:交流电源68、69:交流母线80、81:直流母线82:继电器(输出切断用开关)84、85:光耦可控硅(输入切断用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6说明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洗衣机10(相当于衣物干燥机)具备:顶盖11;外壳12;水槽13和旋转槽14(相当于干燥室)。洗衣机10是旋转槽14的旋转轴相对于地面向重力方向延伸的所谓垂直轴型洗衣机,是具备干燥功能的全自动洗衣机。
如图2所示,顶盖11包括框体111、外盖112、后盖113和操作面板114等。
下面,以重力方向为基准定义上下,而且操作面板114侧(在图2中下侧)作为洗衣机10的前方进行说明。
顶盖11整体形成为上表面向前方倾斜下降的形状。框体111例如由合成树脂制造,整体形成为上下方向连通的矩形筒状,上侧部分向前方倾斜下降。
虽然未图示,形成矩形筒状的框体111的外围壁为双重结构,在其外围壁的内部形成有下侧开口的空间。
外盖112由合成树脂制造,形成为矩形板状,覆盖框体111的上侧。外盖112为,以后端部分为支点可相对于框体111转动,同时在中心部分被分隔成前后,以该中心部分为支点折叠的对半折叠式。
由此,外盖112用来开闭框体111的上下方向连通部分的上侧、即框体111的开口。
另外,例如由合成树脂制等构成的后盖113,由上面部和后面部一体构成,该上面部形成为左右方向长的矩形板状,该后面部与该上面部同样地形成为板状,且成直角地设在上面部的后端部。
该后盖113固定在框体111上侧且外盖112的后方,与外盖112一同覆盖框体111上侧,进一步覆盖框体111的后侧。
操作面板114形成为左右方向长的矩形板状,相对于外盖112,设在后盖113的相反侧。由外盖112、后盖113和操作面板114构成顶盖11的上表面。
虽然未详细图示,操作面板114具有操作部和显示部,并连接于未图示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用来控制洗衣机10的整个动作。
使用者可以通过操作操作面板114的操作部,选择例如洗涤运行或干燥运行等运行模式。该选择结果和运行状态等显示在显示部上。
外壳12由钢板等形成为上侧开口的长方形箱体。顶盖11设在外壳12的上侧,覆盖外壳12上侧的开口。也就是,洗衣机10的外壳层由顶盖11和外壳12构成。
在外壳12的内部,设有作为槽的水槽13和旋转槽14。水槽13形成为,中心轴向上下方向延伸的圆筒状,被收容在外壳12的内部。水槽13的上表面由图3所示的水槽盖131构成。
在水槽盖131的一部分上形成有未图示的大致圆形开口,同时设有用来开闭该开口的未图示的内盖。
如图3所示,在水槽盖131上,设有排气口15和供气口16。排气口15和供气口16贯穿水槽盖131并连通于水槽13的内部。
另外,虽然未详细图示,水槽13吊挂在从外壳12的四角垂下的防振装置上。由此,水槽13相对于外壳12被弹性支承。
旋转槽14形成为上侧开口的圆筒状,被收容在水槽13的内部。旋转槽14使上下方向延伸的旋转轴与水槽13的中心轴一致,并相对于水槽13以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
虽然未详细图示,在旋转槽14的底部附近设有可相对于旋转槽14旋转的搅拌叶片,也就是波轮,该波轮使旋转槽14内的洗涤水生成水流,由此洗涤被收容在旋转槽14内的洗涤物(衣物)。
在水槽13的下面外侧,设有用于旋转驱动波轮和旋转槽14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由电机和离合器等构成。在洗涤、漂洗运行时,驱动装置使波轮相对于旋转槽14旋转,从而使旋转槽14内部的洗涤水产生水流。
另外,在脱水运行时,使旋转槽14和波轮一体地向单方向高速旋转,由此对洗涤物进行离心脱水。电机例如也可以是将其转动力直接传递给旋转槽14和波轮的所谓的直接驱动电机,另外,例如也可以是无刷电机和减速器结合的构成。
在该结构中,开放外盖112和水槽13内盖的状态下,洗涤物通过框体111的内侧、水槽盖131的开口和旋转槽14的开口出入。另外,虽然未详细图示,旋转槽14在圆筒状的整个筒状部分上形成有多个孔。在洗涤运行时和脱水运行时,这些多个孔作为水出入的通水孔而发挥作用,在干燥运行时,作为空气出入的通风孔而发挥作用。
如图2所示,在顶盖11上设有位于后盖113左侧部分的供水口17和洗澡水供水口18。供水口17和洗澡水供水口18连接在未图示的供水装置上。该供水装置设在顶盖11的内部且位于供水口17和洗澡水供水口18的下方。
供水口17通过未图示的管连接在水龙头上。另一方面,在洗澡水供水口18上连接有未图示的洗澡水取水用管,洗澡水通过未图示的泵被抽吸上来。
自来水和洗澡水,经由供水口17和洗澡水供水口18,通过未图示的供水装置供给水槽13及旋转槽14内。
另外,洗衣机10具备热风供给装置19。热风供给装置19向水槽13和旋转槽14内提供洗涤物干燥用热风。如图2所示,热风供给装置19设在顶盖11的内部且位于后盖113的右侧部分。
如图3所示,热风供给装置19由箱体20构成外壳层。通过在箱体20的内部收容第一过滤器21、第二过滤器22、送风装置23、加热器24和热敏电阻25等,从而构成热风供给装置19。
在图3中清楚地看出,箱体20在其内部包括:自热风流向的上游侧依次设置并形成一体的过滤器箱体部201、风扇箱体部202和加热器箱体部203。在箱体20内的最上游侧、也就是风扇箱体部201的上游侧,连接有排气管26的一端侧。
排气管26的另一端侧连接于设在水槽13上面的排气口15。
另外,在箱体20内的最下游侧、也就是加热器箱体部203的下游侧,连接有供气管27的一端侧。供气管27的另一端侧连接于供气口16,该供气口16设在水槽13的上面。
由此,箱体20在其内部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同时连通于水槽13内和旋转槽14内。如图3的箭头C所示,水槽13和旋转槽14内的空气,通过排气管26、箱体20和供气管27进行循环。
通过这些排气管26、箱体20和供气管27的各自内部,形成连通至水槽13和旋转槽14的风道,即循环风道。
在过滤器箱体部201内自上游侧依次设置第一过滤器21和第二过滤器22。第二过滤器22的网目例如比第一过滤器21细。
棉绒等较大异物被第一过滤器21捕获,而从第一过滤器21漏掉的较小异物被第二过滤器22捕获。
送风装置23例如由多翼式风扇等具有多个叶片的送风叶片231和风扇电机232等构成。送风叶片231设在风扇箱体部202内的上游侧,也就是在风扇箱体部202内的与过滤器箱体部201的连接部分附近。
送风叶片231设在风道内。通过由风扇电机232旋转送风叶片231,送风装置23将过滤器箱体部201侧的空气送风给加热器箱体部203侧。
另外,在风扇箱体部202的循环风道的中间部分,形成有用于连通风扇箱体部202与外部的排出口204的同时,设有用于开闭排出口204的风门28。
排气口204被开放的状态下驱动送风装置23,则从送风装置23送风的空气的一部分,如箭头D所示,通过排出口204排出到外部。
在加热器箱体部203内自上游侧依次设置加热器24和热敏电阻25。加热器24用来加热加热器箱体部203内的空气,而热敏电阻25用来检测加热器箱体部203内的空气温度。
由此,基于送风装置23的驱动而从风扇箱体部202送风的空气,通过加热器24和热敏电阻25,被加热至适合干燥洗涤物的温度。
如图2和图3所示,洗衣机10具备水雾产生装置29。水雾产生装置29是所谓的静电雾化装置,利用静电雾化原理产生具有除菌和除臭等作用的水雾,在本发明中产生含有羟基自由基的水雾。
如图2所示,水雾产生装置29设在外壳12的右侧上部,并被收容于顶盖11的内部、即框体111外围壁的内侧。
参照图4说明水雾产生装置29的详细结构。在外箱体30的内部收容电源单元31和雾化单元32而构成。电源单元31配置在外箱体30的前面部(在图4中左侧部),雾化单元32配置在外箱体30的后面部(在图4中右侧部)。
另外,电源单元31和雾化单元32彼此相邻。虽然详细后述,但电源单元31对雾化单元32输出例如-4kV~-5kV左右的负高电压(高压电压)。
在外箱体30上形成有开口部301,该开口部301位于电源单元31和雾化单元32之间。如图3和图4的箭头E所示,通过开口部301向外箱体30内引入外部空气。
如图4所示,雾化单元32在雾化器箱体33内收容水雾产生部34和供水部35等而构成。
雾化器箱体33由被分割为上下的上箱体331和下箱体332构成。上箱体331和下箱体332的连接部分构成所谓迷宫结构,即,下箱体332的上侧部分深入上箱体331下侧部分的内侧。
由此,能够抑制在雾化器箱体33的外部产生的水滴等,从上箱体331和下箱体332的连接部分渗透到雾化器箱体33内。
在雾化器箱体33内,形成有水雾产生室36和水雾释放室37。相对于水雾产生室36,水雾释放室37向横向方向(相对于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并设,并与水雾产生室36连通。
还有,水雾产生室36的底面,相对于水雾释放室37的底面位于下方。在雾化器箱体33上,在水雾产生室36的前侧部分(在图4中左侧部分),形成有引入外部空气的上侧引入口333,和位于上侧引入口333下方的下侧引入口334。
从开口部301引入到外箱体30内的外部空气,如图4的箭头F、G所示,从上侧引入口33和下侧引入口334引入到水雾产生室36内。
水雾产生部34设在水雾产生室36内的下侧部分。水雾产生部34由保水部件38、导电部件39和多个水雾释放电极40(相当于电极)等构成。
从水雾产生室36的底面侧向上方依次以保水部件38、导电部件39、多个水雾释放电极40的顺序配置。
保水部件38由多孔材料、例如聚酯等树脂纤维形成的毛毡材料或具有微小连续气泡的树脂发泡体等构成,具有吸水性及保水性。
保水部件38大致形成为矩形薄片状,配置在水雾产生室36内的底面上侧,同时其一部分沿着水雾产生室36内的下侧部分的侧面配置。
导电部件39是例如将聚酯等树脂纤维与作为导电性物质的碳纤维混纺而成的物质,或者对具有微小连续气泡的树脂发泡体添加作为导电性物质的碳粉而形成的物质等构成,具有吸水性、保水性及导电性。
导电部件39形成为大致矩形的薄片状,设在保水部件38的上侧。
导电部件39通过未图示的电缆与电源单元31的高电压输出端子电连接。由此,从电源单元31输出的高电压被施加到导电部件39上。
水雾释放电极40例如由将聚酯等树脂纤维与作为导电性物质的碳纤维捻合而成的物质构成,具有吸水性、保水性、抽吸水的特性及导电性。水雾释放电极40上也可以负载铂金纳米胶体。
水雾释放电极40形成为向上下方向延伸的针形,被设置成向上下方向贯穿支承部件41。由此,水雾释放电极40被支承部件41支承。在支承部件41上设有四根水雾释放电极40(在图4中示出两根)。
水雾释放电极40的上侧部分从支承部件41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形成朝向上侧的圆锥形,同时其前端部形成为光滑曲面。
还有,水雾释放电极40的下侧部分,从支承部件41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水雾释放电极40的底面及下侧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与导电部件39接触(省略图示)。由此,水雾释放电极40通过导电部件39抽吸被保持在保水部件38中的水。还有,水雾释放电极40通过导电部件39被施加从电源单元31输出的负的高电压。
水雾释放电极40在内部含有水的状态下被施加负的高电压时,发生静电雾化现象。也就是说,对内部保水状态的水雾释放电极40施加负的高电压时,电荷集中在水雾释放电极40的前端部。
集中到水雾释放电极40前端部的电荷,对其前端部所含有的水赋予超出表面张力的能量。然后,在水雾释放电极40前端部,被赋予能量的水引起瑞利分裂(Rayleigh fission),从而发生静电雾化现象而被分裂成雾状微粒。
此时,从水雾释放电极40的前端部释放含有羟基自由基并带负电荷的水粒子也就是水雾。该水雾通过羟基自由基的强氧化作用,发挥出除菌和除臭等效果。
水雾产生部34中未设有对应于水雾释放电极40的相对极。所以,水雾释放电极40的放电非常稳定。由此,不会在放电电极与相对极之间发生电晕放电,可抑制臭氧等有害气体的产生。
供水部35设在水雾产生室36内的上侧部分的水雾产生部34的上方。供水部35为珀尔帖模块,由珀尔帖元件42、冷却板43和散热器44等构成,冷却板43设在珀尔帖元件42的下侧,散热器44设在珀尔帖元件42的上侧。
珀尔帖元件42是将构成冷却面421和发热面422的两种金属片粘接而构成的板状结构。被施加电压时,珀尔帖元件42发生珀尔帖效应从而热量从冷却面421侧向发热面422侧移动,由此,冷却面421被冷却的同时,发热面422发热。
珀尔帖元件42被设置成,冷却面421朝向下方、即朝向水雾释放电极40侧,而发热面422朝向上方。在珀尔帖元件42的下侧设有冷却板43,该冷却板43与冷却面421接触。
冷却板43例如由铜、铝等导热系数高的金属板等构成,珀尔帖元件42和冷却板43保持在保持部件45的内部。保持部件45例如由绝缘性及耐热性优异的树脂等构成。
还有,在冷却板43的下侧表面上设有绝缘片46。绝缘片46例如由50μm左右厚度的聚酯薄膜构成,除了电绝缘性之外,耐水性及耐热性也优异。绝缘片46形成为大于冷却板43的片状,其一面上也就是冷却板43侧的面上具有粘合面,并粘贴在冷却板43的下侧表面上。
这样,通过用绝缘片46覆盖冷却板43的下侧表面,使冷却板43与水雾释放电极40之间形成电绝缘。也就是说,水雾产生部34与珀尔帖元件46之间通过绝缘片46被电绝缘,因此,绝缘片59作为电绝缘部而发挥作用。
在珀尔帖元件42的上侧设有散热器44。散热器44例如由铜、铝等导热系数高的材料构成。散热器44中一体地形成有基座部442和多个散热部441。
基座部442形成为与珀尔帖元件42的发热面422平行的板状,并设置成接触或接近于发热面54b。散热部441形成为板状,相对于基座部442成直角地并列设置有多个。
在该结构中,珀尔帖元件42被施加电压时,由于珀尔帖效应,珀尔帖元件42的冷却面421被冷却,同时发热面422发热。在发热面422上产生的热,从散热器44的基座部442传递到散热部441,再从散热部441散热到空气中。
从上侧进入口333进入到水雾产生室36内上部的空气,在多个散热部441之间流动,因此被传递到散热部441的热,有效地释放到空气中。
另一方面,珀尔帖元件42通过冷却面421被冷却,并通过冷却板43和绝缘片46冷却绝缘片46周围的空气。这样,在绝缘片46的下表面,周边空气中的水分结露而生成水滴。该结露水作为水雾产生用水而提供给水雾释放电极40。
如此,供水部35将通过驱动珀尔帖元件42而在绝缘片46上生成的结露水作为水雾产生用水,提供给水雾产生部34的水雾释放电极40。
通过下侧进入口334向水雾产生室36内的下部引入新鲜的外部空气,从而能够有效地生成水滴。
绝缘片46的下表面与水雾释放电极40的前端之间的尺寸,如下设定。
即,设定为,绝缘片46的下表面与水雾释放电极40的前端之间的尺寸,足够小于在绝缘片46的下方不存在水雾释放电极40的情况下,在绝缘片46的下表面生成的水滴成长至因自重即将下落之前大小时的水滴的上下方向尺寸,例如0.5mm左右。
由此,在绝缘片46的下表面生成的水滴,还未成长到因其自重即将下落时的尺寸之前,就接触到水雾释放电极40的前端,而被水雾释放电极40吸入。
还有,在绝缘片46的下表面生成的水滴大小,根据绝缘片46的表面状态、例如粗糙度或润湿性而不同。因此,绝缘片46的下表面与水雾释放电极40的前端之间的尺寸,优选根据绝缘片46的表面状态等特性进行适当变更。
在水雾产生室36的下部壁、也就是下箱体332上形成有泄水口43c,该泄水口43c在上下方向贯穿下箱体332。在水雾产生室36内,相对于水雾产生部34的水雾释放电极40,泄水口361位于与水雾释放室37相反侧的位置,并连通水雾产生室36内与相对于该水雾产生室36成为外部的外箱体30的内侧。
当在水雾产生室36内生成超出保水部件38的保水容许量的水时,该水通过泄水口361排出到雾化单元32的下方,进一步滴落到外箱体30内的底面上而蒸发。
如图4所示,雾化器箱体33具有连接部47、突出部48和外筒部49。连接部47、突出部48和外筒部49与上箱体331成一体地形成。
连接部47形成为管状,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管状的一端以直角弯曲而连接于水雾释放室37的上部壁、即上箱体331的上侧。连接部47的一端,于水雾释放室37内向下方开口。
另外,连接部47的另一端,连接于连接管50的一端。如图3所示,连接管50的另一端连接于在形成风道的箱体20的过滤器箱体部201中第一过滤器21和第二过滤器22之间。
由此,连接部47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50与形成风道的箱体20的送风叶片231的上游侧连接。
如图4所示,形成为圆筒状的突出部48被设置成,从水雾释放室37内的内顶部表面、即上箱体331的水雾释放室37部分的下侧表面,向水雾释放室37内的下方突出。突出部48的内周面与连接部47的内周面平滑延续,从而使水雾释放室37内与连接部47内连通。
也就是说,水雾释放室37内通过突出部48、连接部47及连接管50,与箱体20连通。还有,突出部48的内径与连接部47的内径一致,但突出部48的内径也可以小于连接部47的内径。
突出部48的下侧端部,与水雾释放室37内的底面、即下箱体332的水雾释放室37部分的上侧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规定尺寸。规定尺寸是指,通过结露等在突出部48的下侧端部生成的水滴,成长成因自重即将下落的大小时,该水滴的上下方向尺寸。
该规定尺寸基于突出部48内周面的表面形状、例如粗糙度和润湿性等特性决定。本实施方式的情况,突出部48的下侧端部距离水雾释放室37的底面例如5mm以上。
外筒部49形成为其内径大于突出部48外径的圆筒状,而且,从水雾释放室37内的顶部表面向下方突出地设置在水雾释放室37内,其突出量与突出部48的突出量相同。
另外,外筒部49的内周面,与突出部48的外周面分离。由此,在外筒部49的内周面与突出部48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空隙。在下侧,该空隙与水雾释放室37内连通。这样,外筒部49隔着间距围绕突出部48的外周。
雾化器箱体43具有隔壁51,该隔壁51与下箱体332一体地形成。隔壁51位于水雾释放室37内的底面、即下箱体332在水雾释放室37侧部分的上侧面,并相对于连接部47的开口,设在水雾产生室36侧。
另外,隔壁51位于与外筒部49的外周面相比更靠水雾产生室36侧。隔壁51形成为板状,用于连接在水雾释放室37内下部的两侧面、即下箱体332在水雾释放室37侧部分的左右两侧的面。
因此,水雾释放室37内的下侧部分,被隔壁51划分成前后,在水雾释放室37内的下侧部分中比隔壁51更靠后侧、即连接部47侧,形成有蓄水部52,该蓄水部52被隔壁51及下箱体332的内侧表面包围。
图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中电气配置的一部分。如图5所示,例如从单相100V的商用交流电源61通过继电器62向洗衣机10供给交流电力。该交流电力提供给直流电源电路63、64、加热器24及电源单元31。
继电器62是自保式继电器,其驱动由未图示的控制装置控制。通过使用者操作操作面板114的操作部来开始对洗衣机10供给电源,则控制装置被启动,从而继电器62接通。由此,直至控制装置自动关闭继电器62之前的期间,持续对洗衣机10供给交流电力。
直流电源电路63由整流器66和电容器67构成。整流器66例如通过桥型连接四个二极管构成。整流器66的一输入端子通过交流母线68及继电器62与交流电源61的一输出端子连接。
整流器66的另一输入端子通过交流母线69与交流电源61的另一输出端子连接。整流器66的各输出端子分别与直流母线70、71连接。
在直流母线70、71之间连接有平滑电容器67。通过这种结构,直流电源电路63将被输入的交流进行整流及平滑而转换成直流,并通过直流母线70、71输出。
从直流电源电路63输出的直流,提供给热风供给装置19的风扇电机232及电机驱动电路72。电机驱动电路72根据未图示的控制装置发出的控制命令,通过控制从直流母线70、71供给风扇电机232的电力来控制风扇电机232的驱动。
热风供给装置19的加热器24的一端子与交流母线68连接,而加热器24的另一端子通过继电器73与交流母线69连接。
继电器73的触点部的开闭,通过未图示的控制装置来控制。向加热器24进行通电时,控制装置控制继电器73使触点部闭合。还有,停止向加热器24通电时,控制装置控制继电器73使触点部断开。
直流电源电路64由整流器74和电容器75构成。整流器74与整流器66相同方式构成。整流器74的一输入端子通过交流母线68及继电器62与交流电源61的一输出端子连接。
整流器74的另一输入端子通过交流母线69与交流电源61的另一输出端子连接。整流器74的各输出端子分别与直流母线76、77连接。在直流母线76、77之间连接有平滑电容器75。
通过这种结构,直流电源电路64将被输入的交流进行整流及平滑而转换成直流,并通过直流母线76、77输出。从直流电源电路64输出的直流,供给至控制用电源电路78和珀尔帖用电源电路79。
控制用电源电路78将从直流电源电路64输出的直流电压降压到规定电压值,并将该被降压的电压作为控制用电压输出。从控制用电源电路78输出的控制用电压,被供给至热风供给装置19的热敏电阻25和风门28。
珀尔帖用电源电路79将从直流电源电路64输出的直流电压降压到规定电压值,并将该被降压的电压作为珀尔帖用电压输出。从珀尔帖用电源电路79输出的珀尔帖用电压,通过一对直流母线80、81,被施加于水雾产生装置29的珀尔帖元件42上。其中,相对于一对直流母线80、81,以串联方式设有继电器82(相当于输出切断用开关)。
继电器82是所谓双极继电器。即,继电器82具备两个触点部82a、82b,该触点部82a、82b分别设在珀尔帖用电源电路79的正侧及负侧的输出端子和珀尔帖元件42的各输入端子之间。
继电器82的触点部82a、82b的开闭,通过未图示的控制装置来控制。对珀尔帖元件42施加珀尔帖用电压时,控制装置控制继电器82使触点部82a、82b双方闭合。
还有,对珀尔帖元件42停止施加珀尔帖用电压时,控制装置控制继电器82使触点部82a、82b双方断开。
电源单元31具备高压电源电路83和光耦可控硅(Photo Triac)84、85(相当于输入切断用开关)。高压电源电路83的各输入端子通过光耦可控硅84、85与交流母线68、69连接。通过未图示的控制装置来控制光耦可控硅84、85的驱动。
高压电源电路83包括升压电路等,该升压电路使从交流电源61经由交流母线68、69施加的交流电压升压。高压电源电路83生成具有商用交流电源频率(50Hz或60Hz)的脉冲电压。
通过高压电源电路83生成的脉冲电压为具有-4kV~-5kV(对地电压值)左右的高峰值的高电压。
从高压电源电路83输出的高电压,通过水雾产生装置29的导电部件39被施加于水雾释放电极40。对水雾释放电极40施加高电压时,控制装置控制各输入侧元件(光电二极管),以使光耦可控硅84、85的各输出侧元件(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元件)处于导通状态。
还有,当停止对水雾释放电极40施加高电压时,控制装置控制各输入侧元件,以使光耦可控硅84、85的各输出侧元件处于未导通状态。
其次,说明上述结构的作用。
当使用者操作操作面板114设定运行模式,则未图示的控制装置根据被设定的运行模式,除了洗涤、漂洗、脱水运行之外还执行干燥运行及除菌除臭运行的各种运行。下面,说明其中的干燥运行和除菌除臭运行。
首先,说明干燥运行。
开始干燥运行时,未图示的控制装置驱动送风装置23及加热器24,同时驱动风门28而打开排气口204。当送风装置23被驱动时,水槽13和旋转槽14内的空气,通过其送风作用,在水槽13及旋转槽14内与箱体20内之间循环。
水槽13和旋转槽14内的空气,通过送风装置23的送风作用,从排气口15经由排气管26吸入到过滤器箱体部201内。之后,被吸入到过滤器箱体部201内的空气,通过风扇箱体部202和加热器箱体部203,并经由供气管27再次从供气口16送风到水槽13内和旋转槽14内。
此时,空气中所含有的棉绒等异物,在通过过滤器箱体部201内的第一过滤器21和第二过滤器22时被清除。还有,通过送风装置23被送风的空气,在通过加热器箱体部203内时,被加热器24加热。由此,从供气口16供给用于干燥洗涤物的热风。
旋转槽14内的洗涤物,与该热风进行热交换的同时被夺去湿气,从而被干燥。干燥作用结束后含有湿气的空气,通过送风装置23的送风作用,再次吸入到过滤器箱体部201内。
在此,在作为送风装置23的上游侧的过滤器箱体部201内,由于送风装置23的送风作用产生负压。基于该负压,外部空气进入到过滤器箱体部201内。也就是说,外部空气从水雾产生装置29的外箱体30的开口部301进入到外箱体30内,进一步,从雾化器箱体33的上侧进入口333及下侧进入口334进入到雾化器箱体33内。
然后,在雾化器箱体33内,经由水雾产生室36、水雾释放室37、连接部47,再经由连接管50被吸入到过滤器箱体部201内。
此时,通过流通于连接部47及连接管50的空气,在连接部47及连接管50上存在的结露水等被蒸发。
另一方面,通过送风装置23被送风到下游侧的空气,其一部分从风扇箱体部202内的排气口204排出到外部。由此,结束干燥作用后的含有湿气的部分空气被排出到外部。这样,在水槽13及旋转槽14内和箱体20内循环的部分空气,被新鲜的外部空气替换。
其次,说明除菌除臭运行。
图6是进行除菌除臭运行时动作定时的图,(a)是表示风扇电机的驱动状态,(b)是表示珀尔帖用电压的施加状态,(c)是表示对水雾释放电极40的高电压的施加状态。
在图6中,“ON”表示被驱动或被施加电压的状态,“OFF”表示未驱动或未施加电压的状态。除菌除臭运行开始之后,未图示的控制装置首先开始驱动送风装置23(风扇电机232),同时开始(图6的t1时刻)对珀尔帖元件42施加珀尔帖用电压。
由此,向水雾释放电极40供给水雾产生用水。此时,由于送风装置23的送风作用而在过滤器箱体部201内产生的负压,如箭头F、G(图4)所示,在水雾产生室36内产生从上侧进入口333及下侧进入口334流向水雾释放室37侧的空气流。
从上侧进入口333进入的空气,经由散热器44的多个散热部441之间,从而冷却散热器44。由此,珀尔帖元件42的发热面422被冷却。
从供水部35供给至水雾产生部34的水,持续规定时间Ta(例如10分钟左右)。经过规定时间Ta之后,控制装置停止对珀尔帖元件42电压供给,并结束(图6的t2时刻)对水雾产生部34的供水。
还有,此时,持续送风装置23的驱动。从结束供水的时间点t2开始经过规定待机时间Tb(例如5分钟左右)的时间点(图6的t3时刻)为止的期间,不(开始)对水雾释放电极40施加高电压。
即,时刻t2~t3的期间,不对珀尔帖元件42施加珀尔帖用电压及不对水雾释放电极40施加高电压。
经过待机时间Tb之后,控制装置开始对水雾释放电极40施加负的高电压(图6的t3时刻)。此时,风扇箱体部202的排出口204,被风门28封闭。
当水雾释放电极40被施加负的高电压时,在前端部发生静电雾化现象,从而产生具有除菌和除臭等作用的水雾。此时,通过送风装置23的送风作用,在箱体20内的过滤器箱体部201内产生负压。
在水雾释放电极40上所产生的水雾,基于该负压,如图4的箭头H所示,流入到水雾释放室37,进一步,如图3及图4的箭头I所示,通过连接部47及连接管50被吸入到风扇箱体部202内。
然后,被吸入到风扇箱体部202内的水雾,通过送风装置23的送风作用,从供气口16供给至旋转槽14内。这样,在水雾产生部34所产生的水雾,经由连通水槽13和旋转槽14内的风道、也就是箱体20内,供给至水槽13和旋转槽14内。
旋转槽14内的洗涤物通过与水雾接触而被除菌和除臭。对水雾释放电极40施加的高电压,持续规定时间Tc(例如45分钟左右)。
经过规定时间Tc之后,控制装置停止对水雾释放电极40施加高电压,同时停止(图6的t4时刻)送风装置23的驱动。还有,规定时间Ta、Tc及待机时间Tb,并不仅限于上述一例,可适当变更。但是,优选规定时间Tc设定为比规定时间Ta长。
绝缘片46与水雾释放电极40之间通过结露水等水分处于电连接的状态下,对水雾释放电极40施加高电压时,可能发生如下问题。
即,绝缘片对施加于水雾释放电极40的高电压绝缘不够充分时,水雾释放电极40、冷却板43、以及珀尔帖元件42的冷却面421之间,通过水分形成电连接。
此时,如果对珀尔帖元件42正施加珀尔帖用电压时,被施加于水雾释放电极40的高电压,通过珀尔帖元件42施加到珀尔帖用电源电路79。由此,最坏的情况下,珀尔帖用电源电路79有可能发生故障。
作为针对这些问题的对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从停止对珀尔帖元件42施加珀尔帖用电压开始经过待机时间Tb之后,开始对水雾释放电极40施加高电压。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同时进行珀尔帖用电压的施加和对水雾释放电极的高电压施加。
因此,即使例如劣化等原因导致绝缘片46的绝缘耐压相对于上述高电压处于不够充分的状态,被施加于水雾释放电极40的高电压也不会通过珀尔帖元件42施加到珀尔帖用电源电路79上。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绝缘片46与水雾释放电极40之间通过结露水等水分形成电连接,也能够防止由于施加于水雾释放电极40的高电压而导致珀尔帖用电源电路79发生故障。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水雾产生装置29构成为,即使水雾释放电极40与珀尔帖元件42之间通过水分形成电连接时,也能够防止电子电路(珀尔帖用电源电路79)发生故障的安全结构。
因此,可以使用绝缘耐压较低的绝缘片46,或者可以不用绝缘片,从而能够相应地减少制造成本。
一般地,在对一对电极间施加高电压的结构中,采取对策使其具有所谓下降特性等,该下降特性为,为了限制在电极间因短路而产生短路电流,当在生成该高电压的高压电源电路上发生过电流等异常运行状态时,使电压下降的特性。
对于此,本实施方式的水雾产生部34的结构,未设有对应于水雾释放电极40的相对极,所以不必对高压电源电路赋予下降特性。
在这种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如对高压电源电路赋予下降特性,估计能够限制水雾释放电极40与珀尔帖元件42之间通过水分等电连接(短路)时的短路电流,并且能够减少由于短路电流导致珀尔帖电源电路79发生故障的可能性。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调整施加珀尔帖用电压及对水雾释放电极施加高电压的时机,来抑制因高电压珀尔帖用电源电路79发生故障的情况。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高压电源电路83的构成不必复杂,也能够防止因高电压珀尔帖用电源电路79等电子电路发生故障的情况。
还有,设置了所谓双极继电器82,即,相对于从珀尔帖用电源电路79向珀尔帖元件42供给珀尔帖用电压的直流母线80、81的双方,触点部82a、82b串联连接。
而且,对珀尔帖元件42施加珀尔帖用电压时,继电器82被控制成将触点部82a、82b双方断开。这样,当停止施加珀尔帖用电压时,珀尔帖元件42与珀尔帖用电源电路79之间,处于完全断开状态。
因此,即使施加于水雾释放电极40的高电压被施加至珀尔帖元件42,也不会在与珀尔帖元件42处于断开状态的珀尔帖电源电路79上发生故障的情况。
高压电源电路83的各输入端子,通过光耦可控硅84、85与交流母线68、69连接。而且,停止对水雾释放电极40施加高压电时,控制对各输入侧元件的通电,以使光耦可控硅84、85的各输出侧元件处于非导通状态。
这样,光耦可控硅84、85中的任一个发生故障(特别是发生短路故障时)时,也可以通过控制另一个来停止对高压电源电路83供给电源。
因此,光耦可控硅84、85中的任一个发生故障时,也能够防止对水雾释放电极40施加不必要的高电压。
但是,因结露产生的水滴被引入(吸水)到水雾释放电极40上之前,水雾释放电极40和珀尔帖元件42通过该水滴处于电连接状态的可能性较高。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水雾产生装置29产生水雾时,首先,对珀尔帖元件42施加珀尔帖用电压。然后,从停止施加珀尔帖用电压的时间开始经过待机时间Tb之后,对水雾释放电极40施加高电压。
这样,随着珀尔帖元件42的冷却面421被冷却而结露的水滴,完全被引入(吸水)到水雾释放电极40上之后,再对水雾释放电极40施加高电压,所以能够减少水雾释放电极40和珀尔帖元件42通过结露的水滴处于电连接状态的可能性。
进一步,能够防止水分未被引入到水雾释放电极40上的状态下对水雾释放电极40施加高电压的情况发生。还有,这样的动作,可以通过使用具有吸水性的水雾释放电极40来实现。
通过水雾产生装置29产生水雾时,相对于对珀尔帖元件42施加珀尔帖用电压的时间(=规定时间Ta),将对水雾释放电极40施加高电压的时间(=规定时间Tc)设定为更长。
这样,通过将对水雾释放电极40施加高电压的时间设定为较长,能够增加实际产生水雾而发挥除菌和除臭作用的时间(例如45分钟),在整个除菌除臭运行的动作时间(例如1小时)中所占的比例。
但是,过度缩短施加珀尔帖用电压的时间,将导致作为水雾之源的结露水量不足。因此,最好在考虑珀尔帖元件42的冷却能力(冷却面421的面积)和水雾释放电极40的吸水能力等之后,将规定时间Ta的值(供水动作的时间)和规定时间Tc的值(发挥除菌除臭作用的时间)设定为最佳值。
即,各规定时间的值设定为,通过规定时间Ta的供水动作能够持续进行规定时间Tc的水雾产生动作。还有,根据一般用于家电的珀尔帖元件的冷却能力,能够充分满足上述一例的条件(规定时间Ta=10分钟,规定时间Tc=45分钟)。
高压电源电路83使用从交流电源61供给的交流电压生成脉冲高电压的、所谓的AC型高压电源电路。因此,被施加于水雾释放电极40的高电压,瞬间显示-4kV~-5kV的较高值,其它时段为接地电压(0V)。
这样,被施加于水雾释放电极40的高电压显示较高值的时段较短,所以难以发生上述的高电压所引起的问题,同时更安全。
第二实施方式
其次,参照图7说明相对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改变除菌除臭运行中的动作定时的第二实施方式。
洗衣机10例如可以进行最长6个小时左右的除菌除臭运行。因此,除菌除臭运行并不仅进行1个小时左右,也有超过1小时(长时间)的情况。
以图6所示的动作定时要进行长时间的除菌除臭运行时,可以通过增加规定时间Ta、Tb、Tc来解决。但是,这种情况下,连续供水时间变长。而且,这期间不进行除菌及除臭。所以,开始对水雾释放电极40施加高电压到发挥除菌及除臭作用之前,有可能滋生细菌等。
对于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下地进行除菌除臭运行。即,要长时间进行除菌除臭运行时,将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1小时左右的除菌除臭运行中的动作定时作为基本模式,并反复执行该基本模式。
图7是表示进行2小时的除菌除臭运行时各部的动作定时。如图7所示,基本模式全部结束而停止对水雾释放电极40施加高电压时,开始对珀尔帖元件42施加珀尔帖用电压(图7的t4时刻)。之后,进行与基本模式相同的动作(图7的t4~t7时刻)。
但是,在图7的t1时刻开始直到最后停止对水雾释放电极40施加高电压的时间点(图7的t7时刻)为止,持续驱动送风装置23。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长时间进行除菌除臭运行时,不产生水雾的供水时间和产生水雾的水雾产生时间反复交替。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长时间进行除菌除臭运行的情况下,不产生水雾的期间也不会长时间持续。因此,能够抑制细菌等滋生,同时有效进行长时间的除菌除臭运行。
第三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8说明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改变除菌除臭运行中的动作定时的第三实施方式。
在进行除菌除臭运行之前,水雾产生装置29内部的高温多湿空气,由于与外部空气的温差而被冷却,可能结露而生成水滴。
于是,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如下进行除菌除臭运行。即,如图8所示,未图示的控制装置首先开始对珀尔帖元件42施加珀尔帖用电压(图8的t1时刻)。此时,控制装置不驱动送风装置23。
送风装置23的驱动,在开始施加珀尔帖用电压之后经过规定延迟时间Td(例如2分钟左右)之后开始进行(图8的t2′时刻)。之后,进行与图6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动作。
根据该第三实施方式,进行除菌除臭运行时,从开始运行到经过延迟时间Td的期间,无需驱动送风装置23,而对珀尔帖元件42施加珀尔帖用电压。
由于送风装置23未被驱动,所以水雾产生室36内不会产生空气流动。因此,珀尔帖元件42的发热面422通过散热器44散热。而且,该热导致水雾产生装置29内的温度上升,从而在其内部(空间和壁面等)所产生的结露水蒸发。
因此,能够事先防止发生如下情况,即、对水雾释放电极40施加高电压时,通过存在于水雾产生装置29内部的结露水对珀尔帖元件42施加高电压,或对其它装置(例如送风装置23等)施加高电压的情况。
还有,在上述除菌除臭运行中的动作定时,也可以适用于长时间运行时反复执行基本模式的第二实施方式。虽然省略图示,但最初执行基本模式时,优选在停止驱动送风装置23的状态下施加珀尔帖用电压。
其原因在于,在执行第二次以后的基本模式时,水雾产生装置29内的温度条件已经稳定,所以处于难以生成结露的状态。
这样,能够确保第二次以后的基本模式中的充足的供水时间、即摄水量。
其它实施方式
以上,本发明说明了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示例而提出,并不意味在限定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可以以其它多种方式实施,在不偏离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
在进行除菌除臭运行时各部的动作定时,并不仅限于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动作定时,只要是不同时执行对珀尔帖元件42施加珀尔帖用电压的动作和对水雾释放电极40施加高电压的动作,可以进行适当变更。
可以使用对于高压电源电路83输出的高电压具有足够高的耐压特性的半导体开关元件(例如双极型二极管或功率MOSFET等),来取代双极继电器82。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两个半导体开关元件串联于直流母线80、81上。
可以使用双极继电器来取代光耦可控硅84、85。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继电器的一个触点部被粘接的情况,通过控制另一个触点部,也能够停止对高压电源电路83供给电源。另外,也可以仅设有光耦可控硅84、85的任一个,或者使用单极结构继电器。
取代高压电源电路83,也可以使用将交流电源61供给的交流电压进行整流的同时升压而生成一定高电压的高压电源电路,或将被输入的直流电压进行升压而生成一定高电压的高压电源电路等、所谓DC的高压电源电路。
洗衣机10,也可以是水槽13的中心轴及旋转槽14的旋转轴为水平或倾斜的所谓滚筒式洗衣机。
水雾产生装置29并不仅限于具有干燥功能的洗衣机10,也可以适用于衣物干燥机。
在除菌除臭运行时,旋转槽14可以静止,或者也可以驱动电机来使其旋转。
这些实施方式或其变形,包含于发明的保护范围或宗旨内,也包含于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发明和其均等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衣物洗衣机,具备利用静电雾化产生水雾的水雾产生装置,通过使干燥室内的空气循环的送风装置的动作,将所述水雾供给所述干燥室内,
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雾产生装置具备:
珀尔帖元件;
珀尔帖用电源电路,生成施加于所述珀尔帖元件的珀尔帖用电压;
水雾释放电极,具有吸水性;
高电压电源电路,生成施加于所述水雾释放电极的高电压;
将通过对所述珀尔帖元件施加珀尔帖用电压而获得的结露水提供给所述水雾释放电极,并向所述水雾释放电极施加高电压,从而产生所述水雾,
对所述珀尔帖元件施加珀尔帖用电压和对所述水雾释放电极施加高电压的两种电压施加动作中,在进行某一方电压施加动作的期间,不进行另一方的电压施加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压电源电路构成为,通过一对交流母线从交流电源接受交流电压,并基于该交流电压生成所述高电压,其具备:
输入切断用开关,串联连接在所述一对交流母线中的至少一个;
输出切断用开关,串联连接在从所述珀尔帖用电源电路向所述珀尔帖元件供给所述珀尔帖用电压的一对直流母线的双方;
在停止施加所述珀尔帖用电压时,断开所述输出切断用开关,在停止对所述水雾释放电极施加高电压时,断开所述输入切断用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衣物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所述水雾产生装置产生所述水雾时,对所述珀尔帖元件施加珀尔帖用电压,然后,在经过预先设定的待机时间之后,对所述水雾释放电极施加高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所述水雾产生装置产生所述水雾时,交替反复进行对所述珀尔帖元件施加珀尔帖用电压和对所述水雾释放电极施加高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所述水雾产生装置产生所述水雾时,相对于对所述珀尔帖元件施加珀尔帖用电压的时间,对所述水雾释放电极施加高电压的时间被设定为更长。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所述水雾产生装置产生所述水雾时,开始对所述珀尔帖元件施加珀尔帖用电压之后,经过预先设定的延迟时间后,驱动所述送风装置。
CN201210316382XA 2011-08-30 2012-08-30 衣物干燥机 Pending CN10296589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87334 2011-08-30
JP2011187334A JP2013048675A (ja) 2011-08-30 2011-08-30 衣類乾燥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65894A true CN102965894A (zh) 2013-03-13

Family

ID=47796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16382XA Pending CN102965894A (zh) 2011-08-30 2012-08-30 衣物干燥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3048675A (zh)
CN (1) CN102965894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62171A (zh) * 2015-08-28 2018-07-10 泉州泉港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净化方法及空气净化器
CN108998919A (zh) * 2017-06-06 2018-12-14 松下家电研究开发(杭州)有限公司 织物脱臭处理方法、洗衣机衣物脱臭处理方法及织物除味装置
CN110528238A (zh) * 2018-05-24 2019-12-03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528242A (zh) * 2018-05-24 2019-12-03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64768A (zh) * 2017-12-22 2018-04-27 江苏巨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房车用烘干消毒衣柜
JP7209142B2 (ja) * 2018-07-13 2023-01-2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食器乾燥機
JP7209141B2 (ja) * 2018-07-13 2023-01-2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食器乾燥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49538A (ja) * 2004-11-26 2006-06-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空気清浄装置
JP2006150334A (ja) * 2004-06-25 2006-06-15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静電霧化装置
US20060150334A1 (en) * 2002-11-19 2006-07-13 Maquet Gmbh & Co. Kg Motor-adjustable head rest
CN102912596A (zh) * 2011-08-03 2013-02-06 株式会社东芝 洗衣机
CN204517170U (zh) * 2015-04-28 2015-07-29 国家电网公司 户外真空开关绝缘支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50334A1 (en) * 2002-11-19 2006-07-13 Maquet Gmbh & Co. Kg Motor-adjustable head rest
JP2006150334A (ja) * 2004-06-25 2006-06-15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静電霧化装置
JP2006149538A (ja) * 2004-11-26 2006-06-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空気清浄装置
CN102912596A (zh) * 2011-08-03 2013-02-06 株式会社东芝 洗衣机
CN204517170U (zh) * 2015-04-28 2015-07-29 国家电网公司 户外真空开关绝缘支架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62171A (zh) * 2015-08-28 2018-07-10 泉州泉港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净化方法及空气净化器
CN108998919A (zh) * 2017-06-06 2018-12-14 松下家电研究开发(杭州)有限公司 织物脱臭处理方法、洗衣机衣物脱臭处理方法及织物除味装置
CN108998919B (zh) * 2017-06-06 2023-12-05 松下家电(中国)有限公司 织物脱臭处理方法、洗衣机衣物脱臭处理方法及织物除味装置
CN110528238A (zh) * 2018-05-24 2019-12-03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528242A (zh) * 2018-05-24 2019-12-03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528242B (zh) * 2018-05-24 2022-05-24 青岛海尔洗涤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048675A (ja) 2013-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65894A (zh) 衣物干燥机
JP6125243B2 (ja) 洗濯乾燥機
TWI609723B (zh) 洗衣機
JP2018036045A (ja) 外部温度を上昇させないで殺菌機能を含む除湿装置
CN208078467U (zh) 一种电力柜的散热装置
CN102912596B (zh) 洗衣机
CN209823227U (zh) 一种室内用新型电力柜
CN215419052U (zh) 一种恒温控制高低压配电开关柜
CN207861892U (zh) 臭氧发生单元及便携式臭氧发生器
CN205543888U (zh) 一种自动降温除潮电气箱
CN105874283A (zh) 电气设备壳体
CN110212415A (zh) 一种防冷凝电器系统及方法
CN104534570A (zh) 一种防高压击穿的空气净化器
CN210410124U (zh) 一种循环风道气流挤压冷凝除湿装置
CN208567112U (zh) 一种控制器外置的家用暖风机
JP2013066594A (ja) 洗濯機
JPWO2016038938A1 (ja) イオン発生機
CN210298396U (zh) 一种温度平衡控制的网络控制器
CN206131243U (zh) 一种水冷打风装置
CN216251839U (zh) 一种防潮除湿高低压配电柜
JP2011062297A (ja) 衣類乾燥機
CN209152485U (zh) 一种干湿两用吹风机
CN217769238U (zh) 一种安全型高低压柜
CN216086220U (zh) 一种除尘除湿充电座
CN214478848U (zh) 一种内循环电子降温抽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