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61228A - 一种方舱医疗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方舱医疗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61228A
CN102961228A CN2012104576961A CN201210457696A CN102961228A CN 102961228 A CN102961228 A CN 102961228A CN 2012104576961 A CN2012104576961 A CN 2012104576961A CN 201210457696 A CN201210457696 A CN 201210457696A CN 102961228 A CN102961228 A CN 1029612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nt
shelter
medical
treatment
te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5769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61228B (zh
Inventor
侯世科
樊毫军
武周炜
于宝国
温剑
丁辉
卢明
孙振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LOGISTICS INSTITUTE AFFILIATED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LOGISTICS INSTITUTE AFFILIATED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LOGISTICS INSTITUTE AFFILIATED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LOGISTICS INSTITUTE AFFILIATED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21045769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612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612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612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612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6122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舱医疗系统,包括无缝对接式连接的8个医疗方舱、8顶医疗帐篷和3个通道帐篷,独立设置在所述8个医疗方舱一侧的指挥车和制氧及供电车,用于8个医疗方舱、8顶医疗帐篷、3个通道帐篷、指挥车和制氧及供电车相互之间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以及用于在需要时移动8个医疗方舱、8顶医疗帐篷和3个通道帐篷的多辆勤卫机动车。本发明所述方舱医疗系统,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应急能力弱、安全可靠性差、环境适应性弱和稳定性差等缺陷,以实现应急能力强、安全可靠性好、环境适应性强和稳定性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方舱医疗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野外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方舱医疗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多种灾害频发的国家,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会瞬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面对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现有卫生急救装备达不到医疗救援集成化、规模化和体系化的要求,方舱医院在灾害救援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方舱医院不同于传统的帐篷医院,要长期(半年以上)在救援现场进行医疗救治保障,除满足伤员的基本医疗救治(如现场急救、包扎固定、检验检查、留观救治)需求外,要开展大量、复杂外科手术(如开颅、开胸、开腹手术),在辅助诊断方面,很多种疾病,如颅脑损伤、脊柱损伤和内脏器官损伤等,需对危重症伤员进行大型的外科手术(如开颅、开胸、开腹手术)及其他疾病的诊断,救治能力相当于二级甲等医院,单凭X线影像和超声设备是无法满足救援现场对外伤诊断的需要(更为精确和全面的诊断),势必需要能对颅脑、内脏、脊柱损伤做出准确诊断的专业医疗设备。对于这些疾病的诊断,若用CT进行辅助诊断会有较好的效果。
但是由于CT设备对温度、湿度、电力、防震等条件有着严格的要求,再加上技术原因,全军尚未研制出车载CT检查方舱。因此,灾害救援过程中急需研制出一种安全可靠,性能稳定、环境适应性强、平战适用、符合武警方舱医院设计的总体要求的CT检查方舱。因此,CT检查方舱的研制已成为救援现场医疗救治的迫切要求,CT检查方舱要求具有安全可靠,性能稳定、环境适应性强、机动性强、平战适用等特点。CT检查方舱的成功研制将在各种突发灾害的野外现场救治中发挥重要作用,提高灾害现场医疗救助的能力,降低伤残率。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应急能力弱、安全可靠性差、环境适应性差和稳定性差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方舱医疗系统,以实现应急能力强、安全可靠性好、环境适应性强和稳定性好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方舱医疗系统,包括无缝对接式连接的8个医疗方舱、8顶医疗帐篷和3个通道帐篷,独立设置在所述8个医疗方舱一侧的指挥车和制氧及供电车,用于8个医疗方舱、8顶医疗帐篷、3个通道帐篷、指挥车和制氧及供电车相互之间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以及用于在需要时移动8个医疗方舱、8顶医疗帐篷和3个通道帐篷的多辆勤卫机动车。
进一步地,所述的8个医疗方舱、8顶医疗帐篷和3个通道帐篷,具体包括:
依次无缝式对接设置的第1至3通道帐篷,对称地无缝对接式设置在第1通道帐篷前后两侧的外科手术方舱和CT检查方舱,对称地无缝对接式设置在第2通道帐篷前后两侧的重症救治方舱和消毒灭菌方舱,对称地设置在第3通道帐篷前后两侧的特诊检验方舱和急症方舱;以及,
自右向左依次无缝对接式设置在所述第1通道帐篷左侧的门诊急诊帐篷和门诊药房帐篷,自左向右依次无缝对接式设置在所述门诊药房帐篷后侧的门诊帐篷和急诊帐篷;位于所述门诊急诊帐篷、门诊药房帐篷、门诊帐篷和急诊帐篷的中间位置,且分别与门诊急诊帐篷、门诊药房帐篷、门诊帐篷和急诊帐篷无缝对接式设置的X射线影像检查方舱;以及,
自左向右依次无缝对接式设置在所述第3通道帐篷右侧的第1预留外科帐篷和第2预留外科帐篷,自右向左依次无缝对接式设置在所述第2预留外科帐篷后侧的第2预留内科帐篷和第1预留内科帐篷;位于所述第1预留外科帐篷、第2预留外科帐篷、第2预留内科帐篷和第1预留内科帐篷的中间位置,且分别与第1预留外科帐篷、第2预留外科帐篷、第2预留内科帐篷和第1预留内科帐篷无缝对接式设置的药房方舱;
所述指挥车和制氧及供电车,分别独立设置在CT检查方舱、消毒及方舱和急症方舱的后侧。
进一步地,所述8个方舱,均为采用进口铝蒙皮和聚氨酯夹芯复合大板制成的侧板、翻板和端板组合而成,且基于平行连杆运动原理采用手动推拉翻板进行扩展的双侧扩展方舱。
使用时,通过依次操作推拉双侧扩展方舱的侧板,使侧顶板带动侧底板进行联动性的展开或收拢,打开端板即可进行使用;所述侧板包括联动设置的侧项板和侧底板。
进一步地,在所述双侧扩展方舱的底部,还设有用于在双侧扩展方舱的侧舱展开后自动调整双侧扩展方舱平衡性的滑架。
进一步地,所述外科手术方舱在工作时展开后,具有纵向布置的2张手术床,固定在外科手术方舱内侧顶壁、且能够根据手术部位调整灯头位置的手术灯,以及器械台、折叠小车、高频电刀、监护仪、清创台、湿化器、吸引器等移动式医疗设备;每张手术床都具有符合野战外科无菌操作、防交叉感染要求的隔离设施;
和/或,
在所述CT检查方舱内,配合设置有车载CT诊断系统、CT影像处理系统、观灯片、医学显示器和暖风空调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重症救治方舱工作时展开后,主要包括:在重症救治方舱内部左右侧各布置2张急救床,在重症救治方舱内部中心位置对应急救床的床头处设置有2组吊塔,
在4张急救床之间设置有隔帘机构,该挂帘机构具体包括:在重症救治方舱的壁板上预设卧式挂钩,隔帘上部设置挂环、挂绳与壁板挂钩连接,挂绳带有用于防止挂绳松弛的紧绳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特诊检验方舱工作时展开后,主要包括设置在左侧的特诊室和设置在右侧的检验室;
工作时,特诊室将诊疗床展开,取出前工作台内心电图仪,通过拉帘将B超和心电检测分成两个单元,接通相应设备电源,即具备工作状态;检验室,架设折叠器械台后,将离心机和显微镜从工作柜下部取出,根据工作人员位置,摆放折叠椅,接通设备电源即可进行检验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X线影像检查方舱工作时展开后,主要包括位于最前端的设备隔间,位于左侧的X线检查区和位于最后端得工作区;工作时,患者在X线检查区,根据工作人员的指导,进行检查诊疗;工作人员在工作区,通过铅玻璃,对患者进行观察;
和/或,
所述消毒灭菌方舱工作时展开后,主要包括设置在最前端的设备隔间,设置在左侧的消毒灭菌区,以及设置在右侧的药品存放区;工作时,左侧的消毒灭菌区,将折叠桌椅展开后,放置在便于工作人员操作的位置;消毒灭菌设备,待电源打开后,即可进行正常的操作;右侧的药品存放区,将移动货架放至指定的区域后,将折叠桌椅展开至便于工作人员使用的状态;扩展部分的后门处,设置有用于工作人员发放药品时使用的翻板折叠桌。
进一步地,与所述门急诊通道方舱相匹配,设置有采用内披外挂的帐篷结构形式的检伤分类帐篷、急救帐篷、2顶病房帐篷、以及空调和暖风机;在所述检伤分类帐篷内,设置有2张诊疗床、2套医疗箱组、2套折叠桌和2套折叠椅;在急救帐篷内,设置有6张折叠病床、4台监护仪、4台急救呼吸机、4个输液泵、4台吸引器、1台心肺复苏机、3组氧气终端和折叠器械车;
与所述留观救治通道方舱相匹配,设置有病房模块;该病房模块由3个病房帐篷、1个药房帐篷和1个保障方舱组合而成,3个病房帐篷和1个药房帐篷均采用内披外挂的结构形式;在每个病房帐篷内配置有8张折叠病床、两组氧气终端以及折叠器械台;病房模块通过保障方舱为病房帐篷内提供空调和暖风保障;
每个病房帐篷由2组病房帐篷单元组成,其中4个病房帐篷与1个固定方舱组成1个病房帐篷单元;在每个病房帐篷中,采用气肋作为帐篷骨架。
进一步地,所述指挥车,主要包括:
不少于7个指挥席位的现场指挥及办公空间,配备相应的办公辅助设备;
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用于实现远程视频会议;
语音调度、话务模块:无线通信电话网,满足方舱医院内部30门电话话务调度;通过外接市话线或GSM公共移动网络与公用电话连接;
方舱医院信息网络构建模块:采用无线和有线网路相结合的结构,以无线网络为主,有线网络为备份的局域网;
音视频及环境状态参数监控模块:对各方舱内部音视频监控;用于将现场图像直接通过卫星远程传给后方医院;
远程会诊模块:用于与后方医院实现远程会诊;
在勤卫机动车的车厢内前部隔舱内安装空调室外机和暖风机;车厢内前部安装一个工作台,车厢内中部安装会议桌,车厢内后部安装柜子、一个LED屏、一个42寸显示屏和两个21寸显示屏;
和/或,
所述制氧及发电车,主要用于利用环境空气,采用分子筛变压吸附法现场制取医用氧气,并能压氧充瓶,为系统提供移动瓶氧,以集中供应医用氧气和供电,提供场地照明;
在所述制氧及发电车中,主要配备有空压机、储气罐、制氧机、储氧罐、氧压机、汇流排和氧气瓶;在制氧及发电车中还设置有发电机隔间,发电机配有低温启动加热器;发电机隔问进行消音处理,并将隔问分为进风间、机组间和排风间。
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方舱医疗系统,由于包括无缝对接式连接的8个医疗方舱、8顶医疗帐篷和3个通道帐篷,独立设置在8个医疗方舱一侧的指挥车和制氧及供电车,用于8个医疗方舱、8顶医疗帐篷、3个通道帐篷、指挥车和制氧及供电车相互之间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以及用于在需要时移动8个医疗方舱、8顶医疗帐篷和3个通道帐篷的多辆勤卫机动车;可以对野外医疗提供保障;从而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应急能力弱、安全可靠性差、环境适应性弱和稳定性差的缺陷,以实现应急能力强、安全可靠性好、环境适应性强和稳定性好的优点。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方舱医疗系统的整体布局示意图。
结合附图,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标记如下:
1-外科手术方舱;2-重症救治方舱;3-特诊检验方舱;4-X射线影像检查方舱;5-CT检查方舱;6-消毒灭菌方舱;7-急症方舱;8-指挥车;9-制氧及发电车;10-药房方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方舱医疗系统。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无缝对接式连接的8个医疗方舱、8顶医疗帐篷和3个通道帐篷,独立设置在8个医疗方舱一侧的指挥车(如指挥车8)和制氧及供电车(如制氧及供电车9),用于8个医疗方舱、8顶医疗帐篷、3个通道帐篷、指挥车和制氧及供电车相互之问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以及用于在需要时移动8个医疗方舱、8顶医疗帐篷和3个通道帐篷的多辆勤卫机动车。
这里,8个方舱,均为采用进口铝蒙皮和聚氨酯夹芯复合大板制成的侧板、翻板和端板组合而成,且基于平行连杆运动原理采用手动推拉翻板进行扩展的双侧扩展方舱。使用时,通过依次操作推拉双侧扩展方舱的侧板,使侧顶板带动侧底板进行联动性的展开或收拢,打开端板即可进行使用;侧板包括联动设置的侧顶板和侧底板。在双侧扩展方舱的底部,还设有用于在双侧扩展方舱的侧舱展开后自动调整双侧扩展方舱平衡性的滑架。
例如,双侧扩展方舱均采用进口铝蒙皮、聚氨酯夹芯复合大板结构。双侧扩展方舱为标准6m双侧扩展方舱,收拢状态外形尺寸符合GJB5469-2006《扩展方舱通用规范》要求。双侧扩展方舱采用手动推拉翻板的扩展方式,其原理是根据平行连杆运动原理设计,通过人员一次操作推拉方舱的侧板,使侧顶板带动侧底板进行联动性的展开或收拢,打开端板即可进行使用。另外手动推拉翻板扩展方舱底部设有滑架,展开后无需进行侧舱的调平。手动推拉翻板扩展方舱舱体具有扩展机构相对简单、展收时问较短、密封性好等特点。一般两名操作人员在2分钟内可实现方舱的扩展或收拢。方舱侧顶板与侧底板是联动的,接缝处通过特制的密封胶条进行密封,无须进行外部加压密封,扩展后接缝的数量相对同类型扩展舱少,提高了方舱的整体气密性。
为满足各功能方舱的自装卸要求,在各功能方舱前部设有H型架、底部安装底架式滑橇和导向轮。H型架下端与舱底滑橇铰接,上部与舱顶用销连接。导向轮安装在舱后下端。底架式滑橇与底板连接。方舱装车时,通过底盘的挂钩与H型架的挂环相连,挂钩拖动方舱将其前端拉起至27°左右,方舱后端导向轮着地,导向轮在地面上滚动或移动,当方舱滑橇与底盘平台接触后,继续拖动方舱移至指定位置后锁固。方舱卸车与装车顺序相反,将H型架上部销拔下后,H型架可绕下部铰接点向下旋转,落地后其高度不高于滑橇上平面。H型架自重175kg,其向下翻转时扶手处操作力最大为109kg。两人操作每人受力最大54.5kg,两人可安全操作。H型架是方舱自装卸的关键部件,两边梁和横梁采用矩形钢管焊接成型。底架式滑橇为钢骨架结构,全部由型钢焊接而成。
上述8个医疗方舱、8顶医疗帐篷和3个通道帐篷,具体包括:
依次无缝式对接设置的第1至3通道帐篷,对称地无缝对接式设置在第1通道帐篷前后两侧的外科手术方舱(如外科手术方舱1)和CT检查方舱(如CT检查方舱5),对称地无缝对接式设置在第2通道帐篷前后两侧的重症救治方舱(如重症救治方舱2)和消毒灭菌方舱(如消毒灭菌方舱6),对称地设置在第3通道帐篷前后两侧的特诊检验方舱(如特诊检验方舱3)和急症方舱(如急症方舱7);以及,
自右向左依次无缝对接式设置在第1通道帐篷左侧的门诊急诊帐篷和门诊药房帐篷,自左向右依次无缝对接式设置在门诊药房帐篷后侧的门诊帐篷和急诊帐篷;位于门诊急诊帐篷、门诊药房帐篷、门诊帐篷和急诊帐篷的中间位置,且分别与门诊急诊帐篷、门诊药房帐篷、门诊帐篷和急诊帐篷无缝对接式设置的X射线影像检查方舱(如X射线影像检查方舱4);以及,
自左向右依次无缝对接式设置在第3通道帐篷右侧的第1预留外科帐篷和第2预留外科帐篷,自右向左依次无缝对接式设置在第2预留外科帐篷后侧的第2预留内科帐篷和第1预留内科帐篷;位于第1预留外科帐篷、第2预留外科帐篷、第2预留内科帐篷和第1预留内科帐篷的中间位置,且分别与第1预留外科帐篷、第2预留外科帐篷、第2预留内科帐篷和第1预留内科帐篷无缝对接式设置的药房方舱(如药房方舱10);
指挥车和制氧及供电车,分别独立设置在CT检查方舱、消毒及方舱和急症方舱的后侧。
上述方舱医疗系统,外科手术方舱在工作时展开后,具有纵向布置的2张手术床,固定在外科手术方舱内侧顶壁、且能够根据手术部位调整灯头位置的手术灯,以及器械台、折叠小车、高频电刀、监护仪、清创台、湿化器、吸引器等移动式医疗设备;每张手术床都具有符合野战外科无菌操作、防交叉感染要求的隔离设施。外科手术方舱可对危重伤病员实施胸腔引流、腹部探查、开颅减压等紧急救命手术。器械台、折叠小车、高频电刀、监护仪、清创台、湿化器、吸引器等医疗设备为移动式设备,可依医护人员的不同需要任意摆放。
在上述CT检查方舱内,配合设置有车载CT诊断系统、CT影像处理系统、观灯片、医学显示器和暖风空调系统。在整个CT检测方舱中设置有防辐射层,车载CT诊断系统的操作间是可折叠的,只有扩展后,才能展开。CT检查方舱空间布置主要以CT设备为主,一切以满足CT设备为原则,舱体自装卸最大倾角为27°,扩展舱设置平衡杆可根据不同地理环境使舱体地面调整至水平,满足CT工作需要。CT检查方舱承担伤病员的CT诊断任务。
根据射线防护要求,在CT检查方舱内各侧壁铺设铅板,控制室内采用防护铅玻璃等综合防护措施。可根据舱体内不同区域的辐射强弱的不同对舱体四壁辐射安全防护材料厚度进行适当增减,以达到在保证有效防护的前提下减轻辐射防护材料的总质量。
具体地,在CT检查方舱内部设置双排螺旋CT作为CT设备,虽然图像清晰程度稍低,扫描速度都不及16排螺旋CT,但其采用了智能校准和数字倾角技术,而且性价比高、维护成本低,符合武警方舱医疗系统总体要求,能够满足卫勤功能和战术技术指标要求,便于安装固定、减振和操作,维修方便,零配件来源充足。因此,CT检查方舱选配双排螺旋CT。CT设备主要由机架、检查床、操作控制台、液晶显示器和配电系统构成。
CT设备正常工作电压380V,最大偏差不得超过±10%,日电压波动不超过+10%到-5%。频率50Hz,最大偏差不得超过±2Hz。相间电压间的最大偏差不得超过最小相电压的3%。持续时间小于100ns的瞬态电压峰值(除了因CT系统产生的)小于1000V。为满足供电要求,采用了专线的发电机。专线发电机可以大大延长CT的使用寿命。接地电阻要求:在现场周边打好地桩后,要先埋入降阻剂,再埋入地线。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电阻大小。
另外,为防止舱体内温度变化快,舱体内配置军用空调,在需要制冷时打开空调即可。考虑到东北、西北、青藏高原地区的高寒环境,用空调加热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设计方案将前部壁板与驾驶舱用软体通道相连,这样可以将驾驶舱内暖风直接送到CT舱体内,保证CT设备在各种恶劣环境中正常运行。
上述重症救治方舱工作时展开后,主要包括:在重症救治方舱内部左右侧各布置2张急救床,在重症救治方舱内部中心位置对应急救床的床头处设置有2组吊塔,在4张急救床之间设置有隔帘机构,该挂帘机构具体包括:在重症救治方舱的壁板上预设卧式挂钩,隔帘上部设置挂环、挂绳与壁板挂钩连接,挂绳带有用于防止挂绳松弛的紧绳机构。重症救治方舱具有对危重伤病员实施抗休克、心肺复苏、通气等紧急救命处置的功能。每台方舱配备4张急救床,可对危重伤病员实施输液、输血、给氧、监护、除颤起博、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急救处理。
上述特诊检验方舱工作时展开后,主要包括设置在左侧的特诊室和设置在右侧的检验室;工作时,特诊室将诊疗床展开,取出前工作台内心电图仪,通过拉帘将B超和心电检测分成两个单元,接通相应设备电源,即具备工作状态;检验室,架设折叠器械台后,将离心机和显微镜从工作柜下部取出,根据工作人员位置,摆放折叠椅,接通设备电源即可进行检验工作。可以满足常规检验项目,例如: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检验和心电图、B超检查等;并能够快捷提供相关检验数据。
上述X线影像检查方舱工作时展开后,主要包括位于最前端的设备隔问,位于左侧的X线检查区和位于最后端得工作区;工作时,患者在X线检查区,根据工作人员的指导,进行检查诊疗;工作人员在工作区,通过铅玻璃,对患者进行观察。X线影像检查方舱的基本功能:主要是对患者进行X光透视检查,便于确定病因,可助于进一步的治疗。
上述消毒灭菌方舱工作时展开后,主要包括设置在最前端的设备隔问,设置在左侧的消毒灭菌区,以及设置在右侧的药品存放区;工作时,左侧的消毒灭菌区,将折叠桌椅展开后,放置在便于工作人员操作的位置;消毒灭菌设备,待电源打开后,即可进行正常的操作;右侧的药品存放区,将移动货架放至指定的区域后,将折叠桌椅展开至便于工作人员使用的状态;扩展部分的后门处,设置有用于工作人员发放药品时使用的翻板折叠桌。消毒灭菌方舱的基本功能:主要是对器械进行清洗、消毒灭菌、然后进行烘干。另外,对药品进行存放。
与上述门急诊通道方舱相匹配,设置有采用内披外挂的帐篷结构形式的检伤分类帐篷、急救帐篷、2顶病房帐篷、以及空调和暖风机;在检伤分类帐篷内,设置有2张诊疗床、2套医疗箱组、2套折叠桌和2套折叠椅;在急救帐篷内,设置有6张折叠病床、4台监护仪、4台急救呼吸机、4个输液泵、4台吸引器、1台心肺复苏机、3组氧气终端和折叠器械车。
与上述留观救治通道方舱相匹配,设置有病房模块;该病房模块由3个病房帐篷、1个药房帐篷和1个保障方舱组合而成,3个病房帐篷和1个药房帐篷均采用内披外挂的结构形式;在每个病房帐篷内配置有8张折叠病床、两组氧气终端以及折叠器械台;病房模块通过保障方舱为病房帐篷内提供空调和暖风保障;每个病房帐篷由2组病房帐篷单元组成,其中4个病房帐篷与1个固定方舱组成1个病房帐篷单元:在每个病房帐篷中,采用气肋作为帐篷骨架。
上述指挥车,主要包括:
不少于7个指挥席位的现场指挥及办公空间,配备相应的办公辅助设备;
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用于实现远程视频会议;
语音调度、话务模块:无线通信电话网,满足方舱医院内部30门电话话务调度;通过外接市话线或GSM公共移动网络与公用电话连接;
方舱医院信息网络构建模块:采用无线和有线网路相结合的结构,以无线网络为主,有线网络为备份的局域网;
音视频及环境状态参数监控模块:对各方舱内部音视频监控;用于将现场图像直接通过卫星远程传给后方医院;
远程会诊模块:用于与后方医院实现远程会诊;
在勤卫机动车的车厢内前部隔舱内安装空调室外机和暖风机;车厢内前部安装一个工作台,车厢内中部安装会议桌,车厢内后部安装柜子、一个LED屏、一个42寸显示屏和两个21寸显示屏。
上述制氧及发电车,主要用于利用环境空气,采用分子筛变压吸附法现场制取医用氧气,并能压氧充瓶,为系统提供移动瓶氧,以集中供应医用氧气和供电,提供场地照明;
在制氧及发电车中,主要配备有空压机、储气罐、制氧机、储氧罐、氧压机、汇流排和氧气瓶;在制氧及发电车中还设置有发电机隔问,发电机配有低温启动加热器;发电机隔问进行消音处理,并将隔间分为进风间、机组问和排风间。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例中,还设置有通道踏板;通道踏板采用挂装形式,在扩展底板下方设有拉式挂环,使用时将拉环抽出,再将踏板梯挂在挂环上即可使用。踏板倾斜角度约为15°,符合人机工程规定的角度要求。踏板梯的外形尺寸长×宽×厚为1500mm×1100mm×42mm。踏板梯主体结构采用铝型材焊接成骨架,上部铺设厚度为1.5mm的铝花纹板,并采用抽芯铆钉与骨架拉铆连接。踏板梯重量约为16kg,重量较轻,便于搬运。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控制各舱内温度,各方舱分别配备空调机、暖风机对系统实施温度控制与调节。其中方舱选用2台FKBD-50B/C分体式空调机和2台7kw燃油加热器。根据同类产品类比,可满足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舱内人员及CT设备的正常工作的需要。考虑到CT设备对温度的要求,在运输状态下,采用高密度泡沫仿型保护CT扫描架,即起到保温又起到防震作用,缺点是容易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磨擦,造成外观磨损。此外,还预留接口方便将汽车驾驶室内的暖风通过软管引到舱内,视实际使用情况再实施。
空调机安装时,主要考虑室内机与室外机安装的可靠性。空调室内机与室外机通过托架与方舱体壁板螺栓安装,根据以往的安装经验,该种结构安装可靠。气管、液管、电源线、信号线通过方舱处的密封采用法兰卡装及密封胶填充技术,满足系统密封性的要求。
暖风机安装时,扩展方舱安装2台7KW暖风机,暖风机为内循环式。设计上重点考虑暖风机进风口与舱壁的隔热、方舱内部出口的气流流向、美观、暖风机尾气排放及新风口避免积尘等。进风口、回风口与舱壁暖风机出口采用酚醛玻璃布板隔热;暖风机出风气流与回风气流成90°吹向两侧,避免进回风气流短路。暖风机罩与前部的电源门、信号门、电缆门、储物门作成整体结构,以提高美观性,同时增大储物空间。
为进一步提高人性化设置,可以对各方舱进行如下设置:
(1)内饰:舱内四壁及顶壁粘贴波音软片LG-M3831。
(2)地板:舱内地板粘地板布SA-5000。
(3)附件:舱内各紧固件、活动件、小件(如插销类、座类)等尽可能采用不锈钢材料制做。
(4)外部涂覆:整舱外表面(含附件)喷涂按系统要求,统型一致。
(5)一致性设计:系统的一致性设计对减少设备和零部件种类,方便使用和维护,保证系统功能件的互换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6)布局的一致性:CT舱内设备和附件,在空间允许的条件下均布置在相同位置。如,各扩展方舱的空调、暖风机、电源、信号等接口均布置在方舱前部,并设计成整体结构。此种布局结构紧凑,有效利用有限的空间,并能满足功能要求,提高美观性。
(7)设备、附件结构与安装的一致性
(8)互换性:系统的功能件规格、型式必须统一,自制件的接口尺寸有合理的公差配合要求,如通道篷接口,H型架上、下销孔中心距,主通道门,相同功能的小孔口门等均规定公差配合要求。对各方舱的防腐设置,即指防湿热、防霉菌、防盐雾设置。防腐质量是影响产品使用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各方舱的防腐设置主要考虑下列因素:
(1)合理选用材料
选用具有一定耐腐蚀材料,并进行适当的防腐处理。金属材料优选防锈铝合金系列(内外蒙皮)及低碳钢材料。钢材首选冷轧板或冷拨无缝钢管,如:方舱框架等。各种转轴等易磨损件选择不锈钢材料,如:锁轴、铰链轴、门限位器等。非金属材料根据使用要求选用耐高、低温性能好,吸湿性能低,透湿性高,防霉性好的材料。
(2)合理进行结构设计
避免接触腐蚀。异种金属不直接接触,或与外界空气隔绝如舱体框架与铝型材接触部位均在涂漆或密封胶后联结。尽量避免配焊、点焊。对外漏件断续焊结构未焊缝隙涂密封胶,避免缝隙腐蚀。如舱体框架,主体部分一次性焊完,进行表面处理与防护。舱体上的后装件不焊均采用螺装方式固定。所有搭接、对接缝隙均涂密封胶。
(3)控制腐蚀环境
安装在方舱外部的设备,在非工作状态时,必须配置防护罩等。如空调机、暖风机等均设防护罩。
(4)采用耐腐蚀覆盖层
在结构件表面镀涂防护层,使构件与四周腐蚀介质隔离开来,避免腐蚀。所有金属结构件必须进行表面处理。钢质标准件均进行镀锌镍合金处理;舱体框架、滑橇、A型架等大型无法镀锌的钢质件进行喷砂、喷锌处理后,涂“三防”底漆和面漆;对方舱外蒙皮、包边等外露铝制件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并涂防腐底漆及面漆。
对上述方舱医疗系统的供配电系统设置,主要包括:
(1)概述
本方舱为双扩展方舱,供电电源采用电源车供电,系统供电方式采用三相四线制380V/50Hz电源为舱内主要设备供电。供电电源经配电箱合理分配后,可为整车提供稳定可靠的交流电源,满足舱内、外各种用电设备的供电需求。
电气系统由供电部分、配电部分、用电部分三部分组成。电气原理见图7:供配电原理框图。
(2)供电部分
A转接口
电源转接口是舱内外电源连接的通道,位于方舱前壁右侧,在相对方舱外部设置电源转接板,在相对方舱内部设置电源转接板防护罩。可通过电源电缆及转接板上的电源输入插座将外接电源输送到配电箱,再经配电箱配电后,提供给车内用电设备。
B电源转接板
电源转接板上安装一路三相交流380V电源输入电连接器插座,单相交流220V电源输入电连接器插座,单相交流220V电源输出电连接器插座,车皮地及检测地接地柱,为保护用电设备,在其每路电源输入端均加装了避雷器(安装在电源口罩上)等。
C主要功能
I具有单相交流220V及三相交流380V电源输入的功能(CT路输入功率50kW、设备路输入功率15kW);
在上述方舱医疗系统中,加工方法主要包括:
(1)方舱
该方舱为大板方舱式结构,大板是由金属骨架,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板、隔热板、内外蒙皮粘接压制构成。大板压机。
钢骨架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接,铝合金骨架采用钨极氩弧焊焊接成形,为保证其平面度、直线度、垂直度要求,应在专用的焊接平板上及专用焊接工装和三维柔性夹具固定,保证尺寸准确性。并按典型工艺文件《铝骨架焊接典型工艺》和具体装焊工艺文件操作执行。
混胶采用进口混胶机进行混胶,保证胶液均匀一致,大板压制采用大板热压机整体压制,并且能温度控制,保证大板制品的表面平整度及粘接牢度,减少了压制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按典型工艺文件《制板粘接典型工艺》和具体通用工艺文件操作执行。混胶机图自动混胶机粘接工序用大板压制机在温度、压力、时间调试可靠稳定的条件下按照制板粘接工艺,对各个板、料、架零部件进行规定的处理程序,确保工件的粘接质量。
铝蒙皮按《蒙皮铝板复合转化膜操作规程》对蒙皮铝板进行单面表面处理,有效提高了蒙皮铝板与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夹芯板的结合力,降低了蒙皮和芯板之间脱胶的机会。内外铝蒙皮在门框等部位的配孔工序,在“CNC数控切割机"进行制孔,从而使配合精度、加工质量得到保证和提高。
(2)H型架的焊接
H型架焊接在专用的焊接工装上进行组对,保证外向尺寸符合图纸要求,组对过程中,控制H型架与骨架、滑橇的相互垂直构成90°,采用C02设备进行点固成整体结构。焊接时采用对称方法焊接,由两名焊工从中间向两端对称性施焊,每条焊缝焊接两遍。
焊后采用振动失效方法消除焊接应力,消除的方法是将激振器牢固地夹持在被处理工件的适当位置上,通过振动设备的控制部分,根据工件的大小和形状调节激振力,并根据工件的固有频率调节激振力,直至达到共振,并共振状态下持续一段时间,以消除焊接残余应力。
(3)内装饰
波音软片粘贴在专用恒温厂房内进行,粘贴前首先对厢内粘贴表面进行清理,使粘贴内表面无油污、无灰尘。粘贴时用专用工具碾压,粘贴后保证外观平整、无脱层、无起泡、无开裂等现象。
(4)薄板类零件加工
形状复杂的薄板零件,加工时采用数控激光切割机加工,激光切割机直接与设计CAD连网,在切割机上只找坐标点及排样即可。能够保证尺寸要求及外观质量要求,对于风机罩采用数控剪床、数控冲床、数控折弯机进行加工,能够满足图纸要求,外观质量高。
例如,上述方舱医疗系统可以包含8个医疗方舱,11个帐篷,通过17台越野卡车机动,展开面积约2500平方米,配备有国内首台车载式CT检查方舱,内含GE2排CT一台、DR一台、GE数字彩超1台、心电图机4台、生化分析仪1台、血气分析仪2台、血细胞计数仪1台、尿分析仪1台、电解质分析仪1台、凝血分析仪1台、自动水箱1台、超声波清洗池1个、高压蒸汽灭菌器1台、低温等离子灭菌器1台、干燥箱1台、心电监护仪17台、除颤监护仪4台、便携式呼吸机4台、担架式心肺复苏机4台、便携式心肺复苏机2台、吸痰器5台、麻醉机2台、血液回收机1台、高频电刀2台、手术洗手装置1套、输液泵9个、血液净化机1台、中心监护仪1台,多功能呼吸机6台、微量注射泵5台,同时还配备了军远程医学信息网系统、武警指挥自动化网系统、移动3G系统、海事卫星系统、远程会诊系统、HIS、LIS、PACS等医疗信息系统服务终端,为信息化方舱医院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
上述方舱医疗系统的方舱布置及展开流程,可以如下:
方舱由8个医疗方舱、8顶医疗帐篷和3个通道帐篷无缝对接组成,另外指挥车和制氧供电车独立放置在舱体的一侧。按照从坐北朝南,依次放置分别为:门诊帐篷→急诊帐篷→门急诊通道方舱→门诊药房帐篷→门诊处置帐篷→通道帐篷→外科手术方舱→特诊检验方舱→CT检查方舱→重症救治方舱→消毒灭菌/药房方舱→X线影像检查方舱→留观外科帐篷2顶→留观救治通道方舱→留观救治内科帐篷2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方舱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缝对接式连接的8个医疗方舱、8顶医疗帐篷和3个通道帐篷,独立设置在所述8个医疗方舱一侧的指挥车和制氧及供电车,用于8个医疗方舱、8顶医疗帐篷、3个通道帐篷、指挥车和制氧及供电车相互之间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以及用于在需要时移动8个医疗方舱、8顶医疗帐篷和3个通道帐篷的多辆勤卫机动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舱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8个医疗方舱、8顶医疗帐篷和3个通道帐篷,具体包括:
依次无缝式对接设置的第1至3通道帐篷,对称地无缝对接式设置在第1通道帐篷前后两侧的外科手术方舱和CT检查方舱,对称地无缝对接式设置在第2通道帐篷前后两侧的重症救治方舱和消毒灭菌方舱,对称地设置在第3通道帐篷前后两侧的特诊检验方舱和急症方舱;以及,
自右向左依次无缝对接式设置在所述第1通道帐篷左侧的门诊急诊帐篷和门诊药房帐篷,自左向右依次无缝对接式设置在所述门诊药房帐篷后侧的门诊帐篷和急诊帐篷;位于所述门诊急诊帐篷、门诊药房帐篷、门诊帐篷和急诊帐篷的中间位置,且分别与门诊急诊帐篷、门诊药房帐篷、门诊帐篷和急诊帐篷无缝对接式设置的X射线影像检查方舱;以及,
自左向右依次无缝对接式设置在所述第3通道帐篷右侧的第1预留外科帐篷和第2预留外科帐篷,自右向左依次无缝对接式设置在所述第2预留外科帐篷后侧的第2预留内科帐篷和第1预留内科帐篷;位于所述第1预留外科帐篷、第2预留外科帐篷、第2预留内科帐篷和第1预留内科帐篷的中间位置,且分别与第1预留外科帐篷、第2预留外科帐篷、第2预留内科帐篷和第1预留内科帐篷无缝对接式设置的药房方舱;
所述指挥车和制氧及供电车,分别独立设置在CT检查方舱、消毒及方舱和急症方舱的后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舱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8个方舱,均为采用进口铝蒙皮和聚氨酯夹芯复合大板制成的侧板、翻板和端板组合而成,且基于平行连杆运动原理采用手动推拉翻板进行扩展的双侧扩展方舱。
使用时,通过依次操作推拉双侧扩展方舱的侧板,使侧顶板带动侧底板进行联动性的展开或收拢,打开端板即可进行使用;所述侧板包括联动设置的侧顶板和侧底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舱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双侧扩展方舱的底部,还设有用于在双侧扩展方舱的侧舱展开后自动调整双侧扩展方舱平衡性的滑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舱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科手术方舱在工作时展开后,具有纵向布置的2张手术床,固定在外科手术方舱内侧顶壁、且能够根据手术部位调整灯头位置的手术灯,以及器械台、折叠小车、高频电刀、监护仪、清创台、湿化器、吸引器等移动式医疗设备;每张手术床都具有符合野战外科无菌操作、防交叉感染要求的隔离设施;
和/或,
在所述CT检查方舱内,配合设置有车载CT诊断系统、CT影像处理系统、观灯片、医学显示器和暖风空调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舱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症救治方舱工作时展开后,主要包括:在重症救治方舱内部左右侧各布置2张急救床,在重症救治方舱内部中心位置对应急救床的床头处设置有2组吊塔,
在4张急救床之间设置有隔帘机构,该挂帘机构具体包括:在重症救治方舱的壁板上预设卧式挂钩,隔帘上部设置挂环、挂绳与壁板挂钩连接,挂绳带有用于防止挂绳松弛的紧绳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舱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特诊检验方舱工作时展开后,主要包括设置在左侧的特诊室和设置在右侧的检验室;
工作时,特诊室将诊疗床展开,取出前工作台内心电图仪,通过拉帘将B超和心电检测分成两个单元,接通相应设备电源,即具备工作状态;检验室,架设折叠器械台后,将离心机和显微镜从工作柜下部取出,根据工作人员位置,摆放折叠椅,接通设备电源即可进行检验工作。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舱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X线影像检查方舱工作时展开后,主要包括位于最前端的设备隔间,位于左侧的X线检查区和位于最后端得工作区;工作时,患者在X线检查区,根据工作人员的指导,进行检查诊疗;工作人员在工作区,通过铅玻璃,对患者进行观察;
和/或,
所述消毒灭菌方舱工作时展开后,主要包括设置在最前端的设备隔问,设置在左侧的消毒灭菌区,以及设置在右侧的药品存放区;工作时,左侧的消毒灭菌区,将折叠桌椅展开后,放置在便于工作人员操作的位置;消毒灭菌设备,待电源打开后,即可进行正常的操作;右侧的药品存放区,将移动货架放至指定的区域后,将折叠桌椅展开至便于工作人员使用的状态;扩展部分的后门处,设置有用于工作人员发放药品时使用的翻板折叠桌。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舱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与所述门急诊通道方舱相匹配,设置有采用内披外挂的帐篷结构形式的检伤分类帐篷、急救帐篷、2顶病房帐篷、以及空调和暖风机;在所述检伤分类帐篷内,设置有2张诊疗床、2套医疗箱组、2套折叠桌和2套折叠椅;在急救帐篷内,设置有6张折叠病床、4台监护仪、4台急救呼吸机、4个输液泵、4台吸引器、1台心肺复苏机、3组氧气终端和折叠器械车;
与所述留观救治通道方舱相匹配,设置有病房模块;该病房模块由3个病房帐篷、1个药房帐篷和1个保障方舱组合而成,3个病房帐篷和1个药房帐篷均采用内披外挂的结构形式;在每个病房帐篷内配置有8张折叠病床、两组氧气终端以及折叠器械台;病房模块通过保障方舱为病房帐篷内提供空调和暖风保障;
每个病房帐篷由2组病房帐篷单元组成,其中4个病房帐篷与1个固定方舱组成1个病房帐篷单元;在每个病房帐篷中,采用气肋作为帐篷骨架。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舱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挥车,主要包括:
不少于7个指挥席位的现场指挥及办公空间,配备相应的办公辅助设备;
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用于实现远程视频会议;
语音调度、话务模块:无线通信电话网,满足方舱医院内部30门电话话务调度;通过外接市话线或GSM公共移动网络与公用电话连接;
方舱医院信息网络构建模块:采用无线和有线网路相结合的结构,以无线网络为主,有线网络为备份的局域网;
音视频及环境状态参数监控模块:对各方舱内部音视频监控;用于将现场图像直接通过卫星远程传给后方医院;
远程会诊模块:用于与后方医院实现远程会诊;
在勤卫机动车的车厢内前部隔舱内安装空调室外机和暖风机;车厢内前部安装一个工作台,车厢内中部安装会议桌,车厢内后部安装柜子、一个LED屏、一个42寸显示屏和两个21寸显示屏;
和/或,
所述制氧及发电车,主要用于利用环境空气,采用分子筛变压吸附法现场制取医用氧气,并能压氧充瓶,为系统提供移动瓶氧,以集中供应医用氧气和供电,提供场地照明;
在所述制氧及发电车中,主要配备有空压机、储气罐、制氧机、储氧罐、氧压机、汇流排和氧气瓶;在制氧及发电车中还设置有发电机隔间,发电机配有低温启动加热器;发电机隔问进行消音处理,并将隔问分为进风间、机组问和排风间。
CN201210457696.1A 2012-11-15 2012-11-15 一种方舱医疗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612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57696.1A CN102961228B (zh) 2012-11-15 2012-11-15 一种方舱医疗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57696.1A CN102961228B (zh) 2012-11-15 2012-11-15 一种方舱医疗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61228A true CN102961228A (zh) 2013-03-13
CN102961228B CN102961228B (zh) 2015-11-25

Family

ID=47791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5769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61228B (zh) 2012-11-15 2012-11-15 一种方舱医疗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61228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91031A (zh) * 2018-05-07 2018-11-13 江苏大学 基于方舱的地震后勤保障系统
CN109594800A (zh) * 2018-11-28 2019-04-09 镇江康飞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方舱组合式bsl-3实验室
CN109659932A (zh) * 2018-12-19 2019-04-19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卫勤保障技术研究所 用于野外帐篷医院的三相负荷平衡式电力保障系统及方法
CN111329680A (zh) * 2020-03-02 2020-06-26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分体式移动层流装置
CN111329670A (zh) * 2020-03-17 2020-06-26 南京安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方舱式医疗车负压装置
CN111536584A (zh) * 2020-05-14 2020-08-14 苏州江南航天机电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负压方舱影像诊断模块
CN111561191A (zh) * 2020-05-14 2020-08-21 苏州江南航天机电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负压方舱临床检验模块
CN115263036A (zh) * 2022-08-14 2022-11-01 中船海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重症监护方舱
CN115306187A (zh) * 2022-08-14 2022-11-08 中船海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轻量化方舱式医疗救治系统
CN116233372A (zh) * 2023-05-10 2023-06-06 北京城建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方舱内部的安全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15306187B (zh) * 2022-08-14 2024-05-31 中船海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轻量化方舱式医疗救治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64228Y (zh) * 1996-10-09 1997-10-08 国营陆平机器厂 折叠式扩展方舱
JP2010047940A (ja) * 2008-08-20 2010-03-04 Ohbayashi Corp 感染症対応型施設
CN201894676U (zh) * 2010-11-29 2011-07-13 江苏久信医用净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野战数字化手术室系统
CN203154172U (zh) * 2012-11-15 2013-08-28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学院附属医院 一种方舱医疗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64228Y (zh) * 1996-10-09 1997-10-08 国营陆平机器厂 折叠式扩展方舱
JP2010047940A (ja) * 2008-08-20 2010-03-04 Ohbayashi Corp 感染症対応型施設
CN201894676U (zh) * 2010-11-29 2011-07-13 江苏久信医用净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野战数字化手术室系统
CN203154172U (zh) * 2012-11-15 2013-08-28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学院附属医院 一种方舱医疗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新华社: "武警方舱医院亮相天津 可达二甲医院水平", 《HTTP://WWW.TJ.XINHUANET.COM/XHVISION/2012-08/03/C_112618543.HTM》 *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91031A (zh) * 2018-05-07 2018-11-13 江苏大学 基于方舱的地震后勤保障系统
CN109594800A (zh) * 2018-11-28 2019-04-09 镇江康飞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方舱组合式bsl-3实验室
CN109594800B (zh) * 2018-11-28 2024-04-02 镇江康飞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方舱组合式bsl-3实验室
CN112003280A (zh) * 2018-12-19 2020-11-27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卫勤保障技术研究所 野外帐篷医院用携运行三相负荷平衡式配电系统
CN109659932A (zh) * 2018-12-19 2019-04-19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卫勤保障技术研究所 用于野外帐篷医院的三相负荷平衡式电力保障系统及方法
CN111329680B (zh) * 2020-03-02 2021-08-10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分体式移动层流装置
CN111329680A (zh) * 2020-03-02 2020-06-26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分体式移动层流装置
CN111329670B (zh) * 2020-03-17 2021-04-20 南京安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方舱式医疗车负压装置
CN111329670A (zh) * 2020-03-17 2020-06-26 南京安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方舱式医疗车负压装置
CN111561191A (zh) * 2020-05-14 2020-08-21 苏州江南航天机电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负压方舱临床检验模块
CN111536584A (zh) * 2020-05-14 2020-08-14 苏州江南航天机电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负压方舱影像诊断模块
CN115263036A (zh) * 2022-08-14 2022-11-01 中船海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重症监护方舱
CN115306187A (zh) * 2022-08-14 2022-11-08 中船海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轻量化方舱式医疗救治系统
CN115306187B (zh) * 2022-08-14 2024-05-31 中船海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轻量化方舱式医疗救治系统
CN116233372A (zh) * 2023-05-10 2023-06-06 北京城建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方舱内部的安全监控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61228B (zh) 2015-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61228B (zh) 一种方舱医疗系统
CN102949278A (zh) 一种方舱医疗系统用ct方舱
CN102949279B (zh) 一种用于方舱医疗系统的ct方舱
CN203220510U (zh) 一种用于方舱医疗系统的ct方舱
CN101953714B (zh) 医疗车载系统
CN201824933U (zh) 流动医院专用医疗车
CN203403702U (zh) 一种集装箱医疗模块及由其构建的集装箱模块化医院
US9757078B1 (en) Hybrid operating room
CN203220380U (zh) 一种ct检查舱体用ct设备
CN203154172U (zh) 一种方舱医疗系统
CN103126817A (zh) 一种集成吊塔的重症救治方舱
CN103818297A (zh) 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装备系统
CN102988142A (zh) 一种野战ct方舱
CN203220511U (zh) 一种方舱医疗系统用ct方舱
CN102995929B (zh) 具有空气净化和信息化功能的可扩展手术方舱
CN202218947U (zh) 移动式高原用高压氧医疗方舱
CN203208234U (zh) 一种集成吊塔的重症救治方舱
US20150225973A1 (en) Overseas vehicle segmented enclosure system
CN111502351A (zh) 具备ct检修门的负压铅防护机房
CN216069744U (zh) 一种越野口腔诊疗车
CN205947785U (zh) 车载核磁共振成像系统
CN203727247U (zh) 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装备系统
CN203710258U (zh) 全地形救护车
CN216401274U (zh) 一种越野口腔诊疗保障车
CN201160901Y (zh) 远程会诊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Termination date: 201611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