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57946A - 动态带宽再分配 - Google Patents

动态带宽再分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57946A
CN102957946A CN2012103039038A CN201210303903A CN102957946A CN 102957946 A CN102957946 A CN 102957946A CN 2012103039038 A CN2012103039038 A CN 2012103039038A CN 201210303903 A CN201210303903 A CN 201210303903A CN 102957946 A CN102957946 A CN 1029579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ient
video flowing
bit rate
parameter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0390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57946B (zh
Inventor
尼基·潘泰利阿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Zyray Wireles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yray Wireless Inc filed Critical Zyray Wireles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9579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79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579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79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24Systems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us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2Monitoring of processes or resources, e.g. detecting the failure of a recording device, monitoring the downstream bandwidth, the number of times a movie has been viewed, the storage space available from the internal hard disk
    • H04N21/44209Monitoring of down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originating from a server, e.g. bandwidth variations of a wireless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6Bandwidth or capacity management, i.e. automatically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capac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76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using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e.g. in-call renegotiation requested by the user or requested by the network in response to changing network conditions
    • H04L47/762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using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e.g. in-call renegotiation requested by the user or requested by the network in response to changing network conditions triggered by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0Actions related to the user profile or the type of traffic
    • H04L47/805QOS or priority awa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2Miscellaneous aspects
    • H04L47/822Collecting or measuring resource availabi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61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for supporting one-way streaming services, e.g. Internet radio
    • H04L65/612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for supporting one-way streaming services, e.g. Internet radio for uni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75Media network packet handling
    • H04L65/765Media network packet handling intermedi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80Responding to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11/0067Provisions for optical access or distribution networks, e.g. Gigabit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GE-PON), ATM-base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PON), PON-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15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token-buck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64Arbitration, scheduling or medium access control asp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动态带宽再分配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监视由服务器交付给具有相同服务水平协议的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的视频流,并判定第一客户端是否正在接收相比于第二客户端较低比特率的视频流。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调节参数从而使所述第一客户端接收较高比特率的视频流。在一个实例中,监视、确定和调节步骤通过电缆调制解调器终端系统执行。在另一实例中,监视、确定和调节步骤通过光线路终端执行。

Description

动态带宽再分配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要求于2011年8月2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1/526,504号和于2012年6月29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第13/538,037号的优先权,将它们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动态带宽再分配。
背景技术
在线视频交付涉及视频文件以视频流形式从存储视频文件的服务器到请求在线交付视频文件的客户端的传输。通常,客户端确定与服务器连接的比特率,并请求在可由连接持续的比特率的视频流。然而,可产生使第一客户端接收比第二客户端更低的比特率的网络条件,即使两个客户端与它们的网络服务具有相同的服务水平协议以提供用于带宽分配。响应较低比特率条件,第一客户端将请求服务器切换到较低比特率视频流。这导致对于相同服务水平,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之间带宽分配不公平。
发明内容
需要克服上述缺陷的方法和系统。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调制解调器终端系统,包括视频流监视和标记系统以及下游物理层调制器。该视频流监视和标记系统被配置为:监视由服务器交付给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的视频流,其中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具有相同服务水平协议;判定第一客户端是否正在接收相比于第二客户端较低比特率的视频流;以及调节参数从而使第一客户端接收较高比特率的视频流。该下游物理层调制器耦合到视频流监视和标记系统并被配置为将从服务器接收的视频流传送到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
优选地,视频流监视和标记系统被配置为调节参数从而减小对第二客户端的带宽分配,从而均衡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之间的带宽分配。
优选地,视频流监视和标记系统被配置为确定交付给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的视频流的比特率。
优选地,视频流监视和标记系统被配置为监视第一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控制信道上控制消息,从而检测第一客户端对于服务器的、对相比于第二客户端较低比特率的视频流的请求。
优选地,视频流监视和标记系统被配置为为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确定服务水平协议。
优选地,服务水平协议指定分配给客户端的下游带宽。
优选地,视频流监视和标记系统被配置为调节下游服务流扩展报头中的参数,从而为交付给第一客户端的视频流赋予较高优先级。
优选地,视频流监视和标记系统被配置为调节令牌桶中的持续的信元速率参数,从而为交付给第一客户端的视频流赋予较高优先级。
优选地,视频流监视和标记系统被配置为调节等待时间水平参数,从而为交付给第一客户端的视频流赋予较高优先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方法,包括:监视由服务器交付给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的视频流,其中,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具有相同的服务水平协议;判定第一客户端是否正在接收相比于第二客户端较低比特率的视频流;以及调节参数从而使第一客户端接收较高比特率的视频流。
优选地,调节步骤还包括调节参数从而减小对第二客户端的带宽分配,以均衡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之间的带宽分配。
优选地,判定步骤还包括监视第一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控制信道上的控制消息,从而检测第一客户端对于服务器的、对相比于第二客户端较低比特率的视频流的请求。
优选地,调节步骤还包括调节下游服务流扩展报头中的参数,从而为交付给第一客户端的视频流赋予较高优先级。
优选地,调节步骤包括调节令牌桶中的持续的信元速率参数,从而为交付给第一客户端的视频流赋予较高优先级。
优选地,调节步骤包括调节等待时间水平参数,从而为交付给第一客户端的视频流赋予较高优先级。
优选地,其中,这些步骤通过光线路终端执行。
优选地,调节步骤还包括:改变数据包的颜色从而为交付给第一客户端的视频流赋予较高优先级。
优选地,调节步骤还包括:改变数据包的丢弃阈值从而为交付给第一客户端的视频流赋予较高优先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光线路终端,包括视频流监视和标记系统以及下游物理层调制器。其中,该视频流监视和标记系统被配置为:监视由服务器交付给具有相同服务水平协议的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的视频流;判定第一客户端是否正在接收相比于第二客户端较低比特率的视频流;以及调节参数从而使第一客户端接收较高比特率的视频流。该下游物理层调制器耦合到视频流监视和标记系统并被配置为将从服务器接收的视频流传送到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
优选地,其中,视频流监视和标记系统被配置为改变数据包的颜色,从而为交付给第一客户端的视频流赋予较高优先级。
附图说明
包括附图以用来提供对本发明进一步的理解,其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且与说明书一起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系统。
图2示出了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的示例性视频流会话。
图3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令牌桶。
图3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下游服务流扩展报头。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动态带宽再分配的示例性步骤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5是可实现本发明的示例性计算机系统的框图。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相似的参考标号可表示相同或功能类似的要素。
具体实施方式
虽然本公开是参考所示特定应用的实施方式描述的,但应该理解,本公开不限于此。接受本文所提供的教导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本发明范围内的其他修改、应用和实施方式,以及本公开具有显著实用性的其他领域。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系统100。系统100包括经由网络110耦合到一个以上电缆调制解调器(CM)104a至104n的电缆调制解调器终端系统(CMTS)102。每个电缆调制解调器104可耦合到一个以上客户端112a至112n。网络108可以是任何类型的网络,包括但不限于因特网、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应该理解,网络108的类型是设计选择,且可以是任意的。本文给出的实施方式中,“n”是任意的正整数。
CMTS102可包括介质存取控制器(MAC)114、下游物理层调制器(DS PHY)116和上游物理层解调器(US PHY)118。CMTS102也可包括主时钟120、视频流监视和标记单元122、一个以上下游队列124和调度器130。在实施方式中,CMTS 102可包括耦合到存储器128的处理器126。这里所述的由CMTS 102或由视频流监视和标记单元122执行的功能可由处理器126基于存储在存储器128中的指令执行。CMTS 102也耦合到提供CMTS 102和电缆调制解调器104之间的互连的网络110。网络110支持有线、无线或这两种传送介质,包括卫星、地面(例如,光纤、铜线、双绞线、同轴等)、无线电、微波、自由空间光学和/或任何其他传送形式或方法。在实施方式中,DOCSIS网络是网络110的一部分。
US PHY 118形成CMTS 102和网络110的上游信道之间的物理层接口。CMTS 102可包括用于每个上游信道的独立的US PHY 118。US PHY118接收并解调所有来自电缆调制解调器104的突发(burst)。
DS PHY 116形成CMTS 102和网络110的下游信道之间的物理层接口。因此,目标为一个以上电缆调制解调器104的视频、语音、数据和/或控制消息都汇集在DS PHY 116并传送到各电缆调制解调器104。DSPHY 116调制和/或格式化下游传送的信息。
适当地,MAC 114接收来自US PHY 118的上游信号,并提供下游信号到DS PHY 116。MAC 114操作为CMTS 102的数据链路层的下子层。在实施方式中,MAC 114支持物理层上传输的信号的分段存储、级联(concatenation)、有效载荷报头抑制/扩展和/或错误检测。
存储器128可与MAC114相互作用,从而在信号由MAC114处理时存储这些信号。存储器128也可存储用于支持处理活动的各种辅助数据。这样的辅助数据包括安全协议、标识符、规则、策略等。
在实例中,客户端112可以是任何有线或无线计算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或媒体播放器,如iPodTM或iPadTM。在另一实例中,客户端112可与电缆调制解调器104集成在单个设备(未示出)中。客户端112可请求交付来自服务器106的视频流。该请求由CMTS102接收并被中继给服务器106。响应于来自客户端112对视频流的请求,服务器106发送所请求的媒体流到客户端112。图2示出了服务器106和客户端112之间示例性视频流会话。服务器106以多种大小存储视频文件200以便以不同比特率传输。不同比特率是不同水平的压缩的结果。压缩涉及视频图像中某些冗余数据的抽取(decimation)。比特率减小系统是通过在解码器传送和再插入冗余信息之前,在视频编码器从视频中除去冗余信息而操作的。在其最基本水平,压缩是在分析输入视频流且丢弃观看者不可见的信息时执行的。然后每个事件都被赋予代码,其中常发事件被赋予较少比特,且偶发事件被赋予较多比特。例如,视频的具体持续时间(通常几秒长)由服务器106存储为不同压缩水平且因此具有不同大小的片段。在实例中,服务器106以不同压缩水平存储500千比特每秒(kbps)的片段202、1兆比特每秒(Mbps)的片段204以及2mbps的片段206。每个片段202、204和206对应于视频的相同持续时间,但具有不同压缩水平且因此具有不同大小和不同的质量水平。
因此,服务器106以不同大小的片段存储相同的视频文件200,从而允许视频流以不同比特率和不同质量水平来交付。视频流的质量取决于由服务器106交付给客户端112的视频流的比特率。进而,视频流的比特率取决于所交付的视频文件片段的大小。例如,片段206导致比片段204更高的比特率且因此更高质量的视频流,片段204导致比片段202更高质量的视频流。因此,以不同大小存储相同视频文件200允许服务器106支持客户端112请求的不同比特率。要使用的视频流的质量(且因此比特率)是由客户端112基于其对网络条件的了解所选择的。然而,客户端112实际上没有关于网络的总体信息。客户端112不知道其他客户端112正在做什么,也不知道总网络容量或该容量将如何被理想分配。单个客户端112基于其从服务器106接收的视频片段的等待时间和速率估计网络条件。如果对客户端112来说,等待时间长(即,在从服务器106请求片段和片段开始到达之间的时间长),或速率低(即,一旦片段开始到达,数据包到达慢),则客户端112可确定网络条件差,并从服务器106要求较低的比特率流。响应于较低的比特率流,服务器106切换到较低比特率的片段。相反,如果对客户端112来说,接收片段较快(即,低等待时间和/或高速率),则其从服务器106要求更较高的比特率流。服务器106响应于较高比特率流,切换客户端112到较高比特率的片段。然而,因为客户端没有关于网络的总体信息,其可能做出不正确的网络条件的估计。
在实例中,假定在两个不同的电缆调制解调器后面有两个客户端——客户端112a在电缆调制解调器104a后面而客户端112b在电缆调制解调器104b后面——它们都具有相同的服务水平协议(SLA)。在另一实例中,客户端112a和112b可在同一个电缆调制解调器104后面。这里所指的服务水平协议指的是网络供应商和客户端之间的服务合同,其为客户端保证一定的服务水平,例如特定量的上游和/或下游带宽。在当前实例中,客户端112a和112b在基本相同的时间请求视频。在可用的高速率、中速率和低速率流中,都选择中速率流,并被提供以中速率片段,如片段204。现在假定某些临时网络堵塞事件发生。巧合地,该事件引起客户端112a,而非客户端112b有延迟的或丢失的数据包。发生该巧合例如是因为客户端112a和112b与不同的视频服务器106通信,以及临时网络堵塞事件在发生在作为服务器106提供内容到客户端112a的路径中的链路上,而非服务器106提供内容到客户端112b的路径中的链路上。或者,发生该巧合是因为客户端112a请求片段的时刻,发生堵塞,但在客户端112b从相同或不同的服务器106请求片段的不同时刻(可能一两秒钟之前或之后),没有发生堵塞。
临时网络堵塞事件可引起客户端112a确定网络条件差,并请求低速率(较低质量)流。其间,客户端112b不受临时事件影响,因此其不要求较低比特率流。实际上,当客户端112a切换到较低比特率时,客户端112b可察觉网络条件得到改善(因为客户端112a消耗较低的带宽,潜在导致目标为客户端112b的数据包较少延迟),且客户端112b可尝试切换到高速率流。如果发生该情况,则一旦客户端112b正在消耗高速率流,即使临时网络堵塞事件结束,客户端112a可能仍然无法估计网络条件得到足够改善从而切换回中速率流。这是因为交付给客户端的额外数据包可稍微延迟对应于客户端112a的数据包。可替换地,客户端112a可能仅在长时间段之后估计网络条件得到改善。因为先前中速率流失败,客户端112a可能不会立即尝试切换回中速率流,因为如果该尝试失败,则其可引起用户使用客户端112a看到的画面质量破坏。客户端112a将在试图切换回中速率流之前等待以确定网络条件得到改善。
因此,临时网络堵塞事件的结果是即使两个用户具有相同服务水平协议且因此应当接收相同质量的视频,然而客户端112a以比开始的比特率低的比特率(且因此质量较低)的流结束,而客户端112b以比开始的比特率高的比特率(且因此质量较高)流结束。该条件可持续长时间,因为客户端112a不会立即尝试再获取较高比特率流,且如果其尝试,则由于客户端112b消耗的带宽而仍然有问题。CMTS 102和CM 104通常不是在客户端112和服务器106之间交涉的成员。因此,CMTS 102无法简单命令客户端112a和112b切换回中速率流。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CMTS 102(或PON系统情况下的OLT)试图通过如下所述调节各种参数而间接影响客户端112的决定,以如上面实例那样引起客户端112b察觉到稍低的网络性能,和/或引起客户端112a察觉到稍高的网络性能。这会加速客户端112a察觉到网络条件改善从而使其切换回中速率流,和/或引起客户端112b看到稍微降低的网络条件,从而使其切换回中速率流。例如,参数可调节为使得客户端112a具有更大带宽,并可从低质量片段202促进到中等质量片段204,且参数可调节为使得客户端112b具有更小带宽,并且不得不从最高质量片段206降低到中等质量片段204。
在另一实例中,参数可调节为使得客户端112a能够从服务器106接收较高比特率的视频流,同时维持客户端112b接收的比特率。例如,参数可调节为使得客户端112a和客户端112b都可以接收高质量片段206。
再次参考图1,视频流监视和标记系统122监视由服务器106交付给客户端112的视频流,以确定视频流的比特率。视频流监视和标记系统122判定客户端112a是否正在接收相比于具有相同服务水平协议的其他客户端112较低的比特率。在另一实例中,视频流监视和标记系统122在具有相同服务水平协议的其他客户端112正在接收较高比特率的视频流的同时检测客户端112a的减小视频流的比特率的请求。例如,视频流监视和标记系统122检测客户端112a的对于比客户端112b低的比特率的视频流的请求。在另一实例中,视频流监视和标记系统122在另一个客户端112b对于同一服务水平协议持续请求较高比特率的视频流的同时,检测客户端112a的对于比客户端112a在视频会话开始时原始请求的视频流更低比特率的视频流的请求。在又一实例中,不监视比特率,视频流监视和标记系统122可监视客户端112和服务器106之间的控制信道(未示出)上的控制消息,从而检测客户端112a对于服务器106的、对相比于客户端112b较低比特率的视频流的请求。在另一实例中,视频流监视和标记系统122可监视视频流的比特率和客户端112a与服务器106之间的控制消息,从而确定客户端112a是否正在接收比客户端112b低的比特率流。
一旦检测到客户端112a和客户端112b之间不等的带宽分布,CMTS102调节参数从而使客户端112a接收较高比特率的视频流。在实施方式中,由视频流监视和标记系统122调节的参数是令牌桶(token bucket)参数。图3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示例性令牌桶。令牌桶300表示控制数据包交付给客户端112速率的监管功能(policing function)。流入数据包流302表示进入令牌桶300以传送给客户端112的数据包。流出流304表示由令牌桶300传送给客户端112的数据包。丢弃数据包流306表示由令牌桶300丢弃的不符合(non-conformant)的数据包。令牌桶300可以是调度器130的一部分。在另一实例中,令牌桶300可以是基于存储器128中存储的指令在处理器126上运行的软件构造。
令牌桶300是由参数“r”和“b”定义。参数r表示令牌301加入至令牌桶300的速率。令牌301每1/r秒加入至令牌桶。令牌桶300最多可保持“b”个令牌。当令牌桶300满时,如果令牌301到达,则令牌301被丢弃。当n个字节的流入数据包由令牌桶300接收时,n个令牌从桶中移除,且数据包在流出数据包流304中被发送到网络。如果少于n个令牌可用,则没有令牌从令牌桶300中移除,且数据包被当作是不符合的。不符合的数据包可缓存以用于随后传送或经丢弃数据包流306丢弃。
在DOCSIS网络中,最大持续速率等于r,且最大流量突发等于b。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视频流监视和标记系统122可通过增加与要接收较高比特率的视频流的客户端112a相对应的视频数据包的最大保持速率而添加令牌r,从而防止其数据包丢失。视频流监视和标记系统122可通过减小与客户端112b相对应的视频数据包的最大持续速率,而为正在接收较高比特率的客户端112b同时移除令牌r,从而均衡客户端112a和112b之间的带宽分布。在实例中,最大流量突发参数也可被调节为均衡客户端112a和112b之间的带宽分配。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视频流监视和标记系统122可调节下游队列124的丢弃水平阈值,以使得要接收较高比特率的视频流的客户端112a的视频数据包不被丢弃或以相比于客户端112b较低的频率被丢弃。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由视频流监视和标记系统122调节的参数是如图3B中所示的下游服务扩展报头(DS EHDR)308中的比特。下游服务扩展报头308包括3比特流量优先级字段310。相对于到达在各流量优先级字段310具有与第一值不同的第二值的同一CM 104的第二数据包,改变流量优先级字段310的值使CM 104为具有流量优先级字段310中的第一值的第一数据包赋予不同水平的优先级。通过在下游方向上调节这些比特,视频流监视和标记系统122使客户端112a从服务器106接收相比于客户端112b较高比特率的视频流。
在又一实例中,视频流监视和标记系统122发送信号131以调节与调度器130相关联的最大下游等待时间参数,从而为交付给客户端112a的视频流赋予较高优先级。当做调度决定时,调度器130考虑最大下游等待时间。例如,视频流监视和标记系统122调节最大下游等待时间参数,以使得目标为特定客户端112a的下游队列126a至126n中的数据包被调度器130赋予相比于其他客户端(如客户端112b)的数据包较高的优先权。具有较低的最大下游等待时间的数据流将倾向于使数据包在下游队列124中等待的时间少于具有较高最大下游等待时间的数据流。
在其他实例中,视频流监视和标记系统122可调节其他服务质量(QoS)参数,如流量优先级参数,从而使客户端112a接收相比于客户端112b较高比特率的视频流。流量优先级参数类似于流量优先级字段310,但其影响在调度器130的优先级,然而下游服务扩展报头308中的流量优先级字段影响处理下游服务扩展报头310的电缆调制解调器104内的优先级。在实例中,视频流监视和标记系统122发送信号131到调度器130从而调节流量优先级参数,以使得与客户端112a相关联的数据包被赋予较高优先级,且较低优先级被赋予与客户群112b相关联的数据包。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视频流监视和标记系统122可调节调度器130中的参数131,从而在与客户端112b相对应的数据包之前为要接收较高比特率的视频流的客户端112a调度视频数据包。
在实施方式中,视频流监视和标记系统122可多于一个的参数,从而使客户端112a接收较高比特率的视频流。例如,视频流监视和标记系统122可调节DOCSIS扩展流报头、令牌桶参数、等待时间水平参数、QoS参数、以及丢弃水平阈值从而允许客户端112a从服务器106接收较高比特率的视频流。
最小保留速率(minimum reserved rate)、下游峰值速率或厂商专用QoS参数也可用于实现其他算法。应该理解,调节的参数类型或用于提供较高优先级给属于某客户端112的数据包的方法可在不偏离本公开的范围的前提下有所不同。
在实施方式中,视频流监视和标记系统122可处于位于服务器106和客户端112之间的光线路终端(OLT)中。在该实施方式中,视频流监视和标记系统122执行与上述类似的步骤,从而使客户端112获得较高比特率的视频流。例如,视频流监视和标记系统122调节赋予交付给要接收较高比特率的视频流的客户端112a的视频流的数据包的“颜色”。颜色可由比特字段的特定数目指示。例如,红色可由数字5指示并相应于未被丢弃的高优先级数据包,而绿色可由数字3指示并指示如果有堵塞则可丢弃的中优先级数据包。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颜色可调节为使得赋予比特率正被调节的客户端112a的数据包获得相比于具有同一服务水平协议的其他客户端112更高的优先级。应该理解,用于指示颜色的颜色类型或数字或比特是设计选择并可以是任意的。在另一实例中,视频流监视和标记系统122可调节令牌桶的r、等待时间水平参数或丢弃水平阈值,从而给交付到客户端112a的视频流赋予较高优先级。
在实例中,视频流监视和标记系统122可以在CMTS 102或OLT外部。应该理解,视频流监视和标记功能122可仅以硬件实现,诸如逻辑门和/或电路。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视频流监视和标记功能122可仅以处理器126上运行的软件实现。在又一实施方式中,视频流监视和标记功能122可实施为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图4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动态带宽再分配的示例性流程图400。下面继续参考图1至图3中所示的示例性操作环境来描述流程图400。然而,流程图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应注意,流程图400中示出的某些步骤不必以所示顺序发生。在实例中,该步骤是由视频流监视和标记系统122执行的。
在步骤402中,监视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视频流和/或控制信道。例如,视频流监视和标记系统122监视客户端112和服务器106之间的视频和/或控制信道。
在步骤404中,检测带宽不均等分布。例如,视频流监视和标记系统122检测客户端112a正在接收或正在请求相比于具有相同服务水平协议的客户端112b较低比特率的视频流。
在步骤406中,判定是否调节参数以允许较高比特率的视频流。例如,视频流监视和标记系统122判定客户端112a和客户端112b是否具有相同服务水平协议。如果判定它们具有相同服务水平协议,则调节客户端112a的参数,且处理进入步骤408。如果判定客户端112b具有比客户端112b高的服务水平协议,则不调整参数且处理进入步骤410。
在步骤408中,调节参数从而允许较高比特率的视频流。例如,视频流监视系统122可调节参数,如等待时间控制、DOCSIS扩展报头中的比特、QOS参数、丢弃水平阈值或令牌桶参数,从而允许客户端112a接收较高比特率的视频流。
在步骤410中,保持客户端112a的当前比特率。
本文给出的实施方式或其中的部分可以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它们的组合实现。
本文给出的实施方式应用于两个以上设备之间或一个设备的子组件内的任何通信系统。本文所述的代表性功能(如图4中步骤)可以硬件、软件或它们的某些组合实现。例如,如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那样,基于本文给出的上面的讨论,图4中步骤可用计算机处理器实现,诸如处理器126、计算机逻辑、专用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等。因此,执行上述功能的任何处理器在本文给出的实施方式的范围和精神内。
下面描述通用计算机系统,其可用于实现本文给出的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本公开可以硬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结合实现。因此,本公开可以在计算机系统或其他处理系统的环境中实现。这样的计算机系统500的实例在图5中示出。计算机系统500包括一个以上处理器,如处理器504。处理器504可以是特殊用途或通用数字信号处理器。处理器504连接到通信设施506(例如,总线或网络)。不同软件实现是根据该示例性计算机系统描述的。在阅读了本说明书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可了解如何用其他计算机系统和/或计算机架构实现本公开。
计算机系统500还包括主存储器505、优选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并还可包括副存储器510。副存储器510例如可包括:硬盘驱动器512、和/或RAID阵列516、和/或可移除存储驱动器514,其表示软盘驱动器、磁带驱动器、光盘驱动器等。可移除存储驱动器514可以已知方式从可移除存储单元518读取和/或向其中写入。可移除存储单元518表示软盘、磁带、光盘等。如可以理解的那样,可移除存储单元518包括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计算机软件和/或数据。
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副存储器510可包括其他类似装置,以允许计算机程序或其他指令加载到计算机系统500中。这样的装置可包括:可移除存储单元522和接口520。这类装置的实例可包括程序盒式存储器和存储盒接口(如视频游戏设备中发现的接口)、可移除存储器芯片(如EPROM、或PROM)以及相关联的插座、以及允许软件和数据从可移除存储单元522转移到计算机系统500的其他可移除存储单元522和接口520。
计算机系统500也可包括通信接口524。通信接口524允许软件和数据在计算机系统500和外部设备之间转移。通信接口524的实例可包括调制解调器、网络接口(如以太网卡)、通信端口、PCMCIA插槽和插卡等。经由通信接口524转移的软件和数据形式为信号528,其可以是电子的、电磁的、光学的或能够由通信接口524接收的其他信号。这些信号528经由通信路径526提供给通信接口524。通信路径526携带信号528并可用有线或电缆、光纤、电话线、移动电话链路、RF链路以及其他通信信道实现。
这里使用的术语“计算机程序介质”和“计算机可用介质”通常指诸如可移除存储驱动器514、安装在硬盘驱动器512中的硬盘和信号518的介质。这些计算机程序产品是提供软件给计算机系统500的装置。
计算机程序(也称为计算机控制逻辑)存储在主存储器505和/或副存储器510中。计算机程序也可经由通信接口524接收。这类计算机程序在被执行时能够使计算机系统500实现本文讨论的本公开。具体地,计算机程序在被执行时,使得处理器504能够实现本公开的处理。例如,当被执行时,计算机程序使得处理器504能够实现部分或上面参考图4所述的所有这些步骤。本公开是用软件来实现的,该软件可存储在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并用冗余磁盘阵列(raid array)516、可移除存储驱动器514、硬盘驱动器512或通信接口524加载到计算机系统500中。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本公开的特征主要以例如使用诸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和可编程或静态门阵列的硬件组件的硬件来实现。硬件状态标准化以执行本文所述功能,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结论
虽然上面描述了不同实施方式,但应该理解这些都是以示例的形式提供的,而非限制性的。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然的是,可在不偏离本文给出的实施方式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对形式和细节做出不同变化。
上面借助示出特定功能和关系的功能构筑块和方法步骤描述了本文给出的实施方式。这些功能构筑块和方法步骤的边界在本文中已经任意定义以便描述。也可定义其他边界,只要适当执行其特定功能和关系即可。任何这类其他边界都在所要求的实施方式的范围和精神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这些功能构筑块可通过独立部件、专用集成电路、执行适当软件的处理器等或它们的组合实现。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幅度和范围不局限于任何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而是应仅根据以下权利要求及它们的等价物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电缆调制解调器终端系统,包括:
视频流监视和标记系统,被配置为:
监视由服务器交付给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的视频流,其中所述第一客户端和所述第二客户端具有相同服务水平协议;
判定所述第一客户端是否正在接收相比于所述第二客户端较低比特率的视频流;以及
调节参数从而使所述第一客户端接收较高比特率的视频流;以及
下游物理层调制器,耦合到所述视频流监视和标记系统并被配置为将从所述服务器接收的视频流传送到所述第一客户端和所述第二客户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调制解调器终端系统,其中,所述视频流监视和标记系统被配置为:
调节所述参数从而减小对所述第二客户端的带宽分配,从而均衡所述第一客户端和所述第二客户端之间的带宽分配,或者
确定交付给所述第一客户端和所述第二客户端的视频流的比特率,或者
监视所述第一客户端和所述服务器之间的控制信道上控制消息,从而检测所述第一客户端对于所述服务器的、对相比于所述第二客户端较低比特率的视频流的请求,或者
为所述第一客户端和所述第二客户端确定服务水平协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调制解调器终端系统,其中,所述视频流监视和标记系统被配置为调节下游服务流扩展报头中的参数、或调节令牌桶中的持续的信元速率参数、或调节等待时间水平参数,从而为交付给所述第一客户端的视频流赋予较高优先级。
4.一种方法,包括:
监视由服务器交付给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的视频流,其中,所述第一客户端和所述第二客户端具有相同的服务水平协议;
判定所述第一客户端是否正在接收相比于所述第二客户端较低比特率的视频流;以及
调节参数从而使所述第一客户端接收较高比特率的视频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调节步骤还包括调节所述参数从而减小对所述第二客户端的带宽分配,以均衡所述第一客户端和所述第二客户端之间的带宽分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判定步骤还包括监视所述第一客户端和所述服务器之间的控制信道上的控制消息,从而检测所述第一客户端对于所述服务器的、对相比于所述第二客户端较低比特率的视频流的请求。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调节步骤还包括调节下游服务流扩展报头中的参数、或调节令牌桶中的持续的信元速率参数、或调节等待时间水平参数,从而为交付给所述第一客户端的视频流赋予较高优先级。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这些步骤通过光线路终端执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调节步骤还包括:改变数据包的颜色、或改变数据包的丢弃阈值,从而为交付给所述第一客户端的视频流赋予较高优先级。
10.一种光线路终端,包括:
视频流监视和标记系统,其中,所述视频流监视和标记系统被配置为:
监视由服务器交付给具有相同服务水平协议的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的视频流;
判定所述第一客户端是否正在接收相比于所述第二客户端较低比特率的视频流;以及
调节参数从而使所述第一客户端接收较高比特率的视频流;以及
下游物理层调制器,耦合到所述视频流监视和标记系统并被配置为将从所述服务器接收的视频流传送到所述第一客户端和所述第二客户端。
CN201210303903.8A 2011-08-23 2012-08-23 动态带宽再分配 Active CN1029579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61526504P 2011-08-23 2011-08-23
US61/526,504 2011-08-23
US13/538,037 US9014048B2 (en) 2011-08-23 2012-06-29 Dynamic bandwidth re-allocation
US13/538,037 2012-06-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57946A true CN102957946A (zh) 2013-03-06
CN102957946B CN102957946B (zh) 2016-07-06

Family

ID=46796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03903.8A Active CN102957946B (zh) 2011-08-23 2012-08-23 动态带宽再分配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014048B2 (zh)
EP (1) EP2563034B1 (zh)
KR (1) KR20130023094A (zh)
CN (1) CN102957946B (zh)
HK (1) HK1178352A1 (zh)
TW (1) TWI51763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93509A (zh) * 2013-06-20 2016-03-09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跨多个用户控制带宽用于交互式服务
CN110557398A (zh) * 2019-09-12 2019-12-10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服务请求控制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327925A (zh) * 2019-06-04 2020-06-23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59559B2 (en) 2008-09-09 2011-11-15 Embarq Holdings Compan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bandwidth utilization by a user
US8873565B2 (en) * 2012-04-16 2014-10-28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delivering upstream data in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over coaxial network
US9276967B2 (en) 2012-07-27 2016-03-01 Centurylink Intellectual Propert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optimal bandwidth for streaming to a client device in an adjustable bit rate video system
US9363188B2 (en) * 2013-03-15 2016-06-07 Arris Enterprises, Inc. Cable modem termination system control of cable modem queue length
US9402107B2 (en) 2013-03-15 2016-07-26 Time Warner Cable Enterprise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delivery of multicast and unicast content in a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US9066153B2 (en) 2013-03-15 2015-06-23 Time Warner Cable Enterprise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ulticast delivery of content in a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US10212474B2 (en) 2013-06-05 2019-02-19 Interdigital Ce Patent Holding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ent distribution for multi-screen viewing
CN105264906A (zh) * 2013-06-05 2016-01-20 汤姆逊许可公司 多屏幕观看的内容分发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44721A (zh) * 2013-06-05 2015-12-09 汤姆逊许可公司 用于多屏幕观看的内容分发的方法和装置
US10812550B1 (en) 2016-08-03 2020-10-20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Bitrate allocation for a multichannel media stream
US10873781B2 (en) 2017-06-13 2020-12-22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Video fragment file processing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07956A1 (en) * 2001-12-11 2005-01-13 Nilsson Michael E. Data transmission
US20060062209A1 (en) * 2004-09-20 2006-03-23 Camiant, Inc. Method for dynamic rate adaptation based on selective passive network monitoring
CN101436996A (zh) * 2008-12-19 2009-05-20 广东工业大学 基于短时公平性的分组反馈调度方法
US20100299552A1 (en) * 2009-05-19 2010-11-25 John Schlack Methods,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managed adaptive bit rate for bandwidth reclam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14466B1 (en) * 1998-10-06 2001-11-06 Real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random access to a multimedia object over a network
GB0215013D0 (en) * 2002-06-28 2002-08-07 Nokia Corp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US20050114432A1 (en) * 2003-11-24 2005-05-26 Hodges Donna K. Methods for providing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US7536205B2 (en) * 2004-06-15 2009-05-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ownlink spatial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chedul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20060149845A1 (en) * 2004-12-30 2006-07-06 Xinnia Technology, Llc Managed quality of service for users and applications over shared networks
US7734784B1 (en) * 2006-09-22 2010-06-08 Juniper Networks, Inc. Dynamic service activation using COPS-PR to support outsourcing and configuration models for policy control
US20080192773A1 (en) 2007-02-13 2008-08-14 Canhui Ou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manage bandwidth utilization in an access network
CN101272479B (zh) * 2008-03-31 2011-11-30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调度装置及方法,点播节目的方法及系统和机顶盒
WO2011031831A1 (en) 2009-09-09 2011-03-17 Broadcom Corporation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over coaxial (epoc)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07956A1 (en) * 2001-12-11 2005-01-13 Nilsson Michael E. Data transmission
US20060062209A1 (en) * 2004-09-20 2006-03-23 Camiant, Inc. Method for dynamic rate adaptation based on selective passive network monitoring
CN101436996A (zh) * 2008-12-19 2009-05-20 广东工业大学 基于短时公平性的分组反馈调度方法
US20100299552A1 (en) * 2009-05-19 2010-11-25 John Schlack Methods,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managed adaptive bit rate for bandwidth reclamation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93509A (zh) * 2013-06-20 2016-03-09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跨多个用户控制带宽用于交互式服务
CN105393509B (zh) * 2013-06-20 2018-11-23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跨多个用户控制带宽用于交互式服务
CN111327925A (zh) * 2019-06-04 2020-06-23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57398A (zh) * 2019-09-12 2019-12-10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服务请求控制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557398B (zh) * 2019-09-12 2022-05-17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服务请求控制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014048B2 (en) 2015-04-21
EP2563034A1 (en) 2013-02-27
EP2563034B1 (en) 2018-10-10
US20130051276A1 (en) 2013-02-28
TW201312969A (zh) 2013-03-16
KR20130023094A (ko) 2013-03-07
TWI517632B (zh) 2016-01-11
HK1178352A1 (zh) 2013-09-06
CN102957946B (zh) 2016-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57946B (zh) 动态带宽再分配
US7088678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ffic shaping based on generalized congestion and flow control
CN101785275B (zh) 通过代理反馈控制的帧传输为媒体服务器选择内容速率
US10523732B2 (en) Multi-CDN digital content streaming
JP5989228B2 (ja) 適応ビットレート・ストリームを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856507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hancing network quality of service
US20160197985A1 (en) Multi-cdn digital content streaming
US9178929B2 (en) Client-side class-of-service-based bandwidth management in over-the-top video delivery
CN107431719B (zh) 响应abr客户端的工作循环而用于管理带宽的系统和方法
US11303560B2 (en) HCPE-based intelligent path selection over a multipath network
WO2009138000A1 (zh) 一种网络流量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02009333A1 (en) Congestion control in a network device having a buffer circuit
KR20090077816A (ko) 홈 네트워크의 대역폭 사용을 폴리싱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A010385B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зохронной доставки дейтаграмм по каналу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с конкуренцией
WO2017185951A1 (zh) 一种视频传输方法、基站及系统
JP2003143216A (ja) 遠隔通信網を介しipプロトコルを用いるパケットの送信方法
US2008011781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 rate-limiting in switch
US20090077256A1 (en) Dynamic change of quality of service for enhanced multi-media streaming
US20110185018A1 (en) Content delivery system, content delivery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WO201006713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data transmission rates
US766809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the upstream data transfer rate for a cable modem
Campbell et al. A QoS adaptive multimedia transport system: design, implementation and experiences
US20220021920A1 (en) Communication entity and a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video data stream
EP2562965B1 (en) Solutions for upstream channel bonding
US20240121668A1 (en) Dynamic transmission bandwidth contracts between hub and spoke devi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7835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7835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315

Address after: Singapore Singapore

Patentee after: Avago Technologies Fiber IP Singapore Pte. Ltd.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California

Patentee before: Zyray Wireless In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018

Address after: Singapore Singapore

Patentee after: Annwa high tech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Singapore Singapore

Patentee before: Avago Technologies Fiber IP Singapore Pte.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