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48165B - 用于电信插孔的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信插孔的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48165B
CN102948165B CN201180030750.8A CN201180030750A CN102948165B CN 102948165 B CN102948165 B CN 102948165B CN 201180030750 A CN201180030750 A CN 201180030750A CN 102948165 B CN102948165 B CN 1029481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ack
support structure
plugboard
jack support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3075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48165A (zh
Inventor
马蒂厄·内姆
盖伊·梅特拉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Original Assignee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filed Critical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Publication of CN1029481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481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481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4816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00Details of selecting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 H04Q1/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Q1/14Distribution frames
    • H04Q1/142Terminal blocks for distribution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00Details of selecting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 H04Q1/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Q1/14Distribution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1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connecting unstripped conductors to contact members having insulation cutting ed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Structure Of Telephone Exchanges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Multi-Conductor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电信和数据传输领域中应用的插孔支撑结构,所述插孔支撑结构用于将多个模块电信插孔固定在接插板上。所述插孔支撑结构具有至少两行平行的插孔腔,以及用于将所述插孔支撑结构固定在接插板上的固定装置,所述插孔支撑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仅位于相邻两行之间。

Description

用于电信插孔的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信和数据传输应用中的一种将插孔(jack)固定在接插板上的结构。
背景技术
接插板用于电信系统中以使得系统所提供的互连能够根据需要改变。接插板通常具有位于正面上的连接器端口,所谓的接插线可根据需要插入该连接器端口中,而且接插板具有位于板背面的连接器端口,更长且更持久的电缆通常连接到位于板背面的该连接器端口中。接插板通常布置在机架上,从而暴露板正面上的连接器端口并使之易于触及。可以从机架的背面触及板背面处的连接器端口,但如果这种情况难以或不可能实现,则必须为从板正面触及做好准备。接插板的连接器端口通常配备有插孔,插孔固定到接插板,而且接插线末端处的插头可从接插板的正面插入插孔内。
电信行业已知安装到任何标准化网络机架和使用一个机架空间的接插板。由于用户越来越多且所提供的电信业务越来越多,因此需要越来越多的互连,然而可用于容纳接插板的物理机柜空间仍有限。
通常,电信插孔间接固定到接插板,因为插孔固定到插孔支撑结构,而插孔支撑结构又固定在接插板上。此类支撑结构常常为若干插孔提供空间,用于插孔的一个位置通常成形为类似腔。
已经有人提议其中插孔腔布置成行的插孔支撑结构,包括例如美国专利公布2009/0034226A1(泰科(Tyco))中所述的结构,该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多个插孔腔以及相关的插孔闩锁开口,其中壳体经配置以与接插板配合。该文档还涉及一种模块组件,其中插孔腔布置成上边一行和下边一行。它进一步描述了壳体上用于将模块锁进接插板中的闩锁机构。该闩锁机构可任选地以可释放的方式锁到接插板。
欧洲专利公布EP1465438A1(泛达(Panduit))描述一种接插板,该接插板尤其包括:框架以及可安装到该框架背面中的面板,其中面板具有多个模块,每个模块至少具有一个模块插孔固定闩锁。面板固定闩锁允许面板搭扣安装到框架的背面中。
欧洲专利公布EP0863583描述一种具有绝缘位移触点和用于接纳电缆线股的接线端推杆并且插在插座背面中的的模块插孔型插座,插座配备有两个用于接纳推杆的叉钳,从而使推杆更靠近插座背面上的完全插入位置。
已知的插孔支撑结构具有多行插孔腔,这些结构可使用固定装置固定在接插板上,该固定装置位于插孔腔行的上方和下方(即,在两个不同的水平平面中),或者位于该行的右端和左端(即,在两个不同的垂直平面中)。固定装置占据每个平面中的空间,而且在安装之后会占据两个平面中接插板前表面上的空间。
发明内容
由于在许多电信配线机柜中空间较为宝贵,因此,希望将插孔支撑结构在接插板前表面上占据的空间降至最小。本发明试图满足这一需求。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将多个模块电信插孔固定在接插板上的插孔支撑结构,其中所述插孔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两行平行的插孔腔以及用于将所述插孔支撑结构固定在接插板上的固定装置,所述插孔支撑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仅位于相邻两行插孔支撑结构之间。
在本专利申请的背景下,插孔腔是插孔支撑结构中的单个开口,可容纳一个模块电信插孔或多个模块插孔。插孔腔无需完全围绕在所容纳的插孔四周。
根据本发明的插孔支撑结构由位于相邻两行插孔腔之间的固定装置进行固定。固定装置并不存在于多行插孔腔的侧面,而且固定装置并不存在于顶行插孔腔的上方或底行插孔腔的下方。换句话讲,需要的固定装置没有不是位于各行之间,否则将占用一定空间,从而该空间无法用于放置插孔。因此,所述结构在其固定到的接插板的前表面上占据较少空间,而且让接插板的前表面上有更高密度的插孔腔。由于接插板上的插孔密度可增加,因此更多的模块电信插孔可固定在给定的接插板前表面上。
在根据本发明的插孔支撑结构中,固定装置可以释放,以允许插孔支撑结构从接插板中移除。这种布置的有利之处在于,使得能够更容易和快速地对已经安装好的插孔支撑结构进行替换、检查或重新定位。简单地释放和移除插孔支撑结构允许在插孔支撑结构中安装一个或多个新的插孔,所述插孔支撑结构在最初安装接插板期间并未被完全填充。新插孔安装之后,支撑结构就可重新固定到接插板。在最初安装接插板之后能够添加插孔,这种能力允许电信公司将成本投入推迟到真正需要业务连接的时候。
固定装置可以是,例如,一个或多个夹片、螺钉、钩子、U形钉、铆钉、闩锁机构、紧固件、固持器、螺纹机构、磁性机构或附接组件。
在根据本发明的插孔支撑结构中,一行插孔腔可以与至少另一行插孔腔对齐,从而在沿着行的方向测量时,它们的边缘基本上处于相同位置。这种对齐可让接插板上具有高密度插孔,而且可以使得插孔支撑结构由相同的子模块制成,从而使得插孔支撑结构的制造和组装更具成本效益。
未完全围绕在所容纳的插孔四周的插孔腔可允许更易于从接插板的正面安装安装插孔,或有助于安装插孔,所述插孔已连接到导线。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插孔支撑结构可包括释放致动器,所述释放致动器能够操作用于将插孔支撑结构从接插板中释放出来。释放致动器可经设计以使插孔支撑结构快速可靠地释放。释放致动器的一个实例是按钮,用于手动解开固定装置,例如弹性闩锁等,其将插孔支撑结构固定到接插板。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插孔支撑结构可包括释放致动器,所述释放致动器包括两个臂,从而在两个臂朝向彼此移动时释放所述插孔支撑结构。这种布置的优点在于,在通过将两个臂推向彼此来释放插孔支撑结构时,所述插孔支撑结构上基本不存在合力。
包括释放致动器的插孔支撑结构可进一步包括可移动的抑制器,所述抑制器处于支撑结构上的第一位置时抑制释放致动器启动,而且当处于支撑结构上的第二位置时允许释放致动器启动。具有两个功能位置的可移动的抑制器可防止释放致动器在例如较小的配线机柜中意外启动,从而保护通信系统的完整性。可移动的抑制器具有:位于支撑结构上的第一位置,用于抑制启动;以及位于支撑结构上的第二位置,用于允许启动,所述抑制器的进一步益处在于,所述抑制器无需从插孔支撑结构中移除便可抑制或允许启动。这避免了抑制器在混乱的电缆以及许多配线机柜的典型设备中等丢失的问题。
可移动的抑制器可经操作以手动地从第一位置旋转到第二位置和/或从第二位置旋转到第一位置。手动旋转是启动抑制器的一种简单、经济且节省空间的方式。
抑制器可具有标记接纳表面。选择将标记施加到插孔支撑结构的元件可节省接插板前表面上的空间,因为不需要提供可能占据一些宝贵空间的单独标记承载元件。这还实现更有效的安装,因为仅需在最初安装插孔和插线电缆之后施加标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插孔支撑结构具有触点,以用于将模块电信插孔的导电部分电连接到接插板的导电部分。这种触点有助于使每个插孔电接地,而且有助于大量减少电信线路与相关的插孔和插头之间不需要的电串扰。所述触点可用于接地或防护或这两者。插孔支撑结构上的触点的进一步有利之处在于,它可将设定的零电压提供给插孔。一个触点可能用于插孔支撑结构的每个插孔腔,一个触点可能用于插孔支撑结构的多个插孔腔,或者一个触点可能用于插孔支撑结构的所有插孔腔。
上述触点可具有用于接触插孔支撑结构中的插孔的第一臂,以及用于接触插孔支撑结构所固定到的接插板的第二臂。根据本发明,这种形状可有助于制造并组装插孔支撑结构,因为只有一个部分需要固定到插孔支撑结构。
所述触点可容纳在相邻行插孔腔之间的中心壁中。将触点容纳在插孔支撑结构的中心壁中可有助于提高接插板上的插孔密度,因为不需要额外的空间来容纳触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模块电信插孔能够通过如下方式固定到插孔支撑结构,即,将插孔从插孔支撑结构的背面插入插孔支撑结构中,所述背面面向所述插孔支撑结构要固定的所述接插板接插板的内部。此特征的益处在于,当插孔的后端连接到导线时,插孔可固定到插孔支撑结构,从而可使得维护和修理更快且更具成本效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插孔支撑结构可包括位于相邻两行插孔腔之间的两个中心壁,所述中心壁具有彼此平行且平行于所述行的主表面,所述壁适当地间隔开,以在它们之间的空间中接纳接所述插孔支撑结构要固定到的插板的平坦支撑元件,由此,所述中心壁限制所述插孔支撑结构相对于所述平坦支撑元件在垂直于所述壁的所述主表面的方向上移动。
由此,中心壁可有助于节省空间,而且将插孔支撑结构稳固地固定到接插板。因此,中心壁可以间隔开,使得它们之间的开口距离等于插孔支撑结构要固定到的接插板的平坦支撑元件的厚度。当插孔支撑结构固定后,一个中心壁位于与平坦支撑元件的一个主表面相邻的位置,且另一中心壁位于与平坦支撑元件的相对主表面相邻的位置。这种布置可有助于将插孔支撑结构紧密配合并牢固地固定到接插板,而且可有助于使接插板上具有高密度插孔。
在根据本发明的插孔支撑结构和接插板的组合中,接插板可包括平坦支撑元件,所述平坦支撑元件装配在插孔支撑结构的相邻两行插孔腔之间。因此,它提供将插孔支撑结构固定到接插板的装置。所述平坦支撑元件可以是用于将插孔支撑结构固定到接插板的唯一接插板元件,因此不必在接插板上设置另外的固定元件,从而有助于使接插板上的插孔密度更高,而且可以节省成本并降低接插板的重量,这是因为只需要一个支撑元件。
平坦支撑元件可具有位于边缘中的至少一个凹槽,从而限定固定于其上的插孔支撑结构的位置。平坦支撑元件可具有两种类型的凹槽。一种类型的凹槽可适用于在插孔支撑结构固定到接插板时对所述插孔支撑结构进行引导,且另一种类型的凹槽可适用于将插孔支撑结构牢固地固定到接插板。或者,单一类型的凹槽可适用于在插孔支撑结构插入接插板时对所述插孔支撑结构进行引导,并且适用于将插孔支撑结构牢固地固定到接插板。
插孔支撑结构可通过如下方式固定在接插板上,即,沿着朝向接插板内部的方向将插孔支撑结构插入接插板中。沿着朝向接插板内部的方向,例如从接插板的正面等插入插孔支撑结构,有利于安装、修理和维修,因为接插板的正面通常比其背面易于触及,其背面机柜壁和含有接插板的机架之间可能只有较小的空间。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线端接工具,用于将留在模块插孔的理线器中的多条导线固定到所述模块的相应绝缘位移触点,所述工具包括:腔,其经成形以接纳模块插孔;以及第一杠杆和第二杠杆,所述第一和第二杠杆能够在所述腔的上方从相对侧以枢转的方式移动,因此当插孔位于所述腔中且所述杠杆朝向彼此枢转时,所述杠杆向理线器施加力,以将所述理线器压到插孔主体中,从而将所述导线推到相应的绝缘位移触点中。
所述端接工具有助于在插孔中可靠、简单且快速地端接导线。上述端接可通过在一次移动中将杠杆按压在一起而手动完成。所述工具可单手操作。所述工具可多次使用。这样将淘汰单个插孔上的端接机构,从而可节约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现将参考以下附图,以举例的方式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
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固定在接插板上的插孔支撑结构的透视图;
图2更详细地示出图1的插孔支撑结构中的一者,其中移除了抑制器;
图3示出图1的插孔支撑结构中的一者的截面图,该截面图是在接插板的平坦支撑元件的平面中得到的;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插孔支撑结构的透视图,其中固定有模块插孔,还示出释放致动器和抑制器承载标记;
图5a是根据本发明的插孔支撑结构的透视图,该插孔支撑结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包括触点;
图5b更详细地示出图5a的触点;
图5c是详细透视图,示出了与图5b中的一个触点类似的两个触点,以及它们如何容纳在插孔支撑结构的中心壁中;
图6a是根据本发明的插孔支撑结构的正面示意图,包括两行插孔腔以及这两行之间的固定装置的位置;
图6b是根据本发明的替代性插孔支撑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图7a是接插板中的平坦支撑元件中的凹槽的透视图,通过凹槽,插孔支撑结构可固定到接插板;
图7b是类似但具有替代形状的凹槽的透视图;
图8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处于打开位置的导线端接工具的透视图;
图8b的透视图示出图8a的工具,其中具有所插入的插孔以及理线器;
图8c是图8b的工具和插孔的另一透视图,其中部分插入所整理的导线而且工具几乎闭合;
图8d的类似视图示出工具,其中所整理的导线完全插入到插孔中而且致动器重新打开;
图9是图8b的理线器的更详细透视图;以及
图10是图8b的插孔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其中包括绝缘位移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两个插孔支撑结构10的透视图,两个插孔支撑结构10都固定到接插板20。每个插孔支撑结构包括四个插孔腔30,所述插孔腔含有相应的模块插孔40。在使用时,接插板20安装在机架(未示出)上,所述机架如今通常用于所属行业。传统机架可与本文所述的接插板一起使用,它们可包括标准的19英寸设备机架、标准的23英寸设备机架、欧洲标准机架,或世界各地使用的其他标准机架。若干接插板20可与其他类似的面板在机架内设置成叠堆,从而使得可在接插板的正面50触及插孔40,以便接纳接插线,从而连接到从接插板的背面90进入插孔的电缆。
现将更详细地描述接插板20和插孔支撑结构10。接插板20具有位于正面50上的两个凸缘60,所述凸缘设置在接插板20的任一侧上,用于将接插板20附接到机架(未示出)。侧壁70将凸缘60连接到后壁80,所述后壁位于接插板的背面90处。后壁80中的开口100让电缆(未示出)从背面90进入接插板20,从而电缆可连接到模块插孔40。接插板20具有中心支撑元件110,所述中心支撑元件安装在接插板20的中心高度处,即位于侧壁70的顶部边缘120与底部边缘125之间的一半处。支撑元件110还附接到接插板20的后壁80。凸缘60、侧壁70和中心支撑元件110由金属片制成而且导电,从而使得它们适用于接地。
中心支撑元件110在前边缘处具有凹槽130、140,所述凹槽经适当成形以与插孔支撑结构10的对应固定装置配合。下文将更详细地阐述这些固定装置。在本发明的此项实施例中,存在两种类型的凹槽:每个凹槽130属于第一种类型,而且在前端处具有两个固定鼻部(retentionnose)150。位于相应插孔支撑结构10上的对应固定装置包括图3中可见的闩锁300,当插孔支撑结构10固定在接插板20上时,所述闩锁与固定鼻部150在平坦支撑元件的前边缘处接合。固定鼻部150与闩锁300配合以防止插孔支撑结构10朝向接插板20的正面50意外滑出凹槽130。
每个凹槽140属于第二种类型,而且在前端处没有固定鼻部。当支撑结构10从接插板20的正面50插入接插板20中时,凹槽140引导插孔支撑结构10。凹槽140与插孔支撑结构10中的支撑支柱275(图3中示出)相互作用。一个凹槽140容纳第一插孔支撑结构10的一个支柱275以及第二插孔支撑结构10的一个支柱275,所述第二插孔支撑结构与第一插孔支撑结构10相邻。凹槽140基本呈矩形。所述凹槽在纵向上从接插板20的正面50朝向背面90延伸。它的宽度小于长度,而且长轴平行于侧壁70。凹槽130和140的深度(即,它们朝向背面90的相应延伸部分)确定插孔支撑结构10在接插板20的向前/向后方向上的位置。
平坦支撑元件110形成用于插孔支撑结构10的安装平台。由于平坦支撑元件110连接到接插板20的侧壁70和后壁80,因此它还为整个接插板20提供机械稳定性,防止弯曲或变形,而且它可有助于抵消后壁80中的开口100可能对接插板的强度产生的任何有害影响。
插孔支撑结构10各包括上边一行和下边一行插孔腔30,其中上边一行具有两个腔30,且下边一行具有两个腔30。两行插孔腔30彼此平行。一个插孔支撑结构10具有外部框架,所述外部框架包括顶壁160、底壁170以及两个平行的侧壁180。当插孔支撑结构10固定在接插板20上时,顶壁160和底壁170以彼此平行且平行于平坦支撑元件110的方式取向。插孔支撑结构10进一步具有分隔壁190,所述分隔壁从顶壁160延伸到底壁170,而且平行于侧壁180。
模块插孔40安装在每个插孔腔30中。插孔腔30进行取向,使得模块插孔40相对于分隔开两行插孔腔30的平面对称地安装,即,每个插孔支撑结构的下边一行中的插孔40相对于上边一行中的插孔40以“颠倒”的方式安装。
示出的每个插孔腔30经成形以接纳RJ45型插孔。每个插孔腔30实际上包围RJ45型插孔40。在右上角的插孔腔30中,大约三分之二的插孔40可见,包括其前表面。大约三分之一的插孔由侧壁180、顶壁160、分隔壁190以及插孔腔30的上部中心壁200包围。
每个插孔支撑结构10具有两个水平布置的中心壁200、210,它们彼此平行,而且平行于插孔支撑结构10的顶壁160和底壁170。上部中心壁200形成插孔支撑结构10的上边一行插孔腔30中的两个插孔腔30的底壁,类似地,下部中心壁210形成下边一行插孔腔30中的两个插孔腔30的顶壁。因此,中心壁200和210布置在上边一行插孔腔30与下边一行插孔腔30之间,而且在插孔支撑结构10固定在接插板20上时,所述中心壁将分别设置在接插板20的平坦支撑元件110的任一侧上。因此,中心壁200、210限制插孔支撑结构10相对于平坦支撑元件110沿着上下方向移动。
布置在中心壁200与210之间的是上述固定装置,这将在下文更详细地描述,所述固定装置将插孔支撑结构10固定在接插板20的中心支撑元件110上。
插孔40由相应的插孔闩锁220固定在插孔支撑结构10中。两个插孔闩锁220针对顶行中的插孔腔30从插孔支撑结构10的顶壁160向后延伸,如图4所示,而且两个插孔闩锁220针对底行中的插孔腔30从底壁170向后延伸。插孔闩锁220平坦而有弹性,且基本平行于顶壁和底壁160,每个插孔闩锁相对于其所属的插孔腔30定位在中心位置。当插孔40从支撑结构10的背面插入插孔腔30中时,插孔40中的凹口与相应插孔闩锁220上的锁钩315接合,并且将插孔40固定在相对于插孔腔30和插孔支撑结构10的位置中。每个插孔闩锁220可略微弯曲,以从插孔40脱离,从而插孔40可从插孔腔30中移除,方式为朝向背面将所述插孔拉出。
用于将插孔支撑结构10固定到接插板20的固定装置在图1中不可见(将在图3中描述),因为每个固定装置(以及将在下文描述的相关释放致动器)都被可移动的抑制器230覆盖。抑制器230在插孔支撑结构10的整个宽度上延伸。所述抑制器在中间以及相应的侧端处具有三个臂240,每个臂通过铰链250以可旋转的方式附接到插孔支撑结构10的相应壁180、190。位于抑制器230的外端处的臂240转动附接到插孔支撑结构10的侧壁180,而且位于抑制器230的中间的臂240转动附接到分隔壁190,所述分隔壁为此而设有铰链孔260。图1中所示的抑制器230处于第一位置,可手动使所述抑制器从该第一位置围绕铰链250向上旋转进入图4所示的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允许释放致动器臂270启动。
在抑制器230的第一位置,当插孔支撑结构10安装在接插板20上时,所述抑制器的前表面235基本取向在一个平面中,所述平面平行于由接插板20的凸缘60限定的平面。在抑制器230的第二位置,所述抑制器的前表面相对于由凸缘60限定的平面基本以约45°角取向,以通过围绕铰链250旋转来限定。
抑制器230的前表面235是标记接纳表面,其在图4中示为带有标记。通常,在实施过程中,标记包括能独特地识别每个插孔腔30的某些文本和数字。抑制器230的标记接纳表面235可适用于使用常用的钢笔或铅笔在其上书写。或者(或此外),所述标记接纳表面可适用于在其上进行印刷,例如,使用喷墨、丝网印刷或移印技术和材料,或者可适用于接纳胶粘标签。
在图2中,更详细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固定在接插板20上的插孔支撑结构10。为清晰起见,已移除抑制器230。铰链孔260现在可见,如图1所示,其容纳抑制器230的铰链250。释放致动器的两个臂270现在部分可见,每个臂在各自的前端处具有手柄280,所述手柄使得能够轻松可靠地手动操作致动器,如下文所述。臂270从插孔支撑结构10的正面朝向背面延伸,如图3的截面图所示。
释放致动器臂270形成插孔支撑结构10的固定装置的一部分。所述臂位于支撑结构的中心壁200与210之间,因此它们位于上边一行插孔腔30与下边一行插孔腔30之间。每个臂270从插孔支撑结构10的正面伸出,从而它们可易于触及。
每个释放致动器臂包括闩锁300(图3中可见),所述闩锁与接插板20的中心平坦支撑元件110中相应的凹槽130的一个固定鼻子部150接合。当手动将相应手柄280推向彼此而使两个释放致动器臂270压向彼此时,相应的闩锁300从固定鼻部150中脱离,随后相同的手柄280可用于使插孔支撑结构10在正向(由图2中的箭头290指示)上远离接插板20。释放致动器臂270具有弹性,从而使得它们在被释放后可回到初始位置。例如,臂270可由弹性聚合物材料制成。
插孔支撑结构10的每个侧壁180包括位于其内表面上的纵向支撑支柱275。所述支撑支柱从插孔支撑结构10的正面朝向背面延伸。支撑支柱275位于每个侧壁180的特定部分中,在该部分中此侧壁180与中心平坦支撑元件110的凹槽140接合。所述凹槽还在插孔支撑装置10插入中心平坦支撑元件110中时对该插孔支撑结构进行引导。中心支撑元件110上的凹槽140的间距经过选择,使得插孔支撑结构10的一侧上的支撑支柱275紧密地装配到第一凹槽140中,同时,插孔支撑结构10的相对侧上的支撑支柱275装配到第二凹槽140中。当插孔支撑结构10固定在接插板20上时,支撑支柱275会限制插孔支撑结构10相对于接插板20的中心平坦支撑元件110的左右摆动量。
图3示出在插孔支撑结构10的中心平面中得到的截面图,该插孔支撑结构固定到接插板20的平坦支撑元件110,并且示出固定装置。在释放致动器臂270的正常位置,即,当它们并未压向彼此时,它们各自的闩锁300与接插板20的中心支撑元件110中的凹槽130的固定鼻部150接合,如上所述。每个闩锁300的横截面呈三角形,以便有助于将固定鼻部150之间的释放致动器270轻松地插入凹槽130中。在特定插入深度处,借助于释放致动器臂270的弹性,闩锁300在各自的固定鼻部150的后面接合。由于闩锁300呈三角形,因此在未将释放致动器臂270推向凹槽130的中心线从而使闩锁300脱离固定鼻部150的情况下,所述释放致动器臂无法从凹槽130中拉出。
两个释放致动器臂在其各自的后部区段310处附接到插孔支撑结构10的分隔壁190。分隔壁190具有位于中心壁200与210之间的区域中的锥形前边缘,以提供额外的空间,用于在插孔支撑结构10要从接插板20中释放时将释放致动器臂270按压在一起。
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固定装置包括由两个后部区段310、两个致动器270、两个闩锁300以及两个手柄280组成的结构。固定装置可包括元件的其他组合。
图4是图1和图2所示的插孔支撑结构10的三维视图,但仅有一个插孔40安装在插孔支撑结构10中。插孔支撑结构10具有两行插孔腔30,每行包括两个插孔腔30,其中一个模块插孔40固定在右上角的插孔腔30中,而且抑制器230处于第二位置,其中它允许释放致动器270启动。
在此图中,左下角插孔腔30的插孔闩锁220可见。可以看出,锁钩315具有三角形横截面,而且形状像斜坡,斜坡的最高点以平行于底壁170的前边缘的方式取向。如上所述,当模块插孔40从插孔支撑结构10的背面插入插孔腔30中时,锁钩315与模块插孔40中的对应凹口(不可见)接合。接合以后,闩锁220和锁钩315将模块插孔40保持在相对于插孔支撑结构10的位置中,并且防止该模块插孔朝向背面从插孔腔30中滑出。
分隔壁190中的纵向槽320从壁190的后端朝向分隔壁190的正面延伸,但是在壁190的前表面后方的一小段距离处终止。它们的目的是使分隔壁190具有一定程度的弹性。
每个插孔腔30具有插头闩锁槽330。针对顶行插孔腔30,闩锁槽330从顶壁160的前表面朝向插孔腔30的后端延伸。针对底行插孔腔30,闩锁槽330从底壁170的前表面朝向插孔腔30的后端延伸。每个锁槽330有足够的宽度来容纳闩锁,所述闩锁在标准RJ45插头(未示出)插入到插孔40中时形成该RJ45插头的一部分。
抑制器230可围绕平行于其宽度方向的轴摆动到抑制释放致动器臂270启动的一个角位置,并且摆动到允许释放致动器臂270启动的另一角位置。图4示出处于允许释放致动器臂270启动的位置的抑制器230。在此位置,可从插孔支撑结构10的正面触及手柄280,从而可手动操作所述手柄。在抑制器230阻止启动的另一位置,抑制器230位于手柄280的前面,从而无法从插孔支撑结构10的正面触及这些手柄,而且无法进行手动操作。
抑制器的臂240和铰链250通常由弹性聚合物材料制成。每个侧臂240比相应的侧壁180薄,从而在抑制器230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以及在这些位置之间的过渡位置,所述侧臂可容纳在形成于侧壁180中的铰链凹槽340中。在铰链凹槽340的区域中,相应的侧壁180较薄。这样较为有利,因为在侧向上测量时,包括抑制器230在内的插孔支撑结构10的总宽度较小,这有助于使插孔支撑结构10的尺寸在水平方向上较小,从而使得在接插板20的那个方向上插孔腔30的密度较高,因而插孔40的密度较高。
图5a是在插孔支撑结构具有触点350(在图5b中单独示出)的本发明的一项实施例中,安装在接插板上的插孔支撑结构10的背面的透视图。触点350具有从支撑杆380伸出的两个臂360、361。所述触点附接到插孔支撑结构10的上部中心壁200的后端,从而使得触点350的一个臂360位于上部中心壁200的上方,且另一个臂361(图5a中不可见)位于上部中心壁200的下方,并且位于接插板20的中心平坦支撑元件110与上部中心壁200之间。触点350被夹进上部中心壁200经适当成形的凹槽370中,如图5c更详细地示出。
当插孔40插入插孔腔30中时,触点350提供接插板20的中心支撑元件110与插孔40之间的导电连接。该导电连接的形成原因是,触点350完全或部分导电或者具有导电表面,以及触点350通过其臂360、361中的一个臂与中心支撑元件110电接触,而且还通过另一个臂361、360与插孔40电接触,这些臂由支撑杆380以导电方式连接。
为清晰起见,图5a仅示出一个空的插孔腔30和一个触点350,该触点提供中心支撑元件110与插入此插孔腔30中的插孔40之间的电接触。然而,插孔支撑结构10中的所有插孔腔30均配备有相应的触点350。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插孔腔30中仅一部分可具有触点350。
图5b示出触点350基本为U形,其中两个臂360、361通常从支撑杆380垂直伸出。第一臂360经过成形以便沿一个方向延伸到由平坦支撑杆380限定的平面之外,而第二臂361经过成形以便沿相反方向延伸到由平坦支撑杆380限定的平面之外。
触点350具有弹性,从而当一个臂360、361被迫接近由支撑杆380限定的平面时,该臂可努力回到初始位置。当插孔40插入配备有触点350的插孔腔30中时,第一臂360的一部分会接触插孔40,该部分就是第一臂360和触点350的接触区域390。类似地,当插孔40插入配备有触点350的插孔腔30中时,第二臂361和触点350的接触区域391接触接插板20的中心支撑元件110。触点350的接触区域390、391以导电方式彼此连接,因为触点350完全导电。例如,触点350可由青铜制成,而且可具有锡表面电镀层。
图5c是插孔支撑结构10的背面的放大透视图,其中相应的触点350附接到上部中心壁200和下部中心壁210。上部中心壁200具有凹槽370,触点350从插孔支撑结构10的背面插入所述凹槽中,而且所述凹槽将触点固定定位。闩锁372防止触点350被意外移除。闩锁372包括在插孔支撑结构10中。所述闩锁具有弹性,而且在触点350完全插入凹槽370中后,以机械方式与触点350接合。
触点350几乎完全分别容纳在壁200和壁210中。只要插孔40尚未插入相应的插孔腔30中,就只有相应的接触区域390、391附近的凸起部分突出。当插孔40插入插孔腔30中时,插孔外表面的一部分在接触区域390或391上滑动,从而建立插孔40与触点350之间的电接触,而且将所接触的相应臂360、361按压到插孔支撑结构10的相应中心壁200、210的相应凹槽370中。
类似地,当插孔支撑结构10插入接插板20的中心支撑元件110中时,触点350的臂360、361的相应接触表面390、391在中心支撑元件110的表面上滑动,从而建立中心支撑元件110与触点350之间的电接触,而且中心支撑元件110将其所接触的相应臂360、361按压到插孔支撑结构10的相应中心壁200、210的相应凹槽370中。
当插孔40插入上部插孔腔30中时,上部触点350的上臂360上的可见接触区域390接触插孔40(未示出),其中所述上部触点附接到上部中心壁200,而上部触点350的下臂361上的接触区域391(此图中不可见)接触接插板20的中心支撑元件110(未示出)。同样,下部触点350的上臂360上的可见接触区域390接触接插板20的中心支撑元件110(未示出),其中所述下部触点附接到下部中心壁210,而当插孔40插入下部插孔腔30中时,下部触点350的下臂361上的接触区域391(此图中不可见)接触插孔40(未示出)。
图5a所示的实施例有助于将接插板20正面上的插孔支撑结构10所需的空间降至最小,方式为使固定装置完全位于两行插孔腔30之间的空间中。固定装置不会位于上边一行插孔腔30的上方或下边一行插孔腔30的下方,这在垂直方向上减少了接插板20的正面上所需的空间大小。容纳插孔支撑结构10的其他元件,如插孔闩锁220和触点350,从而使得它们不会从插孔支撑结构10的轮廓伸出,所述轮廓由插孔支撑结构的壁160、170、180限定,这样便可支持此目标。
根据本发明,插孔腔30可采用不同方式布置在插孔支撑结构10中。图6a是本发明的一项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插孔支撑结构10包括两行400a、400b的插孔腔30,每行400a、400b包括两个插孔腔30。上边一行400a包括插孔腔30a和30b,下边一行400b包括插孔腔30c和30d。固定装置410布置在上边一行400a插孔腔30与下边一行400b插孔腔30之间。固定装置410可包括图2所示的释放致动器臂270等。上边一行400a的插孔腔30a、30b与下边一行400b的插孔腔30c、30d对齐。
图6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单个插孔支撑结构10的一个实例,从正面观看,所述单个插孔支撑结构具有四行401a、401b、401c和401d插孔腔30。这四行401a、401b、401c和401d垂直取向。固定装置410仅位于相邻两行401b和401c之间。
图6a和图6b所示的实施例有助于将接插板20正面上的插孔支撑结构10所需的空间降至最小,方式为使固定装置410完全位于特定的两行400、401插孔腔30之间,这种布置使其他行400、401之间的空间较小,因为固定装置无需容纳在这些其他行400、401之间。
为了加强插孔支撑结构10到接插板20的固定,在不需要接插板20正面上的额外空间的情况下,若干个固定装置可容纳在特定两行400、401插孔腔30之间。
图7a是接插板20的中心支撑元件110的凹槽130和140的详细视图。上文已在图1和图3的背景下讨论了这些凹槽130、140的基本功能。插孔支撑结构10的两侧由第一种类型的凹槽140引导,以使得插孔支撑结构10通过总共三个凹槽附接到平坦支撑元件110:一个第一种类型的凹槽,两个第二种类型的凹槽。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插孔支撑结构10可通过少于三个凹槽附接到平坦支撑元件110。
图7b示出第二种示例性类型的凹槽460。凹槽460具有两个固定鼻部470,所述固定鼻部可与插孔支撑结构10的释放致动器臂270的闩锁300相互作用,如上文在图3的背景下所述。在后部480中,凹槽460呈直线形,以在插孔支撑结构10固定在接插板20上时引导该插孔支撑结构。在此项实施例中,插孔支撑结构10通过单个凹槽460附接到接插板20,所述单个凹槽提供纵向引导和可释放地固定。技术人员可理解,插孔支撑结构10将经过适当成形以与凹槽460配合。
在图7a和图7b中,中心支撑元件110中的凹槽130、140、460、480在插孔支撑结构10插入接插板20中时引导该插孔支撑结构。通过相同的凹槽130、140、460以及它们与插孔支撑结构10的中心壁200、210相互作用,可在上下方向上进行引导,用箭头C表示。上部中心壁200与下部中心壁210之间的空隙的高度基本对应于平坦支撑元件110的厚度。如果中心壁200、210之间的空隙仅略大于元件110的厚度,则插孔支撑结构10将在上下方向上与平坦支撑元件110紧密配合。
为了提高模块插孔40在接插板20的前表面上的密度,希望将上部中心壁200与下部中心壁210之间的空间降至最小。然而,这需要使接插板20的平坦支撑元件110更薄。较薄的支撑元件110对固定到其上的插孔支撑结构10提供较少的机械支撑,而且对直接或间接固定到平坦支撑元件110的插孔40、插头以及电缆提供较少的机械支撑。因此,技术人员会仔细选择平坦支撑元件110的厚度及其制成材料。
图8a是端接工具700的背面的三维视图,所述端接工具使电线快速可靠地连接到电信插孔40的电触点。工具700可重复用于将导线端接在插孔40上端,或者换言之,用于以机械和电性将导线牢固地连接到插孔40中的触点。
工具700包括主体710和两个致动器800、800’。主体710包括侧壁720、顶壁730以及底壁740。这些壁720、730、740形成腔750,所述腔经过适当成形为用以容纳电信插孔40,例如,熟悉的RJ45型插孔。虽然此图所示的工具700具有基本上呈矩形的腔750,以容纳RJ45型插孔,但是腔750可以具有其他形状,例如,圆形或椭圆形,以容纳其他类型的插孔40。
壁720、730和740从它们各自的前端760到后端770延伸得足够远,以便包围插孔40,所述壁在很大程度上包围插孔40的长度(从前到后测量),例如,包围到插孔40的一半以上长度。由壁720、730、740形成的腔750经过适当成形,并且具有适于紧紧包围插孔40的尺寸,但并不限制插孔40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由箭头780表示。
壁720、730、740的相应后端770处具有锥形边缘,以便于将插孔40手动引入腔750中。腔750的正面可以打开,或者可由壁(未示出)闭合。对所述工具较为有利的是,腔750由正面上的壁闭合,因为这样可使插孔40能从工具700的背面插入该工具的腔750中,直到插孔40的正面邻接腔750的前壁为止。在这个位置,插孔40处于相对于工具700及其元件的明确位置,这使得工具700的操作更方便可靠。
每个侧壁720设有两个铰链销(hingestud)790,用于将两个致动器800、800’枢转附接到工具700的主体710。
在图8a所示的实施例中,致动器800和致动器800’具有相同的形状。因此,将仅详细描述致动器800。
致动器800包括侧壁820、830,每个侧壁具有相应的圆孔840,用于与相应的铰链销790接合,从而使得致动器800可围绕由与其接合的铰链销790限定的轴枢转。所述致动器可充分枢转,以使得插孔40能够从工具700的背面插入腔750中。致动器800还包括附接到侧壁820和830的后壁850。后壁850设有半圆形凹槽860,穿过该半圆形凹槽,那些导线(未示出)可进入工具,以待连接到插孔40的触点。
致动器800包括底壁870(图8a中不可见),所述底壁附接到壁820、830和850。在工具的打开位置,如图8a所示,致动器800的壁820、830、850和870形成开口槽(opentrough)。在该槽内部,纵向延伸杠杆880布置成从壁870垂直伸出。杠杆具有对应于理线器950上的表面宽度的横向宽度,所述理线器在安装之后成为插孔40的一部分,而且用于将导线推到插孔40的触点中(图8b和图8c更详细地阐述此机构)。杠杆880的前表面890平坦而光滑,从而可轻松地在理线器950的对应滑动表面980、980’上滑动。杠杆880的一端稳固地附接到壁870。杠杆880在背部由内壁900支撑,所述内壁从侧壁820延伸到侧壁830而且平行于后壁850。内壁900具有中心凹槽905,该中心凹槽与凹槽860对齐,以使得那些导线965能够在工具700的打开和闭合位置进入工具700和插孔40,以便连接到插孔40的触点。
杠杆880和880’分别从内壁900的中心横向设置,使得每个杠杆与理线器950的相应对应滑动表面980、980’对齐,这将在下文更详细地描述。
内壁900与枢铰孔840之间的距离经过选择,使得工具700可仅在以下情况下进入闭合位置:理线器950已被推进插孔40的主体960中足够深,从而将导线965牢固地连接到插孔40的触点。如果理线器950插入插孔40的主体960中尚不够深,则内壁900和杠杆880阻止工具700完全闭合。
在图8a所示的实施例中,手动使工具700从打开位置进入闭合位置。操作员或技术人员等需要将导线965插入理线器950中,在工具700处于打开位置时将插孔40的主体960插入工具700中,手动将理线器950部分插入插孔40的主体960中,以及同时手动使致动器800和800’朝向彼此枢转,从而使工具700进入闭合位置,进而将理线器950插入插孔40的主体960中,由此,导线965牢固地连接到插孔40中的相应触点。
为了促进致动器800枢转,从而促进工具700闭合,致动器800配备有夹持元件910,所述夹持元件靠近致动器800中与铰接端相对的一端。夹持元件910为基本呈板状的平坦元件,与底壁870连接或与之形成一部分,而且位于底壁870与杠杆880所附接到的侧面相对的一侧上。可能有利的是,将夹持元件910布置在杠杆880上方的中心位置,因为在夹持元件910被施加压力以闭合工具700时,这种布置避免工具700变形。在平面中,夹持元件910可在一个或多个方向上延伸到由致动器800的壁820、830、850和870形成的槽之外。
图8b示出处于打开位置的工具700,其中电信插孔40的主体960插入工具700的腔750中。导线965插入理线器950中。理线器950并未插入插孔40的主体960中。理线器950具有位于理线器950的相对侧上的闩锁突出部990、990’。闩锁突出部990、990’具有三角形截面,从而可与插孔主体960上的对应弹性闩锁1000、1000’牢固且不可逆地接合。闩锁突出部990、990’在箭头780所示方向上的位置经过选择,使得它们仅在理线器950已完全插入插孔40的主体960中时与相应的闩锁1000、1000’接合。
图8c示出处于打开位置的端接工具700,其中电信插孔40插入工具700的腔750中。为清晰起见,仅示出一个致动器800’。此图示出插孔40的后部的细节。理线器950部分插入插孔40的主体960中。导线965穿过插孔40背部的圆形导线开口970进入插孔40。理线器950具有两个滑动表面980、980’,其中一个位于开口970的一侧上,另一个位于开口970的相对侧上(图8c中仅可见滑动表面980’)。它们相对于在箭头780的方向上穿过开口970的中心的轴彼此对称布置。当致动器800和800’朝向彼此枢转而进入工具700的闭合位置时,滑动表面980’由杠杆880’的前表面890’以机械方式接触,而滑动表面980由杠杆880(此图中不可见)的前表面890以机械方式接触。
滑动表面980、980’与相应的杠杆前表面890、890’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滑动和推动相互作用。工具700从打开位置过渡到闭合位置之后,杠杆880’的中间部分(位于沿着杠杆880’在附接到壁870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的约一半位置处)将首先接触滑动表面980’,将理线器950略微更深地推入到插孔40的主体960中。随着工具700进一步闭合,杠杆880’与滑动表面980’之间的接触点将更靠近壁870,而且理线器950将更深地进入插孔40的主体960。当工具700处于完全闭合的位置(图8d中示出)时,理线器950插入插孔40的主体960中足够深,以使得闩锁突出部990’与弹性闩锁1000’接合,且另一闩锁突出部990(不可见)与另一弹性闩锁1000接合,以便将理线器950固定在完全插入的位置。
上文已提及,在图8a到图8d所示的实施例中,工具700的致动器800和800’具有相同的形状。由于致动器800布置成与致动器800’相对,而且它们相应的枢转轴彼此平行且靠近,因此,杠杆880和880’的位置横向偏移表示它们分别在不同的滑动表面980、980’中将理线器950推入插孔40的主体中,所述滑动表面围绕插孔40的中心轴对称布置。因此,理线器950被平稳地推入插孔40的主体中,避免了倾斜和阻塞。
通过使致动器800和800’完全朝向彼此枢转,即,通过使工具700从打开位置进入闭合位置,杠杆880、880’通过它们相应的前表面890、890’来接触相应的滑动表面980、980’,而且当工具700完全闭合时,杠杆880、880’将理线器950压入插孔40的主体960中,继而将导线965压入绝缘位移触点(未示出)的相应狭缝中,从而与插孔40的触点建立牢固连接。
图8d示出在工具启动之后的工具700和连接到导线965的插孔40。为清晰起见,致动器800、800’已重新打开。理线器950被完全推入插孔40的主体960中,而且弹性闩锁1000、1000’分别与闩锁突出部990、990’接合,从而相对于插孔40的主体960紧固理线器950。在这种情况下,导线965牢固地连接到插孔40中相应的绝缘位移触点1150(不可见)。
图9是模块插孔40的理线器950的透视图,该理线器将导线965固定定位。导线965穿过导线开口970(此图中不可见)进入理线器950。每条导线具有绝缘护套1050和导电线股1060。理线器950的内部空间由壁1080环绕。这些壁中的两个壁具有凹槽1100,每个凹槽通过与导线965的绝缘护套1050接合而将一条导线965的末端固定定位。当理线器950中固定有定位的导线965并被推入插孔40的主体960中时,每条导线965靠近凹槽1100(导线通过该凹槽而固定定位)的一部分被推入模块插孔40的绝缘位移触点1150中,由此,每条导线965紧固到相应的绝缘位移触点1150,而且导线965的导电线股1060与绝缘位移触点1150之间建立电接触。
理线器950由聚合物非导电材料制成。那些具有用于将导线965固定定位的凹槽1100的壁1080具有标记1110,该标记用于指示不同的导线位置。
图10是插孔40的一部分的透视图,示出插孔40的主体960中的绝缘位移触点1150,当导线端接工具700将理线器950推入插孔40的主体960中时,导线965会紧固到所述绝缘位移触点。当工具700的杠杆880、880’已将理线器950完全推入插孔40的主体960中,使得导线965紧固到相应的绝缘位移触点1150时,插孔40的两个闩锁1000、1000’与理线器950的相应闩锁突出部990、990’接合,以相对于插孔主体960紧固理线器950。

Claims (14)

1.一种用于将多个模块电信插孔(40)固定在接插板(20)上的插孔支撑结构,
其中所述插孔支撑结构(10)包括:
至少两行(400)平行的插孔腔(30);以及
固定装置,用于将所述插孔支撑结构(10)固定在接插板(20)上,所述插孔支撑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装置仅位于相邻两行(400)插孔支撑结构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孔支撑结构,其中
所述插孔支撑结构(10)包括释放致动器(270),所述释放致动器能够操作用于将所述插孔支撑结构(10)从所述接插板(20)中释放出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孔支撑结构,其中所述释放致动器(270)包括两个臂,从而当两个臂朝向彼此移动时释放所述插孔支撑结构(10)。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插孔支撑结构,
还包括可移动的抑制器(230),所述抑制器处于所述支撑结构上的第一位置时抑制所述释放致动器(270)启动,且当处于所述支撑结构上的第二位置时允许所述释放致动器(270)启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孔支撑结构,其中所述抑制器(230)具有标记接纳表面(2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孔支撑结构,还包括触点(350),以用于将模块电信插孔(40)的导电部分电连接到所述接插板(20)的导电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孔支撑结构,其中所述触点(350)具有用于接触所述支撑结构中的插孔(40)的第一臂(360、361),以及用于接触所述接插板(20)的第二臂(360、361),所述支撑结构固定到所述接插板。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插孔支撑结构,其中所述触点(350)容纳在相邻行插孔腔之间的中心壁(200、210)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孔支撑结构,其中所述模块电信插孔(40)能够通过如下方式固定到所述插孔支撑结构(10),即,将所述插孔从所述插孔支撑结构(10)的背面插入所述插孔支撑结构(10)中,所述背面面向所述插孔支撑结构(10)要固定的接插板(20)的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孔支撑结构,其中所述插孔支撑结构(10)包括两个中心壁(200、210),
所述中心壁位于相邻两行(400)插孔腔(30)之间,
所述壁(200、210)具有彼此平行且平行于所述行(400)的主表面,
所述壁(200、210)适当地间隔开,以在它们之间的空间中接纳所述插孔支撑结构(10)要固定到的所述接插板(20)的平坦支撑元件(110),
由此,所述中心壁(200、210)限制所述插孔支撑结构(10)相对于所述平坦支撑元件(110)在与所述壁(200、210)的所述主表面垂直的方向上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插孔支撑结构,其中所述中心壁(200、210)间隔开,使得它们之间的开口距离基本等于所述插孔支撑结构(10)要固定到的所述接插板(20)的平坦支撑元件(110)的厚度。
12.一种接插板(20)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孔支撑结构(10)的组合,其中所述接插板(20)包括平坦支撑元件(110),所述平坦支撑元件装配在所述插孔支撑结构(10)的相邻两行(400)插孔腔(30)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组合,其中所述支撑元件(110)具有位于边缘中的至少一个凹槽(130、140),从而限定固定于其上的所述插孔支撑结构(10)的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组合,其中所述插孔支撑结构(10)能够通过如下方式固定在所述接插板(20)上,即,沿着朝向所述接插板(20)的内部的方向将所述插孔支撑结构(10)插入所述接插板(20)中。
CN201180030750.8A 2010-06-22 2011-05-25 用于电信插孔的支撑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481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0166785.5A EP2400775B1 (en) 2010-06-22 2010-06-22 Support structure for telecommunication jacks
EP10166785.5 2010-06-22
PCT/US2011/037893 WO2011162905A2 (en) 2010-06-22 2011-05-25 Support structure for telecommunication jack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48165A CN102948165A (zh) 2013-02-27
CN102948165B true CN102948165B (zh) 2015-11-25

Family

ID=43303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30750.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48165B (zh) 2010-06-22 2011-05-25 用于电信插孔的支撑结构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758048B2 (zh)
EP (1) EP2400775B1 (zh)
JP (1) JP5896997B2 (zh)
CN (1) CN102948165B (zh)
AR (1) AR082007A1 (zh)
RU (1) RU2539361C2 (zh)
WO (1) WO2011162905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51890B2 (en) 2015-03-18 2018-12-11 Leviton Manufacturing Co., Inc. Data communication port insert configurable with indicia to customize data communication station labeling and identification
US10608382B2 (en) * 2016-02-02 2020-03-31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with alien crosstalk reduction devices
US10084262B2 (en) * 2016-12-28 2018-09-25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Bi-directional cable interconnect system
JP6764370B2 (ja) 2017-05-10 2020-09-30 I−Pex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763340B2 (ja) * 2017-05-10 2020-09-30 I−Pex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107221822A (zh) * 2017-06-07 2017-09-29 成都智朴思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360°换位通信接口改进结构
EP3707916A4 (en) * 2017-11-10 2021-08-18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TELECOMMUNICATIONS PANEL WITH CONNECTION DEVICE INSTALLATION FEATURES
US10978838B2 (en) * 2018-04-02 2021-04-13 Optical Cable Corporation Multi-stage termination of a cable to an RJ-45 outlet
CN112930628B (zh) * 2018-10-25 2024-02-20 申泰公司 用于高频信号的混合电连接器
EP3905710A1 (en) * 2020-04-28 2021-11-03 Reichle & De-Massari AG Cable management system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7701A (zh) * 2003-05-14 2005-04-20 潘都依特有限公司 高密度梯形插孔接插板
CN101243695A (zh) * 2005-08-16 2008-08-13 Adc有限公司 用于导线和插接元件的装配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47129A (en) * 1985-12-20 1987-03-03 Amp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5096442A (en) * 1991-07-26 1992-03-17 At&T Bell Laboratories Compact electrical connector
GB9209069D0 (en) 1992-04-27 1992-06-10 Mod Tap W Corp Wire inserter tool
US5238426A (en) * 1992-06-11 1993-08-24 At&T Bell Laboratories Universal patch panel for communications use in buildings
US5302140A (en) * 1993-04-02 1994-04-12 At&T Bell Laboratories Connector with mounting collar for use in universal patch panel systems
US6123577A (en) * 1996-02-06 2000-09-26 Energy Transformation Systems, Inc. Lan patch panel and wall mount unit assembly
JP3119840B2 (ja) * 1996-11-25 2000-12-25 日本ケーブル・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コントロールケーブルなどの端末を固定するための装置
US5944535A (en) * 1997-02-04 1999-08-31 Hubbell Incorporated Interface panel system for networks
US5795185A (en) * 1997-02-19 1998-08-18 Molex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mounting on a support structure such as a panel or the like
FR2760136B1 (fr) 1997-02-27 1999-04-23 Pouyet Sa Prise femelle murale de type jack modulaire
US6537106B1 (en) * 1998-06-05 2003-03-25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Telecommunications patch panel with angled connector modules
AU734213B2 (en) * 1999-01-14 2001-06-07 Thomas & Betts International, Inc. Integral patch panel and cable management tray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US6347715B1 (en) * 2000-09-25 2002-02-19 Hubbell Incorporated Patch panel assembly
US20040209515A1 (en) * 2003-04-03 2004-10-21 Caveney Jack E. High density patch panel
US7103968B2 (en) 2003-06-04 2006-09-12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able terminating apparatus
US7233731B2 (en) * 2003-07-02 2007-06-19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Telecommunications connection cabinet
JP2005209392A (ja) * 2004-01-20 2005-08-04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パッチパネル
DE602006007127D1 (de) * 2005-04-14 2009-07-16 Panduit Corp T5-abschlusswerkzeug
US7722402B2 (en) 2006-10-16 2010-05-25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Panel interface module which provides electrical connectivity between panel and shielded jacks
US7488205B2 (en) * 2006-12-13 2009-02-10 Commscope, Inc. Of North Carolina Fixed angled patch panel
US7806721B2 (en) 2007-08-02 2010-10-05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Patch panel modular jack assembly
US7901236B2 (en) * 2007-09-06 2011-03-08 Adc Gmbh Telecommunication patch panel
US20090247007A1 (en) * 2008-03-26 2009-10-01 Luc Milette Patch panel frame with bezel and rear mounted module
US7547230B1 (en) * 2008-08-29 2009-06-16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Spring clip for connector housing
US8418346B2 (en) * 2008-09-16 2013-04-16 Surtec Industries Inc. Wire termination tool and RJ jack for use therewith
TWM350906U (en) * 2008-09-22 2009-02-11 Dan Chief Entpr Co Ltd Quick wire clamping tool for connectors
US7878824B2 (en) * 2009-02-27 2011-02-01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Shielded cassette for a cable interconnect system
US7909622B2 (en) * 2009-02-27 2011-03-22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Shielded cassette for a cable interconnect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7701A (zh) * 2003-05-14 2005-04-20 潘都依特有限公司 高密度梯形插孔接插板
CN101243695A (zh) * 2005-08-16 2008-08-13 Adc有限公司 用于导线和插接元件的装配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162905A2 (en) 2011-12-29
AR082007A1 (es) 2012-11-07
US20130090005A1 (en) 2013-04-11
CN102948165A (zh) 2013-02-27
JP2013536602A (ja) 2013-09-19
EP2400775B1 (en) 2014-01-15
RU2012152273A (ru) 2014-07-27
EP2400775A1 (en) 2011-12-28
US8758048B2 (en) 2014-06-24
JP5896997B2 (ja) 2016-03-30
RU2539361C2 (ru) 2015-01-20
WO2011162905A3 (en) 2012-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48165B (zh) 用于电信插孔的支撑结构
US9705250B2 (en) Patch cord plug organizer
AU2007270026B2 (en) Patch panels with communications connectors that are rotatable about a vertical axis
JP4900712B2 (ja) 電気プラグ
CN102362397B (zh) 配置成接收rj-45和rj-11型通信插头的rj-45型通信插座
US7357667B2 (en) Telecommunications patch
CN112103712B (zh) 具有改进的电缆管理器的通信插头
EP1829165B1 (en) Wire containment cap with an integral strain relief clip
US7901237B2 (en) Tool and method for attaching and detaching modular plugs
US9577396B2 (en) Keystone jack adaptor
EP3178133A1 (en) Patch panel frame for circuit board module
US8747150B1 (en) Multidirectional modular jack and face panel mounting structure
US20130189873A1 (en) Communication Connector with Wire Containment Cap for Improved Cable Retention
CN103887654A (zh) 用于分离接插线和独立端口构件的松脱机构
US5370541A (en) Repositionable termination module
US20110217879A1 (en) Plug-type connector and mating plug-type connector
US6619993B2 (en) DSX jack connection system
CN209448107U (zh) 支撑机构和连接器装置
CN211508067U (zh) 插座单元及具有其的排插
CN216436184U (zh) 转动稳定的扁平导体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103199400B (zh) Rj45转换连接器
US20020182932A1 (en) Jack assembly system
CN212571490U (zh) 一种可防止中盖拱起的排线连接器
KR200231277Y1 (ko) 통신선 연결용 단자유니트
KR200368840Y1 (ko) 다방향 안전콘센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Termination date: 2017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