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44872A - 雷达散射截面近场到近场的变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雷达散射截面近场到近场的变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44872A
CN102944872A CN2012104846566A CN201210484656A CN102944872A CN 102944872 A CN102944872 A CN 102944872A CN 2012104846566 A CN2012104846566 A CN 2012104846566A CN 201210484656 A CN201210484656 A CN 201210484656A CN 102944872 A CN102944872 A CN 1029448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ar field
data
distance
phi
rad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8465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44872B (zh
Inventor
孙双锁
许小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48465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448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448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448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448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448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雷达散射截面近场到近场的变换方法,包括:测量获取雷达目标在第一距离的第一近场散射数据;对所述第一近场散射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取第一近场预处理数据;根据所述第一近场预处理数据,获取所述雷达目标在第二距离的第二近场预处理数据;根据所述第二近场预处理数据,获取所述雷达目标在所述第二距离的第二近场散射数据,以实现从已测得的某一距离的近场散射数据获得该目标在近场范围内任意距离下的散射数据,从而获得该目标在近场范围内任意距离下的RCS数据,降低测试成本,从而便于研究待测目标散射特性随距离的变化。

Description

雷达散射截面近场到近场的变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信号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雷达散射截面近场到近场的变换方法。
背景技术
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简称:RCS)测量技术是研究目标雷达散射特性的重要手段之一,RCS与雷达发射信号的波长λ、待测目标的形状与材质,以及待测目标的所在位置有关。RCS的核心数据为散射数据,获取待测目标的RCS,即测量其散射数据,再通过公式计算得到RCS。但直接测量散射数据的成本较高,目前,一般可以采用基于图像的近场-远场变换(Image-Based Near Field-to-Far Field Transformation,简称:IB NFFFT)技术,通过待测目标在某一位置的近场散射数据得到远场散射数据,进而获得待测目标的远场RCS。
IB NFFFT技术针对自身高度较小、在俯仰面上满足远场条件的目标,建立二维多散射中心模型,应用物理光学(Physical Optics,简称:PO)理论中的单双站等效定理与柱面波函数的展开,给出了单站圆周扫描模式下的近远场变换关系式。
但是,NFFFT实现的是基于图像的近场到远场RCS的变换,即给定近场RCS测量数据,可以得到目标的远场RCS数据,但无法从已测得的近场RCS推导出不同距离下的其它近场RCS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雷达散射截面近场到近场的变换方法,以实现基于图像的近场到近场的变换(Imaged-Based Near Field-to-Near Field Transformation,简称:IB NFNF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雷达散射截面近场到近场的变换方法,包括:测量获取雷达目标在第一距离的第一近场散射数据;对所述第一近场散射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取第一近场预处理数据;根据所述第一近场预处理数据,获取所述雷达目标在第二距离的第二近场预处理数据;根据所述第二近场预处理数据,获取所述雷达目标在所述第二距离的第二近场散射数据。
进一步地,该方法中,所述对所述第一近场散射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取第一近场预处理数据,包括:对所述第一近场散射数据进行两次傅里叶变换和一次加权处理,获取所述第一近场预处理数据。
进一步地,该方法中,所述对所述第一近场散射数据进行两次傅里叶变换和一次加权处理,获取所述第一近场预处理数据,包括:采用公式(1)表示所述第一近场散射数据u(k,φ):
u ( k , φ ) = 1 ( 4 π ) 2 ∫ ∫ γ ( ρ ′ , φ ′ ) [ e j 2 kR R 2 ] ρ ′ d ρ ′ d φ ′ - - - ( 1 )
其中,该公式各参量是在以雷达目标的扫描中心为原点所在的极坐标下测得,k为雷达发射信号的波矢量,φ为雷达所在位置的角度坐标,u(k,φ)为雷达目标在第一距离的第一近场散射数据,(ρ′,φ′)为雷达目标任意一点的坐标,Υ(ρ′,φ′)为雷达目标的散射分布函数,R为雷达距离雷达目标上任意一点(ρ′,φ′)的距离;
采用公式(2)获取所述第一近场预处理数据:
U 01 ( k , φ ) ≈ 1 π ∫ R 3 / 2 e i 2 kR ∫ u ( k ′ , φ ) e - i 2 k ′ R dk ′ dR - - - ( 2 )
其中,U01(k,φ)为第一近场预处理数据,k′为雷达发射信号的波矢量。
进一步地,该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近场预处理数据,获取所述雷达目标在第二距离的第二近场预处理数据,包括:采用公式(3)获取所述第二近场预处理数据:
U 02 ( k , φ ) = 1 2 π Σ n = - N N H n ( 1 ) ( 2 k R 02 ) e jnφ H n ( 1 ) ( 2 k R 01 ) ∫ 0 2 π U 01 ( k , φ ) e - jnφ dφ - - - ( 3 ) 其中,U02(k,φ)为雷达目标在第二距离的第二近场预处理数据,R01为雷达距离雷达目标的第一距离,R02为雷达距离雷达目标的第二距离,
Figure GDA00002457691400024
为参数取2kR02时的第一类n阶汉克尔函数,
Figure GDA00002457691400025
为参数取2kR01时的第一类n阶汉克尔函数,R02为第二近场距离。
进一步地,该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近场预处理数据,获取所述雷达目标在所述第二距离的第二近场散射数据,包括:对所述第二近场预处理数据进行两次傅里叶变换和一次加权处理,获取所述第二近场散射数据。
进一步地,该方法中,所述对所述第二近场预处理数据进行两次傅里叶变换和一次加权处理,获取所述第二近场散射数据,包括:采用公式(4)获取所述第二近场散射数据:
u 2 ( k , φ ) = 1 π ∫ 1 R 3 / 2 e j 2 kR ∫ U 02 ( k ′ , φ ) e - j 2 k ′ R dk ′ dR - - - ( 4 )
其中,u2(k,φ)为雷达目标在第二距离的第二近场散射数据。
进一步地,该方法中,根据所述第二近场预处理数据,获取所述雷达目标在所述第二距离的第二近场散射数据之后,还可以包括:采用公式(5)获取所述第二近场RCS数据:
σ 2 ( k , φ ) = ( 4 π ) 3 R 02 4 | u 2 ( k , φ ) | 2 - - - ( 5 )
其中,σ2(k,φ)为雷达目标在第二距离的第二近场RCS数据。
本发明提供的雷达散射截面近场到近场的变换方法,通过对第一近场散射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取第一近场预处理数据;再根据该第一近场预处理数据,获取所述雷达目标在第二距离的第二近场预处理数据;再根据所述第二近场预处理数据,获取所述雷达目标在所述第二距离的第二近场散射数据,实现从已测得的某一距离的近场散射数据获得该目标在近场范围内任意距离下的散射数据,从而获得该目标在近场范围内任意距离下的RCS数据,降低了测试成本,从而便于研究待测目标散射特性随距离的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雷达散射截面近场到近场的变换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雷达目标的分布及散射强度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雷达散射截面近场到近场的变换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4为图3所示实施例二中雷达对雷达目标进行水平面内圆周近场扫描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雷达散射截面近场到近场的变换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RCS近场到近场的变换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测量获取雷达目标在第一距离的第一近场散射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待测的雷达目标满足俯仰方向上的远场条件,即
Figure GDA00002457691400041
式中R0是雷达与待测目标中心之间的距离,λ为雷达波长,h为待测目标在俯仰方向上的长度;并满足标量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Radar,简称:SAR)的散射分布模型,例如,待测的雷达目标由5个理想的点散射中心构成,其分布及散射强度如图2所示,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雷达目标的分布及散射强度示意图。测量方法可以采用雷达对雷达目标进行水平面内圆周近场扫描,雷达所测得的回波信号即可作为第一近场散射数据。具体实现时,雷达发射信号的频率例如为2.75GHz到3.25GHz、频率采样间隔例如为2MHz,圆周扫描一周,即方位向的范围为从0°到360°,方位向采样间隔例如为0.06°。
步骤102、对第一近场散射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取第一近场预处理数据。
具体地,可以采用傅里叶变换和加权的方式对第一近场散射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取第一近场预处理数据。
步骤103、根据第一近场预处理数据,获取雷达目标在第二距离的第二近场预处理数据。
具体地,可以根据汉克尔函数叠加原理、并结合在各个距离下雷达目标的散射分布因子不变的性质,经过一系列数学推导,如变换积分顺序、通过傅里叶变换进行离散域到连续域的转换等,得到雷达目标在第二距离的第二近场预处理数据。
步骤104、根据第二近场预处理数据,获取雷达目标在第二距离的第二近场散射数据。
具体地,可以采用傅里叶变换和加权的方式对第二近场预处理数据进行处理,获取雷达目标在第二距离的第二近场散射数据,并且,还可以根据第二近场散射数据获取第二近场RCS数据。
本实施例,通过对第一近场散射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取第一近场预处理数据;再根据该第一近场预处理数据,获取所述雷达目标在第二距离的第二近场预处理数据;再根据所述第二近场预处理数据,获取所述雷达目标在所述第二距离的第二近场散射数据,实现从已测得的某一距离的近场散射数据获得该目标在近场范围内任意距离下的散射数据,从而获得该目标在近场范围内任意距离下的RCS数据,降低了测试成本,从而便于研究待测目标散射特性随距离的变化。
图3为本发明雷达散射截面近场到近场的变换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RCS近场到近场的变换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01、测量获取雷达目标在第一距离的第一近场散射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距离R01为5米,待测的雷达目标与实施例一所用的雷达目标相同,具体参数及其满足的条件不再赘述。测量方法例如为雷达对雷达目标进行水平面内圆周近场扫描。图4为图3所示实施例二中雷达对雷达目标进行水平面内圆周近场扫描的俯视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用的坐标系为极坐标,坐标原点为雷达目标的扫描中心O,极轴为OX。图中10为待测的雷达目标,11、12分别为不同近场距离下处在不同位置的雷达。此时,第一近场散射数据u(k,φ)即雷达的回波信号,u(k,φ)为一组以k和φ为参数的二维矩阵,k为雷达发射信号的波矢量,
Figure GDA00002457691400051
f为雷达发射信号的频率,φ为雷达所在位置的角度坐标。在本实施例中,f例如为2.75GHz到3.25GHz、频率采样间隔为2MHz,圆周扫描一周,即φ为0°到360°,方位向采样间隔为0.06°。
同时,根据RCS的定义,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获得雷达目标的第一近场RCS数据σ1(k,φ): σ 1 ( k , φ ) = ( 4 π ) 3 R 01 4 | u ( k , φ ) | 2 .
步骤202、对第一近场散射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公式(2)获取第一近场预处理数据。
该步骤的具体过程包括:对第一近场散射数据u(k,φ)进行两次傅里叶变换和一次加权处理。其中,由于目标满足俯仰方向上的远场条件以及标量SAR的散射密度模型,则步骤201得到的第一近场散射数据u(k,φ)可以用公式(1)表示:
u ( k , φ ) = 1 ( 4 π ) 2 ∫ ∫ γ ( ρ ′ , φ ′ ) [ e j 2 kR R 2 ] ρ ′ d ρ ′ d φ ′ - - - ( 1 )
其中,(ρ′,φ′)为雷达目标任意一点的坐标,Υ(ρ′,φ′)为雷达目标的散射分布函数,R为雷达距离雷达目标上任意一点
Figure GDA00002457691400054
的距离;
可以对第一近场散射数据u(k,φ)先进行一次频率域的傅里叶变换,再进行一次加权处理,加权因子例如为R3/2,然后再进行一次距离域的傅里叶变换,并利用汉克尔函数的大宗量近似,则可采用公式(2)获取第一近场预处理数据U01(k,φ):
U 01 ( k , φ ) ≈ 1 π ∫ R 3 / 2 e i 2 kR ∫ u ( k ′ , φ ) e - i 2 k ′ R dk ′ dR - - - ( 2 )
其中,k′为雷达发射信号的波矢量积分变量。
步骤203、根据第一近场预处理数据,采用公式(3)获取雷达目标在第二距离的第二近场预处理数据。
可以采用公式(3)获取第二近场预处理数据U02(k,φ):
U 02 ( k , φ ) = 1 2 π Σ n = - N N H n ( 1 ) ( 2 k R 02 ) e jnφ H n ( 1 ) ( 2 k R 01 ) ∫ 0 2 π U 01 ( k , φ ) e - jnφ dφ - - - ( 3 )
其中,
Figure GDA00002457691400062
为参数取2kR02时的第一类n阶汉克尔函数,
Figure GDA00002457691400063
为参数取2kR01时的第一类n阶汉克尔函数,式中n为一系列离散的数值,N可以根据待测目标的情况取值,例如可以取为kD+10,D是包围目标且与测量圆同心的圆柱体的最小直径,R02为第二近场距离。
步骤204、根据第二近场预处理数据,采用公式(4)获取雷达目标在第二距离的第二近场散射数据。
该步骤的具体过程包括:对第二近场预处理数据U02(k,φ)进行两次傅里叶变换和一次加权处理。具体地,可以对第二近场预处理数据U02(k,φ)先进行一次频率域的傅里叶变换,再进行一次加权处理,加权因子例如为
Figure GDA00002457691400064
然后再进行一次距离域的傅里叶变换,则可以采用公式(4)获取第二近场散射数据u2(k,φ):
u 2 ( k , φ ) = 1 π ∫ 1 R 3 / 2 e j 2 kR ∫ U 02 ( k ′ , φ ) e - j 2 k ′ R dk ′ dR - - - ( 4 )
所得到的第二近场散射数据u2(k,φ)也是以k和φ为参数的二维矩阵。
步骤205、根据第二近场散射数据,采用公式(5)获取所述第二近场RCS数据σ2(k,φ):
σ 2 ( k , φ ) = ( 4 π ) 3 R 02 4 | u 2 ( k , φ ) | 2 - - - ( 5 )
其中,σ2(k,φ)为雷达目标在第二距离的第二近场RCS数据。
最后得到的第二近场RCS数据σ2(k,φ)也是以k和φ为参数的二维矩阵。
本实施例的方法中,公式(2)到公式(3)之间包含了复杂的数学推导,下面具体说明从公式(2)到公式(3)的具体推导过程。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公式(2)获得第一近场预处理数据时使用了汉克尔函数的大宗量近似:
H 0 ( 1 ) ( 2 kR ) ≈ 1 jπkR e j 2 kR - - - ( 6 )
在使用汉克尔函数的大宗量近似之前,第一近场预处理数据
Figure GDA00002457691400068
可以表示为:
U 01 ( k , φ ) = jk π ∫ R 2 H 0 ( 1 ) ( 2 kR ) ∫ u ( φ , k ′ ) e - j 2 k ′ R dk ′ dR - - - ( 7 )
结合公式(1)和公式(7)可得:
U 01 ( k , φ ) = jπk ( 4 π ) 2 ∫ ∫ γ ( ρ ′ , φ ′ ) H 0 ( 1 ) ( 2 kR ) ρ ′ d ρ ′ d φ ′ - - - ( 8 )
再根据汉克尔函数叠加原理可得:
H 0 ( 1 ) ( 2 kR ) = Σ n = - ∞ ∞ H n ( 1 ) ( 2 kR 01 ) J n ( 2 k ρ ′ ) e jn ( φ - φ ′ ) - - - ( 9 )
将公式(9)代入公式(8)并变换积分顺序可得:
U 01 ( k , φ ) = jπk ( 4 π ) 2 Σ n = - ∞ ∞ H n ( 1 ) ( 2 kR 01 ) e jnφ ∫ ∫ γ ( ρ ′ , φ ′ ) J n ( 2 k ρ ′ ) e - jn φ ′ ρ ′ d ρ ′ d φ ′ - - - ( 10 )
γn=∫∫Υ(ρ′,φ′)Jn(2kρ′)e-jnφ′ρ′dρ′dφ′(11)
则可得:
U 01 ( k , φ ) = 1 16 π jk π Σ n = - N N γ n H n ( 1 ) ( 2 kR 01 ) e jnφ - - - ( 12 )
设雷达目标在第二距离R02的第二近场散射数据u2(k,φ)。
第二近场预处理数据U02(k,φ)的数学形式可根据公式(12)写出
U 02 ( k , φ ) = 1 16 π jk π Σ n = - N N γ n H n ( 1 ) ( 2 kR 02 ) e jnφ - - - ( 13 )
对公式(12)做傅里叶变换可得
γ n = 8 π jk ∫ 0 2 π U 01 ( k , φ ) e - jnφ dφ H n ( 1 ) ( 2 k R 01 ) - - - ( 14 )
由于在第一距离R01和第二距离R02下,目标的散射率分布函数Υ(ρ′,φ′)是不变的,因此在这两个距离下γn也是相等的。将式(14)代入到式(13)可得到步骤203中所述的公式(3),即,在第二距离R02下对应的第二近场预处理数据为:
U 02 ( k , φ ) = 1 2 π Σ n = - N N H n ( 1 ) ( 2 k R 02 ) e jnφ H n ( 1 ) ( 2 kR 01 ) ∫ 0 2 π U 01 ( k , φ ) e - jnφ dφ - - - ( 3 )
关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效果,可以通过雷达对雷达目标作水平面内圆周扫描的方式测得第二距离R02的RCS数据,作为参考数据,并用该参考数据与使用本实施例的方法获得的雷达目标在第二距离R02的第二近场RCS数据σ2(k,φ)进行对比,通过两组数据的相似度来判断本实施例的效果。
例如取R02为10米,分别用上述测量的方法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近场-近场变换的方法得到两组雷达目标在第二距离R02的第二近场RCS数据,例如采用特征选择检验(Feature Selective Validation,简称:FSV)技术,来分析数据。
在FSV技术中,两组数据相似性的全局判断用全局差异估量(简称:GDM)来表示,它由幅度差异估量(简称:ADM)和要素差异估量(简称:FDM)组合而成,可以用极好(excellent)、非常好(very good)、好(good)、一般(fair)、不好(poor)、很差(very poor)来表达两组数据的相似度。
原始数据中的包络和要素特征这两种信息是FSV的基础,因此FSV先对原始数据作傅里叶变换,并通过滤波获取低频和高频分量;然后再利用逆傅里叶变换将它们变换到原空间,逐点计算它们及其导数的差异得到ADM和FDM的值,最终组合ADM和FDM得到GDM。
用FSV技术比较上述两组数据的相似度,综合ADM,FDM和GDM的总体评价,两组数据的相似度的总体评价应当为“极好”和“很好”,说明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精度很高。
本实施例,通过对第一近场散射数据进行两次傅里叶变换和一次加权处理的方式预处理,实现第一近场预处理数据的获取,具体地,是通过将所述第一近场散射数据表示为公式(1),能够对数据进行各种运算和推导,以获得公式(2),并通过公式(2),实现第一近场预处理数据的获取;通过公式(3),实现雷达目标在第二距离的第二近场预处理数据的获取;通过对第二近场预处理数据进行两次傅里叶变换和一次加权处理,实现第二近场散射数据的获取,具体地,是通过公式(4),实现第二近场散射数据的获取,再通过公式(5),实现第二近场RCS数据的获取,即,实现从第一近场RCS数据到第二近场RCS数据的变换。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雷达散射截面近场到近场的变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量获取雷达目标在第一距离的第一近场散射数据;
对所述第一近场散射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取第一近场预处理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近场预处理数据,获取所述雷达目标在第二距离的第二近场预处理数据;
根据所述第二近场预处理数据,获取所述雷达目标在所述第二距离的第二近场散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近场散射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取第一近场预处理数据,包括:
对所述第一近场散射数据进行两次傅里叶变换和一次加权处理,获取所述第一近场预处理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近场散射数据进行两次傅里叶变换和一次加权处理,获取所述第一近场预处理数据,包括:
采用公式(1)表示所述第一近场散射数据u(k,φ):
u ( k , φ ) = 1 ( 4 π ) 2 ∫ ∫ γ ( ρ ′ , φ ′ ) [ e j 2 kR R 2 ] ρ ′ d ρ ′ d φ ′ - - - ( 1 )
其中,该公式各参量是在以雷达目标的扫描中心为原点所在的极坐标下测得,k为雷达发射信号的波矢量,φ为雷达所在位置的角度坐标,u(k,φ)为雷达目标在第一距离的第一近场散射数据,(ρ′,φ′)为雷达目标任意一点的坐标,Υ(ρ′,φ′)为雷达目标的散射分布函数,R为雷达距离雷达目标上任意一点(ρ′,φ′)的距离,R01为第一近场距离,表示雷达到目标中心的距离;
采用公式(2)获取所述第一近场预处理数据:
U 01 ( k , φ ) ≈ 1 π ∫ R 3 / 2 e i 2 kR ∫ u ( k ′ , φ ) e - i 2 k ′ R dk ′ dR - - - ( 2 )
其中,U01(k,φ)为第一近场预处理数据,k′为雷达发射信号的波矢量积分变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近场预处理数据,获取所述雷达目标在第二距离的第二近场预处理数据,包括:
采用公式(3)获取所述第二近场预处理数据:
U 02 ( k , φ ) = 1 2 π Σ n = - N N H n ( 1 ) ( 2 k R 02 ) e jnφ H n ( 1 ) ( 2 k R 01 ) ∫ 0 2 π U 01 ( k , φ ) e - jnφ dφ - - - ( 3 )
其中,U02(k,φ)为雷达目标在第二距离的第二近场预处理数据,R01为雷达距离雷达目标的第一距离,R02为雷达距离雷达目标的第二距离,为参数取2kR02时的第一类n阶汉克尔函数,
Figure FDA00002457691300023
为参数取2kR01时的第一类n阶汉克尔函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近场预处理数据,获取所述雷达目标在所述第二距离的第二近场散射数据,包括:
对所述第二近场预处理数据进行两次傅里叶变换和一次加权处理,获取所述第二近场散射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二近场预处理数据进行两次傅里叶变换和一次加权处理,获取所述第二近场散射数据,包括:
采用公式(4)获取所述第二近场散射数据:
u 2 ( k , φ ) = 1 π ∫ 1 R 3 / 2 e j 2 kR ∫ U 02 ( k ′ , φ ) e - j 2 k ′ R dk ′ dR - - - ( 4 )
其中,u2(k,φ)为雷达目标在第二距离的第二近场散射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二近场预处理数据,获取所述雷达目标在所述第二距离的第二近场散射数据之后,还包括:
采用公式(5)获取所述第二近场RCS数据:
σ 2 ( k , φ ) = ( 4 π ) 3 R 02 4 | u 2 ( k , φ ) | 2 - - - ( 5 )
其中,σ2(k,φ)为雷达目标在第二距离的第二近场RCS数据。
CN201210484656.6A 2012-11-23 2012-11-23 雷达散射截面近场到近场的变换方法 Active CN1029448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84656.6A CN102944872B (zh) 2012-11-23 2012-11-23 雷达散射截面近场到近场的变换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84656.6A CN102944872B (zh) 2012-11-23 2012-11-23 雷达散射截面近场到近场的变换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44872A true CN102944872A (zh) 2013-02-27
CN102944872B CN102944872B (zh) 2014-07-23

Family

ID=47727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84656.6A Active CN102944872B (zh) 2012-11-23 2012-11-23 雷达散射截面近场到近场的变换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44872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26561A (zh) * 2016-10-10 2017-03-22 三峡大学 一种基于po算法的风电机塔架rcs快速求解方法
CN106888044A (zh) * 2017-03-28 2017-06-2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一种圆对称天线赋形方向图的优化合成方法
CN107192990A (zh) * 2017-06-20 2017-09-22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外推法测雷达散射截面积
CN107765230A (zh) * 2017-09-21 2018-03-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链条关系式在近场测量系统的近场到远场变换中的应用方法
CN107783092A (zh) * 2017-09-21 2018-03-0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链条关系式的近场后向rcs测量系统及方法
CN108732548A (zh) * 2018-04-02 2018-11-02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圆周扫描模式下获取目标散射数据的方法
CN108872982A (zh) * 2018-05-10 2018-11-2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雷达目标rcs近远场转换中多次散射特征的提取与校正处理方法
CN108983228A (zh) * 2018-07-10 2018-12-11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rcs近远场变换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34873A (en) * 1995-02-07 1996-07-09 Mcdonnell Douglas Corp. Near field RCS test facility and testing method
JP3672239B2 (ja) * 2000-12-19 2005-07-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レーダ断面積の測定方法およびその測定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憶媒体
CN102062857A (zh) * 2010-12-10 2011-05-18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矩形平板近场雷达散射截面“平顶”效应预估方法
CN102401893A (zh) * 2010-09-10 2012-04-04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一种近场目标对称极化rcs测试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34873A (en) * 1995-02-07 1996-07-09 Mcdonnell Douglas Corp. Near field RCS test facility and testing method
JP3672239B2 (ja) * 2000-12-19 2005-07-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レーダ断面積の測定方法およびその測定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憶媒体
CN102401893A (zh) * 2010-09-10 2012-04-04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一种近场目标对称极化rcs测试方法
CN102062857A (zh) * 2010-12-10 2011-05-18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矩形平板近场雷达散射截面“平顶”效应预估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26561A (zh) * 2016-10-10 2017-03-22 三峡大学 一种基于po算法的风电机塔架rcs快速求解方法
CN106526561B (zh) * 2016-10-10 2019-07-19 三峡大学 一种基于po算法的风电机塔架rcs快速求解方法
CN106888044A (zh) * 2017-03-28 2017-06-2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一种圆对称天线赋形方向图的优化合成方法
CN107192990A (zh) * 2017-06-20 2017-09-22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外推法测雷达散射截面积
CN107192990B (zh) * 2017-06-20 2019-09-17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外推法测雷达散射截面积
CN107765230A (zh) * 2017-09-21 2018-03-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链条关系式在近场测量系统的近场到远场变换中的应用方法
CN107783092A (zh) * 2017-09-21 2018-03-0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链条关系式的近场后向rcs测量系统及方法
CN107783092B (zh) * 2017-09-21 2021-04-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链条关系式的近场后向rcs测量系统及方法
CN108732548A (zh) * 2018-04-02 2018-11-02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圆周扫描模式下获取目标散射数据的方法
CN108872982A (zh) * 2018-05-10 2018-11-2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雷达目标rcs近远场转换中多次散射特征的提取与校正处理方法
CN108983228A (zh) * 2018-07-10 2018-12-11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rcs近远场变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44872B (zh) 2014-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44872B (zh) 雷达散射截面近场到近场的变换方法
CN103139907B (zh) 一种利用指纹法的室内无线定位方法
CN103713288B (zh) 基于迭代最小化稀疏贝叶斯重构线阵sar成像方法
Breivik et al. Real time assimilation of HF radar currents into a coastal ocean model
CN101539455B (zh) 采用移动等效源法重建移动声源的方法
CN108008385B (zh) 基于稀疏贝叶斯学习的干扰环境isar高分辨成像方法
CN103941257B (zh) 一种基于波数能量谱的导航雷达图像反演海面风向的方法
CN104698460A (zh) 一种双频共面合成孔径雷达海面风场反演方法
CN103870654A (zh) 基于并行矩量法与物理光学混合的电磁散射仿真方法
CN102401898A (zh) 一种合成孔径雷达森林遥感数据的定量化模拟方法
CN101876704B (zh)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三维陆地场景回波仿真方法
CN104251991B (zh) 一种基于稀疏度估计的分维度阈值迭代稀疏微波成像方法
CN103913733B (zh) 极地冰川厚度探测方法
CN103617344A (zh) 基于雷达后向散射实测数据对单层地表介电参数与粗糙度参数快速反演的联合优化算法
CN104318593A (zh) 一种雷达海杂波的仿真方法和系统
CN102914773A (zh) 一种多航过圆周sar三维成像方法
CN111950438B (zh) 基于深度学习的天宫二号成像高度计有效波高反演方法
CN103984844A (zh) 一种不等长序列相似度度量算法
CN105738897A (zh) 基于联合稀疏特性的信号距离像重构方法
Sahu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precipitation in the subdivisions of the Mahanadi River basin, India
CN106570936A (zh) 一种基于栅格dem数据的等距离权重内插加密方法
CN102930562A (zh) 电离层的压缩层析成像方法
Colton et al. Target identification of coated objects
CN103778633B (zh) 确定数字高程模型单元网格遮挡的方法及装置
CN104105049A (zh) 一种减少传声器使用数量的房间冲激响应函数测量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