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44722B - 一种监测航天器内带电电位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监测航天器内带电电位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44722B
CN102944722B CN201210491707.8A CN201210491707A CN102944722B CN 102944722 B CN102944722 B CN 102944722B CN 201210491707 A CN201210491707 A CN 201210491707A CN 102944722 B CN102944722 B CN 1029447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copper film
screening
film layer
multilayer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9170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44722A (zh
Inventor
石红
杨生胜
薛玉雄
秦晓刚
田恺
柳青
安恒
杨青
李存惠
汤道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510 Research Institute of 5th Academy of CASC
Original Assignee
510 Research Institute of 5th Academy of CAS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510 Research Institute of 5th Academy of CASC filed Critical 510 Research Institute of 5th Academy of CASC
Priority to CN20121049170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447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447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447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447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447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Resistance Or Impedance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监测航天器内带电电位的方法,属于抗辐射加固技术领域。所述方法步骤如下:(1)制作内带电探头:所述内带电探头采用多层电路板结构,内带电探头包括屏蔽外壳、多层电路板、电阻、静电计;所述多层电路板包括基板、介质层和铜膜层,基板置于最底层,介质层置于基板上方,介质层和铜膜层分别有十层,交叉叠放;(2)进行电子束辐照试验,通过测量铜膜层上引出导线上的电位测量多层电路板介质内部不同深度处的电位。所述方法可以实时监测介质层内部各点的电位,且可以阻止能量200keV以下的电子,这样可以只监测内带电而排除表面充电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监测航天器内带电电位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监测航天器内带电电位的方法,属于抗辐射加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航天器介质深层带电又称之为航天器内部介质充电,是指空间高能带电粒子穿过航天器表面,在航天器构件的电介质材料内部传输并沉积从而建立电场的过程,当介质深层充电产生的电场强度超过介质材料的击穿阈值时,就会发生放电,放电所产生的电磁脉冲干扰可能破坏航天器内电子学系统的正常工作。由于航天器电子学系统采用了集成度较高的大规模/超大规模微电子器件,电子学系统的性能提高的同时也变得对空间环境更为敏感,严重时会使整个航天器失效。
目前已经搭载过的航天器深层介质充电监测仪通过直接测量导致深层介质带电的电子通量,再根据经验判断航天器的充电程度,但是不能直接精确测量深层介质充电电位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监测航天器内带电电位的方法,所述方法采用多层电路板结构,可以实时监测介质层内部各点的电位,所述方法采用的屏蔽外壳可以阻止能量200keV以下的电子,这样可以只监测内带电而排除表面充电的影响。
本发明的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监测航天器内带电电位的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1)制作内带电探头
所述内带电探头采用多层电路板结构,内带电探头包括屏蔽外壳、多层电路板、电阻、静电计;其中,所述屏蔽外壳为上端开口的铝质壳体,屏蔽外壳侧壁设有通孔用于穿过导线;所述多层电路板包括基板、介质层和铜膜层,基板置于最底层,介质层置于基板上方,介质层和铜膜层分别有十层,交叉叠放;电阻和静电计均为九个;
将多层电路板封装并固定于屏蔽外壳内,多层电路板上表面与屏蔽外壳的上端开口相对,且多层电路板上、下表面均接地;多层电路板中的除最上层铜膜层以外的每层铜膜层均对应一个电阻和一个静电计,即每层铜膜层与一个电阻和一个静电计依次相连,九个静电计均接地,且静电计置于屏蔽外壳外部,电阻置于屏蔽外壳内部;
其中,所述铜膜层采用溅射镀膜的方法镀到介质层表面;
所述介质层材料为聚四氟乙烯或聚酰亚胺,厚度为60μm;
所述铜膜层厚度为10μm;
所述屏蔽外壳材料为铝,厚度为0.2mm;
(2)进行电子束辐照试验
利用能量为1MeV,电流密度为65pA/cm2的电子束进行辐照,电子束置于步骤(1)所述探头上方,使入射电子从屏蔽外壳上端开口处垂直入射到多层电路板内部,通过测量铜膜层上引出导线上的电位测量多层电路板介质内部不同深度处的电位,利用静电计测得9根导线上的电压;分别给出辐照10分钟、20分钟、30分钟、1小时之后9根导线上的电压。
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监测航天器内带电电位的方法,采用多层电路板结构,可以实时监测介质层内部各点的电位;介质内带电主要是由200keV的电子造成的,所述方法采用的屏蔽外壳可以阻止能量200keV以下的电子,这样可以只监测内带电而排除表面充电的影响。
(2)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所述方法检测介质层内部个点电位所得的结果是可靠的,证明了所述方法用于监测航天器内带电电位的可行性。这对于航天器内带电在轨机理研究并最终形成航天器防护设计及实现航天器安全运营维护都将大有裨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方法中探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方法测得介质内部电位分布示意图;
图3为仿真模拟计算得到的介质内部电位分布示意图;
其中,图1中,1-1屏蔽外壳、1-2入射电子、1-3铜膜层、1-4介质层、1-5电阻、1-6静电计;
图2中横坐标为深度(单位:μm),纵坐标为电压(单位:V),2-1、2-2、2-3、2-4分别为辐照时间1小时、30分钟、20分钟、10分钟的电位分布曲线;
图3中横坐标为深度(单位:μm),纵坐标为电压(单位:V),3-1、3-2、3-3、3-4分别为辐照时间1小时、30分钟、20分钟、10分钟的电位分布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详述本发明,但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监测航天器内带电电位的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1)制作内带电探头
如图1所示,所述内带电探头采用多层电路板结构,内带电探头包括屏蔽外壳1-1、多层电路板、电阻1-5、静电计1-6;其中,所述屏蔽外壳1-1为上端开口的长方体铝质壳体,屏蔽外壳1-1侧壁设有通孔用于穿过导线;所述多层电路板包括基板、介质层1-4和铜膜层1-3,基板置于最底层,介质层1-4置于基板上方,介质层1-4和铜膜层1-3分别有十层,交叉叠放;电阻1-5和静电计1-6均为九个;
将多层电路板封装并固定于屏蔽外壳1-1内,多层电路板上表面与屏蔽外壳1-1的上端开口相对,且多层电路板上、下表面均接地;多层电路板中的除最上层铜膜层1-3以外的每层铜膜层1-3均对应一个电阻1-5和一个静电计1-6,即每层铜膜层1-3与一个电阻1-5和一个静电计1-6依次相连,九个静电计1-6均接地,且静电计1-6置于屏蔽外壳1-1外部,电阻1-5置于屏蔽外壳1-1内部;
其中,所述铜膜层1-3采用溅射镀膜的方法镀到介质层1-4表面;
所述介质层1-4材料为聚四氟乙烯或聚酰亚胺,厚度为60μm;
所述铜膜层1-3厚度为10μm;
所述屏蔽外壳1-1材料为铝,厚度为0.2mm,可以阻止能量200keV以下的电子,这样可以只监测内带电而排除表面充电的影响。
(2)进行电子束辐照试验
利用能量为1MeV,电流密度为65pA/cm2的电子束进行辐照,电子束置于步骤(1)所述探头上方,使入射电子1-2从屏蔽外壳1-1上端开口处垂直入射到多层电路板内部,通过测量铜膜层1-3上引出导线上的电位测量多层电路板介质内部不同深度处的电位,利用静电计1-6测得9根导线上的电压;分别给出辐照10分钟、20分钟、30分钟、1小时之后9根导线上的电压。
所述静电计1-6可为Keithley6517B静电计1-6,为了获得准确的测量电压,可采用Keithley562210-通道扫描仪和Keithley6517B静电计1-6联合使用,测得9根导线上的电压随着时间的变化图像,分别给出辐照10分钟、20分钟、30分钟、1小时之后的9根导线上的电压,如图2中曲线2-4、2-3、2-2、2-1所示。
利用GEANT4软件定义入射电子1-2为均匀分布的平面电子源,与步骤(2)中的辐照源能量和密度一致,垂直入射到多层电路板上,建立多层电路板的几何模型,且多层电路板双面接地,由此计算获得介质内部各点的入射粒子通量,再结合介质深层带电辐射诱导电导率(RIC)模型即电流连续性方程、泊松方程和深层俘获方程获得介质内部各点的电位:
ϵ dE ( x , t ) dt + [ σ ( x ) + μρ f ( x , t ) ] E ( x , t ) + J f ( x ) = J 0 ( t )
ϵ = dE ( x , t ) dx = ρ f ( x , t ) + ρ t ( x , t )
dρ t ( x , t ) dt = ρ f ( x , t ) τ ( 1 - ρ t ( x , t ) ρ m )
其中ε为材料的介电常数5.6×8.85×10-12F/m,μ为自由电荷迁移率,取为0,τ为自由电荷俘获时间常数范围取10s,ρm为最大俘获点和密度,取为4mC/cm3。E(x,t)、ρf(x,t)和ρt(x,t)分别是介质内t时刻x处的电场、自由电荷密度和俘获电荷密度,Jf(x)是x处入射粒子能量,通过GEANT4模拟获得,J0(t)是电子辐射注入电流密度,65pA/cm2。σ(x)为材料在x处的电导率,在辐射条件下,与剂量率相关,可表示为:
σ = σ d + σ r = σ d + k D · Δ
其中σd为暗电导率,取1.0×10-16/(Ω·m),k为辐射诱导电导率系数2.1×10-15s/(Ω·m·rad),指数Δ取为1。σr为辐射诱导电导率
分别给出辐照10分钟、20分钟、30分钟、1小时之后介质内部各点的电位分布,如图3中曲线3-4、3-3、3-2、3-1所示。并且与步骤(2)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二者差别不大,从而证明了该方法是可行的,可以用于实时监测航天器介质内部不同位置的电位。
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凡是在本发明精神的原则之下进行的任何等同替换或局部改进,都将视为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监测航天器内带电电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1)制作内带电探头
所述内带电探头采用多层电路板结构,内带电探头包括屏蔽外壳(1-1)、多层电路板、电阻(1-5)、静电计(1-6);其中,所述屏蔽外壳(1-1)为上端开口的铝质壳体,屏蔽外壳(1-1)侧壁设有通孔用于穿过导线;所述多层电路板包括基板、介质层(1-4)和铜膜层(1-3),基板置于最底层,介质层(1-4)置于基板上方,将铜膜层(1-3)置于介质层(1-4)上方,介质层(1-4)和铜膜层(1-3)分别有十层,交叉叠放;电阻(1-5)和静电计(1-6)均为九个;
将多层电路板封装并固定于屏蔽外壳(1-1)内,多层电路板上表面与屏蔽外壳(1-1)的上端开口相对,且多层电路板上、下表面均接地;多层电路板中的除最上层铜膜层(1-3)以外的每层铜膜层(1-3)均对应一个电阻(1-5)和一个静电计(1-6),即每层铜膜层(1-3)与一个电阻(1-5)和一个静电计(1-6)依次相连,九个静电计(1-6)均接地,且静电计(1-6)置于屏蔽外壳(1-1)外部,电阻(1-5)置于屏蔽外壳(1-1)内部;
(2)进行电子束辐照试验
利用能量为1MeV,电流密度为65pA/cm2的电子束进行辐照,电子束置于步骤(1)所述探头上方,使入射电子(1-2)从屏蔽外壳(1-1)上端开口处垂直入射到多层电路板内部,通过测量铜膜层(1-3)上引出导线上的电位测量多层电路板介质内部不同深度处的电位,利用静电计(1-6)测得9根导线上的电压;分别给出辐照10分钟、20分钟、30分钟、1小时之后9根导线上的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监测航天器内带电电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膜层(1-3)采用溅射镀膜的方法镀到介质层(1-4)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监测航天器内带电电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层(1-4)材料为聚四氟乙烯或聚酰亚胺,厚度为6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监测航天器内带电电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膜层(1-3)厚度为1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监测航天器内带电电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外壳(1-1)材料为铝,厚度为0.2mm。
CN201210491707.8A 2012-11-27 2012-11-27 一种监测航天器内带电电位的方法 Active CN1029447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91707.8A CN102944722B (zh) 2012-11-27 2012-11-27 一种监测航天器内带电电位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91707.8A CN102944722B (zh) 2012-11-27 2012-11-27 一种监测航天器内带电电位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44722A CN102944722A (zh) 2013-02-27
CN102944722B true CN102944722B (zh) 2014-11-05

Family

ID=47727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91707.8A Active CN102944722B (zh) 2012-11-27 2012-11-27 一种监测航天器内带电电位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447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7316B (zh) * 2014-09-05 2016-08-24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一种用于测试介质材料内带电的装置
CN104237686A (zh) * 2014-09-05 2014-12-24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一种探测卫星介质材料内部电位的方法
CN107255784A (zh) * 2017-07-10 2017-10-17 深圳崇达多层线路板有限公司 一种线路板的多物理量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CN115932445B (zh) * 2022-12-14 2024-02-13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一种模拟空间辐射的器件试验方法
CN117471182B (zh) * 2023-12-21 2024-04-02 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 电路板的介电性能测试系统、方法和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0150A (zh) * 2007-12-28 2009-07-01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一〇研究所 一种介质材料空间内带电数值模拟预估方法
CN102508125A (zh) * 2011-10-19 2012-06-20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一〇研究所 一种利用在轨数据预示卫星深层介质放电是否危险的方法
CN102507717B (zh) * 2011-10-20 2013-06-26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一〇研究所 一种卫星材料表面充电在轨监测的装置及方法
CN102508127A (zh) * 2011-10-20 2012-06-20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一〇研究所 一种地面模拟星用材料内放电的监测装置和方法
CN102539943B (zh) * 2011-12-20 2014-05-07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介质内部充电电荷的测量探头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44722A (zh) 2013-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44722B (zh) 一种监测航天器内带电电位的方法
CN103454315B (zh) 一种测量航天器介质材料深层充电特征参数的装置及方法
CN103226167A (zh) 一种介质材料电导率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2841123A (zh) 一种固体电介质材料陷阱参数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1470150A (zh) 一种介质材料空间内带电数值模拟预估方法
CN103245858A (zh) 一种高轨星用材料带电效应地面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7340435B (zh) 一种空间高压部件内部多电场耦合的电场计算方法
CN104237684A (zh) 一种航天器介质材料静电放电试验装置及方法
Bilki et al. Measurement of the rate capability of Resistive Plate Chambers
CN110531400A (zh) 航天器在轨辐射风险探测装置
Illias et al. Partial discharges within two spherical voids in an epoxy resin
CN103823114A (zh) 介质材料不同温度下辐射诱导电导率测量装置及方法
Reid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simultaneously active partial discharge sources using combined radio frequency and IEC60270 measurement
CN102508125A (zh) 一种利用在轨数据预示卫星深层介质放电是否危险的方法
He et al. Simulation of positive streamer propagation in an air gap with a GFRP composite barrier
Nair et al. Analysis of partial discharge sources in stator insulation system using variable excitation frequency
CN105528507B (zh) 一种用于评估卫星深层充电的风险的方法
He et al. On the electrical breakdown of GFRP wind turbine blades due to direct lightning strokes
Sessler et al. A review of methods for change-or field-distribution studies on radiation-charged dielectric films
Kim et al. Internal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monitor (IESDM)
CN104237659A (zh) 一种电子辐照下介质材料空间电荷原位测量装置及方法
Nguyen et al. Modelling partial discharges in an insulation material at very low frequency
Chen et al. An equivalent investigation of space charge for plane samples and coaxial cables under a temperature gradient
CN105158617A (zh) 一种基于电子诱发的充放电模拟器
US20100010779A1 (en) Electromagnetic Coupling Device fo an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Det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