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26027B - 静电纺丝制备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生物降解聚酯共混纤维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静电纺丝制备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生物降解聚酯共混纤维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26027B
CN102926027B CN201210427131.9A CN201210427131A CN102926027B CN 102926027 B CN102926027 B CN 102926027B CN 201210427131 A CN201210427131 A CN 201210427131A CN 102926027 B CN102926027 B CN 1029260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static spinning
fiber
glucomannan
weight
syri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2713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26027A (zh
Inventor
林晓艳
李莹
罗学刚
陈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21042713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260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260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260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260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2602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电纺丝制备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生物降解聚酯共混纤维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魔芋葡甘露聚糖改性,即将魔芋葡甘露聚糖溶于乙醇水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胀反应后,用稀盐酸中和,过滤、洗涤、干燥,得到脱乙酰基魔芋葡甘露聚糖,再在10~70℃的温度下,将蒸馏水脱乙酰基魔芋葡甘露聚糖、丙烯酸甲酯、引发剂混合反应,取出反应后物料,加入乙醇混合、静置沉降,过滤,用丙酮洗涤、干燥,制得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将改性魔芋葡露甘聚糖与聚酯混合溶于有机溶剂中,配制成纺丝溶液;静电纺丝即制得共混纤维。采用本发明制得的可降解纤维材料可作为组织工程材料、敷料材料、吸附材料、膜材料等广泛应用于医药和环保等领域。

Description

静电纺丝制备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生物降解聚酯共混纤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质资源利用,涉及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作人造纤维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静电纺丝制备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生物降解聚酯共混纤维的方法。制备的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聚酯共混纤维具有优良的生物降解性,可作为纳米纤维载药材料应用于药物控释、皮肤敷料、人造皮肤以及组织工程等领域,可作为组织工程材料、敷料材料、吸附材料、膜材料等广泛应用于医药和环保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背景技术
魔芋葡甘露聚糖(KGM)是一种来源丰富的天然高分子,因其具有优良的增稠性、可凝胶性、可降解性以及独特的生物活性而被广泛的应用于食品、化工、纺织、医药等领域。因此,开发利用魔芋葡甘露聚糖来制备环境友好材料是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但是,由于KGM属于多羟基的天然高分子,分子内存在较多的羟基和其他的极性基团,因此容易形成分子间和分子内的氢键,从而引起了分子链的堆积并且阻碍了链段和分子链的运动,这就导致很难对天然的KGM进行静电纺丝。所以,必须对天然的魔芋葡甘露聚糖进行改性再进行静电纺丝。 
生物降解聚酯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生物降解速度可控行、优越的可加工性、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灭菌性等优点。主要包括聚乳酸,聚己内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等。由于生物降解聚酯是由易水解的酯键连接的脂肪族结构单元,且主链比较柔顺,因此容易被自然界中的许多微生物或动植物体内的酶分解、代谢最终得到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青睐。目前,生物降解聚酯已被用作手术缝合线、药物缓释材料、骨手术固定材料等。然而,纯的生物降解聚酯类材料本身质脆、以及制品耐久性差,这些大大限制了这类材料的应用。 
静电纺丝技术凭借简单、高效等优点而成为有效制备纳米结构材料的主要方法。静电纺丝是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高分子熔体或溶液经过喷射、拉伸、劈裂、固化或者溶剂挥发而形成纤维的过程。现有技术中,已经实现对一些天然高分子来进行静电纺丝,如明胶、壳聚糖、纤维素等。但是对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及其与生物降解聚酯复合的静电纺丝还鲜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静电纺丝制备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生物降解聚酯共混纤维的方法,该方法将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与生物降解聚酯共混,并将其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纺丝溶液,采用静电纺丝法,将纺丝溶液纺制成性能优良的纤维。 
本发明的内容是:一种静电纺丝制备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生物降解聚酯共混纤维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a、魔芋葡甘露聚糖改性:将1~50重量份的魔芋葡甘露聚糖溶于200~500重量份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20%~50%的乙醇水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1~10重量份,在10~50℃的条件下溶胀反应10~120分钟后,用稀盐酸中和反应物料到pH为6~8;过滤,固体物用体积百分比浓度为10%~50%的乙醇水溶液洗涤3~5次后,于20~100℃的温度下干燥(至重量无变化),得到脱乙酰基魔芋葡甘露聚糖;再在10~70℃的温度下,将蒸馏水100~500重量份、脱乙酰基魔芋葡甘露聚糖5~20重量份、丙烯酸甲酯10~50重量份、以及引发剂0.1~5重量份混合于装有搅拌装置的容器中反应1~5小时;取出容器内的反应后物料,加入反应后物料体积1~5倍量的乙醇混合、静置沉降0.5~3小时后,过滤,固体物用丙酮洗涤3~5次后(至洗涤液澄清), 固体物于50~75℃的温度下干燥(至重量无变化),制得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制得的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的接枝率为100%~300%、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4.8℃。
b、纺丝溶液的配制:将步骤a制得的改性魔芋葡露甘聚糖与聚酯按重量比为10:90~90:10的比例取量混合成10~100重量份,溶于100~1000重量份的有机溶剂中,充分搅拌0.5~2小时直至完全溶解,静置于超声波振荡器中超声0.2~1小时,配制成浓度为1%~10%的纺丝溶液; 
c、静电纺丝:用注射器抽取步骤b所配制的静电纺丝溶液,将注射器固定于静电纺丝装置上,控制高压电源电压为8~30kv、静电纺丝溶液流速为0.2~2.0mL/h、注射器针头的喷丝口与收集屏之间的距离为8~25cm、纺丝的环境温度为0~40℃,开启高压电源进行静电纺丝,结束后取下收集屏上面的纤维,干燥即制得静电纺丝制备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聚酯共混纤维。
步骤a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三氟乙酸、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六氟异丙醇、三氟乙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步骤b所述生物降解聚酯为聚乳酸、聚己内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羟基丁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所述聚乳酸的重均分子量为54000~120000,所述聚己内酯的重均分子量为60000~120000,所述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重均分子量为50000。 
步骤c所述的静电纺丝装置包括注射泵和注射器纺丝溶液供给装置、纤维收集屏、高压电源和纺丝针头。 
步骤c所述制得的纤维的直径分布在687nm~3641n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下列特点和有益效果: 
(1)对单一体系下的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进行静电纺丝得到的纤维,纤维直径分布不均,纤维黏连现象明显,这些都导致膜的力学性能较差而无法进行应用;本发明将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与力学性能较好的生物降解聚酯进行共混静电纺丝,这样不仅保留了二者优良的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等,而且克服了单一组分的缺点,提高了材料的可加工性和力学强度,并且得到的纤维形貌较好、直径分布均匀。
(2)采用本发明,魔芋葡甘露聚糖在经过改性以后可纺性提高,通过与生物降解聚酯共混来进行静电纺丝,所得到的共混纤维在纤维形貌和力学强度等方面都明显提高,不仅可用于处理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还可以应用于进行空气和溶液过滤等方面,有着较好的应用潜力。 
(3)采用本发明制备的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聚酯共混纤维具有优良的生物降解性可将其作为纳米纤维载药材料来进行药物控释、皮肤敷料、人造皮肤以及组织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4)本发明中所采用的魔芋葡甘露聚糖的原料为魔芋,魔芋在我国种植广泛,来源丰富,通过与可降解性生物降解聚酯共混,将大大降低单一可降解性生物降解聚酯材料成本。 
(5)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环保等特点,制得的可降解纤维材料可作为组织工程材料、敷料材料、吸附材料、膜材料等广泛应用于医药和环保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静电纺丝实验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高压电源,2-注射泵,3-注射器,4-注射器针头,5-收集屏;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共混纺丝膜的扫面电镜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6的共混纺丝膜的扫面电镜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9的共混纺丝膜的扫面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所给的实施例拟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有点,而不是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内容对本发明做出的一些非本质性的改进和调整,仍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静电纺丝制备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生物降解聚酯共混纤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10:90的比例来称取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与聚己内酯10份(重量份,克或千克,下同),在将二者溶于100份的三氟乙酸中。搅拌0.5小时直至完全溶解,放置于超声波震荡器中超声0.2小时,既得浓度为10%的静电纺丝溶液。
b、将b步骤制得的静电纺丝溶液抽取至注射器中,固定注射器于静电纺丝装置上,调节静电纺丝参数为:电压10kv,收集距离为10cm,流量1mL/h进行电纺,环境温度为20℃,开启装置进行纺丝,结束后收集纤维,干燥处理即得纤维。 
实施例2: 
一种静电纺丝制备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生物降解聚酯共混纤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20:80的比例来称取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与聚己内酯8份,溶于50份三氟乙酸和50份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剂中。搅拌1小时直至完全溶解,放置于超声波震荡器中超声0.2小时,既得浓度为8%的静电纺丝溶液。
b、将b步骤制得的静电纺丝溶液抽取至注射器中,固定注射器于静电纺丝装置上,调节静电纺丝参数为:电压8kv,收集距离为10cm,流量1mL/h进行电纺,环境温度为20℃,开启装置进行纺丝,结束后收集纤维,干燥即得纤维。 
实施例3: 
一种静电纺丝制备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生物降解聚酯共混纤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30:70的比例来称取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与聚己内酯8份,在将二者溶于40份三氟乙酸和60份六氟异丙醇的混合溶剂中。搅拌1小时直至完全溶解,放置于超声波震荡器中超声0.2小时,得浓度为8%的静电纺丝溶液。
b、将b步骤制得的静电纺丝溶液抽取至注射器中,固定注射器于静电纺丝装置上,调节静电纺丝参数为:电压12kv,收集距离为8cm,流量1.2mL/h进行电纺,环境温度为25℃,开启装置进行纺丝,结束后收集纤维,干燥处理既得纤维。 
实施例4: 
一种静电纺丝制备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生物降解聚酯共混纤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10:90的比例来称取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15份,再将二者溶于50份三氟乙酸和50份N,N—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溶剂中。搅拌1.5小时直至完全溶解,放置于超声波震荡器中超声0.2小时,既得浓度为10%的静电纺丝溶液。
b、将b步骤制得的静电纺丝溶液抽取至注射器中,固定注射器于静电纺丝装置上,调节静电纺丝参数为:电压15kv,收集距离为10cm,流量1.5mL/h进行电纺,环境温度为25℃,开启装置进行纺丝,结束后收集纤维,干燥处理,得纤维。 
实施例5: 
一种静电纺丝制备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生物降解聚酯共混纤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20:80的比例来称取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8份,在将二者溶于100份的三氟乙酸中。搅拌1.2小时直至完全溶解,放置于超声波震荡器中超声0.2小时,既得浓度为8%的静电纺丝溶液。
b、将b步骤制得的静电纺丝溶液抽取至注射器中,固定注射器于静电纺丝装置上,调节静电纺丝参数为:电压12kv,收集距离为10cm,流量1.2mL/h进行电纺,环境温度为25℃,开启装置进行纺丝,结束后收集纤维,干燥处理,得纤维。 
实施例6: 
一种静电纺丝制备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生物降解聚酯共混纤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30:70的比例来称取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8份,将二者溶于10份的三氟乙酸与90份的三氟乙醇的混合溶剂中。搅拌1.2小时直至完全溶解,放置于超声波震荡器中超声0.2小时,既得浓度为8%的静电纺丝溶液。
b、将b步骤制得的静电纺丝溶液抽取至注射器中,固定注射器于静电纺丝装置上,调节静电纺丝参数为:电压12kv,收集距离为10cm,流量1mL/h进行电纺,环境温度为25℃,开启装置进行纺丝,结束后收集纤维,干燥处理,得纤维。 
实施例7: 
一种静电纺丝制备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生物降解聚酯共混纤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40:60的比例来称取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10份,在将二者溶于20份的三氟乙酸和80份的三氟乙醇中。搅拌1.5小时直至完全溶解,放置于超声波震荡器中超声0.1小时,既得浓度为10%的静电纺丝溶液。
b、将b步骤制得的静电纺丝溶液抽取至注射器中,固定注射器于静电纺丝装置上,调节静电纺丝参数为:电压10kv,收集距离为10cm,流量1mL/h进行电纺,环境温度为25℃,开启装置进行纺丝,结束后收集纤维,干燥处理,得纤维。 
实施例8: 
一种静电纺丝制备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生物降解聚酯共混纤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10:90的比例来称取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与聚乳酸10份,在将二者溶于100份的三氟乙酸中。搅拌1小时直至完全溶解,放置于超声波震荡器中超声0.1小时,既得浓度为10%的静电纺丝溶液。
b、将b步骤制得的静电纺丝溶液抽取至注射器中,固定注射器于静电纺丝装置上,调节静电纺丝参数为:电压15kv,收集距离为10cm,流量1mL/h进行电纺,环境温度为25℃,开启装置进行纺丝,结束后收集纤维,干燥处理,得纤维。 
实施例9: 
一种静电纺丝制备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生物降解聚酯共混纤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20:80的比例来称取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与聚乳酸8份,在将二者溶于100份的三氟乙酸中。搅拌1小时直至完全溶解,放置于超声波震荡器中超声0.1小时,既得浓度为8%的静电纺丝溶液。
b、将b步骤制得的静电纺丝溶液抽取至注射器中,固定注射器于静电纺丝装置上,调节静电纺丝参数为:电压20kv,收集距离为8cm,流量1.5mL/h进行电纺,环境温度为25℃,开启装置进行纺丝,结束后收集纤维,干燥处理,得纤维。 
实施例10: 
一种静电纺丝制备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生物降解聚酯共混纤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30:70的比例来称取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与聚乳酸10份,在将二者溶于50份三氟乙酸50份二氯甲烷混合溶剂中。搅拌2小时直至完全溶解,放置于超声波震荡器中超声0.2小时,既得浓度为10%的静电纺丝溶液。
b、将b步骤制得的静电纺丝溶液抽取至注射器中,固定注射器于静电纺丝装置上,调节静电纺丝参数为:电压15kv,收集距离为10cm,流量1mL/h进行电纺,环境温度为20℃,开启装置进行纺丝,结束后收集纤维,干燥处理,得纤维。 
实施例11: 
一种静电纺丝制备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生物降解聚酯共混纤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40:60的比例来称取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与聚乳酸10份,在将二者溶于100份的三氟乙酸中。搅拌1.5小时直至完全溶解,放置于超声波震荡器中超声0.2小时,既得浓度为10%的静电纺丝溶液。
b、将b步骤制得的静电纺丝溶液抽取至注射器中,固定注射器于静电纺丝装置上,调节静电纺丝参数为:电压10kv,收集距离为10cm,流量1mL/h进行电纺,环境温度为20℃,开启装置进行纺丝,结束后收集纤维,干燥处理,得纤维。 
实施例12-19: 
一种静电纺丝制备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生物降解聚酯共混纤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10:90~90:10的比例来称取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与聚乳酸10~100份,在将二者溶于100~1000份的三氟乙酸中。搅拌1.5小时直至完全溶解,放置于超声波震荡器中超声0.2小时,既得浓度为10%的静电纺丝溶液。
b、将b步骤制得的静电纺丝溶液抽取至注射器中,固定注射器于静电纺丝装置上,调节静电纺丝参数为:电压8~30kv,收集距离为8~25cm,流量0.2~2mL/h进行电纺,环境温度为0~40℃,开启装置进行纺丝,结束后收集纤维,干燥处理,得纤维。 
实施例12-19中步骤a、b的技术参数见下表: 
注:表中(1)、(2)、(3)分别代表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与聚己内酯共混、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共混、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与聚乳酸共混。
实施例20: 
一种静电纺丝制备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生物降解聚酯共混纤维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魔芋葡甘露聚糖改性:将1~50重量份的魔芋葡甘露聚糖溶于200~500重量份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20%~50%的乙醇水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1~10重量份,在10~50℃的条件下溶胀反应10~120分钟后,用稀盐酸中和反应物料到pH为6~8;过滤,固体物用体积百分比浓度为10%~50%的乙醇水溶液洗涤3~5次后,于20~100℃的温度下干燥(至重量无变化),得到脱乙酰基魔芋葡甘露聚糖;再在10~70℃的温度下,将蒸馏水100~500重量份、脱乙酰基魔芋葡甘露聚糖5~20重量份、丙烯酸甲酯10~50重量份、以及引发剂0.1~5重量份混合于装有搅拌装置的容器中反应1~5小时;取出容器内的反应后物料,加入反应后物料体积1~5倍量的乙醇混合、静置沉降0.5~3小时后,过滤,固体物用丙酮洗涤3~5次后(至洗涤液澄清), 固体物于50~75℃的温度下干燥(至重量无变化),制得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
b、纺丝溶液的配制:将步骤a制得的改性魔芋葡露甘聚糖与聚酯按重量比为10:90~90:10的比例取量混合成10~100重量份,溶于100~1000重量份的有机溶剂中,充分搅拌0.5~2小时直至完全溶解,静置于超声波振荡器中超声0.2~1小时,配制成浓度为1%~10%的纺丝溶液;
c、静电纺丝:用注射器抽取步骤b所配制的静电纺丝溶液,将注射器固定于静电纺丝装置上,开启高压电源进行静电纺丝,结束后取下收集屏上面的纤维,干燥即制得静电纺丝制备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聚酯共混纤维。
实施例21: 
一种静电纺丝制备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生物降解聚酯共混纤维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魔芋葡甘露聚糖改性:将25重量份的魔芋葡甘露聚糖溶于350重量份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35%的乙醇水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5重量份,在30℃的条件下溶胀反应65分钟后,用稀盐酸中和反应物料到pH为6~8;过滤,固体物用体积百分比浓度为30%的乙醇水溶液洗涤4次后,于60℃的温度下干燥(至重量无变化),得到脱乙酰基魔芋葡甘露聚糖;再在40℃的温度下,将蒸馏水300重量份、脱乙酰基魔芋葡甘露聚糖22重量份、丙烯酸甲酯30重量份、以及引发剂2.5重量份混合于装有搅拌装置的容器中反应3小时;取出容器内的反应后物料,加入反应后物料体积3倍量的乙醇混合、静置沉降2.5小时后,过滤,固体物用丙酮洗涤4次后(至洗涤液澄清), 固体物于65℃的温度下干燥(至重量无变化),制得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
b、纺丝溶液的配制:将步骤a制得的改性魔芋葡露甘聚糖与聚酯按重量比为1:1的比例取量混合成50重量份,溶于500重量份的有机溶剂中,充分搅拌1小时直至完全溶解,静置于超声波振荡器中超声0.5小时,配制成纺丝溶液;
c、静电纺丝:用注射器抽取步骤b所配制的静电纺丝溶液,将注射器固定于静电纺丝装置上,开启高压电源进行静电纺丝,结束后取下收集屏上面的纤维,干燥即制得静电纺丝制备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聚酯共混纤维。
实施例22: 
一种静电纺丝制备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生物降解聚酯共混纤维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魔芋葡甘露聚糖改性:将1重量份的魔芋葡甘露聚糖溶于200重量份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20%的乙醇水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1重量份,在10℃的条件下溶胀反应10分钟后,用稀盐酸中和反应物料到pH为6~8;过滤,固体物用体积百分比浓度为10%的乙醇水溶液洗涤3次后,于20℃的温度下干燥(至重量无变化),得到脱乙酰基魔芋葡甘露聚糖;再在10℃的温度下,将蒸馏水100重量份、脱乙酰基魔芋葡甘露聚糖5重量份、丙烯酸甲酯10重量份、以及引发剂0.1重量份混合于装有搅拌装置的容器中反应1小时;取出容器内的反应后物料,加入反应后物料体积1倍量的乙醇混合、静置沉降0.5小时后,过滤,固体物用丙酮洗涤3次后(至洗涤液澄清), 固体物于50℃的温度下干燥(至重量无变化),制得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
b、纺丝溶液的配制:将步骤a制得的改性魔芋葡露甘聚糖与聚酯按重量比为1:9的比例取量混合成10重量份,溶于100重量份的有机溶剂中,充分搅拌0.5小时直至完全溶解,静置于超声波振荡器中超声0.2小时,配制成纺丝溶液;
c、静电纺丝:用注射器抽取步骤b所配制的静电纺丝溶液,将注射器固定于静电纺丝装置上,开启高压电源进行静电纺丝,结束后取下收集屏上面的纤维,干燥即制得静电纺丝制备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聚酯共混纤维。
实施例23: 
一种静电纺丝制备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生物降解聚酯共混纤维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魔芋葡甘露聚糖改性:将50重量份的魔芋葡甘露聚糖溶于500重量份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50%的乙醇水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10重量份,在50℃的条件下溶胀反应120分钟后,用稀盐酸中和反应物料到pH为6~8;过滤,固体物用体积百分比浓度为50%的乙醇水溶液洗涤5次后,于100℃的温度下干燥(至重量无变化),得到脱乙酰基魔芋葡甘露聚糖;再在70℃的温度下,将蒸馏水500重量份、脱乙酰基魔芋葡甘露聚糖20重量份、丙烯酸甲酯50重量份、以及引发剂5重量份混合于装有搅拌装置的容器中反应5小时;取出容器内的反应后物料,加入反应后物料体积5倍量的乙醇混合、静置沉降3小时后,过滤,固体物用丙酮洗涤5次后(至洗涤液澄清), 固体物于75℃的温度下干燥(至重量无变化),制得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
b、纺丝溶液的配制:将步骤a制得的改性魔芋葡露甘聚糖与聚酯按重量比为90:10的比例取量混合成100重量份,溶于1000重量份的有机溶剂中,充分搅拌2小时直至完全溶解,静置于超声波振荡器中超声1小时,配制成纺丝溶液;
c、静电纺丝:用注射器抽取步骤b所配制的静电纺丝溶液,将注射器固定于静电纺丝装置上,开启高压电源进行静电纺丝,结束后取下收集屏上面的纤维,干燥即制得静电纺丝制备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聚酯共混纤维。
实施例24-: 
一种静电纺丝制备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生物降解聚酯共混纤维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魔芋葡甘露聚糖改性:将1~50重量份的魔芋葡甘露聚糖溶于200~500重量份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20%~50%的乙醇水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1~10重量份,在10~50℃的条件下溶胀反应10~120分钟后,用稀盐酸中和反应物料到pH为6~8;过滤,固体物用体积百分比浓度为10%~50%的乙醇水溶液洗涤3~5次后,于20~100℃的温度下干燥(至重量无变化),得到脱乙酰基魔芋葡甘露聚糖;再在10~70℃的温度下,将蒸馏水100~500重量份、脱乙酰基魔芋葡甘露聚糖5~20重量份、丙烯酸甲酯10~50重量份、以及引发剂0.1~5重量份混合于装有搅拌装置的容器中反应1~5小时;取出容器内的反应后物料,加入反应后物料体积1~5倍量的乙醇混合、静置沉降0.5~3小时后,过滤,固体物用丙酮洗涤3~5次后(至洗涤液澄清), 固体物于50~75℃的温度下干燥(至重量无变化),制得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
各实施例中各组分原料的具体重量份用量见下表:
b、纺丝溶液的配制:将步骤a制得的改性魔芋葡露甘聚糖与聚酯按重量比为10:90~90:10的比例取量混合成10~100重量份,溶于100~1000重量份的有机溶剂中,充分搅拌0.5~2小时直至完全溶解,静置于超声波振荡器中超声0.2~1小时,配制成浓度为1%~10%的纺丝溶液;
各实施例中各组分原料的具体重量比及重量份用量见下表:
c、静电纺丝:用注射器抽取步骤b所配制的静电纺丝溶液,将注射器固定于静电纺丝装置上,开启高压电源进行静电纺丝,结束后取下收集屏上面的纤维,干燥即制得静电纺丝制备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聚酯共混纤维。
上述实施例20-30中:步骤a所述的有机溶剂可以为三氟乙酸、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六氟异丙醇、三氟乙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上述实施例20-30中:步骤c所述的静电纺丝装置包括纺丝溶液供给装置、纤维收集装置、高压电源和纺丝针头;控制高压电源电压为8~30kv、环境温度为0~40℃,开启静电纺丝装置进行纺丝,结束后收集纤维、干燥,即制得纤维。 
上述实施例20-30中:步骤c所述静电纺丝装置中的纺丝溶液供给装置包括注射泵和注射器,纤维收集装置为收集屏;步骤c所述的开启静电纺丝装置进行纺丝为:用注射器抽取步骤b配制的静电纺丝溶液,将注射器固定于静电纺丝装置上,控制高压电源电压为8~30kv、静电纺丝溶液流速为0.2~2.0mL/h、注射器针头的喷丝口与收集屏之间的距离为8~25cm、纺丝的环境温度为0~40℃,开启静电纺丝装置进行纺丝,结束后收集纤维,干燥,即制得纤维。 
部分实施例中步骤c中的具体技术参数也可以为下表的技术参数: 
实施例21-23的技术参数也可以为上表中任一组。
上述实施例20-30中:骤a所述(生物降解)聚酯可以为聚乳酸、聚己内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或聚羟基丁酸酯等。 
所述聚乳酸的重均分子量为54000~120000,所述聚己内酯的重均分子量为60000~120000,所述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重均分子量为50000。 
上述实施例20-30中:步骤c所述制得的纤维的直径分布在687nm~3641nm。 
上述实施例20-30中: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的接枝率为100%~300%、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4.8℃。 
上述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各原料均为市售产品。 
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中的工艺参数(温度、时间、浓度等)和各组分用量数值等为范围的,任一点均可适用。 
上述实施例中:所采用的百分比例中,未特别注明的,均为重量(质量)百分比例;所述重量份可以均是克或千克。 
本发明内容及上述实施例中未具体叙述的技术内容同现有技术。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内容所述均可实施并具有所述良好效果。 

Claims (1)

1.一种静电纺丝制备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生物降解聚酯共混纤维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a、魔芋葡甘露聚糖改性:将1~50重量份的魔芋葡甘露聚糖溶于200~500重量份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20%~50%的乙醇水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1~10重量份,在10~50℃的条件下溶胀反应10~120分钟后,用稀盐酸中和反应物料到pH为6~8;过滤,固体物用体积百分比浓度为10%~50%的乙醇水溶液洗涤3~5次后,于20~100℃的温度下干燥,得到脱乙酰基魔芋葡甘露聚糖;再在10~70℃的温度下,将蒸馏水100~500重量份、脱乙酰基魔芋葡甘露聚糖5~20重量份、丙烯酸甲酯10~50重量份、以及引发剂0.1~5重量份混合于装有搅拌装置的容器中反应1~5小时;取出容器内的反应后物料,加入反应后物料体积1~5倍量的乙醇混合、静置沉降0.5~3小时后,过滤,固体物用丙酮洗涤3~5次后,固体物于50~75℃的温度下干燥,制得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
b、纺丝溶液的配制:将步骤a制得的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与生物降解聚酯按重量比为10:90~90:10的比例取量混合成10~100重量份,溶于100~1000重量份的有机溶剂中,充分搅拌0.5~2小时直至完全溶解,静置于超声波振荡器中超声0.2~1小时,配制成浓度为1%~10%的纺丝溶液;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三氟乙酸、二氯甲烷、三氟乙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生物降解聚酯为聚己内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羟基丁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所述聚己内酯的重均分子量为60000~120000,所述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重均分子量为50000;
c、静电纺丝:用注射器抽取步骤b所配制的静电纺丝溶液,将注射器固定于静电纺丝装置上,控制高压电源电压为8~30kV、静电纺丝溶液流速为0.2~2.0mL/h、注射器针头的喷丝口与收集屏之间的距离为8~25cm、纺丝的环境温度为0~40℃,开启高压电源进行静电纺丝,结束后取下收集屏上面的纤维,干燥即制得静电纺丝制备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聚酯共混纤维;
所述的静电纺丝装置包括注射泵和注射器纺丝溶液供给装置、纤维收集屏、高压电源和纺丝针头;
所述制得的纤维的直径分布在687nm~3641nm。
CN201210427131.9A 2012-10-31 2012-10-31 静电纺丝制备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生物降解聚酯共混纤维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260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27131.9A CN102926027B (zh) 2012-10-31 2012-10-31 静电纺丝制备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生物降解聚酯共混纤维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27131.9A CN102926027B (zh) 2012-10-31 2012-10-31 静电纺丝制备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生物降解聚酯共混纤维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26027A CN102926027A (zh) 2013-02-13
CN102926027B true CN102926027B (zh) 2014-12-03

Family

ID=47640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2713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26027B (zh) 2012-10-31 2012-10-31 静电纺丝制备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生物降解聚酯共混纤维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260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71778B (zh) * 2015-03-26 2016-10-26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微纳米级魔芋葡苷聚糖纤维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872865B (zh) * 2015-06-04 2016-05-11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可生物降解环保防尘口罩纳米滤芯的生产方法
CN105297112B (zh) * 2015-10-23 2017-09-01 闽南师范大学 一种直流电制备魔芋葡甘聚糖凝胶的方法
CN108385206A (zh) * 2018-02-01 2018-08-10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魔芋葡甘聚糖电响应螺旋仿生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94891B (zh) * 2020-03-25 2021-04-16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壳寡糖与聚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46134A1 (en) * 1991-08-08 1995-04-05 Fmc Corporation Clarified konjac glucomannan
CN101230154A (zh) * 2008-01-29 2008-07-30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魔芋葡甘聚糖/聚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10072665A1 (de) * 2008-12-23 2010-07-01 Basf Se Modifizierung von nano- oder mesofasern oder textilen flächengebilden hergestellt mittels elektrospinnen mit amphiphilen proteinen
CN102160993A (zh) * 2011-04-29 2011-08-24 西南科技大学 热塑性脱乙酰基葡甘聚糖共混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77642A (zh) * 2011-07-04 2011-12-14 西南科技大学 一种热塑性羧甲基纤维素衍生物静电纺丝制备纤维的方法
CN102373514A (zh) * 2011-10-13 2012-03-14 西南科技大学 一种葡甘聚糖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18965A (zh) * 2012-04-06 2012-08-01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静电纺丝制备淀粉和pbs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46134A1 (en) * 1991-08-08 1995-04-05 Fmc Corporation Clarified konjac glucomannan
CN101230154A (zh) * 2008-01-29 2008-07-30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魔芋葡甘聚糖/聚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10072665A1 (de) * 2008-12-23 2010-07-01 Basf Se Modifizierung von nano- oder mesofasern oder textilen flächengebilden hergestellt mittels elektrospinnen mit amphiphilen proteinen
CN102160993A (zh) * 2011-04-29 2011-08-24 西南科技大学 热塑性脱乙酰基葡甘聚糖共混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77642A (zh) * 2011-07-04 2011-12-14 西南科技大学 一种热塑性羧甲基纤维素衍生物静电纺丝制备纤维的方法
CN102373514A (zh) * 2011-10-13 2012-03-14 西南科技大学 一种葡甘聚糖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18965A (zh) * 2012-04-06 2012-08-01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静电纺丝制备淀粉和pbs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许东颖等.魔芋葡甘聚糖的改性与应用研究进展.《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第25卷(第3期),第118-12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26027A (zh) 2013-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hmed et al. Bacterial cellulose micro-nano fibres for wound healing applications
Mishra et al. Electrospinning production of nanofibrous membranes
CN102926016B (zh) 一种静电纺丝制备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纤维的方法
CN102926027B (zh) 静电纺丝制备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生物降解聚酯共混纤维的方法
Mincea et al. Preparation, mod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s of chitin nanowhiskers: a review
Santos et al. Bio-based materials from the electrospinning of lignocellulosic sisal fibers and recycled PET
CN102242463B (zh) 一种静电纺制备明胶/聚己内酯复合纳米纤维膜的方法
CN102505176B (zh) 一种锂皂石掺杂的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3866487A (zh) 一种纳米微晶纤维素/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纳米膜的制备方法
CN102277642B (zh) 一种热塑性羧甲基纤维素衍生物静电纺丝制备纤维的方法
CN106702598B (zh) 一种可降解的石墨烯复合电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Malik et al. Sustainable nanofibers in tissue engineering and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CN101921410A (zh) 纤维素微球的制备方法
Biranje et al. Electrospinning of chitosan/PVA nanofibrous membrane at ultralow solvent concentration
CN107747165B (zh) 一种超亲水聚酯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El Knidri et al. Chitin and chitosan: chemistry, solubility, fiber formation, and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CN104927319A (zh) 一种新型羟基磷灰石接枝聚乳酸的制备方法
CN104005179A (zh) 一种聚己内酯-角蛋白复合纳米纤维管的制备方法
Refate et al. Influence of electrospinning parameters on biopolymers nanofibers, with emphasis on cellulose & chitosan
Norrrahim Superheated steam pretreatment of oil palm biomass for improving nanofibrillation of cellulose and performance of polypropylene/cellulose nanofiber composites
Bi et al. Construction of chitin functional materials based on a “green” alkali/urea solvent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biomedicine: Recent advance
Adeosun et al. Mechanical and 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Rice Husk Reinforced Polylactide Nano Composite.
CN108396461B (zh) 一种促愈合纳米纤维膜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93425A (zh) 一种聚己内酯-角蛋白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CN114249982A (zh) 高强高模蚕丝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03

Termination date: 2015103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